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服务型创建分析论文

2022-04-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基层央行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需要,是科学履职和提高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落实党建工作任务的需要。从基层央行党建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入手,提出基层央行党组织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路径建议,对基层央行党组织进一步转变服务理念、提升服务功能有一定的启发和指导意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政府服务型创建分析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政府服务型创建分析论文 篇1:

服务型领导构念与影响因素及结果研究述评与启示

摘要:现实中,服务型领导行为往往不太常见,人们往往把服务和领导当作两个相互矛盾的概念。然而,Greenleaf 率先提出的“服务型领导”思想则完全改变领导者高高在上的观点。文章围绕服务型领导的概念和构成维度、服务型领导的影响因素以及对员工态度、行为、绩效的影响进行了文献综述,研究得出服务型领导构念是由多个维度构成, 影响服务型领导的因素包括领导者个人特质、环境及与员工之间的信任关系,服务型领导能提高员工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工作绩效及对领导的信任度,降低员工工作倦怠、反生产行为的结论。

关键词: 服务型领导;构念;服务精神;绩效

一、 引言

领导力关系组织运作效率与生存问题。各种领导理论(如权威型领导、变革型领导、魅力型领导等)都在寻找一种能最有效地帮助组织获得最大效益的领导特质或风格。近年来,领导理论从注重领导者的能力与权力渐变为以价值为取向的领导模式,更多考虑追随者的信念和价值观。随着领导理论的逐步演化,现今的领导者需要展现诚意,与下属一起帮助企业迈向成功与卓越。Greenleaf提出服务型领导概念。他认为领导者是团队的服务者,领导者只有为下属考虑,为团队服务,团队才能有效发展。服务型领导者了解下属需要,为下属提供服务,与下属建立互信关系,从而形成有效领导力。目前许多企业对服务型领导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尽管服务型领导在我国实施具有一定困难,因为传统文化中等级制度较分明,领导者似乎更多象征权力而更少体现服务意识。但是,随着全球化经济不断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服务型领导具有许多独特的可取之处。为此,本文对服务型领导研究文献进行述评,并从中得出管理启示,以期促进服务型领导研究及在我国管理实践中应用。

二、 服务型领导概念与维度

1. 服务型领导概念。

服务型领导的定义由对服务和领导不同的诠释组成。在服务型领导的多个定义中,对领导的定义则一致,然而不同学者对服务的定义有所不同,形成不同的服务型领导概念。

服务型领导由Greenleaf在1977年在“像仆人一样的领导者”一文中首先提出。他的灵感源于《通往东方的旅程》一书。这本书讲述了一群人结队旅行的故事。团队中有一个叫Leo的服务者,他为成员提供服务,使他们更加放心舒适的旅行。Leo的存在使得团队的旅行井井有条,旅行非常顺利。但是一旦Leo离开团队,旅行团队就变得混乱不堪,旅行难以继续,只能选择终止。从这个故事中,Greenleaf提出领导源于服务,团队中领导只有服务于成员,满足成员需要,才能形成强大的领导力。

