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学生主体性教育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通过对现代教育强调学生主体性发展趋势研究,讨论了主体性教学中体育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并提出了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实施主体性教学,从而使体育课堂教学焕发生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发展学生主体性教育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发展学生主体性教育论文 篇1:

学生主体性优势的发挥及其实现途径

【摘 要】学生主体性优势的发挥,有利于体现学生作为教育的目的性主体和主体性人格的形成,有利于活跃第二课堂的氛围,更好地实现自我管理。在高校,通过转变学生工作方式、建立制度、建立服务中心、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以及加强指导和监督等途径,使学生的主体性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关键词】学生主体性优势 发挥 途径

学生主体性优势的发挥是高校学生工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是在社会大背景下,进一步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的需要。近年来,随着科学发展观在高校工作中的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入人心,在学生工作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优势,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使学生成为会做人、会求知、会生存、会创造、会合作、会选择、会适应的“全面发展”的人,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 学生工作中学生主体性的涵义

学生主体性有四个层面的意义:一是目的主体性。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学生,学生就是教育目的的主体。二是伦理主体性。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主体,在教育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三是活动主体性。学生要自己展开活动,要有自己的亲身体验,教师不能代替学生活动。四是发展主体性。学生是一个发展着的主体,他正在发展中,教育的目的正是促进学生的发展。

在学生工作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优势,就应该以学生作为目的性主体,所有的工作都应该围绕学生的成长成才,围绕学生作为发展的主体,围绕培养素质全面的伦理性主体,提供全面发展的条件与空间,同时,不论是在管理还是在教育上,都应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优势,培养素质全面、有自主能力、心理健康、实践性强、发展潜力大的大学生。

当前我们的学生工作存在着一些误区,认为把“活动主体性”当做主体性的全部,认为只要学生活动了就发展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活动得越多,主体性就发展得越好,其实这种误解往往使学生工作的事务性活动太多,学生兴趣不高,甚至产生厌烦情绪,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二 学生主体性优势的发挥在学生工作中的作用

1.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优势,既有利于学生作为教育的目的性主体,又是高等教育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

发展是教育的永恒主题,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促进人的发展,促进人的社会化,通过人才培养,最终促进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以人为本的核心内容是尊重人,是对人的目的地位的肯定。科学发展观把人作为目的,充分肯定了人的目的地位,而要维护人的目的地位,必须关注人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的需求,必须体现人文关怀,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以人为本是对人的主体地位的尊重。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教育要培养人,就必须以人为本,以人的培养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更好地了解人、尊重人,尊重人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尊重人的主体地位,激发人的首创精神,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是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应有之意。

2.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优势,有利于学生主体性人格的形成,也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题中之意

部分学校德育往往忽视学生主体的心灵感受、情感态度,否定了学生的感性生命,忽视了情感陶冶和体验,无法激起学生的热情和道德情感,成为冷冰冰的训练。情感是人重要的主体因素,它在人的道德品质形成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优势,有利于加强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是一个人自身道德解放的过程,是受教育者道德形成和发展的一个过程,更是主体性道德人格不断提升的过程,其本质上是一个价值引导和自主构建相统一的过程。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尊重人的自主选择,帮助个体确立人的尊严,所表达的是一种价值理想和在应然意义上对道德教育所作的价值追求。因此,在何种程度上满足主体需要所能达到的最高理想和最大可能,是主体性道德人格培养过程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3.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优势,有利于活跃第二课堂的氛围,增强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保证

尊重青年学生的主体性,善于换位思考,真正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呼声,帮助他们解决在思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惑和困难;教师若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漁,多教给学生点金术,注重启发诱导和点拨示范。进而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想方设法营造和谐民主的氛围,放手鼓励学生展示个性和特长,推销自己,大胆实践,独立思考。针对全体又照顾个性差异,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活动课堂有声有色,有张有弛,使学生不仅喜欢而且会有所启迪。

4.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优势,有利于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也是学生组织保持活力的重要体现

主体能力就是学生主体能动地选择、吸收、改造外部世界传递的信息,从而使自身不断发展、完善的能力。在各类学生组织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优势,让学生由“管理对象”变成“管理主体”,使每个学生都成为学校的主人、班级的主人、生活区的主人和课堂的主人,成为学生自己知识习得、能力发展、素质提升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使其成为创新型人才。同时,各类组织管理中心下移,指导教师在宏观上把握原则性方向,学生各尽其力,根据自己的理解与把握,形成对组织发展的思路,每个人都能把自己的一些好的想法通过实践成为现实,每个人都有比较好的点子,都能实践出来,可谓“百花齐放”,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自我能力,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另一方面,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组织的活力,使之在形式与实质上成为彻底的“学生”组织。

