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

2024-07-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精选8篇)

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 篇1

会”述要

任明

2013-5-6 5:09:59来源:《 人民日报 》(2013年05月06日 07 版)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近日在北京联合举行了“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12—2013)座谈会”。与会者对2012年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些主要指标和变化进行了研讨,并展望了2013年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形势。

与会者指出,我国粮食生产连续丰收,农产品普遍增产,粮食安全保障条件进一步改善。其中,玉米大幅度增产,产量首次超过稻谷,成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农产品供求关系改善,市场秩序良好,价格整体趋稳;农村劳动力转入城镇和第二、三产业就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农民收入继续较快增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对国家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和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缓解了农产品需求增长压力,有效地应对了国际农产品市场波动对国内的冲击。

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 篇2

一、新型城镇化对实现辽宁农业现代化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 新型城镇化是激发农业增长和农村需求的战略基础

引导和刺激需求、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是着力解决制约辽宁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促进了我省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但与沿海等发达地区相比, 仍存在一定差距。我省农村地区地域较为辽阔, 农村户籍人口仍占很重要的比例, 农业经济和农村市场也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扩大内需的重点, 从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各层面分析, 都需要将重点向农业农村转向。为此, 应积极把握机遇, 扩大内需, 有效建立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 充分释放我省农村经济内部的发展潜力, 促进“三农”投资稳步增长, 完善农村市场经济环境。在刺激投资需求层面, 宜进一步推进和加快中小城市和城镇建设,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 推动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服务建设, 创造投资空间。

(二) 新型城镇化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引擎

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我省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当前, 我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农业发展的基础仍很薄弱, 城乡收入差距仍然较大。为此, 要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对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引擎作用, 促进我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提升我省农业经济的自我发展能力。推进新型城镇化, 有利于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 有利于我省农业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环境的建设。同时, 新型城镇化有利于在促进农民就业、建设新农村的同时, 拓展农民收入途径, 激发农村市场消费潜力。

(三) 新型城镇化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保障

当前, 我省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依然存在, 阻碍和制约了我省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努力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选择。通过大力发展新型城镇化, 工业反哺农业、城镇支持农村, 激发农村经济的发展潜力, 繁荣农村市场, 形成城乡发展的良性互动循环机制。为此, 需要加大惠农富农政策投入, 大力促进农村经济增长, 加快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机制, 加大对农村各项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等的规划和投入, 促进城乡各项生产要素的平等交流和均衡配置, 着力形成以城带乡、工农互惠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

二、促进新型城镇化与辽宁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途径

(一) 以“四化”同步发展理念促进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道路, 促进“四化”同步协调发展, 是实现辽宁经济转型的前提。辽宁农业人口仍占较大比重, 耕地有限, 城市与农村的二元结构问题依然严重。因此, 把握住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促进的发展路线, 从辽宁地区实际情况出发, 科学有效地推进“四化”建设目标, 争取小康社会目标的早日实现。为此, 我们需要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和模式, 并做好如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要切实坚持“四化”统筹、协调发展目标。特别是要重视农业现代化发展目标, 要将其放在“四化”发展的首要位置, 同时要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及工业化、信息化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引导与促进作用, 严格控制耕地占用和水资源的利用, 注重环境保护的建设, 切实保证我省工业经济和城镇化的发展不以损害农业和生态环境为代价, 大力推动全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要努力把中小城镇作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节点。我省中小城镇的发展空间仍很大, 发展成本相对较低。因此, 要做好大中小城市与城镇统一协调发展的战略规划, 优化城市发展结构, 合理布局, 带动适宜产业向有能力承接的中小城镇转移, 逐步形成以大城市为核心, 向中小城镇辐射的城市产业集群, 带动农村新型社区的转型与发展。

三是就地就近推进新型城镇化。我省农村人口数量依然庞大, 大中城市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有限。小城镇通常毗连农村, 位于城郊结合部, 如果大力发展适宜产业, 会解决大量农民就业问题, 有利于缓解大城市的就业压力, 同时成本较低。因此, 应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 带动新农村的发展, 化解城乡二元结构的鸿沟, 减轻大城市的城市承载压力, 就近发展农村城镇化。

四是要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承载基础, 对解决我省“三农”问题有重要意义。为此, 从县域实际出发, 发展特色产业, 形成特色经济点和带, 大力推动县域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培育, 形成以县城为核心的小城镇发展产业群。

五是切实保障农民利益。合理保障农民权益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前提。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我省推进城镇化的基础, 尊重农民权益, 全面考虑各地区产业发展特点, 使农民愿意留下来, 扎根农村社区, 发展致富。同时, 要多元化协调城乡发展, 尝试对集体资产进行股份制改造, 保障农民分享改革成果的权益。

六是大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建设。为此, 要加大对农村经济投入, 提升农村经济活力;还应加大新农村建设投入, 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缩小与城镇的差距。实现城乡公共服务的全覆盖, 促进我省城乡之间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协调统一。

(二) 促进农业剩余劳力市民化身份转换

目前, 大量农民工进入城市, 已成为我省产业工人的重要成员, 但他们依然未能融入城市, 享受真正的市民待遇, 二元结构矛盾仍很突出, 相关社会问题严重。为此, 应尊重其意愿, 在自主选择的基础上, 以人为本, 分类推进, 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市民化身份的转换, 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一方面应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推进农民工中小城镇落户制度的完善, 同时, 有序开放大城市户籍限制。另一方面宜以居住证制度为核心, 灵活制定相关政策, 积极推进教育、医疗、保险等的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 积极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前提。若未来我省城镇化率达到70%, 仍存在相当大比例的农村人口, 因此, 统筹协调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促进工业反哺农业, 城市带动农村, 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 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保证农民也可以享受到改革成果。坚守耕地红线, 确保粮食安全, 早日实现农业现代化, 建设幸福社会主义新农村。

参考文献

[1]谭木魁.《中国耕地撂荒问题研究》.科技出版社, 2004年11月.

