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课程开发培训班的总结(通用14篇)
姓名:
所在部门:
“工学结合课程开发”专题
首先非常感谢学院及系领导对我的关心,给了我一次非常好的学习锻炼机会。11月28日、29日,我有幸参加了教学科研部组织的全国职业教育“工学结合课程的开发”专题培训班。此次专题培训班由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机制研究分会主办,北京师范大学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专家赵志群博士担任主讲教师。这次培训让我感触很多,启发很大,受益非浅。
在为期一天半的培训过程中,赵志群博士从综合职业能力发展的培养目标、学习领域课程模式、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学习情境设计、职业成长的逻辑规律、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实施、行动导向的教学、实训场所的设计与建设和课程的质量控制与评价9个方面系统地介绍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与课程开发,并针对大家提出的有关课程改革的热点问题进行了的解答。
通过紧张有序的学习对高职课程开发有了全新的认识,对之前的一些疑惑和迷茫有了深刻的答案。在参加了赵志群博士的培训后,不但丰富了我的理论知识,让我对高职课程开发有了更深一层的领悟,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可以说,在培训学习的这一天半里。对于我来说都有触动,无论从形式还是从内容上都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也有一些感悟.经过培训,使我受益匪浅,感受很多。总的说来通过紧张而又认真的学习所获得的感想与心得体会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高职课程开发的设计要求
高职课程开发并不是在原有学科课程体系后面增加几个项目课程,用以整合与应用所学的学科知识。真正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体系应该考虑所设计的项目能否覆盖整个工作领域,能否承载该工作领域所需要的所有知识,按照什么线索对项目进行划分,其结果能否全面地体现工作体系的特征等方面的问题。目前,对于高职课程开发,我们缺乏的不是理论和思路,而是课程开发关键技术。① 高职课程开发的设计应该符合实践性原则、相关性原则、思考性原则 实践性原则,就是说项目的出现必须源自实践领域,是与学生未来的职业实践相关联的,这样的项目才具有驱动性,学生探究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动机强度才大。相关性原则,是指可以把工作内容相关程度比较高的任务模块合并在一起。根据这个原则,既可以把同一个任务领域的几个单项任务模块合并在一起,也可以把几个不同任务领域的模块合并在一起,从而实现按照工作体系进行课程开发门类的划分。思考性原则,是指项目的设计必须有一定的智力含量,有一定的难度和思考空间,是“智慧+技能”的智能化项目,而不是纯粹动作技能方面的项目。只有这样的项目,才能达到促使学生将理论和实践整合起来的目的。
②高职课程开发的设计内容上应该围绕职业能力的实现,理解工作过程为基本原则
在内容组织方面,要打破思维定势,围绕职业能力的实现,以满足理解工作过程为基本原则,将学科性课程中有关的理论知识按照一定的规律分配渗透到各项目中去,不要求学生立即掌握一个项目所需要的所有知识,而是可以在项目的逐个完成过程中来掌握这些知识,同时,要注意每个项目的设置不宜过大,以免支撑的理论知识太多,导致教学组织比较困难,每个项目应该有其能力培养的侧重点。有些理论知识可以转化为实践项目来介绍。比如“信息技术基础”这门课程中文字处理软件的教学,可以设计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文档,如《个人自荐书》,让他们在学会建立文档的过程中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③ 在课程开发的设计项目排列顺序以工作逻辑取代知识逻辑
项目顺序排列方面,课程开发改革是要求以工作逻辑取代知识逻辑,其课程内容的顺序排列线索就需要在项目的关系中去寻找。一般地说,工作项目常见的有三种逻辑关系:其一是递进式,即这些项目是按照难易程度由低到高排列的,如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机械制图”这门课程,可按照零件的复杂程度来进行项目序化。其二是并列式,即这些项目之间既不存在复杂程度差别,也不存在明显的相互关系,如药剂生产专业不同剂型的生产。其三是流线式,即这些项目是按照前后逻辑关系依次进行的,如电子产品生产专业中的产品组装、产品检测、产品维修。在课程设计中,需要结合专业的具体内容,找到每个专业所特有的工作逻辑。
2、课程开发改革的配套建设问题
高职院校课程开发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认真解决好项目设计开发和教学活动组织等基本问题,而且需要高职院校对现有的软硬件进行整合和提升,搞好相关的配套措施建设。笔者认为,这其中应突出解决的是课程教材、教学基地和相关保障机制的建设问题。
①课程教材建设问题
特色化教材建设历来是课程改革的标志性成果体现,更是组织教学和指导学生学习的基本依据。课程开发改革的教材建设具有完全不同于传统课程教材的特点和要求。在内容上,项目化的课程教材不再是相关学科体系中概念、理论知识等的系统归纳,而应当是完成工作任务(项目)的背景资料、操作规范说明和进程指导方案。在形式上,这类教材不再仅仅是纸质的书本,而应该是包括纸质教材、电子课件、课程教学软件、多媒体声像资料等多种形式的“立体化”教材。同时,教材必须是动态的,针对地区或行业经济及技术的发展水平及时进行增删、修改与重新组合,即体现教材建设的“求新、求异、求变”。基于高职院校目前的课程研究现状,可采取引进专家的研究成果与培训本校科研人员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专题研究,在研究的基础上编制课程开发与专业教学指导手册,建立课程改革的规范,以提高效率,少走弯路。
②教学基地建设问题
课程开发改革的要求是将现实职业岗位的实际工作内容和过程引入教学过程,因此,必须专门建设等同于具体职业工作各种客观条件的教学环境,建成配备“全仿真”的车间、工作室、设计室、操作间、客房、剧场或者办公室等等,即建设“校内职场”。就高职院校中实训中心(室)而言,以往主要根据学科课程教学的需要设计和建设,这是一种学科内容导向的设计模式,它存在零散性等缺点,缺乏整体设计思路,加之课程体系本身存在的问题,加大了实训中心(室)设计的偏差。因此,按照课程开发改革的相关要求,在实训中心(室)的设计和改造上,要遵循两个原则:其一,空间结构与工作现场相吻合;其二,具有生产功能和教学功能。具体而言,在空间设计上,要尽量模拟企业的空间布局,同时将生产区与教学区合理组合;在空间的装饰上,如照明、色彩以及室内布置等方面也要尽量模拟企业情境;在设备陈列方式上,要给学习者以真实的感觉。在此基础上,还要尽可能地按照企业的工作过程来组织实训中心(室)的教学过程,从而让学习者发展其无法在教室中获得的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要与具体企业单位联合,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将课堂延伸到现实职业岗位,这方面的建设可以说是高职院校课程开发改革的“瓶颈”问题,但其重要意义也是不言而喻的,关键是不仅要全面规划,更需要持续有效地加大投入。
③相关保障机制建设问题 建立持续有效的保障机制,是高职院校课程开发改革得以顺利进行并取得实效的必然要求。这方面的重点建设应包括:建立弹性教学计划;加强“双师”队伍建设;加强校企合作等。
弹性教学计划是实行课程开发的前提。教学计划要充分体现职业意识,符合行业特点,可以根据学生参与企业重大项目的实际需要进行适当变更。
组建“双师”队伍是实行课程开发的基础。课程开发开发与教学最根本、最关键的要素是教师,只有教师具备“双师”素质,才能有效完成课程开发方案设计、实施教学等一系列任务,因此加快“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就成为贯彻职业教育思想的根本措施。为了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要建立专业教师深入企业锻炼与发展职业能力的制度;另一方面,要积极从企业引进与聘请人才,建立并完善实践教学专兼职师资队伍。
互利多赢是实现课程开发的根本保证。课程项目要立足于学生、学校和企业多方面互利共赢的目标进行设计,课程开发方案的设计要有利于学生培养,有利于教师成长,有利于学院发展,还要有利于企业发展。因此,应借鉴国外的相关成功经验,努力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校企合作模式。一方面要为校企合作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尽快完善约束与激励相结合的法律保障体系,如对为学校提供校外实训基地、参与学校课程建设等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荣誉称号及经济奖励;另一方面要激发校企合作的内部动力,找准学校与企业的利益共同点,寻求校企合作的持续发展机制,如学校和企业可以以股份制形式共建学院或某一专业,坚持服务和受益相结合的原则,加强校企双方情感的交流与效益的增长。
此外,还可以采取一系列管理措施,推进课程开发的改革。例如,增加高职院校课程改革专项经费投入;根据项目教学的需要重新制定引进人才的标准;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明确教师开展课程建设的岗位职责,加大对课程建设有功人员的奖励力度;对课程开发的开发实行招标,实施专项管理;采取倾斜扶持政策,积极推进课程开发改革的相关“精品课”建设等。
一、工学结合课程的开发实施
(一) 工学结合课程开发的基本方法
工学结合课程的开发过程是对原有学科体系课程的解构并按照行动体系重构的过程, 基本开发方法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步骤。
1. 工作任务分析
对专业所对应的岗位或岗位群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 筛选出一组典型工作任务。
2, 典型工作整合
对典型工作任务所对应的职业能力进行整合, 形成综合职业能力, 即行动领域。
3. 课程体系构建
在各行动领域融入教育学因素, 将其转换为学习领域, 并按照职业成长规律及认知规律递进排列学习领域, 获得专业课程体系。
4. 课程内容组织
对专业课程体系中的课程按照该课程的地位和作用设计学习情境。
