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管理与传统文化(推荐8篇)
内容摘要:中华传统文化是几千年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以儒家为主、道家为辅的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深层智慧却有着永恒的魅力和价值,充分发掘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思想和谋略,用来指导现代企业的管理,有助于提高现代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关键词:传统文化;管理;关系
在市场经济开放的今天,国门的打开为许多外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机遇,其中就包括一些管理咨询公司,他们想凭借自己先进的管理经验在中国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譬如麦肯锡、德勤、罗兰、贝格等。但并不是所有的外来和尚都能念好经,任何管理活动都离不开特定的文化环境,因为管理是门兼具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学问,它没有固定的法则和公式,只有在具体环境中去不断摸索适合的管理方法。那么在具有悠久文化历史的中国,如何摸索出一套适合本国文化环境的管理方法,恐怕还要从传统文化中找寻答案了。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管理思想,这些思想始终贯穿着中国从古到今的管理实践,涉及到行政、经济、军事、文化、家庭等社会各个方面和层次,因此现代企业管理毫无例外地与我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紧密的联系。
一.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思想
1. 传统文化的含义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长期以来精神因素的沉淀,它深深地影响着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长期形成起来的思想文化,是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基础,以家庭宗法环境为背景,以儒学思想为核心的包含道家、法家、兵家等多家思想的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即是儒家思想,是把家庭放在首位,而后推及社会的一种家庭本位思想。儒学思想以家庭为重,它关注的一种由个人组成的家庭的整体发展,强调的是家庭的责任,从而推及社会的一种责任,是以报效国家与社会为终极目标的一种思想,即我们所熟知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 传统文化中体现的管理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汇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明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沉淀。其精妙之处就在于其文化内涵中可体现种种管理流派的思想。汉代思想家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曾记录下乃父司马谈关于古代各个思想家要旨的宏论。其中指出:“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治”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管理”,这恰如其分地点明 了中国古代思想的“管理学”性质。以下列举几例加以说明。
(1)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
儒家视“中庸”为无上道德。不偏谓之“中”,不移谓之“庸”。中庸既是一种道德修养,更是一种处事方式。“中庸”推崇做人要遵从礼仪的道德规范,用于保持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相处,进而保持社会的稳定。管理之道就在于适度和合理,而管理的目的就是以企业和谐发展需要为准则,力求人与物处于最佳的状态,发挥出最高的效益。是和气生财、团结协作、合作制胜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要义。
通过宣扬中庸之道,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有利于企业中多个要素、多个子系统之间的协调,有利于实现人本管理和柔性管理,有利于在市场经济中确立竞争合作和双赢、多赢理念,有利于在发展中正确处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有
利于我们提高管理经济、实现社会进步的总体能力和艺术。
(2)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是老子的思想精髓,也是道家最重要的理论思想。这里所说的“无为”,并不是要人们无所事事,而是主张人们的活动应该顺应自然之道,只有这样才能因“道”之力有所作为,从而收到圆满的效果。要使管理活动顺应自然之“道”,首先,必须克服轻率和浮躁的弊病,“欲速则不达”。其次,应该以清静、持重的态度做事。不看准趋向和时机,则不采取行动;而一旦看准了就应该坚定不移地采取行动,不轻易变迁和更改。另一方面,无为管理的实质就是最大限度地提高人的自然属性,把人的社会性降到最小,不要求人在社会活动中处处以社会的利益为本位,就是充分尊重个人自己的意愿,以人为本,让个人自由发展。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管理者要在企业内部创造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使企业员工能充 分发挥自己的丰观能动性,充分发展自己的个人愿景,将企业全体员工紧密地联系起来,激发出巨大的工作热情,积极为企业的进步做出自己的个人贡献。
(3)法家思想中的“法”
在韩非子看来人与人之问的斗争需要用“法”来节制,用“法”来治理国家,用“法”来构建一个完善的法制体系,用于保障国家良性发展的根本。法家向来都是反对保守、主张锐意改革的,他们认为一切法律和制度都应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商鞅曾明确提出“不法古,不循今”的主张,韩非子提出“时移而治不易者乱”的论断,指明如果组织不能随外部环境变化及时地调整内部制度,必将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所以对现代企业来说,一定要做好内部的制度建设。其次,在进行制度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持续创新。同时进行制度建设的创新,确保制度体系的动态性和前沿性,通过不断创新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4)兵家思想中的战略管理
家喻户晓的《孙子兵法》不仅适用于战争,还适用于现代商战。“兵形象水。随形成形”兵家管理的基本原则就是所有的兵法和管理行为都应像水一样。兵家的管理中蕴含着“虚 实”“动静”“阴阳”“有无”等对立统一的概念。这种对立的辩证思维方式,强调把所有的因素对立统一起来,建立自己的认知,知已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十分重视决策,提出“用兵之道,以计为道”。孙子认为。计划决策应从“道、天、地、将、法”“五事”入手,才能保证战争的胜利。这种决策思想同样适用于经济管理。“五事”按现代意义来理解,“道”是社会的大环境,即一种宏观的、全面的、客观的政治、经济环境;“天”,即天时,指机遇,或一种客观的情势;“地”,是地利,即企业的微观环境,包括企业所初的地理位置、所拥有的资金、技术设备、信息、生产能力、产品销路及交通运输情况等;将,指的是企业内部的人才,即管理者的素质,包括才智、诚信、仁慈、勇敢和威严等方面;法,就是法制,组织的结构、层级关系及相应的规范、准则等。也可指社会的法律制度。以上“五事”,可作为企业制定经营战略,进行企业环境分析的参考总纲。
二. 现代管理与中国传统文化
1.传统文化在现代管理中的渗透
(1)以人为本
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有很大差别,中国文化注重的是“情、理、法”,而西方则为“法、理、情”,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在中国管理更需要侧重于人的管理。现实的管理中管理者面对成本的压力、追求经营效益的最佳化,不去考虑人的影响,舍本逐末。常有管理者无视员工的建议,丝毫不考虑员工的想法,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渠道,靠的是强权管理,久而久之凝聚力降低,企业效率不断降低,竞争力逐渐减弱直至灭亡。所以在企业管理中要从传统文化中吸收精华,并依赖于人,也就是企业员工的努力来达到企业发展的目标。须把“以
人为本”、“任人唯贤”、“贵在人和、”“敬大爱人”等作为企业的经营信条,管理者则必须做到正人先正己,严于律己宽于待人。
(2)义利并重
中国传统相较西方传统,重义轻利。在当今经济全球化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片面重视义而轻视利的的做法显然是不行的,反过来只重视利益而忽略了国家、民族大义也是不行的。我们经常能听到一些知名企业为了利而忽视义的报道,例如“三鹿”置广大消费者身体健康于不顾,丢仁失义,最终导致破产就是最好的例证。因此,在现代管理中,必须实现中华民族历来倡导的“大义”与西方传统莺视的“功利”的有机融合,不能厚此薄彼,偏废一方。
(3)赏罚分明
激励是对动机的激发、强化,它通过对行为的肯定、诱发,引导人们的动机指向,并强化动机,从而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首先,是“赏”的激励,即运用物质奖赏激发下属的积极性。《尉缭子·战威》中指出“礼赏不倦,则士争死”,诸葛亮主张“赏以兴国”等。这一点,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可以很好地被领导层运用,从而调动下属的积极性,以促进企业的进步发展。其次,是“罚”的运用,以督促后进。现代企业管理中在企业内部实行重赏重罚的奖惩制度,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确保组织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2.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的融合从泰罗“1911” 年的《科学管理原理》出版至今,管理的发展其实是管理主体不断对管理真谛认识与把握的过程,是不断对管理的规律性认识与驾驭的过程。从管理科学的兴起,到行为科学的产生,再到管理科学的发展乃至现代管理,人们对管理内涵的把握也日益深刻。管理作为一门学问,不同于自然科学中的物理、化学,需严谨的推理演绎和认真的实验来证明其正确性,且存在各种公理、定理,为人们所统一认识。管理无定式,尤其是西方管理学派的多样化足以说明这一点,如经验主义学派、管理科学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理论学派、经验丰义学派、经理角色学派、行为学派等等。当然西方的管理学也建立有大量的数理模型,从无数经营管理的数据中归纳其特点。然而无论哪一种管理学派,其落脚点都必须是解决管理的有效性。
中华传统的文化对现代的管理许多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各国管理界都将目光投向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时候,作为中国的学者和企业家更应该充分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管理思想的推动作用,在管理活动中把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结合起来,以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管理理论。
可以预见,以中国独特的文化底蕴为基础,并融合古今中外优秀成功经验的东方管理思想,将对21世纪的管理学界产生深刻影响。以儒学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已经一步步走向世界,并被越来越多的人们理解、接受。东方文明的多元性和价值观念在信息时代有相当大的便利和作用。在今天更多的要求集体合成的技术创新、科研应用的广泛领域,东方传统的多元主义和协调团结的精神,更显其独特优势。
当然,中国传统文化也不是包治企业管理百病的良方,它所提供的只是一种予以人的思想的启迪,取精华而去糟粕,辩证的应用才是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如果说西方管理好比参与竞技的装备和武器,那么中国传统文化则是驾驭这些装备的智慧和技巧,单纯的任何一方都不足以战胜对手,只有将其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克敌制胜。
三. 总结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将日益而对严峻的挑战。竞争已经不再单纯是资源的竞争、知识的竞争,而是思维智慧的竞争。我们就更需要从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汲取智慧,开阔眼界,搞活经营思路,以提高我们的竞争力。
现代管理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诸多的契合之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谋略是智慧之学,谋略之学,创新之学。要使中国传统文化为现代管理服务,关键是“去粗求精,去伪存真”,主要是通过古人在长期实践中所积累和提炼出来的一些哲理、格言、成语、故事等 去理解和领悟其精神实质,结合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地思考,以求打开思路,转变观念,实现管理创新。
参考文献
【1】 张维华,《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3(1)
【2】 宋毅君,《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管理思想中的回归》,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4(8)
【3】 周建波,《儒墨道法与企业经营》,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87.【4】 王红、赵洪方、王长力《韩非法律思想中的“法、势、术”》,管子学刊 2004(01)
【5】 李涛,2005,《现代企业管理思想的传统借鉴》,《经济问题探讨》第9期。
