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秩序道德论文

2024-10-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公共秩序道德论文(推荐8篇)

公共秩序道德论文 篇1

公共秩序道德论文

公共秩序的理论萌芽于13、14世纪时意大利巴托鲁斯“法则区别说”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公共秩序作为国际私法中的一项制度,自1804年《法国民法典》率先做出规定起,已被各国立法及司法实践所肯定。国际私法是法律的一个部门或分支,是调整在国际交往中所发生的民事、商事法律关系的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它对推动和促进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民事、商事交往、维护国际间的正常经济秩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有关公共秩序的含义及称谓,长期以来,各个国家、各个地区说法不一,其立法与司法实践也不统一。“公共政策”是英美法系国家通用的一个概念,在大陆法系各国则称之为公共秩序保留条款,亦称排除条款。公共秩序本身是一个颇具弹性的概念,是一国用来对在特定时间内,特定条件下、特定问题上的重大利益或根本利益予以维护或保证的工具。因此,人们常将公共秩序保留称为国际私法中适用外国法的“安全阀”。公共秩序保留政策作为一项国际私法制度体现在立法上一般为如下三种形式:外国规范的方式、内国规范的方式和国际限制规范的方式。接下本文论述了当今国际社会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发展趋势以及中国有关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立法与司法实践。尽管我国已经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秩序保留的立法,甚至在某些领域,我国的公共秩序保留采用了国际上先进的立法技术,如采用结果说作为公共秩序保留的标准,但是我国有关公共秩序保留的立法和实践仍然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因此我们必须对我国的公共秩序保留制度从立法和司法两个方面进行一步完善。

一、公共秩序制度的概述

(一)公共秩序保留的概念及含义

国际私法是法律的一个部门或分支,它是调整在国际交往中所发生的民事、商事法律关系的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它对推动和促进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民事、商事交往、维护国际间的正常经济秩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今天我们所谈到的公共秩序保留制度,在国际私法中,是一个传统且广为接受的概念。它是一项拒绝适用外国法、拒绝承认和执行外国法院判决和仲裁裁决的理由。接下来,就让我们全面和了解和认识一下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含义和内容。

有关公共秩序的含义及称谓,长期以来,各个国家、各个地区说法不一,其立法与司法实践也不统一。“公共政策”是英美法系国家通用的一个概念,在大陆法系各国则称之为公共秩序保留条款,亦称排除条款。体现在法律中的公共秩序条款,一般归结为:如果外国法的适用或外国诉讼程序的法律效力的承认

或外国司法判决或外国法院管辖的承认,会违反内国的公共政策,就不适用这种本可适用的外国实体或诉讼法,也不承认该外国民事诉讼程序的法律效力和外国司法判决或外国法院的管辖权。各学者在讨论公共秩序保留制度时,一般都认为它涵纳了以下三重含义:

(1)在依法院国或国际私法公约中的冲突规范,本应适用某外国实体法作准据法时,同其适用与法院国的重大利益、基本政策、道德的基本观念或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而可排除其适用。

(2)法院国认为自己的某些法律具有直接适用于涉外民事关系的效力,排除外国法的适用。

(3)法院被申请或请求承认或执行外国法院所做出的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外国仲裁机构做出的裁决,如其承认或执行将违反法院国的公共秩序,则可不予承认或执行。

(二)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理论萌芽及发展

公共秩序保留制度萌芽于十三、十四世纪的意大利。巴托鲁斯把法则分为人法和物法两类,认为物法有域内效力,人法具有域外效力,但是人法中那些“令人厌恶法则”并不具有域外效力,对外国法中那些认定为“令人厌恶的法则”排除其在域内运用,这是公共秩序保留观念的最早形态。①对公共秩序理论的系统论述始于十七世纪荷兰学者胡伯倡导的“国际礼让说”,该学说把基于“礼让”尊重他国法律以内国主权及臣民利益不受损害为限,作为运用外国法的一项原则,他承认外国法的效力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公共秩序保留。最早把公共秩序保留规定在民法中的是1804年的《法国民法典》,该民法典第六条称“不得以特别的约定违反有关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的法律”,这本来是针对在国内缔结契约而言的,但在后来的司法实践中把它发展成为审理涉外民事案件时是否适用外国法的一个保留条件。1896年《德国民法施行法》世界上第一个单行国际私法,其第三十条明文规定:“外国法之适用,如违背善良风俗或德国法之目的时,则不予适用。”此后,在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中,特别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及社会主义国家的立法及一些国际条约中,都有关于公共秩序保留的规定。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五十条也规定:“依照本章规定适用外国法律或者国际惯例的,不得违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共利益。”公共秩序保留已成为国际私法中一项公认的和普遍采用的制度。

(三)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适用情况及发展趋势

究竟什么是公共秩序以及在违背何类公共秩序的场合下排除应当适用的外国法是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纵观

各国学者的论述,主要有以下两组对立的学说。

(1)例外说和原则说

德国学者萨维尼认为,任何一个国家的法律均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具有强行性效力,建立在社会道德或公共利益基础之上,跟国家的政治、经济有关,绝对排除外国法适用;另一部分是非强行性的,尽管这一部分法规也不能因个人的约定而放弃,但在有关情况依内国冲突法应受外国法支配时,就得让位于外国法。萨维尼还指出:除了国内强行性规范具有排除外国法适用的效力外,凡是属于内国不承认其存在的外国法制度(如奴隶制度),也是不得在内国适用的。萨维尼根据他自己创立的法律关系本座说,认为应适用的法律,只应是某涉外民事关系依其本身性质所固有的“本座”所在地方的法律,而不问这个“本座”法是内国法还是外国法;而排除适用违背内国公共秩序的外国法,仅仅是上述原则的一种例外情况。②萨维尼之后的另一位国际私法学家,意大利的孟西尼认为,应将所有关于公共秩序的法律的绝对效力,作为国际私法范围之内的基本原则,而不应作为这一原则的例外。从“孟西尼三原则”之一的“本国法主义”出发,他主张解决选择法律时,应以国籍原则为根据,即对于为个人制定的法律,应通过国籍原则适用于该国的所有公民,而不管他们处在哪一个国家;对于为保护公共利益而制定的法律,必须依“孟西尼三原则”之一的“公共秩序主义”适用于内国的一切人,不管他们是内国人还是外国人。据孟西尼便把这一制度提到国际私法基本原则的高度,后人将其理论称之为“原则说”。(2)主观说与客观说

首先,主观说认为承认与执行地法院本应承认和执行法院判决与仲裁裁决,如果判决或仲裁所适用的法律与承认及执行地国的公共秩序相抵触,即可拒绝承认和执行该判决或裁决,而不问该判决或裁决结果本身如何,不注重承认及执行地国的公共秩序是否因承认和执行判决或裁决受到损害。这是各国适用公共政策的传统做法。

其次,客观说恰恰与主观说相反,它强调承认和执行判决或裁决的结果和影响,而不重视该判决或裁决所依据的法律本身是否和承认及执行地国的公共秩序有悖。根据客观说,判决或裁决所适用的法律与承认及执行地国的公共秩序不一致,法院不能拒绝承认和执行。只有承认和执行该判决或裁决会导致违背承认及执行地国公共秩序的结果,法院才能以公共秩序为由不予承认和执行。

综观当今各国的立法与司法实践限制适用公共秩序保留制度已成为一种大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国家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认同运用公共秩序

标准的客观说或结果说。运用公共秩序排除了本应适用的外国法后,也并不一律代之以法院地国的内国法,从而间接地遏制了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滥用。有关国内立法及国际公约的措辞都体现了限制公共秩序援用的精神,无一不反映了国际社会限制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普遍意向和努力。

二、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立法试

公共秩序保留政策作为一项国际法制度体现在立法上一般为如下三种形式:

(一)外国规范的方式。

亦即通常所讲的“直接限制”的规定方式,通过保留条款的形式,直接控制外国法的适用,它也可说是一种紧急条款。其规定方式为:当外国法律规范的适用或外国民事诉讼程序的法律效力的承认或外国法院管辖权的承认,将违背法院国道德、宗教、社会、经济基础和文化观点;违背该国有关公平与正义的观点;违背其法法律体系的基本制度;违背其社会和经济生活的基本原则;就应当排除这种适用和承认。

(二)内国规范的方式。

亦即通常所讲的“间接限制”的规定方式,公共秩序保留制度表现为内国规范的形式,即规定无条件地适用那些依其内容需强制适用的内国法律规范(如外汇法)从而间接制约外国法的适用。

(三)国际限制规范的方式。

即当外国法律规范的适用违反国际法的强制性规范,违反各有关国家的国际义务或违反国际法律共同体所普遍承认的正义要求时,应排除该外国法的适用。例如:1966年《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的国际公约》的规定种族歧视的法律应视为违反国际强行法的法律,因而一国法院就可据此拒绝适用另一国有关种族歧视的规定,而这一国际共识也早在30年代霍尔泽诉德国帝国铁路局解雇案中就有所反映。

三、当今国际社会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发展趋势

瑞士学者布鲁歇曾从萨维尼把强行法分为两部分的观点出发,提出了国内公共秩序和国际公共秩序的概念。③国内公共秩序适用于纯国内民事关系,而国际公共秩序则在国际民事关系中适用。但是,国际私法上的“公共秩序”即国际公共秩序仍然是从国内立场出发的,因为一国借助公共秩序排除外国法的适用就是为了维持内国的法律秩序。因此,国际公共秩序就某一国而言依然是一个国内法上的概念,它同法院国有密切联系,不可能超越特定社会的法律秩序。各国在适用公共秩序保留制度时都 是在不违背国家主权原则的情况下自由做出裁量的。从这一意义上讲,国际公共秩序也属于国内民法上的概念,这是赋予国际公共秩序的一种新的意义。二战以后,在国际社会中,各国在行使自己权利时,不但要考虑自己的利益,还必须考

虑到整个国际社会的整体利益,这就是所谓的国际社会本位观念。由于一些问题需要国际社会采取协调统一的行为,加上在国际私法领域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国际条约、国际习惯,这些条约是各国意志协调的产物,各国在衡量本国利益时,考虑的标准就不仅是本国的,还会考虑国际社会的统一标准,这就为国际公共秩序的存在提供了前提基础。目前,国际公共秩序大都来源于国际法、国际经济法领域,其外在表现最明显的就是任何国家的法律都不得与之相悖的国际强行性规范。各国的立法、习法、法律观念、法律文化的差异并不是短期内可以消除的,因此形式完全 统一的判断标准并非易事。

公共秩序道德论文 篇2

当前, 对于那些生长于市场经济境遇下的大学生而言, 由于大学时代是一个特定的人生阶段, 是青年学生立志立德的关键时期, 当前社会转型和变革的宏观背景客观上促使他们的价值观日趋多元化的同时, 也为其丧失基本道德反思和评判标准提供了可能, 很容易使大学生以尊重个人价值选择为借口, 在多元妥协中模糊了一些基本道德价值观念走向, 基本是非、善恶、美丑界限被杂乱无章的多元价值观所混淆, 使伦理底线面临着被弱化和解构的风险。为检视当代大道德秩序现状, 课题组在黑龙江省5所高校开展了调查研究活动, 以问卷形式通过对1600名大学生展开调查, 反思和检讨当前学校园道德秩序的深层次原因, 为构建合理和有效的道德建设新模式提供数量上的依据。

一、当代大学生道德秩序调查与检视

第一, 在关于个人价值观上, 过于注重个人利益实现, 功利色彩太浓, 出现价值迷乱现象。

本次调查表明, 部分大学生过分强调自我价值, 学习、择业和入党动机等带有一定的功利色彩。问卷调查中, 有大约34%的同学回答在选择工作时, 主要考虑的因素是“待遇或者收入”, 在回答“根据您观察, 现在许多学生积极要求入党的主要动机”时, 选择比例最高是“直接有利于就业” (37%) , 其次是“理想信念追求 (21%) ”, 再次是“谋求仕途发展” (33%) 。45%对“当前许多学生打算做学生干部, 你是否愿意成为学生干部, 并且甘心情愿为学生服务”回答表示“不愿意”。34%的大学生对到西部地区支教可能因为待遇低的问题而表示“不会同意”。可见, 目前大学生部分学生中确实存在着片面追求个人利益、个人价值的实现, 一定程度上将造成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思潮的蔓延和人生价值的偏斜。

第二, 关于生活方式与生活态度方面, 表现出是非混淆, 荣辱倒错。

调查数据表明, 有大约11%的大学生经常性借款消费, 即便是借款消费, 出于完全的学业方面需要只是占到33%, 将近66%的比例消费在手机、笔记本、MP4、恋爱、名牌衣服的购买上。调查显示, 被调查的女同学花费在衣服、化妆品、上网、通讯等方面的比重要占到生活费用的70%左右, 男同学则侧重于交友、吃饭、吸烟、通讯、上网等方面, 这一部分比例则占到生活费用的80%左右。有近10.4%同学回答“在公共汽车上是否愿意给老弱病残孕等弱势群体让座”这一问题, 回答是“不愿意”。

关于大学生男女交往、恋爱及性爱问题。调查表明, %的同学认为男女交往方式无需注意, 可以任意而为;46%的同学认为大学校园中恋爱中男女亲热方式如拥抱、接吻等“正常或者无所谓”;只有23%的同学回答“应该注意场合”;对于“男女大学生谈恋爱期间你是否同意发生性关系”这一问题回答, 有24%同学填写“同意”, 有36%同学填写“无所谓”;有21%同学回答“有过与恋爱对象外出开房间”经历, 其中, 有接近8.9的同学回答是“经常外出”;对于“你是否同意与你的恋爱对象租房同居”这一问题回答, 有近31%同学回答“同意”;有近15%的同学回答有过与恋爱对象校外租房同居的经历。

关于考试作弊, 12.3%被调查同学表示必要时候, 会考虑考试作弊;对于“你是否痛恨考试作弊”这一问题回答, 有10.6%同学回答“无所谓”;有近6.1%的同学表示“曾经考试作过弊”, 有近7.2%同学表示“想过考试作弊”;有7.0%的同学回答在可能会补考与考试作弊能通过之间, 会选择考试作弊。在回答“考试作弊被抓, 你是后悔自己行为, 还是抱怨命运太坏?”这一问题, 有近7.8%的同学回答“命运太坏”。另外, 关于论文抄袭方面, 调查结果表明, 居然有将近67.7%的学生有过抄袭行为, 并且, 有70.6%的同学的态度认为论文抄袭“无所谓”。56.3%的同学表示在课堂上有过玩手机或者发短信的经历。

关于迷信与宗教问题, 部分同学所反映出来的问题与倾向也是不容小觑。调查结果显示, 有近17.6%的同学表示“完全相信或者比较相信电脑算命”, “有时候相信或有些方面相信的”的占到12.2%, 明确表示“不相信”的占61.4%, 此次调查还显示26.5%的大学生承认自己有过迷信行为。尤其是在以网络占卜、扑克算命、星座、血型预测的各种形式为自己算卦的分别占到被调查对象的35.5%, 34.2%, 46.5%和43.%。关于对传统世俗迷信、鬼神传说、面相、手相、占卜、特异人体功能几方面的迷信程度调查结果显示, 非常相信的占调查对象的3.2%, 有时相信和有些相信占35.8%, 不清楚的占32.3%, 不相信的仅占28%。调查还表明, 女生的迷信程度显著高于男生 (t=2.873, p<0.001) ;城市生源的迷信程度显著高于农村生源 (t=2.08, p<0.005) ;在专业差别和年级差别上, 虽然理科 (M=2.180) 高于文科 (M=2.141) , 大学二年级 (M=2.248) 高于大学三年级 (M=2.079) , 但是在这两个变量上, 差异均不显著。在迷信接触频率上, 调查结果表明, 偶尔接触迷信的人最多, 而偶尔接触与经常接触的人加在一起达到了57%, 很少接触的人为35%, 不接触的仅占8%。

