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信贷管理问题(精选8篇)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问题浅析
作
者 学籍批次
51毕业论文网
0903 学习中心 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培训中心奥鹏学习中心 层
次 专
业 指导教师
专生本
金融学
内
容
摘要
国有商业银行在我国金融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战略作用, 但是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中存在着众多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削弱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力, 还形成了较大的金融风险。本文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 分析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的现状, 并深入探讨形成这种局面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最后还提出相关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风险管理
目 录
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现状..............................................1
(一)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率高,信贷资产安全性差..............................1
(二)信贷资金长期占用率高,流动性差.........................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信贷资金筹资成本高,赢利能力差.........................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根源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外部因素...............................................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内部因素................................................................3
三、结论与对策性建议..........................................................3
(一)加快信用保障体系建设....................................................3
(二)建立全方位的信贷风险监管机制............................................3 参考文献......................................................................5
(三)采用全新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方法............................................4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问题浅析
近年来, 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逐步缩小, 但仍是我国金融业的最重要的主体之一。目前,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的不良资产高、风险隐患大的问题, 其面临的信贷风险甚至有进一步加大的趋势, 这不仅严重削弱了自身的竞争力, 而且危及了整个金融业的生存与发展, 不得不引起理论界和实务部门的广泛关注。
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的现状
(一)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率高, 信贷资产安全性差
根据我国几家主要国有控股上市银行2010年上半年报的数据,工行截至期末公司不良贷款余额800.72亿元,不良率1.26%。农行上半年不良贷款余额1070.86亿元,较上年末减少131.55亿元,不良贷款率2.32%,较上年末下降0.59个百分点。中行上半年不良贷款率1.20%,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升至188.44%。建行上半年不良贷款为651.68亿元,较上年末减少69.88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22%,较上年末下降了0.28个百分点。交行2010年中期末公司不良贷款253.33亿元,不良贷款率1.22%。
虽然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例整体上呈现出逐步下降的趋势, 但是却远高于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 农村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同时,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实际上集中了绝大部分的信贷风险。如果不良贷款转化为真实损失, 国有商业银行将遭受相当大的负面冲击, 甚至可能危机到整个金融系统的安全。
(二)信贷资金长期占用率高, 流动性差
我国的银行机构普遍存在中长期贷款所占比例过高的现象, 由表2 可见, 整体上, 我国金融机构的贷款中约有50%是中长期贷款。机构资产的流动性过差, 不仅影响了其盈利能力,而且容易加剧信贷风险。对国有商业银行而言, 由于大量的贷款投放于固定资产贷款、房地产开发贷款、住房抵押贷款等长期贷款, 资金周转非常缓慢。而部分承兑汇票因到期无法兑付形成垫款被迫转贷, 大量流动资金贷款被企业长期占用, 进而转化为铺底流动资金, 这些都进一步降低了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流动性。
2007 年9 月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构成
(三)信贷资金筹资成本高, 盈利能力差
我国一年期存贷基准利差有明显的走低趋势。随着2006年12 月我国资本市场的全面开放, 越来越多的外资银行进驻我国金融市场, 银行业的竞争进一步激烈化, 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着优质客户流失、客户群体边缘化的危险, 为应对这种状况,国有银行本身也有提高存款利率、降低贷款利率的趋势, 这无疑进一步提高了国有银行的筹资成本并削弱了其盈利能力。
二、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根源分析
(一)外部因素
1.政府对银行干预过于频繁。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使国有银行对信贷资金的支配受到众多限制, 资金投入的方向和数量
常常取决于计划而非风险效益评价。银行的自主经营原则让位于国家宏观政策, 不仅加大了银行经营风险, 也造成了企业对银行的过度依赖关系。同时, 原应由财政部承担的各种支出经常由国有商业银行承担, 国有商业银行往往成为解决财政支出不足的途径。政府的干预导致国有商业银行行为扭曲, 使银行的资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2.社会信用缺失严重。社会信用的严重缺失也加剧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许多企业通过虚假出资、编造虚假会计信息等骗取银行贷款, 一旦因经营管理不善出现亏损, 往往通过股权拆分、转让、兼并、联营和重组等方式来逃避银行债务, 最后的损失往往只能由银行来承担。某些地方政府处于自身利益考虑, 不仅参与、保护企业逃废债行为, 有的甚至为其逃避债务责任提供政策支持, 充当企业逃债的“保护伞”。中介机构诚信度低下, 出具虚假报告, 为企业骗取、逃废银行的债务大开方便之门。这些都使得我国社会信用严重缺失。
3.金融市场发展滞后。首先, 资本市场发展不足, 间接融资比重过高。企业对银行资金过度依赖, 而国有商业银行作为国有企业最大的债权人, 承担了资金融通中的绝大部分压力, 积累了大量的风险。其次, 金融创新不足, 金融工具的缺乏。国有商业银行资金运用主要集中于贷款, 资产证券化缺乏二级市场支持, 缺乏有效的信贷风险化解和转移工具及手段。目
前许多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流行的金融工具,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至今尚未引入。而金融数据的不完善、技术不成熟以及基础设施的脱节使得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创新难上加难。最后, 金融监管不力。银行同业间竞争无序, 造成企业多头开户、多头贷款, 银行无法真正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 信贷风险不断提高。
(二)内部因素