[2]叶照清, 朱大印等.《来自中国社会底层的报告》.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4年2月.

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 篇3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河南省

中图分类号:F320;F224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10--2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城乡一体化是解决我国当前“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根本在于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农村人口众多,耕地人均较少。做好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解决河南省的“三农”问题,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对积极探索符合河南省情的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之路,建设“四个河南”意义重大。

1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

1.1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

首先,中心城市辐射能力不强,不能很好地集中周边要素,在城镇化中起带动作用。第三产业发展不足,不能起到聚集资金、人力资源的积极作用,制约了工业化快速发展,而工业化进程缓慢又阻碍了城镇化建设。第二,新型城镇化质量整体水平不高。这导致人们消费能力不断下降,居民除承担基本的生活开支外,对于其他投入较少、支出不高。城镇化质量不高的表象为就业水平不高、收入较物价增长慢和消费水平低。第三,市政及公共基础设施薄弱。与全国相比,绿化覆盖率、人均城市绿地面积、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些说明,河南省城镇整体实力不强,导致公共服务能力和质量跟不上,城镇居民生活整体水平不高。第四,城镇化的推进使大量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进城就业人员及子女在住房、就业、教育、医疗及养老等方面的问题无法有效解决,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整使得农民无法真正融入城市。

1.2 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

首先,河南省是劳务输出大省,相当多一部分贫困地区劳动力大多由年迈的老人构成,青年人才流失较为严重;农业实用技术整体水平偏低,高产高效的农作物技术得不到有效推广,这些都导致农业效益难以快速提升。其次,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低,未形成良好的规模优势,缺乏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龙头企业,无法形成有效地农业产业链,更无法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加之大多农产品追求高产而忽视质量,导致市场供给不断增大,但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缺乏市场紧缺的特色和品质。最后,乡镇工业化带来的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工业废物、生活垃圾等不经有效处理,土壤、地下水和大气等不同程度地被污染,使农村农业环境持续不佳。

1.3 河南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现状

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可以有效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问题,农民工也能够融入城镇化建设进程之中。尤其是农业现代化的规模发展可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生产更多市场需求更大更多的特色产品,并带动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发展。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必定反哺农业现代化发展,城镇化将有利于人口、土地等要素相对适度集中,促进农业的规模经营,带动农业持续发展[1]。

十七大以来,河南省各地相继进行了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从河南省近几年公布的城乡恩格尔系数、就业人数比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劳动力创造价值远远没有超过第三产业,这说明农业人口较多、农业现代化不发达依然是不可回避的现实。从人均可支配收入比来看,虽然农村人居环境有所改善,农业有所发展,农民收入有所提高,但城乡差距较大依旧存在,并呈现出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从卫生医疗这一民生状况来看,优质资源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市,基层卫生机构人才和设备相对较为紧缺,无法满足农民就近治病的客观需求。近年来,虽然农村合作医疗开展不断取得显著成绩,使农民“小病则忍,大病则拖”的现象有所改观,但农民缺乏常规体检和进城医疗等种种不便也导致农民生活质量整体水平不高[2]。因此,只有着力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最终才能促成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

2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对策

2.1 加强发展共识,推动城镇化建设

首先,逐步明确区域中心城市和小城镇的功能定位。区域中心城市须增强辐射带动能力,适度控制发展规模,着力完善城市功能,打造城市特色品牌;注重吸引高端人才,使区域中心城市成为高端人才、高新技术、优质资本的集聚地。其次,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应当科学有效地利用特色资源,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是一味地集中周边资源为城市所用,这样会使中心城市的发展失去依托,制约其发展。最后,不断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以匹配城镇化发展的速度,但要防止过度建设造成的资源浪费。

2.2 注重农村建设,促进农业发展

基于河南省农村建设、农业生产、经营单位以单个家庭为主,规模化经营程度较低这一现实发展状况,因此,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高效优质农业是实现河南省农业现代化优先选择的方向。政府应注重科学引导,推动农业产业合作组织建设,着力整合各种资源,突出运用现代科技,优化农产品结构,发展现代农业。豫东地区依托平原优势,宜发展规模化经营,建设好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示范区[3]。豫南地区丘陵较多,水资源相对丰富,红色历史文化悠久,宜积极发展旅游观光休闲项目,集中发展当地某一特色产品,统一种植、统一销售,以增强市场竞争力。豫北、豫西应利用其有利位置发展自然、人文景观旅游、绿色农业。

