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存款产品创新
【论文关键词】商业银行 存款产品 机制 创新 策略
【论文摘要】负债业务是商业银行开展其他业务的必要条件,是银行间竞争的重要领域。能否在存款竞争中取得优势,关键在于存款产品供给的创新。立足于我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现状,通过借鉴美国商业银行存款经营的优势,提出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存款创新机制、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存款创新能力和创新策略。
存款业务状况直接影响着银行的资金管理和营业效益,为此,银行要创造出尽可能多的存款品种、服务手段和技巧策略。创新是银行最大的竞争力。
一、我国存款产品现状及美国创新经验
我国商业银行的存款业务品种十分单调,近年来,虽然开辟了网上银行、电子银行、电话银行等新兴服务渠道,也围绕存款帐户增设了代理缴费、银证通、银基通等项目,侧重开展了以代理为主的中间业务,但整体来讲,仍处于存款产品开发的初始阶段。
从存款要素构成来看,仅为利率和期限。在人民银行控制利率的背景下,存款产品也惟一取决于期限,客户对期限选择的确定,也就决定了利率。这种模糊型的定价方式,缺乏对优良客户的优惠条件,无法满足不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以美国为例,美国商业银行的创新步伐远远快于我国,其围绕存款的流动性、收益性开发的新型存款帐户,使活期存款与定期存款界线更加模糊,为客户提供了最有效、最便捷、最低成本的存款服务。
1.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创新规避法律和联储监管,尽快适应经济环境变化
美国曾经严格管制银行吸储利率。从上世纪60年代起,资本市场快速发展、通货膨胀迅速加剧,银行普遍面临着流动性困难和信贷资金缺乏的局面,迫切需要设计新型的存款产品。可转让大额存单(CD)、可转让提款通知书(NOW)、欧洲美元存款、银行关联机构票据买卖、回购协议等产品都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为银行带来了丰厚的资金和利润。可以看到,美国银行从市场实际状况出发,进行存款设计,使产品能在联储与法律制定的规则框架下,绕过规则的不利约束,带动了监管的创新。
2.建立与投资渠道的直接联系,引入风险因素
1982年美国银行设立了货币市场存款帐户(MMDA),不仅可签发支票,享受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存款保险,还把存款与包含国库券、存款定单、商业票据在内的货币市场相联系,使存款者能获得较高利息收入;将风险收益挂钩引入存款产品,开发出投资型存款帐户,比较成功的有股价指数连动型存款,外币定期存单等。这些存款帐户一产生就让有冒险意识的富人产生很大兴趣,使他们的风险偏好能在存款中得以体现,也就吸收了他们手中的大量资金。
3.与服务一体化经营
存款与银行服务是一体的,美国银行会围绕存款帐户,提供多种复合服务,推销相关金融产品。针对个人存款帐户而言,将存款帐户与航空、客运、旅游、商贸、饮食等行业捆绑经营,根据客户行为目标设置专门性的存款帐户,进行中间业务拓展。就公司客户而言,比较流行的是现金管理服务。银行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向客户进行财务报告与分析,提出现金流的管理建议,并为客户开设专门帐户汇总网点资金,将短期闲置资金投资于短期财政证券、商业票据和存单,增加客户收益。
4.差别式的定价模式
客户提供给银行的资金和消费的金融服务量不同,贡献也就不同,因而要向优良客户提供全方面的优惠与服务,培养优良客户的忠诚度,对不给银行带来收益的客户,通过差别化利率、手续费率等至少使银行不提供亏损的服务。因此,美国存款产品构成要素一般包括:期限、最低余额要求、日均余额/联合余额、优惠(减免账户管理费,免费签发若干次支票、利率等)、结算限制、惩罚(降低利率)等,正是经过对以上项目的组合实验,确定最优选择,使银行运营成本降低,获取最大利润同时又可最大限度满足客户需求。
5.考虑利率风险管理的需要
美国的利率市场化程度很高,频繁的利率变动给银行经营带来很大风险。银行会运用各种利率风险模型进行模拟、应力测试,选择最合适的存款发展类型,调节银行承受的利率风险水平。在存款的设计上就会考虑调整利率高低,持续期长短,结算限制以及选择是否浮动的利率等存款要素,重点发展符合银行利益的存款品种,降低银行利率风险。
此外,进行存款产品设计都会结合银行的品牌营销策略,塑造自己鲜明的形象和特色,尽可能符合目标市场群众的各种品味。
二、我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创新策略
由于人民银行一直实行存款利率管制,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运行机制内在活力不足,金融市场规模较小,发育不完善。鉴于这种状况,商业银行存款产品创新应考虑以下方面:
(一)从宏观角度来看
1.人民银行对利率管理政策进行适当调整
当前,可选择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进行试点工作,对特定数额之上的存款赋予商行一定范围浮动利率的权限,有助于体现利率的真实水平,推助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
2.深化国有银行体制改革,引入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经营理念
(1)继续深化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完善内控制度,形成有效的约束激励机制,以市场为导向使用配置金融资源的,在这个前提下,各级银行才能以自身收益最大化为目标,通过成本收益对比分析,科学地设计存款产品,理性吸收存款。
(2)使用差别式的定价机制。科学测算银行提供服务成本,结合客户贡献度、银行服务种类和服务量确定合理收费标准,弥补亏本服务的费用,增加非利息收入,同时用优惠的定价吸引住大客户群体,尽量使存款保持高余额,低进出。转
贴于(3)掌握客户存款动机、行为目标,适时开展咨询、代理、信托等中间业务,提高与客户关系的密切度。
(4)推进银行电子网络、自助终端等基础设施建设,向客户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渠道,便利存款的存、取、转、用,还可结合定价策略,诱导客户使用成本低的服务渠道,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科技设备利用效率。
(5)整合人力资源,补充产品设计营销人员,成立专门机构,综合分析存款目标市场的经济环境、人口因素、社会文化背景、法律法规、技术条件及银行经营状况,创新存款品种,优化银行存款结构,提高经营效益。
(二)从微观角度来看
1.产品包装策略
国内商业银行各种金融产品是由各个专业部门提出需求而开发的,只能满足客户某一种核心需求,且金融产品的营销常常是单独进行,所以对商业银行现有产品的更新改造主要是对现有产品的“包装”销售。
国外商业银行对产品包装的运用相当成熟。有很多可借鉴的经验。如原大通银行香港分行按产品功能包装的“十存十美”、“月月出息”、“梦想成真”等储蓄产品,按销售对象包装的“卓越理财”、“运筹理财”“、大学生理财”等个人产品。在国内商业银行中,运用包装进行产品促销也日渐广泛,但使用范围有待进一步扩展。银行产品包装形式基本上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对产品功能特色的包装;第二种是按营销服务对象的包装;第三种是对银行个别优质品牌的包装。特定的产品使用特定的包装,锁定产品特色有助于加强金融产品营销效果。
2.产品差别策略,即市场细分化策略
商业银行实施市场细分化策略时,在产品设计上要采用不同于其它金融机构的方法,采用新技术,使金融产品具有新功能并提供新服务,要对复杂的金融产品组合中增加的成本与开发这些产品所得收益之间进行平衡,依据客户的个性需要和动机推出相应的存款商品。
西方国家的商业银行十分重视存款产品的设计和开发,针对客户某种特殊目的而设计的特种储蓄存款,品种繁多。商业银行应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推出一些具有新意、符合客户口味和心理,同时有利于其自身经营的储蓄品种。现阶段负债业务的创新可以从储蓄存款种类,提供实惠以及便利条件等方面出发来进行。如:开设联立定期储蓄存款、礼仪储蓄、住房储蓄,开办养老金、医疗保险型帐户,开设支票存款帐户,继续发展、完善已有的预购债券储蓄、子女入学储蓄、生产基金储蓄、青年结婚储蓄等新型储蓄品种,以适应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
参考文献:
[1]陈伟,李一军.“零售银行偏好研究”.《金融与保险》,2006(10)