(二) 工学结合课程开发的实施过程
1. 工作任务分析
工作任务分析的结果是获得典型工作任务。首先应深入到毕业生、企业、市场中进行调研, 寻找专业对应的岗位, 一个专业往往对应若干个岗位, 称为岗位群。然后邀请若干个在这些岗位中每个岗位各阶段的佼佼者, 构成实践专家组, 请他们分析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涉及的工作任务, 构成工作任务列表, 再对列出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 选出有代表性的工作任务, 构成一组典型工作任务。一个专业一般可以得到8-10个典型工作任务。
2. 典型工作整合
得到典型工作任务后, 请专家们对典型工作任务做进一步分析, 根据他们的实践经验, 识别出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职业能力, 然后将同一范畴或复杂程度相近的职业能力进行整合, 形成综合能力领域。这是一个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归纳的过程, 得到源于典型工作任务而又高于典型工作任务的、符合企业需求的工作领域, 即行动领域。
3. 课程体系构建
行动领域关注的是企业所需求的职业能力, 作为一种教育, 不能只让学生获得这些能力, 还应使学生生成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这就需要对行动领域进行教育性转换, 形成学习领域, 即工学结合的课程。这个过程需要专业教师和实践专家一起对行动领域进行分析, 将各行动领域转换为对应的学习领域, 对于范围较广的行动领域可以转换为多个学习领域, 学习领域转换完成后, 根据从入门到熟练、从新手到专家的职业成长规律和从简单到复杂、从形象到抽象的认知学习规律重新排列学习领域, 得到该专业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
4. 课程内容组织
专业课程体系定下来后, 下一步就是组织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组织课程内容时不仅要考虑该课程的目标和学时, 同时也应考虑课程受众对象的特点。高职工学结合课程的受众对象是高职学生, 他们的智力特点是形象思维相对突出, 往往比较排斥符号系统, 不善于用抽象的符号去思考, 他们的学习适合于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 因此课程的内容不能再按照原有学科课程的知识体系来安排, 而是应按照行动体系来安排。首先, 根据课程的目标设计一个包含完整工作过程并贯穿整个课程内容的学习情境, 称为贯穿项目。然后, 根据课程的学时, 将学习情境分解为若干个与知识相关联的学习任务, 称为子项目。
二、工学结合课程的教学实施
在我国, 对于工学结合课程的教学, 目前还没有系统的理论指导, 只有由一些职业教育专家提出的行动导向的教学理念。在行动导向教学理念的影响下, 我国的职业教育教学相继出现了各种体现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方法, 在这些教学方法中, 笔者认为项目教学法比较适合于高职工学结合课程的教学。
(一) 项目教学法及其特点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教学过程中以项目作为教学对象, 采用实际任务来驱动学生学习, 教师将授课内容寓于项目中, 辅助和引导学生实施和完成项目, 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自主学习、分组讨论、小组协作、完成项目。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 项目教学法具有以下特点:
1. 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为一体
在传统教学法中, 教学过程是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 而项目教学法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 是“学中做、做中学”教学思想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 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 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师生双方通过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教学任务, 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学生在生动、活泼、有趣的学习氛围中学习和实践。
2. 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能力
项目教学法为学生创造了工作情境, 项目中包含着与职业岗位相关联的工作任务, 学生完成项目的过程, 也是体验真实工作的过程, 在完成项目任务时会不断碰到各种问题, 从而需要分析问题, 然后解决问题, 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同时, 项目中工作任务的规模和难度都要大于传统教学中的练习和案例, 通常采用以小组形式来实施项目, 小组成员通过探索与讨论、分工与合作等多种方式共同完成项目任务, 锻炼和培养了他们的自学、组织、交流、合作等综合能力。
3. 转变了教师的角色
项目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以知识传输为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形成了以能力培养为主、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的教学模式。教师的角色由传统教学的主体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 从向学生灌输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从讲台上讲授转变为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流、讨论。
(二) 项目教学法的教学实施
项目教学法的教学围绕一个个子项目展开, 以子项目为教学单元, 通过子项目任务导入、子项目活动实施、子项目结果评价三个基本环节完成教学过程。
1. 子项目任务导入
子项目任务导入是在一个子项目开始实施前, 教师分析项目、讲解关联知识的过程。首先教师应向学生演示分析子项目的基本任务, 让学生先对项目有一个总体了解, 然后根据子项目的任务分析讲解关联知识。在讲解关联知识时, 教师应尽量使用案例或任务来引领知识, 使学生在接受知识时, 就能掌握这些知识的基本应用, 以便能够更好地将这些知识应用到项目中。
2. 子项目活动实施
子项目活动实施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在子项目实施时, 由各小组组长负责, 组织本组同学一起完成项目任务。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要注意观察各小组的活动情况, 参与小组讨论, 引导小组学生去分析、思考、探索问题, 让学生自行去解决问题,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能力。
3. 子项目结果评价
子项目结果评价是在一个子项目完成后对项目活动过程和成果的总结。先由组长演示项目成果, 并对项目实施的技术和方法作出评价, 然后由其他组对该项目的成果以及实施过程进行提问并作出评价, 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点评。在这个过程中, 组长对自己项目的评价往往以优点为主, 而其他组对该项目的评价往往以缺点为主, 因此教师的总结点评需要讲究艺术性, 应该以让学生能更好地完成下一个子项目为出发点, 作出客观、公正、到位的评价。
三、工学结合课程的开发与教学实践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从2009年开始, 在职业教育专家赵志群教授带领团队的指导下开始对各专业进行工学结合课程的开发, 笔者所在的计算机软件专业在学院和系部的安排下也进行了该专业的课程开发。首先, 专业教师分组进行调研, 找到与该专业相对应的岗位群, 然后从企业对应岗位中邀请实践专家, 一起讨论分析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 最后专业教师和实践专家一起讨论确定了9门专业课程, 构成了该专业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
专业课程体系确定后, 专业教师一起讨论确定了各课程的主讲教师, 由主讲教师负责课程内容的组织与教学实施, 笔者负责《SQL Server数据库设计与应用》课程的内容组织与教学实施。笔者通过分析该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课程目标后, 设计了一个贯穿项目——成绩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接着, 根据该课程课时数, 并分析了近几年学院该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后, 将贯穿项目分解为7个子项目, 即数据库安装与配置、设计与实现学生成绩管理数据库、设计与实现学生成绩管理数据表、查询与修改学生成绩管理数据库、设计与实现学生成绩管理数据库的安全性、设计与实现学生成绩管理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方案、设计与实现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然后, 根据7个子项目, 设计了各教学单元的关联知识, 按照项目教学法的要求和步骤进行教学。
实践表明, 与以前情况相比, 使用了工学结合课程和项目教学法以后, 课堂教学的现状明显改善, 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显著提高, 在学生的毕业设计与就业应聘中, 体现出了较高的职业技能和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姜大源.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认识基础与课程体系创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9 (5) .
