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传统知识法律管理论文

2022-04-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从多元文化视角分析寄宿制民族班文化传承面临的困境,提出应提高寄宿制民族班教师和学生文化传承的意识,积极创设寄宿制民族班文化传承的校园文化生态环境,为寄宿制民族班文化传承提供科学的课程理论指导,配备优秀的文化传承师资队伍,以及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和财政支持。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民族传统知识法律管理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民族传统知识法律管理论文 篇1:

论少数民族传统法律文化的特征

[摘要]少数民族传统法律文化弥补了国家制定法的空隙,对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秩序的维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是国家法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认识和研究少数民族传统法律文化,有利于国家法治社会的建立。本文从内容、体现、乡土性和民族性、宗教性等方面,分析少数民族法律文化的特征。

[关键词]少数民族;习惯法;法律文化

自秦朝建立以来,中国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境内的各民族间一直保持着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联系与交流,互相之间进行着学习、借鉴和融合。同时,少数民族保留了自己的传统文化特质,从而使我国的法律文化体现出多元性的特征。少数民族传统法律文化主要通过习惯法的方式存在并发挥其作用,是国家法之外的客观存在,是国家法律文化的组成部分,正如千叶正士所言:“不认真对待法律的社会文化基础,就不可能成功地实现法律的现代化。”对少数民族传统法律文化特质的研究和探索,是认识和理解少数民族传统法律文化的核心部分。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少数民族传统法律文化的特质进行论证和总结。

一、少数民族法律文化以习惯法为核心内容

习惯法是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经世代相传、不断发展,为本民族所信守的部分观念形态和约定俗成的群众生活模式的规范,它一般靠盟约等方式来调整个人之间和部落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以达到维护本地区社会秩序的目的。习惯法是少数民族社会的基本行为范式,特别是在纠纷解决、维护社会秩序等领域具有主导性、持续性。在这种背景下,国家制定法不是至高无上和无所不包的,而仅仅为治理的手段之一,甚至处于次要的地位。少数民族地区这种立足于社会和谐并强调人的习惯道德力量的特殊的传统法律文化,形成了以少数民族习惯法为主的“民风有序” “路不拾遗” “憎恨偷窃” 的法律文化观念。首先,习惯法的形成是由习惯演变升华而来。瑶族的民谣有:“石牌(习惯法)大过天。”彝族民谣说:“山林有清泉,彝家有尔比(习惯法)。说话一条线,尔比是银针。”其次,习惯法与当地当时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意识形态有密切的关系。再次,同样的道理,居住在林区的群众,有保护利用树林确定林权的习惯法。缺水地区,特别注重用水灌溉的习惯法。习惯法有的源远流长,世代相传,有的公众认可,视为神圣。这种传统的力量和意志,个人的权威是很难使它改变的。

二、少数民族法律文化以禁忌、习俗为具体体现

民俗、禁忌是少数民族习惯法的主要组成部分,已经内化为少数民族生活的一部分。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少数民族习俗禁忌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为了保护少数民族聚居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实现民族的长远发展,许多少数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很多保护环境的日常生活禁忌,这些禁忌规范制约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交往。生活在云南的布朗族、阿昌族、怒族、独龙族等,他们都有相关的狩猎规则和禁忌,他们一般忌春天狩猎,忌捕猎怀崽、产崽和哺乳期的动物;藏族和蒙古族实行的轮牧制度,有效地防止了过度放牧的出现,藏族还禁止打死猴、鱼、蛇、青蛙等;纳西族通过村民大会推举德高望重的老人组成“老民会”,制定全村的村规民约,他们指定专人组成管山员或看苗员,对有乱砍滥伐、破坏庄稼等行为的人,由“老民会”依照村规民约进行处罚,还禁止在水源旁大小便,禁止在河里洗尿布,禁止向河里扔垃圾废物,禁止堵塞水源,夏季他们会进行封山,禁止毁林开荒等。

第二,少数民族习俗、禁忌调整人们之间的交往。少数民族习俗、禁忌在人们的交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宗教活动、婚丧嫁娶、节日庆典、农耕习俗到饮食习惯等,都有各类礼俗活动。例如内容丰富的饮食禁忌:藏族忌食乌鸦、秃鹰等动物,认为它们吃动物和人的尸体,具有神性;另外,藏族还忌食鸟、骡、马、驴等,因为他们认为这些动物的生理机能与人相近,食用了这些动物的肉会影响人的特性;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忌食大肉;苗族忌吃狗肉等。总体上,饮食禁忌是人类社会最早的生存防范意识和行为准则,破坏食物禁忌就会影响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正如卡西尔所言:“禁忌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唯一的社会约束和义务体系,它是整个社会秩序的基石,社会体系中没有哪个方面不是靠特殊的禁忌来调节和管理的。”少数民族还有风格各异的丧葬习俗。例如藏族的天葬、火葬、水葬、树葬和土葬等,这些丧葬习俗反映了藏传佛教对他们的影响;回族则禁止火葬,采用土葬,回族的土葬不用棺椁,不起坟头等。这些禁忌、习俗和人们的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以社会、家庭、宗族关系为主的强有力的多维度调整少数民族交往的法律文化传统。

