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思考和行动结合起来
思想家首先做的就是深思熟虑,而实践家先不去思考,而是尝试干一下。当然,不同的人必然也有不同的做事风格。思考者在做事情的时候往往是优柔寡断、犹豫不决,因为在他们看来,正确地考虑事情比任何东西都重要,如果思路都错了,那必然导致所有的努力都白费;
而那些实践家所做的就是积极行动,因为在他们看来,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
但我们也确实可以看到许多伟大人物把善于思考和勇于实干这两方面统一得很好;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牛顿就是一位杰出的铸币局的局长;英国著名天文学家赫歇耳担任同一职务,也干得十分出色;洪堡兄弟俩无论在文学、哲学、语言学、文献学、采矿业还是外交、治国等方面也都干得十分出色。
再如,尼布尔不仅是世界著名的历史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成功的实业家。在丹麦时,政府曾派遣他担任驻非洲某国领事馆秘书兼会计,尼布尔当然不负众望,通过认真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鉴于此,他被推举为丹麦政府金融管理委员会委员,但不久之后,他辞去了这一职务并出任柏林一家银行的联合经理。面对如此多的任务,相信很多人都感觉力不从心,但尼布尔却不是如此。在完成这些任务之余,他还挤出时间研究罗马历史,在这个过程中,他还掌握了阿拉伯语、俄罗斯语和其他斯拉夫语言,并且有历史专著《罗马史》。
我们已经注意到拿破仑十分尊敬学者,也许我们会认为拿破仑一定敢于任用学者帮他共同管理国家。事实也确实如此。拿破仑一贯重视有才干的人,尤其重视那些受过严格训练的、有真才实学的科学工作者。在这一方面,拿破仑可以说是一位敢于任用和重视知识分子的伟大的政治家,但在任用科学家从事行政工作这一方面,他也有失败之处。
拉普拉斯是法国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当时,拉普拉斯的大名可以说是无人不晓。拿破仑任命这位大科学家为内政部长。但刚刚任命,拿破仑就意识到自己犯了错误。拿破仑后来论及这位科学家时说:“拉普拉斯总是从学术的眼光来看问题。他满脑子都是问题,他总是把细而又细的问题拿出来思考、分析。简直就像搞微积分演算一样,要求一切问题都按逻辑、按公式来解决。这种方法搞科学是对的,但用来处理瞬息万变的行政工作则是不适当的。”但拉普拉斯的这一整套思维方法、行动方式是在几十年的种学研究中形成的,而且他年事已高,很难再改变以适应这种复杂的行政工作。
达鲁的情况就不同了。但达鲁却与拉普拉斯这种纯粹的书斋式伟大科学家不同,达鲁有实际生活经验。当拿破仑手下的健将马塞纳率军征战瑞士时,达鲁曾在马塞纳手下任军需管理监督员。达鲁当时以善写文章著名。当拿破仑亲自提名达鲁出任政府顾问兼帝国事务总管时,达鲁犹豫再三,不想就任。他说:“我一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书本中度过的,我已没有时间来学会如何当一个廷臣。”拿破仑笑道:“我的身边有许多廷臣,他们都很不错。我现在需要一位开明的、有知识的、沉着稳重而十分警觉的部长人选,因此,我选中了你。”达鲁接受了拿破仑的任命,担任了帝国政府最重要的部长职务。上任之后,达鲁的工作干得有声有色,果然不负拿破仑所望。但达鲁仍然是一位十分谦逊、正直和无私的人,他仍然是以前的达鲁。
1. 把握美的特性在教学中要渗透美的内容和方法, 必须首先把握美的特性, 并将这种特性变为教学艺术的特性。
第一, 形象性。美必须是人的意识可以直接感知的具体形象。美的形象是生动的、新颖的、独特的, 并且符合对称、比例、变幻、多样统一等规律, 适合人的生理、心理要求, 体现人的本质力量。它能影响人的情感、意志、记忆, 给人以想象和启示, 引起人的喜悦和同情, 使人心旷神怡, 得到精神上的享受。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 美就是社会生活中使人产生愉悦心情的感性形象。第二, 情感性。美之动人, 最重要的就是以情感人, 动人心弦。社会美蕴含着历史创造者的感情。艺术美更体现了艺术家的心灵感受, 倾注了他们的爱憎之情, 具有特别强烈的情感力量, 能激起人们感情上的波澜。美的事物总能引起欣赏者感情上的共鸣, 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第三, 创造性。美是人类对客观世界改造的结果, 人类自告别动物界以后, 就不断地进行着美的创造。任何美的劳动产品、社会现象、艺术作品都是人们按照美的规律创造出来的。