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武术文化论文

2024-09-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传统武术文化论文(精选8篇)

传统武术文化论文 篇1

院:

名:

号:

业:

级: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黄家帅

110900915

微电子系 09电子二班

摘要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需要我们一代一代去传承。中华文化的深厚积淀,渗进了中华儿女的血脉里,根植在自古至今的万物中。他们用其坚韧的存在,证明着文化特有的价值,影响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节日,已经在岁月的长河中经历了数千年的刻画、浸染。其起源有着各种各样的美丽神话传说,其丰富的文化习俗一直流传至今。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重要纽带,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宝贵资源和文化动力。基于这些功能和时代意义就要求我们要大力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这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我选择了这个课题来作为我的论文题目。在接下来的篇幅里面,我将细致详细的讨论一些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传说和各种习俗。

关键字: 文化

传统节日

神话传说

一、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及习俗

交通在不断的便利,社会在不断地进步,然而现代人对我们祖先流传下来的传统节日的了解却越来越淡。接下来,让我们重温一下传统节日所蕴含着的优秀文化吧!

春节[1] 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从腊月24开始,活动一个接着一个。到了除夕之夜,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大年三十,亲人团聚一起吃年夜饭,然后辞旧岁迎新春互相勉励,祝贺来年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春节的历史悠久,起源于殷商时期的祭神祭祖活动。我们的祖先经过一年的辛勤劳动,在岁尾年初的时候便用他们劳动所得物去祭拜神灵和祖先,感谢神灵的庇佑并祈祷来年的风调雨顺。有关春节的由来,有如下几个:1,过年的“年”字,就是年景好、五谷丰登的意思。几千年来,人们一直把农历收成好叫做“年成好”,把正月一日叫做“年日”,每逢这一天2[2],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春节以她特有的文化内涵一直是我们国家最重视的一个节日。现在,已经成为一个世界范围内的节日,很多国外的人也加入到了春节的庆典之中。春节,已经成为我们对外宣传传统文化乃至中国的重要名片。

清明节 是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也是我们传统的节日,又称“踏青节”、“清明节”、“植枝节”。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有关清明节的传说主要是历史人物介子推的事迹。[3]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流亡在外,途中饿晕,臣介子推割下大腿的肉给他吃。后来公子重耳成为晋文公,封赏忠臣忘了介子推。当重耳想起时,介子推却不愿再做官,背着母亲隐居在绵山。重耳就放火烧山逼他出山,但大火烧了3天始终不见人出来,上山寻找发觉他和其母已烧死了。在烧焦的柳树上大仙了有血诗的衣襟“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于是重耳将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第二年次日,重耳登山祭奠,发觉老柳树复活,赐名“清明柳”,并定为清明节,以祭奠介子推,并勉励自己勤政清明。

至于清明祭祀坟墓的俗例,自汉相沿承袭。以后,普及民间,历二千年而不衰。这一天,家家户户的孝子贤孙都要到郊外去祭祀祖坟,为墓地锄草,替坟墓加土,好好清扫修整一番。近世,孝子贤孙对于清明扫墓,已未必一定遵守于清明节这一日。有的会在节日以前数天拜祭,也有的会在节日若干日子奉祀,只不过笼统地说是清明上坟拜祭罢了。

端午节 是汉族传统节日,时间为农历五月初五。在端午节这天,人们吃粽子来表示庆祝。端午节有很多别称:端阳节、重午节、天中节、解粽节等。据统计端午节的别称在我国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达二十多个,堪称别名之最。端午节在有很多精彩的活动:

1、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2、吃粽子端午节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给考生吃。

3、佩戴香囊 端 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由于篇幅所限及我本身水平有限,仅列举以上三个节日!

二、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社会作用

一、对经济的影响

传统节日的设立不仅仅寄托着人们的精神需求,还是人们对物质生活的一种渴求。人们利用节日进行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不能忽视的是,在现代传统节日无论在过节的形式上,还是表现的内容上都是不经济的,带来很大的无谓损失。以中秋节为例。中秋节里离不开相互赠送月饼,这样就会带来月饼消费过剩。我们知道,月饼作为一种特殊的食品,准确地说它是中秋节里衍生的特殊礼品,它与日常消费的面食制品有别,再加上受到保质期的限制,其有效的消费时间也就在过节前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集中消费也仅仅在中秋节里的两三天里。所以,每年中秋节过后,月饼的价格不仅会一落千丈,往往到最后无论价格多低,也无人问津。[4]

二、对海峡两岸祖国统一的影响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集中的体现,对于扩大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增强华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促进华人的凝聚有着积极的作用。只有充分发掘利用传统文化的各种积极价值,并创造性的发挥,可以巩固扩大统一战线基础。中国传统节日是民族情感的凝结,是增强民族文化认同,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博大精深,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已经深深融入历代人的日常生活,滋养着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推动着中华文化历久弥新,也促进着当代和谐社会的建设。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海峡两岸拥有共同的中华传统节日:清明节、端午节、春节、重阳节等。这些节日, 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台湾和大陆同属一个中国, 海峡两岸的中国人共同拥有这些文化传统, 共同受到这些节日的哺育、熏染和精神陶冶。传统节日对海峡两岸祖国统一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

三、传统节日是造就和谐社会的文化动力

和谐社会的建立,除了物质层面的公平、公正,政令畅通、上下同心以外,精神文化建设也十分重要。精神文化心理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根本保证。在当代中国要调动人民的精神力量,就不能忽视我们几千年形成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力量,特别是传统节日文化。和谐社会是中国人民追求的现实目标,和谐社会的建设依赖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最重要的是通过有效手段,消除不和谐因素,营造和谐的氛围。传统节日伴随着中华民族走过了千年历史,经过不断的淘炼,传统节日中累积了丰厚的民族文化内涵。中国的春节、中秋节等传统大节都蕴含着和谐、团圆的主题精神,这种“和为贵”的文化内涵不仅在汉民族受到热烈的欢迎,还超越了地区,超越了社会阶层,成为覆盖全国的节日,甚至影响到东亚,乃至西方的国家。“民俗文化不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下层文化和地方知识,而是全社会的公民素质、民族意识、价值观念、政府公共管理政策、多元文化选择和大学教育的构成元素,是先进的人文文化”[12] 节日文化是人们最能直接感知、最易于产生文化能量的文化传统,传统节日习俗适应了中国社会广大阶层物质、精神、伦理与审美的共同需要, 它是构建当代和谐社会的重要精神文化动力和精神支柱。

参考文献:

【1】谭春虹 《中华文化常识》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9年5月 【2】http:// 【3】乔继堂《细说中国节》2005年

传统武术文化论文 篇2

然而, 我们发现, 在文化多元化和全球化发展的今天, 中国传统武术似乎与现代竞技体育理念格格不入, 在与西方竞技体育理念的相互博弈中, 中国传统武术似乎已经对异文化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文化认同感。自身文化内涵正在逐渐被忽略, 随即面向竞技体育的现代竞技武术的产生, 而竞技武术的技术动作也因迎合竞技性越来越被异化。在被异化的过程当中, 传统武术文化内涵也在发生着潜在的文化变迁。

1 传统武术发展的文化变迁内因

1.1 对异文化认同下的融合

在文化变迁中, “文化认同的超前是最主动、最顺利的变迁模式, 因为它已经超越了既有文化认同对于文化变迁的阻滞以障碍。这种变迁是始于文化核心层的变迁, 自内而外, 因而也可能是较深刻的变迁。”[2]252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变迁的深层根源是民族主义与现代化的双向诉求, 其直接动力来自于东西方文化的冲突。”[3]这种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为传统武术文化的变迁提供了原动力。传统武术是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孕育出来的特有产物, 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属性, 是区别于西方体育文化的关键所在。传统武术文化变迁是中国民族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冲突与融合的表现, 整个变迁的过程亦是相互对话的过程, 同时也是学习、平衡与认同的过程。

中国传统武术在与西方体育文化对话过程中, 渐渐认可了西方体育所倡导的科学理念, 而以运动解剖、生理和运动生物力学等体育科学理念来对中国传统武术进行解读时, 则又进一步促进了中国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播及竞技体育化进程, 并逐渐走向了与西方体育文化的融合之路。自此西方竞技体育成为传统武术变迁的参照物, “原本富于文化底蕴的武术追求, 开始变得趋于简单化、运动化。”[4]这一举措使得传统武术在短时间内取得了开创性进展, 武术有了一定的普及, 只是我们看待传统武术的视角也开始变得狭窄。

