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灾风险管理论文

2022-04-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2008年,我国历经了南方雪灾和汶川地震两起特大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万亿元。在政府主导的巨灾风险管理模式下,政府承担了风险管理的大部分责任。面对巨灾造成的巨颇损失,仅靠政府财政手段,不仅使财政收支压力增加,政府信用风险加大,也不利于巨灾风险问题的全面解决。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巨灾风险管理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巨灾风险管理论文 篇1:

基于有效性的我国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方式演进路径探析

摘要:本文从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有效性的角度出发,通过对目前我国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的主要方式进行评价,并结合世界最新发展趋势,探讨我国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方式未来的演进路径,以期能够找到更为科学有效的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方式。

关键词:农业巨灾 风险管理 农业保险 巨灾证券化

我国是农业巨灾频繁而又严重的国家之一,洪涝、台风、旱灾、风雹、地震、雪灾、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屡有发生,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据统计,近些年来,这些自然灾害每年给我国造成的经济损失都在1000亿元以上,特别是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给我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8451亿元,而农业又是首当其冲,受灾害影响最大,常年受灾人口达2亿多人次。面对这些特大自然灾害,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农业巨灾风险管理体系,对风险的管理主要还是依靠政府救济、社会捐助以及农户自我防范等传统的、相对落后的方法。而在发达国家。为应对农业巨灾风险,通常采取的是保险、再保险等较先进的、市场化的管理方式,而且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以及保险技术的日益成熟,农业巨灾风险证券化已成为新的发展趋势。

从发展的角度讲,我国传统的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方式存在自身的不足,已不能较好地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开发出更加先进、有效的现代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方式。

一、我国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方式的现状

我国目前应对农业巨灾风险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农户自主的风险管理方式,另一种是政府主导的风险管理方式。

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真正的农业巨灾保险体系。建国以后,我国曾将农业巨灾(主要指地震、洪水、暴雨等自然灾害)以基本条款的形式列入农业保险承保责任。但是,由于我国是自然灾害多发地、再保险市场不发达、分保方式单一以及保险业实际承保能力与技术限制等原因,国家对农业巨灾保险进行了一些政策上的调整,把农业巨灾从保险基本条款中逐步删除,只是作为一种附加险种。因此,到目前为止,尽管我国已开发了不少农业保险产品,但这些农业保险产品对农业巨灾风险大多采取了规避或严格限制的办法,这一点从我国目前涉农保险公司经营的险种中就可以清楚地看出来。(见下表)

二、对我国目前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方式有效性的评价

农户自主管理、政府救助、社会捐助等是目前我国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的主要方式,这些方法对我国农业巨灾风险的防范、救助、农业生产的恢复、社会的稳定等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如果从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有效性的评价标准来看,这些方式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还有待于改进。

(一)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方式有效性的评价标准

随着社会及经济的发展,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方式也在不断演进,新方法不断涌现,并逐渐取代旧方法占据主导地位,由此推动着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方式的不断演进发展,而在其演进的过程中,始终是朝着更能体现激励性、公平性和效率性的方向发展的。

激励性就是一种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方法要能有效调动各受灾单位、风险管理主体预防风险、控制损失的积极性,尽可能降低灾害的发生率,将灾害损失程度与范围控制在一个最低水平。

公平性就是灾害损失应在整个巨灾影响范围内的合理分摊,相同条件受灾单位的经济损失应该采取相同的补偿标准。农业巨灾风险的影响范围不只针对农业本身,农业巨灾造成的损失将波及整个国民经济,因此农业巨灾损失也理应在整个国民经济范围内合理分摊。

先进的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方法应该满足效率原则,即能够合理引导生产、投资和消费行为,促进再生产可持续发展,将再生产风险控制在一个合理的空间;能够在巨灾发生后迅速动员和筹集起具有一定规模的社会资源;各种灾害风险管理机构在巨灾发生后,要显示出较强的管理效能。

(二)对农户自主管理方式有效性的评价

以农户为主的对农业巨灾风险的管理是农户自身积极主动地防灾和救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形成有效的灾害风险管理激励。但是,从巨灾风险管理有效性的角度来评价:

1 它不利于实现灾害补偿的公平目标

由于农业巨灾风险管理工具是一种具有正外部性的准公共产品,对农业巨灾风险进行管理,可以使全社会受益。因此,农业巨灾风险理应在全社会受益的范围内进行风险分散。而如果单纯由农户自主管理并承担损失,就容易造成农业自主的巨灾风险管理不足,导致减灾、救灾措施不够或巨灾损失不能得到及时、足够的补偿。

