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商银行操作风险管理

2024-07-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农商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推荐8篇)

农商银行操作风险管理 篇1

—秦都农商银行柜面操作风险防范与控制经验介绍

“设绳墨而取曲直,立规矩以为方圆”。合规不仅是银行风险管理的要求,更是我们秦都农商银行生存与发展的根基。近年来,我们从规章制度、员工守则、行为规范、企业文化、党风廉正、违规处罚、行为排查、思想教育等方面着手,进一步加强基础管理,在风险防范和合规建设、尤其是柜面操作风险防范与控制上取得了一些成绩。总结起来,就是做到道德教育到位、制度执行到位、监督管理到位和榜样作用到位“四个到位”。

一、强化合规意识,加强道德教育。

“思考方式决定行为和成就。”近年来,秦都农商银行高度重视员工合规意识的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让合规的观念和意识渗透到秦都农商银行每一个员工的血液中,渗透到每个岗位、每个业务操作环节中,促使所有员工在开展经营管理工作时能够遵循法律、规则和标准。合规不是一日之功,违规却可能是一念之差,因此我行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员工的自我管束能力。一是强化法纪意识。我行积极开展法制教育,增强员工的防范意识、法律意识;用现实的案例教育身边的人,使员工将法纪规范熔铸在自己思想中。二是强化奉献意识。引导员工加强自身修养,学会心理调控,不盲目与人攀比,防微杜渐,面对各种诱惑保持高度的警觉性;引导每个员工珍爱集体荣誉,关心集体的共同利益、共同目标、共同荣誉,增强集体观念。三是强化自觉意识。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地运用各种社会规范指导和检点自己的行为,使自己循规蹈矩。四是坚持流程。流程制是解决合规经营、防范资金风险的最有效方法,实践证明,人制代替流程制往往隐藏着较大的道德风险隐患,流程制的监督保障更能够为稳健经营提供强有力的督查制约。

二、培养良好习惯,提高执行能力。

随着柜面业务的日趋多元化和科技革新,秦都农商银行从风险防控实际出发,制定完善各项业务规章制度以及柜面业务操作流程,建立了以提高执行力为目标的制度体系。一是建立问责制,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度。引导员工增强利用制度自我保护意识,由“要我执行制度”转变为“我要执行制度”,做到有章必循,违章必究,形成制度制约。对违规违章操作的责任人,加大违规处罚力度,保证制度执行严肃性,警示全行、震慑违规人员,有效解决有章不循、违章操作、屡查屡犯的问题。二是不断创新操作流程和管理制度,对实践证明仍然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必须坚持;对于不适合形势发展要求的,及时进行全面检查梳理,制定出合规经营程序以及合规手册、员工行为准则等合规指南,为全行员工恰当执行法律、规则和准则提供指导。三是培养员工良好习惯,坚持按照操作流程处理每一笔业务,把习惯性的合规操作工作嵌入各项业务活动之中,让合规的习惯动作成为习惯的合规操作。四是正确处理好合规经营与业务发展的辨证关系,只有合规经营,业务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在合规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平台上达到更高质量和更有效益的合规。

我行代理的低保、高领补贴等批量代发业务较多,为了保障客户权益,初次使用必须本人持身份证或相关有效证件重置密码。今年三月份,一位客户拿着农村低保的存折来我行办理取款业务,但是却不知道密码,他说反正都是政府里发的补贴,是国家白给的钱,要求我行员工告诉他。我行员工从合规角度出发,耐心向他解释“不能为客户代办业务”的有关规定。但是,这位客户仍然坚持取款,并扬言不办理就要投诉。虽然心存委屈,但我行员工依然坚守制度规定。事后,当有客户因丢失存折前来办理挂失手续的时候,我行员工才发现,这个存折账号正是先前那位客户想要冒领的。正是因为我行员工严格执行柜面操作相关规定,才为客户挽回了不必要的损失,也为自己、为单位规避了风险。

三、完善绩效考核,建立监督机制。

一直以来,我行不断完善体现业务发展与合理管理并重的绩效考核办法,建立风险防范的长效监督机制。一是将合规经营落实情况考核纳入业绩考核指标体系,并作为衡量各支行工作绩效的指标之一,使其和领导业绩、员工收入紧密挂钩。二是建立奖罚并重的专项考核激励机制。对合规工作做得好或对举报、抵制违规有贡献者给予保护、表扬或奖励;对履行工作职责中仅有微小偏差或偶然失误、且未造成不良后果的,予以免责或从轻处理;对存在或隐瞒违规问题、造成不良后果者,要按照规定给予处罚,追究责任。三是建立合理化建议制度。通过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充分发挥员工的智慧,重视他们的意见,给他们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机会,引导他们提出改善业务操作、防范风险的合理化建议,凡是员工自己提出来且受到重视并在实践中得以运用的建议,员工自然会铭记在心,自觉执行。四是召开合规质询会,最大程度发挥监督效能。今年来,为进一步强化风险防控能力,促进依法合规经营。我行每季度就序时稽核中发现的违规行为及问题,召开违规行为质询会。就业务、风险、财务、电子银行等业务涉及存在问题的责任人召开质询会。质询会采取人人过关的形式,相关责任人对存在问题逐一答询,剖析问题原因,明确纠改时间,并对今后如何规范操作进行表态。总行管理部门就存在问题的风险点及后果进行详细深入分析,并对相关制度及操作要求进行讲解,要求各支行严格按照标准执行,降低操作风险。

四、抓好典型教育,树立榜样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正面典型是旗帜,可以启迪心灵,引路导航;反面典型是警钟,可以敲山震虎,以之为鉴。一是我行领导率先垂范,以身作则,给下属员工做出合规操作的良好示范。合规从高层做起,从一把手做起,口头要时时讲合规,行为要时刻体现合规,给广大员工做出合规经营的良好示范,只有各级管理人员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才能保证合规经营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合规经营才能在银行经营中发挥作用。二是我行通过业务知识竞赛、业务技能比赛、优质文明服务明星竞选等活动,树立优秀员工典型,在全辖营造“比、学、赶、帮、超”氛围。把竞赛活动作为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平台,提高员工队伍业务水平,推动员工队伍素质建设。三是案件警示教育是有力震慑犯罪潜在行为的最有效手段,通过透视发生的各类案例,抓住典型,经常组织员工学习案件的警示教育,特别是案件的量刑、给家庭带来的危害和处理人的力度,达到警钟常鸣、防患未然的目的。

古人讲:“时移则势异,势异则情变,情变而法不同。” 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我行与时俱进,进一步创新内控方式的同时,狠抓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努力实现将合规从文字变成意识、从意识变成行为、从行为变成习惯这一目标。“万金手中过,合规心中留”,这是秦都农商银行对一线柜面工作人员的要求,也是秦都农商银行始终践行的社会承诺。

农商银行操作风险管理 篇2

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下,各个国家经济、文化交流越发频繁,促使国内外金融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商银行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农商银行是地方资金流动的第三方平台,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等特点,其中会计风险最为突出,由于其贯穿于银行所有业务,一旦发生会计风险,将对整个银行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加强对该问题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但能够增强银行自身抵御能力,且能够促进金融体系日渐完善,推进国民经济发展。

