识字教学如何与阅读教学相结合

2024-07-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识字教学如何与阅读教学相结合(通用13篇)

识字教学如何与阅读教学相结合 篇1

——评王老师执教的《我要的是葫芦》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是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小学阶段,学生要认识3500个汉字,在1—2年级,则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交给学生多样的识字方法,提高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带给学生学习语文的乐趣。

10月13日上午,我们在焦作市实验小学听了王老师执教的《我要的是葫芦》和姬老师执教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两节课,觉得两位老师把识字教学与阅读教学结合起来的做法提高了识字教学的效率,值得我借鉴学习。下面就王老师执教的《我要的是葫芦》谈谈我的感受。

一、注重创设语境,让学生在情景中识字。

教学中,王老师极积引导学生发现、总结识字的方法、规律,并迁移到课外让学生自主找方法、用规律去主动获取识字方法。如在执教过程中时,王老师创设多种情景,引导学生识字。如认识“盯”字时,教师引导学生体会种葫芦的人对小葫芦的喜爱,眼睛只看着小葫芦而不顾其他,并与自己认识的字“灯”“打”进行比较,从而理解“盯”记住“盯”字。学习课文整合起来,让学生在语境中识字,这就促使学生自主探究地识读新字,从而培养学生学会识字的方法。

二、积极倡导随文识字,力求认写分流。

随文识字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它从儿童身边的人物、生活这些鲜活熟悉的内容入手,以儿童感兴趣的图画、儿歌、童话故事等形式呈现,或借助拼音,或借助画面,或借助丰富多采的语言形式,给儿童爱与美的启迪,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王老师在教学《我要的是葫芦》一文识字中,就注重了借助儿童感兴趣的图画。她在教认“藤”字时,在黑板上几笔勾出一个葫芦架和几根葫芦藤,让学生直接就看到攀爬到其他架子上的植物的茎就是“藤”,又用大屏幕出示了“葡萄藤”“黄瓜藤”„„既给予学生爱与美的启迪,又直观地运用教

育的可接受原则和愉悦情趣再认知过程中的巨大影响力,创设了一种温馨而富有情景的识字环境,使孩子们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去认读生字。

三、注重认写同步,互相促进。

识字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阅读,而低年级的阅读,还要更好地巩固识字效果。识字要在语言的实践交流中延伸发展,在具体语言情景中才能有效地提高。如王老师在教学《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时,让学生仔细观察、跟老师书空、动笔练写等多种方法巩固要求会认、又要求会写的生字,减轻了写字教学任务重的负担。

四、注重学法指导与习惯养成。

在识字教学中,王老师倡导见字识字、随文识字、以写促记、认读同步等识字方法,拓展学生的识字渠道,力求集中识字与分散识字相结合。更注重了读书、写字习惯养成,学生语境、语感训练,时刻提醒学生写字时怎样写好。如:认识了“慢”是心里不着急要用“忄”后,指导写右边时还说“事情做了又四日多慢呀!看,又和日都把中间的四挤成什么样了?”学生马上观察到“四”的变化,老师又说,做事太慢了,时间太长了,把 “四”挤得又宽又扁了。学生既掌握了“慢”的写法,又知道了做事不能太慢的道理。

识字教学如何与阅读教学相结合 篇2

分享阅读, 也译为“大书阅读”, 主要是指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 成年人和儿童开始共同阅读一本书, 类似游戏的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 会以成年人为儿童逐字朗读为主, 多次重复之后, 随着对故事情节和语言的熟悉性增加, 逐步提高儿童对阅读活动的参与兴趣, 使幼儿在整个阅读中越来越主动地参与, 并最终过渡到儿童独立阅读。分享阅读的重点在于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家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分享, 并通过重复阅读建立字形、字音、语义三者之间的联系, 为以后的语言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分享阅读教学在我园开展已经有6年多的时间, 在此期间, 我园设立了专门的分享阅读教育教研组, 在日常教研工作上, 常规地按分享阅读的三阶段教学法进行, 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在保持分享阅读教学宗旨不变的情况下, 我园更尝试了结合听读游戏识字教学和蒙特梭利教育思想开展分享阅读教学的研究, 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分享阅读教学结合听读游戏识字的教学方法

分享阅读教学, 是在创造愉快的氛围中, 让幼儿乐于分享, 敢于表达, 逐渐在教师与幼儿的分享、幼儿与幼儿的幼分享、亲子之间的分享中,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提高主动阅读的能力。为了让幼儿在自由当中形成良好的纪律, 我园在分享阅读教学中结合听读游戏识字的开展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常规要求。

1.统一指读要求

无论是大书阅读, 还是小书阅读, 我园都坚持让幼儿进行指读的训练。

遵循从左到右的阅读顺序, 统一要求幼儿用右手的食指进行指字;每一次老师都会先示范正确的空指 (即从左到右的正确指字方法) , 并且要求一定要指在字的下面, 不挡住文字;然后才请幼儿走到大书前当小老师, 逐渐学习、吸收, 最后再过渡到小书指读。

幼儿不同的年龄阶段, 要求各有不同;托班的幼儿, 因为本体感和方向感都较差, 所以托班幼儿对自己的手指的感觉都不是很好, 分不清哪一根手指是食指, 怎么办呢?为了训练幼儿, 我们的老师想到了很多办法, 如在幼儿右手食指上点上一个墨水红点、在幼儿右手食指的指甲上贴上一个小贴纸、在右手食指上盖上一个小印章等, 这些方法经过实践后, 都非常有效;随着年龄的增加, 小、中、大班的幼儿逐渐可以过渡到不用点上点或是贴上点才能分清左右。

根据幼儿年龄段的不同, 指字的要求有不同:年龄小的托班、小班的幼儿, 因为小手肌肉的发展还不够灵活, 可以让幼儿划指 (指读可以一划而过, 能跟上节奏、内容即) , 对于中大班的幼儿, 因其小手的控制能力都已经增强, 所以要求一字一字地指读。

2.统一养成听音乐传书、翻书、收书的习惯

我园幼儿的小书阅读有一套固定的常规, 听音乐传书、听DVD碟的播音指读、听音乐收书。

(1) 音乐的选择

在进行传书、收书的音乐选择上, 我们主张有固定的音乐, 以轻柔的经典钢琴名曲为首选, 优美而悦耳的纯音乐对于稳定幼儿的情绪有很大的帮助, 更能陶冶幼儿的心灵, 培养乐感。固定音乐是为了让幼儿形成一个条件反射, 听到什么音乐就知道应该做什么事情。当然, 音乐的选择可以进行一个周期的规律轮换, 切忌每一次换不同的音乐, 这样幼儿会感到无所适从。

(2) 传书的要求

幼儿在听到音乐的声音传书时, 要按照一定的顺序:从左往右;收书时, 要从右往左 (最后拿到书的那个幼儿最先收书。) 传书的时候, 每个小组可以选出一个小组长, 负责取书和放书, 从而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为他人服务的意识。小组长可以让每个小朋友都有机会参与, 激发幼儿的积极性。

翻书的要求:翻书的时候, 要求幼儿用右手食指和大拇指捏住书的右下角, 轻轻地翻一页, 翻页后用手压一压书的中缝, 形成爱护书的好习惯。

三、分享阅读教学结合蒙特梭利教育思想进行实践

蒙特梭利教育是我园坚持的最主要的办园特色, 结合了我国国情和我园的实际情况, 进行了系统的整合, 对培养幼儿的独立、专注、秩序、自信等气质效果显著;与分享阅读教学结合的探讨方面, 在进行传书、收书、指读等训练时, 都非常注重幼儿的秩序感的培养, 按照固定的顺序进行, 不会随意更改, 从而坚持让幼儿的良好习惯在不断的强化训练中养成, 注重了秩序感的培养, 从而上升到责任感的培养。爱护书、善用书的习惯养成, 同时也是幼儿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为培养幼儿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1.尊重教具迁移到爱护书本

