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生态农业 加快建设生态安仁

2024-06-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发展生态农业 加快建设生态安仁(推荐11篇)

发展生态农业 加快建设生态安仁 篇1

http://2010-4-13 9:41:19红网字体: 【大 中 小】

安仁县位于湖南省东南部,郴州地区北部,总面积约1462平方公里,总人口42万人。整体地势自东南向西北倾斜,属半山半丘陵区,现有耕地面积42.35万亩,森林面积121.16万亩,森林覆盖率60.3%。生态环境良好是安仁县最大的优势,农业开发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进一步拓展农业生态功能,强化农业经济功能,完善农业服务功能,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提高一产对农民增收的贡献,加快推进农业特色化、产业化、现代化,加快建设生态安仁,展现山清水秀的生态安仁魅力。

一、夯实基础,大力开展农业生态环境优化和农村能源建设。

以项目工程建设为切入点,大力开展农业生态环境优化和农村能源综合利用工作。围绕农业生态环境优化抓建设。高标准建成江河湖防护林、工业防污林、产业林和城市景观绿化带等一批新的造林基地,调节农业生产小气候,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城乡居住环境质量。建设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及有机农业食品“三品”基地,禁止销售和使用高毒高残留农业投入品,控制化肥、农药的使用。保护水源,以典型引路,大力实施“三清”工程,形成秸秆—养殖—沼气—有机农业、秸秆—食用菌—有机肥—无公害生产等生态农业经济模式。全县规模养殖场开展清洁化生产,基本实现沼气净化处理,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推广农村户用沼气,扩大秸秆综合利用,节约能源,促进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

二、突出重点,全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建设。

加快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努力提高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确保消费者“放心”,尤其要抓好食用地产农产品,重点开展“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整体推进”工作,同时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及有机食品的“三品”认证工作。加快农业企业标准(含地标)的制定,加快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建设步伐。强化全县农资市场和“三品”基地的监管,禁止销售和使用高毒高残留农业投入品。实施“产地准出,市场准入”。从基础性工作抓起,坚持“三品”标准指导、督促生产,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三、调优结构,提升生态农业产业水平。

整合资源,放大特色,强力推进主导产业,进一步夯实基础产业,积极开发新兴产业,建立农业内部合理的生态平衡,提高生态农业效益。种植业是农业基础产业,与农业其他产业的关联度大,要正确处理粮食生产与农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提升种植业水平。在布局上做到“一个确保、五个扩大”,即确保全县水稻种植面积70万亩以上、油菜种植面积10万亩左右,扩大蔬菜面积,扩大特经特粮,扩大优质饲料牧草,扩大设施栽培,扩大立体高效种植。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业,构建优势特色产业带。

四、打造品牌,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选定一批符合或基本符合申报条件的企业,作为争创名牌产品的重点扶持单位,加大从源头抓质量工作的力度,做到培育一批,申报一批。进一步完善扶优扶强的奖励政策,对于被评为名牌产品的“生平米业”、“天扶菌业”、“豪峰茶业”等农业企业,要增大扶持力度,积极引导企业通过实施名牌战略,提高企业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扩大名牌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充分利用名牌无形资产,为名牌产品开拓市场创造有利条件。以名牌为纽带,进行联合兼并,优化资源配置,扩大名牌产品的生产规模和能力。围绕区域特色经济的建设,通过产业和品牌的聚集优势,努力打造一批区域生态农业特色品牌,以壮大安仁农业经济实力。

五、拓展功能,加快发展生态旅游农业。

进一步加快大石国家森林公园申报步伐,充分发掘渡口丹霞地貌、龙海温泉的资源优势,把安仁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扩大农家乐接待点,进一步规范农业旅游的服务和管理,提升农家乐档次,使广大市民享受“吃、住在农家”的农业风情游,做到“乐在农家、富在农家”。

六、科教兴农,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大力实施农业科技“三更新”工程,增强农业科技辐射力,提高农业科技含量。积极示范推广粮油、蔬菜、特经特粮、林业园艺、畜禽及特种水产新品种。大力推广轻型、省工、节本、高效和无公害生态农业技术。大力实施农民知识和技能培训工程,开展生态农业和相关基础知识培训,增强农民自主创业、增收致富的本领。积极开展农业科普宣传,组织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

七、引进“三资”,积极培植外向型市场竞争主体。

发展生态农业 加快建设生态安仁 篇2

关键词:建设,生态城市,思考

目前,中国已驶入城市化发展快车道,城市化率从1978年的17.4%增长到2011年的51.3%。市民在享受繁华都市生活的同时,也遇到生活拥挤、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等城市问题的困扰。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中提出了“生态城市”概念,用生态学理论和方法指导城市研究和发展,在城市化中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时,北京市今年“7·21”洪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给人民带来巨大伤痛的事实警醒我们,中国在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城市建设不适应市民需求的矛盾日益凸显。因此,加快推进重庆生态城市建设,建设城市宜居环境,提高城市防灾抗灾能力,对加快全面小康建设步伐,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1 重庆市主城区环境现状

1.1 人口分布

目前重庆全市城镇化率达55%,重庆主城9区常住人口在650万以上,内环以内面积295平方公里,城市开发建设空间已经饱和,未来重在优化提升、转型升级。二环区域常住人口26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30万人,城市化率87%。户籍人口276万人,其中户籍非农人口166万人,占户籍人口比重的60%。

1.2 产业发展

一是工业。二环区域是全市工业发展的核心承载空间,两江新区及特色工业园区产值已达500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约50%。二是服务业。物流、会展、教育科研、旅游休闲等现代服务业加速布局,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三是农业。以为城市生活提供新鲜农副产品的城郊型农业为主,加速向都市现代农业转化。

1.3 公共服务

主城区绝大部分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于内环以内及周边地区,二环区域公共服务配套明显不足,服务体系建设未能与城市拓展同步,服务水平不高,分布不均,城乡差异较大,特别是缺乏国家级重大公共功能性设施,如举办国家级大型赛事的大型场地、举办国际级会议会展的大型会展中心等。

1.4 综合交通

已形成以航空、高速公路、铁路和水运为骨架的对外立体交通体系,是全市高速公路网和铁路线网的核心区域。江北国际机场新航站楼投用,旅客吞吐量跻身全国十强。拥有沙坪坝团结村、江北寸滩港等重要物流基地。四条轨道交通线路在建,初步形成“五横五纵一环五联络”的快速路。内环与二环高速之间道路网建设相对滞后,内外之间交通通道有限,穿山及越江通道成为交通瓶颈;内环线已达饱和,难以承担二环区域与核心区的交通转换;公共交通建设滞后。

1.5 市政设施

供水设施: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加速推进,现有供水设施规模、供水水质难以满足发展需求。工程性缺水较为突出,供水片区分割现象严重。排水设施: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不足,污水管网建设相对滞后,区域布局不平衡,污泥处理规模水平尚需提高,雨水收集及排放系统不足。电力设施:已具备有一定支撑能力的电力供应系统。但电网输配能力日趋饱和,电网走廊布局对城市用地造成分割,有待优化。燃气设施:已建成区域性燃气储、输、配基础设施。但部分燃气基础设施老旧,供气可靠性亟待提高。

2 重庆生态城市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城市地理自然条件较差,防灾抗灾能力弱

重庆市属于典型的山水城市,生态系统为“两江四岸”所界定,城市形态布局在山脉和河流的制约下发展。城市坡度大,建设用地不连续,旧城基础设施薄弱,防灾抗灾能力差。因两江及山地环境制约,生态城市建设投入高,建设资金缺口大。