三 学生工作中学生主体性优势发挥实现的途径

1.转变学生工作的工作方式,树立发挥学生主体性优势的工作新理念

作为高校学生工作要改变固有的家长式、保姆式、灌输式的工作理念,逐步变“教育、管理、服务”为“引导、启发、自我教育”为主的工作方式,教师要引导、帮助学生确立是非标准和价值取向,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自身的主体需要进行自主选择和自主构建。学生主体性表现在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和自我教育上,教师的主体性体现在对学生激发、引导和培养上,二者在教育的过程中相互促进,并行不悖,辩证统一。

2.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体系,通过科学化的制度外塑学生主体意识

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的某些行之有效的内容和方法,以完善的规章制度形式固定下来,将学生从思想到行为全方位地纳入到工作的视野,有利于推动学生主体意识培养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其次,切实建立健全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展开的学生评价、导向和激励机制,将学生综合表现与学生奖先评优、入党、就业等挂钩,确立学校优秀学生的榜样,通过学生奖惩来激励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并不意味着对学生放手不管,还要严格校规校纪,注重落实,对于各种原因违反校规校纪情况的处理要及时得当。

3.增强定向指导功能,通过大学生服务中心服务学生的成长成才

要通过深入调查,围绕学生思想脉搏,积极建立面向学生个体服务的服务中心:心理咨询中心,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体系,帮助学生优化心理品质;勤工助学中心,建立健全特困生解困助学服务体系,形成物质与精神双重解困的工作合力;法律援助中心,开展法律知识咨询服务,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就业指导中心,负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创业观念等,为学生发展提供定向指导与服务。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将服务中心进行整合,建立大学生服务大厅,全面服务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4.注重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提高学生主体意识培养水平

学校应积极制定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实施办法,吸纳学生参与学校和学生事务相关的民主管理。同时,将有关学生的各种规章制度、各种奖先评优的结果等在校园内的宣传板、校报、校园电视台、电台、校园网络上进行公开,保证学生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在加强对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引导中,积极组织学生干部参加到培训班之中,运用多种形式如讲座、参观、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提高学生干部的素质;定期举办党员发展培训班,重点加强大学生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教育,用高品位的理论解决学生的思想难题,以共产党员的高标准要求学员。

5.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优化创新人才的培养环境

在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活动的大众化、阵地化、精品化、系列化,突出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爱好和兴趣、知识和智慧、意志和能力以及特长在参与中得到充分培养与体现。在活动策划开展中,一是大力加强学生组织和社团建设,由老师进行指导,大胆放权,让学生干部参与学生德育教育宣传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的全部内容中,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广阔的选择空间。二是坚持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原则,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这是对学生工作范围的合理延伸和成果的有效检验。

6.建立学生工作队伍,加强对学生主体意识培养的指导和监督

增强学生工作队伍成员对发挥学生主体优势的理解、认识和重视,注重学生工作队伍的内涵建设,使其职能集教育、管理和服务职能为一体,拓展其学生学习指导者、行为规范者、心理辅导者、校园文化的主导者和德育工作创新理论的研究者与实践者等多种角色要求,通过学生工作队伍自身的人格与智慧魅力,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与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郎冬岩、王守纪.科学发展观的教育视角阐释[N].光明日报,2008.8.31

[2]和学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主体性理论与主体性教育[J].天津市教育科学学院学报,2000(2)

〔责任编辑:王以富〕

作者:仇占萍

发展学生主体性教育论文 篇2:

论体育课课堂中的主体性教学

摘 要:通过对现代教育强调学生主体性发展趋势研究,讨论了主体性教学中体育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并提出了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实施主体性教学,从而使体育课堂教学焕发生机。