继Greenleaf之后,许多学者对服务型领导概念作了进一步阐述,Spears (1998) 将服务型领导定义为一种行为, 即领导者尊重追随者的尊严和价值观, 并具有持续成为团队服务者的愿望。Laub (1999) 认为:服务型领导是一种将被领导者的利益置于领导者个人利益之上的领导活动和认知行为, 领导者为了组织中个体利益、组织利益以及顾客利益而分享权力和地位。这个概念提出服务型领导者超越了个人利益而为他人服务,与Birkenmeier的定义类似。Birkenmeier (2003) 认为服务型领导是超越个人利益,努力满足追随者的生理、心理和情感需求的领导活动。Hunter(2004)从技术、影响力以及人格启迪三方面对服务型领导进行定义。他认为服务型领导是发挥影响力,使团队朝着共同目标前进的技术,也是赢得人们信任的人格。换言之,服务型领导在员工工作时为他们提供身体和心理上舒适的领导环境,以尊重人为基础激发员工而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国内学者对服务型领导的定义相对较少。刘雪影(2008)基于Greenleaf的服务型领导思想,提出服务型领导的三个核心内容——一是对管理者价值观的再造,服务型领导与传统领导者的价值观不同;二是对管理者职能的再定位,相对于传统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职能,服务型领导将管理者的职能划分为以下四个方面:建立远景、创建团队、授权和沟通、激励和服务;三是对组织管理形态的变革,传统管理形态是金字塔式,服务型领导的管理形态是倒金字塔式或者网络型。罗珉(2008)认为:服务型领导以服务与帮助下属成功的精神,努力满足下属工作与人性的需求,而共同创造组织成功。服务型领导者首先是一个服务者,具有为员工服务的意识和心态(李梓涵昕,2011)。服务型领导者和追随者相互信任,分享知识和权力,以组织利益为上(杨勇,2011)。李圣值(2011)对服务型领导定义为:以尊重人的精神为基础,为成员服务、为成员提供发挥潜能的机会、加强组织凝聚力的领导方式。他提出服务型领导具有如下特征:感知自己是服务者或支持者、为培养成员而投入、以身作则的学习精神、共感型倾听者、重视说服与对话、促进组织内团队形成、通过赋予权限和团队意识共享领导力、重视信任关系。

2. 服务型领导构成维度。

Greenleaf(1977)提出服务型领导的构成要素包括12各方面:妥协、主动性、预见、说服、倾听、想象力、构想、认可和同理心、直觉、共同体建设、意识以及抚慰和服务。

Spear(1995, 1998)基于Greenleaf 的维度选取10个关键内容作为服务型领导的构成维度,分别是:倾听、同理心、抚慰、意识、说服、预见、构想、服务精神、承诺成长、建立共同体。Spear关于服务型领导维度界定较为典型,被运用较多。

Russell和Stone(2002)在Greenleaf以及Spears的基础上将服务型领导的构成维度分为功能性属性(Functional attributes)和伴随性属性(Accompanying attributes)两类。功能性属性是在工作场所所观测到的服务型领导所特有的特征,功能性属性包括:愿景、诚实、正直、信任、服务、榜样、先导、赞赏他人、授权。伴随性属性是对功能性属性的补充和说明。伴随性属性包括:沟通、可信性、胜任、服务精神、可见性、影响、说服、倾听、鼓励、教导、授权。功能性属性是服务型领导构成的主体部分,这个主体部分很多与Spear的构成维度相同。然而,Russell和Stone将服务型领导维度划分为功能性属性和伴随性属性则更具有结构性。Page和Wong(2000)通过对200个服务型领导的项目进行分类,共提取4个维度,分别是关系维度、任务维度、特征维度以及过程维度。Dennis 和Winston(2003)认为Page和Wong的研究存在缺陷,于是对此200个项目进行信度分析以及因子分析,一共得到3个因子:授权、服务、愿景。Sendjaya (2003) 提出服务型领导由6个维度构成:自愿从属、真实自我、盟约关系、道德责任感、超越精神、变革影响力。Patterson(2003)认为服务型领导由7个维度构成: 博爱、谦卑、利他主义、愿景、信任、服务、授权。

阮超(2010)通过对现有文献的全面检索,基于8个完整的服务型领导量表总结了五个最能体现“服务行为”的维度:授权、情绪关爱、服务精神、帮助下属成长和成功、把下属放在第一位。授权指领导者鼓励并促进他人(特别是直接下属)发现并解决问题,以及决定何时和如何完成工作。情绪关爱指领导者在工作中,表现出对下属的个人情绪关心。服务精神指领导者准备为组织和其他成员做出贡献,以服务他人为第一位,即使是做出自我牺牲。帮助下属成长和成功是通过支持和指导真正关心并帮助下属的职业发展和成长。把下属放在第一位指通过行动和言语向他人(特别是直接下属)表明:优先满足他们的工作需要。