蒙特梭利教育工作室内, 有500多种教具, 供200多名幼儿每天进行操作, 就是因为有一套爱护教具的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在其中。所以, 才得以保持教具的完好无缺。每一次, 老师操作教具都会轻轻地拿, 轻轻地放, 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影响到幼儿也对教具充满了敬意, 轻拿轻放, 所以, 我们的经典教具使用了多年还保持完好。

在分享阅读教学中, 我们也沿用对书本的爱护的真理, 从拿书、翻书、放书的整个程序, 都体现了书的充分的尊重, 不折书, 不划书, 不撕书, 不扔书等等好习惯的培养都放在平常的要求当中, 只有让孩子爱上书, 尊重书, 才能真正地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 提高阅读能力。所以, 我们的幼儿在自由地进行阅读的时候, 也能遵循此原则。

2.小手肌肉的训练为前阅读能力的掌握作准备

蒙特梭利教育日常生活教育的工作材料多以抓、倒、夹、穿、刷、刺、折、剪等小手肌肉训练为主, 促进了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发展。而分享阅读教学中涉及到与绘画、手工、美劳、描绘等领域的内容, 都与动手能力息息相关, 蒙特梭利的这些为前阅读能力的培养作准备训练, 起到了很大程度的帮助。

3.蒙特梭利教育工作室内也设立了阅读区

我园以蒙特梭利教育为最主要办园特色, 在蒙特梭利教育工作室内, 孩子们在更宽敞的阅读天地里常规性地进行阅读活动, 除了摆放比班级内种类更多的图书, 还增加了动手操作展示区。在美劳区内, 幼儿可以用各种各样的蜡笔、水彩笔等绘画工具, 进行涂色、绘画等制作, 并通过把自己的作品汇编成集来制作成一本本小书;既体现了幼儿的阅读成果, 又体现了幼儿的动手能力, 孩子们学得开心, 读得愉快。所以, 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年龄段或是感兴趣的内容选择性地进行浏览和阅读, 又可以从中进行分类复习, 一举多得。

四、有机地结合, 能更好地促进分享阅读教学的发展

以往, 我园尝试了把分享阅读教学与美术、奥尔夫音乐等领域的学科进行了整合, 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学期, 当我园把分享阅读教学与听读游戏识字及蒙特梭利教育相结合后, 取得了相当好的成绩。我园托班的课例《爱吃蜂蜜的小熊》在广东省幼儿园语言活动研讨会上有了非常精彩的呈现, 托班幼儿的常规培养和阅读兴趣的展现都非常好, 孩子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对阅读活动的积极参与, 都体现了我园进行分享阅读与听读游戏及蒙特梭利教育相结合的探索是有效的, 我园将在接下来的教研活动中, 进行更积极、大胆的探索。

参考文献

[1]北京奕阳教育“分享阅读”课程教研组.分享阅读教学教师指导手册.

[2]张红兵.蒙台梭利教育理论概述.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怎样把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相结合 篇3

语文教材的每篇课文,都是按照内容专题兼顾文体选取的,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部分相互勾连,互相照应。在每篇课文的阅读练习中,就有写作练习、口语交际部分和小型综合性学习活动。同时,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部分,也不乏阅读练习、搜集、筛选、整理资料是融合在一起的,读、写、听、说相辅相成,整体推进。这就是在教学中把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提供了很好的契机。

阅读教学中的课文题材广泛、体裁广泛、内容广泛,在思想内容、情感态度、写作技巧、文笔文风各方面都堪为后学垂范,是拿来作“样本”的。学生要从这些文章中吸取思想营养,而且还希望他们能创作出这样的文章。既是作“样本”的,不外乎是做人、做事、思考、作文的“样本”。 当我们在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时,可以让学生描述一下自己的父亲,自己的父亲有没有让自己难忘的一幕呢;当我们学习鲁迅先生《藤野先生》时,不妨写一位自己印象中最深刻的一位老师;当我们学习胡适先生《我的母亲》时,就可以写写教自己说话,教自己走路,为我们包饺子的妈妈;学习《旅鼠之谜》时,可以观察一下自己家里的小动物来写写;学习《俗世奇人》时,就搜集一下自己身边的“奇人”来展现一下;学习《吆喝》时,就应该将自己家乡的民俗风情写将出来……

这样,就跟作文教学相结合了。通过阅读教学的过程,不但要使学生了解内容,达到“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境界,而且要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明白文章“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的奥秘。这样,也就与作文教学要解决的“写什么”“怎么写”“这样写是不是最好”的基本问题衔接起来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写作教学提倡“自由表达”是相吻合的。总之,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作文而阅读,是阅读教学最终的目标。

二、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结合的方法

毛泽东说:感觉到了的东西你不一定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你才能更深的感觉它。学生的阅读心理正是如此。他能知道一篇文章很美,但是却不能马上知道它为什么美。其中的道理,只有他自己感悟的东西,才能成为他自身的能力和素质。要他知道为什么美,又要由他自己感悟出来,这就需要讲究方法。

方法一:教师需要根据文章的特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维的一般规律,来设计教学步骤:或者再现作者创作的思维过程,或再现文章生成的原创情境,或加或减,或比较或衬托。学生根据这些步骤,才能经过自己的比较、归纳、推理等思维,最后悟得文章的妙处。这里,首先要让学生感受到问题的存在,产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其二,是循着启发的思路条件,一步步思考,自己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

方法二:要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解决问题。这即是“对话”的过程,通过与作者对话(读原文),与同伴对话(讨论、交流),证明或者修改自己思考的成果,达到明理增智,获得成功快感,增强阅读信心的作用。

方法三:知道文章为什么精彩,还要知道怎样创造同样的精彩,也需要讲究方法、策略。就是要因势利导,学以致用,迁移实践,以形成能力。马上找一个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话题,让学生用自己悟得的方法去尝试表达,在实践中品尝创造的快乐,增强语言创新的能力。

三、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把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训练,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寻找结合训练的契机点。

在教学之前,应对每篇课文进行研读,探究作文的训练点,看怎样从阅读文本中学习作文知识,通过教学如何去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2、阅读教学中相机进行作文指导。

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一文,选取具体的四件事,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人物的高贵品质。本文是学生学习选取典型材料的一个范例。教学中,重点引导学生品味作者选材的角度和方法。使学生理解选材重在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突出其精神品质。

3、教学后及时进行写作训练。

阅读文本在教学中能起到示范作用,给学生在思想感情上以熏陶,在写作方法以启迪。“读中悟写,引导迁移”,把在分析文章中学到的写作方法及技巧,及时地让学生加以练习、运用、巩固,读写结合,效果颇佳。

阅读教学与口语交际相结合的尝试 篇4

小语第七册第25课《绮丽神秘的星球色彩》是一篇略读课文。根据对学生的了解,感觉学生对太空知识方面的书籍看的比较多,有表达的愿望,因此,我设计了阅读与口语交际相结合的课堂模式。

首先,我为学生创设了情境,让学生在读课文的基础上选择自己喜欢的星球,设想自己来到太空,自己就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星球,用自我介绍的方式把星球的色彩说给其他人听,进行比美大赛。

其次,分别对说的学生和听的学生提出要求:要求说的学生要认真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注意用礼貌用语。如果说不好可以读一读。要求听的学生要认真听,发现问题可以纠正,也可以补充自己搜集到的资料。