2 农商银行会计风险的形成

2.1 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都采用分行制的管理形式来对自身进行管理,农商银行也不例外。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该制度将总行作为核心和中心,在其他城市分别设置分行,由总行统一管理。分行按照总行下达的要求开展各项业务和工作,共同达到管理目标。但随着金融现代化、信息化发展,该管理模式存在的弊端日渐暴露,如管理层过多,延误了要求和任务下达事件,且管理人数需求量较大,指令传递不够及时等问题层出不穷。正因如此,银行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使得农商银行竞争实力大打折扣,不利于银行竞争力及盈利能力的显著提升。不但如此,该管理模式下的集权与分权结合难度较大,循环周期较长,直接增加了风险。

2.2 核算程序存在风险

通常来说,农商银行需要通过人民银行,才能够跨系统开展转汇业务。但是农商银行在具体的实际工作中却并没有严格做到这一点,往往会采取与其他商业银行进行协作的方式来开展转汇业务。因此当面临内部管理与会计制度落实不到位的情况,核算人员极易受到利益驱使,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做手脚,如凭证造假、科目使用不合理等,导致披露的会计信息失真。[1],当前农商银行已经意识到了内部控制重要性,但是尚未制定统一的内部管理制度,缺少对财务风险控制的明确要求,无法为会计人员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最终埋下了安全隐患,给会计操作带来了可乘之机。

2.3 内部会计控制缺失

目前,多数农商银行在日常经营中,将关注点放在扩大规模上,而针对构建起来的网点门店等管理并不重视。不同于计划经济时代,市场经济体制下,金融机构所处环境具有复杂性、多元性等特点,需要银行重视内部控制。良好的内部控制能够实现对银行各项业务的监督和控制。另外,农商银行在风险控制方面并不重视,会计人员自身风险防范意识较为薄弱,在工作中对风险敏感度较低,不利于会计工作有效性的发挥。

2.4 监管职能不明确

农商银行会计工作中,会计人员多身兼数职,不仅要对风险进行管控,还需要进行行政管理。基于此,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风险管控工作的独立性,造成会计人员无法全面落实风险监管职能,使得农商银行始终处于安全隐患当中。一部分地区银行内部会计人员在工作中,需要对日常账目进行整理,还需要监督风险工作,给管理人员带来了机会,过度干预财务核算工作,促使银行风控能力大打折扣。[2]加之会计工作涉及数据表格较多,与外部市场发展趋势背道而驰,极易产生决策失误问题。综上来看,农商银行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管理问题重重是形成会计风险的主要原因,要想从根本上增强农商银行核心竞争力,亟待解决上述问题。

3 防范农商银行会计风险的相关措施

3.1 优化管理模式

针对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问题,农商银行应积极吸引国外银行先进的管理经验,增加农商银行管理机制中对风险管理机制的重视,进而使农商银行整体的管理体系更加完善,实现对整个银行各项业务的整体覆盖。同时随着新经济形势的到来,越来越多先进的、新型的管理方法层出不穷,农商银行可以结合自身特点,选择合理的管理方法,逐渐探索一条适合本银行发展的新型管理模式。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管理工作中要重视对会计风险的管理,对业务发展的各个环节都应给予足够的关注,保证资产、负债等业务得到高效管理。在此基础上不但能够及时预见会计风险、防范风险,且能够构建良好的业内文化,形成良好的作风。[3]

处在现代金融环境中,农商银行还应积极完善财会规范,除了对从业人员职业规划、态度等进行完善,还应从法规、制度等职责方面形成一套完善的会计规范体系,为会计人员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促使会计人员能够在工作中及时发现问题,并与管理者共同商议防范措施,最大限度上避免会计风险对农商银行产生的不良影响。

3.2 完善核算体系

农商银行能否有序发展、避免会计风险对银行产生的消极影响,与内部核算体系存在非常密切的联系。因此农商银行应针对当前会计核算存在的缺陷及不足进行相应的完善,从制度制定与执行两个方面入手,促使核算体系能够为会计人员顺利开展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4]不仅如此,商业银行会计还应严格按照制度要求,形成登记交接制度,增强会计人员责任意识,逐渐加强风险防范屏障。在完善的核算体系支持下,能够促使会计真实地反映出银行的支出及收入,不断提升对会计风险的防范能力。

3.3 加大内控力度

金融系统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势必会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因此面对新经济形势,农商银行要想更好地顺应金融业发展趋势,需要重视内部控制。详细来说,可以对银行会计工作制定领导责任制,对会计工作岗位、环节的关键点进行研究。同时立足于各项业务特点等制定具体的流程,按照责任分离等原则构建会计岗位责任制,促使会计人员能够对资金进行高效管理,最大限度上提高资金利用率的同时,保证资金安全。[5]不仅如此,现金、单据及账务等要进行分离化管理,避免一人承担多项工作,从根本上杜绝徇私舞弊问题的出现。由于会计工作贯穿于整个农商银行各项工作全过程,所以在防范会计风险时要树立全局观念,将内控系统制度与措施等要素有机整合到一起,从而构建稳定有序、安全的会计秩序。

3.4 重视监督和管理

为了提高农商银行整体竞争力,除了采取上述措施,还需要加大对会计工作的检查和监督,加快银行会计工作朝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在具体工作中,针对会计监督工作,农商银行要认识到信息化时代下信息技术在防范会计风险中的积极作用。[6]针对当前银行会计工作现状,适当增加资金、人力投入,构建智能化、现代化监督检查体系,从而有效弥补人力监督和检查存在的不足。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不但能够及时发现会计漏洞,且能够提高会计操作风险控制能力,实现对会计工作的动态监督,从而促进我国农商银行健康发展,减少风险带来的消极影响。

4 结论

根据上文所述,会计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是银行各项业务及工作的真实体现。但现今农商银行在业务开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缺陷,因此农商银行应根据自身风险特点与会计工作问题,坚持合理原则,从管理模式、核算及内部控制等多个层面入手,规范银行会计工作,不断提高会计工作的准确性及真实性,从而促进我国农商银行又好又快发展,成为金融领域的佼佼者。

参考文献

[1]詹丹丹.我国商业银行会计风险及其防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1):175—176.

