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小外贸企业外汇风险管理探讨性论文(共3篇)
一、中小外贸企业外汇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长期从事外贸的企业,总体上对外汇风险管理有一整套管理方法。但是随着我国外贸体制改革和外贸经营权的放开,许多新批准建立的中小外贸企业还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外汇风险管理的方法。具体表现在:有的外贸企业没有外汇风险意识;有的外贸企业虽然意识到外汇风险的存在,但是缺乏一套科学的方法;有的外贸企业有规避外汇风险的方法,但是相应的方法不科学。因此,在从事国际贸易的同时,如何规避外汇损失的风险,获得外汇风险收益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将针对中小外贸企业在外汇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介绍外汇风险涵义、种类、构成要素,提出解决中小外贸企业外汇风险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与措施。
二、外汇风险涵义、种类、构成要素及其关系
下面介绍外汇风险涵义、种类、构成要素及其关系。
1.外汇风险。外汇风险是国际企业在国际经济、贸易、金融等活动中,以外币计价的资产与负债,因外汇汇率波动而引起其价值上涨或下降所造成的损益的可能性。
2.外汇风险的种类。外汇风险一般分为交易风险、会计风险和经济风险。交易风险是以外币计价或结算,从交易发生到完成的这段时间里因汇率发生变动而使得实际收到或支付的本币价值发生变化的风险。前面本文讲述的就是交易风险。会计风险又称折算风险,是指跨国公司的母公司在与海外的子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中因汇率的变化所引起资产负债表某些项目产生账面损益的风险。经济风险是由于外汇汇率发生变化而引起国际企业未来收益变化的一种潜在的风险。中小外贸企业关注的和本文讨论的主要是交易风险。
3.外汇风险构成要素及其关系。外汇风险是由三个要素构成,即本币、外币和时间。本币是企业衡量经济活动效果的共同指标。外币是国际企业衡量对外贸易商品价值的经济指标。时间是构成外汇风险的主要要素,一般来说,时间越长意味着风险越大,这就是说预期收到或支付的外汇,时间越长外汇风险越大。
三、中小外贸企业外汇风险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与措施
针对外汇风险,中小外贸企业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与措施:
(一)与贸易对手协商
与贸易对手协商,在对外贸易合同中采取以下相应的防止外汇风险措施:
1.做好进出口商品计价货币的选择,优化计价货币组合。一般选择可自由兑换货币,例如,美元、日元和欧元等。出口以硬币作为计价货币,所谓硬币是指未来具有上浮趋势的货币。进口使用软币,所谓硬币是指未来具有下浮趋势的货币。
2.可以利用保值措施,在合同中设立外汇保值条款。外汇保值条款是指贸易双方在合同中规定交易货币汇率变化幅度,从签订合同到结算日这段时间内,交易货币汇率变化幅度超过双方商定范围,则适当调整汇率,实际收付的外汇金额也按调整后的汇率计算,以避免交易一方承担过大的外汇风险。
3.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好结算方式。可以采用即期信用证或远期信用证,在具备一定的条件下也可以采用托收来防止外汇风险。国际企业出口收汇的原则是“安全及时”。安全就是出口收汇不致遭受汇率波动的损失,外汇收入不遭到拒付。及时是收汇的关键。在出口业务中尽量采用即期信用证结算方式。
4.与贸易对手签订易货贸易协定,采用易货贸易来防止外汇风险。但是相对来说,易货贸易比较困难。但是,这也是一种规避外汇风险的措施。
(二)与外汇银行协商
与外汇银行协商,采取相应的防止外汇风险对策。有时与贸易对手很难协商一致,在这种情况下,还可以与银行协商,采取相应的防止外汇风险对策。外汇银行是经营外汇业务的商业银行。外汇银行有许多外汇业务,如即期外汇合同、远期外汇合同、期权外汇合同、择期外汇合同、外汇借款合同等。
1.即期外汇合同。即期外汇合同是指具有外汇债权或债务的国际公司与外汇银行协商一致后签订卖出或买进即期外汇合同。即期外汇合同交割时间可以在签约后2天内进行。例如,杭州东方公司2007年8月15日向美国西方公司出口机械设备一批,2天内有300万美元的外汇收入,假设出口交单日(8月15日)即期汇率银行买入价为1美元=7.5810元人民币。为了防止近2天内美元汇率的下跌风险,东方公司与当地外汇银行签订了出售300万美元的即期外汇合同。2天后,东方公司将收入的300万美元按合同规定的价格与银行进行交割。假设交割日的即期汇率银行买入价为1美元=7.5410元人民币。由于签订了合同,避免了300×0.04=12(万元)的经济损失。