[2]王静亭“.WTO带来的挑战”.《金融研究》,2005(3)
1. 风险揭示不够明晰
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宣传过程和相关宣传品不能充分揭示风险, 没有以醒目、通俗的文字进行表达, 也没有提供必要的举例说明。此外, 银行对理财产品销售和服务也存在问题:不仅没有对本行理财产品销售人员进行有效管理, 相关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法律意识, 也没有设置专门的人员和部门处理客户投诉。
2. 理财产品透明度不够
首先, 理财资金运用管理信息不透明, 尤其是固定收益理财产品的不透明对投资者的影响很明显。其次, 理财收益的分配或者管理费用的收取信息不透明。对于信息缺乏透明度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 特别是浮动收益理财产品, 商业银行在理财收益的分配或者管理费用的收取标准和额度完全基于自己的良心和道德。可以预见, 这样的行为必然会使投资者降低对相关理财机构的信任度, 从而使市场中的理财产品营销受到长远的负面影响。
3. 个人理财产品有同质化趋向
虽然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推出的个人理财产品名目众多, 但各家银行推出产品实质上大同小异, 互相效仿, 产品整体技术含量较低, 营销的目标市场和目标客户也基本一致, 仅局限于利率、汇率挂钩与国债、央行票据等投资组合的几种产品, 不能根据客户的需求有差别、有选择地进行产品设计和客户服务, 产品同质化严重。
4. 理财业务上面临的人才瓶颈
理财业务是一种综合性的服务, 但要求每位理财人员同时精通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业务是不可能的。在前台的市场营销人员配备上, 虽然各行都配备了个人客户经理, 但这些个人客户经理从事的业务很少与理财搭边, 业务水平也参差不齐。
5. 客户关系管理能力有待提高
目前, 与我国商业银行有业务关系的法人客户和个人客户的基础数据和资金交易情况等资料基本上齐全, 并有了专门的个人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和法人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可查询到现有客户的有关信息。但对于这些信息的整理、分析和挖掘仍很缺乏, 客户信息的部门分割问题严重, 个人业务部门、公司业务部门和机构业务部门所掌握的信息通常不是互通的, 内耗严重;售后服务差, 通常是在营销客户时非常投入, 但不重视客户维护和客户增值服务。
二、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创新发展必要性分析
1. 投资者对理财产品创新的巨大市场需求
居民手中闲置资金的增多, 增加了客户多元化的投资需求;而存款利率的连续下调, 股票、证券、基金等多种投资产品或渠道的不断涌现, 既增加了居民投资的兴趣, 也增加了较多的选择机会;同时, 随着住房、医疗、养老及其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深化, 人们在这些方面的预期支出也不断增加。居民受潜在保值、增值心理的影响, 迫切需要一种专门的机构为其提供理财服务, 以达到其资产保值、增值, 降低投资风险的目的。而具有雄厚资金实力和以信用为资本的商业银行, 开办个人理财业务, 为客户提供理财服务, 无疑是雪中送炭。虽然根据目前我国现行的金融管理体制, 银行代理客户投资的业务还不能办理, 增值性服务还比较薄弱, 但客户对个人理财服务的需求和企盼还是与日俱增。
2. 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引致银行理财产品的创新需求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迅速发展, 经历了证券市场的牛市熊市, 经历了理财产品市场的低迷与高涨, 随着理财产品成为投资者的重要投资理财渠道, 理财产品的市场规模也逐年攀升。银行理财产品对于投资理财以及整个金融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 相关监管部门也越来越重视, 相应地推出了一系列政策维持银行理财产品的健康发展。国内外金融市场的变化对于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影响巨大。
3. 我国工商银行持续发展引致的创新需求
国内商业银行经过对个人理财业务的研究和探索, 已普遍认识到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各家银行已经把该项业务的开展作为竞争优质客户的重要手段和新的经济效益增长点。作为吸引更多的客户手段, 理财产品的创新是商业银行迫切解决的问题, 也是商业银行自身品牌宣传的一个亮点。
三、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创新发展策略
1. 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理财服务环境
在当前大多数客户还是比较习惯于到银行办理业务的情况下, 银行具有一个安全、舒适的理财服务环境是开办理财业务的基础。因此, 银行应选择功能齐全、环境宽敞、客户资源丰富的对外营业机构建立个人理财中心, 理财中心内应设立开放式柜台和贵宾理财室, 贵宾客户可以直接到贵宾室办理业务, 享受个性化服务, 减少排队办理业务的麻烦, 使客户具有优越感、安全感。
2. 完善和创新理财业务, 打造理财品牌
商业银行要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 研究不同的群体的收益需求及心理预期, 推出更多更符合客户需求的理财产品, 创新出有个性的理财产品, 打造自己的理财品牌。
3. 建立核心人才队伍, 创新考核和激励机制
组建一支高素质的个人理财客户经理队伍, 积极培训金融理财师, 为他们所从事的理财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 提供培育金融理财规划服务成长的“土壤”, 以充分发挥金融理财师的作用, 以“人”为本, 任何业务发展的核心力量离不开对人才的培养。
摘要:近年来, 随着金融市场开放加快、商业银行竞争加剧、国民经济增长和个人财富的增加, 理财业务迅速发展。本文主要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阐明了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创新发展的必要性及理财产品创新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 银行理财产品;定期储蓄存款;收益率
[作者简介]李 霞(1970—),女,江西农业大学经贸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金融企业会计研究;朱琪蓉,女,江西农业大学经贸学院企业管理硕士研究生。(江西南昌 330045)
目前居民闲置资金相当部分都是用来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或定期储蓄存款。定期储蓄存款中以整存整取居多。居民该如何来分配这二者之间的投资比例,必须了解这二者之间的区别,以便更好地降低投资风险和提高收益。
一、银行理财产品与定期储蓄存款的涵义
银行理财产品是商业银行在对潜在目标客户群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特定目标客户群开发设计并销售的资金投资和管理计划。一般根据本金与收益是否保证,将银行理财产品分为保本、保本浮动收益产品与非保本浮动收益产品三类。保本固定收益产品指银行按照合同约定的事项向投资者支付全额本金和固定收益的产品。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是提供本金保护,但是收益是浮动的,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是不提供本金保护,收益也是浮动的,但是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比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收益率要高,因为收益跟风险是成正比的。
城乡居民将暂时不用或结余的货币收入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一种存款称为储蓄存款。储蓄存款分为活期和定期两种。
二、银行理财产品与定期储蓄存款的比较
1.客户群体不同
定期储蓄存款的客户群体是只要能够提供有效身份证件的客户,都可存定期储蓄存款。而银行理财产品的目标客户群体多种多样。
