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育反思

2024-06-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道德教育反思(精选9篇)

道德教育反思 篇1

母绍明

本学期的十月份月假,班里一位学生带着自己所有的行李,利用放假回家的机会,悄然离开了班级,直到开学的时候,学生没有到校,联系家长我才知道学生辍学不读了,这样的消息对于我这个班主任,科任教师,甚至于全班的学生都无疑是当头一棒。

我询问孩子离开的理由,他很冷漠的说了一句:母老师,我孤独。一句冷淡的话,让我培感巨大的惭愧。

该生初一到班,来自碧口,从一年级起就失去了父爱,母亲不懂得怎样教育孩子,学生成绩很差,不善于言辞,生活自理能力也不行。来到寄宿学校,面对这么多的弱点一下暴露出来,学生的压力可想而知,他的内心深处充满了自卑感。初一的时候,我经常还利用周末的时候,带他们出去走一走,玩一玩,经常鼓励他学习,学生的状态和情绪还不错,但一年半下来,发生这样的状况,我对自己及科任教师的教育工作作出了如下的反思,希望警钟长鸣,不在发生这样的教育悲剧。

1、学生的发展不是一锉而就地,对该生的教育和关怀没有持续跟进,给学生造成的教育落差很大,说得明确一点,教育还缺乏耐心和爱心。

2、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给予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要求的多,交给的方式方法很少,没有俯下身来,给学生在学习上进行手把手的帮扶,学生和教师的心理距离越来越大。

3、班主任没有帮助学生协调好同学关系,学生缺乏伙伴,感到孤独。

4、目前学校托管的大环境差,学生没有温暖感,而班主任也没有把这项工作坚持下去,导致学生感觉关在学校象监狱,缺乏温暖,心灵寂寞。

5、对这一类学生的教育还缺乏教育手段,没有真正的触及学生的灵魂,学生没有产生心理共鸣,对学生的家庭环境了解不够深刻,缺乏教育的有效资源。

道德教育反思 篇2

关键词:教育的目的,教育的对象,教育的效果,教学观念,新型教学模式

一、教育的目的和教育的对象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什么?我认为最根本的目的就是提高人的素质, 使人身心两健康, 并使之逐步走向完善。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 同时又是具有复杂思想感情和个性的人, 因此, 人的教育应是一种最艰难繁复的艺术。

因为人有思想、感情、个性, 所以教育的效果和目的不能也不可能全由施教者决定, 必须加强对施教对象的研究。然后因势利导, 因材施教。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 不仅要加强教学内容的研究, 更要加强对受教育者的关注和研究, 那种仅从主观愿望出发的做法是远远不够的。相反, 倒有可能好心办坏事。纵观现实教育, 这种情况还少吗?为什么我们的苦心、好心, 学生不能理解?因为我们根本就没有真正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根本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 需要什么。一句话, 我们目前的教育太功利, 那就是升学、升学、升学, 好像唯有升学, 才是一个学生的成功, 才是一个学校的成功, 也才是我们教育的成功。至于我们的教育对象, 他们需要什么, 怎么想, 全然不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所应该关心的, 所能够关心的。这不能不说是我们教育的失败和悲哀。作为教育的整体的另一半———学生, 在教育的过程中只需要接受, 只需要被管理, 似乎从来没有人问他们需要些什么, 想要些什么, 他们只有受管制、受教育的份。这种长期的压抑 (没有节假日、没有星期天) 和无人理解的处境, 怎能不使他们心理扭曲?他们又怎么能听你的话, 接受你所传的道、你所授的业?是的, 你长期不理解他们、不尊重他们, 甚至压制他们, 他们为什么一定要理解你、接受你?我们不是说, 理解是相互的吗?事实上, 你不理解他们、不尊重他们, 即使你讲的句句是真理, 他们也未必能听得进去。如果我们一味只从我们作为教育者的主观愿望出发, 一味地多讲、多练、多批、多改, 一味地去补课, 去挤压学生, 让学生毫无自由的空间, 而只是想着提高教学质量, 提高升学率。那么, 我们倒很可能事与愿违, 使教育的根本目的出现很大的偏差, 即不但不能提高个人素质, 使人走向完善, 恐怕倒可能出现更多的马加爵。这种只问动机不问效果的做法是绝对有害的。换一个角度想一想, 一个人要提高素质并不断走向完善, 难道只需多学一点生硬的死知识吗?难道多学一点死知识比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发展更重要吗?在应试教育的桎梏下, 似乎大家只需要闭门死学, 学死, 哪还能希望学生们放开手脚, 开阔思维, 发挥什么创造力和想象力呢?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因此, 希望我们那些还有良知的教育家们将来不要抱怨我们的学生太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

我多么希望我们的教育能放开一些手脚, 让我们老师和学生能够劳逸结合, 既有工作、学习的时间, 也有一些休息、娱乐的时间, 过一点正常人的生活。试想, 我们作为成年人, 一周工作五天, 每天工作八小时, 尚且都需要休息, 我们有什么理由, 让一个身心尚处在发展中的孩子一天学习十几个小时, 而且几乎没有节假日和星期天?纵然, 我们教出了一些能考上大学甚至能考上名牌大学的学生, 但那就能说明我们的教育是成功的吗?我以为成功的教育应该表现为:除了教给人知识与技能以外, 更应该教会人怎样做人, 怎样学习, 怎样工作和生活, 使他们在走上工作岗位、进入社会以后, 既能胜任本职工作, 又能和谐地融入集体和社会。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 就是:走出家门能让家长放心, 走出校门能让老师放心。可我们的现实教育情况却很不让人乐观。很多学生除了会学习 (被逼迫的) 以外, 生活能力很差, 甚至缺少必要的自理能力。他们总是过着一种“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的生活。这能怪我们学生的能力低下吗?不!由于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学习上的压力, 使他们根本没有时间或机会去学习必要的生活技能。还有一部分学生, 由于长期的压制性管理, 他们已产生了严重的逆反心理, 他们不但丧失了天生的求知欲, 甚至厌弃学习, 视学习为苦役。在家长和老师的高压下苦度时光。这样的情况还少吗?为什么我们的学生逃学上网, 抽烟、打架、谈恋爱, 为什么出现了那么多所谓的问题学生?我以为那是他们在释放压力、宣泄自己的不满。作为教育工作者, 我们研究过他们、为他们着想过吗?我觉得至少我们做得还很不够。