农商银行操作风险管理 篇3

关键词:吉林省;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 F832.4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23.039

吉林省倡导国家政策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建设,而吉林省农村商业银行在这股农村经济发展的大潮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吉林省农村商业银行最初为从事农业的中小企业贷款发展成为广大农户提供一定的信贷资金。对稳定吉林省经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业务的扩展,农村商业银行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信贷风险管理问题,同时农村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它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持续的改进完善。本文将以此为背景,探讨吉林省农村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不独立且贷款行业集中度过高,信贷检查制度、利率定价、客户评级及资产评估体系等多项问题,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提供借鉴。

1信贷风险管理不独立且贷款行业集中度过高

1.1 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不独立

吉林省绝大多数农村商业银行基本上都是按照现代企业的组织构架和管理机制实现了自己的法人体制,即董(理)事会领导下的行长负责制[1]。行长不但可以能领导全行的公司业务部,还能直接干涉个人业务部的信贷调查、信贷评估和信贷审批等多个业务环节,造成信贷风险管理的不独立,更易引起信贷风险管理问题的发生。

1.2 农村商业银行贷款行业集中度过高

农村商业银行由于地方性质特别浓厚,而且受到地方经济发展的局限,往往贷款投向会偏向于集中到某一个或者两个行业之中,一旦这个行业出现问题,信贷风险就面临突然变大的局面。吉林省当前农业发展最快的当数粮食产业、养殖业,吉林省农村商业银行针对粮食产业和养殖业所投入的信贷资金也最多。而粮食产业和养殖业一旦遇到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和瘟疫灾害时,信贷风险就面临突变的局面。

2检查制度、利率定价、客户评级及资产评估体系问题

2.1 农村商业银行信贷检查制度问题

现阶段吉林省农村商业银行面临着一个尴尬的局面:从事农业信贷业务办理的人员年龄偏大,业务文化素质和业务知识普遍偏低,执行力也不够强,往往习惯于旧的制度要求,不去主动学习和贯彻新的制度要求。贷前调查不尽职、不详细,调查过程完全靠个人经验、靠直觉的判断,不能深入到广大农户中去,对需要借贷的农户进行详细全面的调查、分析和统计,人为地降低了贷款的合规准入门槛。这些业务员在对农业信贷审查时只凭借申请人提供的文字材料便轻易定夺,不去做详细的核查。贷后检查流于形式,作为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没有认真的对借款人、担保人的资金使用状况、生产经营状况做跟踪反馈,不能及时发现信贷风险,造成了信贷风险级别的上升[2]。

2.2 农村商业银行利率定价问题

吉林省农村商业银行根据国家政策法规、本行的内部制度要求对信贷资金利率进行定价,不能充分地考虑吉林省农村产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信贷资金利率定价过于随意,这就不是有效的风险。具体反映在,不去做详细的数据统计和分析,没有一个具体的参数做对比;没有很好地体现利农惠农的要求,部分地区对农户贷款、涉农企业贷款执行贷款利率浮动政策出现偏差,“一浮到顶”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不会对客户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和分级,不能有效地实行差别化利率政策,对优质客户的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不强,这些分门别类的问题归集在一起后将无形中造成农业信贷风险升级,致使银行和农户产生重大的损失。

2.3 农村商业银行客户评级问题

吉林省农村商业银行没有深入到广大农村中去对那些需要借贷资金的农户做详细的调查和分析,同时行内现有的客户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现有的信用评价不能完全的反映客户的信用状况。吉林省农村商业银行信用评价虽然对借贷的农户进行了定量的分析,但是分析依然不够彻底,没有明确到如何对家庭收入、个人品质等条件进行评分,不能客观准确地反映出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具体体现为,农村商业银行没有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无法正确的鉴定农户家庭收入,无法正确鉴定经营管理水平,也无法鉴定农户的个人品质等。在这种背景下,如果客户经理仅仅靠打听来判断,会存在较大的误差,引起信贷风险的扩大。这就需要吉林省农村商业银行制定一套更为完整、更符合当前农业信贷业务所需的客户评级定量标准,降低农业信贷风险级数。

2.4 农村商业银行资产评估体系问题

吉林省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户对资金的数量要求增多,为了保证当前农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促进农业经济发展,避免骗贷事件发生,吉林省农村商业银行正不断提升农业信贷担保和资产评估。但是对于抵质押物的评价却是一个比较新的很难掌控的方法,很难确定一个适当的评估方式。现阶段吉林省农村商业银行为了避免担保和资产评估风险将这部分业务委托给专业的资产评估机构去完成,然而实行难度巨大。一方面是因为农村商业银行的抵质押一般额度都不大,如果每一笔贷款都聘请专业机构进行评估成本就会大大提高。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农业产品,特别是畜牧业及种植业抵质押物一般评估起来也很难,这就需要更加完善的资产评估体系。

参考文献

[1]赵春秀,郑丕谔.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分析[J].经济问题, 2008(04):115-116.

[2] 周春喜,任佳慧.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综合评价研究[J].科研管理,2004,25(02):53-58.

作者简介:董嘉祺,长春科技学院,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 财务管理专业。

农商银行营业网点管理办法 篇4

(草案)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某某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行”)营业网点管理行为,明确营业网点管理的内容及流程,促进规范、稳健经营,根据《中国银监会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2015年3号令),《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金融许可证管理办法》等有关规章制度,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行营业网点设置应遵循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顺应机构扁平化管理要求,符合本行发展方向以及合理布局、经济核算、保证安全、方便群众的原则。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营业网点为本行辖内营业部、支行、分理处、自助银行等对外营业机构(以下简称营业网点)。

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营业网点管理是指本行营业网点的设立、变更、撤销等行为。

第二章 营业网点的设立

第五条 本行营业网点设立以服务城乡社区、服务城乡居民、农户和个体工商户、中小企业为主,遵循“社区性、零售型、精品型”的原则。

第六条 营业网点设立的程序。

1.本行充分论证后,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实施方案; 2.经本行董事会审议通过,形成决议;

3.草签营业网点房屋租赁意向书或购买意向书;

4.拟文上报省联社(办事处);

5.经省联社(办事处)同意后,本行正式上报银监部门批准; 6.经银监部门批准后,本行拟文上报省联社申请开通综合业务网络;

7.本行正式签订营业网点房屋租赁合同或购房合同,并装修;

8.办理安全设施合格证及消防设施合格证(消防证明); 9.申请办理金融机构营业许可证及工商营业执照等; 10.正式对外营业。

第七条 营业网点设立申报时须提交以下资料: 1.营业网点设立的请示;

2.营业网点设立可行性研究报告、筹建方案; 3.营业网点设立实施方案;

4.营业场所所有权证明或租赁意向; 5.营业网点设立从业人员的有关情况; 6.本行关于营业网点设立的相关会议决议。

第八条 自助银行的设立。自助银行是指本行在营业场所以外设立、具有独立营业场所,提供存取款、贷款、转账、货币兑换和查询等金融服务功能的无人营业网点,但在商场、酒店、企事业单位等建筑物内放置的仅提供取款、转账、查询服务的自动取款机除外。自助银行的设立程序同第六条、第七条规定。