有的银行理财产品只面向高净值客户,比如认购金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客户或认购金额在50万元以上的客户。
有的银行理财产品要求投资者具备投资经验,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
有的银行理财产品只针对银行内VIP客户。
银行理财产品没有固定格式,不同的理财产品,对客户群体的选择有较大差异。
2.金额起点不同
定期储蓄存款的起存金额为50元,只要大于或等于50元,随便多少金额都可。银行理财产品产品认购起点金额为50000元,超过50000元以上的一般按照1千元整数倍累进认购。
3.操作程序不同
定期储蓄存款操作简便,可到任何银行的储蓄柜台,出具存款人身份证件即可办理。一般来说,办理一笔定期储蓄存款,所需时间约为2分钟左右。
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程序相对复杂,首先要对投资者进行风险测试,符合条件的投资者方可认购理财产品;其次,投资者应对理财产品的内容进行深入了解,确定该产品符合自身的需求;再次,投资者要签订认购理财产品的有关合同,并应根据监管要求,在合同上手写“本人充分了解并清楚知晓本产品的一切风险,愿意承担任何风险”。一般来说,购买一笔银行理财产品,所需时间约为20到40分钟。
4.购买档期不同
定期储蓄存款是商业银行的日常业务,凡商业银行的营业时间,均可办理。
银行理财产品分很多款,任何一款理财产品都不是在银行营业时间内长期持久发行的。对一家银行来说,有时候有理财产品,有时候没有理财产品;这时候有这种理财产品,过一段时间可能销售的是另外一种种类的理财产品。
对于认购理财产品的投资者而言,自己资金的档期和银行理财产品发售的档期不一定吻合。
5.期限种类不同
定期储蓄存款的存期是固定的,通常有三个月、半年、一年、二年、三年和五年六个种类。理财产品不同,理财产品的期限不固定,可以由研发产品的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根据产品的特点自行决定产品的期限。有按年计算的,也有按月计算的,还有按天计算的,品种繁多,没有固定的模式。
6.期限计算不同
任何存款都是从存入日开始计算存期,算头不算尾,到期日即可支取该笔存款自行支配。理财产品不同,理财产品的期限与资金实际占用时间不一致。任何一款理财产品都有发行期和兑付期。在购买当日,账户上的款项即被冻结,没有计入理财产品的期限,不能享受理财产品的利率。有些理财产品发行期较长,有些较短,最快的是购买次日计入理财产品期限。通常理财产品在到期日这天款项都不会转入客户账上,通常会在之后一至十天内转入客户账上。也就是说,如果客户购买的是理财产品,那么在到期日这天是不能使用该笔款项。
7.收益水平不同
通常银行存款执行的都是人民银行挂牌公告的同档次存款利率计息。定期储蓄存款共有六个档次,因此有六个相应的利率与之对应。理财产品则不同,产品说明书上的收益率始终是名义收益率,不是实际收益率。因为理财产品的起息日不是从购买日开始计算,到期当日款项也没入账,通常都要滞后几天才可到账,即客户款项实际占用时间与理财产品的期限是不一致的。因此从购买日至款项到账日这期间对应的实际收益率与产品说明书上的名义收益率是不相同的。
8.变现能力不同
定期储蓄存款比银行理财产品的变现性强。存入银行的定期储蓄存款,如果客户急需资金,可以去办理提前支取手续,该款项即可使用。理财产品则不同,不可提前赎回,只有在理财产品到期入账后才可使用该笔款项。
9.风险程度不同
银行理财产品相对于定期储蓄存款来说,获利性更高,但安全性更低。通常预期收益率越高的理财产品,风险也更大。定期储蓄存款的本金和利息都是固定的,只要存满了期限,到期便可取得按存入日利率计算得出的本息和。一般根据本金与收益是否保证,我们将银行理财产品分为保本、保本浮动收益产品与非保本浮动收益产品三类。这三类理财产品的风险不同,安全性也各有差异。保本没有资金损失的风险,但有期限不确定的风险。保本浮动收益产品保证本金,但收益不保证。非保本浮动收益产品本金和收益都不保证。尽管现阶段银行理财产品不能按期兑付的概率很小,但它确实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如深圳平安银行三款理财产品亏损额超过33%。
三、购买理财产品须谨慎
1.注意理财产品的兑付风险,预期收益率不等于实际收益率
随着利率的不断攀升,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水涨船高。很多银行竞相推出收益率“诱人”的理财产品。但预期收益并不等于到期收益,并不是所有的理财产品都能达到其承诺的收益率,普益财富数据统计显示,2010年到期的个人银行理财产品9228款,有近百款个人理财产品到期并未达到最高预期收益率。所以客户在购买理财产品时,不要仅仅盯着收益率,要注意弄清产品的风险类型。保证收益型产品风险相对较小,而且一般都能实现其承诺的收益率。而保本浮动收益型和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风险较高,它除了不保证投资者一定能获得预期收益率外,购买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的投资者的本金甚至有可能发生损失。此外,有些产品的交易结构特别复杂,对那些无法搞清楚交易结构的理财产品,要慎之又慎。比如几年前,一些香港银行在内地推销一种叫KODA的理财产品,让不少国内民营企业家把几十年的心血都赔得一干二净。
2.注意认购理财产品的操作风险,一切以合同为主,不要被业务人员的口头承诺所蒙蔽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要求商业银行必须在理财产品销售文件中,制作专页风险揭示书。在醒目位置提示客户“理财非存款、产品有风险、投资须谨慎”,标明理财产品风险评级结果、适合购买的客户,并说明最不利投资情形下的投资结果。对于保证收益理财产品和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也要做风险揭示。这些规定有助于投资者在投资前,充分了解理财产品信息。
理财产品庞杂繁多,各种规定、要求、风险也让人无所适从,而实际存在的误导消费和错误销售的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客户的合法权益。所以建议客户在购买理财产品时,不但要详细询问产品情况,而且要仔细阅读投资合同,一切以合同为主,不要被业务人员的口头承诺所蒙蔽。如果投资者不了解产品情况盲目购买,则有可能存在投资收不回的潜在风险。消费者购买理财产品后,要妥善保存理财合同、合同解释说明以及有关的宣传资料,防止发生纠纷后,维权难以提供证据。
3.要注意名义收益率和实际收益率的不同,不要被“高收益率”忽悠
与定期存款比较,投资者之所以选银行理财产品,特别是固定收益产品,重要因素是其收益水平高于存款利息。但是很多理财产品打着高收益率的幌子,实际收益却没有那么高。这种情况在短期理财产品中尤为多见,很多银行到了月末前几天推出收益率很高的短期理财产品。但由于理财产品的起息日不是从购买日开始计算,到期当日款项也没入账,客户款项实际占用时间与理财产品的期限是不一致的。因此从购买日起至款项到账日这期间对应的实际收益率与产品说明书上的名义收益率是不相同的。如某银行在2011年9月26日发行一款收益率为5%的期限为三天的理财产品,产品从2011年9月27日起息,2011年9月30日到账。尽管这款理财产品的期限为三天,但客户资金实际被占用的期限为五天,所以,这款理财产品的实际收益率为5%×3÷5=3%。因此,客户在购买理财产品时,要注意名义收益率和实际收益率的不同,不要被“高收益率” 忽悠。
[责任编辑:欧阳小芹]
班级:109020501姓名:张可举学号:1090205013
3【摘要】:与西方银行金融产品创新蓬勃发展相比,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则明显不足, 国有商业银行近年来在业务创新方面虽有所突破,但总体上看仍存在品种少、规模小、收益低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国内银行从业人员中很多人的知识结构不适应业务创新的需要,银行自身传统的经营管理体制和外部的政策、制度环境压抑了创新活力,创新业务经营不规范以及居民普遍缺乏金融意识等原因。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首先要建立有效的业务创新机制,要把市场营销融入业务创新之中,在准确的市场调查、预测和细分的基础上使业务创新做到有的放矢,并通过积极的营销手段获得市场的广泛认可,并要为业务创新争取良好的外部条件。
【关键词】:商业银行 金融产品创新
一、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现状