没有人的创造, 就不会有美, 这不仅从历史进程来看是如此, 从具体事物来看也是如此。随着实践的发展和科学、艺术的进步, 人类的创造能力不断提高, 创造的领域不断扩大, 美的成果越来越丰富, 美的程度越来越高级, 足以使人们感到新奇、赞叹和陶醉。第四, 愉悦性。美的社会价值, 就在于可以使人休息、娱乐、陶冶人的性情, 能给人以清新、向上、愉悦的感受, 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的精神需要。思想政治课教学在坚持科学性、思想性的基础上, 更进一步坚持美的形象性, 把形象与知识, 感性与理性结合起来;坚持美的情感性, 做到以情感人, 以情导行;坚持美的创造性, 创造出独特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 形成别具一格的教学艺术和属于自己的教学风格;坚持美的愉悦性, 使教学生动活泼, 兴味盎然, 学生愿学乐学, 这一切都应该成为教师的自觉追求。
2. 精心筛选美的材料美的形态分为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
自然美是指山水、田野、海洋、花草树木、日月星空之美。社会美是指社会领域中的美, 它包括实践活动的美、劳动产品的美、社会风尚的美、生活环境的美等等, 其核心是社会主体———人自身的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仪表美。艺术美是一切艺术作品中所具有的美, 它是艺术家对现实生活进行创造的产物, 是社会生活的集中概括和形象性的反映。当今世界, 美的事、美的人、美的文学作品浩如烟海、灿若繁星, 真可谓美不胜收。与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有内在联系的美的材料, 从古到今, 从中到外, 十分丰富, 取之不荆千姿百态、五彩缤纷的自然美, 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材料。人类勤劳勇敢、顽强不屈地发展生产, 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先进阶级不畏强暴、不怕困难、浴血奋战, 为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和自由解放而斗争;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历程, 更是波澜壮阔、气势恢宏, 既艰难曲折, 又多姿多彩, 具有使人激动, 催人奋进的巨大力量, 这种推动社会进步, 追求社会美好理想的崇高美, 是进行社会发展规律教育不可缺少的材料。在引导学生行为方面, 充分利用英雄美的感召力和榜样的作用, 效果更佳。在进行道德教育时, 不能不充分展示社会风尚美和道德美。此外, 为青少年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 如诗词、绘画、寓言、文学艺术形象等等, 都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和宝贵的生活经验, 能给人以智慧和美感, 在教学中适当地挖掘利用, 发挥其审美作用, 可以使教学充满乐趣, 更具说服力和吸引力。
3. 营造课堂教学的审美氛围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美的因素, 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展现美的内容和形式, 营造出课堂教学的审美氛围, 让学生感到美的气息扑面而来, 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课堂导入有新意、有气氛、有深度, 不仅引起兴趣, 而且留下悬念;课堂结束语不仅概括性强, 而且有知识情感上的升华, 能掀起教学活动的高潮, 对学生有极大的启示和激励作用;整个教学过程目的明确, 层次分明, 重点突出, 详略得当, 开合有度, 使学生领悟到教学的节奏美和结构美。富有独创性的板书、精美的教具 (图片、录音、录像) 、生动的语言、巧妙的启发式提问和质疑、少而精的论述和剖析、动静相宜的体态、轻重起伏速度相宜的语调等等, 都成为学生的审美对象, 给他们带来美的愉悦。概念的讲解, 原理的论证, 理论的运用, 都刻意求新, 不仅选用新材料、新观点、新信息, 而且在方法上有新的形式、新的角度和新的设计, 也可以让学生耳目一新, 体验到美的存在。所有这些, 都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认知潜质和审美潜质, 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4. 提高教师的审美意识教学能否具有审美性, 关键在教师。
