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论文

2022-04-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本文阐述了媒介素养的基本概念,分析了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明确了媒介素质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功能,最后以安徽大学为例,探讨了以高校媒体为教育平台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策略,以期为我国高效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提供借鉴。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论文 篇1:

媒介素养教育:高校学生人文素养课程设置的缺失与构建

摘 要: 媒介素养教育是指引导受众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本文从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现状与存在问题入手,论述媒介教育对高校学生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并从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两方面分析了如何构建高校媒介素养教育。

关键词: 媒介素养 人文素养 课程设置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体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及思辨的反应能力。在当今大众传媒空前发达的信息时代,媒介素养业已成为公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媒介素养教育指的是引导受众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通过媒介素养教育,培养受众具备一定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

一、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现状与存在问题

高等学校的功能不仅体现在传授专业知识与培养技能方面,而且体现在全面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良好道德观,以及积极、健康向上的人格。在当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媒体时代,大学生作为一个求知欲强、易接受新生事物的知识群体,接触和使用媒介非常频繁,然而,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不容乐观,其特点可以归纳为两方面:一是大学生在日常接触媒介的经验中通过直觉感悟自发地形成了浅层次、低水平的媒介素养;二是大学生媒介素养侧重在媒介的技术层面,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媒介的道德规范认识比较模糊。可以说,目前我国高校学生的媒介素养整体还是处于低层次和低水平阶段,大学生们无法对媒介传播信息的方式和信息本身作出更为准确的评价,无法将自身的信息需求与媒介所提供的内容有效联系起来,未能有效地辨别信息的价值,也因此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媒介资源。

二、媒介素养教育对高校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人生观。

大学生涯虽然只有四年时间,却是个人人生观、价值观成型、成熟的重要阶段,也是个人成长发展阶段的关键时刻,大学生容易接受新事物,面对多元文化的诱惑,难免把握不住自我。当今一些大众传媒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所传播的流行文化,往往是在倡导一些消极的甚至不健康的思想,极大地误导了社会成员的精神追求,尤其是对青少年、大学生的成长产生各种负面影响。特别是在多元化的网络时代,各类网络文化容易使得大学生陷入信息迷局,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大学生有必要接受专门化、系统化的媒介课程的学习,以此形成媒介批判意识,培养能够辨别和抵御大众传媒不良影响的能力。

(二)有利于构建高校人文精神,提升高校文化层次和品味。

媒介素养教育通过指导大学生正确理解,合理地、积极地运用大众传播媒体及其信息和文化资源,正确解读媒介信息,建设性利用媒介完善自我,改变他们行为上的媚俗性、功利性,帮助大学生追求行为文化的“雅”,直接提升大学文化层次和品位,丰富大学文化的时代内涵。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人文精神是大学文化的精髓和核心之所在。高校的人文精神体现为以人为本的仁爱精神、追求真知的求索精神、勇于挑战的创新精神、富于理性和思辨的批判精神等。媒介素养教育在建设高校人文精神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主要体现在:媒介素养教育能够提供高校学生解读媒介信息的正确视角,提升大学生的媒介道德水准,帮助大学生追求永恒的道德精神;塑造和丰富大学生的文化批判意识和精神。

三、构建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

面对日益复杂的信息传播语境与格局,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媒介批判能力与意识,既是当代大学生自我成长成才的需要,又是大学生完全社会化、成为信息时代合格公民的需要;既是高校的素质教育工程,又是一项社会的战略工程。具体来说,高校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设置应包含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两大部分内容。

(一)理论教育。

通过课程教学,要让大学生了解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作用以及媒介技术对人类社会进程的影响,认识到媒介构建的信息环境的真实性和虚构性的区别,理解隐藏在媒介信息之后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媒介理论教育目标应该是帮助大学生初步建立关于媒介的思想,构建对信息批判的反应模式,提高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培养分析、解读信息能力。

理论课程教学首先要改革高校选修课的课程体系,增加媒介素养类课程。高校的选修课分为专业限选修和任意选修课。任意选修课是学生根据兴趣爱好结合实际需要选择的任意一门课程,是学生有意识的自我培养。媒介素养课程可在任意选修课中单独列出一个模块,建构自己的媒介素养课程体系。在具体课程设置上可以以具体媒介对象为课程方向,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导向,由此可以吸引不同专业的学生参加,如设置时事解读、时事大讲堂、影视作品赏析、流行文化解析、新媒体制作、音乐欣赏等课程。