2.远期外汇合同。远期外汇合同是指具有外汇债权或债务的国际公司与外汇银行协商一致后签订卖出或买进远期外汇合同。出口商的具体做法是:出口商在签订贸易合同后,按当时外汇银行规定的远期汇率预先卖出与合同计价货币与金额均相同的远期外汇,在收到外汇货款时再向外汇银行办理交割。
3.期权外汇合同。期权外汇合同是指具有外汇债权或债务的国际公司与外汇银行协商一致后,向外汇银行支付一定的保险费,在约定的有效期内或规定的合约到期日,有权按照合约规定的汇率履行或不履行合约,行使或放弃自己购买或出卖远期外汇的权力,并进行实际交割或不进行交割而与外汇银行签订的卖出或买进远期外汇合同。期权外汇合同按照国际企业行使权力的时间不同可分为美式期权和欧式期权。美式期权是指国际企业(期权的买方或卖方)在与外汇银行签订期权外汇合同后可以在期权到期日前的如何一个工作日的纽约时间上午9点30分以前,决定执行或不执行购买或出卖期权合约。欧式期权是指国际企业(期权的买方或卖方)在与外汇银行签订期权外汇合同后只能在期权到期日当天的纽约时间上午9点30分以前,决定执行或不执行购买或出卖期权合约。美式期权比欧式期权要灵活,但保险费要高。
4.择期外汇合同。择期外汇合同是指具有外汇债权或债务的国际公司为了消除外汇风险与外汇银行协商一致后,约定在远期外汇合约的有效期内的任何一天,有权要求外汇银行实行交割,而与外汇银行签订的卖出或买进远期外汇的合同。
5.外汇借款合同。外汇借款合同是指有远期外汇收入的国际公司,通过改变外汇风险时间结构,与外汇银行签订一份即期借入一笔与其远期外汇收入相同金额、相同期限、相同货币的外汇借款合同。
因此,中小外贸企业可以根据本企业面临的实际情况,对有损失的外汇风险可以有选择地采取上述相应的对策与措施加以规避,同时也采取上述相应方法获取外汇风险收益。总之,中小企业在外贸外汇实践过程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这样才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与发展。
参考文献:
2005年7月21日, 经国务院批准, 在坚持“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三原则的前提下,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公告》宣告放弃单一盯住美元的人民币汇率制度, 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即日从美元兑8.2765元人民币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 一次性升值2.05%。这次历史性的汇率制度改革, 向银行和外贸企业传递了应充分重视汇率风险并采取必要的手段防范汇率风险的信号。
为了适应新的汇率制度和银行、企业规避外汇风险的需要,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和中国银监会在近两年内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放宽对资本兑换的管制, 推动外汇交易市场建设, 内容包括:改革交易的模式, 引入做市商制度和询价交易;增加外汇的交易品种, 先后在零售市场和银行间市场推出远期交易和掉期交易, 提供避险工具;放松外汇业务限制, 放宽市场准入资格;给银行更大的汇率定价权。到此, 一个功能齐全、与国际接轨的规范化市场框架基本形成, 也奠定了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的市场基础。
2 人民币汇率风险的现状
汇率改革以来, 人民币汇率按照改革要求实现了双向波动, 综观近两年人民币走势, 人民币汇率水平已经开始反映出市场供求水平, 波动幅度相比汇改前明显增强, 人民币对几种主要货币亦呈现出“涨跌互现”的风险。
2.1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风险