[2]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关键词: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121-02
随着市场对专业人才能力水平和素质要求的日益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所面临的严峻问题就是创新教学模式。我国高职教育的培养标准是以技能型人才为衡量核心的,因此“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就成为高职教育改革创新的重点,同时也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试点区域的主要工作。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主要包括相关专业如何构建课程体系以及如何进行典型课程开发两个重要环节。工学结合课程的建设与实践开发是提升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之一,是保证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根本性转变的承载。
一、基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建设问题
工学结合具有导向式模式特点,是一种将工作与学习相结合的教育培养模式。工学结合模式非常适应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成长规律,符合高职教育的特点,是提升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之一。那么实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最主要途径就是通过校企合作[1]这种形式。学校以顺应市场用人要求来注重理论教学的研究与改革,以目标工厂企业的用人需求为标准来创建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教学地点不限于教室内的板书及媒体形式,可向工厂车间等实地实践场所进行导向转化。校企合作的工学结合教育可以实现学生学习内容与职业岗位工作内容更有机、更实际的契合。所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按照企业单位相关的情况去构建课程体系,设置相应课程。近些年,高职教育所面临的严峻问题最突出的是表现在人才培养的实际效果和市场人才需求存在较大距离,脱节现象较为严重,学校一味地去盲目培养,而没能充分考虑到市场的需求和压力。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源问题就是不科学、不合理的设置课程。在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设置环节,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是高校一味地去研讨“2+1”培养模式,推行“订单式”培养理念,却忽视了专业课程的合理设置,也就是说课程模式还是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这种固定的老套课程模块,忽略实际问题而去空谈人才培养模式,犹如纸上谈兵,没有内涵;其次,高校的第二大通病就是工学结合的教学环节只是体现在教师带领学生到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课程实践实习,或者组织学生到相应企事业单位进行顶岗实践等这些方面,导致课堂的理论课程过于抽象,而校外实践又过于主观盲目,造成理论知识与校外实践两者之间的接续衔接存在彼此独立、断档问题,缺乏整体优化、统筹安排的思想;再次,职业教育的共性绝大多数都是实际岗位职业性课程几乎无能力开设,而无需开设的旧课程又因人设课,无法砍掉。课程的理论内容多,知识陈旧,拖沓冗长,缺少客观上的实用性和适用性,缺乏与相似工种、工作之间的触类旁通;最后,不能人性化的去设置课程,不能较好的反应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味的大锅饭式的教育机制,大班授课,教学手段单一不灵活,无法做到因材施教。总之,上述这些课程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全面均衡提升。为加强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的建设力度,对存在问题进行更好的整改,应该注重工学结合的导向性和导向性课程的实践开发。
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性的工学结合课程
工学结合课程的学习内容主要是理论内容和实践技能的紧密结合,主要通过相关的“工作过程”来实现。工学结合课程在内容方面的安排必须参照“工作过程”来指导知识体系的秩序化和逻辑化,即以“工作过程”作导向[2],把主观陈述性的知识理论与客观过程性的知识理论相整合[3],把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进行整合。也就是说在课程内容构建上不仅要体现实际的工作过程知识,还要呈现理论性及经验性常识。而且要保证:第一,理论性、经验性知识是按照“工作过程”的逻辑关系编排并串联组织起来的;第二,工作过程知识必须和当时的工作情景直接相关。
工学结合课程可以凭借“工作过程”概念较强的课程作平台,来构建灵活并开放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4]。工学结合课程要体现学生这一核心主体,按照每位学生的个人综合能力与素质的不同,进行差异化分组,来达到教师和学生之间实现实践共同体的关系这一目的。让学生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工作经验结合起来,实现不仅学习了工作知识并适应了工作环境,而且在工作过程中获得了工作经验这一本质目的,从而达到学生通过学习相应的工学结合课程,进而实现理论学习与工种职业的无缝衔接的本质目标。
三、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1.典型产品选定。生物技术与应用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适应生物技术方向生产、研究、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拥有成熟生物实践技能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该专业选定发酵型饮料作为产品典型来开发工学结合课程。
2.生产过程与工作知识分析。依据生物技术企业所提供的该饮料产品的工艺流程和生产任务,工作任务可分为预备、原料预处理、糖化操作、菌种制备、发酵、后处理几个主要环节。以下按照啤酒的生产工艺为例说明典型产品课程的开发。①准备。掌握企业的文化内涵,了解企业的背景概况,熟知企业的社会地位和市场占有水平;认真学习该产品的法律法规,学习企业的厂规厂纪;组织专人进行安全生产常识教育;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工厂工艺相关纪律。②原料预处理。大麦原料的除杂;分级筛分;制麦;粉碎;生产辅料的添加。使学员熟练掌握预处理工艺的设备工具的使用原理和安全操作规程。③糖化。粉碎大麦芽蒸煮;酒花添加。使学员熟练掌握原料加水比的计算和巴伐利亚安全糖化法的操作规程。④制备菌种。酵母原菌逐级扩配;种子罐控制;活性干酵母使用。使学员熟练掌握菌种扩配的成熟标准。⑤发酵。将扩配好的种子与糖化醪很合;调整好各项指标参数;前发酵控制,主发酵控制,后发酵控制。使学员充分掌握发酵各环节的温度、pH、通氧量的控制标准。⑥后处理。发酵成熟醪过滤;澄清醪热处理,冷处理,检测,灌装。
3.编制典型产品课程教学方案。
表1 典型产品课程教学方案
4.工学结合课程实施。课程内容主要由学校教授型“双师型”教师和企业生产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共同设置,最好是编写教材。将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融为一体,学校教师和企业管理人员负责学生日常管理和生产安全;课程的理论部分由“双师型”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实践部分由企业技术人员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与企业技术人员对学生工作情况的评价相结合;职业资格等级取证情况也将计入成绩。
5.评价工学结合课程效果。①学习积极性得到激励。学生明确课程目标,通过体验生产过程,体验劳动成果,达到了提升技能熟练程度的目的,同时也充分调动了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的积极性。②教师专业能力得以增强。教师在很好的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到相关工厂企业的实地考察与参观,丰富了实践方面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具备了双师型教师的基本条件。③学生对专业方向及职业情况得以理解。实施工学结合课程后,使学生的学习与今后工作相结合,学生毕业就能在生产岗位顶岗,学生很快的就适应了社会环境。
工学结合课程标准要以相应行业职业资格、技术等级要求为基准,工学结合课程效果评价需要校企双方共同实施,工学结合课程建设需要建立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左家奇.试论校企合作意蕴下工学结合模式的创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2):57-59.
[2]赵昕.工作过程知识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J].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版),2007,(7):45-47.
[3]陶再平.基于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改革与整合[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6):156-158.
[4]王林.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4):101-103.
[5]李焦明.高职项目课程改革与工学结合问题探讨[J].成人教育,2008,(11):72-73.
