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贫困生感恩教育论文

2022-04-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感恩是全人类共同推崇的精神美德。近年来,国家、社会、学校对贫困生帮扶的力度逐年加大的同时,受助学生群体中也不可否认地出现了“感恩缺失”的现象。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并阐述了感恩教育的目标及实现途径。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高职贫困生感恩教育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职贫困生感恩教育论文 篇1: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思考

摘 要 目前,高职院校贫困生群体中存在不知恩、不感恩、不报恩、不施恩等感恩意识淡薄的现象,而感恩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贫困生思想教育的切入口。本文从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个人心理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导致贫困生感恩意识淡薄的原因,并针对当前形势,提出了进行贫困生感恩教育的对策建议,即要突出一个理念、遵循两个原则、坚持三个结合及构建四个体系。

关键词 贫困生 感恩教育 对策分析

Gratitude Education of Poor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WANG Li

(Wuhan Railway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Students Essence, Wuhan, Hubei 430205)

Key words poor students; thanksgiving education; countermeasure analysis

感恩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有利于培养贫困生健全的人格,有利于促进贫困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加强和谐校园的建设。感恩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只有抓好了感恩教育,才能培养大学生尤其是贫困生的感恩意识,促进广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1 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意识淡薄的表现

1.1 不知恩

资助不仅是以物质赠与为媒介的社会活动,更是传递关爱、交流情感的心理互动。在这一互动过程中,受助者得到物质支持和精神鼓励,同时资助者也会因受助者的感激而得到精神回报。但部分贫困生在接受资助时不知恩,没有把得到的帮助当作恩惠来看待,反而认为得到国家、学校或社会的资助是理所应当的。这种不知恩的行为让资助者得不到精神回报,资助信心降低,进而对资助活动造成影响。

1.2 不感恩

近年,国家对贫困生的资助力度不断加大。贫困生既可以享受到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还可以享受到学校和社会的资助。但对于这些帮助,部分贫困生却缺乏感激之情:嫌资助金额太少,埋怨学校和老师;因资助名额有限而“争当”贫困生,甚至故意伪造相关证明以获取资助;对于国家、学校和社会的资助存有“等、靠、要”的错误思想。此外,还有一些贫困生不懂得体谅父母,缺乏对父母的感恩。

1.3 不报恩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古训都告诫我们不能只索取不付出。知恩、感恩,也要用行动来报恩。而有些贫困生却对学校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挑三拣四,真正上岗后又不认真坚持劳动,给学校增添了负担。有些贫困生拿着父母的血汗钱和获得的资助款,肆意挥霍浪费,过度消费娱乐,不注重节俭。另有些贫困生在毕业工作后不及时偿还助学贷款,故意拖欠,缺乏诚信意识。

1.4 不施恩

生活中,每个人都有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应将得到的恩惠,适时施与周围需要的人。以朴实的心感恩、以诚挚的心报恩,更要以善良的心施恩。而部分贫困生却缺乏社会责任感,不懂得奉献。他们往往以我为中心,只想到和看到自己的感受和利益,却很少甚至不考虑他人;只希望别人来关照自己,却极少在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对学校组织的志愿活动、爱心活动表现得漠不关心,参与积极性不高。

2 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

2.1 社会环境因素

当代大学生基本都是“90后”,他们的成长正值我国社会转型期,伴随着市场经济繁荣而来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个人主义等负面思想侵入了校园,部分贫困生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思想和行为日益功利化、盲目化。此外,部分传播媒介(尤其是网络媒体)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越来越泛娱乐化,为了博人眼球,甚至突破道德底线,传播一些负能量信息。这些消极影响,慢慢消磨了部分贫困生的意志,使得他们过于追求自我和贪图享乐,缺乏责任感,弱化了对传统美德的学习和传承,感恩意识不断淡化,感恩行为不断减少。

2.2 学校教育因素

首先,学校对贫困生感恩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缺乏组织管理、系统研究及有效实施,且较多人认为实施感恩教育只是思想政治教学部门和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事情,没有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感恩教育格局。其次,学校关于感恩教育的相关课程缺位,往往只是通过讲座、典型报告会等形式进行。再次,对贫困生经济帮扶的重视程度大于对这一特殊群体心理状态的研究、抚慰和调整。此外,贫困生认定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管规则,导致少数学生采用不诚信的手段企图获取国家奖助金,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贫困生对资助行为的感恩动力。