2.3 基于城乡一体化,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实现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只有坚持统筹城镇和新农村建设互促共进。首先、政府提供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不断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乡联系,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尤其是在民生方面,加大教育投入,发挥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教育资源的转移,逐步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共享,使城乡居民获得公平的教育机会;加大社会保障,重点是加强农村医疗、养老保障制度的完善与落实[4]。其次,逐步改革现行的城乡二元制户籍体制,逐步推进农民保留户口、放宽人口迁移政策,逐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依法保护保护农民的土地利益,通过法律明晰农民土地的经营权;城镇化发展中对耕地占用的同时,积极可虑农民的长远利益,对耕地占用要给予合理的补偿、赔偿,对于特殊群体要帮助解决其生存、生产的后顾之忧。最后,政府积极支持农业合作组织建设发展,稳步推进合作社法人治理探索,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科学合理地实施农民的专业培训计划,推动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杰.人口迁移理论综述及研究进展[J].江苏城市规划,2008(7):40-44.

[2]王喜明.论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J].理论导刊,2007(4):73-75.

[3]董成栓.“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定量分析—以河南省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1(17):12-14.

[4]高敏.论农业现代化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J].河南农业,2007(5):19-20.

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 篇4

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协调发展初探

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过程,不但阻碍了城镇经济的持续发展,而且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因此,在小城镇建设中要采取有力措施,将环境保护纳入小城镇发展的始终.

作 者:杨靖东 YANG Jing-dong  作者单位:芜湖职业技术学院东区,安徽,芜湖,241000 刊 名: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WUHU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COLLEGE 年,卷(期): 3(4) 分类号:F323 关键词:农业   产业化   城镇化   协调发展  

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关系探析 篇5

农村城镇化,不仅仅是意味着城镇人口的表面增长,而且体现为一种形成要素和影响极其深刻的社会和经济变迁过程,既有人口和非农产业活动向城镇的转移、聚居、强化和分异,以及城镇景观的地域推进等实体变化过程,也包括城镇经济、社会、技术变革的扩散并进入乡村地区,乃至包含城市文明、城市生活方式、城市价值观念向乡村地区扩散、渗透的精神变化过程。

(二)农业现代化的概念

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 篇6

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新密样本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撬动经济转型

《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研究》课题组

编者按:

省委书记卢展工指出,中原经济区建设关键在做。为了落实这一重要指示精神,省委统战部开展了‚同心同行建中原‛活动,利用‚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献计出力。作为其中的一项内容,围绕着中原经济区建设要走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这一主题,河南日报特邀请中原经济区研究会的专家组成联合调研组,深入到有关市县进行了重点调研。通过对全省几个不同发展类型市县发展道路的调研和解剖,大家深深感到以新型农村社区为切入点推进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思路是符合河南现阶段发展实际的,几个市县的发展实践也说明,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推进‚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条件已经具备,这些市县的经验和做法很有推广价值。为此,从今天开始,本报将陆续推出这些调研报告,以供广大读者研究借鉴。

近年来,新密市把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作为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促进“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切入点,科学规划,有效运作,全力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有力推动了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初步探索出一条资源型城市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促进“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走在了我省的前列。近期我们深入到新密市进行调研,通过 实地参观考察、开展座谈交流,发现新密市的经验和做法值得总结和推广。

一、主要做法:突出“三高” 把握主题 发挥优势 分类推进

新密市总面积1001平方公里,人口80万,辖13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一个风景区管委会,303个行政村。2010年完成生产总值391.5亿元,人均GDP达到48997元;

二、三次产业占比96.7%,城市化率48%;地方财政总收入29.8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589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003元。在加速“三化”进程中,作为集经济发达县、郑州都市区郊区、资源型城市等基本特征于一体的新密市,既面临着由郑州郊县到郊区角色转变带来的良好发展机遇,也存在着资源型城市转型中遇到的诸多矛盾和问题。如何实现转型与发展双重目标,是新密市未来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做出的重要选择。

基于此,新密市委市政府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宏观背景上审视发展要求,从中原经济区建设大格局中考量发展方向,从构建郑州大都市区中谋划发展定位,调整发展思路,跳出原有的工业化发展模式,坚持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加快新型城镇化的着力点、助推经济发展的增长点,率先在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推进“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道路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

(一)突出“三高”,打造宜居新型农村社区。一是高起点规划。本着理念超前、布局科学、设计新颖的原则,按照结构合理、外观雅致、环境优美的要求,新密市科学编制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从村庄选 址布局到房屋建筑外观、从道路设计到绿化植被、从基础设施到公共服务设施,乃至工作生活半径等,都做了详尽规划和高水平设计,较好地处理了当前与长远、单体与总体、生活与生产的关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建设理念和发展模式。二是高标准建设。按照“一代人建房、几代人居住”的要求,尊重群众意愿,强化精品意识,着力打造高标准新型农村社区。严格质量标准,严格监督程序,接受群众监督。建设过程中由建设部门、专家、群众代表组成检测组,每月随机对建筑材料、建设房屋进行抽检,坚决保障质量。三是高功能配置。按照水、电、路、网相配套,功能、景观、生态相统一的要求,加强农村道路、安全饮水、污水处理、便民超市、文化卫生、游园绿地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充分体现前瞻性、长期性、系统性,实现公共资源利用最大化。

