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业科技传播论文(共8篇)
农业科技传播是将公共、准公共、私人知识与信息转化为公益化的过程,转化过程是运用好传播学理论与方法彻底解决农业科技传播“最后一公里”问题,让广大受众吸收运用农业科技知识指导其的生产生活。
1我国农业科技传播系统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农业是一个大学科、大系统,农业科技传播更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不仅涵涉农学、传播学、科技方法,而且还包括三者之间的相关相联相生的知识,是一个集成学科。研究农业科技传播不仅要掌握大学科的理论,同时还得关注这些学科之间存在那些相关相联相生东西。以来,国家对“三农”的日趋重视,国内政府职能科研院所、高校相继成立了一些农业科技传播研究机构,如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了农业传媒与传播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成立了乡村传播研究所,主要从事农业科技传播研究,研究领域涉及传播主体、受众、媒介等方面。通过多年努力,我国农业科技传播的研究取得了不少的成绩,由于社会环境和农民文化水平不高等多方面的因素的影响,科研成果转化为实现的生产力还相对较少,农民运用农业科技知识的能力还较弱。
1.1对传播者的研究
1.1.1对传播者涵概内容的研究
传播者是传播活动的发起人和传播内容的发出者,是位于传播起点的个人、组织、社会的混合体,是整个农业科技传播过程中的核心力量,决定着传播的内容、范围、速度、质量等方面。有学者从广义的角度看传播者,黄家章、李思经认为农业科技的传播者可以分为大众传媒机构、科研人员、农技推广人员、涉农企业、各类农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以及农村的科技示范户、种养大户和意见领袖等众多组织和个人。朱倩、黎翠红(2011)认为农业科技传播者主要包括行政管理部门、大中专院校以及农业气象监测部门。只有政府管理部门的积极参与,才有可能在资金、技术等方面保障农业科技传播才有实施下去能力和效益。也有学者提出传播者单一论,李昕(2011)指出只有加强提升政府统筹规划意识与主导作用,才能将农业信息传播建成一个集计算机、通信、光电、遥感等多项技术于一体的信息传播系统,实现农业生产自动化、现代化、网络化、一体化。不管传播者是从广义上还是单一上看,都认为现阶段我国的农业科技传播者政府是核心,只有政府的全力的参与,农业科技传播才有动力和生命力。
1.1.2对传播者存在问题的研究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仅为48%,而美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80%以上,英、法、德等农业大国都超过60%。国内学者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了其中的原因。扈映()在其博士论文中指出我国农技推广组织决策效率不高的原因主要是代理链过长、代理成本过高以及委托过程的行政化,提出了委托人非政府化的建议。王彰奇()从政府管理上分析,指出影响国内农业传播效果主要是没有建立起以需求为目标、市场为导向、整合所有的涉农资源构建高效、简便、快速、实用的平台。黄家章、李思经(2010)指出从传播能力方面分析了农业科技转化率低是由于传播者能力不强,缺乏捕捉有用的农业科技价值敏感性,对于新技术、新产业及产前产后的专业知识敏感度低。吴德进()指出必须建立公益性与经营性相结合,以符合农业科技传播的特点,以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笔者赞同吴德进这个观点。农业科技传播既不能让政府管理部门又当演员又当导演还当经济人承担全责,也不能政府全部放手不管全部商业化,而是政府主导与商业化运作主体的模式来运作农业科技传播。
1.2针对传播媒介的研究
1.2.1针对传播媒介定义的研究传播媒介是指承载并传递信息的物理形式。随着社会经济突飞猛进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传播媒介从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书籍等为代表的大众媒介向新型媒介的互联网、3G手机等方向发展,成为农业科技传播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内学者多数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多元化是农业传播的主流。程琳(2011)当前科技传播媒介主要有报章杂志、书籍、广播电视、网络、学术会议、成果展览、专利公布、技术转让、产品销售、学校教育等;面对多元化的传播媒介,传播者将会选择方便、快捷、高效、准确的方式将科技信息传达给广大受众,那么多元化传播途径社会发展必然产物。朱倩、黎翠红(2011)认为农业科技传播的方式应当是多样化,既有农技推广员、宣传板、广播、电视,又有计算机网络、手机电话等现代新兴传播媒介。迟凤玲(2008)将农业科技传播分为电视、广播、报刊和杂志等在内的大众传播和农技推广站、农民培训班等在内的人际传播两大类。笔者认为还应将信息移动技术、网络技术等列为第三大类新媒介传播。
1.2.2传播媒介内容的研究国内学者从多个角度对传播内容进行了研究。贺倩(2008)通过依赖路径以改变习惯,将农业科技传播分为内部路径依赖与外部路径依赖,提出了突破传统路径的快乐路径、时尚路径、媒介路径和多元供给路径。李明德、杨凌裕、张行勇()认为农业科技传播的媒介主要是在政府的公益性条件下,呈现出农业科普期刊特色不鲜明,农村电视节目资源匮乏,广播节目远离农村实际,农村网络普及率较低等特点。提出了建立公益性与商业化相结合的传播集团或合作组织经营运作农业科技传播,做到农户针对性、可操作性吸收科技知识并用以指导农业的生活生产。陈志强、黄鸫(2008)受众与电视传播数量质量的角度进行数据分析(农广播频率10套占全国总广播频率的0。42%,对农电视频道5套占全国总电视频道的0。4%;央视的“致富经”、“金土地”90%以上的农户能收到其中之一,但没看过的高达48。5%),认为当前农民不爱看涉农节目主要原因是全国统一的涉农节目太少质量不高造成的。正因如此,有的学者认为央视农业节目不如地方电视节目好。吕孟涛(2010)指出我国地域广,不同地区的农户对农事的关注点大不同,地方电台本土性、及时性正是满足地区农户最有效的填补。也有学者认为信息化时代已到来,手机、网络将是最好的传播媒介。张绍程(2010)手机短信平台的便捷、经济、实用、及时等优势等解决了多年来一直困扰农业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彭光芒()提出了整合不同型的大众媒介并调整大众媒介的运作方式后综合性的媒介传播将中克服电子媒介的弱点,弥补传统媒介的不足,成为服务“三农”的有效载体。纵观上述学者的研究成果我们会发现,对农业科技传播的方法、途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但对受众的接受信息多少、怎样反馈信息等方面研究较少、关注的力度还不够。笔者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大家将深入研究的内容,重点完善,将农业科技传播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1.3针对传播受众的研究
传播学上对受传者的研究称为受众研究(或称受众分析)。农业科技传播来系统中,受众是指接受农业科技知识和信息的不同个体,是农业科技传播者的服务对象。分析研究推广对象的基本属性是农民自觉树立接受新事物的意识、改进农民行为、增强农业科技推广的重要环节。因此,了解受众、尊重受众、收集处理受众反馈信息既是农业科技传播的重要研究内容,也是农业科技传播的重要原则。近年来,我国很多学者针对受众信息需求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从信息渠道与农户自身文化素质方面着手研究的有马赛平、盛晏(2006),认为我国农户获取信息的成本高,缺乏便捷、快速、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从而导致搜索信息行为消极;加之我国当前农户自身文化素质偏低,使用科技信息过程中降低信息的使用价值。从农民掌握信息维度研究的蒋建科、谭英、陈宏()认为农户需求农业科技类信息是从知晓度、理解度、赞同度、信奉度加以理解的,指出了建立农业专业频道将是贫困地区窟信息供求的矛盾,缩小信息鸿沟的差距。同时,认为农业信息专业合作组织协会或信息专业户当前农业科技传播的农民主要接收信息的主要途径。朱倩、黎翠红(2011)认为农业科技的受众整体素质不高,吸收农业科技知识的能力程度不一,提出了:了解农业科技知识,掌握多方面资源和信息,加强培训提高自身素质,同时做好信息反馈通道。从研究受众接收的.新型模式的吴务进(2008)认为从构筑现代农业科技传播体系,分析了农业科技传播投入不足、科技成果供需脱节、农业科技人员素质不高等方面,提出构建现代工业农业科技传播———农业专家大院等五种模式,对农业科技传播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思路、方法和建议。还有从受众的性别方面着手研究的董红、朱秋安(2008)认为劳动分工已由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模式正向男女统筹兼顾家庭与农活模式转变,新模式要全面推开需漫长的时间过程,也说农业科技传播的内容、媒介、策略必须随着受众的改变与时俱进,作出必要的调整和改变。但针对农业科技传播过程中的受众选择行为、受众心理以及传播者与受众间如何互动等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还须深入研究。
1.4农业科技传播模式
农业科技传播系统是将农业科技知识跨越时空使不同个体间实现知识共享的过程,不同的传播者对受众的不同认识,所采取的传播模式也不尽相同;同时受众的个体差异对获取信息的能力、途径、方法等方面也不一样,他们就会选择适合自己获取信息的模式。农业科技传播模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农业科技传播系统的好坏。目前我国学者对农业科技传播的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成果也十分丰硕。农业科技传播模式按传播方式可分为交流式和辐射式,按时空关系可分为历时性传播和空间跨越式传播,按受众群体可分为定向传播和非定向传播。创新综合大众传播媒介模式研究的王彰奇(2010)认为农业科技传播的成功经验模式就当集优点整合在一起,提出了构建集媒体宣传、热线咨询、网络传播、实地指导、教育培训、示范开发六位一体的互动农业科技传播模式。王子齐、刘波(2006)提出了重建农业科技报务体系需整合科技特派员制度、产业化科技服务体系、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和农业科技传播工程资源,同时建立公益性与经营性“双轨”运行机制是实现农业科技传播有效途径。李昕(2011)在解决农业科技信息传播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推行五位一体将是解决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制约因素极佳的对策。深化经验模式的赵庆惠、张雨(2010)提出了以科技特派员为核心提出了七种农业科技传播的新模式,同时认为科技特派员是群众需要与社会发展必然产物,是适应现代农业最为成功的传播范式。笔者认为不管是对所有成功经验模式有效整合还是深化某一种成功经验模式,其目的都是让农业科技传播整个系统有效运转,在受众满意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运行成本才是真正的目的。还有学者在其他们方面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蔡培良、翁伯琦()指出因农业科技传播受地域性的限制,大规模过培养新型农民和职业农民必须采取区域需求,满足农户多样性的学习,采取精准传播,为避免大而无用。贺倩(2008)通过搭建绿色通道、建立绿色标准、实施绿色处理、跨越绿色壁垒四个方面,提出了农业科技绿色传播的构建方式。董红、朱秋安(2008)认为传统的农业科技推广活动效率低下,主要是没有反馈的信息系统,不知道对象需求,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对象的已转向女性,提出了具有社会性别敏感性的参与式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模式。综上所述,我们发现农业科技传播模式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改变调整已有的模式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只有受众认同的模式才是最佳的、最好的模式。
2研究评述与展望
从纪录片的发展历史和定义来看, 其关注的焦点集中在人和社会的真实记录上,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需求的上升, 越来越多的纪录片开始从关注人转向关注人所生存的环境和人想获知的世界上。于是, 一批有着鲜明的传播科学知识和技术的科教类纪录片应运而生。《沙漠奇观》 (1953年) 、《迁徙的鸟》 (2001年) 就是关于环境和动物类科教纪录片的杰出代表。此后关于人文的、自然的、生物的、天文物理的纪录片层出不穷, 其核心的意义在于揭示科学原理, 传播科学知识, 弘扬科学技术。
那么, 现当代纪录片为什么会在科技传播领域大行其道呢?其承担科技传播的价值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呢?
