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精选8篇)
主题教育第一阶段汇报
根据《XX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三树立、五落实”主题教育工作方案》的要求,今年4月份以来,省个协、私协结合职能,结合实际出实招,扎实有效地开展了学习教育“大讨论”。一是领导重视,成立了专门领导机构,制定了活动方案。主题教育领导小组由蔡海春副会长兼秘书长任组长,李
亲民、费明福、邓海武任副组长。于4月23日召开了处级干部会议,传达学习《中共XX省委办公厅、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直机关“三树立、五落实”主题教育方案>通知》(粤委办发电[2004]69号)精神,在处级干部范围内进行了认真讨论,统一了思想认识。5月13日、5月28日又两次分别组织全体在职干部、员工进行了学习和讨论。根据协会工作面广、工作繁杂人员少的特点,提出了以个人分散学习资料及小组学习讨论为主、会议学习讨论为辅,保证学习时间、学习效果、学习内容有效落实的学习方案。
二是认真学习文件,从思想上抓落实。全体工作人员认真学习了《XXX局长在省工商局“三树立、五落实”主题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李学同副书记在省工商局“三树立、五落实”主题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黄宏耀副局长在省工商局“三树立、五落实”主题教育动员大会的讲话》、《省直机关“三树立、五落实”主题教育工作方案》、《关于开展“三树立、五落实”主题教育大讨论的实施意见》、《科学发展观、正确教育观、科学人才观学习教育读本》等,从领导到工作人员,都紧密实际作了发言,都表示了对这项活动的高度重视,进一步统一了思想。
三、抓好几个结合,确保招招属“实”。作为党和政府与企业联系沟通的桥梁纽带,工商部门服务个体私营经济的助手、广大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的“娘家”,协会工作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而服务工作是协会各项工作的基础。据此,省协会提出今年为“服务创新年”。“三树立、五落实”主题教育的深入开展,正是协会推进“服务创新年”活动的春风。协会在主题教育中坚持贯彻“结合职能、结合实际”的宗旨,以李金荣会长在今年召开的全省协会系统“服务创新年”活动动员大会上的“三个要求”和“五个结合”为总要求,确保主题教育招招属“实”。“三个要求”是:一是要全面开展好“服务创新年”活动,努力推进全省个私协工作上新台阶。二是要集中精力,共同努力,积极学习,增强搞好协会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悉心学习和借鉴先进经验,紧密联系实际,深入调查研究,有计划和有措施的开展和协会的各项工作和活动,争取在协会现有的工作基础上,再上一个新台阶。三是要争取做好“五个结合”。“五个结合”是:第一,把为部分会员服务和为广大会员服务结合起来,为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会员做好服务;第二,把解决会员关注的一般性问题和解决会员关注的重点热点问题结合起来;第三,将服务会员的内容和协会开展的各项活动结合起来;第四,将上级的积极性和下级的积极性结合并充分发挥出来;第五,将专职干部的积极性和老板理事的积极性结合起来。
一、长短课程结合,满足学生不同需求
为了适应学生个性差异,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兴趣需求,我校依托校本课程的开发实际,按照科目、年级的不同,实施多样化的课程内容组织和有弹性的课时安排,将“快乐活动日”的课程分为长课程(一学期,以十五周计算),短课程(半学期,以七或八周计算)和微型课程(一个月左右,以三或四周计算)。
长课程如《古诗吟诵》《快乐英语》《笔墨飘香》《民乐演奏》《现代舞》《船模与建筑模型》等,以一学期为时间单位,分年级实施。其中,《古诗吟诵》和《快乐英语》在我校一至五年级同时开展。短课程如《班班操》,这项活动开创了体育教师、班主任基于任务驱动模式的合作方式,由体育教师、班主任共同实施课程。体育教师负责教授动作,班主任负责排练,创意部分共同协商。为了提高这门课程的有效性,我校信息技术组还专门制作了五套视频教材。长短课程相结合的模式,使每个学生获得不同的学习经历,在快乐活动中形成独特的体验,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二、动静结合,优化学校资源配置
我校是一所大型学校,有48个班级,每周五全校要同时开展活动课192节,这么一来学校难免不会受到场地和资源的限制。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我校采取“动静结合”的方式,统筹安排课程资源,创新活动形式:既有球类、操类、舞蹈、游泳、游戏类等运动量大的活动,又有模型制作、折纸、摄影、网上冲浪、影视欣赏等以静为主的活动;既有英语主题活动、小主持、古诗吟诵等动口的活动,又安排了茶艺、十字绣、书法等动手的活动;既有民间工艺、京剧头饰设计、串珠、弄堂小游戏等民族味十足的课程,又有小小理财师、机器人、小天文家等现代化课程。动静结合、多智能参与,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锻炼、学会合作,在自我体验中培养兴趣、开发智力、强身健体。
三、“走定结合”,打造快乐天地
为了丰富“快乐活动日”的课程形式,在实施过程中,我校还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实际需要,采用年级集中、定班、学生走班等三种“走定结合”的组织形式。例如,“逃生演习”是“生命教育”专题中的一项内容。我校以年级为单位,由年级组长协调安排,班主任主持,消防支队的校外辅导员现场指导。针对一二年级学生年龄较小的特点,在一二年级“快乐活动日”课程的设置上,我们则采用以定班为主、社团走班的形式。随着年级的增高,走班的科目逐渐增多,四年级基本实现全走班。“走定结合”,挖掘了学生的潜能,拓展了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
