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下的城市生态建筑论文

2022-05-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风景园林可以说既古老又年轻,原因在于园林与风景在我国自古便已存在,并且糅合了不同时代下的社会价值观念、文化元素、地域特点等多种内容,一度在人类生活环境打造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尤以苏州园林、北京园林等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而在现代社会,园林不再属于一种单调的地位和身份的象征,而是逐步发展成为服务大众的公共建设。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生态文明下的城市生态建筑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态文明下的城市生态建筑论文 篇1:

生态理念下郊区新城转型发展路径探索

摘要:新时代,我国对于生态理念下的城鄉规划空前重视。在长期快速工业化与城镇化的推动下,城市的人口与功能等要素过度集中及蔓延式的空间拓展方式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而应对这一问题的基本策略就是建设郊区新城。在传统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前提下,寻找郊区新城转型发展路径是对于现实问题的积极回应。本文在整理国际城市规划领域生态理念与郊区新城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生态理念对于我国不同发展阶段郊区新城建设的影响,并以成都新版总规中郊区新城新津为案例,重点研究空间规划对于生态理念的承载方式,尝试探索生态理念指导下适于郊区新城转型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生态理念;郊区新城;转型发展;新津

doi:10.3969/j.issn.1002-8439.2018.06.009?

Exploring of the Transformational Development Path for Suburban New Towns Based on the Ecological Concept: A Case Study of Xinjin in the City of Chengdu

YUAN Zhaoyu, DU Rui, ZHU Zhijun, LI Yonghua

1 研究背景

生态文明、绿色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人与自然[1] 。对应城市规划工作,就是要处理好生态环境、城乡建设与人之间的关系。2017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8.52%[2],工业化与城镇化在加速推动现代化进程的同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作为人口主要聚集地的城市相继爆发“城市病”,而本应是田园诗画般的乡村,也受到环境污染等“乡村病”的困扰,城乡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郊区新城的区位优势明显,并且兼具城乡特色,可以在城乡与生态之间较为有效地发挥协调作用。正是基于这一特点,郊区新城需要更多的规划引导,否则不但难以展现其优势,反而可能成为引发生态冲突的“前沿阵地”。贯彻生态理念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通过划定“红线”进行“塑封式”的保护,而是需要彻底转变传统发展路径。新时代,生态文明将全面取代工业文明成为引领人类社会发展的新动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旨在通过系统梳理生态理念与郊区新城理论,并结合2017版《新津县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的项目实践,尝试探索适合于生态理念下指引郊区新城转型发展的路径。

2 生态理念与郊区新城理论概述

生态理念的内涵丰富,它反映的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思想。本文从城市规划专业角度所讨论的生态理念侧重于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及不同发展阶段生态理念对于城市职能、空间布局、产业选择等方面影响的总结。结合郊区新城的发展历程,本文将二者的理论综述划分为三个阶段。

2.1?生态意识与人类文明进程相伴

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不断地认识自然生态,利用自然生态的过程,而生态理念正是萌发于这一过程,最初是从产生生态意识开始。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道法自然、因地制宜的思想,而“天人合一”就是这种生态哲学观的高度概括。而西方社会如古希腊、古罗马时期也在城市选址、布局形态等方面强调要考虑地形条件等自然要素。十八世纪工业革命之后,生产要素加速向城市汇聚,城市的扩张不断吞噬着周边的自然田园,大量化石燃料的消耗与废弃物的排放造成大气和河流的严重污染,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极速下降。以伦敦为例,仅1831年至1866年,由于水污染而引发的霍乱就达四次,夺去了大量的生命[3]。一系列严峻的生态问题迫使人类重新审视对于生态环境的态度,生态意识开启了向生态理论转化的过程。

