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育大学生德育论文

2022-04-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90后”大学生关怀意识淡漠的现状需要高校德育有新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索。诺丁斯关怀道德教育理论的教育目的契合“90后”大学生德育工作的目标,理论的关怀性特征符合“90后”大学生德育工作的特点,教育方法的人际平等特征适应“90后”大学生的思想、心理特点。该理论是改善“90后”大学生关怀意识淡漠现状的重要理论。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道德教育大学生德育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道德教育大学生德育论文 篇1:

传统道德教育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的要求

摘要:中华民族历来注重道德品行,道德规范深入每个中国人的内心。目前我国部分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和道德行为却存在一些问题,只有把高校德育教育与中国传统道德理念相结合,运用于德育教育中,才能逐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逐渐塑造健全高尚的人格风貌,坚定信仰,实现自身价值,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奉献自己的光和热,成为中国未来建设和发展的领导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大学生 传统道德 德育工作 要求

道德一词,来源于老子的《道德经》。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在中华民族的传承中,历来就是以道为本,以德为先。道德没有法律的强制约束性,但却是一个社会和谐安定所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历史进行的发展和社会主义事业的进步,在今天,中国的传统道德观念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封建、守旧的思想被逐渐淘汰,和谐、积极进步的理念在不断发扬光大,从而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道德体系。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又十分注重道德修养和教育方法。高等教育阶段的大学生在意识上刚刚成年,思想和观念正逐步形成,在这一阶段,容易受到西方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的影响,道德观念和水准不断滑坡,面对大学生中已经存在的道德缺失和行为不当的现象,加强对高校学生的道德思想和传统文化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如何正确使用和借鉴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体系,科学合理地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乐观、奋发的精神风貌,成为当前德育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问题。

1 当前大学生道德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大学生道德水平总体来说是好的,然而也存在很多问题。大学生的道德意识比较消极、落后。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奢侈浪费现象严重,贪图物质享受,盲目攀比,严重超过自身的经济条件状况;好吃懒做、上课无所事事、墉懒成风,上网、睡觉、打游戏是家常便饭;生活中不注意自身的行为,小偷小摸、心理脆弱、恶习成积、毫无诚信可言;“孝道”缺失,亲情冷淡等,道德现状堪忧。

2 中国传统道德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的具体要求

2.1 要加强对大学生正确道德观念的塑造

当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严重的道德缺失现象,影响着大学生的言行举止和素养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道德观念落后,没有道德意识或道德思想错误、偏僻所致。高校德育工作者要加强对大学生正确、积极道德观念的塑造。中华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很多传统美德,向来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以苦为乐积极进取的品德与境界。中华民族以艰苦奋斗精神著称于世,孔子认为人不应该过分追求自身的物质欲,更应该成为有理想、有抱负、有思想的人,否则就容易造成道德的堕落。所以他说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武则天认为 “身不修则德不立,德不立而能化成于家者盖寡矣,而况于天下乎?”。司马光指出“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尚书》提倡“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墨子》提出“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宋史·范纯仁列传》则主张“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易经》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和有力写照,它指出对待生活的态度,要正视人生中的挫折与逆境,依靠自身的资源不断地去超越自我,实现自我。中国古代就十分重视诚信,将其视为立身之本。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墨子说“言不信者,行不果”,《周易》说“人之所助者,信也”,《孟子》说:“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 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可为大学生所学,主张见利思义,反对见利忘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如今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不能出卖灵魂、丧失人格,这些正确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可以帮助大学生抵制外来诱惑,升华自身的世俗化心理。高校德育工作者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中国的优秀传统美德,通过学习和理解,可以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贡献。