开始汇报时,虽然给了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但是学生似乎还是不知该如何介绍,因此出现了冷场的现象。此时,我没有着急,而是耐心地引导,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中如何与朋友打招呼,如何向客人介绍自己等等。学生似乎受到了启发。第一个学生介绍完,我就大力地表扬了他如何运用了礼貌用语,如何把课文变成了生活化的语言。学生有了榜样,思维活跃了,课堂气氛热烈了。很多学生用自己的话把课文中的语句表达了出来,并且还结合了课外资料来说,使内容更丰满了。当介绍到地球时,学生的积极性达到了高潮。扮演地球的学生介绍完以后,我感觉已经比课文内容充实了许多,可其他的孩子却不满意,又做了多次补充,而且不同的学生表达的方式也不一样,都想做到与众不同。听的同学被深深吸引住了。记得有一个扮演地球爷爷的小男孩在介绍完地球知识后,即兴说了一句:“孩子们,你对我----你生活的地球不想说点什么吗?”话一出口,学生们就抢着把手举了起来。一个孩子说:“地球爷爷,我想说我为生活在你美丽的`怀抱中而感到幸福。”还有的说:“地球爷爷,我们人类真对不起您,把您漂亮的外衣都弄脏了。今后,我一定要做保护环境的好孩子。”……“地球爷爷”一一对他们表示了感谢。这一简短的自发的口语交际过程,其实也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环保教育的过程。

这节课是在意犹未尽、回味无穷的氛围中结束的。回想这节课,我感觉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口语交际这种形式还是很适合的,原因有三:

首先说,很多课文非常适合用对话交流,而且用对话交流不但能帮助理解课文,还给学生留有创造和想像的空间。例如这节课,“地球爷爷”和“我们”的情感交流完全是学生自主创造出来的。

其次,我认为口语交际是语言文字的一种表现形式,阅读就为其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和课外阅读中搜集的语言文字为口语交际提供了内容。以书面语言文字为依据,在读的基础上将书面语言文字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话,这是我们训练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目的所在。

更主要的是从这节课的效果来看,学生是非常喜欢运用口语交际这种形式的。如果说课的开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话,那么到后一阶段,学生已经把口语交际变成了自觉自愿的行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感觉运用口语交际这种形式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识字教学如何与阅读教学相结合 篇5

手工是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用手的技能和使用简单的工具对材料进行加工与创造的造型活动。掌握手工技能有很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专业本身的艺术素养进行艺术创作活动的实际能力;另一方面掌握在幼儿园教学工作必备的知识与技能,为幼儿园日常的美术教学活动打下基础。所以,手工课是学前教育专业必修课程。

我们学校手工课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从平面手工制作:剪纸,剪贴、撕纸、染纸等。从立体手工制作:折纸、纸条造型、纸浮雕、纸圆雕、纸花等。手工课还结合废旧物品的制作:纸盘、纸杯塑料瓶的加工制作等。每一部分的手工学习内容不同对学生的启迪方式和教育作用也不同。对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审美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

一、平面纸工与幼儿园教学

学生学习剪纸、剪贴、撕纸等。学生可以充分的完成纸的平面造型加工。纸的平面加工是幼儿园常用的手工教学内容。幼儿学习制作剪纸和撕纸不仅可以培养动手能力、开发智力、培养耐心细致的做事习惯。还能体验到纸的变化无穷的制作乐趣。

对于小班的孩子手、眼、脑的结合还不是很协调。我们可以设计简单的撕纸手工课。纸张要选择轻溥、易撕开的彩色纸,在课堂中以故事的形式导入课题例如:“小鱼回家了”教师可以讲故事引导幼儿想象,“不同形状的小鱼,在海里游来游去”天晚了,小鱼要回家了。我们帮助小鱼回家吧!教师示范小鱼的撕纸形状,和撕纸的技巧。启发幼儿园想象不同的小鱼形状。让幼儿认识形状和色彩。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动的能力。

中班的孩子语言、动手能力都很强了。我们可以选择纸工剪贴画进行手工教学内容。幼儿使用安全剪刀可以剪裁简单的花纹,对花纹进行再组合粘贴。既锻炼了幼儿的协调能力也启发了幼儿的想象能力。还可以让幼儿学习色彩知识和色彩的搭配。

大班的孩子就有很强的理解力、自主构图和配色的能力了。我们可以选择纸工折纸和剪纸。课程可以相对中班提高难度,白纸造型完成后让幼儿添加背景,充分调动幼儿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纸工对幼儿园的环境布置、教具制作都起到很大的作用。

二、立体手工与幼儿园教学

立体手工课:纸浮雕、纸圆雕、纸绳、纸杯等手工制作。结合材料制作立体玩教具。纸浮雕可以制作教具,可以翻开或遮盖,容易创设情境和增强趣味性,符合幼儿认知的特点,深受幼儿的喜爱。纸圆雕可以制作立体的头饰,活动场景教具等,我们在语言情景对话中应用到纸圆雕的作品,为语言教学丰富故事情节。幼儿也可以学习一些简单的纸圆雕动物的制作。这样能训练幼儿立体形象思维能力,体验空间感,在课程体裁中选择幼儿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如拖鞋、蜗牛、水桶等。我们在上课时也要注意情景的导入。可以动画的形象或故事的形式吸引幼儿。调动幼儿的制作积极性。充分参与到手工制作过程中。完成教学目标。

纸花造型美观大方、立体感强。被广泛应用在幼儿园教学和环境布置中。我们在选择手工纸花教学时,应根据班级的幼儿的大小进行难易程度的调整。并且把孩子们的作品进行展览。例如,我们制作一片草地。幼儿制作完成后把草地上开满鲜花。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参与到教学中,也让每一名幼儿都有展示自己作品的机会。

幼儿手工教学主要是对其进行造型艺术的指导,使其在幼儿对视觉形象的观察、感受和理解,从而进一步进行分析、记忆,最终强化审美能力和形象思维。为此,我们应该鼓励幼儿用他们纯真敏锐的眼睛去观察新的事物,然后细心地引导他们将他们看到的、想表达的、动手描述出来。这样,往往幼儿们将创造出我们意想不到的事物。引导幼儿将他们发现的、探索的美运用一些材料表达出来。比如,石子拼花、剪窗花、折星星、折纸鹤、叠小船等。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幼儿明白选择何种材料和画面进行拼剪。另外,让幼儿尝试各种材料。从而提高幼儿创作能力。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有一定的针对性,不能以偏概全,要结合课程时间安排和幼儿的接受能力,循序渐进地进行全方位的教学。不仅要教会幼儿手工制作技巧,而且要将其操作的熟练性进行锻炼。还可根据事实需要扩展新内容来提高教学质量。另外,无论课程是多么的丰富,如果幼儿没有兴趣,那教学也将毫无用处。兴趣是幼儿最好的启蒙老师,只有幼儿被活动的趣味性所吸引了,那教学才会事倍功半了。并且我们在教学中还要绘画和手工活动结合在一起,不仅能丰富手工活动方面的创造性,又能兼顾绘画的直观性。我们在进行手工活动中,免不了会用到剪刀、胶水、铅笔、橡皮泥等会对身体可能造成伤害的工具。比如剪刀,在认识剪刀时,可以利用《大耳朵图图》的亲身经历来告诉幼儿剪刀只能用来剪纸不可以伤害自己;另外,在剪纸的过程中不能将剪刀对着他人,更不可以随意去戳伤同伴。其次,培养孩子们的秩序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应过多地介入及责难,而是要去营造好的环境,然后耐心地等待孩子们自己心中的秩序感萌芽。只有让他们养成良好的秩序,形成健康的自己,为下一成长阶段准备智慧、习性,这对幼儿乃至一世的生长发育和发展都是最重要的和珍贵的。

综上说述,手工课与幼儿园手工活动教学在幼儿启蒙阶段至关重要。手工课程不仅要有针对性、趣味性、创造性,而且对教学的内容和方式也有很高的要求。所以在组织手工活动中,一方面应充分尊重“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也就是要求教师把握好“教”与“不教”的度;另一方面应以独特性作为幼儿作品的评价标准。最后,在教学中应充分结合我们所学的手工课内容展开手工教学这样我们才可以引导幼儿一步步体验到手工活动的乐趣,充分的把手工教学与幼儿园教学结合到一起。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素养和审美能力。

《如何把手工课与幼儿园教学相结合》

识字教学如何与阅读教学相结合 篇6

教学设计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依据课程内容主题、学生特征和环境条件,运用教与学的原理,为学生策划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的过程。