对服务型领导的现有文献研究表明:服务型领导构念不是单一维度,而是由多个维度构成。 尽管不同研究者得出的服务型领导维度结构不尽相同, 但是大多研究者都认为:服务精神、 愿景、信任、同理心、利他、授权是服务型领导的主要维度。

三、 服务型领导的影响因素研究

Greenleaf(1977)指出服务型领导的有效性与领导者同下属彼此之间的信任密切相关,信任是影响服务型领导的核心因素。领导者和员工之间信任感的提升可以促进服务型领导的行为。Farling和 Stone(1999)研究表明:领导表现出的规划、基于信服的传达和变革、领导的伦理和道德水平是影响信任进而影响服务型领导的主要因素。Russell(2000)指出:服务型领导的伦理和道德水平是影响信任的要素,能够影响上下级之间信任,是服务型领导的核心。Humphreys (2005)研究发现历史记录会对服务型领导的有效性产生影响。Stahl—Wert(2009)指明出影响服务型领导的四个主要因素:信任、挑战、实施、喝彩。这四个因素是决定服务型领导成功有力支架。他认为:对下属的激励和尊重也是发挥领导作用,决定领导工作成功的重要因素,并指出为下属服务不能仅仅是一个理念和口号,管理者一定要按照计划实施,否则毫无意义。Mittal和Dorfman(2012)认为影响服务型领导有效性的因素主要有五个:平等、道德、正直、授权、同理心和人性化,并认为服务型领导者的这些品质受文化的影响。因此,影响服务型领导的因素除了领导者个人品质因素,还受领导者所处的文化环境影响。

苗青(2009)以服务型领导、利他导向型文化实践、利他导向型文化价值观作为领导者、情景因素和被领导者因素的观察变量,研究表明:“事实存在的”“当前的”利他导向的高低程度以及 “应该具有的”“预期的”利他导向的高低程度是影响服务型领导的重要因素。沈舒琪(2010)认为环境的动态程度会影响服务型领导的有效性,在高动态环境中,服务型领导模式易受挫折,在静态环境中则更易取得成功。阮超(2010)认为领导者的价值观、能力和人格是影响服务型领导有效性的主要因素。李梓涵昕(2011)从领导者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方面总结影响服务型领导有效性的变量,认为领导者个人因素包括领导者价值观、领导能力和专业技能, 环境因素主要是文化因素。

四、 服务型领导对员工态度、行为、绩效的影响

Mayer(2008)研究服务型领导与下属需要满足感的关系,发现服务型领导促使组织公正和员工需求满足,从而促使员工的工作更出色。Judith(2010)通过对ADA组织工作的观察研究,发现服务型领导促使员工做出更明智的决定,激励员工对工作更负责。Joris等(2011)研究了两组团队,这些团队的工作绩效决定他们的金钱奖励。研究发现具有服务型领导者的团队获得更多的金钱奖励,而没有服务型领导者的团队花费更多成本。因此,Joris等(2011)认为服务型领导能够提高下属的工作绩效。

吴维库(2009)认为不同领导方式对员工满意度有重要影响。他基于问卷调查发现:服务型领导与员工情感性承诺正相关、与员工功利性承诺正相关、与员工满意度正相关。沈舒琪(2010)采用问卷调查方式研究发现:服务型领导和变革型领导都与组织承诺、工作满意度以及组织绩效有明显相关性,但是服务型领导对工作满意度和任务绩效的相关性高于变革型领导。李朝阳(2010)认为服务型领导能够避免下属发生反生产行为,从而提高组织的领导效率。李圣值(2011)实证研究发现: (1)服务型领导的利他性动机、服务导向、指导说服维度与员工组织承诺的所有维度(情感承诺,规范承诺,持续承诺)呈现显著正相关。 (2)员工组织承诺在服务型领导与工作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李梓涵昕(2011)研究发现:服务型领导能够降低员工工作倦怠,增加员工对组织和领导者的信任,增强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对团队效能的提高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可见,现有文献研究表明:服务型领导可提高员工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工作绩效及对领导的信任度,降低员工工作倦怠、反生产行为,从而为组织带来更大效益。