1 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决定其传播的价值
科学技术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活跃、最具革命性的因素。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 而科学知识的传播与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
早在2006年, 国务院就颁布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 旨在通过发展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 尽快使全民科学素质在整体上有大幅度的提高。在西方发达国家, 对培养公民的科学素养历来非常重视, 相应的科技教育、传播体系也非常健全。事实上, 科学素质是现代社会人素质的核心, 是每位公民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同时公民科学素质的高低, 其意义远不在于单个个人的发展前景, 更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创新能力、发展潜力的根基。因此, 不遗余力地传播科技、提高公民科学素质, 已经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 这种需求, 直接推动了科技传播手段的变革和体系的完善。纪录片的科技传播价值便在这种客观需求推动的背景下得到了体现。
在一些发达国家的国家或公共电视台, 对于制作、播放优秀科教纪录片节目是非常重视的。英国广播公司 (BBC) 以制作精良的科学纪录片见长, “明日世界” (Tomorrow World) 和“地平线” (Horizon) 就是BBC著名的科教类纪录片专栏节目, 这些拍摄制作精良的科教纪录片播出之后, 还包装成每集1小时的科学系列片向国际市场推出。在美国, 科教纪录片的摄制题材与传播势头更是广泛而迅猛。著名的国家地理频道 (NGCI) 坚守自己的教育使命, 其节目内容就涵盖了最新科学与尖端科技、自然野生、历史与人文、焦点事件调查等, 以纪实为手段, 致力于探索历险、保护环境及教育方面的推广工作, 具有鲜明的科教特征, 其《缤纷世界》、《科技尖端》等栏目都包罗了丰富的科教内容。而Discovery频道更是世界上最大的科教纪录片制作及供应商, 其节目主要播放流行科学、崭新科技和历史考古的纪录片, 内容涵盖了科技、自然、历史、探险和世界文化等领域。1997年, 联合国世界教科文组织还正式授予Discovery“人类探索特别贡献奖”, 以表彰其“对地球人历史与未来的不懈追索和对人类科普教育视角与方式的突破性贡献”。
在国内, 为不断满足社会对科技传播的客观需求, 科教纪录片栏目也如雨后春笋般地在各大电视媒体开设起来。最著名的是央视科教频道 (CCTV-10) 的《探索·发现》栏目, 它以纪录片的手法, 讲述以历史、地理、文化的故事, 探寻自然界的神奇奥秘, 籍此达到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技术的目的;再如该频道的《科学世界》栏目, 主要是以编译国外科技节目为主, 同样也达到了科技传播的目的;又比如央视第一个大型科教栏目——《走近科学》, 自1998年6月1日开播以来, 生产、播出了大量优质的电视科技节目, 已成为中国电视科普的一面旗帜。
以上这些节目, 都同时具备了纪实和科教的双重特征, 以纪实为手段、满足社会科技传播需求为目的, 不难看出, 纪录片的科技传播价值, 在当今全球范围内已经变得越来越明显。
2 传播的广泛性使其具备巨大的潜在价值
科教类电视纪录片, 首先以有线电视网络为传播平台, 具有得天独厚的广泛收视群体。
以美国国家地理频道为例, 自从1997年开播之后, 不到10年的时间就在145个国家用超过25种语言播出了大量科教纪录片节目, 目前全球有166个国家与地区, 超过3亿5千万个家庭用户, 可以通过34种语言收看到国家地理频道。同样, Discovery传播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全球首屈一指的非虚构类媒体公司, 旗下拥有一百多家全球性电视网, 目前到达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逾十五亿累计订户。仅在亚太区, Discovery就有十种语言定制的节目, 到达32个国家和地区的四亿五千四百万累计订户。如前所述, 无论是国家地理频道抑或Discovery探索频道, 以纪录片为载体的科技传播节目, 在受众群体数量上, 显然具有突出的传播优势。
在国内, 以CCTV-10为代表的科教频道, 自开办以来收视率逐年攀升, 目前无论从收视覆盖还是收视份额上看, 已经位居全国10强左右。在拥有14亿国民的中国大陆, 其科技传播的价值显而易见, 尽管这种价值只能代表一种潜在的要素, 但是脱离了这种广泛的平台依托, 一切的成效也就成为了空谈。也就是说, 从科教类纪录片及其相关栏目的传播平台和到达率看, 受众的广泛性已经到了无可置疑的地步, 这种潜在的传播价值是不容低估的。
其次,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兴盛, 科教类纪录片在网络的传播也得到了充分的挖掘。
在互联网的各类搜索引擎中, 只要输入“科教纪录片”、“国家地理频道”、“Discovery”、“地平线”或者“探索·发现”等词条, 都会得到几十万、上百万的搜索条目, 从中可以大量下载或者在线观看自己喜爱的科教纪录片。互联网作为一个拥有越来越广泛甚至是最广泛参与者的一个传播媒介, 其传播科教纪录片的潜在价值同样不言而喻。麻省理工学院电脑科学实验室的高级研究员David Clark曾经这样写道:“把网络看成是电脑之间的连接是不对的。相反, 网络把使用电脑的人连接起来了。互联网的最大成功不在于技术层面, 而在于对人的影响。电子邮件对于电脑科学来说也许不是什么重要的进展, 然而对于人们的交流来说则是一种全新的方法。互联网的持续发展对我们所有的人都是一个技术上的挑战, 可是我们永远不能忘记我们来自哪里, 不能忘记我们给更大的电脑群体带来的巨大变化, 也不能忘记我们为将来的变化所拥有的潜力” (RFC:第1336期) 。显然, 从互联网迄今的发展过程看, 网络的传媒到达率及其功能是绝对不容忽视的。
除了互联网之外, 到了后期人们还可以通过比较廉价的途径, 以购买科教纪录片光碟的方式将科学知识教育课堂搬到自己家中, 这就突破了知识水平、人才投入、场所投入等限制, 确保科学知识和技术的顺畅传播。
3 无可替代的传播功效使其价值得以凸显
科教类纪录片之所以能大行其道, 最终还是要归结到它的传播功效上。为什么科教类纪录片有其独特的传播功效呢?
首先, 要归结于纪录片的本体特征。纪录片以真实、纪实为本体, 而真实 (真切的画面与受众的真实感受) 的魅力是无可比拟的。为什么?因为真实让我们感同身受、真实让我们情绪共鸣、真实 (尽管这种真实还存在一些质疑) 让我们不得不信服。纪录片本体的真实性, 让纪录片之所以成为纪录片。无论是浪漫的童话、跌宕起伏的小说, 都无法与纪录片的真实魅力相匹敌。纪录片、尤其是科教类纪录片, 在真实、贴近、可信等品质上为大众所公认, 它区别于电影、戏剧、小说等传播载体, 最终赢得了受众的信赖, 这种因真实而获得的信赖, 也是科教类纪录片实现科技传播目的的基础之一。
其次, 纪录片的表达方式是大众所喜闻乐见的, 公民在娱乐的同时也接受了教育, 而这样的学习与教育, 效果往往是最佳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 人类接受外界事物, 从诞生之日起就以最为直接的形象视觉、嗅觉、触觉、听觉等开始, 所有直观、形象、生动的表达方式, 是人类最容易、最乐于接受的方式。而纪录片作为视听融合的艺术, 其表达方式上的形象与生动是一般媒体无法比拟的。枯燥乏味的科研论文借助抽象的文字描述, 并不能引起公众的兴趣, 科教纪录片却以现代影像科技为依托, 在生动形象的表达方式上受到了公众的欢迎, 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 让人们无法抗拒得了它的诱惑。就算撇开公众传播的层面, 按照现在的拍摄、制作技术, 科教纪录片也完全可以在人类科学技术的继承上一展宏图, 因为这种方式形象直观、一目了然, 即便是非常尖端、深奥的科技, 后人如果借助纪录片的形式来学习和继承, 同样也会变得更为快捷。这种方式相信会在今后的科技传承上受到越来越多的专业领域人员所欢迎。
再次,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让纪录片的科技传播价值得以延伸。这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 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纪录片的拍摄制作手段和技巧也突飞猛进, 在日常生活中看不见、听不到、无法领略的画面与声音, 凭借技术的进步, 在科教类纪录片中都可以涉猎, 这也正是吸引传播对象、实现传播功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关于技术进步带来科教纪录片的变迁, 将在下文中作出特别说明, 此处不展开叙述。
纪录片的科技传播价值毋庸置疑, 然而要真正实现其价值, 还必须遵循内在的传播规律。那么实现纪录片的科技传播价值, 还需要具备哪些要素?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以下不妨就科教类纪录片的拍摄制作要点做一些探讨:
1) 硬件要素
如前所述, 科教纪录片本身与科技发展提供的支撑密不可分, 这主要体现在硬件要素上。
拍摄一部经典的科教纪录片, 首先需要配备相应硬件设备。现代电影电视技术, 在基础硬件上往往需要仰赖高清数字摄像机、轨道、摇臂、斯坦尼康、探头等进行的拍摄。拍摄科教类纪录片, 很多时候需要还原日常生活中所看不到、听不见的的图像和音响, 因此更需要仰赖特殊的专业设备。
(1) 微光摄像系统。在科教类纪录片中, 夜间或黑暗条件下的拍摄经常会碰到, 如拍摄动物夜间活动、动物在地穴中的活动等, 这就需要借助夜视设备来进行。夜视镜拍摄基本原理是将环境中“微弱光线”经过光电转换放大后, 成为肉眼可见的影像。现在的夜视镜內常设有主动式红外线光源来补光, 以便在一定距离內全黑环境依然可见需要探索的目标, 所以也称红外微光夜视仪, 之后科技的进步又发展到更为先进的夜视设备, 哪怕在漆黑的环境中也能看到需要看到的目标。夜视仪最初只限于军用, 如今已经拓展到科研、野外运动等各个领域。
(2) 高速摄像系统。主要用于记录高速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 捕捉人眼所看不到的物体动态过程, 可以记录下武器爆炸瞬间、物体破碎过程、人体运动机理变化等, 在最初的高速或超高速记录设备通常采用高速胶片摄影机, 随着CCD、CMOS感光元器件在技术上和生产加工上的进步, 以及图像处理技术和图像处理芯片技术的突飞猛进, 目前对于高速运动分析和瞬时状态记录变得简单和方便。如国家地理频道的“疯狂实验室”, Discovery探索频道的“流言终结者”等节目, 很多画面都需要用到高速摄影技术。
(3) 显微摄像系统。在科教纪录片领域, 显微摄像系统用于拍摄微观世界, 它主要由摄影成像设备、各类显微镜和相应连接设备构成, 可以拍摄放大到几万倍甚至几十万倍的画面。例如, 英国BBC拍摄的“人体漫游”科教纪录片中, 借助电子扫描显微造影技术, 可以拍摄到声音震动从耳内传递到脑部的媒介细胞, 可以拍摄到人类受精卵如何分裂和发育, 可以拍摄到舌头表面细胞等让人惊艳的画面。
(4) 水下摄像系统。水下摄影摄像主要解决的是防水和操控的问题, 同时注意焦距、视角与曝光等问题。借助当时高质量水下摄影系统, 还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时候, 路易·马勒 (Louis Malle) 、雅克-伊夫·格斯特 (Jacques Yves Cousteau) 就成功推出了非常著名的纪录片“沉默的世界” (Le Monde du Silence) 。该片为了拍摄地中海、红海、波斯湾、印度洋等海域探索海底奇妙景观, 其主要工具——水下摄影机也经过了特殊改良, 工作人员跟随潜水员深入海底从未到达的深处, 依靠各种水下设备, 探测海底地貌、珊瑚礁, 调查沉船的残骸, 记录下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动人画面。该片在1956年获得第九届嘎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次年还获得了奥斯卡最佳记录长片奖。目前水下摄影摄像已非常普遍, 例如Deep Sea水下摄像系统就已成功使用在电影《泰坦尼克号》和《深海幽灵》的摄像中。
