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素养教育论文

2024-09-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媒介素养教育论文(精选8篇)

媒介素养教育论文 篇1

上次开家长会听了关于“提高媒介素养教育”受益匪浅,感谢学校给我们家长提供这样学习的机会,也给我在以后教育孩子的方式上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和借鉴。

先谈一下我对“媒介素养”的理解:首先是媒介,顾名思义媒介就是我们日常可以接触到的媒体种类,报纸、电视、电影、杂志、网络等可以接受信息的终端;素养,我理解是素质、教养;即所谓媒介素养就是指正确引导孩子自己在各媒体终端学习,达到提升进步!作为家长我觉得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鼓励孩子接触不同的媒介终端,争取各方面提升;

人类已经步入信息时代,成千上万的信息以每秒上亿条的速度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自觉与不自觉的参与其中,公交上的电视、学校广播、手机、电脑等,这些媒介终端都在不知不自觉中提供各种信息给孩子们。

对于这个年龄段来说,看报、看杂志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解读信息的能力,每则新闻所讲的大概内容看后是否可以复述。看古装电视剧可以了解历史典故,看纪录片可以扩展视野,看娱乐节目可以培养孩子幽默感,上网可以和不同的人交流,起到学习的效果!但是这一切的东西都是基于正确的价值导向为前提,放任孩子自己去学习绝对不行,因为信息太多,孩子的鉴别能力有限,好奇心可能将孩子带上偏路!

二、正确引导,以身作则,培养兴趣

报子有各种小广告,电影电视网络不适合青少年的东西就更多了,不雅视频、不健康游戏、暴力、毒品等等;孩子们的鉴别能力和认知能力有限,这个年龄阶段孩子对各种事物充满好奇心,所以正确引导尤为重要。不过孩子逆反心理往往使我们的引导事半功倍,我觉得我们可以做以下工作:

1、利用机会和孩子一起经历学习,适当赞同他的看法,当他碰壁发现行不通时,再阐述我们的观点;

2、举例子,树立榜样,找周围优秀的孩子给他树立榜样,举一些负面的例子给孩子,让其总结学习

3、加强监督,当发现孩子走偏时,马上提醒,表明我们对此事的态度,适当处罚;

4、当孩子在某方面有自己的看法,明显学习提升了,要给予鼓励和赞许; 当然作为家长的我们,我们行为就会影响孩子,所以以身作则既是捷径也是有效的办法,当发现孩子通过自己所接受的信息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后,某方面有提升后,一定要鼓励支持,培养孩子的兴趣点,提升自己的阅历和素养!

三、值得注意的几点

1、一定有自己的评判标准,什么是有用信息,什么是有害信息(孩子玩手机不一定就没用,相反孩子看书不一定就没害);

2、有兴趣点,适当支持深入,提升孩子的素质;

3、角色融入,当孩子的同学,一起经历;

4、从众心理的正确认识(大家认为的不一定就是对的,信息太多,我们自己都会被迷惑)

四、需要学校的支撑,家校齐努力

作为家长的我们,知识储备各方面非常有限,所以也需要学校的支持与支撑,家校加强交流,个人感觉建立QQ群就非常好!希望自己也能同孩子一起经历成长,共同进步!

媒介素养教育论文 篇2

1 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和研究历程

以时间为线, 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和研究可以归纳为以下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 世纪30 至50 年代——以精英意识对抗大众文化。这一阶段是媒介素养的萌芽阶段, 起源于对传统精英文化的维护。随着近代经济社会的急剧转型, 报业的结构和性质产生了根本性改变, 主要标志就是各国先后出现了“便士报”这类售价较低、面向社会中下层的通俗报刊, 其中英国报业竞争近乎白热化。由于报纸运营的市场化发展, 广告收入成为报纸的主要经济来源, 为了扩大报纸销售量, 吸引读者眼球, 报纸编辑在寻求新闻“卖点”方面无所不用其极, 这一类报纸不惜采用“恶搞”的手法炒作新闻, 报纸的“媚俗化”日趋严重。这引起了当时一些精英学者的不安。为此, 英国文学批评家F.R.利维斯在《文化与环境:批判意思的培养》一书中, 首次提出将媒介素养教育引入课堂, 并提出了以新闻、广告、小说为题材的具有可操作性的一系列课堂实践。在这种观念的指引下, 媒介素养教育实质上就是反对媒介的教育, 即通过教育学生摒弃“垃圾”的大众媒介。这种“实践批评” (Practical Criticism) 的方法, 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第二阶段是20 世纪50 年代至60 年代——新一代研究者的视野转变。在这一时期媒介素养教育获得新的发展, 媒介教育的关注对象从文本转为以电影, 关注的对象改变了, 人们对大众文化或流行文化也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在斯图尔特·霍尔 (Stuart Hall) 和帕迪·沃纳尔 (Paddy Whannel) 1964年出版《大众艺术》 (The Popular Art) 中, 提出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建议和对策, 要求将不那么强调“免疫功能”的文化研究法带进课堂, 认为对大众文化的部分认可和接受, 源于自身的使用体验, 这也推动了媒介素养教育的转型。不过由于对大众媒介的偏见依然广泛存在, 这一时期, 媒介素养教育依然没有跳脱出“识读”, 在媒介素养教育中, 老师和家长依然是主导者, 而学生作为容易被不良文化侵害的对象, 其独立思维和主动参与性被忽略了。

第三阶段是20 世纪70 年代——屏幕教育与媒介“再现”。这一阶段的媒介素养教育是伴随着电视在千万家庭的普及而广泛开展起来。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电视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到了20 世纪70 年代, 电视作为娱乐媒介和重大新闻的发布者已经无处不在。“屏幕理论” (Screen Theory) 形成了, 这一媒介教育理念明显区别于此前的教育理念, 它不再像以往那样仅关注媒介内容文本, 而是更在意展示的方式, 关注点在于“屏幕”, 由此探索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方法。此外, 这一时期的学者们在研究中发现, 媒介形式对媒介内容的表现有重要作用。 在这一时期, “屏幕教育”很快在全球掀起了媒介素养教育的浪潮。美国的视觉素养运动、加拿大的电影教育课程、法国和日本早期的媒介素养教育都离不开屏幕教育的启发。

