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落实企业改革发展(共8篇)
发布时间:2009年08月13日 20:07 作者:聂振邦
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去年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改革原则、总体目标和基本思路,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但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形势和任务要求我们继续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粮食工作全局,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和国务院的总体部署,不断完善政策,健全体制机制,确保改革顺利推进。
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初步确立了新的粮食流通体制的基本框架。2004年,国务院相继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和《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并召开全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决定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稳妥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这次粮改坚持“有利于粮食生产、有利于种粮农民增收、有利于粮食市场稳定、有利于国家粮食安全”的基本原则,遵循“放开购销市场,直接补贴粮农,转换企业机制,维护市场秩序,加强宏观调控”的基本思路,初步确立了新的粮食流通体制的基本框架。一年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从自身实际出发,周密制订改革实施方案,精心组织和推进改革。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已经全面放开了粮食购销市场,初步形成了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由市场形成粮食价格的机制,促进了粮食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发展。
实行粮食直接补贴、最低收购价等政策,有效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2004年,粮食主产省按照国务院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从粮食风险基金中安排40%的资金用于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全年全国有29个省(区、市)共安排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资金116亿元,其中13个粮食主产省(区)安排103亿元。针对稻谷供求偏紧的情况,国家及时公布稻谷最低收购价格,国有粮食企业以多种服务方式积极收购,在粮食流通中发挥了主渠道作用,对粮食市场价格起到了较强的支撑作用。由于政策好、粮价高、人努力、天帮忙,去年粮食生产获得丰收,比上年增产775亿斤,增产幅度达到9%,创历史最高水平;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936元,扣除物价因素后实际增长6.8%,是1997年以来农民收入增加最多、增幅最高的一年。粮食主产区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更大,黑龙江、河南、安徽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3010元、2553元、2499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0%、14.2%、17.5%。
着力解决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历史包袱过重的问题,因地制宜推进企业重组转制,企业改革取得新进展。各地按照国务院的有关要求,采取省级财政补贴一点、市县财政安排一点、粮食企业自筹一点的办法,积极筹措改革资金,一方面有计划地消化现有库存中以往按保护价收购的粮食,妥善做好职工分流安置工作;另一方面在省级政府统一安排下,认真开展粮食财务挂账清理审计工作,并以此为契机,加快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步伐。各地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三种主要的改革方式:一是以县为单位组建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的粮油购销公司,负责全县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国有资产的运营,承担政府委托的政策性粮食业务;二是对中小企业采取股份制、拍卖、兼并和转制等方式进行改造重组,同时成立新的县粮油购销公司,承担政策性挂账债务,从事政策性粮食储备业务和其他粮油购销业务;三是立足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原有优势,积极发展粮食企业集团,发挥其作为宏观调控载体的作用。通过调整布局和重组转制,全国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已由1998年的30434个,减少到去年年底的20522个。
加强中央储备粮行政管理,充实地方粮食储备,宏观调控能力进一步增强。根据《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的规定,国家粮食局和有关部门先后起草和公布实施了《中央储备粮代储资格认定办法》及《中央储备粮代储资格认定实施细则》。针对粮食供求方面出现的新变化,国家适当调控中央储备粮轮换计划。按照国务院关于“产区保持3个月销量、销区保持6个月销量”的具体要求,国家粮食局坚持布局合理、管理科学、吞吐灵活、调控有力的原则,督促各地抓紧健全地方粮食储备管理体系,进一步充实了地方储备规模。同时,推动各地建立中长期粮食总量平衡预警机制,完善粮食安全应急预案,以保证妥善处置突发事件,稳定了粮食价格和市场。
依法加强市场管理,建立粮食市场准入制度,维护粮食流通秩序。为贯彻落实《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国家粮食局以各种形式积极开展学习宣传和培训工作,与有关部门联合制订了粮食收购资格审核、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和全社会粮食统计等适应粮食购销市场化和依法行政要求的配套规章制度,为保证粮食安全和搞好宏观调控提供法规和制度方面的保障。同时,各地也相继出台了地方粮食收购资格管理办法,开展资格认定工作,积极培育和发展多元化的粮食市场主体,为搞活粮食流通做好准备工作。
二、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我国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已经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但仍然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在:粮食增产的基础还不很稳固,粮食主产区地方财政负担过重,种粮农民增收还受制于市场粮价的波动,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和种粮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稳定粮食市场价格、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的制度和机制尚不健全,宏观调控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在地区间进展还不平衡,一些地方配套措施不到位,部门之间协调配合的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企业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还难以适应发挥市场主渠道的要求。为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粮食管理部门必须采取积极稳妥的步骤和措施,着重从五个方面继续推进改革,确保改革取得预期成效。
坚持市场化取向的改革方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粮食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要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积极培育多种所有制的市场主体,规范各种市场主体的经营活动,加快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粮食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在一般情况下粮食收购价格由市场供求形成,让市场根据供求关系传递价格信号,充分发挥价格机制对生产和需求的导向作用。在放开粮食收购市场的情况下,更要注重发挥粮食流通主渠道对生产的引导作用,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逐步建立和完善稳定粮食市场价格、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的制度和机制;进一步完善粮食风险基金政策,逐步建立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之间的利益协调机制,努力在产销区之间营造良好的合作环境,支持和鼓励产销区双方的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多元化的合作格局,真正使产区的粮食有稳定的销路,销区的粮源有可靠的保证。
坚持把保护好种粮农民利益作为改革的出发点,调动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的积极性。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切实落实“两减免、三补贴”和对主产区的各项奖励补助政策,进一步调动地方政府重农抓粮和农民务农种粮的积极性;坚持立足国内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继续推进农业和粮食生产结构调整,优化粮食生产布局,改善粮食品种结构,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加工业,积极推进粮食产业化经营,发挥现代流通业和加工业对粮食生产的促进作用。同时,通过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体制机制的创新,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逐步建立起粮食稳定增产和种粮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
紧紧抓住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这个重要环节,从根本上推动企业转换经营机制。要进一步规范政府与粮食企业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逐步推进政企分开,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放开粮食收购和价格后,各级粮食管理部门要依法加强对全社会粮食市场主体的指导、监督检查和服务,不干预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同时,合理调整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布局,加快企业组织结构创新。要按照“有进有退”的原则,根据国家粮食宏观调控需要,除中央政府以国有独资形式掌握一批中央储备粮直属库、地方政府以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形式掌握一批地方粮食储备库外,在粮食主产区的产粮大县,可以现有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为基础,通过改制重组,因地制宜组建国有独资、国有控股或国有参股的粮食企业。在大中城市,采取国有控股或国有参股的形式,重点掌握一部分粮食加工企业和批发、零售企业,保障国家宏观调控的成品粮供应需要。鼓励以资产为纽带,逐步培育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大型粮食企业集团,或集产、加、销为一体的粮食企业集团,加快以粮食购销、加工企业为龙头的粮食产业化体系建设。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扩大粮食订单生产,发展粮食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粮食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依法加强粮食市场监管,维护粮食流通正常秩序。放开市场和加强监管,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中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当前,特别要依法加强对全社会粮食流通的监督检查。要完善粮食市场准入制度,做好粮食收购资格审核工作。凡是入市的市场主体,必须经粮食部门进行资格审查后,才能从事相关业务。根据管理全社会粮食流通、开展粮食行政执法和粮食流通统计工作的需要,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抓紧落实行政执法、监督检查、统计、质检等职能的具体措施,切实加强粮食市场监管,确保粮食收购市场放而不乱、管而不死、活而有序。同时,抓好粮食市场体系的规划和建设,完善必备的流通交易设施,为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和搞活粮食流通提供有效载体。