第三, 关于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 呈现出网伦理失范、自我迷失和价值迷乱特征。

调查结果表明, 大学生经常上网的占到%;在回答上网目的时, 回答“无聊、上网聊天交友”的学生达到了68%, 回答“用于收发邮件”的学生占到69%, 回答“查找专业资料”的学生占到56%, 回答用于“打游戏”的占到62%。另外, 回答见网友的学生达到23%, 与网友发生性关系的达到了5.6%。另外承认自己已经网络成瘾的学生达到了5.3%。承认因为网络而耽误学业的学生占到了33.1%。调查结果还表明, 浏览过黄色网站的同学占到了55.4%。发送过黄色图片或视频的同学占到了1.6%。

第四, 目前大学生心理问题突出。

当前, 大学生心理素质、心理结构、心理状态还没有完全成熟, 大学生因心理不健康等因素造成的思想和价值观的矛盾日益增多。调查结果表明, 目前大学生认为自己苦恼的问题依次是就业压力 (78%) 、学习压力 (54%) 、人际关系压力 (53%) 、家庭经济压力 (42%) 、情感压力 (21%) 、集体缺少温暖 (18) 、其他压力 (10%) 。

二、当前大学校园道德秩序失范原因剖析

(一) 深层次社会文化传统使然

当代中国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社会转型的根本是人格的转换, 即从依附性人格转向独立性人格。在人格转变过程中, 个人的主体价值被无限制地放大, 很容易使人格异化。人格异化的突出表现是个人是欲望的奴隶, 以自己物质利益为核心, 不讲诚实守信, 见利忘义, 其结果往往不择手段实现个人利益。同时, 主要以眼前的利益为准, 不顾长远利益, 其典型的特征就是过渡追求物质主义, 注重最大的感官享受, 主体不能被侵犯, 只在生活之内寻找生活意义, 精神生活追求退居次席。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 在打破专制划一、彰显个人主体性方面具有积极的价值。同时, 在多元价值视野中, 个人主体性的过分张扬已经开始出现, 不同的价值选择都拥有了被尊重的道德空间。如果过于强调多元的个人价值, 很容易在多元妥协中模糊了一些基本的道德价值观念, 基本的是非、善恶、美丑界限被杂乱无章的多元价值所混淆, 社会就会丧失基本的理论标准, 人们就会荣辱不分, 甚至“不以为耻, 反以为荣”。

(二) 多元文化思潮碰撞和激荡加剧

当前, 我们正处于一个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经济一体化、价值观念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的格局中, 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越来越激烈。多元文化思潮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 由于社会集团及人们的利益逐渐趋向于多元化, 作为意识形态的荣辱观也必然趋向于多元化, 这会使不同行业、不同职业、不同领域、不同阶层的人的荣辱观差异愈发明显。这些差异荣辱观在诸如社会风气、道德、法制因素社会外部条件下之间相互碰撞相互作用下, 会使一部分人的荣辱观发生扭曲和趋向消极;第二, 我国同世界尤其是西方国家的各种形式的交往和交流日益频繁。在这些交往和交流中, 各种不同的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世界观互相碰撞、互相影响也在所难免, 发达国家的多元化价值观、道德观等积极方面对中国人的影响越来越大, 其消极方面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会远高于积极作用。

(三) 市场经济双刃剑的消极影响

市场经济在推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推动民主法制建设, 推动人们的主体意识觉醒, 推动人们尊重市场规律, 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是, 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 道德意识淡薄, 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不匹配、不协调, 所引发的贫富差距拉大、权力寻租、经济特权、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等现象, 对于大学生人生观与价值观而言, 其消极影响是巨大的。一方面, 大学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日益确立起自主、独立、自强的精神, 在各种竞争性活动中张扬着个性, 表现出追求公平、平等和活力的精神;另一方面, 容易因为市场经济的逐利性诱发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实用主义、价值相对主义等。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降低对纪律的服从, 以尊重个人选择为借口, 滑向与集体的对立面;拜金主义、实用主义和利己主义使大学生在行为选择上表现出的信念动机不足, 利益性动机强化;而相对主义会使大学生在价值选择中迷失自己, 找不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四) 大众传媒迅速扩张, 互联网的消极影响不容忽视

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电影、互联网等的迅速发展, 在给大学生们打开一扇通往外界窗户的同时, 也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 尤其是消极影响迅速扩大。不容否认, 大众传媒所散播的多元价值信息、模糊的道德评判以及以尊重个人价值为借口为反道德行为的辩护等, 对涉世不深的大学生来说, 影响巨大, 尤其是互联网带给大学生前所未有冲击。总结来说, 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容易导致大学生对网络虚拟“理想世界”的依恋, 拒绝现实世界;第二, 大量的信息包括垃圾信息、色情信息、暴力信息等对大学生来说, 可能因为真假难辨, 良莠不齐, 容易动摇和改变他们本就不稳固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第三, 在性格上容易造成大学生的孤僻、冷漠、怪异等心理问题, 尤其是性格内向和自卑者利用网络提供信息平台充分展示自我, 而在现实世界中变得更加内向和自我闭锁。

(五)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缺少合力, 渗透不够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是当前的“两课”, 即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 它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 也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 但是, “两课”正在遭遇巨大的信任危机。调查结果表明, 目前大学生对学校正在进行“两课”教育普遍反映效果太差, 对其持有反感态度的学生达到被调查对象的88.5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的另一重要力量是辅导员。调查结果表明, 学生对自己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不满意;对于专业课教师而言, 其所起到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也是极其有限。专业课教师缺乏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机会, 且教书育人的意识与理念不足。更为重要的是, 几种教育力量各自为政, 难以形成为高效、有序的教育合力。

(六) 关系到学生切身利益的高等教育改革、教学条件和生活条件难尽如人意

随着高校扩招进一步深化, 高等教育迈向大众化, 但是, 与之相匹配的高等教育改革、教学条件和生活条件却无法在短时间内跟上, 这就造成学生对学校的各方面条件和服务不满意, 对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改善办学条件和生活服务与管理等提出更高的要求和希望, 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大学生对社会和高校自身的评价。高校的硬件设施是进行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基础, 但是, 其中的人文精神教育则是重中之重, 甚或是超越硬件设施。强化服务理念, 提升服务品质, 端正服务态度, 这些都关涉到大学生思想道德和价值观的形成与走向。一次温暖的服务会改变一名学生的人生观, 同样, 一次冷酷的服务也会改变一名学生的价值观。

三、结论

从上述原因的探讨和分析过程中不难看出, 今天部分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和价值观的滑坡与扭曲, 并非是偶然的, 而是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高校及自身的原因。一方面说明高校目前的道德秩序的无序和混乱状态确实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另一方面, 也足以说明大学生作为知识和有思想的群体, 对其思想道德教育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反思今天德育模式的成败得失, 构建新的德育模式, 重构大学道德秩序, 引领大学秩序道德秩序健康和谐发展, 是当代高等教育建设与发展的题中之意。

参考文献

[1]孟维杰.荣辱观-大学校园道德秩序重建的逻辑起点[J].黑龙江教育, 2008 (7) .

