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农业发展加快农业建设论文

2022-05-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从农业发展方式的概念、发展方式与经营方式以及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内涵三个方面对农业发展方式进行理论分析,阐述河南农业发展方式现状与形成的原因。总体上河南农业发展方式目前还处于主要依靠生产要素投入并已接近临界点的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农业技术水平不高是河南省农业发展方式仍然比较粗放的关键所在。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推进农业发展加快农业建设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推进农业发展加快农业建设论文 篇1:

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壮大特色农业体系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在七月这个火热的季节里,我谨代表安图县农业局通过《吉林农业》,向全省农业工作者、农民朋友以及关心“三农”事业的各界人士、各位朋友送去夏日的问候!

2012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州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三化”统筹,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壮大安图特色的现代农业体系为载体,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业产业化,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较好地完成了上半年工作任务。

1.上半年主要工作及成效

1.1招商引资工作 上半年,依托我县长白山绿色、特色资源优势,先后多次组织考察洽谈组赴广州等地推介我县的特色资源优势及招商优惠政策。通过努力,与香港千氏集团签订了2500万元的农产品加工项目。并在年初签订协议,注册成立了安图天生堂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目前已投入资金870万元。项目6月末动工,计划9月末开始设备安装、调试。

1.2向上争取资金工作 按照国家和省农业项目投资导向,结合《长吉图规划纲要》的实施和我县实际,精心组织,加强协调,积极争取,紧紧围绕增产百亿斤商品粮工程和农业基础建设等争取项目。截至目前,共向上申报各类项目资金2715万元,已到位979万元。

1.3农业产业化发展工作 截至6月份,我县新增龙头企业6家,达到22家,预计产值6.4亿元。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63户,预计产值达到8.2亿元。

1.4新农村建设工作 上半年,在积极申请省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400万元的基础上,我县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安排了1000万元的农村环境整治专项资金,并且在今年“一事一议”项目申报方面,全部以农村环境整治项目为主,将已到位的970万元“一事一议”奖补资金全部用于农村环境整治。截至目前,全县共整合环境卫生整治专项资金2683万元,对重点村屯危房改造、围栏、边沟、绿化等项目实施定额补贴,以此来促动各乡镇、各村屯的工作积极性,掀起一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高潮。

2.下半年工作计划

2.1以特色资源为载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深入挖掘我县招商引资及项目建设的优势资源,积极推介我县的优势及优惠政策,重点以蓝莓基地建设及蓝莓产品加工为依托,吸引外地客商到我县投资兴业。同时做好已签约项目的跟踪与服务,争取项目早日落地开工。

2.2全力推进农业项目建设 全力跟踪上半年已申报项目的落实和资金到位情况,同时,认真把握国家和省、州的项目建设投资导向,重点在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村“一事一议”、国家级科技示范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等项目上下功夫,及时编制项目可研报告并向上申报,搞好项目跟踪。

2.3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 继续做好省州级龙头企业的申报工作。以建设专业农场、专业合作社为载体,促进优势特色农产品专业化、规模化种植生产,以此推动全县农业产业化进程。

2.4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在下半年工作中,努力做好下列工作:一是科学规划,分步推进。树立“环境整治、规划先行”意识,统筹编制全县农村环境整治规划,既在宏观上加以指导,也进一步明确各乡镇的阶段性目标任务。二是加大争取支持力度。充分利用国家扩大内需、增加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加大民生改善力度的有利契机,积极争取和谋划一批国家和省对农村道路、基础设施、村屯绿化美化等补助项目。三是树立典型,突出特色。选择区位优势明显、基础条件良好的村屯作为全县的“标兵村”予以重点倾斜打造,在绿化、美化、净化及公共服务设施上再提升,其中的1~2个村要打造成为全州亮点,树立安图新农村建设的典型。四是强化考核,重点督查。严格按照《考核办法》认真组织,严格考核,采取定期检查、随机抽查、现场调查等方式突出做好平时的督促检查;建立定期通报制度,采取文字通报和媒体通报等形式,对成绩突出、推进较快的乡镇和部门通报表扬,对工作不力、进展缓慢的乡镇和部门通报批评。

2012年下半年,安图县农业局将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在上半年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和向上争取资金力度,加快土地流转和新农村建设,落实好各项富农惠农政策,全面完成2012年工作任务,努力使安图县农业发展再上新台阶,为全省“三农”工作添砖加瓦。