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管理学是在西方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我国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 引进了很多西方的管理思想, 这些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我国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然而, 管理是科学, 是艺术, 管理更是一种文化, 因此中国的现代企业管理, 有必要融合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管理思想。尽管翻遍中国古代著作典籍, 并没有明确的关于管理的定义, 但是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却到处蕴含着深刻的管理哲学, 例如:儒家思想中的“中庸”, 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而治”, 等等。这些思想直到现在仍然具有其现实指导意义, 作为现代企业管理者, 应该有选择地将这些传统文化中积极的部分运用到企业的管理过程中, 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 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许多糟粕, 或是已经过时了的管理思想, 比如, 中国古代重农抑商, 还有严重的平均主义思想, 这些都是不可取的。作为现代企业的管理者, 应该学会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思想, 做到辩证地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使其真正的为我所用。我国的现代企业, 需要西方的管理思想以规范企业的管理模式, 也需要中国古代传统管理思想的精华与之相结合, 从而形成更适合中国现代企业的管理思想, 为中国企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中国古代主流思想对现代企业的影响
(一) 儒家思想。
儒家有四部经典之作:《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论语》是记录孔子弟子言行的著作, 孔子的一系列思想和主张都记录在其中。中国历史上有一位名人叫赵普, 他是辅佐宋太祖赵匡胤的一代名相。史传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 只用半部《论语》就把天下治理得一派开平景象了。由此可见, 儒家的管理思想博大精深。本文简单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孔子主张“和为贵”, 明确提出“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 。“和”就是和谐统一。故宫有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从大殿的名称当中我们即可以看到古代的国家管理者们对“和”的追求和向往。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 管理者对于“和”的思想也同样十分重视, “和气生财”是现代人耳熟能详的成语。在企业内部, 企业管理者与下属要“和”, 整个企业才能上下一心, 领导者下达的命令才能够更好的执行, 整个企业才能高效运行;各部门的管理者之间要“和”, 企业的管理职能才能顺利执行, 企业的市场定位, 企业战略目标才能准确, 企业的管理者协调合作, 才能把握住企业在市场中的方向;员工与员工之间要“和”, 在同一个团队工作, 一定要讲究合作, 和谐氛围能够激发员工的创造力, 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使团队更快完成既定目标。在企业外部, 企业与合作伙伴, 供应链的上下游要“和”, 唇亡齿寒, 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企业与政府要“和”, 这一点毋庸置疑, 企业的存在首先要合法, 另外, 企业的发展方向符合政府的鼓励方向, 将会获得政府的优惠政策, 如减税、免税、补贴等, 深圳特区从一个小渔村到大城市的崛起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企业与竞争者也要“和”, 竞争中存在合作, 尊重竞争者。儒家思想强调“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与竞争者良性竞争, 才能够相互促进, 共同进步。
“和”是孔子提出的一种理念, 但是究竟如何达到“和”的境界, 孔子提出了“中庸”, 便是“和”的方法论。在儒家经典《中庸》一书中, 开篇就解释了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 谓之中;发而皆中节, 谓之和。”“中庸”并不是一些人理解的没有主见, 墙头草。“中庸”是一种状态, 一种不走极端符合外在情势和内在规律的状态。“中庸”是达到“和”的方法论, 用现代哲学的观点来解释, “中庸”是对度的把握与灵活运用。在现代企业的管理过程中, 想要达到“和”的效果, 管理者要有“中庸”的态度, 管理者的“中庸”要在企业日常管理事务中对自己的管理方法、管理职能、管理范围等有一个灵活的对度的把握。管理好一个现代企业, 管理者既不能放之任之, 做甩手掌柜, 更不能事无巨细, 事必躬亲, 对这个度的灵活把握, 就是孔子所说的“中庸”。
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是孟子, 孟子受业于孔子嫡孙子思。孟子曰:“君子之守, 修其身而天下平。”孟子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 无论是一个大的国家, 还是一个小的团队, 其中的领导者必须要从自己修身做起, 严格要求自己, 然后才能够去影响他人, 管理他人。作为一个现代企业的领导者, 首先自己要有非常明确的管理理念, 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 拥有管理者必需的人格魅力, 这样才能影响企业中的每一个员工, 在实践中形成企业的价值观, 形成企业的核心文化。一个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企业发展道路上的明灯, 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成败。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一观点充分体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 我们现在所提倡的“以人为本”与孟子的“民本”思想可谓一脉相承。在现代企业的管理中, “以人为本”有着重要的意义, 管理者必须重视“民本”思想, 企业的成功并非只是依靠给员工制定严苛的管理条例, 而是让员工充分感受到在企业中存在的归属感, 企业的管理者体恤员工, 信任自己的员工, 在员工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实质性的帮助, 管理者要把企业变成一个有人情味的地方, 这样才能使员工真正将自己融入企业中去, 将企业的兴衰荣辱作为己任, 为实现企业的目标而全力以赴。
(二) 法家思想。
法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韩非子, 韩非子师承荀子。在韩非子的思想中, 管理者要从人的自私的本性出发, 寻求管理的最优方式。韩非子在前人的基础上, 总结并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法、术、势”理论。他说:“人主之大物, 非法则术也” (《难三》) , “君无术则蔽于上, 臣无法则乱于下” (《定法》) , 认为要想治理好一个国家, 必须要“法、术、势”相结合。
“法”是指公开颁布的成文法律以及实施法治的刑罚制度。现在的中国已经是法制社会, “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现代企业管理中, 制定明确合理的规章制度, 是管理企业的重要手段之一。
“术”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 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因能授官”,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要根据下属的能力授给下属合适的职位, 也就是人尽其用, 既不要埋没了有能力的人, 也不能分配给下属力所不能及的工作。
二是“循名责实”, 这是术的主要思想。法家是典型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 非常注重实物, “循名责实”是法家考察待用员工的一个基本原则, 强调表面情况和实质情况要互相统一, 共同加以验证, 必须综合来考察一个人是否表里如一, 这就是“法家”所谓的“形名之术”。
三是“叁五之道”, 这是法家考察员工言行的一个具体方法, 主要意思是利用多方面的情况进行检查, 以追究责任人的过失, 利用多方面的情况进行分析, 以找到取得成功的原因。如果不分析成功的原因, 员工就会逐渐对管理者产生傲慢的心理, 也会打击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如果不严厉追究过失, 手下的员工就会松懈工作, 相互勾结, 做一些小动作, 试图隐瞒过失, 推卸责任。
四是在领导谋略上, 要使用“七术”, 也就是七种策略。这七种策略是: (1) 众端参照, 也就是通过多方面的观察来验证员工的言行; (2) 必罚明威, 就是一定要惩罚那些犯错误的人, 以树立威信; (3) 信赏尽能, 在奖励方面一定要守信用, 鼓励那些有才能和取得成果的人; (4) 一听责下, 就是一一听取员工的意见, 然后进行评判; (5) 疑诏诡使, 就是指管理者表面上和一些人亲近, 让他们长期在自己身边工作, 但是不给他们任务, 别人感觉这些人是受了秘密指令, 所以做坏事的人就会害怕, 心里疑心而不敢胆大妄为; (6) 挟知而问, 这是考察下属忠诚度的有效手段, 就是用已经知道的事情来询问下属, 看看下属怎么说, 用以对照核查下属的态度, 从而举一反三地了解许多隐情; (7) 倒言反听, 就是本来想说这一件事情, 但却说一个与本意相反的事情, 以获得下属的真实态度。
五是在管理过程中, 强调要“防微杜渐”。注意消除管理过程中的细节过失, 防止发生质的变化。韩非子在《内储说》提出了著名的“六微”。韩非子认为, 在管理过程中会有一些微妙细小的变化, 这些变化管理者不易察觉, 但是如果任由这些微小的变化进行下去, 会对管理产生巨大的威胁。“六微”分别是: (1) “权借在下”, 要防止权力分散和被架空; (2) “利异外借”, 就是防备内外勾结; (3) “托于似类”, 这是一种用相关的事情欺骗上级、掩盖事实真相以达到个人私欲的手段; (4) “利害相反”, 就是好处和坏处总是同时出现, 有利必有害, 有害必有利, 所以如果下属受害也要看谁从中得到了好处, 通过这种审查利害就会找到事情的前因后果, 找到处理事情的关键所在; (5) “参疑内争”, 权力斗争不可避免, 尤其小心内部斗争; (6) “乱国废置”, 竞争对手插手本公司内部重要人员的任免, 这一点要极力避免。
“势”是法家提出的一个概念, 广义的“势”指客观形势, 狭义的“势”是指权势。这里谈的势, 就是领导者通过法和术造成的一种权力状态。韩非子认为:得势的主要方法:一是依靠术驾驭局势, 管理下属;二是靠制度权力, 领导者只有牢牢把握赏罚的权力, 才能确保势的稳固。
从总体上讲, 韩非子的法、术、势实际上就是告诉领导者, 要管好一个组织的核心问题是权力的问题。法是权力的表现形式, 术是权力的手段, 势是权力的归属。要制定严明的规章制度、清晰和强有力的奖罚措施。领导者还要有一些必要的技巧和计谋, 同时一个领导者一定要懂得树立自己的权威, 牢牢地把核心权力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确保自己的领导地位, 要善于利用环境去造势, 然后因势利导, 学会去管理员工做事, 从而实现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目标。
(三) 道家思想。
道家的主要思想是“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和“无为而治”。道家的老庄思想是一种逍遥自在的自然哲学, 强调凡事顺其自然, 不能违背自然规律。
“无为而治”是老子管理思想的核心, 有人认为老子的“无为而治”是消极的无所作为, 这误解了老子的本意, 老子说过:“无为而无不为”, 意思是说:“不妄为”。“无为”是一种立身处世的态度和方法。把“无为”思想运用到现代企业管理上, 要求领导者的管理行为尽量要顺应自然、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 并按照规律去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 制度制定后, 最好不要随便改动, 人们在这样的法律、制度下, 尽情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 才能达到“无为”。
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 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这一观点与科学发展观,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代观念不谋而合。在现代企业的管理过程中, 管理者融合道家思想的“天人合一”, 提高企业对可持续发现和生态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把企业建设成绿色环保型企业, 自觉肩负起保护环境、保护生态的社会责任, 这样的环境友好型企业, 才是未来企业发展的趋势, 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中国的传统管理思想博大精深, 在此只能列举一二。笔者相信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意识到, 老祖宗的智慧我们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现代企业的管理思想来自于西方, 西方的管理思想有其科学性, 对我们有一定的帮助, 但是五千年的华夏文化对炎黄子孙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 中国的员工有着自己独特的思想意识、行为特点, 如果管理者只是盲目地采用西方的管理制度, 而不去考虑中国的传统国情, 久而久之, 会使员工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 影响公司的管理工作。因此, 现代中国企业的管理应该将中国传统文化同西方管理思想相融合,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不断改革创新, 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企业管理方法。
摘要: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 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先驱们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管理思想, 古语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如今, 时代发展, 科技进步, 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 经济飞速发展, 在管理方面, 我们在吸收国外先进管理思想的同时, 更要着眼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管理思想的精华, 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管理思想, 并应用于实际管理活动中。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企业管理
参考文献
[1]唐药隐.儒家语录.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7.