(5) 其它摄像系统
关于科教纪录片的摄影技术设备根据需要层出不穷。比如具有延时拍摄功能的摄像机可以把相邻的画面之间的时间间距按照实际需要来调节, 定时、间断记录和再现景物的影像;比如利用内视镜拍摄, 可以把人体或动物内部的情况用影像展示出来;比如利用红外线摄影机, 可以捕捉到人类和动物骨骼运动的情况;比如利用分段拍照技术, 同一时间拍摄360度影像, 连接起来就是绕物一周的画面, 看上去似乎将时间凝结不动, 但画面却是连续绕周运动的;再如比如利用热感应摄影机, 可以拍摄到动物或人体动作和身体不同区域温度的高低变化等等。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各种成像系统也将获得长足的发展, 最终呈现给我们的, 将是更加奇妙、甚至是诡异的真实世界。
2) 软件要素
在拍摄、制作科教类纪录片的时候, 前期的拍摄设备固然重要, 而后期的剪辑制作或者渲染系统同样不可或缺, 这就需要依赖特殊的电脑软件来完成。
例如, 英BBC拍摄的“人体漫游” (The Human Body) , 为了能拍摄到人体内的所有部位, 首先采用医学扫描造影技术——核磁共振, 在得到黑白单调的医学影像之后, 通过邀请专家专门编制特定软件, 把医学影像还原成电影电视影像, 最后看到的就是日常生活中所不能领略的多彩、立体、清晰的人体内部画面。如果没有后期的电脑制作软件的帮助, 最终呈现在观众眼前特殊画面, 那简直就是一项“不可能的任务”了。
再如, 12集高清电视纪录片《故宫》, 在国内外受到了好评。在后期制作阶段, 首先运用了索尼HDCAM高清录像机、松下的HD3700H高清录像机将高清素材下变换为标清格式进行粗编。之后又进行高清成片的分组精编剪辑, 由高清线性电编和高清非线性编辑两种方式同时进行。在长达4个月的后期剪辑过程中, 共使用了4种高清非线性剪辑设备, 即一台Discreet公司的Smoke、一台Avid公司的MC、一台Avid的DS两台苹果公司的G5。借助后期的软件编辑系统, 也为《故宫》的最终成就作出贡献。
又如, 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系列纪录片“旅行到宇宙边缘”, 绝大多数画面都是不可能做实际拍摄的, 它所细致呈现的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神奇地貌、奇幻的气象变化, 更多地需要仰赖电脑3D制作效果。这一系列特别节目利用精心设计的电脑软件合成影像, 最终达到了带领受众逐步走出太阳系、饱览宇宙神奇景象, 有效地说明地球之外的环境。
3) 结构要素
纪录片以讲述故事见长, 而科教类纪录片由于先天缺乏故事性而造成叙述上的缺憾, 如何来结构与表达, 让科教类纪录片变得更好看, 是从业者必须面对的课题。
科教纪录片以表现科学知识和技术为第一要务, 然而缺乏故事的纪录片往往是单调而枯燥的, 这又回到了最初的问题, 科教类纪录片如何实现其科技传播的现实价值。在此不妨以Discovery频道为例作出说明。Discovery加拿大分部总裁、2006年北京国际科教影视展评委会主席保罗·路易斯认为:“我们得找到最好的讲故事的方法, 然后用它把最好的素材结合起来”、“我们的挑战性就在于让它变得有趣起来。科学并不只在实验室里发生, 也不仅仅是从月球到火星, 科学可以包罗万象——从DNA的排序、爱因斯坦疯狂的发型、我手里这杯可乐是怎么制造的、你的录音笔如何工作, 到打印机如何把我的名片打印出来……人们会对这种无处不在的科学感兴趣” (中国青年报2006-12-06) 。事实上, Discovery对节目有着非常明确的标准, “必须要在30秒内抓住观众的眼球。”在它的制片人指南中明确提出:“观众肯定不想从节目中听到一场科学讲座, 他想通过节目身临其境。因此, 我们的工作就是给观众一种体验, 其中含有他未曾预料的科学信息”。除了讲故事, 组织素材是另一个重要手段。Discovery制作一部1小时的片子, 往往会有数百小时的素材。制片人会先制作出一个草稿带, 包含所有他想讲述的要素, 然后由评审会审片。在这个过程中常常会听到这样的意见:“不行不行, 你给了太多信息”, “你偏离主题了”, 直到很多次这样的审片和修改, 才会得到一个最终版。
因此, 从科教类纪录片的结构和表达模式上来看, 人为地设置悬念、在不违背事实基础上添加戏剧的要素、将创作者希望抒发的情感与故事节奏有机融合, 这都可以成为结构科普类纪录片常用的手段。法国纪录片《迁徙的鸟》 (Le Peuple migrateur) 以记录鸟的迁徙为主题, 但是它在展开叙述的同时, 也穿插了很多悬念与故事:它们可以安全到达终点吗?它们在沿途会遇到些什么?还有谁会在远方等待着它们?结合这些悬疑, 节目的故事就能得到合理的阐述, 这也成为吸引观众的一大利器。
4) 人的要素
任何纪录片的拍摄与制作都离不开人, 排除技术手段之外, 人在科普类纪录片中发挥的作用才是最为核心的要素。人的专业素质、敬业精神和追去完美的的价值取向, 是一部纪录片拍摄成功的关键。
拍摄纪录片本身就是一项非常艰辛的工作, 科教类纪录片则要求更加客观严谨, 为拍摄一部好的科教纪录片, 摄制人员付出的劳动是常人无法想像的。比如, 自然史诗巨作“天·地·人”三部曲之一《微观世界》 (Microcosmos:Le peuple de l’herbe) 的拍摄中, 为了拍好这部片子, 担任摄影的一对法国生物学家夫妇单单是开发适宜的特殊摄影技术与设备就耗费了整整两年时间, 完成整部片子耗费了20年时间。《迁徙的鸟》 (Peuple migrateur, Le) 的拍摄更是一个非常浩大的工程, 他们组成一个有300多名成员的摄制组, 花费整整四年时间来跟随候鸟的迁徙途径, 横跨五大洲, 所用胶片长达460km, 动用了世界上最优秀的飞行员和科学考察队。《人体漫游》 (The Human Body) 为了拍摄一个镜头来呈现整个怀孕过程, 从怀孕前开始, 每隔3个礼拜对同一对象 (准妈妈) 进行同样的拍摄, 利用动态固定摄影机拍摄, 最后花费9个月时间的拍摄才浓缩成45s的一段影像。
一部优秀的科教纪录片, 凝聚着摄制人员无数心血和智慧, 而最终奉献出来的, 对公众来说是一场科学与文化的盛宴, 对人类社会来说是一笔精神与物质的遗产。
参考文献
[1]任远, 彭国利编著.世界纪录片史略.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9-05-01.
[2]肖平著, 谭天, 陈强编著.纪录片历史影像的制作基础及实践理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5-6-1.
[3][美]霍金斯 (Hockings, P.) 主编.影视人类学原理.王筑生, 等译.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7-8-1.
[4]谭天, 陈强著.纪录之门:纪录片创作理念与技能.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7-9-1.
[5][法]马克·费罗编著, 彭妹祎译.电影和历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8-2.
[6]吴保和著.当代世界纪录片:概观与读解.文汇出版社, 2009-08-13.
[7]魏敏扬.DISCOVERY的成功之道.当代传播, 2004 (3) .
关键词:农业科技传播网络;性别敏感;参与式;主流化
中图分类号:S-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09)04-0014-05
农业科技传播是人类进入农业社会就开始出现的一种社会活动。由于各阶段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的各异,农业传播的内容、形式都有很大的差别,但本质都是为促进农业事业的发展。[1]我国现行的农业科技传播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下产生的,其传播理论、模式、组织架构、运行方式都是按照计划经济体制的要求设计和运行的。[2]在当前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过程中,在中国农业女性化大背景下,农业科技传播面临诸如传播效率低下、科技人员供不应求等多重挑战。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总结美国的三位一体合作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德国综合咨询式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澳大利亚的分级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加拿大的经济区域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日本农业公务员与农协并行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新西兰的咨询服务农业技术推广模式、以色列的多元咨询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泰国的培训与访问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的基础上,我国科技传播研究工作者不断创新许多新的农业科技传播模式[3]如: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传播模式[4]、性别敏感的参与式农业技术传播模式[5]、连锁辐射式[6]、科技入户模式[7]、合作社运作模式以及以农民为主体的农业科技传播模式与网络等等。这些模式各有所长。陕西省农村妇女科技服务中心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项目组在总结分析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农业女性化的背景, 以社会性别理论和参与式理论为依据,创立了以农民为主体的农业科技传播模式与网络,并经近10年的实践检验,以期将此模式纳入农业科技传播主流,提高农业科技传播效率,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一、 传统农业科技传播模式与其他模式的比较
1.传统的模式有以下特点[8-11]:农业科技传播的主体是农业科技人员,而农民只是作为新技术的受益者、生产劳动的参与者。这种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起来的农技传播体系,其运行机制是按照计划的模式建立起来的,选择什么项目传播,传播范围多大,主要表现为政府行为,即传播途径是从上而下的。在当今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户作为农业生产的微观主体,生产经营什么,选择什么技术,理应成为农户自己的权力,而这种传统的农业科技传播方式,忽视了农户是农业发展农村发展的主体权力,使农民只能被动地接受传播技术,削弱了农户应用科技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甚至出现与传播技术对抗的局面。这样的农业传播效率极低。
2.连锁辐射农业科技传播模式[12]:传播的中心即主体是两部分:县乡基层农技传播机构的技术人员与农村中不同等级的“能人”。由不同等级的能人依据社会关系连锁辐射影响力传播农业科技。该模式的特点与传统的传播模式类似,传播的内容、方法等都是自上而下的,但农民主动接收传播的力度加大了,创新型农民充当了推广农业新技术的“二传手”和带头人,缓解部分农技人员供不应求的局面。
3.农业科技合作社推广模式是针对农民单家独户难以应对市场而组织起来成立合作社的基础上创建的模式:农技传播部门以科技成果和技术力量作为股份,在农民自愿基础上,共同构建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农业科技合作社模式。该模式的特点是以经济杠杆将技术的应用者和研究者联系起来;将社员土地作为农业科技示范田、集散地,实时服务,增强科研工作的针对性, 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农业先进技术应用的规范化程度和标准化生产水平,发挥集约化生产优势,降低科研成果转化、先进技术推广应用成本,在较为发达的地区具有持续性和稳定性。