作者:安图县农业局党委书记、局长 黄明镇

推进农业发展加快农业建设论文 篇2:

河南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论分析与科技进步对策

摘 要:从农业发展方式的概念、发展方式与经营方式以及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内涵三个方面对农业发展方式进行理论分析,阐述河南农业发展方式现状与形成的原因。总体上河南农业发展方式目前还处于主要依靠生产要素投入并已接近临界点的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农业技术水平不高是河南省农业发展方式仍然比较粗放的关键所在。农业技术水平不高主要是由于农业生产条件薄弱、农业结构层次低、资源环境约束,限制了现代农业发展、农民知识化和农业科技化水平低,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动力不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困难,土地经营规模狭小等因素所致。最后提出加速科技进步,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方向与对策。

关键词:农业发展方式;理论分析;科技进步对策;河南省

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到中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1]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项重要任务。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农业科技进步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决定力量 [2]。

一、农业发展方式的理论分析

(一)农业发展方式的概念

农业发展方式就是决定农业产出水平的各种生产要素的配置,及其实现农业发展的方式。各种生产要素的配置即组合方式,也可称投入结构,实际上是反映农业发展的动力结构问题。实现农业发展的方式,就是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模式途径方向等。是靠增加劳动力、资本、土地等要素,还是靠科技进步,即提高要素生产率,来实现农业产出的增加,这就构成了两种不同的农业发展方式即类型。一般来说,根据二者的作用程度不同,则把农业发展分为以生产要素投入为主要推动力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和以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为主要推动力的集约型发展方式。农业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际上就是把农业发展主要由依靠生产要素的外延投入,转变到主要依靠提高要素生产率的内涵扩大再生产上来[3]。

所谓集约发展(内涵发展)就是提高要素的综合生产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质就是把较少的投入转变为较多的产出,即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总要素生产率(科技进步)在农业经济发展中所占份额的增大,实现以效率、效益提升为主拉动农业的发展。

(二)发展方式与经营方式

对发展方式与经营方式的概念要有明确的区分,这是研究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集约发展中集约即为内涵、效率之意;而集约经营中的集约即为强化集中之意。通过研究我们认识到,区别这两个概念是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式不能混同于经营方式,集约发展和集约经营不是一回事,二者是目的和手段的关系。要实现集约发展需要集约经营以提高要素生产率,且有时必须通过集约经营来实现。粗放发展和粗放经营也不是一回事。粗放发展中的粗放即为外延发展,靠扩大规模,增加要素的投入来实现的发展;粗放经营意为广种薄收。

集约经营是在一定的土地面积上,集中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活动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经营方式。这个集约经营的概念看起来好像和粗放发展,即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来实现农业的发展是一回事,但二者的区分主要在于要素的配置方式和投入什么样的要素上。农业实现集约发展,并不排斥增加对农业的投入,通过集约经营的方式来实现农业的集约发展,关键是要通过技术集约,依靠科学技术来提高农业的总要素生产率,以实现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三)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内涵

现阶段,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有着深刻的内涵和宽泛的外延。其主要体现为:一是全面性。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不仅要重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增强和农产品供给水平的提高,还要关注农业生态休闲等多功能的发挥,产业化经营组织的培育,生产技术装备和生产资料的进步,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和全面发展等内容。二是协调性。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保持农业和工业合理的比例关系和有机的内在联系,特别要注重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彻底转移。三是持续性。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把经济、社会、技术同农业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促进资源、环境和现代生产要素优化配置。河南是资源瓶颈制约、生态环境脆弱的省份,因此,农业发展方式必须选择培育和保护资源、优化生态环境、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是在走“科技驱动、内生增长”发展道路的基础上,围绕三个安全(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农业科技、现代工业技术装备、现代科学管理方法、现代农民以及体现分工协作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大农业投入等,提高“三个效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六大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规模效益、结构效益、经营效益),最终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业发展[4]。这种新型的农业发展方式,其实质就是科学发展观在农业发展上的具体体现。

二、现阶段河南农业发展方式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一)现状

河南是农业大省、人口大省、粮食大省,是国家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和供应基地。改革开放以来,河南农业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所有变化和成绩,无不得益于科技进步。据专家测算,“七五”期间,河南省科技进步(要素生产率)在农业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份额为27%,“八五”为32%,“九五”为38%,“十五”为44%,“十一五”已达到48%。农业科技进步在农业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不断增强,农业发展方式正在由主要依靠生产要素投入的粗放型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的集约发展转变。目前,河南农业发展方式总体上还处于主要依靠生产要素投入并已接近临界点的粗放型的增长方式。

