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

2024-09-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

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 篇1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理念越来越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追求,而教育目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成为教师设计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中,如何制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下面结合《民族舞蹈--<掀起你的盖头来>》谈谈自己的体会大家共同探讨。

一、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的一些研究证明:欢乐、适度平稳的情绪能使脑部中枢精神活动处于最佳状态,保证体内各系统协调一致,充分发挥机体的潜能。为此,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环境,他们才能真正放松自己,在放松的状态下投入到学习中去,才不会产生压力。学生心境轻松了,便敢说敢疑敢问了,学习兴趣、学习能力也就提高了。因此,教学中要适当地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尽快投入到学习中。针对学前专业中职学生的特点,我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继续学习与欣赏民族舞蹈,播放视频《掀起你的盖头来》片断,学生在强烈的音像资料中初步感受相关舞蹈,对新课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我接着简单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与学习重点,使学生对学习有个明确的目标。

二、注重情感体验,促进自主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在中职课堂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为学生提供课堂上的开放式交互学习,为学生创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情境,有利于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增强情感体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很多研究也表明,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习者的意义建构,增强思维技能,使教学适应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而且还能增强学生的平等意识,促进其相互理解,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生个体强烈的未知欲与明确的学习目标下的实际操作活动,尤其是舞蹈课程的教学,更应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与实践。教学中,我十分重视激发学生的未知欲望,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欣赏视频资料,结合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教师示范、讲解,使学生掌握动作要领。为了更好地突出本节课的“移颈”这一动作要领,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在学生的合作学习中,学生通过互帮互助,相互提醒,在比比划划之中学习动作要领。教师加强巡视辅导,注意收集学生存在的普遍性错误,集中讲评示范,及时纠正学生的失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果。课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评价,在评价过程中让学生学优点、找不足,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小组与小组之间的评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进取、团结合作精神,促进了小组成员的共同成长。

三、强化艺术熏陶,培养审美能力。

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对青少年提高审美修养、丰富精神世界、培养创新意识,促进全面发展具有其他教育学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中职学前专业的舞蹈课,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艺术教育的熏陶,在艺术的海洋之中遨游,观察美、感受美、欣赏美、体验美,感受艺术作品的魅力,更应突出其实践技能,结合生活实际提升审美能力,以达到创造美。因此,结合本课的教学,我还精心挑选了一些富有新疆民族舞蹈特色的视频资料《美丽的新疆》、《新疆舞蹈 律动组合》等,供学生课后欣赏与学习,组织学生通过互联网搜集有关新疆民族舞蹈的资料,与同学进行交流,从而使有限的课堂教学得到扩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后续学习打下了基础。

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 篇2

一、情感引发的思考, 重在牵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列为基础教育的三维目标之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版) 》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情感目标作了明确的规定。随着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的深入推进, 情感教学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不在陌生。由于受传统的社会及教育理念、国内教育心理学发展的迟缓, 课程体系建设及教育教学方法等因素的影响, 情感领域的教育在实践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情感目标的实现不尽人意, 尤其是在小学数学情感目标的实践研究更是缺乏。俗话说“不疏则堵”, 人的情感亦是如此。因此, 我注重在课堂上情感教学, 以情感人、以情牵引, 引发学生思考, 疏导学生思路, 重在指导学生学习。如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一课时, 学生在三年级就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 我就创设问题情景, 引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 让学生回顾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然后, 再迁移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学习, 要求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指引学生“借助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进行独立学习, 组织学生分组合作找出三位数乘两位数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相同与不同, 从而实现“探索计算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兴趣, 体验学习带来的快乐”的情感目标。

二、态度端正的体现, 贵在护航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 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 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所在。再有, 由兴趣激发而带来的愉悦情绪体验持之以恒就会衍变为一种情感, 这种情感必然会让人表现出对事物一种稳定的反映和表现,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态度, 而这种态度得以端正的体现, 无疑是对情感目标的实现能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三、价值实现的途径, 成在多元

(一) 挖掘利用情感资源

“OECD-CERI学习科学第一会议纪要”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儿童时期具有的情绪能力, 而不是他们的IQ, 是他们以后生活中能否成功的最好预示。”新课标倡导探究性学习, 在课堂上保持学习者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 就必然要保障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有良好的情绪。因此, 我通过再现生活情境或创设问题情境, 充分挖掘和利用情感资源, 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地渗透到课堂教学内容中去, 突破单纯地注重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局限, 把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放到至关重要的位置, 使学生具有学习的热情, 积极、主动地学习。例如, 学习《直线、射线和角》一课时, 我结合日常生活碰到的现象来学习新知, 激励学生自主探究。教学过程中, 认识射线时, 我采用认和画两步进行。第一步, 整体感知射线, 用课件出示在生活中见到过的现象“汽车尾灯灯光、手电筒光”等, 要求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思考“有什么发现?”, 然后提问“光线从哪里射出来的?”并让学生展开想象“假如有无穷的能量, 而且没有障碍, 它可以射多远?有没有尽头?”第二步, 通过观察和画, 借助学具“直尺”通过画射线建立表象, 深入认识和掌握射线的特征, 构建数学概念。在本节课的后续教学时, 我加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级规律的自主探究, 教学“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与联系”时, 出示比较“直线、射线、线段”三者的表格, 提出操作要求, 让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出三者的区别与联系, 受益匪浅, 极大地激发学生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从而实现了情感态度目标。

(二) 切实达成教学目标

在新课标理念的带领下,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培养和提高学生数学素养为核心, 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 课堂教学目标的高效性可以带给学生学习的成就感, 而成就感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情绪的高涨与保持。由此可见, 小学数学课堂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策略的实施必须考虑到跟其他目标的关系, 要注意该策略的有效性问题。因此, 要实现情感目标的落实, 必须将情感态度价值目标和知识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有机融合, 促进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 如课堂时间的安排、教材内容的适应性、教学具的充分准备、学法指导细节问题等。

(三) 合理利用技术装备

时代在前进, 社会在进步, 科技在发展, 我们的教育手段也在与时俱进, 不断更新。因此, 在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过程中, 我特别关注当前社会的发展现状, 包括科技的进步, 观念的更新以及学生的学情变化等, 依据这些进行课堂教学, 合理地利用技术装备,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教学《角的度量》一课时, 充分利用“实物展示仪”的展示功能, 将一个刻度清晰、对比度分明的量角器放在展台上, 让学生直观地认识量角器, 同时观察自己手中的量角器, 给学生一个观察与发现的时空, 让学生多角度观察和认识量角器。在学生充分认识了量角器之后组织引导学生学习如何量角, 充分利用展台的作用, 直观操作演示, 互动交流量角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学生正确地掌握了量角的方法, 逐步克服了量角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从而实现了本节课的情感态度目标。