2.2 城市空间人居密度大,人均活动空间小

因重庆山城地理条件限制,导致城市发展门槛多、代价高,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展受到极大的制约,导致城市人居密度高。随着重庆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兴起,城市持续发展与环境质量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城市扩张有限,土地开发强度大,人口密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等指标都过高,带来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2.3 城市交通拥堵严重,市民出行不便

一是城市跨组团交通压力大。重庆市主城区是一个跨组团的城市,随着跨组团交通量的猛增给重庆的交通系统带来巨大压力。二是城市道路系统与土地开发使用协调不够,道路建设相对土地开发相对滞后。三是城市公共交通建设及公共设施规划布局调整滞后。因城市快速扩张及学校、医院、商圈、体育场馆等公共设施规划布局调整滞后,导致城市交通拥堵,城市发展与城市交通的矛盾突出。

2.4 城市管理水平不高,人居环境下降

随着重庆城镇化提速,城市人口巨增,城市公共设施建设投入滞后,导致人居环境质量有所下降,主要表现在光环境、声环境、卫生环境等方面。尤其是城市中心区,功能混杂、绿地减少,服务水平及环境品质下降,交通压力持续上升。

2.5 城市绿化空间有限,人居绿地偏少

重庆市主城区目前公共绿地偏少,且分布不科学,尚未达到我国生态城市绿地率40%,人均绿地11·的标准,且组团间绿地侵蚀现象严重。居民区绿地布局优化不够、绿化质量不高、生活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滞后及公民环保意识淡薄等现象存在。

3 对重庆生态城市建设的建议

3.1 坚持以人为本,创新生态城市规划

生态城市规划内容主要包括经济总量的提高和生态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分布、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环境质量的提高等。一是规划立足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指标要突出速度、结构、效益三个重点,建立起符合经济发展内在规律、各产业比例合理、资源高效利用的生态经济系统,加快能流、物流、信息流的高效流动。主要包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人均财政收入、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单位GDP能耗和水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应当实施清洁生产的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的比例、规模化企业通过ISO14000认证的比例、资源利用科学合理等, 城市空间适应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二是规划突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社会发展指标要突出以人为本,以改善人居环境为中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口素质和生活质量,使城市载体功能与城市发展相适应。主要包括人口自然增长率、城市人口密度、城市生命线系统(包括交通、供水、供电、供气等系统)完好率,消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地震等自然灾害、防洪抗旱、交通安全、工业事故(包括化学品泄漏)、反恐与治安、重大气象灾害等应急救援系统,燃气普及率、高等教育入学率、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普及率、市民对生态环境的满意率等。在新城建设、旧城改造规划中要突出功能及市政公共设施布局,合理布局大住区,提高社区环境及服务质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市民生活交通需求半径,减少城市交通压力。三是规划坚持自然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生态环境发展指标要突出环境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性开发并重,建设城乡一体化的生态良好的循环系统,从而不断提高环境质量,促进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主要包括城市人均公共绿地、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空气和水环境质量、噪声环境质量、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医疗废弃物处置率、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无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外来物种对生态环境未造成明显影响等。在编制城市生态规划的过程中,要依据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按照上述指标体系科学规划城市的经济和生态活动,合理确定城市经济功能和生态功能、生态资源配置规模和布局,使各项城市活动按照生态城市的要求进行。同时,应优先考虑增强生态功能,保护原生态的自然生态绿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3.2 结合城市实际,加强生态城市设计创新

为体现重庆山城独有的城市生态环境、城市文化、城市形象、城市风格特色和吸引力。主要包括城市景观设计、城市产业设计和城市住区设计三个方面。一是城市景观设计。建立在由建筑、园林等为主的人文景观和各类自然生态景观构成的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建筑景观设计的重点是在平面规划的基础上做好空间天际轮廓线的规划设计,特别是沿主要街道建筑景观设计,要在做好高层、超高层建筑景观设计的同时,适当布置低层的生态建筑。园林设计的重点是做好沿江、河、湖、溪等两岸林带以及城市公园、城市广场的景观设计,融生态环境、城市文化、旅游观光、历史传统与现代理念及现代生活要求于一体,各类自然生态景观的设计重在完善基础设施,完善生态功能,提高其生态效益、景观效应和共享性。二是城市产业设计。应当代表生态文明潮流和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生态产业,是能够形成强大示范效应的龙头产业。要在全面客观地分析城市产业现状的基础上,立足于全国乃至全球市场和生态化、现代化的发展要求,高起点、高标准、科学设计城市产业,保证生态城市设计的前瞻性。要以生态化的示范产业园区为平台,建设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以循环经济为特色的生态型工业体系。同时努力发展旅游、教育、医疗、物流、文化、信息、房地产等产业。建立生态产品开发、设计、孵化中心,逐步实施现有产业的调整、改造升级,实现产业的生态转型,提高生态经济在GDP中的比重。努力推行ISO14000环境质量体系认证、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清洁生产审核和创建绿色企业等,建立企业环境行为、环境信用评价体系,将企业的环境信用纳入企业社会信用体系之中,通过多种媒体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促进企业在保护和爱护环境中谋发展。三是城市住区设计。要用生态建筑原理对居住区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形成生态建筑与完善的基础设施构成的生活环境以及包括精神文明在内的社会生态系统。居住区设计坚持以下原则:第一是合理布局。综合考虑城市的地理特征和水、气、地质等条件及长远发展要求,选择城市居住区的最佳区位和发展规模。第二是节能低耗无污染。即在建筑材料的使用上坚持环境保护原则,避免由于建筑材料的原因造成光污染、化学污染、放射性污染等。充分考虑建筑物的朝向、间距等,科学处理住宅采光、室内通风等问题。第三是应用生态技术处理生活排泄物、生活垃圾问题。第四是通过增加居住区绿地,推广屋顶绿化、垂直绿化、湖河溪流水体的坡岸绿化等,大幅度提高居住区绿化覆盖率。居住区内必须设置集中公共绿地。居住区公共绿地大于人均1.5·。第五是增加居住区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扩大居民文化生活及体育健身空间,满足市民文体需求。

3.3 增加财政投入,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财力保障

一是加快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除了传统的交通、能源、饮水、通讯等方面外,还包括环境保护、生态服务、减灾防灾、信息网络等新的领域。城市各项基础设施系统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必须整体规划与设计,避免建设的滞后性和盲目性,生态城市建设规划要保证这些基础设施各系统之间的协调性及对生态环境的支撑作用。对达标、适应需要的污水和垃圾收集及处理系统是生态城市建设最基本的要求,过去长期得不到重视,远落后于城市发展和其他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应按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加快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发展分类、密闭、压缩、资源化的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加强再生资源回收、综合利用和危险废物安全处置工作,促进城市环境的优化。二是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及园林绿化。生态城市的建设必须重视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要把城市的能源系统、污染处理系统、食物供应系统结合起来,从而使完善的基础设施能够修复经济发展对环境的破坏。同时,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从最大限度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出发,因地制宜,选择绿化树种、灌木的搭配及花卉的点缀等。遵循文化原则,充分考虑重庆城市的文化特点、历史脉络、地域风俗,将其融入园林绿化之中,使重庆园林绿化向着充满人文内涵品位的方向发展,丰富城市内涵,助推都市旅游产业发展。三是构建城市清洁及建筑能源系统。通过改变城市原有的能源结构和利用方式,实现城区无原煤直接燃烧,推广天然气、太阳能、电力等清洁能源,实现城市能源清洁化、低碳化。加大重庆丰富的地热、风能开发,余热利用和储能技术等发展。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建设、改造和使用过程中,严格执行节能标准,采用节能技术、设备和材料,提高保温隔热性能、制冷效率。对新建筑节能给以政策优惠,对老建筑节能改造给予补贴。同时完善供水、供电的分户计量,阶梯计费,利用经济手段鼓励节能节水,提高城市资源对人口的承载能力。