[2]巨天中, 李放.孟子智慧今说.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09.
一、计算机信息管理文化的概念论析
什么是文化?字典给出的解释比较笼统,即: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笔者以为,美国社会学家戴维·波普诺(DavidPopenoe)的定义更符合现代社会具象化的一些可以称之为文化的对象。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群人共同具有的符号、价值观及其规范,以及它们的物质形式。据此定义,文化有3个要素,即符号,价值观和规范。
民族有民族的文化,国家有国家的文化,企业有企业的文化,文艺有文艺的文化,运动有运动文化。一个族群,一个组织,一个行业,一种行为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计算机信息管理当然也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要运用计算机,或者更确切得说,要用好计算机,就必须尊重计算机信息管理文化,用计算机信息管理文化去做计算机的事。比如,计算机输入,你追求好的输入法,这就是尊重计算机信息管理文化。否则,你离不开手写板,就好比传统写字的简单拷贝,根本谈不上效率,甚至比在纸上手写还要慢许多,这就不是计算机文化所承认的东西。我们都知道BASIC语言、C语言,知道只有这样的语言,才是计算机能懂得的语言。但我们往往忽视了计算机信息管理也有内在的文化需求,而研究与提倡计算机信息管理文化,对于有效推进信息化工作往往更加具有灵魂性的价值。
那么计算机管理文化有什么特点?笔者以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快捷文化
使用计算机,首要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效率。长期以来,计算机技术进步的核心一直是围绕着处理速度在进行。现代计算机的处理速度,相对于我们普通业务而言,其速度已几近于忽略不计了。现在普通计算机业务的效率已经不是由计算机机器本身所决定,而主要取决于我们的操作能力和业务流程的科学程度。追求计算机操作能力的提高和业务流程的改善,就是在追求好的计算机文化。否则,对繁琐的业务流程墨守不变,操作仅停留于原始的地步,这就是在远离计算机文化了,程度甚的,可以说是没文化(计算机信息管理文化)。
(二)严密文化
计算机信息管理文化,是围绕着机器的文化,在正常状态下机器运转的过程不可能出错。如果错了,只可能是使操作者先前的参数错了,或者是编程错了,或者是操作错误。它要求操作者要有严密性。从事计算机信息管理,或者是在现代条件下从事现代的工作,特别要求的就是严密性。
(三)创新文化
计算机俗称“电脑”,它不是一般的机器。正如人是动物,但不是一般的动物一样。只要软件适宜,操作思维正确,它就可以在纷繁的数据处理中,带来创新的东西。所以说计算机信息管理文化,要求精确思维,但又不能机械思维,要勇于创新。而传统文化相形之下在创新上往往体现出一定的惰性。
二、计算机信息管理文化与传统管理文化的冲突
计算机信息管理文化与传统管理文化的冲突主要就集中在“价值观”和“规范”上。很多时候传统管理文化与信息管理文化是相背离的。
(一)关于快捷上的冲突
前文已述,计算机信息管理文化是快捷文化。当然,传统管理文化也不是不讲求快捷。它们的区别在于纯粹的计算机信息管理文化追求的是不讲条件的快捷。因为快,才体现出计算机的必要性;保障计算计算机的快,才凸显计算机信息管理文化的必要性。而传统管理文化则是追求在协调矛盾条件下体现一定的在快捷方面的有限改进。
现举例说明,某机关传阅文件。传统管理方法,是“串联式”送阅文,厅长看完,第一副厅长看;第一副厅长看完,第二副厅长看,第二副厅长看完,第三副厅长看,以此类推,然后是处长看,处长又要按照处室排序,依次看。然后还有科长,科员。它的文化特点,在于维护了干部层次性,领导批示的层层传导梯次落实有条不紊。由于链条非常长,效率肯定有限。它所能改进效率的地方,就是文递员跑快一点,干部看快一点,但干部很多,效率提高十分有限。
现在,单位搞无纸化办公,在网上传阅文件。计算机管理方法相对于传统方法,则是“并联式”做法。文递员将文件扫描入计算机办公系统,纤指一点,所有需要阅览此文的同志在同一时间都能收到此文。它的文化特点,就是追求快捷,将中间传递速度缩短为接近于零。但也有缺点,就是由于完全抹平层次性,造成上级干部可能由于上网不及时而阅文晚于下级干部,使得自己的批示不能有效传导于下级干部,耽误了工作的行动落实。
无条件高效快捷与有条件的低效追求快捷在这里就产生了明显的冲突。
(二)关于规范上的冲突
信息管理文化要求是按照规则处理,在精确的问题上具有不妥协性,一就是一,二就是二,输入一个一,再输入一个二,再输入一个加号,它的结果就三。而传统文化往往考虑的因素比较多,在输入端,在输出端,在中间程序端,都会因不同因素的产生,而要求有所改变,有时要求差不多就行,留有余地。传统文化经常出现“一半以上”、“绝大多数”,“接近于”这样模糊的字眼。
还以办公系统为例。如办文,计算机管理的做法关于拟稿、部门领导审批、相关部门会稿、办公室核稿、分管领导审批、最终领导签批、办公室编文号、付印等流程是固定的,流程中的关键点对应某个人也是固定的。优点是非常规范,且足不出户。缺点是,中间有一环人员暂时缺失,办文流程就会停滞不前。而传统管理的做法虽然流程与上述一致,但实际中,碰到某环节出现人员暂不在岗,多数情况都可以通过替代通融的方式予以解决。在这种时候,传统文化会责怪计算机信息管理文化的呆板,而计算机管理文化也会认为传统文化的不规范。
(三)关于创新上的冲突
计算机信息管理的效率取决于软件程序的优劣,取决于对在实际工作中的灵活运用。无论是软件水平的提高,还是对实际工作业务与计算机实现能力融合水平的提高,都会带来实际工作流程的改造、再造的要求与可能。因此,计算机信息管理文化始终是一种不安分的文化,充满创新的渴望。唯其如此,才能更大程度上表现出计算机信息管理的高明。
而传统管理,虽然也讲求变革,但是由于工作程序、人员关系等等一系列主客观的因素决定它不可能像计算机管理那样多变与善变。
计算机信息管理的每一次变革、流程再造势必会带来传统管理思维的冲击,甚至会冲击一部分人的工作利益,因此常常会遭到强烈抵制。其负面结果,常常是计算机将原传统管理程序作一次次简单计算机模仿。
三、计算机管理文化与传统管理文化的协同
在计算机管理文化与传统管理文化发生冲突的时候,简单否定哪一方面都是不科学的。拒绝计算机管理文化显然就是在拒绝进步,拒绝时代;简单粗鲁地对传统管理文化说不,势必造成计算机管理脱离实际,成为空中楼阁。计算机管理文化与传统管理文化的协同是计算机管理文化与传统管理文化共同的需求,甚至是当代条件下生存的需求。
(一)关于快捷上的协同
在快捷方面计算机信息管理要避免“欲速则不达”的窘境,就必须提高一下非技术范围的逻辑境界,要向传统管理文化吸取一些必要的因子。“信马由缰”,马跑得快,也必须有缰绳束约。计算机表面上处理的是事,而根本的是为人做服务,因此就必须遵循人群中最基本的人文逻辑。
还举上述机关传阅文的例子。为了避免前面所说的计算机“全并联”送文所造成的“上级干部可能由于上网不及时而阅文晚于下级干部,使得自己的批示不能有效传导于下级干部,耽误了工作的行动落实”的窘境,又不致于完全按照传统“全串连”送文所造成的低效状况,可以在遵循文件传导梯次性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对传统送文路径作部分改造,形成“串并联结合”的方式,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新路径可以是这样的,先在可能会给处室提出要求的几个厅领导中并联传阅,然后才在处领导中并联传阅,最后再在办事人员中并联传阅。厅领导、处领导、办事人员三个不同概念人群中采用串联式送递,同一概念人群中采用并联传递。这就体现了计算机管理文化与传统管理文化在追求快捷上的协同。
(二)关于规范上的协同
电脑毕竟不同于人脑,它做事都要事先设定程序。长处就是规范不走样,缺点就是不会通融,不会随机而变。一旦任务条件发生改变,处于非常态,而电脑程序仍处于惯常态,反而会影响了效率的实现。怎么办?还要研究一下传统管理的通融做法,从中吸收合理因素。然后,归纳总结非常态的可能情况,以应急预案的方式编程储入系统,使各种通融做法也变得规范,问题往往迎刃而解。
还以上述计算机办文为例。如果对单位涉文人群,都设立ABC岗制,则办文中间有一环人员A岗人员暂时不在,这时B岗甚至C岗人员就会顶上。(当然,还会出现一些更加复杂的情况,但毕竟是极少数,那属于特事特办,对于极少数可以临时避开计算机程序,不属于此讨论的话题。)
规范下有通融,通融中体现规范,这就是计算机管理文化与传统管理文化在程序上的协同。
(三)关于创新上的协同
要协调由于计算机信息管理创新而带来的对传统管理思维的冲击、对部分人群工作利益的冲击,有两条不同的路径可以选择。其一是,放弃传统管理思维中不适合计算机信息管理的东西,主动配合计算机管理,实现计算机信息管理文化与传统管理文化的融合;其二是,计算机信息管理放弃相对于传统管理出格的东西,使计算机信息管理始终作为传统管理的计算机拷贝,创新步调同步于或略慢于传统管理创新的步调。显然第二条路径是保守的,不符合效率原则的,削弱计算机效用的,也是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但是,现实中由于怕矛盾、怕麻烦等多种原因而采用第二条路径的人群很多。说计算机信息管理是一场革命,其内涵也正在于此。怎样克服传统阻力,走上符合计算机信息管理要求的动态的创新的路上去,利用客观的环境压力,保持主观的行政压力,从而引导出自身自觉的主动力,是其中有效的措施。
传统文化概述
传统文化概述
(一)1【单选题】曹操《蒿里行》一诗,描绘的是以下哪种场景?()A、汉时官员劝课农桑的画面
B、北方少数民族入侵中原的战争惨状 C、文化界百家争鸣的盛况
D、汉末军阀混战导致民不聊生的状况 我的答案:D 2【单选题】以下哪种文字不是夏商周及秦朝时期所使用的文字?()A、甲骨文 B、草书 C、篆书
D、金石文字 我的答案:B 3【判断题】两汉时期,我国南方农业生产力就超越了北方的农业生产力。()我的答案:×
4【判断题】企业的软实力往往决定着企业的未来。()我的答案:√
儒家学派
儒家学派
(一)1【单选题】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是()。A、义 B、忠 C、仁 D、礼
我的答案:C 2【单选题】儒家思想的正统与主导地位是在以下哪个皇帝在位时期确立的?()A、汉高祖 B、隋炀帝 C、汉武帝 D、隋文帝 我的答案:C 3【单选题】以下不属于“五经”的是()。A、《尚书》 B、《周易》 C、《礼经》 D、《论语》 我的答案:D 4【判断题】《天人三策》是孟子的儒学著作。()我的答案:×
儒家学派
