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盈余管理论文

2022-04-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随着我国银行业的迅速发展,商业银行的数量不断增加。同时由于金融危机等众多原因,银行业的监管备受关注,商业银行盈余管理问题也受到了重视。本文主要就盈余管理手段进行综述,以期促进相关方向的研究。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商业银行盈余管理论文 (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商业银行盈余管理论文 篇1:

商业银行盈余管理问题研究

摘 要:近年来,我国银行业的快速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关注其会计信息。部分商业银行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这与其管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有关。由于盈余管理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隐蔽性较强,目前在我国金融界还没有引起有关部门足够的重视。因此,研究商业银行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主要手段及制度防范对策,对提高商业银行会计信息质量、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商业银行;会计信息质量;盈余管理

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有目的、有意识地利用会计政策的选择权和会计准则的不完善,影响财务报告中的数据,从而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行为。商业银行所经营的业务包括存贷业务、投资业务和中间业务等,与一般企业相比有其自身特点,如监管严格、高负债经营、交易不透明等,所以商业银行会更加重视盈余管理的维稳,通常采取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贷款交易的安排以及衍生金融工具等手段。商业银行贷款经营的不透明特征和衍生产品的交易核算的复杂,使得银行即使实施了盈余管理,外部人士因缺乏专业知识素养也很难识别出来,所以商业银行盈余管理的隐蔽性要大于一般企业。商业银行发挥着融通全社会资金的作用,是重要信用中介,同时承担着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双重身份。银行与银行之间也存在很强的关联性,一家商业银行发生破产清算,往往会给其他关联银行造成不良反应,也可能会对国家的经济安全带来严重威胁,所以商业银行盈余管理不当造成的危害更大。

一、商业银行盈余管理的动因分析

(一)契约动因

公司的管理者与股东之间,是一种基于权力和报酬的契约关系,管理者的报酬往往与公司的经营业绩挂钩。因此,管理者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动机下,会通过盈余管理来粉饰财务数据,以呈现良好的经营业绩。如果不论如何努力都不能完成经营利润目标的话,管理层就会想方设法增加当年支出和费用,以企求来年获得更高收益,从而相应抬高个人收益;为了避免与债权人(人民银行)的贷款契约中断,管理层会绞尽脑汁采取各种措施通过盈余管理来改变商业银行财务报表中的财务状况及盈利信息。另外,商业银行为了保持与客户、政府、雇员等的长期良好关系(又称隐形契约)也会进行盈余管理。

(二)融资动因

作为资本市场动机中的重要部分,IPO和再融资是上市商业银行盈余管理的普遍动机。IPO银行对外披露的会计盈余信息是投资者投资决策的重要信息来源,将直接影响到股票价格,进而影响其IPO收益,所以银行很可能在IPO前进行盈余管理来影响投资者决策,以增加发行收益。增配股的目的是筹集低成本资金来扩大股本规模,改变公司当前的经营状况,提高整体实力。作为增配股条件中唯一的业绩指标,净资产收益率极易成为上市银行盈余管理的目标。增配股融资中的盈余管理导致小股东利益流向大股东。

(三)实现利润平滑动因

实现利润平滑包括两个方面:在宏观经济环境繁荣、商业银行经营业绩优异的情况下,需要实施向下的盈余管理;反之,在宏观经济不景气,商业银行业绩下滑的情况下,则需要实施向上的盈余管理。这一盈余管理特征源自我国商业银行行业的特殊性:首先我国多数上市商业银行最大股东都是政府背景,在这一特殊情况下,实现高利润并非我国商业银行第一目标,且几乎所有商业银行的管理层都来自政府直接任命,采取个人行政绩效考核的方法,为保证企业经营业绩的持续增长,管理层有在财务状况好的年度进行向下盈余管理的动机。其次其他重要股东如战略投资者对企业盈余指标向上管理的动机强烈。我国大型商业银行上市都引进了战略投资者,现代资本的逐利性要求商业银行必须提供尽可能高的盈余回报。