三、少数民族法律文化具有极强的乡土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习惯法是熟人社会中形成的“地方性知识”,少数民族习惯法形成于乡土的熟人社会,具有典型的农业社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少数民族习惯法围绕少数民族乡土社会中的婚丧嫁娶、生产生活等日常事务,以符合当地传统的简便而又易于操作的行为模式和规范方式,引导人们行使自己的行为,由此来维护本地区或本民族社会关系的稳定,确保人们生命、财产和家庭的稳定,同时保护当地环境和公共财产不受外界侵犯。

少数民族传统法律文化是伴随着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而来,为少数民族民众反复使用后所逐渐选择、认同和积累的,其根植于民族的精神观念和社会生活中,反映了少数民族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变迁,同时体现了少数民族的思想感情、心理发展等。绝大多数少数民族成员受本民族法律文化的影响,在处理问题是会选择他们本民族的习惯法进行解决,离开少数民族,习惯法就不具有存在的土壤和使用的前提。

四、少数民族法律文化具有厚重的宗教性

我国的少数民族几乎全民信教,尽管各民族信仰的教别和教派不同,宗教信仰是少数民族行使自己行为的主导和核心,任何民族成员都不得对其侵犯和亵渎。而且,少数民族习惯法是宗教教义在世俗社会的体现,甚至习惯法仅仅是为了强调和明确宗教教义而存在。例如,藏族习惯法中藏传佛教教义教规占绝大多数,而且习惯法不得与藏传佛教进行相悖;信仰伊斯兰教的伊斯兰民族,他们的习惯法内容更是严格遵照《古兰经》的规定,甚至是《古兰经》的重复和照搬。这种以宗教为主导的习惯法文化的特殊作用在于,引导民族成员尊崇宗教的神圣与权威,通过宗教来治理社会,试图建立“无诉”和“息争”的行为模式和价值取向。在社会生活中,他们排斥一切与宗教精神不相符合的思想和行为。在这种文化下,法律似乎有些多余,作用显然是有限的。因而形成了薄法厚教的少数民族法律文化特质。

五、正确对待少数民族传统法律文化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习惯法在民族地区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地位,但国家法也是非常重要的存在,合理协调少数民族传统法律文化和国家法法律文化之间的关系,要求我们要正確对待少数民族传统法律文化。

中国历代统治者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政策基本采取“和而不同”的策略,避免“一刀切”,让少数民族按自己的“民情土俗”进行管理和自治,基本形成了少数民族习惯法和国家法并举分治的基本原则,并且形成了国家法和民族习惯法相互转化的良性互动。

当前,在法学界还有一股质疑法律多元的声音,认为少数民族习惯法是落后的,不利于我国的法制统一,应当在民族地区强行推行国家法律,甚至有学者站在国家法律统一的立场上,认为少数民族习惯法的存在是对国家法制统一的破坏。实际上,这种否定论并不了解法律多元理论的背景和发展趋势,仅仅是一种望文生义的批评而已。苏力教授认为,法律多元现象不但存在于古代、近代,而且还存在于现代。在当代,既然法律多元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我们就不能想当然地人为消除它,要让习惯法与国家法优势互补,共同服务于法治社会。国家法应当给习惯法留下一定的空间来调整社会关系,习惯法也应当表现出对国家法应有的尊重,不能太偏离国家法的原则和精神,否则会被国家所不容。

[参考文献]

[1]王学辉.从禁忌习惯到法起源运动[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2]高新才,马文龙.西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思考[J].兰州大学学报,1999,(4).

[3]王东平.清代回疆法律文化刍论[J].民族研究,1999,(3).

[4]张昌文.法律至上、秩序中心与自由本位[J].法制与社会发展,1999,(5).

[5]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6][日]千叶正士.法律多元[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作者:蒙爱红

民族传统知识法律管理论文 篇2:

多元文化视角下寄宿制民族班文化传承的困境与对策

【摘 要】从多元文化视角分析寄宿制民族班文化传承面临的困境,提出应提高寄宿制民族班教师和学生文化传承的意识,积极创设寄宿制民族班文化传承的校园文化生态环境,为寄宿制民族班文化传承提供科学的课程理论指导,配备优秀的文化传承师资队伍,以及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和财政支持。