1.2 武术进奥民族情结使然

传统武术在与西方体育理念融合的进程中发生了结构层次上的异化, 竞技武术的产生是传统武术异化的顺然结果, 也是传统武术向竞技体育靠拢的身体结构新载体。奥运会是展现竞技体育的最高殿堂, 所以武术进奥一直是习武人以及中国体育界绝大部分人延颈企踵的信仰;人们把武术进入奥运会视为武术发展和推广过程中最大的成功。这不仅是身体技术层面上的展现, 更是展示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内涵的最佳载体, 维系着中华民族情结在里面。只是我们对于竞技武术推广或者进奥问题上, 过于纠结其所蕴含的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推广。

对于竞技武术进奥, 其实, 我们没有必要把这些朴实的身体技击术故弄玄虚地套上一层神秘的外衣, 也没有必要把“它所承载的民族文化精神进行过多的宣示而使它变得高深莫测, 不必对这种交流附加过多的民族情结。”[5]对此, 笔者认为, 一个运动项目在还没推广到一定程度为世人所接受时, 不能夹杂过多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结在里面, 否则只会让外界人士怀疑推广此项目的动机所在;反之, 在一个运动项目发展达到一定阶层时, 它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结会自然被世人所感知。

2 传统武术文化认同境遇下的多元化缺失

2.1 认同效仿:催生出竞技武术

传统武术在近代不断受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冲击, 从传统中走来的中国武术也不可避免的被这个时代的变化所改变着, 对竞技体育文化产生了相对语境下的文化认同, 且有意识地向竞技体育的理念和标准演进, 于是催生了竞技武术的产生和快速发展。王岗教授曾指出:“竞技武术在外部社会大气候的催生下迅速占据了武术发展的制高点, 传统武术则只能在承受着丧失家园后的痛苦与无奈, 沦为寂寞的‘后庭花’。”[6]虽然, 竞技武术的产生在短时期内对传统武术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但是异文化的介入是一把双刃剑, 在对本族文化所产生的影响有积极作用的同时, 也必然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传统武术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内容, 映射着中国传统的文化积淀, 如今, 传统武术逐渐在西方异文化的冲击下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在一个充满全新视角和追求抢夺眼球的社会、文化环境渲染之中, 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传统武术逐渐远离主流社会的发展轨道, 异向竞技体育方向转化发展, 致使传统武术的文化传统内涵在竞技武术眼界中已是面目全非, 在西方竞技体育面前“马首是瞻”, 不知何去何从。

2.2 认同惆怅:传统武术文化忧伤

文化认同实际上就是变相的价值认同。“文化认同表现为对一种文化价值认识的自觉或觉醒, 它表示自我属于哪种文化价值, 或者我应该怎样做, 当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危机的时候, 自我也会发生认同危机。”[7]传统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典范, 它的生存、发展与繁荣等一切都离不开人们对它蕴含的民族文化认同;也就是说, 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都必须建立在人们对它本身文化认同的基础之上。

所谓文化认同是指“一个与人类文化发展相伴随的动态概念, 是人类文化发展与存在的主位因素。”[2]3是指人们对本民族文化的一种认知与心理归属感。可目前传统武术的发展可谓“方向感尽失, 找不到彼岸的航标”。伴随的便是传统武术在文化层面上的失语, 这种失语可分为三个层面, 即物质、制度和精神层面。这是在文化层面上对于西方文化的一种弱化现象;有学者这样指出:“当中国人在追求西方奥林匹克的路上走了很远的时候, 他们渐渐发现自己的民族传统体育———中国武术的民族文化身份渐趋模糊起来, 甚至濒临着‘丧失’的危险。”[8]

使得原本是作为识别中华民族特有的身份标识与象征的传统武术, 在今天这样一个文化多元化繁荣发展的世界, 逐渐地走进了一个无奈与焦虑的文化忧伤的痛楚深渊中, 而无法自拔。

3 传统武术对异文化认同变迁后的文化深思

一种文化在对另一种文化认同境遇中往往具有较大的保守性, 也就是说, 传统武术在对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理念产生的认同感是有所保留的认同, 而不是全盘认同的历史文化虚无主义。这种保守性“导致了人们以自己的文化作为最高的价值取向, 而与这种认同不一致的因素都会受到既有认同的压抑。”[2]224中国传统武术在对外部异文化相对认同的基础上, 亦是站在保留对自身文化认同的立场上, 以自身的价值去加以衡量的。

3.1 发声而不失语:提升对传统武术自身文化的认同

在当今文化多元化时代下, 民族文化认同是至为重要的, 代表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传统武术也面临着同样的境遇。

从清末民初, 人们面临“亡国、亡种”危难之际, 恰巧“武术所蕴含的民族精神, 正迎合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 成为‘强国、强兵、强种’的重要工具。”[9]到如今人们一直把武术作为进军奥运会的项目一直坚持不懈努力进行着, 可以看出在运动类项目中, 传统武术是最能代表中国民族传统文化与西方体育进行对话的。西方体育文化西学东渐的历程显现出了文化扩张的彰显力, 导致以中国传统武术为代表的文化传统与文化认同的危机, 使得中国传统武术的文化身份变得模糊, 产生了深刻的身份文化焦虑感。

我们当前要做的是怎样让人们对中国传统武术本身蕴含的文化内涵产生一定的认同, 这对传统武术的文化姿态和文化定位起到关键的作用。王岳川先生曾经说过:“当代中国已经真正走向了与其他文明对话的世界性开放之路, 这意味着她更加理性地对待‘他者’文明, 同时更清醒地面对自身文明。”[10]而中国传统武术恰巧是讲究技击艺术的身体展现, 技击本身就离不开一个强大“对手”的存在, 而这个对手就是“他者”, 无论是真实的他者, 或是假想的他者。在文化层面上, 武术的文化认同也同样如此, 同样离不开一个“他者”, 这里的“他者”指的就是西方竞技体育。

俗话说, 遇强则强;中国传统武术只有在与强势的西方体育进行对话, 才能让传统武术具有更强的文化活力。我们只有在不断提升对传统武术文化本身的高度认同感的基础上, 才能使传统武术文化更加从容、自信地面对“他者”, 才能凸显出自身的文化个性, 从而实现民族传统武术文化身份上的认同。

3.2 兼收并蓄:丰富亟待充实的传统武术文化体系

西方哲学家罗素曾经说过:“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过去已被多次证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11]传统武术作为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典范, 它的发展也不例外, 只有在不同体育文化之间进行交流、融合, 吸取积极因素, 才能促进传统武术文化不断繁荣发展。

在学术界, 众多学者担心传统武术在与西方竞技体育的交融中失去应有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 当然, 这种担心不是多余的。但凡事皆有两面性, 传统武术与西方体育的融合与对话会不断促进自身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正如国学大师胡适曾说过:“试把表面剥掉, 你就可以看出做成这个结晶品的材料, 在本质上正是那个饱经风雨侵蚀而更可以看的明白透彻的中国根底。”[12]中国传统武术只有在与世界各体育文化相互交流、融合和借鉴的情况下, 才能碰撞出文化的激情火花, 让传统武术文化提上更高的文化层次。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只有文化的才是永久的。在“坚持传统武术文化内核的基础上以开放的心态和宽广的胸怀, 博采众家之长、兼收并蓄, 方能不断丰富传统武术的文化宝库。”[13]继而创造出更具时代特色的传统武术文化。

4 结语

在当今文化发展的新形势下, 我们必须正确的认识和把握文化认同与文化变异二者的关系。“认同导致了文化的变迁, 而变迁也以人们对于变迁的结局的认同而告一段落。”[2]250目前, 作为中国民族体育之一的传统武术文化“正处于‘文化惰性与活性’双重性的文化生存环境”[14]当中, 在对异文化的认同所产生的文化变迁是传统武术文化与之相互交融的应然结果。但竞技武术不是传统武术流变的唯一趋向, 传统武术在文化变迁后应保持自身文化多元性的特点, 即每个流派都各具自己文化传统, 如“汲取了禅宗文化的少林功夫, 熏陶了道教文化的武当拳, 发源于黄土平原的翻子拳、通臂拳八极拳等等”[15]都已经成为传统武术发展过程中绚丽的文化景观。中国传统武术在与各种文化相互交融、借鉴的过程中, 要“主动自觉地维护自己文化的历史和传统, 找到武术文化的自我。”[16]增强人们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 使“传统武术成为我们每一个人共同认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理念”[17], 这将是我们民族传统武术文化极为有力的传播发展方式。

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 以传统武术的发展现状为研究对象, 从文化认同研究视角, 对传统武术发展的文化变迁进行理性的分析。研究发现:传统武术在发展历程中在对异文化认同的境遇下产生了相应的文化变迁, 正是由于这种对异文化的认同而导致了传统武术的异化发展。在这种认知的基础上。研究认为:传统武术的发展需要以中国文化传统作为其发展基点, 在凸显文化的作用与影响下寻求传统武术发展新的内在动力, 以实现对于传统武术文化多元发展。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学案 篇3