关键词:体育课堂教学;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性教学

文献标识码:A

近几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步伐加快,力度加大,体育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也引起了体育界学者、体育教师的广泛关注。当大家对学生普遍不喜欢或厌恶体育课感到震惊,对学生走出校门后远离体育而感到痛心疾首,井反省体育教学失误之时,纷纷提出了改善体育课教学的对策和建议,如顺应素质教育的展开,对愉快教学、成功教学的引入等等都体现了体育界人士在此方面所做的努力。尽管如此,其效果却不甚理想,原因在于多数体育教师的教学观方面,在深层次上并没有发生根本性转变。主要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根深蒂固,表现在体育课堂中是以教师为中心,从教师的角度出发,重视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为主要任务,在教学中,教师只要把握教材,按照教案执行就能进入规范。整个过程容易被教师所接受,并且深刻地体现在体育教师的日常行为之中。这种教学强调以教师为中心,忽略了学生的需求,要改变这种状况,只有改变教师和学生的观念,从以教师为主体转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师生关系,将体育教学由学生被动地学到主动地学,进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可能让体育课堂教学焕发勃勃生机。

1 主体性教学与体育主体性教学

主体性教育思想认为,教育是一种主体性相当强的实践活动,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是通过促进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来展开的,而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的过程就是人的主体性素质的不断培养和展现的过程,因而教育过程也就是一种对受教育主体素质的培育过程。教育活动中教师、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客观地要求体现出人的主体性。

体育主体性教学是一种现代体育教学形式,其突出特点是“主体参与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运动认知特点和教材特点,合理地组织教学过程,井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创设良好的条件,在教师提出问题或启发之下,突出学法,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以获得最理想的教学效果,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学习的主体与对象合二为一,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自身体育学习过程的自我意识的形成,促进了人的个性的发展。因为主体性教学遵循的是从他控到自控、从单维到多维、从不自觉到自觉、从缓慢提高到自我监控的飞跃的过程。所以说,体育主体性教学实际上又是学生自我监控的学习过程。

2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是现代课堂教学的发展趋势

课堂教学作为基本教学方式在我国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间和到粉碎“四人帮”,学校恢复教学时一直沿用前苏联凯洛夫的教学理论:上课时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传统的教学方式包括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进度、考试评价;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权威,忽略了学生的主体需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教材为中心,学生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一步一步地教,学生亦步亦趋地学。尤其是体育课原为发展少儿爱好运动的天性,却也被“填鸭式”的教学分解的支离破碎,体育学习开始异化,直到学生的好动天性殆尽,开始厌恶体育课,以至远离体育。

弘扬人的主体性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现代社会为人的主体性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可能性,又对人的主体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人才的生产成为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前提条件,“本世纪末,世界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是学校师生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师的权威将不再建立在学生的被动与无知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的积极参与促进充分发展的能力上”。在此背景下,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凸现。

从上世纪80年代起,中国的教育改革探索一条由教法改革到学法改革,再到教学整体改革的道路。一些成功的改革证明:教学改革不仅需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更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入90年代,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呈现出两大特点:其一,立足于素质教育,其二,强调改革的整体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便指出要“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可以说,90年代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增强人的主体性。

目前全国推行的基础教育改革中,采用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中提出的体育课程中有四个理念,其中一条便是——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3 对教师与学生地位关系的认识

如前所述,传统体育教学的弊端是过于强调教师主导的作用,而忽略学生的主体性需求。教育界对这个问题有着长期深入的认识过程,形成了教师与学生关系的一些研究结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其教学模式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李枝军等人认为:体育教学过程是由体育教师、学生和教学影响(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三个因素构成。根据“主体”与“客体”的定义,可以认为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者”,即主体,又是教学活动的“对象”,即客体。体育教师的主体性,指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施教地位,发挥主导作用;其客体性,指体育教师在施教的同时又是学生认识和作用的对象。而学生的客体,指在体育教学中学生是教师施加教育影响的对象;其主体性,指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张伟l‘‘等人认为:学生是具有独立性、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发展性的主体。体育教学中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在注重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以学生主体地位为归宿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以教师主导作用为条件和根本的主体地位。

可以看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强调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进而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的同时,注重教学情境、协作等环境因素,学生和教师的关系是主体者与主导者的关系,而李枝军等人认为教师占主导地位而学生处于主体地位,两者的影响是相辅相成的。总而言之,这三种观点有一个共同点,都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当作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即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地位,维护学生的尊严,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主体性体育教学,这是相对于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客体性体育