【关键词】多元化 寄宿制民族班

文化传承 困境 对策

0013-03

在各种文化交流日趋深化的当今世界,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国家文化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我国,各族人民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都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传统文化。民族传统文化不仅成为彰显民族特色的有力载体,而且构成国家精神文化内核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系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精神纽带。对于实现民族地区的内在发展而言,民族传统文化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是繁荣各民族文化的需要,也是实现中华民族精神文明可持续发展的使命所在。民族教育具有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功能和职责,寄宿制民族班是针对少数民族学生而设立的,是推动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力举措,不仅肩负着提升民族地区入学率和巩固率的任务,而且承担着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因此,认识寄宿制民族班文化传承使命,厘清当前寄宿制民族班文化传承存在的困境,提出相应对策,成为民族教育研究亟待探究和回答的问题。

一、多元文化视角下寄宿制民族班文化传承面临的困境

在经济全球化等时代背景下催生的多元文化交流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文化发展的主要趋势。在我国,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理念正在被新的生活方式所替代,民族传统文化在人们的精神文化选择中已经不处于主要地位,时代的变更冲淡了人们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依赖,许多新的文化生活理念正日益吞噬着民族传统文化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目前,寄宿制民族班文化传承面临的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全球化文化意识变迁对民族传统文化内涵认识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日渐深入的今天,受多元文化交流与发展的影响,民族传统文化续存的文化氛围受到很大冲击,在民族地区,文化传承的相关教育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很多人认为少数民族主动学习主流文化并接受其同化是大势所趋,没有必要在学校开设民族文化传承的课程,这导致目前大多数学校没有开设民族文化传承的课程。即使有些寄宿制民族学校已经认识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作用,开设有关文化传承的内容,但囿于教师缺乏对民族传统文化内涵的深刻认识和把握,仅限于对民族传统文化的零星叙述和片段讲解,学生不能深入把握民族传统文化的真谛。

(二)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教材的内容编选缺乏相应课程理论的指导。一方面,有些寄宿制民族学校还没有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教材。在我国,由于各民族之间大杂居、小聚居,民族班的学生都是来自多个民族,在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很少有某个民族单独编班的情况出现。加之,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极其丰富和复杂,如何梳理这些文化内容,如何界定文化传承的范围,寄宿制民族班的文化传承课程应当如何设置,教材如何编写,如何保证学生既能学到科学知识又能传承民族文化,以及如何制定课程教学计划,这些问题都是寄宿制民族班文化传承所必须回答的问题。另一方面,有些学校虽然组织了相应的文化传承教材,但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教学效果的实现并不尽如人意,而且在课程的教学、管理和评价上也存在很大的困惑。

(三)寄宿制民族班学生远离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文化生态环境。寄宿制民族班是国家为解决民族地区,因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和经济不发达等因素带来的教育问题而采取的办学形式,它有利于办学条件的集中改善,可以提升民族地区学生的入学率和巩固率。但就寄宿制民族班的文化传承而言,因寄宿制民族班民族学校大都设立在乡镇或县城,而寄宿制民族班的学生全部来自偏远的农村。学校又不能为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创设相应的校园环境,现代学校的城市化建设进程使寄宿制民族班的学生失去了传承民族文化的环境。虽然现在的寄宿制学校大都建在当地的经济文化中心,办学规模得到提升,教育层次也得到了很好地衔接,教育资源也得到整合,完善了当地的办学体制。但是,这却在客观上使民族班学生远离了他们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适切环境,导致学生脱离民族传统文化得以延续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学生从低年级就开始寄宿,有的学校甚至实行封闭式管理,这在客观上直接减少了民族班的学生与家庭及其家庭传统文化所在地的接触和联系,长时间的寄宿淡化了学生的本土文化意识。民族地区的学生的年龄越小,他们生活的环境相对封闭,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和接触就越少,上了中学以后,他们一方面要离开原来的居住地,另一方面受外界主流社区的干扰较多。

(四)寄宿制民族班文化传承的师资力量十分缺乏。确保寄宿制民族班实现良好的文化传承功能,精湛的师资力量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正实施文化强国战略,推进民族地区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促进民族地区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不仅要在文化设施方面做文章,更需要一支德才兼备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专业教师队伍。作为民族教育一线的工作者,文化传承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水平直接决定了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水平,决定了文化传承教育资源开发和传承的最终成效,进而影响到民族教育发展的大局。而当前在民族地区,大多数寄宿制民族学校民族文化教师存在很大的缺口,熟悉民族传统文化的教师并不多,很多学校的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教师都是兼职教师,真正能够理解民族传统文化内涵的教师就更少了。加之,教师很少有机会去参加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培训,致使民族传统文化课程内容的杂乱,上课的方式比较呆板无趣。总之,因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的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平衡,特别是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没有专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教师,造成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很难开展。民族地区的师资力量本来就比较缺乏,再增加有关文化传承课程的教师,这对于民族地区的教育行政部门来说是一种极大的压力。