近年来,“银行中间业务”已成为商业银行激烈竞争的创新领域。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对金融需求的推动,我国各商业银行现在越来越注重中间业务的创新,逐步认识到中间业务作为商业银行三大支柱业务之一的重要意义,积极探索新的服务方式,倡导新的服务理念。各商业银行利用现有资金、技术、网点、结算等方面的优势发展各项中间业务。同时,在机构设置、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监控管理、人员培训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使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有了良好的开端和明显进展。但存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目前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品种少。由于这些年我国的金融业一直推行严格的分业经营、分业管理制度,银行、证券、信托和保险业完全分离,商业银行的业务被限制在一个相当狭窄的范围内,业务创新的空间受限,致使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品种较为单一。从开办得较为成功的品种来看,仅有个人住房信贷业务、信用卡业务、代收代付业务和票据贴现业务近年来发展得较快,逐步走向成熟;消费信贷、网上银行、租赁、个人理财业务等只是少量开办,仍处于探索阶段;投资银行、商人银行、国际金融和衍生金融工具业务等方面,尚有可观的发展空间,还处在待发展阶段。
2.规模小。从已开办的新业务的发展水平来看,由于受到来自内外的约束限制,国有商业银行新业务的发展规模较小,在银行的整个业务规模中占比小,难以起到调整优化整体资产负债结构的作用,也难以产生相应的规模效应。以消费信贷为例,据统计,我国消费信贷规模目前仅占贷款规模的4%~5%,西方发达国家消费信贷约占贷款规模的20%~25%;在我国消费总额中,消费信用占比不足1%,西方发达国家消费信用占消费总额的比重通常都高于20%。美国的房地产融资结构中,消费环节一般要占到60%以上。2010年,我国个人住房贷款在全国各项信贷余额中的比重仅有0.8%,我国汽车贷款规模估计不到1亿元人民币,而美、德、日三国汽车消费贷款占销售总额的比重分别为70%、50%和60%。
3.收益低。由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尚处于初创阶段,各行的业务拓展过分注重扩规模、占份额,再加之缺乏统一的市场规范与相应的制度约束,在业务营销之初大都低价促销,让利于客户,这不但使市场陷入混乱、无序的状态,也使得商业银行的新业务收益难以保证,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新业务的健康发展。以票据业务为例,由于缺乏统一的规范,目前的票据贴现市场价格极为混乱,有的行甚至以仅高出中央银行再贴现基准利率1 个百分点的价格对客户办理贴现业务。再以个人支付结算业务为例,目前国内各大商业银行的计算机业务处理系统先后实现了全国或局域联网,在活期储蓄存款的省内(局域)异地通存通兑 1
存取款业务的办理上,一些行最初按5%的标准收取手续费,然而却受到个别商业银行“零手续费” 促销手段的巨大冲击,最后也不得不取消了5%的手续费。其实在零售与信用卡业务计算机全国联网的开发上,各行都投入大量的资金与技术力量,然而却在该项业务上丧失了巨额的手续费收入。
二、影响我国银行中间业务创新的因素
(一)历史积累方面的原因。
纵观西方金融产品创新发展史,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可分为避管型创新,转嫁风险创新,防范风险创新,到如今的各种创新并举,可以看出商业银行产品创新需要有历史的积淀和各个阶段创新产品的延续性。我国银行是由计划经济时期的专业性银行转变为现在市场经济时期的商业银行,仅有十多年历史,在经营管理方面、银行技术设备、人才储备等方面有很多不足。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银行业自有资本金不足、坏帐、呆帐等不良资产问题严重,承受风险能力差,这一系列问题显示出我国银行业系统的内在脆弱性,不利于金融产品创新的开展。
(二)金融环境方面的原因。
1.国内法制建设相对落后。
近年来,我国经济金融环境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而相应的法律法规却跟不上步伐。例如,银行理财业务和电子服务业务缺乏法律的支持。产品创新的要求与相对滞后的法律法规建设之间的矛盾,会使得新兴的产品隐藏着一定法律风险。
.2.金融监管制约着金融创新。
从国际情况来看,金融监管对金融创新有着刺激和抑制两方面作用,而我国居民的高储蓄率和政策性的高存贷利差使得银行无利润压力,资本市场尚未完全成熟使得银行创新缺乏动力,因此,金融监管对我国银行仅表现出抑制作用。金融监管主要表现在利率管制、外汇管制、银行业务管制等方面。从利率方面来看,虽然将市场机制引入利率管理,但利率调整仍在很大程度上受国家经济形势影响。政府制定的高存贷利差使银行稳获高额利润,同时利率管制剥夺了银行对产品创新的定价权,这些使得银行产生产品创新的惰性,即使有了创新热情也会因为管制而丧失创新能力。
3.社会信用观念淡薄。
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以社会信用为基础,包括政府信用、银行信用、商业信用等。在我国,偷税、逃税、商业欺诈等现象时常发生。社会信用观念淡薄,信用制度的建立落后于国家经济发展的程度,从而制约了包括银行产品创新在内的经济金融活动的开展。
4.银行间不正当的竞争关系制约着产品创新。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占据着我国70%以上的存贷业务,无论从银行网点,分支机构,从业人员的规模数量上来看,都处于国内银行业的垄断地位,正因为这样,长期获得超额利润的银行缺乏产品创新的动力,而广大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很大程度上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它们必将为提高自身竞争力而大力进行产品创新,但利率管制限制产品自主定价,中小银行只能利用非价格竞争方式追逐利润,这从根本上破坏了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进一步约束了银行产品创新。
(三)银行内部的原因。
1.产品创新人才短缺,人力资源管理未能发挥应有作用。
金融产品研发是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有精通多个行业,多个领域的金融复合型人才作为坚实的后盾。例如,银行业务部门与信息技术部门的沟通合作需要依靠既懂得银行业务,又精通信息技术的人才,为客户量身定制理财产品,提供个性服务需要有专业的个人理财师(CFP)。另一方面来看,银行现有的人力资源部门对人力资源的运用观念淡薄,各项激励约束机制尚
不健全。人力资源管理未能发挥应有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产品创新的进程。
2.金融产品创新缺乏内在推动力
国有商业银行处于长期垄断地位,尚未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产权不明晰,权责不明确,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建立,产品创新缺乏内在动力。银行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加之外部环境市场化程度低,缺乏一个优胜劣汰的公平竞争环境,因而银行产品创新成为在无序市场环境中抢占份额,无视利润效益的创新。
3.电子技术环境对银行产品创新的约束
电子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等的发展和应用是商业银行进行产品创新的基础,信息技术能使金融工具的创新得到突破性进展。尽管近年来,国有银行的电子化网络建设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我国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内的应用相比于西方金融业中经营的电子化,网络化还有着很大差距,仍停留在较为粗浅的技术应用阶段。由于我国银行业务发展与科技进步的融合不够,各银行之间技术的标准性,规范性有所差距,使得银行产品通用性差,产品深层次的创新受到制约。
三、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发展策略
针对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创新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业务创新应在内部机制、市场营销、外部环境等方面着手进行改革,以加快国有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进程。