【关键词】体教结合 教体结合 竞技体育 后备人才培养
“体教结合”与“教体结合”是当今中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是牵动中国体育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战略性问题。“体教结合”还是“教体结合”,看似文字表述上的一点点差异,其内涵却迥然不同,这两个概念的本质差异决定了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两种模式,即:以体育系统为主通过体工队培养的“体教结合”模式;以教育系统为主通过学校课余训练培养的“教体结合”模式。
一、从“体教结合”到“教体结合”:教育主体地位的回归
我国自1952年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中央体训班”开始,建立了高度集中和封闭的从“业余体校→省市体工队→国家队”的运动员培养“三级训练体制”。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三级训练体制”造成的学训矛盾、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等诸多问题日渐显现。基于此,国家提出了“体教结合”的方针政策,主要措施为:一是体工队学院化;二是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三是加强体校与普通中学的合作和在普通中学试办二线运动队;四是加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建设。
由于现阶段竞技体育在凝聚社会力量、提升民族自信心方面的显性作用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阶层的普遍认同,体育部门为主建立的“体教结合”的目标取向不可避免地向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倾斜,其做法和观点是从竞技体育的目标价值观出发,遵循竞技体育的规律,使运动训练效果最大化。学训矛盾得不到彻底解决,“体教结合”也因此无法得到很好的贯彻和执行,基本上成了口号。
其实,提出“体教结合”的初衷是解决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学训矛盾,“体教结合”被赋予的含义是“专业化的竞技运动和教育机构结合”,也就是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和学校教育结合。然而,近20年的实践证明,这一矛盾始终难以得到很好解决,“体教结合”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学校体育的广泛开展。学校体育是构建竞技体育的基础,少年儿童是竞技体育人才发掘的唯一资源,学校体育活动和课余训练为竞技人才的選拔提供了广阔的天地,那些可塑之才往往首先进入学校体育中的课余训练队伍接受培养。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如果不依靠学校体育中的课余训练,就丢失了体育人才基础,也就丢失了尽可能早的竞技人才准备。换一个角度看,现代竞技体育必须有良好的场地、完善的设施、先进的科研手段等等,而这些条件除了体育系统外,在我国目前只有学校具备。
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为学校系统开展课余训练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为“教体结合”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保证。我们应该转变观念、统一思想,充分认识竞技体育在教育中的特殊地位和教育对造就合格竞技体育人才的重要作用,大力推进“教体结合”,把运动训练贯穿于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的各个环节,大力发展以健身娱乐为目的、以运动训练为主要手段的学校体育。只有这样,学校体育才能成为竞技与教育的结合部,才能实现自身的持续健康发展,才能提升自己在整个教育界和学校中的地位,体现其在全社会不可或缺的存在价值和获得自然发展。
二、从“体教结合”到“教体结合”:教育性体育教学的纲领性意义
教育性体育教学的认知方面既体现在体育教学的目的层面上,又体现在体育教学的过程层面上。“教体结合”的终极目的是育人,要求教育部门、体育部门和大中小学校转变观念,消除功利思想,充分肯定运动员学生的学生身份,全面育人;学校体育应着眼于全体学生的体质和身心健康,传播体育文化,推动体育运动开展,而不应该演变为“金牌至上”的纯竞技体育训练和比赛。
“体教结合”向“教体结合”转变,不仅是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思想的嬗变与升华,也是学校体育功能的回归与完善。关于教育性体育教学过程层面上的认知要求,就是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与基本技能。体育课程的本质属性是学生进行运动性认知学习,最主要的功能是学习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在此过程中,无论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健康,还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都是以一定的知识技能为基础的。因此,为完善学校体育的功能,教育系统应该主动承担起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重任。
【参考文献】
[1]杨烨.教育学视野中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J].上海体育学院报,2006(2):61-64.