三、改变现状的做法

首先要放弃那种急功近利、拔苗助长的做法, 那就是充分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和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解开束缚他们手脚的绳索, 放开施加在他们身上的压力, 让他们过一种劳逸结合的正常人生活。真正让孩子们有时间去接触自然与社会, 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 享受一下温暖的阳光, 使他们的身心得以真正地舒展。使他们在接触自然与社会中学习更多书本上所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 同时也印证他们在书本上所学的知识。人们常说, 实践出真知, 我们为什么不能让学生去理论联系实际, 在实践中获得更多的真知呢?这也许是他们所迫切需要的。

其次, 我们要改变我们陈旧的教育教学观念, 树立起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观。引领学生认识到, 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体, 由老师“要我学”变为学生自己“我要学”, 即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 参与到课堂上来, 开动脑筋, 集思广益, 让学生动起来, 形成教师引导、学生动手动脑, 大家共同参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教学模式, 这岂不有利于开动脑筋、放开思维以及创新能力的发展?再次, 就是发挥兴趣的引领作用。我们都知道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 只有学习者愿意学习和乐于学习才能把学习搞好,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我们必须加强对学习者兴趣的培养。学习者对所学知识感兴趣, 情绪容易稳定, 注意力容易集中, 感知清晰, 思维敏捷、思考周密, 记忆力持久, 并且不易感到疲劳。同时, 学习者对于感兴趣的东西还抱有迫不及待的求知欲望, 他会如饥似渴地学习和钻研。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确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没有兴趣的学习则无异于苦役。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发挥兴趣的引领作用, 其重要意义非同一般, 事实证明, 许多人的专长都是由兴趣开始发展而来的。

最后, 就是要善于帮助和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恩格斯曾经说过:“没有计划的学习简直是荒唐。”这有计划的学习其实就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叶圣陶就曾经强调:教育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可以说, 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 它将使人终身受益无穷。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习惯一旦成了自然, 形成了规律, 那么他的原有的某一方面的行为就会由被动转为主动, 甚至是变成自觉自主的行动, 这样不仅会提高效率, 而且会使其更加专注, 从而推动他更快地走向成功或走向更大的成功。因此, 作为教育工作者, 我们必须注意言传身教, 率先垂范, 从严要求, 指导和帮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上多养成一些良好习惯, 从而使他们终身受用无穷。

参考文献

[1]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桂林:漓江出版社, 2008.

[2]陶行知.陶行知文集 (上册、下册) [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8, (6) .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2009, (3) .

道德教育的反思——康德的立场 篇3

关键词:康德;幸福;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121(2010)08-0009-03

康德的伦理学曾被看成是规范型道德教育的源头而广受批判,而事实上,康德并非不关注受教育者的幸福,而是希求个体的幸福诉求可以受到理性的引导,以实现其品质的提升。

幸福诉求在道德教育中应当处于一个怎样的位置,才不会与德性的发展相冲突且符合教育的精神呢?体会康德的立场,有利于我们反思当今的道德教育,而康德道德教育思想中的幸福路径也为道德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道德教育需承担引导幸福的责任

正如狄更斯所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我们正处在一个一切以经济的发展,财富的积累定输赢的时代。物欲横流的社会环境遮蔽了幸福的本真,有人误以为只要拥有了财富与权利,就可以获得幸福。

面对这种情况,作为培养人、引导人的活动的道德教育,有责任帮助人拨开物欲的重重迷雾,鼓励他们去叩问自己的心灵,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什么才是美好的生活?道德教育承担着这种价值追问的责任。

(一)道德教育允许人追求合理的外在幸福

面对纷繁芜杂的社会,当代的道德教育倾向于对受教育者提出种种要求来防止他们迷失于物欲,然而良好的愿望却往往在实行过程中出现矫枉过正的偏差,规范型的道德教育倾向于用圣人的标准要求受教育者不求索取,只管奉献。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这种教育却很难真正影响到受教育者的心灵,因为它与人性相违背,追求着崇高却没有基于现实。正如康德所承认的那样,普通人的理性永远达不到纯粹理性的境界。放弃生活的幸福,放弃自我的合理利益,甚至放弃自己的生命绝对不是道德教育的应有之义。

康德意识到,无论我们把人性提高到或者纯化到何等高尚的地位,人性终究达不到纯而又纯的实践理性,人性中的自然欲求是无论如何也根除不掉的,合乎人性的道德必须涵摄着感性欲望,合乎人性的道德教育也必须顾及到这一点。

人首先是一种感性的存在,有着各种各样的感性欲求与爱好,并要求它们能够得到满足,从而实现自己的幸福。因此,道德教育允许人对于康乐、财富、友谊等等的合理追求。虽然幸福不仅仅是康乐、荣誉、财富、友谊等感性需要,但是,“幸福也要以外在的善为补充,正如我们所说,赤手空拳就不可能或难于做好事,有许多事情都需要使用手段。”[1]康德把保证自己的这种感性需要当作一种间接的责任,“保证个人自己的幸福是责任,至少是间接责任,因为对自己处境的不满,生活上的忧虑和困苦,往往导致不负责任。”[2]康德指出,道德教育需要以这种外在的幸福为动力与条件。

