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建设可持续发展论文

2022-04-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城镇现代化建设是当前社会的趋势,想要让城乡环境保持自身优势的基础上,不断谋求更新的突破和创新,需要负责人具有持续发展的市场观念。城乡建设的基础是确保自然环境不受大的变动,这也与环境保护息息相关,与此同时,做好人口数量的控制,也会对城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给予当前国家政策的变动,城乡建设其实处于一种无需的状态。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城镇建设可持续发展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城镇建设可持续发展论文 篇1:

小城镇生态环境建设及可持续发展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小城镇建设也成了城市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建设好小城镇即是走出一条我国农村社会现代化.农村人口城市化的路子,城镇建設的环境问题,是缺乏环境规划和环保能力薄弱、生活污染严重、乡镇企业布局分散、村镇建设与周围环境亲和性差。针对目前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因此,本文从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对小城镇的生态的建设思路和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研究讨论。

【关键词】小城镇;生态环境;建设;持续发展

生态城市从广义上讲,是建立在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认识基础上的新的文化观,是按照生态学原则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社会关系,是有效的利用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生态城市从广义上讲,是建立在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认识基础上的新的文化观.是按照生态学原则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社会关系.是有效的利用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1、生态小城镇建设的意义

发展中小城市.是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一个重要举措.是避免人口过度向少数中心城市集中.减轻大城市的人口、就业和环境压力的有效途径。小城镇建设和发展是自上而下的城市化的重要贡献者。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引入生态城市的概念.将会促进现行城市化战略的发展。在小城镇城市化进程中,要努力避免一些负面影响的出现.如城镇资源的无序开发,城镇基础设施的短缺,城镇环境的恶化等等.要在小城镇城市化进程中.把城市化的质量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与此同时。在中心城市建设生态城市的过程中,也应考虑小城镇的建设.努力营造开放的城市网络体系。小城镇建设对于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必须从区域发展的角度重视和确定城市等级规模和空间结构.重视城市水源以及交通、环保、土地、旅游资源开发保护等重大问题。最终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体系.恢复生态、保护生态、实现区域生态平衡。

2、生态型小城镇建设

2.1小城镇规划的原则

1)以生态平衡原理来指导小城镇布局。小城镇与其所处的区域是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小城镇和周围农村之间要实现生态平衡.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良性循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小城镇应以整体优先和生态优先的原则进行布局.建立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机制.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保护土地资源、水资源及文物古迹。应重点规划交通干线,避开小城镇市场,以降低干扰.外围绿化带与城镇内绿地、水体要构成有机的生态调节系统。

2)以土地适宜度分析为根据指导小城镇布局。通过对不同区位土地开发程度、适宜度及承载力的分析.进行土地分区。如可分为优先发展区、限制发展区、更新改造区、自然保护区等。明确小城镇发展方向,确定土地发展顺序。在此基础上确定土地利用的功能和布局.有效配置土地资源.减少资源消耗效率。

3)结合自然条件指导小城镇布局。镇布局形态应充分利用特定的自然资源和条件.使人工系统与自然资源和条件协调和谐.形成科学、合理、健康和富有特色的小城镇布局形态。小城镇形态应因地制宜地保护自然生态的完整性和生物的多样性.提高自然生态环境自净能力,提高环境容量。

2.2推广3S技术在环境规划中的应用

3S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3种技术的合成系统。3S技术在空间信息收集、储存、管理、分析、处理、显示等方面有巨大的优势.已在很多领域内得到应用。因此可以将它们的优势与环境规划中其他技术有机地集成起来.为环境规划服务。

3、生态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3.1制定科学的小城镇生态规划.开展生态小城镇建设