[2] 王正伦.“体教结合”辨析——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新视野[J].体育文化导刊,2005(1):19-21.
[3] 马志和,徐宏伟,刘卓,等.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的创新[J].体育科学,2004(6):56-59.
[4] 虞重干.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体教结合[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5):19-22.
[5] 钟秉枢.社会转型期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及其可持续发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6] 盛冰.转型时期政府的教育公平责任及其边界[J].教育研究,2007(3):60-65.
杨维桑
战斗精神是构成部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军人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作为采购机构强化战斗精神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打赢现代战争提高采购保障能力,把强化战斗精神与提高采购保障能力结合起来,对培育全局人员适应未来战争采购工作需要,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肩负的历史使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一、强化战斗精神要牢固树立采购服务意识
战斗精神作为一种直接影响和支配军人行为和战斗意志的心理状态,蕴含着听从指挥、英勇善战、技智双全、勇于牺牲等丰富的精神内涵,是军人政治、军事、文化、心理、作风等多种素质的集中反映。强化战斗精神,是凝聚军心,鼓舞士气,增强官兵打赢未来战争信心的动力源。采购机构强化战斗精神关键要牢固树立采购服务意识第一,强化战斗精神是提高采购服务意识的重要内容。第二,强化战斗精神为提高采购服务意识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战斗精神对采购工作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如果不强化战斗精神,采购工作的完成就会失去精神动力。因此,必须把强化战斗精神提高采购服务意识灌注到全局人员的头脑之中,培育过硬的战斗意志和勇猛顽强的战斗作风,把全局人员身上蕴藏的无穷力量充分激发出来,才能把采购工作做深做细做实。第三,强化战斗精神促进采购能力的全面提高。因此,应当把强化战斗精神与采购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贯穿到军事斗争准备的全过程,渗透到方方面面,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敢于冲破旧思想、旧观念、旧习惯的束缚,立足改革、发展的需要,不断更新思想观念,使军事斗争各项准备协调发展,互相促进,全面提高采购服务能力。
二、强化战斗精神要与提高采购保障能力结合起来
强化战斗精神提高采购保障能力,使采购机构在采购工作中达到“五种能力”的要求。
1、强化战斗精神提高采购数量能力。规模化、集约化是军队物资采购的发展趋势之一,采购数量是衡量采购机构工作绩效的一个重要方面。采购数量反映出采购机构的采购能力,反映出采购机构在军队物资实行集中采购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2、强化战斗精神提高采购质量能力。采购物资的质量是直接关系着部队“保障力”与“战斗力”的生成。也是采购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应建立完整的质量标准体系,使每一项采购都要有具体明确的标准依据,使各类采购由通常按一般性的技术要求采购转变到按统一标准采购.同时应注重搞好质检设施的配备和质检人才的培养,切实具备相应的质检和验收能力。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抓好采购物资的质量,在产品生产、出厂验收及部队使用过程中,严格原料和各项装备检验,加强同相关单位和部队的联系,全方位加强质量管理,确保采购的物资100合格。
3、强化战斗精神提高采购效益能力。提高军费的使用效率,是军队采购制度改革的重要目标,也是采购机构的责任。采购机构要始终如一的广泛开发市场资源,充分调动供应商参与军队物资采购的积极性,科学利用招标等先进的采购手段组织采购,严格按着规范的程序组织价格审核,最大限度的提高采购活动的透明度,铲除滋生权钱交易等“暗箱”操作的土壤,防止发生各类经济纠纷和经济问题,为最大限度的节约经费奠定好基础。
4、强化战斗精神提高采购效率能力。保采购效率的实质是时间问题。现代物流理论对流通速度和时间具有很高的要求,要求将恰当的物资以恰当的时间送到恰当的地点。军事物流作为现代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时间上的一般要求,同时由于军事性的专属特性,时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采购机构必须注意培养快速反应能力,每项采购任务的实施,都必须按照上级规定的时间和部队提出的要求,快速高效的抓好每个环节的落实,保证按时把采购物资发运到指定地点。