(四)市场监管动因

满足监管部门设置的行业指标往往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盈余管理的最大驱动因素。为满足银监会关于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贷款准备金率、存贷比等监管指标的要求,许多商业银行往往不惜一切手段进行监管指标的盈余管理操作。另外,2014年10月17日,证监会正式发布《关于改革完善并严格实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见》,上市商业银行会为避免报告亏损而进行各种形式的盈余管理,以使其股票在市场中正常交易。

二、商业银行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

从盈余管理的定义可以看出,盈余管理的手段包括控制报表披露和安排交易。控制报表是在真实交易的基础上通过会计手段来实现的;安排交易是管理当局利用自身判断构造影响盈余水平的交易。目前商业银行盈余管理常用的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

1.通过贷款业务进行盈余管理。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资产和最重要的资金运用。商业银行管理层可以通过调整贷款交易(展期或借新还旧)的时间来管理盈余。贷款展期和借新还旧都是非常隐蔽的手段,通过二者可以改变不良贷款率和利息回收率,调节贷款利息收入。更常见的手段是通过贷款损失准备进行盈余管理。贷款损失准备是利润减项,多提取会降低利润,少提取会增加利润。新会计准则规定,商业银行对关注类贷款按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计提减值准备,对于次级、可疑和损失类贷款采用现金流量贴现法或以前年度贷款损失平均率法来计提减值准备。可见,不论是贷款五级分类的判定还是现金流量的计算,都可被商业银行管理当局加以主观影响。而且贷款损失准备在贷款资产质量变好,即可收回金额变大时,可以转回。这就为银行管理当局建立了一个“蓄水池”,管理当局可以通过控制计提和冲销两个“阀门”调节存量、控制流量,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上市银行在贷款五级分类的基础上进行扣除时,随意性很强。在赋予上市银行如此大的判断空间时,有理由怀疑,上市银行将利用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进行利润操纵。

2.通过投资业务进行盈余管理。投资业务是商业银行另一种重要的资产形式,包括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债券投资、中央银行票据投资以及证券回购业务等。通过债券投资可以调整当期盈余。当商业银行当期盈余低于市场预期时,管理者便抛售一定量的债券增加当期盈余,满足市场预期;如果商业银行盈余状况良好,则可以一直持有。在各类投资中短期投资在盈余管理中能发挥更重要的作用。短期投资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取得时包含的未发放利息记入“应收利息”科目,并不作为投资收益。同样,为了体现稳健性原则,在持有期间所获得的利息也不计入投资收益,而将这部分利息收入冲抵投资成本;只有在进行最终的处置时,才按照账面价值与实际取得的价款的差额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这就为商业银行管理者提供了盈余管理的空间。

3.通过改变交易或事项的类型进行盈余管理。例如,把储蓄存款纳入企业存款核算,逃避储蓄存款利息税;把贷款利息收入、其他营业收入、手续费收入列入“金融企业往来收入”逃避营业税;把职工工资支出调入其他支出或费用逃避个人所得税等。

4.通过控制收支确认进行盈余管理。贴现贷款应以贴现票据的到期价值计量,贴现票据的到期价值与支付的票据贴现款项之间的差额,作为贴现利息,计入贴现当期损益。使用收付实现制时,银行为实现当期盈余,在期末大量办理贴现,形成收入提前实现。商业银行发生的大额一次性费用,可以按适当金额预提。这为银行管理当局平滑利润提供了非常好的手段,比如商业银行通过控制年终奖的预提的比例调整当期支出额,在收益较高时减少预提,在收益高时增加预提,进而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

5.通过会计科目的设置进行盈余管理。有些商业银行为了拉存款、多发放奖金,把存款奖励费用、工资奖励等列入存款利息支出,利息收入放入“其他应付款”,使其形式上合法化。有些商业银行通过其他应收、应付款、抵债资产等科目,隐瞒收入或资产损失。通过“应付福利费”科目为职工过年、过节发放物品,更有甚者将部分奖金变相列入此科目,以逃避个人所得税。