公共秩序保留制度在我国的运用 篇3

关键词:公共秩序保留;外国法;法律适用

公共秩序保留作为国际私法中一项古老的制度,在外国法的适用和排除问题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犹如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具有维护法院地国立法管辖权的"安全阀"作用;另一方面,对该制度的过度适用会使法律选择的过程变得愈发的不稳定。所以,针对我国的特殊国情,如何合理地适用公共秩序保留制度,成为国际私法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共同面对的课题。

一、公共秩序保留的含义

公共秩序保留在英美法中称为"公共政策",在大陆法中称为"公共秩序"或"保留条款"或"排除条款",它是指一国法院依冲突规范应该适用外国法时,或者依法应该承认与执行外国法院判决或仲裁裁决时,或者依法应该提供司法协助时,因这种适用、承认与执行或者提供司法协助会与法院地国的重大利益、基本政策、法律的基本原则或道德的基本观念相抵触而有权排除和拒绝的保留制度。[1]

体现在法律中的公共秩序保留条款,一般归结为:如果外国法的适用或外国诉讼程序的法律效力的承认或外国司法判决或外国法院管辖的承认,会违反内国的公共政策,就不适用这种本可适用的外国实体法或诉讼法,也不承认该外国民事诉讼程序的法律效力和外国司法判决或外国法院的管辖权。[2]

二、我国立法对公共秩序保留的肯定

(一)《民法通则》的规定

1986年《民法通则》的第8章对"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作了专门的规定,该法第150条规定:"依照本章规定适用外国法律或者国际惯例的,不得违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公共利益。"这是从法律适用的角度对公共秩序保留所作的规定。可见,《民法通则》中的公共秩序保留条款也没有使用"公共秩序"这样的措辞。较之其他国家的同类法律条文,《民法通则》中的公共秩序保留条款的对象不仅是依照我国冲突规范本应适用而与我国社会公共利益相违背的外国法律,并且还包括那些与我国社会公共利益相违背的国际惯例。这可以说是我国公共秩序保留条款的独特之处。

(二)《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规定

2010年《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5条规定:"外国法律的适用将损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公共利益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可见,该法中的公共秩序保留条款也没有使用"公共秩序"这样的措辞。此外,这一条款在立法方式上采取的是直接限制的立法方式,并在立法标准上采取的是客观说标准中的结果说标准,且在适用公共秩序保留排除本应适用的外国法后采取代之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做法。[3]

三、我国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缺陷及其改进建议

(一)我国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缺陷

1.公共秩序保留的对象存在问题

我国公共秩序保留排除的对象不仅包括外国法,还包括国际惯例。根据我国《海商法》第276条、《航空法》第190条和《民法通则》第150条,说明如果适用国际惯例与我国的公共秩序相违背,则予以排除适用。这种规定并不因《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颁布而失效。这种规定也是我国所特有的,在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国际私法的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公共秩序保留所排除的对象都不包括国际惯例。我国的做法与国际社会的普遍做法不符,这会影响我国的对外经济交往和民商事交流,从而使我国难以取信与于国际社会。

2.排除外国法后的法律适用存在问题

在依公共秩序保留排除本应适用的外国法后,法院面临着一个重新选择准据法的问题。但是以前我国法律中所有的公共秩序保留条款对于排除本应适用的外国法后的法律选择问题都没有作出规定,不过我国2010年颁布的《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填补了这个空白,该法第五条规定在排除本应适用的外国法后应"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而这种不区分具体情况就一律适用我国法律的规定欠妥,其理由在于如果根据冲突规范规定案件应适用外国法为准据法,这说明我国法律并不适合审理该案件,此时在外国法被公共秩序保留条款排除后仍适用我国法律,有失妥当。

3.与国际上限制使用的趋势不符

当今国际社会普遍提倡以"明显违背法院地国的公共秩序"为公共秩序保留的适用范围。为了保证国际民商事交往的稳定和安全,顺应当今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就必须对公共秩序保留加以限制适用。然而,我国《民法通则》、《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等法律有关公共秩序保留的条款却没有"明显违背"此种限制公共秩序保留适用的措辞,这表明我国有关公共秩序的立法不仅表现出对公共秩序的适用规定过于宽泛,也表现出它不能顺应国际社会限制公共秩序保留适用的发展趋势。[4]

(二)我国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完善

1.取消国际惯例作为公共秩序保留的对象

在对外的经济贸易活动中,当事人可根据"意思自治原则"选择所适用的法律或国际惯例。当事人既然已经选择了国际惯例,那么国际惯例对当事人就具有强制力和法律约束力,不应随意以公共秩序保留为由就排除其适用,这样才能维护国际民商事交往秩序。法官如果以自由裁量的手段通过公共秩序保留排除国际惯例的效力,就会影响我国的对外经济与交流,不利于长远发展。

2.明确排除外国法适用后的法律选择

对于适用公共秩序保留条款排除外国法的使用后应选择什么法律,许多国家对此做出了规定,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规定直接适用法院地法,另一种是可以适用法院地法。个人认为可以采取"最密切联系原则",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妥善处理,必要时可以考虑适用与外国法有较密切联系的另一外国法,如果再没有与该外国法有较密切联系的另一外国法时,则可以适用本国法。这样规定可以间接限制公共秩序保留的使用,有利于国际民商事的交往。[5]

3.限制公共秩序保留的适用

由于公共秩序本身的灵活性,究竟在什么情况下才能运用,立法中不可能作出明确的硬性规定,它依赖于法官的自由裁量。但是,在各国法院的司法实践中,适用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限制越来越多,适用的机会越来越少。因此,有必要限制公共秩序保留的适用。个人认为,我国的公共秩序保留条款可以这样设计"依照本法规定应适用外国法律时,如果适用结果明显违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共秩序的,则不予适用,必要时可以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应的法律"。 [6]

参考文献:

[1]韩德培.国际私法[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140

[2]李双元.中国国际私法通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153

[3]金彭年.国际私法上的公共秩序研究[J].法学研究,1999(4):112

[4]郑海湛.公共秩序保留制度及其在我国的立法和完善[J].工作研究,2006(5):26

[5]楚风华.论中国公共秩序保留制度及其完善[J].社科纵横,2006(7):79

[6]马德才.国际私法中的公共秩序研究[M]. 北京: 法律出版社, 2010.80

社会秩序维持主要靠道德还是法律 篇4

道德更重要开头语

法律重在禁止,是对那些无益性做法的制止;道德重在提倡,是对有益性做法的肯定。人的根本特点是追求。社会不能只有强制而没有追求,只有禁止而没有提倡,只有限制而没有理想。社会需要的不是更多的制止,而是更多的追求。

一、什么是道德

道德是指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动规范的总和。

道德是法律之母,法律来源于道德。没有道德的法律是空荡荡的法律,没有道德支持的法律是没有人心的法律。没有道德基础的法律,是一种“恶法”,是无法获得人们的尊重和自觉遵守的。

首先道德对社会秩序的调整相较法律更广泛,更具持久性。道德深刻反映了人性对价值合理性的追求,并渗透到政治、文化、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的农民兄弟,他们无法读懂那些晦涩深奥的法律条文,但他们却靠着祖祖辈辈世代相传道德约束着自己的行为。原始社会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法律,只有道德规范或宗教禁忌。道德是维系一个社会的最基本的规范体系,没有道德规范,整个社会就会分崩离析。

其次道德使人自律,修身,行善从而又根本上消除不安定因素维持社会秩序。对于国家工作人员而言,培养和树立良好的的个人道德和职业道德,是其正确执法和司法的先决条件,对于公民个人而言,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自觉地遵守法律,严格约束自己言行举止,做文明合格公民。无德之人怎能执好政呢?无德之人怎能执好法呢?道德不倡,执政与执法都会出现更多的问题。德高望重,权力才有分量。

其三,道德教导人向善,法律仅仅起到威慑和惩罚的作用。如何使一个犯罪分子改过自新重新回归社会,重新贡献社会,这还需要道德的教化与熏陶。道德促进人的不断自我完善,使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促使人与社会和谐发展。

二、为什么要道德

道德就是要告诉人们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什么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习近平同志指出: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这就是道德。

1道德是公正的法官。道德评价是一种巨大的社会力量和人们内在的意志力量。道德是人以“善”“恶”来评价社会现象来把握现实世界的一种方式。

2道德是社会矛盾的调节器。人生活在社会中总要和自己的同类发生这样那样的关系,因此,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各种矛盾,这就需要通过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内心信念等特有形式,以自己的善恶标准去调节社会上人们的行为,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使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臻于完善与和谐。

3道德是催人奋进的引路人。它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意识、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树立正确的义务、荣誉、正义和幸福等观念,使受教育者成为道德纯洁、理想高尚的人。

