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院校数学教育教学论文

2022-04-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技工院校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具有多元性、过程性、层次性、综合性四个特点,教学模式的流程为“专业导向,呈现问题——引导探究,问题解决——反馈梳理,领域渗透——回顾反思,拓展深化”。【关键词】技工院校数学教学有效性职业教育是中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职院校数学教育教学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中职院校数学教育教学论文 篇1:

试论应用性教学在中职院校数学教育中的作用

摘要:随着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科学技术及各专业领域中定量化研究日益普及和深化,数学学科的应用日益广泛,新世纪科技人才对大学生数学素质要求更高更全面。但是,目前中职院校的数学课程教学中存在不少问题,不适应当前整体学时减少后的现实状况。应加强直观性和应用性的教学,重视课程的教学效率和效果,切实提高中职数学教育质量就显得尤其重要。

关键词:应用性教学 大学数学 作用

传统的中职数学教学重视向学生传授数学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掌握数学的概念、命题等。注重的是定理的证明、公式的推导和解题的演练,却忽视了培养学生对数学作为一门科学的思想体系、文化内涵的认识。数学在学生心中只是一堆数字和公式,它抽象、深奥甚至神秘,是“一种符号的游戏”,给学生造成了数学课程是枯燥的,使不少学生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热情,导致数学素质教育不能全面、正确的贯彻落实。因此,中职院校数学课非常有必要加强关于数学文化的教学实践,在推崇文理交融的今天,我们理应转变观念,将数学教育提升到数学应用性层面上去。

一、以现代应用性教学为指导,构建中职院校数学新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中职院校数学教学观念只是把数学作为“学习其他相关课程的基础”这种相对狭隘的定位,没有看到它还是整个大学教育的一个基础,甚至是终身教育的一个基础。

因此,在进行中职数学教学研究过程中,我认为要在数学的教学内容、体系上进行新的突破,即重构中职数学教学内容,如学生最为头疼的不定积分部分,可打破其表面化、形式化的大量形式训练,可深入的讲解微积分的思想以及它作为数学工具的实用性,要教会学生如何使用积分表,对于微分在近似计算上的应用这一内容,在计算器普及的今天,可直接删去等;在教学方式和方法、教学环节和手段上要与现代网络技术相适应,因此,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中职数学网络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实验、教学测评等整体有机结合的新的教学模式是可形的教育模式。该模式主要考虑了中职数学与其系列课程的“三个结合”和“五个关系”。“三个结合”是指:基础内容与综合提高相结合;教学内容的知识点与应用知识点的数学建模和数学实验能力相结合;经典内容与数学技术(理论、模型)相结合。“五个关系”是指:正确处理系列课程内部的关系;基础知识与建模及实验的关系;后续相关课程的关系;以学生为中心与教师网上答疑的关系;课上引导与课后练习的关系。

二、应用性教学为学生独立思维提供更大的思维空间

在传统的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通常感到数学知识枯燥难学并与实际生活无多少联系,建立的中职数学网络课程不仅可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能力,也可提高学生应用综合性知识来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向学生展示了一种有别于传统数学课程的推理和思维方式,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了拓广学生的独立思维空间,可试着在数学网络课程中设计一批数学实验案例。案例可从教学、实验、应用这三部分收集整理。其中教学案例主要是针对问题的分析与数学知识应用来支持教学讲解与演示,使学生直观理解知识点的涵义,如地球表面明明是一个球面,但常人看到的却是平面,其理论依据就是一条弯曲度很小的曲线可认为是直线,即局部曲线可用直线代替,依次推广到局部曲面可用平面代替,实例将数学理论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了,学生也直观理解了知识点;实验案例则是在教学案例的基础上提供给学生,让学生直接动手验证的,即对同一问题不同条件下,观察、检验、解决问题的结果不同;而应用案例是在教学、实验案例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对同一问题采用不同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并拓展为解决同一类问题的方法学习,通过案例的问题可变、条件可变、方法可变,观察案例问题解决结果的可变性,从中把启发式、探索式、互动式、讨论式有机结合,达到扩大学生独立思维空间的目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研究问题的能力,启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多层次多向性的教学互动,全方位强化应用数学知识与能力的训练