(二)发挥优势,加速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新密市经济基础好,政府财力较为充裕,民间资本较为雄厚,尤其是全市有相当一部分村庄处于煤矿沉陷区,可以享受到煤炭企业的包赔补偿。根据这些有利条件,新密市以煤矿沉陷区搬迁安置为契机,采取政府引导、部门支持、社会帮扶的办法,动员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全力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市财政列入预算资金6000万元,重点用于建设资金奖补。同时按照社区容纳户数,郑州市和新密财政分别按每户补贴5000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各乡镇给予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配套。积极整合农业、水利、交通、环保等部门的涉农项目和资金,重点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选择“双强”党员担任 村支部书记,激励出资捐建,开展村企共建,引导民营企业家投资新村建设,五年来“双强”支部书记和民企累计捐资7亿元。仅今年上半年,全市计划实施的28个项目村,累计完成投资3.73亿元,建成农民新居2363户,新修道路60.6公里,铺设排水管网6.6万米,建造游园13个,绿地12.4万平方米,完成农户“四改”1252户,环卫、亮化、美化工程也陆续开工建设。

(三)分类推进,探索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新模式。按照“城镇社区抓改造、煤矿沉陷区抓安居、贫困山区抓搬迁”的工作思路,新密市加强分类指导,积极探索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推进模式。一是推进合村并城。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民生为本的原则,对市区建成区以外、规划控制区范围以内的村庄,整体合并到城市规划区内,进行现代化城市社区建设,这类模式目前有1400户6500人,将在年底全部得到安置,转为市民。二是推进合村并镇。充分利用中心镇的基础设施、公益设施资源,把中心镇周边相近的村庄,纳入到中心镇的规划中,一体化建设。如超化镇周围四个村3200户13500人统一合并、集中安置在新建社区中。三是推进合村并点。对于具备多村联建的村庄,按照城市社区的标准,选择适当位置,实行联合建设;不具备多村联建的,按照相对集中、共享资源的要求,进行分片建设。如来集镇实行三村联建,2500户近万人统一安置集中居住和谐社区。四是推进移民搬迁。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要求,集中建设移民搬迁住宅区,把全市35个贫困村群众分期分批统一安置,彻底改善贫困山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此外,对于景区特色村、历史文 化名村等,在不改变村庄原貌和特色的前提下,进行综合整治。

(四)把握主题,切实推进资源型经济转型。一是拓展新型产业发展空间。通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整合节约出的土地,一部分用于复垦,转为农耕用地;一部分留作集体用地,建设产业集聚区,为新型产业发展拓展空间,促进产业转型。二是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充分利用居住方式变化对生产方式形成的倒逼机制,出台政策,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安排2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土地流转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奖补。鼓励和引导入住新村的农户,将承包地以入股、转包等形式向合作社和种养大户流转,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规模化经营。三是修复生态环境。以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为契机,加大煤炭沉陷区治理力度,使之复林、复草、复绿。加大对采石场、非煤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力度,着力解决滥挖滥采、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问题,美化绿化环境。四是整治村容村貌。开展“清洁家园、美化乡村”行动,投入财力、物力、人力,建设长效管理机制,着力解决农村垃圾乱堆、污水乱流、杂物乱放、违章乱建的问题,改善人们的生活居住环境,为发展乡村游创造条件。

(五)加强领导,创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机制。专门成立新农村建设指挥部,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相关部门和所有乡镇积极参与,明确分工,细化目标,落实责任,加强督察,跟踪问效,全面指导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

二、基本成效:城镇体系完善 产业转型升级 “三化”协调发展

近年来,新密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进展迅速,成效显著。截至目 前,已实施项目村59个,涉及83个行政村,完成投资31亿元,建成农民新居1万多户。

(一)农村生活条件显著改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彻底改变了旧有的农村面貌,带来了农村人居环境、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的全面改善。改善了生活条件。新密市新型农村社区,都统一配套建设了供水、供电、道路、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以及中心小学、标准卫生室、文化大院、休闲广场和便民超市等公共服务设施。改善了生态环境。优先对煤矿沉陷村村庄整合,促进了自然生态修复、荒坡废地整理,岳村镇在煤矿废弃地上规划建设了矿山遗址生态公园,扭转了过去因自然资源过度开采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率先在每个新型农村社区配套建设了污水处理设施,在此基础上形成人工湿地,成为农村社区一道靓丽的景观。优化了人文环境。新密市每个新型农村社区都配套建设了游园、文化广场等公共文化设施,丰富了农村居民的文化生活,促进了农民传统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的转化和农村基层治理模式的转型。