由于人民币现在还不是国际流通货币, 中国外贸企业同主要贸易国和地区, 例如美国、欧盟和日本等签订贸易合约时不得不按该贸易国、地区的货币作为合约货币, 美元、欧元和日元、港元等都是主要交易结算货币, 而我国企业更是习惯于将美元作为结算货币的首选, 我国的外汇储备亦是以美元为主, 分析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从美元走势上分析,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屡创新高, 基本呈现“稳步攀升”的升值走势, 从短期发展趋势看, 结合人民币汇率与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以及银行间市场实际情况等方面考察, 人民币兑美元升值的压力仍然存在, 若不出意外,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今年会继续保持双向波动、小幅升值、速度加快、弹性增大的走势。但从长期发展趋势看, 人民币汇率风险具有不确定性。人民币在未来是否升值, 我认为还是主要取决于国家调控的力度, 而国家操纵的力度又与我国的国情密切相关。因此, 在有管理浮动, 参考一篮子汇率制度下, 外贸企业不能凭主观意识对人民币的升值和贬值妄下断言, 而应不断适应人民币升值贬值的波动, 掌握规避风险的能力, 才能确保企业的稳健经营。
2.2 人民币兑其它主要货币汇率风险
对应于人民币兑美元在小幅波动中单边升值的走势, 汇改以来, 人民币兑我国主要贸易伙伴的货币欧元和日元呈现出有涨有跌的走势, 但其波动曲线没有美元平滑, 变动幅度明显大于美元, 根据人民银行发布的5种货币最新人民币汇率中间价, 相比于汇改前, 人民币兑欧元贬值, 对日元略有升值, 对港币升值明显, 对英镑则在波动中略有贬值。
以上状况说明, 在现行由市场供求决定的汇率制度下, 人民币兑不同币种升贬的风险是不同的, 外贸企业不应只局限于人民币兑美元的升值贬值, 而应以更多的视角透视人民币汇率才能正确理解人民币汇率的波动。
3 外汇风险对中小型外贸企业的影响
人民币汇率变动是我国现实环境与外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而汇率的变动又会使企业的经营收益、税收状况和长远战略面临更多的不确定的因素。
3.1 对内资企业的影响要大于对外资企业的影响
多年以来, 我国外资企业的进出口一直多于内资企业, 外资企业不但有国内提供的各项政策性优惠, 还拥有信息、销售渠道、资金、技术、管理等各方面的优势。一方面, 外资企业中, 从事加工贸易的要多于内资企业, 在贸易方式上外资企业受到汇率变动的影响小;另一方面, 外资企业可以通过内部交易、转移定价等种种手段, 来达到避税和转移风险头寸的目的, 加之国外的外汇市场较国内发达, 金融工具手段先进, 外资企业的外汇理财经验要远比内资企业丰富。相比之下, 我国内资企业主要是依靠劳动力比较优势, 使大多数产品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 长期依赖薄利多销、恶性竞争, 企业经济效益不佳, 利润率较低, 产品价格缺乏承受风险的空间, 因此, 汇率稍有变动, 就会对内资企业产生重大影响。
3.2 对流通型外贸企业的影响要大于对生产型外贸企业的影响
流通型外贸企业北京话俗称“国际倒爷”, 是指不直接生产出口产品, 专门从事商品贸易的有进出口经营资格的外贸企业, 这类企业经营范围一般较宽, 基本上除国家禁止和限制商品以外的所有商品都可以做, 但这类企业没有属于自己专门的生产基地, 出口的产品都是从别处收购或接国外订单后委托国内企业加工, 进口的产品也不是由自己最终消费使用, 在产业链中位于居中位置, 占压资金较少, 所进出口的商品均出于贸易目的, 以赚取国内外中间差价, 主要靠掌握国外销售渠道或国家分配的配额许可证生存。而生产型外贸企业出口、进口的商品均为自己生产加工和消费使用。随着越来越多生产型外贸企业的出现, 流通型外贸企业资金周转的压力越来越大, 利润空间也越来越窄。据河北省商务厅调查, 省内流通型外贸企业的平均利润仅为3%-5%, 有的外商出于货源稳妥的考虑, 也愿意和生产型外贸企业达成交易。因此, 生产型外贸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外汇风险的影响要小。
3.3 对单一出口或单一进口企业的影响要大于进出平衡的企业
这里面的道理在于单一出口或单一进口企业外汇风险的受险头寸较大, 汇率变动对进出口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不能相互抵消, 而对进出大体平衡的企业来说, 风险头寸较小, 出口受损, 进口能盈利, 进口受损, 出口能盈利。
参考文献
[1]刘明康.促进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健康发展[J].中国金融, 2006, (22) .
[2]吴晓灵.汇率风险管理与金融创新[J].中国外汇, 2006, (9) .