2.2 要加强对大学生自身修养的培养,重视孝道

中国传统文化就特别注重道德教育和自我修养,做人要讲道德,要善气迎人,亲如弟兄,做官要“为政以德”。道德要用之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提倡“身体力行”“躬行实践”, 孔子提倡“修己”“克己”, 孟子说“反身而诚”、 “发人善端”,重视人的道德理性。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中国文化提倡对人宽容厚道,关爱他人,尊老爱幼,尊重别人也是尊重自己。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百善孝为先”,“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通过传统典故让大学生自己去认真体会,培养大学生的“孝道”意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谦恭礼让”、“严己宽人”的处世态度,为人们处理人际关系和面对困逆境提供了方法和思路。高校德育教育要结合中国的传统道德文化,可以培养大学生正确认知自我、谦虚谨慎、尊老爱幼、尊重他人、宽厚忍耐、和谐永恒的优秀品德,塑造信任、互助的校园氛围,加强大学生的自身修为,塑造健全高尚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3 培养大学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中国传统道德强调对国家命运的关心,要有民族责任心和国家观念,重视集体利益和奉献精神。屈原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忧国忧民精神,岳飞“精忠报国”,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都体现了中华儿女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国传统道德主张为国家尽职尽责,胸怀天下而忘公,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具有荣辱观念,“没有大家,何来小家?”,引导学生把个人的发展和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刻苦学习,努力向上,为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和人民的富裕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张史展,郭振芳.浅析中国传统道德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的要求[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9).

[2]刘以兵.传统孝道在当代大学生德育工作中的应用[J].咸宁学院学报,2010,(5).

[3]于国丽.中国优秀传统道德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现实价值[J].职业时空,2007,(24).

作者简介:樊华(1984-),男,河南大学教育学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河南开封 475004

作者:樊华

道德教育大学生德育论文 篇2:

诺丁斯关怀道德教育理论与“90后”大学生德育工作

摘要:“90后”大学生关怀意识淡漠的现状需要高校德育有新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索。诺丁斯关怀道德教育理论的教育目的契合“90后”大学生德育工作的目标,理论的关怀性特征符合“90后”大学生德育工作的特点,教育方法的人际平等特征适应“90后”大学生的思想、心理特点。该理论是改善“90后”大学生关怀意识淡漠现状的重要理论。

关键词:诺丁斯;关怀道德教育;“90后”大学生

一、“90后”大学生关怀意识现状

德育历来是五育之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明确提出了“德育为先”的要求。长期以来,在高校中,无论是德育课程的教学工作者还是思想政治辅导员,都在为提高大学生的德育实效而努力探索。历史前进的车轮不停歇,自2008年起,“90后”作为新生代大学生陆续迈入大学校门。几年来,面对新的德育对象,许多德育工作者在努力寻找合适的德育方法时不免发出“‘90后’大学生德育工作难做”的感叹。“自我意识较强、团队意识较差”,[1]“‘我’字当先”,[2]“过分崇尚自我”,[3]来自不同渠道的信息提醒我们这一代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强烈和对他者关注的匮乏。

为了充分了解“90后”大学生关怀意识状况,2013年,笔者所带领的课题小组编制了调查问卷,对江苏某高校“90后”大学生的关怀意识状况展开调查。在问卷调查结束后,课题组还做了深入访谈。调查和访谈的结果不容乐观。仅以调查问卷中考查学生对父母的关怀意识为例,许多学生在与父母的联系中选择“要生活费”和“告诉他们在校生活情况”,选择“主动询问他们生活状况”的学生并没有覆盖全体甚至大部分调查对象。父母给予了孩子生命,时刻关注孩子成长,并竭尽所能支付孩子上学的费用,在关怀意识中,对父母的关怀应是人性中最基本的关怀,但调查结果却令人忧心。

调查的范围虽是有限度的,但校际学生工作交流中,“90后”大学生自我意识较强、关怀意识淡漠的特点却是许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共识。“90后”大学生对于自我关注的程度远远高于对于他者的关注。强烈的自我意识遮蔽了他们关注他人或他物的目光,对于生活世界中的事物,他们缺少应有的关心和悲悯。淡漠的关怀意识是良好品德的负向对应,也是人道德成长中的大忌。