(一)建立有效的业务创新机制
有效的业务创新机制应具有创新能力强、市场适应性强、可操作性强等特点。要通过体制革新和有效的保障、激励机制,来促进国有商业银行业务创新模式的根本性转变。
1.改革完善业务创新组织机构。
(1)建立总行级和省分行级业务创新中心机构。该机构具体负责资产负债创新业务、本外币中间业务、商人银行业务、投资银行业务、不良资产剥离、离岸金融业务、衍生金融工具、电子银行及未推出的其他新业务的开发、管理、相关政策的制定以及对收集到的有关数据资料进行整合、分析,适时提出金融业务创新产品的开发和营销预案,努力为市场提供适销对路、方便实用、技术含量高且在经济上具有合理性的金融业务。同时还负责对下级行业务创新机构的管理和业务新品在推广、运行中的制度约束、技术保障及相关信息咨询。
(2)建立二级分行业务创新推广运行机制。二级分行应设立相应部门,负责新业务的市场营销。同时,要建立起总行、一级分行和二级分行三级工作联系和信息沟通制度,在明确三级部门各自职能的基础上分工协作,充分发挥三级部门的作用。
2.建立业务创新制度保障体系。
(1)建立部门内有关人员的岗位职责制度。明确业务创新开发、研制、管理等方面的业务要求,将具体要求再详细划分到每一个岗位上,让岗位上的员工清楚自己的职能范围,达到有效分工协作、促进各部门高速协调运转的目的。
(2)明确部门责权划分。业务创新部门涉及到银行的各个经营领域,因此必须明确与其他业务部门在新业务经营范围中有关责任权限的划分,避免在新业务、新品种推广时可能出现多头管理、职责不清,进而影响该项业务经营发展的问题。
(3)建立业务创新后勤保障制度。在人财物等资源配置上予以相应的倾斜,确保业务创新部门必要的资源供给和正常运转,以使业务创新部门能不断适应市场需求,始终拥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自身发展的动力。
(4)建立部门内部创新激励机制,使每一个员工充分发挥才智,为业务创新工作作出更大贡献。
3.建立人才培养机制。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和我国即将加入WTO的现实,面对外资银行优质的服务、先进的技术和多元化的产品所带来的激烈竞争,摆在国内商业银行面前的惟一出路就是创新。金融创新,无论是业务创新还是制度创新,都必须依靠生产力中最
活跃的因素——人,来进行。我们经常说的“金融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也就是这个。为了通过业务创新获取更多的利润,我们首先就要解决一个人才的问题。现在人们普遍认为国有商业银行缺乏高级人才,业务骨干纷纷被其他金融机构挖走。其实,人才外流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对员工培训力度不够才是形成员工整体素质不高的重要原因。相形之下,国外企业非常重视对在职员工的培训。
(二)把市场营销融入商业银行业务创新之中
1.搞好市场调查和预测,获取充分准确的市场信息。在进行每一项业务创新之前,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相当重要。因为金融产品的推出与其他制造品、消费品的不同在于,它与一定时期的经济形势、经济周期、居民收入、社会稳定是密不可分的,并且还需对一定数量或一定范围的客户在一定时期内资金使用、透支额度、信用状况有全面的了解,才能找出准确的市场空白点,进行市场细分,确定目标客户群。
2.进行科学的市场细分,合理确定目标客户。同其他企业细分市场一样,银行在细分市场时,既要考虑自身的实力,又要考虑竞争对手的情况。在细分市场之后,我们就要努力向目标客户、目标市场推出各种差别化的金融产品,使竞争对手在短期无法达到我们的水平,从而赢得市场,获取“超额利润”。
3.准确把握市场机会,推出全新金融产品。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银行每一项业务的推出,大多数情况下不愁没有客户,没有销路。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业务推出后,没有强有力的市场营销,难以让公众对此产生认同。为此,我们应按照总行的有关规定,贯彻品种多样化、防范风险、方便高效和宣传促销的原则,准确把握市场机会,促进新兴金融业务营销推广。
4.收集反馈市场信息,不断调整营销战略。作为整个营销战略承上启下的一个阶段,如何及时收集信息、分析信息、改进产品、改善服务,对于下一步继续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极其重要。所以,经常性地开展业务恳谈、业务推介、新闻座谈等形式也许更能直接、深入地了解客户信息,从而不断调整营销战略,改进金融服务。
(三)为商业银行业务创新营造良好的外部宏观环境
1.强化对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管理与引导。中央银行要尽快出台关于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政策规定与制度办法,加强对业务创新的引导与管理,建立健全业务创新风险防范机制,切实规范创新行为,整治市场秩序,改变无序竞争的现状,为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稳健运行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使商业银行业务创新在宽松、公开、公平的竞争环境中进行。
2.建立个人信用体系。以城市为单位,以该城市的中国人民银行为监管或管理主体,对当地公安部门的居民身份证管理系统、资信调查系统与商业银行的个人和团体的账户管理系统进行统一协调,在保险公司提供担保、公证处予以公证、资产管理机构参与的情况下,组成统一的社会信用保障机构,并由该机构推出“信用卡” 消费,从而形成“一条龙”式服务系统和管理体系。也可以将城乡划为两大板块,根据各自的消费特点,分而治之。这样,在业务创新拓展过程中,诸如手续繁杂、程序复杂、多头投入、律令不畅、资源浪费等弊病便会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金融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7期 文章编号1003—4625(2005)07—0013—03
2.《改革与战略》2011年第7期《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影响因素述评》
3.《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第二版第十章作者: 庄毓敏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识记储蓄存款的含义;存款利息的计算方法;利率的含义;储蓄存款的分类;储蓄作为投资方式的特点。银行的基本含义、主要业务
能力方面:能比较两种储蓄方式的特点合理选择投资
情感过程:从国家角度和经济建设角度认识储蓄的意义。
教学重点
存款储蓄
2商业银行
教学难点
存款储蓄
前准备
布置学生了解长辈怎样储蓄并去附近的储蓄网点调查有关储蓄的基本常识。
教学方法
多媒体
社会调查
举例
讨论
讲授
教学内容
(导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断地提高了。这一点从同学们平时的衣食住行都可以看出来。举个简单的例子,以前过春节的时候,我都会收到压岁钱,那时候每年都能得到三五十块,这对我来说可是笔很大的数目,几乎能满足我一学期在学习用品上的花费了;现在,同学们每年的压岁钱远远不止我这么多吧?(有些同学回答几百,有的回答
一、两千)
提问:那么同学们是怎样使用这些钱的呢?
回答:买学习用品;玩;被父母保管;存银行……
看来有些同学没有对你的钱合理的利用,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一种比较适合我们学生的理财方式——把钱存起来!
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板书)
一、便捷的投资——储蓄存款(板书)
储蓄存款的含义和机构(板书)
请大家看教材第49页的探究活动,并思考:①城乡居民存款余额迅速增长?(经济增长,居民收入增长)
②存款越多越好吗?(应具体分析:一方面,储蓄的增加意味着生产的发展,人民收入增加,可支配收入增多才会使储蓄猛增。
另一方面储蓄增加反映了居民消费萎缩,会影响国内需求的扩大,加剧通货紧缩,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居民投资的渠道单一,启动民间投资任务艰难。)
那么,什么是储蓄存款呢?大家请看教材第49页正文第一段,储蓄存款,是指个人将属于其所有的人民币或者外币存入储蓄机构,储蓄机构开具存折或存单作为凭证,个人凭存折或者存单可以支取存款本金和利息,储蓄机构依照规定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活动。
根据这句话大家想一想我们说的储蓄存款就是指把钱存进银行吗?