英语课堂教学设计是英语教学成败的关键,设计得法,学生容易掌握知识。设计不得法,就给学生接受知识带来困难,并且容易产生厌烦情绪,使教学难以顺利进行。所以,要取得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使教学过程更完善,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笔者认为与教学过程有着最密切关系是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的设计、规划教学步骤以及做好课后反思这四个方面。

一 教学目标的设计

教学目标的完成者是学生,教师不能凭自己主观臆断设定教学目标,而是要在充分解读学生的基础上,从学生的角度考虑设计。在教学目标设计前,教师要全面了解、分析学生,包括他们的个性特征、社会背景、知识水平等。要对学生的状况进行分析,包括他们已学过的英语知识、已掌握的英语技能,从生活中获得的经验和能力,以及相关学科的知识和能力等。所有这些不是在教学设计时才去了解,应该靠平时的积累。确保设计的教学目标是学生想完成的、能够完成的、应该完成的。这样设计出来的教学目标才符合学生的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做好因材施教和因人施教。

二 教学活动的设计

课堂上游戏连游戏,学生忙忙碌碌。但在热闹之后,我们不禁要问,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任务是否完成?学生是否运用了所学的知识进行语言交际活动?

组织教学活动应注重“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设计教学步骤。教学活动的设计应难度适中、任务分配到位,保证学生高频率地接触英语,为学生创造有效的学习条件,提高学习效率。

活动的设计形式应该多样化,首先体现在活动的组织形式上,如分组活动,还体现在活动本身的设计上,如看图猜义、复述、表演、采访等。注意根据学生的当堂掌握情况设置替补游戏。比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unit9 Do you want to go to a movie Period One教学过程中,我设置了两个活动,一个是让同学看图片说出电影类型名称的拼写;一个是听单词比赛指相应的电影类型图片,第一个活动展开后我发现同学们的拼写掌握的还不够牢固,于是就立刻换用第二个活动练习。

教材内容是根据适用年龄学生平均认知水平编写的,是面向大多数学生的。但教材内容并非适合于每个学生,每个班级。因此,每位教师都应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和实际学情对教材内容进行处理。教材内容就是一块玉料,如何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出适合学生实际的课堂教学活动还须教师认真思考,精心雕琢,把整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分解在层层递进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学会整合教材内容,合理安排课时,调整教学次序,均匀分配教学难点、重点,设计出适合自己学生和教学风格的每一堂课。

三 合理规划教学步骤

教学过程的设计应该完整、清晰。具体到每一个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教师语言、学生活动、活动意图、媒体选用等。教学环节应清楚简练,遵循学生认知的规律从

lead in—presentation—practice—production—consolidation,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注意加强过程的目标意识,每一个环节和步骤可配有简洁明确的意图阐述,让学生清楚地明白该干什么。

四 做好效果评价和课后反思

教学评价能够了解教学目标是否达到,能够发现教学过程是否体现了教学设计,并为修正教学设计提供了实际依据。新课标注重学生的情感因素,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品质。所以新课程标准从某种意义上说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英语老师,我们要及时转换自己的角色和观念,做一名出色的节目主持人,设计好每一节课,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角”,让学生时刻处在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活动中,使他们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得到整体发展。

语文教学要注重阅读与写作相结合 篇7

一、阅读与写作教学的反思:“各人自扫门前雪”

自古以来, 人们都认为阅读与写作密不可分, 阅读是为了写作, 写作离不开阅读, 古人有“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吟诗也会吟”之说。 单纯的阅读和单纯的写作在中学生的学习实践中是不可能的, 教材上的每一篇课文的教学都可以说是为写作服务, 而写作则是阅读水平的检验, 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遗憾的是, 语文教学中两者一点儿也不注意结合, “各人自扫门前雪”。 “油水分离”是不争的事实。 结果呢? 且不说学生的写作整体水平不高, 作文的高考成绩低, 就说花了很大工夫的阅读, 也不令人满意。 大家都在为这一现象而苦苦思索, 花了这么大的力气, 语文教学为何效果不好呢? 其实, 这正是丢掉了语文教学最基本的东西, 想收获甚大不太可能。

二、阅读与写作教学的结合:“要管他人瓦上霜”

l.教材合理使用宏观调控。 为了改变阅读与写作教学分离的现象, 教师在教材的使用上要进行科学的思考、 合理的调配。 依据教学大纲, 按照年级的不同, 确定阅读与写作在体裁上的重点, 将《写作》一书内容合理贯穿于平日教学。 最好还是在一个或几个单元的后面进行一次语文基础知识 (或写作) 指导, 布置一次作文训练, 这样有利于学生将学到的语文知识运用到写作实践中。 教师在使用过程中有意向性地将说话和写作训练穿插在课文单元的教学中。

2.教学过程微观把握。 要使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紧密地结合, 最主要的是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的把握。 教师除了提高这方面的认识外, 还要将写作知识的传授与感悟贯穿于课文教学中, 小到讲一词一句, 大到分析文章主旨、表达方式和写作特点, 都不忘写作的指导。 学生在这点点滴滴、持之以恒的学习中, 会逐步积累大量的作文知识和写作技巧, 这里固然有学生学语文兴趣不浓厚等其他原因, 更主要的是出于对阅读与写作教学分离的反感。

3.考核检测二者兼顾。 为了使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水平同时得到提高, 除了在教学中重视阅读与写作的紧密结合外, 还要将这一结合体现在各种考核检测中。 在各类考试的命题时, 要精心设计阅读与写作知识结合的试题, 比如, 阅读题里有写作方面的知识, 作文题中有对材料的阅读。 学生阅读水平的高低, 直接影响审题的准确与否、挖掘材料主旨的深浅和议论角度把握的优劣等方面。 只有阅读与写作水平都高的学生才能考出好成绩。 这样, 才有利于调动学生平时对阅读与写作同时重视的积极性, 改变二者分离的局面。

三、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愿景:阅读写作互促进

1.培养阅读和写作的兴趣和习惯。 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作文成功的最近通道。 我针对高中生对读书兴趣不浓厚、认识不足的情况, 首先提高思想认识, 讲古今中外凡有大成就者, 皆得益“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见多识广。 在提高认识后, 再提出读书要求、目标并教给方法。

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是一项周期性较强、见效相对缓慢的工作, 需要师生双方的长期共同合作。 教学中, 教师要指导他们反复品味课本中的重点篇章, 背诵精彩的语段;还要依据各类文体的写作特点, 提出阅读重点, 点化阅读难点, 教给阅读方法, 用好教材这本范本;教师还要定期给学生推荐一些必读书目, 介绍一些报纸杂志, 范读一些美文华章;要求学生常备“三本书”, 即教室一本, 宿舍一本, 家一本。 闲暇时间能读多少读多少, 并做到持之以恒。

2.注重阅读和写作的整合训练。 教材中每篇文章都富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要在认真研讨课标、教材的基础上, 依据学生固有的知识经验, 充分利用教材文章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结合课堂写作训练, 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 例如在学习《唐诗宋词选读》时, 赏析了李白和杜甫诗歌以后, 我给学生放映了中央台科教频道的《唐之韵》中有关李白和杜甫两集内容, 然后让学生比较谈一谈“李杜诗篇”。 不求统一答案, 只要言之成理, 观点愈新奇, 表述愈独特, 愈应给予激赏和鼓励。 此刻, 学生情绪高涨, 反应积极, 议论纷纷。 我要求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写出来在小组内交流, 选出最好的文章参与班内评比。 学生的兴致更高了, 不仅加深了对诗歌的理解, 而且训练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增加高效阅读的训练。 课内阅读教学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进行课外阅读。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规定高中阶段学生课外自读文学名著 (十部以上) 、科普书刊和其他读物。 在教学实践中, 我向学生推荐了一些中外名篇, 学生对此有浓厚的阅读兴趣。 因此, 我每周拿出一节课, 让学生集体按要求完成一定数量的练习, 自测阅读速度和质量;或把文章分配好, 每次有一人朗读, 一人写评析, 其他同学可自由些评析并发言。 运用这样的方法能让学生在阅读时产生共鸣, 可以当时就将自己的想法和写作冲动付诸实践。

