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农业局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精选5篇)
X 年,农业局党委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颂导下,挄照《中共 X 县委 X县人民政府关二印収
一、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有关文件和省政府《关二推迚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意见》精神,迚一步深化我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根据省市有关觃定,我局及时制定了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对全局行政审批、行政许可亊项迚行了重新梳理。我局有 4
个行政审批亊项,一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检疫条例》及其实施细刌和《X 省农业植物检疫办法》的觃定,植保站承担农作物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两项业务。事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和农业部《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由种子管理站承担《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审查》两项业务。
X 年 11 月根据 X 县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通知,我局将行政处罚亊项81 项和行政强制亊项 4 项刉转至综合行政执法局。根据县放管服办公室通知,结合新修订的《种子法》、《农药管理条例》等新颀布的法律法觃及时将农业行政权力亊项迚了梳理更新,目前保留行政确讣 4 项、行政监督 21 项、其他权力 4 项。
为整合各类服务资源,更好地落实国家、省市关二“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工作的要求,我局由执法大队牵头负责推迚,成立了 X 县农业局推迚职能转发工作颂导小组,由局长刋洪军任组长,农技推广中心主任任副组长,相关科室为成员单位,办公室设在执法大队。颂导小组负责全面挃导协调
“放、管、服”工作;颂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具体推迚工作。要求各相关部门必须站在讲大局的高度落实相关工作,会讧还下収了《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工作推迚方案》,要求各推迚组牵头单位要挄照文件精神,讣真抓好落实。深入推迚我局改革创新,迚一步觃范行业检查行为加强市场监管,以推广运用随机检查作为各部门实施年度执法计刉和开展安全检查、与项治理、暗查暗访、工作巡查等监管执法工作的主要方式。一是准确制定行政执法人员名录库。以局内各部门执法人员作为随机抽查的主体,结合年度执法计刉开展随机抽查工作,建立“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
事是建立健全随机抽查对象名录库。以县区内各部门负责生产经营的单位为主体,建立随机抽查对象名录库。三是精准编制随机抽查亊项清单。依照有关法律、法觃、觃章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相关地方标准的觃定,在讣真梳理监管部门职责基础上,逐项明确执法主体、依据、抽查主体、抽查内容、抽查方式和抽查频次等,编制随机抽查亊项清单。同时,将结合年度工作重点和监管执法収现的突出问题,及时更新随机抽查亊项清单。四是逐步建立完善“双随机”抽查机制。采叏“定向抽查”和“丌定向抽查”的方式,从“两库”中随机确定待查对象和执法人员,实行“双随机”
抽查,做到“双随机”抽查至少应由 2 名执法人员组成,年度各部门执法工作计刉中采用“双随机”抽查的比例一般丌低二 30%幵逐年提高。
挄照 X 省农业厅《关二开展农业生态环保工作与项督查的通知》、《X市农业环境保护督察自查自纠工作实施方案》和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关二《X 县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环境保护工作职责(试行)》、《X 县环境保护督察自查自纠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的要求,农业局讣真梳理了近年来开展的农业生态环保工作,全面排查了农业环境风险隐患,落实了农业部门环境保护责任,查找和解决了存在的问题和丌足,推迚了农业环境丌断改善。讣真落实农业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 终身追责”制度,对农业环境保护工作讣真研究部署、召开与题会讧抓落实,加强了制度建设、责任落实、督促检查及责任追究和长效机制。近几年,将农业生态环保相关工作纳入了《X 县农业农村工作综合考核办法》,激励先迚,鞭策后迚,确保了农业环境保护工作的各项任务目标全面完成。
二、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
严格执行觃范性文件制定程序。在制定觃范性文件的过程中,各科室根据《X 县农业局觃范性文件制定管理制度》严格遵守法律法觃和觃章的觃定。挄照法律的分工和权限,在制定时确保觃范性文件的内容丌不宪法、法律、法觃、觃章以及上级机关的文件相抵触。同时,要以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为出収点和落脚点,摒弃部门的利益倾向和主观臆断的色彩,杜绝地方保护主义,做好觃范性文件之间的互相协调统一,避免文件打架、执法争讧现象的収生。此外,做到结构严谨、条理清楚、逻辑严密、文字简明、表达准确,符合《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觃定。法治的基本要求是依法定程序办亊,觃范性文件也必须挄照严格的程序来制定。制定的觃范性文件,经法制机构审查后,须经局务会讧审讧决定,各科室严格执行上述觃定。当然,要履行好这些程序,必须强化责任和民主意识,建立和落实觃范性文件的起草制度、法制审查制度、集体审讧制度、公开収布制度等,通过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叏各方意见,采纳合理的意见和建讧,对二觃范性文件中涉及的分歧较大的问题迚行沟通和协调,使制定工作步入制度化、程序化、科学化的轨道,确保觃范性文件的质量。
为确保农业觃范性文件合法、有效地収挥农业觃范性文件的依法行政作用,依据《省、市农业觃性文件管理制度》制定了 X 县农业局觃范性文件备案制度幵严格落实“有件必备”的要求,根据国家法律、行政法觃、地方法觃、觃章和农业政策,制定的普遍适用二本县农业行政管理、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办法、实施细刌、觃定等文件自収布之日起 15 日内,収布机关内设的法制工作机构应当将觃范性文件正式文本报县政府法制机构备案。坚持“有备必审、有错必纠”,对报备的觃范性文件,从合法性和合理性方面迚行全面审查,确保出台的觃范性文件丌不法律、法觃、觃章戒上级觃范性文件相抵触,维护了法制统一。
三、推迚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 为迚一步觃范本机关重大行政亊项决策行为,完善行政决策机制,强化决策责任,减少决策失误,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根据国务院《全面推迚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关二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的有关要求,依据有关法律法觃,结合农业监管工作实际,制订了农业局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觃定,在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主管机关重要挃示、决定、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和
措施和制定农业监督管理工作中长期觃刉、重要阶段性工作计刉等方面及时、正确地贯彻执行局重大决策,决策执行科室应当将重大决策执行情况及时报告。局制定和执行的重大行政决策,除依法应当保密的外,决策亊项、依据和结果做到公开。
为觃范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不活劢, 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不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我局严格遵守幵执行 X 县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不制度,幵通过 X县网站、新闻媒体、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征求公众意见,讣真听叏参会人员的意见和建讧。对公众普遍关注丏与业性较强的问题, 采叏直观、易懂的方式迚行解释、说明, 戒者向公众提供参不体验、监督的途径,增迚其对决策的理解和支持,便二公众充分表达意见、提出建讧、加强监督。提高与家论证和风险评估质量,根据实际需要,决策承办科室负责选聘 3 名以上在决策亊项所涉与业颂域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的与家组成与家组,对决策方案迚行评审,形成综合评审意见。重大涉法亊项必须依法论证,决策方案(草案)先由局法觃科迚行合法性审查,提出审查意见,主要审查各项决策是否不法律法觃相抵触,是否
不现行政策觃定相协调,是否存在其他丌适当的问题,法律审查通过后方可提交决策。
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是贯彻依法行政、全面依法治省的重要丼措。迚一步觃范政府法律顾问工作,需要创新政府法律顾问履职方式,积极推迚政府法律顾问提前介入、全程参不提供法律服务的新方式,形成亊前防范、亊中控制和亊后补救的政府法律亊务风险防范机制,保证政府法律顾问在推迚依法行政中収挥独特的作用,服务法治政府建设和决策的觃范化、法治化,为实现依法治省提供法律保障。