当然不是,储蓄机构主要包括了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还有邮政企业等依法办理储蓄业务的机构。(展示存折、银行卡和一些信用社的存款凭条)
从教材第49页的图表我们可以看出储蓄存款已经成为我国居民最主要的投资方式,那么,人们为什么要把钱存入银行呢?(讨论)
人们参加储蓄的目的是非常多样的,银行安全是一个方面,同学们会把几百或者几千块钱一直放在自己的钱包里吗?当然不会。除了安全,有的是为孩子储备教育基金,我们同学将来大都是要考大学的,而大学所需的费用数额是十分之大的,每一学年都需要至少四五千元,这个对于一般家庭来说,一次性拿出这么多钱是个很大的负担,因此需要平时就有所积累储蓄,以备不时之需;还有的是为了买大宗商品而存款,比如购房、买车都必须付首期,比较高档的住房和汽车,首期都比较贵,大都要10万元,特别是在广州、深圳这些发达地区,而这同样不是一般人随随便便就可以拿得出的,也需要平时的积累储蓄。
储蓄目的:安全、教育储备、买大宗商品……
上次让同学们去储蓄网点调查,大家应该知道,把钱存进银行,是有利息的,那么,什么是利息?利息的多少取决于哪些因素呢?利息又是如何计算的呢?
2利息(板书)
含义和
(:本金的增值部分)
利息多少的决定因素:本金、存期和利率水平
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
注意:在我国,利息收入的20%要作为税收上缴国家。
中国银行人民币存款利率表
XX年2月21日开始执行
存款项目
年利率%
活期存款
072
定期存款
整存整取
三个月
半年
一年
二年
三年
五年
279
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
一年
三年
五年
定活两便
按一年以内定期整存整取同档次利率打6折
协定存款
通知存款
一天
08
七天
3储蓄存款的分类及特点(板书)
找几个学生将调查的情况(自己长辈的储蓄以及储蓄网点的储蓄)讲出来,再让其他同学补充,一起讨论,最后总结展示下表:
储蓄方式的比较
活期储蓄
定期储蓄
含义
储户可随时存入和提取的具体形式
储户约定存期和存款的具体形式
形式
凭存折随时存入或提取
整存整取、零存整取、存本取息、整存零取
存期
不定期
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年
特点
最大限度地吸收闲散资金,灵活方便,利率比定期低
存期长、固定、积累性强,适合积少成多地大宗用款储蓄,利率较高
适合
小额存款,日常开支
大额存款,计划开支
计算:教材0页的计算题(再加一个问题:实际能获得多少利息?)
利息总额:XX0×22%×3=112元
能够得到:XX0×22%×3×80%=12096元
4收益性与风险性(板书)
安全、低风险,但有存款贬值的、利息损失的风险。
讨论:联系实际生活,我们在储蓄存款的时候怎么理财?
(根据讨论,介绍一些在生活中存取钱时的技巧)
怎样选择储蓄种类?(理财小窍门)、如不急用钱,金额较大,存定期比活期利息多;
2、在定期存款的几种形式中,选择三个月、半年期合算;(滚存效益)
3、存本取息与零存整取相结合收益优于整存整取;
4、急用资金提前支取有技巧:A部分提取
B存单抵压贷款(80%)
以上就是有关储蓄存款的相关知识,回顾一下,前面我们讲到办理储蓄存款业务的机构有哪些?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邮政企业等等。
在我国,吸收存款最多的金融机构是商业银行。
二、我国的商业银行(板书)
什么是商业银行?(板书)(盈利为目的)
(通过展示各种银行卡介绍学生熟悉的商业银行)
2商业银行的业务(板书)
存款业务(基础业务)
银行是债务人,客户是债权人。没有存款,就没有商业银行。
贷款业务(主体业务)
商业银行盈利的主要。
贷款原则:真实性(个人存款帐户实行实名制)、谨慎性,安全性等
结算业务
结合第一单元的信用工具知识共同探讨。
其他业务:债券买卖及兑付、代理买卖外汇、代理保险、提供保管箱等
总结: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有关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的知识,希望大家掌握知识的同时能将其运用于我们的实践中,选择合适的理财方式,这将对我们和国家产生积极的影响。
后练习
从我国经济建设和公民的经济生活两个方面,比较储蓄存款与保存现金的优劣。
答:(1)储蓄可以获得利息,而保存现金没有任何收入。
(2)储蓄可以把零散资金集中起来,投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国家。保存现金不便于支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通过储蓄可以调节市场货币流通,保存现金则不能。
(4)储蓄比较保险。现金容易丢失,不易保存,但是使用起来方便。
[目的]练习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的核算
[要求]根据下列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根据某商业银行6月8日发生的下列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1、客户刘华存入现金20000元办理活期储蓄存款。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现金20000
贷:活期储蓄存款 ——刘华200002、客户张文存入现金80000元办理三年期定期储蓄存款,利率为1.89%。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现金80000
贷:定期储蓄存款 ——张文800003、五星公司交存现金35000元。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现金35000
贷:活期存款 ——五星公司350004、双安商场存入销售收入现金90000元。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现金90000
贷:活期存款 ——双安商场900005、开户企业方达科技集团交来现金150000元,办理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1.71%。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现金20000
贷:定期存款 ——方达科技200006、客户王胜持活期储蓄存折支取现金6000元。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活期储蓄存款 ——王胜6000
贷:现金60007、客户陈方林三年期定期储蓄存单今天到期,凭存单前来支取本金40000元,利率为2.25%。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利息=40000×3×2.25%=2700(元)
利息税= 2700×20%=540(元)
借:定期储蓄存款 ——陈方林400000
利息支出2700
贷:其他应付款——利息税540
现金4216008、万林公司五年期定期存款存单200000元今天到期,企业会计人员前来办理转存活期存款手续,定期存款利率为2.88%。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利息=200000×5×2.88%=28800(元)
借:定期存款 ——万林公司200000
利息支出28800
贷:活期存款2288009、开户单位兰新公司开出现金支票35000元提取现金。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活期存款——兰新公司350000
贷:现金35000010、(选做)开户单位明光中学存入学杂费收入现金350000元。编制会计分录为:
借:现金350000
贷:财政性存款——明光中学35000011、2005年5月8日,客户张立存入五年期存本取息储蓄存款100000元,利率为2.79%,要求每月支取利息一次,2003年6月8日前来支取利息。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利息=1000000×5×2.79%/5/12=232.50(元)
利息税=232.50×20%=46.50(元)
借:利息支出232.50
贷:其他应付款——利息税46.50
关键词:商业银行,存款产品,设计
在我国当前存款利率管制的条件下, 存款产品实际上只有期限一个要素, 存款产品设计的要素严重单一化, 缺乏组合和创新功能。而美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不仅品种丰富, 能满足不同客户的不同偏好, 而且其存款产品设计体现着激励与约束对等的机制, 既能够吸引客户, 又能够很好地约束客户的行为, 进而达到稳定存款的目的。下面比较下中美两国存款产品设计方面各自的特点。
一、中国银行业存款产品设计的特点:
我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简单地仅以期限作为分类依据, 把存款分为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协定存款、通知存款等类型, 定期存款分为定活两便、存本取息、零存整取、整存零取、整存整取等。商业银行是根据期限确定存款利率水平的, 期限越长, 利率越高, 期限固定, 利率水平也就确定了。
我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设计的特点具体地说, 其有如下几个方面的显著特点:
1. 存款产品构成要素单一化。