庞朴,江苏淮安人,著名学者,主要著作有《沉思集》《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等。

本文是一篇学术论文,发表于1993年。进入20世纪90年代,在文化探究方面有人提出了“回归传统”的口号,读经、复兴儒学,成为一时的时尚。本文作者就是针对这种文化思潮,从文化学的角度,科学、严密、形象、生动地阐释了传统的内涵、本质意义,分析了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区别与联系,提出了传统的两重属性以及应该怎样对待传统和如何与文明对话。

【课堂学习】

(一)字词积累

1.正音

媲美(pi) 烙印(luo) 应运而生(ying) 昙花一现(tan) 褒贬不一(bao)

威慑(she) 积淀(dian) 筛选(shai) 一蹴而就(cu) 攻讦(jie)

咀嚼(ju jue) 钳制(qian) 负荷(he) 吞没(mo) 刮垢磨光(gou)

蜕除(tui) 得逞(cheng) 有史可稽(ji)

2.辨形

“媲美”的“媲”右上角是“囟”而不是“田”;

“昙花”的“昙”是“日”字头,不是“且”字头;

“销声匿迹”的“销”是“金”字旁,不是“氵”旁;

“积淀”的“淀”是“氵”旁,不是“金”字旁,也不是绞丝旁;

“咀嚼”的“嚼”右下角是“寸”字,不是“卩”旁。

3.释义

媲美:美(好)的程度差不多,比美;

应运而生:旧指应天命而产生,现指适应时机而产生;

时过境迁: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发生变化;

抱残守缺:抱,坚持不放;抱着残缺陈旧的东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求改进;

明日黄花:比喻过时或无意义的事物,后多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昙花一现:开放时间很短,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出现了一下,很快就消失,也比喻稀有的事物或显赫的人物只出现一会儿就消失了;

余风遗响:遗留下来的风气影响等。遗响:指余音或前人作品的气韵风格;

孤芳自赏:比喻自命清高,自我欣赏;也指脱离群众,自以为了不起;

一蹴而就:蹴,踏;就,成功;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攻讦:揭发别人的隐私或攻击别人的短处(多指因个人或派系利害矛盾);

面目全非:面孔变得完全不是原来的样子,也形容事物变化很大,含贬义;

相左:不相遇,相违反,相互不一致;

斑驳陆离:形容色彩错杂纷繁,陆离,色彩纷杂的样子;

刮垢磨光:刮去污垢,磨出光亮,比喻使事物重显光辉,也比喻仔细琢磨。

(二)整体把握

1.梳理结构

本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着重探讨了什么是传统,包含哪些内容,我们该如何正确对待传统。

全文共19个自然段,三个小标题把课文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总领全文,阐述什么是传统,并提出弄清“传统文化”“文化传统”两个概念很有必要这个中心论点;第二部分(第4~7自然段)着重阐述传统文化的内容、特性及对待传统文化的办法方针和态度;第三部分(第8~13段)着重阐述文化传统的特点,探讨文化传统产生、成长及其变化的规律;第四部分(第14~19段)总结全文,着重阐述传统的两重属性及我们应有的辩证态度。

2.明确中心

本文是一篇学术论文,同时又可以看成一篇关系型的议论文,因此学习时关键是厘清几个主要概念的内涵,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如传统、传统文化、文化传统等。同时,通过本文的学习,同学们能学会辩证对待传统,并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某些文化现象。

3.掌握特色

(1)论证方法多样

本文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同时还运用了例证法、喻证法、演绎法和归纳法等。

(2)论证过程严密

首先,层次之间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如阐述文化传统这一部分。首先,作者阐述文化传统的本质;接着,分析文化传统的形成过程及其条件;最后,揭示文化传统的稳定性和变异性的特点。这三个层次前后有较强的逻辑联系,论述后一层次是以弄清前一层次为基础的。

同时,本文用词十分讲究与严谨,也很好地体现了论证的严密性。

(3)语言颇有文采

本文善用比喻。如“蜜蜂”和“蜂蜜”、“财富”和“包袱”、“服装”和“文物”等比喻,都十分贴切,通俗易懂。本文多用排比。如第11段中,“它制约着……一个国家如何能巩固”这部分运用排比修辞,逐层深入,给人以排山倒海之势,极具感染力。

另外,本文句式富于变化,整散结合,读来颇具韵味。

(三)重点研习

1.本文第一部分是如何提出中心论点的?

【明确】首先从一个多世纪的社会实验得出的真理人手,说明“过去”十分重要,由此引出“传统”这个概念,进而简析传统与文化密不可分的关系,指出传统的核心是文化,接着对混淆“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两个概念的现象提出批评,最后提出弄清“文化传统”“传统文化”两个概念十分必要这个中心论点。文章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俚俗逐步进入学术层面。

2.简要概括文化传统形成的条件和过程。

【明确】形成有三个条件:一是有一个民族共同生活,二是有共同的语言,三是有共同的意识和无意识或者叫共同的心理状态。形成过程:由一个民族的共同生活所孕育、所熟悉、所崇尚的心理,时刻得到鼓励和提倡,成为一个民族的共同心理状态,变成巨大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力量,在长年累月的反复实践中最后形成文化传统。

3.简要分析文化传统的特点。

【明确】文化传统具有稳定性和变异性两个特点。一般说来,文化传统是一种惰性力量,对人们的各个方面有着很强的制约作用,民族的生存、社会的稳定、国家的巩固也都离不开文化传统,因此,它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同时,文化传统在内外因素的作用下,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过程,也会发生缓慢的渐进式变化,因此,它又具有变异性。

4.从语言运用的角度举例说明本文是如何体现论证的严密性的。

【明确】如第11、12、13段中,作者使用了“一般说来……但也正因如此……当然,这并非说……但是必须注意……当然,这也并非说……”等词语,极其严谨,很好地体现了论证的严密性。

5.举例说明本文的语言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明确】比喻贴切,形象生动。如第一部分用“蜜蜂”和“蜂蜜”之间的差异来说明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区别,第四部分用“财富”和“包袱”两个比喻来阐明传统的利与弊这两重属性,用“服装”“文物”两个比喻来批判对待传统的两种错误态度,都十分新颖生动,可读性强。

整散结合,富有节奏。如第6段中,“及至事过境迁……未老而先亡。”在具体阐明传统文化的时代性时,运用了大体相同的句式,读来富有节奏,富有气势,富有韵味。

【课后检测】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一个错误的一项是 ( )

A.媲美(bi) 烙印(luo) 应运而生(ying) 昙花一现(tan)

B.威慑(she) 积淀(dian) 筛选(shai) 褒贬不一(bao)

C.攻讦(jie) 咀嚼(ju jiao) 钳制(qian) 一蹴而就(jiu)

D.负荷(he) 吞没(mo) 稽首(ji) 刮垢磨光(gou)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及至时过景迁,它们或者与时具进,演化出新的内容与形式。

B.因此,对后人来说,就有一个对传统文化进行分析批判的任务,明辩其时代风貌,确认其历史地位,接受或拒绝其余风遗响。

C.传统不是可以随气温变化而穿脱的外衣,甚至也不是可以因发育而定期蜕除的角质表皮。

D.这时候,反观其与原形的同异,虽然未必面目全非,却让人觉得很陌生。

3.下列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 )

A.媲美:比美。/应运而生:现指适应时机而产生。

B.相左:不一致或相违反。明日黄花:多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C.攻讦:揭发别人的隐私或攻击别人的短处。斑驳陆离:形容非常破旧。

D.负荷:负担。/刮垢磨光:比喻使事物重显光辉,也比喻仔细琢磨。

4.在下列句中的空格里填入虚词,正确的一组是 ( )

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不同,它不具备有形的实体,不可捉摸,仿佛无所在,_____它却无所不在,_____存在于一切传统文化之中,_____存在于一切现实文化之中,_____在你我的灵魂之中。

A.但 既 也 还

B.可是 不仅 而且 也

C.可是 既 又 而且

D.但 除了 还 甚至

5.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如今这里是经济开发区,高楼林立,机声隆隆,给人以面目全非的感觉。

B.高尔基的作品再现了俄国斑驳陆离的社会生活。

C.在有老虎出没的地方,恶狼便销声匿迹了。

D.保护文化传统,人人有责,作为文化战线上的一名老同志,更是义不容辞。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传统的确是财富,但财富不在它的惰性;传统也的确是包袱,但包袱也不因它的时装。

B.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只要存在,便可能有接触;只要有接触,便有交流;只要有交流,便有变化。

C.民族的每一个成员,正是在这种共同生活中诞生、成长,通过民族的共同语言来形成意识、表达愿望、认识世界、体验生活的。

D.谁想要拉住传统前进的脚步,阻挡传统变化的趋势,纵或得逞于一时,终将徒劳无功,而且往往要促成精神危机,激起逆反心理。这是有史可稽的。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7~10题。