(二)成因分析

农业技术水平不高是河南省农业发展方式仍然比较粗放的关键所在。农业技术水平是指农业生产总体系统有目标的动态过程的效能,即有价值的产出与投入之比。以公式表示则为:A(t)=Q(t)/f[(K(t).L(t)]。式中:A(t)为系统t时的农业技术水平;Q(t)为所属系统t时的农业总产值;f[(K(t).L(t)]为系统t时农业中间消耗K和劳动力L的投入函数。经推导,计算公式为:A(t)=(Q/L)1-K/Q(K/Q)-K/Q(推导过程从略)。上式说明,技术水平是有2个显著的宏观变量决定的。一是系统平均劳动生产率;二是系统单位产值平均中间消耗。在劳动生产率一定的情况下,单位产值平均中间消耗越少,技术水平越高;在单位产值平均中间消耗一定的情况下,劳动生产率越高,其技术水平越高[5]。

计算结果表明,全省2010年农业技术水平为2.20,低于全国(2.44)0.24和邻省平均水平(2.69)0.49,与邻近7省相比,虽稍高于安徽、陕西、山西,但同河北、山东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特别与江苏、湖北相比差距更大。农业技术水平的差距,除单位产值中间消耗有一定影响外,主要在于农业劳动生产率不高所致。2010年,河南省农业劳动生产率为2.11万元/人,低于全国(2.48万元/人)的0.37万元/人,低于周边省平均数(2.94万元/人)的0.83万元/人,仅为江苏省(4.86万元/人)的43.42%。农业劳动生产较低导致农业技术水平不高主要是如下因素所为:

1.农业生产条件薄弱,抗御风险能力不强。目前全省农机作业领域还不够宽泛,花生、油菜以及根茎作物生产的机械化水平比较低,精粮播种、化肥深施、秸秆还田和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利用不够,部分地方农业生产还主要依靠畜力和手工劳动。全省旱涝保收田面积有5 073千公顷,占耕地面积的64%,还有36%的耕地是靠天收。每年自然灾害成灾面积达到4 502千公顷,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31.6%。农田水利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农业抗御风险的能力不强已成为河南省农业劳动生产率不高重要限制因素。

2.高效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农业结构层次低。2010年,河南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为2 885.67亿元,其中种植业1 857.38亿元,占农林副渔业增加值的64.36%;畜牧业增加值828.36亿元,占28.71%;林业渔业增加值为199.93亿元,占6.93%。全省农业仍旧是以种植结构为主的传统农业结构,农业结构层次较低。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农业产业链条短,农产品精深加工比重小,高科技、高附加值、高效益农业较少,导致农业技术水平不高。

3.资源环境约束,限制了现代农业发展。从农业资源看,一是资源总量少,全省平均人均耕地1.26亩,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0%,人均占有的水资源445立方米,仅相当于全国水平的1/5;二是资源环境质量差。因农业化肥和农药的常年过量施用和工业“三废”排放,耕地和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已经威胁到河南省农产品的安全生产,限制了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

4.农民知识化和农业科技化水平低,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动力不足。在河南农村劳动力中,具有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劳动力仍占21.46%,初中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60.9%,高中及以上劳动力文化程度占17.64%,农业劳动者文化素质平均只有初中文化程度。大多数农业劳动力在接受文化教育后,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农业技能培训,并且随着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民向城镇和非农产业的转移,农业从业人员的实际科技文化素质更低。据调查,真正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文化素质大概只有小学毕业水平。这种文化程度的农业劳动者,对科学技术的认识能力有限,吸收和消化能力就更差,更谈不上创造性地运用各种科技成果。农民的知识化水平低限制了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快速、高效地应用,特别是要求规范化、标准化的技术难以推广应用,而这些技术正是优质高效农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在这样素质条件下,农民掌握的多是较为直观的易于模仿的技术,以致使全省农业科技整体上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农业技术结构中传统技术仍占据较大比例,高新技术比例较小,导致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动力不足。