规划是城镇建设的龙头。在制定小城镇生态规划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生态学原理,按照全国和地区总体规划对该城镇的定位、定性要求,结合本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环境.经过反复勘察、调查与论证,广泛听取专家和广大居民的意见,只有如此才能制定出符合生态规律的科学城镇规划。开展生态城市或者可持续城市建设.开展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是使小城镇朝着建立和谐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城市环境方向发展,而开展可持续城市建设的目的是要使得任何小城镇的开发建设活动和居民的生活方式都要对后人负责。

3.2营造高效的生产服务系统

生态小城镇应具有高效的生产系统.其内容是高效利用资源与能源、合理产业结构与布局、清洁生产与循环利用资源。在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加快第二产业的合理发展,工业项目要尽量向城镇集中.有利于集中使用基础设施、节约资源、节约土地.及时治理污染、减少工业发展的成本。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各产业协调发展.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提倡发展绿色产业,重视特色农业,培植花卉苗木市场,走生态农业发展之路。

3.3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实施生态工程

创造良好的城镇生态环境.首要的是搞好环境保护和治理。可借鉴采取的措施有:1)建立较高标准的环境质量指标.包括水环境、大气环境、噪声、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等在内的环境质量指标.2)制定一系列控制污染、治理环境的政策和法规,3)发展环保产业,对废水、气、渣进行处理,循环利用,既不污染环境,又节约资源,4)尝试采用生态建筑。生态建筑是运用建筑学的设计原理.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利用合适的建筑材料.采取智能管理.使建筑达到高效、低能耗、无污染以及最低限度地对环境产生消极影响,5)建立城镇综合绿地系统。开放单位专用绿地、溶解公园.使其成为城镇的绿色基质.溶解城镇,将高产农田渗透到城区、镇区.使其成为城镇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大沿河林带、沿路林带及防护林带的建设与沟通,建立城镇绿色通道,加强湿地保护,架构城镇绿廊。

结语:

我们正经历着快速城镇化阶段.与之并进是建设生态型小城镇的必然趋势。由于受经济基础、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生态城镇的建设要有一个较长的过程.要以科学的发展观推动生态城镇的建设。应当不断加强城镇居民的城镇生态观.使建设生态城镇逐步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通过全社会的努力以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观规划建设小城镇。

作者:王奎

小城镇建设可持续发展论文 篇2:

小城镇建设规划管理与城乡可持续发展分析

摘要:城镇现代化建设是当前社会的趋势,想要让城乡环境保持自身优势的基础上,不断谋求更新的突破和创新,需要负责人具有持续发展的市场观念。城乡建设的基础是确保自然环境不受大的变动,这也与环境保护息息相关,与此同时,做好人口数量的控制,也会对城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给予当前国家政策的变动,城乡建设其实处于一种无需的状态。本文将对小城镇的建设规划等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城镇建设规划;城乡可持续发展;策略

1.城镇规划与建设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1.1小城镇发展不平衡

我国幅员辽阔,所涉及的小城镇数量也比较庞大,由此,老城镇的改造也会遇到较多的问题,因为数量基数较大,不同小城镇所遇到的问题也并不相同,层次也处于不同的阶段。而小城镇的现代化建设也会因为传统劳作等问题而产生较大的矛盾,乡镇农业经济很难推动城乡向现代化进行转变。甚至很多小城镇只拥有农作这一条经济发展线,因此,想要让小城镇达成现代化的建设,属实比较被动,经济上无法提供更多的保障,对新时代的要求也难以达成,基础设施等难以有效解决,甚至很多道路的修建是重复了再重复,却依然因为遵循“要致富,先修路”的行事作风,而导致这样的神话没有再现,不仅耗费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现代化建设的成果却收效甚微。另外,棚户区改造等问题也非常严峻,地方财政上往往入不敷出,难以为继,而小城镇的大企业几乎为零,向通过企业帮扶进行现代化建设也只能“高山仰止”。