(四) 紧密联系现实生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的基本理念之一是“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 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也就是说教学内容要联系现实生活, 即教学内容要接近学生生活, 接近学生经验。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告诉我, 教学内容越接近学生的经验, 越与学生已有的现实生活联系紧密, 教学就会越有效。怎样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呢?我采用的办法就是创设“生活真实”问题情境, 创设“生活真实”问题情境, 就是使学生所学书本知识与个人生活经历之间建立一种认知联系, 巧妙创设与书本知识有联系的生活实际问题, 尽量把学生带入“真实”的问题情景之中, 让学生探究学习从“生活情境”开始。例如, 我教学《亿以内数的认识》一课时, 创设我们日常生活中出现比万大的数的情景, 如“重庆市人口、报纸上出现的数据”等, 以此为契机, 激发学生探究认、读亿以内的数, 从而深入理解亿以内的数并掌握其读法。可见, 在教学过程中千方百计地“化简”书本知识, 下最深的功夫去研究书本知识与生活世界的联系, 借助鲜活的生活案例用最浅显的语言、最巧妙的办法能帮助学生对书本知识深入地理解和认知, 从而实现情感态度价值目标。

综上所述, 通过深入教学实践, 采用情感牵引, 拉进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情感距离, 重视指导学生学习, 学生得到愉悦的成功体验, 学习数学的兴趣增浓, 而且态度端正, 学习习惯得到了良好改善。同时, 我还采取了多种途径去实现情感目标,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极大的调动, 大多数学生能比较积极主动地学习,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断增强。可以说, “情感牵引, 态度护航, 追求价值目标”能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从而发展学生能力。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 篇3

【关键词】 重视情感目标 树立民主形象 拨动时代强音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7-023-01

人文学科的根本宗旨是培养人文情怀,塑造健康人格。历史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理应立足于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引发他们对人价值的关注,促使其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便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优雅生活。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的目标,意义重大。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一脉相承,在特定情感的基础上,进行价值判断,最终形成稳定的情怀。

基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必须实现但又不易测量的特点,教师理应予以特别关注,采取有效措施,以期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将其实现。那么如何落实呢?笔者认为在遵循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和教师主导性的基础上,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重视情感目标,完善教学设计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体现的是重视,引导的是成功。做一个漂亮的教学设计,是一切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根本前提,这当然也包括情感目标。所以,我们的第一步就是完成这样一个设计——它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预先设定好的情感目标,二是引导学生接近目标的具体做法。

首先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如何设定目标。这里有一个根本原则,就是立足时代。历史学家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史书的价值取向往往反映的是作者所处时代的价值取向。

此外,还需遵循以下基本原则。立足教材就是一点。目标在宏观上应体现时代性,但具体到每一课又各有不同。针对特定的内容,应该有特定的目标。为此,教师必须对教材进行深入理解,充分挖掘其中的情感和人文因素,把握教材的灵魂。需要注意的是,把握教材情感的指向,应从宏观上解读。

第二个问题是如何实现目标。对此,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做法。根据个人浅薄的教学经验,笔者想给出如下建议。

我们不妨充分运用教材,以历史细节启情。启情就是启动学习者的情感。作为启情点,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史实,也可以是史实的某个侧面,更多的情况下,是一个历史事实中最能激发情感的某个细节。

也可以在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中激情。也就是事先设计相关情境,把所学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以激发学生的情感。这样,学生不再只是历史的瞻仰者和评论者,还是参与者。

用现代教学手段生情,同样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做法。现在的很多学校,即使是农村中学,也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将对它们的使用考虑在教学设计当中,能够为我们的教学提供极大的便利,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树立民主形象,了解孩子心声

情感、态度、价值观人人都有,孩子也不例外,只是难免有偏颇,所以我们要通过教育加以重新塑造,令其顺应主流文化。然而,这一转变是不能在强制条件下实现的。不然,学生只把它当成课程学习的任务,而不是日常生活的准则。因势利导地予以改造,才能引起学生心理和行为的真正变化。

但在课堂上学生往往不易自由表达而无所顾忌。因为,即使是思维水平已经日趋成熟的高中生,大多依然处于他律道德阶段,容易屈从于权威。在课堂上,这个权威自然就是老师。学生会不自觉地揣摩老师可能倾向的看法,而从老师的立场去思考问题,以便得到赞许,至少可以免于批评,造成课堂上的“伪道德”现象。

那么教师应如何树立民主的形象呢?这就需要有一颗体察善思的心,关注那些容易被忽视的细节。

走到学生中间,倾听他们的心声,一视同仁地对待所有学生,构成了作为民主教师的基本条件。如果我们是民主的老师,我们的课堂将会有适度的活跃,我们也将更懂学生的心。当然,教师民主形象的树立,绝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欲速则不达。它必须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寸寸累积。

三、关注课堂发展,拨动时代强音

教师带着已经完成的教学设计,以民主的形象走进课堂,倾听学生的声音,了解孩子真实的想法。接下来就得拨动时代最强音,引导学生达成预设的情感目标,接纳主流价值观。这样方能最终实践学科的人文性,因为所谓“人文”,其目的说到底就是为了帮助人更好地生活。认同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更好地适应社会,才能更好地生活。

第一就是,在全面认识学生看法的基础上,找出能够作为施展“乾坤大挪移”的突破口。一般说来,学生的观点中大多会有一些闪光之处,以此为着眼点略加改造即可切近预设的情感目标。另外,抓住学生说法里的明显漏洞,反向用力,若方法得当,也能达到同样令人满意的效果。这当然需要教师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及时找准切入点。那么,敏锐的洞察力来自于何处呢?