五、 管理启示

本文基于对服务型领导构念、影响因素及服务型领导对员工态度、行为和绩效影响结果的研究文献评述,得到如下启示:

第一,服务型领导者在员工面前,既是领导者又是服务者。领导与服务两者密不可分。从服务型领导构念看,它是一个多维度构念,其中,服务精神、 愿景、信任、同理心、利他、授权是服务型领导的主要维度。服务型领导的构成维度表明:服务型领导既不同于传统的威权型领导或交易型领导,也不同于现代的变革型领导或魅力型领导,而具有独特性。同时,服务型领导的这些维度能提升上下级之间信任感,进而提升领导的有效性。因此,服务型领导在现代组织中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和欢迎。

第二,服务型领导与领导者个人特质有关,比如道德观、正直、可信任以及服务精神。在传统的领导观念中,上下级之间存在着严格的等级界限,此时的领导者必须具有权威性和前瞻性, 而领导者的服务角色往往被人所忽略。在现实中,特别是在高权力距离的文化环境中,服务型领导者并不多见。与此相应,影响服务型领导有效性的因素既包括领导者个人因素,也包括诸如文化等环境因素。因此,当组织倡导服务型领导时,既要注重选拔和开发服务型领导的有关个人特质因素,同时需要营造适合于服务型领导的外在环境。

第三,服务型领导者最重要的是饯行服务。领导者只有把自己当作服务者,为团队服务,使得团队成员没有后顾之忧,安心工作,才能产生预期的员工态度、行为和绩效。为了提升服务型领导的效果,可以从组织、领导者分别努力。公司应该积极宣传和提倡服务型领导,建立以服务型领导为导向的组织文化。领导者是服务型领导的实施者,应该提高自己的专业和道德修养,更好地饯行服务型领导。

参考文献:

1. Sendjaya S., Sarros J. C. and Santora J. C., Defining and measuring servant leadership behavior in organizations.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2008,45(2): 402—424.

2. Smith B. N., Ray V. M. and Tatiana N. K. Transformational and Servant Leadership: Content and Contextual Comparisons.Journal of Management Research. 2004:59—67.

3. Spears L. C., Insight on leadership: service, stewardship, spirit, and servant leadership. New York: John Wiley, 1998.

4. Spears L. C., The power of servant— leadership. San Francisco: Berrett—Kochler publishers. 1998: 5—17.

5. Stone A. G., Russell R. F. and Patterson K., Transformational Versus Servant—Leadership:A Difference in Leader Focus. Leadership and Organizational Development Journal, 2003: 25, 349—361.

6. Walker A. G., James W. S. and David A. W., A Longitudinal Examination of Concomitant Changes in Team Leadership and Customer Satisfaction. Personnel Psychology. 2008:103—112.

7. 韩勇,申华林,齐先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视角下的服务型领导方式探析——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微观人文视角.中国会议,2011,(11):10—11.

8. 李朝阳.服务型领导与下属凡生产力行为的研究.企业家天地,2010,(10):51—54.

9. 李圣值.服务型领导、组织承诺与工作绩效关系——基于组织内部的研究.2011,(9).

10. 李梓涵昕.服务型领导理论及其相关研究进展. 价值工程,2011,(35).

11. 刘雪影.论邓小平与格林利夫“领导就是服务”思想.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4).

12. 苗青.服务型领导、利他导向文化与科研人员成长.科研管理,2009,(11):76—82.

13. 阮超.领导,首先意味着服务:服务型领导力回顾与展望.社会心理科学,2010,(6).

14. 沈舒琪.服务型领导和变革性领导差异研究.江西农业学报,2010,22(1):195—198.