2 它降低农业经济资源的配置效率

农户出于规避风险的目的,而不是根据市场需要来选择生产风险较低的农产品,这将带来农业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农民由于自身经济实力的限制,即使从事多种生产经营,但每种生产规模有限,无法实现专业化生产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而且还会产生许多额外的成本支出;农户储备一定的风险准备金,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风险发生后的损失,但由于数量有限,相对于农业巨灾造成的损失是杯水车薪,而且也牺牲了储备资金的流动性,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对政府主导的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方式的评价

1 有利于实现灾害管理的公平目标

这种管理方式能够较好地满足灾害管理的公平目标,有利于优先扶持和保证农业这一社会的弱质产业,此外,国家由于在社会中处于“超然”的地位,利于减灾工程的建立,财政救济也可以实现救灾资源迅速和集中的统一调动,并通过对基本生活用品与医疗物资的管制与配给,集中全社会资源来度过困难时期,维持社会稳定。

2 降低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

一方面,由于政府行为难以控制管理费用和交易成本的上升,甚至还会出现管理部门寻租、腐败,恶意挤占和挪用防灾救灾物资与款项,容易造成救灾资金使用的低效。另一方面,灾后救助及捐款具有紧急性和很大的随意性,更多是为了缓和灾后比较大的政治压力,这样,为了筹措赈灾款,政府会减少原定要实施的、比较有发展潜力的项目上的投资,从长远看,这样会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3 不利于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减灾救灾激励机制

在绝大多数人看来,补偿自然灾害甚至人为灾祸等巨灾造成的损失应该是政府的事情,因为巨灾风险对于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而言是一种公共风险,巨灾损失补偿就应该属于国家公共项目支出。因此,政府主导的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方式容易导致各风险单位在心理上过分依赖灾后政府救济和社会捐助,不愿意自己购买巨灾保险,造成风险单位平时对防灾措施重视不够,对减灾政策贯彻不力,最终将大大增加巨灾损失概率和损失后果。

(四)对保险、再保险巨灾管理方式的评价

1 较好地实现了公平目标

以保险、再保险等为主的市场化风险管理工具,是以私人为主体,以市场为依托,以风险利益为纽带,以保险作为主要手段建立风险损失基金,利用集合分散风险的机制,从整体上对农业风险进行控制的有效工具,是各国普遍采用的农业风险管理控制方式,对农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发挥

重要的作用。

2 较好地实现了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的效率目标

参加了农业巨灾保险的各经济主体,在灾害发生后,保险人会在第一时间筹集起一定规模的资金,及时地对被保险人给予一定的经济赔偿,以使他们能够维持基本生活并尽快恢复生产。而且,农民在参加了农业巨灾保险之后,在一定程度上免去了后顾之忧,可以大胆地从事那些既能满足市场需要又能给其带来较好经济效益的项目的生产,能够促进农民生产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3 不利于激励目标的实现

由于农业巨灾风险管理工具是一种具有正外部性的准公共产品,再加上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现象,如果仅仅依靠私人保险市场提供风险管理,并不能达到有效的供给。而且,近年来,随着巨灾发生的频率加快、数额增大,再保险市场对于巨灾风险的承保能力不足的现象日益显现,巨灾事故的频频发生使再保险资本相形见绌,严重影响了再保险基本功能的发挥。

此外,农业保险在面对具有系统性特征的巨灾风险时,也存在不可保的问题。因此,农业巨灾保险在供给方面面临有效激励不足的情况。

通过上述评价,我们发现以农户为主的管理方式和政府主导的管理方式均存在有效性不足的问题,农业巨灾保险、再保险等市场化的管理方式相对于前两种管理方式来说,在公平性与效率性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改进,对于农业巨灾风险的防范与转移、损失的分摊与赔偿都将发挥积极的作用,但是在供给方面却存在有效激励不足的情况。这也是我国到目前为止一直还没有建立真正的农业巨灾体系的主要原因,也是近些年来国际农业巨灾保险、再保险市场不断的萎缩原因之一。因此,我们需要开发出更加科学有效的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方式。

三、世界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方式的最新发展趋势及其有效性评价

随着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以及保险技术的不断提高,20世纪90年代,国际保险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方式——巨灾风险证券化。巨灾风险证券化通过特设机构(spy)发行基于巨灾风险的证券,用资本市场上投资者代替再保险公司,将巨灾风险转移到资本市场。农业巨灾风险证券化已日益成为世界范围内农业巨灾风险管理发展的新趋势。

