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论文

2022-04-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缘起于20世纪80年代我国价值哲学的兴起和发展。通过对近20多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专著及代表性论文的探源式的梳理,力图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历程、研究现状及发展走向。回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的缘起和阶段、流变的过程及内容,考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的内容及走向。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论文 篇1:

近十年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综述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的热点问题,近十年来学者们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问题纷纷各抒己见,为此,从内涵与本质、形态、实现、特征、评价等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予以综述并指出其中的不足,这对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及其学科体系的发展大有裨益。

关键词:近十年;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综述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引起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有关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方面的硕士、博士论文以及期刊论文在逐年增加,这对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论体系大有裨益。本文从内涵、本质、形态、特征、实现等论域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予以综述,总结规律、找出不足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的新趋势,这对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论的研究及其学科体系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笔者通过CNKI中国知网平台,在高级检索中通过选择篇名+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时间限定为2006年到2015年,共搜到相关期刊论文等390篇。通过选择关键词+思想政治就教育价值与主题+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年份保持相同,分别搜索到相关期刊论文96篇与1183篇。但发现通过后两种方式搜索到的论文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直接相关的实际上并不多。另外,目前学术界,阐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相关著作也有不少,如《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探微》等,但直接以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命名的著作,目前具有代表性的是项久雨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和胡国义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

一、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内涵与本质的研究

(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内涵的研究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内涵问题,褚凤英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涵:“就是促进个人把外在的社会规范内化为自身的思想品德素质,从而满足个人对意识形态和社会规范的理解和认同的需要。”[1]周中之、石书臣认为“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及其属性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需要的满足关系。一般来说,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积极作用或肯定意义。”[2]但是目前具有权威性的表述是项久雨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概念的界定。他认为“所谓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是人和社会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认识活动中建立起来的,以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式和发展规律为尺度的一种客观的主客体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及其性质是否与人的本性、目的和需要等相一致、相结合、相接近的关系。这种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在其教育活动和社会关系中合乎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目的而呈现出的一种肯定的意义关系。”[3]项教授认为,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价值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在其教育活动之中合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的目的而呈现出的一种肯定意义关系;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在价值则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关系中合乎人类社会进步的目的而呈现出的一种肯定意义的关系。它们共同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内涵。

(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本质的研究

就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本质而言,王海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实践的,实践性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根本属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发展的,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追求;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实效的,具体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对主体的效应,也即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对主体的积极功效。”[5]很显然,他是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本质特征的角度来谈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本质,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具体内容没有给出具体的阐述。褚凤英认为:“从本质上看,思想政治教育满足了个人对意识形态和社会规范的理解与认同的需要,体现的是个人对自身自主性的主动追求和对理想自我的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就在于个人对以经济关系为基础的社会规范的理解与认同的需要,通过人的自我创造活动,实现人的超越性本质。”[1]另外,王秀阁认为就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本质的特征而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本质的特征表现为:“个体性与社会性的辩证统一;现实性与超越性的辩证统一;主体性与客观性的辩证统一。”[5]在这里,她也只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本质特征作了说明,而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本质内容她没有做具体界定。

根据内涵的厘定揭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本质规定性,内涵的界定本身是对本质的揭示,但是提炼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本质规定性则是达到更高程度的具体普遍性。因此,项久雨教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本质是价值主体的需要-人的政治社会化的需要与思想政治教育属性-满足人的政治社会化属性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总和,是两者的质的规定性联系而成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质的规定性的综合统一。”[3]“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在本质上反映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富有肯定效用意义方面的涵义。也就是说,研究探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就是追求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真’、‘善’、‘美’,使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客体极大限度地满足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体的需要。”[3]“从最高的意义上而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本质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即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合目的性,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合规律性,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合必然性。”[3]应当说,上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本质的研究,代表了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主流认识。