第四阶段是20 世纪80 年代——传播学理论和媒介技术理论的推波助澜。进入80 年代后, 对大众媒介的依赖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而变得越来越深, 人们开始意识到, 大众媒介不是文化病毒, 而是社会文化的传播者, 社会环境的监督者和社会关系的协调者。1982 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媒介素养宣言》, 承认媒介是文化的重要组成要素, 肯定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这一时期, 传播学理论和媒介技术理论为探索媒介素养教育的方法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因此这一时期的媒介素养教育实践中, 也加入了媒介技术使用、媒介内容生产制作等课程。以英格兰区域的普通证书教育为例, 电视研究课程中模拟制作新闻节目、访问技巧、机器设备操作、电视节目制作等内容非常常见。政府对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视程度增加, 媒介素养研究机构和媒介素养教育机构纷纷建立, 媒介素养教育逐渐成为在校学生的主要教育内容。

第五阶段是20 世纪90 年代——超越保护时期。这一阶段媒介素养教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不同的群体对媒介素养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关注, 由此产生观念和思想的碰撞, 极大的丰富了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大众媒介的影响力在这一时期, 达到了历史上登峰造的地步, 大众媒介百花齐放, 媒介生活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环节, 对媒介的识读与认知成了人们的生活之道。在以往的媒介素养研究中, 将青少年塑造成了容易受到媒介影响与侵害的群体, 假定他们是处于弱势并需要被保护, 将媒介素养教育包装成一剂醒世良药, 保护学生免于不良文化、道德观念、意识形态的侵害。在之后的研究中发现, 随着电脑和网络的普及, 学生在接受媒介素养教育前已经累积相当程度的媒体认知和体验了。大卫•帕金翰 (David Buckingham) 在《英国媒介教育:超越保护主义》一书中指出, 对媒介及媒介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认同制约了过去的英国的媒介素养教育。人们开始对此前教育领域一些较为激进的思路进行反思, 在教育中, 教育中关注到那种原来由老师来展示真理揭示真相的教学, 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 反而是学生原有的媒介经验对他们认知和判断的积极作用。 因此, 媒介素养教育不再为了“免疫”, 而要将教育的目的定位在学生理解力的培养, 这一时期的媒介素养教育对更强调生产与传播信息的技巧与能力的培养, 媒介素养理论发展与教育实践已经紧密的结合起来了。

第六个阶段是21 世纪以来——媒介融合下媒介素养教育新议题。在这一时期, 媒介融合成为全球媒介文化变化的重要特征, 也对媒介素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媒介融合是信息消费群体需求不断丰富的大势所趋, 利用数字技术实现内容、网络和终端融合以整合媒体形态, 使传统媒体一改昔日单一的媒体形式, 采用多种媒介手段突破其自身的局限性;媒介融合在模糊了媒介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界限, 互联网为社会主体自我认同提供了技术支持, 使传播权下移, 改变了媒介受众的传统地位;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 过去使用传统媒体时累积的媒介素养已经不够用了, 媒介融合对公民媒介素养提出新的要求, 使“数字素养” (digital literacy) 成为英国、加拿大等国家媒介素养教育的新内容和新坐标。

2 西方媒介素养教育的特点

纵观西方发达国家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历程, 不难看出, 但凡重视媒介素养教育的国家, 都将学校教育作为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途径, 同时重视社会组织的力量, 短期培训、社会团体推广、媒体宣传、政府推动、家庭协作等都是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辅助手段。值得关注的是, 即使是在同一国家和地区, 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设置上没有固定的模板, 但媒介素养教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趋势也日益明显, 体现出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本位化的特点。同时, 从总体来看, 在媒介素养教育的征程中, 走在前面的那些国家, 他们的实践都有相似的特点。

第一是全民教育与终身教育。在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中, 媒介素养作为每位社会成员的必备素养, 对该社会的民主进程、劳动效能、媒介环境和文化生活都会产生深远影响, 媒介素养的提升是所有社会成员的发展需求, 也是社会进步的源源动力。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对象是未成年人, 但是作为“教育者”、“影响者”的老师、父母等, 其媒介素养的要求更高。此外, 包括政府公务员及官员、企业员工及管理人员、媒介从业人员等人群而言, 媒介素养更是他们的必修课。在传统媒介和新媒介百花齐放、相互融合的今天, 西方发达国家的媒介素养教育对象为全体公民, 教育贯穿公民终身。如英国在1986 年明确要媒介素养教育融入5 岁至16 岁学生英语课程设置中, 几乎所有学校都开设了进阶式媒介研究课程;2009 年又明确提出提高全民数字应用能力的计划。美国的媒介素养教育从20 世纪70 年代末开始, 就得到各界人士和团体的积极支持与响应。

第二是课程针对性与延展性。既然媒介素养教育是一项全民教育, 那么针对不同年龄和阶层的受教育者, 所设计的课程也会有所不同。以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学校教学实践为例, 由于媒介素养教育跨越一至十二年级, 该省将这些年级分为三个时期, 分别设计了不同的教育重点。对思维能力较差的低年级的学生, 重点教育他们明晰媒介内容不等同于现实世界;对步入青春期的中年级学生, 重点提高他们直接辨识和评价媒介的能力;对于后青春期的高年级学生, 媒介教育的重点在引导他们关注全球问题和提高公民意识。同时, 不过学校教育并不是媒介教育的全部, 对其他特定的社会人群, 媒介素养教育的设计也具有其针对性。目前, 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上主要呈现两种模式:一是将媒介素养课程作为独立课程, 二是将媒介素养相关的内容渗透在其他课程中, 也称为融入式教学。

第三是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对不同人群的媒介素养教育, 在实践中各有其方式, 因此实现媒介素养教育的全面化和终身化, 除了学校, 还必须依靠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目前, 国外开展社会性媒介教育的机构和组织种类较多, 包括媒介教育组织、非政府组织、非盈利组织、宗教组织、社区组织、学术团体、慈善机构、媒体机构等, 他们的宣传和推广, 是媒介素质教育在该国该地发展较快的主要动力。如加拿大各省成立了媒介素养推广协会或者中心, 澳大利亚有媒介教师协会, “国际教育媒介理事会”则是近年来较为活跃的媒介素养教育国际性组织之一。此外还值得注意的是, 大型公司普遍参与媒介素养教育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3 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现状与方向研究