综合以上办法, 我在教学中不断摸索, 逐渐总结出“以阅读促写作——以写作测阅读” 的课堂教学方法并取得良好效果。

“以阅读促写作”, 即让学生通过阅读, 自我理解课文内容, 自我评论、欣赏课文, 自我发现课文中的写作特点, 汇报自学后的感受, 从而使学生变过去那种被动的学习态度为主动地学习吸收, 获得更多的写作知识, 促进写作。 具体过程:

提出阅读要求——熟读课文——对照标准边读边圈点画批——小组讨论评议——汇报交流阅读后的见解——运用转化进行仿写。

“以写作测阅读”, 这里主要是指导学生运用阅读课上学得的欣赏方法欣赏学生的习作, 批改作文, 欣赏名家名篇, 与阅读教学紧密配合, 相互促进。 具体过程:

明确欣赏标准——范读学生佳作——欣赏名家名篇——互批作文交流评赏情况——评选佳作张贴于学习园地或推荐校刊。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 ”我们把两者在一个新的层面上进行新的整合, 阐释阅读与写作是语文学习的“一体两面”的思想。 相信经过不断努力与实践, 阅读与写作定会成为语文教学中的两朵并蒂奇葩。

参考文献

识字教学如何与阅读教学相结合 篇8

【关键词】大学英语;英语写作;英语阅读;教学模式

英语写作水平是对英语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整体性的量度,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一直是大学英语教研组的研究课题。决定英语写作质量的两个因素分别是写作文体的把握和写作内容的掌握。在市面上出售的英语写作辅导教材和大多数英语培训机构对学生给予的是英语写作文体的指导,学生文章的脉络和结构因此有了较大提高,但是学生文章的内容较为空乏,缺乏深度,这与学生的阅读量有很大关系。此外,学生作文中所使用的句型呈现明显的中式英语的特点,这也与其阅读量少有关系,加大阅读量能够提升学生英语语感。

一、大学英语中写作与阅读的内在联系分析

在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中,阅读作为视听说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的主要教学形式是通过对文章的阅读和理解对课后提问进行主观题和客观题的作答。课后提问的正确率是教育追求的目标,对于提高做题正确性的方法主要是由阅读能力和解题技巧两个部分组成。应试倾向的影响使得学生轻视阅读能力的实际提升而偏重解题技巧的研究。写作是大学英语单列出来的一项教学内容,写作的主要教学形式是通过对范文的学习和研究掌握写作大量的写作技巧,然后根据既定题目进行写作训练。写作中曝露出的问题是学生对于写作形式的掌握有余而对写作内容的饱满度不足。

造成上述写作教学和阅读教学成绩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是忽视了写作与阅读之间的内在联系。英语阅读课后题的设置目的在于检验学生对阅读的理解程度,通过阅读理解能力提高而提高课后题正确率,是阅读教学的科学教学方式。通过正确的阅读方式提高阅读水平,可以扩大英语阅读量,从而充实学生的头脑,为英语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另外,古书说“观千剑而后识器”,大量有效阅读能提升学生的语感,对英语文章的写作思路和写作手法有一定的了解。英语写作教学的目标是学生可以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在写作的过程中了解英语文章的写作思路,从而促进其阅读水平的提高。

二、大学英语中写作与阅读结合的教学模式

1.英语阅读教学增加即时文章短评环节

在英语阅读课堂上,将阅读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讲解,目的在于切实明白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以及作品的谋篇布局,从而让学生对文章形式和文章内容都有非常熟悉。对文章短评的内容可以根据学生的英语基础和课堂时间来进行灵活调控。为了照顾到学生英语水平有限且知识结构不同的现状,要将短评的范围设置的宽泛,从而让各个水平的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

教师针对文章中的某一个或者某几个段落设置开放性的提问,目的在于全体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熟悉的段落内容和自己已有的认知对问题进行思考,从而为写作的内容的深度和写作素材的丰盈奠定基础。通过在阅读教学中增加即时文章短评环节可以将写作和阅读两项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实现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相互促进。

2.英语阅读教学增加读后感、缩写和续写作业

在英语阅读课后,布置所学文章的读后感作业和所需文章的缩写作业以及所学文章的续写作业。这三项作业可以依次进行展开,从而避免写作作业激增给学生带来的压力以保证学生写作的态度和写作质量。三项作业的依次完成是学生将阅读信息内化成自己写作能力的完整过程,并且这个作业完成顺序符合英语语言学习的规律。

首先,读后感作业是对阅读材料本身的总结和议论,写作任务难度较小;第二,文章缩写,这是对阅读材料的高度浓缩,同过缩写作业学生对于文章表达中心和内容都可以清晰地掌握;最后,文章的续写,缩写作业让学生明确阅读材料的表达进度,将读后感中的联系现实部分接续在续写作业中,从而实现与阅读材料的内容表达上的对接。通过在阅读教学中增加读后感、缩写和续写作业,可以将学生的写作思路与英语原文写作思路接续上,从而矫正了英语作文中的中式英语写作思维习惯。

3.英语写作作品模拟成阅读材料进行研习

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可以将学生的写作作品装订成册当成阅读材料来学习。这些作品中既有上文提及的英语阅读材料,也有其他的命题作文。这些阅读材料的主要教学作用是学生之间对写作作品进行互相评价和学习,从而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另外,定期将学生的写作作品整理成阅读材料册,可以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阶段性的检验。为了端正学生对写作教学的态度,将每位在籍学生的写作作品都要编入阅读材料册中,学生根据教师对每个作业的评价可以了解到自己在集体中的写作水平排名,从而促进写作质量的提高。

写作作品模拟成阅读材料进行研习,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进行。一是模拟阅读理解课后题的方式出题,从而让学生研究出题的角度,进而提高学生在阅读中对文章重点内容的掌握。二是模拟考试中的改错题,从而对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常犯的语法错误进行纠正,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法水平。通过将写作作品模拟成阅读材料,可以让学生的将自己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进行横向的比较,从而激励自己快速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将写作教学和阅读教学充分结合,发挥阅读的语言和知识的输入功能,为写作提供更过的材料,提高写作的思想深度,从而全面提高写作质量。与此同时,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也对英语的词法和语法以及写作思路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为阅读提供了理解基础,提高阅读的质量和速度,从而全面提升阅读水平。英语写作与英语阅读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因而将写作与阅读相互结合进行英语教学,有利于学生英语读写能力的提高,有利于生英语语言综合能力的提升。因此,相关的教育工作者要对传统的写作和阅读分科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积极研发科学有效的写作与阅读结合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许卉艳.中美两国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研究成果统计与趋势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4)

法律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研究 篇9

一直以来,我国法律教学过于倾向理论教学,忽略了实践教学,造成法律教育和法律职业相脱节。应该认识到,法律理论教学与实践密不可分,应从教学形式、教学评价、师资力量等多方面加快改革步伐,以培养一批社会学要的法律人才。

一、当前法律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现状

(一)实践教学重视度不足

目前法律教学中多以理论教学为主,教学内容多是法律基本原理概念等内容,而教学过程则是教师机械地讲、学生被动地接收,教学方法仍以灌输为主,考核则采取期末一次性闭卷考试。另外,在法律教学中,缺乏基本的服务于实践教学的法律职业道德、法律职业技能及法律方法论等课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应更加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开展与实际需要相符的实践式教学。

(二)实践组织不合理

当前法律理论教学中缺乏对实践教学的统筹规划,造成实践教学流于形式。例如在模拟法庭教学中,主要适用于具有一定法学实践经验、法律知识储备以及审判能力较高的高年级学生,如果学生从大一就开始参与模拟法庭,而他们缺乏一定的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很难获得良好效果;另外,有些模拟法庭的组织多按照事先排练的模式开展,只是表演形式,严重挫伤学生积极性。还有些毕业实习安排在大三下学期,而此时毕业生正面临毕业论文和找工作的压力,没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最后只是实习单位盖章了事,毕业实习流于形式。