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形态的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很多种类型。根据价值的效用范围,有学者把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分为宏观价值和微观价值;根据价值的功能,有学者把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划分为动力价值、导向价值、整合协调价值;还有学者根据价值的变现形态,把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分为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邹绍清教授认为:“按纵向的角度划分,可以分为社会价值、集体价值、个体价值;按横向的角度划分,可以分为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按价值的发展过程划分,可以分为现实价值、潜在价值;按价值作用的程度划分,可以分为高价值、低价值;按价值作用效果的性质划分,可以分为正价值、负价值。”[6]王海建把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划分为“理想价值与现实价值、正面价值与负面价值、显性价值与隐性价值、绝对价值与相对价值、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7]并且他认为个体價值与社会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主要形态。纵观学者们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划分,其中最普遍和最实用的以及最能被广大学者接受的是根据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体的不同而划分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

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研究

(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实质研究

徐曼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过程十分复杂,它主要由四个环节构成,即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确立阶段、思想政治教育行为发生阶段、个体价值实现阶段和社会价值实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过程,就是在‘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教育理念指导下,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实践活动,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过程。”[8]徐教授指出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过程包括四个环节,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是以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为主要内容。以闵绪国为代表的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过程主要由三个方面组成,分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对教育者所传递的教育内容的接受与外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满足了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9]他们总结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不同于物的价值的实现,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是客体的主体化,而且是主体的客体化,是一個主客体双向互动的过程。其实质是客体的主体化和主体的客体化辩证统一的过程。

项久雨教授是国内较早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学者,他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有着颇为深刻的理解。他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其内涵是价值的由‘潜’到‘显’,其实质是价值客体的主体化。”[10]他虽然强调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过程是客体主体化的过程,但他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过程不是简单的客体作用于主体的过程,而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只是相比较而言,更青睐前者。因为,他认为尽管客体的属性和功能会作用于主体,对主体产生好的反作用力,但那只是价值再创造的过程。在价值实现中,价值创造居于从属地位,主导方面仍然是价值实现。

(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途径或条件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条件是多方面的。李然在其博士论文《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问题研究》中把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条件划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人的条件、中介条件和对象性条件。”[11]王贤卿认为,价值主体的需求与利益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前途与动因,而价值客体通过实践得以主体化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要求。项久雨从三个层面展开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途径的探讨,即根本途径、基本途径、具体途径。“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现实的根本途径;灌输引导途径和接受选择途径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现实的基本途径;课堂教育、管理教育、因特网教育和自我完善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具体途径。”[3]纵观学者们的观点,我们可以总结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绝不是简单地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还需要介体和环境等的参与。但这些主客观条件具体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学者们还没有给予清晰的阐述。

四、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特征与评价的研究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特征这一问题的探讨,目前学界主要从基本特征和具体特征这两个层面来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特征进行阐述。王海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个体性与群体性的辩证统一、主体性与客观性的辩证统一、社会性与实践性的辩证统一、现实性与超越性的辩证统一。”[4]其中,内隐性与外显性相表里、个体性与群体性相伴生、精确性与模糊性相渗透的观点,这是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特征较为普遍认同的观点。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评价的研究,目前学界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

(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评价标准的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评价标准是衡量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客观尺度,是判断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所达到的成效与客观实际是否相一致的指标。其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评价的成败。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评价标准本质上对主体需要的反映,主体的需要构成了评价的尺度。因此,就有学者认为确定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评价的标准,应该紧密结合价值主体的需要,着重突出以下两点:“一是是否促进人的发展;二是是否促进社会的进步。”[12]至于到底该如何确立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评价标准,有学者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评价标准划分为三个层次:“实践是最高标准;‘三个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是否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是根本标准;具体标准是在树立共产主义信念、培养高尚品质、增强组织纪律、促进业务工作等方面是否体现价值。”[3]