1.信息过于闭塞, 信贷审查不严。由于没有建立起统一的信用系统,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对企业情况及关联企业往往缺乏必要的信息沟通, 商业银行间也缺少信息交流与共享。国有商业银行在放贷时对企业的组织结构和资本结构情况了解不全面, 过分信赖中介机构的资信证明或相关审计报告从而放松了对企业的审查, 都可能形成信贷风险。虽然人民银行颁布了《贷款证》制度, 但没能解决好企业及其关联企业的贷款控制问题, 登记不全、审查不严、执行不力的情况时有发生。同时, 贷款“三查”制度也未落到实处, 贷前缺少没有严格的论证, 贷时审查流于形式, 贷后又不及时跟踪检查, 往往容易积累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
2.风险预警不及时, 信贷监督不力。目前,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预警不够及时, 特别是在发现滞后、政策滞后、管理滞后、查处滞后、整改滞后方面缺乏全面统一的风险管理机制。信贷后的管理不力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信贷风险处置上的另一大缺陷。外资银行在贷款发放后, 客户经理会主动参与借款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 帮助解决具体问题, 争取实现双赢目标。与外资银行相比, 国内银行在企业经营困难暴露后, 往往急于通过处置抵押物或司法诉讼等方式抽出贷款, 容易使企业雪上加霜, 不良资产可能变成真实损失。商业银行在实际信贷操作流程中, 常常忽视了监督职能,“重贷轻管”现象普遍存在。
3.风险分析工具不够, 内部信用评级操作相对落后。由于风险分析工具较少,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的评估系统中定量分析相对较少, 对全局的分析把握不够, 偏重于事后分析,对潜在风险无法及时预见, 对风险的事前控制和防范能力不强。依据目前采用的客户信用等级评估, 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较多问题, 如偏重于对受评对象过去而不是未来偿债能力的评估, 缺乏对现金流量指标的预测和应用, 难以准确揭示并量化企业面临的特定风险。迄今为止, 国有商业银行的量化标准和风险指标体系仍较为落后, 内部信用评级操作使用较少, 难以适应我国金融业的快速发展。
三、结论与对策性建议
(一)加快信用保障体系建设
首先, 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 明确失信行为、信息源的信息缺失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规范企业信用行为, 严格信用信息发布和管理, 严格信用执法, 同时加大对失信行为的处罚力度。其次, 大力发展社会信用中介市场, 规范信用中介管理,完善社会信用调查和评价体系;加快建立企业、中介机构和个人的信用档案, 确保银行能方便地获得企业或个人的信用记录, 改善银行信息不对称状况。最后, 加大全民信用教育力度,提升企业和个人的商业道德素质, 树立讲诚信的公德意识, 加大对缺失社会信用行为的查处力度。
(二)建立全方位的信贷风险监管机制
首先, 强化贷前调查。通过详细的贷前调查, 全面了解和掌握客户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
果, 对企业未来发展作出准确预测, 为贷款的正确决策奠定基础, 同时, 健全信贷档案, 及时对账, 密切关注客户经营状况。其次, 加强贷款审批关。建立科学、严格、高效的贷款决策机制, 推行严格的专家审批制度。最后,注重贷后管理, 建立风险动态监控机制, 准确把握存量贷款的风险状况, 及时控制和化解信贷风险。
(三)采用全新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方法
近年来, 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深化, 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不断进步, 越来越多的国际大银行开始重视定量分析, 运用统计模型和模拟计算来识别、衡量和监测风险。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起步较晚, 难以直接采用国际模型。要在展开深入分析和历史统计的基础上, 按新巴塞尔协议要求, 在国际通用模型的基础上, 建立适合国情的企业信用风险等级评级模型、企业违约风险分析模型等信贷风险分析的定量模型, 较为准确地评估信贷风险, 以便于及时采取风险控制措施, 达到主动控制风险的目的。对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而言, 内部评级仅处于起步阶段, 其中关于违约数据库、转移矩阵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几乎空白, 必须要加快步伐, 尽快落实五级分类法加快内部评级建设。
参考文献
1.杨高林、倪锦忠 2003:《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国》,金融出版社。2.陈一夫,2002:《构建商业银行贷后管理的新框架城市》,金融论坛。3.石朝格,2002:《信贷风险预警体系》,经济观察报。
近年来, 商业银行在加强信贷风险管理, 取得了显著的进步。然而, 由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权的金融体制改革, 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中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尤其银行在信贷风险管理问题, 经常使银行产业在经济上遭受多重损失, 进而影响到商业银行的生存和长期发展。如何正确处理银行信贷风险, 减少信贷风险带来的损失已成为商业银行必须关注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信用风险是指由于各种原因, 借款企业可能无法回笼资金造成银行信贷的本金和利息损失。[5]美国海因斯第一个从经济学意义定义的金融风险, 他认为风险使损失存在巨大的可能性。他认为, 风险是一个随机事件。奈特则认为风险是一种概率型随机事件。马可维茨认为风险是偏离期望值, 他认为无论是低于或高于期望值都是风险。关于风险的定义, 虽然看法不一, 但对风险的认识还是有一些共同点:一是风险是可能的损失, 损害或风险后果的整体重视;二是风险是指不确定性, 强调自然或危险情况;三是实际结果和预期结果的风险偏差或偏差度。
信用风险是最传统的一种重要的风险, 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 主要是指对的债务人出现破产风险。从不同的角度, 有很多风险, 如从观所带来的风险可分为信用风险, 流动性风险, 操作风险和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银行贷款仍不能满足要求, 借款人超出了银行的承受范围内的。操作风险是在日常经营中常见的风险, 也会危及银行的生存风险。操作风险是来自于不适当的风险损失或失败的内部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造成的损失。根据风险因素的操作风险可以分为两类, 一个是操作失误或失败的风险, 包括人员风险和技术风险;二是风险的经营策略, 并在响应外部事件或外部环境, 由于不恰当的战略风险和导致的损失。
信用担保分为散信用风险提供了一种补偿功能, 但它不能改变借款人的信用状况, 不能保证全额还款的信用, 因此不能从根本上消除信用风险。具有抵押物评估资格的评估机构和标准评价结论的识别精度是存在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缺乏。没有判断抵押物的流动性标准, 导致在实际工作中不能确定是否抵押市场所接受。道德风险是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委托人和代理人, 由于对信息优势的一方信息不对称也可能是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不接受他人的行为, 侵犯他人的利益, 造成他人损失。在管理过程中的商业银行, 不同层次、不同方面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的存在, 所以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道德风险将不可避免地。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创新, 银行贷款等传统形式的资本资产证券化可以进入金融市场交易的阶段。这可不是传统的贷款交易和分配可转让贷款交易。银行信贷资产转让, 同时提高资产的流动性, 面临的价格风险的信贷资产, 信贷资产价格的变动也会影响信用的收益。
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是银行通过各种因素可能导致贷款损失的有效预测, 分析科学方法, 预防控制和降低贷款风险, 减少贷款损失, 提高贷款质量, 从而提高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和一个贷款管理的补偿能力。从本质上讲, 信用风险管理是解决有限和无限银行的资金业务发展之间矛盾的有效工具, 是资源合理配置的关键, 提高银行资产组合的效率。
首先, 信用风险管理需要提高。由于信贷风险管理理论发展, 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也不断推陈出新。在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 主要包括:要求借款人提供足够的抵押或担保;信用风险分散通过信用为单个企业防范信用额度, 风险过于集中;贷前审查的申请人增加贷款, 选择贷款申请人的良好指标。