1.2小城镇管理方面问题

除了经济问题,小城镇的地方管理也有较严峻的问题,很多城乡的管理规则都未完善,交通管制等问题几乎是处于“零交警”的状态,从而导致在某些地段出现交通堵塞的现状,情况非常不好;再者,城乡管理中,流动人口的管理体系也不健全,人员的流动状态并未得到及时的更新,人才的流失也非常严重;然后,城郊居民的自建房管理也极不到位,导致当地的拆迁工作很难得到快速有效的开展;最后,当地的管理制度也不完善,特别是城市化项目审批工作的手续完善的工作流程都不详尽,很容易在后期的工作中造成较大的问题和困难。

1.3缺乏引导,城镇公共体育服务设施相对落后

每一个小城镇都有属于自己的地方特色,但很多小城镇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没有对自身的特色进行保护,导致一些重点文物和历史建筑被破坏,这属实是一件让人痛心的事情。因此,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小城镇也是需要较为专业的人员进行引导和牵引,从而保质保量,并按照可持续性发展的规则去辐射和带动周边的发展。统筹能力的具备,对于城镇现代化建设工作尤为重要,需要更加专业、铁腕的决策层去监督和开展,否则,整个现代化进程的拉锯,会让整体建设在雏形阶段就受到较大的限制。

2.促进小城镇建设规划管理城乡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2.1建立健全机制

城乡一体化是一项重点工程,随着国家的政策变化,当前的城镇已经有了较大的变化,但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做好规则的制定也是极为重要和关键的环节。城鄉一体化项目的推进,离不开可持续性发展的观念,在对城镇进行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应该有效利用原有的资源进行建设,从而在打造现代化城镇的同时,也会在当地形成自己的特色。不论是土地还是生态,做好环境保护是整个城市化进程的关键过程,消除空间差异,做好空间规划的协调,能够有效节约更多的集约用地。从而达到统筹规划空间数据的目的,并在建设用地的规划下,做好更完善的计划工作。

2.2拓宽融资途径

当下,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工作开展其实并没有得到较大的改善,特别是基础设施的分配问题,很容易产生分歧和变动。不同地区的配套程度不同,也导致后期经济发展的程度会受到相应的影响。因此,做好统筹规划以及地区配套的安排,才是帮助城镇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重点考虑方向。但解决这类型具体的问题,需要资金的支持,城镇虽然是隶属于整个社会的小单元,但也需要足够的资金去推整个项目的建设,仅仅依靠政府和管理机构,资金上会存在较大的缺口,因此,拓宽筹措资金的渠道,也是当前政府和决策者应该考虑的解决方案,由此去推进整个城镇化建设的发展。

2.3努力提高工作人员整体素质

城镇现代化建设离不开人才的培养,想要让城镇建设遵循可持续发展的规则,就需要提升所有建设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从而将建设工作作为自身的工作展开,以“主人翁”精神去推动整个项目的发展,无疑能推动整个项目的进程,拓展工程项目的发展,并未其后期的提升奠定基础。

2.4推进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工作

城乡人口流动是比较大的,因此,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也需要处理好社会保障工作的问题,建立健全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机制,未其提供更多的个人提升空间,并将其纳入到配套之中,从而保证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准提升,如此一来,人口流失的问题会被有效缓解,城镇建设工作也能得到较好的开展。居民的收入提升,也自然会让社会的发展更趋稳定。

3.结束语

城镇规划工程与建设管理的工作只是一个项目的两个面,想要做好两项工作,这并非是某个政府和机构的责任,还需要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帮助,因此,对于整个建设工作的开展,决策者一定要考虑当地的现状以及人员等问题,将利益落实到每一名居民的心里,从而打造可持续的现代化城镇。

参考文献:

[1] 陈清.新形势下小城镇规划与建设管理研究[J].工程管理,2019(10):125~126.

[2] 赵书杰.新形势下小城镇规划与建设管理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7):396.

[3] 王文衡.关于新形势下小城镇规划问题的几点看法[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26):541~542.