(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评价方法的研究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评价的方法,像社会学、统计学等领域的成果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评价提供了一系列的评价方法。比如:“实地调查评估法、模拟情景评估法、模糊综合评判法。”[13]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综合评价,这无疑是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评价的科学性的,因为每种方法都有自身的局限性和适用范围,超出这个范围某种方法就可能会失效。但同时我们又要考虑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本身的独特性,它与一般的评价对象不一样,价值这个东西本身就是个很难量化的概念,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主要是通过作用于人的思想而体现出来的,其直接成果是一种精神产品,是一种看不见摸不到的隐形价值,不可能完全量化为精确的数字来表达。因此,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评价不能过于量化和精确化,要根据实际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如果片面强调用数据、指标说话,就必然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潭。因此,如何确立一套既科学又精准的评价体系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进行合理地评价与衡量是学者们今后将要研究的重点内容。

五、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的不足与研究趋势

虽然目前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理论体系的羽翼也逐渐丰满。然而现有的研究还是难以满足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期待,达不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其局限性与不足还是很明显的。张耀灿等早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一书中就指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还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可以概括为理论体系不完备、实践指导性不强、视野不够开阔以及研究方法单薄。尽管目前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研究已经涉及到本质、内涵、形态、特征、实现、评价等论域,但是尚未形成一个成熟而完备的理论体系,还有一些非常重的理论问题没有涉及到,即使现有的论域也有很大的追问空间。因此,今后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研究趋势应开拓新视野,拓宽新的论域,增强实践指导性。

笔者认为目前的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或者说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地方:

第一,学者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的研究还不够全面深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也可以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在价值,具体表现为经济价值、政治价值、文化价值以及生态价值等,目前学术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和政治价值已有不少研究,尤其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其中代表作有罗爱平的《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研究》,书中具体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产生的动因、源泉、经济利益原则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特征和表现形态等。但目前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的研究较少,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的研究是时代赋予思政学者们的全新课题。

第二,目前学术界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机制问题研究较少。机制,本来是机械学上的概念。在社会科学领域中,机制用以表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运行过程及其形成的综合效应或社会组织、机构的内部结构及其运行原理。在邱伟光、张耀灿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一书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运行过程中各构成要素由于某种机理形成的因果联系和运转方式,它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中介和桥梁。廖志诚教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概念的提出, 体现了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研究的深化和系统化。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体、客体、环体、介体等各种要素的相互关系和影响的总体概括。”[14]他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具有调节政治关系的功能、保证经济发展方向的功能、以及控制精神生产的功能。价值机制问题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到底存不存在一种运行机制,如果存在,它的内涵以及特征是什么,它是如何运作的,这些都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领域值得进一步挖掘的新论域。

第三,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评价问题,目前学术界还没有给予一套既科学又合理的评价体系。价值这个东西本身是个很难量化的概念,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其直接成果是一种精神产品,是一种看不见摸不到的隐性存在物。虽然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评价,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这并不代表它是遥不可及的事情,只要我们研究出科学的评价体系,从多重维度来确定评价的标准与评价原则,就能实现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科学量化。

一言以蔽之,“理论的生命力在于能否并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实践的需要,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论只能成为废物。”目前学者们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问题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停留在理论层面上的自圆其说,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性不强,其效果不明显,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两张皮”的现象还是无法从根本上剔除。这恐怕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给人“高大上”、“洗脑”感觉的重要原因。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就是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积极作用或肯定意义,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发挥其对现实实践活动的积极指导和引领作用,这势必会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说服力和生命力。笔者认为,在新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研究不仅要开拓新的研究领域,拓宽研究范围,深挖已有的研究领域,还要积极反思以往研究的意义,积极总结,只研究不反思还是没有实际效果的,只有把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才能真正体现研究的价值。因此,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就是今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褚凤英.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再认识[J].探索,2013,(3).

[2]周中之,石书臣,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探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项久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4]王海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之诠释[J].广西社会科学,2015,(1).

[5]李月玲,王秀阁.科学实践观范式下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本质特征[J].思想教育研究,2015,(2).