(二)道德教育引导人走向卓越

康德认可人合理自利的权利,但是感性欲求的满足毕竟只是幸福的基础。在康德看来,真正的幸福不仅是当下的幸福,还包括着未来的幸福,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幸福,还涉及到公共的福祉。因此,道德教育必定担负起引导幸福走向最大化,走向卓越的责任。

与欲望的满足不同,高层次的幸福体现为一种达到自我实现后的满足感,体现为人的身心和谐发展、人格健康完满的状态。幸福是一种能力,[3]但是这种能力并非与生俱来的,要得到幸福,道德教育应起到重要的作用。

康德主张通过发展理性去唤醒人、引导人,这样我们才能超越动物本能,才能够实现人之为人的价值。在道德教育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康德倾向于用理性提问的方式进行教育。教师如同学生思想的助产师,通过理性对话的方式引导着学生的思想进程。自己有思考能力的学生,通过这种苏格拉底的对话教学方式,被教师有条理地从他们的理性中诱导出回答,培养他们确立德性原则。康德希求在教育的过程中,人性的卓越能够从自己的理性中展现出来。

道德教育虽然直接指向德性的发展,但是在道德教育对人的德性的引导中,也内含着对人的幸福的关照与引导。道德教育把人引向卓越的过程就是把人引向幸福的过程,道德教育关注人的幸福是关注被引导的幸福,是提升了的个体存在的幸福。

二、道德教育旨在提高幸福的品质

道德教育当然不会旨在使人不幸福。事实上,“道德教育到底该不该关照人的幸福”这个问题之所以存在争议,就在于对幸福的界定。如果把幸福看作是建立在快乐高于德性的基础上,这意味着要大力发展物利来满足人的快乐需求。当今旨在矫正规范型道德教育的幸福教育大行其道,但是这与其说是幸福教育,不如说是愉快教育,因为它更多地关注如何满足学生快乐需要。可是这种满足了受教育者当下快乐的教育究竟能走多远值得怀疑。“在这种教育中大量地表现出来的教育关注人的幸福的形式是满足于学生简单的快乐,并没有把他们引向人性的卓越的追求。教育对幸福的关注在这种形式中实际上被俗化了,这就降低了教育的品格。”[4]

康德看重的是那种使人性获得提升的幸福,它有利于提升人的幸福品质,帮助人过得完满而充实,这种幸福观有利于丰富和发展道德教育理念,引导受教育者走向值得过的幸福生活。康德的理念指向更高的幸福与更大的幸福,更高的幸福在于受教育者的幸福品质获得提升,更大的幸福在于幸福主体的扩大,康德赞成通过激发受教育者的博爱精神来追求公共福祉的实现。

(一)发展个体天赋——幸福层次的提升

康德力求通过教育来培养完善之人。“完善”在康德看来是一个属目的论的概念。指的是某事物之性质与某个目标的契合。“完善”是人的能力(或自然能力)的培植和意志(精神气质)的陶冶。[5]康德推崇那种能带给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体验的“完善”,“完善”通过发展人的潜能与陶冶人的道德情操实现了人的幸福品质的提升。在人通过教育向完善靠近的过程中,人的品格不断获得提升,人的内在精神世界不断得到丰富与充实。康德意识到,教育的真正目的应该是培养“人”的,道德教育从本质上是应该关注人的心灵的。人的完善是幸福的源泉,从某种意义上说,随着人的各方面潜能的发挥,各方面才能得到施展,人的精神境界、品格德性得到提升,幸福之门也随之向我们打开了。

康德赞成用道德教育来帮助人学会在有节制地满足欲望的同时,充分发挥出我们最大的潜能并实现自身的价值。正是在每个人的人性被激活、被引向卓越的过程中,教育关注并照亮了人的存在,这意味着教育关照了人的幸福,同时把人引向对自我卓越的追求,引向心灵的幸福。[6]

虽然康德承认人们并不能明确究竟在培养方面应当走多远,[7]但是教育有责任帮助人达到自然的完善,将自身的禀赋完全发挥出来。当创造力、智慧水平、发现美和审视美的能力因为得到尽心的培植而能够充分施展,我们向自然的完善就越来越靠近了,我们因此获得了反思的能力,被赋予了一种思考生活及其世界的智慧和力量,这事实上是一种精神性幸福的充盈与提升。

(二)培养博爱精神——公共福祉的实现

幸福更多的是源于分享,而不是独占。如果道德教育仅仅是教导我们如何保持自己福乐的学问,那么简直是降低了教育的品格。在实现自我幸福的过程中,使他人也能得到幸福,这才可能成为道德教育的指向。

在康德那里,道德教育对人的幸福的引导,是内含着要把人引向对公共福祉的关照。一个人有道德的人,不应当仅仅关爱自己,还要学着去爱他人,去理解、尊重、同情他人,并把这种人类之爱扩展开来,塑造出一种博爱的品格,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在尊重他人的选择的自由的基础上,着眼于一种共同生活的福祉,意识到自身对他人、对社群的公共生活有着责任,将个人生活的福祉与他人生活的福祉看作是不可分割的。这种爱邻人如己的精神是康德眼中的道德教育所应当倡导的。

康德寄希望于通过教育来培养出每个个体的那种“世界公民的情怀”。这事实上正是博爱精神的延伸。博爱精神作为一种道德世界观,是以对他人的宽容与理解为前提的,在尊重的基础上才能够去谈仁爱。这就要求我们对世界的差异性抱着理解的态度,用宽容的心态来对待差异。道德教育正是基于理解人、尊重人、关爱人的理念来培养出一种世界公民的情怀的。康德意在使道德教育对幸福的引导以公共福祉的形式呈现,把这种公共福祉最终定位为世界上所有人的福祉,这也使得教育对幸福的关照超越了庸俗的幸福,将人性引向崇高与卓越,这样被培养的人,才是既道德又幸福的人。