本行在商场、酒店、企事业单位等建筑物内放置的仅提供取款、转账、查询服务的自动取款机,在实施前应向省联社报备。

第三章 营业网点的变更

第九条 营业网点的变更事项包括:名称变更,营业场所变更,营业场所临时变更,营业网点合并、升格、降格、临时停业等。

第十条 名称变更。指因法人主体发生变化或营业场所地址行政区划发生变化等原因,原营业场所不变但需要变更营业网点名称的行为。

本行营业网点名称中应标明“支行”、“分理处”、“自助银行”和“储蓄所”等机构性质的字样;名称应当符合唯一性和商誉保护原则。

第十一条 营业场所变更(迁址)。指因营业场所不符合安全防范要求、房屋租赁合同到期出租方不愿续租、市政拆迁等原因需要转移营业场所的行为。

营业网点应当有符合要求的营业场所、安全防范措施和与业务有关的其他设施。

第十二条 营业场所临时变更。营业网点因房屋维修等原因临时变更营业场所6个月以内。

营业网点应在原住所、临时住所公告,并提前10日向当地银监部门报告,临时住所应符合公安、消防部门的相关要求。回迁原住所,机构应提前10日将公安、消防部门对回迁住所出具的安全、消防合格证明等材料报告当地银行业监管机构,并予以公告。

第十三条 营业网点的升格。指因业务发展需要,提升网点业务范围的行为。储蓄所升格为分理处应当符合分理处设立条

件,储蓄所、分理处升格为支行应当符合支行设立条件。

第十四条 营业网点的降格。指因受业务发展的限制,降低网点业务范围的行为。分支机构降格不需行政许可,但应事后报告决定机关。因分支机构降格导致的其他变更事项比照名称变更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五条 营业网点的临时停业。营业网点连续停止营业时间3天以上6个月以内为临时停业。经批准的临时停业期限届满或导致临时停业的原因消除的,临时停业机构应当复业,原申请人应在复业后5日内向决定机关报告。遇特殊情况需延长临时停业期限的,应按前款程序重新申请。

第十六条 营业网点的合并。指因业务量缩小、营业场所拆迁、修缮等原因需要两个或多个营业网点并账的行为。被合并网点视同为营业网点撤销进行管理。

第十七条 营业网点变更的程序。1.营业网点的变更应符合监管部门规定; 2.本行就营业网点的变更形成相关会议决议; 3.营业网点变更由总行直接上报银监部门审查批准; 4.经银监部门批准后,本行应在15个工作日内向省联社(办事处)报备。

第四章 营业网点的撤销

第十八条 营业网点撤销的条件。1.由于行政规划,营业网点地址拆迁; 2.安全设施及消防验收不合格;

3.机构网点重复设置;

4.达不到标准化网点建设的要求; 5.服务对象发生变化,服务作用减弱; 6.监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撤并条件。第十九条 营业网点撤销的程序。

1.营业网点撤销时,应按照上述第十八条规定的条件进行充分论证;

2.经相关会议审议通过并形成决议; 3.取得营业网点撤销的证明文件; 4.拟文上报省联社(各办事处);

5.经省联社(办事处)同意后,正式上报银监部门批准; 6.经银监部门批准后,拟文上报省联社申请综合业务网络变更;

7.缴回金融机构营业许可证,注销工商营业执照等; 8.对外公示。

第二十条 营业网点撤销申报时须提交以下资料: 1.营业网点撤销的请示; 2.营业网点撤销的证明文件;

3.本行关于营业网点设立的相关会议决议;

4.营业网点金融机构营业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 5.需要提交的其他资料。

第五章 营业网点的管理

第二十一条 营业网点管理应遵循一致性原则。即金融机构

营业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安全设施合格证、消防安全设施合格证等证照一致。同时应做到综合业务网络系统中的数量、名称、地址等与金融机构营业许可证一致。

第二十二条 营业网点设立、变更经银监部门批准后,应在规定的时间内筹建完毕,并取得安全设施合格证、消防验收合格证明。然后持以上证明和房屋证明到银监部门申请、变更金融许可证,或撤销机构缴回金融许可证。取得金融许可证后,并凭该许可证及监管部门批准文件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注册手续,领取或变更工商执照。在注册地辖区内设立的营业网点必须在取得公安、消防部门对安全、消防设施验收合格证明并报开业决定机关备案。办妥上述手续后方可营业。

第二十三条 本行分为总行、支行和分理处二级管理模式,支行和分理处下不得设立其他营业网点。

第二十四条 本行不得设立代办机构(包括业务代办点、信用站、代办站、联络站等)。

第二十五条 营业部是本行的内设部门,不得下设其他营业网点。

第二十六条 营业网点的名称。应严格按照监管部门批准的名称命名,即必须以所在地的县(市、区)、乡(镇、街道办)、村(路)等地名命名,名称、牌匾、印鉴、证照、标示必须一致,不得随意变动。

第二十七条 营业网点公示。金融许可证、营业执照、安全设施合格证、消防证明、业务公示、主要负责人公示,应当在机

构营业场所的显著位置公示,做到亮证经营。

第二十八条 营业网点设置。应坚持属地管理,只能在行政辖区内设置。如需设立异地分支机构,应符合监管部门的设立要求。

第二十九条 营业网点的证照管理。

1.营业网点管理严格执行先审批后设立、变更、撤销的规定,不得自行调整或先斩后凑,更不得越级上报;

2.证、章、牌、照、标示应由专人管理,责任到人,有关部门应定期、不定期进行检查,并造册登记,留有复印件;

3.营业网点的工商执照年检由综合部统一办理。

第三十条 机构设立、撤销和变更时,应在监管部门指定的有关公开发行的报纸上进行公告。公告的具体内容应当包括:机构名称、营业地址、金融机构编码、邮政编码、联系电话、主要负责人等监管部门规定的公告内容。

第三十一条 营业网点的设施、装修应符合安全管理规定。第三十二条 营业网点应符合省联社营业网点精品网点或标准化网点管理的要求。

第六章 行业管理

第三十三条 营业网点的设立和撤销,应先经省联社(办事处)同意后,再报监管部门批准;营业网点变更直接上报监管部门批准。

第三十四条 营业网点的设立、变更、撤销经银监部门同意后,需在15个工作日内向省联社(办事处)报备。营业网点需调

整综合业务网络的,要在批准后三个月内,书面请示完成综合业务网络的调整。

第三十五条 筹建分支机构,无须向监管部门申请,待申请开业时将筹建方案一并报监管部门。因此,对设立营业网点要审慎,防止盲目投资筹建因不符合许可条件而造成工作被动。

第三十六条 对拟在县域农村金融服务较薄弱地区设立分支机构且不完全符合设立条件的,应向属地监管部门提前报告,征得监管部门原则同意后,方可筹建。

第三十七条 营业网点的证照数应与对外营业的数量一致,并与综合业务网络中的数量一致,严禁擅自停业、撤并、更改系统等行为的发生。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八条 本办法由某某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制定、解释和修改。

农商银行贷款利率定价管理办法 篇5

贷款利率定价管理办法

(草案)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适应农商行体制改革,拓宽信贷投放渠道,促进地域经济增长,充分发挥利率杠杆作用,建立科学的贷款利率定价机制,推进贷款利率市场化进程,达到优选客户、扩大营销、防范风险、提高效益的目的,增强农信社可持续发展能力。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和有关金融政策,结合我行发展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贷款利率定价是指我行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及省联社有关利率管理规定,综合考虑资金成本和供求,根据借款人的信用等级、贷款方式、信贷投向等因素确定贷款利率的行为。

第三条 本办法中的贷款为某某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发放和管理的贷款,包括农户、个体工商户和企业贷款。