始终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为改革的落脚点,切实加强和改善粮食宏观调控。改革粮食流通体制,其主要目的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粮食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符合我国国情的粮食流通体制,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要进一步健全宏观调控的制度和机制,进一步完善中央储备粮管理,逐步优化中央储备粮布局和品种结构。对承储中央储备粮的代储企业实行资格认证,未取得承储资格的企业不得存储中央储备粮,以确保中央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在国家需要时调得动、用得上。各地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切实落实地方储备粮的规模,进一步增强省级政府调控粮食市场的能力。要完善粮食应急预案,保证在发生突发事件情况下粮食的有效供应。要在立足国内粮食基本自给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灵活运用进出口手段调剂国内粮食余缺。要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和粮情,研究我国粮食生产和供求变化的特点和规律,建立和完善吞吐灵活、运转高效的宏观调控机制,实现粮食供求总量和结构的基本平衡。
三、全面落实粮食省长负责制,确保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预期成效
我国的粮食工作实行国家宏观调控下的省长负责制,这不仅是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更是粮食工作中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织保证。
改革的实践证明,全面落实好粮食省长负责制,有利于推动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顺利进行。去年年底以来,我们对山东、河南、安徽等改革试点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和总结,并按照国务院的要求以文件形式转发,供各地参考借鉴。河南省是我国第一产粮大省,“老人、老粮、老账”的历史包袱很重,推进改革的任务十分艰巨。近年来,通过做深入、扎实、细致的工作,河南省积极稳妥地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他们在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中得出了一条很重要的经验,就是切实落实粮食省长负责制,加强对改革工作的领导、组织、协调和督促,确保改革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河南省政府明确强调,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不是粮食部门一家的事情,而是地方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各有关部门必须密切配合,各负其责,各尽其职;各市、县政府必须坚持“一把手”负责制,层层落实责任,及时协调和解决改革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当前,各地粮食部门要按照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关于粮食财务挂账清理审计的规定,在省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快对粮食亏损挂账进行全面彻底的清理审计。尚未进行清理审计的地方,要尽快开展工作;已经完成清理审计的地方,要抓紧进行政策性挂账的认定,为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和转制重组创造条件。同时,各地要继续做好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努力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工作的指导,促进企业加快转换经营机制;积极支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发挥主渠道作用,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企业增效。按照国务院关于粮食省长负责制的要求,各地要切实加强对本地区的粮食生产、流通和安全工作的领导,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维护正常粮食流通秩序,保持市场粮食价格的基本稳定,保证市场粮食的有效供应,确保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
一、当今国企廉政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 个别领导干部对廉政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到位
“重生产经营, 轻廉政文化建设”的现象仍然存在。当前国有企业发展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国有企业的腐败案件每年都在逐步增加, 个别领导干部还是认为企业的中心任务是抓好企业的基建、生产、经营, 对廉政文化的认知程度还是相当肤浅, 一定程度上存在廉政文化建设“形式主义论”等错误思想。
(二) 廉政文化建设的宣教形式需要进一步丰富
廉政文化建设的载体是文化, 表现形式也是文化, 必须遵循先进文化的一般规律。但从实际来看, 其表现形式、宣传载体、文化阵地单一, 在增强文化宣传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上还做得不够, 创新意识和针对性不强, 影响廉政文化的健康发展。
(三) 廉政文化建设长效机制尚不完善
有些国有企业在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活动, 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收到了较好效果, 但由于没有建立长期有效地运行机制, 形式上缺少进一步创新, 活动不能持久深入;有些国有企业的廉政文化建设可以说只停留在“文件”上, 只有任务部署, 缺少责任机制, 没有检查监督。
二、关于对深入开展国企廉政文化建设的对策思考
(一) 要深化研究, 进一步提升廉政文化建设的理论水平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 没有理论的思考, 工作方向就会出现偏差。加强廉政文化建设, 需要深入研究廉政文化, 提升廉政文化建设的理论水平。必须深入研究中央领导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一系列重要讲话, 积极探索廉政文化建设的规律, 不断丰富和发展廉政思想、廉政理论。努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来分析党风廉政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更好地发挥廉政文化在反腐倡廉中的基础性作用。
(二) 要从廉政制度上来约束领导人员的职务犯罪
1. 坚持用制度管权
要用法规制度制约权力的运行, 同时, 要认真落实相关制度, 把可能发生问题的环节和漏洞卡住堵死, 保证权力运行始终处于有效的监督约束之中。坚持权力运行的公开透明。在制度创新中, 注重探索权力公开透明的有效机制, 逐步推进和完善工程建设招标、大宗物资集中采购、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和重大事项报告、干部公开选拔及任前公示、舆论监督等, 有效推进廉政制度的建设。
2. 坚持用制度管事
就是要用制度议大事、抓大事, 特别是要用制度来指导企业的重大决策、规范工作程序、解决矛盾问题等。在坚持民主集中制这个根本组织制度的基础上, 注重解决好用民主集中制指导企业重大决策的问题。
3. 坚持用制度管人
要用制度管好党员干部职工队伍, 做到制度管人人, 人人都靠制度管的廉政建设文化氛围。例如《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实施办法》、《廉洁工程实施方案》、《重点工程建设廉政预警办法 (试行) 》, 《工程建设中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实施意见》等廉政工作制度。启动了重点工程与地方人民检察院联动、共建“廉洁工程”的创新之旅, 从而在制度上预防腐败现象的发生。
(三) 抓实载体积极开展廉政文化的活动
古人云, “德教为先”、“修身为本”, 廉政文化建设说到底是要通过宣传教育给企业领导干部和职工形成一种拒腐防变、抵御风险的道德防线, 真正做到“不想为、不敢为、不便为、不能为”。
1. 坚持面向企业, 夯实廉政文化建设基础
职工群众是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深厚基础, 企业要努力实现廉政文化的覆盖面, 重点抓好廉政文化进企业、进家庭两个领域。
(1) 以企业为依托, 营造尊廉崇廉的社会风尚。利用网络强大的宣传功能, 及时报道开展廉政文化活动情况, 为企业党风廉政建设提供一个学习和宣传的阵地。并及时向职工宣传中央关于反腐倡廉的要求和举措, 普及反腐倡廉知识, 弘扬新风正气, 提高职工共同参与的积极性。在具体工作中, 通过在广大干部职工中开展征集廉政警句活动、廉政漫画展览活动和党风廉政建设知识竞赛, 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把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工作做到实处。
(2) 以家庭为细胞, 筑牢反腐倡廉的家庭防线。要充分发挥家庭的优势, 通过组织“家属助廉”活动, 通过座谈会、走访等形式, 探讨、分析、总结家属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作用, 交流“家属助廉”的好经验, 逐步完善预警机制和“家属助廉”机制。进一步增强干部及家庭成员思廉、倡廉、守廉的意识, 把好家庭廉政关。
2. 坚持服务企业, 扩展廉政文化建设内容
(1) 以经营管理为中心, 开展效能监察工作。效能监察是企业监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为企业经济建设服务, 它是推进企业廉政建设的重要手段。积极提高和完善企业效能监察工作程序, 针对企业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效能监察, 降低生产管理成本, 节约资金投资, 完善管理环节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促使企业走向规范化、标准化。通过健全监督机制, 堵塞管理漏洞, 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 促进企业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2) 加强监督维护企业权益, 加大审计监督力度。国有企业加强审计监督工作确保工程建设、生产经营的规范性, 确保资金投资的安全性;完善财务付款的工作程序, 维护财经纪律;坚持“三级审计”制度、突出重点, 加大企业内审工作力度。促进企业加强管理、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和效益;加强事前、事中审计, 关口前移;要加大对审计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和审计意见的整改督查力度, 提升审计工作的价值创造能力。进一步规范领导干部离任时的交接制度, 为组织、人事部门考察和使用干部提供依据。
(3) 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是有效防治腐败的关键。《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违反廉洁自律“七项要求”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就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中的共产党员违反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提出的廉洁自律“七项要求”行为适用《党纪处分条例》的规定给予处分的若干问题做出了明确规定, 为严肃惩处相关违纪行为提供了依据, 有利于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从业行为, 深入推进国有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
诚然, 作为一种文化, 不可能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取得明显成效。企业的廉政文化, 只有紧扣企业的中心工作, 紧扣当前的形势, 不断创新、不断完善, 形成长效工作机制, 常抓不懈, 才能不断绽放其恒久的魅力。
摘要:建设廉政文化重点是提升廉政文化建设的理论水平;从制度上约束领导人的职务犯罪;抓实载体积极开展廉政文化活动。
关键词: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廉政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刘晓波.加强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思考[J].中国城市经济, 2011 (15) .