教学而言,主体性体育教学是指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把教师当作教学的带动者;让学生主动、合作的学习体育适应和运动技能。主体性体育教学是现在科学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产物,它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维护了学生的学习权利,尊重学生的人格,注重因材施教,注重个体的差异,从而使学生积极、愉快的参与体育学习,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长足的发展。当然,提出主体性体育教学并不否认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而是指体育教师作用的发挥更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体现,使体育教师“输出”与学生“输入”渠道更为通畅、有效。主体性体育教学概念提出的意义在于其对师生关系的理解超越了主客体对立的思想模式,倡导一种在过程中彼此敝开、共同创造的新型师生关系,这种以民主为基础、以对话为纽带的师生关系,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

4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实现主体性教学

4.1 设立科学的主体性体育教学目标 体育教学目标,就是指体育教学所要达到的标准,是体育教师期望学生取得的进步。科学的体育教学目标是体育教学是否成功的重要前提。传统的体育教学目标建立在对学生片面认识的基础上,即学生是教师加工的产品,只有作为接受主体性的要求,没有形成主体性的独立性、创造性。因此,无法把学生培养成真正的独立的主体。2001年《课标》中明确指出体育课堂的学习领域的目标是“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这是国家体育教育领域中的发展。这是作为主体性教学期望学生作为统一的有机体在认知领域、情意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发生相应的变化,由于<课标)是一个指导性文件,所以在各地区的教材设计、课程评价中,都就该遵循以学生主体性需求为目的的教学目标。

4.2 树立正确的学生主体观 学生主体观是指将学生看作是体育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学生把外部的知识信息、动作技能主动纳入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中并把这个过程当作学生的积极体验和个性发展的过程。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必要条件,但其作用必须加以诱导、启发等方式当作学生主体性生长的适宜条件,使学生的内部结构得以优化。同时,由于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性,体育教师要在尊重学生独立性的基础上对学生实行因材施教,区别对待,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因此,树立学生的主体观就是要变学生被动学为主动学,变学生单向接受为多维学习,变传统教学方法“灌”“压”“管”为“启”“引””导”。

4.3 诱发学生的学习心向 我们在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时,应该认识到学生首先是情感、兴趣的主体,然后才是掌握知识的主体。要诱发学生的学习心向,要引导学生对体育保持强烈的兴趣和持久的参与动机,要使学生产生体育学习的责任感,还要使其产生上体育课的满足感。前几年提出的体育成功教学、体育自主教学的出发点莫过如此。

以往造成体育教学局面被动的主要原因是体育教师没有或忽视正确引导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你不愿学,我要你学”,这种强制灌输关系,没有考虑学生的感受,是否“乐于接受”与“能够接受”。学生缺乏对体育“愿学、想学”的动机,久而久之,部分学生开始厌恶体育课,在压抑活泼好动的天性的同时,也在疏远着体育教师。

其实热爱学习是人的天性,爱好运动也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学习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理应能为广大学生所接受。我们启发学生的学习心向,首先要加强学生的目的性教育,从现实角度出发,让他们懂得教学环境,使学生产生一种内在的学习需求,如降低难度要求的运动比赛,设置具体活泼的教学情境等。

4.4 发扬教学民主 教学民主是顺利进行体育教学的内部环境条件,发扬教学民主就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师生要相互尊重、信任、配合,创造一种自由宽松的民主气氛,从而形成教学合力,推进体育课堂教学的进行,这样学生才可能有积极主动的心情愉快的投入到体育学习中来。要实现真正的民主,就应该:一是做到体育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的平等。只有这样,双方才可能建立一个正常的教学秩序。二要做到体育教师对学生一视同仁,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可能受到同样的尊重和关注,不能由于学生在某一方面的不足或欠缺而受到不公平的对待。三是还可以利用运动项目能有效增加团队精神等特点,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

综上所述,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客观地要求救育注意培养学生的主体素质。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复杂的辩证关系,两者互相制约、互相促进、不断深入、不断发展。学校的体育教学方法改革,必须与当今教育发展的趋势相适应,也需要在理论上不断地进行全面、深入研究和探讨,同时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创造和完善,以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健康发展,促进入的主体性得到合理解放和发展,推动我国教育的现代化进程。

作者:欧阳锡禹 金育强 唐雪姣

发展学生主体性教育论文 篇3:

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主体教学管理观

【摘 要】本文阐述国内外教育理论界对学生主体性的研究情况,提出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主体教学管理观中,应该体现出多样化的人才观、多元化的质量观和个性化的学生观;在践行主体教学管理观中,要树立以学生需要为核心的教学管理理念,构建以学生参与为特征的教学管理制度,营造以学生选择为机制的教学管理环境,造就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管理队伍,以适应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高等教育 大众化阶段 主体性 教学管理观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面对着学校规模扩大和学生人数增多,学生的价值取向和个性需求表现出多样性,主体性意识增强,使得教学管理与学生的主体性关系成为高校管理中的热门课题。人的主体性和主体参与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特征,教育不注重增强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是不可能适应建立一个更加美好社会的要求的。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中,必须改革精英教育的教学管理模式,确立主体教学管理观,适应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需求,应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挑战。因此,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研究和践行主体教学管理观,对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教学管理与学生的主体性

高校主体教学管理观是对学生主体性发展认识的必然结果,国内外的教育理论界对学生主体性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对学生的主体性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

(一)国外对学生主体性的研究。国外在对高校学生培养以及一些教育理论中都对学生的主体性进行了研究。早在19世纪,德国的洪堡就力图按新人文主义的方针改革教育制度,主张对人进行完全的人的教育,使人的个性全面协调地发展,将教育制度引向单纯陶冶人的方向。他创办柏林大学的观念,后来成了德国大学的楷模。20世纪初,美国教育家杜威主张和关注个性教育,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一个进步的社会把个别差异视为珍宝,因为它在个别差异中找到了它自己生长的手段”。英国教育家怀特海在1929年编著的《教育的目的》一书中,指出大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智慧力,学生通过接受大学教育获得主动性的思维,大学的教育内容和课程设置应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1998年世界首届高等教育大会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世界宣言》中指出:“在当今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上,高等教育显然应以学生为中心,采取新的视角和新的模式,这就要求大多数国家的高等教育进行深入改革,实行开放政策,以便满足不同类型人们的需求”。近年来,一些国家高校教育改革的学分制和个性化思想也都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发展的本质和要求。

(二)我国对学生主体性的研究。纵观我国的教育历史,尊重学生发展一直是教育家弘扬的理念。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儒家学派私学中所推行的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仍对现代教育有较大影响,其认为学生在个性、性格、智力和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教育学生要各因其材,体现了教育中学生主体性的基本思想。我国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创办于19世纪末,在教育中就出现了学生主体性的思想。蔡元培在1912年比较民国教育与君主教育时指出:“民国教育方针,应从受教育者本体上着想,有如何能力,方能尽如何责任;受如何教育,始能具如何能力”。可以认为,“主体性教育理论缘起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呼唤、反思传统教育和回归历史潮流的需要。其发展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初期和中期对教学过程中主客体关系的讨论,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演化为对教育者、受教育者主体性的讨论,在90年代中期以后由理论进入到实践,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主要指导思想”。目前,主体教学管理观已成为高校适应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现代高校教学管理的学生主体性。高校教学管理中学生主体的需求,必然会带来教学管理理论的突破和创新。学生主体性主要是指学生在高校学习生活中体现出来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它是教学及其管理活动正常开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动力。学生的主体性反映了人的基本属性、学生的主体需求和教学管理的主体关系。学生作为独立的人,既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以个人主体形式出现在自然和社会中,以个人主体参与自然、社会的活动,从而与自然和社会发生各种关系,这是人在自然和社会中的主体特征。学生作为高校中的一员,是以高校环境、条件为基础,以个人主体参与为过程,以个人价值目标为取向,在高校中生活和学习的,这是学生在高校中的主体特征。在高校教学管理中,教学管理人员与学生之间是主体间性关系,是教学管理主体通过发挥自己的主体性与其他主体性保持理解关系的属性。学生作为发展的主体,一方面与中介客体之间存在“主体—客体”的对象性关系,在活动中通过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双向环节,在认识和改造中介客体的同时,也建构了自身。另一方面学生的主体性蕴含着学生在高校教学管理的关系,学生是教学管理的主体,这是学生在高校教学管理中应有的地位。

二、高等教育大眾化阶段主体教学管理观

高校中的许多问题都与学生数量的增加有关,在教学管理中也是如此。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中,学生主体性发展促使高校教学管理观发生根本性改变,主体教学管理观是适应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必然结果,主要反映在教学管理的人才观、质量观、学生观等方面。