其次, 信用风险管理, 规避风险, 在具体操作上集中。虽然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信用风险分散的重点, 严格控制信用风险的集中, 但在实践中, 由于各种原因, 风险分散, 难以得到很好的落实。
再次, 从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信用风险管理。在很长一段时间, 信用风险度量方法没有被延长, 资金有限的量化, 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是基于历史数据和信贷资产, 其价值是基于历史成本的估计, 不能及时调整, 在特定的情况下改变信用管理方法。
最后, 信用评级机构的功能逐渐增加。在独立的信用风险管理信用评级机构的重要作用是一个突出的特点。相对于市场风险, 道德风险的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信用风险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及时, 对企业信用状况的全面了解是投资者管理信用风险的基本前提。
一般来说, 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具有客观性, 不确定性, 对偶, 风险和预期收益的不平衡, 和扩散, 可控性。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创新, 各种风险的出现, 如操作风险, 担保风险, 道德风险, 价格风险。因此, 商业银行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各种因素可能导致贷款损失的有效预测, 分析, 预防, 控制和治疗, 降低贷款风险, 减少贷款损失, 提高贷款质量, 从而提高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和贷款管理活动的损失补偿能力[9]。从本质上讲, 信用风险管理是解决有限和无限的商业发展银行资本之间矛盾的有效工具, 是资源的合理配置, 提高银行资产组合效率的关键。信用风险度量和风险评价和决策的评价, 也是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和控制的基础。控制信用风险的核心工作, 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
在加强信用风险意识的同时, 商业银行还需要规范信用风险文化体系, 从软约束和硬规则方面加强信贷风险文化建设。加强统一的风险偏好。作为对董事会的主人姿态组合效益的风险信用风险偏好的反映将决定。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 可以根据宏观经济和银行经营战略的调整和必要的风险偏好的变化。
在绩效评价的基础上建立了董事、经理薪酬, 公司绩效与个人对接触性能长期激励机制, 以鼓励银行战略目标、环境管理与企业文化和回报措施。为了促进信贷管理营销的核心的热情是激励和控制的人, 中国的银行信贷管理系统强调控制通过系统, 缺乏激励过度限制信贷管理责任制度, 并不能达到如为了避免贷款损失的负责人好的结果为了避免惩罚, 往往对问题贷款的期限届满前不得给予或收回旧贷款的新贷款, 但隐藏的风险, 以个人责任的集体责任, 往往不顾所有贷款金额, 推到了审计委员会的决策, 减少当前的工作效率, 加强激励机制, 充分发挥信用管理的主动性。
当前, 国外银行越来越重视客户的管理, 而且不少国际银行都受益于客户关系管理。面对外资银行在我国不断发展的挑战, 我国商业银行急需建立客户价值指标体系, 以便能够充分认识客户价值, 挖掘客户价值, 提高客户管理水平与核心竞争力。客户价值指标:是用来测定客户的资本使用回报率, 可以在风险管理层面与业务层面对客户的价值贡献进行管理
日益激烈的竞争在中国的市场环境中, 商业银行提供新的产品和个性化的服务的同时, 更注重管理与客户的关系, 客户关系管理的概念, 让商业银行认识到客户的客户关系管理和功能的中心, 分类和实施过程通过在商业银行的应用现状的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 分析了客户关系管理, 加强对银行客户的服务质量, 有利于商业银行与商业银行发展。
商业银行市场势力和多元化以及客户收入多样化与银行绩效水平的关系对市场势力和商业银行绩效有一个显著的正向影响, 较高的市场力量为客户带来储蓄和信贷能力, 提高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益, 这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商业银行相对市场力量对商业银行在严格控制信贷风险及收益的前提下, 并且提高收入多元化程度对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水平有积极促进作用。
对银行自身方面应调整信贷内部机构, 提升商业银授信管理, 更为审慎的信贷风险文化的建设, 积极推广风险管理文化, 普及风险管理知识, 积极推进银行
内部风险管理有序开展工作。准确掌握贷款户的融资状况, 财务状况, 在资产和负债的及时掌握和研究家庭贷款, 现金流和利润和损失反映真实经营状况。保证依据准确, 真实, 完善。
摘要:在商业银行的各种风险中, 信用风险是主要风险。对金融风险的控制和管理, 不仅是为了银行自己的利润, 也是对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深入研究银行业信贷风险的形成原因, 并相应提出应对策略, 是当前金融研究领域最重要的课题。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
银行的风险分类主要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而世界银行在关于全球银行危机的研究中指出,银行破产最经常的原因就是信用风险。银行的信用风险不仅在计量、管理上比操作风险、市场风险更复杂,通常是银行经营风险组合的最主要方面,同时也是金融体系系统风险重要的直接来源之一。银行信用风险不仅影响银行业的改革和发展,而且影响宏观经济的健康运行,甚至会引发严重的金融危机和社会危机。银行的风险和利润是同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彼此不能分离。在银行注重创造利润的同时,也应重视其风险管理。因此,如何防范和化解银行的信用风险,是理论和实践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加强信用风险管理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仍是关系到银行长期健康发展的关键。最近20多年来,欧美银行通过转变经营理念和完善风险管理体系等一系列方法,大大提升了银行核心竞争能力。本文将就如何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从理论坐标和体系建设方面作一探讨。
一、我国信贷风险管理的现状和风险成因分析
(一)信贷风险管理的现状
总体规模2010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31.2万亿元,同比增长13.8%,比年初增加3.7万亿元,同比少增687亿元。与同年相比,2010年人民币贷款余额月均增长率仅为11%,月度间增速变化不大,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企业融资渠道多元化,如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等,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对信贷资金的依赖。
2010年中国银行业贷款质量持续好转,平均不良贷款比例已降至9%以下。通过国家注资、资产剥离和自身核销,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实现了“双降”。2010年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下降4951亿元,不良贷款比例降至9.42%。股份制商业银行依靠自身力量,通过现金清收、贷款核销、以物抵债等市场化方式清收压缩不良贷款,取得显著效果。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主要成因分析
(1)金融体系不完善
虽然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在金融体系构建方面作了大量工作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目前我国金融体系仍很不完善,存在很多弊端。
(2)社会信用度低,法制不健全、执法不严明
近年来,我国社会信用、企业信用日益恶化。部分企业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大量逃废银行債务,其主要方式有:采取抽空原单位资产,组建新公司的办法,甩掉包袱,使银行债权悬空;改头换面组建新公司,原有贷款本息挂账,或是直接向银行提出豁免贷款本息,并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假破产、真逃债,破产后将生产资料分成几块成立新企业,而不落实债务,使银行讨债无门。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存在的问题