在道德生活中,对于外物关注的匮乏,多缘于道德情感的缺失。道德情感是人们向善欲念的动力,是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催化剂。在道德教育中,道德情感历来为人们所重视。孟子有“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之说,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专门阐述同情心的重要。在人类丰富多彩的道德情感世界中,感知他物、关注他人的恻隐和关怀之情是不可缺失的情感。我们反观自身的道德成长经历,道德情感的养成源于对亲近我们的人的关切之情,在关切中,我们设身处地感知对方的快乐和痛苦,并期望自己能够在他人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随着关切对象范围的扩大、关切内容的复杂、关切程度的加深,我们的道德情感逐渐成长和丰富,滋润甚至支撑着我们的道德生活。倘若我们把目光一直聚焦于自身的喜怒哀乐,又怎样去感知他物、体谅他人?“恻隐是道德的源头”,源头干涸,何谈道德?[4]

二、诺丁斯关怀道德教育理论

“学会关心”并不是一个新鲜的名词,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它就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关心”教育理念的宣扬而成为世界性的教育思潮,而内尔·诺丁斯的关怀道德教育理论因其闪烁人性光辉的关怀性而在这股思潮中广受关注。

诺丁斯关怀道德教育理论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理论和现实的背景。儿童所受家庭关怀的缺失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学校建立统一的课程标准和推行标准化考试的改革违背了教育的本义。一系列社会和教育现象引发诺丁斯深思。受人本主义教育哲学的影响,诺丁斯提醒人们审视教育的道德性。她写下了著名的《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明确表达自己对道德教育的理解:道德教育不仅是指集中于培养有德之人的一种特殊教育形式,道德教育也指任何一种在目的、政策和方法上合乎道德的教育。[5]1994年,在由她发起的“何为好学校”的讨论中,她还提出了衡量学校教育是否符合道德性的标准。

“关怀”是诺丁斯教育理论的核心,她认为“被关心几乎是普遍的人类愿望”,她还认为“关心是一切成功教育的基石”。因此,她提出了自己的教育目的观:“教育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培养有能力、关心人、爱人并且可爱的人。”为了实现她心目中的教育目的,她提出道德教育应该围绕关心主题设置课程、开展教学活动,并提出了道德教育的四种方法:榜样、对话、实践、认可。诺丁斯期望在教师关怀榜样的影响下,通过师生间平等对话建立起长久的关心关系,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关心意识和关心能力,并在教师的鼓励和认可中,学生逐渐学会“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动植物和自然环境,关心人类创造的物质以及精神世界”。[6]

关怀道德教育理论产生后,在世界许多地区、多个学科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美国南卡罗来州大学还以“关怀型幼师培训计划”的设立来表达对诺丁斯关怀道德教育理论的实践热情。这一理论也为我国的学者们所重视,对理论体系自身以及理论在我国教育实践中运用的研究,国内学者多有论述,有些学者更是以成立课题项目或建立教育实验基地的形式探索该理论在中国本土的发展。

三、诺丁斯关怀道德教育理论在“90后”大学生德育工作中的适应性探讨

虽然时代背景和文化传统不同,但诺丁斯关怀道德教育理论所闪烁的人性的光辉使该理论的运用超越了时代和国别的限制。笔者认为,该理论是改善“90后”大学生关怀意识淡漠现状的一剂良方,原因如下:

首先,关怀道德教育理论的教育目的契合“90后”大学生德育工作的目标。消解“90后”大学生强烈的自我意识,转移他们过分关注自我的目光,促成他们关怀品质的养成应是“90后”大学生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目标,关怀道德教育理论的教育目的观契合了此目标。谈到诺丁斯关怀道德教育理论,有些研究者的目光聚焦于该理论的情感性以及那些给予学生充分尊重与关怀的道德教育措施,反而对理论本身建立的目的似有疏忽,这一点应引起我们的注意。