第四条 贷款利率定价原则。

(一)成本效益原则。贷款利率的确定必须与本行付出的资金成本、费用成本和目标利润相匹配,最终达到实现效益目标。

(二)择优限劣原则。贷款利率定价必须依据“不同客户、择优扶持”的信贷政策,发挥利率杠杆作用,引导信贷资金投向,进一步优化信贷服务对象结构。

(三)风险覆盖原则。贷款利率定价必须依据不同区域、借款人的信用等级状况和具体贷款项目的风险程度,低风险低利率,高风险高利率,从而通过利率杠杆手段促使借款人提高经济效益,保障各营业网点资金安全,促进经营的良性循环和发展。

(四)市场化原则。贷款利率定价必须依据本县信贷市场实际,充分考虑区域其他金融机构竞争因素,使贷款利率定价管理适应市场需要,具备市场竞争力。

(五)合法合规原则。贷款利率定价必须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和中国人民银行有关利率管理规定。

第二章 定价机构及职责分工

第五条

某某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利率定价管理委员会为贷款定价的日常决策机构,主任委员由总行主任担任,副主任委员由总行分管副主任担任,成员由总行其他副主任、业务管理部、风险管理部、财务会计部、稽核审计部、综合管理部、信息管理部等部门负责人组成。定价委员会负责对我行贷款利率定价的领导和决策,审定批准贷款利率定价管理办法等。

第六条

贷款利率定价管理委员会下设贷款利率定价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总行业务管理部,具体负责贷款利率定价管理日常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按贷款利率定价管理委员会商定的政策,拟定贷款利率定价模式;

(二)拟定本联社贷款利率定价在法定贷款利率基础上的浮动倍数方案;

(三)组织实施贷款利率定价管理委员会审定的贷款利率定价政策,并对各营业网点执行总行贷款利率定价政策的情况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

第七条 总行业务管理部依据贷款利率定价管理委员会拟定的在法定贷款利率基础上的浮动倍数,制定某某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贷款利率定价表,报总行贷款利率定价管理委员会审定。

第八条 辖内各营业网点严格遵守和执行联社统一确定的贷款利率。

第三章 利率定价流程

第九条

财务部依据年末决算数据计算当年贷款资金成本和贷款的管理费用。

第十条 风险管理部根据贷款投放规模,按照贷款市场存在的风险和损失情况计算出贷款利率定价的各项调整指标。

第十一条 业务发展部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确定的基准利率,结合联社的贷款投放规模、利润目标、资金成本、管理费用、风险控制情况及客户类型等因素,提出我行贷款利率定价方案,提交总行贷款利率定价管理委员会审议。

第十二条

总行贷款利率定价管理委员会审议贷款利率定价管理办法和贷款利率执行标准,审议通过后下发文件执行。各营业网点在权限内按总行下发的利率文件严格执行,超权限的上报联社审批。

第四章 贷款利率定价方法及方案

第十三条

贷款浮动利率制定的依据

1、资金来源成本及当地金融市场的竞争能力;

2、借款人(企业)的信用等级、授信额度、偿债能力、资产质量等;

3、贷款方式、主要投向和国家产业政策;

4、资金供求状况和民间借贷利率。

第十四条

贷款利率浮动的标准。按借款对象的信用、用途、期限、金额、风险度、经济区域等确定浮动水平。控制在最高不超过省联社规定的浮动范围内,按省联社要求的《法定贷款利率加点浮动法》实行差别利率定价,其计算公式:

贷款利率=法定贷款基准利率×(1+浮动幅度)

第十五条 短期贷款按合同利率执行至到期日;对中、长期贷款实行一年一定,遇利率调整,从次年的一月一日起执行调整后的同档次贷款利率。

第五章 计息、结息方式及罚息

第十六条

贷款结息按照借款合同约定的结息方式履行结息义务。

第十七条 罚息规定。对逾期贷款(包括展期又逾期)从逾期之日起按借款合同载明的贷款利率基础上再上浮40%;借款人未按合同约定转移用途或挤占挪用贷款,经查实后从转移用途

或挤占挪用之日起按借款合同载明的贷款利率基础上再上浮60%,至到贷款还清为止;对逾期或挤占挪用贷款不能按期支付利息的,按加罚利率计算复息。

第六章 监督与管理

第十八条 总行贷款利率定价实行总行主任负责制,贷款利率定价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为贷款利率定价的第一责任人,副主任、业务发展部、风险管理部、财务会计部、稽核审计部、综合管理部、信息管理部负责人负连带责任;基层分行行长、分理处主任为贷款利率定价执行第一责任人,客户经理负连带责任。

第十九条 贷款利率管理。

(一)各营业网点必须执行总行统一确定的贷款利率,利率执行水平保持一致;

(二)严禁营业网点擅自提高或降低贷款利率浮动标准,严禁出现“人情浮动,优亲厚友利率”;

(三)总行业务发展部、稽核审计部、风险管理部、财务会计部要定期不定期的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二十条

对违反贷款利率管理规定、擅自提高或降低利率,给我行带来经济损失或造成不良影响的人员将依据有关规定予以处罚,触犯法律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一条

对政策性贷款、专项贷款及国务院另有规定的贷款利率按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规定执行,扶贫贴息贷款按照农户

信用贷款利率执行。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由某某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制定、解释和修改。

宁城农商银行制度后评价管理办法 篇6

(暂行)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宁城农商银行(以下简称本行)制度管理,保证制度的质量和效力,增强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根据《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和《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等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制度是指本行为规范内部经营管理行为,根据法律、规则、准则和行业管理规定制定的各类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后评价是指本行对各类制度执行情况和实施效果等进行检验评估,适时进行补充、修订、完善和废止。

第四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行各部门及支行。

第二章 职责分工

第五条 风险合规部门是本机构各项制度的牵头评价部门,负责组织制度后评价,提出评价建议,督促相关部门补充完善。

第六条 各业务条线部门和各管理部门是本部门制度后评价的主体,根据外部要求及自身需要,对制度实施后评价,及时调整、补充和完善本专业条线的制度。

第三章 后评价内容 第七条 后评价主要从制度的健全性、统一性、完整性、有效性等四个方面对制度实施评价。

(一)健全性。评价各业务、管理条线操作、管理、监督、问责、考核等内容是否健全,是否能覆盖本专业、本条线所有环节、部位的管控要求,是否在某一领域、某一业务、管理条线存在制度缺失问题。

(二)统一性。评价各业务、管理条线之间,以及业务、管理条线内部之间的制度是否存在重复、交叉或矛盾问题。

(三)完整性。评价业务操作流程、管理流程、监督、问责、风险点等内容,是否存在流程和条款不明确、内容不完善、操作不顺畅、管控要求不具体、风险点不明确或其他漏洞问题,单项制度中是否存在管理和控制盲点。