5、强化战斗精神提高采购后续服务能力。面向部队开展后续服务活动是做好采购工作的关键,也是采购单位直接服务于部队最生动、最实在的体现,因此,我们紧紧围绕提高保障能力和部队的实际需要,广泛深入的开展了四项服务活动。一是搞好技术咨询与信息反馈。与部队、科研单位、生产企业保持密切联系,逐步建立与完善技术咨询和信息反馈制度。采用电话、信函、走访等方式,同部队进行沟通,了解后勤装备的技术状况,对部队提出的建议和要求及时向科研单位、生产企业反映,方便了部队对后勤装备技术性能和使用操作的了解。二是搞好新型装备跟踪服务。装备配发试装部队组织有关生产企业派出业务技术骨干,对装备跟踪问效,完善新型装备的技术功能。
三、是搞好在用装备的改装和维修。按照上级业务部门的部署以及部队的有关需要,我们经常与生产企业一起组成服务队巡回到部队服务。
1、坚持政策宣传与温馨提示相结合
一方面深入宣传政策,不断创新宣传方式,不失时机地向农民传达党的政策。补贴政策下达后,局长都要在县电视台做一期农机补贴专题言谈节目;在县政府网站公布农机补贴政策;在补贴大厅悬挂补贴政策、纪律宣传版面;农机购置补贴操作流程图;农机装备分布图;公布补贴受理、监督、投诉电话;在县城各经销商、分销补贴产品点悬挂县农机局统一制做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宣传版面一志;利用元宵节、3。15消费维权日,检审验、项目演示会散发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宣传单。另一方面,在补贴申请窗口张贴温馨提示:“享受农机购置补贴是您的权利,出借身份证虚假购机会为您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农民农机购置补贴须知”、“当前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使用情况”等等,凡前来申请者,提示利用一分钟观看一下文件、纪律、规定,以消除农民的麻痹心理,糊涂现象,科学选机、明白购机。
2、坚持规范操作与优质服务相结合
实施好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关键要在透明、真实、优化上下功夫。一方面坚持按照项目实施方案和实施意见,一个环节都不漏地操作和实施。严格操作程序,在申请购机补贴时农民必须到场;补贴申请信息不允许有涂改现象;补贴档案留存联系方式必须真实准确;申领补贴指标确认书必须本人到场;购机核查时必须见人见机;另一方面,对到局办理补贴的农民实行首问引导办理制度,谁先接触到农民谁负责引导办完全程;为农民提供优质、高效、廉洁的服务,对手续齐全的限时办理,不全的一次性告知,对正正办理中的业务到下班时间保证延时办结。让农民体会到政策是严肃的,工作人员是亲和的。
3、坚持购机补贴与安全监管相结合
补贴政策效益最大化体现在:不仅是补贴到位,而且管理要到位,更要服务到位。芮城县农机局紧抓补贴政策实施调研服务工作,在“春耕”、“夏收”、“秋收”农忙后,分季节组织局装备站、监理站、经销企业、生产厂家对国补机具进行机具核查、售后回访、维修保养、挂牌上户,做到进村入户、见机见人、解民忧、听意见、填资料。一方面保证农机监理“三率”提升,安全生产;另一方面面对面检查,杜绝空套国家补贴资金、虚报冒领、报大买小、倒卖补贴机具等违规行为发生,再者进一步摸清农户享受补贴情况,机具所有权,机具质量状况,经销商和厂家售后服务,补贴机具开展作业服务及培训情况等进行调查,及时反馈解决实际问题。
4、坚持监督检查与信息公开相结合
为了能切实管好用好农机补贴资金,将规范操作纪律要求和监督管理贯穿于购机补贴实施的全过程。首先,积极与纪检、监察、财政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联合下发《县2012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落实监督检查方案》的通知,邀请监察局领导参与农机购置补贴监督检查工作。然后,阳光、透明、及时将补贴政策、文件、及详细补贴名单向县农廉网报送,实行网上公开,并同时在局大门口政务公开栏宣传公示。坚持天天QQ在线,接受群众咨询、监督、投诉;最后,对投诉事件,局监察室组织检查组到村到户调查,并将处理结果以文件形式亲自下发到投诉者,并面对对征求意见,将矛盾处理在基层,让农民满意。
5、坚持内部控制与廉政风险相结合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这句话是我来到基层工作之后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我认为,既然有千头,那我就可以找到源头,只要把心摆正,真正想着为群众做事,为群众服务,必定能够得到群众的肯定。转眼一年半的时间过去,在这段时间的工作当中,我不断总结经验,时刻把服务群众的信念摆在心头。
今年节后上班不久,建房矛盾不绝于耳,春节后是建房的高峰期,建房户多了自然矛盾便多了,村里是络绎不绝的处理这些矛盾,当我真正接触到这些矛盾的时候,我发现很多矛盾都是可以避免的,而且都是一些为了鸡毛蒜皮,旧愁新恨而引发的矛盾。因此,在解决这些矛盾之前,我首先要将矛盾双方以前的纠纷、背景搞清楚。然后究其根本矛盾的症结所在,一针见血的处理问题。