3.4 在建设中强保护,提高生态城市建设效果

一是加强城市自然生态保护。包括水、土壤、大气、自然景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构建。通过城市自然保护改善城市环境、塑造城市特色、提高城市生活质量。在城市建设中充分利用所在区域的自然因子,通过依山傍水,利用自然森林、河流、湿地进行建设,充分发挥其生态功能。二是大力发展绿色高效公共交通。以大容量快速公共交通系统为主导,对铁路、地铁、轻轨、快速公交、停车场等系统进行全面规划、科学布置、精心施工,形成方便快捷、高效低碳、人性化的公共交通体系,提高市级政府财政对公共交通消费者的优惠,促进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同时还可以通过优化城市功能分区和道路交通管理系统,降低交通需求总量,促进交通通畅,减少机动车尾气和噪声污染,降低交通碳排放,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三是构建城市和谐水系。水系是城市重要的功能载体、生态之魂。生态城市的水系既包括各种自然和人工水体,也包括给排水系统。它们承担着蓄雨排洪、分流下渗、补充地下水源、提供生产生活用水、生态绿化用水、废水处理回用、美化景观、缓解热岛效应等多方面的生态功能。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着力构建城市区域水循环系统,将污水资源化循环利用和节水、节能紧密结合,实行水环境综合管理,大力提升水环境质量,构建和谐水系。特别是重视增加城市透水地表面积,就地渗蓄,减少地表径流,恢复植被及修建蓄水池塘、洼地等人工湿地,最大限度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四是提高全民生态城市建设意识。首先是广泛开展保护生态宣传教育,普及环境科学知识,倡导生态文明,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生态城市建设的舆论氛围。其次是大力倡导绿色生活理念,引领健康生活方式。目前国际上倡导的绿色生活方式要求遵循“5R”原则(“Reduce”节约资源,减少污染;“Reevaluate”绿色消费,环保选购;“Reuse”重复使用,多次利用;“Recycle”分类回收,循环再生;“Rescue”保护自然,万物共存)。当前重庆市现代化建设正处于快速城镇化时期,并伴随着农业转型和工业化提速,面临着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气候变化压力,建设生态城市、走生态文明之路是重庆市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

[2]中国政府《十二五发展规划》

[3]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 (2009) 3号》

[4]中共中央关于重庆市成为城乡统筹示范区的决定

[5]国务院批准重庆市建立内陆保税港区的决定

[6]中共重庆市委《四届代表大会报告》

[7]重庆市人民政府《十二五发展规划》

加快林业发展 建设生态辽宁 篇3

辽宁北临科尔沁沙地,东西两侧为山地丘陵,南部是2290多公里的海岸线,中部为辽河平原,大致是“六山一水三分田”。这样的地理特征决定了林业在辽宁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加强林业生态建设,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从根本上改善辽宁人民生存状况、促进辽宁全面振兴的客观需要。因此我们在“十一五”规划中,不仅提出了经济发展、人民生活、能源消耗、社会事业等方面的指标,还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辽宁,让辽宁天蓝、水清、地绿,山川更加秀美。

近年来,辽宁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中,着力加强了林业建设。“十五”期间,全省完成造林面积2328.3万亩,比“九五”期间增加了809.3万亩,森林面积和蓄积持续增长,林分质量显著提高,实现林业产业产值957亿元,比“九五”增加一倍。目前全省有林面积已达到7900万亩,比“九五”增加了1000万亩;林木蓄积量达到了2.4亿立方米,比“九五”增加了6000多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了35.13%,比“九五”增加了3.17个百分点,林业建设呈现出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辽宁是全国的老工业基地,生态建设历史欠账多,工业污染负荷大,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也很突出。辽宁林业建设任务还很艰巨,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分布不均衡;水土流失面积达6000多万亩,还有近千万亩荒山亟待绿化,1300多万亩沙化土地需要治理。辽西北地区与科尔沁沙地接壤,目前尚有2000多个村屯受到荒漠化的严重威胁。

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建设生态辽宁,必须把以林业为主体的生态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地位,充分认识林业建设在整个生态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森林具有调节气候、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美化环境、净化空气、防治污染等重要生态功能,实现林业大规模、高质量发展,是建设生态辽宁、实现辽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

林业发展不仅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也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林业作为一项产业,为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人口就业和农民增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近年来,辽宁的苗木、花卉、山野菜、中药材和森林旅游等产业发展迅速、势头很好,不但为城市绿化、荒山造林、美化环境提供了条件,也给农民带来了丰富的财源。“十五”以来启动的林业重点工程,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去年全省实现林业产业产值260亿元,对农民增收发挥了巨大作用。退耕还林工程实施5年来已使57万户农民直接受益,退耕农户由垦荒种粮转变为种树育林,得到的国家补贴累计达20多亿元。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我们将农村绿化摆到重要位置,着力建设城乡一体的绿化体系。今年已将“绿化村屯,美化家园”作为义务植树的重点,开展了“绿色小康村”创建活动,通过完善农田林网,扩大四旁植树,增加村屯林草覆盖,改善了农村自然环境,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如同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只有生态建设没有产业发展的林业是不完整的林业,只抓生态不抓产业的林业是没有活力的林业。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要树立现代林业的发展理念,在加强生态建设的同时,毫不放松林业产业发展,充分发挥森林资源丰富、可再生、绿色无污染的优势,努力实现生态建设产业化,既使山川增绿,也使群众增收。

“十一五”期间是建设生态辽宁的关键时期。林业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深化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努力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加快建设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确保全省森林资源持续稳定增长,到2010年林业产业产值实现1500亿元。围绕这一目标,我们确定了辽东为生态建设和保护的核心区、辽中南地区集中搞好沿海防护林和村镇绿化、辽西北以荒漠化土地治理为重点的战略布局,加快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努力实现辽宁林业的跨越发展,构建以绿色辽宁为主体的生态辽宁。

近一个时期我们将突出抓好三项工作。一是积极推进体制改革。去年以来,我们全面启动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林权制度改革是林业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是解决林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的长效机制,是“十一五”必须抓好的重点工作。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积极探索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新形式。加快建立以林权交易为核心的林业要素市场和相关服务体系建设。二是加大對林业生态建设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导向,企业、个人和社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开放式林业投入新机制,谁投资、谁营造、谁收益,使广大造林营林者从林业发展中得到实惠,调动城乡各方面积极性,形成千军万马植树造林的新局面。三是努力促进管理进步,提高森林经营管理水平。强化森林资源管理,控制森林资源过量消耗,确保资源总量持续增长。对林业建设项目资金实施全过程监管,注重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林业既是一项重要基础性产业,又是一项公益性事业,具有社会性、长期性和艰巨性的特点,事关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长远利益。因此,我们把发展林业作为“十一五”规划和建设绿色辽宁的一项重点任务,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主要领导同志切实把林业发展工作抓实抓好。要坚持把林业建设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规划,全面落实林业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制。要认真落实有关政策措施,充分保障林农的合法权益,维护林区的社会稳定。要千方百计增加对林业建设的投入,把公益林建设、管理和主要基础设施的投资,纳入各级政府的公共财政预算体系,形成长期稳定的投资渠道。要加大林业宣传的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生态文明意识,使全省人民充分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我们决心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林业生态建设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采取扎实有效措施,努力推进我省林业大发展、快发展,为建设山川秀美、生态和谐的新辽宁,为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而不懈奋斗。