其次,在理论课程的教学方式方法上提倡采用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能够使学生对大众传媒的生产传播过程有一个更为直观和感性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对信息真假的辨别能力。例如教师可以选择不同媒体对同一新闻事件的不同报道进行课堂讨论,请学生寻找并讨论报道的内容、主题、报道方式和手法各存在哪些差异,分析导致差异形成的原因,从差异中得出媒体报道的倾向性,以及分析倾向形成的原因。开设媒介素养课程重在提高学生对媒介信息的辨别力、赏析力和批判力,因此在讲解案例、欣赏媒介产品时,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对媒介现象和问题的深入思考,而不是让学生仅仅停留在“知道”的层面。

最后,高校可以尝试在非媒体课程中融入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例如在写作学或者应用语言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不同风格的报刊,分析不同的报刊与文章的语言风格、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的运用,区分客观陈述与表达意见的不同手法;此类课程不仅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而且能培养他们的媒介素养。诚然,这样的教学首先要求高校教师普遍具备相应的媒介素养。高校可以根据自身师资情况,请媒体的专家或新闻传播学的相关老师利用假期时间对教师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培训,或开出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应书单方便教师自学。

(二)实践教育。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第二个组成部分是实践教育,即注重大学生新闻实践能力的培养,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实现。

1.充分利用校园媒体平台,增强校园媒体与学生接触频率与互动性。我国高校一般都拥有具备一定设施的校园媒体系统,如校报、校刊、广播站、校园网,部分有条件的高校还设置有校园电视台和用于录制校园节目的演播室。然而不少高校媒体在媒介产品的制作和传播上往往只对少数学生(如校报、校刊、广播站记者、播音员)开放,广大学生只能被动地接收校园媒介产品,他们和校园媒介之间是比较疏远和陌生的,缺少直观的感受,以至于在讲授媒介理论课程的时候,学生普遍对媒体的内部运作机制很难理解。因此,校园媒体可以定期、定量地开放给学生参观,让学生了解媒介产品的制作过程与传播过程,同时,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也可以将校园媒体作为媒介素养理论课程的实训室,允许学生参与到媒介传播的实践活动中,丰富学生对媒介活动的感性认识。

2.高校可以组织和开展丰富多彩的媒介活动,充分调动广大学生参与媒介的积极性,比如举办校报或校刊设计大赛、博客制作大赛和校园DV制作比赛,主题可以围绕高校和学生学习、生活进行。通过形式多样的媒介活动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媒介敏感性,而且可以起到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和媒介实践能力的作用。我在媒介素养课程教学中曾让学生以“秀出我自己”为主题制作个人博客,学生们普遍热情性很高,很多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还主动查阅博客制作的相关书籍,作品完成后,学生们普遍反映,通过一次亲身实践感受到了媒介传播的无穷乐趣,以及媒介产品制作的艰辛,这些单纯的理论课程教学无法给予。

广西财经学院2008年教改工程项目“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文素养课程构成及其对就业影响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0811

作者:廖俊玉

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论文 篇2: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

摘 要 本文阐述了媒介素养的基本概念,分析了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明确了媒介素质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功能,最后以安徽大学为例,探讨了以高校媒体为教育平台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策略,以期为我国高效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提供借鉴。

关键词 大学生 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教育 高校媒体

大学生作为素质较高的社会群体之一,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一群体的特点包括:处于社会化进程中的重要阶段,求知欲强、兴趣广泛、参加社会实践的程度较浅, 在了解社会、获取知识以及休闲娱乐等方面对媒介的依赖程度较高。尤其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程度较深。具备一定的媒介素养是大学生进行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必要基础。媒介知识的欠缺,使得大学生容易把不正确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媒介信息等同于社会实际而不加批判地全盘吸收,产生对社会现象的错误认识,进而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本文首先分析媒介素养的基本概念,通过对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得出我国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有待提升,在明确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地位及功能基础上,提出了以高效媒体为主要平台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策略,以期为加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借鉴。