不久前,本村五组几户建房户因为一条宽4米的路发生纠纷,其中一户陈某房屋已经建成,但是仍然想要向外扩张,而若要向外扩张必然要影响到当初村委会决定留下的4米宽路面,而路的一侧是村集体的灌溉用集水渠,由于各方面原因,当事人负气且态度强硬,把集水渠一侧的渠道基挖开欲做路面,当我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立即介入协调,我了解到,事发原因是由于另外两户人家私自把两户之间的巷道堵塞,并用作建房,陈某心中不平衡,故意要以此作借口,强占集体土地,本来我因他挖开集水渠很恼火,但是想想不可硬碰硬,我便找陈某谈话,首先将他的所做定性为非法占用集体土地建房,以及这样做将会带来的后果,国土必然会追究其责任,另外,其他群众也不会妥协,从而将会引起公愤,当他冷静下来,再分析他这样做,到底自己可以得到多少实惠,最后再给他找一个台阶下,给足他面子,事情最终得到圆满的解决。
我觉得作为一名村干部要有效地化解农村矛盾纠纷就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增强自我法律知识和业务技能的学习。找准矛盾的切入点准确地把法律知识运用于解决纠纷的过程中,做到有法可依,有理有据。在调解过程中讲究技巧,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二是要增强自我工作责任感。在解决纠纷的过程中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能把自己的个人情感带到调解工作当中,做到公平、公正,不要有畏难情绪,不要怕得罪人,在群众中敢说话并且敢说真话。
三要掌握社情民意,善于察言观色,对遗留的老问题及时解决,如果不及时解决就会使矛盾和问题越积越多、越来越复杂,最终造成更大的矛盾。对于可能出现的矛盾纠纷,做到早预测、早介入、早处理,力争使各类矛盾纠纷和不安定因素化解在萌芽状态。
四是要认真整理矛盾调解的协议书,对于协议书内的细节认真斟酌,每字每句都要认真考虑,避免因协议书的模糊意思而造成的后续矛盾。
总之,只要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态度进行调解,调解方法得当,把道理讲明、讲透,当事人双方就都能够接受,化干戈为玉帛,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内部。我认为只有将这些矛盾纠纷及时、有效的化解,才能更进一步促进农村的和谐稳定的发展。
陆元斌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中年级是学生习作的起步阶段, 如何引导学生成功起步, 为高年级习作奠定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教学实践中, 为了降低难度, 依据中年级学生的学情, 有效利用教材资源, 挖掘教材中的读写结合训练点, 采取读中学写的策略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一、读写结合需过方法关
学习贵在得法。达尔文认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在阅读中, 读写结合训练需要教师有效指导, 渗透读写方法。
1.仿——让学生乐于习作。朱熹曾说过:“古人作文作诗, 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 盖学文既久, 自然纯熟。”可见仿写对提高写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实践表明:儿童在学习语言和各种技能的最初阶段都是要借助模仿为“阶梯”。尤其是中年级学生, 认知特点经历着由直观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 此时, 学生的“模仿性”也最强。根据儿童这一心理特点, 教学中将典型片段与习作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 有利于降低学生习作的畏难情绪, 保证学生习作兴趣的高涨。在教学中, 我们为学生提供一个拐杖, 为他们搭建一个台阶。依据学生善于模仿的特点, 采取仿写的方式, 引导学生逐步掌握习作的技巧, 降低写作难度, 让学生乐于习作。
学生通过仿写句字、片段等训练, 进一步复习和掌握了所学知识, 并把这种写法运用到实践中去, 把知识有效转化为技能, 为以后的写作打下基础。
2.改——让习作变得轻松。在阅读教学中, 运用改写的方法也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习作能力。在实际操作中, 我们引导学生采用改人称、改体裁, 改文章结构、改文章的表达方式等。如学习《爬山虎的脚》一文后, 引导学生把爬山虎以拟人化的写法进行改写。以“我是可爱的爬山虎”为题介绍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的脚、爬山虎是怎样爬的等内容。
古诗语言精练, 意境优美, 教学时, 启发学生展开合理想象, 进行改写。学习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后, 学生懂得了李白对老朋友情深谊厚。启发学生大胆合理想象他们依依惜别的情景。李白和孟浩然在分别时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根据想象, 把古诗内容改写成一篇感人的故事。
运用改写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在原有语言材料的基础上, 进行大胆想象, 丰富了学生的语言表现形式, 提高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让习作不再成为难事, 变得轻松。