发展生态农业 加快建设生态安仁 篇4

建成生态经济型林业模式

根据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党委书记王玉林及有关领导关于组织有关专家对黑龙江垦区西部环境恶劣农场生态林建设和其它农场发展林业产业组织调研,尽快拿出意见的要求,农垦总局林业局聘请了全国著名林业专家对和平、绿色草原、克山、富裱、引龙河、龙门、格求山、大西江、荣军、七星泡等场林业现状进行了全面考察,并对下步发展提出了宝贵意见。现状

a.植树造林成效显著.基本形成了以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多层次的防护林体系.区域恶劣环境得到了有效控制。垦区至今营造并保存以农田防护林、水源涵养林为主的人工林46.0万hm,使垦区旱田林网化达95.0,营区绿化覆盖率达lg.8,森林覆盖率由1978年的7.6 增至1 5.1。近两年垦区实施多元化造林,仅2001年春季全垦区完成造林2.8万hm,育苗l133hm,实现了双突破,全垦区家庭林场达1 2l8户,2001年春家庭林场造林3333hm,民营苗圃91个,育苗273hm .和平、长水河等场营造还欠(款)林近667hm,退耕造林6733hm,完成绿色通道667hm 以上,涌现出了一批造林绿化典型。垦区西部干旱、盐碱、沙化严重的和平、绿色草原、富裕等场.将造林绿化作为生存之本去抓.克服了干旱、沙化等不利因素.每年造林都在257hm 以上.使这3个场森林覆盖率分别由1 980年的0.1、0.7、0.4 增至20.4、1 5.d、8.0,为发展农牧业、保障人民生产生活提供了必要的生态屏障,为三北防护林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b.林业产林蓬勃发展,并逐步成为农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农垦总局将发展林业产业提到日程,尤其从2000年秋季提出实施生态经济型林业发展战略的口号,开始全面发展林业八大产业(基地),使垦区经济林、用材林、食用菌、中草药以及养殖业得到蓬勃发展,成为职工致富、农场增收的重要产业。垦区西部4个分局在进行大力科学植树造林、建好绿色生态屏漳的同时,抓住市场契机,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大力发展育苗、食用菌、经济林等产业。一是发展苗术产业,抢占菌术市场。大西江农场发展金丝柳、速生杨苗467hm 以上,创产值1000万元,安置职工510人,在北京、河北建立了lOOhm 的育苗窗口,为苗术打人西北市场奠定了基础。七星泡、嫩江农场不仅苗术全、外销好,而且在周边市县承揽了一批绿化工程,刨造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克山农场积极引进新品种,培育新树种,以新奇特抢占苗术市场,2001年外销700万株。富裕牧场家家户户培育银中杨,成为职工致富主要产业。二是发展中草药,走特色种植之路。格球山农场龙胆草面积发展到6.7hm,九三分局甘草、黄芪、龙胆草、水肥蓟等达133.3hm,沙河农场2001年播种刺五加1.2hm、龙胆草0.7hm。三是食用菌向规模化发展。龙门、锦河农场分别建成了香茹和术耳基地,2001年产量分 日为300t和1OOt,成为垦区食用菌产业的龙头。四是经济林走进西部。荣军农场83.3hm 沙棘长势良好,并建立了沙棘苗术扦插繁殖基地.为进一步规模化发展沙棘园奠定了基础。安达牧场40.Ohm 绥李2号、3号经济林已成为牧场“果、菜、牛”重要一业。九三分局纸浆林基地已开始启动,饲料杨也在黑龙江农垦林业学校、二九一农场试种。

c.总结筛选出一套具地区特色的林业良种良法技术。和平、绿色草原等场属欧亚草原南端,原生植被是以羊草等禾本科为主的耐早、耐盐碱植物,并伴生大量药用植物防风。该地区年降水量在300trim 以下,从理论上讲属无森林分布区。但经多年的艰苦努力.他们总结出一套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行之有效 的良种良法配套造林技术.成功地营造了大面积人工林,使区域森林覆盖率超过1 5,为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农牧业奠定了基础。一是和平牧场机械埋根造林技术:二是在造林地打对口抽井(每2hm 打1艰)灌溉抗旱造林技术:三是筛选出了耐盐碱、抗风沙的乡土树种,如加杨、敖包畦杨、青皮柳、柽柳等:四是总结出一整套先进育苗技术,如大棚育苗、容器育苗及珍贵树种扦插育苗和嫁接育苗等,在谈地区的林业发展中.已经形成了多种经营模式

d.建立了一支掌握一定先进技术、能打硬仗、敢想敢剖的专业队伍。垦区从农场林业科、分局林业处到总局林业局有近l 500名中专以上学历的林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管理垦区83.3万hm 森林,指导林业产业。一些技术骨干科学务实,大但创新,不仅在生态建设上总结出了科学布局、多层次发展林业的路子,而且在科学引种、多种方式育苗、建立林业产业基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林业成为农场经济的支拄产业,也为垦区发展生态经济型林业带了好头。2 存在问题

a.气候异常和持续干旱使大量人工幼林甚至一些成林死亡。和平、肇源、安达、绿色草原等场作物生长季节干燥指数K≥ 1.4(属无森林分布区).树木生长旺盛期与空气干燥期重合.地下水位叉大幅度下降(由于油田开发),使上述几场出水深度普遍由20m 延深到30m 以上.林术生长严重缺水,2001年春季早死率达l0,严重制约了造林的成活、成林。

b.垦区前期营造大面积纯林较多,尤其西部风沙干旱地区.由于适生树种较少,使该地区形成了大面积杨树、落叶松纯林,再加上近几年持续干旱和气候异常,导致该地区落叶松松毛虫、透翅蛾、杨干象甲、天幕毛虫等连续大发生。同时.由于防治机构、人员、经费等多方面原因,防治基本处于被动状态,致使大面积人工林停止生长或已经死亡,若不及时采取措施,虫害有迅速扩散的势态。

c.由于受资金困扰,一些有效造林措施和优良树种未得到有效推广和应用。如和平绿色草原两场打井造林成效显著,打1口对口抽井需1040元,可灌溉2hm 林地.增加直接成本525元/hm,再加上浇灌3次水费用、苗术费、栽植费等成本高达3450元/hm .而农垦总局补贴不足600元/hm .自筹部分企业难以承受 另外该地区有一些适生的优良乡土树种和部分长期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优良规划树种,适合单株扩繁大面积推广,但由于技术、资金等问题进展很慢。

d.在林业产业发展上存在跟风现象,对市场深层次研究不够,尤其在育苗上缺乏替代树种,歃乏科技含量高的产业,使林业产业生命力不强。

e.个别单位领导缺乏对林业在垦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短期行为严重.只想砍树不育林,不给造林绿化必要的投人,不提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截留挪用林业建设资金,存在活人栽死树,育树不成林现象。3 发展建议

据专家介绍,由于近年海洋温度升高,使土壤温度也升高,因此在,2004年前干旱还有加剧的趋势,尤其风害、干旱、盐碱将逐年加剧 另据专家介绍每667hm 森林所蓄水相当于1个200万m。的水库,垦区营造的46.7万hm 人工林,相当于建设了4亿m。水库。当森林覆盖率达20 时,林网内有效水可提高5 ~ 17 .每增加1ram 降水可使粮食增产1O.5kg,Ibm 因此治理风沙、干旱的根本出路在于兴林,林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基础的基础。林业必须承担起降低风速、减少蒸发、控制盐碱的重任,必须为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环境保障。垦区西部绥化,齐齐哈尔、九