基金项目:“十二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项目名称:《高职教育工学结合课程的实践与研究》,批准单位: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项目编号:HGJXHB2111126
谈高职工学结合课程模式下的教材建设
工学结合课程建设的重点是打破传统课程结构框架,构建符合职业教育特点和生产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同时加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专业课程改革.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密不可分,教材建设要重视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合作,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基于典型工作任务构建学习领域的课程,以学习情景为组织内容,构建指导手册与课业文本相结合的新型教材.
作 者:刘继修 王秀梅 作者单位: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山东,济宁,272037刊 名:天津市教科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TIANJIN ACADEMY OF EDUCATIONAL SCIENCE年,卷(期):“”(3)分类号:G714关键词:工学结合 课程模式 工作过程 教材建设
一、主要工作1、评分标准更加细化
结合以前比赛的情况,对评分标准进行了细化修订,使之更加符合大赛需要。
2、评委组成更加合理
完善了评委组成。增加了从酒店邀请的专业评委,加上本院部专业老师、外语系专业英语老师,使评委结构更加合理。
3、学生认真准备,进行赛前彩排。
本次比赛共报名13组同学,每组平均5人,选手达到60余人,为提高比赛准备质量,我们专门给学生召开了准备会,说明了比赛要求,并从专业素养、故事编排、角色分工、英语表达等方面提出明确的要求。每组选手都将故事脚本提交给专业英语老师审核,并将完整剧本提交给项目小组。6月2日和9日,我们专门组织选手在C101进行了彩排,指出选手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正。
4、比赛组织有条不紊。
比赛前一天,项目负责人带领学生布置赛场,组织参赛学生进行熟悉比赛场地并提前进行了抽签。比赛当天,选手们热情高涨、表演到位、英语水平教高,基本上发挥了较好的水准。评委老师认真履行职责,并对比赛进行了点评。比赛检验了同学们的英语水平和专业技能,很好的促进了专业学习。
二、问题与建议
1、通过本次比赛可以看出,新生参加比赛的积极性高,老生参加比赛的积极性相对较低,部分同学对英语重要性的认识依然不足。
2、参赛选手的英语水平良莠不齐,部分同学的英语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
基于工学结合的《计算机网络原理与应用》课程改革
文章介绍了基于工学结合的.<计算机网络原理与应用>课程改革,从课程能力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能力训练项目三个方面详细地描述了该课程的整体设计,并以交换机的配置与管理为例阐述了单元设计方法.
作 者:但唐仁 张建辉 丁永宁 作者单位: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深圳,518029 刊 名:职业教育研究 英文刊名: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 年,卷(期):2009 “”(12) 分类号:G71 关键词:工学结合 计算机网络原理与应用 课程改革1 工学结合课程的内涵与本质特征
工学结合是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方向, 它是指学习中融入工作内容, 根据工作内容来设计教学内容。其核心特征是“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发展和建立职业认同感相结合;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符合职业能力发展规律与遵循技术、社会规范相结合;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工学结合的课程设计方式强调在学习阶段引入工作, 让学生不但借此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 而且能够通过经历工作过程获得职业意识和方法, 丰富工作经验, 学会交流沟通并最终形成综合职业能力, 可以说“学习的内容是工作, 通过工作实现学习”, 实现实践学习与理论学习的有效融合。
2 课程开发的现实意义
伴随中国物流服务产业突飞猛进的发展, 市场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物流人才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而作为教育主体的学校, 目前仍较偏重于理论教学, 教学活动仍不能契合市场需求, 这就使得毕业生所掌握的专业技能与企业需求还有较大的差距, 缺乏实践经验, 最终导致物流人才供给与需求的矛盾。而高职院校作为培养物流人才的主要途径, 肩负着为社会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精操作、能管理、懂经营”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 因此, 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改革成为职业教育改革的前沿。
笔者通过对环渤海经济圈物流产业发达省市的制造企业、商贸企业等物流相关企业的物流部门进行考察调研, 同管理人员深度访谈;追踪行业最新动态;进行国内大型招聘网站对物流人才需求的统计分析;融合《助理物流师国家职业资格标准》, 确定物流专业就业领域及工作岗位群, 现代物流业是一个外向型和增值型的服务产业, 其涉及的领域十分广阔, 覆盖会计、电子商务、生产运作、市场营销和连锁经营等领域的“采购、运输、仓储、配送、营销、连锁经营”等岗位群, 而这类岗位要求从事物流领域工作的人员除具备非常专业的物流知识, 如仓储、运输、配送、搬运加工、流通加工、货运代理、报关、报检外, 还要熟知电子商务运营、市场营销、连锁经营、物流成本控制等相关知识和操作方法。纵观这些岗位及其能力要求, 不难发现, 每一个岗位无不与货物、商品打交道, 因此, 培养学生掌握与商品运作有关技能的商品管理实务课程正是应时而出。课程开发的功能决定了此门课程为学院电子商务和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平台课, 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储备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能力, 同时丰富学生的技能, 开拓学生的就业领域, 而以往课程的建设与实践仍沿用传统的学科式教学模式, 理论教学的多, 实践教学少, 仍以教师讲授为主, 学生填鸭式接受, 学生的培养与岗位需求不一致。而工学结合的课程改革恰恰是解决目前课程现状的有力方向, 因此, 基于工学结合进行该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 课程设计思路
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以真实工作任务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增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丰富工作经验为核心, 建立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课程标准, 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融“教、学、做”为一体, 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与企业合作, 聘请企业专家担任物流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按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理念, 对企业物流管理专业就业岗位及职业岗位能力进行分析, 共同制定《商品管理实务》的课程目标, 即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具有能辅助物流“仓储、运输、配送、搬运加工、流通加工、货运代理、报关、报检”等作业的能力, 以及“电子商务运营、市场营销、连锁经营、物流成本控制”等运营活动和进行“商品检验作业、商品品类管理作业、商品的养护和日常运营中商品流管理”等作业的能力, 实现商品在物流领域以及分销领域“优质优量”的流通。课程据此设计了五个工学结合任务, 分别为: (1) 商品检验; (2) 商品的品类管理; (3) 商品的养护; (4) 商品流管理; (5) 商品运营。根据企业生产实际任务所需要必备的能力在每个项目下面设计学习子情景即具体的学习任务, 其中第五个任务为综合演练任务, 教学任务来源于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真实生产任务, 实现教学贴近生产、贴近岗位技能。见表1所示。
在课程中加大实践教学比例, 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达到1:1, 保证职业通用能力训练, 突出职业方向技术能力训练, 培养学生职业岗位群的工作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学习与适应、迁移能力。在商品管理实务教学改革实践中, 体现课程的职业性、适用性、可操作性和实用性等, 以适应社会需求。本课程经过五年的改革实践,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校中厂”的课程实施条件
校企合作是实现产学研结合的重要途径, 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北方黄金珠宝分院经过多年的努力, 紧密联系行业企业, 厂校合作, 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 实现厂校合作, 建立“校中厂”实训基地, 实施“既是企业又是学校、既是车间又是课堂、既是师傅又是老师、既是企业员工又是学生”的“校内企业教学车间”人才培养模式, 克服了以往工学结合教学中厂校之间的“目标、利益、地域、规模、时间”等瓶颈。
自2005年, 学院立足丹东, 侧重辽宁, 先后与辽宁宝华集团、沈阳全程德邦物流有限公司、SK物流配送中心、顺丰快递等企业建立深度合作, 并分别与北方黄金珠宝学院筹建的学院实训超市及顺丰快递成立“校内企业教学车间”, 是由学校提供场所, 企业投入资源和设备的“生产性实训基地”, 极大地提升了企业参与教学改革和实践的积极性和深度, 形成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以任务为载体, 分段实施、能力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 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 剧本式教学、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