1997 年, 中国社科院副研究员卜卫在《现代传播》第1期上发表《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 首次提及“媒介教育” (media education) 一词, 即今天的“媒介素养教育”, 以这篇论文为起点, 一些研究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的论文陆续发表, 逐渐受到新闻传播学界的关注, 媒介素养教育在中国内地进入了启蒙阶段。2004 年10 月8 日, 首届中国媒介素养教育国际论坛在中国传媒大学召开, 我国媒介素养教育迎来了它历史的转折点, 论坛提交的论文后来汇编的《媒介素养》, 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国际与国内视角、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与价值分析、媒介素养教育专题做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提出了不少探索性的媒介素养教育实践途径。同年12月, 共青团中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全国文明办、全国妇联、教育部等7个部门在上海联合组织召开《2004——媒体与未成年人发展论坛》, 发布了《共同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媒体环境》的宣言, 发表了《未成年人媒体素养教育行动策略研究》, 我国媒介素养教育迈出了切实的步伐。

近10 年来看, 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学者们除了在学术期刊、研讨会上发表论文外, 也开始有意识地利用报纸、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相关知识, 媒介素养教育实践正逐渐开展起来。如卜卫在中青网 (www.cycnet.com) “少年园地”频道开设了“媒介课堂”栏目, 通过网络这一青少年经常使用的媒体向他们开设“一种使我们获得对大众媒介具有批判能力的新课程”;复旦大学媒介素养小组 (Media Literacy Group) 创建并开通了中国大陆第一个媒介素养专业网站 (www.medialiteracy.org.cn)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少年报社少年新闻学院开通中国青少年媒介素养网 (http://www.chnmjsy.com/) , 指导青少年指正确地、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能力, 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 参与社会进步;千龙网正式推出“媒介素养网上学院”, 是中国第一所面向社会各界, 专业从事媒介素养奇偶碍于和实践能力培训的网上学院, 通过咨询传播、教育培训、产品研发、图书音像制品策划出版等途径, 达到推广和普及媒介素养知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目的。

在线下, 课堂教育方面同样有所突破。2004 年秋, 上海交通大学在中国大陆高校第一个开传媒素养教育课。除了传播学专业的学生外, 首批七百多名电子工程、农学和其他理工科的学生参加了这门课程的学习。这不仅在媒介素养教育实践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而且对于媒介素养教育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2013年9月, 苏州大学启动“媒介素养进高校”工程, 通过聘请业界专家走进高校举办公益讲座的形式, 从理论与实践、宏观视野与微观操作的结合上, 在讲课、讲座和交流互动中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同年10月, 全国首套同时面向家长、老师和学生的“三合一”的媒介素养教材——《媒介素养》丛书已被列入广东省2013 年秋季专题教材目录, 在儿童媒介素养教育方面, 广州在全国已先行一步。

虽然部分的实践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但是与世界上的许多发达国家相比, 国内媒介素养教育在绝大部分地区未被纳入正规教育体系, 媒介素养教育离普及时代尚远。为此, 国内一些学者从不同视角和层面对我国媒介素养教育中所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探讨, 笔者在此将之归纳整理为三大层面九个方面:

一是媒介素养教育研究滞后, 缺乏理论支撑。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在研究方面, 停留在理论阶段缺乏可操作性和针对性。从研究者来看, 缺乏共识, 造成对于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研究重叠, 未形成独立有序的学科体系。从研究内容来看, 早期的学者们多是翻译和研究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的成果, 停留在对国外研究成果的梳理和介绍上;最近几年, 国内的研究越来越具有批判性和本土化, 也提出了不少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与策略, 但总体而言, 还是定性研究多, 定量研究少, 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成果更少。在理论支撑方面, 没有形成系统的适合我国国情的媒介素养教育理论, 特别是缺乏基于我国公民媒介素养现状而提出的理论。

二是媒介素养教育缺乏良好的环境氛围, 影响了其正能量释放。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商业性媒体的缺席, 导致用以培育媒介素养的传媒环境趋于不良, 特别是传媒行业市场竞争的白热化, 使那些为了争夺受众支持的大众媒介又一次走回了20 世纪初恶性竞争的老路, 标题党、媚俗化、虚假新闻和谣言肆意传播。第二, 媒介“把关人”的缺席。自媒体兴起后, 在新媒体的监管 “把关人”却是缺位的, 使得信息的真实性和质量难以保证。第三, 媒介素养教育意识缺失, 在受众方面, 大多数的受众在享受着现今这场疯狂的媒介盛宴的时候, 仅仅依靠自己原有的常识和认知对媒介信息的拾取, 尚未意识到提升自身的媒体识读能力对建构媒体环境的重要性。

三是媒介素养教育尚未普及, 缺乏教育规划。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在发展阶段方面, 我国还处于初始发展水平阶段;在学校教育方面, 自20 世纪90 年后期以来, 媒介素养教育仍在官方界定的教学体系之外;在社会教育方面, 成人媒介素养教育极为缺失, 如教师、父母等重要角色, 他们的媒介素养是高是低, 往往并不受研究者的关注;在发展前景方面, 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 但是媒介资源却分配不均, 媒介素养教育的推行困难重重, 特别是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不足、社会组织参与较少, 使得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仍有诸多困难。

特别令人心焦的是, 高校中媒介素养教育基本处于空白, 但是国内大学生群体媒介素养却是普遍低下, 甚至走向极端的。如今的大学生普遍都拥有个人电脑, 但多数倾向于利用电脑获取信息和网购, 特别是许多女大学生沉湎于逛淘宝, 其中2013 年7 月2 日,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一名大三女生网购花光两年学费后跳楼自杀, 就是一个典型的实证。

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方向。当今世界, 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态势日益增强, 我国全面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通过对西方国家经验的借鉴和对我们自身实践的反思, 我们至少可以从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规划、理论研究、主要参与对象等方面得出一些有益的探索。

在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规划方面, 媒介素养教育的应该讲究整体性、规范性、延续性, 从小学阶段开始启蒙, 到大学阶段的深入开展, 将理解媒介、媒介批判和如何正确使用媒介三大方面内容形成各具特色的课程体系。