一、认真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驰而不息地加强局机关党的建设
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突出党章党规、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的学习。不断强化党员的党性意识,严肃党费缴纳,全局党员按月足额缴纳党费。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机关党委3次专题研学。对支部党建工作和学习教育落实情况先后3次开展专项检查。机关党委明确每月第二周周五为“支部主题党日”集中活动时间,规范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开展。先后组织专(兼)职党务干部、支部书记等人员开展4次“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专业培训。落实“四整四强化”要求,开展组织关系排查,对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进行整顿。“七一”前夕,开展“党建工作先进”评选表彰,机关党委通报表彰了4个基层党组织、33名优秀共产党员、5名优秀党务工作者,选树了3名“我身边的好党员”,用身边典型教育身边人,引导党员积极争做合格党员。
着力加强党组自身建设。修定完善并印发了《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进一步落实党组书记学习组织的领导责任,做到年度有计划,专题有安排,学习有中心发言人,讨论有发言记录,有心得体会文章。落实领导干部调研制度。局党组制定出台《关于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实施意见》,明确局领导班子成员每年深入基层调研不少于30天,其中3天以上蹲住式调研至少1次,每年主持并撰写调研报告至少1篇。近日局党组会安排局领导班子各成员围绕贯彻落实《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结合认真总结今年工作,研究提出明年价格工作思路举措,有力有序做好全省价格改革、调控、监管和服务工作,带队深入基层广泛调研。严格领导班子成员参加双重组织生活制度。局领导积极参加所在支部组织生活,并带头发言,开展学习讨论交流,带动了全局机关各党支部“三会一课”等制度的落实。
大力加强党支部建设。签订党建工作责任状,落实党组书记负总责,党组成员具体抓,机关党委推进落实,支部书记“一岗双责”的党建工作责任体系。开展党建工作检查考评,把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作为党建工作述职评议的重要内容,不仅晒成绩、比作为,更要谈问题、找原因,明思路、订措施,面对面地接受考评。对党建工作不落实、抓支部工作不力的、不能继续担任处室单位的主职,使主体责任在基层支部落地生根,真正把纪律和规矩立起来、严起来。修定完善并印发《基层党支部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坚持开展专题学习讨论,避免形式主义,解决思想和业务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开展学习培训,提高党务干部胜任本职工作的能力。今年以来,先后选送15名支部书记、党员骨干到省委党校等地进修学习,努力提高党务干部的专业素养。严格党建工作考核考评,把党支部书记履职情况作为党建工作考核考评的重要依据。
着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一是健全定调价工作机制。先后出台了《省物价局党组议事规则》、《省物价局“三重一大”实施办法》、《省物价局党风廉政规定》、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制度廉洁性评估等制度。坚持民主讨论、民主监督、民主决策,强化对权力的约束和监督。建立了处务会、专题会、局长办公会、局长常务会、局党组会议等决策制度。凡属定调价、案审等事项都须经过集体会议研究。在行政执法方面,从立案审批到证据收集、检查审理、定性处理等环节,不断修定完善相关制度规定。着力打造务实管用的制度笼子,完善执法程序,约束行政权力,提高执法质量。使党员干部知行止、存敬畏。二是开展形式多样的党风廉政教育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到省图书馆观看廉政书画展,在全省物价系统开展以党风廉政建设为主题的廉政文化书画摄影比赛。三是完善廉政风险防范监督机制。制定出台了会议、财务管理、出差、接待等近20个党风廉政建设制度,排查廉政风险点242个,加强对高风险人员的监督和管理。
二、注重成果转化,推进价格改革向纵深发展
(一)充分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积极进展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决策部署,湖北省物价局及时配套出台了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政策措施。实行目标管理,逐项对照细化,加强督办通报,有力有序抓好落实。今年以来,各项政策措施成效不断显现,特别是“降成本”工作效果比较明显,直接减轻企业负担140亿元以上。
清理规范涉企收费,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一是大幅降低涉企收费标准,进一步取消部分涉企收费项目。在进一步落实核减涉企收费90项(减少59.6%)、整体降标30%以上、减轻企业负担52亿元的基础上,对各类涉企收费开展新一轮的清理规范。经报省政府同意,自11月1日起,降低住建、公安、民政、人社、交通、水利、外事等7个部门16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年减轻企业和社会负担约10亿元。二是全面建立涉企收费清单制度。自2014年底湖北省在全国率先制定公布《湖北省涉企收费清单》以来,督促全面建立了省市县三级涉企收费清单,并实行动态调整和常态公布,做到清单之外无收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由92项减至47项,减少48.9%。实行政府定价管理的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由66项减至15项,减少77%。其中,涉企行政审批前置服务收费由136项减至63项(52项实行市场调节价),减少53%。目前,湖北省是全国收费项目最少的省份之一。三是深入开展涉企收费专项检查。5月份,在全省部署开展为期半年的涉企收费专项检查,重点查处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中介机构,涉及行政审批前置、市场监管和准入等具有强制垄断性的企业收费单位、行业协会商会等存在的涉企乱收费行为。目前,已组织全省物价部门对上述部门及行业进行重点摸排,初步发现了一些强制服务收费和只收费不服务或少服务、利用电子平台违规收费行为等问题,整个专项检查还在深入推进。四是全面清理规范强制性垄断性中介服务收费。7月份,经省政府同意,湖北省物价局牵头联合相关省直单位印发《关于开展全面清理规范强制性垄断性中介收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对全面清理规范中介服务收费工作进行了部署,重点取消依附行政、招标、信贷融资等领域的强制性、垄断性中介机构和网络型自然垄断行业企业的不合法、不合理收费项目,降低不合理收费标准,建立各地、各部门、各行业及中介服务收费清单,全面规范收费行为。五是合理引导涉企经营服务价格行为。对竞争充分的中介服务一律放权于市场形成价格。对存在市场竞争不充分、交易双方地位不对等、市场信息不对称等问题的经营服务性收费,正在分类制定议价规则和行为规范。进一步完善价费公示制度。在多渠道、多形式常态公开价费文件清单的同时,要求经营者必须在经营场所醒目公示价费标准。
规范金融服务收费行为,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一是对银行金融企业所有服务收费进行清理。商湖北银监局制定了《关于开展银行金融企业收费专项清理规范工作实施方案》,督导建立银行金融企业收费目录清单制度,并对外公布,接受社会监督。二是全面开展金融服务收费专项检查。8月份开始,组织对全省银行业收费进行检查,着力规范商业银行收费行为。
有效降低企业用能成本。大幅降低企业用电成本。争取试点,率先在全国完成输配电价改革试点任务,报请国家批复了湖北省第一个监管周期输配电价总水平(0.2374元/千瓦时),比上年实际购销差降低9厘钱/千瓦时,传导平均降低大工业电度电价1.675分钱/千瓦时,减轻企业负担约12亿元,释放改革红利,体现改革成效。在去年推进大工业用电直接交易100亿千瓦时、降低电价0.041元/千瓦时的基础上,今年继续大力推动发电企业与用户直接交易,交易量扩大到近300亿千瓦时,销售电价传导降低0.071元/千瓦时,年减轻企业用电负担20亿元左右。抓住有利时机3次调整大工业电价(电度电价下降3.3分),大工业电价水平由全国第8位降到第15位,年减轻企业用电负担13.7亿元左右。利用煤电价格联动等政策4次调整一般工商业电价,降低电价0.11元/千瓦时,全国降幅最大,一般工商业电价水平由全国第1位降到第10位,年减轻企业用电负担27.4亿元左右。进一步降低企业用气成本。及时调整非居民用天然气门站价格和销售价格,完成非居民用天然气价格并轨工作,已全面实行工商业用气同价,年减轻企业用气负担1.7亿元。按照国家统一部署,联动降低全省非居民用气销售价格700元/千立方米,年减轻企业和车用天然气用户用气负担18.6亿元。
较大幅度降低企业物流成本,落实和完善高速公路相关收费政策。报请省政府同意,取消高速公路通行费计提政策,自6月1日起,全省高速公路通行收费标准普降10%,年减轻社会通行费负担16亿元左右。对高速公路ETC用户和使用“通衢卡”货车分别实行5%、10%的优惠通行政策,年减轻用户负担4亿元左右。将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维管费标准由3‰降为2.5‰,年减轻高速公路经营单位负担1000万元左右。取消高速公路路产损失赔偿中的占(利)用公路和超限运输补偿费两大类8小项收费,每年可减轻社会负担1900万元左右。严格执行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免费政策,年免收约22亿元。开展铁路货运价格专项检查。组织对铁路货运存在的大宗物流综合服务等违规收费行为进行了查处规范,依法实施经济制裁492.35万元,降低了企业铁路货运成本。
完善支持新兴产业发展价格政策。经多方协调并报省政府同意,自7月1日起,对符合条件执行大工业用电和一般工商业用电的互联网企业,给予每千瓦时0.15元补贴。同时,取消大工业用电峰谷分时电价政策,每千瓦时降低0.04元。实施后,年减轻企业电费负担3亿多元。积极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对电动汽车充电桩用电实行优惠电价政策,明确经营性集中式充换电设施用电执行大工业用电价格和执行峰谷分时电价,并加快推进免收基本电费,确保电动汽车使用成本显著低于燃油(或燃气)汽车使用成本,增强电动汽车在终端市场的竞争力。
合理运用价格手段促进调结构去产能。联合有关部门对10家淘汰类钢铁企业执行差别电价(加价0.3元/千瓦时),促进淘汰钢铁行业落后产能569万吨。继续对水泥、电解铝等高耗能行业实行基于能耗标准的阶梯电价政策,促进去产能。认真落实燃煤电厂超低排放电价补贴支持政策,对今年1月1日以前并网的机组上网电价加价1分钱/每千瓦时,对之后并网的加价0.5分钱/千瓦时。全面执行脱硫、脱硝、除尘加价政策,相关燃煤发电企业每年获得加价收入近20亿元,专项用于环保设施改造。积极贯彻落实省人大《关于农作物秸杆露天禁烧和综合利用的决定》,调剂1.94亿元对秸杆发电上网电价实行每千瓦时加价0.081元的支持措施,促进秸杆禁烧和综合利用。