财富和包袱

①设想一下,如果某个民族没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每一天都在从头开始去练习生存本领,其情景当然是不堪设想的。因之,称传统文化为祖宗的丰富遗产,说文化传统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是不为过分的。

②但是不能忘记,传统是一种惰性的力量,保守的因素,它具有钳制思想、束缚行动的本性,常常造成原地踏步的局面,也会引出某种不堪设想和不忍设想的后果。因此,说传统是民族沉重的负荷,社会前进的包袱,也是不为过分的。

③既是财富,又是包袱。辩证地了解和掌握传统的这两重属性,运用它而不被其吞没,防止它而不拒之于千里之外,是一种艺术,是人类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的重要表现和广阔场所。

④能理解这一点和做到这一点,看来并非易事。我们容易看到的,常常是与之相左的情况。比如说,一种人以为传统像服装,服装以入时为美,而去追求时髦。这时,具有惰性的传统,只会被斥为阻碍趋时的包袱。另一种人以为传统像文物,文物唯古是尚,应该保护其斑驳陆离的面貌,切忌刮垢磨光。这时,传统所不幸具有的惰性,倒又成了他们心目中的财富。

⑤传统的确是财富,但财富不在它的惰性;传统也的确是包袱,但包袱也不因它的非时装。传统不是可以随气温变化而穿脱的外衣,甚至也不是可以因发育而定期蜕除的角质表皮。传统是内在物,是人体本身;精确点说,是人群共同体的品格和精神。它无法随手扔掉,难以彻底决裂。

⑥但是传统也不是神赐的,天生的,它原是人们共同生活的产物,必定也会随共同生活的变化而更新。谁要想拉住传统前进的脚步,阻挡传统变化的趋势,纵或得逞于一时,终将徒劳无功,而且往往要激起逆反心理,促成精神危机。这是有史可稽的。

7.这一部分主要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简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第4段“我们容易看到的,常常是与之相左的情况”一句中加点的代词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简要概括本部分的论述思路。

10.你是如何看待传统“既是财富,也是包袱”这个观点的?试简述之。

【参考答案】

1.D(A.媲pi,应ylng;B.全部正确;C.嚼jue,蹴co;D.稽qi)

2.C(A.“景”应为“境”,“具”应为“俱”,B.“辩”应为“辨”,D.“形”为“型”)

3.C(斑驳陆离:形容色彩错杂纷繁)

4.A(第一处是转折关系,后面三处应是并列关系,所以选A)

5.C(A.面目全非,谓面孔变得完全不是原来的样子,也形容事物变化很大,含贬义,可改为“面目一新”;B.斑驳陆离:形容色彩错杂纷繁,可改为“光怪陆离”;D.义不容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指理应接受,不符合语境,可改为“责无旁贷”)

6.B(A.应是“非时装”,C.应为“认识世界、体验生活、形成意识、表达愿望的”;D.改为“激起逆反心理,促成精神危机”)

7.一是比喻论证法。把“传统的两重属性”比喻成“财富”和“包袱”,形象地说明传统的利与害。把“传统”比喻成“服装”和“文物”,形象地批判了对待传统的两种错误态度。二是对比论证法。第4段和第5段形成正反对比论证,阐明要辩证地了解和掌握传统的两重属性。

8.“之”指代的内容是“辩证地了解和掌握传统的这两重属性,运用它而不被其吞没,防止它而不拒之于千里之外”。

9.首先提出传统“既是财富,也是包袱”“具有两重属性”的看法,接着指出我们对此应具有的正确态度并批判了对待传统的两种错误倾向,再次阐明持有这种看法的依据,最后揭示传统与生活的内在联系,与全文开头形成呼应。

传统武术文化论文 篇4

1.了解传统文化、文化传统等概念的含义; 2.学会写内容提要;

3.学习关系性议论文的写法以及正反议论、比喻论证、类比论证等说理方法的运用。教学重、难点

如何运用正反议论、比喻论证、类比论证等说理方法写作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20世纪初,中国大地上,发生了一场由传统文化危机引发的大规模文化革新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它倡导、确立了20世纪中华民族新的语言方式、思维模式和文化结构,使中华文明得以完成从传统向现代化的转变,开辟了中华文明的新纪元。她变革的勇气、开放的胸怀、独立的意识、创造的精神,是我们中华文明史上最为宝贵的财富。这是对五四新文化运动一般的观点,我们的教材也是这样。

但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如何认识新文化运动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是有成就的,它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价值,提出了人的个性解放问题。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所没有并为现代化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在当时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但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特点是激烈的反传统,“重新估定一切价值”,欲以西方模式来建构中国的新文化。对传统文化采取了过于激愤的态度,在思想方法上有重要失误,她将传统与现代对立起来,断然否定传统文化有现代化所需的内容,因而走向了绝对主义。

而现在我们仍然生活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所开辟的这个大时代里,不少人特别是年轻人身上的中国传统日益稀薄,中国味淡不可闻。且看一个镜头:

从前,作为书生15岁之前便要把四书五经烂熟于心,几乎都是“拜经教”,他们对经典的了解足以让今天的古代 文学 博士心生绝望。但自从1912年1月19日,当国民政府第一任教育总长下令“小学堂读经一律废止”时,近一个世纪后,孩子对这《四书五经》为代表的古代中国的支柱思想体系,一头雾水。

到哪里才能找回我们丢失的传统?到哪里才能寻找我们缺失的文化?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这个值得反思的命题——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展示课题)第一次读这个题目,相信同学会觉得有些玩文字游戏,就两组词把他们颠来倒去,有差别吗?其实在学术界,这两个对象也常常被混为一谈,所以学者庞朴写作此文的一大目的就是区别这两个对象。

(二)文本研习:

1、文章开头部分就用一个句子点出了这两者的差别之大。同学能否找出来。

明确:蜜蜂和蜂蜜的差别。

2、接着,我想请同学从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这两个部分中找出关键词和关键句,从概念和特点两个方面对这两个对象作一比较,完成下表:

比较对象

概念

特点

传统文化

文化传统

比较对象

概念

特点

传统文化

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

(文化遗产)

时代性、民族性

文化传统

产生于民族的历代生活,成长于民族的反复实践,从而形成为民族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

(民族精神)

不可捉摸、无处不在 惰性力量

可变性

3、我们能否结合一些实例来分析这两者的差别呢?

提示:传统文化:从衣食住行方面:服饰(启发学生思考哪些是带民族色彩的服饰)民族服装:旗袍——中国特色的, 旗袍是中国女性的传统袍服,始于清朝的旗人着装。经过辛亥革命及现代的改良,保留了传统旗袍的服饰工艺,使其更加符合对人体的表现。全世界家喻户晓的旗袍,实际上正是指30年代的旗袍.可以说到这时中国才有了真正的时装,现代意义上的时装。由于旗袍的修长适体正好迎合了南方女性清瘦玲珑的身材特点,所以在上海滩倍受青睐„„

颜色:“红色”对汉语文化的人而言,表示喜庆、幸福、吉祥,但在英语国家的人眼中,绿色和金黄色具有类似的联想意义,而红色则意味着流血、危 险或暴力。

“白色”,例如,汉民族文化中,白色与死亡、丧事相 联系,如“红白喜事”中的“白”指丧事,表示哀悼。但在英语文化中,白色表示幸福和纯洁,如新娘在婚礼上穿白色礼服,代 表爱情的纯洁和婚姻的贞洁。饮食;生活习俗:端午节的吃粽子,赛龙舟;中秋节的吃月饼,赏月;元宵节的吃汤圆,赏月。

文化传统:

抓住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共同的心理状态)——人类社会过程中长期所形成的潜在的意识或者说是习惯性思维。

如刚提到的一些传统节日,我们来看一幅图,这图片描写的如清明节,在这个节日我们常举行的文化活动是祭祖和扫墓,那么这种文化活动背后是否蕴涵某种文化的传统呢?对先人的怀念,对祖先的崇拜,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美好的孝道传统。由此,大家能否试着分析端午节和中秋节所蕴涵的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呢?端午节是因纪念屈原沿袭下来的,这个节日体现的是伟大的爱国主义传统。中秋节寄托的是百姓对生活圆满、家族共存的美好愿望。其实不光一些节日,小到一些数字也有文化:

有些地方的中国人尤喜欢8,而厌恶13,这也是一种文化意识。这与中国文化传统中认为双数是吉利的数字。8有发的谐音,13往往是骂人的话的观念有关。

又如: 中国古代园林,就是一种文化的实体。那它蕴涵了怎样的文化传统呢?拿南方的园林为例,如我们的苏州园林,亭台楼榭,徘徊其中,花香鸟语,让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这种建造风格是与中国自古以后就有崇高自然、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文化传统密不可分。

3、通过阅读课文,完成表格,列举事例,我们会发现作者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虽然差别很大但关系密切,那文章第三个大标题中的“财富与包袱”又是针对哪一点提出的呢?快速阅读这一部分,找出答案。

明确:传统。

5、怎样理解传统既是财富又是包袱?我们应该怎样去正确对待传统?(细读17、18段)

明确:财富与包袱即传统的两重属性,财富——泽被后世,是传统的精华所在;包袱——惰性力量,是传统的糟粕所在。从17段的服装和文物的比喻,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传统的确是财富,但财富不在它的惰性;传统也的确是包袱,但包袱也不因它的非时装。

如儒家学说思想倡导入世为官,如果从这种思想能激励年轻人应该具有自己的积极奋进、自强不息的人生目标,或者说是年轻人应该有事业心的角度而言,它应该是一种财富。但如果从古时不少青年为了顺应这种主流思想,以为官作为自己的唯一出路,这就不好了。如范进中举,最后以发疯而告终,实则个人的悲剧,也是时代社会的悲剧。因而从这个角度而言,它应该是一种包袱。

如:封建礼教中针对妇女的贞操观——从一而终,“好马不备双鞍,烈女不更二夫”,它的财富与包袱又在于什么?