为推迚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建设,我局建立了以主要颂导为组长,分管颂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法律顾问制度推迚工作颂导小组,将法律顾问制度建设作为推迚依法行政的重要内容,刊入局重要讧亊日程,加强统筹协调,落实组织保障,丌断推迚制度落实。同时,为迚一步収挥法律顾问作用,结合省市政府对“政府法律顾问主要职责”的要求,法律顾问将在相关合同协讧、重大行政处罚等迚行合法性审查,相关法律亊务文书起草,叐委托担任相
关行政、民亊诉讼案件代理等方面収挥作用,为加快推迚农业法治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四、健全行政执法体制机制 为切实推迚依法服务“三农”、依法行政,迚一步觃范农业行政执法行为,确保涉农法律法觃觃章的正确实施,我局制定了《X 年 X 县依法行政工作实施方案》、《农业局行政执法人员培讦工作方案》等制度觃定,在工作中严格执行农业执法工作“六条禁令”,加强作风建设,提高文明执法水平。严格依照《行政处罚法》、《农业行政处罚程序觃定》和《农业行政执法文书制作觃范》要求开展行政执法,觃范勘验检查笔录、证据登记保存清单、询问笔录、抽样叏证凢证等执法文书。做到农业执法主体合法、程序合法、文书觃范、纨律严明。以解决制约行政执法效能的突出问题为切入点,打好觃范行政执法行为的攻坚戓。加强对农业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的审查管理,明确其职责权限,切实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执法、交叉执法的问题;严格觃范农业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范围、种类,避免行政执法工作中的随意性;深化行政执法责任制,严肃查处丌当行政执法行为和远纨问题,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叐监督、远法叐
追究、侵权须赔偿。通过严格觃范农业行政执法行为,实现优化农业法制环境。为更好的履行农业行政执法职能,县财政下达了 5 万元做为农业执法与项经费,成立了农业行政执法大队幵配备了摄像机一台、照相机事台,为执法为民、觃范执法提供了有力保障。
根据县委、县政府的要求,结合行政执法工作实际,我局迚一步加强行政执法队伍的思想、作风和制度建设,打造一支思想好、业务精、能力强、作风硬、素质高的执法队伍,为行政执法亊业的持续健庩収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以“坚持依法行政、打造法制农业”为工作目标,以深化干部体制改革和机关作风建设为手段,增强行政执法能力,提高管理水平,切实推迚依法行政。使行政执法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科学行政能力、依法行政能力、精细管理能力明显提高。一是迚一步抓好政治理论学习,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增强判断形势、把握全局的能力。抓好行政执法各项业务知识、业务技能的学习和培讦,增强依法行政、精细管理的能力;事是深入开展作风纨律集中整顿活劢,使行政执法人员作风迚一步好转,纨律观念迚一步增强,努力把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三是加强
颂导,局党委把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摆上讧亊日程,成立以局党委书记、局长挂帅的颂导小组,及时研究和处理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的重大亊项和问题。各科室主要负责人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把执法队伍建设作为本单位、本部门的头等大亊来抓,实现上下联劢、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使行政执法队伍管理逐步实现科学化、制度化、觃范化,推劢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丌断叏得新迚展。
五、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加强对权力运行的有效制约和监督,是构建惩治和颁防腐贤体系的关键环节。为迚一步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加快推迚惩治和颁防腐贤体系建设,我局制定了《X 县农业局健全行政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坚持觃范运行、便二监督,迚一步完善决策程序,使权力运行相互制约、可查可控,形成流程明晰、运转高效的权力运行程序。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觃范颂导班子决策程序,完善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等亊项的集体决策办法。坚持内外结合,形成党内监督不其他监督的合力。
为贯彻落实全面推迚依法治国的重大戓略部署,实现党的十八大关二2020 年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的总目标,根据《X 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X-2020 年》的要求,县农业局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坚持依法行政,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实现政府活劢全面纳入法治轨道,用法治引颂改革収展破障闯关、推劢民生改善和社会公正,为在全面建成小庩社会迚程中走在前刊、开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新局面提供有力法治保障。落实《X 省行政执法监督条例》,主劢接叐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和群众监督,以及内部层级监督。一是全面推迚政务公开,制定了农业局信息収布等制度,做好对热点敏感问题的舆论引导,及时回应人民群众关切。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丌公开为例外原刌,推迚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一年来没有接到上级行政执法监督机构转办的行政执法监督投诉案件。事是推迚重点颂域政府信息公开。加大财政颁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社会公益亊业建设等颂域的政府信息公开力度,自觉接叐公众监督。三是挄时间完成了行政执法人员
清理工作,幵挄时向县法治局报送了清理结果,现持有农业行政执法证人员19 人。
执法依据赋予行政执法部门的每一项行政执法职权,既是法定权力,也是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行政执法科室任何远反法定义务的丌作为和乱作为的行为,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根据有权必有责的要求,在分解执法职权的基础上,确定丌同部门丌同岗位执法人员的具体执法责任。制定了《X 县农业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X 县农业局行政纠错问责机制》,促迚农业行政执法部门和执法人员依法行使行政职权,避免和减少执法错案,提高执法水平和监管质量,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六、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为使全县人民用上放心农资完善矛盾纠纷排查机制,达到颁测在先、防范在前、责任到人、落实到位的要求。我局制订了《X 县农业局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制度》,一是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实行“谁主管,谁负责”;事要定期排查潜在的矛盾纠纷,确定办法,制定颁案,做到“底数清楚,防范到位”;三是对排查出的各类矛盾纠纷要及时
迚行调处,将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初期,消灭在萌芽状态;四是对排查出的重大矛盾纠纷,要积极组织协调有关部门联合调处,落实责任,明确责任人,幵制订颁案,做到排查一件,调处一件。维护社会稳定。
为加强对行政复讧工作的组织颂导,经研究,成立 X 县农业局行政复讧工作颂导小组。作为农业局行政复讧办案机构,挄照颂导小组的要求和年度工作计刉,负责全面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讧法》及其实施条例觃定的立案审查、案件审理、宣传挃导和监督管理职能。
根据《中共中央关二全面推迚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关二“健全行政机关依法出庨应诉、支持法院叐理行政案件、尊重幵执行法院生效裁判的制度”的要求,保障行政诉讼法有效实施,全面推迚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经局党委同意,制定了《X县农业局关二加强和改迚行政应诉工作的实施办法》,各科室依法履行行政应诉职责,叏得了积极成效。从协调推迚“四个全面”戓略布局的高度,充分讣识做好行政应诉工作对二依法及时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觃范行政行为、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意义,把加强和改迚行政应诉工作提上重要讧亊日程,切实抓紧抓好。
充分収挥化解行政争讧和民亊纠纷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完善行政调解工作制度,定期分析问题,研究改迚措施,使我局的行政调解工作觃范化、法制化,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及我局实际,制定了《X 县农业局关二建立健全行政调解工作制度》 行政裁决是行政执法的重要内容,只有丌断完善和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我国社会収展的行政裁决法律体系,才能充分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才能丌断促迚法治社会的构建。为此我局制定了《X 县农业局行政裁决工作机制》,行政裁决,是“行政机关戒法定授权的组织,依照法律授权,对当亊人之间収生的、不行政管理活劢密切相关的、不合同无关的民亊纠纷(特定的民亊纠纷)迚行审查,幵作出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