(四)有效性。现行制度是否存在内容、要求与现行相关政策法规、监管要求不符或过时,以及与业务发展要求不适应的问题。

第四章 后评价方式和来源

第八条

制度后评价采取定期评价和不定期评价两种方式。

(一)定期评价。每年7月到9月,由风险合规部门组织,确定评价标准和范围,各部室对本业务、管理条线制度进行梳理,提出评价意见,出具部门评价报告,提交风险合规部门审核,风险合规部门根据评价结果,统一出具评价报告,在风险管理委员会上审议通过,报告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并及时报送自治区联社及属地监管部门。评价报告内容应包括:定期评价情况以及本机构一个评价期(上年的6月末至本年的6月末)评价、修订制度情况。

(二)不定期评价。各部门根据需要,随时对本专业条线某一类或某一项制度进行评价,提出补充完善意见,及时修订完善,并报送风险合规部门审查、备案。

第九条 制度后评价的信息可从以下途径获取:

(一)国家政策、法律、法规调整情况以及经济、金融市场变化情况;

(二)监管部门、审计部门对本机构进行监管、审计、检查提出的整改意见、建议;

(三)内部稽核、检查报告提出的问题、建议;

(四)反映制度存在缺陷的意见;

(五)基层各支行、分理处员工对制度执行情况的反馈意见;

(六)各类经济纠纷或经济、刑事案件中反映出的制度漏洞;

(七)实地调研、调查等方式收集的评价意见、建议;

(八)其他途径。

第五章 修订完善

第十条 制度后评价结束后,风险合规部门需提出修订、完善有关制度的建议,相关部门应予以采纳;不予采纳的,应当说明理由,并于后评价结束后半个月内将反馈意见报至风险合规部门。

第十一条 各部门要根据评价结果在当年年内完成制度补充、修订和废止工作,报风险合规部门审查、备案,及时下发实施。对于自治区联社修订的行业管理制度,本行相关部门要尽快完成相应制度的修订工作,确保制度执行的统一性。

第六章 罚则

第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未及时制定、修订或废止制度的,将对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问责,涉及因制度修订、更新不及时,造成责任事故和重大损失的,将按有关规定严肃追究相关部门和机构责任人的责任。

第七章 附则

农商银行操作风险管理 篇7

随着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国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投入的增加, 农村商业银行凭借灵活的管理体制、高效的业务流程、规范的公司治理以及在客户市场的优势, 扎根农村市场, 开拓经营, 成为农村金融市场的领跑者。银监会资料显示, 截至2016年3月末, 农村商业银行数量占农合机构 (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的统称) 的44.4%, 资本、资产和利润分别占农合机构的66.7%、63%和70.5%, 存贷款占比分别从2002年末的59%和58%提高到64%和65%, 全国共有21家入选英国《银行家》杂志世界银行业1000强。本文引入SWOT分析法, 研究肥城农商银行在现有机会和威胁条件的下, 内部优势和劣势所在, 论证肥城农商银行发展中间业务市场定位的可行性并在最后提出建议。

1 国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现状

中国人民银行对中间业务的定义是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 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表1反映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从2011年~2015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情况。2015年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合计达到4318.8亿元, 而2011年为3219.56亿元, 5年间增长了1099.24亿元。此外, 中间业务收入增速高于利息收入。工商银行2015年利息净收入实现5078.67亿元, 增长2.9%;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实现1433.91亿元, 增长8.2%, 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提高0.44%~20.55%。说明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水平的快速增长。

数据来源:根据各银行年报整理得到

但是, 与西方商业银行发达的中间业务相比, 我国银行中间业务无论是从规模还是质量上都存在差距。由图1可知, 我国银行业仍然以利息收入为主, 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偏低。

数据来源: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15年年报

我国商业银行对传统中间业务的依赖大, 仍以结算与清算、代理和银行卡业务三大传统中间业务为主, 其中银行卡业务收入占首位。由于受到分业经营的限制, 投资银行、资产托管类等中间业务产品收入少。工商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433.91亿元, 比上一年增加108.94亿元, 增长8.2%, 居于各大商业银行之首。工商银行的特色中间业务, 投资银行业务收入267.91亿元, 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但是受外部经济环境、实行新版服务价目表以及向实体经济和消费者减费让利主动降低或取消部分业务收费等因素的影响, 业务收入比2014年下降12.1%。

资料来源:根据各银行年报整理得到

2 肥城农商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现状

山东肥城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50000万元, 实行一级法人、统一核算、分级管理、授权经营的管理体制。肥城农商银行是在原肥城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基础上改制成立的, 2016年4月20日, 山东肥城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创立大会暨第一次股东大会召开, 标志其正式成为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肥城农商银行的业务范围为: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结算;办理票据承兑和贴现;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银行卡 (借记卡) 业务;从事同业拆借;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的其他业务。该行各分支机构根据总行的授权开办业务。肥城农商银行的市场定位是面向三农、面向社区、面向中小企业、面向县域经济。

肥城农商银行中间业务刚刚起步, 从该行的网站上得知, 其中间业务品种如表3。品种少, 没有信用卡;投资理财的业务品种单一且难以满足投资者对高收益的要求;没有特色的中间业务产品, 如中国银行的外汇买卖价差收入, 是其特色的中间业务收入。从总量上看, 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低, 比起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来有很大的差距, 但是整体框架搭建齐全, 发展潜力很大。从管理上看, 个人网银和企业网银分别由两个部门推行, 没有成立专门的中间业务统筹机构;缺乏专业知识人才为客户理财提供服务。

资料来源:肥城农商银行网站

3 我国农商银行开展中间业务的SWOT分析

3.1 优势分析

3.1.1 开展农村业务的优势

肥城农商银行前身是农村信用社, 是农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服务三农方面做出巨大的贡献, 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肥城农商银行与本地的中小企业、广大农民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开展农村业务有天然的优势, 可以设计开发符合农民和小微企业需要的中间业务产品, 填补市场空白。

3.1.2 网点分布广

肥城农商银行是肥城市机构网点最广、从业人员最多、存贷规模最大的地方性金融机构, 下设1个营业部, 14个部室 (中心) 、22家支行、18家分理处, 拥有在岗员工600人。其POS机总数居肥城市各家金融机构之首, 并率先实现了自助银行设备的城乡全覆盖, 在全市14个乡镇 (街) 共设有41家网点, 金融社区服务点386个, 银行自助设备101台, 其中存取款一体机76台, 取款机25台, 所有网点全部开通自助银行业务, 电子银行延伸到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农村集市、农村文体广场等。

3.2 劣势分析

3.2.1 中间业务品种少、结构单一

肥城农商银行经营的中间业务主要集中在票据承兑、代销理财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上, 虽然发售或代理的个人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高, 吸引了一大批客户, 但是种类和数量却很少, 造成客户流失。此外, 银行缺乏高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的产品, 如咨询服务类和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类中间业务, 在利用金融信息为客户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方面做得还不足。

3.2.2 管理缺乏统一规划与协调

中间业务的开展需要进行统一规划与协调以避免出现权限不清、职责不明的问题。由于肥城农商银行2016年才由农村信用社改制为股份制的商业银行, 中间业务管理方面难免出现问题, 比如农商银行业务管理是分割式模式, 业务分别由不同的部门完成, 缺乏统一的管理部门组织进行中间业务产品开发、定价和营销管理, 信息反馈和整体营销环节较为分散, 不利于提高效率以及拓展中间业务。