2.3 家庭教育因素

“90后”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长辈们的过度呵护使他们养成了任性、占有欲强、自我中心的坏习气;家庭往往包办了孩子生活的一切事务,使他们缺乏自主性、判断力和适应力。这种过分宠爱和无私奉献将孩子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在无形中淡化。而且,为了改变贫困现状,父母往往将自己的期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过于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健全人格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甚至,部分家长自身也没有做好榜样,这对孩子感恩意识的形成是极为不利的。

2.4 个人心理因素

迫于经济压力,贫困生易出现自卑、敏感、软弱、忧郁等消极心理和情绪,认为外界的帮助只是出于同情和怜悯,自己接受资助也是迫于无奈,内心很难产感恩之念;由于缺乏自信,贫困生会自我封闭和远离群体活动,渐渐形成的人际关系障碍会使他们羞于表达或不知如何表达感恩之情;部分贫困生不能正确面对贫困现状,把此归因于社会不公、命运不佳,对条件优越的同学易产生嫉妒心理,而贫困生往往自尊心很强,部分贫困生会不顾承受能力,“打肿脸充胖子”,以掩饰自己经济或其他方面的不足,故而没有感恩之行。

3 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对策分析

3.1 突出一个理念

贫困生感恩教育应当以“助困育人、润泽生命”为理念。感恩教育既是道德教育,也是一种情感教育、价值观教育,其目的是通过感恩教育来引导和培养贫困生的感恩意识,使他们能够自觉接受和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并欣然地以感恩的心态来回报他人和社会,让感恩成为自己生命中最基本的为人准则。

3.2 遵循两个原则

贫困生感恩教育应当遵循“以人为本”、“关爱为先”的原则。感恩教育应立足于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贴近学生实际,贴近日常生活,注重教育的实践性;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他们是感恩教育的主体,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主体。同时,贫困生更迫切地需要他人的关爱,尤其是心理关爱,在对贫困生进行经济资助时,更应倾注足够的心理关怀。关爱是人的秉性,感恩是爱的延续。

3.3 坚持三个结合

贫困生感恩教育应当坚持三个结合。一是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课堂教学侧重于让学生识恩知恩,形成初步的感恩意识和基本的感恩技巧,而感恩、报恩、施恩的行为与习惯则需要在课外活动逐步养成,两者各有侧重又相互作用。二是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中华民族拥有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道德文化,在引导学生学习弘扬传统美德时,应该与时俱进,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新时代主题。三是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在贫困生感恩教育这个系统工程中,学校、家庭和社会都担负着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贫困生感恩教育应以家庭教育为基础、学校教育为主导、社会教育为依托。

3.4 构建四个体系

一是组织体系。学校应高度重视全院学生的感恩教育,尤其是贫困生感恩教育,应把感恩教育纳入德育的整体规划中,成立感恩教育工作小组,以党政一把手为组长、相关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组员。各部门统一规划、齐抓共管,把感恩教育同价值观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诚信教育等联系起来,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整体优势、全体教职工的育人功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感恩意识。同时,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做到感恩教育有章可循。

二是活动体系。学校应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感恩教育活动,加强学生的感恩体验,在校园里营造浓厚的感恩教育氛围,推进感恩教育进班级、进宿舍、进社团、进头脑。譬如,以节日为切入点,既可利用西方的“感恩节”“父亲节”“母亲节”,也可赋予我国的“中秋节”“清明节”“国庆节”等以“感恩”的内涵,开展“心怀感恩,与爱同行”主题教育活动;开展“爱心存折”活动,鼓励贫困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进行公益活动、做志愿服务,按照奉献时间转化成精神货币,存入爱心存折,并把精神货币作为贫困生评优评先的参考指标之一,表现优异的,在全校范围内表扬和宣传其感恩行动;依托学生社团、学生团支部,开展感恩征文、情景剧、主体辩论赛等活动。

