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法旅游管理论文

2022-04-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旅游行业受社会经济的影响,相关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由此而形成的人才资源需求也日益迫切,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向教育行业提出了新的时代需求,而中等职业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也必须要对自身的教学模式做出改革,才能适应这一新的需求。本文从当下中等职业学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对相关教学方法予以深入探究。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教学方法旅游管理论文 (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教学方法旅游管理论文 篇1: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中职旅游管理教学方法探究

【摘 要】本文论述信息技术在中职旅游管理教学中的应用,提出发挥网络资源优势,丰富备课资源;利用媒体技术教学,呈现多样直观情境;應用网络模拟实践,强化学生综合能力;借助网络拓展内容,发展学生自学能力;利用即时通信技术进行交流,有效落实教育反馈等教学建议,以期逐步提升中职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实效。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 中职旅游管理 网络资源

当前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许多教师已开始有意识地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活动。但是,在中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教育信息化的优势并没有得到彰显,许多教师仍旧采用传统教育手段开展教学活动,致使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得不到进一步的提高。对此,教师应当正视现存问题,主动探索将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以便在实现信息化教学过程中,带给学生良好的学习体验,真正地打造高品质、现代化的中职旅游管理课堂。

一、发挥网络资源优势,丰富备课资源

备课环节是教师在正式开展教育活动前的准备环节。在备课环节,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对教材上的旅游管理知识进行解读,而且要进行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的安排,以便在充足的准备下,提高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质量。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大多是直接根据自身的教育经验来备课,使备课环节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而网络中可搜索丰富的同行教案资源,这些资源的存在能够纠正教师备课中的主观偏差,因此,在实际展开中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备课时,教师要积极地检索网络上的同行教案,参照同行教案以提高备课的客观性。

例如,在《导游服务的性质、特点及原则》教学中,教师可以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参照网络中的同行教案进行充分备课。首先,教师在网络中搜索“导游服务的性质、特点及原则”“教案”等关键词,获取网络中的同行教案,并对其进行分析,把握学情和教材内容。然后,教师参照同行教案,设计教学目标,指明本节课的教学方向。紧接着,教师可以再观看一些网络上的公开课视频,预判课堂教学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从而安排一些针对性的教育活动,以便在逐一开展课堂学习活动中,真正地满足目标要求,提高本节课的教学质量。

教师参照网络上的教育资源进行备课,能够有效纠正备课环节中的主观偏差,带给学生相对客观的学习体验,促使学生在跟随教师的步伐中,有效掌握中职旅游管理专业知识。

二、利用媒体技术教学,呈现多样直观情境

纯粹理论性、文字性的内容带有强烈的抽象色彩,而在学生的思维体系中占据主体地位的是形象思维,所以,当教师直接为学生引入理论性、文字性的内容时,学生很难调动自身的思维活力,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尤其对实践性极强的旅游管理专业来说,教师单纯地采用口述的方式为学生介绍相关知识,很难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也很难让学生发现旅游管理专业的魅力。而多媒体技术具有对抽象元素进行形象补充的优势,对此,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要主动地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为学生呈现多样直观的学习场景。

以《导游人员的修养和行为规范》的教学为例,倘若教师直接为学生介绍导游人员应有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要求等,学生很难深入理解并形成深刻的印象。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展开直观教学。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播放导游工作的视频,并向学生提出“从导游的身上,你看到哪些值得学习的品质和修养呢?”的问题,使学生主动地研析视频中导游的行为,指出导游身上具备的优良品质。在学生指出视频中导游身上具备敬业精神、法治精神,以及具备渊博的知识后,教师再为学生引入导游的修养等理论知识,促使学生在回忆之前的视频内容中,增强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而对于“行为规范”的教学,教师也可以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为学生进行介绍,让学生从直观的角度进行理解。

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以往知识的呈现方式。在中职旅游管理专业的课堂上,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展示教学内容,能够有效唤醒学生的形象思维,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三、应用网络模拟实践,强化学生综合能力

