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价值观德育影响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心理阻抗是大学生价值观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产生的根源在于大学生现有认知与社会互动发展之间的矛盾、个体需求与社会供给之间的矛盾、个体接受习惯与施教手段之间的矛盾、个体多样性与目标统一性之间的矛盾。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学生价值观德育影响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学生价值观德育影响论文 篇1:

浅谈高中学校体育隐蔽性课程对学生德育价值观的影响

【摘 要】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在对中学体育课隐蔽课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高中体育隐蔽课对学生德育价值趋向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师表形象中的德育价值,学校体育传统与风气中的德育价值,体育教师工作作风中暗示的德育价值,体育课常规教学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引导,体育赛事中暗含的审美情趣等。

【关键词】中学学校体育 学校体育隐蔽课 学生 德育价值

学校体育隐蔽课程是指在学校范围内,按照教育目的和学校体育目标,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经过规范设计的体育文化要素的整合。学校体育课程可以分为显性课程和隐蔽课程,体育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一起构成了完整的德育价值体系。体育对学生德育的影响包括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通过显性课程,对体育课的组织与创设,来培养学生不怕困难、顽强、团结和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另一方面,体育隐蔽课对学生的德育品质更具有渗透性,它通过物质文化要素和精神文化要素相互整合,来实现隐蔽课的德育功能。体育隐蔽课从本质上看是一种价值性的影响,它的优势在于它的作用方式是间接和潜在的,具有诱导特性。高中学校体育隐蔽课对学生德育价值趋向的影响主要表现下面几个方面。

一、师表形象中的德育价值

师表形象的德育价值具有一定的行为性,主要是指体育教师的行为影响,包涵着行为的思想情感性、伦理道德性、知识品位性、智慧能力性等,是以其外延的行为来评价的。体育教学和一般教学有所区别,它是以操作行为、身体、心动与课堂指望相适应的身心互动为特点的一种社会性活动,并要求体育教师把内心的精神境界外化在身体行动上,进而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即“身教”的影响。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与人为善,先人后己,平易近人,关心、爱护和体贴学生等,是形成体育教师威信、敬佩的基本力量。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格罗康等人早就主张心灵美与身体美的谐和一致是最美的境界。这里的身体美就包含着体育教师身体动作的姿势美和姿态美,同时也是体育教师心灵美的直接反映。体育教师的行为里隐含着一定的思想、品德因素,因此,只有内心和外表统一、一致时,才能构成美好的品德形象。

二、学校体育传统与风气中的德育价值

学校体育传统与风气是学校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因素之一,它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氛围与环境,是师生员工共建的一种校园文化,是校风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环境对人的影响是重要的,学校体育传统与风气作为一种良好的体育氛围,对学生能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心理学角度看,如果一个学校形成了良好体育传统与风气,它能够形成该校集体的心理定势。有研究认为,人的态度在群体中存在着类化现象,无论是理想、价值观念,还是个人行为都会受到群体中他人的影响。因此,学校中多数人对体育的态度,必然成为影响所有成员的巨大力量,甚至能使原先体育态度淡漠的人转变态度。

三、体育教师工作作风中暗示的德育价值

教师的工作作风也影响学生的个性品质的发展。一些研究表明:放任、专制、民主的三种教育工作作风所产生的效应各不相同。所谓放任作风,指教师采取的是一种被动的、不介入的姿态,课堂上没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允许学生为所欲为,造成了课堂教学的无组织、无结构的放任自流状态。在这种作风下,不受教师的任何约束、人际间冷漠、互不关心、精神不振、班级涣散、学习不佳。所谓专制作风,即课堂上完全由教师说了算,根本不听取学生的意見和要求,强制学生执行教师单方面的决定,完成教师布置的各项任务,否则学生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在这种作风下,学生对教师或阳奉阴违,或逆反抗衡,或表面惧怕而服从,依赖性大,独创性差,缺乏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所谓民主作风,即教师讲民主,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努力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课堂上的教学内容、要求、方法和步骤都是在充分考虑了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制定的,并且能在课堂实施过程中,根据学生不断反馈的信息随时加以调整。课堂里,听到的不是教师的呵斥,而是循循善诱的启发诱导;看到的不是僵局和苦恼,而是师生之间心领神会的微笑,看到的不是学生在学习中的挫折情绪,而是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成功的情绪。在这种作风下,学生责任感强,学习兴趣盎然,有信心;同学之间团结互助,自觉遵守纪律;并在学习中努力合作,积极探究,创造性的进行学习。