5.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困难,土地经营规模狭小。河南省是农业人口集中的区域,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大,向外转移的难度大。到2010年,全省农业从业人员占总从业人员的比例高达44.9%,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7.9%)7个百分点,比江苏省25%的水平高19.9个百分点。由于全省城镇化、工业化水平低,非农产业发展落后,单靠工业部门扩张和城镇的拓展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有限,因而,大量的农业劳动力滞留于农村,拥挤在有限的耕地上从事农业生产,使得劳均经营耕地规模过小,而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经营由于过于零碎、分散,这种状况不仅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效益,也使农业劳动生力率十分低下[6]。

三、加速科技进步,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方向与对策

(一)现阶段河南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方向

1.农业生产条件向提高物质技术装备水平的方向发展。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抓好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强化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要素生产率)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形成稳定有保障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7]。

2.农业产业结构由传统单一型向提高结构层次的优化升级型转变。围绕“提升传统产业、壮大特色产业、培育新型产业”的思路,搞好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健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延长产业链条,实现农产品增值。为此要优化学科结构,调整科研方向。逐步加大农业高新技术的研发力度,促进提高农业结构层次和效益。统筹安排产前、产中、产后,特别是产后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使农产品的精深加工技术及贮藏技术有一个大发展。引导产业链各环节均衡发展,达到“优化结构、提高层次、链接产业”的目的。

3.促进农产品供给由注重数量增长向结构优化和质量安全并重转变。加强生物育种技术、良种良法等大量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的集成转化与示范应用,促进农产品供给由数量增长向数量与质量、效益与生态并重转变,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同时,要坚持推进产品结构、品质结构调整,努力实现初级产品向终极产品转变,由低科技含量向高科技含量转变,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与竞争能力[8]。

4.农业发展由依靠资源消耗向资源节约型、生态文明型转变。农业是高度依赖资源条件,直接影响自然环境的产业,农业资源利用方式对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缓解河南农业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生态环境,必须转变粗放的农业发展方式,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为此,农业科技研发要把支持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和资源产出率放在突出地位,促进农业发展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提高单位资源的产出能力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突出研发节地、节水、节能和环保技术,减少面源污染,促进资源永续利用和农业永续发展。

5.经营方式由分散型、兼业型向专业化、规模化、组织化、标准化、集约化转变。在农业生产中,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的社会协作将会愈加广泛,从而使农业劳动者的生产活动,从单独孤立地进行转变为在社会联系中进行。这样,就会逐步改变家庭经营规模小,分散孤立,技术落后,经营粗放的状态。因而,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户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经营方式,切实提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水平和农民组织化程度,以促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9]。农业标准化是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证。因此,在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中,要积极发展标准化农业,严格按食品质量认证标准和生产加工技术规程进行标准化生产。集约经营是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重要区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必须转变农业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

(二)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对策

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体系建设。拓展农机机械作业领域,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推进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巩固小麦机械化成果;研发和推广玉米收获机械;加大水稻机械化推广力度,提高水稻机械插秧水平;推进花生、油菜机械化,抓好根茎作物收获机械化试验示范。力争在秋粮生产机械化方面取得突破[10]。以完善农田水利设施、提高耕地有效灌溉率为核心,以高效节水农业为重点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快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减少农业污染物排放,保障绿色生态安全。加强农田林网建设,全面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2.实行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生产比较效益。实现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创新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原动力。总体要求就是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和结构层次[11]。一是实施农产品优势产业建设规划,优化农业生产布局。二是加快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加强规模化养殖场建设,建设全国优质安全畜产品养殖基地。三是加快特色农业的发展,推进蔬菜瓜果、花卉苗木等特色农业向主产区集中,形成规模优势和品牌优质。四是加快现代水产养殖业的发展,重点发展当地特色水产品的标准化养殖和水产育苗。五是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农产品保鲜、储藏、冷链物流等服务业发展,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12]。

3.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体系建设。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形势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新要求,把科技创新目标从提高土地产出率为主导,转向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并重的方向,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创新体系。强化农业基础研究和科技储备,积极抢战农业科技竞争制高点,在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等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以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能,资源综合循环利用为重点,开发农业节约型、循环型、生态型技术。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要稳定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完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不断优化农技推广环境。尤其要调动各级推广机构的积极性,提升基层农技推广服务能力。要高度重视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对农民尤其是青年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科技文化素质,培养适应现代化要求的种养大户、农机大户、经纪人等农村生产经营性人才,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3],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供智力支撑。