作者:韦玉贇

小城镇建设可持续发展论文 篇3: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小城镇建设研究

摘要: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持续快速稳定发展,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作为城市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调控手段,小城镇建设步伐也在逐步加快。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提出了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使得发展具有公平性、持续性和共同性。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应用于小城镇建设,能够促进小城镇建设的科学化、合理化,促进小城镇经济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本文主要研究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小城镇建设,分析当前我国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探讨基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小城镇建设的必要性,并提出利用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小城镇建设的策略。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小城镇建设;经济;社会;环境

1 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我国小城镇建设也在快速发展,小城镇建设对于推动城市化进程、统筹城乡一体化、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将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小城镇建设的基本指导思想,在建设小城镇的过程中应以保护自然资源环境为基础,以激励经济发展为条件,以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目标,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并兼顾当代与后代的共同发展。

2 当前我国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2.1用地粗放,土地利用效率不高

当前,我国尚未形成关于节约用地的调控机制,而很多小城镇在建设过程中一味盲目扩张,普遍用地较为粗放,其建设总用地面积和人均用地面积都超过了规定的用地指标。另一方面,目前小城镇的建设用地结构存在很多不合理之处,使得土地利用效率不高。目前,很多小城镇在建设过程中只考虑到短期的经济利益,经济建设大都侧重于新区,而对旧城改造投入较少,使得城镇土地再利用率也较低,严重浪费了土地资源。

2.2环境污染严重

当前,我国很多小城镇的产业结构层次仍不是很高,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大量引入能耗和污染都较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使环境受到严重污染。此外,目前,小城镇中仍存在很多乱扔垃圾的现象,且没有切实采取行动,有效治理生活污染,使得小城镇环境污染较为严重。

2.3小城镇建设照搬原有模式,产业无特点

从我国小城镇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当前很多小城镇建设仍是照搬原有的发展模式,并没有形成自己的产业特色,而且小城镇建设同质化严重,不仅竞争激烈,而且发展前景不是很好。

2.4人口凝聚性不强

当前,我国大部分新建的小城镇人口均较少,从全国范围来看,建制镇的平均人口并未达到3000人,且以当地原有的农民为主体,外来人口非常少。而且,更为严重的是,某些建制镇的人口甚至有减少的趋势。

2.5资金紧缺,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当前,我国很多小城镇的城市建设仍然采用计划经济模式,国家、企业和群众各出部分资金,也有些小城镇通过不合理手段抬高土地出让价铬和征收各种杂费来筹集资金,甚至是通过违法手段来集资,不仅达不到筹集资金的效果,还会为小城镇建设带来负面影响。由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缺乏充足的资金支撑,使得很多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薄弱,难以进行招商引资和集中人口。另一方面,也有一些经济实力较强的小城镇政府盲目增设各种基础设施,反而影响了小城镇的建设。

3 基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小城镇建设的必要性

3.1有利于改善小城镇的生态环境

当前,我国很多小城镇的建设消耗大量资源自然和能源,并严重污染环境,破坏了当地生态系统,进而危害整个小城镇的经济社会系统的运行,给当地建设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利用可持续发展战略来指导小城镇建设,可以为其营造良好的建设氛围,使得小城镇区域开发得以全面贯彻。

3.2有利于促进小城镇的经济发展

小城镇规划建设既受其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的影响,又影响着其建设项目的实施。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应用于小城镇建设中,从生态经济规律的宏观协调高度制定出具有战略性、科学性和可行性的小城镇生态经济建设规划,协调处理区域发展中长期与短期、需要与可能、局部与全局、城市和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使小城镇的规模经济和积聚经济效益得以充分发挥,培养壮大优势,形成特色产业,进而建立有力的产业支撑,增强市场竞争力,从而确保小城镇经济得以持续快速、稳定高效发展。