从要求妇女对婚姻的忠贞,对丈夫的忠诚角度来说是有一定作用的,可以说是一种财富;但这种婚姻观是残缺的,婚姻需要男女双方的忠诚,坚贞,仅靠妇女一方坚守是不行的,这种观念助长了男性在婚姻中的责任感的流失和妇女的悲惨命运,如《祝福》中的祥林嫂。所以这又是封建礼教的包袱所在。

所以我们应辨证地去认识传统,运用它而不被其吞没,防止它而不拒之于千里之外。即对传统既要继承又要创新。下面我们就用本文的一些论述来思考一些图片的内涵,谈谈你对传统的继承和创新关系的理解。(课后练习4)

明确:第一组:

四合院与现代化的住宅小区,作为文化实体,确实有不少不同的地方,但也有不少作为传统一脉相承的地方,如封闭观念——用墙隔开,色调的使用——灰淡的冷色调,朝向——坐南朝北,建筑形式——屋脊、抢水、漏窗的运用,所有这些都可以从中看出我们民族的集体无意识的作用。即对传统的继承。(10节)

第二组:

两幅图放在一起,反差相当大,一动一静,一在自家的庭院里,一在大庭广众之中。从这种对比之中可以看出传统的可变性,静淑的少女也变得开放、富有活力的运动员了。(12节)

第三组:

游戏是儿童的本能、娱乐和学习方式,老鹰捉小鸡的游戏,赞颂了亲情、集团意识,提倡保护自己,也是一种有意思的体育运动,不过对于儿童的智力发展作用不大。电脑世界,为孩子提供了无限广阔的空间,学习、游戏、休闲融为一体,它有现代科技的成果。电脑的普及,体现了现代的外来文明的冲击力。即传统的创新。(13节)

学习了本文的一些关于文化和传统的观点,不知大家对我们的现代文化是如何看待的?

6、有人曾经说过:“现在的年轻人接触现代东西机会太多,太泛滥。”如流行音乐、经典恶搞、明星八卦之类的。引来人们的褒贬不一。对此你是如何看的?

明确:当前流行的东西被人接受.肯定有其合理的东西。

②新事物的产生往往很幼稚,肯定有其不成熟的地方。实际上接触的文化多半是流行的肤浅的快餐(在文化界也未必普遍认同)

③新事物的产生与传统的东西产生矛盾是合理的。

④我们不能盲目“追风”,因为流行仅是一种外在形式,它不一定适合于你。

传统武术文化论文 篇5

传统文化故事

传统故事——门神

门神是农历新年贴于门上的一种画类。作为民间信仰的守卫门户的神灵,人们都将其神像贴于门上,用以驱邪辟鬼,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是汉族民间最受人们欢迎的保护神。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贴门神、对联。每当大年三十日,家家户户都纷纷上街购买对联、门神,有雅兴者自己也铺纸泼墨挥春,将宅子里里外外的门户装点一新,表达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门神信仰由来已久,据《山海经》说:在苍茫大海之中有一座度朔之山,山上有一颗大桃树,枝干蜿蜒盘伸三千里,桃枝的东北有一个万鬼出入的鬼门,门有上两个神人,一个叫神荼,一个叫郁垒,他们把守鬼门,专门监视那些害人的鬼,一旦发现便用芦苇做的绳索把鬼捆起来,扔到山下喂老虎。于是黄帝向他们敬之以礼,岁时祀奉,在门上画神荼、郁垒和老虎的像,并挂上芦苇绳,若有凶鬼出现二神即抓之喂虎。

后来《山海经》这种以神荼、郁垒、虎苇索、桃木为辟鬼之神的信仰被人们承传了下来,如晋干宝《搜神记》佚文曰:“今俗法,每以腊终除夕,饰桃人,垂韦索,画虎于门,左右置二灯,象虎眠,以驱不祥。”这中间,桃亦是人们崇拜久远的植物,人们认为桃多子多福,是长寿的象征,因此能够除灾避邪制鬼驱怪,而老虎为百兽之王,能够“执搏挫锐,噬食鬼魅”,“故画虎于门,鬼不敢入”。

这种信仰一直流传至今,除夕之时人们常常在门上贴上画有二神与虎的画,并挂上桃枝或桃人和苇索,以驱鬼辟邪。与过去稍有不同的是,画中神人除了神荼郁垒外,还有唐代出现的钟馗,元代以后出现的秦琼尉迟恭,旧时苏州地区人们崇拜的温岳二元帅。传统文化新体验——小学生如何学习《论语》 岱 宗 学 刊

J OUR NAL OF DAI 0

Z NG

V0. 5 NO.

1 1

1 Mf . 2 1 i r 01

传 统 文化 新 体 验

一 小 学 生如何 学习《 语 》 论

邹 秀 丽

70 0

[ 摘 要] 重视《

论语》 《、诗经》 等传统文化教学,在不断提 高文学素养的同时,正确把握作品的情感,不

断探 究有效 的教 学策略,学生学习的兴趣 和情 感共 鸣,优 秀的传统文化得 以传承。激发 使

[ 关键词 ] 情景创设 ; 创新 ; 资源整合[ 中图分类号] G 2.

632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 号] 10 — 12 21)1 0 1 — 2 09 12

在 《 论语》 言简 意丰,与学 生 的实 际生 活 相 隔甚 远。却

而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又表现为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对画 面的理解 比对文字 的理解 更 容易,以在 《 语》 所 论 的教学

中创设情境就成为一种行 之有 效 的教学方 法。教师 在教

学时用心创设 与《 论语 》 和谐 的 情境,能带 领学 生穿

就 越 时空,如临其境深入感受简短 的文字 里所 蕴含 的哲 理。

如学习“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 乎?有朋 自远方来,不亦

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 君子 乎? 这几 句话 时,” 我们 就

可以创设学生普遍熟悉 的“ 开学典礼 ” 的情境。

创设情境,习“ 学 开学典礼 ” :

师: ‘ “ 当!当!同学们 请 听,“ 当!

’ 孔子 学院

开学典礼 的钟声响起来 了,四面八方的 弟子 汇聚在 学

堂里 静 静 地等待 着他,们的老师来给他们做 重要 的讲话。孔子 稳步 走 向讲

台,同学们 正神 情 专 注地凝 望着 自己。于是,看到 孔

子发表 了重要 的讲话 :学而时习之,‘ 不亦

说 乎?有朋

自远 方来,亦乐乎 ?人 不知 而 不愠,亦君 子乎?

不 不 ’ 三句话讲 完 了,孔子再 次 看看每 位 同学的 眼神,只见

有的同学脸上露出喜色,朝着孔子微微点

头; 有的同

学眉 头紧锁着,不明 白他讲的什 么道理 ……孔子

好像 微微一 笑,的弟子们就 讨论 起 来 了,他 老师在 开 学典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孔子在开学典礼上讲的三句

话。跟老师读这 三句话。子 曰“ 学而时习之 ……起。

生 :齐读)曰“

师: 我们读到的这叫古文,与现代文有很 多都不

样。到不懂的地方 怎么办呢? 碰

生: 可以看后 面的注释,或者

师: 啊,是 在课本 中或 工具 书 中都 有重 点字的注

释,也有全文的大意介绍,还有相关链接丰富我们的 知识面,再不会,以多读 多

其、一 问。

教 在 在情境 的延 续中品味

在教《 论语》 时不止于课本、堂的局 限,拓展延

课 而是 伸,把相关 的内容组合 在一 起研讨,可达到 整体优化 的便 教学效果。

如“ 学而时习之,不亦 说 乎?有朋 自远方 来,不亦 乐

乎?人不 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是在 向我们 阐述孔子的” 做人之道,做一个什 么样 的人 呢?做 一个快 乐 的人,一

做 [ 收稿 日 ]O0 2 9 期 2 1—1—0

[ 作者简介 ] 邹秀丽女,17,山东泰安人,市实验学校教师。泰安

16 l

岱 宗 学刊

第1 5卷

个快乐的君子,做一个有修养、有道德 的人,这才是 中国文

化,儒家文化最根本所在。而 “ 学而不思则 罔,思而不学则

殆。“ ” 温故而知新,以为师 矣。“ 可 ” 三人 行,有我 师焉。必

学生 的心灵。重视 朗读 要尊重学生独特 的体验,师要成教 为引领学 生朗读的组织 者、作者

和促进 者,学生 渐人

合 让 佳境,读出层次。

般来讲,学生对文 章 的感悟 要经 过这样 几个层 次 :

初读

——感悟读

—— 品读

抓 反 —— 美读

。如在讲述学习之道时 :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以求之者也。则 向我们 阐述 了孔子 的学习之道。敏 ”

所 以我们便可以在刚才的情境 中继续下 去。

当,孔子 学 院的钟 声又响起 来 了,学期 当 当,新

的第一课开始 了,弟子们安安静静地 坐在教 室里等孔

子 来给他们上课。高大的孔子稳 步走入 教 室,走到讲

师 : 几句话都是 围绕着“习的 道理” 这 学 来讲的。

你对哪一 句话特 别有体 会?