4.政策导向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彻底转移、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经济学研究表明,农业发展受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制约。河南农业发展方式要想实现根本性转变,必须尽可能减少农民数量,扩大农业生产规模,实现规模效益。规模是技术进步的载体,也是实现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前提条件,因此,应把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作为提高技术水平,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目前,由于保障机制跟不上和政策不到位,致使广大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就业的同时,仍然不放弃现有的耕地,他们把拥有土地作为自己的基本生活保障,宁愿撂荒也不放弃。目前全省的城镇化主要是城镇在空间上的不断扩张,并没有真正给农民工创造多少转为市民的机会和条件。因此,要围绕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彻底有效转移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在子女上学、就业、社会保障等政策方面,使转移到城镇就业确有一技之长可以在城镇长期就业的农民工,完全享受城镇居民待遇,在城市安家定居,自愿交出在农村的土地,以促进农村非农就业和农地规模经营。

5.努力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农业投入的有关规定,各级财政每年对农业投入的增长幅度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并且对农业的投入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要逐年提高。重点发挥政府投入的主导作用。政府应承担道路、通讯和大中型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对农用工业的投资和农机补贴,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河南日报,2012-11-18(1).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N].河南日报,2012-02-02(2).

[3] 刘燕妮,任保平,高鹏.中国农业发展方式的评价[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2,(3):100-107.

[4] 卫龙宝,施晟,等.区域分异视角下的中国农业现代化阶段界定的推进战略[J].农业技术经济,2012,(6):15.

[5] 蔡世忠,等.加速河南省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对策[J].华北农学报,1998,(3):71-74.

[6] 王雅鹏,吴娟,闫建伟.社会转型期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思考[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3):261.

[7] 王敬华,钟春燕.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2):195-198.

[8] 韩长赋.毫不动摇地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J].求是,2010,(10):42-43.

[9] 吴向伟.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内涵与途径[J].经济纵横,2008,(2):23-25.

[10] 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N].河南日

报,2012-03-09(4).

[11] 罗敏.农业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和调控政策研究[J].农业经济,2012,(6):12.

[12]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N].河南日报,2011-10-09(1).

[13] 信乃诠.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持续增强农产品有效供给[J].农业科技管理,2012,(3):1-4.

[责任编辑 陈丹丹]

作者:蔡世忠

推进农业发展加快农业建设论文 篇3:

中部地区发展永续农业的研究

摘 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反思不可持续性农业发展的诸多教训,不断探索永续农业的发展道路。我国中部地区在过去的农业发展中也出现了水土流失等类似生态环境问题,促进中部永续农业发展既有意义而且可行。在中部地区发展有机精致农业、生态综合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等永续农业生产体系,有利于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加大中部地区扶贫工作力度;有利于提高森林绿地覆盖率,加大治理生态环境的力度;有利于促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农业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提高农业生产优质化水平。

关键词:永续农业;中部;可持续发展

一、世界各地不可持续性农业发展的教训

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或地区在不可持续性发展的农业生产活动中,大量使用高强度耕作系统,普遍采用高水平无机化学农用制品,并进行大规模单一品种连续耕种。这种工厂式规模化农业生产方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带来了令世界惊喜的短期高速增长的生产能力。然而,由于这种生产方式对自然过度掠夺,对生态造成严重破坏,因此发展具有不可持续性。这些国家或地区在农业发展中所采取的竭泽而渔式的生产方式,有着深刻的教训值得警惕:

1.不可持续性农业发展对土地的榨取。土地是农业的根本,肥沃的土地是人类永久的财富。不可持续性农业生产以近乎败家的方式对土地进行疯狂的榨取,表现在技术上大量施予化肥农药,设备上粗暴使用巨型农机,时间上野蛮采用连续作耕,空间上无礼实施单一品种。土地只能以惊人的表土流失、急剧的地力下降来表达无言的愤怒。

2.不可持续性农业发展对健康的隐患。早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首位获得医学诺贝尔奖的卡奈尔(Carrel)医生就已提醒世人,由于受不可持续性农业发展的影响,“日常供应的食物中所含的营养成分已大不如前。食物虽然保持了原来的外形,但受大量生产的影响,品质已经变化。化学肥料只能提高作物的产量,却无法补充土壤中枯竭的‘全部元素’,因此影响到食物的营养价值”。医学研究表明,现代疾病起源于饮食与生活的不正常。食物来自土壤,没有肥沃的土壤就没有营养丰富、食用安全的农产品,也就没有健康的身体。不可持续性农业发展造成土壤地表流失,土地品质退化,化学污染严重,加上基因改造工程,直接影响农作物营养价值,并使农产品安全受到质疑,对人类健康造成隐忧。