[6]邹绍清,罗洪铁.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的理论探源[J].思想理论教育,2008,(7).

[7]王海建.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形态[J].现代教育科学,2014,(6).

[8]徐曼,王艳红.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过程分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9,(5).

[9]闵绪国.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内涵与实质[J].思想教育研究,2012,(7).

[10]项久雨.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及其规律[J].江汉论坛,2006,(11).

[11]李然.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实现问题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

[12]闵绪国,罗洪铁.深化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1,(5).

[13]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14]廖志诚.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内涵及功能[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2).

作者简介:唐艳文(1990-),男,安徽宣城人,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

作者:唐艳文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论文 篇2: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的理论探源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缘起于20世纪80年代我国价值哲学的兴起和发展。通过对近20多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专著及代表性论文的探源式的梳理,力图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历程、研究现状及发展走向。回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的缘起和阶段、流变的过程及内容,考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的内容及走向。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价值研究 理论探源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领域的价值论研究是随着20世纪80年代我国哲学领域对价值理论的研究和拓展而发展起来的,它经过“地位和作用”、“功能”、“职能”向“价值说”的逻辑渐次展开,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笔者通过对一些学者和专家的专著及一些有代表性论文的探源式梳理,力图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历程、研究现状及发展走向,以期切实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论的研究和发展。

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缘起及发展阶段

1、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的缘起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是随着20世纪80年代我国哲学领域对价值理论的研究和开拓而展开的。20世纪80年代,以价值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哲学领域——价值论,成为哲学基础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而在我国哲学领域展开了讨论,并成为时代和改革所提出的一项迫切的理论任务,国内许多学者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如李德顺、李秀林、袁贵仁、李年科等分别在自己的文章中阐述了价值的含义、分类和特点等,还陆续出版了一些专著,包括李德顺的《价值论》、李连科的《哲学价值论》等。随着哲学领域对价值问题的深入,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价值何在不断受到社会的责难和追问,而学界一直停留在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性和经验总结层面,停留在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的说明上,无法上升到哲学理性的层面来说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何在。为此,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有人提出将价值论引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之中,并引起了一些学者的注意和研究。先后有陈秉公、张耀灿、郑永廷等在其教学中开始涉及和指导博士生、硕士生研究价值问题,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形成和发展的阶段划分

笔者根据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的缘起、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32~1985年),以“生命线”为主的政治话语判定阶段。这主要体现在党的领导人讲话和80年代一些论文及专著中对生命线理论的依据、由来、内容和意义等进行了历史的考察和综合的分析,表明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党取得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一大法宝,从而进一步说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第二阶段(1985~1992年),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问题的提出阶段。据笔者检索到的文献显示,最早正式提出思想政治工作价值问题的是郭富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1985年第2期上发表的《如何评价政工干部的劳动及其价值》一文。他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价值问题,包括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创造价值过程中的作用、思想政治工作的潜在价值和社会价值及其评价”等。同年5月,辽宁省委经济工作和省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在抚顺市联合召开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讨会,也专门就思想政治工作是否真正创造价值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这些意见虽然粗浅,但却提出了对思想政治工作及工作者的价值追问,具有十分重要的开创性意义。1988年,彭宗佑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标准问题”。1989年,李德顺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上连续发表五篇文章,正式提出将价值哲学理论引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打开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领域和新视角,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1992年,陈秉公在其专著《思想政治教育学》中专章专节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价值进行了论述,标志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论以专著的形式出现了。从这一阶段由对思想政治工作及工作者的价值追问到将价值哲学引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再到专著探讨的这个过程来看,表明学者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研究开始上升到价值层面,但还未摆脱对地位和作用研究的束缚。