(二)1【单选题】以下不属于儒家思想的是()。A、民贵君轻 B、仁者爱人 C、清静无为 D、以和为贵 我的答案:C 2【单选题】我国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A、张道陵 B、庄子 C、老子 D、荀子 我的答案:C 3【单选题】明朝的科举考试分为四级:院试、乡试、会试和()。A、国试 B、省试 C、文试 D、殿试 我的答案:D 4【单选题】科举制最早从()开始实行。A、汉朝 B、南北朝 C、隋朝 D、唐朝 我的答案:C 5【判断题】老子是历史上第一个把“道”划入哲学范畴的人。()我的答案:√ 道家学派
道家学派
(一)1【单选题】《道德经》的主题思想是()。A、道法自然 B、天人合一 C、无为而治 D、道通为一 我的答案:A
2【单选题】关于老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老子是春秋时期楚国苦县人 B、老子生于公元前551年 C、老子曾做过周朝的守藏使
D、老子的著作里充满了朴素的辩证思想 我的答案:B 3【单选题】“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一句,出自以下哪本著作?()A、《道德经》 B、《金刚经》 C、《易经》 D、《清静经》 我的答案:D 4【判断题】“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体现了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我的答案:√
5【判断题】司马迁的《史记》中没有关于老子的记载()。我的答案:×
道家学派
(二)1【单选题】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下列与此蕴含相同哲理的是()。A、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B、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C、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我的答案:C
2【单选题】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的人是()。A、司马迁 B、东方朔 C、孔子 D、董仲舒 我的答案:D 3【单选题】汉朝初年奉行()的统治思想。A、民贵君轻 B、君权神授 C、无为而治 D、“法”治天下 我的答案:C
4【判断题】汉朝规定女性在15岁(虚岁)时就必须结婚。()我的答案:√
法家学派
法家学派
(一)1【单选题】以下不属于商鞅变法内容的是()。A、废井田 B、奖军功 C、推行青苗法
D、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我的答案:C 2【单选题】法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A、李悝 B、吴起 C、商鞅 D、韩非子 我的答案:
3【单选题】法家的代表人物不包括以下哪位?()A、李悝 B、吴起 C、商鞅 D、吴用
我的答案:D
4【判断题】商鞅实行“连坐法”的目的是为了禁止游宦之民。()我的答案:×
兵家
兵家
(一)1【单选题】陷害孙膑并使其遭受膑刑的人是()。A、庞涓 B、苏秦 C、王诩 D、田忌 我的答案:A 2【单选题】《孙子兵法》的作者是()。A、孙炎 B、孙膑 C、孙武 D、孙康
我的答案:C
3【判断题】现代企业进行商业竞争,也常常使用到《孙子兵法》中的思想。()我的答案:√ 4【判断题】《孙膑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专著。()我的答案:×
史学
史学
(一)1【单选题】关于《资治通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司马光等人编纂而成 B、耗费19年完成编纂工作
C、从体裁上看,属于纪传体史书
D、编纂此书的目的主要是给统治者治国作参考 我的答案:C
2【单选题】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的史书是()。A、《尚书》 B、《春秋》 C、《汉书》 D、《史记》 我的答案:D 3【单选题】《后汉书》的编纂者是()。A、范晔 B、班固 C、陈寿 D、李陵
我的答案:A 4【判断题】《史记》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宣帝刘询统治时期的历史。()
我的答案:× 传统文学
传统文学
(一)1【单选题】以下属于汉赋艺术特点的是()。A、关注现实,抒发真情实感 B、“兮”的大量运用 C、文辞华丽,气派恢宏 D、语言朴素,不讲求韵法 我的答案:C
2【单选题】以下不属于“唐初四杰”的人是()。A、王勃 B、杨炯 C、骆宾王 D、李贺
我的答案:D 3【判断题】《诗经》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是“国风”。()我的答案:√
4【判断题】白居易是中唐时期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我的答案:×
传统文学
(二)1【单选题】被人们誉为“秋思之祖”的是()。A、贺知章 B、王实甫 C、刘禹锡 D、马致远 我的答案:D 2【单选题】“传神文笔足千秋,不是情人不泪流。可恨同时不相识,几回掩卷哭曹侯”一句,描写的是以下哪本书?()A、《西厢记》 B、《三国演义》 C、《红楼梦》 D、《水浒传》 我的答案:C 3【判断题】《西厢记》对《红楼梦》的写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我的答案:√
4【判断题】在宋朝的文学体裁中,以章回小说最为盛行。()我的答案:× 商业文化
商业文化
(一)1【单选题】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被叫做()。A、符 B、纸令 C、贝 D、交子
我的答案:D 2【单选题】“票号”的作用与以下哪种机构的作用相似?()A、印刷厂 B、驿站 C、银行 D、行会
我的答案:C
3【判断题】宋朝时期商业区和住宅区有严格的区分,商业区在夜间营业。()我的答案:×
4【判断题】山西第一家票号是日升昌票号。()我的答案:√
京师漕运
京师漕运
(一)1【单选题】元代时期,()开通了通州到元大都的运河。A、忽必烈 B、李冰 C、郭守敬 D、郑国
我的答案:C
2【单选题】辽代时的南京城是现在的()。A、西安 B、北京 C、开封 D、杭州
我的答案:B
3【判断题】转运使是主管运输事务的中央或地方官职。()我的答案:√
4【判断题】为了使水路漕运直达中都,金大定12年开通了潞河。()我的答案:×
创业篇
创业篇
(一)1【单选题】“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只问耕耘”是以下哪位名人的座右铭?()A、左宗棠 B、孙中山 C、张之洞 D、曾国藩 我的答案:D
2【单选题】一个企业家需要具备基本的要素不包括()。A、与时俱进的眼光 B、胆识 C、组织能力
D、金融专业知识 我的答案:D
3【判断题】曾国藩自视甚高,自诩为是清朝的栋梁之才。()我的答案:×
4【判断题】对待创业的态度分知难而进和知难而退两种。()我的答案:√
创业篇
(二)1【单选题】《孙子兵法》中的“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对创业者的启示是()。
A、避免守株待兔
B、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C、避免盲目地跟风 D、投资需抓准时机 我的答案:
2【单选题】被称为“陶朱公”的是以下哪位历史名人?()A、吕不韦 B、伍子胥 C、范蠡 D、赵括
我的答案:C
3【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属于创业者六忌的内容的是()。A、忌交友不慎和心胸狭隘 B、忌盲目跟风和急功近利 C、忌自以为是和太重理论教条 D、以上都对 我的答案:D
4【判断题】选择做企业家,首先需要立志。()我的答案:√
创业篇
(三)1【单选题】企业家精神的核心是()。A、进取精神 B、探索精神 C、创新精神 D、服务精神 我的答案:C 2【单选题】()精神是企业家精神的本性。A、诚信精神 B、冒险精神 C、进取精神 D、探索精神 我的答案:B
3【判断题】王阳明曾说:“今人病痛,大抵只是傲,千罪百恶,皆从傲上来”,意在告诫人们应当谦虚谨慎。()我的答案:√
4【判断题】眼界和胸怀是企业家成功的不可缺少的素质。()我的答案:√
人才篇
人才篇
(一)1【单选题】企业资本有两种,分别为物化资本和活资本,其中活资本指的是()。A、合作资源 B、流动资金 C、人脉资源 D、人力资源 我的答案:D
2【单选题】在垓下之战中,最后围住项羽的三个人不包括()。A、韩信 B、英布 C、彭越 D、刘邦
我的答案:D
3【判断题】要想企业管理的好,就要善于管理公司的员工。()我的答案:√
4【判断题】魏征因直言敢谏而深得唐太宗信任。()我的答案:√
人才篇
(二)1【单选题】伯乐是春秋时期()国人。A、楚 B、赵 C、郜 D、齐
我的答案:C 2【单选题】晋商乔致庸曾提拔()独立负责包头粮店的事情。A、孙茂才 B、马荀 C、潘为严 D、范英年 我的答案:B 3【判断题】唐代大诗人李白一生中曾三次进士及第。()我的答案:×
4【判断题】文凭和档案能代表一个人的实际工作能力。()我的答案:×
人才篇
(三)1【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属于“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实例的是()。A、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 B、曹操光脚迎袁绍下臣且先拜于地 C、刘邦设坛拜韩信为将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D 2【单选题】曹操官渡之战的胜利,离不开下列哪个人的帮助?()A、袁术 B、荀彧 C、许攸 D、张郃 我的答案:C 3【单选题】在用人方面,企业领导者不应()。A、一手遮天
B、把任务都下放到各个职能部门 C、既用人则信人
D、锻炼员工的决策能力 我的答案:A 4【判断题】市场的竞争首先是人才的竞争。()我的答案:√
人才篇
(四)1【单选题】安禄山叛乱中带病出征的将领是()。A、李光弼 B、哥舒翰 C、杨国忠 D、郭子仪 我的答案:B
2【单选题】唐朝时期,()是长安前面最后一道关,是长安的门户。A、小关 B、风陵 C、潼关 D、蒲坂