4.科技入户模式:该模式是国家农业部通过分析与研究农业科技传播渠道不畅的原因、成果转化“最后一道坎”难以逾越、农技推广的“最后一公里”难以彻底打通等问题提出的创新模式。该模式确立了农民在农业技术传播中的主体地位,根据人际传播是目前农民学习接受技术的主要途径,调整农民科技培训的工作思路和方法,按从专家到基层农技人员,再到科技示范户和农户的科技接力传递路径,构建科技示范体系。该模式在传播体制、运作方式、保障机制、监测评估等方面是向传统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模式的挑战,不失为优秀的农业技术传播模式。但在示范户的选择上仍然没有脱离传统农业技术传播的桎酷,没能尊重主体农民选择示范户的权利。
5.性别敏感的参与式农业技术传播模式:该模式针对我国农业女性化的实际,在分析农业女性化与农科传播的关系基础上提出的新的模式。农村妇女是目前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农村妇女的知识系统、社会关系、技术需求与男性村民有着显著的差异。[1]要提高农业科技传播的效率必须彻底转变思路,充分认识农业女性化下的农村知识系统的性别差异、需求的性别差异,挑战传统的农业技术传播思路、方法、模式,才能达到农业科技传播事半功倍。这种农业技术传播模式的特点是 :(1)以农民特别是女性农民为主体,所有的项目包括需求评估、立项、执行、监督和评估都是自下而上的、参与式的;(2)在这种模式中,妇女不仅作为科技传播的受益者、执行者,也是技术的贡献者、创新者、受益者,更是传播项目的决策者、管理者、监督者,不再是家庭角色的延伸;(3)在技术的选择与应用上充分尊重农民特别是女性农民的意愿。
上述各种模式无疑是农业技术传播的进步和补充。但仍然不能彻底扭转我国农业技术传播中农业技术传播持续性、速度慢、技术人员供不应求的局面。
二、以农民为主体的农业科技传播网络模式的理论依据
以农民为主体的农业技术传播网络是根据参与式理论、社会性别理论和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结合我国目前农业生产现状、农业技术持续、有效传播和农技人员供不应求提出来的。因为:(1)农民是农业发展、农村发展的主体,是技术需求与应用的主体,技术创新的主体与源头。(2)农民数量巨大,直接面对生产,他们的需求是多样化的,他们最清楚他们需要什么技术。(3)他们在新技术的使用过程中会进一步创新,使之更适合当地、更简便、灵活。例如:植保学院教授为农民讲授“糖醋诱液诱杀害虫”技术使用碗的方法、如何在田间放置等,而农民很快就改装成罐头瓶、塑料盒等,因陋就简、就地取材。(4)农民是农业技术创新的源头。如玉米脱粒机就起源于农民用棍子插上玉米在滚动的轮子上脱粒。(5)农民的语言更贴近农民,他们会将专业词汇用自己最合适的话语表达,便于农民理解,更有利于提高传播效率。(6)农民对新技术的再创新是巨大的潜在的生产力源泉。
三、以农民为主体的农技传播网络构架
以农民为主体,以居住相对集中的组为基础,村民自己推选技术传播员(土专家),各组的技术传播员联合起来形成村一级的一级网络;村加上乡级农技站技术人员形成乡级的二级网络,乡镇与乡镇再加县级农技人员形成三级农业科技传播网络,各县级的网络联合起来与省级农技科技人员与部门形成四级网络,省与省之间再加农业部科研与高等农林院校构成国家级农技传播网络。其构架如下图所示。
网络持续发展的关键在第一级农民技术员构成。研究表明,在大众(媒体)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方式中,人际传播是目前农民学习接受技术的主要途径。[7]由于受传统的科技服务和培训方法制约,以及以农户为单元的小规模生产经营方式影响,农业生产单位成本高、效益低,农户搜寻获取新技术的时间漫长,过程复杂,边际成本较高,抑制了农民主动寻求和采用先进技术的积极性。然而,一旦科技到他们身边,同时被实践证实有增产增收效果且无风险时,农民学习和应用科技的积极性将会很高。以农民为主体的农业技术传播网络正是针对农民“眼见为实、注重模仿”的特点,农民技术专家理应成为网络的第一层。
四、农民技术员持续传播农业技术的保障机制
从利益相关群体分析出发,为保障“以农民为主体的农业科技传播网络模式”的持续性和有效性,“自助式基金管理经验交流与培训”、“自助式财务管理培训”、“自助式扫盲培训”、“自助式社区决策发声”、“自助式技术提升”等不失为一优选策略和手法。所谓“自助式发展基金管理经验交流与培训”来源于项目前期的农资投入,这些投入不是无偿投入,村民要缴纳50%资金作为社区发展基金。这些基金如何管、谁来管、怎样管、怎样用完全由社区村民自己决定。如果没有项目投入,村民可以入股做股金,成立合作社,并与农用物资厂家直接挂钩,也会使基金越滚越大。这样就可以为技术传播员付误工补贴和报酬,付多少也由村民讨论决定。通过交流和交流式技术培训(即甲村技术员到乙村为村民培训技术指导,反之亦然),社区基金越管越好,技术传播越来越快,效率越来越高。同时,基金管理委员会设计“自助式会计、出纳培训”,由管理经验丰富的村会计给各基金管理分委员会培训;“自助式扫盲培训”也是如此,由村民自己推荐村里有文化、威信高的人做老师;村民说:这样的培训实用、符合村民自己的需求、语言贴近村民,效果好。所谓“自助式社区决策发声”是指:有了自信心的村民特别是女村民联合起来参与社区发展决策、管理;“自助式技术提升”是指通过农民专家团参与如杨凌高新技术博览会、农民专家团在农高会上为其他农民咨询等活动,相互学习;同时参加网络年会、在各地的巡回咨询、讲课指导等使得技术水平快速提升。
五、以农民为主体的农业技术传播网络的成效
1.经济效益显著。陕西白水县丰乐村农民人均收入显著变化,从2006-2008年以186.5%的速度增加;苹果收入增加了2.31倍;养猪收入增加14.7倍;村民种翠华、吕俊福两户各养猪150多头,2007年仅养猪纯收入达14万多元;种锁等8户村民养猪近百头,年收入8万多元;养20-30头的农户就很多了,年收入都在3-4万元。项目仅仅投资15万元,却获得了1 000万元的经济效益。[13]村里养猪大发展,吸引外出打工回村,打工人数2006、2007年分别减少18.8%和38.6%。村民们认为:科学务农,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收入高了比外出打工好。
2.社会效益明显。社区发展基金通过村民的参与式管理得到持续发展与利用: 基金已经滚动并有积累,管理、使用公开透明,老少妇孺皆知。妇女能力提升:管委会、监委会里妇女参与决策情况实在。每次开会、做决定都参加且发声,有些关键的决策还是妇女们提出的。村干部、基金管委会、监委会的领导力持续提升:发扬民主,学会了参与式工作方法,促进了村里各项工作。无公害种养殖业得到持续发展,并且村民把好技术、好方法介绍、传播给其他村。周边人群十分羡慕并学习项目村农民的种植和养殖技术,周边村民反应:项目村村民的种植技术和养殖技术要比其他村子高的多。媒体的报道在全省乃至当地周边起到了很大的宣传和推动作用。这个以农民为主体的农技传播项目村被评为省级养殖示范村、果园管理第一村。
3.生态效益喜人。通过这种传播模式,陕西白水县已经有70%的村庄在使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农业防治病虫害的方法;农药使用次数减少50%,使用量降低50%;在购买农药、化肥和饲料时,农民技术专家会给出方案:使用无公害的农药、肥料,不使用添加剂、激素,减少抗菌素、抗生素的使用。在陕西淳化、白水、蒲城、眉县、宁强5县农民技术传播经验交流会上,农民毕金亮说:通过新的传播模式,村民们完全掌握了无公害种、养殖技术,农民从这种模式的农业技术传播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4.搭建农民专家团亮相平台,展示“以农民为主体的性别敏感的参与式农业科技传播模式”的效果。以前从未出过家门的15名农村妇女组成的“巾帼农业技术专家团”不仅给前来咨询的农民解决了实际问题,还宣传了新的农技传播模式。一位咨询完的农民高兴地说,这是他第一次见到农民专家并且还是女专家来给他们咨询,她们用当地话咨询十分亲切,不仅能够从理论上解释,还能够提供切实可行、省时省力的土办法。与专家教授咨询的感觉是不一样。他要这些“土专家”的电话号码以便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了难题借助电话解决问题。农民专家在咨询的同时也发现了许多商机:有多个农民在咨询现场就谈起生意;有的决定明年把草莓苗、果树苗、手工制品等拿到农高会销售;白水专家已经联系到猪肉销售商……。她们说,前来咨询的人很多,感到很自豪,很有成就感,感到自身的价值;通过与其他农民的交流,相互提高,并能宣传自己的产品,与潜在的买家建立联系,所以来年自己自费也要参加农高会,同时也要求基金管理委员会参与该项活动。
5.县乡科技人员提升了社会性别敏感和参与式理念,掌握了参与式工作手法,加速该模式的传播与应用。通过社会性别与参与式技术传播培训,县乡科技人员分析了这种以“农民为主体的性别敏感的参与式技术传播模式”在农业系统应用的可能性、困难和挑战,并在实践中采用参与式技术传播手法。通过参加农业技术传播网络年会的报告和分析他们撰写性别敏感与参与式技术传播论文,提供新模式高级培训等机会,县乡科技人员的性别敏感性和参与式理念明显提升,掌握了参与式方法,并在县农业系统直接或间接宣传、使用。他们的研究论文有一定的深度和水平,受到与会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
6.倡导决策层(第四、五层)是“以农民为主体的性别敏感的参与式农技传播模式”复制、扩大的关键。在我国现有农业科技传播体制下,倡导决策层是加速该模式复制、传播的关键。西部农业科技传播网网络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为此提供了一个倡导决策层的一个平台。例如2008年6月来自于全国70多位农业科技传播者、省厅级主管领导出席该模式的第三届网络年会,通过报告、分享、交流该模式传播农业技术的经验、体会、案例,探讨农业科技传播的新模式、面临的困难、困惑和前景。省厅级领导认真听取了论文报告,并拨专款予以支持。
六、以农民为主体的农业技术传播网络融入农业科技传播主流化的瓶颈
近10年“以农民为主体的性别敏感的参与式农业技术传播网络模式”的创新、复制、传播、扩大的实践表明:这种适应中国国情、以人为本的农业传播模式得到广大村民、农村妇女、基层科技人员的欢迎和支持,特别是基层的科技人员通过培训具有社会性别和参与式理念,改变了传播的方法;个别政府高级决策者也理解并看好该模式。但是这种传播网络和模式融入主流农业传播模式非常艰难。不仅仅是农业科技传播工作者,特别是多数农业科技传播的决策者理念的转变与倡导相当艰难,因此其复制、传播、扩大和创新的速度相当漫长。其次这种新的传播模式还没有引起政府的重视,大众媒体的关注、支持。第三,这种参与式的模式在开始运作时的成本较高,不仅需要时间和经费的保证,同时需要广大的农业科技传播人员和决策者转变理念、提升自身素质,更需要坚忍不拔的精神坚持这种模式的传播。尽管如此,这种适应中国国情、以人为本的农业传播模式一定会在不远的将来在中国全面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 赵惠燕,李东鸿,杨梅. IPM与发展——踏出中国科技扶贫之新路[M].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2] 翟雪凌,范秀荣.我国当前农业技术推广体制存在弊端及改革思路[J].农业科技管理,2000(6):17-20.
[3] 赵惠燕,李东鸿,尚桂荣.提高科技推广效率的新模式[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99-102.
[4] 林英.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探析[J].陕西农业科学,2007(5):139-141.
[5] 李科,赵惠燕,李振东.社会性别敏感的参与式科技推广模式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0):9740-9743.
[6] 李东鸿,赵惠燕,田芙晔. 社会性别敏感的参与式技术传播与科技扶贫探索[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25-28.
[7] 张耀钢.农业技术推广方式的重大创——“农业科技入户”模式的理论与实践[J].江苏农村经济,2007(5):6-8.
[8] 李宗开.农技推广体系新模式探析[J].农业与技术,2001(4):17-19.
[9] 邵海义.农技推广体系新模式探析[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1(3):29-30.
[10] 伍建平,王业官.基层农技推广的公益性与管理体制改革[J]. 中国农技推广,2007(1):11-12.
[11] 刘志民,王树进,倪浩.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发展思路与对策建议[J]. 农村现代化,2006(1):84-86.