四、体育课常规教学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引导

体育课常规教学本身就包含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首先,在教学中,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遵守课堂纪律,讲解遵守课堂纪律的重要性,使学生养成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其次,在体育教学中还要把品德教育同教学条件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爱护器材、爱护公物的品质。再次,学校体育课的中都包含着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高尚情操的内容。因此,在学校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体育教师应该把这些内容渗透于其中。还有学校体育教学一般都在室外进行,容易受气候、场地、器材等客观条件的影响。教学条件和环境好坏对学生的思想和情绪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五、体育赛事中暗含的审美情趣

审美情趣的开发体育和美育都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过程中包含着诸多美育的因素,如运动的形式美、体态美、动作美、精神美等,教师要善于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引导学生发现美,激发学生创造美,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鉴赏和表达能力。美育的教育可以来自教师和运动项目本身。言传不如身教,体育的特点就是通过身体活动进行教育,教师是学生首先感知的对象。如果教师展现给学生的是健康匀称的体魄、恰如其分的语言、大方得体的仪表、优美端正的姿态、熟练协调的示范动作等,就能使学生从中感受到美,激发起学习、模仿的欲望。在各运动项目的教学过程中,除了必要的理论传授,教师还可以借助报刊、图片、电视、网络等手段,向学生展示优美高超的动作技术,讲述体坛名将拼搏的事迹,引导学生感受美、鉴赏美。

参考文献:

[1]姚蕾.对体育隐蔽课程与体育显性课程关系及其内容的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4):514-5.

[2]姚蕾.我国体育隐蔽课程体系的理论构建[j].体育科学,2001,21(4):23-26.

[3]赵栩博.广州市中学体育隐蔽课程现状的调查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24(1):110-112.

[4]姚蕾.对我国三城市中学体育隐蔽课程实施现状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8):1085-1087.

作者:王永建

学生价值观德育影响论文 篇2:

心理阻抗视野下大学生价值观社会化路径

摘 要:心理阻抗是大学生价值观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产生的根源在于大学生现有认知与社会互动发展之间的矛盾、个体需求与社会供给之间的矛盾、个体接受习惯与施教手段之间的矛盾、个体多样性与目标统一性之间的矛盾。要想消除和降低心理阻抗推进大学生价值观社会化,必须坚持尊重和突出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以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和价值观形成规律为前提;注重价值引导,以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知和情感认同为关键;由显性转变为隐性,扎根现实生活各领域各层次,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日常生活化为主要方式。

关键词:心理阻抗;价值观社会化;推进路径

一、心理阻抗与大学生价值观社会化的内涵

心理阻抗是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认识自我和世界时产生的一种正常心理现象。人的思想是由具体的心理活动组成的,当人的自我认识与外部世界发生冲突时,就会产生思想上乃至行为上的抵触。在教育学中,心理阻抗主要指教育对象对于教育内容所产生的抵触、排斥和反感情绪[1]。本文探讨的心理阻抗是指大学生所处年龄阶段不成熟的认知、情感、意志所产生的对价值观教育的漠视或拒绝。心理阻抗关系着大学生是否接受或者在多大程度上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否完成价值观社会化。

社会化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语言、规范、价值观等社会行为方式和人格特征,适应社会并积极作用于社会的过程[2],其中价值观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内容。大学生社会化是指大学生离开学校以后能够以社会人的角色主动适应社会规则,积极应对矛盾困难,努力实现全面发展,最终达到个人意愿与社会要求相互融合统一的过程。大学生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会面临价值观的冲突,其自身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融合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大学生社会化的具体表现。所以,我们可以将大学生价值观社会化理解为大学生在学校期间,按照社会对大学生社会角色的要求,通过接受价值观教育,提高个人的价值观认知、判断和选择能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身价值观,并外化为符合社会要求的价值行为的过程。