我的答案:C 3【判断题】“行仪动静度之以礼,知虑取舍稽之以成,日月积久校之以功”出自《荀子》。我的答案:√ 4【判断题】“三人成虎”典故中,失去魏王信任的大臣是庞涓。()我的答案:×
人才篇
(五)1【单选题】秦穆公得到的第一个奇才是()。A、蹇叔 B、孟明视 C、九方皋 D、百里奚 我的答案:D
2【单选题】春秋五霸不包括()。A、吕不韦 B、齐桓公 C、晋文公 D、楚庄王 我的答案:A 3【单选题】“羊皮换贤”的故事发生在()时期。A、秦穆公 B、秦庄公 C、秦孝公 D、秦文公 我的答案:A
4【判断题】伯乐不是人名,而是天上的专门管马的神的名字。()我的答案:√
和谐篇
和谐篇
(一)1【单选题】孔子管理思想体系的核心是()。A、仁治 B、有教无类 C、民本思想 D、以德治人 我的答案:C
2【判断题】我国古代所推崇的民本思想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以人为本。()我的答案:×
3【判断题】明清时期的养廉银远远低于官员的工资。()我的答案:×
和谐篇
(二)1【单选题】“草木皆兵”的典故出自以下哪场战争?()A、赤壁之战 B、官渡之战 C、淝水之战 D、巨鹿之战 我的答案:C
2【单选题】被称为日本的“经营之神”是()。A、盛田昭夫 B、出井伸之 C、松下幸之助 D、丰田喜一郎 我的答案:C
3【单选题】晋商企业文化中共同的精神象征是()。A、鲁班 B、墨翟 C、周公 D、关公
我的答案:D
4【判断题】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我的答案:√ 和谐篇
(三)1【单选题】对外的经营之道为“成人之美”的韩国企业是()。A、索尼集团 B、三星集团 C、现代集团 D、大宇集团 我的答案:
2【单选题】企业在处理与顾客的关系,其指导思想应为()。A、妥协迁就 B、引领疏导 C、服务奉献 D、创新产品 我的答案:C 3【单选题】()制度对晋商维系商帮内部团结起了重要的作用。A、轮岗制 B、年假制 C、选拔制 D、股俸制 我的答案:D
4【判断题】团队的建设中存在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管理者是主要矛盾。()我的答案:√
诚信篇
诚信篇
(一)1【单选题】孔子把()看作立国的第一要素。A、仁德 B、法治 C、信义 D、爱民
我的答案:C 2【单选题】“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语出()。A、庄子 B、荀子 C、孟子 D、孔子
我的答案:D 3【单选题】“真不二价”是()经营药店生意的理念。A、乔致庸 B、乐显扬 C、韩康 D、胡雪岩 我的答案:D
4【判断题】韩康不二价的故事说明,价格随市场需求变化而上下波动。()我的答案:×
诚信篇
(二)1【单选题】“莫不以为诚而信之”是()人经商的重要特点。A、山东 B、陕西 C、山西 D、安徽
我的答案:C 2【单选题】()是清代晋商各商号结算方法的划一办法。A、标期 B、以茶代币 C、汇兑 D、汇票
我的答案:A
3【单选题】晋商供奉关公的原因是()。A、对诚信忠义的崇尚 B、他们自认为是关公后人 C、祈求平安
D、寻求精神慰藉 我的答案:A
4【判断题】徽商认为商人应以“义”为追求。()我的答案:×
决策篇
决策篇
(一)1【单选题】孙子认为,在“道、天、地、将、法”这五个因素中,()应排在首位。A、天 B、法 C、道 D、将
我的答案:C
2【单选题】在市场经济中,影响企业兴衰的关键是()。A、资金流 B、员工管理 C、决策
D、资源开发 我的答案:C
3【判断题】孙子提出的“道、天、地、将、法”中,“天”指的是作战的时机。()我的答案:√
4【判断题】生产转型决策相对于投资决策来讲,对企业的影响并不大。()我的答案:×
决策篇
(二)1【单选题】“从善如流,千载可称,一人而已”说的是哪个皇帝?()A、雍正 B、康熙 C、唐玄宗 D、唐太宗 我的答案:D 2【单选题】成语“房谋杜断”中的“杜”指的是()。A、杜甫 B、杜佑 C、杜牧 D、杜如晦 我的答案:D 3【判断题】唐代著名“谏”臣除了魏征,还有杨继盛、袁可立等。()我的答案:×
4【判断题】领导者要懂得作决策,更要懂得务实,懂得如何推动决策的执行。()我的答案:√
商战篇
商战篇
(一)1【单选题】春秋时期,帮助秦国利用远交近攻的计谋破坏了六国联合对付秦国的策略的人是()。A、蒙恬 B、魏冉 C、白起 D、范雎
我的答案:D
2【单选题】毛泽东的“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中的“霸王”指的是()。A、刘邦 B、项羽 C、范增 D、钟离昧 我的答案:B
3【判断题】在《孙子兵法》中,孙子认为用兵是以诡做原则。()我的答案:√
4【判断题】钟离昧是刘邦帐下五大部将之一。()我的答案:×
商战篇
(二)1【单选题】“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是谁想出的计谋?()A、韩信 B、刘邦 C、诸葛亮 D、萧何
我的答案:A 2【单选题】“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中的“陈仓”位于今天的()。A、太原 B、成都 C、宝鸡 D、济南 我的答案:C 3【单选题】企业竞争的本质是()。A、争权 B、争地位 C、争名 D、争利
我的答案:D
4【判断题】巨鹿之战的作战双方是秦军与魏军。()我的答案:×
商战篇
(三)1【单选题】向刘邦透露鸿门宴内幕的谋士是()。A、范增 B、张良 C、项伯 D、贾诩
我的答案:C 2【单选题】“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语出()。A、韩非子 B、孟子 C、孔子 D、老子
我的答案:D 3【判断题】“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语出韩非子,意思为进退都要掌握主动权。()我的答案:×
损益篇
损益篇
(一)1【单选题】酬酢应酬一定要存()。A、含忍心 B、节俭心 C、退让心 D、吃亏心 我的答案:C 2【单选题】经商结交一定要存()。A、退让心 B、节俭心 C、吃亏心 D、含忍心 我的答案:C
3【判断题】著名的红顶商人胡雪岩善于散财,因此被称为胡大善人。()我的答案:√ 4【判断题】“宁肯一分钱做煞,不搞两分钱坐煞”形象具体的体现了损益转化的经营哲理。()
我的答案:√
损益篇
(二)1【单选题】第23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的首选饮料是()。A、旭日升 B、健力宝 C、红牛 D、王老吉 我的答案:B 2【单选题】()曾是上海青帮中的著名的人物。A、王金荣 B、戴笠 C、蒋介石 D、杜月笙 我的答案:D 3【判断题】口香糖一进入中国就很受人们喜欢。()我的答案:×
势篇
势篇
(一)1【单选题】被左宗棠评为“畅游官商两道,终获大成,令世人仰望”的人是()。A、胡雪岩 B、吕不韦 C、范蠡 D、乔致庸 我的答案:A 2【单选题】“仞”在古代是一种()单位。A、货币 B、重量 C、长度 D、弧度
我的答案:C
3【判断题】胡雪岩,生于晚清,受晋商文化影响很大。()我的答案:× 4【判断题】“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中“势”指力量和走向。()我的答案:√
势篇
(二)1【单选题】关于胡雪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得到过左宗棠的赏识
B、善于结交官场中人,以为其生意铺路 C、与浙江巡抚王有龄是莫逆之交
D、在杭州城被太平军攻下后自杀而亡 我的答案:D
2【单选题】继王有龄之后,胡雪岩花心思去结交的官场中人是()。A、曾国藩 B、李鸿章 C、左宗棠 D、张之洞 我的答案:C
3【判断题】胡雪岩通过澄清误会和捐粮作军需,赢得了左宗棠的信任。()我的答案:√ 势篇
(三)1【单选题】“其商人通贾,倍道兼行,夜以续日,千里而不远者,利在前也”语出()。A、介子推 B、孟子 C、韩非子 D、管仲
我的答案:D
2【单选题】赐予胡雪岩二品顶戴的是()。A、光绪皇帝 B、同治皇帝 C、慈禧太后 D、咸丰皇帝 我的答案:C 3【判断题】清朝后期的财政困难主要是战事造成的。()我的答案:√
4【判断题】清西征中胡雪岩因上战争前线而立下汗马功劳。()我的答案:×
势篇
(四)1【单选题】()被奉为武财神。A、周瑜 B、范蠡 C、文种 D、赵公明 我的答案:D 2【单选题】“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是范蠡留给()的忠告。()A、周瑜 B、越王勾践 C、文种 D、赵公明 我的答案:C 3【单选题】()被称为是商人的始祖,被奉为文财神。A、吕不韦 B、文种 C、范蠡 D、乔致庸 我的答案:C
4【判断题】掌握形势如同下棋,要全盘谋划,看大势。()我的答案:√ 势篇
(五)1【单选题】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A、南斯拉夫 B、中国 C、苏联 D、越南
我的答案:C 2【单选题】“冷静观察,站稳脚跟,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守拙,绝不当头”的24字方针是()提出的。A、习近平B、胡锦涛 C、江泽民 D、邓小平我的答案:D
3【判断题】日本通过东京之战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我的答案:×
4【判断题】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我的答案:√
管理篇
管理篇
(一)1【单选题】员工工作的安全感来源不包括()。A、医疗保险 B、工作设备 C、同事关系 D、上下级关系 我的答案:
2【单选题】企业管理过程中的精神激励包括()。A、文化修养和奖励表彰 B、公平激励机制
C、树立进取的价值观念 D、以上三项 我的答案:D
3【判断题】春游、联欢会等活动对企业发展毫无意义。()我的答案:×
4【判断题】企业待遇包括物质待遇和精神待遇。()我的答案:√ 管理篇
(二)1【单选题】在管理上,儒家讲(),法家讲()。A、忠、道 B、德、治 C、仁、法 D、礼、刑 我的答案:D
2【单选题】以下著作与作者的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贾谊《过秦论》 B、班固《至言》 C、陆贾《新语》
D、曹错《贤良对策》 我的答案:B
3【判断题】法治是企业管理的最佳路径。()我的答案:×
4【判断题】在管理方面,儒家重教化,常劝善。()我的答案:√
管理篇
(三)1【单选题】管理从()开始进入科学管理时期。A、18世纪 B、19世纪 C、20世纪 D、21世纪 我的答案:C 2【单选题】()管理模式要求管理者在管理的过程中既要充当严父的角色,又要充当好慈母的角色。A、4s B、5s C、6s D、7s 我的答案:D