3.不可持续性农业发展对石油的巨耗。不可持续性农业发展一方面对土地残酷掠夺而毫无敬意,另一方面对石油高度依赖且欲壑难填。占全球人口6%的美国人口,消耗着占全世界33%的石油资源,其中20%直接或间接用于美国农业发展,其不可持续性不言自明。

4.不可持续性农业发展对生态的破坏。生态环境是生物存在和发展的内在条件,特别是人类生存和农业生产的基础。地球上只有相当狭小、厚度稀薄又十分特殊的圈层适合高等生物的生存,这个狭窄的空间集中位于地球表层上固相、液相和气相的交界面附近,围绕着该界面,高度集中了地球上达99%的生物物质,这就是生物圈,而生态环境就是生物圈中各种生物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最为关键的部分。由于世界人口的增长,对耕地、牧场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不可持续性农业发展导致森林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坏。目前全球荒漠化的土地已超过3600万平方公里,占地球陆地面积的1/4。若不克服不可持续性农业发展的生态之害,人类将自食其果,难逃灭绝之灾。

5.不可持续性农业发展对经济的误读。粮食的丰收和过剩似乎曾使不可持续性农业发展对规模经济窃喜,这种对经济的误读注定其喜悦是短暂的。建立在过度开垦和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基础上的不可持续性农业发展,已经付出了沉重的生态代价。化肥农药生产的食物付出了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的代价以及因食物引起疾病的医疗费用成本;石油的价格付出了所造成的空气污染代价和呼吸道疾病的医疗费用成本,同时还有酸雨对森林、湖泊、农作物的损害以及对气温上升所造成的破坏性代价。有些代价甚至是无法估量的。如此算来,不可持续性农业发展这笔经济账肯定是亏损的。事实上,在21世纪初,全球已连续出现粮食生产量低于消耗的趋势,而且差距越来越大。几个主要出口粮食的国家受气候、水源和地表流失的限制,不仅再也无法提高粮食产量,而且产量还在不断下降。不可持续性农业发展对生态的破坏必然导致经济的不可持续发展。

二、中部地区发展永续农业意义深远

不可持续性农业发展正在导向地球生命系统的崩溃已不是什么危言耸听,二战后曾被视作无比优越、趋之若鹜的不可持续性农业生产体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质疑和批判。尽管目前发达国家或地区农业的主流生产方式依然是化学式、工厂式、规模化的现代农业(chemical agriculture 或conventional agriculture),但从20世纪80年代起至今,各种新型农业生产方式的探索过程从未停止,并日益得到支持和发展。永续农业已成为超越不可持续性农业发展的新出路。

永续农业的提出是人类反思的结果。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反思不可持续性农业发展的种种局限和危机,提出了维持土地肥力、消除化学污染、回归自然法则、发展有机农业的观点,永续农业的概念孕育而出。1991年,国际粮农组织在荷兰召开“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大会,并发表《登博茨宣言》,这是为确保人类当代及其后代对农产品需求得到满足的共同发展纲领。至此,永续农业成为各国致力于新型农业发展的有识之士共同追求的目标,永续农业的各种探索和实践活动蓬勃兴起。

具体到我国中部地区,发展永续农业尤为有意义。中部六省包括陕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六省,总面积约为163万平方公里,地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而且大多为农业大省,水资源南多北少,劳动力资源极为丰富。在过去的农业发展过程中,水土流失是中部地区生态环境主要问题之一。不可持续的农业发展已造成耕地表土流失,降低了土壤肥力,土地生产力下降,下游河道与水库淤积;江河湖泊受到脏水污水和化肥农药等不同程度的污染。中部地区还是贫困地区、贫困人口集中的地区。国家扶贫开发的592个重点县中,151个位于中部六省,占25.5%。在中部六省发展永续农业,有利于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加大中部地区扶贫工作力度;有利于提高森林绿地覆盖率,加大治理生态环境的力度;有利于促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农业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提高农业生产优质化水平。