三是教学体系。学校应增设感恩教育课程,将感恩教育纳入“两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课程体系之中,并保障实施;主要内容包括对国家、社会和学校的信赖与热爱,对父母的理解与孝顺,对师长的尊敬与感激,对他人的真诚与关爱,对自然的亲近与爱护,对生命的敬重与珍爱等;注意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将感恩教育贯穿于基础理论课程与专业课程中;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教学队伍;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案例法、讨论法、活动法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四是评价体系。学校应建立健全科学的感恩教育评价体系,按照时间维度和发展阶段,细化评价目标、纵横交叉对比,对感恩教育的实施情况实事求是地进行总结、评价、反思、调整和改善,提高感恩教育的实效性。同时,针对学生也要有相应的感恩评价机制,对知恩图报的美言善行给予褒奖,在建立评价体系时,应该把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把思想引导与利益调节相统一,在实践中体现道德准则,为学院感恩教育工作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

参考文献

[1] 陶志琼.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教育科学,2004(4).

[2] 周元明.刍议高等学校的感恩教育[J].江苏高教,2007(1).

[3] 朱飞,李萍.基于资助平台的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实践路径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9(11).

[4] 陈驰.美国的感恩文化及其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2).

[5] 马俊.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淡薄原因及对策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0).

作者:王荔

高职贫困生感恩教育论文 篇2:

新时期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思考

摘 要: 感恩是全人类共同推崇的精神美德。近年来,国家、社会、学校对贫困生帮扶的力度逐年加大的同时,受助学生群体中也不可否认地出现了“感恩缺失”的现象。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并阐述了感恩教育的目标及实现途径。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贫困生 感恩教育

1.前言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中就有“吃水不忘挖井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知恩图报,善莫大焉”、“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等关于感恩的古训和典故。西方很多国家有“感恩节”,流传着诸多的感恩美谈。感恩是为人之本,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全人类共同推崇的精神美德。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贫困学生人数也越来越多。国家对高职院校用于助学的财政拨款逐年增加,社会上也有不少爱心人士、民间机构和企业对在校学生或进行慈善捐赠,或设立各项奖助学金,学校更是加大力度,认真落实和完善“奖、勤、助、贷、补、减、免”等针对贫困生的一系列帮扶政策。很多贫困生顺利完成了自己的学业,并能怀抱感恩的心努力工作,积极地回报国家、社会和家庭。但一部分贫困生却表现出自私、冷漠和无情,如:看不起含辛茹苦把自己拉扯大的父母,抱怨他们没有能力给自己创造优越的条件,不懂父母的养育之恩;漠视学校和老师的教育之恩;不珍惜国家、社会、学校、他人的无私帮助,把这些当成是理所当然的,不拿白不拿,拿了也是白拿,更有甚者编造种种名目来骗取更多的资助以供自己挥霍等,这部分学生不知恩、不识恩、不懂得感恩、不知如何报恩,这就是“感恩的缺失”。

2.高职学生感恩缺失原因

2.1家庭教育的缺憾。

天底下父母对儿女的爱是最无私的,很多贫困家庭的父母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不求任何回报,他们不愿意让孩子了解自己的艰辛和家庭的压力,与子女之间缺乏沟通,结果助长了孩子的自私自利,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孩子的感恩意识,使他们习惯索取,不懂回报。一些父母为了生计日夜操劳,有的外出打工把孩子留在家里读书,一心赚钱为孩子,认为只要小孩成绩好,其他都不重要,忽视了对孩子思想品德的教育,尤其是感恩意识的培养。另外,一些贫困家庭父母由于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自身素质不高,在某些方面没能给孩子树立好的学习榜样。

2.2学校教育的欠缺。

随着高校的扩招,贫困生的比例不断加大,国家、社会对贫困生的关注越来越多,高职院校只能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贫困生的认定及其帮困体系的建立和运作上,而无暇顾及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导致资助与感恩教育不同步,学生感恩意识淡薄。因而,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乏,部分根源于学校德育的疲软。多年来,我们的教育更多的是在关注升学率和就业率,教学成绩成了学校的惟一追求,甚至主宰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在这一价值取向的影响下,育人变得微不足道,普遍的情形是感恩教育在中学、大学校园中被忽略甚至被遗忘了,感恩教育很难实质性地进入中学、高校教育教学范围,这对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极为不利。