(五)寄宿制民族班传统文化课程的开设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要求相矛盾。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很多学校往往以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教学的唯一标准,致使民族传统文化的课程内容受到排挤。目前在教育界,包括在民族教育界,存在一种危险的倾向,即人们在应试教育模式下片面追求分数、升学率,并以此作为教育评价的尺度。这种标准化测试的模式,在提高教育效率和促进教育民主化发挥过积极作用,但这种脱离具体民族传统文化环境和文化需求的应试教育,也阻碍到民族传统文化进课堂。这一方面妨碍了民族教育课程内容的改革,影响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也妨碍了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纳入到学校教育进程中,更影响了教育系统对民族地区应起到的指导、服务作用的发挥。

(六)政府和教育行政机构对寄宿制民族班文化传承的重视和扶持力度不够。我国政府基础教育投入的力度不够,尤其是在民族地区文化传承教育投入方面,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我国的教育教学和管理体制造成的。主要表现在,政府教育经费总投入比例结构失调,文化传承教育明显处于弱势地位。文化传承教育普及经费以及课时严重不足,民族传统文化传承课程生存空间有待拓展。近年来,虽然随着国家对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力度的加大,政府也加大了对这一世纪文化工程的投入力度,但当前政府对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投入依然不足,国家的相关政策倾斜力度依然不够,致使民族地区文化传承教育的自我发展能力较低,教师待遇较低且很难吸引专业人才。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缺乏对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的规范和监管,致使民族学校传承民族文化体系存在着极大的随意性,很多民族中小学的民族传统文化课程还处在自发阶段。

二、对策

(一)提高寄宿制民族班教师和学生文化传承的意识。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期,我们应当考虑民族地区文化传承教育问题,通过充分发挥寄宿制民族班的文化教育功能,大力传承民族地区民族传统文化,继承并发扬我国各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积极因素。这不仅符合民族地区的生活生产等实际需要,而且迎合了我国新时期文化发展与繁荣的时代主题。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也是实现民族地区经济与文化协调发展的迫切要求,是优化民族地区教育结构、丰富民族地区教育内容的有效途径。总之,促进寄宿制民族班文化传承教育的发展是实现民族文化传承现代化的需要,因为在各类文化生活中,民族传统文化与民族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最为直接,民族传统文化源于各族人民的生活和生产,蕴涵着浓厚的文化内涵和生存哲学,对各族人民来说无疑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它不仅对我们的现行生活具有指引规范作用和适切的文化感召力,而且是现代人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沃土。要在继续坚持发展民族教育的总体指导原则下,充分认识并调适现代课程教育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的协同发展关系,既要重视不同文化间的统一性,又要把握少数民族文化独立的价值实体内涵,逐步深化对寄宿制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的认识,努力营造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教育在民族地区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积极创设寄宿制民族班文化传承的校园文化生态环境。不同的地域环境形成了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文化类型,民族班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应该从民族地区的各种文化类型的地域特征等实际状况出发,既要适应寄宿制民族学校当地的经济条件和文化教育的状况,又要采取因地制宜、多种形式、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着力促进在家庭生活环境、学校教育环境、社会文化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合力,共同凝聚民族传统文化在寄宿制民族班传承和发展的“文化生态磁力”。特别是寄宿制民族学校,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把民族传统文化内化为学生主动适应环境的文化适应机制,摆脱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简单的了解和认识,让学生不仅能认识民族传统文化的表征和现象,而且能够真正融入民族传统文化,寄宿制民族学校必须在校园文化建设时充分考虑建设与民族传统文化相适应兼容的校园环境,使寄宿制民族学校的学生把自己民族文化中所蕴涵的特有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内化为自身既能适应主流社会文化,又能传承本民族文化深蕴的内在生存机制。创设与民族传统文化相适应的寄宿制民族学校校园文化生态环境,就是要根据传统文化生态的基本特质改造、创建学校中的文化生态环境,从而使民族学校具有能与传统文化相依存的生态文化土壤,最终使生活于其中的学生能真正把民族传统文化作为一种适应机制或思维和行为方式来接纳。因此,要实现民族传统文化在现代学校的高效传承,应对民族学校的自然环境进行改造,改造的原则是实现人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三)为寄宿制民族班文化传承提供科学的课程理论指导。实现民族传统文化在寄宿制民族班、民族学校的传承,首先要加强民族传统文化课程的研究,使民族传统文化以适切的比例和方式融入寄宿制民族班的课程。要以国家三级课程改革为契机,适当增加和设置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在制定寄宿制民族班文化传承课程规划时,把所编写教材与各民族的实际生活状况结合起来,在确定文化传承的教育内容层次时,把传授的民族文化与民族班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结合起来,在选择民族文化传承方式时,要把民族班各民族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特点结合起来。在多元文化教育的背景下,民族传统文化课程应着实把民族地区人们的生活经验引入学生的实际生活意识,增加学生的传统文化涵养,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对传统文化知识不断进行重组与建构。寄宿制民族班文化传承的教育应顺应课程改革的趋势,借鉴其他校本课程开发的成功经验,实现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恒常化发展。为此,寄宿制民族学校应立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际,秉承价值性、开放性、现代性、需求性、公正性的教育教学原则,按照“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教育”的教育价值理念,深化民族班文化传承责任意识,确立民族文化传承的课程目标,实施主体统整的传统文化课程结构,依托形式多样的课程组织形式,有效发掘丰富的民族文化课程资源,使人类共同文化和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得到良好地传承,促进民族传统文化在学校中的传承和发展。在努力优化基础课程的基础上,深化民族传统文化课程改革,使寄宿制民族班的文化朝着初步综合化方向发展。当然,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发展,不仅仅是文化传承问题,还需要把文化传承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走民族文化传承的内涵化发展道路。