建立中职数学网络课程可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关系,为应用性教学模式奠定基础。学生可以在网络中提出问题,评论讲课老师的讲课内容,漫谈学习心得,请教疑难问题,并要求老师对学生的讨论及时作出回应。同时,学生之间也可以在这里开展学习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及习作。在这种的教学模式下,老师有了更有效的途径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查询文献,发表见解,开拓思路。单纯的知识传授变成了多方位的教学辅导,从而实现了课堂教学从单纯的讲授逐渐过渡到辅修、讨论的转变。其次,试卷的生成主要是通过试卷生成系统,按照专家(或考试管理者)认定的逻辑关系而自动完成的,可根据题量的多少和难度情况,设定好网上答题时间。学生可通过预约,在得到考试管理者的认可后,即可进行网上考试。当学生输入自己的密码(如学生的学号),经计算机识别后,计算机将自动显示试题的总体信息(包括漏答提示等)。在考试过程中,学生根据计算机提示逐一作答。如果某一题不会作答,则跳过该题转到下一题。在提交前学生可以对每一道题进行检查,答错则允许其修改,确认无误后提交,一旦提交后就不能再修改。为了防止考试作弊,可采取两项措施。一是试题难度相对容易,但题量偏大,这样学生(或答题者)就来不及翻阅查询书籍;二是可以同时生成两套(或更多套)试题,只允许某类学生做其中的一套,而另一类的学生只能做另一套。如只允许单号的学生做甲卷,双号学生做乙卷,这在技术上也是可以实现的。在提供给学生科学合理的试卷同时软件还应支持对提供的有关内容、难度、题型、时间、分数等进行质量评价,以评分的形式来展示组成的试卷合理性,这样试卷的质量评价可使传统的试卷成卷质量从考试信息统计反馈的“事后控制”转化为“事前控制”,软件的支持可使学生测试出阶段的学习效果及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可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构建应用性教学模式可改变以老师为主,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沟通的教学模式,它构建了老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的主动重构者,教学媒体既是辅助老师教学的演示工具,又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教材亦不是唯一获取教学内容的学习材料,通过老师的指导与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还可从其他教学资源(例如图书资料及网上资源)上获取大量知识。

作者:刘雪飞

中职院校数学教育教学论文 篇2:

技工院校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摘要】技工院校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具有多元性、过程性、层次性、综合性四个特点,教学模式的流程为“专业导向,呈现问题——引导探究,问题解决——反馈梳理,领域渗透——回顾反思,拓展深化”。

【关键词】技工院校 数学教学 有效性

职业教育是中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技工院校数学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具备必需的相关技能,为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但目前数学教学内容繁多、抽象,理论性和逻辑性过强;学生积极性不高,学习没有热情,学习效果差。因此,笔者查阅了近年来关于有效课堂教学的文献,并结合在本校开展的行动研究,初步构建了技工院校数学教学有效课堂的基本模式。

一、技工院校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意义

数学是一门在我们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的学科,也是最重要的一门基础学科之一。作为一门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学科,在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中几乎无处不在,数学的思想、内容和语言也是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智力因素。对于技工学校学生来说,无论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奠定的数学学习基础,还是在技工院校学到的更加深入的数学知识,对于其自身认识世界、提升综合素质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正是因为如此,技工院校数学课堂的有效性至关重要。就技工院校学生的学习能力来看,大多数都相对不高,尤其是对于数学这样的偏理论性的学科,很多学生既缺乏兴趣,也缺乏基础。但是,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对于大众公民的重要性前面已经说明,对于一个技工院校学生,在后续的课程学习和技术学习中,数学依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数学是很多工程技术的基础,所以对于技工院校学生来说,保障技工院校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

二、当前技工院校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与要求

(一)存在的问题

首先,数学课时减少。虽然数学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然而就技工院校数学课程的实际开设状况来看,却有逐渐减少的趋势。究其原因,这与当前职业教育改革有一定关系,改革要求技工院校在教学方面要转变传统教学中的“重能力、轻实践”的思想;但是一些院校却逐渐走进了另外一种错误思想中,这就是“重能力,轻素质”;所以在一些技工院校中,数学课程作为基础课程为专业课程让路的现象非常常见,这使得数学课程课时逐渐减少,这对于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自然是非常不利的。