在媒介素养教育理论的发展方向方面, 文化研究应当是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的走向。因为如何认识和理解“批评”是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可能展开方向的决定性因素, 而文化研究在本质上恰恰是一种批评理论, 所以文化研究理论可以带给媒介素养教育的, 不仅仅是某种特定的方法或者是几个文化研究的术语, 而是对于“批评”的本体论意义的理解。

在媒介素养教育主要参与对象方面, 除了学生和教师这种一对一的组合, 还更要求家庭、社会的全动员, 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和浙江传媒学院等成立有关的媒体素养发展研究中心和实践基地。其中浙江传媒学院, 在2011 年11 月成立了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协会, 到2014 年为止, 该学院已在全国建立媒介素养教育实践基地13 所。中国传媒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高校已经建立了媒介素养教育的高等人才培养项目, 发展教师媒介教育已成为我国媒介教育的又一个新走向。

摘要:西方发达国家媒介素养教育从萌芽探索, 到全面融入公民素养教育, 历时近百年, 而媒介素养教育起步较晚的中国, 与世界上的许多发达国家相比, 还在上下求索的阶段。当前,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壮大,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 使全面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势在必行。通过对西方媒介素养教育历程和教育特点的梳理研究, 能更好的结合我国实际, 在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规划方面提出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论农村受众媒介素养教育 篇3

对媒介素养教育的认识,源于大众传媒的负作用,主要是其低级庸俗的内容消解了精英文化,危害了受众,尤其是青少年;少数利益集团左右了大众的视听,误导了社会和公众。上世纪30年代,媒介素养教育首先在英国展开,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媒介形式的增多、媒介信息的泛滥,媒介素养教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重视。其教育的价值取向在经过几十年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后,由最初的保护主义呈现出目前多元化的特征。这其中既包括传统的保护主义教育,也存在着注重培养和提高公民有效利用媒体获取、解读信息能力的技术教育,培养学生自主创意和表达、实现媒介素养输入和输出双向训练的媒介艺术教育,以培养民主理想公民为目标的民主教育等。

我国的媒介素养研究起步较晚。媒介素养教育曾一度被等同于新闻传播教育,关于受众的媒介素养教育未能引起重视。1997年,中国社科院副研究员卜卫的论文《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被认为是中国大陆第一篇系统论述媒介素养教育的论文。近些年,媒介素养教育逐渐成为新闻传播学领域的热点问题,出现了不少介绍和研究的论文和学术专著。有学者认为,当前我国的媒介素养研究呈现出如下特点:主体媒介素养研究的视角不断拓宽、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实践性日益凸显、网络媒介素养研究方兴未艾、国外媒介素养研究译介成果丰富、媒介素养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①但也有学者指出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一些缺陷:一是在理论探讨方面,停留在西方理论的梳理,未能将之放到中国语境中讨论;二是在受众群体媒介素养状况的考察和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方面相当薄弱,对中国公民的媒介素养的调查研究还没有全面铺开;三是对媒介素养的研究局限在某些社会群体,比如青少年等,忽视了媒介素养教育是一种全民的公民素养教育,而以农民作为研究对象的媒介素养研究基本上没有。②

媒介素养被国内外学者普遍理解为受众正确认识和使用媒介的能力。各国定义各有侧重,但基本上是围绕受众正确认识与合理使用媒介的问题而展开的。另一方面,研究者们大多认为,媒介素养教育只是手段,它的目标是促进受众媒介素养的提高。然而由于具体社会现实的不同,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甚至不同社会阶层的受众所接受的媒介教育的具体价值取向是有区别的。

在我国的媒介受众中,农村受众是人数最庞大的却又经常被忽略的一个社会阶层。农村受众由于其特殊的社会处境和所面临的艰难的现代化的任务,其媒介素养教育应该纳入考察的范围之中,制定出针对农村广大受众的媒介素养教育目标十分重要。

农村受众的特征

探讨我国农村受众的媒介素养教育,需要在对我国农村受众研究和他们所处的媒介环境进行考察的基础上进行。

传播学者普遍认为,农村受众除了具有大众传播受众的一般特点即数量巨大、复杂性、分散性和隐匿性之外,还具有以下特征:

媒介接触的有限性。主要表现为他们很难成为报刊的读者,必须在本地域所能提供的大众媒体中进行选择,一些偏远乡镇对电子媒介可望而不可及等。

传播环境的混乱性。传播环境是指存在于传播活动周围的特有的情况和条件的总和。中国农村由于正处于深刻的变革转折期,地理的、社会的、文化的、政治的和经济的各种因素纠结难分,变化多端,而且农村受众对环境的控制力不强,极易受环境的影响和改变。

信息选择的狭窄性。这一方面是指可供他们选择的、对他们有意义和价值的大众媒介提供的信息量不足;另一方面是说他们进行选择时总是止步于他们目力所及的地方,而现有大众媒介提供的大量有价值的信息被忽视。

信息反馈的被动性。反馈一般被认为是受众自主性的表现,是改进大众传播的不可缺少的一环。然而目前所收到的关于农村受众对大众传播信息的反馈多来源于调查。由于被动性,这些反馈对大众传播的影响是相对不确定的。③

对照媒介素养的概念,我们不难看出,农村受众的媒介素养还普遍比较低。

对农村受众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意义

有利于与农村媒介的发展形成良性互动。受众的媒介素养和媒介的发展存在互动的关系。较低的媒介发展水平不利于受众媒介素养的提高,受众媒介素养偏低也会反过来制约媒介的发展。农村媒介是以农民为主要受众,传递农民所需信息的媒体,其发展的滞后不仅制约了农村受众媒介素养的提高,也不利于农村社会的发展。

农村一直是我国媒介发展的薄弱环节。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消费水平与城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追求商业利益的媒体不愿意付出昂贵的代价来开拓农村市场;另一方面,就总体而言,农村的媒介基础设施建设起步也较晚。目前,我国农村受众对媒介信息的接受技能普遍不高、传播观念和接受习惯尚未完全养成,这不仅妨碍了现有媒体功能的发挥,也构成了媒体开拓农村市场的障碍。