“ 学,你们从 四面八 方投奔 到我 的 门下都

是 来干嘛 的 呢?都 来 向我 求 学的,来 向我 求 学 问 都

的。怎么学习呢 ?今 天 第一 堂课 咱们就 讲讲 学习的道理,学问的 道 理。孔 子 在 黑板 上 出示 了 5句话。”

地 问同学)你能真正理解孔子 的“习之道”

学 吗? 生 1 我 对“ 日 : : 子 三人行,必有我 师 焉。择 其善

者 而从之,其不善者 而改之。有理 解。每个人都是我” 的老师,班有 4 我们 9个 同学,4 同 学都 是我 的老

8个 师,各有各 的优 点,吸取 他 们 的优 点,改掉 自身 的缺

点。

利用巧妙的情境,晦涩难 懂 的语句 整合 起来,将 学生

便 很容易明 白了语句 的含义。不 至于使 教学 “ 一句,东 西

句” 学生学起来摸 不着东西南北。,三 咬文嚼字,在研词磨 句 中升华

《 论语》 中的语句 是最精 练 的语 言,不耻下 问、贤

“ 见 思齐、巧言令色 ” 等等都成 为现 代常用 的经典成语,而,故

学习古文感受传统文 化切勿 浮光掠 影,而须 沉下 来,诗

觅 眼,品佳句,感受文 中的意趣和含 蓄。

在课堂 中,我们 可 以这样 来 “ 咬文 嚼字 ” 品 味诗 句。,还是学习“ 而时习之,学 不亦说 乎?有朋 自远方来,不亦乐

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几句话。”

师: 那这三 句话是什 么意思,同学们翻 到读本,请

读一读 原文,读一读课后 注释,自己能理

解多少? 看

师: 交流一 下,你是怎 么理 解这 三句话 的? 这叫三人行。

师 : 身上有 哪些方面可 以做 为你的老师? 他

生 1 他很聪明也很机灵,: 还有 幽默感。

师: 他很聪 明也很机 灵,还有 幽默感。“ 择其善者

而从之” 不对 呀? 对

生 1是的。:

师 : 告诉 同学们,“ 请 你要 择其善者而从之”

。师 : 的哪些方 面值 得你 学习?

生 1他 的画画得 非常的好,: 有一股钻研 的精神。

师 : 也要 一 你

生 1 “ 其善者 而从之 ”

:择。师: 他们 身上是 不是十 全十 美的呢?俗话说 “ 人

无完人,金无足赤” 他 身上有没有“,不善者” 值得你

反 省和 改 正 的 呢 ?

示 意发 言)

生 1“ : 学而时习之。亦说 乎? 我 觉得 是,习不 ” 学

以后温习,是件很 快乐的事。

师: 第一

句,这是他 的理 解。

还会 学什 么?对一 岁的小娃娃,能会 学什 么 他可

?他 会 怎样 学? 通过 不 断“习

之” 学会 了,学会之后,心情 ?高兴!来读 吧。他的 对 于刚参加 工作 的大哥哥 大姐姐,可能 学会

他们 什 么? 学会后心情 怎样 ?

你爸爸妈妈会 学什 么?他们的心情呢?

生 1我觉得

。: 有一点调皮,有时也调 皮。我 师: 这一 点“ 不善者” 们要 “ 我 改之”。他呢?

生 1查博诚有 时候粗 心大意,时候也会。: 我有

师 : 别人 身上看到 了优 点和缺点,她从 这叫“ 三人

行,必有我 师焉,择其善 者而从 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板 择 当代 的小孔 子,掌声送 给他 们。

师: 真好!对孔子的语 言领会得 那么深刻。我们

把润澜有体会 的这

句话读一读。

对于6 0岁的老爷爷,可能又会 学些什 么? 他

是啊,不断地 “ 经过 学之” “、习之” 一岁 的 小娃,娃会 感到—— “ 学而 时习之,亦说 乎” 大哥 哥大姐

不,姐 会说—— “ 而 时习之,亦说 乎” 爸 爸 妈妈 会

学 不,说—— “ 学而 时习之,亦说 乎 ” 爷 爷 奶 奶 也 会

不,说—— “ 学而 时习之,亦说乎”

不。经过这样反 复地读,这几 句话,对 相信学 生 已经能从

不同的方面全方位理解并学会运用 了。

直意抒情

要让古 文教学弥散醉人 的芬芳,在教学 中就必须抓 住

“ 文眼 ” 和关键词句,细细品 味 文本,途径 引导学生 投

多种 入感情朗读,感悟文本 的意 义,直指作 者的心灵,唤醒

进而 生 : 齐读)三人 行,(“ 必有

我 师焉。择 其善 者 而

从之,其不善者而 改之。

” 在“ 做人 之道 ” “习之道 ” 与 学 都学 完后,进学 生

为促 深刻领悟,感受传统文 化的 迷人魅 力,我们可 以再配乐 朗

诵,在美妙的音乐中吟唱,使感情升华。

精妙 的语 句,的意境,刻 的内涵是 我们取 之不

高远 深 尽、用之不竭的宝藏。一次次的教学实践,也使我深切地

感 受到 只有 不断提高 自己的文学素养 的同时,正确把握作

品的情感,在原有教学 方法 的基础 上不 断创新,而探 究

从 有效的教学 策略,发学生 学习的兴趣 和情感 共鸣,激 才能

让《 论语》 这一 民族文化 的瑰宝 金光 闪烁,人意志,励 催人

中国传统文化武术作文 篇6

我从12岁起进入专业队训练,直到进大学之前。在这期间我每天的任务只有游泳,我的世界也几乎全被游泳所填满。对任何其余的任何事情都略知甚少,当然其中也包括武术。只是听教练说过如果我们能将武术中力发于足,枢与腰,达与肩,催与臂的力量带到我们游泳中的话,我们的游泳成绩将会有一个质的飞跃。但当时也只是记住了这句话,并没有悟出其中的道理。

第一次接触武术是在大二的上学期,刚开始学习武术觉得自己并没有太大的兴趣,对于武术也没有太好的印象。和大多数人一样我觉得武术只是花拳绣腿,耍刀弄枪的空把式,在竞技体育中也只是表演项目,没有跆拳道、散打这样的项目来的精彩,学的实在。但通过老师慢慢的讲解自己才悟出中华武术其中的一点点精髓,才发现原来自己的一些想法都是来自于不了解。实际上武术中每一招每一式中都暗藏了进攻与防守。与其他项目硬碰硬的较量不同,武术更注重于化力及借力,这不仅大大的减少了硬碰硬的所带来的伤害,还极大的增加了进攻的力量。让我彻底的改变了武术只是花拳绣腿,耍刀弄枪的空把式的看法。

[中国传统文化武术作文]

传统武术文化论文 篇7

1 中华武术文化一直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十分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讲究“天人合一”。例如,道家就极力提倡崇尚自然,道家的代表人物庄子睡梦中梦到自己身处在飞舞的蝴蝶之中,醒来时不知自己是蝴蝶还是蝴蝶变成了自己,梦蝶的故事充分说明了道家追求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浑然合一的思想。中华武术理念也认为:自然界与人之间存在“天人感应”的关系,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要求人的运动要与自然运动相统一。由于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所以武术练习者非常讲究择时、择地,即对练习武术的时间、地点的选择上要认真考虑。故而经常会看到练武者往往会在一天中选择合适的时机,在一些景色宜人、风光秀丽的地方练习武艺,希望吸山川之灵气,采自然之精华,成武术之大业。而这些又非常符合现代医学的健康要求,在一个空气清新、环境合适的地方进行锻炼,可以呼吸更多的新鲜空气,当然是有利于身体健康的,但在古代,人们却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中找到了武术与现代健康学最佳的结合点。