可见,大学生价值观社会化是一个过程性的学习和实践,既是大学生社会化的核心内容,更是当前我国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目标。对于大学生价值观社会化,当前国内学者研究的焦点大多集中于分析外部因素的影响和“工具论”的角度,缺少对主体内部因素的分析,但是我们知道“内因才是导致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所以虽然价值观教育的力度和手段不断变革,取得的实际效果却总是差强人意。因此,研究如何有效消除和降低大学生的心理阻抗情绪,对引导大学生顺利完成价值观社会化过程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大学生价值观社会化过程中产生心理阻抗的影响因素

1.大学生现有认知与社会互动发展之间的矛盾

价值观社会化得以推进是以教育对象接受价值观为前提的,而教育对象之所以能够接受教育主体传递的教育信息,从而确定与教育主体要求相吻合的教育目标,是因为教育对象具有正确认知和判断价值观的能力。如果教育对象不具备此项能力,那么必然会阻碍教育信息的有效接受。大学生的性格特征和思维方式处于从不成熟、不稳定到逐渐成熟、稳定的过渡阶段,在这个阶段他们认知标准模糊,判断能力不强,行为取向随意性和个性化比较明显,思想观念浪漫化和理想化特征比较突出,这些特质造成了他们很难理性认识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当他们无法理性认识社会上的不良现象时,就容易催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冲突,可能是困惑、抵触、压抑,也可能是反叛社会。同时,由于大学生思维发展的超越性受到社会发展的超前性影响,他们又表现出一种世俗性的成熟,这种成熟一方面促使大学生更加贴近社会生活,一方面又影响着大学生对社会现实的正确认识,进一步加剧其矛盾心理。特别是在我国现今所处的社会转型变革时期,社会生活环境纷繁复杂,中西观念文化碰撞冲突,网络信息参差不齐等等,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认知造成巨大障碍。

2.大学生自身需求与社会供给之间的矛盾

马克思认为,需求是人们行为的内在动力,是激起人们行动的普遍原因。大学生是否愿意接受社会和学校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取决于价值观教育内容能否满足学生的需求。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类共有五种基本需求,依照层次高低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只有前面低层次的需要被优先满足了才会去寻求更高层次的需要,而生理需求是最基本的需要。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目前大学生最希望解决或者改善的个人问题主要集中于就业、赚钱和学习深造方面;学习更加在意内容的效用性;最希望校园青年组织提供技能培训和娱乐活动方面的服务。从人类自身发展的角度而言,大学生的这种需求特征很容易理解,大学生处于人生历程的青年前期阶段,这个阶段充满生机和活力,同时具有过渡性和发展性,他们的发展需求可以归纳为依赖—独立—完善的过程,从幼年阶段对父母的依赖过渡到青年时期渴望个人独立,而独立中最显著的表现就是经济上的独立,因为只有经济上的独立才能保障生存,所以就业、赚钱等生存问题理所当然就成为了大学生们的迫切需求。除此之外,大学生对社交、尊重、沟通、被认可等需要也不断增强。但是长期以来高校在实施价值观教育过程中,更加偏重大学生价值观社会化的社会需要,对学生个体自身的基本需要关注不够,导致基本需要都没有满足就直接跳跃到更高层次需要,自然容易激发学生的抵抗情绪。

3.大学生个体接受习惯与价值观施教手段之间的矛盾

新时代大学生个性张扬,对自我观点的坚持、对自我感觉的重视、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对自我意愿的表达是他们的共有特征。他们比过去任何一个时期的大学生都更渴望凸显自我,他们追求自己认为对的,不轻易对他人和社会妥协,最厌烦的就是“别人告诉我应该怎么做”,反对权威和教条。当前高校价值观教育理念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不断更新,各种教育手段不断推陈出新,各种课堂形式、载体工具纷纷登上教育舞台,但是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客体化、权威化、教条化”现象并没有得到改善,仍然比较直接地追求特定价值准则的传递。引导学生相信社会价值准则的合理性,培养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并未完全成为大学生价值观社会化的目标和重心。部分学生对价值准则的遵守只因规定要求,更多的是来自于外界压力下的被动服从,这种没有审慎思考和自我内化的行为必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价值观歪曲。所以真正好的教育效果应该是帮助学生,唤起内心情感,激发行为动机,使其在理性反思中克服内心冲突、理解认同最终自覺形成坚定的价值观。此外,我国价值观教育贯穿学生接受教育的整个过程,到了大学阶段很多教师仍然“炒剩饭”,缺乏吸引力和感召力,也容易催生学生的心理抗拒。