一、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的基本概念

“媒介素养”这一概念是舶来品,国内学者早期译法包括有“媒介素质”、“媒介素养”、“传媒素养”、“媒体素养”、“媒介认知能力”等。不同的学者对其概念有不同的界定。媒介素养是指人们获取、分析、评价和传播各种媒介信息的能力以及使用各种媒介信息服务于个人工作和生活的能力。美国媒体(媒介)素养研究中心在1992年做出如下定义:媒体素养就是指人们面对媒体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映能力。媒介素养的概念在中国的本土化研究中也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中国传媒大学媒介研究学者张开将媒介素养定义为:“人们面对媒介的各种讯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思辨性应变能力,以及创造和制作媒介讯息能力。也可再简化为获取、分析、传播和运用各种形式媒介讯息的能力。”中国人民大学喻国明教授提出:“媒介素养就是指如何来有效地选择、利用、鉴别媒介的一些基本知识、技能和素质,使外在的丰富性的内容为我所用,而有效地鉴别和拒绝那些跟自己的旨趣不合的内容。现代人的媒介素养应该跟他(她)的法制素养、道德素养、科技素养一样,成为现代人的基本的社会素养。”

综上所述,尽管中外学者对媒介素养的定义诸多且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其中包含的重要的共同因素有:所有的媒介信息都是经过选择、加工、传播的,媒介持有一定的观点和价值判断,且媒介对社会和公众生活影响巨大;媒介素养是一种要求受众对所见、所读、所观的媒介信息进行分析、质疑和合理使用的能力。

为提升媒介素养而进行的教育称为媒介教育。这种教育主张由英国学者和丹麦教育工作者于20世纪30年代率先提出。目前许多国家都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学校课程内,并陆续开发出许多教学模式及教材以供参考,媒介素养教育已经成为正规学校教育内容。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始于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卜卫于1997年发表的《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至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还远远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和有针对性的教育行动。

二、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对于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状,许多学者做了大量实证性调研。姜红等2010年合肥高校开展的大学生媒介素养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合肥地区的大学生对媒体性质认识含糊, 基本知识较为缺乏;对媒介的理解多为怀疑和茫然的矛盾混合体;认为媒介的利益表达以政治和经济力量居首。生奇志等以某工科背景“985”高校为对象,通过实证调查得出当前大学生使用媒介种类多、使用目的明确,然而缺乏对媒介的批判精神,媒介素养低。夏洪文等以对华中师范大学等三所高校的七百位学生为调查对象,得出网络超越传统媒介成为大学生最常用的媒介,对媒介的认识趋于理性,然而对媒介接触有不良倾向,且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诸多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大学生样现状可总结如下:

第一,移动电话、网络、报刊、广播和电视是大学生接触最多的媒介,且对于这些媒介的使用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呈现多种媒介并用的“复合化”趋势,其中使用互联网和移动通讯设备的趋势明显上升,占据主导地位。

第二,大学生接触媒介的主要动机为解新闻资讯、生活娱乐等,而学习并未成为大多数学生接触媒介的主要动机。更有甚者,一些学生上网成瘾,影响了正常学习和生活,最终导致了放弃学业的严重后果。

第三,大多数学生能够抵御大众媒介中的色情、暴力等负面内容,对于信息的真实性也具备一定的识辨能力。然而仍有不少学生道德规范认知模糊,自律意识薄弱,对网络等媒介中的色情、暴力、低俗内容缺乏抵抗力,深受负面信息毒害。

第四,大学生能以多种方式接触各种媒介,通过媒介获取信息和知识,但是只有少数学生愿意积极主动参与媒介活动,缺乏与媒介的互动,只能作为单方信息接受者,特别是在一定环境下,难以成为媒介参与主体,参与校园、社会活动,以媒介方式表达对社会现象认识,提高社会责任意识。

三、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功能

现代社会媒介产业发达,作为大众信息的主要提供者,媒介在形成大众的观点、态度方面的直接和潜在影响力巨大。李普曼曾提出过“媒介现实”这一概念,该理论认为经过层层把关后,媒体所提供的信息构造的媒介现实,已经加入了经济利益、价值取向等多方因素,与客观真实有一定的距离和出入。大众通过传媒认知的现实并非等于客观现实。如果以媒介现实为行动判断基础,可能导致人们决策和实践活动的失误或者失败。这一理论也体现出对大众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当前,我国面临着深刻的社会转型,传媒生态环境纷繁复杂,媒介的负面影响不断显现,加上媒介素养教育的忽视与缺失,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其主要功能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顺应高校改革和发展要求,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改革和发展传统教育模式是时代赋予高校的任务。媒介素养是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的一部分,媒介素养的提升有助于大学生整体素质,同时媒介素养的提高能够促进大学生其它方面素质的提升。因此,将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纳入素质教育体系是高等教育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