三、道德教育以“人是目的”为根本指向

道德教育是关于生命尊严与幸福的言说与实践,然而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道德教育变成了一个对受教育者施加各种干涉的领域,人的尊严与幸福在这个领域受到了忽视。反思我们的教育,我们清醒的认识到,要想培养出既道德又幸福的人,道德教育首先就需要把人和他身上的人性当作目的,使得他配称一个人,获得人的本质,实现人的价值,完成人的使命,获得人的幸福。

(一)道德教育是关于生命尊严与幸福的言说与实践

回到哲学原点去考虑教育中的“人是目的”这一提法,我们发现:追求幸福与福利是人的“物性”;寻求生命意义是人的“神性”。前者是人的自然属性,后者是人之为人的本质属性。而综合考虑到人的两重性,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目的。

让我们回归康德的立场:“你要这样行为,做到无论是你自己或别的什么人,你始终把人当作目的,总不把他只当作工具。”[8]康德指出,“人是目的”是建立在对人的绝对权利与绝对尊严的尊重与维护上,在康德那里,每个人具有的尊严和价值使他们应被作为目的来对待。那种体现人的自我实现、自我完善,体现人的价值和尊严的需要是最为根本的,对这种需要的确证和满足是道德教育的应有之义。

(二)道德教育为受教育者的自由发挥创造条件

“人是目的”要求在道德教育中破除工具论的主张,把受教育者当作一个具有权利意识和人格尊严的人来看待,尊重他们追求幸福与自我实现的权利。同时,康德的“人是目的”论也体现了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关怀。这一思想事实上已经蕴含着马克思后来阐发的人的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思想的萌芽。按照这种理念的指导,人性不是抽象的、僵化的道德律的化身,而是可以不断丰富不断完善的活生生的禀赋和能力。当一个人在教育的引导下能够自主地发展自身的禀赋并且走向自我实现的最大化时候,他才是幸福,而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受教育的过程也充满了幸福,不再是充满规训与强制,而是充满了人文关怀与脉脉温情。

人是目的,包涵着对人类自由精神的高扬。当人具有独立性和自主性,即主体性的时候,他可以有自己的追求与渴盼,并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人要追求幸福生活,能够自由选择是其根本条件。[9]

综合以上两种涵义,在教育中以“人是目的”为根本指向,不仅包含着对受教育者人格独立性的尊重,而且也意味着必须为他们每一个人的自由发挥创造条件,让每个人都能过一种自主、充实和完满的美好生活,也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够领会幸福的真谛。

参考文献:

[1]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5.

[2] [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48.

[3] 赵汀阳.论可能的生活—一种关于幸福和公正的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52.

[4] 刘铁芳.教育怎样关涉幸福[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1):11.

[5] [德]康德.伦理学的形而上学要素(序言)[A].康德文集[C].宣方译.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352.

[6] 刘铁芳.教育怎样关涉幸福[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1):12.

[7] [德]康德.康德著作全集(第六卷)[C].张荣,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405.

[8] [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43.

[9] 易凌云.论教育应关涉个人幸福教育[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1(5):32.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广东广州 510631)

道德教育反思 篇4

在不断进步的时代,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反思意为自我反省。怎样写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优秀反思笔记3篇(幼儿中班教育反思笔记),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优秀反思笔记3篇(幼儿中班教育反思笔记)1

一、环节设计,层层递进;

幼儿接受知识的能力较弱,所以,我通过用梯形与各种图形作比较,从而巩固、理解梯形的特征。为了让幼儿能认识梯形的特殊特征,我又让幼儿动手操作“折”来体验其特殊性,让幼儿记忆深刻。最后,通过集体寻找梯形,独立寻找梯形来巩固,加深幼儿对梯形的印象。

二、缺少情境性;

中班幼儿的特点,还是需要趣味化、情境化的课堂。本次缺少情境性,也就缺少了趣味性,幼儿也因此失去了学习兴趣。在活动中可设计一些如:图形王国等有趣味的情境来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

三、教师衔接语还应连贯些

教师在每个环节语的衔接语显得有些僵硬,过渡的不自然。教师应在这方面多考虑,使得环节与环节之间的衔接语能自然又带有神秘性。

活动中存在很多不足,如重难点没有很好的把握好。这一方面应多花时间思考,在今后的活动中减少发生这种问题的现象。

中班优秀反思笔记3篇(幼儿中班教育反思笔记)2

班里的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个体差异导致了他们有着不同的发展,有的能说能唱又能跳,有的只有顽皮的劲不喜欢学习,而有的从不做声,在这个小家庭里,我们老师就是家长,就是妈妈,该如何引导如何教育呢?尤其是一些比较内向,不做声的孩子,更应该是我们关注的对象,并不是他们不会,而是不善表现而已。

做早操时,由于要全面观察孩子们,老师所用的小哑铃一直是由站在排头的小米负责帮忙带过来的,小米呢比较聪明伶俐,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任务,我们也喜欢安排给她,因为她可以完成的又快又好,是老师的好帮手。有一次,小米因为感冒请假没来幼儿园,在做早操的时候,又到的哑铃操的时间了,我依旧站在原地等待孩子们那好哑铃就位做操,不一会儿,段春夷小朋居然给我送来了小哑铃,这时我万万没想到的,因为她平时一直是默默无闻,不管是上课时还是在游戏时,很少听到她的声音,今天居然是她先发现小米没来,而且给我送来了小哑铃,这让我又惊讶又欢喜,然而,这又让我深思,对于像她一类的孩子,乖巧、听话、不顽皮,平时很少会注意到他们,可以说有一些忽视。其实她们也很想表现自己,可能由于胆小,不自信,丢失了许多表现自己的`机会,那么我们教师又应该如何对待呢?我想,还是应该多提供孩子们锻炼的机会,在不断的尝试中,能找到真我,做个自信开朗的小宝宝。

中班优秀反思笔记3篇(幼儿中班教育反思笔记)3

在这次活动中,我所设计是的中班语言活动“小土坑”,活动的目标为三点:

1、学习看书,能理解图意,根据图意进行简单讲述。

2、理解故事内容,初步了解水面会成像的有趣现象并尝试进行故事表演。

3、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在设计方案的时候,我根据我班的学习特点提出了在活动中需要探究的问题,即:如何结合故事教学提高幼儿阅读能力的发展?