4.大学生个体多样性与目标统一性之间的矛盾

价值观社会化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实践活动,其过程中始终还贯穿着个体多样性与目标统一性的基本矛盾,制约着价值观社会化的整个过程。所谓统一性是指价值观具有一定的指向和规范要求,不管是我国古代的“仁义礼智信”等传统价值观,还是现在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主流价值观的反映,是价值观社会化所要实现的统一要求。而价值观教育所需要面对的另一面则是个体人生的多样性,由于不同个体其遗传基因、成长环境、人生经历不同,对事物会产生不同的认识,不同人之间也会表现出不同的性格特征,这些也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价值观会呈现出多元向度和多层次的性质。大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地域,成长于不同的家庭环境,他们呈现出迥然不同的个性特征,也会产生各种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影响和制约着大学生价值观社会化。这两方面矛盾的不断产生和不断解决,正是价值观社会化实践的展开过程。

三、降低心理阻抗推进大学生价值观社会化的基本要求

1.以“人的主体性”为出发点,坚持大学生个性化发展和社会化教育的统一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人自我实现的根本目标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其实质就是坚持人发展的自由性和个性化。马克思认为,人的主体性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区别的内在原因和特有属性,其旨在说明每个人都不同于他人,在发展过程中具有内在特殊性,所以价值观社会化教育必须承认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发展。社会化教育和个性化发展绝非是两个对立的过程,社会化是参与社会和发展个性的过程,也是寻求社会与个性共同发展的过程[4]。每个大学生都是独立、自由的个人,价值观社会化正是在个人自由发展的状态下,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注重教育的人文关怀,鼓励个性潜质的发掘,允许自由个性的彰显,培养具有良好个性的个人。所以,新的历史时期大学生价值观社会化过程中,要以人性为基础,以促进人性自由和全面发展作为重要任务,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以促进大学生自身的不断完善和全面发展作为最终目标,注重大学生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实现大学生个性自由发展与社会规范的和谐发展。

2.以“人的需要”为方向,坚持大学生个体需要和社会需要的统一

馬克思认为,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需要是人一切行动的源泉和动力[5]。人的需要不仅包括本能的自然需要,也包括其他更具有价值性的需要,而且因为个人能力有限难以满足,只能依赖社会存在与社会关系得以实现,价值观社会化也是对人与社会需要满足的过程。例如,借助信息化手段构建的师生交流平台、学生交流平台,满足学生在知识、情感、心理等方面的交往需要。在过去很长一个时期,价值观社会化更多的表现是对社会需要满足的过程,突出了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及对政治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弱化了大学生个体合理的生活需要和精神需要等。例如,信息异化带来的大学生沉迷于虚拟世界不能自拔,其深层次原因在于大学生缺乏一种成熟的爱、社会的认可及真正的友情,也反映了他们不和睦的自我与他人的关系,没有妥善处理自我与他人的关系。所以,大学生价值观社会化要将社会需要与大学生自身的合理需要进行有机结合,切实解决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生活诉求及其他合理的生活发展需要等问题,激发大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价值观社会化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3.以“人本回归”为目标,坚持教育知识化和生活化的统一

所谓“人本”就是以人的幸福为本,“人本回归”是指人获得幸福的终极关怀[6]。大学生价值观社会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本回归”作为最终目标,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促进大学生的德性养成与人性完满,丰富大学生的生命质量和人生价值。首先,必须明确人是“现实的人”,不仅强调大学生作为生命本体的关注,而且也强调了人与自然、周围事物的密切联系。其次,价值观社会化必须与“现实的人”接轨,即大学生价值观社会化既要贴近大学生的实际生活,服务于大学生的具体生活,又要高于生活。在大学生价值观现状基础上提炼能体现大学生真、善、美的,开放的价值标准,同时要打造生活化的教育方式,正如美国心理发展学家科尔伯格所说:“个体价值观念的形成,只有在实际存在的人群中,才会最有效地实现,因此教育发挥作用的有效单位不是个人而是集体。”[7]此外,大学生价值观社会化的过程,除了拉近距离回应现实,同时又要拉开距离,因为距离产生美,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所以既要面向实践又要跳出实践,既面向自我又要跳出自我,既面向文本又要跳出文本,在现实的基础之上关注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大学生站在更高的角度去审视现实和自身,追求更加美好和幸福的生活。