(二)城镇带动能力明显增强。新密市把新型农村社区纳入新型城镇化体系,与中心城区、镇区一体化规划建设,完善了城镇发展体系,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增强了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城镇体系更加完善。通过旧城改造、合村并城、合村并镇、合村并点,扩展了中心城区、重点镇区和产业集聚区,构建了以城区为主体,超化、曲梁、来集、白寨等重点镇为支撑,新型农村社区为节点的新型城镇体系,形成了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中心城区带动能力增强。随着城市西区 开发建设、旧城区改造和合村并城步伐的加快,中心城区空间得到拓展,城市功能不断完善,辐射带动能力明显增强,促进了文化教育、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房地产业等新型产业向中心城区集聚,加快了产城融合,初步成为郑州都市区建设的融城先导区。重点镇区的集聚能力提高。超化镇通过合村并镇,镇区面积由原来的7平方公里扩大到10平方公里,镇区常驻人口由原来的4万人增加到7万人以上,镇区经济规模可望由目前的50亿元增加到近100亿元,建设形成了市级耐火材料产业集聚区、教育园区和高标准住宅区,成为新密市经济发展的增长点。新型农村社区的集聚作用初步显现。目前新密市新型农村社区的平均规模已经达5000人以上,随着人口规模的膨胀,农村服务业快速发展,城市文明加速向农村延伸,新型农村社区已经成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

(三)产业转型步伐加快。缓解了土地瓶颈约束。目前新密市已经实施的新型农村社区项目,预计可节约土地1.13万亩,节地率超过60%,大大增加了建设用地供给,为新型产业发展扩展了空间。带动了社会投资。新密市民间资本充裕,随着土地瓶颈缓解和市场需求扩大,投资环境改善,调动了民间投资的积极性,也增强了对外来资本的吸引力。2010年,新密市共引进郑州市境外资金69.3亿元,重点项目实际完成投资67亿元,有力促进了产业和经济发展。增强了产业发展动力。据调查估算,新密市每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基础设施投资约1800万元,加上村民购房、装修、家具更新等消费支出,扩大了内需,拓展了产业发展的市场空间,促进了产业集聚。宋楼村结合新型社区建设,投资1亿多元建设了耐材产业园区,将全村68家耐火材料企业进行资源整合和资产重组,增强了产业实力和竞争力。

(四)农业生产方式发生转变。促进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从调研情况看,由于居住方式的转变,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明显加快,催生了许多种养业大户,再加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整理复耕出来的土地一般都实行规模化种植,使新密市农业规模化水平明显提高。推动了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结合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新密市加大对农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大力发展高效种植业、生态林业、现代畜牧业和休闲观光农业等现代都市高效农业,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都市型农业的转型。提高了农业组织化程度。随着土地流转加快和都市农业发展,农业生产农民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应运而生。岳村镇王堂村在新村建设整理出土地的基础上,组建种植业合作社,流转了近千亩土地,统一调整农业结构,集中种植冬桃、油桃、葡萄等高效林果产品,成了远近闻名的特色高效林果种植基地。

三、启示与意义

“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切入点

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生长点

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支撑点

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的结合点

(一)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切入点。探索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当前我省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期,工业化需要空间,农业现代化也需要空间,城镇本身发展就是空间不断扩展的过程,空间问题是制约发展的突出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只能从提升空间使用效率上寻求突破。

新密市的探索告诉我们,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提高空间使用效率的有效途径,是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切入点。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切入点,既可以把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延伸到农村,逐步形成大中城市为主导,县城、中小城镇与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体系,提高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又可以让更多的农村居民转化为城镇居民,促进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为工业化提供更多发展空间;还可以减少农业从业人员,增加人均拥有资源量,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从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利用率和资源产出率,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二)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催生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加速器”。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必须以生产方式、就业方式的转变为前提,但是作为一个后发省份,我们实际上很难等到各种条件完全成熟之后再来进行村庄整合。不仅如此,在实际工作中,有时候往往需要倒因为果,以居住方式的改变来促进传统生产方式的转变,而这一过程难以避免地会带来种种不适应,甚至是矛盾和冲突。新密市当然也不例外,针对这个问题,通过多种方式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兴办农民 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将农民的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使农民在不直接与土地结合的条件下仍然能够享受稳定的土地收益;同时根据地处丘陵地带和郑州市近郊区的特点,大力发展林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农业生产领域进行投资兴业,引导农村劳动力就地进入到合作社或农场打工,提高农民收入。这样就不仅化解了问题和冲突,而且通过这种化解,在不伤害农民作为一个小生产者利益的条件下,很“平滑”实现了作为小生产者的农民和土地分离,很“温和”地触动了小农经济的根基,转变了延续几千年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催生了能够适应社会化大生产需要的现代生产方式。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各地都在搞,但是当这种经营方式的调整与农民居住方式、生活方式的转变联动起来时,就会产生一种对小农经济“连根拔”的综合效应,可以说此举意义深远,值得认真关注和思考。

(三)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助推器”。当前,资源型经济发展遇到的问题是“釜底抽薪”式的,由于资源的枯竭期是明确的,因此支撑该类地区发展的支柱产业的存续时间也是有限的,即支柱产业面临的不是可塑性比较强的升级改造问题,而是“更换”问题。所以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与其他地区比,一是更加紧迫,二是转型的幅度更大、转型的弯更陡,需要对经济肌体进行一次整体性调整和更新,而一般来说在经济体内部又很难腾挪出这个空间,滋生出新的发展动力。所以资源型经济转型成为一个世界难题,发展经济学上专门有个概念来描述这种现象,叫“资源诅咒”,即资源丰富经济体依赖资源在经过最初的发展之后,由于摆脱不了过度依赖资源 的路径而最终陷入不发展的陷阱。