2.2?生态理论与郊区新城理论相遇

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的英国诞生了最早的郊区新城理论。1898年,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E. Howard)提出“田园城市”的概念,这被认为是现代生态城市与郊区新城理论的滥觞。1922年,恩温(L. Enwin)提出的“衛星城市”理论是对于“田园城市”的进一步补充。这一时期已经有学者开始用区域的视角来研究生态与城市的关系。1915年,英国生物学家格迪斯(Patrick Geddes)出版了《进化中的城市》一书,强调了城市和区域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认为人类社会只有和周围自然环境在供求关系上取得平衡,才能保持持续活力[4]。1938年,美国社会哲学家芒福德(Lewis Mum Ford)也发表相似观点,并强调进行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时,必须认真研究生态系统,提出实事求是的措施[5]。而对于郊区新城与中心城功能联系的讨论也在进行中,芬兰建筑师沙里宁(Eliel Saarinen)提出的“有机疏散理论”认为并不一定需要另外新建独立于中心城市的卫星城,而可以通过建立与中心城市有密切联系的半独立的城镇,来定向发展达到同样的目的[6]。二战后,郊区新城理论与生态理论进入到实践阶段。1945年制定的大伦敦规划通过设置外围的绿化环及规划8座郊区新城来限制伦敦蔓延。之后五年间,在政府主导下英国又先后建设了三代郊区新城,自此,郊区新城建设运动在世界范围兴起。20世纪60年代法国巴黎规划了五座郊区新城作为市区的补充,并且通过建设五条绿带和发展郊区农业以构筑“自然平衡保护带”(ZNE),达到生态平衡[7]。第一轮日本东京区域规划借鉴大伦敦规划“绿环+新城”的模式,建设了新宿、涩谷等8个副都心城市,以及横滨、千叶等9个特色新城,形成了多中心的空间结构[8]。以纽约为代表的美国郊区新城建设受“边缘城市”理论的影响较为明显,相比于其他国家更体现了市场自发特点,而且更加强调功能的复合性与独立性。20世纪中后期,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取得丰硕成果。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是首次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城市与人类生态的研究课题[9]。国际生态城市运动的创始人、美国生态学家理查德·雷吉斯特(Richard Rigister)于1975年创建了“城市生态学研究会”,随后他领导并组织了一系列的生态城市实践与国际会议,有力地推动了生态城市理论的国际化进程[10]。概括起来,该阶段生态理论与郊区新城理论都得到蓬勃发展,但是二者之间主要呈现出的关系并不是相互融合,生态仍被看作是限制城市蔓延的工具。

2.3?生态文明与郊区新城模式相融

进入21世纪,在“绿色城市、低碳城市、精明增长”等新发展理念指导下,城市蔓延的趋势得到了遏制,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追求的目标,生态理念也向着更高层级的生态文明转变,并将取代工业文明成为社会发展的新驱动力。郊区新城建设模式也渐渐地采纳了生态理念,这时期亚洲已经取代欧美成为生态型郊区新城实践的重要阵地。韩国于2003年提出以生态城市和智慧城市为目标打造松岛新城;2006年起,阿联酋开始着手打造世界第一座“零碳排放”生态城市“马斯达尔”;2007年我国与新加坡政府联手打造的中新生态城也已于天津破土动工。新的历史阶段,生态已经不再是郊区新城建设中所涉及的一类要素,而是成为需要被充分尊重的前提条件与努力追求的目标。

3 我国郊区新城建设中生态理念演进历程

与国际经验类似,我国郊区新城在建设过程中对于生态理念的理解与运用经历了由简单到综合,由借用概念到视其为目标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概括为四个阶段。

3.1?传统路径指引,“前生态理念”时期郊区新城开始起步

总体来讲,我国郊区新城的发展与城镇化进程同步,其快速发展期始于改革开放。最初是以卫星城、郊区组团的形式出现,郊区新城的概念于21世纪初开始出现在城市的总体规划之中。2001年国务院批复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中,明确提出把上海市域分成中心城、新城、新市镇、中心村四个层级。而2004年批复的《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也在原有卫星城基础上,规划了具有相对独立功能的11座新城。这阶段的郊区新城基本上是依托传统县城或是规模较大的小城镇发展起来的,乡镇工业是重要动力。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的乡镇企业快速提升了经济规模并奠定了城镇化的基础,但水平相对较低的工业化与城镇化也使得萌发初期的郊区新城付出了牺牲生态环境品质的代价。这时期小城镇特征明显的郊区新城粗放利用土地,导致工业用地大量浪费,部分地区好大喜功,以城市的模式搞规划建设,盲目扩张面积,脱离实际,对于资源环境造成极大压力[11-12]。这个阶段郊区新城对于生态环境的意义与价值缺乏实质性的认识,因此将其概括为郊区新城发展的“前生态理念”时期。

3.2?被动认识生态理念,生态产业化加速郊区新城发展

郊区新城走出“前生态理念”阶段源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加入WTO后,我国传统产业结构遭遇严峻的挑战,面对市场压力,大中城市生产成本的增加及自身产业升级的需要,促使投资和产业梯度转移开始延伸[13],成本相对较低的郊区新城成为功能主要承载地。在这一趋势的影响下,郊区新城开始调整自身的产业功能,并对生态环境投入了更多的关注。为了增强农产品的竞争力,农业生产开始向生态化绿色化转型。传统工业也在优化,“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零散布局方式得到了一定的控制,逐渐出现了集中配套的产业园区,新能源、新材料等生态型产业也得到了发展契机,这些举措对于生态环境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两化”动力仍在加速推进,驶入发展快车道的各级城镇很难在短时间内彻底转向,特别是距离中心城市最近的郊区新城具有较强的发展惯性,生态化趋势并没有演变成为郊区新城的主导方向,侵占自然空间,超标排污等现象普遍存在。这个阶段郊区新城迫于压力对于生态理念的理解是被动的,也是片面的。