四、降低心理阻抗推进大学生价值观社会化的主要路径

1.坚持尊重和突出大学生的主体地位,遵循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和价值形成规律,是消除心理阻抗实现大学生价值观社会化的前提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指出:“坚持联系实际,区分层次和对象,加强分类指导,找准与人们思想的共鸣点、与群众利益的交汇点,做到贴近性、对象化、接地气。”[8]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也曾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大学生作为价值观社会化的主体存在差异,那么价值观社会化的培养方式就不应该是单一或者僵化的,而应该是多样化和开放性的。例如,处在大学不同阶段的大学生,处在不同专业的大学生都具有不同的特质,那么价值观社会化的过程就应该根据学生的特质分层次分目标分方式推行。此外,个体价值观的形成其过程和阶段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他们的形成与变化既有主观心理因素,又受到客观社会环境的影响,在意识与文化无意识的反复过程中形成和发展。首先,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充满知、情、意、行的矛盾运动过程,知即认识是价值观形成的起点,情感是强化,意志起着坚持和促进作用,实践则是最终结果;其次,价值观的形成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相互交织的统一过程。人的思想观念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又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社会客观环境决定着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这是必然。同时,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会随着社会环境、生活条件和教育程度的变化而变化,处在一个动态过程中,这是偶然,所以要使价值观稳固需要较长的时间。在大学生价值观社会化的过程中,我们既要善于透过大量偶然因素从必然性上去认识和把握大学生的价值观,又要充分估计到各种偶然因素,做好应对突然变化的思想准备。最后,价值观形成还是意识与文化无意识循环往复的过程。一个人的行为从意识到文化无意识,意味着个体已将某种观念内化为自觉的行动。社会化过程其实是一个文化影响的过程[9],生活在一定文化环境中的个体,潜移默化地受到文化元素和文化氛围的熏陶,久而久之在心理上会形成一种文化的心理积淀,这种心理积淀就是文化无意识,它是一个自觉和不自觉的过程。可见,营造一个良好的、优越的文化氛围是大学生价值观社会化的有利条件,优化校园文化、校园制度、校园环境的建设,创设健康向上的校风、学风、教风,是大学生价值观社会化的积极参照对象。

2.注重价值引导,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知和情感认同,是消除心理阻抗实现大学生价值观社会化的关键

“任何个体的道德品质,都是社会中存在的道德关系、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体思想和行为上的集中反映。因而,道德品质的形成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客观基础。”[10]实践告诉我们,价值观社会化是教育对象在教育者的价值引导下自主建构价值观的过程。社会教育活动只是提供了价值观社会化的条件,作为外因并不会自动地转化为价值观形成的现实,价值观必须通过人们的自主建构才能实现,而其自主建构有赖于他们对价值理念的理解、选择、认同以至内化。所以要想实现大学生价值观社会化,在坚持尊重和突出大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必须引导他们的发展需求与社会的价值观要求产生情感共鸣、价值认同,促使其自觉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价值观。通过调查发现,当前大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差异,主要表现为“功利认同”和“信仰认同”两种模式。“功利认同”模式就是大学生是否认同或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取决于大学生客体的“功利预期”,即客体需要能否得到满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否“有用”。人类追求价值,最普遍、最根本的意义就是追求功利,任何思想的形成都是受利益驱动和价值参与的,只有符合自己的利益需要才会得到普遍认同。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的个人需要相衔接,可以将其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的突破口,作为价值认同的初级阶段。市场经济的世俗化和功利化造就了如今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功利目的,他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注重“实在”与“实用”,所以应研究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全过程,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融入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让学生在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后能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信仰认同”模式则是大学生在信仰上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且积极追求和自觉践行,拥有较强的稳定性,从“功利认同”到“信仰认同”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内在途径。当学生拥有积极的情感体验以后,要重点引导他们从感性经验向理性认知过渡,从“功利认同”向“信仰认同”转变。理性认知是对认识对象基本内涵的深刻把握,它具有抽象性和确定性,是实践的深层动因。加强理性认知就是要深化对认识对象内在逻辑和内在结构的科学把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蕴含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激发大学生对这种价值观念的崇敬和信念。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知,必須积极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批判思维,理性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意义,批判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危害,完成从情感认同到理性认知的过渡,从利益认同到价值认同的发展,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与自信。例如,引导大学生进行价值辨析,以道德认知要素为切入点,以现实生活中具有道德意义争议的事件为导入,通过开放性的道德讨论,引导大学生进行价值分析、价值论证,激活大学生的价值意识,促使大学生掌握推理技能、积累选择经验、发展理性思维,增强价值评判与选择能力,让学生在认知碰撞中体悟价值观,形成价值信念。