4道德是引导人们追求至善的良师。它教导人们认识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应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教导人们正确地认识社会道德生活的规律和原则,从而正确地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和规范自己行为。

三、道德面临的问题

我国正面临社会加速转型的关键期,道德呈现出“感天动地”与“触目惊心”或大善与大恶并存的两极状态。既有“范跑跑”,也有不断涌现的“中国好人”、道德模范;既有遍地开花的志愿服务活动,也有趁灾打劫、良心泯灭的恶徒;既有层出不穷的“最美”人物,也有时而遭遇的“最糟”事件。总而言之,对中国道德现状的分析评价要基于中国目前社会发展的特殊阶段、时代背景和社会基本结构的深层转型,非如此不能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简单地说“不行”,或者武断地做出好与坏判断都不能使人信服,也是不负责任的。现在很多人都在指责,环境污染严重、官员贪污腐败、社会贫富差距大、社会不公等等,都在讨论社会的“道德滑坡”,人际的道德冷漠,仿佛道德已然离我们生活远去,甚至一去不复返。这样的判断是不对的。试想,西方社会用了三百多年才完成的现代社会转型,中国只用了百余年,而且我们真正认真实施现代化社会转型的时间仅仅是短短儿十年,这是一种何等急剧的社会变革?无论“道德滑坡”还是“道德爬坡”,人们都不难找到显著的例证。然而,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历史的、动态的、辩证而全面的道德透视,以洞穿中国现代社会转型期所出现的纷繁复杂的道德文化现象,如此就不难理解今日中国社会出现“感动与疼痛交织,忧虑与希望同在,主流进步与问题突出并存”的道德真实。

一些人口袋满了,但是脑袋还是空的;有的物质的温饱解决了,但是精神的温饱还早得很。有的思想空虚、精神迷失,有的价值错乱、道德沦丧,有的心为物役,成为物的奴隶。

这是拜金主义:各种“炫富”、“炫豪车”、“炫名牌”现象层出不穷。傍大款、攀富贵、结交“富二代”、“官二代”和“土豪”成为屡见不鲜。他们恨不得自己会点金术:点什么都能变成黄金。

这是奢靡之风:一些富豪、“土豪”挥金如土,沉溺于吃、喝、嫖、赌、毒,迷恋“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一些地方以发展经济为名,发展“性都”、“浴都”、“爱都”,助长黄、赌、毒的盛行。他们恨不得自己能当皇帝:全世界都来为我所用。

中国有句老话:“广厦千间,夜眠七尺,良田万亩,日食三餐”。如果满脑子都是权力、金钱、美色,必然忙于算计、疲于奔命,甚至铤而走险,最终必然误入歧途、亵渎生命。

纵观世界那些贪欲无度,在权力、金钱、美色等漩涡中不能自拔的人,不管前面的成绩多么辉煌,最终都必然落得身败名裂的可悲下场。

以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道德,就是我们的指路明灯。有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轨迹和生活方式。这就好比“钙”:它是人体所必需的特殊元素,缺少“钙”人就会得软骨病。核心价值观就是我们每个人精神上的‘钙’,缺少核心价值观,精神上就会‘缺钙’,精神上就会得‘软骨病’。

这也好比手机和电脑,不仅需要硬件,更需要软件,因为它让手机电 脑变得越来越美。核心价值观就是人的CPU操作系统,手机和电脑不安装它,就会变成一堆无用的废物;人要是不安装它,就会变成一群可怕的动物。所以,这就迫切需要我们用道德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明辨美丑,不断增强我们软实力的影响力。

四、我们应该怎么办

这正如习近平同志强调指出的: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

“诊断病根是治疗疾病的第一步,我们要对道德建设有信心。首先,法治秩序建设和道德文化建设要齐头并进;其次,特殊群体(尤其官员群体、知识分子群体等)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公共示范和社会引领作用;最后,每个人都应努力成为有道德的人。

我们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四德”建设,倡导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五种行为,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人教身边人的形式,广为传播身边先进人物的优秀事迹和崇高品质,使每一次活动都成为触及群众心灵、转化群众言行的催化剂,共同传递道德力量,营造“讲道德,做好人”的浓厚氛围。

在《西游记》里,太上老君的“三味真火”,炼出了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同样,道德经过了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这“三味真火”的长期凝练,就能炼出我们的火眼金睛。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能够让他看清什么是妖魔鬼怪;我们的核心价值观,能够让我们看清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

1明大德,就是要追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习近平同志这句朴实的话语,告诉我们这样一个深刻道理: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只有国家富强、民族兴旺,个人才有可能安全和幸福。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充满灾难、落后挨打的悲惨屈辱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外来侵略、实现民族独立的伟大斗争史。旧中国:有如一盘散沙,四分五裂,老百姓只能任人宰割、任人奴役。

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祖国山河破碎、战乱不已,人民饥寒交迫、备 受奴役的历史,也就从根本上结束了少数人压迫多数人、少数人剥削多数人的历史,中国人民的面貌从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

因此,明大德,历来是社会发展的首要问题,也是道德建设的首要问题。国家有了价值目标,国家发展才会有灵魂,社会前进才会有方向,人民幸福才会有指望。

2守公德,就是要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庄严宣告自己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正因为这样,我们党才被称为是为民造福的党,给黑暗的中国带来了光明,给苦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希望,成为引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坚强领导核心。

3严私德,就是要追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雷锋以帮助别人为快乐,以奉献社会为幸福。他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他是这样说的,他也是这样做的。当代雷锋传人郭明义的情怀,用他的话说就是:“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每做一件好事,就有一股幸福感涌上心头。”

孔繁森把藏族人民的幸福看成是自己的幸福。他说: “一个人,爱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就是爱人民”。

总而言之,时代前进需要健康向上的道德风尚来引领,社会发展需要道德楷模的力量来推动。

让文明之花绽放芳菲校园,让道德之光奏响青春旋律。谢谢大家。法律辩论要点法律更重要的开头语

法律与道德是调解社会关系的两种不同的手段。法律与道德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不可分离,道德强调人类的道德理念铸化为法律,法律强调法律内化为人们的品质、道德。就像左右手的关系。即便左右手,我们不也得考虑哪只手更常用吗?正常的来讲:法律是右手,道德是左手。毒奶粉、毒大米、毒猪肉等事件早已让国人对舌尖上的安全心有余悸。对于诸如此类的不义恶行,幻想通过提高国民的道德素养来杜绝之是此路不通。不义之举源自行为人的道德低下和他身临其中的利益机制的调整方向。

利益的调整最终依靠的是法律。法律是最好的、最适格的利益机制的调节器。

一项被道德谴责的恶行,来源于“见利忘义”,为了利益而导致“忘义”的恶行,就说明了利益机制的调整方向是错误的。如果发生了这种错误方向,“不义”能够带来更大的利益,我们就不能阻止劣币逐出良币、欺骗取代诚实、有毒食品而不是安全食品充斥着市场。

假如我们矫正了方向,使“无义有利”寸步难行,“有义有利”大行其道,行为的义与不义并不取决于个人的道德素养,而是利益机制的调整方向。

法律是道德准则的底线,如果连底线都失守了,还谈什么道德。没法律,道德必沦丧,没道德,有法律,法律必能塑造道德。

一、什么是法律

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

社会主义国家的法律由人民而立,并保护人民的利益。这是社会主义社会法律的基本精神。法律的基本精神既体现了国家性质,也反映了社会矛盾。社会主义国家的法律应该由人民来制定,社会主义国家的法律应该被人民所掌握。如此才可确保国家性质的纯粹性,调和社会矛盾的有效性。

法律主要是以法律条文的形式明确告知人们,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违法者将要受到怎样的制裁等。这一作用主要是通过立法和普法工作来实现的。

二、为什么要法律

法治是加强社会管理、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适应我国形成多元利益格局和进入社会矛盾凸显期的迫切需要,加强社会管理、建设和谐社会已成为共识。法律是社会的普遍行为准则,是协调不同利益的最好调节器,也是实现公平正义、社会和谐的有力保障。