3.3?主动理解生态理念,生态服务业促进郊区新城转型

“十一五”至“十二五”期间,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型社会的思路愈发清晰。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明确了“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随着全社会对于生态理念认识的不断深入,郊区新城也开始主动思考生态理念与自身发展路线之间的关系。从近年我国城市建设情况来看,郊区新城所处的距离中心城区15~30公里范围的近域地区越来越成为发展热点[14]。特别是城市人群对于环境品质、特色化服务功能的需求为郊区新城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郊区新城立足区位与生态资源优势,率先推出了“农家乐”这类的生态服务业项目,并积极将自身定位为城市“后花园”,这种定位有力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及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还可以凸显郊区新城作为城乡发展纽带的作用。但这种发展模式很快就遇到了瓶颈,一方面,生态服务产业缺乏创新,同质化问题严重;另一方面,生态资源被“景区化”独立运作,对于郊区新城带动的后劲不足。更为严重的是,在市场利益的驱动下,以生态为卖点的地产开发蚕食生态资源,导致了郊区新城吸引力的下降。

3.4?创新践行生态理念,生态综合利用引领郊区新城跨越

“十三五”开篇以来,我国对于生态理念空前重视。2017年,党的“十九大”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新的重大部署,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2018年,十三届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生态文明”被正式写入宪法。正如美国俄勒冈大学社会学教授约翰·贝拉米·福斯特在国际论坛中说谈到的:“中国开创性地建设一种新的生态文明,这需要朝向一个不同以往的方向发展,进一步摈弃西方国家那种以资本为中心的政权模式[15]。”当下的中国正在积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理论,这种理论不是简单的保护好生态资源,而是要把保护的刚性与利用的弹性结合在一起,在人的发展诉求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形成动态平衡,找到一个恰当的结合点。如何综合利用生态资源,并将其转化成为绿色生产力是新时代郊区新城践行生态理念的核心。这要求规划决策者与编制者更为深刻地认识郊区新城的生态价值,评价郊区新城生态价值的高低需要分析其对于区域生态系统的影响力及贡献力。从宏观着眼,郊区新城生态区位价值与区域生态责任重大,未来发展可以借鉴国际成功经验,以将生态作为媒介,开展区域生态环境整治,推进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区域规划协调机制[16]。实现从“单一生态城镇”向“区域生态综合体”的跨越。

4 新津现状发展条件认知

2017年4月,中共成都第十三届党代会提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在这一目标指引下,提出“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五大主体功能区,新津全域处于“南拓”区域,是未来成都重要的城市与产业功能的拓展地。新津是成都郊区新城的典型代表,上文提及的各类生态问题在新津的发展历程中都有不同程度出现。2017版《新津县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系统地分析现状条件,并提出了相应的规划策略。

4.1?前生态理念发展阶段:忽略生态

新津县地处成都西南,生态资源丰富,境内“两山对望,五津交汇①”,是成都重要的风口与水口之一,敏感的生态区位使其肩负着重大的生态责任。近代新津城市的发展动力主要来自川藏公路的建设,在“马路经济”的推动下,新津成为了“成眉乐”城镇发展廊道上的重要节点与成都西南门户(见图1)。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新津的城市空间长期局限在老县城的格局内,老县城单中心聚集度极高,城市与生态环境之间缺乏联系。这个阶段城市的发展虽然没有破坏生态环境,但纵有全域“好山好水”,却少有人问津,这表现出的是对于发展动力的忽视。

4.2?生态产业化发展阶段:消耗生态

改革开放之后,新津迎来了产业的大发展,在多元动力影响下,新津的空间结构发生了剧变。首先,以农产品加工为代表的内生型动力选择了基础设施相对较好的老县城产业园。之后,以居住、教育等疏解功能为代表的外生型动力为距成都中心城区最近的花源片区注入了活力。近年来,老县城产业园区与天府新区产业园区已经饱和,在内生与外生混合动力的作用下,对外交通条件优势突出的东部新城片区迅速崛起。现状新津城区相当于三个小城镇的组合体,各片区用地规模在10~15平方公里,彼此相距8~10公里(见图2)。这样零散的空间结构不但难以统筹,对于生态资源的消耗也是巨大的,例如花源片区大量的房地产项目选址在牧马山上,高密度的别墅区建设占用了大量的山林生态空间。