首先,我国资本市场目前还处于初创阶段,市场运行机制尚不规范,再加上多年制度缺陷的累积,致使我国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较大的缺陷,比如:国外对企业授信一般采用信用评分技术,这是一项运用现代数理统计模型和信息技术对客户的信用记录进行计量分析从而做出决策的新技术。这种信贷管理手段对缓解银企间信息不对称有很大的帮助,但是该项技术比较复杂,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很高,且要求有较为完整和全面的数据,实施上较为困难。中国很多商业银行的评级系统使用简单的打分模型,这种简单的打分模型虽然同时包括定性和定量指标,但其在指标的选择和权重比例的分配上往往比较落后(比如模型中经常忽略对关联交易的考虑、缺乏对资产质量变化趋势的考虑)。此外信用评级人员未能充分理解评估模型的内涵,只是机械地对客户进行打分,并不能够真正认识到借款人的内在信用风险,这样评定出的信用等级不但缺乏准确性,而且银行的监察和稽核部门也难以对客户的用等级进行复审和跟踪。
其次,导致银行信用风险的另一个原因便是银行缺乏识别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的技术水平,正如所提到的,国内尚无统一的、有效可行的对企业的评级技术和标准,因此,国内银行在发放贷款是主要依据企业的财务报表,考察企业的资本结构,不重视非财务因素分析,在实际中是存在很大的缺陷的:首先,传统的财务报表上通常过去的静态的信息,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的内外部环境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所以企业在某一时点的数据对于需要准确评估企业风险的商业银行来说并没有太大的现实意义。银行应该更加注重企业的长期信用品质,这其中就包括管理策略、行业信息、环境风险等非财务因素。其次,还存在一些企业诚信状况恶劣,财务报表造假严重的现象。同时,缺乏不同行业的数据进行横截面比较,容易忽视企业特定的行业风险。因此,单纯的分析财务数据,缺乏准确性和科学性。
三、解决我国商业银行信用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内控机制建设
努力实现从粗放管理向规范集约管理转变,树立风险与收益相平衡,风险与资本相匹配的理念。全面落实风险责任追究制度,强化管理层和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逐级签订风险责任书,从内部构筑有效的“信贷风险防火墙”。
(二)健全我国的信用体系
对于商业银行,假如借贷者的信用意识增强,发生道德风险的概率就会减小,可以降低借款者违约的概率,从而降低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从根本上提高了商业银行控制信贷风险的能力。
(三)规范信贷操作流程
规范的信贷业务操作制度一般包括贷前调查、贷款审批和贷后管理三个部分。将信贷业务“三查”制度细化升级,以客户现金流量分析和客户还贷能力的判断、预测为信用风险度量尺度。保证信贷业务高速度、高效益、高质量发展。
(四)建立科学快速的信贷风险识别预警机制
建立科学的信贷风险预警体系,有助于改变传统管理模式下风险判断表面化和风险反应滞后的状况,加强信贷风险搜索的系统性和准确性,提高信贷风险分析的技术含量。
(五)开展科学的贷款组合管理
投资多样化和分散化可以减少各种贷款的相关性,使风险贷款组合的总风险最小。
最常用的方式是放款数量分散化和授信对象多样化,即银行应尽量避免大额贷款,增加小额贷款,从而把贷款给更多的人。依据概率分析的结果,分散贷款的平均值越接近平均值,风险的可能性越小。
(六)加强金融监管
由单一合规性监管(对银行执行有关政策、法规实施监管)转向风险性监管(对银行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流动性等指标所实施的监管),密切关注风险性指标,根据指标的变动制定监管对策。
四、结束语:
总的来看,完善内控制度、防范金融风险是商业银行一项复杂和漫长的工作。商业银行应该从现实的基础条件出发,善于学习他行的先进经验,始终坚持“稳健为本”的经营原则,通过自身不懈努力,健全完善风险和内控体制机制,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风险管理与内控文化,才能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金融风险日益加大的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MBA中心)
参考文献
[1] 熊晖,郑跃龙.金融电子化对银行会计内部控制的影响及对策[J]. 江西财税与会计, 2003,(10): 49-50.
摘 要 介绍了由于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使商业银行的信贷出现了“惜贷”现象,引发了存款客户盲目选择银行、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等问题,而且使不良贷款增加。确立完善的信息机制,加快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加强法制建设,有助于我们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逆向选择 道德风险 信贷银行是经营资金融通业务的中介,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资金运用的核心业务。而在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中普遍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2001年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了三位美国经济学家——乔治·阿克尔洛夫、迈克尔·斯宾塞、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诺贝尔经济学奖,以表彰他们在信息经济学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1970年阿克尔洛夫发表了《次品市场》,他认为在二手车市场上,买卖双方重复博弈的结果使二手车成交量很小,其原因就在于信息不对称。1973年斯宾塞在其论文《劳动市场信号》中对劳动力市场存在的信息不对称进行了深层分析。1976、1981年斯蒂格利茨相继发表文章,分析了保险市场和信贷市场存在的道德风险问题。本文将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对策。1 信息不对称理论信息不对称是在市场交易中,交易的一方对另一方缺乏信息,进而影响其做出正确决策,导致交易效率降低的现象。根据信息经济学理论,信息不对称(Information Asymmetry)分为事前的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和事后的道德风险(Moral Hazard)两种情况。逆向选择是交易事前的信息不对称。阿克尔洛夫在分析二手车市场认为,在二手车市场上有好车也有坏车,买主很难分辨出来。所以买主愿意支付的价格是二手车的平均价格。好车的卖主索要的价格高于市场的平均价,坏车的卖主很愿意以平均价出售。从而导致好车退出市场,只剩下坏车。金融市场上同样也存在这种事前的逆向选择,最终的结果也是好的借款人退出市场,市场上留下的是质量差的借款人。道德风险是交易事后的信息不对称。在金融交易发生之后,借款人可能用贷款人的资金从事风险更高的业务,以使自身的利益最大化,比如企业用信贷资金从事高风险的投资。信息不对称普遍存在于我国商业银行中,使得银行交易效率降低,金融风险增大。2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关系的信息不对称2.1 惜贷现象由于借款人与银行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银行缺乏对借款人真实的经营和财务状况的了解。借款人对自己的信用水平、偿债能力、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非常了解。银行提供的贷款利率是社会风险度的平均值。这样就会产生逆向选择问题,风险低的借款人觉得利率太高不愿意贷款,风险高的借款人却积极地寻求贷款。贷款银行单凭借款人的财务资料很难判断谁是风险低的借款人,谁是风险高的借款人,而且有些风险高的借款人为了取得贷款,向贷款银行隐瞒真实情况,更有甚者提供虚假信息,提供给银行的是虚假的财务报表。当银行难以正确判断时,就会拒绝借款人的请求。商业银行和借款人之间重复博弈的结果导致产生“惜贷”和“慎贷”现象。[!--empirenews.page--]2.1 不良贷款问题在做出贷款决策时,银行最关心的是借款归还问题。然而银行对借款人的情况了解始终是有限的,在贷款发放之后,一些不良借款者欠贷、赖贷、逃贷,难以归还贷款,这就会产生不良贷款,银行同时会遭受经济损失。2003年末据国家统计局统计,银行业主要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为2.44 万亿元,不良贷款的比例为17.8%。1999年国家投资组建了信达、长城、东方、华融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这是专门剥离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金融机构。当时为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剥离了1.4万亿元不良资产,但到目前为止,我国的不良贷款率还是很高。我国的金融资源配置仍然处于政府的直接控制之下,对不良贷款的控制主要是依靠行政手段和强制措施,所以金融资源的配置处于无效率状态。信息不对称也是不良贷款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2.3 存款客户盲目选择银行存款客户和银行之间也是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关系。银行作为债务人对自己的信用水平和财务状况的了解显然超过存款客户(债权人),这种状况容易导致信息不对称。存款客户有可能误选一家信用水平低的银行,或者银行有可能用客户的资金从事高风险业务,那么存款客户就处于不利的位置。