(四)为寄宿制民族班配备优秀的文化传承师资队伍。民族文化课程对教师的教育角色、职责的转换、知识结构,以及综合文化素质和授课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就要求,首先要组织不仅能掌握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树立适应我国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教育理念,而且还应具备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论基础,以及民族文化教育课程设计和教学资源建设能力和潜质的教师,担任寄宿制民族班文化传承的授课任务。其次,要充分发挥民族地区各级民族文化教育专家在民族文化传承教材的编写、教师教育培训、民族文化活动特色课程设计和组织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以开发高质量的教育资源,丰富民族文化传承的内容。再次,要在提高寄宿制民族学校全体任课教师和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的同时,逐步增加教师参加文化传承教育培训的机会,将多元文化教育理念、民族教育常识等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相关的理论纳入教师培训内容,通过形式多样的培训方式,增强民族学校教师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涵养意识,即使是在民族地区工作过多年的教师,也要不断地学习民族传统文化知识,以适应民族传统文化新的发展对民族教育传统文化提出的新要求,以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民族学校的教师队伍。最后,在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大背景下,要在不断完善民族学校文化传承的有关制度和机制的基础上,使学校相应的教学设施与文化传承课程相匹配,为寄宿制民族学校文化传承的教师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

(五)政府应为寄宿制民族班文化传承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和财政支持。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明确寄宿制民族学校文化传承的使命,切实把民族地区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任务纳入到政府和教育机构改革进程中来,初步形成教育行政机构统筹文化发展规划,充分发挥政府机构在教育部门和其他文化传承机构间的组织协调功能,凸显寄宿制民族学校传承传统文化的办学特色。寄宿制民族学校应依托政府设立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开展民族文化活动。政府的领导与参与可使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活动更具号召力和组织性,能够更有效地开展民族传统文化活动,促进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此同时,为保障民族传统文化在寄宿制民族学校的有效传播,政府和教育行政机构应为民族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提供有力的政策和法律支撑,设立相关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研究机构,为探究民族传统文化的教学规划和管理提供有力的指导和参考,为民族传统文化传承课程的教育和研究提供监督与指导。民族地区的寄宿制民族学校文化传承教育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文化建设工程,要在现有政策和支持的基础上,政府加大对民族地区文化传承体系建设的经济投入力度,形成合理的寄宿制民族班文化传承的经费筹措机制,要以民族地区政府投入为文化传承经费的主体来源,形成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文化传承教育投入保障措施,逐步发展民族地区的文化传承教育。要根据当前民族地区民族文化的特点,以及现有学校的办学设施,走出一条符合民族地区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张雪娟,赵鹤龄.达斡尔民族学校文化传承的选择[J].教育评论,2009(1)

[2]韦祖庆.民族班调查:族群记忆正在走失——以贺州市土瑶民族班为例[J].教育评论,2007(2)

[3]褚洪启.关于教育价值和教育价值观念问题的讨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6(3)

[4]南慧英.民族教育价值初探[J].黑龙江史志,2008(8)

[5]曹能秀,王凌.试论以教育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方法[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3)

(责编 黎 原)

作者:刘玉成

民族传统知识法律管理论文 篇3:

加入世贸组织后沙特阿拉伯的政府管理

摘要:加入世贸组织是沙特的战略选择。在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世贸组织的规则也对沙特的政府管理提出了根本性挑战。特殊的国情和发展经历使沙特的政府管理正处于转型时期,其行政体制、法律体系、管理理念以及公务员队伍都与世贸规则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经过近些年的改革和调整,沙特已在一些方面取得了进展,但存在的问题仍不容忽视。

关键词:沙特;世贸组织;政府管理;海湾研究

作者简介:刘欣路,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讲师,北外阿拉伯语系2007级博士生(北京100089)。