其次,教学内容陈旧。很多技工院校使用的数学材料以及数学教学大纲,基本上与普通高中数学相同,事实上这是非常错误的。技工院校的数学学习,应当密切衔接其专业性,而不能盲目学习。这种与专业脱节的数学学习,既难以让学生从中获得对专业课应有的支持,更重要的是会挫伤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最后,教学模式僵化。技工院校数学课堂上,很多教师依然采用填鸭式教学方式,教学方式落后,教学观念陈旧,只注重教而忽视了学;只注重理论灌输,而不注重计算能力的培养,计算工具的使用,逻辑思维的形成和知识应用的能力。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显而易见。而且对于技工院校学生来说,本身的学习能力就相对不强,所以这种完全不考虑学习对象的教学方法,将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受到进一步限制。

(二)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要求

首先,要转变教学模式。要保障技工院校数学课堂有效性,就必须要对教材内容、教学形式实施全方位的改变;建立新的教学目标,采用新的教学过程,从而对学生的学习予以正确的指导,让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提升,从而逐渐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建立基本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为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其次,教师要具有创新意识。对于技术院校数学教学来说,要让教师具有更大的自主权和灵活性,这对于提升课堂有效性有非常大的帮助。技工学校的数学学习不同于普工高中,应当与其专业建立密切关联,而不应当采用完全死板的标准,让教师有更大的自主权,给予教师更大的创新空间,能够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升,从而让学生更多的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对数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

最后,要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技工院校的数学教学中,课堂是最重要的载体。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教育活动的唯一受众;所以评价课堂有效性的唯一标准就是是否实现了教学目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高度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思维来感受教学,为学生创造最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学环境,这是提升数学课堂有效性的核心要求。要对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展開全面的评估,然后采用针对性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独立性,感受学生发展的真实需求,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给予有效的引导,使他们能够充分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进而达到提升自己能力的目的和效果。

三、技工院校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特点

技工院校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教师通过教学活动促进和加速学生的有效学习,即数学课程使学生具有学习相关专业知识的基础和计算能力及为后续学习提供必要的基础,培养其理性的思维、严密的逻辑,日后工作的严谨作风。基于此,技工院校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具备以下基本特点:

(一)多元性

技工院校数学教学内容的选取以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为基础,尤其是与专业知识相关联的实践问题相联系,为学生学好专业知识和以后进一步学习深造打下基础。在知识内容的呈现方式上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图文并茂,注重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要让学生体验到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都是多元性的。现代教学的工具也不再单单借助粉笔来书写、计算、画图,在适当的时候可以借助计算机或者计算器辅助教学。在高度抽象的概念和定理的讲解时,可借助几何画板动态演示,更直观形象,学生更易接受。

(二)过程性

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数学认知过程,即新的学习内容和学生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相互作用,形成新的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技工院校学生基本是数学基础薄弱,理论逻辑思维不严谨,但动手操作能力强,对身边实际问题好奇。因此,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在原有经验系统的基础上对新的信息进行主动地“同化”或“顺应”,学生积极开展探索活动,在建构过程中尝试着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完成学习任务。

(三)层次性

技工院校数学课堂教学要达到有效的标准,就要承认学生身心发展的差异性,进行区别化教学。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并按照知识的层次和结构,教师首先提出整体性的学习任务,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调控和管理。学生根据基础差异分成不同层次的小组,教师在教学中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对于一个题目设计不同梯度的多个设问。对于课堂练习、课后作业以及教学考核都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不同的要求。分层次的教学可以使每一个层次的学生数学水平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能使知识储备有限和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

(四)综合性

在教学实践中,就要建立起客观公正、尊重个体差异和个人能力的综合性评价体系。不仅仅是课后作业、单元测试、期中测试、期末测试这些百分制的分数,还要结合学生课堂讨论发言情况及学习态度等进行四等记分制(即优、良、合格、不合格)。学校根据学生兴趣和学校条件,可开展拓展性知识讲座和相关活动。例如,举办“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数学在相关职业岗位上的应用”等专题知识讲座;学生可做与专业课内容相结合的实践操作。

四、技工院校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模式

正是由于社会、数学、教育等多种因素的发展, 促使数学教育在价值层面自身内涵的不断更新和丰富。笔者在“理论——实践——理论”不断的实践循环中,技工院校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模式经历数次调整,逐步从幼稚走向相对成熟,构建了“专业导向,呈现问题——引导探究,问题解决——反馈梳理,领域渗透——回顾反思,拓展深化”的基本教学模式。