第三阶段(1992~2001年),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探索阶段。随着价值问题的引入,学者们在教学和科研中不断探索。2000年1月,罗洪铁以价值哲学为理论基础,根据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功能和属性对主体的效用关系为研究视角,系统地阐发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有关理论,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内涵、特性及具体表现形态。同年3月,郑永廷也在《现代思想道德教育理论与方法》中对“思想道德教育价值的视角、社会经济价值和精神价值及实现”等作了详细的论述。这些论述奠定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的基础。据笔者检索到的资料显示,2001年4月西南师范大学梅雪的硕士毕业论文以“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为题,首次“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主客体、层次结构、价值实现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同时武汉大学项久雨的博士论文也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本质、根源、特征、形态、实现”等方面探究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随后张耀灿等主编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从内涵、形态、实现环节等进行了阐发,成为当时公开出版的价值论研究的显著成果标志之一。这些探索对价值论研究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和意义,表明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的研究已经上升到了价值哲学的层面。

第四阶段(2002年至今),价值论研究的发展阶段。随着一些有关价值论的论文和专著的问世,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的研究开始推向深入,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特性、价值形态、实现的条件及规律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其中,成就较大的是项久雨,他从价值哲学的角度建构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的分支学科,其显著标志是2003年出版的专著《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该书“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概念、体系、特征、规律”等进行了整体的理论建构。在此基础上,近年来理论界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有所拓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流变回溯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提出经历了一个长期演变和发展的过程,从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生命线”比喻到功能和职能说,再从功能和职能上升到价值哲学,这不仅逻辑地呈现了一副生动的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论发展路径图,也展示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不断发展和成熟。

1、以“生命线”为主的“地位和作用”说

自从20世纪80年代思想政治教育学诞生以来,有一些专著专章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代表性的有张蔚萍主编的《思想政治工作概论》、陆庆壬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邱伟光著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概论》等。陆庆壬认为,

必须从战略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地位,在政治、经济、文化这三大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突出地表现为:“它是经济建设的坚强保证,是政治建设的必要条件,是文化建设的主导因素,是改革开放的精神支柱。”早在1934年2月7日,周恩来在红军第一次全国政治工作会议上就提出了“政治工作是红军的生命线”;1938年1月10日,周恩来在《抗战军队的政治工作》中指出:“革命的政治工作是民族革命的生命线”,“以革命主义为基础的革命工作是一切革命军队的生命线与灵魂”。毛泽东在1937年10月《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中说:“八路军更有一种极其重要和极其显著的东西,这就是它的政治工作。”1944年4月,经毛泽东修改的留守兵团政治部在西北局高级干部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中又明确指出:“我们认为政治工作是我们军队的生命线,无此则不是真正的革命军队。”为此,坚持思想政治工作是革命军队的生命线这一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原则,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创新,积累了丰富的思想政治工作经验,使革命军队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建国后,党的中心任务从革命战争转向了经济建设,除对军队思想政治工作仍然十分重视外,同样也强调思想政治工作对经济建设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地位。1954年颁布《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草案)》时,毛泽东同志亲笔写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的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1955年,他又指出:“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1978年叶剑英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的讲话中重申了思想政治工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仍然是我军的生命线。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完整地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切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的生命线”。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中国共产党多次强调“生命线”理论。同时,20世纪80年代学术界也发表了大量关于“生命线”理论的依据和意义的论文。代表性的有艾寒的《“生命线”是正确的命题》、洪韵珊等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等,集中论述了生命线理论的内涵和作用,强调思想政治工作对经济工作及其他各项工作的保证、促进作用。由此可见,用“生命线”理论来说明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表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也是看到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之间的一定联系,即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对其所起的作用是有一定影响的,有什么样的地位,就会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反之亦然。但地位和作用是不能等同的,因为地位和作用从根本上说,不是同一层面的问题,地位是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位置,而作用是指它对社会和教育对象所产生的影响和变化的功能。但早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往往从“生命线”的角度来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这也是受时代和学科发展的局限所致。事实上思想政治教育在党的历史上和社会主义建设中也确实发挥了“生命线”的重要作用,因而以此来强调其重要性也无可厚非。