在活动后,我根据活动中情况围绕所提出的问题作以下反思:

1、幼儿阅读时间的把握及形式的调整。在活动开始的第一个环节中,我预设的内容是让幼儿阅读故事、讲述故事。在实施的过程中,我所留给幼儿的时间却较少,使得许多幼儿没有了讲述的机会。分析情况可以看出,幼儿与幼儿之间的学习水平是有差距的,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应考虑到幼儿存在的差距,并进行相应策略的调整,即:可以通过形式上的调整来保证每位幼儿有讲述的机会,让先看懂图意的幼儿自己讲,后看懂图意的幼儿在集体中讲或者相同速度的幼儿互相讲,有了这样一种互相协调的过程,就能提高幼儿的学习效率了。

2、目标设定与方案设计中的一致关系。

在活动中,我所提出的问题是“如何结合故事教学提高幼儿阅读能力的发展?,并且在设计活动方案时根据问题制定了目标,但是从活动开展的情况来看,所设计的环节多数还是比较传统的,所要体现的”阅读“要求并没有明显地表现出来,”阅读“的分量与”表演“的分量没有什么轻重,因此根据这类情况,我试想在设计环节中,需要与目标的制定达成一致,如可以尝试这样来调整环节:幼儿在初次阅读后,就可以安排幼儿表演的内容,幼儿在通过表演后就能积累较多的语言经验,然后教师在安排幼儿的阅读活动,并重点放在指导幼儿的阅读顺序上,通过这样的一种调整,就可能会更贴切于目标,更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道德教育反思 篇5

基建安全事故反思教育活动学习及

对照反思提纲

一、学习提纲

1.“国网江西送变电公司5.7人身伤亡事故调查处理通报”和“国网山东青岛供电公司5.14人身伤亡事故调查处理通报”;

2.输变电工程人身伤亡事故情况摘编(2005-2017); 3.《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 4.《舒印彪董事长在2018年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5.“深化基建队伍改革、强化施工安全管理”12项配套政策; 6.《国家电网公司2018年安全生产工作意见》; 7.国网基建部关于加强基建本质安全建设的意见(基建安质〔2018〕1号);

8.《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规程(电网建设部分)》。

二、对照反思提纲

(一)省公司层级

1.本单位推动12项配套政策落地是否得力,宣贯是否到位,各级管理人员和一线作业人员对12项配套政策认识是否到位,是否深入开展推动落地具体措施研究并扎实推动落实,是否有效解决现场安全管控存在的薄弱环节?

2.本单位基建相关机构改革调整是否及时到位,安全组织机构是否健全,是否按规定配足了相应的人员,这些人员是否能够满足当前项目管理及安全工作的实际需求?

3.本单位“四不两直”督查、量化考核、薪酬激励、安全专项奖金是否执行到位,是否有效推动一线关键人员履职到位?

4.是否对本单位存在的基建安全薄弱环节、重大安全隐患做到了心中有数?是否采取了针对性管控措施?

5.本单位基建安全生产投入是否得到了有效保障?安全文明施工设施、安全工器具、施工技术装备等投入是否满足实际需要?

6.本单位组织开展的基建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工作是否具有针对性,培训效果是否符合实际需求?

7.本单位应急预案及应急处置方案体系是否完备,是否符合“实际、实用、实效”要求?是否建立了应急快速反应机制?

8.是否在调整工期进度时始终把确保安全放在首位,及时动态调整施工安全方案和防护措施?

9.各位管理人员对照各自岗位职责要求,反思是否存在安全管控意识不足、责任心不足、能力不足等问题。

(二)参建单位层级

1.本单位是否按照省公司的部署,积极推动12项配套政策执行到位,各级管理人员及一线作业人员对12项配套政策是否认识到位,对于推动相关政策落地见效是否出台有效的操作层面措施,是否积极推进相关政策在施工现场的试点实施和改进提升?

2.本单位是否认真开展关键人员梳理,对关键人员缺口情况是否心中有数,是否根据需要认真测试并上报存量盘活和增量补充计划,是否研究制定了关键人员补充及培养的近期及远期规划?

3.本单位是否建立面向一线关键人员的技能要求、培养规划、量化考核、薪酬激励、专项奖励有关机制及实施细则,是否按规定开展了安全责任量化考核,是否做到有奖有罚、重奖重罚?

4.是否对本单位存在的基建安全薄弱环节、重大安全隐患做到了心中有数?是否采取了针对性管控措施?

5.本单位基建安全组织机构是否健全,是否按规定设立了独立的安监部门、配足了相应的人员,这些人员是否能够满足当前安全工作的实际需求?

6.本单位基建安全生产投入是否得到了有效保障?是否及时上报安全文明施工设施、安全工器具、施工技术装备等补充计划?

7.(施工单位)作业层班组建设和核心分包队伍培育是否执行到位,对于改进施工组织方式、分包管控方式、分包结算方式、改进关键人员培养机制等方面是否有具体可行的操作细则,是否辅助试点并逐步改进?

8.本单位组织开展的基建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工作是否具有针对性,培训效果是否符合实际需求?

9.本单位应急预案及应急处置方案体系是否完备,是否符合“实际、实用、实效”要求?是否建立了应急快速反应机制?

10.各位管理人员对照各自岗位职责要求,反思是否存在安全管控意识不足、责任心不足、能力不足等问题。

(三)项目部及作业层

1.对于12项配套政策中“做实现场两级管控”是否认识到位,是否在本项目具体落实做实作业层班组建设、统筹业主监理资源加强工程项目管理有关要求,作业层班组骨干是否真正达到对施工作业组织、指挥、监护能力并认真履责,业主及监理项目是否切实落实甲方安全管控职责?