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是中职旅游管理专业的重要教育任务。受到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教师无法直接带学生到各地开展实践活动,以至于学生的职业技能发展受限,而教育信息化为教师解决这一问题带来了新的途径。在开展中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课程时,教师可以运用网络创建模拟环境,促使学生在虚拟的环境中展开角色的扮演和技能的训练等,以使学生的专业水平得到有效提高。这样,学生在真正步入社会时,才能够游刃有余,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

比如,在教学《自然灾害的预防与处理》时,教师可以运用网络为学生创建各种虚拟场景,锻炼学生的职业技能。在课堂上,教师先为学生介绍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处理等方法,为学生参与实践训练打下基础。之后,教师为学生讲述虚拟实践的规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实践训练,其中一名学生扮演导游,其余小组成员扮演游客。当学生商定了角色后,教师使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建旅游路途中不同的情况,考查学生的应变能力;在完成一次虚拟模拟实践活动后,学生之间再进行角色的互换,直到所有学生都扮演过一次“导游”。随后,学生按照上述规则参与实训活动,在相对逼真的环境中有效地锻炼自身的应变能力,以便在未来真正进入社会、遇到紧急问题时,可以基于自身的应变技能,较好、较快地处理问题。

教师使用现代教育资源为学生创建虚拟实践环境,能够有效弥补传统教育形式中的不足,带给学生相对真实的学习感受,从而推动学生职业技能的发展。

四、借助网络拓展内容,发展学生自学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中职旅游管理专业的重要教学目的之一。学生只有形成了终身学习意识并具备终身学习能力,才能在未来更好地适应职业需要,让自己始终成为旅游职业领域的领航人。而网络中拥有丰富的资源和素材,能够支持学生展开自主学习。对此,教师可以围绕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布置自主学习的任务,鼓励学生自主在网络上检索、整理资料,使其掌握自主学习的技巧,以便在未来进入职业生涯后,依旧可以积极地发挥网络的作用,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例如,在《航空客运知识》的教学前,教师可以通过设计自学任务,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完成自学。在课前,教师为学生布置了“利用网络,选择航空机票种类、旅客误机、航班取消等客运知识中的一种,进行信息的检索和整理”的任务,促使学生进行自主选择和信息检索。学生在查找完毕后,对收集到的内容进行整理,形成带有个人特色的资料库。在正式上课时,教师查看学生的信息检索情况,并按照学生查找的内容,帮助学生进行合理分组,使得每个小组中既有检索航空机票种类知识的学生,也有检索旅客误机、航班取消等知识的学生。在分组完成后,学生在组内进行交流、分享,从而在共享彼此收集的资料中,有效学习航空机票种类、旅客误机、航班取消等方面的客运知识。

中职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网络信息检索能力,在教师为学生布置了自主检索的学习任务后,学生能够自主利用网络拓展学习内容,并发展自身的学习能力,从而为今后的实际工作打好基础。

五、利用即时通信技术进行交流,有效落实教育反馈

在以往的中职旅游管理专业中,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的方式较为单一,只能通过面对面的形式进行沟通,在学生离开教室后,教师很难建立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更难以为学生进行教育指导。而现代即时通信技术的出现,打破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障碍,使得教师与学生可以实现远距离的交流。对此,在教学后,教师要主动地使用多种线上渠道与学生建立联系,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学生对课堂教学形式的建议等,并帮助学生解决课堂教学遗留的问题,以便教师在一对一的交流和互动中,有效地获得教育反馈,并促进专业水平的提高。

比如,在教学《海关对入出境游客所携带物品的规定》时,教师可以利用即时通信技术建立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查看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教学后,教师先围绕“海关对入出境游客所携带物品的规定”等内容,为学生设定电子问卷,并通过沟通渠道传达给学生,以便在线上检验学生对这节课内容的学习质量,了解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以及学生对哪些知识还存在疑惑。之后,学生通过一对一线上交流的方式,向教师进行提问,反馈自己的学习感受以及遗留问题,以便结合教师的单独解答,健全这节课的知识体系,真正地提高学习的质量。此外,教师也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学习感受,并引导学生为教师提出教学建议等,促使教师透过学生的反馈,在今后更好地安排课堂学习活动。