新密市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经济,针对这一问题,新密的实践是“借题发挥”,即充分发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对整体经济撬动作用,在这个过程中积极推进经济转型。在调查时我们深深感到,新密市委、市政府真正抓住了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切入点”的真谛,从这个点进行切入,通过扩大投资、刺激消费,培育新的增长动力;通过缓解建设用地短缺的瓶颈制约,引导和释放民间资本投资兴业,为新型产业的成长和发展腾挪空间;通过扩大城镇发展空间、引导大批农民进城入镇集中居住,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为服务业的发展创造新的需求,等等,从而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实现资源型经济转型全方位结合和捆绑起来。

新密市为资源型地区转型带来的最大启示,就是他们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当成了对城乡关系和区域经济布局的一次大调整,当成了在科学发展理念下对各种要素的一次再配置,当成了促进经济转型的一次重要机遇。因而,不难预料,随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推进,新密市经济一定会产生一次大的新陈代谢,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全新的城乡结构、产业结构和社会结构,完成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华丽转身,真正践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着力点”和“增长点”的重要论断,破解“资源诅咒”。

(四)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的“融合剂”。新型农村社区到底建成一个什么样子?这是一个我们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需要回答的问题。在新密调查时我们注意到,尽管一些乡镇和 行政村的经济实力比较雄厚,但是他们并没有全部推倒重建,不仅注意保留历史文化名村,而且对于一些具有典型乡村景观和美学价值的村庄也进行了修复和保护;不仅关注新型农村社区的点上建设,而且通过村容村貌、路容路貌的综合治理,着力保护、维持和塑造独特的“采菊东篱下”的田园风光和乡土特色。就是在已经建成的现代化程度很高的新型农村社区,也保留着传统农业文明中一些很温馨的要素和成分。新密人有一句很自豪的口头禅:“新型社区是我家,农村不比城市差。”村民们不仅享受了现代化的便利,而且额外地享受着村集体的福利和关怀,尤其是享受着城里人无法企及的田园风光。

发达国家的逆城市化现象和我国近些年兴起的乡村旅游,就深刻地诠释了人们心灵深处对田园生活和乡村文明的向往,诠释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收入和消费达到一定高度时人们萌发的返璞归真的情怀。作为后发国家后发地区,我们的城市化可能不会像发达国家那样走“先城市化、再逆城市化”的道路,很可能在城市化过程中就熔现代城市文明与乡村文化为一炉,形成一种独特的既是现代化的又带着温馨的乡土气息的“城市-乡村”文化景观。所有这些,都需要在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进行悉心领悟和探索。

划:刘怀廉

筹:赵铁军 张光辉 课题组组长:欧继中

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 篇7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正处于城乡整体改革的重要时期, 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是我国在新形势下推进城乡统筹的重要战略决策。从浙江省来看, 2 006年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新型城市化战略, 大力推进中心镇改革发展和中心村建设, 到2010年, 浙江城市化水平达到59%, 居各省区前列。“十二五”时期是浙江加快突破城乡二元结构、加速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时期, 如何通过互动与协调推进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 实现城乡一体化, 是浙江加速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中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与此同时, 浙江中心镇作为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最新空间形态, 作为新型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的战略节点, 作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生长点, 作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的着力点, 将日益成为浙江促进新型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桥梁、战略节点及二者协调推进的枢纽。

在此背景下, 基于中心镇的视角, 研究新型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机理, 引人关注。在浙江200个省级中心镇推进城乡统筹与城乡一体化的实践中, 有着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之间协调推进的成功实践, 但与此同时二者之间的非协调互动关系也偶有发现。诸如此类的现实向我们提出这样一些问题:怎样推进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之间协调互动、互动关系的建立和发展需要满足哪些条件、二者互动的内在机理如何、如何完善二者的互动关系?因此, 深入研究推进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之间协调互动的机理以及互动发展关系实现的条件, 提出推进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及两者协调互动的新思路、新方法与新路径, 对于进一步促进中心镇切实发挥统筹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协同发展的战略性节点作用, 加快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与城乡一体化,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的相关研究

城乡关系与城镇化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刘易斯提出的二元结构理论, 托达罗在刘易斯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村的综合发展与综合建设理论, 托达罗之后的许多经济学家都强调了工农、城乡之间相互强化的关系。[1]2 0世纪80年代以来, 国内学者对中国城市化道路选择的讨论形成了两派:“小城镇论”, 以费孝通为代表;[2]而“大城市论”, 以樊纲等为代表。[3]近年来, 区域网络化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的研究代表了城镇化研究的最新方向, 蔡日方、顾益康和洪银兴等提出了城乡统筹和新型城镇化的内容。[4]有关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互动关系的相关研究是在我国“三农”问题日益突出的大背景下展开的。林毅夫认为, 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是相辅相成的, 陈锡文也强调新农村建设对城镇化的作用。[5]李志强和雷海章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对中东部地区各省 (市) 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比较分析。郑新立研究了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协调推进的对策。陈鸿彬提出了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协调发展定量评价指标体系及二者协调发展的定量评价差异系数和计算方法。