第二,提高大学生对媒介的认识和把握能力。媒介素养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对媒介的基本知识有所了解,对媒体提供的信息有基本的辨别、判断能力;可以进一步掌握传播信息的方法和途径,尽量不被媒介的负面因素所影响;能够理智地辨别媒介现实与社会真实,形成对事件的独立见解,以此决定自身的态度和行动;帮助人们对多种不同的观点保持敏感与尊重;正确地利用媒介满足学习、生活和工作所需。

第三,加强大学生与媒介的互动,增强大学生媒介参与意识。在社会群体中,大学生整体素质高,民主意识强。在校内,他们积极参与校园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在校外,他们关注各种社会事件,希望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大学生群体的社会诉求。通过媒介素养教育,可是使他们具备制作、发布信息的能力,能利用媒介对特定的事件进行传播活动,表达自身的观点和意见,为团体和个人的发展提供助力。

第四,方便信息沟通,有助于构建和谐校园。和谐校园的建设离不开学生媒介素养的提升。例如,在网络环境下,掌握网络的基本知识,学生可以通过校园网等媒介为学校管理和建设献计献策,为学校发展贡献力量;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加强与老师、同学的联系和沟通,有助于增进师生和同学感情;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及时了解学校的相关政策和信息,合理安排学习和生活。

四、高校媒体:主动构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舞台 加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的根本任务就是为社会培养、造就、输送德才兼备的人才。高校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理论教育的义务和责任,媒介素养教育是要教会大学生在纷繁复杂的信息面前保持清醒、冷静, 找到并利用自己真正需要的信息, 帮助自己独立思考、健康成长,引导学生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这与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初衷是一致的,媒介素养教育应该成为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应有之义。把媒介素养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以丰富的教育内容, 多样灵活的教育方式使其成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和平台。

作为传播科学知识和先进文化的场所,高校拥有丰富的媒介资源,包括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媒体。高校媒体面向特定的大学生受众,其传播特点包括:传播内容丰富、方式多样,更具贴近性;传播频率高、权威性强,受众接受度和参与度较高;媒介环境较为单纯,更具可控性,对舆论的引导性较强。高校媒体的特性体现了其对大学生的影响和教育作用不可小觑,还决定了其对大学生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便利性。以高校媒体为平台,实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可采用以下策略:

一是在媒介素养教育的理念层面加强宣传,利用全方位的校园媒体普及媒介相关知识,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现在高校开设专门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还不普遍,高校可以利用全方位的媒体面向广大师生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普及相关知识,特别是与网络有关的新型媒介的基本知识。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理念普及应把重点放在培养大学生对媒介信息的独立思考与批判能力上,一方面要让大学生了解媒介信息制作过程中“把关”的客观存在,培养他们对媒介的分析、批判能力,使他们明白媒介信息不仅反映现实也建构现实。另一方面,要让大学生了解国家有关新闻出版、知识产权、网络管理等方面的道德规范和政策法规,也使他们避免利用媒介传播使用不良信息、侵犯知识产权等行为。

二是在利用高校媒体进行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时,可依据不同媒体的特点,分层次、重点主动设置,以全方位、立体化的方式相互配合,面向全校师生开展卓有实效的媒介素养教育。

校报作为纸质媒体,可以利用其适合深入阅读、思考的特点在深度上做文章。如开设专栏,邀请学者、教授撰写文章,以理论的魅力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广播可以利用其收听方便、生动亲切的特性在贴近性上做文章,如设置系列相关话题,邀请同学、老师进行现场交流,在讨论和思想的碰撞中,引发大学生思考。电视媒体可以以其声画兼备的真实性和生动性展现新闻制作的环节、过程,使学生在实务层面真切地了解媒介生产的流程、环节。校园网已经成为大学生参与校内活动的一个重要方式,校园BBS更是学生学习、交流的重要平台。学校可通过校园网络,发布相关媒介素养学习视频、讲座;学生可以通过校园网络进行学习和实践,加深对网络媒介的认识和使用。通过各媒体间相互配合,互相补充,对学生采用全方位的教育可以取得1+1>2的成效。

三是开放更多校园媒体岗位,加强教师指导,经常与社会媒体的互动配合,使大学生学习信息传播的知识和方法,参与新闻生产过程、机制,并鼓励、引导学生之间开展朋辈教育。

高校宣传部门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媒体资源和基础,以校报、广播、电视台、校园网等主流媒介平台,开放岗位,加强指导,使学生参与办报办刊办台, 在各项媒介实践中丰富媒介素养教育内容和方式。另外,引导、提倡参与高校媒体新闻实践的大学生在朋友和同学间进行媒介素养的普及宣传,利用这种互相带动的形式进行教育,有助于形成一种和谐发展、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以安徽大学为例,每学期校报、广播、电视台、校园网各媒体都提供众多学生兼职记者岗位,定期教师和媒体人员培训相关媒体及新闻相关知识,使学生了解大众媒介的基础知识,学习辨别媒介信息的真伪并判断其意义和价值以及如何从媒介获取、创造和传播有效信息,学习利用媒介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通过参与各媒体的实践,不但让学生真切获得关于媒体的相关知识,而且在新闻实践中获得信息的加工、处理、使用能力,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