作为商品管理实务课程的主要实训、实习、顶岗的基地———学院实训超市和顺丰快递校中厂, 设计为生产性、开放性的“多环节、多岗位、多流程”校内实训基地, 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 学生在这里真实体验和参与到超市和快递企业的物流业务, 实行轮岗实习, 实现课程教学内容与企业工作任务吻合。通过试岗实练, 学习即工作, 任务即生产, 实践即作业, 强化了学生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养成, 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的家庭经济压力, 养成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能力, 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多年来培养了一千余人连锁物流基层作业与管理人才。
5 工学交替的三阶段课程实施
识岗阶段, 上好商品管理实务的第一次课, 将学生带到物流超市生产车间, 现场观摩, 由企业管理人员负责讲授超市日常生产运营活动以及具体的工作岗位职责, 使学生对商品日常运营作业有个感性的认知, 在激发学生学习课程兴趣的同时, 也培养了学生的质量意识、成本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等的职业素养。
顶岗阶段, 根据课程的四项工作任务, 对接超市和顺丰快递“校中厂”的岗位, 在每一子情景理论经验知识基础传授之后, 配合超市在岗工作人员完成对应的超市运营作业, 并反复操作, 直到孰能生巧, 最后提交一份实习报告, 并以小组形式汇报实习体会。使学生熟练掌握企业运营的核心技能, 并熟悉工作岗位, 从而保证学生具备物流专业岗位群的实际操作能力。
上岗阶段主要是针对第五个工作任务, 在前四个工作任务实习完毕, 学生已经对超市的日常运营活动有了一个全面的掌握, 具备了超市相关岗位的基本技能, 实施第五个工作任务, 企业与学校共同管理, 让学生在“校中厂”的实训基地进行轮岗实习和顶岗实习, 以对前四个工作任务进行综合训练, 实现学生由操作层向日常运营管理层的拓展, 使学生完全胜任相关职业岗位, 并能具备一定的物流、商务运营简单方案的策划、实施和管理等能力, 初步具备一线操作、管理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
6 结束语
工学结合是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方向, 它是指学习中融入工作内容, 根据工作内容来设计教学内容, 实现“教学做合一”, 使学生在“做中学”、“在劳力上劳心”。实践表明, 这种课程设计方式增加学生的工作经验, 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锻炼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效果也十分明显和契合企业的需求。
摘要:结合学院商品管理实务课程建设现状, 基于“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 就业为导向, 能力为本位”分析职业岗位能力, 设计课程教学内容, 开发生产性教学任务, 利用“校中厂”实施“识岗、顶岗、上岗”三阶段工学结合课程教学模式, 突出课程设计的实践性、适用性、职业性,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工学结合,校中厂,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路建彩.高职教育工学结合课程开发应把握三个关键环节[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2) :1-2, 10.
[2]姜大源.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2) :5-8, 11.
关键词:工学结合 课程改革 课程开发 给水排水
课程改革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改革的基础和关键在于课程内容的开发与实施。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及给排水行业新标准、新方法的实施,传统的给排水专业教学体系,无论是课程设置、课程模式还是评价方式都存在一定的弊端。目前,各个行业领域都要求毕业生必须具备相应的综合职业能力,传统课程模式已不能适应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不符合学生职业成长规律,因此,我们必须尊重市场需求,探求新的适应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模式。给排水专业的课程改革是基于“工学结合”来实施,其本义是把工作和学习结合在一起,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工学结合”也是一种校企多元办学或以紧密型校企合作为基础,共同实施人才培养的办学模式,其核心是校内专业学习与企业职业实践一体化相结合,而符合职业成长规律的专业课程的设置则是实现“工学结合”的前提和基礎。
1 “工学结合”专业课程开发的思路
“工学结合”给排水专业课程方案开发建设思路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成立“工学结合”给排水专业课程方案开发建设专家组。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建立由企业实践专家、课程建设专家和专业骨干教师共同组成的研究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讨专业核心课程及其主要内容。(2)进行给排水专业职业分析。参照国家相关职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对给水与排水相关工作岗位和核心职业活动进行分析,定位学生培养目标,明确职业资格培养方向,确定学生培养方式和培养内容。(3)进行职业典型工作任务和认知任务分析。运用BAG(Berufliche Arbeitsaufgaben典型职业工作任务分析法)法和CTA(Cognitive Task Analysis认知任务分析法)法,召开企业实践专家研讨会,分析职业典型工作任务。(4)确定专业核心课程结构和课程门类。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及认知任务的分析,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原则,遵循职业成长规律,确定专业核心课程结构和其它专业课程门类。(5)形成各项典型工作任务的学习任务。通过对典型工作任务和认知任务分析形成学习任务,明确每门专业核心课程的培养目标和学习内容。通过以上研究思路,确定给排水专业课程方案。
2 专业核心课程开发研究过程
(1)成立“工学结合”课程方案开发小组。典型工作任务描述一项完整的工作行动,工作中可观察和可编列的任务应是实际工作岗位工作者行为信息的活动,工作任务分析过程中强调对工作过程中操作对象、操作流程、操作规则和操作环境,以及完成该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的描述。为合理确定工学结合课程方案,保证学生满足企业的用人标准及需要,成立给排水专业核心课程方案开发建设专家小组,专家小组成员由公司企业专家、专业教师和有课程开发经验的专家组成,保证研究确定的核心课程方案与工作任务相一致,工作内容和教学内容相统一。
(2)进行给排水专业职业分析。职业分析是进行专业核心课程方案开发建设的基本依据。根据给排水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及各相关单位的人才需求层次及目标进行分析研究确定课程方案。在了解毕业生从事主要工作岗位的岗位技能要求与岗位职责的同时,专家组成员对国家相关职业标准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研究,结合对企业的调研实践,明确了给排水专业方向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与内容,确定了化学检验工(水质检验工)、供水生产工(净水工)、机械设备安装工(管道工)、维修电工四大工种为给水与排水中职学生的主要职业资格培养目标。以上工种均属专业技能型人才范畴,分为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即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应具备相应的职业资格。
(3)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和认知任务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方法强调整体化的职业分析,重点是分析描述综合性的典型工作任务,是“工学结合”专业课程开发的核心。认知任务分析则是以领域专家的认知过程、问题解决和专家知识的生成为取向,并使用知识抽取工具提取和表示他们完成任务过程中所利用的专业知识和关键的认知要素,形成可实践的知识表示,包括推理、诊断、判断和决策技能。课题组成员在企业调研的基础上,采用BAG法(典型职业工作任务分析法)对给排水职业活动进行了典型工作任务分析,采用CTA认知方法抽取专业知识和关键认知要素,确定执行各项典型工作任务操作者应具备的能力、知识、技能、经验等资格条件,进而确定给排水专业的职业典型工作任务包括:水质检测与分析、给排水管道施工、建筑管道设备安装、给水处理与运行、城市污水处理与运行、建筑消防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六项工作任务。企业专家对以上六个典型工作任务从工作过程、工作岗位、工作对象、使用工具、工作方法、劳动组织、工作要求等方面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确定岗位技能要求、岗位职责及工作情境。
(4)确定给水与排水专业核心课程方案。根据给排水专业培养目标及职业岗位的要求,在企业专家、职业教师及本专业骨干教师的共同努力下,通过企业专家访谈会的形式,确定了给排水专业课程方案,见图1所示。本课程方案将给水与排水专业课程分为一般专业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及专业核心课程。
(5)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的学习任务建构。在完成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进行课程分析研讨,将水质检测与分析、给排水管道施工、建筑管道设备安装、给水处理运行、城市污水处理运行、建筑消防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等6项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相应的工学结合课程,从而形成给水与排水专业的核心课程方案,其核心课程方案的具体内容见表1所示。
3 结语
在专业核心课程方案的确定过程中,坚持课程门类与典型工作任务相一致,学习过程和实际工作过程相结合、学习内容和企业工作内容相联系,直接地体现了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工学结合”课程特色。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以完成学习任务为目标,通过典型工作任务中的学习任务的完成,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学会方法和技巧,引领学生的职业行动并阐释其职业行动,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促进关键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构成现代职业教育的基础。
“工学结合”课程是职业教育课程与企业职业工作的有效结合,在研究过程中将课程内容与企业工作任务相结合,教学组织与企业劳动组织相结合,教学环境与企业工作环境相结合,培养目标与企业用人标准相结合,必然能培养出企业需要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坤,谢长法.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研究综述[J].成人教育,2013(9).