一方面, 教师要把以美育德育提高到教学原则的高度来认识, 自觉地依照美的规律去指导教学活动, 创造教学艺术, 使教学过程不仅仅是按照教学规律完成的有特定目的的活动, 而且是立美、审美的过程。没有教师的审美意识和孜孜求美的精神, 教学的审美性就无从谈起。另一方面, 教师在学生眼中, 既是教育者, 又是被审美和评价的客体。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学生的视野和评审之中。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不能只是一个按部就班完成教学操作任务的教书匠, 而应以为人师表、具有人格魅力的审美形象深印在学生心中。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道德风尚;具有广博的知识和分析判断、组织协调、自我调节等能力;具有行为美, 以身作则, 率先垂范, 以非权力因素教育和影响学生。
【关键词】写作成因 创作过程 阅读规律
语文课文教学常常侧重于阅读这一层面。有人认为,阅读量提上去了,语文素养,包括学生的写作素养自然就提高了,“腹有诗书气自华”。其实,我们接触到的学生群体虽然达到了一定的阅读量,但写作水平仍往往不尽如人意。
记得读大学时,一位同学揭秘自己作文得高分的绝招:我集中精力认真解读,准确地说,认真推敲了十多篇优秀作文的结构,分析了作文使用的材料、手法,把它们化为我的独特营养,高考作文写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的确,把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具体地说,即为文章的成因和形成过程探究)有机结合起来,一定会进一步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效果。
今以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为例来谈谈这种把揭示文章写作成因、过程与阅读规律结合起来的语文教学思路。
从创作上讲,《沁园春·长沙》写作动因不同于学生常规作文,它是一代伟人毛泽东有感而发的力作。毛泽东即将到广东创办农民运动讲习所,组织发动农民运动,从情感上推测对此他可能是充满信心的,可能是平淡的,也可能是心情沉重、缺乏自信的。感情不同,则要写出的词从意象到意象的特点都会大相径庭。
毛泽东的情感是积极向上、充满自信的,学生从已经学过的《沁园春·雪》一词中就可以推断出来。如何去表现这种积极向上的豪迈的情感?同学们可以结合自己的想法谈谈自己的思路。再回过头来,梳理一下毛泽东的思路:独立—看—怅寥廓—问—携来—忆—恰—记,这些字眼很好的体现了作者的思路。具体而言,就是作者站在橘子洲头看到湘江美景,激发出内心的感慨,情不自禁问出“谁主沉浮”的问题。接下来怎么写?可以直接回答,也可以通过写景含蓄地回答。作者高妙之处是通过“同学少年”的不同侧面的特质来展示这个群体卓尔不群的素质,尤其是结尾用一个夸张的游泳场景进一步表现“同学少年”是一群敢于向旧世界宣战的革命斗士。
与《沁园春·雪》相比,本文在写作上有下面两方面变化:《雪》在“望”景之后,仍然以想象中的景来表达情感;而《长沙》在“看”景之后,却由景物触发出情感,直抒胸臆,发出疑问。其次,《雪》的结尾是直接抒发情感,“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而《长沙》的结尾是以一个夸张的场景结束,“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表现能“主沉浮”的同学少年的精神风貌。
对写作过程的揭示还需要在微观上做些揣摩。如毛泽东站在橘子洲头看到了什么?如果学生要写,能写出什么?再看毛泽东的词写到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如何有序安排;如何让它们做到变化而充实?这就会引出远近、高低、动静、视觉等与写作有关的概念。
再如,写“同学少年”,如何写出他们的特质?这就会引出“多角度”“立体”“侧面”等写作概念。
这样对作品写作思维脉络的揭示,对创作主体成文过程的还原,定会对学生写作很有启发。
再说说阅读教学的实施。本文是一首词。诗词教学包括三个方面:语言、内容,表达技巧。语言包括语言特点、语言风格等;内容包括诗歌意象、意境、诗歌的表情达意等;表达技巧,包括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三个方面又以诗歌内容为鉴赏阅读核心。