而国外关于中心镇的研究集中于城乡融合发展模式和城市群的相关研究。[6~8]国内学术界有关中心镇改革与发展的研究源于对小城镇理论和统筹城乡模式的研究。学者普遍认为, 如何实现大中小城市与城镇、城市与农村有机互动是城乡共同发展的问题, 中心镇是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的战略节点和互动枢纽。晏群和胡厚国认为, 中心镇是某一地区中周围若干个乡镇的中心, 在周围地区中相比较而言其经济实力较强。袁中金等通过对我国1663个中心镇的统计分析表明, 人口规模超过5万人的中心镇可以对周边若干镇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明显的带动作用。[9]杨宏翔认为, 当前我国中心镇发展面临的问题有:规模偏小, 缺乏特色, 规划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 产业与配套设施存在矛盾, 经济发展与特色资源保护存在矛盾, 资金、土地紧缺等。[10]

上述研究, 对推动城乡统筹、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和中心镇发展都是十分有益的。多数研究虽然对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两者进行了深入的专门研究, 但从动态视角关注和分析促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互动发展过程、机理及对策的研究较少。虽然有部分研究开始关注到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可能存在的相互影响关系, 但缺乏统一的理论框架, 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也很薄弱。在我国城乡整体改革的重要时期, 基于浙江200个省级中心镇的调查分析, 研究推进我国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互动的动力模式与实现路径, 提出基于中心镇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的政策选择, 有助于推进我国新型城市化、新农村建设与“三农”改革的实践。

三、一个系统研究框架的构思

依据“概念基础→理论建构→案例与实证研究→系统研究→实践应用”这一标准的研究范式, 运用新型城市化、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城镇化、小城镇以及中心镇等研究成果, 在搜集、分析大量国内外资料和开展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系统研究与重点研究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以及比较筛选, 运用统计学的研究方法, 揭示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互动的内在机理和实现条件, 为制定符合我国实际的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决策提供参考, 其分析框架如图1。

1. 城乡关系与城镇化的基本理论研究

以往研究大都分别从中心镇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或对转移大城市发展压力的角度进行分析, 我们提出深入研究中心镇对支撑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互动发展的特殊意义、实现路径及条件。研究重点是:通过对有关新型城市化、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城镇化、小城镇以及中心镇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 确立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机制的理论基础。

2. 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的条件和演化机理研究

中心镇是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战略节点, 是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生长点, 是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的着力点, 将在城乡统筹中发挥不可替代的战略性节点作用, 将日益成为统筹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桥梁、战略节点和重要枢纽。研究重点是:通过对浙江200个省级中心镇进行实地调研, 通过案例研究与实证研究, 揭示我国中心镇历史演进规律;针对不同类型的中心镇, 具体分析我国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建立协调互动关系的条件, 以及不同类型中心镇影响二者互动关系的实现及其演化机理。

3. 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的动力机制和路径研究

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互动过程中的正向反馈机理, 决定了二者的“协调互动”与“不协调互动”状态。不同中心镇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具有不同的历史地位、动力机制、影响因素, 因此, 二者的协调推进具有十分明显的历史阶段性、区域差异性和空间规律。研究重点是:通过理论分析、实地调查访谈与多案例分析, 建立二者协调互动的正向反馈机理模型;并利用浙江中心镇案例数据进行案例研究与实证研究, 揭示中心镇支撑二者互动的内在机理、动力机制与时空演变路径, 进而揭示实现这些路径转化的条件。

4. 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的模式研究

探索形成与各地实际相符合的中心镇产业、人口集聚模式, 新型产业业态、土地等资源整合方式以及新型建设主体及重组模式, 是中心镇发挥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作用的有效途径。研究重点是:基于浙江200个中心镇的调查数据, 定性定量地研究我国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互动的中心镇集聚发展模式、辐射带动新农村建设模式、县域空间重组模式以及制度创新模式, 揭示二者协调互动的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约、城乡扩散以及空间分布模式特征。

5. 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互动发展水平的聚类分析和评价

浙江省的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中心镇建设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典型示范意义, 以浙江省200个省级中心镇为研究样本的研究成果, 对全国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也将产生重要的启示意义和参考价值。研究重点是:通过对我国不同类型的典型中心镇进行深度调查访谈与跨案例比较分析, 对我国中心镇支撑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互动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和聚类分析, 揭示中心镇支撑二者互动发展的模式、协调程度及区域差异。

6. 协调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对策研究

分析中心镇作为支撑二者互动的战略节点的内涵、定位、目标及表现方式, 揭示二者协调推进的实施条件、影响因素及其实现机制、技术路径、发展阶段以及模式, 有助于区域政府科学决策。研究重点是:利用以上研究成果, 探讨我国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二者互动关系实现的外部环境, 有针对性地提出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互动的调控机制与现实对策, 从而也为我国集群成片的中心镇改革发展提出具体措施。

四、结语

以往研究多分别从中心镇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或对转移大城市发展压力的角度进行分析, 本文试图深入研究中心镇对支撑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互动发展的特殊意义、实现路径及条件, 是从两端分向研究转向了两端融合的理论实证研究。以往研究主要运用静态研究范式分析小城镇 (中心镇) 发展, 而空间历史演化因素很少进入分析视野。然而, 中心镇是一个复杂系统, 其发展具有十分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因此, 复杂系统理论和历史比较分析方法有利于深入揭示中心镇支撑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互动发展的基本规律、机制及路径。与以往研究相比, 本文试图基于中心镇的视角研究如何通过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 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有助于政府科学决策。

参考文献

(1) 杨俊青.西方古典与新古典学派的二元经济理论评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高等教育版) , 2005, (03) .