[2]马章良.基于工学结合的“外贸跟单”课程体系开发研究[J].职教通讯,2013(9).
[3]林小星.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对高职教学管理改革的要求[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9(12).
[4]姜大源.论高职教育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
[5]林雪燕.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实践—以“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课程为例[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3(8).
[6]张宁.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的机制研究[J].高教论坛,2013(8).
[7]王延华.任务分析方法在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中的应用[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3(7).
人才培养模式及构建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
基于高职教育改革需要,积极探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于焦化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课程体系,建立健全与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手段、考核评价及运行管理体系.
作 者:贺建忠 解国辉 苏英兰 He Jianzhong Xie Guohui Su Yinglan 作者单位: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太原,030031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年,卷(期):“”(23)分类号:G420关键词:教育改革 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构建 人才培养质量
(一)活动时间:2012年11月30日中午12:30。
(二)活动地点:第一教学楼A411。
(三)活动目的:为提升个人能力和提高完成各项工作的效率。
(四)参加人员:工学院分团委副书记助理王悦、张剑铧,两委办公室副主任刘洪滟,女生部部长赵思蓓,组织部副部长易叶亿等。工学院分团委学生会部分干事及各班班委。
(五)活动内容:由分团委学生会办公室副主任刘洪滟同学为各位同学讲解办公软件的运用。首先,刘洪滟同学为大家讲解如何使用Word做工作总结。她用女生部的工作总结作为参考,让同学们了解到图片应怎样使用于文档中,如何去调整文段及语句。还强调了一些电脑常用键的使用方法。其次,讲解了如何使用Excel,刘洪滟生动形象的讲解,让同学们清楚的知道了关于用Excel统计成绩的方法。
接着,刘洪滟着重讲解了如何制作使用PPT。她首先讲解了关于PPT基础的做法,比如如何插入图片、如何在页面中做出动画效果、如何设置背景音乐等。之后,给同学们观看了一些经典、出众的PPT参赛作品,让同学们对PPT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并且用女生部女生节的宣传PPT做参照,告诉同学们要学会借鉴优秀作品。刘洪滟同学最后强调说,办公软件技能很重要,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工作上都会经常用到。大家要学会自己去探究、去摸索,只要肯花精力、花时间去做,就一定没问题。中午13:10,在主持人的结束语中,圆满完成了本次针对大一新干事的办公软件培训。
【关键词】工学结合 艺术设计专业 课程开发
0.引言
我国在近年来推动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也为社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人才。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能够为企业输送生产、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型人才,进而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我国教育部在2010年的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高校应该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倡导工学结合的模式,并根据社会的实际就业需求调整专业课程模式,不断创新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以此达成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教学目标。
1.“工学结合”背景下高校专业课程的特点
“工学结合”包括半工半读、工学结合教学等多种模式,并且教学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工学结合”教学的主要内容就是设置工学一体化的课程体系,通过分析职业教育中专业、教学与职业等方面的关系,可知“工学结合”背景下的专科课程主要有以下特点。
(1)与认知规律相符。工学结合一体的教学课程设置,首先需要分析所对应专业典型职业的实际工作情况,或对多个与专业相关岗位的工作情况进行分析归纳,并得出与典型职业相对应的工作顺序。这种经过调查与加工得出的工作顺序是循序渐进的,符合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并且是一种自然形成的认知顺序,因而更加容易被学生接受。
(2)满足职业教育实用性的要求。职业教育将对应专业的工作与教学结合起来,实质上主要教学内容就是对工作内容的学习[1]。工学结合的课程教学模式将技能与理论教学进行有效衔接,并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实践中的感知与学习,能够了解实际工作的相关技能与所学理论知识,进而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对专业课程的设置根据实际工作的需求来确定深度和广度,并且保障技能够用的原则,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作为重点,并在教学中注重灌输工作经验并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以此保障专业课程体系的完善性。
(3)效率更高。“工学结合”这种教学模式将实践与理论等有机结合在一起,保障整个学习过程的连续性,并符合实际技能训练的连贯性,可以让学生的理论学习与专业技能相互配合,以此提高职业教学效率。
2.“工学结合”背景下开发专业课程的原则
2.1循序渐进的原则
“工学结合”这种教学模式对于课程的设置更加注重实践性与主动性,要求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习惯,促进课程教学内容的创新。同时要求改变原有的课堂教学方式,提倡多开展小组讨论,并注重将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相结合[2]。这样的课程教学模式要求教师符合“双师型”的相关要求,并且为学生创设与实际工作相近的学习情境,或指导学生开展职业技能训练,进而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提高专业技能。当前,很多高校在职业教育实训场地等方面的建设并不完备,若所有专业课程均采用工学结合的方式,这样很难得到良好的效果。因此,高校应该根据本校的教学实际,并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就是说在课程设置的前期阶段可以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而在课程体系开展的中后期阶段,则可以设置与专业相关的课程,并引入工学一体的教学模式,同时研究课程体系开发的方法。
2.2注重适用性
采用工学结合一体的教学方式,对于课程的开发应该将与实际工作相关的内容作为基础,注重开发的适用性。艺术设计专业专业中关于服装设计等方面的教学内容,其中就包含与专业相关工作的具体内容,这也有助于工学结合课程开发的顺利实施。
3.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具体开发途径
对艺术设计专业课程采用“工学结合”的原则进行课程开发,可以将现场观察、理论与技能学习等结合起来,在灌输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对该专业课程的具体开发途径包括以下几点。
3.1做好行业分析与市场调研
首先可以依据“工学结合”的教学要求,组建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开发小组,并根据专业实际情况来制定课程开发的具体计划表。高校在开展以“工学结合”为背景的课程改革过程中,需要组织开展市场调研工作,并对与专业相关的合作企业进行考察分析。主要调研内容包括分析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趋势,并搜集本专业相关的各项资料。同时了解企业对该专业人才知识、技能等方面的需求,也需要对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进而为改革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提供指导。将相关企业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作为访谈对象,以了解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3]。调研过程中综合运用网络、问卷调查以及访谈等方式,并对所得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由专业人士参与总结和评估,最终形成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改革方案。
3.2制定完善的课程标准体系
安排与艺术设计专业相关的企业管理者、技术人员或者专业人士,对该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讨论分析。将该专业的典型职业区分开来,了解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岗位的符合度,并制定完善课程标准的相关方案。在确定以工学结合为基础的教学标准后,对现有的课程体系从核心课程、基础课程以及拓展课程等层面进行重新构建[4]。
3.3明确教学范围并创设合适的情境
对本专业相关岗位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并了解典型岗位的工作内容,让学生具备与专业相关的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这里的典型岗位就是与本专业相关的且具有代表性的工作,而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即对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的能力。通过分析学生的专业技能与知识掌握情况,并结合实际专业教学情况来对教学范围进行设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所学习主要专业知识的范围,大致包括:电影艺术、服装设计、工业设计、建筑设计等[5]。在本专业相关专业人士以及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由任课教师对专业课程的教学场所、各项设施等进行分析,并对教学资源进行合理优化。同时根据艺术设计
专业的人才培养需求,从平面设计、模型制作与计算机空间模拟等方面,创设与教学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通过技能训练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此外,可以邀请企业管理者或者专家对设计的学习情境进行验证,保障所设计的情境符合专业教学需求。
3.4合理进行项目设计
在“工学结合”背景下开展专业课程开发工作,需要结合课程的具体开发原则,并依照制定方案、实施方案与检查评估的流程来组织教学任務,让学生在实际训练中学会去分析与解决问题,并真正做到将学习与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对于开发项目的设计应该满足项目的实际需求,例如,在讲解室内空间设计相关的内容时,教师只需要对空间设计的特点与构成等进行分析,并不需要深入分析空间效果图的类型等方面的内容。此外,对于艺术设计课程的开发,应该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来设计开发项目,保障与专业相关工作相符,以此让学生掌握与专业相关的各项技能。
4.结语
在“工学结合”背景下对艺术设计专业进行课程开发,可以帮助学生尽快适应专业相关岗位的工作内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职业能力,进一步优化专业课程设置,进而提高高校职业教育的教学水平。总之,高校职业教学应该符合市场发展趋势与企业的人才需求,尽量构建完善多样的专业课程体系,结合本校的教学实际与办学理念,促进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赵明成.对工学结合课程的认识[J].职教论坛,2012(08).