与保险、再保险方式相比,从有效性的角度我们来评价这种管理方式会发现:

(一)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对风险进行分摊和转移,大大提高了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的公平性

与传统的保险模式相比,巨灾风险证券化将再保险容量从原来保险业内部扩大到外部的资本市场,将风险在保险合同当事人以及资本市场上对此类风险有偏好的投资者者这一更广阔的群体范围内进行进一步的转移和分摊。由于农业巨灾风险证券现金流的运动取决于诸如飓风、地震等巨灾的发生,因此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巨灾风险证券化所反映的风险分布状态是现存的传统证券无法反映的,这就使得巨灾风险证券与传统证券的相关度较低,它的推出,对于投资者来说增加了投资品种,有助于投资者进行多样性投资和风险的控制,所以农业巨灾风险证券化一方面对投资者有较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巨灾风险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进行转移,大大提高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的公平性。

(二)激励保险与再保险公司扩大保险供给

传统的巨灾承保能力的高低是由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的承保能力来决定,但是,巨灾风险证券化将保险市场与强大的资本市场紧密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保险公司的承保能力,有助于激励保险公司与再保险公司扩大农业巨灾保险供给,拓宽承保范围。

(三)提高了风险管理效率

首先,大大提高了风险承受能力。相对于保险和再保险在灾害风险融资能力上的不足,目前世界证券市场市值高达数十万亿美元广次上千亿元的巨灾事件的损失金额有时还不及全球证券市场的单日波幅,可见,资本市场有着强大的风险承受能力,更加有助于巨灾风险的分摊与转移。

其次,巨灾风险证券化不存在违约风险。农业巨灾发生后,传统的保险及再保险模式下,再保险人由于资金及融资能力有限可能无法及时对原保险人进行足额的损失补偿,可能会发生违约风险,但在巨灾风险证券化模式下,由于资金已经预先到达证券发行者的手中,一旦发生风险,再保险人和保险人可以及时地运用这笔资金对受灾群体进行及时、足额的经济赔偿,大大提高了风险管理效率。

从有效性的角度来看,巨灾风险证券化较巨灾保险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使得巨灾风险可以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分摊,大大提高了农业巨灾风险的承保能力及管理效率。虽然,它也有其不足的地方,但是从农业风险管理创新、减轻国家财政负担、加强对农业的巨灾保障、农业保险走出困境以及资本市场发展来看,这种新的管理方式还是给我们很大的启示。

四、基于有效性的我国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方式演进路径

我国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方式经历了由农民自主风险管理到国家财政救济、社会捐助式的管理,这是由农业经济社会向计划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些传统的管理方式已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农业社会发展的需要,不能更好地实现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的有效性目标。

以保险、再保险以及巨灾风险证券化为主的市场化的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方式,把农业面临的巨灾风险转移到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从整体上对农业巨灾风险进行控制,是先进的、科学而有效的农业巨灾风险管理工具。因此,从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方式有效性的角度来看,今后我国应加快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方式的创新,大力发展市场化的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方式。在发展路径的选择上,我们要分两步走,首先,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在大力加强保险基础设施、保险资源建设的基础上,首先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巨灾保险体系,大力发展农业巨灾保险以及再保险业;其次,等相关制度条件成熟的时候再研究并推动农业巨灾风险证券化,进一步解决承保农业巨灾风险资金短缺的问题,增强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的承保能力,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提高农业保险的深度和密度。

作者:张靖霞

巨灾风险管理论文 篇2:

我国巨灾风险管理的现状及体系构建

[摘 要]2008年,我国历经了南方雪灾和汶川地震两起特大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万亿元。在政府主导的巨灾风险管理模式下,政府承担了风险管理的大部分责任。面对巨灾造成的巨颇损失,仅靠政府财政手段,不仅使财政收支压力增加,政府信用风险加大,也不利于巨灾风险问题的全面解决。构建政府财政、商业保险和慈善救济一体化的巨灾风险管理体系,是我国巨灾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巨灾;风险管理;体系构建

[作者简介]佘伯明,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贸易经济系主任,讲师,会计师,广西保险学会理事,广西 南宁 530007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最频繁的国家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财富的日益积累,重大自然灾害对政治、经济、社会及个人家庭的影响越来越大,仅仅通过政府财政及政府主导下的有组织的捐助难以全面补偿巨灾造成的巨大损失。构建包括政府财政、商业保险及慈善救济三位一体的巨灾风险管理体系,运用行政化、市场化及社会化等综合手段,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应对巨灾风险问题,成为完善我国巨灾风险管理的必然选择。