传统文化讲究用心专一,物我两忘,讲究在和谐的自然状态中推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传统文化把个人内心的修养与外在的行为相联系,强调“内圣外王”,追求内外兼修。这种思想也直接体现在武术理念中,武术锻炼也讲究内外合一,所谓内,指心、神、意等内心活动和气息的运行;所谓外,即手眼身法步等外在的形体活动。内与外、形与神是相互联系统一的整体。武术把整体统一的观念作为训练和应用的准则。认为人体内部存在无形的意、气、神,与外部有形的肢体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要求意、气、神、形统一。这种整体运动观表现在具体技法原理上,讲究“内外合一”;表现在训练原则上,讲究“内外互导”;表现在锻炼效果上,讲究“内壮外强”。此外,武术套路在技术上往往要求把内在精气神与外部形体动作紧密结合,完整一气,做到“心动形随”,“形断意连”,“势断气连”等。

2 中华武术文化一直重视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

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存在着如何看待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争论,不同的派别对此有不同的看法。对中国社会有重大影响的儒、释、道三家对此有不同的见解。儒家主张“经世致用”,即要“入世”,提倡人们关注社会生活,积极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利用自己的所学所知为社会服务,经过长期学习的知识分子应该“货卖帝王家”,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参与到社会活动中,或经过举荐贤良方正,或通过科举考试,其目标都是要积极地“入世”。而道教则是主张“出世”的代表,他们号召人们远离社会生活的管理,注重自身的修身养性,加强自身的修养,主张“黄老”无为之说,倡导通过个人的修养来达到社会治理的目标,老子所说的“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是典型的代表。佛教在“出世”问题上和道教有相似之处,也主张看破红尘,不理俗事打扰。可以发现,不同派别的主张尽管有不同,但是,其中深含的一条道理是个人与社会要和谐,如果说道家的无为之说、佛教的看破红尘之说体现的是个人与社会的静态和谐,那么儒家的入世之说体现的是个人与社会的动态和谐。在这里,看不到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冲突,有的只是如何和谐地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或者试图跳出圈外,平淡地对待社会的变化;或者积极参与社会进程,维护与推动社会的进步。

从秦始皇独尊儒术以来,在数千年的中国历史中,尽管有时主张“黄老无为而治”,有时主张尊崇佛教,但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且最具影响力的仍然是儒教,儒家所倡导的“经世致用”思潮一直是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这一思想也影响到中国的武术文化。

在武术世界中,尽管有一些人深受道教、佛教思想的影响,提倡“出世”,甘于隐姓埋名,藏身于名山大川、村野乡肆之中,不愿俗事缠身,希望游离于社会之外。但更多的习武者则深受儒家“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希望“入世”,希望安邦定国,扶贫济困,救民于水火之中。我国历代武将、勇士在国家危难之际,凭武艺以救国难的例子不胜枚举。历史上就有岳飞抗击金兵、戚继光抗击倭寇、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以及近代霍元甲拳打东洋人等感人至深的故事,尤其是近代,在列强侵略中国的紧要关头,一大批习武者都积极地参加到义和团运动中,在其中充当主力军,勇敢地抵御外侮,极大地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这些都充分表现了武侠们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匡扶正义、扶危济困、除暴安良的英雄主义精神,他们运用武术救国卫民,抵御外侮的美德,成为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代表。在这里,和谐是一种积极参与,是一种爱国主义精神的外在表现。

在武术世界中,“侠义”是一种入世的精神,是一种勇敢地面对生活现实的精神。“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虽千万人吾往矣”,“义之所在,生死许之”。应当做而不得不做的事,古人谓之“义”,义即道义。这种重义、尚义、明道义、行侠义、舍身取义、宁死不肯背义的风尚是武侠精神的核心。从古到今,有无数的英雄豪杰为正义而献身,有无数的武术高手为道义而奋起。戊戌变法时,侠客王五与谭嗣同过往甚密,变法失败后,他又竭力劝谭逃走,声称愿保护谭的安全,最终谭嗣同认为:“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他期望以己之死来唤醒后来有志图强的人。谭在死前写下了著名的诗篇:“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诗中谭嗣同用昆仑来比喻侠客王五明道重义的高风亮节,成为千古名篇。像王五这样的重义守信、积极“入世”的侠客在中国社会中不胜枚举。“侠义”精神是中国传统价值观中一种极为令人感奋的古典英雄主义精神,而这也正成为新派武侠小说一直弘扬的一个主题。在这里,和谐是一种情义,是一种道义,是一种友谊。

3 中华武术文化一直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传统文化一直重视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孔子就曾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思就是说,君子之间尽管意见不一、观点相异,但是却能和谐相处。传统文化关于人与人之间要和谐相处的理念也影响到武术文化中。

武术的“武”字,从字面意思来看,可以拆分成“止”和“戈”两个字。戈是古代的一种长兵器,我们平常所说的动干戈就是打斗,大动干戈就是大打斗,再大者就是战争。止字就是停止,“止戈”,就是不要动武。如果仅仅从字面意思来理解,武的本义是“止戈”,是收兵,是化干戈为玉帛,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从这里可看出,中国武术的精神底蕴,归根到底就是止戈,就是不要动武。中国武术追求的最高境界并不是单纯的胜负,而是和平,是和谐。孙子说:“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其中不也正是包含这样的道理吗?

武术文化中的武德体现了和谐的理念。中国传统文化中特别重视道德修养。选拔人才要德才兼备,德被放在首位,置于才之上,认为道德才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基。道德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是贯穿始终的主题,它自始至终规范着人的一言一行。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首要的是修身,即要修身养性,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古人讲道德不仅要接受社会舆论的监督,更讲求“慎独”,要求个人自觉加强修养。传统文化中对道德的重视充分体现在武术文化中,武术文化中也把武德放在首位,讲究立业先做人,练武先修德。习武者必须首先明确武术仅仅是强身健体、祛病强身的手段,绝不可靠武术来恃强凌弱、欺压良善。而且武术中还用武德与武术的关系来说明这一点,只有不断加强自身修养的习武者才能通过勤奋努力最终使其武技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一味讲究武术技艺而不加强武德修养的人是难于使武术达到上乘境地的。武术界十分敬重德高望重的前辈,武艺高强而且武德高尚的人才会受到人们的尊崇。

武术文化中的武术礼仪体现了和谐的理念。中国被誉为礼仪之邦,自古以来,礼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就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规范着社会中良好的人际关系,常言讲,彬彬有礼,礼在中国社会中一直备受尊崇。汉高祖刘邦在取得天下后,为了消除群臣上殿时吵吵嚷嚷的情况,专门让人制订礼仪,规范秩序,礼是维护中国传统社会正常运转必不可少的工具。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也体现在武术中,中华武林非常重视礼仪,比如就有拳谚讲“未曾习武先明德,未曾学艺先习礼”、“失礼者不可教之,失德者不可学之”等等,充分体现了礼在武术中的重要性。在武术比赛中,比赛双方有固定的礼节,要先礼后兵,讲究以武会友。在武术界中,拜师学艺有固定的礼仪,长幼相见有固定的礼仪,切磋武艺时也有固定的礼仪,礼仪体现在武术文化的各方面。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中,许多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搏击之术,但是,在相互对比中可以发现,中华武术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它既不同于那种高度凸显自我、崇尚力量的欧美西方拳击,又不同于极具岛国文化特色的日本空手道,中华武术体现的是一种和谐的理念,体现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它不推崇更不追求西方式的刚猛的力量式的硬对硬的对抗,更多追求的是一种以柔克刚、以巧胜拙的技巧和策略,重谋略,重和谐,讲究的是“四两拨千斤”,太极拳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中国武术讲究刚柔相济,内外兼修,既有刚健雄美的外形,更有典雅深邃的内涵。如果我们把中国武术置身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大体系中来考察,我们更可以发现,中华武术不仅仅是搏击术,更不是单纯的拳脚运动,既不是力气与技巧的简单结合,也不是仅供人观赏的花拳绣腿,它饱含着深刻的哲理,深蕴着先人们对生命和宇宙的参悟,以一种近乎完美的运动形式注解着古老的东方哲学思想,在强身健体的基础上追求着一种完美而和谐的人生境界。

摘要: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对武术文化有深刻的影响,中华武术文化一直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人与人的和谐相处。

关键词:传统文化,和谐思想,武术

参考文献

[1]孙武.孙子校释[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1.