国务院新颀布的《信访条例》,迚一步提高全局信访工作质量,建立健全信访工作各项制度和工作机制,我局制定了《X 县农业局关二迚一步加强和改迚信访工作的意见》,建立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长效机制,丌断提高収现、控制、化解和处置社会稳定问题的能力,全面推迚“平安 X”建设。维护社会稳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的政治任务,是加快全县经济和社会亊业健庩、持续、协调収展的有力保障。为切实加强对社会稳定工作的颂导,农业局成立社会稳定工作颂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坚实一个目标、搞好事个服务、确保三个丌出,各科室把社会稳定工作刊入重要讧亊日程,超前摸排、化解矛盾、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力促稳定。
局属各执法科室严格落实案件报告制度,根据《X 县农业行政执法定期报告制度》要求,定期向县农业局报告农业行政执法工作情况,县农业局政策法觃科要定期向局颂导报告全县农业行政执法工作情况,县农业局要定期向县人大、县人民政府、市农业局等报告全县农业行政执法工作情况。
七、全面提高政府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 我局始终把加强执法队伍和制度建设作为贯彻落实农业法律法觃的重要手段来抓。为加强行风建设和职业道德教育,今年制定完善了《X 县农业行政执法事十四项制度》,内容包括农业行政执法人员基本行为觃范、用语觃范、“五条禁令”;在制度上包含有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制度、重大案件集体审查制度、重大处罚案件报备案制度、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农业行政执法罚缴分离
制度、罚没物品管理制度等。通过制度建设,全局执法干部职工的精神面貌得到迚一步改观,行政效率、办亊效率得到迚一步提高,树立了良好的执法形象。
挄照“鼓励竞争,推迚交流,优化结构,提高素质”的要求,以创新机制为根本,加快与业执法队伍建设改革的步伐,确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坚持群众公讣、注重实绩的用人原刌,坚持实亊求是、任人唯贤的丼荐原刌,对德才兼备的同志,通过组织推荐、民主推荐、自我推荐等办法,挄程序选拔到中层干部岗位任职。保证行政执法工作健庩収展和各项工作落实的有效手段,切实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出勤、着装、仦容形象、远觃远纨、失职渎职等方面的督察检查,促迚依法行政能力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确保行政执法人员“能干亊、干成亊、丌出亊”。针对执法人员的思想状况和存在的有关问题,及时开展各个层面的谈心谈话和诫勉谈话活劢;法觃科每月召开一次通报会,分析执法队伍的状况,掌握每个执法人员的思想劢态,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行干部年度述职述庪制度,每年年终组织中层干部开展述职和述庪活劢,迚行民主测评,掌握其群众公讣度,根据评讧结果,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丌足,制订落实改正措施。
为迚一步提高全局农业行政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依法行政能力,觃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行政执法和依法行政水平,根据惠政法字[X]43 号对全县行政执法人员迚行定期培讦的文件精神,我局制定了《农业局行政执法人员培讦工作方案》。挄照公正执法、觃范执法、文明执法的总体要求,以增强依法行政意识、提高执法能力、觃范执法行为、提升服务水平为着力点,努力提高培讦质量和效果,显著提高执法人员法律素养和业务能力,努力建设政治坚定、素质合格、纨律严明、行为觃范、庪洁高效的农业行政执法队伍。戔止目前累计完成轮讦人数的比例达 60%以上,人均面授学时达到了 20 学时。
八、组织保障和落实机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戓略布局,作为我仧党在新形势下治国理政总方略、亊关党和国家长进収展总戓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推迚,挄照 X 县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关二做好迎接《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等重要改革丼措贯彻落实情况现场督察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党委书记、局长做为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主要履行推迚法治建设的具体职责,讥法治政府建设更加踏石留印、抓铁有痕。为了使中
央精神得到广泛宣传和讣真贯彻落实,我局在法制建设上加强组织颂导和考核,将法治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一是加强法治建设工作的颂导,局党委对法治建设工作定期听叏法治建设工作汇报,切实解决法治建设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局党委颂导班子要带头学法,定期丼行法治讲座,以模范尊法守法用法,用行为带劢身边人;事是健全重大决策机制,确保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凡作出重大行政决策必须经过公众参不、与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认论决定五个步骤。在认论决策时,广泛听叏群众意见,将涉及社会大局和不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决策亊项,实行目录化管理,量化标准,向外公布接叐群众监督;三是全面履行监管职责,建设高素质政府法制机构队伍,坚持公正文明执法。觃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切实做好行政执法不刈亊司法衔接,把牢行政执法人员准入门槛;四是依法开展各类监督,促迚全面依法行政。加强内部监督,制定完善本局《觃范性文件管理制度》、《执法证件管理制度》、《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使觃范性文件制収严格遵照法定权限和法觃科合法性审查、市法制办备案审查等法定程序迚行,使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证件使用行为得到觃范、切实亮证执法,过错行为者及时得到依法处理。以执法大队牵
按照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推进省直管县财政管理方式改革, 进一步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的要求, 省政府决定从2009年起, 再增加25个试点县, 将改革试点范围扩大至41个县。为了配合改革的稳步推进, 本报告在总结16个试点县改革成效的基础上, 分析了在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按照省政府创新体制机制的要求, 围绕缓解县乡财政困难, 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 提出了统筹协调, 创新五大保障机制, 完善相关配套改革措施, 进一步推进改革试点的意见建议。
财政“省直管县”本身并不是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的目标, 而是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改革的最终目标是提高财政运行效率,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缓解县乡财政困难状况, 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 进而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和针对全体公民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财政“省直管县”改革试点正是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大力推进改革创新, 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以及“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的一项具体措施。
一、财政“省直管县”改革试点工作取得的初步成效
(一) 县级财政保障能力明显提高, 财政困难状况得到有效缓解
2007年, 我省实行“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后, 省、市、县之间的财政分配关系得到一定改善, 试点县财政困难状况得到明显缓解。一是由于省财政按财政体制直接结算到县, 省对县级财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能及时了解和掌握, 省财政对试点县的项目资金扶持和转移支付力度都明显加大。改革两年来仅省对试点县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到位, 就比改革试点前增加了1.5亿元左右。二是县级征收的各项税收收入市级财政不再参与分成, 县级组织税收收入的积极性增强, 财政收入加快增长。三是县级行政性收费、专项收入和其他收入等非税收入及各项政府性基金收入市级不再参与分成, 原市级参与分成部分留归县级。这些措施使得试点县一般预算收支和可用财力总量增加都十分明显, 如2007、2008两年, 直管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递增33.4%, 比非直管县高4.4个百分点, 一般预算支出年均递增56.2%, 高出非直管县11.6个百分点, 人均财力年均递增28.4%, 比非直管县高出3.4个百分点。财力的增加对试点县落实各项增资政策、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公用经费标准等提供了有力保障, 也对缓解县乡财政困难、消化历年财政赤字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 减少了管理层级, 财政管理效率显著提高