旨在加强对媒介的认识和了解、提高媒体有效利用能力的媒介素养教育,将有助于扩大涉农媒体的读者群,提高农村受众对涉农媒体所传递信息的利用率,从而扩大农村媒体在农村受众中的影响。而受众对媒体的监督和反馈行为,又将帮助媒体改进其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更好地为农民服务。如在农村受众和媒体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将有利于农村媒介充分发挥其在农村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推动作用。

有利于保护农村受众在大众传媒中的权利。大众媒介具有公共性,受众应有自己的权利。在大众传播经历的起步、发展、繁荣和飞跃四个时期,受众争取的权利也从选择权和知情权、表达权、反论权扩展到监督权、隐私权。但从中国农村这个特殊的传播地域看,受众对所有权利的诉求基本上是同时展开的,具有共时性特征。④

在大众传播领域,中国农村受众权利主体被遗忘和被侵害的事件经常发生,村民家庭矛盾的影像未经允许就在电视中播出,隐私权被侵犯;某村庄被某报纸错误报道却没有办法自己登报澄清,反论权缺失;一些农民看了电视广告,却买到了假种子,监督权丧失。农村受众媒介素养的提高,可以提高农村受众的权利意识,在大众媒体利益与乡村受众利益发生冲突时,主动争取自己的权利,有利于农村受众在大众传播领域权利的维护。

有利于农村受众争取意见表达渠道,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在当前我国的社会和政治体制框架下,农民在体制内表达自身利益诉求的渠道相当匮乏,媒体由于其公共性被理所当然地视为重要的表达渠道。而现实中,由于种种原因,传媒的控制与话语权为社会精英所把持,农民在传媒上表达自身利益诉求的通道相当狭窄。很多情况下,农民的利益声张还停留在遭遇利益侵害时的申诉与求助上,而不是日常化的利益表达。而对农村受众的媒介素养教育将有助于改善这一现状。

首先,媒介素養教育将提高农村受众使用媒体和参与传播活动的渠道与能力,引导受众更好地使用大众传媒参与传播活动,这必然要求媒体扩大农村受众表达空间;其次,对农村受众媒介素养教育的探讨,也将真正明晰传媒在农村发展中可以和应当扮演的角色。

有利于农村现代化的实现。一方面,作为农村现代化实现主体,农民思维方式和观念的现代化将成为推动农村现代化的支点和不竭动力。媒介素养的提高将有助于其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的增强、认知和判断能力的提高,从而有助于农村受众观念的现代化。

另一方面,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农村地区的欠发达在一定意义上可归结为知识贫困和信息贫困。“所谓知识贫困、信息贫困是指那些被剥夺了获得知识与信息的能力和机会的人们,不能够参与创造和分享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的文明成果的状态,其本质就是与现代化隔离,与对外开放无缘,与经济全球化无关,形成知识社会与信息社会的‘落伍者’或‘边缘化’人群或地区”。⑤知识贫困和信息贫困既是经济贫困的结果,也是其原因。提升农村受众的媒介素养,提高他们获取、理解、鉴别信息的能力,对于他们分享各种信息、知识和技术的收益,消除知识贫困和信息贫困将具有重要意义。

农村受众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内容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郑保卫在《媒介教育大众化势在必行》一文中提出,媒介教育大众化的内容应该包括“普及媒介基础知识、传授媒介运用方法、传播媒介批评理念”等内容。⑥

结合我国农村的实际,对农村受众的媒介素养教育,首先是技术层面,即对媒介的认知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其次是包含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层面,主要是对现代传媒的理性认识和批判的能力。后者是本质和方向,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和必由之路。农村受众的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内容可以包括:

媒介和大众传播的基础知识。包括传播学领域的一些基本概念,如信息、传播、受众;大众传播的功能;不同媒介的特性和用途;媒介的组织、生产、传播规律;媒介产品的主要种类和特点等。介绍这些知识的同时,要对农村受众所面临的传播环境给予分析和说明,依循农村受众的认识规律和生活实际,由简单到复杂,普及有关大众传播的基础知识。

应用媒介信息的能力。主要包括接收信息、理解信息和判断信息的能力。学习如何接触和使用不同的媒介,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对从媒介中接触到的不同性质的信息,如新闻报道、娱乐节目、广告该如何理解;如何进行基本的信息真伪的识别等。

利用媒介为自己服务的能力。提高对媒介的有效利用能力是对农村受众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最终目的。包括利用媒体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对媒体的积极反馈,利用媒体传递信息的能力,如参与公共事务的讨论、维护自己的权利等。

由于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尚未完全展开,对农村受众的媒介素养教育应结合我国农村实际,同时融入现代教育理念,充分利用媒介资源,不断探索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互动合作的新模式。要保持开放的精神,分阶段、分层次地进行。

媒介素养教育是涉及媒介传播管理、生产、消费以及学校教育等各方面的社会工程,它的实施需要政府引导下各方的积极配合和努力。同时,应该认识到农村受众的媒介素养教育主要是从受众一方解决提高传播效果的问题,其社会效益只有在农村传媒生态和传播制度的不断改善的基础上才能得到最充分的实现。

注释:

①胡翼青:《媒介素养与传播效果研究》,《新闻界》,2006(6)。

②李苓、李红涛:《媒介素养:考察农民与媒体关系的一种视野》,《新闻界》,2005(3)。

③④谢咏才、李红艳:《中国乡村传播学》,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

⑤转引自郑保卫、赵星耀:《弱化市场调节手段加大行政扶持力度——论我国西北欠发达地区农民报的出路》,《新闻記者》,2007(3)。

⑥郑保卫:《媒介教育大众化势在必行》,《中华新闻报》,2002年1月15日,第5版。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

媒介素养教育论文 篇4

论媒介素养教育促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媒介素养教育业已成为许多国家现代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大众媒介文化的影响力无所不在的今天,媒介素养教育应该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手段,通过提升大学生解读和使用煤介的能力,促进校园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作 者:吴谦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刊 名: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 英文刊名: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年,卷(期):2009 “”(12) 分类号:G4 关键词: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教育   校园文化  

媒介素养教育论文 篇5

首先从课程定位看,大学语文课程是在中学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如果说中学语文关注的是基础的、技能的层面,那么,大学语文关注的则是由此延伸之后的文化的、精神的层面。大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论、辨析,批判性地继承和借鉴前人丰富而深刻的体验、感受和思考,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综合素质将得以提高。