首先是倾听。道理很简单,感悟出自学生的嘴巴,找出有价值的内容得靠教师的耳朵。其次是熟悉教材。学生的观点大多来自书本,对于信息渠道相对较少的农村学生尤为如此。如果能够深入研读教材,熟知教材,那么教师可以恰当选取教材内容辉映学生观点中的亮点,也可以让学生观点里的漏洞无所遁形。再次是了解学生。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有着无尽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中总会有人有一些天才的创想,超出你我的想象。

不得不承认,在“高考指挥棒”的压力下,我们对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并不像对待其它两个目标那么重视。然而,看轻或是忽视情感目标的教学,是没有灵魂的教学,是不符合学科根本宗旨的教学。我想,如果能够把以上三点——完善教学设计、树立民主形象、拨动时代强音,内化为我们教学的潜意识,情感目标的实现度可能会更高一些,我们离教育的实质也可能因此而更近一些。

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 篇4

历史学科是一门社会学类型的学科,在中学历史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肩负传授历史知识、传承传统文化、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任务以外,还承担着培养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任务。尤其是在培养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在现代教学中的地位愈益凸现出来,因此,作为中学教师,在新时代教学改革过程中,应紧密围绕教改新理念,追求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以期达到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高。本文将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综合能力问题,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心得体会或认识。

兴趣,是人们对于某种事物或某项活动的一种强烈倾向和喜好情趣。它是智能发展的基础,是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启动力。早在春秋末期大教育家孔子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换句话说,兴趣是人们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一种力量。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

人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至关重要,只有学生对某一学科感兴趣,才有学习这门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有可能学好这门课取得优异成绩。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定要作到既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注意力的集中,又有利于知识的传授和思维的开发;授课内容围绕高考、钻研教材;对上课前的导语、提问语、板书、课堂用语以及作业布置的设计都要有创新意识,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到学习历史上来。创新教育必须以兴趣为动力、以自信为基石、以发展为鞭策、以创造为目标。

1、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

在大谈教学改革和创新的时代,实践教师和学生角色转换已是十分突出的现象。教师不再只是历史学科的“传声筒”,学生也不是被动学习者,二者的关系是平等的,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在某种程度上,学生获取的知识量还要超出教师的水平,因为现代化的传媒给所有人的空间是平等的。因此,课堂教学中,应该营造和谐平等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即使是相反意见的问题),共同研究解决。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学生提出的一些经个人思考或探索未能解决的问题,甚至是完全相反的问题,这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体现,应重视和保留学生这种探索和独立思考问题的激活点,巧妙地、适时地利用课堂有利的条件完成学生对问题的探索。同时,这也体现出了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正如孔子所说:“独学无友,则孤陋寡闻。”合作学习是历史课堂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同伴学习、小组讨论解决学生个人思考中所发现的疑难问题。

2、巧妙设疑,激发兴趣。

在学习“工业革命的作用”时,教材中对其进步的作用已十分明确,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提出异议,工业革命就没有负面的作用吗?我利用课堂时间进行小组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同学们得出了较合理的答案。有的同学说,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先进的科技创造了先进的武器,展开了对外侵略和掠夺,造就了先进西方和落后的东方的世界格局;有的同学说,工业革命使部分人的价值观念走向了拜金主义;还有的同学说,由于工业革命和大机器的使用,使人类对资源开始进行掠夺性开发,会直接造成能源枯竭;类似的还有人认为,环境污染、社会阶级斗争严重等等,都是伴随着工业革命浪潮而来的负面问题。如此,同学们懂得了事物的发展是辩证的,既能掌握工业革命的进步作用,也能较好地关注其负面影响,对它们的评价也要一分为二地进行分析。

再如对拿破仑的评价过程中,除了肯定其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作用,分析其对外战争的争霸性和侵略性以外,再提出拿破仑建立帝制的问题,通过课堂讨论,也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有人说拿破仑恢复了帝制,是否定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恢复了专制统治,因此,这种行为是历史的倒退;有人就说拿破仑虽建帝制,但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仍然是资产阶级的皇帝,不能视之为倒退。我在总结时指出,对历史人物或历史现象的评价要注意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同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事物的发展(或历史人物)会带有特定的局限性。这样,在亲身实践和体验中同学们慢慢就会理解所谓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等比较生硬的概念或理论,远比教师长篇大论地讲解更有效果。

3、适当增加趣味性史料。

现行中学历史教材尚有其可读性,但由于篇幅有限,对历史事件的叙述不可能都详尽,有些甚至只是一笔带过,因此难于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在教材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适当补充一些趣味性浓的史料,以增强学生的感知力。例如,讲授“伟大的诗人屈原”时,如果教师能够补充材料,较为详细地介绍与我们的生活相关的端午节时,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的民俗的由来,另外,再指出端午节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佛教文化的融合,引出“驱邪、辟邪”的含义,必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从而达到加深对屈原的印象、更加怀念这一世界文化名人的效果。

4、借助其他学科辅助历史教学,提起兴趣。“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历史学科和语文、地理、政治等学科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们常说“文史不分家”、“史地不分家”、“政史不分家”,因此在教学中,经常互相运用其相互联系来解释和说明问题。但这里我却想举例说明用英语学科与历史学科的联系来辅助历史学科的学习。在介绍一些比较生硬的、理论性较强的概念时,我们可以利用英语单词为突破口,由浅入深地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也可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例如,在学习垄断和垄断组织时,学生对“辛迪加”等类的概念只闻其名,而难解其义。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辛迪加”的英文单词“syndicate”,从词义来看,“syndicate”作名词解,意为“企业联合组织”;而作为动词解,其意为“把„„组成辛迪加,使处于联合管理下”。这样,学生对于“垄断”、“垄断组织”的含义,自然就明白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条件下,企业组织、生产和资本的迅速集中形成垄断,而且,垄断组织的形成属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自身的调整,有利于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再如,在学习“启蒙运动”时,很多学生尽管掌握了其背景、条件、内容、实质、影响等内容,但仍不太明白为什么这一运动与思想要以“启蒙”来命名,教师就介绍“启蒙”的英文单词“enligten”,从字面上看,其意为“使„„光明”,这样学生对启蒙运动反对黑暗(即反对封建专制制度),追求光明(即追求自由、民主)的本质,就很容易把握了。

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 篇5

——浅论中学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

江苏省江阴高级中学 韩 强

内容提要:在历史教学中,教师既要发挥在情感教育中的主导作用,积极拓展情感教育的课程资源、适时点燃情感引起学生共鸣、在求真求正中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又要注重学生自我的感知、感念和感悟,遵循学生的情感认知规律和特点、尊重学生在情感体验中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理性地理解历史;同时应注意让“培养”和“体验”这两个环节并行不悖。

关键词:培养

体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历史是永恒的建设性的道德遗产”(杜威)。古往今来,历史一向被作为道德教育的手段加以利用。在新课程背景下,作为人文学科的历史学科在促进学生成长和提高人文素养上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的历史课程标准除了提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外,更指出:“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所以本人认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是历史教学的终极目标,因为它关系到学生良好品德、健全人格的形成及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学生的终身发展,也是教学创新方面最富于挑战的环节和素质教育能否落到实处的最终着眼点。