(三)实践教学缺乏必要的评价与激励体制

在法律理论教学中,对教学大纲及教学规划有明确反映,对撰写教案也提出明确要求,并通过一定激励方式促进教师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方案等。而相关教育部门也以随堂听课、教学检查、召开教师交流会、网络测评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评价和激励机制。但是针对实践教学来说,却缺乏具体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要求,而由于实践教学需要教师的亲临指导,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教师应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实践教学中,但是学校并没有将此纳入教学评价与考核的范畴内,更缺乏相应激励机制,所以很多教师缺乏实践教学的动力。另外,对于学生来说,也缺乏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再加上没有强制的学分要求与奖惩机制,实践教学质量不高。

(四)实践教学投入力度不足

当前法律实践教学的投入力度不足,主要体现在资金和人力两方面。一般学校没有设置专门的经费投入实践教学,如果需要校外调查、旁听、咨询或者参与法律援助活动,学生只能临时报告校方批款,而更多时候需要学生单方面承担费用,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实践兴趣。另外,实践教学对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提出了全新要求,他们既要具备扎实的法律理论功底,也应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教学。同时在实践教学中,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系统化、全面性的指导与评价,这就要求加大师资的投入与培训力度,建立一支双师型教学队伍。

二、构建法律实践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

由于传统的法律教学中注重理论教学,因此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教学大纲、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激励和教学评价等教学体系,因此可参照理论教学体系模式,建立一套完整、独立、平行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实践课程设置方面,应整合现有的理论课程,并以实际需要增加实践课程,既要保留过去直接服务于法律实践的课程,如证据学、法律文书等,还应加设如司法过程、法律职业技能等实用课程,并以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方式,实行强制学分制。同时围绕这些实践课程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结合当前法制现状,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正面引导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职业道德感,实现良好的法治理想。

(二)完善法律诊所教学模式

法律诊所教学模式源于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上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标志着判例教学法的产生与发展。这种校外课堂形式,效仿了医学院中利用诊所培养实习医生的方式,而是在校内以某种形式建立法律诊所,通过这种实践教学模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到真实的办案过程中。这样,既可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的实际能力,也可让学生深入了解法律理论,减少知识教育和职业技能之间的差距。

从国外大学的法律教学实践来看,法律诊所的教育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巧与职业技能;二是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帮助学生树立正义感、责任感、职业荣誉感。因此,通过法律诊所的建立,可让学生接触更多实际调解、诉讼案件,真正像律师一样处理案件,同时提高学校的社会效益影响力,参与法律诊所的学生既巩固了理论知识,也学到了课堂以外的能力、技巧,更好地将抽象的法律条文应用到具体案例中。

(三)由模拟法庭转为实战法庭

模拟法庭作为实践教学的有效方法之一,最终目标还是转向实战法庭。主要注意以下三方面问题:

1.在模拟法庭准备开庭之前,仅对外公开法律案件的基本情况以及参与者名单。而法庭中的陈述意见、辩护意见、法官主持及判决结果等都是未知。因此在开庭之前,学生应寻求专业司法人员或者老师、同学的指导,并独立分析案情,大量搜集材料,准备论点证据,并分析对方可能指出的论点论据等,全面做好自身角色,争取更好的实战结果。因此,在模拟法庭中,学生应明确自身定位和观点,并随着诉讼过程的深入,不断应对新情况、新问题。

2.应确保模拟法庭的实战效果。只有真正对抗,才能确保模拟法庭的实践效果。为了避免同班学生之间相互熟悉,而每次模拟法庭缺乏新鲜感,因此模拟法庭应尽量安排不同班级、不同年级的学生担任不同角色,且每次开庭的案例有所区别。如果在同一班级或者同一年级开展模拟法庭,就应该安排不同组、不同班级的同学分别承担控方、辩方及审判职能,只有确保法庭对抗性,才能真正确保实战效果。

3.提高模拟法庭的真实性,注重树立庄重感、严肃感。在学校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还可在每次开庭时准备审判器物,提高审判的真实性,让学生更多感受法庭文化,为走上社会奠定基础。

(四)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实习

体育教学与艺术相结合思路论文 篇10

摘要:本文首先探讨了体育院校体育与艺术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对体育教学与艺术相结合价值的研究,结合研究就如何将艺术融入体育院校教学中提出了实际性策略,以期推进体育院校素质教育全面开展和增强教学内容的艺术性,并通过提高体育院校教学质量来实现体育院校对人才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体育院校;艺术;体育;教学

“教学是一门艺术”,这种教学观可追溯到我国古代,例如,《学记》中的“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便表明了教学的艺术思想。高校体育教学,它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一、体育院校体育教学与艺术的关系

1.体育教学具有艺术的内涵

艺术即“技能”“技艺”,这是艺术在广义上的定义。一般从狭义上来说,艺术不仅是一种通过语言、动作、线条、色彩、音响等不同手段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方式,同时又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在一定层面上折射出作家、艺术家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感情。所以,从艺术层面上来说,体育教学兼具这三种含义。首先,体育教学者必须满足具有高超的技艺、技能,其次,教学者要能采用适当的形式或形象化手段来表达自己特定的教学内容和情感,最后,每个体育教师都必须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教学和育人。

2.体育教学和艺术的对象近似

艺术和体育均是以人为中心的社会活动。它既反映了人的主观精神世界,又反映了人的客观世界,他们均受对象的制约,直接或间接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达他们的命运、感情和内心世界。

3.体育教学中有艺术性内容

相比于其他理论课程(非艺术性课程)而言,体育教学内容具有艺术性。一般地,在界定课程性质上,体育课程很容易混淆于艺术与非艺术类型之间,或者说更偏向于艺术类。

4.体育教学使用艺术的手段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会经常运用到各种艺术手段。我们知道,艺术从表达方式上可分为语言类、造型类、表演类和综合类四种,而构成它们的基本要素又包括语言、动作、线条、音响、色彩和图像等。教学者在组织教学活动时离不开这些组成元素,而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体育教学也将更加形象化、审美化和艺术化。

5.体育教师也是“艺术家”

人们往往愿意从美的规律出发,创造具有审美性和艺术性的活动,在创造出这些美丽事物的同时恰好促成了自己艺术家的身份。而优秀的体育教师,一方面通过体育教学健美了学生的身体,另一方面也塑造了学生的`灵魂。

二、艺术在体育院校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1.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艺术素质

在教育部发布的《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文件中提及,教学者应以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为前提来培养学生的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的艺术个性,增强其爱国主义精神,达到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的目标。

2.有助于提高体育的教学质量

对于体育教学者来说,教师合理利用艺术手段,将示范动作与艺术审美相结合,使之更加优美、准确。这种兼容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为体育教学创造了别致新颖的操作环境,不仅能帮助学生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去改进和完善形体,还能加深自己对运动技巧、技能的理解和记忆,以逐步形成对此项活动或体育动作的定型性学习。

3.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热情

学校有责任承担培养学生美育的素质教育任务,在此过程中,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从欣赏、羡慕到向往、实践,这一连串的心理效应也是学生不同阶段的学习状态的真实反映,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美追求的欲望。兴趣和热情是激发一切学习的动力,学生的不断进取和强烈的自我完善意识促进学生的体育运动参与热情,从而逐步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

4.培养大学生的高尚情怀

一方面,美育是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它与智育、德育、体育共同组成全面素质发展的四大要素,它们互相促进、彼此依存。“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体”。另一方面,体育的运动精神往往能带给人进取、竞争、对抗、承担负荷、战胜艰难困苦的能力,它能帮助大学生培养勇敢顽强、不骄不躁和坚毅果断的意志精神。