[2]李妮.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的策略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1(15).
[3]秦兴顺.基于工学结合一体化的汽车运用技术专业课程标准开发[J].职业技术教育,2012(32).
[4]罗凤曼.机电一体化专业工学结合模式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3(12).
工信部《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提出了到2020年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达到十万台的目标,工业机器人行业迎来重大的发展机遇,随着工业机器人专业的人才需求迅速增长,相关职业院校将承担培养相关人才的任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确定人才培养方案至关重要,而课程体系的开发,尤其是相关的专业课程开发与实施则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1课程定位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是通过行业企业调研、与企业专家进行研讨而确定的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六个典型工作任务之一,根据工学结合课程的开发方法,其课程定位表述为: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是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必修课程,是一门专业专项能力课程,本课程以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传感器技术、电气控制技术等为基础,主要满足工业机器人系统设计、工业机器人编程、工业机器人安装调试等岗位中工业机器人编程能力的需要,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工业机器人基本操作与应用、工业机器人编程方法、工业机器人基本系统基本维护等方法和能力。
2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是工学结合课程开发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工作岗位、工作过程、工作对象、采用工具、工作方法、劳动组织形式以及对工作和技术的要求等方面的分析和调查,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归纳出了“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典型工作任务,将其描述为:
技术员根据项目要求正确操作机器人系统,在了解各坐标系用法的基础上,进行工具标定方法与工具负载的设定,进一步完成零点标定以及基座坐标系标定,并能够创建、浏览、备份文件,根据工作要求进行运动编程,合理设置出入、删除、修改点的位置,在此基础上进行逻辑及夹爪编程,并将工业机器人设置为自动模式,完成项目预设的工作任务。
3学习目标确定
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明确了工作人员胜任这一典型工作任务的要求,再兼顾人的全面发展,并考虑到学校的教学条件以及教学实际要求,结合目前的生源状况以及学生的基础,设置了如下所示的学习目标。
(1)了解不同工业机器人的功能与应用领域;
(2)理解工业机器人组成,认识其主要参数意义;
(3)能够规范启动工业机器人,能熟练进行手动操作;
(4)会进行工业机器人各部件之间的连接;
(5)能对工具坐标进行设置并激活,能建立用户坐标系,激活并检验用户坐标;
(6)能根据要求进行程序的创建、选择、复制、执行,会根据运动要求进行编程。
4学习内容确定
结合典型工作任务和学习目标,总结了《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课程的学习内容。
(1)不同种类机器人的工作领域;
(2)工业机器人各部件的功能、组成结构、主要参数与指标、应用对象;
(3)机器人使用的安全环境与安全规程;
(4)示教器操作界面的认识、各功能键的作用和使用方式;
(5)针对工作任务要求合理选择不同的坐标系;
(6)控制柜常规型号与组成、控制器的组成和功能及与机器人本体的连接;
(7)工具坐标系及其设置方法,激活工具坐标系,检验工具坐标系;
(8)用户坐标及其设置,激活用户坐标系;
(9)熟悉程序的详细信息、行编号、程序末尾记号和自变量;
(10)学习机器人程序常用基本功能指令;
(11)学习工业机器人程序的创建、删除、选择、执行、复制;
(12)熟悉工业机器人的主要系统参数及参数的设定方式;
(13)备份与加载设备,备份与加载步骤。
5学习情境和学习任务设计
根据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的分析,归纳出5个学习任务,并将学习任务进行情境设计,总结如表1:
6结语
工学结合专业课开发的理念:为了工作而学习,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因此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应该对相关行业企业进行充分的走访调研,提炼出典型的工作任务,并结合教学规律进行细化,确定学习目标、学习内容,设计教学情境。在后续的教学实施过程中,也始终要坚持工学结合的理念,教学中多注重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将来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彩琴.职业教育工学结合课程开发与实施[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牛祥永.高职“工业机器人安装与调试”课程开发和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4,3:86-90.
工学结合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学生在校期间不仅学习而且工作, 学生才能真正融入到社会中得到锻炼。工学结合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已经被大家所认识, 探索和建立新型职业教育课程模式, 工学一体化课程的开发已经成为广大职业院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之一。
工学结合的一体化课程是将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结合一体的课程, 它的核心特征是“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相结合;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发展和建立职业认同感相结合;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符合职业能力发展规律与遵循技术、社会规范相结合”, 学生通过对技术 (或服务) 工作的任务、过程和环境所进行的整体化感悟和反思, 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的统一。
工学结合的一体化课程的特点是学习和工作的统一, 即:学习的内容是工作, 通过工作实现学习, 把学生的工作作为学校专业培养计划的一部分来管理和考核。
目前, 高等职业教育已由量的扩张转变为质的提升阶段。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学习内容与工作内容一致, 学习程序与工作程序一致, 学习环境与工作环境一致, 学习的结果能完全胜任工作的需要。《市场营销》作为营销专业的主干课程, 是一门培养学生市场开拓及产品销售、营销策划等营销实践能力的营销专业课, 涉及心理学、统计学、管理学、计算机等许多知识, 同时它又集方法性与实务性于一体。该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 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1传统的市场营销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传统的教学大纲不适应现代高职教学要求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06]16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 突出实践能力培养,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传统教学大纲仅仅以关注学科知识、技能为主要内容的教学要求, 教学大纲的制定多年一贯制, 少有改变。受教师能力和授课时间所限, 不能很好地深入市场调查研究, 专业课程设置五花八门, 但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 课程标准模糊, 远不能适应现代高职教育的需求。
1.2 传统的教学方法不适应现代高职教学要求
虽然学院加大力度改善现代化教学设备, 授课教师精心制作电子教案和课件, 但在教学过程中还是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理论+案例”教学模式为主,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学生所得仅仅局限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方法的讲解, 对市场调研资料收集能力、处理问题能力、预测决策分析能力等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力度不够。
1.3 传统的实习实训体系不适应现代高职教学要求
传统的教学模式人为地把理论教学和实习实训分割开来, 一般都是前几个学期理论学习, 最后进行实习实训, 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偏重理论, 学生普遍缺乏动手的机会, 实训实习课时比例过低, 即使在实习实训期间, 其目的也不过是验证老师讲授的原理, 调动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市场营销实务》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重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技能, 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我们对市场营销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
2工学结合一体化的《市场营销实务》课程开发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就是要求在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 将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过程与未来的工作岗位密切结合, 开发编制学习领域课程标准, 把学习领域分解设计成若干学习情境, 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人才培养方案要求, 市场营销专业面对的工作岗位及其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如表1所示, 依据市场营销专业职业岗位和营销师国家职业标准的需要, 在课程改革中可以把《市场营销实务》课程按照工作任务设计成五个子学习领域和十三个工作项目 (见表2) :
续表
根据工作任务, 设计工学结合一体化的学习情境, 以促销策略制订工作任务学习情境为例 (见表3) :
续表
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中, 教师往往采用单调的讲授加课件演示方式, 学生学习被动, 积极性不高, 难以实现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发展的教育目标。而这种工学一体化的教学方式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教师仅起到咨询、辅导、监督和保障任务。学生围绕明确的教学目标, 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给学生带来了以下几方面的利益:
(1) 使学生看到了自己在学校中学习的理论与工作之间的联系, 通过工作, 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学习相关理论知识, 要学习什么样的理论知识, 变被动地灌输为主动地寻找, 提高他们独立学习、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 使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相结合, 从而加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学生们亲临现场经受实际工作的锻炼, 了解到与自己今后职业有关的各种信息, 开阔了知识面, 扩大了眼界。
(3) 通过分组学习, 团队协助完成工作, 使学生体会到与同事建立合作关系的重要性。
(4) 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教育。在工作中体会职业道德、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团队精神, 培养责任意识、法制意识、社会意识, 进一步锻炼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创业能力和沟通能力。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2]周国烛, 等.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9.