4.3?生态服务业发展阶段:开发生态

生态环境危机爆发与生态意识提升倒逼着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成都是我国最早推行以“农家乐”为代表的生态休闲旅游产业的地区,市场需求广泛。新津的生态服务业起点较高,以本土希望集团为代表的龙头企业积极投资开发生态资源,打造了如花舞人间、梨花溪、心道天堂等一批高品质的旅游項目,在取得良好社会反响与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新津在生活性服务业方面的不足,但生产性服务业仍是短板。生态旅游开发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例如,对于以老君山文化生态资源为卖点的地产项目缺乏管控,住宅建筑在侵占了沿山、滨水公共空间的同时,建筑高度又遮挡了山体的轮廓线,对于城市整体山水景观风貌产生了负面影响。

4.4?生态综合利用阶段:倚重生态

新津是公认的生态大县,但生态始终没有成为新津的竞争优势。究其根源,主要是因为长期局限于县域范围的研究视角忽略了新津的区域生态价值。通过本次战略规划研究发现,新津县域东部“暗藏”一条区域性生态廊道②,它连接着川西南地区与成都中心城区,兼具生态涵养与风廊功能,这对于近年来饱受霾害困扰的成都盆地来说,无疑是十分重要的战略性生态资源(见图3)。新津还是成都西南方向河流的主要出水口,这意味着新津水质是区域水环境的“晴雨表”(见图4)。另外,新津县域西部田园地区作为都江堰精华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防止周边市县工业园区贴边成都中心城区发展的重要屏障。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化,新津的区域生态优势将愈发明显,2017年省级天府农博园落户新津就是有力的证明。

5 生态理念引领下的新津绿色发展路径

5.1?环境共生,守护全域生态安全格局

促进人与自然共生发展,有效推动“两山理论”在新津落实。充分认识新津的生态价值,扩大生态资源影响力,系统地融入区域生态格局,借助山水农田、林盘聚落等生态本底资源,联合周边市县构建“区域生态共同体”,并开展一系列生态守护计划。将河流水系作为生态廊道,通过“一镇一湿地、一河一湿地”的战略行动,将新津全域打造成为区域重要的海绵体。增加地表径流净化时间,以此来优化成都西南方向的出境断面水质,凸显成都对外生态责任与形象,从而争取更多的生态专项建设支持。发挥西部农业产区生态隔离屏障的作用,区域协同共管,区县间各自预留禁建地带,防止贴边连片建设问题的发生。严控长秋山与牧马山的建设行为,保证“两山—两场”生态中轴的畅通,发挥通风廊道的作用,为缓解成都地区的空气污染发挥积极作用。

5.2?“绿心”为核,重塑全域城乡空间结构

以“绿心”来整合全域城乡空间结构是本次战略规划的重要举措。“绿心”是新津自然与人文资源最为丰富的片区,本次战略规划将其划分为控制区与核心区两个层次(见图5)。控制区64平方公里,以保护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为前提,以生态修补为主要方式。核心区20平方公里,涵盖航校、水校、白鹤滩等精华资源,以城市修补为主导理念,突出资源共享特性。以刚性、弹性相结合的方式分区指导绿心建设,并为下位专项规划确立基本原则。本次战略规划形成的“一心三片多点”的城乡空间结构即是对于区域发展规律的有效回应与总结,更关键的是突破了人们对于新津传统理解的局限,以往聚焦于独立城镇板块的视角必然造成“零散破碎”的印象,而“绿心”犹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太极,虚实结合,包容城乡与自然,可以为协调内部与外部的各类矛盾留有空间余地(见图6)。通过本次战略规划,新津各界对于“一心润三片”这种内聚外联的韧性结构已经形成广泛共识。

5.3?功能创新,激发特色资源产业潜力

“生态为本,功能为用”,新津的未来需要创新功能的支撑。在最新的成都总规中,新津被定位为“成南副中心,滨江花园城”主要承担四项职能:高端产业创新城市、城乡融合示范城市、成南门户枢纽城市、现代滨江花园城市。其中产业创新城市与现代花园城市是对于新津提出的高标要求,在目标指引下,本次战略规划制定了有针对性的策略。依托临近天府新区的区位优勢,借力成都科学城研发能力,利用“绿心”生态环境优势完善产业配套功能,吸引高端创新型企业与人才入驻,努力提升生产性服务业比例,通过建设科学城创新成果转化基地的方式来实现高端产业创新城市的职能。建设现代滨江花园城市既要全面改善人居环境品质,也不能忽视对于产业功能的提升。以文化旅游为龙头,整合山水田林等自然与人文资源,构建全域旅游体系。重点开展特色休闲旅游业。激发航校、水校的潜力,积极承接成都各项体育运动功能,举办一批具有全国乃至世界影响力的体育赛事与活动,打造新津旅游特色名片。