沙特阿拉伯王国是世界第12大货物出口国和第22大货物进口国,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和石油输出国组织的重要成员,其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日益突显。基于对全球化趋势的判断,为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并获得更大的发展机遇,沙特于1993年申请加入关贸总协定,1995年申请加入世贸组织,经过12年的艰苦谈判,终于在2005年年末成为世贸组织第149个成员国。沙特加入世贸组织是在世界范围内备受关注、引起强烈反响的重要事件,而近4年来的事实也证明,入世不仅帮助沙特加快了其现代化进程,也为世界带来了更多与崛起的沙特经济共同繁荣的机会。

加入世贸组织是沙特政府的一项重要战略抉择,但也必须看到,作为全面体现市场经济基本原则和特征的国际性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的实质在于:通过规定一国政府的行为来改变政府在经济运行中的地位、作用和职能。它对政府提出的并非产品质量与价格上的要求,而是一种体制性的挑战,是要用世贸组织的法律框架体系来约束成员国政府的行政职能和行政程序。从表面上看,其涉及的仅是进出口体制问题,是一个经济问题,但实际上是一个深刻的社会政治问题,是对整个政府管理体制的根本挑战。对于正处在“后发外生型”赶超道路上的沙特来说,这种挑战无疑是巨大的。

在政府管理方面,沙特具有较强的特殊性,而这种特殊性则直接来源于沙特特殊的经济和政治状况。首先,在经济方面,沙特的经济制度可以说是半封建性和半资本主义的,这种经济制度是一种以传统认同关系、半封建关系以及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制度,或者说是一种国有制与私有制、公营与私营相结合且充斥着裙带关系和阶层联合的半官方、半部落和半家族式的制度。因此,它是一种过渡性的复合制度。经济活动基本上以家族为中心,与区域、种族、部落和家族等传统亲缘关系有着密切联系,家族而非大公司和大企业构成了经济生产的中心和神经。在该经济制度下存在着多种生产方式,既包括马克思提出的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亚细亚生产方式,也包括马克斯·韦伯描述过的半祖传世袭式的生产方式。其次,在政治方面,沙特是世界上仅有几个采用政教合一体制的国家之一。资产阶级化了的沙特王室对传统的君主政体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其外在形式基本保持稳定,而在实际内容上正不断向现代化的要求迈近。目前的沙特,既有权威的理性化,也有非理性的宗教的广泛影响;君主推行的是现代化改革,但君主制本身又是传统的;大臣会议虽类似内阁,但又受到实权君主的控制;协商委员会颇像现代议会,但却无立法权;强调伊斯兰法的权威,同时又扩展世俗法的范围;民族资产阶级精英虽被吸纳入政府机构,但国家却无法将民族资产阶级团体吸收进沙特的政治体制中。

综上所述,沙特正处在由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转型期,其政治和经济都明显具有多元混合特征。这就决定了沙特的政府管理也处在介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状态,法制与人治、科学性与盲目性、理性化与非理性化都存在其中。事实证明,随着沙特经济与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政府管理事务日益庞杂,其现有政府管理理念和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国家经济与社会大规模开发建设与现代化的新情况,特别是其高成本的管理体制已在入世后更加密集的贸易和高速的要素流动面前显露出较大的负面影响。

世贸组织是一个以强制性规则为基础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加入该组织是一种政府行为,无论是制定还是执行决策,都受到WTO规则的规范和约束,而规范和约束的内容主要是政府在经济运行中的地位、作用和职能。从目前来看,沙特的政府管理在行政体制、法律体系、政府管理理念和公务员队伍状况等方面都与WTO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近年来,沙特以主动调整的姿态,通过渐进、适度的改革,采取调和、折中的策略努力解决各种矛盾,并在一些方面取得了成效。

(一)行政体制方面

1、沙特在行政体制方面的最大问题在于政府管理职能与市场之间的关系上。沙特虽已加入世贸组织,但未被国际社会普遍承认具有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原因在于沙特虽实行贸易开放的经济政策,但政府在经济管理职能方面与市场经济和世贸组织的要求仍有相当大的差距。实际上,这种情况也是由沙特的特殊发展历程所决定。沙特属于“后发外生型”赶超国家,沙特在发现石油前还是一个落后的半农半牧社会,石油的发现使其走上了经济突发性增长道路,政府在此过程中是现代化进程的主导力量,政府主导资源分配,掌管社会剩余产品和对外投资,并通过各种经济和行政手段引导和扶植新兴产业。沙特王室不仅是国家的管理者,还是国家绝大多数重要产业和企业的直接或间接拥有者,这种双重身份决定了政府与企业间天然存在的密切关系,沙特政府没有也不愿完全从企业活动中超脱出来。因此,沙特政府一方面运用原材料补贴、贴息等办法扶植大型企业,另一方面却对WTO所允许的通过市场监管保护本国产业的手段还不够熟悉。另外,沙特政府对外国企业的管理也存在着条件过多、过于苛刻的现象,有歧视和贸易保护之嫌,如代理制的存在等,这些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外商的投资;2、沙特在行政体制方面的另一个突出问题是政府机构的设置问题。沙特的发展模式实际上是以石油化工业为核心的一种畸形工业化发展模式,尽管近年来沙特政府大力推动经济多元化,但原油出口和石化产业仍是沙特经济的主体,沙特政府在机构设置上也以此为核心。加入世贸组织意味着更多种类、更大规模和更快速度的贸易流动,这种流动又必须按照世贸组织的相关规则进行,这就对沙特政府的机构设置提出新要求。在这方面,沙特政府做出了较好的反应,如重组经济计划部,单独设立财政部和投资总署等。值得一提的是,沙特政府对进出口检验检疫部门和知识产权保护部门作了特殊安排,给予更大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沙特政府部门的设置正日益根据WTO的要求而趋于合理和完善。