2.现场项目部及作业层对抓实“一方案一措施一张票”是否认识到位,是否认真开展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安全风险初勘、识别、评估、预控工作,是否把已发生事故反思的防范措施列入风险防控重要内容,是否在此基础上认真开展施工方案和安全风险管控措施编制、审批和执行,是否对人员持证上岗、装备检验检测、材料检验检测等进行认真把关?

3.施工项目部及作业层班组是否抓实现场两级交底,施工项目部是否认真向作业层班组骨干进行施工方案及安全管控措施交底,作业层班组骨干是否按要求核实作业必备条件(严格核实人机料法环等因素),是否认真规范填写作业票并向全体作业人员交底,是否到达“入脑入心”要求。

4.业主、监理项目部是否对“一方案一措施一张票”执行进行有效监督管控,是否对现场施工进展及风险管控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5.是否在调整施工计划时始终把确保安全放在首位,及时动态调整施工安全方案和防护措施?

继续教育反思 篇6

有人说,教师是春蚕,是蜡烛,是航标灯,是导航员。而我要说,教师就像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需要吸收多方面的营养:有科学的教育思想,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有符合时代特点的教育言论,有广博的学识,有令人佩服的教学艺术,有较强的人格魅力,有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

在镇中心校的组织下,我们有计划地进行继续教育的学习活动。通过不断地学习,使我不但在理论上对教育、教学有了更深层次的体会,从而在教学中取得了一定成效。

通过学习,使我重新认识了自己的责任,树立了科学的教育观。几曾一度从上中学到上大学,我们见到的老师都是极有威严的,教师的观点是不容质疑的,这就使得教师真正成为了颇有权威的“传道、授业、解惑”之人。然而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的社会道德品质也在一并的传授给学生,或者由学生间接体会。因此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他还要为培养下一代可塑型人材做出贡献。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教师还要处理好对学生关心尊重与严格要求的关系。关心、尊重学生不等于不严格要求学生,也不是对学生的错误姑息,而是要严格有度,要求有法。不能一味地强调学校的统一要求。通过继续学习,首先使我认识到了自己的教学水平距离优秀教师还有很大差别。

要尽可能多的开展集体活动,给学生,尤其是给后进生----展示自己个性特长的机会。很多时候我们认为,集体活动是统一时间、统一地点、统一内容、统一行动的要求统一的活动,这样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纪律性和服从性,限制学生的个性和自由性。实则不然,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与众不同之处,都能在某方面优于其他人,尤其是学习成绩一般,在集体中毫不起眼的学生。只有通过多种形式的集体活动,才能为这样的学生提供一个施展身手,显露才华的机遇和舞台,使他们打破以往的自卑,建立应有的信心。尽可能多的提供给学生亲自实践的机会。学生的各种能力都是在主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下形成和发展的,学生参与什么实践活动,就发展什么能力。参与活动的程度和水平决定了学生能力的程度和水平,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很好的外因条件,创设符合学生全面学习与发展的氛围。

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能全部奥秘就在于热爱每个学生。”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情感在学习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信念的催化剂,我国教育家曾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此,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是政治教师道德威信形成的根本保证,职业学校教师只有以良好的感情,崇高的道德去关爱学生,才会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力量,受到学生的尊敬与爱戴。如果教学中忽略了这种情感的关爱,就等于抽掉了教学的灵魂。教师在授课中的情感以及伴随而发的语言,不仅能激活学生听课的情绪,而且能增强说理性,可以收到感人至深的效果。只有用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去打动学生,感染学生。学生才会在情感上与教师产生共鸣,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对待学生要温和、微笑、多赞扬

微笑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热忱、关心和爱护,是“爱”的一种表现。实践也证明,教师的微笑,能取得多方面的教育效应,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说,凡是教师寄予希望的学生,感爱到教师的关心,爱护和鼓励,他们就常常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老师,对待学习和对待自己,但如果被教师冷淡或厌恶的学生,则势必走向反面。要以情动心,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

俗话说:情通才能理达,情不通则理不达。如果教师不讲情,就会把课讲得干干巴巴,枯燥无味,影响教学效果。一位心理学家说,青少年的心灵像一架多弦琴,其中有一根弦是和音,只要找到它弹一下,就会使其它弦一起振动,发生共鸣,协奏起来产生美妙的音乐。如果教师能用真情拨动这根弦,使它在学生心中产生共鸣,教学就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教育学生时要讲实话、真话、要理论联系实际,这样学生就会感到亲切,不知不觉地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从而受到生动深刻的思想教育。

一切为了学生,我认为要做好学生的服务,主要是帮助学生能够有效地进行个别化自主学习,必须转变学习观念,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切实转变观念,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开放教育,以学生个别化自主学习为主,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手段为学生提供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和多种形式的教学组织活动,以学生为中心提供多种学习支持服务。只有围绕“以学为中心”,才会千方百计寻找资源,一心一意提供服务,把搞好对学生服务变为我们的自觉行动,并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所求所需都能得到较好的满足。对学生的支持服务不只是针对某一个人、某一门课程、某一个时期,而是全方位、多层次、多功能的纵横交错的支持服务体系。

关于当代高校道德教育的反思 篇7

1.道德教育内容缺乏时代性。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 大学生的道德观念也在不断更新。而大学生道德教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实的相分离, 引发了一系列道德教育问题, 导致大学生道德判断与道德行为选择出现偏差。主要表现在:第一, 现有道德教育理论的解释力不足, 无法紧随变幻复杂的社会背景的脚步及时做出回应, 使大学生在道德选择时感到迷茫与困惑。第二, 未能把握大学生道德观念的新动态, 从而出现道德教育理论的盲点。比如:高校道德教育大都没有安排生命道德、职业道德及性道德的相关教育内容, 这就导致道德教育理论的现实性与针对性不足。 第三,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 大学生的社会需要尤其精神生活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这些都需要不断增加道德教育的内容。