其次,从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来看,徐中玉先生在其主编的《大学语文》(第九版)前言中指出:“现在的‘大学语文’课程,必须重视人文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大学语文’的工具性当然仍要注意,但不断渐进,进一步还得讲究兼顾文学性、艺术性、审美性、创新性乃至深刻的人生哲理性。总目标乃在提高大学生的品格素质和人文精神”。

第三,从大学语文课程的作用看,大学语文课程有利于人类精神文化的传承,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审美能力的提高,学好、教好大学语文课程的作用是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

但信息社会使大学生置身于无处不在的媒介世界之中,媒介文化正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不可否认,大众媒介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知识,但是不可避免地也给他们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造成了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缺失,具体表现在:(1)过分依赖于媒介来获取信息,成为自我封闭、孤独,缺少社会责任感的“媒介人”;(2)媒介融合时代,拟态环境的“超真实”类像削平了思考的深度;(3)缺乏批判能力的大学生,容易被媒介反映的“符号现实”所左右,从而形成不正确的社会价值观。这是与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主旨的大学语文教学相背离的。

因此将媒介素养教育引入大学语文课堂,目的就是通过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使学生正确看待媒介文化,获取好的媒介信息,质疑媒介的不良信息,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媒介素养调查问卷 篇6

亲爱的同学,您好!我正在为我的毕业论文做一项研究,衷心地希望您能给予协助。本调查旨在了解您对媒介素养的看法。您所提供的真实情况和宝贵意见,对于我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请您根据您的实际感受回答,帮助我完成本项研究。我保证对您的信息严格保密。衷心感谢您的大力支持和合作!

你的资料:A、性别男()女()B、年级 1()2()3()4()

C、专业文()理工()D、来自 城镇()农村()

1、您平时接触的媒介种类和平均每天使用的时间(请给接触过的媒介勾出时间)1小时内1~3小时3~5小时5小时以上

A、网络()()()()

B、报刊()()()()

C、电视()()()()

D、广播()()()()

E、手机()()()()

2、以上您最喜欢的一种媒介是()

A、网络B、报刊C、电视D、广播E、手机

3、您每月在媒介上的消费()

A、30元以下B、30~50元C、50~100元D、100元以上

4、您经常在哪上网()

A、机房B、寝室C、网吧D、家里

5、您是怎样学会上网的()

A、自学B、朋友亲戚教的 C、中学老师教的 D、大学老师教的 E、上培训班

6、你接触各种媒介的动机是()(可多选)

A、与人交流B、获取新闻C、休闲娱乐D、消磨时间E、学习需要

7、您感兴趣的媒体内容是()(可多选)

A、新闻B、招聘就业信息C、专业知识D、影视娱乐E、生活咨询

8、您对各种媒介传达给您的信息怀疑吗()

A经常怀疑B、偶尔怀疑C、不怀疑D、不确定

9、您觉得利用媒介能否解决现实问题()

A、可以B、不一定C、不可以D、不知道

10、对所获得的媒介内容能否进行主动的选择()

A、可以B、有时可以C、不可以D、不知道

11、你会()(可多选)

A、文献检索B、课件制作C、网页制作D、photoshopE、视频拍摄与编辑(DV)

12、您在哪些媒体上发布过信息()(可多选)

A、广播 B、电视 C、报纸 D、书刊杂志E、网络 F、手机

13、您认为媒介对我们生活、工作、学习等各个方面的影响如何()

A、非常有影响B、有影响C、没什么影响D、一点影响也没有

14、能否对媒介的传播内容或方式作出评价()

媒介素养教育论文 篇7

素养一词,最早是用来描述人们阅读书报的能力,现在也用来描述某种技能或知识的积累。作为公民素养之一的媒介素养,最早是为保护传统文化而提出的,英文为“media literacy”,在欧洲、澳大利亚等地一般被称为“media education”,即“媒介教育”。媒介素养是指社会公众对媒介的认知、参与、使用的能力。

媒介素养教育,是以社会大众,特别是青少年为对象,提高他们对媒介的认知、参与和使用的能力的素质教育,以便提高他们对传媒的“解读”和“解毒”能力、对传媒的批判性思考能力和创造性表达能力。

2007年12月,欧洲共同体委员会发布的《数字环境下的媒介素养:欧洲的路径》指出,媒介素养包含互联网内容、商业传播、影音作品等三个方面。视听类传媒在人们生活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占据媒介素养内容的半壁江山,媒介素养也越来越表现为信息、媒介和科技能力。

二、媒介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

大众传媒一直履行着自己的功能和责任:告知和守望社会环境,学习与教育,沟通联系,促进社会发展,以及娱乐。随着大众传媒传播范围的扩大,它的影响力也日益增大。

1. 大众传媒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总之,网络环境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现实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与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今后我们应当加强对现有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途径的整合,在沿用的基础上开拓创新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运作模式。同时,还需要加强网上心理健康教育与现实心理健康教育二者有机结合的研究,为大学生建立起一个全面的强大的心理支持系统,有效地对大学生的发展给予心理支持。在新的发展阶段,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在深入剖析教育对象的基础上,加强基础理论的研究,大力推进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和途径的整合,在此基础上构建立体式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提供科学的指导。

参考文献:

[1]http://www.cnnic.net.cn第三十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2-7-19.

[2]傅荣.网络教育、网络心理教育与青少年心理健康[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1(4):75-77.

[3]魏荣,魏婧.高校网络化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琼州大学学报,2004,(4):25-26.