自2005年7月以来, 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等一系列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此次汇改, 使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入程度进一步加深, 与此同时, 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对国内金融市场的影响显著扩大。2007年8月, 美国的次贷危机爆发, 加大了我国金融市场的波动, 外贸企业受到的冲击尤为明显。因此, 研究外贸企业如何在汇率市场化的条件下管理汇率风险,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外贸企业外汇风险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
从宏观层面看, 我国外贸企业在进行外汇风险管理时, 缺乏一个规范、完善和发达的金融市场与之相配套。2005年汇改以来,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配套改革措施。这些制度为我国金融市场特别是汇率市场的稳定发展都起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应该看到, 我国金融市场刚刚起步, 金融衍生工具品种单一、金融服务业服务意识淡薄、金融服务配套机制不完善都极大挫伤了国内外贸企业利用金融市场管理汇率风险的热情。
(二)
从微观层面看, 我国外贸企业长期处在国家的“避风港”, 面对“突如其来”的汇率风险环境, 尚未建立起一套比较完整的汇率风险管理系统。主要表现在:
1. 汇率风险意识淡薄
由于长期以来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 企业规避汇率风险观念较为淡薄, 对汇率工具不够了解, 限制了其对避险产品的运用。一些企业, 特别是国有企业, 仍未完全转变经营理念, 往往将汇率风险归咎于政策性因素, 缺乏主动避险意识。近日, 央行上海总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适应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促进上海市外向型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指导意见》, 其目的就在于鼓励企业以汇改为契机, 在转变生产经营方式的同时, 保持产品价格优势, 推进结构调整步伐,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同时, 引导企业通过自身风险管理消除汇率波动的影响, 指导企业利用各项外汇政策和外部市场工具管理汇率风险。
2. 外汇风险管理能力有待提高
计量市场风险的方式很多, 包括缺口分析、久期分析、外汇敞口分析、敏感性分析、情景分析以及Va R方法等。但我国的外贸企业刚刚起步, 有些外贸企业甚至还不能计量本单位承担的外汇敞口风险。即使能够计算出外汇风险敞口, 也由于缺乏相应的管理手段而不能及时做出反应和调整。在运用外汇风险管理的方面, 更多的依靠资产负债表表内管理的方法, 未能灵活使用货币衍生工具来对冲或减少外贸企业存在的货币风险。
3. 缺乏风险管理的专业人才
我国风险管理的教育起步较晚, 专业人才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根据上海市统计局公布的《2006年末行业分类全市从业人员》报告, 上海金融业从业人员为19.57万人, 占总从业人员数885.51万人的2.2%;而同期香港金融业从业人员达16.77万人, 占总从业人数255.91万人的6.6%;美国2000年度和2005年度金融业从业人员分别占总从业人数的11.4%和11%。如参照这两个城市的比例, 上海金融业的从业人员应在60万到100万之间, 这意味着上海金融人才与世界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而且, 与其他金融中心相比, 上海虽然拥有熟知本地市场操作的专业人才, 但缺乏与国际银行的合作经验, 因此, 他们会比较倾向于按照本地的习惯操作, 而忽视时间性以及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
4. 没有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系统
风险管理战略就是建立和维持一个健全的风险管理系统。而国内外贸企业由于对风险管理的意识不足, 以及缺乏足够的专业人才等原因, 尽管近年来也建立了一些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但离现代化的风险管理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 因此要大力加强信息系统的建设, 采取相应措施, 确保数据准确、可靠、及时和安全地传递给决策层, 并根据需要对管理信息系统及时改进和更新。
二、对我国外贸企业外汇风险管理的建议
汇改后, 汇率变动的不确定性一下子把以进出口为主营业务的外贸企业推到了汇率风险的最前沿。如何规避汇率风险、保证既得利益的实现成为进出口企业日常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 有选择地组合运用各种避险策略来降低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
(一) 树立必要的风险意识
对于汇率风险, 我国外贸企业首先应该从观念上给予重视, 即确立企业积极管理汇率风险的管理哲学。一方面, 风险管理可以通过增加未来预期现金流, 降低汇率风险;另一方面, 通过风险管理稳定企业的经营收入或支出, 确保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行。因此, 关键是要建立风险管理机制, 借鉴和引进国外和成熟市场的风险管理方法和经验, 建立自己的风险监控体系, 对市场参与者进行风险意识的培训, 掌握风险管理方法和技术, 来化解汇率变化时对我国外贸企业的冲击。
(二) 强化企业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