3.由显性转变为隐性,扎根现实生活各领域各层次,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日常生活化,是消除心理阻抗实现大学生价值观社会化的主要方式

大学生价值观社会化的本质属性在于将价值观内化于学生,并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社会生活中践行。将理性的道德精神遍布在自然的教育环境中,把抽象的理论寓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隐蔽性与暗示性相结合,间接性与渗透性相结合,体验性与分享性相结合,极易强化教育对象对其中目标的认同[11]。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指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脱离学生实际生活的价值观教育内容最终只会沦为教条化、机械化,必将导致教育低效。所以价值观教育必须扎根于现实生活,以生活为中心,联系学生的实际需要,回归学生的现实生活,使大学生在开放的现实生活环境里完成价值观的熏陶和感染,切实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知识化与生活化之间的矛盾。但是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具有理论性和抽象性,与日常生活发展的实用性和经验性存在着本质上的不同,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日常、生活化面临极大的困难。

要想解决这些困难,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要迎合大学生的现实诉求。日常生活的实用主义倾向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否真正深入人心的前提在于其是否为人所“需求”,而为人所“需求”的关键恰好就在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日常生活的现实诉求中[12]。例如,直面大学生热切关注的现实热点和社会焦点,针对他们所关注的问题,从日常生活的现实诉求角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探讨解释,既要讲清怎么看,又要说明怎么办,把党和政府的政策措施讲清楚,让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并服务于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有利于实现自身利益。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中才会真正成为有生命力的存在。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符合大学生的认知习惯。让大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以后,如何让大学生真正理解、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天边不如身边,道理不如故事,把基本原理变成生动的道理,让根本方法变成管用方法。”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认知偏重于简洁、直接、易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务必具体化,理论表达务必大众化,陈情与说理相结合,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落脚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养成。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可以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事情多如繁星,只要注重和利用好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件,就可以一点一滴地让大学生从具体而细微的变化中深刻体会到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带来的校园生活改善和个人提升,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认同。需要注意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脚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不是要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保持完全吻合,也不是大学生日常生活的简单再现与不断重复,更不是对学生生活旨趣与价值追求的迎合与附和,而是必须要高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实现对日常生活的超越,让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实践积极自主地思考、体验、探索和领悟生活,真正洞察和明晰自我发展的价值愿望和人生旨趣,并做出更有利于自我本性发展的选择,建构更好的生活,追求更值得过的生活。第四,充分利用大学团学协组织等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基础。社会实践能够促进知情意行的相互转化,实现知与行的统一。大学生参与群团组织的实践活动,也是了解人际关系法则、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维护组织权威、信守组织行动规范的最佳锻炼过程,是学生个体公民性的成长和彰显,有利于推动他们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过程。因此,充分激发大学团学协组织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精神正能量和正牵引作用,切实引导大学生在参与组织活动中将人生发展目标与社会价值取向精准对接起来。此外,还应大力拓展价值观的社会实践渠道、增加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鼓励大学生走出校门、融入社会,使价值观社会化活动植根于社会的土壤之中。例如,各高校可以结合本校实际和专业特色,组织大学生围绕社会热点问题等开展调查型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普通群众所思所想所盼;鼓励大学生深入社会基层等开展宣讲型社会实践,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和形式宣传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围绕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开展服务型社会实践,在奉献他人、服务社会中升华自身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与理解。