一、构建我国巨灾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008年,我国历经了两起特大自然灾害,年初南方的特大雪灾,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造成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等20多个省、市、自治区不同程度受灾,因灾死亡107人,紧急转移安置151.2万人;铁路因灾滞留人员192.7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77亿亩,绝收2530亩;森林受损面积近2.6亿亩;倒塌房屋35.4万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516.5亿元。同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的大地震,导致69229人遇难,17923人失踪,受伤374643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8451亿元。

据联合国统计资料,自20世纪以来,中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70%以上的大城市、半数以上人口、75%的工农业产值分布在气象、地征、地质和海洋等灾害严重的地区;有2/3的国土面积不同程度地受到洪水威胁,包括23个省会城市和2/3的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分布在地震烈度Ⅵ度以上区域,常年受灾人口达2亿多人次。20世纪全球大陆35%的7.0级以上地震发生在我国,20世纪全球因地震死亡120万人,我国占59万人,居各国之首。我国每年因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逾百万,经济损失高达6500亿元,占我国GDP的6%。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财富存量的持续积累,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的威胁与破坏程度日趋严重,造成人员财产损失越来越大。面对巨灾造成的严重损害及潜在威胁,我国必须建立全面系统和科学规范的巨灾风险管理体系,改进风险管理的手段及方法,提高风险管理的市场化及社会化程度,提升巨灾风险管理水平。

二、我国巨灾风险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我国巨灾风险管理模式具有较强的计划经济时期的年代特征,即政府主导下的救灾模式。在此模式下,政府承担了巨灾风险的主要责任,包揽了灾区城镇建设、灾民生产生活、受灾企业恢复重建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一揽子救灾任务。而保险保障机制及慈善救济机制发展严重滞后,巨灾风险管理的市场化及社会化程度低,难以适应我国巨灾风险管理的现实要求。

1 财政支出构成救灾资金的主要部分,政府收支压力增大

由于巨灾造成的损失巨大,受灾地区政府、企业、个人及家庭仅凭自身能力难以承受,中央政府有责任、有义务也有能力通过财政方式筹集救灾资金,在救灾中发挥主导作用。中央用于巨灾风险管理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动用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追加财政预算、缩减政府开支、安排专项基金等几个方面。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财政收入持续增长,为中央财政解决巨灾风险问题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从2006年至2008年3年间,我国财政收入大幅增长,三年实现财政收入分别为3.937万亿元、5.13万亿元、6.132万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24.4%、32.4%和19.5%。特别是2008年,尽管遭遇了两起特大自然灾害,我国的财政收入仍保持着两位数增长。根据2009年财政预算收入增长8%的目标,我国财政收入将达到6.623亿元。“5.12”汶川地震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但中央财政对抗震救灾的支持力度也是前所未有的。就在灾后不到1个月时间,中央财政向灾区拨付的用于房屋损毁的重建补助资金300亿元。1个月之后,全国人大批准了2008年的预算调整方案,设立了3000亿元的恢复重建基金,并在当年安排投入740亿元。2009年,中央财政用于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基金将增至1300亿元;并将缩减中央国家机关的公用经费5%用于抗震救灾,同时要求全国19个省(市)按每年不低于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安排抗震救灾资金,开展对口支援工作,截至2009年5月,中央财政实际下达的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金累计超过1500亿元,并决定将用3年左右的时间,耗资1万亿元,完成地震重灾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在不断加大对巨灾损失补偿投入的同时,政府面临的财政压力与日俱增。面对巨额的灾后重建资金需求,政府须利用调节基金、缩减开支、增加赤字、开设专项基金等多种财政手段,增加巨灾风险管理投入。以“5.12”汶川地震为例,1万亿元恢复重建的资金规模约占我国2008年财政收入的1/6,GDP的1/30,财政救灾面,临巨大压力。尤其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民经济增长放缓,进出口大幅回落,企业效益下滑,财政收入锐减。2009年1~2月,我国财政收入仅1.024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1315亿元,下降11.4%。巨额的救灾支出与财政收入增速减缓,使政府收支压力增大。

2 政府主导的组织性捐款成为救灾资金的重要补充,社会性慈善事业发展滞后

我国救灾捐助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政府主导的有组织性的捐赠,包括地方财政对口支援、企事业及行政单位统一组织的捐赠、行业协会组织的系统内捐赠及有组织的各类专项捐赠活动,如特殊党费、募捐晚会等。二是社会性慈善捐助,是由个人、企业或社会团体发起的各类慈善基金,向社会募集慈善捐助。前者具有组织性和集中性,捐赠对象均有明显的职业特征和社会属性,捐赠活动有一定的随众性和隐性强迫性。后者则具有更多的社会性和公益性特征,捐赠对象覆盖社会各阶层,捐赠活动具有较强的主动性和隐蔽性。