尤其在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信用评级制度,银行也没有定期向客户公布自己的财务信息,存款客户更加难以判别金融机构的质量,在选择银行时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在无法判断时,利率就成为存款客户选择商业银行的标准。信用水平较差的银行自然会以高息揽存,然后银行用高息揽存的资金从事高风险的业务以获得高额利润。一方面,如果银行的业务出现问题,存款客户就会遭受损失;另一方面,如果客户对银行缺少信心,客户就会抽回资金,银行有可能出现“挤兑”现象。这样对双方都不利。2.4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中小企业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的真正原因是信息不对称。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严重束缚了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经营规模小,发展前景难以预测,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这就是中小企业的经营特点。从我国的银行业结构来看,我国的银行业过于集中,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不足,金融资产过于集中于大银行。中小企业获取贷款的渠道主要是通过银行,银行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无法预测,向其提供的贷款也就很少。企业有大量的融资需求,但是无法得到满足,而银行有大量的闲置资金却不敢贷出去。一方面是企业贷不到款,困扰着中小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是银行找不到合适的客户,不能实现利润最大化。社会的资源无法实现最优配置,这同时也表明我国商业银行在信贷决策上存在问题。这些都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引起的。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使得企业融资困难,同时也影响了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转。3 解决信贷关系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对策探讨3.1 加快利率市场化的进程,放松贷款利率管制长期以来我国的利率管制是相当严格的,这使我国的金融市场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资金的资源配置效率无法得到优化,货币政策的作用得不到很好得发挥。利率市场化使金融机构可以依据自身的资金供求、头寸、盈利及风险等因素自行控制的利率,使资金的供需状况得到真实的反映。从贷款方面看,利率市场化后,让利率反映贷款项目的风险度,对风险进行合理量化。在受理每笔贷款申请时,银行对借款人的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对于风险越大的、资信程度较低的客户,收取高贷款利率,这样可以补偿较高风险带来的损失。对于风险小的、资信程度较好的客户,收取低的优惠贷款利率,有利于吸引高质量、低风险的客户群。所以加快利率市场化对于解决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是很有必要的,这不仅是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完善的需要,也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empirenews.page--]3.2 建立信用评级体系,使信用担保市场化在一些经济发达国家都有专门的机构从事企业的资信评定工作,它以独立、客观和公正为原则,按照经济标准、法律标准和道德标准对企业的历史、现状与趋势进行综合分析,所提供的分析报告和评定结果可以反映一个企业值得信赖的程度。信用评级可以对借款人未来债务清偿能力和信赖程度进行评判。我们不仅对商业银行的信用进行评级,而且对借款人的信用也进行评级。对商业银行的信用进行评级可以避免存款客户盲目选择银行,使存款客户在存款之前就对银行的资信、经营状况、盈利能力、管理水平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再做出选择。对借款人的信用评级,使银行能够得到充足的有关借款人的公开信息,辨别客户的优良,做出正确的贷款决策。信用担保市场化有助于提高金融市场运转的效率。3.3 完善法律制度,充分保护各个主体的利益“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法律法规不健全是信息不对称的重要原因,为了降低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各个国家都制定了相关的法律对金融市场进行规范市场,以此保证公平交易和正当竞争,从法律上保证经济主体的利益,对于欺诈行为给予严厉打击。用法律制度迫使债务人披露真实信息,对那些提供虚假信息,做假帐的借款人进行严厉的惩罚。使银行在良好公平的环境下运用多种手段,减少不良贷款,提高盈利水平,应对国际竞争。3.4 加快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为中小企业建立一个良好的融资环境我们要完善银行体系结构,为解决大银行和小企业的冲突,就要使中小金融机构多样化,建立与企业规模相适应的金融机构,使之和我国的经济构成相适应。我们不仅要有商业性中小金融机构,也应当有政策性中小金融机构,不仅要发展城市中小银行,也要发展城乡信用社。在这样的银行体系结构中,中小企业取得贷款更加容易,同时也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发展。4 结论由于信息不对称,信贷市场上确实存在一些实际问题,致使我国一些商业银行的信贷工作缺乏效率。确立完善的信息机制,促进信息的充分化、对称化,是我们解决信息不对称,降低银行信贷风险的关键。为此,一方面,我们需要不断地深化银行业改革;另一方面,要结合我国体制转轨的现实,不断进行制度创新,支持经济的健康发展。
莲山 课件 w w w.5Y k J.C om 8
浅析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
摘要: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已席卷全球,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发生巨大变化。信贷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收益来源,信贷风险也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在当前形势下,商业银行必须强化信贷风险管理,保证信贷资产业务的健康发展。本文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成因,并提出在金融危机下治理信贷风险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金融危机 信贷风险
信贷风险,主要是指银行贷放出去的款项,借款人到期不能偿还而形成逾期、呆滞或呆账,使银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信贷风险管理是当前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如何准确把握和有效防化信贷风险,确保金融安全,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在强化信贷风险管理,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上做了大量艰苦卓绝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效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信贷资产质量明显提高。然而,由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与金融产权制度改革、经营管理的授权操作与内控自律制度建设的严重不协调,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信贷风险控制理念和行为偏差,以致信贷资产不良率还处于高位运行。在金融不断对外开放的今天,如何加强信贷风险的管理便成了银行能否提高竞争力的关键。
作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从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成因着手,提出了治理信贷风险的相关措施。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面临的主要风险现况
分析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是加强信贷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风险包括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其中内部风险起主导作用,并决定外部风险。
1.1 内部风险
1.1.1 素质风险。是指因信贷人员个人素质原因导致的信贷风险,信贷人员个人素质包括业务素质和品德素质两个方面。业务素质偏低的信贷员一般很难对一笔贷款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使贷款的风险增大;品德素质较差的信贷人员则容易导致以权谋私、以贷谋私的道德风险。