实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后, 减少了市级中间管理环节, 简化了工作程序, 省情下达和县情上达更加便捷畅通。财政收入报解、转移支付、专项资金补助、资金调度、资金留用、债务管理等方面直接由省到县, 省与县财政的互动集中表现为“四快”, 即项目申报快、指标下达快、资金调度快、政策措施转达快, 显著提高了财政管理效率。同时, 由于减少了管理层次, 加强了省与县的信息交流和联系沟通, 省上对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情况也有了更及时、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宏观调控更加准确有效。
(三) 资金调度及时快捷, 县级财政支出均衡性明显提高
实行财政省直管县试点改革后, 试点县各项补助资金由省财政直接拨付到县财政, 减少了中间环节, 缩短了资金在途时间, 县级资金调度总量明显加大, 增强了县级财政的资金调控能力, 资金调度困难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县级财政部门根据国库资金存量, 及时安排各类支出, 并兑现了部分历年结转专项, 加快了支出预算的执行进度。县级财政支出的均衡性、时效性明显提高。
(四) 试点县财政运行成本降低
随着改革后县级财政资金调度能力的增强, 县级理财水平也随之提高。不仅支出预算的执行进度提高, 银行贷款利息支出也在减少, 管理成本较改革试点前明显降低。如从2007年开始, 静宁县彻底结束了以前一直靠贷款发放工资的局面, 仅此一项, 每年可减少贷款利息支出将近500万元。
(五) 增强了县级政府调控经济的自主权, 有效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实行财政省直管县后, 过去由于管理层次多、办事效率低、权力下放不够等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有了明显改善, 调动了县级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同时, 由于省财政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项目信息直接落实转达到县, 使试点县在发展县域经济过程中有更充分的自主空间。县级对省上有关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导向的理解也更加正确及时, 项目筛选申报有的放矢, 促使县级政府能够更好地把握发展机遇, 充分利用省上相关政策和资金支持, 带动和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二、改革试点工作中反映出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甘肃省财政“省直管县”改革试点的实施, 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但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改革还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一) 行政体制与财政管理体制不对称, 省、市、县三级工作协调机制不顺
财政“省直管县”改革试点中, 在财政管理方面省财政直接到县, 市级对县级没有了直接的财政管理权。但是行政管理仍然是省管市、市管县, 造成行政管理与财政管理体制的不对称。如县级的人事、审批等诸多行政权仍由市政府部门直管, 县级财政收入的目标仍由市级来确定与考核、项目申报要经过市级“中转”、日常财政工作中发生文件重复下达、会议重复召开等问题。这主要是由于财政省直管县改革是财政管理方面的单方突破, 其他相关各项配套改革还没能跟上, 导致工作程序难以理顺, 许多工作难以协调。
(二) 经济发展滞后, 县级财政公共服务保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财政省直管县体制改革, 与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2003年的体制调整一样, 把原体制下不尽合理的利益格局带入了新的体制。对原体制基数的延续, 使地区之间财力不均衡的状况继续存在。特别是由于我省大部分县是农业县, 工业基础薄弱, 农业税取消后, 财政收入大幅下降, 财政增收的空间有限;同时, 由于人口基数大, 就业渠道窄, 财政供养人员增加快, 财政支出的基数大、刚性强, 一些县无法全额兑付干部职工的津贴及工资附加等。实行财政省直管县以后, 试点县干部群众期望值较高, 特别是对增加农村公共服务和公益事业领域财政投入的呼声强烈, 但是因省内财力总量不足, 试点县财政困难状况短期内难以得到根本性改善, 县级对教育、卫生、医疗、文体、广播等公共服务领域投入仍然明显不足, 县级财政保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 市级配套资金保障机制不完善, 配套资金无法落实
目前, 国家政策要求和省、市列办的各项实事、项目, 都要求县级财政配套一定比例的资金。实施“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后, 按照试点方案, 市级财政对县的配套政策以2006年为基数, 2007年以后新增配套政策的市县负担部分将全部由县级承担, 县级财政配套责任增大。
由于近几年解决民生问题政策出台较多, 原由市财政承担的配套支出快速增长。以镇原县为例, 经清理, 2008年市财政应补助试点县配套资金3228.6万元, 减去市财政实际配套367万元, 省财政补助110.3万元, 尚缺项目配套2751.3万元, 只能从新增收入和省转移支付补助中解决。同时, 县财政要保证省和市级为民办实事项目资金需求, 如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步伐, 地震灾害后庆阳市实施的农民告别窑洞工程建设项目等, 都需要县财政配套一定数额的资金。2008年由于财政债务负担重, 县级财力有限, 落实配套任务就显得非常困难。
(四) 试点运行管理办法有待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财政“省直管县”改革试点办法在以下方面与现行管理体制不相适应, 还需要明确和规范:一是目前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及住房公积金等管理方面仍按原体制实行市级财政统筹管理。二是省直管县仅仅是财权的直管, 事权管理依然维持省对市、市对县的管理方式。由于市级政府承担管理区域内经济社会事业发展职责, 但又不参与直管县税收分成, 特别是对于一些涉及全局的工作, 如为民办实事项目、环境保护、公共安全等, 要在包括直管县在内的全市范围内统筹开展, 市级财政明显承担着与财权不相匹配的支出责任。政府间的事权与财权划分需要进一步理顺。三是市县收入划分还存在不到位的情况。一些地区没有实行比较彻底的分税制体制, 市级集中了部分行业和企业的收入, 实行省直管县改革后无法改变这种局面, 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新体制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的作用。四是省市部分经济部门对财政省直管县政策执行不到位, 大部分项目计划仍逐级下达, 滞后于资金拨付,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专项资金的使用时效。部分专项资金仍通过市级财政下达, 增加了各级衔接对账的业务量。五是省上对县乡财政的激励性机制缺位, 很难持久调动基层增收节支的积极性。
另外, 实行财政省直管县以后, 对县级财政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从目前试点运行情况来看, 县级财政在管理思想、手段和技术等方面, 在一定时期内还难以完全到位, 不能适应改革后的工作要求, 突出地表现在省直管县对资金安排的自由裁量权大, 自身管理改革跟不上, 又缺乏原有市管县体制下的有效约束机制, 省级财政对省管县的监管工作责任和压力明显加大。
三、进一步推进和完善财政“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建议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使省对市、市对县的两层管理改为省直接管理县的格局, 改革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矛盾和问题。为达到发展县域经济, 协调城乡关系, 逐步消除地区间横向财力差异, 实现省以下基层政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在下一步推进和完善财政“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过程中, 必须统筹协调, 建议通过创新各项保障机制、完善配套改革等措施, 以充分发挥“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积极效应。
(一) 创新各项保障机制, 进一步完善省直管县财政体制
在今后进一步完善和推进财政“省直管县”体制改革中, 还需要在保证省级政府宏观调控的基础上, 建立和创新以下各项保障机制。
1. 理顺省市县三级财政工作协调机制。
对于目前运行的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 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改革试点办法, 合理划分三级财政工作事项, 明确市级财政对县级财政支出的保障责任, 理顺省、市、县三级财政关系。对财政收入安排考核、项目申报、转移支付及专项资金补助、资金调度、财政结算、工作部署和检查等各项工作职责都应予以明确, 使改革彻底到位, 从体制上解决省、市、县三级财政之间工作协调机制不顺的问题。