(一)教学管理的多样化人才观。高校的基本职能和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高等教育大众化创新了教学管理的人才观。在精英教育中,高等教育培养的是精英人才,崇尚“精英至上”的人才观,压制人的个性,缺乏全面发展的观念,只培养少量的社会精英人才。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中,学生个体的价值取向成为重要的驱动因素,原因在于人们已逐渐将接受高等教育作为一种权利,其基本需要是为实现个体的价值寻找有效的教育途径。因此,高等教育大众化中学生来源和学习目标的多样性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人才观创新提供了源泉。为了改革高校人才培养体制,提高人才培养水平,需要更新高校教学管理的人才观。因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要求“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在多样化人才观中,体现了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需求的多样化,以及高校的基本管理理念和指导思想。因此,在高校教学管理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发展,提供学生发挥个性的途径,为社会培养多样性的人才。

(二)高校教学管理的多元化质量观。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校永恒的主题,高等教育大众化创新了高校教学管理的质量观。教学质量是教育者按照社会需求而制定的培养目标,依据教育规律进行教育的整体评价,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在精英教育中,往往是采用单一层次和单一标准来衡量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在教学管理中没有考虑到教学质量与学生接受程度、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与学生需求之间的关系,往往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质量的唯一标准,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主体性的发展。建立多元化的质量观,应是我们确立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基本出发点。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多元化反映了不同的主体对高等教育认识的多样性,也反映了高校的教育质量目标、学生的质量追求和社会的需求之间的差异性,这是高校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发展的演进结果,构成了高校教学管理要素的各个层面,影响着高校教学管理者的思维方式和管理方式。因此,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里,高校教学管理要适应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变革,适应学生多样化的需求,促使教学质量的内在结构、质量标准和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实现社会需求、教学质量和学生主体价值三者的有机融合,创建结构多层次、功能多样性、形态多模式和评价方式多元化的教学质量体系。

(三)教学管理的个性化学生观。高校的教育对象是学生,高等教育大众化创新了教学管理的学生观。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教学管理方式的变革和管理结构的调整,把教学管理的核心内容从有形的教学资源管理转向无形的学生成长管理。在教学管理中,管理人员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沟通是十分重要的,管理人员的学生观对于相互间的双向理解有着重要作用。在高校教学管理中,传统学生观和现代学生观有着明显的不同,彰显出传统管理文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下学生文化的碰撞。传统学生观突出“管”,现代学生观突出“服务”;传统学生观侧重从学校出发开展工作,现代学生观侧重从学生需要出发开展学生工作;传统学生观强调统一和服从,现代学生观更注重个性的发挥。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营造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局面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中教学管理者应有的学生观。从推动高校教学管理发展的要素看,学生的主体性在精英教育和大众化教育阶段的重要性有所不同,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中,学生对主体性发展的诉求和重要性日益凸显,已成为促进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的主要因素。因此,教学管理者需要突破传统的管理观念,树立学生个性化的学生观,充分认识学生主体性发展的价值,为满足学生的价值取向创造教学管理的有利条件。

三、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主体教学管理观的践行策略

以学生为主体的主体教学管理观既是一种价值取向,也是一种方法论准则,是教学管理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在践行主体教学管理观中,需要对教学管理理念、教学管理制度、教学管理环境和教学管理队伍等方面进行探索,形成适应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教学管理新局面。

(一)树立以学生需要为核心的教学管理理念。教学管理理念反映了教学管理人员在教学管理活动中的基本观念,在管理工作中具有指导性的作用,践行主体教学管理观首先要树立以学生需要为核心的教学管理理念。马克思认为,人的自然需要叫作“人的一般本性”,人在自然需要之上产生了新的历史形成的需要,例如,社会交往的需要、认识的需要、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表现(实现)和发展自己独特个性的需要,等等。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使得学生数量大幅度增多,学生的成长地域、家庭背景、学习经历等方面的不同,形成学生群体的共同需要和个体的个性需要,教学管理者应了解和适应学生的共同需要和个性需要,为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服务。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管理中,首先,将教学管理的计划性和学生的自主性结合,使学生在教学管理的计划性中发挥自主性,满足学生的自主性的需要。其次,将教学管理的规范性和学生的创造性结合,构建有利于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教学管理规范,从而指导和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再次,将教学管理的统一性和学生的个性结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构建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和学习体系。最后,将教学管理的导向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结合,将管理学生变为指导学生,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的目标和价值,以适应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需要。