作者:周娇

学生价值观德育影响论文 篇3:

网络时代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的培养路径研究

摘 要:本文对网络时代背景下加强大学生价值观培养的意义进行了阐释,在分析大学生价值观培养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基础上,从构建价值观培养的多元协同体系、构建价值观为导向的考核评价体系、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创新等三个方面对价值观培养路径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网络时代;价值观;路径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大学生的价值观状况关系党和国家的未来。在网络时代背景下,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日益成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具有较高知识文化水平的大学生是运用互联网的重要群体之一。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加、与外界交流的方式增多、受外界的影响程度增强,这些因素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重要影响。互联网所构成的虚拟世界已经和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日益突破虚拟的边界,成为大学生价值观培养需要重视的现实问题。如何适应时代发展的变化,科学培养和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网络时代背景下加强大学生价值观培养的重要意义

(一)适应网络时代的复杂现实环境

1.在网络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和网络紧密相连,网络日益成为大学生和外界沟通交流、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网络世界是丰富多彩的,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和资源,在网络中大学生接触到各种观点和观念、文化和习俗,获取来自各方面的知识和信息。但网络正如一枚硬币,亦有正反面,网络信息的大量传播以及网络信息内容的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严重影响。2.在网络环境中,面对各种信息,大学生的判断和选择能力存在不足;面对各种有害信息,大学生的抵御能力匮乏。而大学生经常处于这种复杂的网络环境中,网络信息对大学生的思想潜移默化的产生影响。因此,在网络时代背景下,要适应时代要求,积极面对复杂环境,加强大学生价值观培养,网络时代的复杂环境是加强大学生价值观培养的客观要求。

(二) 应对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渗透

1.隨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同时,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西方国家对我国在文化领域、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持续进行。在网络时代背景下,西方国家重视通过网络手段加强对我国青年特别是大学生的思想渗透,用西方价值观影响中国青年。2.在网络信息中,西方的资产阶级思想和观念、生活方式等信息及西方的价值观通过各种网络形式对我国大学生进行传播,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严重负面影响。西方国家通过网络形式对我国大学生进行"西化",把嵌入西方资产阶级价值观的信息通过各种网络信息形式进行传播,诱导我国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西方价值观念。因为西方国家运用网络形式对我国青年进行思想渗透的方式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对加强我国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危害较大。

(三)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1.随着我国加快推进市场经济的进程,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提升了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市场经济在我国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同时,存在过分强调经济发展的现象,在思想方面的教育存在不足。在我国各个地方普遍存在重视经济发展、忽视精神文明建设的现象,在思想及意识形态领域的教育和引导匮乏。在这种忽视思想教育的环境下,严重影响青年特别是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形成。2.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社会转型的加速推进,社会深层次矛盾逐步显现、社会群体利益分化、价值观趋向多元化。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大学生的价值观选择面对复杂的现实环境,对我国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形成造成一定影响。

二、网络时代大学生价值观培养面临的突出问题

在网络时代背景下,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培养是一个新的课题,在对大学生价值观培养的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笔者认为,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

(一)在价值观教育重要性方面认识不足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价值观的状况关乎国家的未来。培养具有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大学生,才能为国家输送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和培养方面,虽然相关专家学者和高校都在积极努力,但社会各界对大学生价值观培养的重要性还未予以高度重视。1.在学生个人意愿方面,在高校并轨改革之后,高校学生就业采取自主择业的方式,使学生和家长把在高校学习的重点放在与工作相关的课程之上,主要集中于专业课和英语的学习,政治理论课却在大学生心中没有得到足够重视;2.在高校教育方面,高校在就业指标考核体制的约束下,缺乏对政治理论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对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投入不足,部分高校在政治理论课堂教育方面属于薄弱环节;3.政府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缺乏行之有效的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支撑制度体系,缺乏有效的资金和政策支撑。