从捐赠活动的效果及捐赠的社会影响力看,政府主导的有组织捐赠在我国救灾捐助中占据绝对比重,构成我国救灾捐赠的主要途径和重要形式。从“5.12”汶川地震到2009年4月,不到1年的时

间,我国共接受国内外捐款659.96亿元,捐物折合人民币107.16亿元。18个对口援建省市已确定援助项目的投资额达517.41亿元,港澳特区政府援建项目投资额达135亿元。社会各界捐赠157亿元,特殊党费捐助80亿元。与此同时,自发性、社会性慈善捐助发展严重滞后,所占比例偏低。以中华慈善总会为例,作为我国最有影响力的慈善组织,自“5.12”汶川地震后,总共收的抗震救灾捐赠款物仅为10.8亿元,不到全部捐赠款物的1%。

我国的慈善事业发展无论从数量上、筹款能力及社会影响力方面,均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并成为制约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的慈善组织大约100多个,而美国现有大小慈善机构约140万个。慈善组织的筹资能力和慈善资助能力也十分有限,筹款能力最强的中华慈善总会和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的平均年筹款额还不到8千万元,而美国的慈善捐款总额仅2006年就达2600亿美元。美国个人平均捐款达1000多美元,而我国人均捐款不足10元。美国慈善捐款的85%来自社会公众,10%来自企业;而我国的慈善捐款,75%来自国外,10%来自于社会公众。美国慈善机构获得的捐助总额占同期GDP的2.17%,而我国仅为0.05%。慈善事业发展滞后,导致慈善资金匮乏,慈善救济功能不足,慈善机构的公信力和社会影响力受到很大影响。

3 保险保障机制的地位与作用被严重低估,巨灾保险管理长期缺位

从世界各国对巨灾风险管理的现实看,巨灾保险机制均成为各国应对巨灾风险的主要手段和方法,保险赔付成为各国补偿巨灾损失的最主要的资金来源。并通过市场化运作,提高了救灾资金使用效率,实现了救灾资金的可靠性和资金使用的公平性。2005年,美国卡特里娜飓风导致近千亿美元损失,巨灾保险赔付了近50%的损失。2007年,全球因巨灾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706亿美元,保险业赔付了276亿美元,占损失的39%。而我国2008年年初的雪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险赔付不足50亿元,汶川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保险赔付仅18.06亿元。

我国保险业发展滞后,巨灾保险补偿比例过低,保险业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不适应,难以满足社会对巨灾保障的需求。一是表现在保费收入、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等指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低于某些发展中国家。二是我国是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多发国家,同时也是未建立巨灾保险制度的少数国家之一,巨灾保险保障机制的地位与作用被严重低估。三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巨灾风险管理体制,忽视了保险对巨灾损失的补偿作用,大家更乐于接受政府无偿捐助,而忽视了通过购买保险规避风险的选择。四是对巨灾保险制度的认识和研究不足,巨灾保险制度改革严重滞后。

三、我国巨灾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

根据我国巨灾风险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应加快建立包括财政、保险及慈善捐助为一体的巨灾风险管理体系。

(一)加强政府在巨灾风险管理体系中的主导作用

在巨灾风险管理体系中,政府不应该是风险的直接承担者,而是风险管理的组织者和决策者。通过协调社会各方力量,合理利用社会资源,在巨灾风险管理体系中发挥主导作用。

1 政府在立法方面的作用。政府应建立完善巨灾风险管理体系,尤其是加快制定巨灾保险的法律框架及慈善救助法律规范,促进我国巨灾保险机制及慈善公益事业发展,提高巨灾保险保障及慈善救济在巨灾救助结构中的比重,提高巨灾救助的市场化和社会化程度,逐步实现救灾工作的规范化和社会化。

2 政府在税收方面的作用。政府应在税收上鼓励巨灾保险事业及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对保险公司从事的巨灾保险业务实行税收减免,对企业及家庭、个人支付的巨灾保险费用、慈善捐款实施税前扣除政策,并进一步简化减免税手续,完善通过保险实施自救,通过慈善捐助实现互救的良性机制。