1.1.2 程序风险。信贷审批程序复杂往往使得贷款风险变得不易控制,有时甚至加大风险。
1.1.3 管理风险。贷后管理是信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贷后管理能否落实到位是贷款能否正常收回的关键。从现行管理机制看,贷后管理仍不同程度存在流于形式、走过场或不到位的现象,给贷款的安全回收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1.1.4 政策风险。每一种信贷业务的开办和发展都以相应的信贷政策作为前提,但在现实中,信贷业务有时很难与信贷政策变化相适应。
1.2 外部风险
1.2.1 经营风险。对于借款人来说,一旦银行贷款到手,主动权就转移到借款人这边,贷款使用和归还主要由借款人把握,贷款银行既不能参与借款人的经营管理,更不能干预其经营决策。借款人经营上的风险将直接影响银行贷款的安全,从而导致银行贷款的风险。
1.2.2 中介风险。一些会计师事务所、评估公司等中介机构为了眼前利益或某些不正当收益,会为借款人出具不真实的报告,隐瞒借款人的财务状况问题。这种做法使贷款银行在不真实资料的误导之下错误地发放贷款,造成较大的潜在风险。
1.2.3 行政风险。作为国有商业银行,虽然在人事、行政、业务上不受当地政府管理,但并不等于不受当地政府影响,有时受影响的程度还比较大。
1.2.4 诚信风险。借款人还贷意愿与其法定代表的个人品德有关,还贷能力强的借款人还贷意愿不一定强;还贷能力弱的借款人,还贷意愿不一定差。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形成的原因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成因主要体现以下两个方面:
2.1 银行自身原因
2.1.1 信贷管理机制不健全。就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而言,贷款的审批和发放主要凭借个人主观意愿,无论是贷前调查还是贷时审查,都缺少科学而完整的客观评价以及完善的贷后检查工作。贷款资金发放后,银行极少就企业对贷款资金的使用状况及企业的重大经营管理决策等进行必要的检查、监督和参与。这种只“放”不“问”的做法必然导致逾期、呆滞、呆账贷款的增多。另外,信贷员的责、权、利与贷款质量不挂钩,缺乏明确有力的激励约束机制。
2.1.2 信贷管理方法和手段落后。我国商业银行在进行企业信用分析时,采用定性方法者较多,缺乏系统科学的定量分析。信用风险分析主要停留在传统的比例分析阶段,缺乏在统计分析和人工智能等现代科学方法基础上的信用风险量化测量工具,如缺乏对企业违约风险分析模型、企业破产失败预警模型等科学定量模型的开发和使用。对企业信用等级的评定也主要是由各个银行自己进行,评级的主观性强。另外,我国商业银行的电子化起步较晚,很多银行缺乏关于企业完整信息的数据库。
2.1.3 缺乏高素质人才。当前,信贷管理工作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对于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是:既懂银行业务,又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既有深厚、渊博的经济、金融、法律知识,又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既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又要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
2.2 外部环境因素——金融环境影响
2.2.1 微观经济不景气,企业经济效益下降,直接影响到银行贷款资产的安全。据统计,去年某省国有、乡镇集体企业中的困难企业面达到55%,国有企业亏损面达到50.8%,其结果必然会相应地影响到银行的贷款资产质量。近年来,企业经济效益的下降也是银行不良贷款不断增加的一个直接原因。
2.2.2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滞后是银行信贷风险扩大的又一重要因素。由于企业破产失业救济制度没有完善起来,因而银行贷款风险无法直接分散和转移。企业与社会的问题没有解决,直接导致企业把生产所需资金的缺口留给银行贷款解决,形成贷款风险压力。企业保险制度不健全,使银行无法保全贷款资产的安全性,增加了损失的概率。
2.2.3 法律制度约束不力,同样是银行贷款风险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从某种程度上说,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和法制建设的时间尚短,不论是公民或企业的法律意识,还是国家的立法、执法,都不尽如人意。银行常常在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时,受到挫折。
2.2.4 社会信用监督机制不健全,企业逃废债现象严重,加大了银行的信贷风险。由于我国目前缺乏一套完善的社会信用监督机制,逃债者得不到法律和社会的制裁,廉价的逃债成本成为企业逃债的直接原因。造假、欺诈、逃债、赖债等现象层出不穷,使得我国金融市场的诚信资源遭到了非道德主义的侵袭,社会信用出现了严重的滑坡和流失,信用已成为最稀缺的资源。商业银行加强信贷风险管理的对策
3.1 加强内控机制建设
努力实现从粗放管理向规范集约管理转变,树立风险与收益相平衡,风险与资本相匹配的理念。全面落实风险责任追究制度,强化管理层和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逐级签订风险责任书,从内部构筑有效的“信贷风险防火墙”。
3.2 健全我国的信用体系
对于商业银行,假如借贷者的信用意识增强,发生道德风险的概率就会减小,可以降低借款者违约的概率,从而降低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从根本上提高了商业银行控制信贷风险的能力。
3.3 规范信贷操作流程
规范的信贷业务操作制度一般包括贷前调查、贷款审批和贷后管理三个部分。将信贷业务“三查”制度细化升级,以客户现金流量分析和客户还贷能力的判断、预测为信用风险度量尺度。保证信贷业务高速度、高效益、高质量发展。
3.4 建立科学快速的信贷风险识别预警机制
建立科学的信贷风险预警体系,有助于改变传统管理模式下风险判断表面化和风险反应滞后的状况,加强信贷风险搜索的系统性和准确性,提高信贷风险分析的技术含量。
3.5 开展科学的贷款组合管理
投资多样化和分散化可以减少各种贷款的相关性,使风险贷款组合的总风险最小。最常用的方式是放款数量分散化和授信对象多样化,即银行应尽量避免大额贷款,增加小额贷款,从而把贷款给更多的人。依据概率分析的结果,分散贷款的平均值越接近平均值,风险的可能性越小。
3.6 加强金融监管
由单一合规性监管(对银行执行有关政策、法规实施监管)转向风险性监管(对银行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流动性等指标所实施的监管),密切关注风险性指标,根据指标的变动制定监管对策。
参考文献
[1] 孔艳杰.中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全过程控制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2] 吴小平.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及对策分析[J].科技和产业,2008(7).[3] 刘胜军,王琨.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J].商业经济,2008(7).[4] 冯懃,章科燕.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的探究—构建股权激励制度[J].北方经济,2008(2).[5] 马博.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浅议[J].现代经济信息,2009(3).[6] 张红莉.浅析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J].财税金融,2008(12).[7] 曾彭.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探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12).[8] 李金玲.论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现代商业,2009(3).[9] 刘莹.金融危机下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治理[J].金融
文 章来源答:有三个原则:安全性原则、流动性原则和盈利性原则。安全性既是银行一切工作的中心,也是银行信贷管理中必须摆在第一位的因素,离开了安全,银行的流动性和盈利性无从谈起。坚持安全性固然对流动性没有直接的影响,但坚持安全性有可能损失一些盈利的机会,特别是一些有可能附带风险的盈利机会;流动性作为联结资金安全性与盈利性之间不可缺少的手段,既对安全性产生直接的影响,又对盈利性产生直接的影响,本身是一个经营原则的指标,同时又对其他两个指标有重要影响,银行不能保持足够的流动性,安全性将时时受到冲击,实际上盈利性也难以得到保障,但过多的流动性,又会降低盈利的水平;值得注意的是,银行的盈利是在安全和流动有保障的前提下才可以长期维持的。辩证的看,追求绝对安全、充足的流动性和高盈利水平,只能是理论上的极端情况,实际运行则是在三者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平衡的实质是在维持安全和流动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实现盈利最大化。