2.3社会因素的影响。

在经济社会的大潮下,随着媒体力量的快速发展,各种思潮冲击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个人主义、拜金主义腐蚀着学生的思想,虚拟世界的沉迷造成对现实人情的冷漠,这样导致一些贫困生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淡漠、感恩意识缺失、人际关系日益“陌生化”等。

2.4贫困生心理的缺陷。

大部分贫困生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成为经济、精神上的“双困生”。随着社会财富的快速膨胀,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加上现实社会中存在一些不公现象,使一些贫困生把各类资助认为是他们应得的,是社会对他们的“补偿“。目前,我国的慈善事业和社会救助体制还不够健全,一些贫困生在获得帮助的同时,自己的隐私被公开,甚者一些人被用“书面契约”形式来表达感恩,这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不愿感恩。还有一些贫困生怀有一种自卑的逆反心理,不愿感恩。

3.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目标及措施

“感恩”与“感恩教育”有所不同,感恩是个人对自然、社会和他人所给予的恩惠和帮助由衷认可并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或行为。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也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生命教育。①我认为,对高职贫困生实施感恩教育,最终要实现的目标就是通过感恩教育,让受教育者能知恩、识恩、懂得感恩及如何去报恩。其具体措施有:

3.1加强传统美德教育。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借得大江千斛水,研为翰墨颂师恩”等古训佳句,传统文化中的感恩文化,通过长期的历史沉淀、保存、延续,对我们今天的文化思想、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形成和内化都有着重要影响。通过传统美德教育,大学生不但自觉感恩报恩,而且唾弃现实生活中那些“知恩不报”或“恩将仇报”的行为,这无形中对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在中西方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感恩要素,它对社会关系的调和、个体道德品质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教化功能。江泽民同志曾说过,高等学校是优秀民族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借鉴的桥。因而,继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兼顾世界上先进的、进步的文化成分,梳理出传统文化中的感恩文化精髓,促进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理性回归是大学生感恩意识培养的切实之举。

3.2关注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

由于地区差异、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原因,在同一所校园读书的学生生活状况有时差异很大,贫困学生长期物质生活匮乏,容易产生自卑、敏感、麻木、冷漠、封闭等种种不良心理。对于种种帮助他们可能会觉得是迫于无奈,更多的可能是一种“冷漠式的接受”。因此,高校首先要建立完善专业的高校心理健康维护机制,加强贫困学生的团体心理辅导,针对个别情况要对其进行心理引导以及做好心理咨询。其次,要有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同学间不互相攀比,提倡勤俭节约,同学间要相互关心,老师要学会对贫困学生进行心理引导,让他们学会以正确的心态对待资助者,学会感恩,用精神上的富足、心理上的健康弥补物质上的缺失,消除他们的自卑感。

3.3加强大学生德育体系建设及创新,教会学生识恩、知恩。

感恩意识是一个人素质、思想品质的体现,让学生学会感恩是德育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的。高职院校应该把感恩教育置于大学生道德教育体系中,让感恩教育与世界观教育、人生观教育、价值观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等紧密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树立以适度的感恩意识、正确的感恩方式、正当的施助心态等为主要内容的感恩观,以心理健康教育促进良好的感恩心态的行成,不断提高感恩教育的效果。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对世界、人生有怎样的认识,便会有怎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如果一个人不能识恩、知恩,那就不可能感恩。感恩的前提是识恩、知恩,所以,感恩教育应首先让学生认识到他们所获得的一切并非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应该唤醒他们的内心世界,让学生体会国家、社会对他们的关爱,父母的艰辛无私,认识到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社会和他人的帮助,让他们学会重视、尊重和感激别人对自己的付出,知恩图报。一方面,要引导大学生知恩图报,但不必因为他人施恩于自己而时时处处思索报恩,把报恩变成个人的终生负累,这样容易导致知恩图报的畸形化,扭曲感恩的意义。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理解不能帮助自己的人,体谅他人的难处,不能因求助不得而记恨于心。