3 政府在财政方面的作用,政府应逐步增加在巨灾风险管理上的科技投入,加大对巨灾风险的基础性研究。整合地震、地质、水利、海洋等各方面力量,研究各种自然灾害之间的联系及巨灾分布规律与发生条件,提高巨灾监测、预测、预报水平,开展全国巨灾风险调查,进行风险评估,建立并不断完善巨灾预警、防御体系。同时,在财力上支持巨灾保险事业发展,根据巨灾风险程度对巨灾保险业务进行补贴扶持。

(二)加快我国巨灾保险制度建设,建立保险对巨灾损失的补偿机制

加快我国巨灾保险制度建设,应尽快建立涵盖政府、企业、个人和家庭及保险公司在内的巨灾保险制度,确立政府和保险机构及社会成员的风险分担机制,减轻政府财政压力,转变目前巨灾损失补偿过分依赖政府的局面。

1 依托现有险种,建立以房屋保险为核心的巨灾保险制度。巨灾造成的损失以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主。对人员伤亡,现有的寿险和意外险已将地震等自然灾害引发的保险事故列入责任范围。对财产损失,多数保险企业将飓风、地震等特大自然灾害排除在财险理赔范围之外,如家庭财产保险、企业财产保险、车险等,都将地震等设为免赔责任。

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房地产投资带动房地产价值不断提升,房地产已成为企事业机关单位及家庭个人最重要的资产。目前,我国的房屋财产保险的渗透率不高,企业及家庭缺乏投保热情。其主要原因就是房屋财产保险的承保范围有限,仅包括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导致的房屋受损,不包括颶风及地震灾害,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及房屋质量标准的提高,除飓风及地震外,其他自然灾害难于对房屋构成毁灭性破坏。

建立以房屋保险为核心的,涵盖飓风、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的强制性巨灾保险制度,是缓解政府压力,减轻企业及家庭巨灾损失的有效途径,也是完善我国保险体系的重要内容,具有极强的操作性和针对性。无论是以国家为主导的日本、美国及土耳其巨灾保险模式,还是以市场为主导的德国及英国巨灾保险模式,均涵盖的包括地震在内的所有重大自然灾害赔付责任,并以房产及附属资产做为主要承保对象。

2 扩大理赔范围,做好保险设计,提高巨灾保险的渗透率。借鉴国外巨灾保险模式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的巨灾风险的实际情况,逐步将我国现行的商业性房屋保险向政策性房屋巨灾保险过渡,建立涵盖飓风及地震在内的巨灾保险制度。为体现房屋巨灾保险的公允性,保险费率可选择差别费率政策,采用地理承保方式,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保险标的进行风险评估和损失分析。对房屋构成严重损害的自然灾害的种类、出险的概率、灾害的破坏程度、房屋的抗灾级别等数据进行综合考量,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情况、保险业的偿付能力以及巨灾的出险频率、损失程度来厘定承保条件和费率,

构建我国的巨灾保险制度,可以分两个层次进行。第一层次是以政府为主导,实行强制性房屋巨灾保险制度。规定在取得房产所有权的同时必须按基本费率办理一次性房屋巨灾保险,将房屋产权

证与房屋保险挂钩。保险赔付范围包括所有自然灾害对房屋造成的损失,赔付金额按房屋总价值的一定比率计算。按基本费率计算的保险费用,政府给予补助。企业及家庭用于基本保险的支出可以在所得税前扣除。如需办理房屋按揭手续,再按一定的追加比率办理房屋抵押巨灾保险。第二个层次以市场为主导,投保户可以根据其房屋类资产的增值追加保额,增加的保费支出由投保人自行解决,不做强制性要求,也无财政补贴。

对于保费的缴纳,可采取政府和个人共同出资方式进行。对地震高发地区或灾害频发地区,或抗灾级别低的房屋建筑物通过减少巨灾保险财政补贴方式,引导地方政府合理科学规划城市发展及房地产市场。

3 建立完善我国再保险市场体系。考虑到巨灾保险的特殊性,应加快建立和完善我国再保险市场体系,通过再保险体系分散转移风险,增强保险行业的承保能力,扩大保险业务,活跃再保险市场。积极培育发展国内再保险公司,大力培育专业再保险经纪公司,进一步开放我国保险市场,引进资金实力雄厚、业务技术精湛、经营经验丰富的国际知名再保险公司和组织,构建商业再保险和国家再保险相结合的、多层级的巨灾风险分担机制。