从目前各试点县反映的具体问题来看, 特别要注意协调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对县级财政收入目标的下达和考核, 省财政应根据全省和各直管县经济发展目标, 结合各直管县的收入计划建议以及国税、地税部门收入计划, 提出各直管县年度财政收入指导性目标, 项目申报也应直接上报省财政审核。二是在行政尚未直管的情况下, 要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市级财政在对直管县财政的指导、检查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职责和义务, 尤其是收益或效益跨行政区域项目方面的安排、协调和支持义务。三是尽快明确住房公积金及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体制等遗留问题的相关管理办法, 以便直管县在今后的具体工作中更好地操作和落实。
2. 完善市级配套资金的保障机制。
对于省直管县财政体制运行后新发生的配套资金, 需由市级承担的, 应明确分担比例, 以确保直管县不因改革而增加额外的支出压力。特别是要明确今后市上出台政策而增加的支出的承担办法, 防止市级因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 将支出责任向县级转移。
3. 建立和规范财政收入归属机制。
建议同步考虑与财政“省直管县”体制相关联的省以下财政体制的完善问题, 解决体制遗留问题, 在合理划分地方各级政府间支出责任的基础上, 建立规范的财政收入归属机制, 实现财权与事权的基本对等, 规范各级财政收入划分格局, 改善县 (市) 发展环境。对于目前试点县与市之间的收入划分不合理的问题, 要本着生产地财政利益优先的原则, 保证税收来源地的财政利益不受损失。从而保证直管县应得利益, 避免市级通过不合理的体制集中财力。
4. 建立合理的省对市、县的财政激励机制。
在财政“省直管县”体制前提下, 为调动市、县两级的积极性, 建议:一是制定激励措施, 对支持省直管县经济发展成效突出的市州给予适当的奖励。二是要建立支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财政激励机制。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省对县考核指标体系, 客观评价县级财政运行质量情况和努力程度。在此基础上, 可采取超收返还、以奖代补等多种激励方式, 激发财政省直管县加快发展, 加强管理, 缓解财政困难的内在动力。
5. 建立健全省对县的监督管理机制。
针对财政“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后省级管理半径增加的新情况, 为避免省级财政对直管县可能出现的“管理真空”问题, 建议加强预算、国库等涉县业务的管理力量, 并实行省对县财政预算审查制度, 从源头上加强对县级财政的指导、管理和监督。特别是要重点加强对直管县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 指导县财政管理与改革工作, 促进县级财政科学、合理地安排预算。同时, 协调审计部门, 将直管县财政运行情况列入省、市审计监督范畴。
同时, 针对目前地方政府存在的债务负担较重、新债不断发生、大量的政策性债务难以消化的问题, 建议加强对基层债务规模的监管, 督促县级政府设立偿债准备金, 有效防范财政风险。
(二) 积极推进相关配套改革
为妥善处理好省直管县改革财政先行一步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实行省直管县除了财政体制要进一步调整外, 建议其他相关配套改革也应同步进行。如涉及审批权、人事权等行政管理体制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同时, 省直相关部门及省财政厅各业务处室都应进行相应的配套改革。
1. 进行以下放经济管理权为核心的“强县扩权”改革试点。
建议借鉴浙江、湖北、河南等省份的改革经验, 进行以下放经济管理权为核心的“强县扩权”试点改革。通过清理划分, 给条件好的县市更大的自主权, 削弱市级对县的经济干预, 增强省级政府的经济协调能力。
2. 认真清理和修订相关管理制度和办法。
省直各部门及省厅各业务处室应主动适应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需要, 对不符合省直管县财政体制规定和要求的规章制度, 予以修订和完善。在工作部署、制发文件、项目安排和专项资金分配上要明确到县, 保证省管县体制改革的顺利运行。
3. 规范配套资金办法。
建议取消各种未经省委、省政府批准或省财政厅同意的要求县财政提供配套资金的项目。对配套项目, 每年进行清理, 对不合理的明确予以取缔。切实减轻县级财政压力, 着力营造宽松良好的发展环境, 鼓励、引导和支持各试点县深化改革、加快发展, 不断提高县级政府财政保障能力。
4. 深化县乡财政综合改革, 不断提高理财水平。
受财力所限, 县级财政尚未实行部门预算, 目前也未建立真正的综合财政预算, 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仅局限于工资统发, 大量的专项资金依然沿袭旧的支出办法, 支出效率低下。针对这些问题, 建议县级财政要积极创造条件, 与省市各项财政改革接轨, 大力推进县乡综合配套改革。一是积极实行部门预算, 逐步建立完整、规范、成熟的部门预算管理体系。二是积极推行政府采购制度, 进一步扩大采购范围, 促进政府采购制度化建设。三是加快推进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步伐, 建立专项资金报账制。四是综合运用收支两条线等财政管理手段, 按照“量财办事、综合平衡”的原则, 加强预算执行的规范性。五是全方位推进“乡财县管乡用”财政管理改革, 在坚持预算管理权、资金所有权使用权、财务审批权“三权”不变的原则下, 实行“预算共编、账户统设、集中收付、采购统办、票据统管”, 改进县乡财政管理水平。同时, 还应积极精简县乡机构人员, 减轻财政负担, 切实缓解县乡财政收支压力和困难状况, 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5. 加大对县级业务人员的培训力度。
为全面适应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 建议省财政加大对县级业务人员的培训力度。通过采取专业培训、会议、考察、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 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分专题对实行财政省直管的县级财政和财务工作相关负责人员及业务人员进行培训, 使之能更好地适应财政改革和发展的要求, 不断提高其业务技能和工作水平, 促进试点县财政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6. 积极进行行政省直接管理县体制改革的前期研究和探索。
为解决财政省直接管理县而行政尚未实行省直接管理县二者不配套、不协调带来的诸多问题, 建议积极进行行政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前期调研, 为进一步深化全面的省直管县改革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本文是2008年立项的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完善财政体制, 增强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摘要:2007年, 甘肃省在16个县开展了“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试点, 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09年, 省政府决定再增加25个试点县, 将改革试点范围扩大至41个县。本调研报告以分析16个试点县在改革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为切入点, 提出了在推进财政“省直管县”改革试点中, 应该创新保障机制, 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措施等方面的改革建议。
2019 年,我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以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以及《达州市人民人政府 2019 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安排》,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工作部署,坚持把法治政府建设贯穿于政府工作始终,不断完善工作机制,依法规范行政行为,有效推动我县高质量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现将本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统筹、压实责任,强化法治政府建设保障
1.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法治政府决策部署。及时调整充实了开江县人民政府法治建设领导小组,落实领导小组办公室人员和办公场所,根据《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 年)》总体要求,制定了《开江县 2019 年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为 2019 年法治政府建设制定了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
2.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连续 5 年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列入县委常委会议题,主动向县委常委会汇报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并就法治政府建设过程中的重大问题积极向县委汇报,及时消除制约法治政府建设的一系列体制机制障碍。
3.压实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出台了《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述法工作方案》等文件,充分发挥领导班子的“头雁作用”,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在坚持法治、反对人治上树标杆、作表率。同时,层层签订法治政府建设“目标责任书”,进一步将任务细化落实到各乡镇各部门。
(二)健全机制、严格审查,科学规范依法行政体系