(二)构建以学生参与为特征的教学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是教学管理行为的具体规定,是教学管理理念的具体体现,起到协调和保障教学正常秩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的作用。在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型中,我国高校的教学管理制度虽然已进行了一些改革和创新,但还存在精英教育的管理痕迹,无论是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的确定,还是使用教材和教学进度的安排,以及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通常缺乏学生的参与,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意见,学生处于受支配和受管理的客体位置,缺少参与权。在践行主体教学管理观中,在教学管理制度建设中,要突出学生的参与性,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管理制度。首先,要弱化教学管理制度的支配性,增强学生的参与权,创造和增加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渠道。其次,要弱化教学管理制度的强制性,增大灵活性和柔性,提供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使得学生能自主地进行学习。再次,要弱化教學管理制度的惩罚性,增大激励性,改变以处罚为手段的管理模式,激励学生敢于参与、敢于探索的创新精神。还有,要弱化教学管理制度的统一性,增大多样性,提供多样式的培养模式、培养方案、培养方式和评价机制,为学生自己构建个性化学习环境提供空间。

(三)营造以学生选择为机制的教学管理环境。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中,创造学生选择机制的教学管理环境在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方面是至关重要的。学生选择机制是指在高校教学管理中,为了适应学生构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各有关教学要素对学生选择的适应性及其关联性。从学生需要视角来看,学生选择机制从本质来说是教学管理环境对学生适应性的衡量,营造以学生选择为机制的教学管理环境是践行主体教学管理观的策略之一。学生选择机制同时受到教学计划和教学运行的刚性影响,教学计划的因素比如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考核方式等,教学运行的影响因素包括课程安排、修业年限和教学地点等,都对学生的选择产生影响。在营造以学生选择为机制的教学管理环境中,首先,增强教学管理过程的柔性,在制订培养方案和进行课程安排等教学管理过程中,要能提供多种方案,或有灵活处理的方法,增加学生的选择性。其次,增强教学管理人员的管理柔性,创造多样化的管理手段,减少教学管理人员的硬性管理行为,消除教学管理链中人员因素的负面影响。因此,增强教学管理过程的柔性,以及教学管理人员的管理柔性,对营造以学生选择为机制的教学管理环境是十分重要的。

(四)造就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管理队伍。从教学活动的视角来看,高校的教学质量由教师的教学过程、管理过程以及学生的学习过程等教学活动所决定,高校教学管理水平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中,学生需求的自主化表现为学生对教学管理过程的参与倾向以及与教学管理人员直接沟通的需要,而这将要求教学管理人员改变原有的管理模式,采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主导理念,实现教学管理目的性和主体性的回归与确认。以学生发展为本,即是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学生发展为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及以学生发展为基础的综合涵义。但应该看到,由于精英教育管理观念的影响,教学管理者在教学管理中往往管得过多,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不适合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需要。为了造就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管理队伍,首先,要转变教学管理人员的观念,以学生发展为根本,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并落实到实际管理工作中。其次,要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在政治素质、心理素质、专业素质和能力素质等方面适应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以能正确把握和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最后,要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熟悉教学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掌握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的操作和程序,为服务学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玉琨,沈玉顺,代蕊华,等.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75

[2]平塚益.世界教育辞典[K].黄德诚,夏购鸾,王宣琦,等译.长沙:湖北教育出版社,1989:174

[3]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续,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321

[4]牛慧娟.大学生主体性发展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7

[5]朱清时.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国外部分大学本科教育改革与课程设置[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1

[6]高平叔.蔡元培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15

[7]黄崴.主体性教育理论:时代的教育哲学[J].教育研究,2002(4)

[8]孔丽苏,郭平.大学生参与高校内部管理的依据与路径[J].学术探索,2012(11)

[9]黄厚明.主体间性:当代中国高校学生管理改革的价值取向[J].教育学术月刊,2013(12)

[10]马丁·特罗.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J].王香丽,译.外国高等教育资料,1999(1)

[11]马万民.试述高等教育质量观的演进与建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4)

[12]李青合.构建现代大学生管理制度:基于学生观的视角[J].复旦教育论坛,2011(2)

[13]姚顺良.論马克思关于人的需要的理论——兼论马克思同弗洛伊德和马斯洛的关系[J].东南学术,2008(2)

[14]成培华.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教育现代化的主导理念[J].学术交流,1998(6)

【基金项目】2016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以玉林师范学院为例”(2016JGB338);玉林师范学院2015年教师教育能力发展研究专项课题“教师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以玉林师范学院为例”(15JSJYZD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崔海波(1976— ),男,宁夏中卫人,玉林师范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研究。

(责编 黎 原)

作者:崔海波

上一篇:事业单位中内部审计论文下一篇:银行业监管特色启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