(三)促进慈善事业发展,完善巨灾风险的慈善救助机制

1 加大慈善活动宣传,提高公众慈善捐助的广度与深度。要在全社会广泛、深入、持久地宣传慈善精神,传播慈善文化,鼓励全体社会成员积极参与慈善捐助和慈善志愿者活动,提高参与慈善行为的公众比例,提高慈善捐助的额度,提升慈善捐助的广度和深度。一是要树立慈善行为与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紧密结合的价值观。二是调动我国公民参与慈善活动的热情,丰富志愿者服务活动内容和提高志愿服务水平,形成“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相互影响,互为带动”的和谐氛围。三是通过典型巨灾事件,组织形式多样,多层次、多角度、宽范围的慈善公益专题活动,调动社会各方参与慈善捐助的热情。四是建立并完善慈善捐助者及慈善活动志愿者数据库,加强与慈善企业及个人家庭的联系,推进慈善活动全面、持续、深入发展。五是要提高慈善工作的透明度,提高慈善捐助者的知情权及决策参与权,尊重捐助者意愿,维护捐助者的合法权益。

2 完善慈善组织自身管理,加强慈善组织建设。随着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公众的慈善意识也日益增强,个人及家庭的慈善捐赠已成为慈善事业发展的核心力量,要提高公众慈善捐赠的广度和深度,必须加强慈善组织的自身建设,提高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在发展慈善组织的数量和质量方面下功夫。一是要坚持慈善组织的市场化运作,提高慈善运行效率。慈善心理及行为是个体心理和行为的表现,是一种自发的、民间的倾向性活动。美国的慈善事业发展了100多年,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就是鼓励私人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二是要鼓励引导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家创立慈善公益组织。根据国外慈善组织发展的经验看,慈善组织与企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慈善组织大多由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企业家创立,并利用自身丰富的管理经验对慈善基金进行运营管理,实现慈善基金的保值增值。三是要大力发展基层社区性慈善机构,将慈善活动延伸到社区,深入到社会各个角落。四是要培养一支专业化水平高、爱岗敬业的慈善从业人员,鼓励更多的优秀人才从事慈善事业。

3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慈善事业发展提供宽松的外部环境。在采取市场化手段促进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同时,政府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慈善事业发展提供宽松的、可持续发展的外部条件。一是制定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实现慈善事业的规范化发展。尤其在慈善机构准入、从业人员素质、慈善资金运行、慈善活动监管、慈善机构评估、慈善信息披露等方面,做到有法可依,规范运行。二是加大税收减免的范围及比例,简化税收减免程序。对公益性质的社会捐赠实行统一的税收抵免政策,加大企业及公众慈善捐赠的所得税扣除比例,根据捐赠款物金额大小实行累进扣除税率优惠。建立慈善捐助减免税信息数据库。降低企业及公众慈善行为的时间及精力成本。三是要加大对慈善事业的宣传力度,营造有助于慈善事业发展的环境。协调好商业性广告与公益性广告的比例,加大慈善广告宣传的广度、深度及影响度,营造全社会人入向善的良好氛围。

[责任编辑:舒 生]

作者:佘伯明

巨灾风险管理论文 篇3:

浙江省台风巨灾风险管理体系创新模式研究

【摘 要】浙江省地处我国台风高发地区,每次台风灾害给浙江地区带来严重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台风巨灾风险管理体系是否能够有效构建关系着浙江省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但仅仅依靠传统台风巨灾风险管理体系不足以对抗巨灾风险。本文论述了传统巨灾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通过以证券化创新模式向资本市场分散巨灾风险,以完善台风巨灾风险管理体系。

【关键词】巨灾;台风;风险管理;证券化

一、引言

据统计,近20年台风灾害给我国带来平均每年370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占各类自然灾害经济损失总额的15%。浙江海岸线绵长曲折,受台风灾害影响非常大,造成较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对于浙江省来说建立有效的台风巨灾风险管理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传统巨灾风险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1.财政补偿不充分

我国对于巨灾风险的财政补偿资金主要来源于抚恤和社会保障支出中的救灾支出。虽然近年来我国抚恤和社會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虽逐年上升,但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仅为2%左右,救灾支出作为抚恤和社会保障支出的一部分,只占财政支出的0.2%,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虽然我国救灾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的增长速度有所上升,但是远低于自然灾害损失的增长率,出现了救灾支出与自然灾害损失增长的不匹配,财政安排的救灾支出对于自然灾害所带来的损失依旧是杯水车薪。

2.巨灾保险制度的局限性

保险补偿资金来源主要是保费收入,不会牵涉到占用生产建设基金的问题,而财政补偿有可能挤占生产建设基金,因此保险补偿相比财政补偿方式更具有优势,应当在巨灾损失补偿中占据主导地位。