改革与发展,始终是我们的主题。无论是政治体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还是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等,都离不开法治的作用。

1明示作用。法律的明示作用主要是以法律条文的形式明确告知人们,什么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违法者将要受到怎样的制裁等。这一作用主要是通过立法和普法工作来实现的。法律所具有的明示作用是实现知法和守法的基本前提。

2扭转作用。扭转社会风气、净化人们的心灵、净化社会环境的社会性效益。理顺、改善和稳定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提高整个社会运行的效率和文明程度。作为一个真正的法制社会则是一个高度秩序、高度稳定、高度效率、高度文明的社会。这也是法制的最终目的和最根本性的作用。

3矫正作用。这一作用主要是通过法律的强制执行力来机械地校正社会行为中所出现的一些偏离了法律轨道的不法行为,使之回归到正常的法律轨道。像法律所对的一些触犯了法律的违法犯罪分子所进行的强制性的法律改造,使之违法行为得到了强制性的矫正。

4预防作用。对于法律的预防作用主要是通过法律的明示作用和执法的效力以及对违法行为进行惩治力度的大小来实现的。法律的明示作用可以使人们知晓法律而明辨是非,即在人们的日常行为中,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绝对禁止的,触犯了法律应受到的法律制裁是什么,违法后能不能变通,变通的可能性有多少等等。

5最终作用。法律在社会系统中居于最高的地位并具有最高的权威,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法治强调的是“法律至上”的思想。法治思想的根源是民主,人民主权,是人民通过立法创造了法,法律旨在保护公民的自由。

三、法律面临的问题

在传统中国法人治精神的哲学基础问题上,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性善论,一种是性恶论。

前者的推论是,传统中国的政治制度的存亡取决于人心,其结果是道德的政治化和政治的道德化;这种理论和实践植根于中国古代哲学之中,这种哲学相信,人只要发掘内心,就可以找到善的源泉,从而达到道德上的完美境界,这种道德完善同时又是做一个称职的统治者的先决条件,这与西方政治学传统中的性恶论恰成对照。

后者的推论一般是,先秦法家既不相信人性本善,更不相信礼教道德可以收到改善人性而天下大治的功效;法家以为人性是恶的,所以现实中的人总是贪生怕死、趋利避害,因此为维持社会秩序必须对人性加以利用,表现在政治态度上应该取法而排礼,具体到刑事政策上便是以恶制恶、以杀去杀、刑期无期的重刑主义,而刑只可由君主一人来制定和掌握,这就必然会导致绝对的专制主义和人治法律的产生。

性恶论的法家由于将权力的至上性、唯一合法性赋予了君主,使君主成为国家的象征,甚至可以是强制方本身,皇帝的言行就是法律,因此,违法就是背叛皇帝、背叛国家,于是必施重罚。皇帝可对全体臣民施用法律,唯独他自己可以免除法律的监督制约,这样,皇权成了绝对的、不可替代的强制力,法权只是这种强制力的表现和延伸。当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依然存在;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执法司法问题还比较突出;一些公职人员滥用职权、失职渎职、执法犯法甚至徇私枉法严重损害国家法制权威;公民包括一些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当前在权力运行和行使方面还存在不少突出问题。有的领导干部权力观扭曲,搞特殊化,享受做官当老爷的“尊荣”;有的把权力变成牟取个人或少数人私利的工具,搞权钱交易;有的权力过分集中,随意性很大;等等。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保证权力正确行使,必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要建立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把笼子扎得紧一点,严防“牛栏关猫”,使权力运行守边界、有约束、受监督。

在中国这样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要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长治久安,最根本的还是要靠法治。法治建设推进得越持久、越深入,其成效就会成倍放大。

四、我们应该怎么办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这三者中,党的领导是实现依法治国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障。没有党的领导,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人民当家作主,也不可能实现建设法治国家的目标。但党的领导又必须是依照法律来治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领导,而不是法律之外,更不是法律之上的领导。依法执政、依法治国,都要求我们依据法律来建设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依据法律规则和法治原则治国理政,依法保护人民群众的权益。具体就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法律作用的大小,主要是由立法质量,普法质量和执法效力的大小所决定的。

在立法上,必须在明确是非的法律界线的界定上,一定要做到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绝不能在合法与非法的行为界线的划分上出现一些莫凌两可,含糊不清的表述。

在普法上,对于每一部法律都要做到人人皆知,不留死角。只有知法才能使法律的明示作用,法律的预防作用才能得到更好地体现。知法是守法的前提,立法是知法的前提。在执法上,对于任何一部法律,不管它制定的多么明确、严密和严厉,普法工作做得多么的广泛而深入人心,如果出现执法不严,对违法者惩处不利(不及时不严厉),再严厉的法律也会成为了一纸空文的,形同虚设,没有任何意义可言的。

浅析公共秩序保留制度法律 篇5

同时社会控制理论、心理分析理论(psychoanalysis)、以及差异交往理论(differential association theory)在犯罪行为的研究方面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国的《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年鉴》,对青少年犯罪情况进行了规定、阐释和研究。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指出:预防未成年犯罪应结合未成年人不同年龄的生理、心理特点,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心理矫治以预防犯罪的对策。

青少年犯罪动机的分析

公共秩序维护员奖罚制度 篇6

为了激励公司每一位职员切实做好本职工作,使公司的各项经营管理活动顺利进行,保证《工作目标责任书》的顺利实施,现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1凡迟到、早退或无故离开岗位10分钟者,每次扣2分。2无故旷工半天者扣3分,旷工一天者扣5分,连续旷工2天以上(含2天)者扣30分,情节严重的另行处理。

3公司领导到小区检查工作时,不敬礼者扣1分。情节严重者扣5分。

4用公司的办公电话为个人联系业务或办私事者,除承担本话机当月话费外,另扣1分

5居住在五楼以下的员工,上下使用电梯、或不节约用水、用电,人走不关灯者,每次扣2分。

6凡请事假未经主任批准者,视为无故旷工处理。凡请事假者扣除当天工资。

7凡请病假者,须凭四大医院证明(即海南省人民医院、海口市人民医院、海医附属医院、海南省中医院)。凡请病假当月累计3天以内者,扣除本人当天工资的一半,4天以上者,扣除当天工资(因公受伤者除外)

8当班时着装不齐,仪表不正,不佩证上岗,留长发、胡子、穿拖鞋或背心者,每次扣2分。

9当班睡觉及无故离岗、脱岗超10分钟者,扣10分。

10言语举止文明,汽车进、出岗亭时不立正敬礼,或让汽车从进口开出、从出口开进者,每次扣1分。情节严重者另行处理。11保安岗亭内有果皮、纸屑,或有散发广告传单的人员进入小区而末制止者,扣当班人员1分。

12、在工作场地下棋、打牌、玩麻将、喝酒、抽烟、吃东西、吹牛等,每次扣3分。情节严重者另行处理。

13不按时交接班、或不做好记录者,每次扣2分。

14发生紧急异常情况,不采取拖和及时报告者,每次扣3分,情节严重者另行处理。

15因工作失职而造成物品被盗、或发生水灾者,除承担经济和法律责任外,另扣10分。

16不做好来方访登记工作,漏记、错记,每次扣1分。

17无故不参加公司或管理处例会者, 每次扣2分,连续二次不参加例会者扣5分。

18私自带外来人员进入水泵房、配电房或电梯机房者,每次扣2分。

19住户搬迁时未交费而放行者,所造成有经济损失由当班者承担。

20不作好车辆出入记录,或车辆开出小区时不收回登记卡者,扣10分,并承担所造成的全部损失。特殊情况要立即报告。

21当班时不按时开关小区道路、走道、值班室、车库等照明灯者,每次扣1分(晚7点开,早6时关)