3.3有助于保障小城镇人口的切身利益

当前,我国的户籍制度仍较为僵化,在城镇就业的农民往往难以获得城镇户口,因而无法享受当地社会保障,从而使城乡劳动力自由流动受到极大的限制。我国人口基数较多,人口,尤其是农村人口,增长速度较快,从而加大了农村人地矛盾,加剧环境恶化。基于可持续发展原则建设小城镇,大力推进计划生育工作,有效控制人口增长,切实提高人口素质,改善城镇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改革现有户籍制度,增强城乡劳动力的流动性,从而切实保障小城镇人口的切身利益。

4 利用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小城镇建设的策略

4.1科学合理规划土地资源

利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指导小城镇的建设,结合城镇规划科学合理地规划土地资源的利用结构和布局,宏观控制城镇规划,协调村庄土地利用专项规划,指导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从而有效分配土地资源,协调解决各部门的用地矛盾,保障小城镇建设的健康发展。

4.2节约土地资源和水资源

当前,我国小城镇建设步伐较快,数量和规模都快速增长。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节约土地资源。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现有建设用地的作用,另一方面,应通过小城镇总体发展规划严格控制人均占地指标,开发利用增量土地时,应将土地资源的建设、保护、治理和增值有机结合起来,减少土地资源的占用,并提高利用效率。水是人类生活和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因而,在小城镇建设应切实保护水资源。在小城镇范围内大力宣传水资源当前情况,警示人们应节约用水。同时,应加强水资源的再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4.3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在小城镇的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发展的需要,并结合生态环境合理规划城镇建设布局,既能保证生产性用地和生活居住地,又能提供文教、休憩、娱乐场所,同时还能对环境起到一定的美化作用,从而为小城镇居民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4.4改革小城镇建设投资

当前,我国小城镇建设的投资主体主要为政府,投资方式多为行政性的,因而具有一定的无偿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发展,这种方式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城镇建设。因而,应当将市场机制引入小城镇建设中,改革现有小城镇建设投资模式,并建立开放性、多元化的投资体制。各类基础设施应由企业进行商业性投资,企业筹资建设后,通过经营管理或其他合法手段收回投资。由于纯公共设施项目无法实施商业化投资和经营,则由小城镇政府集资建设。

4.5增强小城镇人口的凝聚性

由于政策原因,我国大部分小城镇人口的凝聚性都不高,严重制约着农村人口向小城镇的集中,并使我国城镇化进程受到严重影响。因而,应当从政策原因入手去增强小城镇人口的凝聚性。首要政策问题即是户籍制度。因而,应对当前小城镇户籍制度进行改革,大力推行按照居民属地和职业来划分户口类比的举措。进入小城镇的农民如果住所、职业和生活来源较为稳定,就可以凭身份证办理迁移和落户手续,并能享受与当地城镇居民相同的各项权利和社会保障。同时,应转变现存农村集体财产归属划分,应赋予农民将其拥有的经过量化的集体财产变现流动的权利,并且在其户口迁移后仍可享受到分红,如果户口已迁移的农民自身有要求,应保留其对土地的承包权,从而极大地维护了农民群体的劳动成果,充分调动了农民迁往小城镇的积极性。住房问题是进入小城镇的农民首要解决的问题,由于宅基地支出负担较大,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农民入镇的积极性。因而,对农民宅基地的使用办法进行改革,以县域为单位,统一开展使用部分农民住宅用地指标,允许入镇农民利用原宅基地按一定折算标准置换城镇住宅用地,从而缓解迁入小城镇的农民的住房压力,提高其迁移积极性。此外,还应对收费行为加以规范,除了依法纳税外,严禁再向入镇农民收取增容费和落户费等费用,使得农民得以轻装入镇,尽快融入城镇生活。

5 结语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小城镇建设能有效解决当前我国小城镇建设的一些问题,有利于改善小城镇的生态环境,促进小城镇的经济发展,并切实保障小城镇人口的切身利益,从而有效推进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促进小城镇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廖勇

上一篇:中职院校数学教育教学论文下一篇:电力系统财务税收政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