其次,关怀道德教育理论的关怀性特征符合“90后”大学生德育工作的特点。对学生充满关怀应是教师的天性,“一个人进入了教师职业,首先就是进入一种关怀关系,这是教师与其他职业的最大区别”。[7]虽然“90后”大学生“价值取向物质化、功利化”,“热衷‘非主流’,张扬个性”,“早熟且有强烈的反叛意识”,[8]但是,“以恶治恶”、“以毒攻毒”向来与道德教育无缘,教育对象的千姿百态从来没有削减我们用心呵护学生的力量。况且,“依赖性很强,抗压能力弱”[9]等心理特点与他们自我、张扬的外表如影相随,这一代大学生的思想、心理特质需要我们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和引导,这与诺丁斯关怀道德教育理论的关怀性特征不谋而合。

再次,关怀道德教育方法的人际平等特征适应“90后”大学生的思想、心理特点。“90后”大学生强烈的自我意识中暗含的是对于自身主体性的重视,对于人际平等的渴望。受布贝尔“我—你”关系思想的影响,诺丁斯主张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对话的交往关系。无论是教师以身作则示范关心、师生平等对话还是实践中“学徒期”的设立以及教师对学生的认可,我们都能够感受到她道德教育方法中师生平等、人际和谐的特点,传统教育中的教师权威主义在这里荡然无存,这一点符合了“90后”大学生渴望人际平等的合理诉求。

参考文献:

[1][2]刘云伶.“我”字当先的“90后”频现道德失范[EB/OL].http://news.163.com/11/0320/10/6VJ6N3ML00014JB5.html,2011-03-20.

[3]朱晨静.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分析[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0,(3):92-96.

[4]何怀宏.伦理学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70.

[5]于天龙.学会关心:与内尔·诺丁斯对话[J].全球教育展望,2010,(11):10-13.

[6]内尔·诺丁斯.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于天龙,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32,42,1,2.

[7]侯晶晶,朱小蔓.诺丁斯以关怀为核心的道德教育理论及其启示[J].教育研究,2004,(3):36-43.

[8][9]袁明锋,钟永淑.“90后”大学生心理特征及教育管理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3):50-51.

基金项目:本文为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度人文社科教研项目“南化院‘90后’大学生关怀意识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NJCC-2012-YB-23)

作者简介:张清(1983-),女,江苏宿迁人,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自动控制系辅导员,思政讲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张清

道德教育大学生德育论文 篇3:

校园德育环境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研究综述

摘要:德育学是研究德育过程的本质及其规律的学科,德育是贯穿于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的一种普遍现象,而德育是在环境中进行的,高校德育环境作为在社会大环境影响下的高校德育的独特氛围,从各个方面影响、改变和塑造大学生的认识、情感和行为,尤其是当前国际、国内社会环境中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大影响和所产生的新变化,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也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内容、手段和方法,研究大学德育环境建设是增强大学德育的科学性、实效性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关键词:德育环境;大学生;道德教育;实效性;综述

文献标识码:A

德育学是研究德育过程的本质及其规律的学科。德育是贯穿于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的一种普遍现象,我国古代虽然没有“德育”这个概念,但是在“教”“道”“德”等字义里已有了这方面的意思。在近代,陶行知在《中国改造》一书中较早使用“德育”一词,直至今日德育以及其相关内容已经发展为学科。广义的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德育教育,即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或思想规范的教育。狭义的德育教育指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相并列。现在一般多用其广义含义。

1 国外学校德育教育发展

德育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所以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学校德育。美国、英国、原联邦德国均认为德育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并认为只有投资到德育教育中来才可能长期、有效地得到经济发展,所以西方国家称其为“德育投资”。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日本已将德育工作作为社会改革的一项迫切任务。可以说德育教育已将成为世界发展的时代主题。

比较国外德育教育的模型以及特点,发现西方国家受杜威的“生活即教育”影响很大,这项原则已将渗透到学校教育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德育的内容已将不单单是书本上关于思想引导的内容,它的内容和方法朝着综合化发展,广泛吸收生活、学习中人文知识、自然知识,并将各学科新的研究成果吸纳进来,打破“一门课”,变成“综合课”。有人将杜威这一原则继续深化,强调德育的实用性和时代适应性。如:美国一方面把一些具体的、实用的、相对稳定的道德规则灌输给学生,另一方面通过社会实践、课外活动等形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新加坡根据本国政治水平出发以及国家需要,培养开拓性人才,设计一套既符合社会发展又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计划。