三、北安等分局 场生态林业和林业产业的发展必须走大力植树,全面保护.兴办产业之路。

a.生态环境建设要实行一场一策,先解决“绿”的问题.再解决 优”的问题。① 在总体规划设计上:对和平、绿色草原等生态环境较脆弱的场,要以巩固和加强防护林建设为中心,控制草牧场盐碱化的进一步发展,提高防护林的抗逆性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实施草本灌术先行;对草场采取舍施饲养、草场轮牧、草原封育、人工种草 造林等措施,使草牧场恢复生机;坚持生态林、农田防护林、经济林、草原防护林方向不变,森林覆盖率必须达到25 以上。对九三,北安分局等环境 土质较好的场,在保护好现有资源和实施林业分类经营的前提下,要采用先进技术,加大商品秫营造力度,建成以商品林为主的林业产业,并坚持营造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经济林、特种用材林方向不变 ② 在造林方式上:对盐碱、沙化严重区耍先在养分富积区(即盐碱、沙化边缘土质相对较好区)优先造林形成亮点,逐步向外扩展,形成“见缝插绿”,围棋式造林,逐步缩小风沙、盐碱面积;对土质肥沃、环境优良区要先岗坡地、瘠薄地采取工程措施.如高台、起大垄等成规模片状营造多功能特种用材林(如饲料林、纸浆林和大径材林)。③在树种选择上:充分发挥乡土树种的优势,抓住优良品种和无性系.力求品种多样性。和平、绿色草原等生态环境较脆弱的场栽种抗盐碱的敖包吐杨、青皮柳、沙地樟子松、柽柳,以及可作饲料的柠条、锦鸡儿、禾本科羊草等(干旱区在无灌溉条件下不适合种豆科草);对齐齐哈尔分局查哈阳等土质、气候条件较好的场,可栽植中绥12、黑林、垂爆109等树种,发展沙棘林 在土质肥袄区以发展速生纸浆林、大径材林为主。④ 在技术管理上:在环境恶劣区以打井灌溉为主,在栽树时施用菌根肥、保水剂等,推广容器育苗;在土质肥沃区以栽种针阔混交林为主。人工林病虫害防治必须实施“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对病虫害多发区的林分要提前进行药物预防,对枯立木、病腐木要及时清除,防止虫源扩散、蔓延。

b.林业产业发展要充分利用地缘、资源优势,发展科技含量大、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高的产业。① 发展苗术产业。充分发挥垦区西部高抗逆性乡土树种的优势,本着生产一代、研究一代、策划一代、储备一代的原则,根据市场需求,随时更换品种。和平、绿色草原等场可培育当地乡土树种敖包吐杨和沙地樟子橙、柠条、柽柳、茶条槭、大果沙棘等,并可引人大扁杏改造天然山杏林(通过嫁接);九三.北安分局丑克山农场以培育中黑防、中绥12、银中杨等

速生杨,以及白桦、柞树、接骨术、云杉、樟子松、水曲柳、落叶橙、垂柳等树种为主,并集中建设好和平、查哈阳、克山、格球山、七星泡、大西江等场几个重点苗木基地,育苗全部以股份制和民营形式。② 建设好特种林基地。依托大西江农场苗术基地建设针对齐齐哈尔造纸厂的纸浆林基地,利用瘠薄耕地,采用超短伐栽培技术,选用中绥12、天演杨、迎春5号等速生杨及速生针叶树建设3.3万hm 纸浆林基地。利用适合牲畜食用的中林美荷杨,在奶牛、肉牛集中区建设3.3万hm 饲料林基地。在荒山宜秫地栽植松树、水曲柳等为主的长教大径材树种+建设珍贵用材林基地。在气候适宜医,建立以山杏、沙棘、绥李、小苹果为主的经济林基地。③建设好食用菌基地。以龙门、锦河农场为龙加快生态林建设步伐推进产业化发展进程建成生态经济型林业模式 韩渡 郭宝松 9头.发展以香菇、木耳为主的袋料食用菌生产.并开发采菌后废袋料加工绿色肥料项目.形成产业链。措施

a.继续加大森林保护力度。在组建森保科,实行森林防火指挥、监控、联网的同时,要立即在每个分局建设一个病虫害防治检疫站,并在5年内达到国家级标准,使垦区人工林病虫害防治率达80 以上。2001年下半年完成3个病虫害防疫站建设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工作。

b.完善林业产业管理体制。2001年下半年农垦总局将组建苗木集团.对内指导生产、推广技术,对外统一价格、统一标准、统一销售,尽快抢占苗木市场近期农垦总局将依托食用菌大户组建食用菌协会,对食用菌生产、加工、销售实行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加工,发挥北大荒绿色山产品的优势,抢占各大超市。中草药基地建设中品种选择上要以满足垦区各药厂为中心.建设服务于垦区药厂的原料基地.同时发展垦区外订单中草药基地。

c.深化改革,树立样板。农垦总局在继续加大垦区生态公益林投入,保证每年2.3万hm 造林任务的同时.要为发展林业产业提供启动周转资金,要深化林业产业体制改革,大力兴办家庭林场、民营苗圃.实行自费造林,股份制发展林业产业.不造无主林.不兴无主业,并建立八五四农场“万亩”示范林,沙河农场刺五加种子林.八五五农场刺五加原料基地.龙门、锦河、八五三农场食用菌基地.七星泡、龙门、克山、大西江、绥滨农场及黑龙江农垦林业学校苗木基地以及纸浆林、饲料林、经济林基地,树立一批典型.以点带面,全

面发展

d.提高认识,增强林业跨越式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各级党政领导必须用可持续发展的新思想、新观念、新知识去认识林业.落实好责任制,保证林业投入,为垦区林业实施生态经济型发展战略提供政策、组织、资金、技术保证,为实现垦区林业跨越式发展,确保垦区生态安全做出贡献。一是各单位要 按照农业现代化的总目标,结台本地区生态建设实际,提出至2010年造林绿化发展规划,并按照这个规划抓好落实;二是要加大造林绿化、森林保护投入,农垦总局对造林绿化要保证750元/hm 以上的投入,并且每年要拿出500万元用于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和林业科研,各农场要提足用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三是要建立各级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签定造林绿化责任状,实行重奖重罚,一票否决,使造林绿化伟业一代一代干下去,为建设山川秀美的新垦区而努力奋斗。

加快生态区建设,实现生态生产力 篇5

加快生态区建设,实现生态生产力

大兴安岭林区位于祖国最北部,处于黑龙江和嫩江源头,不仅是东北松嫩平原与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的天然生态屏障,也为下游的工农业生产提供水资源,其特殊的生态区位极其重要.但开发建设40多年来,由于过量采伐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森林资源锐减,生态环境极其脆弱,植被破坏容易、恢复难.当前,在生态需求已成为社会对林业的第一需求的情况下,我区作为以林为主的地区,要继续坚持生态林区的`发展定位,进一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逐步减轻对森林资源的压力,以摆脱对“木头财政”的依赖,加快生态区建设,实现生态生产力.

作 者:刘宝库 LIU Bao-ku  作者单位:大兴安岭加格达奇林业局营林公司,黑龙江,加格达奇,165000 刊 名: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英文刊名:INNER MONGOLIA FORESTRY INVESTIGATION AND DESIGN 年,卷(期): 31(3) 分类号:X171.4 关键词:生态区   特殊性   产业结构   管理体制  

加快生态发展 推动绿色崛起 篇6

为把陡水建设成为旅游专业重镇而努力

中国共产党上犹县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提出了“生态发展,绿色崛起”的发展主战略,“生态立县,旅游兴县,工业强县”的发展主路径和建设“生态、创业、宜居、平安、幸福上犹“的发展目标。陡水镇应成为实践主战略,实现总目标的排头兵。

陡水镇拥有享誉国家级森林公园和江西省重点风景名胜区的陡水湖,被列为赣州市重点旅游示范镇,正在申报省级生态乡(镇)。因此,在实施“生态发展,绿色崛起”主战略中,陡水是非常关键和十分重要的一环。为此,我镇提出了“凝心聚力,建设乡村旅游示范镇 善谋实干,描绘生态绿色新蓝图”的主战略;在操作层面上提出了“小步加快跑,务实加创新,推进陡水乡村旅游跨越式发展”的基本思路;确立以项目为点,以群众为面,以点促面,以面带点的基本策略。