2.道德教育内容重智轻德。首先, 大学的学科设置越来越注重专业化, 在细分各学科门类的过程中, 往往将原本是一个知识教育与道德教育相融合的复杂的系统简单地进行条块分割, 机械地将学生的综合素质划分为德、智、体三大板块后简单相加, 知识教育与道德教育分别执行自己的职责和功能, 并以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的道德水平。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三好学生”变成了只要学习成绩好就一切都好的“智育优秀生”, 必然误导学生重智轻德, 德育失效。其次,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往往只注重学生本专业知识的传授和数理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 忽视了专业知识背后所蕴含的价值理性和道德精神的启发与熏陶。再次, 许多家长也片面地强调智育, 他们认为只要成绩好了就可以在社会上立足。再加上学校片面地追求高升学率, 使其在单方面重视智育的情况下也忽视了对大学生道德素质的重视。

3.道德教育本身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我们知道, 适当的“灌输”教育是中西方传统教育理论都认可的, 而且也是必不可少的, “因为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是一种外在于道德主体的不以主体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要求和社会理性。”[1]但是, 由于我国大学生道德教育长期在“灌输”论的指导下, 将大学生置于被动的无条件的服从地位, 忽视了学生自身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认同, 缺乏对学生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的培养, 仍然把道德教育过程看成是单纯的“外铄”过程, 片面地将特定社会所要求的单一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灌输给学生, 导致了道德教育方法的机械化和简单化, 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并不理想, 这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未能将灌输教育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相结合, 从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造成的。

二、高校道德教育困境的原因探析

1.道德教育理论创新不足。一方面,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期, 急剧的社会变革使传统价值观念受到巨大冲击。但市场经济条件下, 关于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理论、内容和教材体系某种程度上还停留于计划经济阶段, 经济社会发展实践所提出的各种道德问题缺乏具有解释力的道德理论, 如何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大学生道德教育理论的基础性作用, 如何实现好道德教育理论体系、课程体系以及教材体系的结合, 这对于我们开展大学生道德教育相关实践是最为关键的。道德教育基础理论的创新不足导致学生对道德教育所传授的知识不能够“真信”、“真懂”和“真用”。另一方面,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应用理论亦存在着创新不足之处, “技术性的教育理论遮蔽了道德教育, 加剧了道德教育的盲目性, 削弱了大学生道德教育对学生的道德引导作用。”[2]我们对于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变动内容和变动缘由的理论分析实际上是远远不够的, 道德教育的应用理论还无法满足教育实践的需要, 因而难以真正了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需要, 造成了理论与实际相脱离。

2.道德教育的方法单一, 评价方式不尽合理。如前所述, 道德教育的实践必须以“灌输”教育和学生的接受性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 二者不可偏废, 这主要是由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所决定的。在当前开放的社会环境下, 大学生“并没有形成一整套与社会主导价值观念相背离的价值观念, 相反, 他们试图在社会主导价值观念与多种多样价值观念之间进行整合, 表现出更为突出的价值选择的痛苦。”[3]这就需要教育者能够准确把握学生的特点, 不断改进教育的方式与方法来引导学生进行道德选择。另外, 一些学校道德教育只注重道德知识的传授, 缺乏道德实践能力的行为训练, 有些学校甚至通过物质刺激的方法来吸引学生参加各种公益活动, 消解了学生社会实践本身的道德意蕴, 从而导致了学生“道德行为具有情境性、不稳定性, 不能固化为个人的性格特征, 因而不能形成真正的品德”。[4]另一方面, 由于受到自身道德理论与教学能力的限制, 教师往往不敢或者很少采用讨论式、 案例式等方式来分析社会现实中的实际问题, 而是依靠一个事先设定的教学方案和教学进度来进行道德教育, 这种程序化、机械化的教学方式制约了教师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进。同时, 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评价方式也有不合理之处, 学生道德素养的评价与专业课程的评价一样, 都是通过量化的指标来进行, 这种评价方式不符合道德教育的内在规律, 消解了道德教育质量评价的综合性和系统性, 客观上加剧了道德教育与知识教育的分离。

3.道德教育的社会合力未能形成。一般而言, 高校在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发挥着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 承担着大学生道德规范的教育功能, 但是, 高校自身并不能完成大学生德性培育的全部任务。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是一个整体而复杂的过程, 它的实施涉及社会、学校以及家庭的各个方面, 必须通过学校、社会和家庭三位一体的共同努力才能形成合力。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 对经济增长的过度强调使得整个社会以经济利益作为行动的出发点, 学校和家庭都处在激烈的竞争漩涡之中, 一些高校的生源大战更加强化了高校以学生成绩的高低来衡量学生的优异程度, 使学校和家庭只关注学生智育的水平, 而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言行不一”。另一方面, 当代社会各种思潮的影响, 网络媒体的强大力量, 以及校园周边环境的潜移默化都使大学生在道德判断与行为选择的过程中出现了混乱, 学生在课堂上、学校里获得的道德知识无法在具体的社会情境中应用, 造成了学生生活体验与道德认知的冲突, 因而令学生感到迷茫、困惑或失望, 德性培育的实效性不高。

三、提升高校道德教育实效的对策思考

1.充分认识道德教育的复杂性, 实现高校道德教育理论的多学科融合。首先, 需要我们将伦理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等传统学科的理论运用于大学生道德教育领域, 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相关理论需要创新,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基础, 增强道德教育基本理论的魅力, 从而不断提高大学生道德教育理论的时代性、针对性和现实性。其次, 我们还需要借鉴社会学、现象学、诠释学以及传播学等新兴学科的最新理论成果丰富和发展道德教育的基本理论。“虽然现代知识是相互分离的、孤立化的、被肢解的, 但是社会现实或道德问题却愈益呈现出多维度、总体性和全球性的特点, 要依靠多学科性、 横向延伸的综合性知识才能应对。”如果道德教育理论自身不走出专业化的封闭性框架, 不能主动向相关学科寻求新的理论养分, 也就无法回答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提出的新问题, 从而使道德教育归于无效。