2.现代企业制度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答:现代企业制度是指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基础,以有限责任为特征,以现代公司为主要形式的企业制度。基本特征是:a.产权清晰 现代企业制度中,出资者与企业间的产权关系通过明确的法律形式予以界定:即出资者拥有企业资产的法律所有权。b.权责明确。c.政企分开d.管理科学。
3.借款人的资信状况分析
答:许多商业银行对客户的资信状况分析就集中在5个方面,即所谓的“5C”:品德、资本、能力、担保及环境条件。
一、借款人的品德借款人的品德是指借款人不仅要有偿还贷款的意愿,还要具备对贷款使用的负责态度。
二、借款人的能力它是指借款人在借入资金后,凭借自身的生产管理能力和水平获取利润并偿还贷款的能力。
三、企业的资本资本是企业从银行取得贷款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它反映了借款企业的财力和风险承担能力。资本数量越大,借款人承担风险损失的能力越大。
四、贷款的担保贷款担保的作用在于为银行贷款提供一种保护,在借款人无力还款时,银行可以通过处分担保品或向保证人追偿而收回贷款本息,从而保证贷款本息的安全。
五、借款人经营的环境条件这是指借款人自身的经营状况和外部环境。
4.票据贴现贷款和一般贷款的区别
答:(1)资金投放的对象不同。普通贷款以借款人为授信对象,贴现以持票人为授信对象,实际上是一种票据买入行为,把商业信用转化为银行信用。
(2)在信用关系上的当事人不同。一般贷款的当事人是银行、借款人和担保人,而票据贴现的当事人主要是银行和贴现申请人,但当票据到期不能兑付时,贴现申请人、承兑人、出票人以及若干背书人都负有连带的清偿责任。所以贴现时一种较安全可靠的资金运用。
(3)资金融通的期限不同。一般贷款的期限可以达1年,乃至数年,票据贴现期限一般不超过6个月,而且计算期限的方法和依据也不同。
(4)融资的流动性不同。一般贷款发放后,往往都是贷款到期后收回,而票据贴现,可以在银行资金周转不灵时通过再贴现或转贴现的方式在银行间转让,融资比较灵活。
1 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就目前而言, 当前存在于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主要体现在商业银行无法对贷款人的所有信息进行全面真实的掌握, 无法了解其经营财务状况, 也无法确定其是否具备偿还债务的能力, 因此就容易引起以下几种信息不对称问题:
1.1 惜贷与慎贷问题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 就一直实施市场经济体制, 对企业的开放程度较大, 这也直接导致了我国目前的企业数量越来越多。正是因为企业数量过多, 且每个企业的发展情况和财力实力不相同, 因此银行不可能对所有申请贷款的企业都一一了解。当然, 向银行申请贷款的也可能是个人, 而个人的真实情况就更难完全掌握。而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反映出社会风险度, 对于贷款人而言, 若其觉得这个风险度高, 则其必然会积极贷款, 反之则不愿意贷款。这是因为贷款人对自己的实际能力是非常了解的, 若自己的实力并不是很强, 则对于银行而言贷款风险就高, 但对自己却是有利的, 因为很多风险高的贷款人常常会隐瞒或虚报自己的财务情况, 以获得银行贷款。在这个逆向选择问题中, 双方处于博弈状态, 而银行很有可能处于无法判断贷款人的风险高低而拒绝贷款申请。这样一来就会造成惜贷或慎贷的现象, 不利于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发展, 也不利于贷款人资金的筹集。
1.2 不良贷款问题
不良贷款问题是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经常需要面对的问题, 且在我国不良贷款比例相对较高, 达17%左右。包括欠贷、赖贷、逃贷、无力还贷等多种情况。之所以会出现这种问题,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信息不对称, 正是因为商业银行无法准确掌握贷款人的经营状况和财务变化情况, 因此无法提前做出有效手段来避免不良贷款问题的发生。
1.3 客户盲目存款带来风险问题
信息不对称问题不单单会给银行带来风险, 也会给客户带来风险。这主要体现在客户的存款上。存款客户在选择存款银行时, 对银行的信用水平与财务情况并不能全面了解, 但银行对自身的情况却十分了解。这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 存款客户就很有可能会盲目选择银行, 这就会给客户带来一定的风险。尤其是一些信用水平较低, 财力状况不佳的银行, 会以高息作为诱惑条件使客户将存款存在自己银行, 然后再将这些资金用来操作高风险业务, 以此来获取利润。若资金运转出现问题, 则会给客户带来严重损失。
2 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对策建议
2.1 加快利率市场化的进程, 放松贷款利率管制
从贷款方面看, 利率市场化后, 让利率反映贷款项目的风险度, 对风险进行合理量化。在受理每笔贷款申请时, 银行对借款人的风险进行全面评估, 对于风险越大的、资信程度较低的客户, 收取高贷款利率, 这样可以补偿较高风险带来的损失。对于风险小的、资信程度较好的客户, 收取低的优惠贷款利率, 有利于吸引高质量、低风险的客户群。所以加快利率市场化对于解决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是很有必要的, 这不仅是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完善的需要, 也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2.2 建立信用评级体系, 使信用担保市场化
在一些经济发达国家都有专门的机构从事企业的资信评定工作, 它以独立、客观和公正为原则, 按照经济标准、法律标准和道德标准对企业的历史、现状与趋势进行综合分析, 所提供的分析报告和评定结果可以反映一个企业值得信赖的程度。信用评级可以对借款人未来债务清偿能力和信赖程度进行评判。我们不仅对商业银行的信用进行评级, 而且对借款人的信用也进行评级。对商业银行的信用进行评级可以避免存款客户盲目选择银行, 使存款客户在存款之前就对银行的资信、经营状况、盈利能力、管理水平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再做出选择。对借款人的信用评级, 使银行能够得到充足的有关借款人的公开信息, 辨别客户的优良, 做出正确的贷款决策。信用担保市场化有助于提高金融市场运转的效率。
2.3 完善法律制度, 充分保护各个主体的利益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法律法规不健全是信息不对称的重要原因, 为了降低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各个国家都制定了相关的法律对金融市场进行规范市场, 以此保证公平交易和正当竞争, 从法律上保证经济主体的利益, 对于欺诈行为给予严厉打击。用法律制度迫使债务人披露真实信息, 对那些提供虚假信息, 做假帐的借款人进行严厉的惩罚。使银行在良好公平的环境下运用多种手段, 减少不良贷款, 提高盈利水平, 应对国际竞争。
2.4 加快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 为中小企业建立一个良好的融资环境
我们要完善银行体系结构, 为解决大银行和小企业的冲突, 就要使中小金融机构多样化, 建立与企业规模相适应的金融机构, 使之和我国的经济构成相适应。我们不仅要有商业性中小金融机构, 也应当有政策性中小金融机构, 不仅要发展城市中小银行, 也要发展城乡信用社。在这样的银行体系结构中, 中小企业取得贷款更加容易, 同时也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结束语
总之, 在当前的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 必须要重视信息不对称问题所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影响。并加强信息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规范信贷市场, 构建良好信贷融资环境, 使商业银行与贷款人之间能够相互了解, 促进信息的对称化发展, 从而为商业银行开展信贷业务提供便利, 为贷款人更好的筹资集资做出保障, 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摘要:在当前的信息时代中, 信息的有效获取对于一个行业的发展而言有着重要意义, 商业银行自然也不例外。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之一, 其在管理中也需要有足够多的信息支持才能避免信贷风险, 提高业务办理水平。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 常常因为信息不对称而引起各种问题, 如何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增大商业银行的信息获取能力就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现本文就主要探讨了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有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并提出一些解决对策建议, 以供参考。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信息不对称,对策
参考文献
[1]赵明.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探析[J].延安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4) .