22同事内如有打架、吵架或互相诋毁,影响不良的扣5分。情节严重,或造成恶劣影响的另行处理。

23未经公司领导同意私自对外签字者,扣10分,造成经济损失的要赔偿,情节严重的要追究其责任。

24如休息(假)期间,因发生紧急情况经召唤不按时归队者扣5分(不可抗拒因素除外)。

25无故不参加业务知识和队列培训者,扣5分,迟到者,扣3分。26被住户投诉属实扣1分。情节严重者另行处理。

27因工作认真负责,任劳任怨、成绩突出被公司通报表扬者,每次奖3分。

28勇于同坏人坏事做斗争者,每次奖5分。特别突出者,另行嘉奖。

29发现或举报人偷水偷电者,奖3分。特别突出者,另行嘉奖。30有其它突出表现者另行奖励。

本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公司有权对所发生的情节再另行处理。为了便于操作、原则上采取与工资挂钩的方式,每奖罚一分以10元人民币计

公共秩序道德论文 篇7

公共秩序保留制度 (reservation of public order) 在英美法中称“公共政策” (public policy) , 在大陆法中称“公共秩序”、“保留条款”、或者“排除条款”, 其是指一国法院依据冲突规范本应适用外国法时, 因其适用会与法院地的重大利益、基本政策、法律的基本原则或者道德的基本观念相抵触而排除其适用的一种制度。[1]

法律规避 (evasion of law) 或称欺诈设立联结点 (fraudulent creation of points of contact) , 它是指涉外民事法律关系的当事人为利用某一种冲突规范, 故意制造某种连接点, 以避开本应适用的法律, 从而使对自己有利的法律得以适用的一种逃法或脱法行为。[2]一般来说, 在实践中, 大多数国家都认为法律规避是非法的, 不承认其效力。构成法律规避, 应具备下列要件:当事人主观上必须有规避法律的故意;被当事人规避的法律必须是内国冲突规范所援引应当适用的某国实体法, 而且是有关强行性或禁止性法规而非任意性法规;法律规避必须是通过改变构成冲突规范连结点的具体事实来实现的;法律规避必须是既遂的, 即在客观上已形成了法律规避的事实, 当事人所希望的那个实体法得到适用, 当事人的目的已达到。

1 公共秩序保留和法律规避无效的联系

公共秩序保留和禁止法律规避都是在经冲突规范指引下本该适用外国法的情况下, 而适用内国法的情形, 二者之间存在以下联系:

1.1 目的上有同一性:

无论是公共秩序保留还是法律规避的禁止, 在设置上, 都是为了排除外国法的适用, 从而扩大内国法的适用条件和效力范围, 有利于保护本国利益和本国当事人的利益。

1.2 法理上有相似性:

国际私法的制定很重要的是考虑本国法和外国法如何适用的问题, 实质是法律价值的冲突与整合, 包括秩序与自由、稳定与效率、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间的权衡, 国内交易习惯与国际交往要求的协调甚至是妥协, 而最终决定法律的适用, 所以是否适用外国法、如何适用外国法背后所蕴藏的是法律价值问题, 即法理问题。在排斥法律规避的适用时, 所考虑的也是因为当事人规避法律, 造成准据法的适用与国内的强行法、禁止性规范相抵触, 从而对内国的公共秩序带来不好的影响, 故法律规避无效, 从保护内国的公共秩序的角度来说, 二者之间有着相似性。

2 公共秩序保留与法律规避无效的区别

有学说认为, 法律规避是公共秩序保留的必然结果, 还有学说认为, 公共秩序保留依附于法律规避而存在, 两种学者均认为两者之间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我认为公共秩序保留与法律规避无效虽然存在某种相似和共通的地方, 但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不存在依附与包含的关系, 二是独立存在的两种制度设计承担着不同的国际私法调整方法上的“使命”。二者区别主要表现在:

2.1 二者产生的原因不同:

公共秩序保留所排除适用的外国法, 是根据确定客观的法律事实和与冲突规范中的“范围”相适应的条件, 依照连接点的指引而指向的准据法, 与当事人的主观意志无关;而法律规避无效的产生, 是因为当事人为了达到对自己有利的结果, 而通过一定的行为改变本应适用的连接点, 而适用其他的准据法, 对外国的适用是因为当事人主观的脱法意志造成的, 是当事人违背诚实信用原则和欺诈行为的造成的。

2.2 二者的法律意义和性质不同:

这里所提到的法律性质是指排斥外国法的适用上不同的内涵。公共秩序保留, 是内国的司法机关对某些外国条款在法院地国效力之否定, 它所针对的对象是外国法中的某法律规范;而法律规避无效, 是针对当事人规避法律而造成适用外国法的行为, 其所否认的是当事人人行为的效力, 并没有否认外国法律规范在内国的效力。所以, 公共秩序保留强调的是内国的法律机关针对外国法效力的否认, 而法律规避无效侧重的是对当事人脱法行为的否定, 法律意义是不同的, 一个针对的是立法本身, 一个针对的是违法行为。

2.3 二者对当事人的法律后果不同:

在公共秩序保留的情况下, 法院依据国内法审理涉外民商事纠纷, 除了所依据的法律不同外, 当事人不会因为公共秩序保留而承担不利的评价, 也就是说公共秩序保留不是确定当事人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事实, 这是因为公共秩序保留的适用对当事人的不可归责性与归因性[3];而发生法律规避无效时, 当事人为了脱法而改变连接点, 企图摆脱强行性和禁止性法律约束的这中行为, 要遭受法律的否定性评价, 并且会因为这中行为违反了法律禁止性条款而受到惩罚。

2.4 二者的适用范围不同:

公共秩序保留所保留的是外国法与内国公共秩序相冲突的这一部分内容;而法律规避无效, 无效部分不仅包括与内国法中公共秩序相冲突的部分, 还包括内国公法上的义务、禁止性规范, 甚至有些对外国强行性规范的规避也是无效的, 因此法律规避无效的范围要广于公共秩序保留。

2.5 国际上对二者的态度不同:

公共秩序虽然在国际私法中有着一定的生命力, 在不少国家的国际私法规范中能够找到它的存在, 但是大多数国家对公共秩序报否定态度, 因为当一国因公共秩序保留而宣告某规范无效时, 意味着该规范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善良风俗、不利于公共秩序的稳定, 这对遭否定的国家来说是一种羞辱, 说明它的法律文明程度不够, 这是大多数国家所不能接受的, 因此公共秩序保留有着某种“不受欢迎的色彩”[4];而法律规避则是各国所普遍接受和认同的, 当事人通过改变连接点而脱法, 法院主张该行为无效并不针对准据法所在国, 而是当事人的行为, 因此不伤及外国法的, 各国普遍能够接受和认同。

小结

基于以上分析, 公共秩序保留与法律规避无论是在适用条件上、范围上, 还是所针对的国际私法适用的对象上以及调整方法上都有着较大的差别, 从而决定了它们在国际私法中扮演着的不同的角色和完成的不同的“使命”, 应该将二者区别看待, 区分研究。

摘要:公共秩序保留和法律规避是国际私法在适用冲突规范时两种重要的制度, 都起着一定的扩大内国法律适用, 保护本国利益的功能, 但二者亦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如何看待公共秩序保留和法律规避的关系, 如何确定二者在法律上的定位, 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公共秩序保留,法律规避,法律适用

参考文献

[1]韩德培.国际私法新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7.54.

[2]韩德培.国际私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3]刘欣燕.公共秩序保留制度再探讨[J].法大成人教育2000, (5) .