尽管新课改如火如荼地展开,但在我们的历史教学中重知识、能力轻情感教育的现象还普遍地存在。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有如下一些:第一是教材的原因,比较缺少情感教育的素材。第二是教师的原因,观念难以转变,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要求比较困惑,感觉很玄难以捉摸。事实上作为人对客观与现实的态度体验的情感,确实较难捉摸,尤其不易于量化,难以精确控制。同已有十分完整体系的知识技能教育相比,情感教育显得缺少系统性和科学性。第三是学生的原因,学生长期习惯于应试教育下的记忆学习,而缺少情感上的熏陶,表现为浮燥自大或自卑,感情冷漠麻木等等。

如何才能让历史学科的情感价值回归?怎样的教学方式才能更好地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目标呢?新课标的表述是“体验与培养”。本人认为这两种途径缺一不可、偏废不可,不如称为“于体验中培养”来的更恰当,更具操作性。

从“培养”这个层面讲,就是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情感教育中的主导作用,适时适度地发挥教师的示范、熏陶、引导、提示、升华和启迪的作用。因为从理论上说,人的情绪的产生不可能离开外界因素的干预,因此学生的情感也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是情感的营造者、是情感的表现者、是情感的升华者、是整个过程的调控者。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拓展课程资源,推动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除了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和人文因素以达到育人的目的外,还可以有以下做法:

① 可利用多媒体资料。如利用图书馆、计算机网络、博物馆等文字资源和影视、纪录片图像资源以及访谈历史见证人等手段方法进行知情体验,将历史教学内容中涉及的历史事件,人物等再现于课堂,形象生动,将抽象的历史概念具体化,给学生以直接的感官刺激,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比如高中必修一第17课《解放战争》有一个学思之窗,列举出1946-1948年解放区人民群众参军和随军出征的人数,虽然具体精确,但是难以让学生产生共鸣。如果播放纪录影片的片段,学生不仅可以看到行进中浩浩荡荡的人民,推着担架或大车……还可以亲眼看见翻身农民欢天喜地的样子,听着雄壮而欢快的音乐,学生很自然地获得生动而真实的历史知识,对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有个更直观清晰的认识。

② 可利用乡土史教材。乡土史讲的就是发生在家乡这块土地上的人和事,在讲教科书内容的同时,补充一定的乡土材料,就能贴近生活,拉近历史和生活的距离,拉近历史人物和我们的距离,特别是对本地有贡献的历史人物和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的叙述,对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心怀祖国,建设家乡,报效祖国的教育,都有积极意义。如在讲《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一课时,笔者就补充了当时新文学的倡导者之一——江阴人刘半农和他发明“她”字的事迹,身为他的家乡人,学生对他可能更有认同感,对新文化运动反封建的性质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③ 可与现实紧密联系。比如,学习西周的宗法制时,可以设问:时至今日,宗法制虽然早已消亡,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法思想影响仍然存在,如祖宗祠堂、祖坟祭奠、城隍庙中的牌位、家族的礼仪,家庭中嫡长子地位的责任、家族大盘聚餐的习俗等,结合上述的实例谈谈你对这些传统习俗的看法。通过这样的设问和对问题的解决,学生感悟到历史与现实的联系,自觉运用历史解决现实问题,达到感悟历史的目的。

第二、适时点燃情感,不断营造良好氛围引起学生共鸣,用情感来培育情感态度价值观。具体做法有:

① 在导入新课时要煽情。导入新课是一节课的第一幕,新课的导入设计得好,就能唤起学生们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和情感、启发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在《祖国统一大业》这一课的导入新课时,笔者用了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的一首诗《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用这首反映台湾同胞思乡情结的诗歌,营造出一种凝重的氛围,并使学生深切体会余光中老先生包括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心声——实现祖国统一。

② 在新课教学中要激情。在这里,我并不是说要把教师当成神圣的“牧师”,把学生当成“羊群”,一味的“说教”、“驯化”,而是在讲授知识的同时,把渗透于其中的思想性因素结合学生的实际,水乳交融地阐发出来,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产生情感体验,这样,学生既学到了历史知识,又受到了历史情感教育。如在讲《抗日战争》中反映日军暴行的南京大屠杀时,笔者采用了一个日本记者目击日军暴行后的一段描述:“码头上到处是焦黑的死尸,一个摞一个,堆成了尸山,在尸山间五十到一百个左右的人影在缓缓地移动,把那些尸体拖到江边,投入河中。呻吟声、殷红的血、痉挛的手脚,还有哑剧般的寂静,给我们留下极深刻的印象。”短短几句话,就使学生受到了强烈的情感震撼。

③ 在做结束语时要留情。所谓留情,就是结束语要能引起学生的回味。俗话说“编筐织篓,贵在收口”。在教学中,如能设计好课堂的结束语,引起学生的回味,则不但能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增加课堂的兴趣,也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感悟历史,让学生的情感再次升华,产生共鸣。如学习完《抗日战争》这段历史后,笔者设计了一段结束语:“历史无言,精神不朽。许多年后,当我们再度回望这段历史,是为了记住先烈的热血,更是为了珍惜今天的和平。让我们乘上一辆以缅怀或记忆命名的列车,从容驶向和平的共同愿景。”通过这段结束语,不仅让学生牢记这段历史,牢记为民族独立作出牺牲的那些先烈,更让学生结合现实,树立一种意识:远离战争,维护和平。从而让本节课的情感再一次得到升华。

第三、贯彻实事求是的原则,在求真、求正中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① 求真,包括两层含义。首先,史实要真。在史实之外发明创造不存在的“史实”,随心所欲想当然,用虚假不实、模糊不清的东西教学生,以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这无异于欺骗,这本身就违背了德育的要求,而欺骗教育所取得的效果是难以持久的,甚至会与教育者的主观愿望相反。其次,感情要真。也就是说,老师讲述真实的历史的同时,投入的感情也必须是真的。喜怒哀乐爱憎完全是随着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述而真实地流露。情感丰富真挚而不娇柔做作,这容易使学生随着历史的评述,而与老师产生感情的共鸣,以至“观史如身在其中”“动人心者,莫先乎情”。