[12] 赵惠燕,胡祖庆,杨梅,等.农业科技传播模式创新与实践[M].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65-68
1、传播效果评价的重要意义
传播活动是一项有目的的人类社会实践活动,是以追求一定的效果为先决条件的。就农业传播而言,可以说,自从有了人类农业活动,也就有了农业信息的传播,人们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的思考、发现和创造就是农业信息传播的内容。千百年来,人类农业技术的进步都仰赖于农业信息的传播和农业技术的推广。
传播效果是指传播者发出信息,通过一定的传播渠道到达受众之后所引起的受传者思想与行为的变化。人类的信息传播活动,无论是人内传播、人际传播,还是组织传播、大众传播或者其他形式的媒介传播,人们都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进行的。农业信息传播的目的,就是为了传承农业生产技术和对自然界的认识的积累,实现农业对人类生活的改善,促进人类经济文化活动的开展和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准。
农业信息传播效果的科学评价,有助于农业信息化,有助于农民尽快掌握先进技术和市场信息,有助于提高农业市场的竞争力,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模式,推进农村及农业生产的科学管理,加快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2、农业信息的传播与传播效果的实质
信息传播的效果是各种传播要素相互作用的集合效应,也是受众受到信息作用在某些方面发生的具体变化。这些变化有的可能微不足道,有的可能引人注目甚至轰动一时,更有经久不衰的,也有潜移默化的,这些都是农业科技信息技术传播效果的实质所在。
任何农业信息传播的效果都可以说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2.1构成受众的变化
如受众因获得信息而增长了知识、智能(能力的提高),改变了价值认知、关切态度和行为模式等。
2.2农业信息的特征影响
如农业信息本身都具有一定的内隐性、积累性和恒常性,而且具有层次性和多面性,这些特征性质决定了农业信息传播的效果。
2.3效果形成过程
农业科技信息的扩散和效果的形成过程可大体分五个阶段,即信息本身所表达的技术、媒介的传达、主要受众接受、次要受众接受及受众全体的接受程度。
2.4影响农业信息效果的形成因素
(1)人的因素:包括传播者(编、导、播)、中介者(如农业技术推广站)和受众(信息接受者的立场、经历、智能、心理、兴趣、个性特点等)。
(2)信息因素:所传达的信息的真实性、新颖性、适用性及信息的可接受度等。
(3)媒介因素:各种媒介的成功应用,如书、刊、报、广播、电视、电影等媒介的特点和优势直接影响信息的传播及受众的范围与接受程度。
3、传播效果评价的主要方法
目前,有影响的传播研究方法的专著,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在国内已出版了不少,但是,专门研究传播效果分析方法的著作却很少。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以及人们对传播学认知度的提高,很有必要在深化研究传播学研究方法的同时,把传播效果分析研究提到议事日程,这既是传播学发展的需要,也是有效提高传播效果的需要。
3.1定盘分析法
从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发展过程来看,要能够准确地把握事物的性质,首要就是把握事物的量,因为,只有把握一定的量,才能精确地把握事物的特性、性质及各因素的关系,进而为科学的决策提供依据。定量分析的方法主要是调查分析法。
3.2定性分析法
在信息传播效果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才能对传播效果做进一步的分析,也就是定性分析。
目前,传播效果的定性分析在传播学界还没有形成共识,但是在有些传播学的著作中已开始使用这个概念,并提出了一些定性分析方法,比如实地观察法、小组座谈会法、深层访谈法等。但是,这些方法都是一些中性的分析方法,在定量分析过程中可以使用,在定性分析中也可以使用,包括定量分析的主要方法—调查分析法在定性分析过程中也可以使用。在实践中,定量分析的方法和定性分析的方法是可以相互补充,共同使用的,所不同的是对于获取结果(材料)的分析上有不同的角度。在科学研究中,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基础,定量分析可以使定性分析更精确化,只有进行科学的定量分析,才能够更精确地描述研究对象的特征、性质以及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尽管这样,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是不能等同的,更不能相互替代。就其分析方法来讲,定量分析的主要方法是调查分析法,定性分析的主要方法是理论分析法。
4、理论分析法在传播效果评价中的应用
理论分析法是一种建立在客观实际基础上的科学抽象分析法。根据传播学的发展过程,传播效果研究所采用的理论分析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4.1专题论证法
在传播过程中,人们会碰到许多专题,可以针对某一个专题采取无结构的、面对面的、直接的论证。这种论证既包括“正面”的论证,也包括“反面”的论证,这两个方面的论证对于研究传播效果都是十分有益的,特别是“反面”的论证,有时比“正面”论证对研究传播效果更有意义。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在一个时期很难确定传播效果的性质,有时“反对”者的观点实践证明是正确的,而“正确”的观点实践证明是错误的。由于采用专题论证法所研究的问题比较集中,正反面两种观点所借用的材料既广泛又有代表性,便于深化研究传播效果。
4.2个案分析法
个案分析法既是研究传播效果常用的定性分析法,也是其他理论研究常用的方法。个案分析法的关键是选择有代表性的案例,否则,即使个案分析如何深刻,也不可能解决带有普遍性的事物所要解决的问题。个案分析通常有以下几个步骤:
(1)选择个案。选择适当的个案,如农业实用图书,现在的图书传播体系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通过新华书店渠道销售,存在着图书出版和销售体系。此体系可作为农业信息传播效果的理论研究基础。
(2)选择个案中的关键性问题。通过对图书出版和销售体系的研究,可得出媒介具有二重性的结论,并为媒介的产业功能及宣传功能的实现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经济方面的准备。目前,理论界对媒介二重性理论和媒介产业化经营理论不仅已形成共识,而且是定性分析传播效果研究的一种重要的理论依据。
(3)延伸性研究。在对已选择的个案进行深化研究的基础上.可以采用延伸性研究方法.把个案研究成果扩展到相关领域,比如报业领域、网络领域等,进而形成系统的媒介传播理论。
(4)归纳性研究。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个案分析的目的是通过对点的分析,寻找到一种理论的基本架构,并确定选择的个案在宏观的理论架构中的位置。归纳性研究不是指对个案研究本身的归纳,而是把延伸性的研究成果用归纳的方法把已形成的宏观理论系统化,进而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5)应用性研究。定性分析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通过个案分析的方法抽象出有普遍意义的理论,并能够科学的把这些理论应用于实际,解决现实生活中碰到的各类问题。比如传播效果的定性分析,目的是为了抽象出具有普遍意义的传播效果理论,进而解决传播过程中的各类相关问题。
4.3集成研究法
集成研究法是定性分析常用的一种方法,其具体做法是把前人或别人的研究成果用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使其系统化、理论化。目前,关于传播效果的研究,已有许多传播学研究者或传播学家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理论观点,现在可以运用集成研究法使其系统化、理论化,进而指导传播者的传播行为,为取得理想的传播效果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4.4抽象研究法
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是理论研究常用的一种方法,它是指在认识上把事物的规定、属性、关系从复杂的整体中抽取出来的过程和结果。在传播过程中,一方面是传播内容具有复杂性,另一方面是受传者具有复杂性。传播内容的复杂性决定了受众群体必须具有多样性、多层次性,否则,所谓的传播效果就难以实现;受众者的复杂性决定了同样的传播内容对受传者影响度的差异性,进而影响着传播效果的实现程度,影响着传播者的决策行为。抽象研究法可以从这些复杂的现象中抽取出来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或者具有普遍性的东西,为传播者的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4.5科学预见法
科学是一种系统的知识。运用科学预见法来研究传播效果,对研究者有很高很具体的要求。第一,研究者必须具有扎实的理论传播学和应用传播学的基础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善于发现或创立具有传播学前沿的理论性问题和新理论。第二,占有翔实的材料,并具有很强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第三,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和是非判断能力。只有具备了这些基本条件,才能在正确认识现有传播效果的基础上对未来的传播效果作出科学的预见,才能很好地把握人类传播活动的方向。
5、结论
传播效果的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是研究传播效果的两种基本方法,也是目前传播学界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无论是理论传播学,还是应用传播学以及各分支学科,都应该重视对传播效果的研究,都应该注意对这两种基本方法的运用,这是传播学发展面临的一种新课题。这两种方法运用得好,传播学就会得到更快的发展,新的应用传播学及其分支学科将会在更广泛的领域得到发展。否则,只会停留在现有的水平上。
理论分析在传播学效果研究中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对于农业信息传播效果的理论分析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上述方法的应用急需补充大量的实例,从而进行有效的科学分析,为农业科技信息的有效传播提供科学途径与理论支持。
论 文 题 目浅谈农业技术推广途径
学 生 姓 名初福梅
学号412032010
课 程 名 称技术推广理论
2012年12月17日
摘要:本文以超高茬麦田套稻技术推广的影响因素及推广途径为例,分析不同推广途径下成果转化效率。加快双业科技成果推广应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建立高效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推广模式,建立健全农业风险机制,改善行为环境,引导行为主体,改变传播方式,有效促进农户积极采用新技术。
关键词:农业科技成果推广途径影响因素
从我国目前的现实情况看,种植面积逐年减少,2000年底人均耕地面积仅为1.51亩,只占世界人均耕地45%,目前仍在下降,全国耕地每年平均减少433万亩,“科技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科学技术只是潜在的生产力,只有把它转化应用到生产实践中,才能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巨大的动力.目前我国每年有600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问世,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30%一40%,推广度仅25%,获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53.5%。这与发达国家的70%一80%既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相去甚远,这种低的农业科技进步水平一方面说明我国农业靠科技增长的空间还比较大,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还大有潜力可挖,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的农业科技成果和现实生产力之间存在着障碍,使得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困难。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效率不高的原因除了政府缺少政策和投入之外,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实际推广工作中没有充分认识到农户在技术传播与扩散中的作用。而仅仅将农户看作是农业新技术的被动受体。有效的推广应是了解农户的需求,为农户提供适当的适用技术信息与咨询,帮助农户在既定的资源限制下做出采用农业新技术的决策。本文通过超高茬麦田套稻技术推广的影响因素和推广途径的实征研究,分析农民采用新技术过程中心理变化和行为变化的一般规律,确定影响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方向,提出促进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有效对策,为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目标的实现提供参考意见。
农业技术的扩散或传播是指一项技术或创新由最初采用者或采用地区向外扩散,扩散到更多的采用者或采用地区,使创新得以普及应用的过程,它是由众多的农户个体采用新技术所导致的结果,通常指在较大的区域内农户群体对技术应用行为的总和,是总体意义上的技术运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指出:“农业技术推广,是指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农业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活动。”我国长期以来沿用农业技术推广的概念属狭义农业推广。广义农业推广指的是通过教育过程,帮助农民改善农场经营模式和技术,提高生产效益和收入,提高乡村社会的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
1.超高茬麦田套稻技术推广途径实证分析
1.1超高茬麦田套稻技术研究推广背景
随着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作物秸秆过剩的问题日益严重,由于秸秆露天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致使机场关闭、高速公路交通受阻时有发生,产生了严重的社会和经济后果,同时作为资源的秸秆也因随着焚烧而浪费,秸秆问题已引起上至党和国家领导人、下至普通百姓的高度重视。1999年科技部决定在秸秆焚烧较严重的区域实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示范工程”,通过该工程将努力使项目区在两年内基本消除秸秆焚烧问题,同时通过技术示范能为全国秸秆综合利用提供技术和产业化服务方面的经验,拟选的区域是经济发达地区、大城
市郊区及机场、高速公路、铁路周边受剩余秸秆危害较大的地区。
1.2超高茬麦田套稻推广途径与方法
农业推广途径与方法是指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者,在长期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和社会服务实践活动中,不断总结积累出来的一系列组织措施、服务方式和工作技巧,由于超高茬麦田套稻技术既具有农业科技成果的共性,又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各地农技推广人员根据本地的情况,因地制宜,创造、使用了不同形式的推广途径与方法。
1.2.1示范法
示范法是推广工作常用的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是指通过实际操作,向农民展示某一新成果在生产实际应用中所获得的结果或某一新技能实际操作过程,是一种可以用全部感官去学习的推广方法。美国推广专家南伯提出:用农民的实际成功经验去推广新技术,更能引起农民学习的兴趣,它具有较强的说服力,更容易被接受。由于农民接受信息有限,经济基础薄弱,承担风险能力低,推广工作中采取示范法行之有效,特别是像超高茬麦田套稻前期像“荒田”,与传统的水稻栽培技术相差很大,甚至是对传统技术的一种冲击和挑战,只有成功的的示范才能消除农民的困惑。示范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种示范方法.①自身示范。姜堰市姜堰镇农技站站长刘长河第一年在自己的5.2亩责任田中首先示范该项技术,当年获得成功,第二年所在的村示范面积就达200亩。②方法示范。在技术推广过程中,对某种技能的示范,通过看、听、做、讨论相结合的办法,使农民自身学会操作,达到真正掌握技术的目的。姜堰市运粮乡在超高茬麦田套稻播种期、立苗期、生产中期、成熟期组织村组干部、农技员、科技示范户共同田头考察超高茬麦田套稻的生长情况,乡镇农技员在田头讲解有关技术操作要点,发放有关技术资料,使农民掌握该技术的重点,使农民认识该技术、了解该技术的效果,并产生使用该技术的愿望.③成果示范,成果示范是在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指导下,把当地经过试验取得成功的科技成果有计划地在一定面积上进行实际应用,做出样板,示范给其他农民,引起他们使用该技术的兴趣,鼓励推动他们共同效仿,达到推广新技术的目的。