现代即时通信技术的出现,扩展了师生之间交流的形式。教师主动地利用即时通信技术建立与學生的沟通渠道,能够更加精准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总而言之,教育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为教师开展教育活动带来了新的思考。在指导学生学习中职旅游管理专业的知识时,教师要发挥网络资源的价值,利用网络做好备课、施教等工作,带给学生新的学习体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锻炼学生的职业技能,促使学生在今后从事旅游行业的工作时能够更加得心应手。

【参考文献】

[1]尚冰.新时期思政教育融入中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实践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1(12).

[2]陈秀美.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核心素养培育模式的实践探索[J].考试与评价,2021(1).

[3]张洪占.基于智慧旅游的中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探究[J].当代旅游,2021(16).

[4]付梦.中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管理探讨[J].才智,2020(16).

【作者简介】陈曦斋,男,山东枣庄人,大学本科学历,讲师,现就职于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旅游企业管理、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责编 唐玉萍)

作者:陈曦斋

教学方法旅游管理论文 篇2:

解读中等职业学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方法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旅游行业受社会经济的影响,相关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由此而形成的人才资源需求也日益迫切,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向教育行业提出了新的时代需求,而中等职业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也必须要对自身的教学模式做出改革,才能适应这一新的需求。本文从当下中等职业学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对相关教学方法予以深入探究。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旅游管理;教学方法

引言

中等职业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该教育形式以培养能力型人才为主要需求,致力于打造能够适应生产、建设与管理等要求为一体的专业技术性人才教育团队,通过理论课程与实训课程的融合,加快专业建设的步伐,以多元化的专业人才培養模式为基础,为社会提供了连绵不断的人才资源储备。我国旅游产业经历了几十年的漫长发展历程,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也逐渐成为人们享受生活的方式,至此来讲,我国目前的中等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较为特殊,因此,全面提升人才教育的质量,也是当代该专业主要的发展方向与进取目标。

一、当下中等职业学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代中等职业学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建设中存在一系列常见的问题,其中较为明显的就是人才教育的定位不够清晰,从目标上讲,当代中等职业院校对自身的要求并不明确,总是比高等院校“少一点”,比中学教育“多一点”,而始终处于这一角色的中等职业学校,无法在实际教学中发挥出办学的效用,卡在高等教育与中等教育之间,未能满足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目标,这也致使毕业生在择业时毫无优势可言。由于我国的旅游业教育起步较晚,当代的旅游专业人才教育模式始终处于探索的阶段,许多教师并不是毕业于“旅游专业”,因此在教学上也存在教学资源的制约。并且我国绝大多数的中等职业学校都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对课程体系的建设也相对落后,传统的教学思路与方法极有可能导致学生对旅游产业的认知存在偏差,从而限制了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关于课程建设方面的问题还涉及相关实践环节,旅游专业是一门具有实践性质的专业,相关实训类课程在总课程体系的占比必须要合理且科学,才能为学生带来最系统的指导。但我国一些中等职业学校由于教学资源的缺乏,实训类课程的建设力度并不够,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偏弱,多数旅游专业的学生倾向于理论知识的学习。

二、中等职业学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方法

(一)专业课程体系内容的创新与发展

在当代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引导下,中等职业学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应更加倾向于培养复合型的管理人才,才能在实际工作岗位中发挥实用型人才的优势,这就要求着当下中等职业院校必须对专业课程体系的相关内容作出创新,才能促进旅游管理专业的高效发展。校方要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以服务为荣,根据学生的就业情况,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率,为社会输送更多的专业性旅游人才。通过相关研究发现,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就业率低于70%,在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能够长期从事旅游行业的人数低于40%,这一现象也说明了中等职业学校的旅游管理课程与实践要求存在脱节现象,教育者应在教学中及时的帮助学生更新观念,正确地看待旅游管理这一行业,可尝试通过结合在岗培训等方式让学生对自身的职业规划更强,进而提升课程体系的创新性。对学生就业情况的研究要深入且彻底,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有助于扩大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量、加强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建设,为院校的前进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生源力量也是十分重要的。