3【判断题】在大型企业中,领导更需要事必躬亲。()我的答案:×
4【判断题】科学管理最初是以硬性管理为主。()我的答案:√
管理篇
(四)1【单选题】人文主义精神中最重要的内容是()。A、牺牲精神 B、敬业精神 C、博爱精神 D、奉献精神 我的答案:C
2【判断题】泰坦尼克号的幸存者以贵族青年男子为主。()我的答案:×
3【判断题】老子把慈爱、俭朴和不敢为天下先作为自己的三件宝物。()我的答案:√
处世篇
处世篇
(一)1【单选题】明朝名士朱生曾为朱元璋献策三个,下列不属于这三策的是()。A、收人心 B、高筑墙 C、广积粮 D、缓称王 我的答案:A
2【单选题】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以下哪一项体现了“善下”的处事传统?()A、士为知己者劳 B、士为知己者长 C、士为知己者用 D、士为知己者死 我的答案:C
3【判断题】管子认为,善于用人的人必须谦虚待人,居人之下。()我的答案:×
处世篇
(二)1【单选题】明孝陵是明朝()的坟墓。A、朱允炆 B、朱元璋 C、朱棣 D、朱由检 我的答案:B
2【单选题】现代所提倡的处理企业关系的方法——“大者以为下,强者善下之”,是()的观点。A、荀子 B、庄子 C、老子 D、孔子
我的答案:C
3【判断题】胤礽是康熙的第一个儿子。()我的答案:×
4【判断题】现代企业的兼并重组很多不成功,主要原因就在于不能把对方的人员团结过来。()
我的答案:√
处世篇
(三)1【单选题】看破了曹操借“梦游杀人”来警示他人的人是()。A、吕布 B、诸葛亮 C、刘备 D、杨修
我的答案:D 2【单选题】()是为人处世应该遵守的一条最基本守则。A、知人善用 B、助人为乐 C、与人为善 D、利字当头 我的答案:C
3【判断题】做一个企业的管理者,应注重与人为善。()我的答案:√
处世篇
(四)1【单选题】《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出自()。A、《史记》 B、《战国策》 C、《尚书》 D、《吕氏春秋》 我的答案:B 2【单选题】管仲晚年病重,告诫齐桓公应远离的三个小人不包括()。A、开方 B、易牙 C、竖刁
D、公孙隰朋 我的答案:D 3【单选题】()被称为“春秋第一相”。A、李斯 B、易牙 C、管仲 D、鲍叔牙 我的答案:C 4【判断题】“君子思不出其位”意为君子所作所为要适得其所,不应越位。()我的答案:√
奖罚篇
奖罚篇
(一)1【单选题】“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一句告诉人们打仗时在做好充分准备的条件下,()是最要的,是成功之母。A、必胜的信心 B、战略战术 C、能兵巧将
D、强有力的支援 我的答案:A 2【单选题】“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语出(),意为奖罚要按章办事。A、长孙无忌 B、杜如晦 C、房玄龄 D、魏征
我的答案:D 3【单选题】《谏太宗十思疏》是()写给唐太宗的奏章。A、房玄龄 B、魏征 C、长孙无忌 D、杜如晦 我的答案:B 4【判断题】明崇祯皇帝时期张献忠赢得了“宁锦大捷”。()我的答案:×
奖罚篇
(二)1【单选题】企业管理中奖罚要讲求严明,“明”是指奖罚要()。A、分明 B、明确 C、开明
D、透明公平我的答案:D
2【判断题】唐太宗贞观年间是历史上政府工作效率最高的年代之一。()我的答案:√ 3【判断题】古代一个时辰就是一个小时。()我的答案:×
创新篇
创新篇
(一)1【单选题】中国的产业类型以()产业为主。A、金融密集型 B、技术密集型 C、劳动密集型 D、资本密集型 我的答案:C 2【单选题】()是企业发展的永恒课题,是企业在发展中获得主动地位的重要因素。A、资本 B、创新 C、诚信 D、人力
我的答案:B
3【判断题】企业家的眼光创新主要表现为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家善于取势造势,顺势而为。()
我的答案:√
4【判断题】中国的神和西方的神在原型上都极为相似。()我的答案:×
创新篇
(二)1【单选题】罗宾·维勒的管理理念是()。A、追求利益最大化 B、追求市场最大化 C、鼓励员工创新 D、奖罚分明 我的答案:C 2【单选题】大盛魁商号是由()的商人创办的。A、内蒙古 B、温州 C、陕西 D、山西
我的答案:D
3【判断题】要做到创新,首先要做到的是克服从众的心理。()我的答案:× 刚柔篇
刚柔篇
(一)1【单选题】《留侯论》的创作者是()。A、苏轼 B、欧阳询 C、张良 D、萧何
我的答案:A 2【单选题】“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一句语出()。A、司马迁 B、曹雪芹 C、曾国藩 D、蒲松龄 我的答案:D
3【单选题】下列不属于“柔”的具体表现的是()。A、遇人让三分 B、待人客气 C、当仁不让 D、遇事好商量 我的答案:C
4【判断题】在各种人际交往的活动中,要做到刚柔相济,不能一味刚,也不能一味柔,要视具体情况而定,视对手而定。()我的答案:√
刚柔篇
(二)1【单选题】“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表明了()在刚柔方面的观点。A、荀子 B、韩非子 C、老子 D、孙子
我的答案:D
2【单选题】老子在讲运用“忍”的谋略的时候,特别强调()策略。A、后发制人 B、先发制人
C、忍小忿而就大谋 D、小不忍则乱大谋 我的答案:A 3【单选题】“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出自()。A、《尚书》 B、《孙子兵法》 C、《道德经》 D、《论语》 我的答案:C
作者:赵乃涛学号:201001245班级:机制二班
在课堂上我们观看了《海角七号》这部电影,也在电影中认识了日本歌手中孝介。《海角七号》大热台湾影市,票房热度持续高涨,甚至超过《色戒》什么的云云。虽然《海角七号》是一部台湾电影,而且有日本演员参演,甚至很多对话用的都是日语,但这部电影很多地方都充斥着中国的传统文化,《海角七号》讲述的是一个台湾小镇恒春为了迎接日本歌手中孝介要召开海滩演唱会,需要立刻组织一个当地乐团作为暖场嘉宾而展开的一系列努力,过程中不乏搞笑,失落,直到不断坚持而获得成功的励志故事。本来很简单的一个故事,因为导演独具匠心的加入一段60年前的中日跨洋爱情,通过七封迟到的情书的传递表现出来,而使得整部影片豁然呈现出一种迥异于一般青春片的厚重与隽永气质。
讲师在课堂上为我们讲解了一些其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感觉挺深刻,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些自己在电影中无法看懂的东西。当然我们自己也是有收获的,我就自己在电影中看到的一些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阐述一下对这部电影看法。
首先“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日本歌手中孝介要来开演唱会,当地的人热情而且高涨,每一个人都积极的讨论着、准备着,上到七八旬的老头,下到七八岁的小孩,到处都洋溢着一片喜气。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茂伯是一个老邮递员,一辆摩托车就是他的全部,然而岁月不饶人,所以茂伯就退休了,听说要组建乐队,茂伯扛着月琴,当人不让的成为了其中之一,纵是一个小人物也会向往着发光。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这就要说到乐队里年纪最小的正读国小大大,电子琴弹得很好,在这个小镇上实在是找不到会弹电子琴的,只好让她来加入乐队,在演唱会上她也用完美证实,展现了自己,虽然不是那种很远大的志向,但小小年纪的她已经有了一技之长。和平年代,那种建功立业,戎马天下对一个小女孩来说也太远了。
在影片中最煽情的无疑便是那七封情书了,那是导演魏德圣亲自操刀撰写的,文字功力很深,年轻人一下子感受到文字书信的魅力,这是网络时代的他们所缺失的,因此显得尤为浪漫。但这段爱情其实只被导演用作一个淡淡的背景,甚至作为日籍教师的脸部特写都没有,永远是远景或虚景。而更关键的场景,60
年后老太太收到后辈们努力送来的情书,竟然连一个脸部都没有给,显然显示了魏德圣决意避免太过煽情。实际上这种举重若轻的处理方式形成的留白比煽情更有余韵。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七封凄美的情书处处都表现了发信人对其爱人的不舍与不得不舍,浓浓的诗情画意展现出来的爱情是那样的凄美,“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虽然两个人没能没能在一起,但那份浓浓的爱却让每一个人动容。
影片没有邀请一个大腕明星:中孝介在日本本土都不算著名歌手,在国内虽说影响力大概比在日本本土都大,但无论如何也只是在一部分白领与小资中流传,所以范逸臣、林晓培这样就已经算是最大的大牌。
范逸臣扮演的影片主角阿嘉,是一个因为在都市中怀才不遇冲撞得头破血流,而不得不避缩到家乡小镇的年轻人,这是现代都市造就的典型闷骚男孩,内心的愤怒与困顿无法宣泄,有些自闭与忧郁,和家人及外界无法沟通也拒绝沟通,代表了很大一部分现代都市年轻人,开头砸吉他以及恶狠狠骂出的“操你妈的台北”,实在让观众看得爽快。
“敢说敢作敢为,无怨无恨无悔。狂风暴雨惊雷,吐气扬眉,天下舍我其谁?”阿嘉所展现的就是一个热血青年,作为一名代班邮递员他私自留下很多信件不发,被发现批评之后,改过自新,知错就改,而且敢于挑战,把之前的犹豫,懦弱统统抛弃,向友子示爱,并得到了幸福。
事实上小人物才是影片的亮点:林晓培扮演的心事重重清洁女工;热血敬业的小米酒推销员马拉桑;执拗火爆的青年交通警察;国宝月琴师茂伯;克制不住暗恋明恋老板娘的机车修理伙计;辍学去教堂参加唱诗班的高小女学生键盘手大大,这些配角的表现全部比主角更加抢眼,一个个都让人过目难忘,印象深刻。当然最最抢眼的就要数那个民意代表主席了,“我叫洪国荣今年65岁,身高170公分、体重75公斤。兴趣是打架、杀人、放火。”,“我要把恒春镇放火烧掉,然后把所有年轻人叫回来重建恒春。”“要自己回来当老板,不要当人家的伙计。”作为主角的继父又是恒春的代表主席,这个演员霸气十足,无论是表情、台词还是形体动作都非常有个性,只要他一出现,镜头中其他人都可以完全无视,有手腕有魄力又不乏头脑与善良,应该是整部片子中最精彩的人物。
“子不教,父之过”虽说是阿佳的继父,但是看到自己的孩子破罐子破摔,放纵自己,他还是做了自己作为一个父亲该做的事情,世界上的是是非非很难说
清楚,但是爱在很多情况下是不用说的。大爱无痕、无疆,又哪是用文字就能表达清的呢?