1.2.2宣传培训法
在超高茬麦田套稻技术中,根据大众传播媒介的不同特点和农民采用新技术的不同阶段,应用不同的传播媒介,传播适合农民需要的科学技术信息,而且反复传播以引起农民注意和重视,当激起了农民兴趣时,向农民提供详细的技术资料(报纸、书刊、录相、VCD片等),并结合现场示范,以确保农民试种成功。江都市塘头镇推广该技术时,首先通过有线广播向农民反复传播超高茬麦田套稻技术信息。当农民产生兴趣时及时向农民提供技术资料,提供的技术资料有超高茬 麦田套稻技术标准图、超高茬麦田套稻技术问答、超高茬麦田套稻操作光盘及超高茬麦田套稻技术规程,使农民掌握技术细节,确保试种成功。在农民采用超高茬麦田套稻技术的过程中,超高茬麦田套稻是一项水稻轻简栽培的综合技术,涉及到栽培、植保、肥料等多个学科,为了使农民便于掌握该项技术,同时培训简单明了。超高茬麦田套稻技术要靠广大农民的田间实施,因此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是推广该技术的重要手段,在宣传动员的基础上对推广区域的农民进行广泛的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技术素质,使广大农民尽快的掌握该技术。培训方式有以下四种:①举办短期培训班,对推广区域的农技推广人员进行培训,首先使广大农技推广人员熟练掌握该项技术,然后再由他们传播给农民。②田间培训,不同生育时期由农技推广人员在田间一边操作,一边讲解,群众一学就会,学了就用,效果明显。③以会代训,利用县、乡、村召开的各种会议,讲解技术,发放技术资料。④送科技下乡。利用送科技下乡的机会面对面的向农民宣传该项技术,发放有关技术资料。
1.2.3技术承包
根据农民承担风险能力有限特点,开展技术承包,推广单位或推广人员与农民在双方自愿、互惠、互利的基础上与农民签订技术承包合同,运用经济手段和合同形式推广技术,合同对双方责、权、利进行明确,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在技术承包中农技推广部门创立了技术服务“三分之二”模式。该技术服务模式的含义是:在同一生态区应用同一技术,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农户获得成功(如达协议产量或效益指标),即为成功,未成功者责任自负。这一模式也是技术承包过程中摸索出的经验,技术承包过程往往个别农民(懒者)放弃投入,不主动配合技术实施,从而导致农技服务吃了辛苦还要经济培偿。技术服务“三分之二”模式的实施过程中,并不放弃对个别农民(徽者)或典型田块的具体督促检查,相反,更多精力于传帮带。技术承包这种推广途径以服务为宗旨,技术承包是为了推广农业技术,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利益,为农民服务,为麦套稻技术推广创造条件;以技术为核心,技术服务是提高农民科学技术素质的主要途径,也是促进麦套稻技术扩散的重要保证;责权利分明,通过技术承包调动了科技人员和农民的积极性,有三个有利于,一有利于农民创造更多的效益,二有利于调动科技人员和农民的积极性,三有利于其他技术的兼顾。技术承包推广农业新技术普遍存在一个兑现难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合同的签订与兑现难以规范,测产与实产问题上纠纷多。实践证明技术承包对开始使用该项技术的农民来说还是较受欢迎的。
1.2.4综合服务法
综合服务法也叫物技配合法,是超高茬麦套稻技术示范推广过程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推广方法,示范推广过程中以农业技术为推广核心,提供配套的物质服务,以物质保证相关技术的真正落实。超高茬麦田套稻技术推广除做好技术服务外,还需要适宜的良种和专用的育秧剂、除草剂。在示范推广过程中我们发现,要使超高茬麦田套稻技术能够发挥最大的增产作用,必须抓好“两关”,一是立苗关,二是除草关。超高茬麦田套稻直接将水稻种子撒播到小麦田中,由于田表湿度、鼠害等原因,单位面积达一定的苗数是一个技术难题,而获得一定的苗数是高产的基础。超高茬麦田套稻是旱作水作并重,杂草类型既有早作又有水作,类型复杂,解决好除草问题是超高茬麦田套稻获得高产的关键。针对这一技术难题,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进行深化研究,研究出两种配套的专用药剂,一是解决立苗的“早秧保姆”种子包衣剂(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96117076),二是解决除草的专用除草剂“稻谷金除”(国家实用专利,专利号:ZL95lll巧7.4)。
通过两种配套药剂的使用,很好地解决建立了超高茬麦田套稻高产、稳产问题。物技配合法实现了过去单纯服务型向有偿、无偿服务相结合的过渡,解决了技术服务与物质供给相分离的矛盾。同时,专用药剂的销售也给推广部门带来了一定的直接经济效益,壮大了推广部门的经济实力.2.加快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对策
通过分析比较了该技术推广几种途径,对影响技术推广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影响该技术的决定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的作用方向和作用程度的大小,但如何排除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中的障碍因素,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特提出如下对策:
2.1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建立高效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农业科技成果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要依靠政府的力量,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中国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四章加快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对策工作,要建立健全农技推广体系,针对目前县乡两级农技推广组织“线断网破”的局面,政府出台有效管理办法重建农技推广组织,建立一种高效的农业科技推广的体系。.推广经费要得到保证。一些公益性农业科技成果在推广中有公共物品的特性,排他使用性弱,社会效益比较明显,盈利甚微,一般农业推广组织兴趣不大,但作为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有利于生态环境和持续农业发展的项目,政府推广组织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这种推广服务,但相应的工作经费应得到保证。
.推广组织上要改革目前的推广体制,健全各级推广体系,建立以“县为中心、乡为枢纽、村为重点、户为对象”的农业推广网络。.推广技术服务上,应变目前“以技术为中心”的推广机制为“农民为中心”的推广机制。推广内容上,从单纯根据高产要求来选择推广技术转移到更多的考虑农民需求和提高农业经营效益上来,大力推广“优质、高产、高效、低成本”的综合技术。推广过程应是“推广员一农民一农业技术”而不是“推广员一农业技术一农民”。
2.2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推广途径
作为一项被推广的农业科技成果,成果本身的水平、增产的幅度、产生效益的周期、直观效益的明显程度、农民需求性、适用性是限制该成果推广的主要因子,但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技术网络健全程度、自然资源状况的差异也是影响农业推广的重要因素。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推广模式。对有益生态、促进可持续农业发展的项目可采取政府引导、行政干预的推广途径,2.3建立健全风险机制
由于广大农民拥有的信息和能力有限,加之创新和转化具有的不确定性,使风险遍历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全程,创新风险、决策风险、技术风险等等,都使成果转化的机遇和危险并存,成功与失败同在,而风险的存在,使农业科研单位和农户都容易过多地局限于自身利益,望风险而却步。加之还缺乏一个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使农民接受新成果、新技术的积极性受到削弱。因此,化不确定因素为确定因素,增强各个体的高抗内质和担险能力显得十分必要。
2.4促进农户积极采用农业新技术
农户对农业新技术需求不足,采用不积极主动,是由行为主体和行为环境两方面亡的,而且最重要的是行为环境方面的因素,因此,改善行为环境,引导行为主体,改变改进技术类型是有效促进农户采用农业新技术的重要措施。.改善行为环境,增强农户对采用农业新技术的吸引力。行为环境是指农户采用农工内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即是农户家庭要素环境,外部环境即社会环境。农户家庭子最重要的要素是土地资源要素,必须通过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加快农业劳动二行业转移,加速农村城市化步伐,减少农业劳动力,并采取有效的土地使用权流车土地向农业能手集中,培植农业专业户,打破农户采用农业新技术的土地资源局「术采用规模效益。在社会环境方面,重点是基础环境、市场环境和农技体制环境;境方面,要致力于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农民文化、科学知识的教育和培训。至强农村职业教育,从农村中小学生抓起,添加与农业科技相关的教材,并及时组乏农业实践活动,使他们成为本世纪农村科技进步的骨干:第二,要深入开展农村教育,通过短期培训、科技讲座、自学、函授、“绿色证书”等方式提高成年农民水平。第三,充分利用大众传播媒介的功能,增添地方电视教学节目,反复播放农凶像带。利用农村有线广
摘要:三农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党和国家关心的工作重心之一,农业可持续发展、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实现全民小康以上水平关键是提高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文章主要分析了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对于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的主要依据和我国现在农业科技推广现状,着重分析了行政上对于农业技术传播的支持保障等。
关键词:农业技术传播;行政支持;公共服务
1我国农业技术传播现状
农业技术传播被多数国家政府用于提高农业生产率的重要政策措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技术传播组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建成了遍布全国各地的技术推广体系,为推动我国农业生产的技术进步和产量的增长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然而,90年代初以来,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受到了各种各样的冲击,许多地方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组织已名存实亡。这样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基本上处于停滞阶段,大多数的农业技术都是以民间传播为主力军,所以加大政府以及相关机构对你农业技术的传播迫在眉睫,但是由于我国之前的经济政策大幅度的倾向于工业发展,对于农业的支持比较薄弱,我国加入WTO并签订《农业协定》以来,特别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面建设,加大农业科技的传播,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的推广成为这一时期农业工作者的首要任务,而这时候行政上对于农业技术传播的影响也大大加强。
1.1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相关体系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经过50多年的建设, 我国已基本形成了以政府主办的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为主体, 农业科研教育部门、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共同参与的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从物品的经济学性质来看,大多数农业技术具有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的性质,即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 也有部分农业技术服务具有私人物品的性质。据此, 将农业技术推广分为公益型(纯公共物品)、混合型(公益和市场结合型)、市场型(私人物品)3 种类型。与此相适应, 不同类型的农技推广服务应由不同的主体来承担。公益型的农业技术推广主要由政府主办的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来承担。市场型农业技术推广, 目前主要由涉农企业通过聘请专家通过讲课或者大规模培训等方式来完成。混合型的农业技术推广, 目前主要是农业科研、教育部门, 与地方政府或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协会)建立联系, 进行技术培训、科技示范等活动来完成。实践证明, 这一多元化推广体系基本是行之有效的。
目前, 我国与农业有关的推广事业单位按行业可分为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农业机械化、农村经营管理、林业、水利以及其他系统的农技推广部门。他们分别隶属农业部、国家林业局、水利部以及其他教育、科研、企业等各个部门。农业部内部的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农业机械化、农村经营管理 5 个领域的农技推广机构各成体系。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包括国家、省、市、县、乡等级。国家级农技推广机构的职能主要是负责全国性或区域性重大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的组织、实施、监测与评估工作, 并对下级和基层农技推广服务组织进行业务指导;省级农技推广机构的职能主要是负责本省的有关农业政策调研与业务管理等工作;地(市)级农技推广机构主要职能是发挥衔接省与县之间的纽带作用。在农技推广体系中, 县乡两级农技推广部门是主体, 是直接面向农民、为农民服务的。县级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是一个综合性的推广机构, 其主要职能是, 既要承担省及地(市)农技推广机构的区域试验、示范项目, 又要开展适合本县的适用农业技术。乡(镇)推广站主要是通过村农民技术员和农民科技示范户或者直接面向农户, 进行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
1.2我国农业部门现状分析
我国当前农业部门比较收益严重低下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已引起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造成农业部门比较收益严重低下的表层次原因,主要是: 人多地少,农户超小规模经营,不利于现代农业技术的使用。农业是一个弱质性很强的产业,在当前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背景下,这种弱质性特征更为突出。农业劳动力非农产业就业机会难以快速增长,一些大城市出台了限制农民进城工进入的工种,将农民工限制在城市的脏累苦险差行业。造成农业部门比较收益严重低下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有两个:体制因素。农村改革与城市改革不配套,以企业产权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政府机构改革、分配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城市全面配套改革游离于农村改革之外。政策原因。城乡隔离的经济体制继续加剧,导致城乡经济关系的某种程度的剪刀差。这种剪刀差既体现在工农产品价格的剪刀差,也体现在城市市民与农民之间享受的公共产品及公共服务方面的剪刀差,农民缺乏起码的国民待遇;还体现在政府长期执行的以农补工的对农民极为不利的分配政策。
1.3我国农业技术传播人员状况 我国农业传播的人员非专业技术人员过多。2008年末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总数达到111万人,其中县乡两级农业专业技术人员仅占全部人员总数的53%。过多的非专业人员占用了较大比例的农业技术推广投资,使得本来就紧张的技术推广投资更显不足。有关数据显示,被调查的20个县2007年在册技术推广人员有10831人,其中没有中专及以上学历的无专业学历人员达2730人,占技术推广人员总数的23%。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存在着严重的知识老化问题。另外,866名技术推广人员中,除了存在着为数不少的非农口毕业生或者无专业学历人员进修农广校等函授类院校外,2002年在职进修超过一个月的技术推广人员仅16人,还不到所调查技术推广人员总数的2%。许多技术推广人员反映,他们现在已无法有效地向农民推广最新的农业技术,因为他们已有很多年未参加过任何有关农业新技术的培训班了。同时他们也反映,他们在80年代中期经常参加一些有关农业技术的培训班。由于技术推广活动的性质是推广农民未能采用的新技术,因此,技术推广人员未能被及时培训也影响了农民对新技术的采用和技术推广机构存在的价值。