传统武术文化空间保护论析 篇8

【關键词】传统武术;原初性文化空间;再生性文化空间;保护

文化是社会组成中深层次的原因,有着自身独特的空间属性和空间向度。随着多元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武术作为一种历史形成的主要以文化形式存在的客体,需要依托某种特定的社会环境而生存,不能摆脱自己的文化空间而独立存在。传统武术的文化空间是指一种集中展现传统武术文化活动或者武术文化成分的地点,或者约定俗成在特定周期举行与传统武术文化有关的活动的一段时期〔1〕。传统武术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伴随着社会环境和历史文化的变迁,其所赖以寄身的文化空间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嬗变。传统武术已经从乡村的传统师徒制传承过渡到现在的商业化演出传播,从传统的武术门派亮剑到现在融入正规教育系统中的学校武术教育,从风格不一的各派套路争锋到统一标准的竞技武术独秀,传统武术的现代发展,需要在深刻了解当今传统武术文化空间嬗变的基础上,寻找传统武术文化空间的保护措施。

1传统武术文化空间的嬗变

1.1原初性传统武术文化空间的转向

传统武术原初性文化空间是指传统武术拳种的发生地和它的传承脉络,即传统武术的生态性传承及其文化的保存,其中的生态性传承是指先验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山河湖泊,武术器械、武术家故居和武术文本等;文化的保存可以界定为与传统武术相伴而生的武术行话、武技思想、武德理念、拜师仪式、比武制度等。历史实践证明,传统武术在其传承过程中,其文化的保存较生态传承更难进行,从而造成原初性传统武术文化空间的转向。

武术从奴隶社会发展到有着典型地域文化特色的中原武术、燕赵武术和陇右武术等,集中展示了传统武术文化空间的特点及其地域文化归属性。然而,不管是哪种地域武术文化形态,传统性是其最本质的特征,是传统武术文化空间所昭示出的事物最本真的面目,同时又是一种还没有遭到他者文化(如西方体育)冲击的文化形态〔2〕。当今如火如荼发展的竞技武术经过三十余年的大力改革,已经形成为朝着高难美新方向发展的、与传统武术渐行渐远的另一番图景。在高度模仿他者文化(如西方体育)评价标准的意识作用下,许多武术项目已经大踏步走向市场化的路径,如当今红火开展的武术搏击锦标赛等。由于传统武术在传承体制上的独特性,如口传心授、师徒传播等形式,使其在当今剧烈变动的社会中毫无变异地保护传统武术原初性文化空间几乎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美好愿景。竞技和传统武术的争议本质上是保留传统武术文化的精髓还是模仿他者文化而亦步亦趋,“竞技和传统武术套路的争议是源于本土文化精髓的固守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两种文化心态的对弈,一是想留住武术传统文化的根,以文化原生态的姿态对人类文化遗产进行留守;二是因为历史环境的改变,从而吸收有利于武术套路新发展的外来因素,以长出茂盛的叶”〔3〕。然而,这已经在事实上引起了原初性传统武术文化空间的转向。

1.2再生性传统武术文化空间的变质

再生性传统武术文化空间是指后人为了继承传统武术的技术与文化,在其发生地或者流传地域所建构起来的新的境地。历史环境的变化和社会文化的更替也造成了再生性传统武术文化空间的变质。第一,传统武术文化发源于民间,其再生性文化空间的变质与它所生存于其中的社会环境息息相关。传统武术文化空间的保存不仅含有武术文化内涵的继承,传播路径的抉择和传承人产生机制等方面的合理配合,而且也要以适宜的社会文化环境为依托。第二,随着人们逐渐重视弘扬传统文化,部分历史上流传的民俗节日也逐渐恢复开展,人们花费大量精力试图恢复曾经存在于历史中的传统武术文化原貌,然而不可阻挡的是传统武术再生性文化空间的变质。遗憾的是大众所能看到的是武术家不断上演的竞技武术样式,而以民间文化为内核的传统武术文化日益成为历史的回音,活在人们的记忆中〔4〕。

例如,当今种类繁多、花样百出的武术节会,只有为数不多的运动员的身影和掌声,而社会武术活动早已变成以武术为健身手段的武术爱好者的自我消遣和娱乐。传统武术再生性文化空间的转型,使其本身在传承过程中日渐脱离武之为武的本真和本来面目。近些年来,一些以弘扬传统武术文化为口号的武术比赛转而成为招揽顾客的商业演出,例如商业气息浓重的武林风擂台赛,虽然创造了很高的电视收视率和大众关注度,却在无形中促使了再生性传统武术文化空间的变质。

2传统武术文化空间的保护

2.1实现武术文化的活态传承

传统武术文化作为我国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其活态传承是传统武术文化空间保护的核心部分。因而,在保护传统武术文化血脉,拓宽传统武术文化生存空间的基础上,扩大传统武术文化传承人的规模是必需的,其固有的师徒垂直传承与耳提面命的口传心授,能够更好地实现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传统武术文化的动态传承不仅包含传统武术的基本技术技法,还包括弘扬传统武术的历史文化、民族精神等的系列内容,照顾到传统武术文化空间内在的层级性。因此,如何才能有效地确立传统武术传承者的社会身份,明确其与相关方面的责权利关系,形成可视化的传统武术传承评价标准,对于传统武术的当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2优化再生性武术文化空间

文化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创造和习得的,同时也是依靠代际相传而保存其血脉的,然而这种传承需要有合适的文化空间作为背景。传统武术门派林立、技法多样的特征决定着其文化空间传承的复杂性。原初性传统武术文化空间的保护并不是全然不动地复制前人武术活动遗迹的过程,毕竟这种未受干扰的原生态生存环境已经发生了改变。因而,应该在对原初性武术文化空间进行保护的同时,优化再生性武术文化空间。例如,定期邀请传统武术名家教拳,访问传统拳师练功场所,深入拳师生活、进行拳理领悟,还原鄉村传统武术习练场景,以真正实现再生性传统武术文化空间的优化。

2.3发挥政府和社会双驱动力

传统武术文化空间的保护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双向努力。一方面,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逐步落实,从2006年开始,政府已经将大批优秀的民间武术拳种纳入了“非遗”保护名录,为传统武术文化传承创造了最有利的时机。传统武术在国家政策的保护下,被贴上了国家形象的文化标签,于是成为我国至为珍贵的文化资源。例如河南焦作市将一山一拳作为焦作市的旅游名片,又如四川省峨眉山市将峨眉武术作为本市形象的象征和身份标志。

另一方面,由于个体和其所属群体的角色和身份会随着场景的变动而转化,其所属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也同样依靠其环境变化,环境的变易决定着他们的文化认同程度,而文化认同又必须在特定的文化空间内实现〔5〕。因而,在对传统文化进行认同的基础上,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和文化基因的保持需要政府与社会的双驱动联合力量来推进,形成集文化、教育和旅游三位一体的驱动机制,打通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播渠道,适当放宽国家政策,灵活调整政府策略,成立有关的传统武术社团、研究机构和表演团体等传播平台,对传统武术文化实施多层次的保护。

3结论

传统武术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伴随着社会环境和历史文化的变迁,其所赖以寄身的文化空间已经发生了很大程度上的嬗变。传统武术在传承过程中,其文化的保存较生态传承更难进行,从而造成原初性传统武术文化空间的转向。

传统武术由于它传承体制上的独特性及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渐行渐远的图景呈现,使在当今剧烈变动的社会中毫无变异地保护传统武术原初性文化空间几乎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美好愿景。传统武术再生性文化空间的转型,使其本身在传承过程中日渐脱离武之为武的本真和本来面目。传统武术所生存于其中的社会环境的变迁和试图恢复曾经存在于历史中的传统武术文化原貌的艰巨性,使以民间文化为内核的传统武术文化日益成为历史的回音。

传统武术文化的动态传承不仅包含传统武术的基本技术技法,还包括弘扬传统武术的历史文化、民族精神等系列内容,照顾到传统武术文化空间内在的层级性。在对原初性武术文化空间进行保护的同时,也应该优化再生性武术文化空间。例如,定期邀请传统武术名家教拳,访问传统拳师练功场所,深入拳师生活,进行拳理领悟,还原乡村传统武术习练场景,以真正实现再生性传统武术文化空间的优化。

在对传统文化进行认同的基础上,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和文化基因的保持需要政府与社会的双驱动联合力量来推进,形成集文化、教育和旅游三位于一体的驱动机制,对传统武术文化实施多层次的保护。

参考文献

〔1〕吉灿忠.竞技武术“文化空间”之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2,29(2):198-201.

〔2〕吉灿忠,等.传统武术“文化空间”委顿与雄起〔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45(9):51-55.

〔3〕陈振勇,杜春林.表意主义视域下中国武术套路的本质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3,49(2):70-76.

〔4〕陈华文.文化学概论新编〔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13.

〔5〕祁进玉.群体身份与多元认同——基于三个土族社区的人类学对比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2.

上一篇:鲁人版必修五《孔雀东南飞》教案下一篇:弘扬孝道传承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