5.4?城景交融,提升城市空间风貌品质

“城景交融”是城乡风貌规划中常被提及的理念,城乡空间源于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因此“城在景中”是基础空间形态,难以成为突出特点。而“绿心”概念的出现使得新津具备了“景在城中”的特质,这在生态关系紧张的郊区新城中是不可多得的景观特点,新津的城乡空间与自然资源高度融合,具备山水城市的先天基础。以“山水掩映,精致舒缓”作为总体景观风貌定位,以“绿心”为核构建联通“一心三片”的开敞空间系统。加强滨水、沿山景观界面的整理,打通景观视廊并增加观景点,为市民提供更多的“显山亲水”的景观体验机会。“化弊为利”,借助机场航空限高要求控制城市总体高度,形成优美的天际线效果,彰显山水花园城市气质。细化绿地系统专项规划,公园绿地整体布局上满足全市“十分钟公园服务圈”的要求。鉴于新津空间结构的特殊性,对于绿化指标采取高标准的双层次管理,即城市总体指标与分片区指标均达到国准,最终使新津绿化水平全面实现国家园林城市的标准。

6 结语

郊区新城发展水平千差万别,但生态是一种基本共通的资源,在郊区新城发展的过程中,生态理念从边缘配角逐渐地走到了舞台中央。本文认为生态理念下探索郊区新城转型发展路径需要重点考虑三方面内容,这也是生态理念与空间规划重要的结合点。第一,生态价值与新城定位。从宏观着眼,分析郊区新城生态价值及城市职能在区域中所发挥的作用,这是规划师自身打开思路、树立生态价值观的过程,也是从更高层次发现机遇与蕴藏潜力的过程,更是对接国家政策,能够让规划决策者产生生态认同感及地方百姓形成生态共鸣的关键。第二,生态格局与城乡空间结构。生态已经不再只是用来管控开发边界的限定要素,而是可以影响城乡空间结构、空间政策并触发新功能的活力源,生态格局要与城乡空间结构有机融合。第三,生态要素与功能布局。在绿地、交通、市政、景观风貌、城市安全等系统中充分融入生态要素,这是生态理念最终能够传递、实施的保障。生态理念下的城乡规划就是要可持续地将“绿水青山”的生态效益源源不断地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它应该具备政府好决策、百姓均认可、实施易操作的特征,受现状制约因素影响相对较少的郊区新城应该成为这一探索的先行军。

本文对于生态理念与郊区新城的研究还有待深入,如在生态管控指标,生态理念与城市系统对接方法等方面仍有大量工作需要完善。

注:

①“两山”指长秋山、牧马山;“五津”指岷江、南河、西河、金马河、羊马河、杨柳河,金马河是岷江的正源。

②该生态廊道联通了“两山、两场”(长秋山—新津航空飞行学校机场—牧马山—双流机场),可以将川西南的生态本底直接连通到成都老城中心,而两个机场净空区管控要求,更是为该廊道的生态功能作用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1]石敏俊.中国经济绿色发展的理论内涵[N/OL].光明日报,2017-10-17.

[2]中国经济网.2017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8.52%[EB/OL].[2018-02-28].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1802/28/ t20180228_28289397.shtml.

[3]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J].探索与争鸣,2009(2):60-64.

[4]帕特里克·格迪斯.进化中的城市[M].李浩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5]曹瑾,唐志强.国外生态城市理论与实践研究进展及启示[J].经济研究导刊,2015(11):104-107.

[6]周国艳.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概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7]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巴黎地区规划调整及缓解中心区压力的经验借鉴[EB/OL].[2016-01-21].http://www.zdpri.cn/sanji. asp?id=224266.

[8]邓奕.反思日本新城建设50年[J].北京规划建设,2006(6): 128-130.

[9]彭海昀.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MAB)及其在中国的发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0(2):89-92.

[10]黃鹭新,杜澍.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理论模型与中国城市发展[J].国际城市规划,2009(1):30-36.

[11]建设部课题组.新时期小城镇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12]纪泽民.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小城镇发展战略分析[J].农村经济,2007(2):84.

[13]吴康,方创琳.新中国60年来小城镇的发展历程与新态势[J].经济地理,2009(10):1605-1611.

[14]孙娟,郑德高,马璇.特大城市近域空间发展特征与模式研究——基于上海、武汉的探讨[J].城市规划学刊,2014(6):68-76.

[15]约翰·贝拉米·福斯特.中国创建属于自己的生态文明[N/OL].人民日报,2015-06-11.

[16]张衔春,龙迪,边防.兰斯塔德“绿心”保护:区域协调建构与空间规划创新[J].国际城市规划,2015(5):57-65.