新的农业院校毕业生未能及时补充到技术推广队伍中来。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将近四分之一的县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中,最年轻的技术推广人员是1996年以前分到这些县的农业院校毕业生;另外将近三分之一的县在1996年到2002年期间,除了安排过的转业军人外,没有增加过技术推广人员,在这些县,新的人员断层现象正在形成。
2我国现有的农业技术传播政策
乡镇农业技术人员的人财物权由乡镇管理影响了技术推广活动的正常开展。在近年来的行政单位体制改革过程中,涉及技术推广部门的改革是乡镇技术推广人员的人财物的管理权由县农业局下放到乡镇政府。这一改革原来的本意是摆脱乡镇技术推广人员经费不足,加强乡镇政府对技术推广人员的管理,使其更好地做好当地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然而,随着这一改革措施的推行,下放到乡镇管理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由于其工资由乡镇负责,其日常工作也只好服从乡镇的指派,乡镇行政工作变成了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主要工作,技术推广工作成为乡镇技术推广人员的“服从中心工作(即行政工作)后的工作”。据调查,在实行乡镇技术推广人员人财物三权下放的县,2008年乡镇技术推广人员下乡从事技术推广工作的时间明显低于乡镇技术推广人员人财物管理权未下放的县,20个县平均,未下放的县的乡镇技术推广人员2008年下乡从事技术推广工作的时间为166天,而下放的县的乡镇技术推广人员2008年下乡从事技术推广工作的时间则为89天,比未下放的乡镇技术推广人员的下乡天数几乎少一半。
此外,一些地方利用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三定”安排非农口专业人员。农业部从1992年开始,在全国普遍实行了乡级技术推广部门的定性、定编、定员的“三定”工作,1996年后各省均基本完成了县乡两级编制数的确定工作。这一政策的最初设想是想通过“三定”来稳定技术推广人员队伍,改变当时业已存在的技术推广组织“网破”、“线断”、“人散”的状况。然而,一些县利用“三定”时增加的编制,安置一些不符合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条件的非专业人员进入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从而导致相关技术的推广出现严重阻碍。最为严重的是目前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承担着非农业技术推广的任务截止2007年末,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实际在编人数为111万人。这其中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农业机械和经营管理等专业。其承担的任务不仅包括技术推广,约一半左右的技术推广人员在从事行政执法、中介服务和经营创收等非技术推广工作。政府以及相关机构的作用几乎没有体现出来,各级政府仍然以工业发展为主导。
3行政上对于农业技术传播的支持保障
3.1保证供给履行公益性职能所需资金
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对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财政投入,各级财政对公益性推广机构履行职能所需经费给予保证,并纳入财政预算。把属于财政供养的基层公益性农业技术人员,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予以安排。各县统筹规划,在整合现有资产设施的基础上,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条件。将重大农业技术推广、农业技术人员知识及技能更新培训、农民素质培训等列入同级财政专项支持。
3.2改革收入分配制度
推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单位内部活力。建立有利于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奖励机制,激励广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深入农村第一线。改革后,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聘用人员的岗位工资、薪级工资按国家规定执行,实现县、乡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同工同酬。
3.3完善社会保障
基层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中的在编人员包括编制内聘用人员,按照有关规定参加事业单位各项社会保险。
3.4妥善安置分流人员
各县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做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中分流人员的安置工作。切实维护分流人员的合法权利,制定切实可行、地区间相对平衡的分流安置政策。依法办理分流人员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等手续,及时落实分流安置各项待遇,办理社会保险接续转移等手续。把分流安置人员同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结合起来,为他们自主创业提供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分流安置人员创办经营实体,为他们从事经营性服务活动提供支持和帮助。
3.5创造有利的配套政策, 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
一是尽快修订 《农业技术推广法》 , 使修订后的 《农业技术推广法》 适应市场体制的要求;二是建立并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业科技成果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和科技成果评审机制;三是深化体制改革, 逐步完善多元化的技术扩散机制;四是加强科技市场的建设, 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五是建立农业技术推广与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相结合机制;六是建立低成本、适度投入、高效益的农业技术选择机制。
参考文献
关键词:科技传播,媒介融合,媒体创新
0 引言
“媒介融合” (Media Convergence) 的概念, 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浦尔教授提出, 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趋势。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安德鲁纳其森后将“融合媒介”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 强调的各个媒介之间的合作和联盟。从欧美新闻界的实际做法, 媒介融合指的是跨媒介运作, 特别是多媒体采编工作的合并兼容。
而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 已经是当今中国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传统媒体应该如何发挥自身优势, 同时借助新兴媒体的媒介特性和传播优势, 融合发展, 并且不断突破创新, 是每一个媒体人都需要深度思考的问题。
1 思维融合:借鉴网络的传播思维将服务用户作为第一要义
“互联网思维”无疑是当今最热的词语之一。而具体“互联网思维”是什么?新华社社长李从军在2014年新华社“推进媒体融合发展与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概括为:“互联网思维的突出特点是:讲求平等交流、强化互动反馈、追求简约极致、重视用户体验、崇尚开放共享、注重跨界协作、强调数据运用、推崇迭代创新。”
这与传统媒体的思维方式存在巨大差异。而其中, 互联网思维的精髓, 就是重视用户体验。而我们的新闻产品, 也应该像互联网产品一样。把用户的体验, 用户的需求, 用户的反馈放在第一位, 摒弃以往“我说你听、我写你看”的模式。
值得指出的是, 媒介融合的时代, 只有用户, 没有受众。传统的“受众”的概念, 还带有一种传播者居高临下的精英主义色彩, 使用户处于信息被动接受的角色。然而,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 用户应该是媒体最重视也是最尊重的对象, 因为, 只有了解用户的需求, 并满足用户的需求, 才能“得民心者得天下”。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无论是报纸、杂志还是电视台, 甚至是新媒体中的“传统媒体”——门户网站等的从业者, 都感到前所未有的危机感。然而, 中国记协党组书记翟惠生在2014年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组织的“提高媒体科学素养增加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培训班上指出,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比, 虽然存在客观危机, 但更重要的是缺少有份量、抢人眼球的报道, 即能力不足。”
究其具体原因, 翟惠生将目前传统媒体的科技报道中存在的问题分为三大类:1) 缺少重大典型的科技人物报道, 并且典型报道所反映出来的时代意义挖掘不够;2) 科普类报道缺乏;3) 科技类的舆论监督太少。
科技传播并非严肃高深、不接地气的报道, 很多的社会问题和民生问题里都有科技问题, 公众对于科技报道的需求也非常大。而作为媒体记者, 我们应该转换思路, 站在受众的角度上进行思考, 在进行报道之前, 多问问自己, “这与我有什么关系?”“我想了解什么问题?”
现在衣食住行中充满了需要科普的问题, 辐射问题、转基因争端、食品药品危言、服装质量、雾霾困境……这些都与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其中很多还是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而很多时候, 传统媒体的记者并没有及时发声, 对这些问题予以回应。这就增加了公众对很多问题的误解与质疑, 也给让网络上传播错误信息或伪科学的机会。
2 科技融合:利用大数据统计等互联网技术更加精准了解和满足用户
那如何了解公众的需求, 及时做出公众希望看到的报道呢?笔者认为,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思维融合的基础上, 应该进一步进行科技融合。
传统媒体的报道更多是几个记者、编辑“关起门来”思考选题, 或者是根据上级宣传部门布置的选题任务, 再进行采写。而媒体之间也普遍存在着互相影响议程设置的现象, 这使得一些并非公众最关心的话题成为了热点。而今后传统媒体应借鉴互联网的大数据思维和方法, 更加精准地了解用户的需求。
首先, 每个媒体应定期组织大规模的用户定位和调查研究, 分析一下我们的用户是谁, 他们需要什么, 喜欢什么, 他们的收看习惯是什么?这种分析需要深度而又细致, 只有了解了这些, 我们才能有针对性地选择科技新闻报道的角度和内容, 做出用户喜欢看的新闻。
此外, 受众分析研究应该贯穿在日常新闻报道之中。借助专业公司的大数据分析技术, 对互联网上搜索关键词的统计, 我们可以得知公众对哪类科技问题更关心, 从而进行选题的确定。而在公共危机事件发生时, 更需要借助大数据统计, 对信息的传播途径进行预判, 了解谣言和伪科学信息的主要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向, 为及时传播正确的科学信息, 及早干预舆论的走向, 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持。
而在了解用户的基础上, 作为传播者, 我们还应该转换思路, 站在用户的角度上进行思考, 在进行报道之前, 多问问自己, “这与我有什么关系?”
但同时, 我们也要意识到, 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 信息是非常匮乏的, 传统媒体具有信息发布的垄断地位, 这是一种单向的传播方式。然而, 如今的新闻来源并非仅仅是新闻记者的自采稿件, 也可以是UGC模式 (User Generated Content, 即用户生成内容, 例如“优酷”) 、PGC (Professions Generated Content, 即专业人士生产内容, 例如“知乎”) 、EGC (Editors Generated Content, 即编辑整合生产内容, 例如“今日头条”) 等等。这使得传播成为双向, 也对传播内容提出更高的要求。
互动性是互联网时代的特性。每一条新闻的播发, 才是传播的刚刚开始, 媒体应该注重与用户的互动。而互联网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用户的反馈变得更加便于统计。通过用户对一篇科技报道的点击率、阅读时间、转发量、评论量以及评论内容等多种维度的考量, 可以更好地判断这篇报道是否好看, 易懂, 对用户有用处。
3 新闻表达融合:既要巧妙运用网络语言与体例又要承担言论责任和导向
传统媒体的科技记者在报道中, 承担的最重要功能就是将科学家复杂专业的科学术语和科学知识, 转化成老百姓能够理解的深入浅出的语言。而在网络时代, 更是要发挥这种转化功能, 不仅要将科学问题阐述地让用户能看得懂, 更要让用户愿意去看。
简约、拟人化、搞笑卖萌、追求“小而美”, 这些都是新媒体的叙事方式。而科技记者在编写稿件的过程中, 应该熟练巧妙地融合这些表达和叙事方式, 使得报道更“接地气”。
2013年到2014年, 新华社联合果壳网, 在“嫦娥三号”任务期间, 播发了一系列科技报道。而不同以往的是, 这次的系列报道是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进行叙述, 让玉兔月球车成为了一个人见人爱的小兔子, 短时间内就拥有大量的粉丝, 并且关注度不断上升。
传播者首先在新浪微博注册了“@玉兔月球车”的账号, 将头像设计成一个可爱的兔子卡通形象, 将它的性别设定为男性, 由于嫦娥三号的发射时间为12月2日, 因此将它的星座设定为射手座, 并将个人签名设计为“月球是目的地, 地球是家乡”。
这一系列拟人化的设置一下子吸引了用户的关注, 使得粉丝们充满好奇地期待“玉兔君”会说些什么有意思的内容。从2013年12月1日发表第一条微博开始, 截至2014年10月9日, 已经发表了286条微博。这些微博中, 有的是在嫦娥三号发射、在月球表面软着陆、两器互拍这些重要的时间截点上的信息发布, 有的是一些介绍月球车日常运行状态的内容, 有的是介绍相关航天航空的科普知识, 还有的是回答粉丝的问题。而在元宵节、中秋节这样的节日上, “玉兔君”还不忘问候粉丝, 与粉丝互动。由于每条微博发布有140个字的限制, 短小精炼的语言方便了用户在移动互联网上随时浏览。借助微博的传播平台, “@玉兔月球车”已拥有60多万粉丝, 并得到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和转载。
此外, 传播者还发布了“玉兔日记”一系列的报道, 包括《玉兔很忙——我的登月任务清单》、《玉兔报道帖:一只月球车的自我修养》、《月球上的一大步, 从兔子的一只脚印开始……》、《着陆成功!兔子“走着瞧”》、《和所有的故事主角一样, 我也遇到了一点问题……》等。这些报道没有署记者的名字, 并且都是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向读者介绍玉兔月球之旅的一系列情况, 这种活泼俏皮的新闻表达方式, 巧妙运用了网络语言卖萌搞笑的叙事风格, 拉近与用户之间的距离, 使得原本严肃单板的科技报道, 变得轻松幽默, 生动易懂。
与此同时, 在新媒体时代, 媒体人更要肩负起言论的责任, 及时传递正确的舆论导向。
由于网络信息传播的迅速性和海量性, 更容易出现“传言满天飞”的情况。例如, 在马航MH370客机失联事件中, 经常会出现“新消息不断出来, 紧接着又被辟谣”的现象。而由于缺少官方发布的最新消息, 公众又迫切希望得知相关的消息, 传统媒体更多的就是做“呼唤回家”这一类没有突破、缺乏分析的报道, 以至于网络上关于“马航事件中国媒体集体失语”的批评屡见不鲜。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 微博、微信等社交类媒体的力量正在不断凸显, 也在倒逼传统媒体去不断追求真相。
社科院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冷淞在接受笔者专访时曾表示, 马航客机失联后引发的信息大战, 是新媒体的一次革命, 也给传统媒体带来巨大的挑战和反思。以往传统媒体只是作为定性信息的发布者, 但实际上最重要的是应该做真相追踪者和谣言终结者。记者不应只关注新闻发布会等带有一定结论式的新闻, 而应该注重对真相过程的发现和调查, 同时要带有质疑精神, 去进行报道。
4 组织融合:将传统媒体的内容优势与网络媒体的市场优势有机互补
目前, 传统媒体纷纷寻求转型, 大力发展全媒体产业。无论是纸质媒体还是广电媒体, 都在积极设立各自的门户网站、手机APP客户端等一系列新媒体业态。
然而, 笔者认为, 这只是狭义的一种媒介融合, 是水平方向、有限的传播扩散方式。而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真正的融合, 应该是内容和经营都做到融合, 也是各个媒体之间的相互融合, 是立体、交互式的传播扩散方式。
长期以来, 传统媒体只关注“内容为王”, 不注重渠道和营销, “改版”成为提高用户收看率的唯一方式, 广告成为盈利的唯一方式。而在互联网时代, 这种方式太过单一驱动, 如果传统媒体坚持这种方式, 传统媒体的价值和功能都会日益衰退。
因此, 传统媒体要做转型, 就要注重发展渠道战略和市场营销。然而, 新媒体最大的优势就是“市场优势”, 它们已经早早抢占了市场, 而抢占市场就是抢占了用户。用户的使用习惯已经被培养被固定, 如何让用户在有限的时间里, 打开他以前不曾打开的网站, 下载他不曾使用过的手机客户端呢?