3.2.3 定价机制不完善

我国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市场定价规范, 对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三种模式没有明确的政策界定。银行一方面难以行使自主定价权;另一方面在经营过程中偏离了中间业务发展方向, 为争夺存款份额, 以牺牲手续费和佣金收入为代价吸引客户。此外, 银行存在收费困难现象, 原因是客户受传统的商业银行经营储蓄观的影响, 对收费项目存在抵触情绪。

3.2.4 专业人才短缺

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具有集人才、技术、网络、资金和信用于一体的特征, 技术含量高, 要求专门的人才进行管理, 业务更集中于与资本市场相关、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的领域。而农商银行现在正缺乏专业人才, 一方面, 银行自联社至各支行都普遍人手不足, 高学历员工少;另一方面, 农商银行在招聘时面临来自其他银行的竞争。

3.2.5 服务技术落后

以电子通讯和计算机为中心的金融电子化是中间业务发展的技术依托, 四大行中间业务的服务技术及设施科技化程度比农商银行高, 手机银行、网上银行更普及。工商银行2015年连续发布了e-ICBC互联网品牌, 以“三平台一中心” (“融e行”开放式网银平台、“融e购”电商平台、“融e联”即时通讯平台和网络融资中心) 为中心, 覆盖和贯通了金融服务、电子商务和社交生活。“融e行”是对原有网上银行、手机银行整合改造而成的, 有1.9亿的客户基础, “融e购”2015年全年交易额超过8000亿元, “融e联”为亿级客户提供信息沟通和通信服务。而农商银行却接到客户反映手机银行操作复杂, 银行卡无法在一些支付平台 (如微信支付) 上使用等。相比之下, 农商银行的服务技术科技含量低, 比较落后。

3.3 机遇分析

3.3.1 农村和中小微企业业务需求大

首先,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一直关注“三农”问题。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3年聚焦“三农”, 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等一向受到国家和政府的大力支持, 全国各地都掀起了农业生态化建设、农村基础设施改造的浪潮。而推动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 这为深入服务农村地区的农商银行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其次,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 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 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到2015年底, 我国小微企业数量达到1100万户, 占我国企业总数的三分之二, 小微企业资金需求量大, 对农商银行来说是一个极好的历史机遇, 有利于新市场的开拓。

3.3.2 政策的支持给农商银行创造了良好的机遇

农商银行一直与政府有着密切的联系, 大大推动本地经济的发展。农商银行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有利优势, 通过政府政策的有效扶持, 结合广大客户群体的具体需求推出相应的中间业务产品。2016年8月, 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 肥城农商银行了解到山东泰鹏环保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对进口信用证的需求, 于第一时间派专人跟进, 通过济南农商银行成功办理首笔进口信用证业务, 金额28.6万欧元, 期限3个月, 实现全额保证金存款215万元。

3.4 威胁分析

威胁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3.4.1 缺乏品牌效应

受客户传统储蓄观念及对中间业务重视力度不足、服务质量有待完善等因素的影响, 农商银行中间业务的品牌效应并没有完全建立, 客户消费更倾向于工、农、中、建等国有商业银行。随着金融脱媒的深化, 商业银行间的竞争将会不断加剧, 客户流动率明显增加, 缺乏品牌效应的农商银行不仅难以进一步增强与现有客户之间的粘性, 更存在着客户流失的风险。

3.4.2 中间业务法规缺失

适用于肥城农商银行中间业务的专门性法律法规, 在数量上或是质量上都稍显不足。尽管我国颁布出台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和其他一些指导性文件, 但首先这属于普遍性规章制度, 而农商银行由于自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在某些情况下并不完全适用;其次, 依然存有不少解释空白和法律真空, 商业银行不敢大规模开展有些附加值高的中间业务 (如金融衍生品交易托管) , 对中间业务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一定的障碍。

3.4.3 中间业务存在众多的竞争对手

一是国内其他银行的竞争。国有商业银行依旧占据着绝大部分中间业务市场份额, 在金融市场上占主导地位。四大行中间业务量占整个金融系统的96%, 占比从高到低排序为:工商银行 (64%) 、农业银行 (26%) 、建设银行 (7%) 、中国银行 (3%) 。农商银行虽然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市场份额占比较高, 但随着改革的深入, 其他金融机构陆续进入农村地区, 农商银行的市场空间变狭小。国家对境外开放金融市场, 外资银行陆续进驻, 农商银行与之相比, 存在较大差距。

二是第三方支付快速发展。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 我国移动支付市场进一步扩大。在第三方支付工具的竞争下, 农商银行的中间业务必然会受到冲击。

3.5 运用SWOT分析得出的结论

通过上述SWOT分析, 得出以下四个发展策略:SO、ST、WO、WT。

SO扩张型战略即发挥企业内部优势, 利用外部机会, 积极拓展中间业务。ST多种经营战略在发挥内在优势的同时, 要注意避开各类竞争者, 开展适合农村的中间业务。WO扭转型战略主要是农商银行可以利用外部机遇来加强自身建设, 形成有效的组织管理机构, 加强中间业务风险控制。WT退却战略是采取消极对待的应对措施, 回避同业竞争和放弃发展中间业务。农商银行应放弃WT策略。

4 推动肥城农商银行中间业务开展的建议

通过对农商银行中间业务进行SWOT分析得出, 农商银行的劣势与威胁是客观存在的, 一时无法消除。在以市场为导向的前提下, 农商银行要审时度势, 根据市场需求做出与其市场定位相匹配的发展战略, 下面从发展中间业务的短期、中期和长期战略展开讨论。

4.1 短期发展战略

4.1.1 坚持中间业务创新

王立新和陆庆光 (2004) 指出创新是商业银行的灵魂。肥城农商银行要结合肥城市经济特点和发展水平, 调查研究和挖掘社会经济生活中经济主体和社会公众对金融服务的需求, 细分中间业务市场, 有针对性地开发推出新产品。农商银行可积极开展理财咨询业务, 充分发挥自身的信息优势对企业和个人开展有关资产管理、投资组合设计和家庭理财等多种咨询业务。也可积极提供城市个人消费、交通、通讯、医疗、保险、水电暖及燃气“一卡通”工程建设迫切需要的金融服务。农商银行通过创新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可最大限度地争取客户, 开拓市场。

4.1.2 健全机构、强化管理

中间业务范围大、管理复杂, 需要建立专门的机构组织、管理和推动中间业务发展。农商银行应打破以存贷为中心, 以产品来设置职能部门的框架, 按市场导向重新考虑内部职能设定。整合原有内勤人员和市场人员, 建立独立的中间业务组织管理机构, 明确岗位责任, 形成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协调、分工负责、整体营销的业务管理机制和科学的中间业务综合考核体系。