公共秩序道德论文 篇8

[关键词]公共秩序保留;国际私法;适用

一、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概述

(一)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涵义

公共秩序保留制度也称为“保留条款”,是指当一国法院根据其内国冲突规范本应适用外国法时,如果该外国法的适用将违反法院地国的公共秩序。则内国法院可以依据此理由直接限制或排除该外国法的适用。这种对外国法适用加以直接限制或排除的制度称为“公共秩序保留制度”。各国立法对此有不同表述。普通法系国家常用的是“公共政策”、“特殊政策”或“法律秩序”;大陆法系国家则分别用“善良风俗”、“法律之目的”、“法律之基本原则”或“与国家社会有重大关系之情事”。

“公共秩序”这个词有动态、静态两种含义。从静态考察,它是一个国家或社会的重大利益或法律和道德的基本准则;从动态考察,它专指国际私法中—项可以排除被指定适用的外国法的基本制度,即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简单地讲就是用静态意义上的公共秩序来排除外国法的域外效力。

(二)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作用

国际私法中的公共秩序,是体现各国政治、经济和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以及对外基本政策与社会秩序的总概括。因此,它不仅是一个法律概念,还是一个政治概念。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实质就是国家在通过冲突规范调整涉外民商事法律关系的过程中用以维护其本国利益的一种重要工具。

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法律意义在于它是作为适用外国法时的一种救济和补充手段而提出来的,对本国社会秩序起着一种“安全阀”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其一,符合主权原则,有利于国家主权的维护;其二,其含义的不确定性,使其在运用时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伸缩性;其三,对比其他限制外国法效力的识别、反致、转致以及外国法内容的查明等几项制度,公共秩序保留更直接而彻底地排斥了外国法的适用;其四,在法律上将拒绝适用外国法的责任推给了相应的外国法。

二、我国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立法与实践

(一)我国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立法构架

我国对公共秩序保留制度一贯持肯定态度。1985年颁布的《涉外经济合同法》(该法已经被1999年10月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取代)中第4条规定:“订立合同,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并不得损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公共利益。”第5条第2款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履行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勘探开发自然资源合同,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这两个条文通过合并限制的立法方式排除了外国法的适用。1999年10月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7条、第52条、第126条第2款规定了与上述的涉外经济合同法相似的内容,也是对外国法的适用起到合并限制作用。

我国《民法通则》第150条从法律适用的角度对公共秩序保留予以了规定,该条指出:“依照本章规定,适用外国法律或者国际惯例的,不得违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公共利益。”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也分别作出了与《民法通则》第150条完全一致的规定。

由上可见,我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公共秩序保留的立法,它分别从实体法、程序法和冲突法的角度,对公共秩序保留制度作了比较全面的规定;而且在公共秩序保留的适用标准方面,我国新近的几个立法均采纳了“结果说”,即认为只有在外国法的适用结果违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公共利益”时,才可以排除外国法的适用。

(二)我国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司法实践

在司法实践方面,我国法院在一系列涉外案件中运用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维护了我国的社会公共利益。例如。广州海事法院在1989年“海南省木材公司案”中,援用我国《民法通则》关于公共秩序保留的规定排除了有关跟单信用证国际惯例的适用,并依照我国《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冻结了该信用证项下的货款。又如,在“王钰育、杨洁敏离婚案”中,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在给驻阿使馆领事部的复函指出:“我国驻外使馆办理中国公民婚姻纠纷的有关事项应当执行我国法律,该分居协议不符合我国婚姻法的规定,故不能承认和协助执行。”由此可见,我国人民法院在司法实践中遇到有关司法协助请求的承认和执行可能损害我国国家、社会的重大利益和违背我国法律的基本原则的情况,只要有关的国际条约未作相反的规定,就应该承认和适用公共秩序保留条款。

三、我国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一)我国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不足

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公共秩序保留制度,在某些领域还采用了国际上先进的立法技术(如采用“结果说”作为公共秩序保留的标准),但是我国有关公共秩序保留的立法和实践仍然存在着—些缺陷和不足,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共秩序保留的对象包括了国际惯例

纵观世界其他各国的国际私法立法和司法实践,公共秩序保留所排除的内容都不包括国际惯例,但我国的立法将国际惯例也纳入了公共秩序排除的对象。如《民法通则》第150条规定:“依照本章规定适用外国法律或者国际惯例的,不能违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公共利益。”相关的规定还可见于《海商法》第276条、《民用航空法》第190条等法律中。另外,在我国司法实践中也有相关的案例。排除国际惯例的规定是基于我国市场经济建立之初,在市场规范化运作上还未能与国际接轨,因外贸单位和有关人员缺乏对国际商事惯例的了解,错误地选择国际惯例而导致损失的情况时有发生。然而,在我国对外经济交往日益扩大的情势下,如果依旧保留公共秩序对国际惯例的排除效力的规定,也势必影响到我国对外经济的发展。

2.立法用语简单、模糊,内涵不一致

我国立法用“社会公共利益”来表述公共秩序保留制度(如《民法通则》第150条、《海商法》第276条及《民用航空法》第190条的规定)。在这里,公共秩序仅涵纳“社会公共利益”,而1991年《民事诉讼法》第262条则规定:“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基本原则或者主权、安全、社会公共利益的,不予承认和执行”。根据此条款,公共秩序的内涵显然广泛得多,除了“社会公共利益”外,还包括“法律的基本原则”、“主权”、“安全”几项内容。同样属于公共秩序保留条款,但不同的立法对“公共秩序”一词的内涵作出了宽窄不一的规定,这样势必会影响人们对这些条款的理解及影响它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

3.标准不统一。规定不协调

对于公共秩序保留的适用标准,国际上存在着主观论和客观论两种不同的学说,但目前越来越多国家的立法已抛弃主观标准,而采纳了客观标准。我国国《涉外经济合同法》、《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趋向于主观说,而《民法通则》、《海商法》则采用客观

说。同一案件如果采取这两种不同的学说就会得到不同的处理结果,而这种不同的结果出自—个国家的法律,这就说明相关的法律规定不够协调。

(二)我国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完善建议

1.提倡与国际惯例接轨

我国鼓励对外经济合作,提倡“与国际惯例接轨”。在涉外经贸活动中,当事人可以依“意思自治原则”选择交易适用的法律或国际惯例。如果立法或司法实践允许法官以自由裁量的手段借公共秩序条款排除国际惯例的效力,势必会造成国际社会中某些商人悸于与我国的民事主体进行涉外交易,进而影响我国对外民商事的交流。

提倡与国际惯例接轨,能维护国际民商事交往的秩序,从长远或整体利益来看仍是可取的,符合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2.排除本应适用的外国法后,在规定“必要时可代之以我国的法律”的同时,也要对其适用加以限制

笔者认为,我国在完善公共秩序保留制度时,排除了本应适用的外国法后,既要考虑适用我国的法律,又要限制其滥用,例如,可以规定:如果案件和当事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法律有更加密切的联系时,应当适用该国家或地区的法律。

3.在民法典中设立专门一章来规定有关国际私法的规则

在国际私法规则这一章中,我们可以专门规定公共秩序保留制度,而在其他单行的民商事立法中不再规定该制度。这样在需要运用公共秩序保留制度时,可以直接援引基本法中的公共秩序保留条款,从而避免立法的重复。但是在制定该制度时应遵循以下规则:首先,我们必须保证各个部门法之间的统一协调;其次,避免立法语言的简单、模糊和内涵不一致;再次,保证立法内容的完整性,避免立法上的“真空”;最后,我国公共秩序保留制度应当与世界其他各国逐步缩小公共秩序保留的范围相一致。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建议,可以在立法中对我国的公共秩序保留制度作出如下规定:“外国法的适用,如其违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共秩序、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的国际条约所承担的条约义务或者国际公认的公平正义原则,则不予适用,可以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相关法律;但如果该案件和当事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有更加密切的联系时应当适用该国或者该,地区的法律。”

总之,随着国际私法本身日益“国际”化,公共秩序保留作为传统的国际私法上的一项重要制度也必然会走向国际化。各国可以通过明示或默示的同意在国际范围内对公共秩序的标准、内容、范围作出内涵相对一致的规定,使国际私法上的公共秩序升华为国际公共秩序。当然,各国间经济、文化、历史、法制的差异不是短期内可以消除的,希冀各国形成完全统一的标准也并非易事,这是—个渐近的过程,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韩德培,国际私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41

[2]黄进_国际私法上的公共秩序问题[J],武汉大学学报1991,(6):54

[3]李健男,吕国民,对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反思与展望[J],1996(4):17-21

[4]同上注3

上一篇:机关安全生产工作制度下一篇:五星级酒店服务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