发展生态农业 加快建设生态安仁 篇7

随着资源开发程度的提高和经济社会活动的加剧, 甘肃省局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 但总体上看, 全省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仍未根本扭转, 全省每年输入江河的泥沙高达5.47亿t, 许多河流来水量大幅度减少, 几大沙漠呈现出汇合的趋势, 各种自然灾害纷至沓来。环境恶化已成为人们生存、生产和生活面临的最大问题, 也正是甘肃在未来发展中需要加大力度去解决的。甘肃省“十二五”规划已经明确提出了要建设“三屏障四区域”的生态新战略, “三屏障”指构建以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为重点的黄河上游生态屏障、以“两江一水”流域水土保持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区为重点的长江上游流域生态安全屏障、以祁连山冰川与水源涵养生态保护区为重点的内陆河生态安全屏障。而“四区”主要是指加快敦煌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护区、石羊河下游生态保护治理区、陇东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土流失防治区、肃北北部荒漠自然保护区建设。因此进一步加快甘肃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规范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进行分类指导, 并把环境保护的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 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使生态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资源, 使生态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一、甘南高原区是重要河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 又是牧业发展的基础

在经济发展中, 要充分认识甘南高原的重要生态地位。草地资源是大自然的主体部分之一, 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是生态平衡的重要环节。甘南地处青藏高原东缘、黄土高原南缘与陇南山地西缘交界地带以及黄河、长江两大水系分水岭的独特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点决定了甘南高原具有重要的生态地位。甘南高原的植被资源是甘南州畜牧业发展和数十万牧民群众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是黄河、长江上游的重要水源涵养区和防止黄河、长江上游水土流失, 保护生态环境的天然屏障;甘南高原植被资源不仅对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且对黄河、长江上游甚至下游的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 充分认识甘南高原草地植被的重要生态地位, 改变以往只重视森林的生态功能而忽视草地在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环境等方面的重要生态功能的错误认识和倾向, 对保护和建设好甘南高原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甘南草地生态保护与建设是畜牧业可持续的基础甘南在经济畜牧养殖的发展中, 要保护好草原生态和森林植被, 在牧业中应改变传统的粗放的畜牧养殖业发展模式, 坚持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走草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之路。以建设草地生态农业为根本宗旨, 切实加强草地保护, 防止植被退化, 建立草地生态系统演替与畜牧业发展之间的动态平衡, 实现草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以建设优势高产的人工、半人工草地为重点, 要科技兴草;大力调整畜牧业结构, 大力发展季节性畜牧, 在草盛季节加快育肥, 秋季出栏, 加大品种选育与畜种改良;应用高效畜牧暖棚养畜技术, 改变靠天养畜的被动局面, 科技兴牧, 发展“两高一优”畜牧业, 结合甘南的实际, 加快畜牧业产业化, 走牧区繁育、农区育肥、农区种草、牧区补饲、农牧互补, 保护生态和牧业整体发展新路子。

二、建立实施草地生态保护与建设生态文明的主体功能区制度

从系统论和实践要求看, 我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主要包括决策制度、评价制度、管理制度、考核制度等内容。生态文明建设是—项系统工程, 需要从全局高度通盘考虑, 搞好顶层设计和整体部署, 要针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问题和突出问题, 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部署, 统筹各方力量形成合力, 协调解决跨部门跨地区的重大事项, 把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全面贯穿和深刻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建立好对生态文明评价制度, 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口标体系, 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制度、生态文化、生态人居等内容作为重点纳入到目标体系中, 探索建立有利于促进绿色低破坏循环发展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探索建立体现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价值的资源环境统计制度和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建立空间规划体系, 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开发管制界限, 落实用途管制, 健全能源、水、土地节约集约使用制度, 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 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所有者职责, 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制。建立健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联动机制, 按照谁受益谁补偿原则, 建立开发保护地区之间、上下游地区之间、生态受益与生态保护地区之间的生态补偿机制, 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把良好的生态系统尽可能保护起来。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 全面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和修复效益, 促进生态环境外部成本内部化。对领导者实行生态文明考核制度, 将反映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和环境保护成效的指标纳入地方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 大幅提高生态环境指标考核权重。在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 主要考核生态环保指标, 严格领导干部责任追究, 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 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者严格实行赔偿制度,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草场经营管理体制, 草地资源不仅是农牧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和畜牧业赖以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 更是保护生态平衡的不可替代的生态屏障。造成甘南草场“三化”的主要原因是草场的保护和建设工作没有跟上, 而保护与建设草场的根本出路在于激发广大牧民投身于草场保护和草场基本建设的热情和自觉性, 即必须树立草地资源价值观,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草场经营管理体制, 全面推行草场的有偿使用和承包经营, 彻底改变以往牧区“草场无主、放牧无界、使用无偿、建设无责”的传统思想和牧民重牧轻草、用草不养草、只索取不建设的畜牧业发展方式, 树立“草场有界、使用有偿、建设有责”的新观念, 促进农牧民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草地资源, 调动农牧民建设草地生态的积极性。建立健全严格以草定畜, 控制载畜量, 野外放牧成本低, 而超载过牧是甘南草场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牧户只知增加牲畜头数, 不知养护建设草场, 加剧了草畜之间的矛盾, 对草场的无限制掠夺利用已远远超过了其再生能力, 导致草原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因此, 有多少草, 养多少畜, 严格以草定畜, 控制载畜量, 无疑是甘南草地生态保护的一项重要措施, 牲畜超载部分要限期出栏, 加快周转、提高出栏, 减轻草场承载负荷;加强抗灾保畜基地建设, 彻底改变靠天养畜的被动局面, 缓解草畜矛盾, 切实保护草原生态环境。

三、建立和实施好草地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的长效工程

在甘南生态保护与建设的主功能区, 首先是实施好“三化”草场综合治理生态工程。要用系统论学进行科学论证, 因地制宜立项并尽早实施“三化”草场综合治理的生态建设工程, 如草地水土保持防治工程、水源涵养草地工程、退化草场治理工程、沙化草场治理工程、草地鼠虫害控制工程、草地围栏封育工程等生态工程项目, 不断加大对草地生态的治理力度, 从根本上遏制住草地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趋势, 并逐步恢复草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其次要建立和实施好甘南草地自然生态保护区。在发展畜牧业的同时, 对具有特殊生态价值的草地类型, 实行科学规划区的保护。如对已建立的莲化山自然保护区、碌曲尕海湖候鸟自然保护区、碌曲则岔沟自然保护区、玛曲黄河首曲湿地自然保护区等, 但还不够, 应通过新建甘南草地自然生态保护区, 扩大保护区面积, 更好地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栖息地和多样性。同时, 在保护的前提下, 大力提倡生态文明的自然特色增长点。

再次要建立和实施好对草地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体系和数据库。建立草地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系统和数据库, 为草地生态系统保护、草地生态建设以及草地畜牧业的发展提供动态的详实数据, 促进草地生态保护与建设和草地畜牧业发展的科学决策。

四、结语

发展生态农业 加快建设生态安仁 篇8

【关键词】生态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生态城市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依托现有城市,根据生态学原理,并应用现代科学与技术等手段创建可持续发展的人居模式[1]。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目的是用来促进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从而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人口生存环境质量下降的问题。那么生态城市的内涵是怎样的,为什么要加快生态城市建设进程,社会经济如何才能与生态环境进行可持续发展,针对这样一系列问题做出如下探讨。

1.生态城市的概念与内涵

“生态城市”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从广义上讲,是建立在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认识基础上的新的文化观,是按照生态学原则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社会关系,是有效的利用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狭义的讲,就是按照生态学原理进行城市设计,建立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2]。