而已经趋于化境的国宝月琴师茂伯的扮演者林宗仁,在台湾也是确确实实的国宝大师,只不过不是月琴师,而是北管大师,这是他第一次拍电影,据导演透露他的音乐造诣很高,稍微学了一下月琴就使用自如了,而生活中的他还是几个餐厅的老板,非常精明能干。现实中的他最大愿望居然是红到好莱坞,真是和茂伯有一拼!前面说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实在是真真确确啊。
这部电影在台湾很受欢迎,是因为影片中包含了现实生活中几乎所有小人物的投射:阿嘉是不被大都市接纳屡屡碰壁的年轻人;清洁女工林晓培也处于社会底层工作,而且与上一代总有解不开心结的年轻人;火爆交警劳马投射的是那些外表很刚强但实际内心却很敏感纤弱总有很温柔一块的年轻人;机车修理工对老板娘的暗恋也好明恋也好,是每个底层青年在从事着貌似没有前途工作时都会有的性心理;被上帝都赶出来的搞怪键盘手大大只有10岁,充分表现出90后的早熟和搞怪(话说她在电梯中唱的那首歌《爱你爱到不怕死》已经在网络上飞传);而每个做过业务的销售员一定对马拉桑非常认同,那种敬业与热血是从事销售工作的人所必须具有的;片中茂伯执拗到可爱的程度也让人重新认识到老人们的魅力;这些都很容易引起大众观影人群的共鸣。
当然电影也结合了很多的传统文化,这么说还不如说是更好的利用了观众们的传统文化素养,影片中的小人物形象生动,让观众们印象深刻,他们的性格与现实中很多人的性格相似,影片也展现了很多传统文化,真是因为观众们有这样做的文化素养,才会对影片有更加深刻的体会。
在这个好莱坞大片通杀全球的时代,有这样一部文艺片能够奇峰突起,获得史无前例的票房记录,是非常让人惊讶的。真的很期待内地也能有这样一部文艺片占领票房冠军,那便是真正意义上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
现代影视与中国传统文化结课论文
姓名:赵乃涛
专业班级:机制二班
融合与继承--浅析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关系
传统文化中的审美追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设计思想,而现代设计思想反过来又影响着传统文化审美观念.在现代设计作品中,肯定某些积极因素,将会有助于发展中国现代设计.
作 者:杨晶晶 Yang Jingjing 作者单位:太原科技大学,山西,太原,030024 刊 名: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S JOURNAL OF COLLEGES OF SHANXI 年,卷(期): 18(5) 分类号:G05 关键词:现代设计 传统文化 融合 继承一、原型与广告原型概述
原型的英文“archetype”和“prototype”分别来源于希腊文“arkhe-tupos”和“prototupos”。它们的字根都是“tupos”, 表示“模型”。字首“arkhe”意为“chief”, 有“首要”的意思, 其绝对术语常用“perfect”表示, 意思是最重要的、最有代表性的。字首“proto”是“pro”的最高级, 由“最~”引申为“最初的”、“原始的”意思。可见, 两个词都有“最初的模型”这一基本含义。但archetype还有强调重要性和代表性的一面, 而prototype比较强调的是一个原型作为标准型的含义。所以arche type可以用在比较抽象的观念上, 而prototype的所指就比较具象。荣格的原型是指历史上积淀下来的人类集体无意识的内容, 抽象而深藏于意识之下, 对人类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故用archetype表示。它可以以符号象征和主题的形式不断再现于文学和绘画等领域中。工业制造、设计等领域中的原型是指可以作为样本的标准型, 故以prototype表示。当然, 这种差别不是绝对的。例如, 认知过程和心智活动过程中的原型习惯上都用prototype表示, 它在意义上有“标准的、典型的样本和模式”的含义, 但在存在形态和表现形式上都是心理的、抽象的。
总之, 具象的原型, 其涵义比较确定, 是指最初的、原始的模型, 是后来模仿生产、加工制作、修改创作的标准和参考。而抽象的原型, 其涵义虽然源于“最初的、原始的模型”, 但由于此处的“模型”已作多种变通的抽象解释, 因此原型的涵义有所不同。本文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 确定自己的原型概念, 再予以基本内涵的阐释。我们将这一层面的“原型”概念作这样种概括和界定:原型是具有多维表现形式的心理范畴的原本模型。它是构成人们知觉、想象、思维、体验任何事物的基础的那种先在形式, 包含着对事物本原的追寻的抽象和心理过程的模式化。它既是人类祖先历史经验的积淀物, 又包括个体后天实践经验的凝结。在语用上, 原型既是抽象的形式, 也可以是某种具象的典型[1]。
目前学界还没有关于广告原型明确的定义, 本文认为广告原型包括:一是广告形象, 其中包括广告中的人物角色;二是广告意想, 其中包括场景、道具及时空设置等;三是广告叙事, 其中包括主题、情节及程序等等, 这些普遍存在的、大量反复出现的元素都具有某些共同属性或共有特征的外显性象征, 这些象征具有可追溯至传统文化的内核。广告原型和人类的潜意识一样是抽象的、无形的, 广告原型显意识的形态或形式能对消费者产生极大的影响。于是, 广告中设计的情节、意象的固定、叙事的方式、人物的形象等都成为广告原型的外显性表现, 而在把握广告原型中, 继承和置换传统文化成为我们的一种最基本的固化形式。
二、现代广告原型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原型把人类多年来所积淀下来的精神中的精华以其特殊的方式保留下来, 对于某些永恒主题、某些终极问题昭示了人们对其的关注, 这意味人类共同的基本原型传承。原型能够追踪溯源, 因而, 现代广告原型建构时不可避开的路径就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现代广告原型以传统文化为内核来运用广告人物形象、设计广告情节, 赋予广告产品传统文化价值, 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很好的继承[2]。下面结合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孝”来展开说明。
孝, 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特有的概念。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新编》中写到, 依据儒家观点, 子孙能“嗣亲”, 即为孝子贤孙, “嗣亲”即生子生孙, 以继承祖先的生命和事业。“嗣亲”之道, 谓之孝道。“嗣亲”之道分为肉体、精神两方面, 其中, 肉体方面的内容有三:一是养父母的身体;二是须生子生孙, 以续传父母的生命, 孟轲说:“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三是保护自己的身体———这是父母的遗体, 《祭义》说“天之所生, 地之所养, 无人为大。父母全而生之, 子全而归之, 可谓孝矣”。精神方面的孝。包括“先意承志, 偷父母于道”, 意思是, 顺从父母的意志, 但有错误要尽力规劝, 更主要的是继承发展祖先的事业。精神方面的孝是“大孝”、“达孝”, 较肉体方面的孝更重要。《祭义》中将孝分为三个层面:“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大孝之人能使父母因自己而受到人们的尊敬;其次是不使父母因自己而受人们的辱骂;再其次是能养活父母的身体。
威力洗衣机的电视广告, 就是以“孝顺母亲”为主题而获得成功的典型例子:
苍翠的大山, 宁静的山庄, 清澈的小溪。一位老妈妈正在晾晒衣服。 (画外音) “妈妈, 我梦见了村边的小溪, 梦见了您, 梦见了奶奶。妈妈, 我给您捎去一样东西。”
一辆卡车载着一台洗衣机从远方驶来。妈妈和村里的人围着洗衣机又说又笑。妈妈的脸上洋溢着幸福。 (画外音) “威力洗衣机, 献给母亲的爱。”
这则广告在短短30秒的时间里, 不但表现了远离家乡的游子献给母亲的“爱”, 而且颂扬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孝心”。广告画面和广告语看似平淡无奇, 实则清新携永, 蕴含着融融的亲情和悠悠的意境。
类似的例子还有香港京都念慈庵枇杷总厂的川贝枇杷膏印刷广告, 广告讲述的川贝枇杷膏产生的历史故事甚为感人。故事说的是清代有一个叫杨谨的孝廉, 为治其母气弱痰涌、咳嗽不掇之疾, 不惜千里躬求名医叶天士。叶感其孝心, 授之药方。杨孝廉按方拣药, 依法炼制成膏, 早晚伺候母亲服食。老夫人果然病愈, 活到80多岁。后来, 杨孝廉以“念慈庵”之名炼制此膏, 凡有患咳嗽、气弱、痰涌等症者, 皆施药救治。“念慈”即纪念慈亲之意。该川贝枇杷膏名字起得好, 故事感人, 疗效也不错, 所以从清代到现在皆被咳喘患者视为治病的良药。
在以上的广告中, 通过符号象征———广告中的产品 (威力洗衣机、川贝枇杷膏) 、人物 (妈妈、儿子) 、场景 (大山、山庄、小溪、简陋的屋子) 等承载着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精髓的“孝心”, 借助传统文化概念进行传播诉求, 这样的广告往往具有浓郁的文化色彩, 能得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进而激发出消费者对母亲回报的深深情感, 达到了情感传播的效果。
三、在传统文化继承中对现代广告原型的建构
在传统文化继承中对现代广告原型的建构就是用现代语言赋予原型以新意, 以唤起传统文化内化在广大消费者内心的普遍形象和共识, 其主要表现在用传统文化中的故事人物形象在形式上诠释新的意义, 使之成为现代流行的神话[3]。中国建设银行近期推出的新广告就是这方面的典范。
中国建设银行的新广告, 无论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视频广告, 还是在报刊 (如《经济观察报》) 、杂志 (如《台海》) , 以及诸多户外广告中都以黑红相间的方式鲜明地亮出“善建者行”的字样, 令人耳目一新。除了直观上突出“建行”这个人们耳熟能详的“中国建设银行”简称, 其内在还蕴藏着“善者建行”的意思。当然如果到此为止, 那也很难让人有标新立异之感。其实, 其独具匠心的地方在于平面广告下方还有一行小字“善建者不拔, 善抱者不脱。———《道德经》”。如此看来, 意思十分明显。有了这句话, 受众自然明白“善建者行”有出处, 而且这个出处着实不简单, 不是典出别处, 而是源自道家创始人老子的名著《道德经》。
这部经典创作于距今久远 (约2500年) 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人历来有着祟古、尚古、怀古的传统, 《道德经》的作者老子本人也十分推祟古人。老子说:“执古之道, 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 是谓道纪。”于此, 老子明确古为今用之理, 肯定能做到博古通今, 便是真正把握了传统, 也可以说是继承了传统。因此, 建行新广告推出《道德经》诚然别出心裁, 有助于在民众中树立起建行倡导传统文化, 勇于继承传统文化, 从而有助于消解世人对银行业为富不仁的成见, 即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人文关怀的思维定式。因为在深受传统文化浸染的中国百姓心日中, 钱常常与不仁、不学无术等等相关联。建行新广告推出“善者”当有其不仅要在物质文明建设方面继续贡献力量外, 还要在精神文明、生态文明乃至制度文明方面起表率作用的意图[4]。