5.培养大学生的艺术素质,做合格人才

美育作为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培养大学生的艺术气质、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决定》文件中强调:“美育既能陶冶情操,又能提高素质,还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作用不可代替。”孕育美的过程即是生命孕育艺术的创造意义与价值升华。

三、体育院校体育教学与艺术相结合的实施策略

1.提高体育教师的艺术素质

教师外观形象好、气质涵养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享受和体验体育运动的美,优美的技术动作和对音乐高水平的鉴赏能力能够更好地感染学生,将学生迅速引入一个艺术的氛围,享受体育艺术带来的欢乐。因此,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艺术素质。

2.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

教学技能对教学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要想提高体育教学的艺术性,体育教师同时必须要求自己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全面加强组织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与动作示范能力等。

3.场地器材布置艺术化

教学环境是影响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运动场地和器材则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因素。运动场地的布置直接影响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优美的运动场地,井然有序的器材,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还能加强美的感染力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或训练之前,应根据其教学目的和内容,为学生布置一个良好的训练环境。

4.运用现代教学媒体

在体育的过程中,审美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学生的审美活动通常出于视觉上的感受,视觉上直接感受到的是审美对象美的形式。在现代社会,科技迅速发展,多媒体教学可以很好地将这种视觉享受展现给大家。

5.开展体育艺术项目竞赛

想要培养学生敢于竞争的运动精神,激发学生对艺术的热情和追求,必须大力开展体育艺术竞赛项目。各种形式的体育艺术竞赛项目可以满足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同时促进学生对体育艺术课程的学习,提高欣赏力和审美力,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真正做到体育运动与艺术相结合。

四、结语

总而言之,体育院校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色,使所培养的体育艺术型人才与艺术院校所培养的人才有所不同。首先,课程内容的设置应保证与课时、学分的安排相匹配。其次,根据当前毕业生的就业状况,适当增设选修课程的开设比例,以缓解学生的就业压力。最后,要实现体育与艺术的高度结合,学校的教学系统应匹配完整的教材和良好的师资。

参考文献:

[1]王焕武,宫立都,等.论教学过程的审美价值[J].教育研究,1992,(2).

识字教学如何与阅读教学相结合 篇11

【关键词】文言文 作文 教学结合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9-0175-01

一、文言文教学与作文教学结合的起因

一方面,在中学阶段,学生的文言文素养参差不齐并且普遍水平不高。所以通常情况下,老师会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去做文意疏通这一项工作,但学生却普遍认为这个环节的学习“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文言文经典作品,在很多学生看来毫无吸引力,他们害怕甚至厌倦中国这种百年传承的文体。

另一方面,作文的教学又面临着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学生们的作文很多都是意蕴不够、艺术感不足的,有些为了使作文有点意味,胡乱地用些文言文,结果“画虎不成反类犬”。而有的学生文章合理、通顺地运用了文言文,阅卷老师往往就会眼前一亮,觉得文章的档次也会高出一筹。

因此,如果能将文言文教学和作文教学两者结合,将文言文活用作写作辅助技巧,那么学生就既可以去尽情体验久违的学文言文的快乐,又可以去累计有内涵、有底蕴的写作素材,可谓一举两得。

二、文言文教学的意义

(1)继承文化优秀传统,培育优良人文精神

中华历史文明中有着数不胜数的、璀璨的文学作品,文言文是这些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担负着将经典传承给后人,教育辅导后人的重要使命,文言文教学应当鼓励学生去体验文明历史的厚重感,培养他们爱国、爱文学的精神。

(2)提升国民文化素质

文言文状物言情的语言美感,与现今白话文的语言美感是截然不同的。近代的鲁迅,徐志摩,林徽因,其能成为大家,有一个重要的共性就是:他们普遍都有极其深厚的文言文功底和文学文化素养。学好文言文,有助于提升国民文化素质。

(3)拓展个人相关能力,尤其是写作能力

权威的教学指导读物《课程标准》曾提到:“文言文的教学要少而精,重在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并以此拓展开来……”[1]。据此,我们应当认识到,阅读文言文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进行拓展的,其中当然包括写作方面的拓展。对于学生来说,学好文言文既是个重要的任务,又是个引子——文言文其独有的韵律美以及节奏的美感,能引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目前较为普遍的文言文教学的三种基本形式

(1)诠释课文、全新的写作

在完成文言文的字词句的基础教学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这篇文言文的题材以及主旨,然后再根据题材和主旨,仿写一篇作文。

这样做的目的是“一箭双雕”——学生在揣摩作文构思的时候,必须要去浏览阅读文言文;在阅读文言文的过程中,又要思考迁移到写作上去,从而加深原文的理解。其实教材中有很多经典文言篇目都可以让学生参照学习写作,无论是写一段或者写一篇,写局部还是整体模仿,都可以做更进一步的挖掘,形式多种多样。

(2)充实课文、丰富的联想

文言文的特点就是“言简意丰”,跳跃性很大,不像白话文那样用很多笔墨去详尽地描绘事情的来龙去脉,或彻底地表情达意。因此对于文章的空白点,学生就要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创造性的进行填补。

这个创造性填补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创作,是“在头脑中的写作”。头脑中进行再创造的能力,目的是让凝练的内容变得具体,以期达到连贯、充实的结果。通过这样的“头脑作文”的创作,在充实课文内容的同时,也能加强了自身的理解能力。更为关键的是,此过程可以提升学生在写作中的乐趣感、自豪感,实现由文言阅读到写作的迁移学习。

(3)荡涤课文、现实引申

经典的文学作品无论在哪个时代,都具有进步意义,需要我们去借鉴、去加以利用。但各个时代也都有其局限性——对于一些文学作品呈现出来的思想观点、审美情趣等,我们则要善于用辩证分析的眼光来看待,去伪存真。甚至还有第三种情况——某些思想观点、审美情趣已完全过时,我们则要大胆批判,在批判中寻求发展。

四、文言文教学与作文教学结合的策略

(1)补充常识,反复积累

给学生补充中国古代文化的常识是实施文言文教学与作文教学的第一种策略,这项工作也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①学习文言文的时候,遇见感兴趣的字、词、句一定要反复多次,弄明白、重积累,尤其是文化大家的生平事迹、代表作的内容以及典故和经典词句,在写作时可以加以运用。比如2007年江西省的满分作文的开头“挈竹榼以逸致兮,披鹤氅而登台”,就是对屈原的《离骚》和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的的活用。

②坚持进行课内活动外相结合。生活中如果有机会接近文物古迹,亦或者是有文化底蕴的名胜,就要善于倾听、了解、挖掘。我们的教师也可以以身示范,教会学生在写作中穿插自己的文化游的经历,将带有文言文的游记展现给学生并要求仿写。

(2)读写结合,多写多用

提升使用频率,无疑是熟悉语言最好的方法。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促说。文言文读多了,写作能力自然会有文言味道。读和写都达到了一定数量的时候,学生就有可能既具备了引经据典的能力,又具备了较强的论说争辩能力。

(3)学习技巧,积累理论知识

素材的累计丰富到一定的程度,又有了熟练而又充满技巧的的炼字以及语言表达的技巧,此时就可以进行相应的写作指导。

这里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中学阶段学生的写作技巧在精不在多,与文言文结合起来,更要注意相对几种技法——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典故运用和名句仿拟。

例如:2006年河南中考满分作文“臣奉命屯田数月以来,国殷民富,心念丞相遗命, 先主之志,日夜不得安寝,唯以报主上大恩方可。近闻司马匹夫已死,魏国无人,而又魏主懦弱,此正伐魏之大好时机焉。”就很好的用到了托物言志的用法。

又如:2005江苏满分作文中“伏闻上古之年,盘古奋威,混沌初开,已而清者 上浮而为天,浊者下沉而为地,玉宇澄清,此天地之始也。天地既有,女娲圣眷,水土相融,塑为人形,此人之始也。”