在已经不占先机的市场里, 如何抓住用户的心。这不是传统媒体简单开发一个网站或者手机客户端, 将报纸、电视上内容再做一个二次传播就可以轻松达到的, 运营、维护、营销、推广各个环节都在向传统媒体发起挑战。
因此, 传统媒体应该做的不是急于上线几个网站、开发几个手机客户端, 而是沉下心来, 向已经取得一定成绩的新媒体同行学习, 真正了解新媒体的传播形态、运营链条和盈利模式, 分析我们的优势和不足, 再找准市场的机遇和自身定位, 做出有独特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新闻产品。
而如何向新媒体学习, 笔者认为, 最有效的方法, 就是“放下身段”, 主动寻求与新媒体的深度合作。
迄今为止, 内容优势仍是传统媒体最大的法宝, 在科技传播领域更是如此。网络媒体的自采的科技新闻量相对较小, 仍需大量转载传统媒体采编的稿件。一方面, 传统媒体应该看到网络媒体的这种“依赖”;另一方面, 传统媒体应该冷静地意识到, 很多优秀的报道, 在自己的门户网站上点击率甚少, 但是一被其他网站转载, 就点击率倍增。这就是因为, 新媒体更会做市场, 更会做推广。而传统媒体应该积极地看待这种现象和趋势, 注重借助新媒体已经成熟的平台, 开展深度合作, 进行更有效的传播。
5 结论
目前, 中国媒体大力推进的媒介融合和创新转型, 都是各种积极的拓展和探索。也只有在不断的尝试之中, 才能发现切实可行、符合中国媒体发展规律, 满足实际情况和需求的方式。
媒介融合是多维度、全方面的。除了本文所探讨的思维融合、技术融合、新闻表达融合、组织融合四个维度, 所有权融合、战略融合、结构融合等方面也都需要进行深入地研究。无论是媒体的采编人员, 还是媒体的经营人员, 媒介融合和媒体创新都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一个需要不断思考的课题。
但有一点毋庸置疑的是,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关系, 不应该是互斥与对抗, 更不应是对彼此发展的一种担忧与恐慌, 而是寻求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共赢, 寻求1+1>2的互惠互利, 而用户至上、优势互补则是找到这种共赢发展的最佳的结合点。
参考文献
[1]匡文波.新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
[2]匡文波.网络媒体的经营管理[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9.
[3]黄楚新主编.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传媒创新[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1.
[4]黄楚新主编.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报道[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1.
[5]熊澄宇, 金兼斌主编.新媒体研究前沿[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
[6]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
[7]雷跃捷.媒介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8]刘建明.社会舆论原理[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2.
随着现代科技高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遍应用,网络已成为人民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原来固有的发展模式,传统的步伐已赶不上现代科技的节奏。现如今,网络已经成为主要交流工具之一,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和网络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不断提高网络技术水平,才能构建有效的网络规范体系,充分发挥网络对社会文明的积极作用,避免网络对社会治安产生的不利影响,从而促进网络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实现网络规范的重要性
伴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思想和行为也受到很大影响。网络具有虚拟性,这可能会导致现实中的法律法规在网络环境中无法施行。很多网民的网络规范意识淡薄,是非观念不分,特别是青少年,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处于形成阶段,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差,易导致青少年在整个违法犯罪人数中占据较大比例。青少年网络犯罪不仅有主观原因,如青少年的自身素质比较低、是非辨别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不强等,也有社会网络安全防护意识不强、政府监督管理力度不够、国家相关的网络法律法规不完善等客观原因。
正确把握网络规范的内容
人们的网络行为主要依靠自身的思想支配,我们主要依靠道德规范、法律法规等手段进行调整,使之满足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这里主要是通过加强对居民的网络法制教育和网络的伦理道德教育两个方面来加强网络安全防护意识,从而进一步规范居民的上网行为,维护社会安定。
(一)加强网民的法制教育
我国网络规范方面的法律法规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很多网民对这些法制教育内容了解甚少,尤其是青少年,不仅没有意识到网络犯罪的危害性,反而把网络犯罪当作一种自我能力的评判标准。对于我国来说,只有大力宣传网络犯罪的危害性,对网民进行法制教育,规范网民的网络行为,才能实现网络管理的规范化,提高网络管理的整体水平。通过加强对网民的法制教育,不仅可以培养网民的法制意识,还可以培养网民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防护意识并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二)加强对网民的伦理道德教育
网络管理不仅需要法律规范,更需要用道德进行约束,道德教育对我国网络法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只有坚持法律和伦理道德同时进行,才能建立健康的网络文化,降低网络犯罪的发生机率。
为了更好地实现网络的规范化,必须要正确处理网络法制教育和伦理道德教育之间的关系,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和谐发展,充分发挥网络规范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中的重要作用。政府通过加强对网民的教育,提高网民的自我保护能力和辨别是非能力,保护网民上网的合法权利。社会也应该为网民上网提供一个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严格遵守社会秩序,禁止黄色图片的传播,帮助网民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目前网络规范的发展现状
虽然网络可以帮助网民缓解工作和生活压力,丰富业余生活,但是网络上有很多骗局和陷阱,这就需要网民具有很强的识别陷阱和自我控制能力。在我国的网络实现规范化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需要我们进行深入分析。
(一)网络上的虚假信息过多
由于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快,网络空间为人们提供一个自由发表言论的舞台,这在一定程度上为虚假诈骗信息的出现提供了契机。由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化,网络媒体为了增大网站的点击率,故意制造一些虚假信息和绯闻,激发观众的好奇心理;还有部分犯罪分子为了赚取暴利,在网络上发布一些诈骗信息,诱使网民掉入陷阱。很多网民为了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在网上聊天时注册虚假信息,这大大降低了网络信息的真实可靠性。
(二)网络病毒较多,黑客攻击现象严重
网络在为人们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给计算机带来了诸多风险和隐患。网络病毒的大规模传播可能会使电脑硬件中毒,系统遭到破坏,给人们带来不便。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黑客攻击现象频繁出现,导致人们的很多私人信息被盗、商业机密泄露,部分非法分子利用这些盗取的信息赚取利润。网络病毒主要是指通过编制一些计算机指令和程序代码插入计算机功能,破坏系统信息,影响计算机系统的正常使用。网络病毒是人为的编制程序,具有很强的感染性、传播性和破坏性。网络病毒并不是直接破坏电脑的硬件系统,可能会有一段时间的潜伏期,再加上自身的复制能力特别强,很多网民对此非常恐惧。常见的网络病毒主要有熊猫烧香病毒、木马病毒等。黑客原来不是以破坏计算机系统为目的的,可是后来很多非法分子利用一些特殊手段进行远程控制计算机,破坏重要数据信息,给网络环境带来很大危害。
(三)网络犯罪行为日益增多
网络犯罪行为在法律方面没有具体的罪名,它主要是指立足于计算机网络资产、借助于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实施违法犯罪的行为。网络犯罪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1)通过破译企业的网络系统盗取银行账户。这里的网络系统我们多指金融系统,犯罪分子主要通过编制一些重要的计算机程序将他人账户上的存款转移到虚拟的账户上,通过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现金交易,从而窃取大量现金;(2)在网络上传播色情和淫秽图片。互联网具有开放性和全球性,没有具体的管制和约束,这就为黄色图片和色情物品的传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如视频裸聊等;(3)通过网络系统开展非法金融业务。随着网上银行的快速发展,客户之间可以直接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办理各项金融业务,这也就为洗钱等非法行为搭建了桥梁。网络犯罪还包括网上知识产权、隐私权被侵犯、网上诈骗、网上赌博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扰乱了社会安定秩序。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实现网络的规范化
网络是一种新型的信息交流载体,和其他传播方式相比,网络信息传播自由快速成本低。针对目前网络规范的发展现状,我们应坚持用科学发展的观点及时解决网络规范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网络管理水平。我们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介绍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的背景下实现网络的规范化:
(一)加强对网络信息传播的管理,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为网民提供一个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网络上的虚假信息和色情信息过多,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管理,遏制不良信息的传播,同时要对网民加强安全教育,提高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保护网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网络上不良信息的流传,不利于社会治安的维护和社会文明进步,给构建和谐社会增加了难度。因此,政府应该加大对网络管理的规范和力度,不断完善网络规范的相关法律法规,严厉打击各种网络犯罪行为,为网民提供一个和谐文明的网络环境;
(二)加强网络技术的不断创新,为网络金融业务提供一个安全的网络平台。要保证网络体系的安全,必须要加强网络技术的创新,為网民提供一个安全的网络环境。比如在网络系统中引进先进的防火墙技术,及时更新病毒库,防止一些病毒入侵,保护网民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保证网络金融业务的正常运行。
(三)加强网民的思想教育,培养健康的上网习惯。预防网络犯罪的最好办法是加强网民的思想素质教育,我们应该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和马列主义思想教育广大网民,使他们规范自身的网络行为,提高网络信息的质量水平。通过为网络用户提供真实可靠的网络资源,改变网民的不良习惯,从根源上解决网民的违法犯罪问题。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目前我国的网络规范发展现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促进我国信息传播事业的快速发展,为网民提供一个安全、文明的网络环境,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维护社会治安和政局稳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 作者单位:遵义师范学院
编校:郑明扬
【论农业科技传播论文】推荐阅读:
我国农业科技传播现状问题探讨论文09-30
农业传播技术课程论文07-18
浅谈农业科技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论文10-06
浅析保定市农业科技创新金融支持体系构建政策建议论文10-17
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10-08
科技对音乐传播的影响10-12
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试题答案09-09
农业科技的谚语11-09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11-12
科技合作协议农业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