西方国家的德育教育方案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德育教育力求与生活接轨,与实际问题接轨,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国家将德育这个精神领域的象牙塔逐步分解到学习、生活中相应环节,层层与生活入扣,在自然而然中接受德育教育。实际上,西方的学校在有意识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利于提高德育水平的德育环境。

2 国内学校德育教育现状

我国学者把德育教育作为一门学科从八十年代初开始,并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青少年研究所于1981年10月、1982年12月分别在昆明、厦门举行大学生德育专题教育研究会,受到社会广泛重视。在这此后的20多年中,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伴随着经济生活领域日益深刻的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 相应的变化。正如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陆士桢教授认为:影响中国青年社会道德有四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1)不断走向发达的市场经济体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关的原则,如:效率、公平、竞争和一些负面效应,如:拜金主义、极端利己主义一并走入生活;

(2)科技革命影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道德;

(3)民主、法制使道德的自觉性、主动性更加突出;

(4)多元化国际格局与文化交流越来越普遍影响人们的道德生活,一方面加速道德上的斗争与融合,一方面产生不同甚至对立。

这些多维因素交错影响人们的道德选择,尤其对道德塑造性极强的大学生。高校的德育教育是通过知识传授提高大学生政治意识、行为规范、心理调试等方面的素质,涵盖了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内容,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导向性。高校德育教育要从国家和社会利益需要来引导大学生向既定的目标发展。面对社会的变革,德育教育者研究发现当代大学生在强调自我价值,自我实践意识增强,注重竞争和参与追求平等民主等积极方面外,又出现以下特点:

(1)知行背离,尤其在择业选择上,一方面承认国家培养,要报效国家,另一方面基于个人利益、个人发展来选择就业;

(2)反叛性,不愿意被动接受社会主流道德规范束缚,乐意吸纳社会突变的道德取向,构建自己的亚道德体系,而亚道德是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一种反叛;

(3)追求利益的实际性。大学生德育中一系列的变化是对德育教育的一个巨大挑战。当受教育者发生变化时,高校原既定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规范发生冲击,这种即动性与易动性之间的不适应使其一些弊端开始暴露:

(1)德育方法的单一性:在教育方法上形成一种固定模式,注重灌输而忽视引导,注重集体教育而忽视个体教育,强调外在管理而忽视主体作用;

(2)德育认知高,德育实践低,存在“知”“行”分离;

(3)德育内容抽象化,以政治教育代替德育教育,德育教育屈从政治需要,以理想代替教育,忽视生活教育。德育教育者们意识到高校德育实效性开始下滑,甚至“虚弱”。

3 德育环境建设

3.1 物质环境

良好的学习、生活、娱乐区的硬件设施是实施德育的物质基础。舒适、宽敞的环境可以时学生身心放松,针对当代大学生均为独生子女,极大程度地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心灵感受,提出:

(1)私密性与开放性;

(2)灵活性与创造性;

(3)便利性与舒适性;

(4)情趣性与安全性相结合的理念设计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

这与有人提出注意教室、宿舍建设,形成育人的德育环境模式不谋而合。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上,舒适的物质环境可以极大缓解大学生烦躁、紧张的情绪。

3.2 制度环境

高校的制度环境是由教学科研制度环境、生产生活管理制度、群体行为规范等部分组成。制度环境是德育环境的重要保障。规范化的制度、明确的章程对人的无序杂乱的行为作出了标准化规范,有了标准的参照和约束,使不同的行为统一到明确的范围中,无形制度约束有形行为。制度环境和产生代表组织对群体行为的目标和要求,也代表组织对群体的行为引导,德育环境的有效构造,需要学校成员具体行为实践,而制度给予这些行为规范,使其能够体现德育教育性。高校德育环境体现在教学生活的各个层面,德育教育者相继以制度为准绳,保障德育建设。制度重复一千遍就会变成习惯,制度以强制性为手段,规范性为目的,最终促使成员自觉遵守共同规则,自发构建德育环境。