虽然通过保险补偿巨灾损失有诸多好处,但是,自1995年《保险法》在财产保险基本责任中剔除掉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后,通过我国的保险市场对巨灾损失补偿失去应有的效果,巨灾保险覆盖率较低。例如汶川大地震保险补偿方式赔付了16.6亿元,仅占直接经济损失的0.2%,而发达国家保险补偿占经济损失的比重为60%-70%,而在全球该比重的平均水平为 36%。我国巨灾保险市场需求旺盛但供给不足,存在着巨灾保险制度缺位所带来的承保能力严重不足等问题。

3.我国现有保险市场承保能力不足

承保能力即保险公司承担风险的能力。衡量保险业承保能力最为常用的指标是肯尼系数,即净保费/盈余指标,该比率为一些国家保险监管指标之一,用来衡量保险公司消化超过平均值损失的能力以及财务实力,肯尼系数越低,则承保能力越强。一般而言,肯尼系数不应大于2,我国近年来肯尼系数几乎都是大于2的,可以看出我国保险业承保能力不足。

而且我国再保险公司主体少,传统再保险对巨灾风险的承保能力非常有限,传统再保险制度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巨灾保险需求,再保险这种方式的制度局限性凸显。

三、巨灾风险管理新道路

保险公司的承保能力面临巨大缺口,使得保险业迫切需要在传统再保险之外寻找解决之道。发展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将巨灾风险向资本市场进行转移,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1.巨灾期货((Catastrophe Future)

巨灾期货是指以巨灾风险指数或是巨灾损失率为交易标的的期货商品,保险公司通过在市场上买卖巨灾保险期货产品来抵补超过预期的灾害损失赔付。

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巨灾期货由美国在1992年于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推出。期货产品的价格的计算是基于ISO(Insurance Services Office)所公布的损失率指数,该指数等于一季度内巨灾损失的总额除以该季度内巨灾保险的保费收入,但是巨灾期货在1995年因交易量过低而陆续停止了交易,一般认为造成巨灾期货交易量过低的原因主要有:

2. 巨灾期权(Catastrophe option)

巨灾期权是以巨灾损失率为期权交易标的的期权。保险公司在期权市场上通

过购买期权合同而获得在未来的某一时期的选择权,即在将来保险公司拥有可以选择是按市场价格进行交易,或是按期权合同规定的价格进行交易的权力。

比较著名的巨灾期权的有CBOT经过改进和创新后在1995年推出的PCS巨

灾期权,它采取以PCS公司所定义的巨灾损失指数(PCS Index)作为期权的标的物,该指数以9个地理区的巨灾损失指数分别估算,具体为承保地区在保险期内所产生的巨灾损失的估算值与1亿美元之间的比值。

3.巨灾债券(Catastrophe Bond)

巨灾债券是目前保险风险证券化中使用最广、交易量最大的一种巨灾衍生产品,巨灾债券又称为保险连接型债券,是为了分担与台风、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相关的保险赔付损失而发行的债券。投资者通过购买巨灾债券而将资金投资于发起保险公司,以获取利息并最终得到本金返还。与普通的债券不同之处在于:巨灾债券把本金和利息的偿还同巨灾触发事件相关联,未发生巨灾事件时,它是一种高收益债券,所得利息来自本金投资于信托资产所带来的收益;而当巨灾事件发生并且满足约定的触发条件时,巨灾债券投资者可能损失利息甚至本金。

四、对策与建议

由于巨灾损失补偿机制的不完善,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需要融入证券化方式作为补充,巨灾风险证券化产品可作为传统再保险风险机制的补充。但考虑到巨灾保险正外部性,国内现有的国家财政补偿方式作为既有的制度基础,要成为巨灾债券创新的路径依赖,从而实现巨灾债券创新的渐进的制度变迁过程,而不是完全依赖资本市场解决问题。政府在巨灾债券运作机制中,其定位和作用可以通过国家级和地方省级政府建立巨灾保险基金来实现。实现多层次的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单浙明.论建立我国巨灾保险保障体系[J].保险研究,2006(4).

[2]王和.中国农业保险巨灾风险管理体系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13.

[3]卓志,王琪.中国巨灾风险基金的构建与模式探索—基于巨灾风险融资体系的视角[J].保险研究,2008(10).

作者简介:

包薇薇(1988—),女,河南省洛阳市人,汉族,助教,硕士,研究方向:金融与保险。

作者:包薇薇

上一篇:上半年思想工作总结(精选2篇)下一篇:银行业增值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