(二)校企合作突出旅游管理专业的办学特色

旅游管理专业与其他专业的不同之处在于,旅游管理专业具有鲜明的管理学色彩,该专业所涉及的知识面较广,“上到天文地理,下到风土人情”,都是旅游管理人才所必须具备的职业素质,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教育工作者的素养与水平并没有明确的考核要求,因此在实际教学里,学生是否能够通过教育者的教学活动来获取这些专业知识,也是课程体系建设要考虑的客观因素。如课程中的实训类课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就会丧失一定的主观能动性,但若缺乏教师的专业指导,学生就极有可能在实训中出现无法避免的错误。针对这一情况,采用校企合作的模式就能够有效避免实训类课程中所产生的教学矛盾,企业中的有经验的在岗者可以聘任为兼职实训教师,带领学生在实习中收获实训经验,并能够逐渐清晰自身的定位与评价,从而提升自身的实践技能。当下的教学方法也需要改革,对此,教育者要积极学习其他职业教育中的优秀教学方法,并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凸显出中等职业院校的办学特色,让学生感受到旅游管理专业的魅力所在。

结束语:我国旅游行业的迅速发展为中等职业院校中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但也给教育培训学校带来了时代性的难题,面对社会大众对于旅游行业服务工作日益上涨的多方位要求,当代针对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育工作更需要系统化、科学化的进行,才能够促进教育与旅游行业的双向发展。中等职业教育要保持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本心,并以此为基础积极学习优秀的办学策略,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消除教学理念的落后性,在新时代的要求下,逐渐面向世界与未来,并构建具有独特办学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新时代的行业人才资源需求。

参考文献:

[1] 于苏杰.中等职业学校旅游管理专业课堂教育改革的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6(26):217.

[2] 莫湘桂.中等职业学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方法探究[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9):244.

[3] 党川.中等职业学校旅游专业教学模式探究[J].中国培训,2016(18):175.

(作者单位:河南省外贸学校)

作者:付吟

教学方法旅游管理论文 篇3: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实践

[摘 要]中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使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人才紧缺。高等旅游教育作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必须突破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研究才能适应市场的要求。

[关键词]高职;旅游管理;改革实践

[DOI]10.13939/j.cnki.zgsc.2015.41.213

现代教育学指出,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为达到教学目的而开展的教学活动的一切方式、方法、途径的总和,而教学手段是指为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使用的各种技术设备及其载体。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组织形式。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内容,落实培养目标,必须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同时加快教学方法改革,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也是目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所面临的重要任务,是深化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培养学生树立现代意识,掌握运用现代职业技术的需要,是培养21世纪创新人才的需要。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从2011年开始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并进行了改革,至今取得了丰硕的改革成果。

为了使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落到实处,服务于教学,我们在改革过程中具体实施如下:

1 教学手段由传统技术向现代智能技术转变

在《旅游资源与文化》教学中,任课教师将在课程准备时查阅的大量资料和收集的大量图片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制作成了多媒体课件、编辑视频、录制微课,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便于认识、了解,增强趣味性,容易记忆和掌握,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在上课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人性化的课堂,学生对这一方式普遍好评。在《饭店管理基础》的授课过程中,选择了适当的时间在多媒体教室为学生播放了由其自己收集与剪辑的世界各国著名星级酒店餐饮服务工作者的实际工作过程与情况,生动形象的使远在异地的情形成为现实课堂,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地体会到先进的管理与服务理念,达到了满意的教学目的。还有其他教师也都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摸索与实践着运用多媒体与现代电化教育的手段进行现代化的教学,可以说现代技术的运用,为培养学生注入了新鲜的理念、提供了科学的模式。