我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构成要素仅由期限和利率确定。存款利率水平事实上与期限长短有关, 期限固定其利率水平也就确定了。
2. 我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的收益不区分余额多少。
从法定利率表中可以看出, 我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仅仅以期限作为确定利率水平的依据, 不考虑客户对商业银行的贡献度大小问题, 不同的账户余额对应的是相同的利率水平。这对大客户群体而言, 是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的。
3. 我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供给主体错位。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品种少, 基本上是以期限为依据设计产品。在我国, 商业银行提供的存款产品是由中央银行批准实施的, 各商业银行没有权利去变更, 只能被动地接受并执行中央银行批准的存款产品。
4. 我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定价工具的严重单一化。
在我国, 利率是存款产品及商业银行相关服务定价的唯一工具, 近年来商业银行服务收费的呼声很高, 并且实施了部分收费项目, 但整体上来说, 商业银行存款产品与服务定价几乎只以利率来计量。
二、美国银行业存款产品设计的特点--以花旗银行为例
国外商业银行存款产品不仅品种丰富, 能满足不同客户的不同偏好, 而且其存款产品设计体现着激励与约束对等的机制, 既能够吸引客户, 又能够很好地约束客户的行为, 进而达到稳定存款的目的。下面我们以美国花旗银行为例:
1. 存款产品构成要素多样化, 要素组合创造出多种多样新的存
款产品。美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的构成要素一般包括:期限、开户起点要求、日均余额/联合余额、优惠 (减免账户管理费、免费签发若干次支票、优惠利率等) 、惩罚 (收账户管理费、降低利率) 等。这些存款产品构成要素可以从花旗银行存款产品介绍中清楚地看出, 通过这些要素的不同组合, 可以创造出许多新的存款产品类型, 这种要素组合的过程, 实际上就是契约的权利和义务调整的过程。
2. 存款产品设计完全以市场为导向, 以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为动力。
美国商业银行面临着利率市场化条件下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 如何在竞争中取胜就决定于商业银行如何能够设计出适合客户需要的存款产品类型, 以此为动因, 各商业银行也就有动力去设计、创新存款产品种类, 以满足市场和客户不同的个性化产品要求。
3. 存款产品设计体现了差别化定价的原则。
美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没有将产品与服务统一起来, 实行“一刀切”的联合定价模式, 而是采取差别化定价模式。通过这种差别化定价模式, 存款产品的定价更加透明化, 产品与服务的成本与收益更加明晰, 客户也能够清晰地看到不同的银行间产品与服务的定价方式。
三、中国银行业存款产品设计改进的思考
存款产品作为一种契约性产品, 其当事人商业银行和客户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必须对等, 才能在约束客户取款行为的同时, 激励客户保持存款。对商业银行来说, 更重要的是服务水平、质量以及效率问题, 这是客户选择银行的标准。因此先要做好以下几点:
1. 丰富存款产品要素, 形成合理有效的激励与约束对等的设计机制与理念。
我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设计必须引入其他设计要素, 形成全面化、复杂化的要素组合, 并使这些要素通过不同的组合形成新的存款产品类型, 满足客户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2. 通过存款产品创新, 加大对客户单方面“机会主义”行为的约束力度。
当前的存款产品, 多是以较高的收益率水平作为创新的吸引点, 这使我国商业银行提供的存款产品激励过多, 对客户的行为约束过少, 客户单方面的违约行为时有发生。因此, 必须加大对客户行为的约束。
3. 改进存款产品定价方式, 将服务定价分离出来。
将利率定价和服务定价分开定价, 而且改变存款利率完全由期限决定的定价方式。使得支付的利率不仅与期限有关, 而且还应该与开户起点有关、与该账户内余额有关, 有可能的话可以考核联合日均余额在利率的定价方面的影响。
4. 增加产品种类, 细分市场, 提高客户的可选择性。
“以客户为中心”已经成为现代商业银行共同的服务理念, 这种理念逐渐融入和反映在银行的组织架构变革、业务流程再造、产品设计、营销渠道等许多方面。就存款产品而言, 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银行形成了“多要素构成、多样化产品、市场化定价、多渠道营销、个性化选择”的产品营销体系。
参考文献
[1]王赟祥谢波:我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设计的思考, 商业现代化, 2007年1月 (下旬刊) 总第492期
[2]张桥云陈跃军:中国银行业存款产品设计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 金融论坛, 2009年第6期 (总第162期)
[3]王赟祥:我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设计的思考——从契约视角, 西南财经大学硕士论文, 2007年4月
[4]李贤:美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设计分析, 金融管理, 2007年8月
关键词: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分析
在全球化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我国的商业银行本身有必要完善相关的各种体系制度,进行相关的体制的革新。这是因为,不仅仅是我们自身的需要,更重要的是面对愈来愈多的外资银行的竞争。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我国银行金融业要在传统的模式上在寻求新的利润“突破口”,从而在增强自身金融能力的同时,也在增加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影响力与竞争力。与此同时,我国在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方面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我们还是要保持冷静的头脑来深刻认识并改正在某些方面的不足。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促进银行业的发展。
一、探讨在内外部环境中的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创新方法
(一)在内部环境下的金融产品创新方法
1、建立新型的内部组织结构
在新世纪新格局下,就要革新之前不利于发展的某些传统的制度。而对于先前那些具有低效、耗时、繁琐以及分裂的因素的传统的内部组织格局,是时候将其摒弃了。而新型的内部组织结构要依托于银行运营的目标,要坚决突破传统的局限,采取矩阵式、网络式等新型模式,提高效率,节约时间,使得流通的环节更加清晰明了。在内部组织中在建立一个新的高效的团队,使得资源发挥最大的优势。
2、加强内部抗风险的管理力度
众所周知,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难免会有一定的风险,并且由于当前相应的风险管理体制还没有健全以及缺乏相关的研究,我国的银行监管力度不足,因此在这样一些不可控的因素面前,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程度”就可想而知了。因此,我国务必加强内部的抗风险管理力度,为银行金融产品创新提供基础和保障。
(二)在外部条件下的金融产品的创新方法
1、健全市场化进程与开放政策
要健全和完善当下市场的金融机制,政府要做到不能够以行政手段干预市场,使得金融市场能够保持一等的稳定性。政府要让市场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来解决问题。换言之就是让中央的商业银行通过市场来进行相关的操作与指导,间接的给各地方的商业银行传递货币政策信号,因而各区域的商业银行此传递的信息,自主的、自由的确定相关的利率。当前,我国也要抓住低利率这个重要的阶段,逐步前进、稳定推进率市场化进程。在央行利率低的前提下,稳步推进,并且逐步建立场化的利率体系。要弄清楚各种利率的异同关系,继续加大市场的成交规模并加强其响应力。与此同时,国家也要继续的加强人民币经常项目的建设力度。对于货币投资的管制要继续、逐步推行更加开放的政策。无论是在间接投资方面还是直接投资方面,不管是境外筹资方面还是境内筹资方面,都要肯定开放的作用。再比如,在外汇管理方面上,要明确由简单到复杂原则,先减轻对金融机构的限制,再减轻对居民的限制等等。
2、建立效率化的市场
中国要想发展银行金融行业,没有效率是行不通的。在经济全球化世界一体化的进程中,一个有层次、结构多样的市场务必要通过严格统一、公正科学的监管体制。因此,在这种完善的体制之下,中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才会变的有效率,才会更加的市场化。