2.加快生态城市建设进程的必要性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口数量的不断膨胀,这些因素使我国城市的生存环境无时无刻不进行着改变,然而这些改变虽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但随之而来的大气、水体污染,温室效应,大量的城市垃圾,交通拥堵,失业贫困,住房紧张等诸多城市问题严重地影响了我国城市的健康发展。

长久以来我国一直以传统的发展模式为主,这种通过高消耗和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促使“城市病”蔓延的发展模式,严重地阻碍了社会永续发展的脚步,在正视这一问题后,传统的发展模式便被以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相互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所取代,生态城市的建设便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中的重要一步,由于传统发展模式所造成的生态环境的破坏,远远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所以加快生态城市建设的进程成为节约和有效利用资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3.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怎样才能可持续发展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曾说过,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节能环保水平、从而实现未来经济的发展目标[3]。

要实现中国又好又快地发展,首先就要弄清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一个城市的发展片面地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却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如此虽快,却走入一个没有发展前景的尴尬境地,这种短暂的发展策略又何谈未来呢?发展的好与快本身并不矛盾,快应以好为基础,只有发展的好,才能快的起来,只有与环境和谐地相处,顺应生态的经济规律,城市才能永续发展,经济才能持续腾飞。

弄清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首先要弄清二者之间的依存关系,生态环境供给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料与场所,社会经济依存于生态环境,它唯有遵循生态经济规律才能得以长远地发展。

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怎样才能可持续发展,其具体措施如下。

首先,做好生态城市的整体规划。城市的规划是决定一个城市的发展方向和质量,因此它代表了一个城市发展好坏的先决因素,生态城市的规划应将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置于规划的各个环节的首位来考虑,它应按照生态学原理,将人看做为生态系统中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进行规划,以空间的合理利用为目标,结合本城市的地理环境,城市特色进行整体的系统规划,优化城市发展区位和空间,使城市的自然、经济、社会三大生态系统的结构进行科学地布局[4]。城市的科学规划是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基础。

其次,大力发展城市绿化。城市的绿化程度是衡量生态城市的重要标准之一,打造绿色城市是向生态城市转变的重要环节,一直以来城市的高强度开发挤占农业和绿化用地,为了满足工业开发的需要,城市绿地面积愈来愈少,城市工业化发展释放大量的热能,但又缺少植被的覆盖,造成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植物是最天然最有效同时也是最经济的“空气清新器”。因此,杜绝高强度开发,大规模发展城市绿化之举势在必行,城市绿化应是具有生物多样性高、结构复杂、生态效益高、人工养护少的特点[5]。另外,构筑城市公园体系,公路居民区绿化带体系,城市绿化隔离带体系,城内和城郊的自然生态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城市森林框架系统的建设与规划不仅可以维护生态平衡,缓解城市空气污染,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更可以兼顾社会的生态效益和诸如林业,景观园林產业,旅游业等社会的经济效益。大力发展城市绿化,最终达到城市中的人与天然自然、人工自然的良性互动。

再次,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发展生态产业要发展生态型产业及高级组装工业,高级电子器械,服务业等技术密集型产业。推行以不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清洁工业与资源节约技术,积极推动金融、科技、电子、信息等高科技产业。建立生态工业园区,将造纸、化肥、水泥、医药、化工等产业移入园区,构建企业间,园区间的废料的再利用、再循环的网络、链条、乃至闭环循环链条;以最大程度减轻工业对城市污染的程度,努力使污染“变废为宝”,让工业也形成“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这样的生态结构,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效益的稳步提升。

第四,调整与规划城市人口结构。这着重以调整和规划城市人口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分析。

在人口数量方面。我国的城市人口的分布出现了大城市人口数量持续膨胀,而小城市人口老龄化严重的趋势,由于城市发展的水平与层次不均,经济发展迅速的大城市吸引了大批寻求机遇与发展的青年人,从而引起人口激增;人口密度增大导致竞争激烈,住房紧张,生活环境难以治理等一系列问题,而那些小城市由于缺少了那些充满活力,出外寻求发展的青年人,使本来经济就相对薄弱的城市更加缺乏朝气,缺乏竞争力,城市运行机制缓慢老化,人口的老龄化严重。只有经济的发展才能吸引人才的流入,注重发展小城市的经济发展是调整城市人口数量的有效途径。

在人口质量方面。生态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必需要有有素质的人口条件作为支撑,有道德素养,善待自然、爱护生态,易于教育的人才能自觉地履行环境保护的义务[6]。城市人口结构相对复杂,所以若想使生态城市得以良好地建设与发展,必须大力发展生态教育,营造保护环境的生活氛围,提高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与道德修养,尽最大努力将环境科学知识进行宣传与推广,将环境保护列入各行业各阶层的学习范围之内。将学习生态环境知识推向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的同等地位。培养既具有科学文化素养又具有生态环保意识的城市公民。■

【参考文献】

[1]崔雪松,李海明.我国生态城市建设问题研究[J].经济纵横,2007(2).

[2]生态城市[EB/OL]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94698.htm.

[3]十七大专题报道[EB/OL]人民网http://cpc.people.com.cn/GB/104019/104098/6378436.html.

[4]兰世惠,杨绍安.论生态城市建设[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2004(6).

[5]胡新民.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J/OL].社会科学论坛,1998(3).

关于加快发展生态经济的建议 篇9

民革温州市委会

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充分发挥生态优势,挖掘生态潜力,发展生态经济,做好生态文章,走出一条富有温州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是我市亟待解决的一大课题。

一、我市生态经济建设现状

近年来,我市在发展生态经济方面因地制宜,创造性地采取了一些举措,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在调研中,我们也发现我市在生态经济建设中存在和面临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

㈠ 宣传不到位,群众生态意识淡薄

我市生态经济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部分干部群众对“生态经济”概念模糊。工作实践过程中对牺牲生态平衡为增长点的经济发展方式还没有危机意识。百姓致富愿望强烈,功利心强致使其在发展经济与生态相冲突时,往往注重一时利益,选择保护经济,牺牲生态平衡。

㈡ 长期积累的环境污染与短期治理存在着困境

在经济发展中,长期以来积累了一大笔环境污染的旧账,今天面临各方面的治理压力,出现治理污染中的短期困境。比如温瑞塘河,近年来,虽然投入了大量资金,做了大量工作,综合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但是由于污染物排放总量仍超过环境所能承受的容量,整治效果仍不够明显,根治塘河污染仍任重道远。

㈢ 传统产业过度发展,节能压力大

1.节能降耗任务艰巨。我市以传统产业为主,其特点是生产工艺落后、--

劳动力密集、高消耗低效能。

2.要素制约日益凸显。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对要素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日渐明显。

3.部分工业园区、企业产能不高。由于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进展缓慢,引入企业标准不够科学,把关不够严格等诸多原因,有些企业取得土地尚未建造厂房或建好厂房用于出租或转让,没有真正生产或产能低,没能发挥最大效益。

㈣ 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

我市特色农业资源丰富,但三垟瓯柑、茶山杨梅、丽岙花卉等特色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同时因为土地资源短缺,城市化建设还在使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富余劳动力转移,进一步阻碍传统产业发展。

㈤ 旅游业亟需生态化发展

旅游项目多头审批,市场促销各自为政,信息资源相互隔绝,旅游主管部门难以协调旅游生产要素的均衡发展,致使项目招商难度大,项目推进乏力,行业管理与协调力度弱化。旅游基础设施还不完善,尤其是交通设施,致使景区(点)接待能力和景区档次不高。旅游专项资金不能落实到位。我市山水资源丰富,但是一些小水电的无序开发,严重破坏了景区的地形地貌和水体景观。

二、我市生态经济建设建议与对策

近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居民消费率上升,服务业比重和城镇化水平提高,城

--

2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增强。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中共温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六城联创”,是立足温州实际,着眼于促进温州转型发展,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要实现上述目标,发展生态经济是我市的必然选择。