(一)专业导向,呈现问题

问题是数学教学中的核心,要使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合理地呈现问题是关键。问题的呈现要具有思考性、现实性、趣味性和开放性。在创设情境问题时,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特色,透过生活化的故事设计,模拟真实情境,把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巧妙地融合于专业中,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问题设计要有一个对原来素材去粗取精的加工过程,但对问题的加工不能太精细,一些反复操练的结构完整的常规应用题不能算作问题。问题呈现时可以保留多余的条件,结论也可以是开放性的。当传统的经典性且逻辑思维严谨的数学问题结合了专业特色的教学问题时,教学内容也由枯燥变得有趣味。

(二)引导探究,问题解决

探究是技工院校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精髓,但考虑到技工院校的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比较复杂的问题一般选择合作探究。學生小组合作,组内分工,明确任务,通过搜集信息,整理、分析、归纳信息,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成功解决问题。技工院校的学生迈出校门之后从事的行业各行各业都有,与当初在学校学习的专业也可能大相径庭。同时技工院校数学教学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力求培养出满足劳动力市场的应用型、经验型与技术型的优秀人才。通过复杂问题的解决,从而形成独立解决现实生活中复杂问题的能力,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增强实际工作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三)反馈梳理,领域渗透

反馈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点。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解决好问题后,需要请一位小组成员对问题解决过程及最终成果进行汇报。学生通过用自己的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见解,用数学方法与他人取得沟通的过程,对问题进行反馈梳理,再由其他小组成员或者教师进行评价。教学内容是跨越当前的数学知识内容,以联系的观点看待数学知识之间以及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将其渗透到其他专业知识如物理、信息技术、机械加工、艺术等各个领域,感受数学与其他专业知识及生活的联系,体会中职数学的应用性。

(四)回顾反思,拓展深化

回顾反思是课堂教学的升华,不仅是归纳总结数学知识及问题解决的方法,更是对后续学习及知识迁移的拓展深化,同时对新的问题提出质疑。质疑是培养学生提高思维活动水平,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能力的重要方法,有利于学生将数学课堂的知识迁移到他们所学专业中,运用数学知识更好地解决专业问题,为后续继续深造学习打下基础,提高创新能力。

基于技工院校数学教学的目标及培养模式,探讨了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模式,需要一线教师“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完善模式,其目的都是促使学生更好地进行有效的数学学习。

作者:李美玲

中职院校数学教育教学论文 篇3:

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践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 要:中职院校在现代社会的生存模式是与普通本科院校不同的侧重点教学和不同的教学方式,中职院校应更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培养以及未来就业对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的培养,实现电子技术应用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改革电子技术教学传统的教学方式也是中职院校不同于普通本科院校的特色的、灵活的教学模式,因此,要想让中职院校在众多的高等学府中脱颖而出,实施电子技术教学改革与提升学生实践综合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中职 电子技术应用 实践 对策

引言: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社会对专业型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普通的二本、三本以及中职学生学习的知识面较广,学习时间较长,与专业型人才相违背,而中职学生学习时间短,专业性较强,适应能力强,都与现代社会发展相吻合,但现代的中职院校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中职院校面临的首要问题,要想与二本三本学生培养方向上有区别,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中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的首要之分,由此可见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中职学生的重要性。第二个问题是中职学院的教学模式过于传统,不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更不利于未来的就业。以下我将对中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与电子技术教学改革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社会需求形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对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多,当今在我国电子技术领域,人才结构相对老化,多数的技术工人年龄大、技术等级低并且相关专业的知识文化也不高,所以在电子技术应用市场急需注入一批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能并且有强大适应能力的“年轻血液”。而中职院校相对于普通本科院校的存在着专业知识教学集中、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强的特点,这也恰恰符合当今社会对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人才需求,所以说中职院校的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发展前景是十分不错的。但是当今部分中职院校的教学模式与教育体系都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弊端,例如:教学实践设备落后、缺少理论与实践兼得的教师等。因此说,中职院校要想順应当今时代的发展,满足社会强大的人才需求,就要改变在教学中的存在的弊端,打造中职院校教学优势,促进中职院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发展。

二、中职院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中职院校在现实教学中缺乏对实践的重视

现在的中职院校相对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而言学生年龄普遍较低,出于学生安全与其他因素综合考虑,在日常教学中能鼓励学生走出课堂的中职院校少之又少,这也就造成了中职院校在教学中十分注重在教室中的理论教学,但长期的理论教学不仅会使学生产生乏味从而对课堂失去兴趣,更会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不到很好的培养,这也就间接的导致了中职院校的教学失去了原有的特色,失去与普通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相比的教学优势。所以说中职院校在现实教学中缺乏对实践的重视是现代中职教学中存在的显著问题,要想促进中职院校的发展,注重实践是重中之重。