② 求正,换句话说,就是历史教学中要全面地看问题,公正地评述历史。既要深入历史,与历史人物同呼吸,共命运,进行心灵的碰撞,情感的交流;又要站在理智的更高层面,对历史事物做出价值评判,促成情感体验的升华,确立为鲜明的情感态度。对历史的评价决不能“所谓坏,就是绝对的坏,一切皆坏;所谓好,就是绝对的好,一切皆好。”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以时代的眼光公正、客观、全面地评述历史,这不仅本身就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一种最佳途径,同时也是历史教学渗透德育的最基本要求之一。把历史人物、事件简单地归结为好人好事或坏人坏事,对中学生,恐怕就不适用、效果适得其反。

从“体验”这个层面说,就是要注重学生自我的感知、感念和感悟。历史教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终极目标还是立足于学生人格的健全和道德主体的完善。因此,我们在教育中要注重学生的群体特质和个体差异,教学中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心理体验、情感震撼、内心选择、精神升华,充分尊重学生亲身感受与体验的权力,尽量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地感受人类历史文化中的精神力量,逐步塑造具有个性的、崇高的、独立的精神家园。

第一、遵循学生的情感认知特点和规律。遵循学生的情感认知特点和规律,是为了引导学生主动接受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从心理学规律方面去考虑,情感的心理过程是一个层层递进、紧密衔接的情感心理内化、升华和外显的过程。从单纯的接受和反应开始,产生情感的倾向;到经过内心体验而发生态度的变化;再经过自觉的加工组织并结合社会生活实践,最终升华至健康积极的价值观。在“接受”这个情感水平层次,学生所实现的情感目标是属于初级水平,只要求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产生直接的情感体验,表示接受或认可。教师要善于烘托情感氛围,选择恰当的易被学生接受的切入点,既要考虑史实本身所具有的丰富情感因素,又要考虑到学生实际的心理发展水平。在“确信”这个情感水平层次,学生从体验深入到价值的分析,从注意外部情感转向确立内部情感的倾向性,这是情感水平层次质的变化,也是情感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历史教师要有强烈的角色意识,通过移情,烘托强烈的历史情境,让学生在体验历史的基础上,确立鲜明的情感态度。在“升华”这个情感水平层次,学生对若干“确信”的历史知识进行有机合理的整合,不断深化,在对情感信念的反复感悟中,在对价值观念的多重审视中,将情感态度的倾向性组成系统的价值观,并以此规范和指导自己的言行举止。这同时也是学生价值观性格化的过程,作为历史教师必须有目标、有计划、有意识、有步骤地在学生情感体验和情感态度的基础上,长期坚持寓教于乐、寓理于情和情理统一,将教学过程视为认知、情感、意志统一的过程。设想一节课或几节课就能形成学生的价值观,是不现实的,也是难以达到的。

第二、尊重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情感教育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是指注意其情感体验方式的多样化,进而吸引学生参与历史教学过程。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实现过程和历史课程的教学过程是同步的,教师可以进行开放式的教学,引导学生参与其中。例如,讲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一课中五四运动的有关内容时,可以在历史学习中进行群体角色扮演。五四运动的主体是学生与工人,于是,本人把全班学生分为三组,分别定角色为当时北京的大学生、上海的工人与外国记者,然后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第一组同学请以当时北大学生的身份给在国外留学的朋友写一封亲历五四运动的信,第二组同学请以当时上海工人的身份给在家乡的亲人写一封亲历上海五四运动的信,第三组同学请以当时外国记者的身份写一篇新闻报道。同学们在这一环节的学习中,利用短短的10分钟时间,阅读课文,自主学习;角色扮演,体验当年的爱国激情;并且通过书信与新闻报道等文学手段,准确地展示自学成果,抒发爱国热情。达到了提高能力,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的目的。又如,教师在开发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课程资源时,除了亲历亲为外,可以让学生一起参加。将大家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到的、根据不同思路处理的资料集中起来,做有效的“资源同享”,最后以剪报和心得的方式在课堂上交流、发表,会有不同凡响的效果。既能够扩大学生视野,使其在交流中学会相互合作、相互欣赏;又能够深化自我经验,培养实事求是和善于探究问题的学习态度;还能从中感动于自己的成就,并通过“做”的体验,使应该落实的目标都真实化。

第三、帮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历史的技能。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历史的技能是为了让学生理性理解历史,独立地表达历史知识,进而让学生学会批判,学会用自己的立场说话。学生的体验学习除了感受、感念之外还有感悟,也就是理性经历阶段。其表现是能够完整且有逻辑地陈述自己已经理解的历史。这就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创新精神,有一定的批判眼光,敢于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说话。当然,批判不是为了求异,而是为了真理和信仰。为了使批判做得公正、合理而又尽可能客观,深刻体验学习内容,并将体验内化为理性思考,我们就不能将它仅仅看作是一种学习途径,而理应将其看成是学习的目的。如有的同学在学习了《开辟新航路》这一课后,产生以下观点:郑和下西洋不是出于经济目的,没有使中国海外贸易传统得到发扬光大,故从影响上说,不应具有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的地位;也有的同学认为,郑和下西洋比西方航海家进行新航路开辟活动早了半个多世纪,理所应当地具有重要地位。持两种不同观点的同学分别查阅有关资料,据此展开辩论,然后根据辩论写出有关的历史小论文。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常常是要求学生背诵大量的标准答案,生怕学生在考试时因答案不够标准而吃亏,完全不考虑学生是否从心底里认同这些标准答案,殊不知这种做法只是把学生的思维禁锢起来,根本谈不上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当然,在运用教师“培养”和学生“体验”这两个环节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时候,尤其注意不能把这两种途径割裂开来,而应并行不悖,拿我自己的话说就是“于体验中培养”。学生在接受教育体验情感的过程里,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情感认知规律不断地加以引导和培养;教师在做好培养者引导者的过程中,自身始终也在不断地接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体验,与学生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关于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篇6

在最近50年中,全球有95%的重大创新、发明都发生在发达国家,其中50%在美国。发生在发展中国家的5%中,有一半发生在印度,其次是巴西,再次才是中国,而我们的人口占世界是1/5。

作为技术领域的最高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连续6年空缺,原因是由于缺少在国际上居于领先水平的科技成果。不仅技术领域如此,基础科学研究领域也不例外,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亦曾长期空缺。

再看一堂美国小学科学教学的录相课。

这堂课的内容是学习人体和动物消化系统,老师带领学生去观察猪的消化器官。完全由学生自己去观察,去动手操作。先观察各部分的结构及形状,再用刀把胃、肠解剖开,通过看、闻、捏等方法比较胃、小肠、大肠里面的东西有什么不同。最后讨论为什么会这样,思考小肠是怎样吸收养料的,讨论十分激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孩子们都情绪高涨,观察细致认真,小组的合作气氛浓厚,个人发言大胆,谈自己的想法、感受和体会,没有胆怯,也没有大呼小叫或一惊一乍等现象。整个过程显得井井有条。