永续农业(permanent-sustainable agriculture)作为一个总称,它的类别多种多样,除使用最多的有机农业(organic agricultue)外,还有各种不同称谓,如替代农业(alternative agriculture)、生命活力农业(bio-dynamic agriculture)、生物农业(biological agriculture)、低投入农业(low-input agriculture)、自然农业(natural agriculture)、永久农业(permanent agriculture或permaculture)、再生农业(regenernative agriculture)、可持续农业(sustainable agriculture)。尽管名称五花八门,但它们的共同宗旨都是相通的,那就是保持农业永久耕种,保护自然生态平衡,维护人类健康安全,呵护地球永续发展。

总体来学,永续农业要实现三大战略目标,第一是积极发展农业生产,不断增加粮食生产,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第二是推进农业综合发展,不断增加农民收入,逐步消除农村贫困;第三是合理利用并不断改善农业自然资源,积极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建立永久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体系。由于永续农业是与地球永续循环相一致的,永续农业的发展目标体现了永续农业的科学发展理念,那就是“如果你尊敬、爱戴大自然,她将百倍地回报你。”

三、中部地区发展永续农业的条件得天独厚

目前,中部地区粮棉油产量占全国的30%—40%。近几年,全国粮食增产的一半以上来自中部地区。中部崛起,“三农”为重。中部地区有农村人口2.4亿,以占全国10.7%的国土养活着全国28.1%的人口。在中部六省中,有4个省的第一产业就业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最高者为河南省,高出11.1个百分点。

农业仍是中部地区的主要优势,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必须做好农业这篇大文章。在中部地区建设全国粮食核心主产区和优势农产品基地正成为共识。2007年,中原大地粮食生产大省河南在历经罕见的暖冬、病虫害及干旱影响之后,夏粮总产仍达594亿斤,比上年增产23亿斤,同比增长4%,再次稳居全国第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持续努力,也在湖北等地结出硕果。继2006年湖北省粮食总产达到2210万吨、主要经济作物产量刷新历史纪录后,2007年湖北夏粮再获丰收,增产33.96万吨。湖北省粮食生产逐步向大型优质商品粮基地和其他粮食主产区集中,已在粮食主产区建成1000万亩高标准农田。

如何使农业大省转变为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强省?关键之一是要有永续发展的理念作指导,坚持走永续农业的发展道路。近年来,河南省走出了一条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从“大粮仓”跨向“大厨房”,把农田变为“第一车间”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从技术创新到市场创新,再到品牌化经营,河南食品正大规模进入国人的“厨房”:全国每10个饺子里有4个是河南“思念牌”的,每10个汤圆中有6个是河南“三全牌”的,每10根火腿肠就有5根出自河南双汇。周口莲花味精、驻马店十三香调料等30余类农副产品市场占有量居全国前列。目前,中原大地2800余家新兴农产品加工企业正迅速崛起。农业产业化正在中部地区扎实推进。湖北省加强优势产业板块基地建设,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形成销售收入过5亿元的加工型龙头企业50个、创汇超1000万美元的工贸型龙头企业50个。湖南省目前已初步形成优质稻米、柑桔等十大优势产业带,以“隆平高科”等为代表的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茁壮成长。“十一五”时期,随着湖南全省1200万亩超级稻和向全国推广6000万亩超级稻产业工程的实施,湖南将为中部地区乃至全国的粮食增产做出更大贡献。中部地区发展永续农业的道路还任重道远,视野还可以更加开阔,内容还可以更为丰富,但只要沿着永续发展的科学道路走下去,中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一定可以实现。

四、中部地区农业发展可借鉴的永续农业生产体系

尽管永续农业实践探索的模式多种多样,为了结合劳动力资源优势,配合加大治理生态环境的力度,实现保护农业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提高农业生产优质化水平的目标,这里将中部农业发展中可借鉴的永续农业生产体系总结归纳为三种主要的形式,它们分别是有机精致农业生产体系、生态综合农业生产体系和休闲观光农业生产体系。

1.有机精致农业生产体系

有机精致农业生产体系是一种不用或少用化肥农药等无机物,通过施加有机肥料改良土壤养分,运用天敌循环综合防治病虫害,调整作物轮作与间作改善耕种方法,促使农业生产科技化、农业结构纵深化、产品品质精致化,产品食用安全化的永续发展的技术型农业生产方式。