安徽大学宣传部门在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时,高度重视与大众媒体的互动,定期聘请具有扎实传媒经验的社会媒体的从业人员走进校园,开展讨论、学术讲座等活动,与学生交流,进行现场教育。让学生们得到来自媒体的第一手信息资料,了解实实在在的身边媒体状况,增加对媒介的感性认识,这种现身说法的方式有利于学生较好地掌握大众媒介的知识。

参考文献:

[1]生奇志,展成.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及媒介素养策略[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

[2]斯坦利·J·巴伦.刘鸿英译.大众传播概论——媒介认知与文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张开.媒介素养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4]姜红,朱静.合肥地区大学生媒介认知和媒介参与状况调查[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2).

[5]夏洪文,柏忠贤,刘芳华.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问题与发展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2010,(06).

作者:孙群

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论文 篇3:

新媒体环境下高师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摘 要: 教师资源匮乏严重制约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和普及,加强高等院校师范生媒介素养教育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高师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应凸显未来教师的特殊性:教育对象具有示范性、教育方式注重灵活性、教育过程强调实践性。高师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媒介认知能力、媒介使用和传播能力及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能力。

关键词: 新媒体环境 高师学生 媒介素养教育

在媒介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新媒体海量的资讯信息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我们可以任意浏览信息、参与讨论、传播信息。媒介素养作为现代社会公民素养的组成部分也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关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CNNESO)认为,在21世纪,每个人都必须具备“媒介及信息素养”。当前,我国面临网络使用向低学历人群扩散的趋势,据CNNIC第32次互联网报告:“截至2013年6月底,中国网民中小学及以下、初中学历人群的占比分别为11.2%和36.3%,相比2012年底均有所上升,尤其在初中群体中的升幅较为明显”[1]。在这种情况下,急需加强对青少年辨别、选择和传播网络资讯的引导。基于此,对未来将成为教师的高师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况

霍布斯认为媒介素养是接近、分析、评价和传播各种形式的信息的能力。相应地,媒介素养教育是以社会公众为对象,以培养和提高认知媒介、参与媒介、使用媒介能力为目的的素质教育[2]。媒介素养教育最早由20世纪30年代英国文学批评家F.R.利维斯和他的学生丹尼斯·汤普生提出,他们在合著的《文化与环境:批判意识的培养》一书中首次倡导将媒介素养教育引入学校课堂。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媒介素养教育历经了保护主义、提升选择和辨别力、批判性解读和参与式社区行动等四次范式的转移,不断提升公民素质,推动社会民主发展。在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上,欧洲、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先后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正规的教育体系,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美国、日本近年来也开始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入现有课程之中。我国的台湾和香港地区也已制定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政策,推进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随着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媒介素养教育向许多发展中国家扩散,成为一种颇具信息时代特征的世界性现象。[3]

相对于发达国家和地区,我国大陆的媒介素养教育发展较晚。学界普遍认为,“我国大陆对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问题自觉的关注和探讨,开始于1990年代”[4],中国社会科学院卜卫在《现代传播》1997年第1期上发表《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率先在学术界系统介绍媒介素养教育问题。之后,关于媒介素养教育本土化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探索层出不穷,仅在中国知网上以“媒介素养教育”为主题进行搜索,就有2538条结果。从实践上来看,一些青少年媒介、政府部门、社会团体、高校研究机构和志愿者团体也介入媒介素养相关领域开展活动。

尽管“在中国大陆,媒介素养无论作为理论概念还是实践推广,近年来重要性不断凸显”[5],但不可否认,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中小学都还未把媒介素养教育作为教学内容,甚至社会对“媒介素养”这个词语都很陌生,其中不乏教师和大学生。在媒介素养教育推广普及的过程中,除了政府、社会原因,“教师资源的匮乏严重制约着媒介素养教育的落实”[6]。“我们需要合格的教师和相关资源来教导学生们具有一定的数位能力”[7]。高等师范院校主要培养的是能胜任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的优秀教师,学生除了具有一般大学生的普遍特征外,更有其作为师范生的特殊身份。这一未来教师的身份注定对他们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对普及全社会的媒介素养意义非凡。因此,我们要推广媒介素养教育,提高青少年的媒介素养能力,就必须有媒介素养师资作保证。