从这篇文章我们不难看出,教师是将文言文做为了一个良好的写作技巧的范本,教授了相关的理论知识的,并要求学生将这些理论知识运用到具体的写作实践中去的。

五、结语

没有丰富的文化底蕴不能写出真正的优美的文章。如果我们用更轻松、更愉快的心情去感知、去体会我们的文言文教学,用更科学、更高效的方法帮助学生将文言文作品当中的内容积累成可用的写作素材,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能运用文言文的写作方法,也就一定可以教会学生写出更有文化意蕴的好文章。

参考文献:

识字教学如何与阅读教学相结合 篇12

1. 以历史现象为载体, 从历史现象中解析出哲学的结论

哲学是以整个世界及人和世界的关系为研究对象, 它回答的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中共同存在的最普遍、最一般的问题, 并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方法论指导。历史学科则是以人类社会变化过程为研究对象, 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 这就为哲学常识教学进行历史知识的渗透提供了广阔空间。

例如, 讲“汉武帝的大一统”这一历史现象时, 给学生设计如下问题:汉武帝即位时, 西汉的社会、经济状况怎么样?这些状况与汉武帝推广大一统措施有什么联系?大一统措施从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等方面解决了哪些问题?它对西汉产生了什么影响?这几个问题的分析和回答, 既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关于汉武帝大一统的历史知识, 又帮助了学生进一步深刻理解唯物论的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唯物辩证法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等一些较为抽象的哲学基本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2. 以哲学观点为指导, 深化对历史现象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 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对历史现象的认识不能仅停留在历史现象的机械记忆上, 而是要把握其背后本质的东西, 如果能将相关的历史知识“带”出来, 将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现象的认识和深化, 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联系是客观的。在事物纷繁复杂的多种联系之中, 原因与结果的联系是人们用以探索和揭示事物奥秘的一种重要联系, 即任何现象都会引起其他现象的产生, 任何现象的产生都是由其它现象所引起的, 这种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叫做因果联系。借助哲学知识帮助学生将看似零散的历史知识进行整合归类, 增强了学生对相关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3. 以时政热点为载体, 实现哲学、历史学科的有机渗透

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各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 在教学中以时政热点为载体, 将哲学、历史学科的知识有机渗透, 既符合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总体要求, 更有利于学生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 养成多角度、多层次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这是文科学生提高文科综合成绩的关键所在。

小学语文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篇13

摘要:随着现在对于社会技能的要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学者反应我们的教育应该适当提升对于真正实践相关的知识点,而不是只是局限于纯文本知识,这样是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进步,一种全面的发展,但是就我们教学而言是一种难度的加大。

关键词:小学教学;社会实践;结合教学

小学时期的教学时间很多,知识难度不大,并且学生在这个时期非常遵守纪律,因此我们在这个时期应该格外注意对于学生多方面的教学。因为这个时期学生年龄小,并且他们处事不深,对于善恶对错的态度并不是很明确,语文的教学不仅是说教会学生认字,还要教给学生做人、做事的道理,让学生明白怎样才能当一个合格的学生,怎样成为一个好孩子。在这个时期,同样是对于学生基本能力的锻炼的好时期,我们现在的一些学生,在家里都是“小公主”、“小皇帝”,父母把什么事情都做完了,所以学生自我约束能力与自我管理能力很差,他们并没有形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样的意识,对大人的依赖程度很高,而这是对学生的发展没有好处的,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应该就这个问题进行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还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都能够的得到进一步提升。

总之,教学语文不应该只是局限于课本上,我们的教学时间那么多,变化一下我们的课堂的形式,以不同的语文的东西去感染学生,让学生了解到一个比较完整的语文,而不是单单只是片面的字词。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它包含了很多东西,这些东西虽然我们不能在小学这个阶段让学生都能够学习到,但是,尽量多地去扩展给学生,增加学生的眼界,也同样不是一件坏事,反而对于学生有很大的帮助。

一、学生表演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表扬能力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考虑的问题,我们会发现一些学生虽然成绩好,但是他们并不“大方”,他们在众人面前就变得结结巴巴,不愿意对自己进行展示。所以,在语文课堂上,我们应该多给一点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让学生变得大胆起来。语言表达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语文素养,我们通过一些方法让学生展示自己,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学会说话的艺术。

比如,我们课堂上可以设置不同的问题,让学生自行思考,然后进行小组讨论,选一个代表起来解释这个问题。比如说我们在学习《少年闰土》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们可以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作者对于闰土态度的转变是怎样的一个过程”。这样学生既能够对于文章有一个思考,还可以锻炼到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与团结合作能力。

还有,我们还可以开展一些课堂小剧场,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小短剧的表演,比如说我们很多学生都喜欢看杨红樱的小说,在有空的时候我们让学生自己去选择小段落,分配人物去表演,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表演给全班同学看,并投票选出最好的小组。在小短剧的排练过程中,学生明白了分工合作,并且对于表演提升了一定的兴趣,他们变得更有勇气在众人面前说话了,这样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能力。不仅是我们课外的一些小说片段,我们课本上的一些情?也可以通过短剧的情节被学生一一表演出来,学生在观看了同学们表演后的短剧之后,不仅可以进一步对于课文进行一种印象加深,还可以增加他们对于文章的理解。

我们的语文知识汲取,不能够局限在文字的形式上,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学习到语文的知识,语文的学习更可以说得上是一种见识的扩展,是一种思想的碰撞,也是一种能力的训练,如果我们的教学知识局限于单一的讲课,学生就会变成只会读死书的书呆子,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

二、学生朗读能力的训练

很多教师对于学生阅读并没有做过多地培训,因为他们觉得语文考试中又不能考察你是不是读得很生动。其实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是值得我们去探究的,我们会发现,同样是一篇文章,如果喊专业的播音主持专业的人读起来,就会感到不一样的感情,而我们读出来就是平平淡淡的。对于一首诗歌,以不同的语调读出来,展现的画面感是不同的,所以,我们应该培养学生的好的朗读习惯,学生读书,就要用感情去读,而不是像和尚念经一样,呱啦啦地读出来就可以了。

在课堂上,我们让学生听一听与课本上的配套的原生磁带,其目的首先是为了让学生快速进入课堂状态,对于新课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还有的就是让学生感受到一种专业的朗读,学习朗读者的发音、断句、语调的高低起伏,这样他们对于朗读有了一定的感受之后,读起书来就不会显得很单调。

我们读一篇文章,是为了把书中的内容尽快了解到,并且对于文章的主要思想进行简单的了解,这是初次读这篇文章。随后,我们在以后读文章的时候,就会让我们从文章中了解到的感情思想传染给大家,这是我们在充分理解文章之后想要的朗读效果。朗读者的魅力就是能够通过他的声音快慢变化,通过他的音调高低起伏,让听众感到文章带来的一种震撼,因此,这种朗读的魅力同样也是我们小学语文课堂希望给学生带来的一种特别的技能。在我们平时的课堂上,对于这个方面培养学生,让学生习惯朗读,爱上朗读。

三、学生品德教育的探究

语文还可以带给学生一种心灵的碰撞,我们学习的课本上有很多知识,会带我们的学生正确的做人处事的道理,教会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并且明确学生的思想。在小学,语文的教学更多的还是针对于学生的品德教育方面的内容进行的,里面含有大量的记叙文,这些文章的就是感情直接、真诚,能够直接与学生产生思想的共鸣,让学生明白一些基本的道理。

学习是一个定性的过程,语文也是这样的一个过程,身为一位教育工作者,小学语文教师一定不能忘记自己教书育人的使命。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多多对于学生进行心灵上的辅导,像我们文章反应的一些现状,一定要让学生分清是非对错,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对于学生的一些原则性的错误,我们也一定要说服性地进行教育,让学生第一时间明白自己的错误。语文教师一定也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总之,语文的学习是一种明确目标、分辨黑白的过程,我们作为学生的引路人一定要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方向,明白一些做人的道理。

四、结束语

上一篇:初中政治期末复习计划书下一篇:生之呓语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