6.通过会计方法的选择进行盈余管理。商业银行每年都会发生大量的租赁费用及装修支出,有些商业银行通过改变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期限来进行管理。当经营情况好的时候,就减少这些计入“长期待摊费用”具体项目的年限;而经营状况不利时,则反其道而行之。另外,对于同一类经济业务,当商业银行高管层必须在公认的会计方法中选择其中一种处理方法时,如折旧方法中的加速折旧法与直线折旧法,一般都倾向于选择使盈余最大化的方法。

7.通过表外业务进行盈余管理。现代商业银行普遍使用表外金融产品,如保函、备用信用证、贷款承诺、衍生金融工具和投资银行业务等,其信用风险、市场风险远高于表内业务。由于其不在资产负债表中体现,管理层往往可能通过隐瞒对自身不利的表外事项以达到粉饰报表的目的。另外,随着与衍生金融工具合约条款相关的标的价格的波动,衍生金融产品的估值可能产生对商业银行有利或不利的影响。这些影响可能在不同期间有较大的波动,并影响商业银行的现金流量和盈余。

三、防范商业银行盈余管理的对策

商业银行的盈余管理是一种机会主义行为,它的存在与市场效率、公司治理结构、会计准则与财务制度以及商业银行的外部监督密切相关。为了防范商业银行的盈余管理行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完善金融企业会计准则。目前会计准则及相关财务制度给银行管理层提供了太多的判断空间,对此,准则和制度的制定者可以通过更清楚地设定不同会计处理方法和估计方法的运用条件加以完善,尽量减少会计政策选择的余地及会计估计的机会;同时,在成本效益原则的基础之上,增加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商业银行的盈余管理。

2.加强外部监督。监管部门应从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相关性、可靠性以及披露的信息含量上加强管理与监督,并对违规商业银行予以严惩;同时,加强政府相关审计机构的审计工作力度,通过审计准则的安排,由政府审计机构提供被审计商业银行盈余管理的评价报告,从而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减少商业银行的盈余管理。

3.完善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实质是对相关权利、责任和收益的安排。大量实证研究表明公司的治理结构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盈余管理。另外,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管理层报酬的安排对盈余管理会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应规范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

4.提高商业银行管理层的素质。研究结果表明,商业银行的管理层并没有对银行盈余管理起到抑制作用,所以遏制商业银行盈余管理应从管理人员入手,提高管理层的素质,加强管理层的监督意识,由上而下减少盈余管理,有关部门应加大对违反会计法的相关领导人员的惩处力度,对严格执行财经会计法规的职员给予奖励,并对举报或揭发有功人员进行适当的再就业保护,形成遵守会计财务法规为荣,违反会计财务法规为耻的职业道德观和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 赵胜民,翟光宇,张瑜.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盈余管理与市场约束——基于投资收益及风的视角[J].上海经济研究,2012,(1).

[2] 吴克平,于富生.新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影响的实证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2).

[3] 薄澜.银行贷款、公司债与盈余管理[J].当代财经,2014,(2).

[4] 刘秀霖.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J].现代研究,2014,(7).[责任编辑 王 莉]

作者:邓楚瑶

商业银行盈余管理论文 篇2:

商业银行盈余管理手段综述

[摘要]随着我国银行业的迅速发展,商业银行的数量不断增加。同时由于金融危机等众多原因,银行业的监管备受关注,商业银行盈余管理问题也受到了重视。本文主要就盈余管理手段进行综述,以期促进相关方向的研究。

[关键字]商业银行 盈余管理 手段

一 盈余管理的含义

关于盈余管理的界定,国外研究一直未形成权威的或被普遍接受的结论,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得出相关结论。总的来说,国内外的研究者对盈余管理的定义有一致也有分歧。本文对盈余管理的界定:企业管理当局在现行的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为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或是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通过运用自身判断构造交易或直接影响财务报告对外披露,以影响其他利益相关者做出决策的行为。

二 盈余管理的手段

从盈余管理的定义可以看出,盈余管理的手段包括:控制报表披露和安排交易。控制报表是在真实交易的基础通过会计手段来实现,安排交易是管理当局利用自身判断构造影响盈余水平的交易。国内学者对盈余管理手段的研究也比较多,李琴、李文耀(2008)认为盈余管理的手段分为披露管理和安排真实交易,并对盈余管理手段进行了剖析。邵毅平(2007)、王辉(2007)、张萍(2008)对新旧会计准则下的盈余管理手段进行对比。但是对商业银行盈余管理手段进行研究的不多,彭宏超和马广奇(2005)研究了我国商业银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和常用的手段。石晓军和王海峰(2007)研究了我国商业银行盈余管理的工具,并探讨了与非金融机构盈余管理手段的区别。