1.改变经营运作和结算的方式。在人民币汇率处于单边上扬趋势下, 企业提高出口产品价格、增加内销比重是规避汇率风险最直接的办法。对于进出口频繁的外贸企业来说, 可以通过配比 (Matching) 的方式来实现货币风险管理。配比, 即在一段时间内, 通过保持进出口贸易总额在币种、金额和收付时间上完全相同, 从而抵消汇率变动影响的方法。在结算币种的计价选择方面, 原则上使用“收硬付软”, 即在出口贸易中力争硬币计价结算, 在进口贸易中力争软币计价结算。此外, 企业也可以通过匹配资产与负债的期限和货币结构来防范汇率风险。比如, 当人民币汇率有升值预期时, 出口商应尽量多使用即期信用证、跟单托收结算, 少使用赊销结算, 争取尽早收汇;进口商应尽量多使用远期信用证或延期付款信用证、D/A跟单托收、赊购结算, 争取推迟付汇。
2.灵活运用外汇衍生产品。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具有杠杆效应, 其主要功能是为了对冲风险和套期保值, 有利于企业的资产负债管理, 有利于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和方便企业筹资。当前我国比较成熟的金融衍生产品有远期结售汇、外汇掉期交易等等。从国外的经验看, 外汇衍生产品是企业最主要的避险工具之一。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企业规避汇率风险情况调查”, 在我国, 运用金融衍生产品是使用贸易融资之外, 企业使用最多的汇率避险方式。但我们也应看到, 金融衍生产品是汇率风险管理的工具, 但由于其具有杠杆作用, 所以也是把“双刃剑”, 其本身固有的风险性和金融衍生工具运用的复杂性似乎有些让人望而却步。所以, 应该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规范金融衍生工具交易行为, 以既定的制度和应急措施来防范意外冲击, 从而有效地管理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风险。
(三) 进行风险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和人才储备
从国际经验来看, 衍生产品市场的高速发展需要大批从事相关设计、估值、交易、风险管理的专业人才。目前, 中国风险管理的专业人才还非常匮乏。虽然国内已有多所高校开办了诸如金融工程、世界金融、金融风险管理等专业进行专业人才培养, 但与国外金融发达国家相比, 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 都有很大的差距。因此需要加强本土金融工程人才的培养、交流与合作。国内企业, 特别是金融服务类单位和外贸类企业可以根据本单位的要求, 建立风险管理部门, 引进和储备风险管理的专业人才。
(四) 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
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是进行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工作的基础。风险管理系统必须解决好以下问题:
首先, 以适合企业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标准为基础, 结合企业的业务特点, 制定一套具有很好的可操作的方法, 作为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系统执行工作的依据;其次, 成立信息安全管理部门, 明确其任务, 并在执行安全管理工作方面赋予相当的权力, 以保证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系统真正发挥其价值;最后, 借助必须的工作流系统, 监督风险管理和风险评估工作的状态、过程和最终结果, 以体现计算安全管理部门存在的价值。通过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将从各部门传递过来的信息进行综合评估, 测定企业在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 并把监控和测评的结果反馈给企业的决策层以及相关部门, 最大可能地调动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力量来防范企业风险。
摘要:2005年7月, 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将不再保持, 人民币与美元或其他非美元的货币之间的汇率波动可能会不断拉大, 致使我国外贸企业直接暴露在汇率敞口之下。而国内外贸企业由于受市场宏观条件和本单位内部因素的约束, 尚未建立起一套应对外汇波动风险的风险管理机制。在此背景下, 本文对本阶段国内外贸企业的风险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外贸企业,外汇,风险管理
参考文献
[1]查尔斯·W·史密森/著, 《管理金融风险——衍生产品、金融工程和价值最大化管理 (第三版)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11月
[2]闫屹杨丽/主编, 《国际金融 (第二版) 》,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6年5月
【论中小外贸企业外汇风险管理探讨性论文】推荐阅读: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探讨07-09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对策探讨09-12
中小企业战略管理浅析论文11-11
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风险控制探究论文11-10
论中小企业品牌战略的相机抉择11-05
外贸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07-04
中小企业成本核算论文07-27
中小企业财务预算论文10-15
中小企业管理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