2、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说

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在对社会和教育对象的外部联系中所表现出来的功效和能量。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实质上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研究的发展和深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是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身属性相联系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属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所固有的性质,它的性质决定它的功能。所以,在方法论意义上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主要是从思想政治教育对教育对象和整个社会所发生的积极独特的作用或影响来进行研究的,包括导向功能、控制功能、凝聚功能、保证和激发功能等。据检索到的文献来看,最早提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功能的是沈静,她认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是“实现党的总任务和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保证作用;推动改革和建设的精神动力作用;协调人民内部各种关系和矛盾的思想调节作用;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培育新人,同错误思想和行为作斗争”。之后曹书庆提出“社会性功能和个人性功能、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专著中有代表性的是张耀灿、陈万柏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地位和社会功能”,认为其具有“保证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调节功能、转化功能”等。此外,罗洪铁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能说”,并在《思想政治教育学专题研究》中专章论述了其社会职能,包括“对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职能论述的历史考察、思想政治教育的保证职能、思想政治教育的服务职能”。这就有助于从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和教育者的职责方面更深层次地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论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3、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说及理论体系的建构

运用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理论来观察和审视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研究者思维模式的转换,也是从哲学的高度来回答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有利于正确地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地位和作用,有利于消除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无用论”、“万能论”、“中心论”等种种误解,客观公正地评价思想政治教育。所以,从一开始,学者们就力图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理论体系。最早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理论体系进行建构的是陈秉公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价值”来论述,还带有“作用”的痕迹。2000年罗洪铁从价值哲学出发,“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含义、特性、内容和具体的表现作了详细阐发,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价值、激励价值和调控价值”。梅雪的硕士毕业论文首次以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内涵、价值的主客体、价值的层次结构及价值实现等为框架,开始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理论体系。同时张耀灿等主编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也从“内涵、形态、实现的角度建构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理论体系”。这些探索对后来价值论体系的建构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奠基性意义。近年来,苏振芳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王勤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新论》及成媛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都是基于此框架建构理论体系;而项久雨于2003年出版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则是在原有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增加了“思想政治价值观念史”一章,把“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本质、观念史、根源、特征、形态、评价、实现”等作为分支学科的理论体系进行了建构。

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内容研究考察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和个人发展需要的满足关系。它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根据不同的标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按纵向的角度划分,可以分为社会价值、集体价值、个体价值;按横向的角度划分,可以分为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按价值的发展过程划分,可以分为现实价值、潜在价值;按价值作用的程度划分,可以分为高价值、低价值;按价值作用效果的性质划分,可以分为正价值、负价值。

笔者为了研究的方便,采用纵向的角度分类,即以社会价值、集体价值、个体价值为研究视角,重点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内容进行综合考察,以把握其现状和发展走向。

1、社会价值

据笔者考证,1985年郭富在《如何评价政工干部的劳动及其价值》中最早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认为“思想政治工作不仅是为了本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且也是建设全社会良好风气,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环节”。随后,李德顺在1989年也提到了其社会价值。2001年,梅雪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分为社会价值、集体价值、个体价值。目前,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有几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是同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职能联系在一起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是完成它的社会职能而产生的社会作用和意义,包括两个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塑造人格的主导力量”;一种是“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来看,具有导向价值、凝聚价值、激励价值、净化价值”;还有一种以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考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维系阶级统治的精神支柱、推动社会改造的舆论力量和精神动力的作用,对当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着服务和保证作用,第四种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如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发生作用而呈现出经济价值、政治价值、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