作者:袁兆宇 杜锐 朱直君 李永华

生态文明下的城市生态建筑论文 篇2:

风景园林生态设计思路

【摘 要】风景园林可以说既古老又年轻,原因在于园林与风景在我国自古便已存在,并且糅合了不同时代下的社会价值观念、文化元素、地域特点等多种内容,一度在人类生活环境打造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尤以苏州园林、北京园林等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而在现代社会,园林不再属于一种单调的地位和身份的象征,而是逐步发展成为服务大众的公共建设。尤其自20世纪末以来,各种环境问题不断突出,引发了人们对生存环境的重视,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等一系列概念的提出,使得风景园林从传统模式向生态化建设改变的速度愈发变快。这不仅是人类在物质生活得到进一步满足下精神生活的急迫需求,更是关系到当代严重生存挑战及人类未来发展所必须进行的努力。

【关键词】风景园林;生态设计;依据;内容;注意问题

1.生态设计的依据

1.1生态调控

景观园林在现代城市建设中普遍存在,其生态调控功能受到重视研究,并且成为园林建设中重点实现和补充的一大功能。景观园林中大量的使用各种生物,这些生物具备自然界的本质属性,即能够消极适应环境,且在长期适应中对周边环境形成净化性反补,也就是常说的调节功能。作为人力干预的生物群落,园林中的各类生物成为镶嵌于城市及其他人类活动频繁区域的生态系统组成,因此能够在群落组成上存在一定的可选性,且受人类活动的直接干预,无论是适应环境、净化反补耗时还是自身存续的持续性和功能大小都可以进行控制。换而言之,通过人类科学合理的设计,可以提高风景园林在城市生态调节方面的功能。

1.2生态平衡

在自然界,任何物种都存在与食物链当中,固然相互之间的联系也尤为紧密,人类虽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也摆脱不了自然环境的束缚。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从全局来看牺牲了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在空气、土壤等方面已然打破了局部地区的生态平衡,长时间不修复难免造成城市环境恶化,使人类相对孤立于自然環境之外,从而不利于人类生存。为了缓解这种生态平衡的破坏状态,就必须着手进行生态园林的建设,加强城市与自然界的联系,着眼城市全局建设,通过科学的布局将城市与绿化带进行衔接。目前我国北京、上海、成都、厦门等诸多城市正不断努力,通过发展城郊结合和园林-森林互补的方式,增强城市的绿化能力。而在具体建设中,植物共生平衡的状态尤其受到重视,例如乔木、灌木与花草的搭配,植物相互之间存在的抑制关系等成为园林建设中的基础性理论依据。

1.3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自然环境的一大特点,同时也是由于多种生物共同存在而维系了生态系统的完整。在风景园林设计中,考察土壤、气候等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物种,同时还要依靠一些外力,如温湿度控制、施肥等改善条件,以确保能完善生物群落促进生物生长。除此以外,在我国广阔的地域下,某些地区特有的生物应当被保护,并作为一种地域性的代表景观而存在,因此在园林中培养这类生物,也是保护地区生物多样性的一种有效方式。

2.内容设计

2.1植物配置

2.1.1配置原则

植物作为景观园林的主要部分,在配置时需要根据预期功能按照相应的原则进行:①统一性。树木及其他植被的选择应当注重外观、色泽的统一,避免出现过度不协调的情况,例如常绿植物与季节性植物的搭配,需要考虑整体感观效果和光合作用功能设计,如果季节性植物(如梧桐、大叶榕)成片存在,难免削弱了其生态功能,季节性景观除外,但需要配置相应的常绿乔木、草坪等。②均衡性。合理的园林设计,应当考虑到各个品种的树木和植被数量和栽种面积的协调性,通过合理的搭配调和园林空间绿化的布局,从而使整个景观更具立体感和和谐感。例如色彩较浅的小叶植物显得俏皮、轻盈,而色彩较重的植物则显庄重,这种直观感觉的理论,在营造具体景观效果时功用较大。

2.1.2物种选取

①立体搭配,从空间布局和感官效果来看,植被物种的选择应当根据空间的立体布局,选择乔木、灌木、藤蔓花草等各种植物。以乔木、成片的灌木为主体景致,搭配花草藤蔓为点缀,构建于城市建筑迥异的休闲娱乐空间。尤其是在夏天,高大的乔木因其发散的树荫成为人们纳凉首选,同时成为园林景致中的一大亮点。②乡土植物往往是地区园林设计的主要选择对象,原因在于乡土植物长期适应本土自然条件,具有适应性强、价格低廉等特点。但是在选择乡土植物时,也可以提前对本土植物生态情况进行调查,例如部分植物能够防止其他植物产生虫害,依靠这样的关系建立起园林独特的生态种群,无论是发扬地方特色还是降低园林管理成本都有着重要意义。