15. 吴维库,姚迪.服务型领导与员工满意度的关系研究.管理学报,2009,(6):338—341.

16. 杨廷钫, 凌文辁.服务型领导理论综述.科技管理研究,2008,(3):204—20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组织文化与组织创造力研究——基于组织的二元情境视角”(项目号:71032003)。

作者简介:顾琴轩,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博艺,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生。

收稿日期:2012—09—27。

作者:王博艺 顾琴轩

政府服务型创建分析论文 篇2:

基层央行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问题研究

摘 要: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基层央行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需要,是科学履职和提高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落实党建工作任务的需要。从基层央行党建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入手,提出基层央行党组织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路径建议,对基层央行党组织进一步转变服务理念、提升服务功能有一定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基层央行;服务型;党组织

新形势下,深化金融改革,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关键在基层央行党组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基层央行党建工作的应有之义,加强基层央行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就是为了建立健全基层央行各级党组织服务和推动地方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为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基层央行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探索构建上级党组织服务下级党组织、基层党组织服务党员、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共同服务群众的基层组织服务工作体系,探索完善保障机制、创新活动载体、改进服务方式,目的是从根本上解决基层党组织服务保障机制和上下联动机制不健全、党组织工作软弱、服务能力不强等突出问题。

一、服务型党组织的基本内涵

服务型党组织是以上级党组织服务下级党组织,党组织服务党员,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共同服务人民群众及科学发展的党组织。具体措施是通过建立上下连贯的服务体系,整合党务政务资源,为群众提供一系列利民、便民活动。与管理型、权力型、命令型党组织不同,服务型党组织的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其主题是服务,其方法是简化办事程序和提供贴近群众要求的一站式服务。服务型党组织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反映了广大党员和群众的要求,符合当前形势与任务对党组织建设的要求。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其根本性的意义在于,赋予基层党组织更强的服务职能,使这种服务功能成为党组织的一种特质,一种属性,使服务成为党组织的一种本能和自觉行动,避免使其停留在一般口号上,从而把党的宗旨和执政为民的理念落到实处,实现服务功能的稳固化、长效化。

二、基层央行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背景及意义

1.基层央行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背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党建工作形势和任务的不断调整,基层央行党组织服务的内涵外延和方法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2006年,周小川行长提 了“服务型央行”的概念,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围绕“服务”这个主题进行了积极探索。如何打造服务型央行,不断提高央行服务水平,构建现代化的、能够有效支持中国经济金融又好又快发展的金融服务体系,目前仍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重大课题。2014年6月,中央组织部印发了《关于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通知》,要求深入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着力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在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能定位中,“提供金融服务”职能与“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并重,但长期以来,部分基层央行员工在实际工作中习惯于充当金融执法者和管理者角色,不能正确处理好监管与服务的关系,不太注重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确保改革取得成功。当前从中央到地方都在突出强调要简化行政审批程序,提升服务效能。建设基层央行服务型党组织正是顺应了这个大趋势。根据央行职能转换的要求,人民银行的工作作应更加着眼于宏观,立足于维护全国金融的稳定,应在不断变化着的经济、金融发展形势下,完成对国内外金融热点、焦点的跟踪分析,不断加强人民银行工作的前瞻性、准确性和预见性,为各级政府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建议。因此,建设基层央行服务型党组织势在必行。

2.基层央行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义。新形势下,基层央行党组织基要尽快实现从重管理向重服务的职能转变、从管理者向服务者的角色转变。党的十八大对央行提供金融服务的水平、规模、能力、安全性提出更多、更新、更高的要求,基层央行金融服务的内涵将会不断丰富,任务将十分繁重。建设基层央行服务型党组织,从基层央行党建工作角度来看,要尽快树立上级党组织为下级党组织服务、党组织为党员服务、党组织和党员共同为群众服务的党建工作理念,坚持基层为先、服务为重、以人为本,深入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从人民银行三大职能之一的加强金融服务来看,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就是要将服务融于管理和业务工作中,不断提升各级党组织和党员服务基层群众、服务金融改革发展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三、央行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问题