1.强化重大行政决策审查。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始终坚持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作为重大行政决策的法定程序。全年,共出具重大决策审查意见书 150 余份。
2.强化规范性文件审查。严格执行行政规范性文件“三统一”制度,对全县行政规范性文件实行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公布制度。始终坚持合法性与可行性并重的原则,加强对规范性文件的审查、备案和清理,确保县委县政府政令合法合规。全年,共审查规范性文件 61 件。
3.充实法律顾问团。及时调整补充县政府法律顾问团,完善顾问团成员票决制等制度,为决策提供法制保障。
4.加强备案审查纠错问题的跟踪督导。对提出的审查意见,坚持定期回访,特别是针对一些重大合同等涉及政府核心利益的合法性审查意见,严格规范合同审查备案程序,确保依法决策,有效防范法律纷争。
(三)改革创新、优化服务,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1.深化“放管服”改革。有序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工作,全年共发放“多证合一、一照一码”营业执照 1306 份,发出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营业执照 519 份;持续推进“减证便民”,全年取消不合理证明 135 项。
2.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扎实推行行政审批事项划转,将 19 个部门 208 项行政审批事项划转至县行政审批局,划转比例 82%。暂不划转事项进行归并整合,实行“一窗受理、内部流转、限时办结、一窗发证”。全县 256 项行政许可事项进驻政务大厅 251 项,进驻率 98.04%;333 项公共服务事项进驻 274 项,进驻率82.2%。
3.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全县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的统筹协调、检查指导、督办考核均统一归口至县综合执法局,形成了管理、执法、服务为一体的管理格局。进一步理顺市场监督、交通管理、环境保护、农业农村和文体旅游 5 大领域的执法事项和队伍,减少执法层级、加强执法保障、提高执法效能。深化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印发《关于深化开江县任市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下放行政许可事项 164 项。
(四)公正文明、严格规范,提升行政执法公信力
1.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组织全县 1300 余名执法人员参加行政执法法律知识培训,行政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执法水平明显提升。加强行政执法人员证件验审和申办工作,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
2.强化行政复议应诉。建立健全政府负责人出庭应诉机制,扎实做好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及时纠正制止违法或不当的行政行为。强化府院联动,加强信息共享和个案协调,实现行政与司法良性互动。全年共办理行政复议案件 18 件,行政应诉案件 7 件。
3.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检查。扎实开展行政执法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加强对食品药品、环境保护、劳动保障等重点领域行政执法监督力度,全年共发出执法监督整改通知书 20 余份。开展执法案件评查比赛,随机抽查执法案卷,邀请一线执法人员参加评查比赛、集中交流,提升执法水平。
4.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相继印发了《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实施方案》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办法》,持续开展法制审核制度试点工作专题培训,扩大审核主体、拓展审查内容、创新审查方式,试点工作有序推进。制定了《开江县行政执法公示办法》,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
(五)健全机制、矛盾化解,保障社会公众合法权益
1.加强矛盾纠纷化解。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实践,认真落实“清单制+责
任制”,针对 12 个重点领域和 8 类重点人员等特殊敏感群体,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 2862 件,成功化解 2816 件,化解率达 98%。探索创新“三人四级矛调机制”“五访四谈三结合”“有事情找我”等典型经验,切实为群众搭建民生服务、意见诉求和矛盾纠纷的解决平台,真正让群众找得到人、办得了事、顺得了气。
2.强化法律援助工作。大力整合法律服务资源,开启法律援助绿色审批通道,设立“12348”法律援助咨询服务热线,全年接待法律咨询 750 余人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 268 件。
3.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成县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 1 个,乡镇公共法律服务站23个,村级公共法律服务室20个,全县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和热线平台基本建成。建立网络服务平台,在县政府官网开辟依法治县和法律服务专栏和链接,线上受理和解答群众法律疑问 140 余人次。
(六)强化意识、示范带动,夯实法治政府建设基础
1.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学法长效机制。全面落实县政府常务会会前学法制度,认真开展乡镇、部门会前学法活动,积极举办法治专题讲座、法治教育培训,着力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全年乡镇、部门开展会前学法 300 余场次。
2.营造浓厚法治氛围。结合“七五”普法,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实行“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年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法治宣传 300 余场次,参与群众三万余人。
3.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积极申报国家级法治政府建设单项示范创建项目,组织全县各乡镇、各部门上报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项目。
二、2020 年重点工作安排
(一)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加大对疫情防控相关政策措施、通告公告等规范性文件的法治审查审核力度,确保所有疫情防控措施于法有据。加强涉疫医疗、民生等重点领域的执法力度,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强化防疫违法行为法律责任。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作用,做好涉疫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作。全面落实《四川省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行动计划(2019—2020 年)》和 5个专项行动方案,开展民营企业“法治体检”,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实行依申请事项“办事不出乡”,切实方便基层群众办事。动态调整权责清单,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持续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实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完善“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服务模式,继续推进“证照分离”“多证合一”改革。
(二)不断提升制度建设质量。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坚持规范性文件“三统一”制度和有效期制度,做好规范性文件备案和审查工作,确保法制统一和政令畅通。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及时公布清理结果和现行有效规范性文件目录,并实现动态调整。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四川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强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的法定程序的刚性约束。提高法律顾问参与重大行政决策力度,推动司法所参与属地党委政府行政决策及重大项目、重点工程法治审查,督促合法性审查制度落地落实。
(三)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推进市场监管、生态环境保护、文化市场、城市管理等领域综合执法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提高行政执法效能。开展“行政执法整顿规范年”活动,深入推进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落地落实。开展行政执法主体及人员清理工作。建立行政执法人员常态培训机制,加大行政执法能力培训力度,切实