1.通过贷款损失准备进行盈余管理。贷款是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上主要的资产项目之一。《金融企业呆账准备提取管理办法》规定金融企业对承担风险和损失的债权和股权资产计提呆账准备金,它由一般准备和相关资产减值準备构成,其中相关资产减值准备又包括贷款损失准备、坏账准备和长期投资减值准备。提取贷款损失准备,是银行经营稳定性体现。贷款损失准备是利润减项,多提取会降低利润,少提取会增加利润。新会计准则规定,商业银行对关注类贷款按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计提减值准备,对于次级、可疑和损失类贷款采用现金流量贴现法或以前年度贷款损失平均率法来计提减值准备。可见,不论是贷款五级分类的判定还是现金流量的计算,都可被商业银行管理当局加以主观影响。而且贷款损失准备在贷款资产质量变好,即可收回金额变大时,可以转回。这就为银行管理当局建立了一个“蓄水池”,管理当局可以通过控制计提和冲销两个“阀门”调节存量、控制流量,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

上市银行在贷款五级分类的基础上进行扣除时,随意性很强。在赋予上市银行如此大的判断空间时,有理由怀疑,上市银行将利用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进行利润操纵。

2.通过调整贷款交易时间进行盈余管理。银行管理当局可以通过调整贷款交易(展期或借新还旧)的时间来管理盈余。商业银行经具有严监管性,银行需符合管理当局规定的存贷款比例、资本充足率等指标的要求。贷款展期和借新还旧都是非常隐蔽的手段,通过二者可以改变不良贷款率和利息回收率,调节贷款利息收入。

3.通过控制收支确认来进行盈余管理。《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中规定的收支确认的原则,虽规定了收支确认的时间、金额等方面的原则性问题,但对收支确认的具体操作办法并没有进行特别的规定。如贴现利息收入,大额不确定费用的预提。我国商业银行对贴现利息收入的计量标准不一。《公开发行证券的商业银行有关业务会计处理补充规定》中指出贴现贷款应以贴现票据的到期价值计量,贴现票据的到期价值与支付的票据贴现款项之间的差额,作为贴现利息,计入贴现当期损益。民生银行、招商银行2002年度改变了贴现利息收入的确认方法,由收付实现制改为权责发生制;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对贴现一度按收付实现制确认收入。使用收付实现制时,贴现到期的价值与所支付的票据贴现款之间的差额作为贴现利息,计入当期盈余。这会造成银行为实现当期盈余,在期末大量办理贴现,形成收入提前实现。商业银行发生的大额一次性费用,可以按适当金额预提。这为银行管理当局平滑利润提供了非常好的手段,比如商业银行通过控制年终奖的预提的比例调整当期支出额,在收益较高时减少预提,在收益高时增加预提,进而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

4.通过可控性金融资产进行盈余管理。新准则规定,取得的金融资产主要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其中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不是计人当期损益,而计入所有者权益。在处置可控性金融资产是,将取得的价款与该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同时,将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对应处置部分的金额转出,计入投资收益。这为商业银行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便利。银行在购入金融资产时,直接购入可控性金融资产或是将所购人的金融资产特意划分为可控性金融资产,在银行利润较高时不出售可控性金融资产,在银行利润较低时出售可控性金融资产,以实现盈余管理。而且金融资产是商业银行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数额较大。

三 结束语

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管理好商业银行的重要意义已经超出一国的范围,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监管也是新形势下的一个重大的课题。保证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的真实、中立会愈来愈重要。

作者:饶应富 徐超

商业银行盈余管理论文 篇3:

商业银行社会贡献度与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

摘要:本文以沪深两市上市商业银行2009-2012年数据为样本,研究分析了商业银行社会贡献度与其盈余管理的关系。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上市商业银行社会贡献度显著影响其盈余管理,但是社会贡献度使用不同的衡量指标,其影响盈余管理的方向不同;商业银行资产规模与盈余管理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商业银行 社会责任 贡献度 盈余管理

一、引言

商业银行作为上市公司中的特殊经营群体,在资本市场上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来,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爆发一连串的会计丑闻及相关财务违规行为,金融行业的社会责任日益受到关注。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作为一项无形资产,主要涉及经济、法律、道德等方面,与国外商业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的履行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社会责任履行意识淡薄、慈善事业参与力度不够、员工劳动权益保护制度不健全等,这些将影响我国银行业的有效可持续发展。社会责任履行并不仅仅局限于单方面追求社会贡献度,其带来的一系列相关因素影响也是值得我们探究的。现代经济环境下,盈余管理也成为公司治理中的一大顽疾。对于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对于改善公司治理意义重大。目前国内对于社会责任的相关研究多采用定性方法,实证研究也主要围绕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高管薪酬等之间的关系,对于社会责任与盈余管理的研究甚少。而且考虑到金融行业货币经营的特性,实证研究中又往往将其剔除。鉴于此,本文以金融行业为研究主体,研究社会责任履行程度和盈余管理的相互关系。

二、文献回顾与分析

国外研究发现,社会责任与盈余管理的关系主要取决于企业的盈余管理模式。但是对于社会贡献度与盈余管理的研究多以一般商业企业为样本,Gelb and Strawser(2001)研究表明,能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对外提供的财务公告更为真实、更具有信息内涵,这些公告中的信息能为企业带来正面影响,这样不用再通过盈余管理来攫取短期利益。由于金融行业的特殊性,鲜有文献介绍商业银行社会责任与盈余管理的关系机理。池祥麟、陈庭萱(2007)分析1992-2002年35个国家的商业银行的样本数据,研究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越好,其盈余管理程度也较低。Chih et al(2008)指出,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越多,信息透明度越高,隐蔽的不利于企业的信息就越少,银行管理层会主动规避盈余管理行为。

国内对于企业社会责任与盈余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晚,相关研究方法主要以定性研究为主。朱松(2011)研究发现社会责任履行好的企业,市场评价越高,盈余信息含量也相对较高。邓学衷等(2011)通过分析深圳A股上市工业公司,研究得出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效果与盈余管理程度显著负相关。艾琳(2012)以2007-2010年上市商业银行为样本数据,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的履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约束管理层的行为,从而抑制商业银行的管理程度,银行规模、资产负债率及上市年限等与盈余管理程度的关系不稳定。陈鹰(2012)通过对上交所上市公司进行检验,发现企业社会责任与盈余管理的关系不稳定,并不是所有类型的盈余管理都对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履行产生影响。这为我们对盈余管理的行为辨识提供探讨思路,从而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为投资者提供完善的信息参评机制。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以2009-2012年沪深两市上市商业银行数据为研究对象,为了增加样本容量,提高分析的精度,研究选取混合横截面数据,其中农业银行和光大银行在2010年上市,这样2009年样本容量为14,2010-2012年样本容量为16,共得到62个样本观测值。样本数据来自于样本上市商业银行年度财务报告,数据取自巨潮网、上交所和深交所。回归分析采用SPSS 19.0软件。

(二)变量指标和统计方法

本文研究变量主要包括社会贡献度考核变量以及盈余管理测度变量等,具体如下(见下页表1)。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其关键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股东、员工、客户、政府、社区等。企业作为一契约集合体,真正的契约缔结者正是利益相关者,企业只有为这些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才能高效有序运转。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采取内容分析法考核商业银行社会责任贡献度忽略不可计量的因素,取货币形式部分作为对各方利益相关者的考核,得到社会贡献度总额(CSR)。考虑到各银行规模及盈利能力的影响,选取每股社会贡献(CSR1)和社会贡献度与年度营业收入之比(CSR2)作为商业银行社会贡献度最终衡量指标。