科学教育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落实。他们的学生已经习惯于用科学的态度对待观察、实验,科学的行为已经融入了他们的日常学习活动。在科学学习中,学生们已经初步具备了我们所期望的科学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这正是我们的科学教育的薄弱所在,这也许就是我们国家的公民科学素养低下与民族创新能力薄弱的一个重要原因。科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涵义及重要性。

能够对自然现象保持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养成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

尊重科学原理,不断提高对科学的兴趣,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反对迷信;

逐步培养创新意识,敢于依据客观事实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听取与分析不同的意见,并能够根据科学事实修正自己的观点,初步养成善于与人交流、分享与协作的习惯,形成尊重别人劳动成果的意识;

增强社会责任感,形成用科学技术知识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意识。在科学素养的构成中,知识不是唯一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应与知识“三分天下”,或者说是构成科学素养的三个维度。

三维目标是相互依存、互为基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不可分割的关系。

在某种程度上,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比传授科学知识更重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整个科学活动中的导向性因素,起着决定方向的作用。

“没有情感加温的知识是僵硬的、死板的”(马卡连柯语)。

中学科学课程教育使学生终身受益的不是关于这个物质世界组成、运动等的专门知识,甚至也不是用来研究他们的那些特殊技能,而是影响他们思维方式和问题解决能力的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这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来讲,影响更广,持久性更长。3 科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现状。

目前,科学课程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还远没有成为广大教师在教学中的自觉行为,而一些教师即使有了这样的意识和教学行为,也常常发生很大的偏差。

大的背景是,在我国科学发展和科学教育的历史上,由于现代科学是在救亡图存的特殊背景下传入中国的,所以对现成科学知识的获得,对科学实际功用的重视,远远超出了对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的重视。

小的背景,那就是长期的应试教育我国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基本上指向两个方面:

第一,强调科学教育应授予学生以传统的科学学科体系,使学生认识和理解自然科学各学科的基本结构、概念及符号系统,达到贮存、检索、迁移的目的。只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忽视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培养;

第二,把基础教育中的科学教育看作是为了培养科学家和专业人才,只重少数尖子生,而忽视全体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许多教师对这三维目标的整合还心存疑虑,担心“三分天下”后会导致知识和技能的弱化。

课堂上要想在后两者上有所发挥,就有牺牲知识和技能的危险。

知识和技能是硬性的、可以量化的,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更多的是隐性的。

教师现在还很难看到,后者的积累到底能给学生带来什么。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教师仍然抱着知识本位不放的根本原因所在。

把三者割裂开来,看作是一个一个单独的目标,而没有看到,在一个好的学习活动中,就可以融合全部的三维目标。

就目前教师的基础来说,三者的有机整合仍然是可行的。真正的困难在于,教师还没能跳出知识本位的思想,以及摆脱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的教学习惯。

对于一个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创造能力的发展如何评估,一直是国际性的难题。正如专家所说的“不可能把人的发展目标完全精细地量化,智慧是不能被测量的。”

在很多科学课堂中,科学教育只剩下了科学知识的教育,层层窄化,使得科学教育的空间越来越小,甚至发展到与科学教育的本质背道而驰。

“通过……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科学价值观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学习,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教育”等等这样大而无当的情感目标。

教师设定这些教学目标只是教学设计中的一个程式而已,只是呆板地套用了一些时髦的标签,对教学实际起不到任何的指导作用。事实上,在他们的课堂教学中,也根本就看不到教师试图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做的任何努力。很多教师为了达到课堂教学形式上的效果,将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教育演变成了政治思想教育,或者采用庸俗的说教方式来试图达成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教育目标。

下面两个教学片段就是很好的例子。片段一:高中物理第一册第二章第三节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教学目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刘翔雅典夺冠的分析评价,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播放刘翔雅典奥运会110米栏夺冠的视频。

学习小组合作学习: 完成合作学习交流卡。

老师提问:你对刘翔夺冠有什么感想;为了进一步提高刘翔的运动成绩,你认为应该从哪几方面入手进行研究?请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并将你们的讨论结果写在合作学习交流卡上。学习小组一:我们非常激动。学习小组二:我们激动的无以言表。(学生及听课教师哄堂大笑)

师:大家的感想就这么简单?教师将网上的评论投影在屏幕上,师生一起点评。网上评论1:路透社:新飞人诞生,尘封11年的记录被打破。………网上评论2:香港各大媒体盛暂刘翔。显然,教师在这里给予学生的是一种爱国主义教育,里面并没有蕴涵任何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而从德育渗透的角度来看,学生在观看录象的过程中就已经很好地完成了这种渗透,学生确实看得十分激动,那么,后面的讨论、交流及提问还有什么必要呢?这样的提问和回答都显得很庸俗,甚至会淡化前面的体念。由于长期以来,整个社会(包括学校教育)的泛政治化倾向极其教育方式的影响,使很多教师误以为科学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就是政治思想教育,并且能够通过简单的说教就可达成。片段二:高中生物必修第三章第一节新陈代谢与酶。

教学目标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酶的发现过程,培养学生敢于怀疑,敢于批评,不崇拜权威的科学精神。教学过程:2.酶的发现

教师:我们在前面学过一些有关酶的知识,同学们有没有想过人们对于酶有着怎样的认识过程?大家阅读课文完成下面表格:

学生看书自学。教师按照表格内容分别提问(教师提问时注意要学生意识到实验设计的巧妙性)。教师:从上面这些实验中,对我门的学习可以得到怎样的启示和方法?学生:茫然无措(因为问题的指向不够明确,且很难用语言准确表达)教师:不崇拜权威,敢于实践,重视实验………学习科学史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的性质和科学本身。

这些内容不但充满着科学家的无穷智慧,也体现了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为克服各种艰难所表现出来的科学精神。

一方面它们是学生进行思维探究,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的良好素材;

另一方面,更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好材料。

因此在确定其教学目标时,应该突出的是三维教学目标中态度、情感、价值观和过程与方法两个维度。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科学史教学中,我们要尽可能还原历史的全貌,而科学重大发现的全貌绝不仅是教材中呈现的几个成功环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必须是成为一个学生的一个体验、感悟的过程,所以不应采用简单告知的方法,更不能采用说教的方法。

一旦学生有了这样的体验、感悟,再来让学生议一议、说一说,反而使它变得很俗;