2、中职院校缺少理论与实践兼备的优秀教师

不止中职院校我国的各种学府都存在缺乏理论与实践兼备的优秀教师的问题。在我国现在的教师招聘体系中,多数的高等学府教师都是从校门毕业再到校门应聘的流程,真正走上过社会的教师少之又少,如果说教师的实践能力都相对薄弱,那么如何要求教师能运用自己出色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高效的教育学生呢?所以说,要想让学生在拥有扎实理论基础的同时兼备良好的实践能力就要求要有理论与实践兼备的优秀教师。而这类教师在现实中职教育中的存在量十分稀少,这也就导致了中职学生缺乏实践能力的现状,因此,从社会上广泛吸收双师型教师是中职院校教育的当务之急。

3、中职院校的教学设备落后

在现在的中职院校中,由于经费紧张和教学方式差异等原因,多数中职院校的教学设备都不十分完善,而相对于电子技术应用的相关专业而言恰恰对教学设备的要求較高,任何一种在现实中应用能力较强的技术,都需要中职学生通过机械设备进行反复练习,才可以相对熟练的掌握。并且当今社会科技发展迅速,电子技术相关的机器设备更新速度非常快,几乎可以说是每一次技术的更新进步都伴随着机器设备的更新发展。中职院校机器设备的更新频率也远远跟不上技术的发展,这也是各个中职院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所存在的共有问题。

4、中职院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师进行说教式教育

由于电子技术应用学科为纯理科的独特性,中职电子技术教师通常没有一个正确的课堂教学方式。现代的中职电子技术教师多采用说教式教育,即在教学课堂中,整节课的进行知识点讲解,对纯理论的东西尤为重视。这种教学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加速了学生对电子技术应用课堂的厌恶,因为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需要记住太多繁琐复杂的硬性知识点,学生注意力必须处于高度集中的状态之中,稍有走神或是疏忽就会使精神懈怠下来,而再次进行注意力的集中就会变得非常困难。这就影响了中职电子技术课堂的效率,更影响中职电子技术教学的质量以及长久发展。

三、针对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相应解决策略

1、加强中职院校对电子技术应用教学实践的重视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电子技术应用的实践问题,就要求中职院校的领导与教学主任对教学实践充分重视起来,正所谓“思想决定行动”只有教学主任与中职院校领导的思想解放了,才能彻底改变中职院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加强实践课的开设,让学生尽可能的走出理论课堂,投身到实践中去,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治理电子技术专业的实践问题,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与社会实践能力,对打造中职院校的特色教育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2、广泛吸纳人才、加强教师培训

上文中我们说道当代高等学府存在的缺乏双师型教师的问题。而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求中职院校要不断的从社会上吸纳有真才实干的人才,把社会实践经验丰富且具备演讲教学能力的人才纳为我用,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还要对中职院校已有教师进行实践培训,提升中职院校教师群的整体综合素质,从授教者方面提升教学质量。只有将这二者结合实施起来,才能培养出更多的双师型教师人才,整体提升中职院校的实践能力。

3、完善电子技术应用设备,提升设备更新速率

如果说加强中职院校对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视与培养双师型教师人才是提升中职院校的软实力,那么完善电子设备,提升设备更新速率就是提升中职院校的硬实力。设备的完善与否与先进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更影响着学生整体专业素养的培养。完善的教学体系与专业的教学设备是教学的基础,二者缺一不可,尤其是对于电子技术应用的专业而言,对实践能力以及动手能力要求较强,设备的完善与更新就变得更为重要。所以说,完善机器设备对提升学生实践教学质量也是十分重要的。

结语:中职院校相对其他种类的学校而言从实践以及集中教学等方面都存在着教学优势,要想延续这种优势打造中职院校的教学特色,就要改善在日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以上措施加强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提升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促进中职院校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萍. 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训课程分层教学实践——以江苏省靖江中等专业学校为例[J]. 江苏教育研究,2016,(Z3):20-24.

[2]吴峰. 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数学课程模块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 大众科技,2009,(09):193-194.

[3]张宝珍. 中职电子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职业技术,2008,(10):128.

[4]蒙俊健. 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 职业教育研究,2008,(03):53-54.

作者:盛怡琼

上一篇:电信系统工会工作总结下一篇:小城镇建设可持续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