目前,世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是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等,预示着网络在旅游专业教学中的作用日益突出。这就要求教师要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要求,学习和掌握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技术,对教学媒体资源进行合理地组合设计,更好地服务教学。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团队在多媒体——网络上深挖资源,紧跟市场的需求和国际旅游发展的大趋势,现已建设《旅行社经营与管理》、《导游业务》、《中国旅游地理》、《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4个网络课程,在网络平台上提供电子教材、微课视频、专家讲座、多媒体课件、行业企业资讯、企业案例、行业法规条例、网上交互式学习、网上训练、模拟测试等,在教学中运用智能化的信息技术手段代替常规的教学手段,融合体现个性风格的教学方法、教学技巧,使教学生动活泼,富有特色。这也是广大学生喜闻乐见的。

2 教师由给予者向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转变

省级精品课程《导游业务》教学中,主讲老师讲授完基本理论部分与实践内容后,组织学生在课堂上模拟训练旅游活动中“导游”与“游客”的实际“状态”。把学生分为“导游”与“游客”两部分,老师扮演“旅行社经理”,让一部分学生体会“导游”,其他的学生体会“游客”,在“旅行社经理”的指挥与指导下进行实际旅游过程中的模拟训练。通过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将课程内容活灵活现的展现在学生面前,既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同时从中又让学生掌握了本门课程的知识体系及要点。

3 实践教学模式由校内封闭向社会开发性转变

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由应试教育向综合素质教育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观,即在教师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以实现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为导向,师生共同探讨交流的过程。这一改革的实现主要是组织学生到酒店、旅行社或者景点现场实习,然后再回到课堂寻找实习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再实习进行新的理论实践,通过这种循环的“理论——实践——理论——再实践”的模式使学生真正的领会所学知识的理论体系与实践内容,达到理论实践的有机结合。

4 培养学生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向主动探求转变

在教学过程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唤起学生的好奇心,由强调学生统一要求向因材施教转变,由知识技能的被动接受者,向知识技能的主动探求者转变。

在省级精品课程《中国旅游地理》教学中,老师首先向学生介绍所讲旅游区的主要旅游城市,然后介绍这些城市的主要旅游景点及其有关的神话传说、古典故事、历史文化等知识,从而引发学生兴趣,刺激学生产生一种探求知识的欲望,让学生主动了解中国各个旅游区的旅游资源及旅游景点的相关知识。在《旅游市场营销》的教学中运用了大量及时、准确、详实的案例,开发了图文并茂、集案例、漫画、调查资料与行业动态于一身的教学课件。即开拓了学生视野,又侧面引导学生实地调查或网络搜寻与该企业有关的信息及资料,来丰实自己的知识。

5 教学目标向学生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转变

传统的教学目标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技能,我专业的改革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能力的协调发展转变。

比如在《旅行社计调业务》课程中,首先请旅行社老总介绍旅行社计调师应具备的专业知识、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让学生在学习前先有目标感。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熟悉全国各旅游区域旅游资源的地理分布状况,旅游资源特点,掌握计调操作流程与基本操作方法,参照旅行社真实业务对学生的操作能力进行训练、考查,在常规路线操作熟练的基础上,再模拟游客咨询现场,训练学生根据旅客的个性化需求而实际应变及现场操作能力,在此课的整个教授过程中训练了学生的多方面能力,使其得到了协调发展。

总的来说,改革高职教学方法和手段,在观念改革和改革原则的基础上,还要考虑学生的专业特点、考核形式、培养目标及教学设备等条件。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它不是孤立的,它是随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而不断变化的,是为培养目标的实现服务的。如果一味只追求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而不重视培养目标的实现和学生素质的提高,再好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只是一种形式主义,起不到培养目标的实现。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不是教学的目的,它只是完成培养目标的有效形式。所以说我们在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的过程中并没有舍本逐末,而是在有利于人才培养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有意义的符合新需求的尝试。

参考文献:

[1]周程明.浅变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J].科教导刊,2011年4月(中).

[2]刘颂书.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探[J].价值工程,2014(24).

[3]刘金锋,程宇.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价值工程,2014(4).

作者:孙占伟

上一篇:二年级班主任计划(精选2篇)下一篇:护理毕业总结(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