(1)建立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库。之所以要推出该金融产品库,是因为现有的银行的金融产品的数量种类、运营情况以及相应的市场等信息需要一个硕大的平台来把它们集中进行体现,而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库就可以充当这一平台。在其中,利用科学的评估与检测,为最终的金融产品提供重要的依据和保护。
(2)建立完善产品检测评定制式。这套完备的体系能够有效的对金融创新产品进行利润效益分析,有利于达到最终的目的。并且,改体系还能够就产品在市场那个当中的表现以及运营情况进行及时的反馈并迅速的改进,使得产品自身的质量不断的提升。
二、对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方式不足而提出的新的举措
(一)方法探索过程中的种种不足
我国银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发展时间不长,相关的金融制度欠完善等等原因,进而导致在银行金融产品在创新中存在着种种不足:
1、总体来说,我国的商业银行在不断的推出金融产品的同时,但有着较模糊的战略。商业银行常常会出现自身的计划整体的发展战略缺乏足够的契合度的情况。以区域性商业银行为例,虽然在某一地方同的发展比其它的银行企业更具有优势,但它所采取的发展战略却不与自身的情况一致,于是就与国有股份银行抢夺这块仅有的“市场蛋糕”,那最终的结局也只能够是自身的金融产品难以盈利。
2、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外部环境需要改进。我国金融管理的体制太过于严格,银行在进行商业产品创新时受到过多的外部环境的限制,比如说来利率汇率的管制等等。同时,地方的政府对其的影响也较为严重。在某种程度上因为受到政府推出的政策举措的影响,不少的商业银行缺失了金融创新的动力,并且缺乏相应的稳定能力。
3、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本身的不足。其一,产品以模仿为主,真正创新很少。如今,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只“新”不“创”,像法人账户透支等相关的产品,我们只是简单的将它们植入到中国的银行界,理论上说来,这些只是成为“创造”。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创新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较快的学习到国外的特别是欧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以及大大的节约了资金,但是从长远利益上说,这种形式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种种弊端。如果要想真正的赶超欧美等发达资本主义的国家,那就必须制定出一套与自身的经济水平相适应以及金融发展和文化背景相统一的体制。其二,产品本身的质量等存在问题。其推出的不少的产品功能雷同,名称冲突以及相关的服务欠缺等等。
(二)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新方法
根据上述出现的种种问题,笔者提出“顾客至上”这一创新方式,来为我国当今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方式开一剂“药方”。
1、“顾客至上”这种创新方式,与科学发展理论以及效用理论密切相关,它的基础上为客户着想,使得客户的价值得到提高进而再促进银行自身的价值。
2、实现“顾客至上”模式的方法。笔者认为,实现这一创新模式,切记“稳”字,稳步前进。首先,引进国外相关的先进的管理、创新的技术和经验这是在所难免的,因为要前进必定要择善而从、见贤思齐。但是,不要止步于此,我们还要把引进的其他国家先进产品的同时再加以改造,创造出适合本地的银行金融产品。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最后才能够做到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自主创新。这三个阶段方可使得银行走在市场的领先地位。
3、实现“顾客至上”方式的内容。笔者简要总结以下内容:
(1)汇款方式的革新
时下的汇款方式在安全的基础上还要做到便携、速度。为此,商业银行可为各笔汇款提供密码保护,提供给收款人。当然每笔汇款的密码可以由汇款人所设定。此密码只能够通过汇款人或该银行的短信、电话才能够查找到。收款人必须持有有效的证件如身份证、邮箱等到指定的网点取现或存入自己银行账户中。而对于取款人取现的方式,a、如果在网上收取汇款。汇款人将款项汇出后,相应的银行通过Email或者短信、电话方式告知收款人。b、柜面取现汇款。收款者可以带有效的身份证去该银行任一网点取现,也可登录个人的网银收取。
(2)发行流通的房产证券
a、房产证券的意义。通过发行房产证券,可以有效的解决我国二手房的需求以及市场不稳定等情况。并且可以增加市场的活力,解决相关的问题。
b、房产证券的使用方法
有购买二手房意愿的人群,可以每月向银行进行一定存款,这些存款可以换取同等数量的证券,当达到与存款本息相同时可以将其兑换出来。同时,当证券不足时,可以使用现金补偿。此房产证券全国统一,符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
三、“风险管理”是实行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方法的必经之路
笔者简要从四方面来讨论风险管理对于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方法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一个专业化高效率的金融产品创新风险管理的团队对内部的风险的调控的基础
由于银行的各种金融产品的种类和规格等十分的繁杂,这就需要该团队在该产品研发的过程中要有效的规避其中的风险。因此,风险管理的团队需要掌握统计学、工程学、经济学等等相关的专业的知识。但是在这基础之上,还要建设有一系列制度以促进该团队自身的发展。1、对于团队的选材,应该有相关的专业的技能以及经验,要持证上岗。2、该团队的人员每月要有固定的学习时间。只有定期的学习,相关的人员才能够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与时俱进,使得他们能够提高规避金融风险的能力。3、建立健全考核体制。该考核体制以个人业绩为基础进行评级,每年评一次。而对于没有达到标准的人员,采用转移降级等方式进行处理。
(二)健全银行监管的体制
虽然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市场发展的速度十分的迅猛,但是其产生的风险也同样的增大。如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得国家的金融行业受到了一定的损失。因而,为了使得我国商业银行能够减轻损失就必须健全银行监管的体制,并且持续加大其管理的力度。
1、对银行金融创新产品进行分种类监管。对于那些为增加银行利润而进行金融产品创新的类别,银行监管部门应该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下,定期监管;对于那些为了规避风险而进行的产品的创新的类别,银行相关的部门应该继续完善努力其发展;对于那些抱有侥幸心里,“打法律擦边球”的产品创新活动,银行的监管部门应该立即取缔,严厉处理。
2、监管方式多样化与监管力度持久性。商业银行监管部门采取表扬鼓励、制度导引、道理劝说,也可以采用摄像监控等量化管理方式。而对于监管力度,则一定要加强力度并且要持久。比如可以增加商业银行相关人员的执行能力。并且要完善银行金融信息监管的数据库,要从科学专业的角度上对潜在的或者已经出现的风险进行处理。
结束语:其实,经济一体化是一把“双刃剑”。其在促进各国的经济发展,并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它的风险也暴露了出来。比如说股市大震荡、银行倒闭。而面对如此机会和风险并存的局面,起步较晚的中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对于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模式、内外部环境以及抗风险管理水平的研究亦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汪冬华,黄康,龚朴.我国商业银行整体风险度量及其敏感性分析—基于我国商业银行财务数据和金融市场公开数据[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3(02)
[2]李翰阳.从全球金融危机看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的进一步发展问题[J].国际金融研究.2009(02)
【商业银行存款产品创新】推荐阅读:
商业银行存款创新12-04
6.1 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05-28
6.1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教案07-16
存款保险制度对商业银行的影响11-26
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产品12-05
银行存款论文10-06
银行存款营销思路11-30
银行存款证明样本01-12
银行非存款资金管理07-05
农业银行存款证明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