CSR1=社会贡献总额/年末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

CSR2=社会贡献总额/年度营业收入

对于盈余管理的衡量,目前广为采用的是JONES和JONES拓展模型,但是该方法主要用来测度一般上市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商业银行作为主要融资金融机构,其利润考核及财务评估机制与一般上市公司还是存在显著差别的;另外,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的存在也为盈余管理提供了空间,许友传和杨继光(2010)通过分析税前、损失准备提取前的营业利润与贷款准备金的关系,有效的验证了盈余管理倾向性,但却未能量化盈余管理的程度。本文借鉴采用可计量呆账费用法(Kanagaretnam et al,2004;艾林,2012),以残差项ε即可计量呆账费用来衡量盈余管理程度,模型如下:

LLPi,t/Ai,t-1=α1×ΔLOANSi,t/Ai,t-1+α2×ΔNPLi,t/Ai,t-1+α3×LOANSi,t/Ai,t-1+α4×NPLi,t/Ai,t-1+α5×LLPi,t-1/Ai,t-1+C+εi,t

其中,ΔLOANSi,t代表本年期末相对期初贷款总额变动量,ΔNPLi,t为本年不良贷款总额变动量,LLPi,t和LLPi,t-1分别代表期初和期末贷款损失准备,LOANSi,t和NPLi,t相当于本年放贷总额以及不良贷款额,Ai,t-1表示年初资产总额。

控制变量主要选取银行规模、资产负债率、资本充足率、审计事务所规模。其中BIG4为虚拟变量,如果商业银行聘请审计的事务所为国际四大事务所,取值为1,否则取值为0。

(三)研究假设

社会责任的履行能为商业银行带来更高的社会关注度,提升银行声誉,另一方面会使其面临更多的社会监督,促进财务机制的有效运转,这样社会责任可以抑制企业过度的盈余管理行为,从某种角度看,可以作为公司治理的有效替代机制。另外,社会责任的履行也是企业家道德良知驱动下的行为,社会贡献度的大小很好地体现了作为道德代理人的道德维度(李伟阳、肖红军,2011)。这样看来,利益相关者也能够对管理层进行有效监督,缓解了两者之间因代理问题带来的利益冲突,使管理层更加关注对方的利益,从而减少了自身盈余管理的机会。据此,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一:商业银行社会贡献度与盈余管理程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企业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维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一定程度上能够赢得利益相关者的支持,提高满意度和社会声誉,但是此举可能是企业为了掩饰自身盈余管理行为特意作出的光鲜行为,此时社会贡献度不再成为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广告牌,这就是所谓的堑壕机制(钟向东、樊行健,2011)。也有相关研究表明,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相对更有实施盈余管理的条件,管理层往往采取平滑收益的方法以降低收益波动(Fukui,2000)。基于此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二:商业银行社会贡献度与盈余管理程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盈余管理等财务违规现象的发生不能归咎于道德沦丧,企业社会责任感的缺失与否并非决定了盈余管理的动向,企业缺乏社会责任往往是由制度性因素导致的,比如审计人员的默许、基金管理人员的集中行为等(Coffee,2003)。因此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三:商业银行社会贡献度与盈余管理不相关。

(四)模型构建

根据选取的社会贡献度和盈余管理程度的衡量变量,建立以下回归模型:

EM=α1CSR1+α2LNA+α3LEV+α4CAR+α5AGE+α6BIG4+C+ε (1)

EM=α1CSR2+α2LNA+α3LEV+α4CAR+α5AGE+α6BIG4+C+ε (2)

四、实证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总体来看,上市商业银行每股社会贡献4.066065元,但是各银行间社会贡献度相差较大;社会贡献与营业收入之比最小值为0.95275,最大值为1.75826,相比每股社会贡献样本差异较小。盈余管理平均为-3 445.9355元,说明商业银行有负向盈余管理的倾向。规模取对数后均值为28.4319,资产规模的均值为3.987千亿元。银行作为重要融资渠道的金融机构,资产负债率普遍偏高,但是各上市银行间变化不大。资本充足率平均为0.1218355,最低0.0888,均超过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最低标准0.08。BIG4均值为0.8710,有87.1%的商业银行审计事务所为国际四大事务所,商业银行更加依赖大事务所以保证审计质量(见上页表2)。