从具体操作上看,阅读可以从微观出发,归结于宏观;也可以由宏观而微观。有些老师喜欢先让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然后结合文本具体材料验证或校正学生的最初感觉,这就是由宏观而微观。
由微观到宏观是另一种构思,教师引领学生从文本的局部出发,逐渐指向某段甚至全文的内核。
在教学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时,我引导学生从微观入手,一步步让学生去体会一代伟人的大气磅礴,体会词人宽广的胸襟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以及对未来前途的自信。
我们把上阕内容分成三个小层去逐步考察:第一层次,我们要求学生把三行文字还原成符合现代汉语语法标准的句子,并体会词作语序的妙用。改动的句子为:寒秋,(我)独立(在)橘子洲头,(我看见)湘江北去。而词作把“独立”提到了最前面,把看到的流动的湘江也相对提前了,妙处何在?我们引导学生从“立”字的原形出发,“立”就是一个大写的“人”高高站于天地之间。联系毛泽东的十六字令《山》,“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的意境思考,我们能想象出毛泽东“欲与天公试比高”的雄心壮志,也为全词确定了感情发展的方向。因为,面对秋天,人们的情感可能是悲伤的、哀怨的、凄婉的、平静的、豪迈的……,推到词作之首的一个“独立寒秋”句子,就把一切低迷消沉的情感一扫而空,留下的只能是充满阳刚之气的、乐观向上的、豪气满怀的伟人情感。
第二层次,则是看到的秋景。一个“看”字总领七句。作者由远到近、由高到低、由静而动,由植物而动物而人,思维不断拓展。学生很容易感受得到这里使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借景抒情和情景交融不同,后者写景中有明显的表明情感方向的字眼,“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即是。学生从这组意象和意象的特点出发很容易揣摩出景色营造的氛围、意境:色彩斑斓、美不胜收、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给我们无限的、积极向上的美感。这些景物自然地会触发词人对现实社会的思考,对家国命运的由衷关怀。
第三个层次,“怅寥廓”是难点。默写起来是难点,理解起来也有困难。这三个字实际是因寥廓而怅,也就是因看到山河之壮阔,天空之高远,情不自禁要把心中瞬间涌起的对人生的思考迸发出来。作者不问人,而是问“苍茫大地”,有“天问”之气魄,算是直抒胸臆。
至此,我们完成了对词作上阕的微观解读。把三个层次结合起来,就可以从宏观上把握词作上阕的内容。上阕作者运用借景抒情和直抒胸臆的手法,写了眼前景物和心中所思,发出“谁主沉浮”的疑问(实际是无疑而问)。
下阕我们也从微观入手,通过体味一些词句,感受写人的具体角度,从而整体把握这一群人(同学少年)的品质,思考这样的一群人是否能够承担“主沉浮”这一历史重担和神圣使命。下阕在写法上以怀人忆事为主。一个“携”字写出“同学少年”的亲密,“峥嵘”写出了他们的团结品质,面对风雨如磐的岁月,他们冷静、手拉着手、心连着心。“少年”写出了他们年轻有为,“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写出了他们奋发有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写出了他们关心国家、关心民生的思想;“粪土当年万户侯”写出了他们蔑视权贵,不同流合污的人格魅力;最后一个场景,“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侧面反映这群青年有缚苍龙、改造社会的气魄,他们是“中流砥柱”。这样,学生就很容易从宏观上领会这群人的精神面貌,就很容易懂得:他们是时代的骄子,时代的真正主宰。他们就是“主沉浮”的人,与上阕的疑问前后照应。
为了进一步让学生了解阅读的奥妙,我们设计了一道小题,来巩固课堂阅读的成果: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人们说“遍”和“染”字用得好。你的看法呢?请说明理由。
这一小题涉及到语言、手法、内容三个方面。学生在具体解答时,往往不是很周密。我们进一步做了指导:从三个角度入手,一是复述或展开这两个词表达的内容,二是抓住方法,并作具体分析,三是把这两个词的所表的情达的意具体表达出来。
“遍”,是从范围角度对“红”这种暖色的层层铺展,山树由于浸秋霜而成红色;“染”字,是说山林像被人工染成了红色,是彻底地染红了,着意于程度。这两个字描写出对山林远景的视觉,甚至触觉感受,突出了湘江两岸景色的壮美,让我们感受到当时形势的如火如荼。很好地表现出词人奔放、激昂的感情。