政治价值是首要价值,主要探讨了对政治关系、精神生产、政治稳定及发展的价值意义,即“扩大政治认同,形成政治共识;维护政治稳定,平衡利益冲突;营造舆论氛围,进行社会动员;造就一代新人,促进政治发展”等。经济价值主要从其对经济生产和发展的保证、推动作用,经济与文化、道德的相互作用以及人的素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等方面展开了研究。具体表现为“对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精神动力价值与道德激励;对经济发展的方向保证价值;对经济进步的环境营造价值”。文化价值主要有“文化功能论”和“文化中心环节论”两种观点。“文化功能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文化选择功能,文化传播、变异功能,文化渗透、创造功能”以及“继承功能”;“文化中心环节论”认为“思想道德建设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科学、教育事业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建设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作保证”。关于管理价值,最早提出的是曾盛聪,认为其主要体现在“管理效率、自我管理、人本管理、新的潜能和资源开发”。张耀灿等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论》进一步阐释了管理价值,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属于软管理,它通过启发、说服、规劝的方式,引导人们自觉协调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最终实现社会管理的总目标”。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和时代价值都是发展性价值。生态价值是随着近年来生态问题的产生,生态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后才出现的,其概念和内容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最先提到生态价值的是李德顺;张耀灿等主编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2001)认为生态价值主要是“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责任感和生态责任感,形成人们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思想”。关于时代价值,最早提出的是刘合行。…张耀灿等主编《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2006),认为时代价值具体表现在“精神资源的开发价值;与时俱进的发展价值;和谐社会的构建价值。”

从以上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研究的总体状况来看,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今后还应着重研究的有:一是经济价值方面应对其如何促进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展开深入研究;二是政治价值方面应对其为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作用,即如何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等展开研究,三是文化价值方面应就其如何树立良好社会风尚,提高全民素质,特别是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展开深入研究;四是发展价值方面应对其促进社会发展,特别是如何促进教育发展和创新人才的培养、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展开深入研究;五是生态价值方面应对其如何帮助人们保护生态资源、节约能源、形成生态文明的观念展开进一步的研究。

2、集体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集体价值的研究还未引起广泛重视。2002年,罗洪铁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往往以一定集体为单位展开。由于集体处于个人与社会的中介位置,因此集体内部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活动,不仅直接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集体价值,还深刻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集体价值理应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层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集体价值主要包括“指向并保证集体目标的实现、促成和巩固集体的团结、培育健康向上的集体文化、形成和谐上进的集体心理、引导并调节集体行为”等。随后进一步发展为“促成和巩固集体的团结;形成健康向上的集体文化;形成健康向上的集体心理”。这不仅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理论的内容,也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群体实践活动的价值所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集体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论的重要内容,我们应该探讨它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所赋予的新内涵,从而进一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中观层面的群体实践活动的价值,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集体活动的有效性。

3、个体价值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社会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和个人发展的价值追求的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的研究逐步增多。当前对个体价值的研究较有代表性的是:一是从价值主体的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人的成长、发展及个人利益的实现具有直接或间接的意义,主要表现为满足主体社会化特别是政治社会化的需要,满足主体全面发展特别是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需要,满足主体解决人生重大课题的需要。二是“从价值客体的属性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引导政治方向、激发精神动力、塑造健康人格、调控品德行为等方面的价值”。三是从教育主体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主要表现为“促进个体政治社会化;实现个体人格的完善化;丰富人的需求体系,有助于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学界普遍认为个体价值是社会价值的基础,社会价值是个体价值的延伸和验证,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其实,个体价值的实质是思想政治教育满足个体成长成才的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的研究,应重点放在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满足个体提高素质以及素质提高后如何展现出来,转化为成果,为社会发展作贡献。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应进一步从如何提高个体的思想政治素质,再通过其指导和鼓励人们去提高其他素质。思想政治素质包括科学的思想素质、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高尚的道德素质。因而思想政治教育要就如何帮助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政治认知、政治情感和政治行为的和谐发展,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展开深入研究,进而推动个体素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作者:邹绍清 罗洪铁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论文 篇3: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

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含义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以自身属性和功能来满足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以及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被思想政治教育满足的效用关系。它反映了作为客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及其属性、功能能否满足及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主体需要的特定关系。考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可以使人们了解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之所以存在和产生作用的根本依据,并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使人们更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和谐发展的促进作用。