(二)坚持市场决定,全面深化价格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
认真落实国家和省重点督办改革任务。今年湖北省物价局共承担5项国家重点督办改革任务和7项省级重点改革任务。通过加强目标管理与调度督查,全面推进各项价格改革加快落实。
国家督办改革任务:推行居民阶梯气价制度方面,全省34个通气设市城市已全部建立,完成率100%;61个通气县区已经全部建立,完成率100%。推行居民阶梯水价制度方面,全省36个设市城市已全部建立,提前完成任务;78个县区完成率近90%。调整污水处理费方面,全省36个设市城市中有32个已经调整到位,完成率88.9%;78个县区中有69个已经调整到位,完成率88.7%。扩大输配电价改革试点方面,作为首批完成试点任务的省份,我们今年认真总结试点改革的先期经验,加紧开展后期评估。同时逐步健全输配电价改革监管体系,建立相关数据月报汇总制度,探索准许收益与监管评估结果挂钩管理机制。完善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政策方面,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三部委指导意见,已经拟订湖北省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管理办法,正在公开征求意见。
省级重点改革任务:今年湖北省物价局共对接承办了经济体制、生态文明和政府职能转变三个改革专项领导小组的7项改革任务,目前已提前完成3项,其余4项正在抓紧落实,年底前可以完成。总体而言,亮点很多,如:彻底赋予了武汉市与省基本同等的定价权。今年元月初,经报省政府同意,我们按照“能放尽放、应放全放”的原则,将《湖北省定价目录》省管19项商品和服务价格中的15项定价权,以及收费资金缴入武汉市地方国库的3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制定权,全部下发武汉市管理。积极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认真做好综合改革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及监测评估工作。将公立医疗机构市场竞争较充分、个性化要求较强的医疗服务价格交由市场竞争决定。及时办理新增医疗服务项目定价。建立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统计分析和动态调整机制。制定试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污费标准。今年8月,湖北省物价局联合省财政厅、省环保厅出台文件,明确全省石油化工、包装印刷试点行业的挥发性有机物,自10月1日起,执行1.2元/污染当量的收费标准,有效促进企业治污减排,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三)加强价格监管和反垄断执法,维护市场正常秩序
1—9月份,全省物价部门共查处价格违法案件1110件,实施经济制裁8152万元,有力规范了价费秩序,维护了良好市场环境。
坚决查处价格垄断案件。依法查处了5家天然气公司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以不公平高价销售商品的价格垄断行为,处以295.5万元罚款并公开曝光,促使全面降低了企事业用户天然气报装价格。
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按照国务院部署和省政府要求,由湖北省物价局牵头建立并组织实施全省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以防止政府过度和不当干预市场,出台排除、限制竞争的政策措施,并逐步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
深入开展价费专项检查。按照国家部署,结合湖北省实际,组织开展了涉农、教育、金融、电力、铁路货运、药品等一系列价费专项(重点)检查。
充分发挥12358价格监管平台作用。截至目前,全省价格监管平台受理价格举报投诉咨询28092件,按时办结率达100%。特别是在湖北省遭受“98+”特大洪涝灾害期间,真正做到了“查处一起、曝光一批、警示一片”,受到群众热情点赞。
(四)加强价格调控,努力保持防汛救灾等特殊时期市场价格稳定
今年湖北省价格形势总体比较平稳。CPI温和上涨,1—10月份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1%,在预期调控目标以内。围绕年初设定的3.5%以内的价格水平调控目标,我们主要通过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保持价格稳定。一是充分发挥价格调控联席会议制度作用。针对上半年部分农产品价格涨幅较大和入汛后部分地区价格波动大等特殊情况,湖北省物价局牵头召开2次市场价格调控联席会议,加强与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形成合力。二是按月完成价格情况通报、按季进行价格形势分析。三是起草《湖北省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预案实施意见》,旨在促进生猪养殖结构基本合理。四是完善社会救助、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五是创新蔬菜价格调控机制,协调相关部门指导督促地方通过发展“蔬菜直通车”、有序开展农产品价格保险,以及特殊时期的补贴销售等措施保障市场供应。
加强农产品价格调控。一是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认真执行小麦、中晚籼稻最低收购价,落实“优质优价”政策,同时主动配合实施救灾减灾临时收储价格,切实保护广大灾区农民的利益。二是会同有关部门落实“绿色通道”政策,规范鲜活农产品查验程序和办法,减轻农副产品运输环节负担。三是主动开展价格专题调研,为完善农产品价格管理建言献策。
加强价格监测分析。一是落实各项价格监测报告制度,截止10月中旬共编印报送《价格快报》68期,在国家一、二季度价格监测质量考核中,湖北省10项数据上报得分均为满分,在各省中排名居前。二是开展新领域和放开的重要商品服务价格监测,目前已建立湖北医药价格监测报告制度、实施了全国劳动力价格监测报告制度。三是积极推进“价比三家”活动,年底前覆盖到全省80%的市、区、县。四是加快价格数据信息化建设。与湖北工业大学达成初步合作协议,以课题形式论证并制定特色商品指数平台建设具体方案。五是进一步拓展重要民生价格监测信息发布渠道。
(五)坚持依法行政,价格法治建设取得新突破
在深刻领会中央28号文件精神的基础上,及时组织开展《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代拟稿)》起草工作。2月,经集体讨论,形成了征求意见稿。经过反复讨论和修改完善,于今年4月形成了《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代拟稿)》,9月26日送审稿经省审议通过。近日将以省委省政府文件印发。
今年3月底,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湖北省价格条例》,于6月1日起施行,为湖北省深化价格改革、更好开展价格工作提供了法规保障。同时,湖北省物价局正在积极申请将《湖北省涉案财物价格鉴证条例》的修订纳入2017年省人大立法计划项目。对经营服务行业分类制定议价规则和行为规范。先后出台了公证服务、律师服务、司法鉴定、基层法律服务等收费管理办法,相对封闭区域价格行为规范,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也即将正式出台。拟定了《湖北省价格信用管理办法》,建立了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启动了价格信用归集系统建设。落实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和“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制度,着力营造诚实守信的价格信用环境和公平有序的市场秩序。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起草或修改《湖北省价格争议调解办法》等规章制度。继续加大文件清理力度,严格落实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廉洁性评估、公平竞争审查等程序。
省地矿局:
根据局调研组的部署和要求,现将我公司基本情况和改革发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公司的基本情况和实际运作状况
河南省磊鑫地质矿产有限责任公司,是由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投资,于2002年5月经省工商管理部门审核批准登记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注册资金人民币2000万元。经营范围:地质矿产勘查、地矿技术服务和信息咨询服务。公司拥有“固体矿产勘查乙级资质”。
公司下设“一室四部”,即综合办公室、财务资产部、项目勘查一部、项目勘查二部和项目勘查三部。
截止目前,职工总数48人,其中,总经理1人、副经理2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5人(含公司领导),其他专业及工勤人员4人;公司职工中,属于局属事业单位编制人员17人,其编制分别在地调院、区调队、地质二队、地调一队、地勘二院、技工学校等单位。其余为公司外聘职工。
公司在完成了工商登记注册后,注册资本金被局抽回。近年来,公司在省局的关怀和领导下,根据自身特点,充分发挥优势,积极投身于省内外商业地质勘查、地质技术咨询服务及矿产资源储量核查等领域工作,主动服务各类矿山企业。公司依照国家法律法规规范运作,依法经营,但距离做实做强还有较大的距离。
二、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及发挥作用情况
本公司是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发起成立的国有独资企业,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作为出资人代表对公司行使所有者权利和责任。公司成立之初,就按照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制定了公司章程,按照我国企业管理法人治理结构的通行做法成立了董事会、监事会,根据企业生产经营需要,聘任了经理层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制定了与公司生产经营需要相适应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
由于公司成立后,局抽回了全部注册资本金,所以经营过程中公司董事会、监事会未能正常开展工作。
三、在搞活经营运作方面的举措及成效
近年来,在省局的关怀指导下,公司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了“立足地勘,发展矿业”的发展战略,通过公司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2011年公司实现社会商业地勘项目签约合同12份,合同额892万元。
在搞活经营方面有如下举措:
(一)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进一步拓展社会勘查市场,积极承担社会地勘项目和技术服务项目。公司在近年承担各类地质勘查项目二百余项,地质勘查业务发展势头较好。