(二)回归结果分析

F检验值均通过了模型总体线性关系显著性检验,模型拟合度较好;且回归结果显示的D.W.值满足dL

由表3可以看出,在10%显著性水平上上市商业银行社会贡献度与盈余管理程度均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但不同衡量指标下社会贡献度影响的方向不同。当以每股社会贡献(CRS1)表示时,模型(1)回归结果表明商业银行社会责任履行与盈余管理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从而验证了假设二;而当社会责任用社会贡献度与营业收入之比(CRS2)表示时,模型(2)显示两者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假设一成立,即履行社会责任越好的商业银行盈余管理程度越低,社会责任履行的积极性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商业银行管理层的操纵行为。两模型回归结果之所以不同,原因可能是两个社会贡献度衡量指标缺乏统一的口径。

两个模型下,资产规模均与盈余管理程度在1%的水平上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模型2下资本充足率与盈余管理在10%水平上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银行规模越大、资本越充足,内部机制相对更加健全,从而不乏各层次高端管理人才,为盈余管理提供了隐形空间。资产负债率与审计事务所的选择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不大。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本文以沪深两市上市商业银行数据为样本,对商业银行社会责任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商业银行社会贡献度显著影响其盈余管理的倾向,且规模较大的商业银行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越大。因此提出以下建议:

严格规范商业银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机制,敦促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在调查取数过程中注意到,各商业银行社会责任报告披露范围与方式基本没有统一标准,同一银行不同年度的社会责任披露内容也参差不齐。社会责任披露定性部分可以根据各银行经营惯性和运营模式体现个性化特点,定量部分要尽量确保报告信息的真实性,对此立法机构要及时出台规范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的相关法规。除此之外,应制定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减少管理层与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从而抑制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最后,对规模较大的商业银行,不可过多依赖其完善的内部治理机制,从而忽视对其进行审计规整、监督,这样往往会为其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便利。

社会责任贡献度与盈余管理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但是社会责任履行是如何影响盈余管理的,是因商业银行性质不同引起,还是取决于各主体盈余管理的模式,哪些因素决定了两者的作用方向,这些将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池祥麟,陈庭萱.盈余操纵、盈余资讯内涵与企业社会责任——银行业全球实证研究[J].证券市场发展(中国台湾),2007,(1).

2.Chih H L,Shen C H,and Kang F C.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Investor Protection,and Earnings Management:Some International Evidence[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08,(1).

3.Ruf B M,Muralidhar K,Brown R M,Janney J J,and Paul K.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ange in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A Stakeholder Theory Perspective[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01,(2).

4.Kiridaran Kanagaretnam,Chee Y L and Gerald J L.Auditor Reputation and Earnings Management:International Evidence from the Banking Industry[J].Journal of Banking&Finance,2004,(2).

5.朱松.企业社会责任、市场评价与盈余信息含量[J].会计研究,2011,(11).

6.邓学衷,刘秀梅,李辛欣.企业社会责任与盈余管理——对深圳A股的实证研究[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2011,(5).

7.许友传,杨继光.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与盈余管理动机[J].经济科学,2010,(4).

8.艾琳.商业银行社会责任与盈余管理[J].甘肃金融,2012,(8).

9.陈鹰.企业社会责任、投资者保护和盈余管理——基于中国上海证券交易市场的数据[J].甘肃社会科学,2012,(5).

10.李伟阳,肖红军.企业社会责任的逻辑[J].中国工业经济,2011,(10).

11.钟向东,樊行健.企业社会责任、财务业绩与盈余管理关系的研究[J].财会月刊,2011,(9).

12.Fukui,Y.Earnings Management with the Help of Historical Cost Accounting: Not for Managersbut for Investors’[R].Working Paper,To-hoku University,2000.

13.Leuz,C.,D.Nanda,P.D.Wysocki.Investor Protection and Earnings Management: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3.

作者简介:

翟耀,男,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硕士研究生。

赵金梅,女,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硕士研究生。

作者:翟耀 赵金梅

上一篇:低碳经济问题研究论文下一篇:酒店员工年终总结(通用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