1.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不强。目前,一些基层央行党组织对创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时代背景、意义和内涵认识不深刻,领会不透彻,还没有把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作为事关大局的重要工作来抓,服务群众的自觉性、主动性不足等问题较为明显。对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如何与业务工作相结合的思路不多,也缺乏对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与业务工作相融合的具体思考和研究。

2.开展服务工作缺乏相应的导向机制。基层央行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评价体系和奖惩制度还处于观望或摸索阶段,开展服务工作缺乏相应的导向机制。各级各项服务任务的落实,只能依靠上级党组织的倡导和督促。

3.业务工作与党的建设结合不够紧密。一些基层党组织对“抓党建、促发展”还没有真正付诸行动,在落实“一岗双责”时,业务部门低头抓业务,党务部门闭门抓党建,容易形成党建与业务工作相脱节的现象。

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1.进一步提升基层央行党组织的服务意识。构建基层央行服务型党组织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提高服务意识,解决好为谁服务的问题。要摆脱监管机构的固有观念,进入为经济金融健康发展服务的角色,紧紧围绕做好服务来开展工作。利用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等现有的宣传阵地,反复宣传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立足基层党建发展趋势和基层党务工作实际,教育引导基层干部和党员在做好群众工作的实践中牢固树立服务意识。

2.强化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配齐选强党务干部和党务工作者。要创新工作观念,牢固树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党建促经济、促发展、促提高的意识。创新工作制度,基层党组织要把思想、作风、业务建设等各方面有机结合,修订和落实基层党组织各项规章制度,逐步健全和完善基层党组织服务长效机制。作为基层党务干部,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贴近党员实际开展工作。各级党委(党组)要着力选好配强党务干部,提高基层党务干部的综合素质,下气力培训党务干部,拓宽服务工作思路和工作领域。党委(党组)要转变服务观念,实行工作重心下移,党员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及时解决影响基层党组织提升服务与发展能力的深层次问题。

3.拓展和丰富服务载体,创新服务理念和方式,提高金融服务水平。金融服务工作是法律赋予人民银行的重要职责,是创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重要落脚点。因此,基层央行创建服务型党组织必须紧密结合业务工作内容,创新服务载体和手段,丰富服务内容,在服务金融、服务社会、服务政府、服务经济发展中体现组织存在价值。

首先,要创新服务理念。基层央行各级党组织要充分认识央行金融服务的基础作用,树立大金融的服务理念,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努力从硬、软件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开展金融服务不能仅限于会计、国库、发行等传统服务部门,要通过优化整合人民银行内部机构和人力资源,把金融服务同窗口指导、货币信贷管理、调查统计、金融稳定、现金管理、反洗钱等各项职能结合起来,相互协调配合,发挥整体优势,为经济发展和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全方位、高效率、标准化的金融服务。

其次,要创新服务手段。要以现代科技为支撑,加快建立现代化的金融服务体系。以完善基础服务功能为重点,加快建立和完善金融支持服务系统,形成统一的区域金融服务体系 推动实现跨区域或全国系统联网、部门横向联网。加快建立现代化支付清算系统、银行账户管理系统、经济金融信息系统、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系统、反洗钱系统,提高系统覆盖面和利用率。加大非银行信用信息采集力度,扩大征信服务的范围,满足政府、企业和个人对征信服务的需求。

第三,要探索建立一个反应灵敏、有效沟通、协调一致的交流平台。通过项目推介、银企洽谈等市场化运作方式,加强政银企的互利合作。基层央行领导班子成员在实际工作中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要加强联系沟通,主动当好参谋,提供决策服务。要把地方经济发展的热点难点列入工作重点,通过召开金融机构联席会议等,引导辖内金融机构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制定出金融服务措施和业务发展规划,有效助推地方经济发展。

作者:张耀谋

政府服务型创建分析论文 篇3:

高校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标准

摘要:建设高校服务型基层党组织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是高校适应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发展的必要措施。基于此,以高校服务型基层党组织为研究对象,着重思考和分析“服务型的建设标准是什么”和“如何设立服务标准”两个问题,以期最大程度地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关键词:高校;服务型;基层党组织;标准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党反复强调“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应从“强化服务理念”“提升服务能力”“构建服务平台,创新服务载体”和“健全服务机制,完善服务保障”几个方面着手。高校基层党组织作为党的基层组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建设者的重要政治保证、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建设高校服务型党组织是“践行党‘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载体”、是“党永葆青春的基本保证”,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推力”。

二、高校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标准

第一,要有先进明确的思想和理念。高校各级党组织要充分认识到:“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是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基础工程,对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具有重要意义。”建设高校服务型基层党组织,要以马克思主义和党的理论为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以“全心全意为师生”为服务理念。

第二,要有率先垂范的干部和队伍。高校基层党组织为师生服务,既要求党务干部和党员拥有“服务型”的思想觉悟,又要求他们具有高超的工作能力和一流的业务水平。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型建设需要校内各级党组织主要负责人以身作则、率先垂范,通过他们将服务理念贯彻到每一个党支部,影响到每一位党员,传递正能量。同时,还需要选配一批具有良好道德和党性修养,热心服务师生员工的党务工作者。

第三,要有功能实用的场所和阵地。提供便于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课余活动的校园硬件设施,建立党组织和师生员工议事和沟通的办公场所,开辟党组织工作信息公开宣传栏等,都是服务型党组织的服务范畴。拓宽和提升一些日常办公场所的服务功能,使一部分场所升级为党、政、工、团共用的活动阵地,达到一地多用的效果;鼓励各基层党组织新设一批富有特色、深受师生喜爱的活动阵地,营造“勇于创新、争创特色”的服务场地建设氛围。

第四,要有健全完善的制度和机制。(1)上级党组织服务下级党组织的制度和机制;(2)党组织服务党员的制度和机制;(3)党组织和党员服务师生员工的制度和机制;(4)党组织服务教学科研的制度和机制;(5)党组织服务社会的制度和机制。这些制度和机制都要具有实操性和可行性,使服务对象真切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形成“服务者愿意服务、服务对象认可服务”的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氛围。

第五,要有形式多样的平台和载体。通过制定考核办法和激励措施,激发各基层党组织开动脑筋,明确定位,与时俱进,创设紧贴实际、紧贴师生、紧贴基层的形式多样的服务载体。例如:教工党支部开展一些师徒结对、学术交流、专业建设活动,帮扶一些在职称评定、教学方法方面遇到困难的教师。学生党支部开展一些创业指导、社区共建、就业技巧指导以及“在入党的日子里”交流会等活动。除实体性活动外,还要探索建立网络服务载体,通过微信、微博、QQ群等掌握师生舆情,了解师生关切。

第六,要有师生满意的业绩和成效。党的群众观点告诉我们:“群众在党的心里分量有多重,党在群众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高等院校的群众主体是师生,因此高校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师生是否满意。群众满意度在衡量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成效方面应占有较大的比重。高校基层党组织创设服务载体、制定服务制度、创新服务机制和开辟服务场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要使师生满意,各级基层党组织只有把群众满意度时刻牢记于心,才能赢得群众的支持。

三、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标准设立的路径

1设立服务型建设标准的工作步骤

其一,明确服务职能。在建立服务标准的前期,从校内党支部入手,对基层党组织的设置、领导班子和党员的服务意识进行全面深入的摸底调查。在此基础上,为全校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谋篇布局,引导全校深入学习中共中央相关的文件精神,召开专题研讨会议,统一思想,形成共识,使广大党务干部和师生充分认识和理解“什么是服务型基层党组织”“为什么要建立服务型基层党组织”“服务型党组织的职能有哪些”等基本问题。