(二)在价值观培养方面缺乏社会环境支撑

在网络时代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受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企业、家庭、高校等社会多方协同合作,才能完成。但是,当前,大学生价值观的培养主要通过高校进行教育培养,但仅仅依靠高校本身,还是不够的。1.当前情况下,高校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等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和培养具有长期性特征,效果短期难以显现;但同时,高校就业率是考核一个高校的重要指标,一些思想政治方面的社科类专业在就业指挥棒的调节下,甚至被限制或停止招生;2.学生家长因为知识水平和认识水平的限制,在价值观培养方面作用没有得到发挥;3.在企业方面,相关就业单位用人导向存在盲目性,相当部分的用人单位更加重视英语和专业课学习,特别是很多单位把英语成绩作为硬性资格条件,缺乏对价值观等思想政治方面素质的考量。网络媒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乏持久和有效的宣传,网络媒体充斥着大量娱乐信息,客观上助长了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风气,不利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培养。

(三)在价值观培养方法方面缺乏创新

当前,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普遍使用网络,接触外界信息渠道广、信息获取速度快,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很难对他们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在我国高校中,广大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为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一直在培养方法方面进行努力探索,但在大部分高校中,缺乏对网络时代特征的认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然在很大程度上沿袭以前的教育方法,主要采取课堂教育的方式,在政治理论课堂教育中,政治说教意味较为浓厚,缺乏贴近大学生实际的政治教育内容,也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失去吸引力。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考核方面,一般采取开卷或者闭卷的笔试考试。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他们而言更多考察的是记忆能力,而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相去甚远。因此,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实效性,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

三、培养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路径思考

(一)建立价值观培养的多元协同体系

在网络时代背景下,仅依靠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封闭式的教育,是不能完成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培养重任的。通过利用网络手段,大学生接收到社会各个层面的信息,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因此,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培养也需要政府、社会、高校等多元主体有效协同。1.政府要加强对价值观培养重要性的认识,在资金、人才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通过完善制度等措施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和培养提供制度保障,有效利用现有爱国主义等教育基地进行价值观教育;2.社会各界要增加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培养的支持力度,用人单位要改变单一用人导向,完善包括价值观等思想政治理论素质方面在内的复合型用人导向制度,相关网络媒体应主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网络上积极传播正能量,相关团体和社会组织应多开展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活动,营造培养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良好社会氛围;3.高校应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作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的发展,加强对校园网络媒体的规范和引导,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重视思想政治方面的课堂和课外学习,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

(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创新

在网络时代背景下,高校在价值观教育和培养过程中,须不断在方式、方法上面进行创新,要敢于突破常规,勇于与时俱进。1.加强对网络的运用,构建与学生进行交流的平台,通过微博、论坛、飞信、QQ群等方式与大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建立和大学生进行交流的网络渠道,通过构建网络交流渠道,协助进行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教学;2.运用网络手段促进思想政治教学方式的完善,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最新网络信息,合理使用网络图片、网络流行语、网络视频等辅助教学,把网络上大学生关注的焦点社会话题引入课堂,进行讨论,引导大学生正确分析社会问题,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吸引力;3.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质考核方面,改变单一笔试的考核方式,建立包含笔试、网络形式的实践测试及其他形式在内的复合考核体系,除笔试之外,可以按照一定比例加入网络形式的测试,可以通过组织学生网上讨论、制作网络视频、撰写网络征文和日志、感悟等各种形式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方面的考核。

(三)构建价值观为导向的考核評价体系

在网络时代背景下,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是一项复杂任务,需要通过构建价值观为导向的考核评价体系来实现。1.构建价值观为导向的考核评价体系要求把价值观指标和就业指标等一起,列入对高校的考核考评体系,对涉及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人文社会科类专业进行政策倾斜和就业扶持;2.用人单位要从长远出发,重视人才的思想政治理论和道德素质,重视社会主义价值观等思想政治方面的考核,网络新闻媒体应在社会主义价值观方面进行有效宣传;3.高校在学生教育培养过程中,在评优评先等方面,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考核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认真对大学生进行考核与评价;4.政府应不断完善企业、高校等主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考核方面的制度规范,在全社会形成企业、高校、社会参与的以价值观为导向的大学生考核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 肖铁岩.网络时代大学德育的挑战与应对[J].中国高等教育2012(8)

[2]刘芳.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教育的机制建构[J].前沿,2012(6)

[3]张童童.网络文化对90后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12(3).

作者简介:聂军涛,(1984-),男,汉,重庆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作者:聂军涛

上一篇:就业工作意见3篇下一篇:社区管理工作意见(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