[4]李强.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心理影响及健康心理培养探论[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0):221-

[5]孙丽丽.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D].成都电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大众传媒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三点一线的传统生活模式逐渐被改变,大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等媒体查阅资料、交友择业,降低了时间成本,也节约了经济成本,可以一举多得。

大众传媒给大学生提供了自由平等的交往平台。互联网和手机等交互式传播媒介,以自由性和开放性,拥有无限的信息量,也使得每个使用者可以自由地进行信息分享。

2. 大众传媒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首先,过度的传媒内容消费会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现代社会的人们已经习惯于通过视觉形象获取信息,通俗化、快餐化的信息呈现,容易对理性和逻辑思维造成抑制,导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下降和退化。另外,互联网过度使用容易诱发“网络成瘾症”等心理疾病,成为“电子海洛因”。

其次,传媒营造的“拟态环境”对于缺乏辨识能力的大学生来说,容易造成其辨别不清真实世界和信息环境的界限,越来越依赖于媒介现实而忽略了现实中的人际交往,成为名副其实的“容器人”。

最后,大众传媒传播的色情、暴力、迷信等污染性信息,也极易把大学生拉入污秽的泥潭,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对于大众传媒的积极效应,我们更应该关注它给大学生带来的消极影响。社会各方需要加强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视,从多个层次进行把关和建设,努力提高我国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水平。

三、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

大学生可以接触到的媒介丰富多样,特别是通过互联网和手机,大学生可以进行交友、获取信息、玩游戏、网上购物等活动。大众传媒给大学生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和帮助,也在某些时刻把大学生“媒介化”。大学生们由于缺少现实的实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6]何小兵.论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J].教学与管理,2007,(33):38-39.

[7]徐晓芳,郭德华,周群.论网络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转变[J].江西教育科研,2006,(4).

[8]廖桂芳,郑廷友.大学生心理互助网络平台的可行性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9]廖桂芳.大学生心理互助网络模式构建研究[J].理论界,2006,(4).

[10]吴峰丽.基于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硕士论文,2011-03.

[11]徐露凝,孙丽艳.科学发展观与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4).

[12]张忠,陈家麟.试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J].青少年研究,2007,(4):20-22.

[13]曾令辉.虚拟社会人的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2:13.

[14]孟维杰,张晓书.网络心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反思与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2):151-153.

[15]崔景贵.网络心理教育刍议[J].中国教育学刊,2001,

[16]梁海彬.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初探[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6,(2):179-182.

大学生违纪处分适度的量度

柳卉

(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武汉430050)

摘要:本文就如何量度大学生违纪处分的适度,提出了依据合理的规则合理、保障学校管理有序化的实现、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发展三大依据。

关键词:违纪处分依据合理学校管理个性发展

与当前明令禁止的体罚不同,违纪处分作为学生行为管理不可或缺的工具和手段,其存在的必要性从未曾受到质疑,并以其在教育学生和维护学校整体教学秩序中的重要作用而被广泛认同。但这种认同的前提条件就是学校对违纪学生作出的处分必须适度。处分的适度与否如何量度,本文提出了三大依据。

一、处分是否依据合理的规则

处分规则是实施违纪处分的直接依据和具体尺度,如果规则本身存在问题,那么,严格依规则办事必然带来处分“无度”的后果。因此,处分规则的适度是违纪处分适度的前提。

当前,我国的教育法律、法规直接涉及高校学生违纪处分的主要有两部规章,即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但由于相关规定多为原则性的条款,不具直接操作性,从而在违纪处分上为高校留出践活动机会和经验,不得不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各种“屏幕”与外界进行信息传播和交流。

现在的社会处于“第二媒介时代”,普通个人可以成为各种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者,可以对任何的信息发表自己的见解,互动交流,加之媒体个人化对信息的把关的降低,各种不良信息在媒体上呈现,缺少认知辨析能力的大学生,难免会被误导和诱惑。

1. 大学生

大学生应主动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作为“网络原住民”,大学生是媒介素养教育的对象,也是最重要的参与方,只有大学生认识到媒介素养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到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实践中,我们才能快速达到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

身处校园的大学生们日常所接触的媒体主要是互联网、报刊、手机、校园广播等,这些媒体具有自身的特性,大学生应该充分了解和使用。不论在认知层面还是操作层面,都应该提高自身的技能。如何清楚认知自己和媒介、媒介和社会的关系,搞清楚媒介在自身生活中的角色扮演,是媒介素养教育最重要的。

2. 学校

许多大学开设有媒介素养相关课程,以期通过课堂讲授的方式深化学生对于媒介功能、媒体内容生产方式的认知,让学生学会正确看待媒介,利用媒介,能自觉抵制媒体传播的不良信息,迎接信息时代特有的挑战。

学校应该创建一种良好的媒介素养学习环境。

3. 家庭

家庭是人生第一课堂,对人的影响也是最基础的。大学生在家里可以接触到电视媒体,电视庞大的传播范围和视听特性,传播信息速度快,信息量也大。现在电视媒体呈现“泛娱乐化”现象,因而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尤为必要和紧迫。

家长应该及时作为大学生信息接触的“把关人”,指导他较大的自由裁量空间。因此,我国各高校在以上两部规章的基础上均制定了适用于本校的《学生违纪处分条例》。虽然高校在处分规则的制定上拥有自主权,制定的规则内容也彼此差异,但并不意味着处分规则的适度性无法量度。处分规则的适度与否,有其具体的判断标准。

第一,规则的制定必须合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不违背相应的法律要求,不能超越法定的权限范围。高校制定的学生违纪处分条例虽是学校内部的管理规则,但并不意味着可以游离于法治原则之外,它必须服从于作为其法律渊源的宪法、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否则,规则本身就是无效的。

第二,规则应合乎教育目的和教育规律,符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及其特点。规则应体现对学生权利的尊重和保障。

第三,规则必须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不应模糊不清或过于宽泛,“其措辞应能使学生清楚地了解何种行为是许可的,何中行为是禁止的;用语应有较一致的解释,不应导致任何理解上的歧义和困难”(1)。即规则应保证学生能明确知道对自己的行为要求及行为的后果,以免导致高校违纪处分权的滥用。

第四,规则必须公之于众,获得学生的认同。公开规则一们选择和使用媒体信息。

4. 社会

社会作为一个“大容器”,承载着各种信息,也承载着游弋于信息中的各类受众,社会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各种传媒和社区都肩负着“环境再构成作业”的任务,在信息繁冗的时代,更应该为大学生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5. 政府

政府单位由于拥有特殊的权力,可以成为媒介素养教育的积极倡导者,也可以通过立法等行政手段确保媒介素养教育的正常进行。美国、加拿大等国家颁布和签署了一系列的法规条文,深入阐述和部署媒介素养教育工作,值得我国相关单位学习借鉴。

另外政府需要对媒介素养教育活动进行资助,采取各种措施,直接推动媒介素养教育的组织和协调。媒介素养教育需要社会各个阶层和组织合力进行,参与的多方力量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组织者,政府的强制力和权威性使得其成为倡导媒介素养教育活动的不二人选。