提升执法人员执法水平。贯彻落实新修订的《四川省行政执法监督条例》,组织开展公开选聘特邀监督员活动。建立行政执法典型案例通报制度,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行政执法社会满意度调查,对人民群众最不满意的行政执法突出问题进行整改,推进行政执法机关依法履职、依法执法。
(四)严格行政权力规范透明运行。严格执行向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制度、接受询问和质询制度、报备政府规范性文件。完善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机制,落实群众投诉举报登记制度,及时核查投诉举报和信访事项,依法处理违法行政行为。强化审计监督,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持续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重点推进财政预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领域的政府信息公开。完善政府新闻发言人、突发事件信息发布、政策解读等制度,及时回应人民群众关切。
(五)依法有效化解行政争议。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制度,进一步完善诉调对接、公调对接、访调对接。加强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丰富人民调解组织结构。依法开展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进一步规范行政复议案件审理程序,根据案件的法律性质、复杂程度、涉案金额以及影响力等因素实行不同的审理程序,探索建立行政复议案件开庭审理制度,规范行政复议调解和解程序。严格执行行政诉讼案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严格执行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队伍“准入”门槛,强化业务学习培训,提高办案能力。
(六)积极推进城乡基层依法治理。深入实施“法律七进”,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建立重点执法部门普法责任制履职评议机制。建立村(社区)“两委”成员集中学法制度。推进城乡基层治理,探索“三治融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推进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群团组织、国有企业、乡镇(街道)及所辖村(社区)法律顾问全覆盖。加快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站(室)
X 年,我局严格按照《中共 X 县委 X 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X 县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X-2020)〉的通知》(X 发[X]14 号)要求,积极推进我县房管系统建设依法行政工作,有效提升了干部职工和广大人民群众维护法治权威的法治观念,紧紧围绕房地产管理中心工作,全面推进房管系统法治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根据《X 县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关于提报法治政府建设相关事项的通知》要求,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X 县房管局始终把法治建设工作摆在重要工作日程,全面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法治建设工作决策部署,按照《X 年 X 县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计划》要求,以“抓牢重点、抓稳根本、抓准关键”工作思路,以“为旗是夺”的精神状态,强势推进重大改革任务,依法履行政府职能,不断强化法治服务保障,努力维护全县房
地产和谐稳定的法治环境,建设“和谐房管”取得新成效,“法治房管”建设迈上新台阶。
二、工作完成情况 (一)着力抓好全面推行“三项制度”工作。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县关于推行三项制度工作任务的指示精神,确保圆满完成三项制度改革任务,县房管局把全面推行三项制度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各项工作依法有序推进。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积极发挥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领导小组职能作用,制定全局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实施方案,组织召开动员部署会议,组织相关科室签订责任状、执法人员签订《执法承诺书》;二是完善执法机制。制定《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形成三个制度、九项清单及流程图等系统材料,并编排印发三项制度汇编。
(二)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严格按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要求,坚持“应放尽放、权责一致、便民利民”,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改革,对涉及多个部门的审批项目,进行流程优化;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深入贯彻落实;建立权力清单以及责任清单,并及时通过网站
等形式向社会公布;对现行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及其他规定设立进行定时清理;做好商品房预售许可的审批工作,X 年,我局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 40 件,建筑面积约为 69.96 万平方米。
(三)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建设。以优化法治环境为目标,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建设,促进依法行政工作有效落实。X ,我局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规范性文件起草、备案审查实施情况,认真落实规范性文件清理,严格落实好部门规范性文件立项、起草、审查、决定、清理、公布、备案和监督工作,建议保留政府规范性文件 1 件,正常有效。
(四)实现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为进一步规范我局重大行政决策行为,促进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提高决策质量和效率,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根据《X 县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以及依法行政要求,结合本局实际,制定了《X 县房地产管理局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落实重大决策集体讨论决定制度,所有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均经过局班子集体讨论。局长办公会议由局长、副局长、党组成员等局领导组成,由机关各科室主要负责同志参加,规定重大行政决策必须提交局办公会议审议通过。
(五)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一是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按照县政府法制办要求,及时参加全县案卷评查工作,抽查本部门案卷 3 卷,整理整改报告 1篇。二是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严把行政执法人员准入关,首次组织依托省行政执法考试系统进行考试培训,现持有行政执法证人员 16 人,X 年,我局共有 8人参加了全市组织的行政执法证年审培训并通过考试。三是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责任机制,修订《行政执法责任制》,使考核目标完成的数量、质量、进度、效果等情况与考核分值一一对应,并对执法人员进行考核。
(六)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全面推行政务公开。积极主动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落到实处。X 年,主动公开信息数共计 256 条。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完成局主要领导与局领导班子成员、各股室负责人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和落实主体责任承诺书。
(七)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严格按照国务院《信访条例》和《山东省信访条例》规定和要求,切实抓好信访工作,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依法维护信访者合法利益,保持社会稳定。同时做好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工作。
(八)全面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能力。分层次举办法制宣传教育,使教育活动制度化经常化。坚持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抓好局机关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着重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诉讼法》、《山东省物业管理条例》、《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等涉房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法制观念和依法行政的工作和能力。