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特点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精神生产活动。因此,其价值属于精神的价值,其满足的也主要是主体的精神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是一种特殊的价值。它虽有—般价值的共性,但更多的是它自身的特点:

1.政治性与社会性。政治性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内在的本质的特点。由于不同社会制度所代表的社会阶层根本利益的差别,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也各不相同。任何一种社会制度其统治阶级的政治要求在国家中都居于主导地位。在社会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也就意味着它是维护统治阶级地位的。而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特殊性,它回避了自己的政治性。它宣传和维护的是广大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满足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需要。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人民大众是国家的坚定拥护者,这就是我们所理解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社会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某些属性和功能能够满足具有全社会意义的社会需要,表现出思想政治教育對不同主体的共同效益。人是具有社会性的,脱离了社会的群体,人无法更好的生存。基于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激发人的积极性、协调人际关系、预测人的思想发展等,通过这些活动促进了人的融合。此外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要受到其他社会因素的制约。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主体与客体之间形成的功能和效益关系,客观反映在多样化的社会关系中。其主体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主体,要受到包括生产方式、物质条件、地理环境和人口等因素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其客体,即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本身,也要受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的制约。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内容、形式、过程和结果,都要受到一定的社会环境诸因素的影响。

2.直接性与间接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个体人的思想为直接作用对象的,教育者以一定的社会政治思想影响受教育者的政治思想,表现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直接性;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又通过个体政治思想与社会政治思想的联系,促进社会政治思想的进步,表现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间接性。在对思想与行为、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等的作用关系中,思想政治教育也是直接作用于人的思想,间接作用于人的行为;直接作用于精神世界,间接作用于物质世界的。因此考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要把它的直接性和间接性统一起来。

3.主体性与时效性。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主体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有无和大小要受主体本身种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主体是中心,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价值的大小,要取决于主体的利益和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产生取决于主体的能动创造性。正是主体自觉地、有目的地、主动地、创造性地倡导和组织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才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关系得以形成,才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得以产生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时效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效应有时间性,是短期性与长期性的统一。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有即时性,每一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都有相对独立性,总是预设一定近期目标,指向主体当前迫切的需要,一旦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达到预期的目的,受教育者接受了教育者所“灌输”的政治思想,并以此支配自己的行为,即可产生促进主体即时发展的效应。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有长期性,如果受教育者接受了教育者所“灌输”的政治思想,并把它转换为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转换为自己的理想、信念和信仰,就能长期引导和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产生促进主体发展的长期效应。

4.潜在性与即时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并不都是立即可感知的外在形式,大多数情况下它是潜在的。其原因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产生也就是人的思想行为变化的过程,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其价值成果具有隐形性、不确定性和反复性;其价值实现时间具有长期性、反复性,甚至会影响人的一生。同时,有些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也是可以立即感受到的,表现出即时性特征。不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是潜在的还是即时的,其客观作用都不容置疑。但是归根到底,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还在于渐进的渗透和长期不断的潜移默化影响的结果。

5.系统性与开放性。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是一个纵横交错的完整体系,它既有结构层次的高低不同,又有功能类型的相异区分,构成了一个多维立体的系统。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系统并不是封闭的,随着主体需要的不断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功能的完善,以及两者生动关系的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也会不断变化、提升,呈现出一种开放的态势和特征。

人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相匹配的行为,但是这个行为结果的产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有过程的,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勿求立竿见影,要不断的渗透影响受教育者。

参考文献:

[1]安进同.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评价[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1(3).

[2]邱健.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研究综述[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3).

[3]洪丽萍,朱晶.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3).

[4]王俊萍,肖新发.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本质规定与实现途径[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0(9).

作者:张伟红

上一篇:办公室处长竞聘演讲稿下一篇:竞聘小学副校长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