二、高师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特殊性

高师学生是未来的人民教师,在多元文化激流交汇的新媒体时代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任,其媒介素养教育应凸显未来教师群体的特殊性。

(一)教育对象具有示范性。传播学者霍夫兰的可信性效果理论认为:“一般来说,信源的可信度越高,其说服效果越大;可信度越低,说服效果越小。”[8]信源的可信度体现在传播者的信誉和其专业的权威性。由于职业的关系,高师学生自身形象对其未来欲引领的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具有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因此,高师媒介素养教育要紧密结合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侧重媒介道德素养、公民网络行为规范教育,规范高师学生的网络言行,做到知行合一,以此增强对社会的辐射和引领效果。

(二)教育方式具有灵活性。高师学生兼具大学生和未来教师的双重身份,媒介素养教育要注意运用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方法,使教育方式灵活多样,教育效果更为显著。显性教育重在将媒介素养作为课程教学的内容,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题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等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知识。隐性教育要充分利用校园媒介资源、校园社团组织资源、校园物质文化资源和辅导员网络“意见领袖”的作用,创造健康媒介生态环境,促使学生在无形中提升媒介认知能力。

(三)教育过程注重实践性。不同于一般的以知识或内容为主的学科,媒介素养教育是一种行动知识,它涵盖实践性的知识。英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十八项基本原则中有一条:“媒介素养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因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在媒介素养方面的求知欲是媒介素养教育的最高追求。”[9]高师学生未来的教育对象是中小学生,提高学生对媒介素养的兴趣是教学的追求,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以令教学更生动。高师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应该让教学走出课堂,根据现有的媒介条件实施媒介活动,如个案研究、志愿支教、实地采访、模拟报道等参与媒介生产过程。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媒介教育实践活动,充分提高自身媒介认知、媒介分析和媒介使用能力。

三、新媒体环境下高师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体系

当前高师院校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条件已趋成熟,正如学者姚云指出的那样,一方面,我国社会的发展已越来越民主、自由、开放,具备了实施传媒教育的必备条件。另一方面,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为传媒技术现代化提供了物质条件[10]。同时,我国的三级课程管理中,校本课程的管理和开发为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结合学生实际开设媒介素养教育提供了契机。因此,我国在高师院校实施媒介素养教育具有实施的可行性。高师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学科知识、课程实施能力、媒介认知和应用能力。

首先,作为社会人,高师学生应该具备对媒介的认知能力。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帮助受众形成对媒介性质和功能的正确认识。在新媒体海量信息面前,认识媒介将会成为生存的必要条件,这也是教师作为社会人的基本素养。它包含了媒介信息知识、媒介内容生产机制、媒介信息背后隐藏的意识形态、商业利益和情感态度、信息真伪的辨别等,从而针对瞬息万变的新媒体中层出不穷的信息,如何养成自己的基本道德、操守和良心。

其次,作为专业人员,高师学生还应具备较高的媒介信息利用和传播能力的重要构成。利用和传播信息的能力是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能力的重要构成,是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所在。每一个社会人既是受众又是传播者,教师要做到正确、有效地利用媒介传播信息,有效利用媒介资源,从而规范青少年网络传播行为,就必须具备较强的媒介整合与传播能力。

最后,作为未来的教师,高师学生还应具备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能力,善于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与专业教学、思想道德教育、教育环境、受教者具体情况等相结合,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指导学生参与媒介设计、制作、传播,通过教学对现代媒介信息形成较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参考文献:

[1]第32次互联网报告.http://tech.163.com/13/0717/13/94

07C2T100094NSI_3.html,2013.7.17.

[2][3][4]袁军.媒介素养教育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5]陆晔等.媒介素养:理念.认知.参与[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6]张泽涵,陆婷.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现状的认识、难题和实施策略[C].2010年中国媒介素养研究报告.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0.

[7]张志俭.新媒体背景下的媒介教育[C].2012年中国媒介素养研究报告.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2.

[8]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9]宋小卫.西方学者论媒介素养[J].国际新闻界,2000.4.

[10]罗阳富.信息时代高师院校媒介素养教育[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作者:钟华丽

上一篇:春节联欢会主持稿(3篇集合)下一篇:振兴中华演讲稿(3篇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