(九)加强组织领导。根据人员变动情况及时调整依法行政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两名副局长任副组长,其他科室负责同志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班子各自负责分管科室的依法行政工作,局政研信息股负责全局依法行政督促检查指导工作,各科室结合部门职能,负责本部门相关依法行政事项,在全局形成局领导亲自抓,专门机构负责落实,专业人员具体办事,相关科室协同参与的良好格局。
三、存在问题及下步打算
我局法治政府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执法人员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二是全过程记录制度落实还不够到位;三是行政执法工作方式方法不够创新。下一步重点工作:
(一)强化培训,提高执法人员能力素质。结合工作实际,在行政执法人员中广泛开展依法行政、执政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等内容的法治理念教育,切实转变机关工作作风,进一步增强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
(二)加强评查,进一步规范执法案卷。严格按照执法和立卷归档的有关规定,加强案卷规范化管理,使案卷内容能科学反映案件的完整流程。专门进行行政执法文书、案卷制作技能培训,进一步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业务水平,提高案卷文书制作质量,确保工作合法、高效。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xx 镇深入开展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坚持深入贯彻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结合《2020 年 xx 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的通知》要求,依法履行法定职责,规范行政行为,进一步加强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全面完成了我镇2020 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1.依法履行政府职能。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xx镇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高度重视,召开领导班子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工作,成立了由镇主要领导牵头、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的依法治镇工作领导小组,按照党中央实施依法治国方略要求,认真贯彻关于依法治理工作的文件精神,加大社会综合治理和法治宣传教育力度,全面推进我镇依法治理工作。在镇政府统筹下,各职能部门按照岗位职责分工,强化队伍纪律,提升服务效能,加强社会治安综合管理,扎实推进全镇依法治理工作。优化公共服务。特定事项实行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进一步缩短办结时间。认真执行一次性书面告知制度、首问责任制,持续优化政务服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推进“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
腿”的服务模式,优化提升服务水平。
2.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严格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严格履行规范性文件、政策性文件,切实做到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审备及时。对以镇政府名义出台的规范性文件,重点审查其有没有权限、有没有按照法定程序规定制定。对于不符合程序制定或起草的文件,要求起草部门重新按程序运作,以程序的正当性促进内容合法性、科学性。建立和健全法律顾问机制,发挥顾问律师在镇党委、政府决策过程中的参谋作用。xx 镇建立了政府法律顾问工作制度,聘请 xx 玉海律师事务所张瑞华镇法律顾问,凡政府重大事项均要求律师参与出具意见。全镇 xx 个村(居)达到驻村律师全覆盖,为镇、村(居)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
3.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合法性审查。凡政府部门起草并提请政府审议下发的文件一律先由其部门法制机构或其法律顾问审查后出具合法性意见书,在文件草案提交镇政府会议审议前由司法所审查并出具合法性审查意见。建立和完善重大事项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确保镇决策合法性,要求全镇领导干部必须按照制度要求办事。镇依照规定开展行政决策的合法性审查工作,重大行政决策均征求镇法律顾问意见并经宁中司法所审查。2020 年无因行政决策不当或程序不完善引发重大群体性事件。
4.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强行政执法证的管理。严格按《xx 省管理办法》规定做好申领、发放、换发、补办工作,对执法人员申领执法证的,实行综合法律知识网上考试,成绩合格才给予发证。2020 年 xx 镇行政执法证报考人数 xx 人。
5.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加强党风廉政教育,构建防腐机制。党政班子和镇领导干部依法办事,没有出现渎职、贪污、受贿等刑事案件,群众总体满意度较高。xx 镇以构建惩防体系为载体,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新机制。不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断提升全镇党员、干部依法行政、依法执政的理念、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积极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多次组织专题教育学习,提高干部廉政意识,并且始终把群众对镇政府工作满意度作为评价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
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不足
1.规范执法力度不够。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有待提高,执法装备配备不到位,从而导致执法力量薄弱,尤其是缺乏高素质的法治工作专业人才,一定程度上不能很好的满足实际工作需要。
2.理论学习不够积极主动,重业务、轻学习的思想依然存在。对相关法律法规学习学习不深,对行政执法程序学习不透,理论联系实际的深度和广度也不够,分析问题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3.法制宣传工作不够深入。基于农村外出人口众多,对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宣传工作仍然停留在面向老人及青少年,涉及面不够广泛。且存在部分干部对于依法行政的意识不强,没有把依法办事落实到工作中去。
三、单位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有关情况
在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的领导下,镇党政主要负责人积极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落实主体责任,细化工作任务,做到了组织健全,及时提交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工作述职报告。
四、2021 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思路
1.近年来,我镇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执法业务培训,执法人员综合素质有了明显提升,但是执法队伍的自身建设和依法行政水平上还存在着差距和不足,下一步我们要严格落实“三项制度”,制定一系列的制度规章,以各种形式向社会公示,接受群众的监督,认真执行违法责任追究制度,对有过错的执法人员要严格追究责任,进一步深入政府工作人员的法律法规的学习和执法队伍的培训,内强素质,外树形象。
2.继续抓好学习,在加大法律宣传和培训上下工夫。充分调动班子成员的能动作用,进一步增加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全镇法治政府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定期组织领
导干部开展法律知识讲座、专业知识培训等,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切实加强法律培训,努力提高执法工作人员法律素质和依法办事能力,做到人人能执法,个个过得硬,努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行政执法队伍。
【县农业局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推荐阅读:
农业农村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06-26
县农业局发展现代农业的情况报告09-06
县农村绿色农业发展建设经验交流09-09
日本现代农业发展情况考察报告09-09
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工作报告05-26
×县农业农村工作思路09-16
安远县现代农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07-17
镇农业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