关键词:中职;工学结合;电工校本教材;跨界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和社会对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学科课程和技能培训课程已经显得力不从心:首先,学科课程只是按照知识系统性机械地把学习理解为学习书本知识的过程,忽视专业知识与工作的联系,难以实现知识学习向能力学习的迁移;其次,传统技能培训课程孤立地培训操作技能技巧,不能将其整体化地与综合工作任务相链接。因此,教育与职业之间便是一个断层(如图1所示)。因此,必须到企业找到课程的平台,找到学校和企业的桥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发适合当代中职生需求的教材。
一、教材开发前的企业专业调研
任何一种课程的开发,都不可能脱离现实企业工作岗位对专业人员的需求,否则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教材开发前的企业调研要求参与课程开发的专业教师对本专业的毕业生未来可能从事的工作的性质、任务、责任,以及技能和素质要求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与分析,形成完整的调查报告,从宏观上把握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和职业教育现状。
二、召开专家调研会
(一)确定本专业工作任务。
职业工作任务的构建来源于企业实践,它对人的职业成长起到关键作用,与企业的实际工作任务不一定一一对应,也不一定完全是再现实际生产中经常出现的具体工作任务、环节或步骤。邀请企业专家座谈,召开研讨会,根据市场调研结果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客观地对教材的内容及实训项目做出准确的定位和适当的调整,制定出适合本专业的知识能力体系的工作任务,工作任务的制定要有典型性。例如维修电工实践专家列出有体表性的工作任务分别为:一个车间的照明线路改造、居室照明线路的维修、居室照明与动力线路的安装等,则典型工作任务可归纳为——“室内综合布线”(如图2所示),即通过一个载体完成理论、实践的一体化整合。
(二)确定学生工作能力。
明确了一个岗位的工作任务,也就明确了它的职业能力。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就可以达到有效培养职业能力的目的。然而实际情况很可能是,学生围绕着工作任务零散地学了很多知识、技能,职业能力却并没有得到有效培养,学生就业后仍然不能完整地完成一项工作任务。在现实中我们常常遇到这种情况:学生在学校中学得不错,但进入企业却很难适应岗位需求,例如:在工学结合下厂实训中,很多制冷专业学生竟然不会用冲击钻,更不会用安全带,这种情况让学校的教学显得很尴尬。因此,在开发此校本课程时,我们要认真思考工作任务应培养学生哪方面的工作能力。笔者认为,对于电工课程,应要求学生达到的工作能力包括:元器件的检测、电路安装、简单电路设计、电路分析与调试、产品营销、设备维护等几大能力。
三、课程实施项目的构建
在分别从岗位、任务和能力三个角度对职业教育课程进行定位后,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依据这些定位设计课程的项目体系,把前期的开发成果转化成可实施的课程项目。项目的设计要综合考虑运用的理论及技能知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与课程目标的定位是否相适应。
中职学校的目标定位是培养简单型经验型人才,那么项目设计的难度应当与这一目标定位相适应,尤其要考虑中、高职之间的差距。即使是同样的课程名称,在中、高职的目标定位也是不相同的,其项目的难度也应当有显著区分。比如基尔霍夫这部分内容,中、高职都开设有这一章节,如果均以理论推导为主要设计思路,那么对于中职生就会显得枯燥乏味。
(二)项目之间能否形成一定的逻辑关系。
学科课程并非课程的唯一模式,但是在打破一个体系的同时,必须建立另一个体系,否则将导致学生认知结构的混乱。围绕着项目来组织课程,那么就必须在项目之间形成某种逻辑关系。项目逻辑关系的构建必须紧紧依据相应职业领域的工作逻辑,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比如在电工课程中,如果设计的前一个项目是万用表,紧接着下一个项目则是利用万用表进行的电压或电流等的测量,这样学生学习的知识及技能就能始终贯穿在一起。
(三)项目能否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项目要尽量来源于实际工作情境,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但在这一前提下,如能开发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项目,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项目的能力训练价值如何。
项目课程的一大特色是以项目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通过大量精心设计的项目活动,真正发展学生的职业能力。然而从总体上看,现有项目的能力训练价值需要提高:项目课程必须根据学校现有情况对教材进行再次深度处理。
(五)项目在教学中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无论多么巧妙、多么有学习价值的项目,如果在教学中无法执行,比如学校无法购买所需要的设备,也无法从企业获得相应支持,那么这种项目都是无效的。所以,应当尽可能设计易于操作、可能操作的项目。
(六)确定项目中的知识。
项目教学实施方案必须认真研究每个项目应当让学生学习哪些知识,项目中知识选择的基本依据是课程标准中的“知识内容与要求”。“技能内容与要求”则主要体现在项目的教学目标和具体活动过程中,实践知识是能直接产生技能的知识,因此,有了足够的实践知识,加上恰当的训练,就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总之,项目的设计应力求使学生达到从“手把手教”到“放开手教”,再到“不用教”,寻求真正意义上思维方式的迁移,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做中学,学中做”的乐趣和成功感。以电工校本教材为例,笔者将其分为7个章节34个项目,以第三章“直流电路”为例的项目设计如下:
四、合理设计项目中的各个环节
在一本教材中,项目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而各个项目环节的设计也同样重要,以“直流电路”中的第一个项目“电阻的串联的特点”环节设计为例:①任务目标;②任务描述;③理论提升;④任务分析;⑤任务实施;⑥总结归纳;⑦任务延伸;⑧巩固提高;⑨反馈评价
五、课程的质量监控与评价
要想实现以上目标,必须发挥每个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赋予教师更多的自主权和参与权,这不仅是高质量课程的标志,也是提高课程质量的有效手段,其关键是建立科学的课程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具体办法如下:每个项目完成后,可采取学生与学生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相互考核与评价;考评项目可分为出勤、劳动纪律、工作态度、团队合作能力、任务完成情况、是否遵守8S管理等;理论知识可采用考试形式进行;小组上台展示交流等。
实施监控与评价的主要功能是:帮助提高课程质量;考核和检查课程的实施情况;确定阶段性成果和存在的问题;为学校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作者单位:佛山市华材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周明星,张柏清.创新教育模式全书[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9.
[2]戴士弘,毕容.高职教改课程教学设计案例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4]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工学结合课程开发培训班的总结】推荐阅读:
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德育探索与实践10-10
探讨高职院校有关工学结合的顶层设计10-19
浅谈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的有效结合07-19
工学交替的实习心得07-02
工学交替简报11-18
盐城工学院专业排名最好的专业有哪些07-06
电工学下册试卷07-08
工学一体化教学09-07
工学交替心得体会09-15
医院医养结合工作总结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