(二)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努力开拓国外勘查、开发市场,着力打造公司主业。为把公司建成“勘查——开发一体化”的资源型公司,在加强地质勘查和地质技术服务业的同时,开展并实施了及缅甸金矿合作勘查项目。2007年完成了矿区普查评价野外工作,从结果看该矿品位偏低,选矿难度较大。此项目工作为公司走出国门在国外开展地质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三)2008年9月至2009年5月,我公司在栾川养子沟建设了一条规模1200吨/日生产线,完成了小规模工业生产试验,并取得良好效果。为使新技术成果尽快应用于工业生产,公司拟以栾川钼(钨)尾矿为原料,以“钨精矿+钼精矿+硫精矿+铁精矿”等为最终系列产品方案,建设数条规模为5000~10000吨/日的尾矿再选生产线,对栾川区内尾矿资源实施工业大规模的二次开发。
现在,《河南省栾川地区钼(钨)尾矿综合回收利用项目》示范工程已建成并试生产,栾川地区钼(钨)尾矿综合回收利用重大项目策划正在实施中。力争以该项目为契机,实现公司矿业发展的突破,为进一步的矿业开发经营打好基础。
四、公司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公司的注册资本金被局抽回,使公司失去了生产经营的资金实力,公司只能依靠公司人员的技术力量在一些小的技术服务和技术咨询项目上进行生产和经营。
(二)公司在大项目建设上存在问题一是找矿思路、理论、方法、技术和手段还不适应目前新一轮找矿阶段的要求,需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二是公司队伍力量有限、人员不足、业务技术水平下降,造成地质勘查工作质量日趋下滑,导致找矿效果不明显。三是服务于地质找矿的科学研究工作有待进一步提升,科学部署、科学立项的水平不高。四是部分具有大中型远景规模的地勘项目大矿小勘、分段勘查或急于开发的现象明显,从而无法提交有影响力的成果。
(三)国家有关政策和政府的限制,公司不能参与政府两权价款地勘项目,同时由于各种因素,大的商业性地勘项目均由事业性地勘单位承担,致使我公司只能在一些小型社会和商业地质勘查、地质技术咨询范围内进行生产经营,不但影响了公司的发展,也使公司的专业技术人员在职称晋升及公司的资质维护上受到不小的影响;直接导致了我公司核心竞争力不强,在资金和专业技术上和事业地勘单位无法竞争,无法发展壮大。
五、下一步工作定位
从企业性质和行业发展经验来看,专业化很强的公司能够赢得一定的市场空间,在竞争中赢得生存。我公司现在就有强烈的危机感,面临着严峻考验,随时有被市场淘汰出局的风险,所以如何定位公司今后的发展已迫在眉睫。
省局近年来积极运作矿权开发,矿业经济发展迅速。但 更多是在资源勘查领域进行,对资源开发领域虽然有着满腔的热情和坚定地信心,但因为对资源开发领域的规律认识不足,缺少熟悉资源开发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和运作模式,对矿业技术经济的比较论证显得些许陌生,因此,资源开发领域未能有大的突破。随着局做大矿业开发经济战略的快速、高效推进,集中一个对矿业经济有着较为熟悉的专业人员但位,做好局矿业经济的项目论证、设计实施、矿业技术经济比较等综合技术服务,解决好局在矿业经济开发中得矿业技术、矿业经济短板,较好的服务于局矿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磊鑫公司有着一支从事多年矿业开发和矿山生产经营管理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队伍,对资源开发的立项、可研、初设、施工图设计、投资、设备采购、工程施工承包、矿业技术经济论证的程序和过程,有较深的了解和熟悉,能够快速的进入角色,较好地服务于省局矿业经济的发展,为河南新地矿做出自己的贡献。
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我国国有企业管理体制与经营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国有经济活力、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不断提高。在新的历史时期,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环境,国有经济发展担负着更加重大的使命,我们必须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坚定不移地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理直气壮地发展壮大国有经济。
一、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成功之路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这个过程中,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建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国有企业从改革开放初期的扩权让利、承包经营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破产关闭、重组并购到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从3年改革脱困到做强做优、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经历了不断探索、不断深化改革的历程,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成功之路。
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推行规范改制和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大多数国有企业实现了产权多元化,成为国有控股(参股)公司。目前全国国有企业改制面超过90%,中央企业及其下属企业改制面由2002年的30.4%提高到72.1%。截至2011年6月底,中央企业控股境内外上市公司达359家,中央企业资产总额的54.07%、净资产的68.67%、营业收入的60.4%都在上市公司。同时,国务院国资委依据《公司法》,在中央企业深入推进建立规范董事会试点,积极探索中国特色公司治理模式,国有企业决策更加科学,管理更加有效,防范抵御风险的能力不断增强。
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发生深刻变化。适应市场竞争要求,国有企业不断深化内部改革,普遍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全员竞争上岗和以岗位工资为主的工资制度,初步建立了干部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工资能升能降的新机制。一批企业已形成比较完善的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和全体员工竞争上岗、量化考核、末位淘汰、收入分配与业绩紧密挂钩的市场化机制。一些企业还探索了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和股权期权等中长期激励制度。特别是国有大企业面向全球招聘高级管理人员,逐步推进经营管理人才职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实现了国有企业高管市场化选聘的重大突破。
国有经济布局结构战略性调整深入推进。通过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国有企业“小散乱”的格局根本改观,国有资产逐步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目前,分布在食品制造、纺织、木材加工等一般生产加工行业的国有企业资产比重下降至11.9%,分布在基础性行业和支柱产业的国有企业资产比重上升到50.6%。经过多年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命脉、国家安全和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与领域占有主导地位。在军工、电信、民航、石油及天然气开采和电力供应领域,国有经济占90%以上。
新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建立并不断完善。按照党的十六大确立的重大原则,中央、省、市三级组建了国有资产监管机构,代表政府履行企业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在机构设置上实现了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和出资人职能的分离,为真正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奠定了制度基础。国资委作为国有资产出资人代表,牢牢把握定位,认真履行职责,着力完善业绩考核、薪酬分配、责任追究等激励约束机制,不断强化产权监督、财务监督、监事会监督和纪检监察监督,推动国有企业突出主业、提高管控能力、加强自主创新、强化风险防控,层层落实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促进了国有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同时,尊重企业经营自主权,不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
体制机制创新极大地激发了国有企业活力,国有经济的发展质量和运行效率大幅提升。截至2010年底,全国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达68.6万亿元,实现营业收入32万亿元,实现净利润1.7万亿元,分别是2002年的3.8倍、3.8倍和7.2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106.9%,平均资产收益率7.4%,分别比2002年提高3.8个百分点和4.1个百分点。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显著成效,既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也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实践。实践表明,国有经济与市场经济完全能够有机结合,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转换机制,国有企业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做强做优。