(二)法律环境方面

世贸组织作为当今世界上规范多边贸易行为的国际组织,其各项协定和协议已成为国际经贸法律体系的核心及其成员制定法律和法规的基础。世贸组织规则由29个协议、协定及20多个部长宣言和决定组成,内容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投资措施,范围相当广泛,这50多个法律文件确立了WTO的一套规则,目的在于为世界提供一个开放、公平和统一的多边贸易体制框架。《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马拉喀什协议》第16条第4款明确规定:“每

一成员应当保证其法律、规则和行政程序,与WTO协定所附各协议中的义务相一致。”

为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以及世贸组织的要求,沙特世俗法律体系近年有了很大完善,沙特建立了涉及商业纠纷、所得税、商业登记、标准规则、工业保护、矿业、外资、企业、商标、银行、政府投标、土地分配、劳动保护、社会保险、投资基金和交通运输等内容的一整套法律法规。这些专门法规由沙特大臣会议制定,国王以敕令方式颁布,数目已达数百项。尽管如此,沙特在履行经济管理职能的过程中,无法可依或法律依据不足的现象仍较为普遍。对于当前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三大项以及今后的环境保护、劳工标准和电子商务等扩展项,沙特现有的相关立法要么存在设计缺失,要么与世贸规则差距明显,如在对外贸易方面,沙特尚未构建一套以《对外贸易法》为核心,包括市场准入法、反倾销法、反补贴法、保障措施法、幼稚工业保护法、进出口货物原产地法、进出口商品检验和检疫法、国际服务贸易法、与贸易有关的环境保护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法等在内的一整套法律和法规。除法律尚不完善外,沙特在执行法律法规的连续性方面也存在问题,美国传统基金会2008年发表的《全球经济自由度研究报告》就指出:“沙特的法律环境缺乏保障性”,“投资者质疑沙特法院保证商业合同有效执行的能力”,“沙特与知识产权有关的法律被修订符合加入WTO时关于知识产权保护(TRIPS)的承诺,但是执行不力,存在矛盾。”另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是,沙特《外商投资法》规定取消代理制,在一定条件下允许外商独资,但沙特投资总局于2007年4月又宣布停发外国投资者的独资企业许可。此外,由于长期缺乏对商业贿赂行为的法律治理,目前在沙特王室及官僚阶层中存在大量腐败现象,回扣和佣金已成不成文的规定。在美国传统基金会公布的《世界经济自由指数报告》中,沙特的商业自由指数为72.5%,贸易自由指数为76.8%,财税自由指数为99.9%,货币自由指数为76.7%,以上数据在中东国家中均处前列,而廉政指数却只有33.3%,位于海湾国家之末。商业腐败已成为制约沙特吸引外商投资和开展贸易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期待作为受益者的沙特王室通过法律手段大力治理商业腐败行为、建立公平合理的市场秩序看来还任重道远。

(三)政府管理理念方面

政府管理理念,从抽象意义上讲,是指政府对自身使命的目的、性质和意义等所持有的总的信念,是政府关于自身规范性的认知模式。政府理念直接关系政府和社会间互相关系的发展,影响到政府和社会间信任关系的建立,并从根本上唤起社会公众对政府的合法性信仰。世贸组织作为政府问经济组织,并不干涉各国内部事务,但其所通过的一系列条约和宣言客观上对具有不同国情的成员提出了一些总要求。总的来说,世贸组织成员各自的政府应具备法制理念、民主理念、服务理念、效率理念与合作理念。这些理念是西方发达国家经过几百年的不断发展而总结出来的可供现代各国采用的共同标准,而对沙特而言,从建立现代国家迄今只有80余年历史,实际的现代化进程就更短,由于现代化基因先天发育不良,加之受游牧民族传统习俗和伊斯兰经济思想等影响,目前沙特管理理念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就法治理念而言,由于沙特属政教合一的王权统治,国王及王室拥有绝对权力,现代意义上的立法机构尚未形成,对王权的制约也非常有限,因而沙特政府管理实际上一直是以王室为基础的人治,政府法律意识相对淡薄;再如民主理念,沙特受伊斯兰传统政治文化影响很深,“敬主-忠君-秩序”的思想深植于每一个穆斯林的心中,它所带来的是“穆民-臣民-顺民”的大众政治品格;沙特长期采取先发展后民主的政策,整个政治环境缺乏参与意识,这导致沙特政府在执政过程中往往忽视民主程序,如政府在制定法律法规的过程中提倡伊斯兰传统中的公议和协商,但并未建立由各利益团体广泛参与的听证制度。当然,沙特政府近年来也在努力树立科学的政府管理理念,阿卜杜拉国王就曾专门召开内阁会议,敦促政府机构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及增强服务意识。当然,要完全应对世贸组织带来的挑战和减少高成本的政府管理带来的负面效应,沙特政府需要更长的时间及更大的决心和努力才能真正完善作为指导政府行为的深层次政府理念。