总之,和学生一起去还原作品的创作成因、创作过程,能够让学生建构起模仿写作的意识,也可以更好地服务于阅读,尤其是深层次阅读;和学生一道,带着阅读规律进行阅读,能够深入到文章的核心区感受、品评作品的意趣、旨归,从而提高阅读效率,对学生的写作也有很好的帮助。
这种两结合的思路操作起来应该有一定的灵活性。两方面可以平行推进,也可以糅合进行,穿插进行,需要施教者自己去实践,总结。
江南客户服务分中心
按照市公司监察部要求,我局从2015年持续开展“三重一大”学习,及反腐倡廉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全局广大党员干部按照学习求“深”、查摆求“真”、整改求“实”、面貌求“新”的总体要求,周密安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稳步扎实推进,树立反腐倡廉意识,达到了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宗旨意识进一步牢固、道德修养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进一步改善、促进各项工作的目标,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幻灯片演示的技巧,百度上一搜几千几万条的信息,可是如何有效的应用到演讲中?听过一些培训,看过一些所谓的“高手“演讲,对演讲和设计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问题进行了总结。
少即是多:观众的忍耐力是有限度的,如果你不想让他们对你丢“垃圾”告诉他们你幻灯片的进度和大体的页数,不要认为,更多的信息你放在幻灯片,就越容易记住你的信息。其实尽量少和精简你的幻内容,通过你的阐释观众更加容易记住。让你的幻灯片看起来尽可能的简洁。
让你的图片说话:这好像是地球人都知道的“真理”,可是为什么还有人用劣质的图片损害我们的眼睛呢?所以,使用高分辨率图像,不要用那种很小的图片,那样只会降低观众对你演讲的兴趣度。Garr Reynolds的博客有详细介绍。如果是在找不到合适的的图片,其实可以用剪影或者风格图片代替的,这样既版权问题,风格也独特新颖。
记住你的信息:你会不喜欢老师拿着书本,照念一次,然后就当作完成教学任务吗?简报不是讲者的讲稿,背着观众,照本宣科的演示方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你为为什么在做Presentation时,不抬起你高昂的头颅呢,让你的眼睛和关注交流,这样你才能捕捉到观众的信息。
不要使用过多的动画 : 不要使用过多的动画来扰乱我们的神经,我们承认精湛和有创意的动画可以为你的幻灯片增色不少,倘若过多的动画就会使你的演示褪色。观众是来听你演讲的,不来来看你“显示实力”的,切记,让观众关注你,而不是你的幻灯片。
第1页
图表分析:维基上关于Chartjunk的帖子,有关于正确使用图和表的设计。耶鲁大学图像大师爱德华•塔夫特(Edward Tufte)提出“优图原则“——以最短的时间、最少的墨水、最小的篇幅传达最大量的信息,还有此原则的度量指标“数据墨水比率”——用于数据的墨水量除以全图的墨水量。从这个意义上看,不论是手工还是使用电脑,绘制统计图时都应该减少各种装饰。其实图表只是一种阐述信息的工具而已,只是现在被我们在PPT中错误的应用了。
抛开黄金比例:不是设计高手的话,没人会真的懂得什么黄金比例、黄金分割点...,理论远远大于实践。构图的许多基本规律是在黄金分割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值得提醒的是,每幅图片无需也不可能完全按照黄金分割去构图。千篇一律会使人感到单调和乏味。关于黄金分割,重要的是掌握它的规律后加以灵活运用。
也许你会说这些我都了解,OK那请你离开。把理论应用到实践是需要时间的,只要足够努力,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22、振兴中华,赛出水平
23、振兴中华,扬我班威
24、追梦扬威,奋勇争先
25、超越极限,超越自我
26、更强我能、更快更高
27、努力拼搏,永夺第一
28、青春无畏,逐梦扬威
29、赛出成绩,安全第一
30、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
31、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
32、健体魄强素质促发展上水平
33、扬体育精神,展青春风采!