二、读写结合需过积累关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习作目标中明确要求, “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 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学生习作关键在于积累。读写结合训练也需要有丰富的积累作铺垫。有了丰富的语言积累, 读写结合训练才能水到渠成。《教育心理学》指出:“在儿童的记忆仓库中, 丰富的语言材料的储备, 是理解和运用语言能力的必要条件, 也是提高思维能力和智能活动水平的基础。
在阅读中, 积累并运用语言, 有效降低了读写结合训练的难度。如教学《幸福是什么》一课, 在引导学生对幸福有个深刻理解后, 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谈谈对幸福的理解, 教师又给学生提供一些对幸福理解的相关内容。如:对雷锋来说, 幸福是“走到哪里, 就把好事做到哪里”的快乐;对农民来说, 幸福是“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的收获;对母亲来说, 幸福是“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的期盼。学生在丰富的语言环境下, 再来描写“幸福是什么”这个话题, 就不再是个难点。
三、读写结合体现层次性
我们面对的学生学习基础不同, 能力不同。我们在教学中就不能采取千人一面的教学方法, 就要根据学生的学情, 采取分层教学。读写结合训练也是这样, 于是, 在读写结合训练时, 依据教材特点, 训练体现梯度和层次性。
如学习《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课, 引导学生抓住“小钱得救了”他要感谢哪些人?这个问题, 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理解, 他为什么要感谢这些人进行理解体会。学生在理解了课文中的关键语句后, 为本课的小练笔做了铺垫。设计这样的不同层次练笔内容:
1.如果有一天, 小钱和那位捐骨髓的台湾青年相遇了, 他会对青年说些什么。请联系课文相关内容表达。
2.给李博士写一封感谢信, 注意书信的格式。
简政放权,保护、解放和调动地方积极性,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一以贯之的政策主线。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中,中央政府和各地方政府之间利益关系得到重新调整,地方的自主权明顯扩大;政府从社会生产生活的众多领域退出。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得到极大释放。从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农民“大包干”生产责任制的创举得到中央肯定和支持,到农村税费改革的全面推进;从上一个项目要到国家部委盖几十个公章,到2002年国务院一次性取消789个行政审批项目;从国家计划委员会在机构改革中改变为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再到今天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央政府高度集中的计划、色彩浓厚的经济调节方式逐渐转变,国民经济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地方和民众的积极性从而得以充分发挥,生产力因此得到了空前的解放和发展。
在充分调动地方积极性的同时,中央政府必须强化宏观调控职能,实现“管”与“放”的高度统一,实现活力与秩序的高度统一。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央政府加强宏观调控,突出了宏观调控的综合性、间接性、灵活性,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大大提高,创造了微观主体放活而宏观经济有序的好局面,既治理了通货膨胀,又克服了通货紧缩,宏观调控由“适度从紧”、“稳中求进”适时转向“扩大内需”,使我国经济能够克服种种挑战,始终保持稳定快速健康增长。
要进一步运用各种政策工具,提高宏观调控的综合性。通过在调控总量的同时,加大对经济结构的调整力度;通过坚持扩大内需为主,积极促进出口的增长;通过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提高城镇中低收入阶层收入;通过努力扩大消费信贷,确保消费的稳定增长;通过发行长期建设国债,降低银行贷款利率,扩大融资渠道,放宽投资领域,促进国有和民间投资的较快增长。要进一步在减少直接宏观调控的同时,加强间接调控。在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宏观调控的灵活性。
【结合】推荐阅读:
城乡结合09-27
虚实结合教案11-04
结合基层实际11-06
家校结合德育06-24
虚实结合写作教案07-13
景物描写虚实结合10-18
种养结合循环发展10-23
结合实际谈谈我国11-23
语文 -《矛和盾的结合》06-01
读写结合促进读写能力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