4.1.3 进一步规范收费标准

农商银行要规范自身的收费标准, 对自行制定的标准进行一定程度的上下浮动, 解决办理业务活动中的成本费用问题同时吸引客户。银行还要正确引导客户对合法收取手续费的认识, 通过对产品的细分, 价格的纠正, 合理地定价达到吸引顾客的目的。

4.1.4 重视和培养专业人才, 提高中间业务人员的素质

中间业务品种广泛, 服务内容复杂, 工作人员要具备适应多种工作的能力。商业银行的竞争, 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农商银行应注意培养业务素质高的综合性力量, 采取积极灵活的用人制度和吸引人才、留驻人才的激励制度;也可对现有员工进行高层次的在职培训, 建立中间业务人才培养交流中心, 定期组织人员到中间业务发达的银行进行考察。

4.1.5 加快中间业务电子化建设

农商银行要充分挖掘现有设备的潜力, 发挥其最大的效率。同时,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进一步开发网络服务项目, 增加服务功能, 创新网上银行业务, 改进手机银行使用系统, 提高竞争能力。农商银行还应建立金融数据库, 提高电子转账、支付等业务的服务效率。

4.2 中期发展战略

肥城农商银行在实现中间业务短期发展目标后, 要进一步提出中期发展战略, 即建立对外合作, 拓展中间业务范围, 使中间业务迈上新台阶。

4.2.1 加强与保险公司的合作

通过银行销售保险产品是国际保险业的主要销售方式, 银保合作体现中间业务上包括代收保费、代支保险金、代销保险产品、融资业务、资金汇划网络结算、电子商务、联合发卡、保单质押贷款、客户信息共享等方面, 基于电子商务“银行+保险+网络”的合作模式是农商银行与保险公司的一次有益的尝试。

4.2.2 加强与证券公司的合作

从中间业务角度来说, 我国目前银证合作的范围比较小, 包括银证通业务、投资基金的托管、代理开放式基金的买卖。但是, 债券业务能提高中间业务收入的贡献度, 是商业银行降低资产风险的有力手段。农商银行可与证券公司在共享客户信息的前提下, 利用自身的优势, 加强企业短期融资券的发行, 从而获得承销费收入。

4.3 长期发展战略

从长远看, 农商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需要与时俱进、开拓进取, 所以要整合资源、引进战略投资者。资源是银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肥城农商银行在不断成长为优秀银行的路上, 要优化资源配置, 提高操作控制系统的自动化和数字化程度, 通过兼并、收购、重组、增加分支机构等手段扩大中间业务领域, 实现产出效益最大化。引进战略投资者可实现产权国际化、多元化, 外资银行在中间业务经营管理方面比农商银行有优势, 引进外资银行作为战略投资者可提高农商银行的管理水平, 使农商银行更好地发展为现代化商业银行。

参考文献

[1]刘松涛, 林丽琼, 王俊帆, 等.利率市场化改革背景下福建地区农商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分析[J].科技和产业, 2015 (11) .

[2]胡小兵.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研究——基于SWOT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 2011.

[3]郑水珠, 柯端端.基于SWOT分析的我国农村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研究[J].哈尔滨金融学院学报, 2016 (2) .

[4]何权君.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研究[J].当代经济, 2016 (18) .

[5]师宏.基于SWOT分析的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战略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 2004.

[6]王立新, 陆庆光.创新是商业银行发展的灵魂[J].金融实务, 2004 (1) .

青岛农商银行的“百强”之路 篇8

回望青岛农商行的百强之路,是一条辉煌之路,更是一条充满汗水的转型之路。

青岛农商银行成立于2012年6月28日,是经国务院同意、银监会批准,在原青岛市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基础上改制成立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是山东省第一家地市级农商银行。

改制以来,青岛农商银行致力于打造地方金融新品牌,致力于担当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全域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主办银行,坚持服务“三农”、服务社区、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县域经济的市场定位,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加强管理,提升服务,发展成为青岛资产规模最大、服务范围最广、营业网点和从业人员最多的地方法人银行。

传承信合梦想华丽转身

2012年6月28日,原华丰、城阳、黄岛、即墨四家农村合作银行,胶州、胶南、平度、莱西四家农村信用联社及青岛市联社共9家法人单位,以新设合并方式组建的青岛农商银行挂牌开业,实现了从信用合作社到信用联社(合作银行)再到农商银行的历史跨越。改制后,为更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青岛农商银行对所辖网点进行战略调整,将全辖335处网点调整为1个营业部,15个一级支行、134个二级支行和185处分理处。其中,原华丰合行拆分为6个一级支行,分别是市南支行、市北支行、李沧支行、四方支行、崂山支行和九水路支行;原城阳合行调整为2个一级支行,分别是城阳支行和高新区支行;原即墨合行调整为2个一级支行,分别是即墨支行和硅谷核心区支行,实现了全市市范围内农商银行营业网点布局的“一区一行全覆盖”。

做老百姓自己的银行

作为与青岛百姓联系最紧密、感情最深厚、最了解百姓金融需求的银行,青岛农商银行始终坚持依靠发展满足百姓金融需求,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开展农村金融基础服务设施“村村通”工程,通过“农民自助服务终端+惠农POS+特约商户POS”的模式,打造2公里农村金融服务圈;推出“绿色家园”系列贷款,拥有较完善的支农信贷产品和服务;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创办“一指通”办贷模式,百姓需要贷款时只要到柜台输入指纹即可办理贷款,实现了贷款像存款一样简便。

小微企业战略合作伙伴

积极开展金融服务创新,专为小微企业发展量身打造了“助力成长”、“信融小微”共2个系列16种产品,覆盖面广,实用性强;实施“双百双千”信贷助推腾飞工程,在全市筛选100家中小企业、1000家微小企业进行重点扶持;通过大联保体贷款、小微企业联盟贷款等方式,实现了小微企业贷款“零售业务批发做”,通过贷款规模效益从而降低小微企业贷款的经营成本,被青岛市金融办、人民银行青岛市中支和青岛银监局联合评为“青岛市银行业机构小企业融资服务先进单位”。

支持县域经济的主力军

作为总部在青岛的法人金融机构,青岛农商银行主动创新服务融入青岛市“率先科学发展、实现蓝色跨越”的发展战略。扎实开展农村金融综合服务区建设,推进“三信”工程建设、支付结算网络、银行卡普及、外汇服务、理财知识和金融知识宣传在农村地区全覆盖,积极支持普惠金融发展;围绕青岛“母亲河”大沽河治理和“一园一区一带”的蓝色硅谷建设规划抢滩设点,“零距离”提供配套金融服务方案。2011年位列“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第295位;被青岛市政府授予“青岛市金融发展先进单位”、“青岛市2011年度纳税50强”等荣誉称号。

沧海扬帆,鲲鹏展翅;志存高远,泽披农商。站在新起点上,青岛农商银行将以改革为契机,完善公司治理,拓展发展空间,强化品牌建设,走差异化、特色化、多元化的发展道路,不断巩固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城乡统筹发展的金融主力军地位,加快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一流现代化商业银行,为建设宜居幸福的国际城市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刊记者)

上一篇:最美人间四月天诗词下一篇:雷锋精神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