二、国有经济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长期以来,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环境,国有企业坚决服从中央宏观调控,坚持做强做优主业,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好势头。2002年至2011年,全国国有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7.6%,实现利润年均增长22%,上缴税金年均增长17.9%,为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我国经济率先企稳回升,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有经济带头响应中央宏观调控政策,为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物质支撑的同时,在保障市场供应、稳定物价、抗击严重自然灾害和完成国家重大活动任务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国有经济在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中发挥着引领作用。国有企业拥有强烈的产业报国使命感。在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中,国有企业带头淘汰落后产能,大力提高产业集中度,加强技术改造,提升产业层级,打造知名品牌。在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有企业加快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建立产业联盟,加大攻关力度,率先实现规模化生产。国有企业注重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努力创新商业模式,实现从制造环节为主向研发设计和销售服务两端延伸的转变,引领着结构优化与产业升级。
国有经济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发挥着排头兵作用。根据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我国需要突破的11个重点领域和16个重大科技专项,中央企业几乎全部涉及。“十一五”期间新建的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一半建在中央企业。有54家中央企业被正式命名为“创新型企业”。56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有24个由中央企业牵头或参与组建。近年,中央企业主要专利指标年均增长35%以上。2005年至2011年,中央企业共获得国家科技奖励467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全部由中央企业获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载人航天、绕月探测、特高压和智能电网、通信4G标准、高速动车等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和三峡工程、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重大工程建设,都是由中央企业承担完成的,充分展示了我国的科技水平和创新实力。
国有经济在“走出去”开展国际化经营中发挥着领军作用。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采取多种方式“走出去”,对外投资合作取得长足进展。2010年,中央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达到499亿美元,境外工程承包营业额达到538亿美元。中央企业在海外承建了一批标志性工程,获得了一批重要能源资源,建设了一批技术研发中心,输出了一批成套技术装备,带动了一大批中小企业集群式“走出去”,为扩大国际市场份额、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作出了积极贡献。中央企业已成为在国际竞争中与跨国公司同台竞技的重要力量,被一些发达国家视为最具威胁力的竞争对手。
国有经济在实现各类所有制共同发展中发挥着带动作用。国有大企业通过拟订行业标准,共享技术和资源,带动和促进了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国有企业注重把自身的技术、资本、规模和人才的优势与私营企业机制灵活、风险意识强的特点有机结合,实现优势互补,相互融合,共同发展。例如,电信运营大企业带动了设备制造商、内容服务提供商、业务代理销售商等一大批企业的发展;工程建设大企业发挥技术、资金、品牌优势积极承接大型工程,带动设备制造、工程建设、劳务输出等企业的发展。国有经济与非公经济是和谐共生、协调发展的关系,在产业发展中公平竞争、相互促进、互利共赢,共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贡献力量。
国有经济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发挥着表率作用。国有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依法经营、诚实守信,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为各类企业做出了表率。在发展成果全民共享方面,2003年至2010年国有企业累计上缴税金13.6万亿元,划归社保基金国有股权2119亿元;“十一五”期间,中央企业归属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净增加2.9万亿元,累计上缴国有资本收益达1686亿元。在节能减排方面,“十一五”期间中央企业节能4900万吨标准煤,是国家下达节能考核目标的1.8倍;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减少36.1%,降幅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3.7个百分点;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36.3%,降幅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此外,国有企业积极参与定点扶贫、援疆援藏和各类社会公益事业,2008年至2010年中央企业累计用于扶贫、救灾、公益事业等捐赠达133.7亿元,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
实践充分证明,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支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是我们党执政的重要基础。国有企业是全国人民的企业,是造福全民、服务社会的企业。做强做优国有企业,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国家竞争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对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保持社会稳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坚定不移地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
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实践,使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认识,增强了搞好国有企业、发展壮大国有经济的信心。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仍面临着诸多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国有企业治理结构仍不完善,国有资本流动机制仍不顺畅,国有经济布局调整任务仍然艰巨,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管理水平与国际先进企业还有不小差距。我们要深入学习、认真领会、全面落实中央有关决策部署,牢牢把握正确的改革方向,坚定不移地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
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直气壮地发展壮大国有经济。我国《宪法》明确规定,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党的十五大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进行了全面阐述,十六大、十七大进一步强调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国有经济和整个公有制经济只能搞好,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要深入推进国有经济布局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使国有资本更多地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具有优势的行业集中,向大企业大集团集中,向企业主业集中。要推动国有大型企业做强做优,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增强我国在国际竞争合作中的话语权。要吸收民间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发挥国有大企业引领带动作用,促进各种所有制企业共同发展。
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决定,提出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对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最重要的是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要加大国有大型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力度,具备条件的要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推进主营业务整体上市。要逐步扩大建立规范董事会试点企业的范围,建立健全董事会运作机制,探索中国特色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模式。要按照市场化原则,深化企业内部制度改革,探索职业经理人制度。