34、做文明观众,树赛场新风!
35、比拼激扬梦想,搏击磨砺锋芒!
36、发扬奥运精神,创造校运佳绩!
37、发扬体育精神,提高师生素质!
38、发展体育运动,推行全民健身!
39、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省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认真学习胡锦涛重要讲话精神 省委书记罗志军主持会议
7月1日下午,省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并交流了初步学习的体会。会议强调,要在全省上下迅速掀起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切实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不断开创江苏科学发展新局面。省委书记罗志军主持会议。
与会同志认为,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对我们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与会同志认为,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讲话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要做到“两个始终牢记”、“三个牢牢把握”。“两个始终牢记”就是,一要始终牢记党的光荣历史集中体现为团结带领人民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愧为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核心力量。二要始终牢记党在90年的奋斗中所创造和积累的最重要的成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我们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三个牢牢把握”就是,一要牢牢把握我们党保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根本点是“四个坚持”,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坚持任人唯贤、广纳人才,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二要牢牢把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就要做到“五个必须”,即必须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必须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必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三要牢牢把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前进,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做到“五个坚定不移”,即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会议指出,要把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的重要政治任务,在全省上下迅速掀起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会议指出,要以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大力推进党建工作创新工程,努力使我省党的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一样走在全
国前列。近期要重点抓好四个方面工作:一是以讲话精神指导理论武装工作,二是以讲话精神指导党委换届工作,三是以讲话精神指导创先争优活动,四是以讲话精神指导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
会议强调,要把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到推进“两个率先”的各项工作中去。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新要求,把全力实施“八项工程”作为全面落实“六个注重”的重要举措。现在大政方针已经确定,关键是要一着不让地抓好落实。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来,把党心民心凝聚到推进“两个率先”的实践上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八项工程”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努力实现“十二五”发展开门红。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不断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推动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加快构建“六大体系”,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深入推进平安江苏、法治江苏建设,注重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努力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会议强调,要通过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不断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把“两个率先”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不辜负江苏人民的信任和期望。
昨日,市委常委、区委书记周谦主持召开区委常委(扩大)会,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传达贯彻市委十二届二十二次全会精神。周谦要求全区上下深刻领会、准确把握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把全区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市委全会决策部署上来,推进“两个率先”和“三个争第一”实践,再创江宁发展新辉煌。
周谦在讲话中指出,要迅速兴起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各级党委要周密部署、统筹安排,切实抓紧抓好学习贯彻。重点抓好领导干部的学习,切实抓好党员干部的学习教育,帮助党员干部深刻领会、准确理解讲话精神;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讲话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始终牢记党的光荣历史,始终牢记党在90年的奋斗中所创造和积累的最重要成就,始终牢牢把握我们党保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根本点是“四个坚持”,始终牢牢把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做到“五个坚定不移”;要以讲话精神为指导,大力推进党建工作创新工程。以讲话精神指导理论武装工作,认真抓好
讲话的学习宣传,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党员、教育干部,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以讲话精神指导党委换届工作,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以讲话精神指导创先争优活动,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把实施“八项工程”作为创先争优的主战场,在推进“八项工程”中充分发挥先进性作用。以讲话精神指导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在党政机关深入开展“三解三促”活动,不断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进一步树立党员干部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要把讲话精神落实到推进“两个率先”和“三个争第一”的各项工作中,坚持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绿色发展,聚焦“四个第一”路径,落实八大行动计划,实施四大行动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将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努力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周谦强调,要努力营造学习贯彻讲话精神的浓厚氛围,宣传各地学习贯彻情况,宣传学习贯彻中涌现的先进典型,把学习活动普及到广大人民群众中去。
与会区领导踊跃发言,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畅谈学习理解、贯彻落实讲话精神的心得体会。
【把思考和行动结合起来】推荐阅读:
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的冷思考11-01
科学素质行动和科普工作自查报告07-05
安全生产大检查和重点整治百日行动工作总结06-17
党课思考和感想07-22
特殊教育的困惑和思考06-18
对文字工作的认识和思考07-16
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建议和思考06-28
构建和谐社会财政职能新思考07-05
调整和完善乡镇财政体制的思考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