《道德经》中“善”字出现了52次, 其中“七善”说最为突出:“居善地, 心善渊, 与善仁, 言善信, 正善治, 事善能, 动善时。”央视广告中出现的铁路、水利工程、大厦、桥梁等关系民生的已建成的工程图片以及工程师的现场测量情景, 无不意味着社会建设背后有建行的无形推动力。同时, 伴随有画外音:“守成者失, 求变者通, 为公者益, 善建者行, 善者建行, 中国建设银行”。不过, 出现字幕的只有“善建者行”和该行的标志、名称 (含英文) 。“善建者行”及其前三句都以整齐划一的四字同样的格式, 最后重点落在“善建者行”上, 并且有意地拉长“行” (xing) 的读音, 以强调建行在突破已有成就, 求变为公方面能行 (xing) 。其实, “善建者行”还能与《道德经》第二十章中的“善行无辙迹, 善言无理滴, 善数不用筹策, 善闭无关健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数句相呼应。可见, 建行新广告能推出“善建者行”当是其精心策划的杰作。
其实, 现代广告原型不断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叙事, 唤醒与强化蕴藏在人类内心深处的原型, 并成为深深吸引消费者的独特力量。广告为原本无个性无意义的大量工业复制品赋予了丰富的意义, 并且创造了神奇的品牌忠诚与品牌信仰, 因此, 广告确实是不折不扣的“今日神话”[5]。
摘要:原型既是人类祖先历史经验的积淀物, 又包括个体后天实践经验的凝结。现代广告原型以传统文化为内核来运用广告人物形象、设计广告情节, 赋予广告产品传统文化价值。在传统文化继承中对现代广告原型的建构就是用现代语言赋予原型以新意, 以唤起传统文化内化在广大消费者内心的普遍形象和共识, 并成为深深吸引消费者的独特力量。
关键词:现代广告原型,传统文化,继承
参考文献
[1]冯易等.中国元素在广告创意与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广告, 2009 (6) .
[2]殷韦韦.我国传统文化对现代广告设计的影响[J].池州学院学报, 2009 (2) .
[3]成毅涛.广告图像叙事与神话的构建[J].现代广告, 2009 (3) .
[4]马瑞.跨文化广告传播中的符号解读[J].现代广告, 2009 (5) .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技术;传统文化思想;探索
工程项目管理理论,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从原西德和日本传入我国,经过数十年发展,我国继实行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之后,又推行了工程监理制度,并逐步开展了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建筑师、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建造师等执业资格考试,实施了建设行业注册准入制度,大大提升了建设行业工程管理的总体水平。工程项目管理对于不同的参建主体有不同的目标和任务,对于施工单位而言,工程项目管理总的来说就是“三管三控一协调”。具体来说,三管就是合同管理、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信息管理;三控就是工程进度控制、工程质量控制、工程成本控制;一协调就是指全面地组织协调、沟通各方关系,协调的范围可以分为内部协调和外部协调。
1 以人为本,做好三项管理
春秋中期,管仲最早提出了“以人为本”的主张,强调了人才问题的重要性。管仲《管子•霸言》中说:“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项目经理由于缺少对组织中人的行政处分权,要想调动这些人的积极性和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必须贯彻人本管理的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人本管理思想,也有等级服从之约。人本管理就是要发扬民主,在参建各方主体之间只有分工不同,没等级之别。
合同管理贯穿于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或终止等活动的全过程。工程项目的参建主体是由合同维系在一起的,项目组织是通过合同建立起来的组织,项目组织的运作是建立在授权的基础上的,高效管理也是要求充分授权的,项目组织是由不同部门、单位、组织的人组织起来的,人们之间的合作是建立在对项目目标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合同既体现了人的意愿,又服务于人的需要,人处于合同的最核心位置。所以,项目合同管理要想成功,必须贯彻人本管理的理念。
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是围绕着建设目标而动态控制展开的,而安全则是固定资产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目标控制的基础。中国传统人本思想主张天地之间人为贵,在人与自然、与作为自然现象的天的关系上,体现为强调人与天地同尊,而人处于天地中心的地位,强调人为万物之灵。人本管理是指以人的全面的自在的发展为核心,控制好环境风险,做到“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切实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健康与人身安全,创造相应的环境、条件和工作任务,以个人自我管理为基础,以工程项目的共同目标为引导的一整套管理模式。
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现代化的管理活动,更要依靠大量的信息以及對大量信息的管理,并应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辅助。以人为本意味着项目组织内部各参加方的地位是平等的。在项目组织内部,项目参加各方的地位不是由其行政级别、规模、社会地位来决定的,而是由其在项目中所承担的任务决定的,项目参加各方在地位上是平等的。由于项目的运作过程是平等透明的,在项目组织内部由于信息流通是双向的甚至是多向的,对于参加各方来说,很少存在信息的不对称,这就大大降低了由于拥有特殊信息而形成的权威,使得参加各方在平等的位置上进行对话和沟通,项目参加各方地位的平等也能促进各方之间的沟通与合作,确保项目组织良好的运转。
2 易变不息,抓好三大控制
工程项目管理的三大控制包括:工程进度控制、工程质量控制、工程投资(成本)控制,这三大控制的共同特点是通过计划制定,过程控制,对诸因素进行检测、核验,对差异提出调整、纠正措施的监督管理过程。这就是我们一直要求在工程项目管理中推广应用的动态控制方法,具体来说就是在施工过程中运用定量的施工进度控制、施工成本控制、施工质量控制的报告系统地指导施工管理工作,这对于项目建设目标的实现,促进工程项目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古老的《易经》早就指出的“道无常居,易变不息”,说的就是世界上的事,世界上的人,乃至宇宙万物,没有一样东西是不变的,在时空当中,没有一事、没有一物、没有一情况、没有一思想是不变的,不可能不变,一定要变的。譬如我们坐在这里,第一秒钟坐下来的时候,已经在变了,立即第二秒钟的情况又不同了.。时间不同,环境不同,情感亦不同,精神亦不同,万事万物,随时随地,都在变中,非变不可,没有不变的事物。易变不息,从工程管理的角度来看,事物在不断发生变化,控制目标也就随时会出现偏差,我们的调控工作当然也要随之跟进,我们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顺势而为,针对不同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持续改进,以使项目实施达到预期目标。从这个意义上看,这是与工程项目管理所强调的动态控制原理有异曲同工之妙的。
3 和而不同,搞好各方协调
沟通协调也是项目经理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参建各方既有共同的目标,又有不同的具体利益追求。儒家赞同“和为贵,和而不同”,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可见他对人和的重视。人和作为企业伦理规范,积极倡导建立和谐的企业内外部运行环境,在工程项目管理上也一样,在项目内培养群体意识上发挥重要作用,造就项目内部的和谐团队精神。在项目外部关注和气生财,良性竞争公平竞争的环境,培养与政府,与项目所在社区公众建立和谐关系,在生态环境方面关注环保,关注项目与自然的和谐平衡,儒家文化讲究人和的管理思想在这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以我公司承建的广州市东和花园B区为例,该项目建筑面积达9.6万平方米,属于大型项目,参建主体以及政府监督管理机构投入了大量的管理及工程技术人员,如何协调好各方关系,对于这个项目施工顺利进行显得非常重要。为此,我们一开始就是以建立和为贵的人际关系来开展工作,在工程实践中争取到了各方力量的有力支持,保障了工程的顺利实施。
4 结语
现代项目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技术,出现很晚,至今也不过半个世纪的时间。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源远流长的灿烂历史,曾经创造出无与伦比的辉煌文化,传统文化至今依然深刻地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项目管理,一个古,一个今;一个讲抽象的文化,一个讲具体的管理技术,看似很不搭界,实际上在现代工程项目管理的现实工作中,到处都存留着传统文化的影子,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和智慧早已不自觉地渗透、进入工程项目管理实践的各个环节。比如说,我们在进行项目决策、选择项目时,经常会说:“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我们在计划管理时,会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这都是典型的儒家学说。当然,传统文化的某些方面对现代管理思想是有一定消极作用的,比如传统文化中的崇尚权威、喜欢集权等等,我们应当扬长避短,尽可能地减少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项目管理的冲突,并把积极有用的部分发掘出来,把有利于工程项目实施的不自觉行为习惯转化为有效的管理活动。
参考文献
[1]梁世连等.工程项目管理学.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现代管理与传统文化】推荐阅读:
儒家文化与现代管理智慧07-17
现代影视与中国传统文化10-12
高考作文预测: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06-23
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10-31
中国传统廉政文化的现代价值与实践意义11-14
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比较10-13
后现代文化语境与青少年流行语07-05
现代项目投资与管理06-30
法家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06-11
孙子兵法与现代营销管理理论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