联合国食品法典委员会在《有机食品生产、加工、标识及销售准则》中对有机农业的描述是,“有机农业是促进和加强农业生态系统的健康,包括生物多样性、生物循环和土壤生物活动的整体生产管理系统”。“有机农业生产系统基于明确和严格的生产标准,致力于实现具有社会、生态和经济持续性最佳化的农业生态系统”。“有机农业强调因地制宜,优先采用当地农业生产投入物,尽可能地使用农艺、生物和自然方法,避免使用合成肥料和农药”。精致农业则有助于农业生产与自然生态良性循环,加强了科技研究开发与应用,为永续农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由于疯牛病等食品安全问题,欧盟国家对有机精致农业尤为重视。2001年欧盟12国农业部长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有机食品和有机农业伙伴行动”会议,制定了欧洲行动计划,签署了“哥本哈根宣言”。许多欧盟国家计划到2010年将有机精致农业面积发展到占农业总面积的10%—20%,所有欧盟国家都对启动有机精致农业予以补贴支持。

有机精致农业避免使用化学合成品,不采用电磁辐射等,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化学污染和电磁污染,是一种比不可持续性农业更为友好的生产体系。由于有机精致食品的安全性和优质性,消费需求不断扩大,进一步鼓励了有机精致农业的发展。国际粮农组织将有机精致农业看作是提高食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条现实途径。以生态、环境有益技术为特征的有机精致农业成为永续农业的重要生产体系之一。

2.生态综合农业生产体系

生态综合农业生产体系是一种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综合开发,实现生态系统的能量多级利用,物质再生循环的永续发展的活力型农业生产方式。

生态综合农业吸收传统农业精华,以永续发展为基本指导思想,以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为核心,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不断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与功能,实现农业经济系统、农村社会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同步优化,促进生态保护和农业资源的永续利用。

显然,有机精致农业侧重于生产技术层面,而生态综合农业则更多考量生态综合平衡,侧重于农业管理层面,是一种更具特色的生产体系。

生态综合农业运用两套管理模式协调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一是土地管理,在农业土地范围内把无耕作的小块土地作为野生物种生态环境,形成农耕土地和野生土地的综合平衡;二是资源管理,不但可以采取新方法减少农业污染,而且还可通过管理水土资源和自然植被提高农业生态环境,也可以通过改变农产品的配比和结构来模仿自然植被的结构和功能。

在中美洲,树阴咖啡体系成功应用了生态综合农业生产体系。树阴咖啡体系既保持了咖啡产量,又为各种野生物种提供了庇护之所,还实现了生产者收入来源的稳定性和多样化。实践证明,生态综合农业是在特定区域内创造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新型永续农业的可行途径之一。

目前,不可持续性农业对生态平衡的破坏已是不争的事实,生态综合农业生产体系建立在生态系统管理概念上,在促进农业发展的同时,可以协调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有效恢复和保持生态平衡,在永续农业生产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3.休闲观光农业生产体系

休闲观光农业生产体系是一种紧密结合农业生产、生活和生态于三位一体之中,充分利用农业经营活动、农村设施和空间、农业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经过规划设计,形成一个具有田园之乐的休闲旅游园区,既发挥农业生产、休闲旅游和生态平衡的效果,又达到提高农民收益与促进农业繁荣作用的永续发展的舒适型农业生产经营生活方式。

与前述两种分别侧重于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的生产体系显著不同,休闲观光农业已上升为一种惬意的生活方式,进入到精神文化层面,是一种更显和谐的生产体系。

农业加旅游加生态的休闲观光农业,能产生巨大的整体效益,既增加了收入,又发展了社区,更美化了生活,陶冶了心灵,从而成为一种较为高级的永续农业生产体系。

只要我们开阔视野,拓展思维,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相信未来还会出现更多更好更适合中部地区的永续农业生产体系,这些新兴农业生产体系的运用将呈现出中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光明前景。

参考文献

[1]Carrel. A.Man, the Unknown, Harper & Brothers[M].New York, 1935.

[2]Griggs. B.The Food Factor, Penguin Books[M]. Middlesex, England, 1986.

[3]Fukuoka .M.The One-Straw Revolution[M].Rodale Press, Emmaus, Pennsylvania, 1978.

[4]樊美筠.中国传统美学的当代阐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85.

责任编辑:晓 立

作者:余永跃

上一篇:社区推广活动方案下一篇:生态文明下的城市生态建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