如果学生没有这样的体验、感悟,即使说得再漂亮也是很无力、很苍白的。

所以在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教育中,必须坚决屏弃讲授或者说教的方法。

片断三

初中科学《质量守恒定律》教学目标:不明教学过程: 教师布置学生分组进行“白磷燃烧前后质量守恒测定”活动。

由于实验设计上的问题及学生操作的不熟练,在学生还没来得及塞紧瓶塞时就已有部分白磷燃烧产物(烟雾状的五氧化二磷)从锥形瓶中逸出,致使原来平衡的天平不再平衡,而这一切学生也都看到了。

当老师在学生们完成了这一“不成功”的活动后提出:“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物质在反应前后质量如何?”时,学生们几乎异口同声:“相等!”,回答得整齐而又斩钉截铁。因为他们知道这是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因而也是老师需要的答案。

由于活动的要求不高,许多活动的结果都会与理想的结论之间存在差异,可很多教师在处理这一问题时,常常置事实于不顾。

于是,本来是培养学生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等科学精神的重要途径,现在却起了相反的作用。某自然科学兴趣小组研究了物体在某一高度自由下落时,高度跟下落所需的时间的关系,实验数据如右表:

(1)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高度跟下落所需的时间之间的关系是:。

(2)如果物体从10米高度处自由下落,按你所得出的关系,可以得到物体下落的时间为

秒。教师先让学生列举了大量一个比较成功的例子。

化学反应,然后请各组学生对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变化做一下猜测。生1:肯定变了,而且是变小了,不然蜡烛怎么会变短呢?(学生的逻辑)生2:不见得,你看铁生锈后似乎质量越来越大了。生3:老师让我们讨论的是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而你们只关注的是反应中某种物质的质量。你看,比如铁生锈,不能只比较铁与铁锈的质量,反应之前还有氧气参与呢。生4:有道理。能测出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吗?教师:同学们敢于提出不同的看法,很好。但我们要为自己的观点寻找确凿的证据。想想能设计实验去验证吗?科学教学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实施途径

首先必须明确,科学的态度、情感是通过对科学知识的正确理解和科学发展的整体把握而形成的一种科学信念与科学习惯。而科学价值观则更多地表现在科学精神方面,是在对科学真理的探索过程中,在对科学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孕育起来的推动科学进步的价值观和心理取向。要达到这一目标和要求,在实施中首先要对课程具体目标中在这方面的要求常记于心,并渗透于相关教学内容的学习之中。

通过各种教学活动的过程来给予学生感受和体验,尤其是在以下几个方面。

4.1 对科学的好奇心。好奇心并不用教师来教,恰恰相反,怎样避免压抑这种好奇心才是一个应该关注的问题。

不要让学生把自己仅限制在经验性问题上,要提出一些需要对答案作出解释的问题,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习惯。

对于“为什么植物在黑暗中不能生长?”的问题,科学家可能会反问,“植物不能在黑暗中生长,是真的吗?”“你是怎么知道的?”或者“如果是真的,我们怎样来证实?”。

4.2 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科学研究中,诚实是非常重要的,它是科学思维方法和从事科学工作的基础。

科学总是要报告和记录你观察到的东西,而不是你想象应该是的东西,也不是你认为老师要的东西。

因此不要随意修改自己的记录,不要因为与其他人得到的结果不同而改变自己的结果,如果你的观点与他人不同也要照说无妨。要强调记录的真实性,而不是获得正确的结论。

应该根据结论是否与提供的证据一致来判断,而不是根据书中的答案来判断。

4.3 明确科学是开放的、发展的。现代科学哲学认为,科学是不断发展的,科学的本质并不是证实真理,而是不断发现以前真理的错误,不断更新真理。

科学知识强调的是确定性,而科学精神强调的是不确定性,强调科学精神就是强调怀疑的、批评的和创新的精神。

学生步入学校后,应该鼓励他们不断地询问:“我们怎么知道这是真的?”4.4 领略科学史,培养探索精神。科学史不仅强调科学上的巨大进步,同样重要的是应该让学生认识到,大部分科学技术的进步都来自于数百年知识的逐步积累。

甚至不应将历史仅仅聚焦在几个伟大的科学家身上。各种各样的人,当然也包括学生们自己,已经并且正在继续做着科学的工作。科学的态度、情感、价值观既不神秘,也不是科学家专有的,每个人都应该获得它,因为这对于一个人来说可以受用终生,而且无论从事何种职业以及个人处于何种环境中。但是它不像传授知识一样可以直接“教”给学生,而是要创设机会,通过亲自参与活动,去日积月累,感受、体验与内化,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达成,不是通过一、二节课就能立竿见影的。

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 篇7

就审美的存在形式而言, 中学语文教材中涉及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等形式。以下我就从这三个方面来谈如何通过对中学语文教材中美的挖掘, 去实现新课程标准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艺术美是指存在于艺术作品中的美。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艺术美主要是通过文学作品来表现的。文学对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是一种审美反映, 文学作品是作家通过审美想象创造出的一个既源于现实, 又不同于现实, 而是相似于现实的绚丽多彩的艺术世界。在文学作品教学过程中, 如果能对其艺术美作一番充分挖掘, 就能让学生对语文学科产生兴趣、爱好的同时, 获得相应的美感愉悦, 从而真正把学习看作智力劳动的愉快过程, 当作感知美、鉴赏美乃至创造美的过程。这样的话, 必定事半功倍。

首先是挖掘教材中的艺术美。即引导学生结合相应的艺术观点, 通过对语言文字本身的品味, 去领悟文学作品的艺术美。例如学习《再别康桥》一诗时, 可让学生用闻一多提出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歌“三美”新格律诗理论合作探究学习此诗, 最后由学生归纳探究结果: (1) 绘画美, 全诗中选用了“云彩, 金柳, 夕阳, 波光, 艳影, 青荇, 彩虹, 青草”等词语, 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象, 作者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 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 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 给人以立体感。 (2) 音乐美, 主要体现在A.押韵;B.音节和谐, 节奏感强;C.回环复沓。 (3) 建筑美, 全诗共七节, 每节两句, 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 整齐划一, 给人以美感。学生通过自主参与, 体验到了合作探究学习过程的愉快并增强了个人自我感和社会认知感。