2.1.3设计概念

在设计概念上,除了探究景观园林的生态功能之外,着重对“生态景观”进行讨论,即现代生态设计的大致观点和思路。首先,作为景观园林,最为关键的就是要确保美学效果,通过植物、建筑、山石、流水的搭配,营造一种世外洞天的别样感官效果。例如:采用常绿植被搭配流动水源和小山坡地形,让游人感受一种山岭春常在的别样氛围,从而使人宁静、放松,这便达到了养生、生态的目的。其次,风景园林的设计应表现出一种文化氛围,设计由心而生,无论是以地区文化为主题的保护主义园林,还是以多种文化为核心的学习主义园林,皆是通过搭配景观或者是直接运用植物便营造出预期的场景效果,正如我国南方的芭蕉、竹林,北方的白桦、银杏等,一旦规模化地培育种植,便自带一种感染氛围。尤其是部分百年古树的移植,展现了地方生态文明的成果,又能激发人们对自然的向往,生态和文化气息俱全。

2.2道路美化

一直以来,道路即是园林中重要的功能性设施,同时又是园林景致的重要组成,因为道路既可以分割园林区域,又能够作为园林内各部分的连接设施。因此,道路的色彩纹路、质感、造型、尺寸等都关系到整体的感官效果。在既往的园林工程中,鹅卵石、大理石等一系列较为贴近自然的材料被使用在道路铺设中,一定程度上调节了园林景观的多样性,比较多的人接受。但实际上原始材料相对直接的使用,并不一定就适合所有的景观园林,诸如陶瓷类、砖类、复合型高分子材料等经过一些美化加工,甚至更能与周边环境融合。而在造型上方形和圆形更多地让人想到中国的古代哲学,类似于多边形、雪花形等其他造型,则增添了一抹异域风采。

2.3湿地景观

湿地对于城市生态的意义重大,起到调节城市温湿度和生态平衡的作用,同时还可以作为城市给排水系统的组成部分。湿地景观的打造,一方面是要确保湿地内水的流动性,避免出现死水;另一方面需要确保湿地植被的多样性,可饲养一些动物在湿地中,提高观赏性,同时为湿地监管反馈生物信息。

3.总结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发达,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原本一些困扰地区园林设计的难题也随之消解,因此在生态的设计任务要求下,必须打破一些固有的思想桎梏,思考如何实现园林功能的深度挖掘,集文化展现、生活休闲、环境调节等为一体,努力为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而专研实践。在实现工程技术、各学科理论、多专业合作等基础之上,还需要理性考虑经济底蕴和文化支撑,将风景园林设计与建设同社会和谐发展真正统一起来。

参考文献

[1]尤为.生态设计理念下城市建设风景园林的发展[J].现代园艺.2019(04)

[2]周娟琴.基于生态理念的风景园林设计关键点[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20)

[3]曹辉尧.生态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方法[J].现代园艺.2021(20)

作者:吴乃天

生态文明下的城市生态建筑论文 篇3:

秦皇岛城市雕塑与“两个环境”的探究

2013年度秦皇岛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重点应用性项目《信息时代下的城市雕塑与“两个环境”建设研究》 课题编号:201306093

摘要:

城市雕塑作为现代城市的公共艺术,是城市建设不可获缺的部分。以“两个环境”为出发点,将城市雕塑与当今时代的信息技术及我市的生态环境特色相关联和匹配,为秦皇岛的城市雕塑建设提出了合理设想和建议,使城市雕塑真正地融入到生态环境和发展环境当中。

关键词:城市雕塑;两个环境;构想

随着现代信息科学的日新月异,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还在迅速推进,人们不得不面对城市扩张带来的人与自然的疏离。大多数时间住在钢筋混凝土建筑中的城市人口,渴望生存环境的改善与心灵的交流。城市雕塑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城市环境建设中,成为地域文化的一部分,担当了维系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角色。

一、 秦皇岛市与“两个环境”

(一)“两个环境”

“两个环境”是指着力改善发展环境和着力改善生态环境。我市领导强调其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努力实现“风清气正、开放文明,天蓝水净、地绿山青”的总目标,建设经济强市、和谐河北。

(二)秦皇岛特色环境文化与“两个环境”的关系

秦皇岛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作为中国唯一一座以皇帝名号而得名的城市,积淀了悠久的历史精髓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作为具有东方神秘色彩的著名港口城市,人文与历史的结合,独具风格和魅力。秦皇岛市正努力改善发展环境,把秦皇岛建成科学发展、和谐稳定、生态文明的滨海名城。在生态环境方面,秦皇岛市海域辽阔, 生物种类繁多, 生态环境优越,是国家重点扶持的开放性港口城市。