其二,构建标准体系。首先厘清校内基层党组织已有的制度和规范、活动经费和活动场所,以及服务职能的作用发挥等情况,充分依据以上“六个方面”标准的总体要求,修改和完善部分制度、规范,使标准体系与已有条款既不重复、又不矛盾,构建依照服务对象和服务职能而进行分类的标准体系。

其三,制定标准规范。按照校党委确定的各级党组织的服务职能和服务标准体系,在征求校内各级基层党组织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标准和规范性文件,将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目标列入每年的党建工作计划中,成为高校基层党建的重要考核指标之一。

其四,标准颁布实施。校党委对拟定成文的标准规范进行审定,并颁布实施。校内各级党组织对照服务标准、规范,结合自身党组织的特点,形成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思路,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步提高服务意识,规范服务程序,丰富服务方式。

其五,标准监督检验。建立相应的信息反馈机制,建立与绩效考核挂钩的监督检验机制。定期指定专人到校内各级党组织进行调研,了解实施情况。如果发现服务标准体系中存在不符合实际的情况,应及时调整修改。对于非客观因素而造成的服务不达标的党组织,实行“一票否决”,取消其在该年度的党内评优资格。

2设立服务型建设标准的关注点

由于不同高校之间存在着办学层次、办学思路、办学规模或办学特色方面的差异,因此不同高校基层党组织面对的群体的性格特点、受教育程度等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时,既要积极吸取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又要避免陷入照搬照抄的教条主义中。

服务理念上要充分结合校情,使基层党组织的服务理念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校训、校风和学风等校园文化相融合。例如:本科类普通高校基层党组织着重服务:教师科研氛围的营造、校际师生或校内师生的学术交流、学生的读研深造等。高等职业院校则着重服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学生技能的培养、实训基地的建设和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等。

队伍建设上要注重人文关怀,使基层党组织的干部和党员快乐服务、主动服务、自愿服务。基层党组织的人文关怀本身就是一种服务,它要求校级党组织和二级单位党组织,在建设服务型党务干部和党员队伍的过程中,充分关切他们的理性思考,充分了解他们的精神状态,从而在此基础上最大程度地激发他们的服务动力和主人翁精神。

场地载体上要善于整合资源,使一切有利于师生发展的资源都能成为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平台。在服务教师实践能力提升方面,可与校企合作企业合作设置相应的教师挂职锻炼岗位;在服务专业建设方面,可协同行业协会和企业人员共商人才培养方案;在服务学生党员发展方面,可搭建一些实践锻炼平台,为学生开设“实践型党课”;在服务师生课余文化方面,可借助一些兄弟院校或地方政府的场所和载体;在服务学生就业方面,可借助校友的力量拓宽就业渠道。

制度机制上要切实可行,确保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制度措施能落到实处。一方面要广泛了解基层情况,虚心征求基层的意见,急师生之所急,帮师生之所需,防止出现纸上谈兵、不切实际的情况;另一方面要“量力而行”,必须根据党组织的经费状况和学校软硬件设施等具体条件来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机制,不能逾越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能力和范围。

绩效评估上要构建科学考评体系,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在构建考评体系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把“六个方面”的标准纳入到具体的考评指标中;二是合理设置考评办法,做到两个“结合”:将师生满意度民主测评、基层党组织自评和上级党组织检查三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将材料检查和口头反馈结合起来;三是统筹考虑服务型基层党组织考评与学习型、创新型基层党组织考评,形成三位一体的考核框架;四是注重考评结果的应用,把服务型基层党组织考评等级作为评选“先进基层党支部”的重要依据。参考文献:[1]张振创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理性思考[J]领导科学,2014,(8):60[2]杜建雄,等创建高校服务型党组织的实践探索[J]经济管理者,2011,(18):330[3]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Z]2014[4]张杰以实践型党课为途径,搭建党员考察新平台——以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贸经系为例[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40—141

作者:张杰

上一篇:脱贫攻坚整改方案(通用3篇)下一篇:保密工作要点(3篇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