3.4营造良好的感恩环境,促进学生感恩品质的内化。

学生所接触的环境包括社会、学校、家庭等方面,社会大环境感恩氛围的营造需要国家、社会乃至全人类的努力才能实现,但是只要学校给予足够的重视,师生付出足够的努力就可以在校园中营造一个良好的感恩环境。首先,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培育学生的感恩意识。高校辅导员应将感恩教育纳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将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进行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感恩意识。辅导员、专业教师应该身体力行,常怀感恩之心、仁爱之心,自身充满人文关怀,为困难学生排忧解难,让学生备感关爱与温暖,从而使学生常怀感恩之心,学会主动关爱他人。其次,学校开展感恩教育应以学生为主体,不能喧宾夺主,让学生亲身去体验—感悟—感恩,努力探索从学习到辨识、感悟、践行、建构的感恩培养模式,真正激发学生内在的主动的感恩情怀,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感恩教育的实际效果。最后,高校感恩教育应该坚持长期化,感恩教育目标是个体终身品质的养成,不能只重短期效果,而需要长期引导、感化,促进教育对象的内省和自律。

开展大型团体感恩宣讲与设计新颖、形式多样的感恩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近年来,邹越教授以“爱祖国、爱老师、爱父母、爱自己”为主题的演讲,感染了大江南北成千上万名大、中、小学学子,使他们记住了做人要爱自己的国家,感恩老师,孝顺父母,真心对待身边的人和事。学校应该寻找机会开展这样的演讲活动,加强师生及家长的情感互动,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怀。学校教育者还要善于利用国家、社会、个人等关爱与帮助贫困学生的活动,通过精心设计、周密部署,有创意地对贫困学生开展各种主题感恩教育活动,其形式可以有:发表感恩宣言、感恩演讲、写感恩家书、感恩图片征集展览、系列影像作品展、感恩征文,以及对身边有困难的人开展帮助活动、救灾捐募活动,开展具有特色的主题班会,组织毕业时为母校留下什么的讨论,等等,这样更能触动众多贫困学生心中的情感之弦,使他们在活动过程中体验感恩,学会感恩。但感恩教育不能脱离现实,绝不能走向理论说教或形式作秀,更不能追求所谓的“书面考试”过关,在方法和手段的选择上,我们要做到感恩教育方法的综合运用,让感恩教育过程中的体验、移情、理解、对话、反思诸环节成为统一的过程,只有这样,感恩教育的成效才能是恒久而深刻的。

将感恩教育融入社会实践,使学生养成相应的优良品德和行为习惯。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到孤儿院和养老院献爱心、参与暑假社会实践及专业实习服务城乡等活动,把感恩意识转化成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实际行动。只有把感恩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使大学生对感恩教育的认识从感性层面上升到理性高度。学校可以以母亲节、教师节、感恩节为契机,开展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等活动,在校园内营造浓厚的感恩氛围,最后要说明的是,感恩教育仅仅依靠学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社会、家庭也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我们要把感恩作为全社会所推崇的美德与善行,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刊和互联网等大众传媒的导向作用,营造识恩、感恩、报恩、施恩的良好社会风气。

注释:

①陶志琼.关于感恩教育几个问题的探讨[J].教育科学,2004,(8).

参考文献:

[1]罗丹.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培养的途径[J].青年科学,2009,(11).

[2]兰军瑞.对当代大学生实施感恩教育的必要性及对策[J].中州学刊,2006.5,(3).

[3]渠东玲.高校大学生感恩心理的缺失与教育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08,(9).

作者:朱全飞

高职贫困生感恩教育论文 篇3:

高职高专贫困生感恩教育方式的探索

引言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上每一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准则。高职高专院校的贫困生面临着学费、生活费用短缺的困境,往往因为无力承担高昂的学费,才放弃进入本科院校的学习机会,选择来高职高專院校学习。尤其是浙江地区的高职高专贫困生,周围的同学经济情况普遍比较好,这就会让他们产生自卑、封闭等不良心理。目前,国家对高校贫困生的补助力度很大,基本能解决贫困生的在校生活困难,但是有部分受助学生觉得这是理所当然,不懂得感谢政府、感谢国家。感恩意识的缺失对和谐社会的构建、高职高专贫困生完美人格的塑造、高职高专贫困生的成长、成才具有很大的危害性。要让学生富有感恩意识,用实际行动来报答父母、老师、社会时一项复杂的工作。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应该要重视贫困生感恩意识教育,要结合教育资源,遵循教育规律,让学生学会感恩。

作者:孔瑜

上一篇:教师工作报告3篇下一篇:员工工作报告(通用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