其次是挖掘教学辅助资源的艺术美。语文科常见的教学辅助资源有视频、音频、图片等, 他们蕴含的艺术美也应充分挖掘、充分利用。学习《孔雀东南飞》之前播放同名动画片以及同名歌曲, 让学生对故事有了了解, 并由此激发起学生学习此诗的兴趣。学习曹操的《短歌行》, 播放电影《赤壁》里朗诵《短歌行》的视频, 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学习《奥斯维辛没有新闻》时, 播放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相关图片, 带给学生心理上极大的震动。

自然美, 就是现实生活中自然物的美。日月星辰, 山川草木, 花鸟虫鱼的美, 都属于自然美。而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自然美则是通过作品中的语言文字间接反映的, 都是以自然的人格化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掘自然美丰富、广泛的内容, 将学生带入一个个如梦似幻的境界, 并从中培养学生热爱自然、赞美自然的情感, 形成崇敬自然、珍爱生命的价值判断。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在描写寒秋景物时一扫旧诗词中的那种肃杀、感伤的“悲秋”情调, 而是通过对远眺、近观、仰望、俯视到的红叶、绿水、白帆、蓝天、雄鹰、游鱼, 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壮阔绚丽的秋景图。作者描绘的寒秋景物蕴含了自己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感情, 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热爱自然、赞美自然的情感。

社会美是指社会生活中各种事物、现象的美和人的美。它包括人的美、社会斗争美、劳动美等。其中人的美是社会美的核心, 而人的美又包括外在美和内在美。语文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人的内在美, 包含着和平、尊重、爱心、宽容、乐观、责任、合作、谦虚、诚实、朴素、自由、团结、专注、想象、宁静、勇气、敬畏、热忱、虔诚、感恩、纪律等, 它们保持着文化的“经典意义”。通过对人的内在美的挖掘,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在学习屈原的《离骚》时, 就让学生结合文本思考“诗中表现了屈原怎样的内在品质”这一问题, 学生能通过诗句触摸到诗人的忧国忧民、心系祖国, 坚持真理、献身理想, 疾恶如仇、不同流合污, 刚正不阿、一身正气, 上下求索、不改初衷, 洁身自好、自我完善的至善至美的优秀品质。之后再播放《百家讲坛》中武汉大学李敬一教授讲述屈原传奇一生的视频, 学生由此进一步地感受到了屈原强烈的爱国情怀, 而且明白“在屈原的心目当中, 除了楚国之外, 还有一个高居其上的整体的中国。他的爱国主义, 正是通向整体的中国, 他是把热爱楚国同热爱整个中国联系在一起的”。在学习苏轼的《赤壁赋》时让学生通过搜集苏轼资料, 了解他三次贬谪的经过, 学生明白破茧也成蝶, 凤凰终涅槃, 放下苦难, 坦然面对甚至享受人生的风雨的苏轼, 完成了从养尊处优的士大夫, 到胸怀天下的文化巨人的嬗变。

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 篇8

一、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实现情感教育与认知过程的有机融合

为了有效落实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情感目标,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在教学材料中,融入情感因素和价值判断因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既要求学生有端正的学习态度、严谨的理性思维,还要通过鲜活、生动的地理事象让学生受到强烈感染,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并促成活跃的情感释放,使学生的探求、悟理、内化等认知活动始终浸润在审美感、投入感、忧患感、责任感的熏陶中,从而达到以情感人、以情启智、以情化德的教育效果。如人教版 “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部分中的“活动题”,要求学生结合当地农业生产的实际,说明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笔者让学生结合本地的农业生产强度、地表植被破坏、不合理灌溉、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与农业生态环境恶化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的探讨和交流,形成书面报告或文字材料;还进行专题性的实地调查和考查,撰写出相应的调查报告。借此培养学生应对环境问题的紧迫感、责任感和忧患意识,帮助学生树立环保思想和可持续发展观,从而激发其热爱家乡的情感和建设家乡的报负。

二、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激活学生的思维,不断产生情感火花和心灵感悟

创设真实生动的地理教学情境,不仅能够还原知识产生的背景,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还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其产生心灵的感悟,从而达到建构知识网络并形成积极态度的目的。情境创设的途径多种多样,如通过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描述地理情境;通过地图、图像的再现,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化;通过乡土地理知识的传授,营造鲜活的现实情境;通过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创造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如选修课《海洋地理》中“海岸带开发”部分的教学,结合我市实际,除了介绍海洋捕捞、海水养殖、海洋旅游、围海造陆等开发利用方式之外,可重点探究港口建设与我市经济发展的关系,并适时进行前景展望:随着“东方桥头堡”的建设和沿海、内地联系的加强,连云港经济必将有一个突飞猛进的发展,未来东方大港的梦想一定会变为现实,希望寄托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既激发了学生努力求知、建设家乡的情感和热情,也坚定了学生对个人、对祖国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念。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三维呈现教学场景和地理情境,则能更加生动、形象、快捷地进行渗透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学习“海洋环境保护”部分内容时,笔者首先把一组美丽的海洋风光图片呈现在学生面前:碧蓝的大海,展翅翱翔的海鸥,美丽的海滨,种类繁多的海洋生物……让学生自由欣赏、自由讨论、自由感叹之后,再放映一组反映石油污染、赤潮、红树林被破坏、外来物种入侵的图片,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这比喋喋不休的理论说教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从而更易于达到情感渗透和思想升华的教育教学效果。

三、优化校本教学,丰富和完善学生的认知情感结构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优化,具有调剂学生繁重学习压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它应该由学生自主选择,同时,必须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实践性。举办地理小展览、创办校园网页、发行地理小报、举行专题报告会、编制乡土地理读本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它们可以让学生充分享受创作实践的喜悦,为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呈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平台,从而达到培养地理素养和综合素质的目的。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笔者在高一年级作了几场关于“地球奥秘”的专题报告会,如在“地震与人类”专题,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同学们肯定都看过灾难片《日本沉没》,还记得那场日本大海啸,那些画面令人触目惊心,它给人类留下了梦魇般的场景和沉痛的记忆。那么它与海底地震有怎样的关系?这与全球的岩石圈构造及板块分布有关系吗?地震究竟对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有哪些影响?人类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降低自然灾害的危害?人与自然究竟应建立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才能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这几个问题牢牢地吸引住了学生,这时再引导学生把这些问题与书本知识联系起来,逐一解答事先预设的问题。学生个个聚精会神、兴趣盎然,加深了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要真正落实地理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师要做的事还有很多。如果每位教师都能以平等的身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我们就会发现教学不再是完成一项工作或任务,而是在进行一项令人振奋的创造性活动。

上一篇:河南省殡葬管理办法下一篇:愧疚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