坚持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正确方向,不断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二中全会作出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决策,确立了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重大原则。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强调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制度。要按照“三分开、三统一、三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监管法规体系、组织体系和责任体系,加快制订与《企业国有资产法》相配套的法规规章,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管全覆盖。要针对国有资产监管的薄弱环节,着力完善制度、落实责任、强化监管,增强工作的有效性。要推动与地方对接,加强与部委联系,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切实增强工作合力,形成依靠地方、联合部门、协调各界、共促发展的国有资产监管大格局。坚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推动企业科学发展。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是科学发展,主线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担负着重要责任,必须发挥引领带动作用。要按照市场化原则和资本属性合理配置资源,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要充分调动和发挥企业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推进企业发展方式由主要依靠要素投入、规模扩张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要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立足全球配置资源,逐步实现战略、运营、管理全球化。要引导企业可持续发展,不断追求经济、社会、环境的综合价值最大化,模范履行社会责任,为全社会企业做出表率。
共产党员在推进公司改革发展稳定中要发挥表率作用同志们: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统一部署,公司党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已全面展开。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广大党员积极参与,公司先进性教育活动实现了推进有序,开局良好。3月1日,督导组在听取公司党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汇报后,对我们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这是对我们的鼓舞和鞭策,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要倍加珍惜,继续努力把先进性教育活动搞好。为把公司先进性教育活动进一步推向深入,根据公司先进性教育活动总体部署,今天,公司党委集中上第一次党课,这是继公司先进性教育动员大会之后,召开的又一个重要大会。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就共产党员如何树立和保持先进性,在企业改革发展稳定中发挥表率作用,谈几点认识,与同志们一起讨论交流。
一、深刻认识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意义和背景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有了先进性,党才有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得到人民的信任和拥护。失去了先进性,党也就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最近15年来,我们党已经开展过三次成规模的集中教育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些活动提供的一条重要经验是:把细水长流的经常性教育与解决突出问题的集中教育结合起来,根据形势发展需要,适当地搞一次集中教育活动,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行之有效的方法。这次由党的十六大作出决定、十六届四中全会进行全面部署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以后,第一次在全党开展的集中教育活动。这次教育活动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二是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为基本要求。开展好这次集中教育活动,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对于保证党和国家的事业兴旺发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加强先进性建设,是关系我们党生存发展的根本性建设。20xx年1月1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把这一教育活动的性质和意义,上升到“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高度作了深刻阐述。他指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所谓先进性建设,不是某个专项建设,而是通过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等各方面建设体现出来的,是带有综合性的根本建设。对此,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经典作家有过许多精辟论述。他们指出,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是由无产阶级和其他革命群众中的先进分子组成,必须使党的理论、路线、纲领和方针政策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必须通过全体党员高度的思想觉悟和奉献精神来体现其先进性。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政党才能高举引导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旗帜,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一个政党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要在实践中加以检验;党的先进性是动态的,要在实践中加以丰富和发展。历史地看,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不是自封的,而是经过实践锤炼出来的。毛泽东同志曾经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以自己艰苦奋斗的经历,以几十万英勇党员和几万英勇干部的流血牺牲,在全民族几万万人中间起了伟大的教育作用。”在革命战争的岁月,共产主义信仰被反动统治阶级视为“洪水猛兽”加以诋毁镇压,中国共产党人完全是靠一种实践中的示范力量,扩散了党的先进性的影响。我们党刚刚登上历史舞台时,只有几十名党员,经过80多年的艰苦奋斗,不仅成为一个具有6800多万党员的大党,而且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使国家面貌发生了举世瞩目的深刻变化。我们党之所以能由小到大、由弱变强、从胜利走向胜利,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始终紧跟时代步伐,不断解决时代提出的新课题,始终保持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离开了这种先进性,我们党不可能在旧中国各种政治力量的长期斗争和反复较量中脱颖而出,不可能保持强大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也不可能成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坚强领导核心。因此说,抓住了先进性建设,就抓住了党的建设的根本,就抓住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关键。在国际共运史上,一些执政党特别是一些共产党,由于不能紧跟时代、不能保持先进性而留下血的教训。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西方和平演变的强大攻势下,世界上一些大党、老党先后失去了执政地位。当时的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一个拥有88年历史、近20xx万党员的大党。苏共在拥有20万党员时夺取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在拥有200万党员时打败了法西斯,而在拥有近20xx万党员时却丧失了政权。产生这一历史悲剧的原因有很多,最根本的是苏共执政理念落后,执政体制僵化,执政能力衰退,执政成绩不能令人民满意,在人民心目中丧失了先进性。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 转变教师角色。新课程标准强调说, “教师是教育的研究者。”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景中, 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中的各种问题, 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 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 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 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 从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出发, 通过全体师生共同研究, 达到解决问题,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 即校本教研, 就是以学校为研究基地, 以学校内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为研究内容, 以学校教师为研究主体, 以促进学校师生共同发展为研究目的所开展的教学研究机制和教学研究活动。即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在学校中, 通过学校, 为了学校”。
一、明确校本教研目的, 健全校本教研制度
校本教研作为一种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形式, 伴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春风, 走进了我们的校园, 融进了我们教师的生活, 成为了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我校在新课程观念的指导下, 在上级领导的重视下, 积极构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教研, 明确学校教研组工作目的, 健全校本教研制度, 引导教师通过自我反思中提高教学水平, 在同伴互助中提升教育理念, 在专业引领中感悟教育的真谛。
校本教研是开展校本活动的起点和基础, 校本教研活动的制度化、正常化, 必须有理论的正确引导。我校着力于规范校本教研制度、建立理论学习制度为保障, 促使校本教研的制度化和正常化。
加强教育理论学习, 完善校本学习制度。做到“三个层次、两个必须、一有一查”的学习制度。