(2) 费孝通.小城镇再探索[N].新华日报, 1984-05-02.

(3) 樊纲.城市化:下阶段经济增长的一大关键[J].管理与财富, 2002, (03) .

(4) 蔡日方.城乡收入差距与制度变革的临界点[J].中国社会科学, 2003, (05) .

(5) 陈锡文.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若干问题[J].理论前沿, 2007, (0l) .

(6) McGee, T.G.The Emergence of Megaurban Re-gions in Asia:A Research Proposal[R].University of BritishColombia (Unpublished Manuscript) , 1989.

(7) Venables, A.Equilibrium Locations of VerticallyLinked Industries[J].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1996, (02) .

(8) Poncet, Sandra.A Fragmented China:Measure andDeterminants of Chinese Domestic Market Disintegration[J].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05, (13) .

(9) 袁中金, 刘君德.中国中心镇镇区人口规模研究[J].城市规划, 2004, (06) .

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 篇8

推动一个跨越——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

柳河县以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为着力点,以各具优势的龙头企业为载体,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明确提出率先在柳河镇初步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建成以山葡萄、中药材两大产业深加工为主的吉林省柳河农产品加工示范区。示范区内入驻农产品加工企业23户,其中省级以上龙头企业3户,年销售收入11.23亿元,年利税总额1.1亿元,为柳河现代农业的发展、财政收入增加、人民收入增长、社会稳定和谐做出了突出贡献。

着力推进粗放型农业向精细型农业转变。强力实施玉米产业提升、稻米产业振兴、烤烟产业推进、山葡萄产业跨越、北药现代建设和劳务产业增收“六大工程”。积极发展“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全县共有“一村一品”专业村近百个,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44.8%;着力推进温饱型农业向效益型农业转变。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3户,总资产已达到65450万元,年产值达到50204万元。带动农户46800户,助农增收效益明显。

抓紧两个突破——城乡差距缩小; 一三产业互动发展

城乡差距缩小实现突破 柳河县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生产生活条件大幅改善,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初见成效。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455元,2009年预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947元,同比增长11%。2009年, 25.45万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6.27%。全县建立省、市级新农村示范村83个,一村一品村、科技示范村近百个。2400户农民修建沼气池。2009年投入9.02亿元进行新农村建设。

产业互动发展实现突破 探索“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协会主体、市场运作、文化提升、农户参与”乡村旅游发展新模式,实现一、三产业良性互动发展。以向阳红生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吉林紫鑫药业红石种养殖有限责任公司、柳河县烟叶科技示范园区等为代表的乡村旅游成为农村经济的增长点、新农村建设的新亮点、农民致富的支撑点。

抓实三个做强——龙头产业;龙头企业;发展机制

做强龙头产业,形成特色产业体系 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截止目前,全县拥有三品认证64个,其中有机认证12个;绿色认证23个;无公害认证29个。分类编制不同产业规划,形成优质稻米、山葡萄、烤烟、中药材四大支柱产业。全县共认证基地32个,29.082万亩,涉及13个乡镇。今年成功实现了国家30万亩水稻和10万亩山葡萄,2个“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的批复,完成了6个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证和棚膜经济发展5年规划。建立了种植面积1.8万亩的三源浦、向阳、凉水3个中药材产业园区,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发展到4万亩。

做强龙头企业,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大力培育龙头企业,鼓励农业资源就地加工,形成产业互动。依托禾兴米业、蛙田米业等,做强优质稻产业,争创柳河知名稻米品牌;依托清木园、雪兰山等葡萄酒企业,带动全县葡萄酒企业精深加工山葡萄。

做强发展机制,完善产业服务保障 逐步完善配套投入机制,做到优势资源配优势产业,优势资金投入重点产业。县财政2008年~2010年3年补给山葡萄种植户每年每亩500元,2008年的补助2009年已经全额兑付。积极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2009年获得了省政府一等奖。今年又承接了万亩玉米和万亩水稻高产示范田2个。创建任务目前看,效果非常好,在大灾之年,玉米万亩示范田平均单产达到1558斤/亩,水稻万亩示范田平均单产达到1244斤/亩。玉米高产攻关田产量达到了2048斤/亩,水稻高产攻关田产量达到了1475斤/亩。粮食高产创建活动有力的带动了全县粮食生产,已顺利通过了省中期和年末的检查验收,力争再获奖励;发挥专业合作组织作用,培育壮大山葡萄产业协会、山葡萄产业商会、火山岩稻米产业协会等一批专业协会、经纪人队伍,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组织培训鉴定农产品加工经纪人300人。县政府及相关部门先后出台各种优惠扶持政策帮助协会解决资金、土地、办证等问题,提供政策、信息、技术。

上一篇:高二语文描写作文下一篇:制造进度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