3.3 精神环境

精神环境是德育教育环境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在高校,精神环境代表高校的校园精神,包括学校历史传统、人文精神、共同价值观等,是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当代高校德育环境中精神环境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又具有传统的气息。当高校由过去封闭式逐步转向开放式办学,高等教育也完全面向了经济主战场。分析相关论文,德育工作者力求解决德育教育中出现问题的方法很多。虽然方法、角度各不相同,但是都可以归精神环境建设的范畴。唐彰新从教室角度出发,要求德育方法优化、创新,推出:

(1)指导教育法:①说理教育,把教育的意图隐藏起来,对学生疏通开导、因势利导,使教育工作生动活泼②情感陶冶法,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熏陶,无强制性,愉悦性、隐藏性接受教育③榜样示范法,使抽象的道德具体化、人格化④实际锻炼法,在实践锻炼加深对思想道德的理解;

(2)自我教育,通过自我选择、自我内化、自我控制等过程有意识提高个体认识的主体性。周健美主张开展美育礼仪教育,走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双规结合道路。张金凤主张从实际生活出发,结合德育教育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李英主张提高教师德育素质带动高校德育环境、冯一凡强调以学风、教风、班风为突破口,强化集体德育环境。这些方法与传统德育教育相比,注重挖掘德育内隐力量,重视德育主体——学生,对主体自我意识、情感以及性格等心理素质进行健康调试。将抽象的德育生活化,增强了德育的亲和力。高校德育亲和力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有效对策。

4 德育教育实效性与评价

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取决于道德内化的程度,道德内化是道德教育信息通过个体心理素质进行多方面的选择、分化融合、顺应的过程。大学生德育测评指标是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水平及效果进行评估判断的方法。在设计指标体系应注意:时代性、科学性、可测性、可接受性、完备性、可行性。目前各高校依据我国《德育大纲》目标、内容、要求进行广泛探索,依靠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采用借鉴国外高校评估方法,制定出不同的评价方法。其中有学分制(综合测评)、模糊评价法、参与式互动考评法等。这些方法从科学的角度出发,用量化的方式反映了学生德育水平。但是也存在不同的缺点,例如,学分法内容能否涵盖德育要素,德育情感等内隐品质能否进行分制界定;模糊评价法运算量较大,需要相关的矩阵运算以及结果输出c语言程序;参与式互动考评法花费时间较多,收集信息易缺乏深度,对问题的解决易肤浅等。如何建立客观的评价体系仍在进一步探索中。

5 德育网络新平台

自二十一世纪九十年代互联网成为全球重要的交往工具,网络以其开放性、互动性、信息量大迎合了大学生对新奇事物的探知欲。网络上信息良莠混杂。不设防地涌入大学生视野,对其价值观,价值取向进行冲击。大学生单纯,社会阅历少,容易被网络垃圾文化所迷惑,造成道德评价的失范。通过分析相关文献,网络这一新事物在大学生道德领域的介入,引起教育者高度重视,反复强调网络平台建立的重要性。他们倡导加强对信息网络的监控和管理,在网络搭建德育新平台,化被动为主动。目前多数高校已经建立了德育网站,不少高校如清华“红色网站”、北方交通大学“精神家园”等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党史教育、实事述评、热点讨论的园地,不仅提高了思想水平,而且开拓了眼界,增长了知识,随着网络的进一步普及,它将成为德育教育的一块新平台。同时,如何丰富网上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追踪社会动态和社会问题,增强思政网站的影响力、吸引力和时效性,还有待进一步探索提高。 

参考文献

[1](英)彼得斯著,邬冬星译.道德发展与德育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闫立安,付延辉,于林红.构筑学校德育指标体系及其评价[J].卫生职业教育,2005,(23).

[3]邓艳葵.构建新型的大学生德育测评指标体系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2,(2).

[4]王桂龙.德育环境与高校德育[J].镇江高专学报,2003,(4).

作者:赵翠芳 李 斌

上一篇:晚会工作总结(3篇)下一篇:银行个人年终工作总结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