建立学校领导目标管理、分工合作制。学校是校本教研的主阵地。学校领导宏观调控校本教研计划。校本教研必须列入学校的重点工作。校长是校本教研的第一责任人, 推动校本教研的“带头人”。亲自领导学校校本教研工作。学期初, 认真组织并召开教研组长会议, 明确校本教研的工作目的, 从而从制定教研工作计划和教改课题中做出规范性指导。要求教研组长聚焦课堂, 扎根于每一堂课, 关注每一位教师的成长。
建立教师学习反思制。学校通过校本教研, 及时掌握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情况并把参与情况的质量纳入业务考评。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 坚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坚持读一本教育教学专著, 做好课堂教学后记, 确立一个教学研究课题, 完成一份成功教案, 写好一份精彩案例分析, 撰写一篇教研论文。
二、切实做好校本教研培训工作、以新课程理论引入课堂教学
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主体, 校本教研的内容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开展校本教研的关键是教师。教师要加强理论学习, 掌握新的教育理论, 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在新的教育理论和丰富的知识的掌握下, 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行为、教学过程、教学效果, 才能反思、提升研究的水平。学校要做好校本培训工作, 通过校本培训的方式搞好教研, 把课堂当作培训基地, 把一线教师当作被培训者, 也可以是培训者, 边上课, 边研讨, 把培训、研究、学习融为一体, 使校本教研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学校要切实抓好校本教研, 必须做好校本培训工作, 把校本培训当作学校常规来抓, 与平时的教研活动、业务学习相结合, 与青年教师的培养相结合。
三、走进课堂教学, 在学习中提高, 在实践中探索, 促进校本教研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校本教研要求教师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寻找最佳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要求教研组积极探究实际课堂教学。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提倡学生主动参与教学, 乐于探究, 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构建“分层、互动、开放”的学习体系, 实施“鼓励、赞赏、期待”的学习评价方式。用发展的眼光对待学生, 相信人人都能成材, 人尽其才, 尽其所有才。我们从事的是育人的工程, 所有教育教学行为都应围绕着这一理念:“一切为了孩子, 为了孩子的一切, 为了一切孩子。”
在新课程改革中, 我校“以人为本”积极构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教研, 推进课程教学改革, 逐步取得了一些成就。学校教师队伍的素质不断提高, 教育教学质量名列前茅, 学生参加各类竞赛获得名次, 教师教学论文或论著多次见于报端和书刊, 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教坛新秀、骨干教师、优秀教师, 学校初步构建起一支教育观念先进, 师德高尚, 业务能力强的教师队伍。
[关键词]学科教研组;校本教研;教师能力提升;推进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2
应着减负体质、课程改革、高效课堂的要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领导者、广大教师也都深刻地认识到,开展“为了教学、基于学生、在学校内”的校本教研活动,是实施新课程的必然要求,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主题研究”“课例研究”“同课异构”“一课多上”…这些词语的不断涌现,有力地说明学校、教师在校本教研这条路上做了很多有益的实践和探索。为此,我想从教研活动的组织方面提出我的想法:学校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应当以学科教研组为本,着力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性。
一、学科教研组的活动与校本教研相去甚远
学科教研组是学校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最基本(最基层)的组织,是每位教师专业成长的“发源地”,一个个不同经历、不同风格、不同性格的教师组成了学校教研队伍,同时,一个个学科教研组的百花齐放又构成校本教研的满园春色。细细反思,我们的学科教研组在校本教研活动中究竟发挥了什么作用呢?
1.有动作,无研究
为了让校本教研收到实效,一些学校针对学科教研组建设出台了很多制度,集体备课制度、教研制度等,固定时间、固定地点,但在活动内容上,一些教研组总是停留在应付检查、应付考试上。有甚者把教研组活动混同于“工会活动”。
2.有讨论,无结果
一些教师满足于自己狭窄的个人经验,在课堂设计、教学评价等都渗透了浓厚的经验意识。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的经验大多具有保守性和片面性。这些教师在参与讨论时总是各执已见,无法形成共识,研究没有结果。还有一些教研活动由于时间固定、地点固定,大家陷入程式化教研的泥潭,就算教学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等到教研活动时间来讨论已时过境迁,大家对它已无激情,讨论也就形同虚设。
3. 有同伴,无互助
一些学科教研组有没有发挥通过校本教研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作用,没有把培养教师视为已任,特别是对一些素质欠缺或者初入教坛的教师指导偏少。因此这些教师获得同伴的帮助少,成长慢,给学校的发展带来阻碍作用。
二、校本教研要以学科教研组为本
是什么原因让一些学科教研组在校本教研过程中仍然与教学研究相去甚远?我认为主要是两方面的因素,一是涉及外界对学科教研组教学研究的干扰和制约,二是涉及学科教研组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校本教研要以学科教研组为本,它是对“以校为本”的注解,是校本教研的深化,是校本教研落到实处的具体表现。
1.以“组”为本,能充分体现学科教研组的本位
基于学校实际的教研落脚在学科教研组的教学研究上,能够充分体现学科教研组的本位。减少了上层管理机构布置的硬性任务,减少一些行政干预,充分展现不同学科教研组的特点,有助于张扬各组的个性和风采。毕竟各组成员构成情况不一样,各科特点不一样,在学校,真正的教学研究主体应是教师,教学研究的行家应是教师。
2.以“组”为本,能充分发挥学科教研组的主动性
学校及教研部门对教研组的管理不能过死,充分相信和尊重学科教研组,宏观调控并支持、服务教研组,在制度上多些激励,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科教研组的主动性。为什么当下一些教师对开展轰轰烈烈的校本教研活動并不来气?很大程度上是一些活动并不切合学科教研组的实践。一些学校总是热衷于“学习”,一会儿学爱辉,一会儿学洋思,一会儿学杜郎口,一会儿又要学綦江…这些“学习”,没有学科教研组自身的实践,只能是被动接受,当然收效不好。
3.以“组”为本,能充分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性
教研组开展的活动都是深深地根植于教育教学的土壤中,并且始终是围绕着行为改进为目标的,而不是述而不作或坐而论道。从近年报刊杂志报道出来的一些有效校本教研活动来看,绝大数都把学科教研组建设摆在了很高的地位。以“组”为本,让所有参与者在民主、平等和充分表达的前提下,进行着有实质的互动,观点的碰撞,思想的交锋,最后达到智慧与智慧交融的美好境界。
三、学科教研组在校本教研中发挥作用
1. 学科教研组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摇篮
在校本研修越来越深入的今天,持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研组的首要职责,责无旁贷。教研组要通过加强自身建设、加强学科组建设、加强课程建设、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和加强团队协作等措施,促进学科组教师师德与育德能力提升、教学理论素养提升、教育科研能力提升、学习与反思习惯形成和课程领导力提升等。
校本教研特别注重共同营造合作研究、平等对话、知识共享的学习文化,关注教师在活动过程中的体验与感悟,情绪与情感。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实现自我价值,培养自信心。教师发展了,学校自然也跟着发展起来。
2.学科教研组要加强自身能力建设
教师是教研组的“细胞”,每个教师都应以主人翁的态度,与组员团结协作,积极主动地参与教研组活动,既要向同伴学习,提高自身业务素养,又要发扬互助合作精神,发挥团队整体优势,形成教研组集体与个体合作双赢、持续提升的良性循环。
教研组要引导全组教师以终身学习者的意识进行教育教学理论、经验与技术的学习,以学习者的角色不断反思并优化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将教研组建设成为具有主动发展与进取意识的优秀学习型团队。
3.学科教研组要有扎根实践的行动研究
“扎根实践的研究是有效教学研究的灵魂”,教研组要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形成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的良好环境,强化“问题”即课题的意识,在解决困扰教学质量提升的实际问题过程中,提高教研组整体研究能力,促进学科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在新课程推进的过程中,广大教师和学校逐步形成了“实际问题即研究问题”“教师即研究者”“教室即研究室”等理念,一些学校也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研究模式,这些都增强了教学研究的实效性,唤起了教师们的教研的热情。
四、研究是我们行走的最美姿态
【推进落实企业改革发展】推荐阅读: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惩防体系建设07-16
如何推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强化和落实10-30
物价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整改落实阶段工作推进方案06-21
推进三转落实情况10-11
反腐倡廉制度落实推进年总结09-09
国企改革发展落实情况09-20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加快城乡统筹步伐06-07
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2-01
创新思维推进企业发展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