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强化支点,建立健全考核机制

把生态文明建设的考核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积极探索绿色GDP考核体系,在政绩考核中不仅看经济指标,还要看人文指标、资源和环境指标。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制定出台有利于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价格、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方面的政策体系,使鼓励发展的政策与鼓励环保的政策有机融合,将环保投入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建立稳定增长的财政投入机制。建立健全补偿机制,加大财政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力度。积极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工作,引导和补助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等生态产业重点项目。建立健全约束机制,通过资源有偿使用和污染者付费政策,增强企业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排放的意识。此外,加强行政监察力度,对违规行为重罚严管,建立建全问责制度,明确划分行政人员的权力与责任,对违反制度、玩忽职守行为进行责任倒查追究。同时做好评先奖优工作,鼓励优秀企业,促进企业参与生态经济建设的积极性。

(二)把握重点,大力发展生态工业--

当前,工业经济是我市经济的重要支柱。生态经济并不是简单排除工业化,而是在工业化进程中,导入生态化、智能化、低碳化的新解决方案,使传统工业化成为一种低能耗、低排放,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优先发展环保产业,着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并与主导产业相链接,提高产品附加值。按照把污染源控制在有限范围内的原则,在发展空间布局时,将污染严重、资源耗费高的重化工业安排在一定的区域内进行集中布局。不断提高清洁生产技术开发水平和创新能力,在特色产品制造集聚的区域,探索建立循环经济产业链。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加强监督管理,使节能减排取得实际成效。

(三)发挥特点,着力发展生态农业

我市农业要充分发挥依托城市、服务城市、与城市共融互动的显著特点,从“种养”向“走看”、打造生态“菜篮子”转变。要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在抓好瓯柑、杨梅、花卉等特色农业发展的同时,积极发展都市型、生态型、观光型农业。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并使各业之间互相支持,相得益彰,提高综合生产能力。要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农业技术体系,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围绕特色主导产业,鼓励和引导城乡资本,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积极推进农业功能开发,大力发展休闲、观光、旅游农业,构建集生产、经济、生态、文化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农业。

(四)开掘新点,加快发展生态旅游

我市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极具发展潜力。当前,要进一步认识生态旅游的内涵,注意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将发展旅游产

--

4业与生态保护、经济发展、城乡统筹、新农村建设等工作结合起来,制定出科学完整的生态旅游发展规划,努力探索新的机制体制,走出一条既保护好环境又能让群众增收的生态旅游发展新路子。合理布局生态旅游基础设施、保护设施和必要的旅游接待设施,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建设“美丽乡村,绿色家园”为抓手,打响旅游生态品牌。及时处理好景观用水与小水电开发利用的矛盾。各类生态旅游项目都要认真做好环境影响评价,杜绝不切实际的盲目开发和对资源环境造成破坏的开发行为。推进生态旅游精品建设,开展景点试点和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工作。

发展生态农业 加快建设生态安仁 篇10

加快建设福建海洋生态经济圈的思考

福建是我国沿海经济较发达的.省份,建设福建海洋生态经济圈,对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繁荣带,建设福建生态经济大省具有特别重要的战略意义.

作 者:林国华 林卿  作者单位:林国华(福建农业科学院,福建,福州,350003)

林卿(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福州,350002)

刊 名: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PKU英文刊名:FUJIAN TRIBUNE(A ECONOMICS & SOCIOLOGY MONTHLY) 年,卷(期): “”(1) 分类号:F326.4 关键词:海洋   生态经济圈   战略  

加快建设盐亭生态经济强县 篇11

2015年,盐亭全面推进基层人事制度改革等18项重点改革,通过全面深化改革释放潜能、激发活力、争取先机,加快建设生态经济强县,为绵阳建设西部经济文化生态强市作出积极贡献。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步伐,推动新型工业高效高质发展。加强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积极招商选资,引进资源消耗少的科技环保型企业,着力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积极创建循环经济示范产业园区,进一步提升园区的吸引力。围绕机电、建材、医药三大主导产业,大力引进环保的新型建材、生态医药食品等科技型、环保型企业,加快推进众一产城、迪奥制药等项目建设,促进品慧半导体高效光源及灯具、奥特龙欣新材料原料等项目尽快落地。积极引导现有企业整合资源、优势互补、抱团发展,打造知名品牌,积极实施“互联网+”发展战略,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深化城乡统筹发展改革,加快建设生态城市。建立健全城乡统筹发展机制,大力推进“山水田园城市”和特色小城镇建设,走一条具有盐亭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加快推进老城棚户区改造,拆除一批老旧的影响城市形象和功能的建筑物,规范农贸市场,加快鸿瑞国际城、瑞地滨江等房地产项目建设,启动文化馆、中医院、原云溪中学等片区的拆迁和改造,加快石岭片区的恒都商业广场、水晶郦城、阳光水岸等项目建设,大力推进石龙片区的活性白土搬迁、土地整理,加快梓江之星、梓江锦城、石龙佳苑等项目建设。进一步创新城市治理方法,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文明创建活动,打造更加清洁、畅通、文明的城市环境。

——抓住新一轮农村改革的契机,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围绕解决好“地怎么种”“由谁来种”“种什么样的东西”等问题,围绕助农增收,积极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大力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鼓励城市居民、返乡民工、大学生等积极投身农业产业化发展,在工商注册、创业资金扶持、粮食补贴等方面给予帮助和扶持。完成农村土地、房屋、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加紧建立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市场,积极培植农村产权交易中介机构,推动农村产权流转公开、公正、规范运行。大力发展优质安全农产品基地,全面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推动梓江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带纵深发展。加快国家级核桃基地建设,积极培育有机生态农业地标品牌。抓好梓江休闲观光农业带旅游产业规划和旅游要素发展,建成一批星级农家乐,形成具有盐亭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环线。

——推进投资融资体制创新,积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立足盐亭作为丝绸源头的优势,放眼丝绸之路经济带,创新思路研究开发嫘祖文化资源,包装、储备一批具有盐亭地标意义的项目。要强化企业投资主体地位,精减投资领域行政审批事项,充分利用盐亭籍在外成功人士较多的优势,积极引导他们回乡投资创业,大力发展“归雁经济”。加大城市资本运作力度,拓宽城乡基础设施、公益设施建设投融资渠道,支持、引导更多民间资本投入公共服务领域。创新民间投资机制,积极推广PPP等投融资方式,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投资、建设和运营县内基础设施和公益性事业项目,为项目建设争取更多资金。

——完善社会体制改革,进一步办好民生实事。强化教育引导、处罚惩戒、生态补偿、资源有偿使用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切实加强生产生活污染源控制与治理。突出秸秆还田、弥江河全域治理、生态农产品打造等工作重点,启动养殖污染治理工程,进一步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质量,让盐亭有更加清新的空气、清净的环境、清洁的水质。统筹推进教科文卫社保就业改革,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全面推进教育改革。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丰富群众文化体育生活。加快城乡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向乡村流动。积极做好扶贫帮困、弱势群体救助。加强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完善多元化调处工作机制,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事业。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为生态经济强县建设提供政治保障。全面推进纪检监察部门的改革,严格执行中央、省、市关于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认真查找、彻底整改思想、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健全预防腐败体系,完善惩治腐败制度。充分发挥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依法监督、建言献策、联系各方、维护稳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积极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和政协依法行使职权。扎实开展好新一轮“两下两上”“三同四百”和“双联”活动,切实加强班子自身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各级领导班子政治鉴别能力、动员组织能力、驾驭复杂局面能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培训提升、人才引进等制度,加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

上一篇: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教学大纲下一篇:奶牛繁殖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