然而,由于近十几年来城市的发展建设、旅游业的兴起和对海洋资源的过度开发,生态环境不断遭到破坏,如废水随意排放导致的海洋污染、过度捕捞带来的物种比例失调,以及旅游业管理不当产生的旅游垃圾等。

二、 城市雕塑与秦皇岛的环境发展

(一)秦皇岛城市雕塑发展现状

秦皇岛市的城市雕塑建设已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城市雕塑如《秦俑游秦》和《母子逐海》等得到了广大市民和外地游客的广泛好评。然而,我市城市雕塑在创意与建造等方面仍存在一定问题。

部分雕塑的内容和表现形式雷同,与秦皇岛的城市文化历史和风土人情不相协调,不能准确表现出城市的性格和文化底蕴;而城市雕塑恰恰是一个城市文化水平发展的灵魂。

此外,随着近几年来我国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不断加剧,“生态雕塑”开始涌入人们的视野,成为城市和谐生态的点睛之笔。“生态雕塑”体现了人与自然、生命共感的价值观;作为城市公共空间艺术,它通过雕塑的艺术表现形式来传递人与自然共生的关系。而目前秦皇岛的城市雕塑正缺失“生态雕塑”这一创作理念和表现形式,与我市城市建设的整体规划不相协调。

(二)秦皇岛城市雕塑构想

雕塑是城市的标志和象征,是人文环境的点睛之笔,能够准确的传达城市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底蕴。如我国广州市的五羊雕塑,生动形象的“讲述”了五羊仙子下凡的历史传说,体现了岭南文化发源地独特的“羊城文化”和市民丰衣足食、幸福吉祥的和谐生活。城市地标性雕塑极大程度上的促进了城市人文环境的发展。

作为中国唯一一座以皇帝名号而得名的城市,古人求仙入海的风水之地,一代伟人吟诵博大胸襟的海域,秦皇岛地标性雕塑的设计将融合历史文化、人文气息,力求打造独具文化特色的滨海名城。同时,设立在城市的建筑、街区、广场和自然环境等中的雕塑作品也不容忽视,特别强调其与城市特定的文化、背景和环境相协调。因此,我市城市雕塑应针对区域各自的职能来进行设计和建造,如市区较集中的海港区雕塑题材以都市生活,现代气息为主,北戴河区以滨海文化,沿海城市发展为主。

此外,我市居于公共场所的城市雕塑应与生态环境和谐亲善,重视雕塑与人文、生态的协调发展。目前,生态雕塑越来越吸引人们的目光。它从促进生态系统循环的角度出发,减少有害物质对环境的污染,达到人与自然的共生,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由日本著名艺术家菊竹清行创作的雕塑《翼》,可以随二氧化碳水平的不同而改变颜色和形态,意图帮助人们了解环境中二氧化碳污染的威胁。针对我市生态环境的问题,城市雕塑的设计和创意应融入“生态雕塑”的理念,有机地把信息科技和自然界联系在一起。

另一种雕塑类型──“垃圾”雕塑也为我市的城市雕塑发展与生态环境相结合提供了借鉴。“垃圾”雕塑指用生产生活废弃物进行创作的雕塑,它既美化了城市,又增强了公众低碳、环保、生态的意识。贝蒂·标蒙的《海洋地标项目》就是利用废弃物──坚硬的废煤制成一种水下雕塑礁,它的意义在于通过营造一个海洋生物避难所来抵制海洋垃圾倾倒和过度捕鱼所造成的生态破坏。贝蒂针对于海洋污染的“垃圾”雕塑创意给我市的城市雕塑设计提供了启示。近些年来秦皇岛的海洋废弃物不断增加,雕塑创造者们应利用这些废弃物作为雕塑原材料进行创作,不仅能够废物利用,减少资源消耗和对生态环境侵害,还能够引起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从而改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三 、结语

我市城市雕塑的建设应立足长远、科学规划,不仅突出秦皇岛市的特色,更要与城市的总体规划相衔接,使城市雕塑与城市建设同步发展,成为我市城市建设的点睛之笔,使城市雕塑真正地融入到生态环境和发展环境当中。

【参考文献】

[1]刘晓陶.信息化语境下艺术创作与传播──论信息化语境下当代景观雕塑走向[J].中国美术馆,2010(12)

[2]蔡增杰.中国城市雕塑现状与改进[J].城市问题,2008(05)

[3]余川.城市因雕塑而雅美[J].江淮,2012(05)

[4]吴强.浅谈垃圾雕塑艺术在城市雕塑发展中的意义[J].艺术研究,2011(05)

[5]李鹏克,吴新.秦皇岛城市雕塑规划探讨[J].大众文艺,2011(08)

【作者单位:燕山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作者:黄楠

上一篇:推进农业发展加快农业建设论文下一篇:某局局长个人整改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