媒介素养教育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事情,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不但需要针对大学生,各个年龄层的人群都有提高媒介素养的必要。加强传媒素养教育,提高全民的媒介素养水平,应该引起我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摘要:传统四大媒体及网络、手机等传播媒体的迅速发展,使得现在的大学生时刻处于传媒营造的“拟态环境”中,其对传媒的正确认知和运用,对其个人和社会都具有重大的影响。本文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进行分析,呼吁社会关注和提高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教育。

关键词:媒介素养,大学生,教育途径

参考文献

[1]宫淑红,张洁.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与实践.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

[2]袁军.媒介素养教育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3]陈先元.大众传媒素养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媒介素养教育论文 篇8

关键词:核心素养;媒介素养;信息素养;新媒体

G633.67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人们快速进入信息时代。人们的需求带来了信息技术的变革,而信息技术变革反过来又呼唤人们新的技能——“21世纪技能”,即围绕创造、发明、交往等为核心的“核心素养”。

一、核心素养概述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1997年启动的“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理论和概念基础”(Definition and Selection of Competencies:Theoretical and Conceptual Foundations,即DeSeCo)项目,从功能论角度认为核心素养应具备以下特点:有助于社会和个人获得有价值的成果产出,有助于个体满足各个社会生活领域的重要需求,对每个人都有重要意义。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将核心素养定义为:在知识社会中每个人发展自我,融入社会及胜任工作所需的一系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集合。国内研究学者辛涛等人从核心素养的内涵、学科属性、功能指向方面论述了核心素养是指个体在当前及将来社会中应具备的关键能力、知识技能以及情感态度,是跨学科跨情景的知识与技能 。学者施久铭认为核心素养是一种跨学科素养,是适用于一切情境和所有人的普遍素养。学者柳夕浪认为,素养与知识、能力、态度等概念的不同在于,它强调了三者的统整。

二、中小学生媒介素养在核心素养体系中的地位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媒介信息的判断和评价能力、有效创造和传播媒介信息的能力。中小学生的媒介素养表现在对媒体信息的理解、质疑、选择、能力、管理、评价、应用能力等。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对核心素养模型构建中也做了相应的调整。在美国“21世纪素养”框架中,“信息、媒体与技术技能”占据着三大技能领域之一的地位,并指出“信息、媒体与技术技能”领域包括信息素养、媒介素养、信息通讯与技术素养。在新加坡“21世纪素养”框架中,同样包括“交流、合作和信息技能”,即对信息的管理、使用等提出要求。

三、新媒体环境下中小学生媒介素养出现的问题

新媒体时代是一个以媒介融合为特征的信息时代,改变了以往主要由报刊、电视、广播等构成的传统媒体环境,取而代之的是复合型媒体时代,即由互联网、手机、移动电视等交叉组合的以数字技术推动的媒介融合式时代。

中小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期,面对纷繁复杂的新媒体环境,其批判能力还不足以分辨网络上所有信息的真伪性,往往容易受到负面信息的误导。由于网络环境的自由性,网络暴力、游戏、不健康的视频或帖子往往会对青少年的言行举止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沉迷于网络游戏不可自拔而荒废了学业、因网络暴力引发现实中的悲剧、因被不健康的视频、帖子误导行为犯下大错等现象屡有发生。新媒体满足了青少年对新奇事物的探索好奇心,但受到一些负面案例的影响,有些中小学生完全屏蔽了网络信息,不去接纳网络中有利的资源,这使得中小学生不能在信息时代得到全面发展,这种状况就有待教育者给予正确的指导。

四、核心素养语境下提高中小学生媒介素养的途径与方法

随着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中小学生接触媒介的机会大大增加。针对新媒体环境的特点及核心素养体系中媒介素养教育的要求,从社会、学校、家庭、媒体层面提出培养中小学生媒介素养的途径与方法。

1.社会层面:制定并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

针对新媒体环境中出现的种种不良行为,社会相关人事部门应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进行管制,使得不法分子得到严惩、法律的权威性得到加强。当然,这种监管机制是在确保新媒体能够健康发展的前提下进行的。同时应做好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和网络不法信息案例教育工作,增强中小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对网络信息的认识。相关技术部门应在根本上提高网络管理水平,确保“人人平等”网络环境的健康运行。

2.学校层面:创设传播媒介知识的教学环境

学校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多半来自学校的教育,因此学校教育工作者应采取恰当的措施,培养、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当前,国外好多国家,包括英国、加拿大、法国等,已将媒介素养教育设为全国或国内部分地区大、中、小的正规教育。学校教育者应不断提高自身的媒介认识、密切关注媒介发展动态,这样才能采取更为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对媒介的认识,如聘请专家人士作报告、开展讲座沙龙、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活动、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举办媒介素养竞赛等。

3.家庭层面:营造与孩子共同探索的氛围

家庭作为中小学生教育的重要基地,其示范影响作用会对青少年的言行举止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家长应注重自身媒介素养的培养、不断提高对网络信息的批判能力,才能更好地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家庭氛围的随意性使得青少年可以自由选择查看网络信息,家长应多加关注孩子的网络使用情况,营造共同探索网络信息的氛围,确保孩子安全上网、文明上网、获得网络中更多有益的信息,同时提高孩子解析网络信息的能力、锻炼良好的判断力与思辨能力。

4.媒体层面:健全相关部门的安检制度

媒体机构作为网络信息产生、传播、应用的重要途径,其对社会的影响作用不容小觑。媒体机构人员应当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养、提高职业的责任感,严格制定健全的安检制度,确保网络信息的健康运转。同时,要引导中小学生对媒介制作流程的认识,消除对媒介的神秘感,增强对媒介部门的了解,从而提高中小学生的媒介素养水平。

五、结语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体系的建设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其框架中的元素也得到相应的调整,媒介素养作为信息技术环境下不可或缺的要素,其影响也在进一步扩大。中小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应注重对其媒介素养的培养,确保在新媒体时代养成合理利用媒介的习惯,从社会、学校、家庭、媒体机构层面进行严格把关,除此之外,中小学生应不断對自身进行反省和认识、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水平,为发展成为符合新媒体时代的合格公民打下牢固基础。

上一篇:综合研究所下一篇:安全生产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