关键词:银行;信贷;风险管理
银行是金融业的基础性机构,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相对于一般行业而言,银行资产负债率较高,因此必须将风险管理看做经营管理的核心。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尤其是信贷业务已经成为银行企业的主要利润源。信贷业务是银行的核心业务和基础业务,对信贷业务的风险进行科学管理,合理规避风险是银行占有市场,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的主要手段。
一、我国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一)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首先,政府监管有待于进一步细化。中央银行和银监会对银行的监管较为严格,资本充足率、存贷比、存款准备金率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银行一旦面临风险就会得到及时的帮助,确保其业务的正常进行;而且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将银行的风险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为我国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在子银行、对外业务方面的监管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其次,现代银行的风险管理多采用先进的计量工具,各银行也开始积极制定内部评价体系,对不同客户的潜力进行深入分析;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真正实施计量管理的银行仍局限在极少数,信息技术的应用不足也影响了定量分析的使用。最后,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缺陷。我国银行内部控制制度还不够完善,无法适应银行审慎经营的要求;就当前经营现状而言,银行内控制度的发展远远落后于业务的发展,也落后于风险的发展;银行内部的岗位轮换制没有完全实施,容易引发道德风险;而业务部门的级别优于风险管理部门级别时,风险管理条例形同虚设,不能对各个部门的业务进行有效监督。
(二)原因分析。1、风险管理体系存在的弊端。我国银行对微观管理较为重视,但缺乏对银行经营风险的整体控制,需要进一步提升风险管理部门在企业内部的地位和作用;风险管理层次划分不明,审批部门和业务部门之间存在脱节,对同一客户多头授信的情况时有发生;信贷管理体制在分支银行执行力度不够,审贷分离和分级审批制度落实效果较差;风险控制组织机构及其岗位职责划分不明确,影响了各项制度的执行。2、风险管理意识较弱。风险管理是银行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与企业的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关系密切,是银行业务可持续发展的安全保障。我国银行经营过程中对业务销售部门较为重视,忽视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多数业务人员或基层负责人员在任职期间以业绩为中心,专注业务发展;对风险的认识不够全面,仅对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有一定了解,对市场风险、法律风险缺乏足够的关注,为后续的信贷业务埋下了风险隐患。
(三)风险管理工具落后。随着社会的不不断进步,金融产品创新速度越来越快,更多复杂新颖的产品不断涌现,对风险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我国银行风险管理方法和管理工具较为落后,信息技术尚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风险管理方法多采用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式管理,与实际的业务需求脱节严重;风险管理覆盖面不全,没有对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进行全面监测。
(四)风险管理人才的匮乏。金融业务不断变化,其面临的风险种类也不断增多,需要风险管理人员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金融业是技术含量较高的行业,尤其是银行业务员销售的主要是金融服务,这就需要业务员要对经济金融业务有足够的了解。就我国当前现状而言,银行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缺少专业的权威行业资格认证,从事风险管理的合格人员较少,风险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二、我国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政府层面的监督力度。政府对银行金融业的监督职能主要通过银监会和人民银行实现,加强这一层面的监督力度,可为各家银行的风险管理提供依据,使各部门能有章可循。笔者建议,政府层面应加强相关制度的贯彻与实施,确保各项资金的流动去向得到全程监管,定期抽查银行业务,消除业务运行过程中各个环节的风险因素。
(二)银行自身方面应采取的对策。1、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全面风险管理是指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能抵御所有业务风险;各个部门的风险管理自成体系,共同构成了整个银行的大风险管理体系;管理体系要具有独立性,对各部门、各岗位人员的职责进行明确划分,确保风险管理部门和风险评估部门的独立性与权威性;银行各部门之间要加强沟通,建立统一的风险管理理念,集中各方力量做好风险监督工作。实施审贷分离,分级审批制度,在保障业务专业性的基础上,设置多道风险防控关卡,加强对风险的管控;加强贷前检查,通过资料收集、现场调查、信用审查等多项措施,为银行信贷管理部门提供审批依据;加强贷款条件各个环节的责任落实,提高各岗位人员的风险控制意识;加强贷款资金用途监管,确保银行资金流向的安全性,防止贷款企业擅自改变资金用途;做好贷后监测,健全客户信贷档案,为后期的贷款决策提供参考。2、提高人员专业素养。首先,信贷业务人员方面,要提高其专业水平和道德水平。银行客户经理应具备扎实的经济学、金融学、财务学及其他相关的知识,同时具有专业的从业经验,对国家的宏观金融政策和制度有深入了解;业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容易受到多种利益的诱惑,必须牢记警戒线,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其次,风险管理人员的主要责任是控制银行风险,保障银行信贷业务的安全运行,因此应具备更为专业的知识和职业操守。信贷风险管理人员应具备高度的职业敏感性,对宏观经济金融发展趋势进行科学预测,准确估计各环节存在的风险,针对各项风险提出有效的防控措施。
三、结束语
信贷业务是银行的核心业务,在经营过程中面临多种风险因素。我国当前的信贷风险管理在政府监督、银行管理体系、风险意识、人员素质等多个方面存在不足,需要针对各项问题制定有效的防护措施,提升银行信贷的风险管理水平,为我国金融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余迪.新形势下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的研究[J].金融经济,2012,18:58-60.
[2]徐斌.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及防范研究[D].山东大学,2014.
【商业银行信贷管理问题】推荐阅读: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06-15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10-14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研究10-06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06-04
商业银行信贷政策09-24
商业银行信贷业务10-01
商业银行信贷法律风险10-29
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产品12-05
农村商业银行市场营销问题的研究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