(四)公务员队伍建设方面

任何管理上的问题,无论是决策的制定还是决策的执行归根到底都是人的问题。面对入世后日益复杂的经济管理事务,政府需要更多具有不同专业倾向的多层次管理人员,既包括一般的行政管理人员,也包括了解世界科技前沿的技术型管理人才。由于多种原因,沙特高等教育一直以文科为主,注重经济和金融贸易学科的发展,对技术研发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科技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技术水平低、创新能力差已成为沙特现代化道路上的一大障碍,也是造成沙特“富裕但不发达”的主要原因之一。上述情况在政府部门中表现为:相当一部分要求具有高层次技术能力和世界眼光的职位不得不聘请外籍人员担任。截至2007年,沙特政府公务员总数约为115万,其中沙特籍98万,占85.2%,非沙特籍17万,占14.8%。在这17万名非沙特籍公务人员中,相当大一部分占据着重要的技术型岗位,如果没有这些外籍人员,沙特的管理能力将受到很大影响。近年来,沙特一直致力推进就业人口的沙特化,特别是政府部门中重要岗位的沙特化,但必须看到,沙特化并非简单地A与B的置换,沙特政府若要真正解决好沙特化尤其公务员沙特化这一问题,必须从根本上调整教育结构,培养出符合世贸组织要求的复合型高级人才。值得欣喜的是,沙特近年来在此方面的大量努力已取得很好的效果,如在2003~2007年全国范围内开设了110所高等教育机构,2010年内还要再新开设11所大学,沙特2007年对高等教育的投入高达140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了近200%。此外,沙特开始大批向国外派遣公费留学生,重点学习工程、基础科学、计算机及通讯、金融财会、企业管理、临床医学和能源等专业。可以预想,在不久的将来,沙特的人才储备水平将会得到大幅度提高,其公务员素质也会有质的飞跃。公务员知识结构的改善固然重要,但需注意的是,面对世贸组织的宏大背景,沙特还应致力于培养公务员忠于国家、社会公共利益至上、公平正义及致力服务等内在品质。政府对价值取向有失偏颇的公务员须及时予以纠正,对在工作中不作为或有严重过失的公务员包括高级别公务员,必须予以相应的处罚,如此才能提高政府的执政能力,减少社会管理成本并维护政府的权威性。但目前沙特政府在公务员管理方面还没有形成优胜劣汰机制,公务员不仅意味着一份稳定和高薪的工作,还意味着有机会获取丰厚的“灰色”收入,沙特政府中大量存在的商业贿赂现象不仅影响了外商对沙特投资的信心,也在很大程度上危害着政府的威信。

加入世贸组织将为沙特融入世界经济创造更好的条件,但入世也使沙特政府管理面临着更为严峻的考验。2008年始于美国、并波及全世界的经济危机给多数国家带来严重经济损失,同时也对各国政府管理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对沙特而言,要在全球化大背景下提高应对危机的能力,要善于运用自身的政治和经济资源,通过实施积极政策,引导、缓和、抑制并最终解决经济增长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尽可能为经济运行提供一个良好平台,使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切实发挥作用,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更加迅速、恰当和有效地解决各种问题。此外,对于正在努力建设成为中东金融中心的沙特而言,要特别重视金融安全对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性,2009年底爆发的迪拜债务危机对沙特而言有很好的警示作用,虽然由于银行业开放水平较低以及在迪拜债券上的投资有限,沙特没有受到此次危机的较大影响,但应吸取迪拜的教训,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和多元化,建立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并深入思考建立海湾主权基金的必要性,认真研究海湾货币一体化和海湾经济一体化这两个关系到海湾国家未来的课题。综上所述,面对机遇与挑战,沙特政府应尽快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完善法律体系,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培养高效的公务员队伍,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适合沙特国情、适应世界贸易组织要求的现代政府管理体制,并利用入世的有利条件实现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孙德刚)

作者:刘欣路

上一篇:党工委领导个人工作总结下一篇:度节能减排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