2.不断提升教师道德素养, 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 传统儒家认为, 道德教育既可以通过教师传授道德知识直接地“教”, 也可以由教师通过其道德言行, 以其道德人格的感染力间接地“教”, 这就是中国教育传统中所强调的“言传身教”。因此, 教育者在进行道德教育之前, 应对自己的道德立场、道德观念进行批判性反思, 与受教育者加强沟通、深入理解, 而不能作为一个“绝对正确者”来强制灌输。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一些道德难题, 对教育者来说也是新问题, 不能依赖于过去的观念和经验, 而应平等地与受教育者一道学习, 尝试解决。所以, 现代道德教育要求教育者必须注重自身道德素养的不断提升, 通过“言传身教”的榜样作用, 灵活多变的方式方法来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 否则就会导致道德教育的失落。

3.建立和完善学校道德教育考评制度。学校道德教育考评是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环节, 是体现学校道德教育目标的必要保证。通过考评可以全面了解和衡量学生的思想品德表现及发展水平。“学校道德教育考评应当以事实为依据, 做到动态考评与静态考评相结合, 定性考评与定量考评相结合, 全面考评与重点考评相结合, 阶段性考评与总结性考评相结合, 教师考评与学生考评相结合。”学校教育考评制度应该落到实处, 考评的重点是学生的道德实践行为。只有这样, 才能够真正将道德教育贯彻到日常生活的具体行为之中, 才能够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此外, 高校德育工作者包括理论工作者和教学工作者, 必须拥有广博专深的知识, 具有健康的人格, 从而拥有对学生的人格感召力, 这样就能成为学生信服的楷模, 为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打下基础。

摘要: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 高校的道德教育却存在脱离实际、重智轻德和忽视学生主体性的问题, 严重影响了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因此, 完善道德教育理论、学校道德教育考评制度, 不断提升教师道德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道德教育,道德素质,道德实践

参考文献

[1]张泰来.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 2010, (4) :71-74.

[2]余玉花.简析新形势下大学生道德教育新问题[J].思想教育研究, 2010, (6) :44.

[3]佘双好.青少年思想道德现状及发展特点的实证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0, (5) :60.

美国反思“自信教育” 篇8

2007年,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教授钱昂·钱斯在《华尔街日报》上撰文反思了这种教育方式的危害。他表示,是上学期发生的一件事让他幡然醒悟的。学期结束时,学生们像往常一样拥进他的办公室,要求老师给加点分,直接把成绩调成“A”。“他们竟然觉得这么做理所应当,”他事后回忆道,“这使我震惊。”

美国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得益”于父母在他们幼年时的纵容。钱斯教授总结出了几句用于纵容的“口头禅”:

当孩子们粗鲁无礼或者自以为是时,做家长的往往只说一句“他们还只是孩子”就选择了原谅,而非纠正。对孩子进行常规教育时,这句话是有用的;但对一些不可接受的行为,这句话只能起到误导作用,比如说当他们把手放在插线板上动来动去时。

大人对孩子说“叫我辛迪吧”,将孩子置于与大人同样的地位,使其直呼长辈姓名。一方面,这样亲密无间可以拉近孩子同大人的距离;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当一个孩子叫我们阿姨或叔叔时,这其实是让他明白:阅历丰富的大人应该得到尊重。

“告诉我你今天过得怎么样?”同孩子聊聊他们的生活,这很重要,但父母把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孩子身上让孩子觉得他们是世界的中心。大人们也需要讨论自己的生活和经历,当孩子们听到这些“成人话题”时,他们会从其中学到面对未来生活的种种技巧。

曹龙彬摘自《青年参考》

教育实习反思 篇9

化 学 学 院 07 级 化 学 王 守 来 12334070

21教育实习反思

化学学院07级化学专业

王守来

白驹过隙、鸟飞兔走,短短45天的教育实习在转瞬间结束了,回眸这段美好的岁月,充满了留恋与不舍,收录了诸多的幸福与难忘。在“教”中,我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努力使学生学有所得,自己同时也体会着前所未有的满足感。在“学”中,我用心学习,虚心请教,收获了许多宝贵的工作经验和方法。这些将是我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为我今后的教师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虽然实习的时间只有45天,但我非常重视此次实习,在实习之前就做了充分的准备。来实习基地之前我先是熟悉了初中化学教材的全部内容,到了实习基地后又虚心向指导教师请教了中考考纲对知识掌握的要求。时逢初三年级正在讲授化学元素的知识,由于我事先研究过教材,清楚教材结构和知识的衔接性,就在指导教师讲授习题课时抓住了一个和下面新课内容有密切关系的知识点,由此展开了我的第一堂新课——离子。在随后的时间里我顺利的完成了14节新课内容以及对应的习题课。

初中化学课程对知识难度的要求并不是很高。但对于一门新课程,学生心中的陌生感,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挑战。可同时,学生对于联系生活的一门新课程,心中所产生的好奇心又对教学工作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所以我决定用“好奇心”来攻破“陌生感”。

在备课方面我会做到绞尽脑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再结合化学史引入新课题,在课堂知识结构上做到思路清晰、重点突出、难点简化。用心地备课加上我的课前反复试讲,使我的课堂做到了:讲课的心态“稳”、重点强调的“准”、思路清晰的“很”。

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方面,我也做足了工作,当我了解到大部分学生没有记笔记的习惯时,我对自己的课堂板书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粉笔字要写的美观外,还要尽量做到所有主板书与副板书都不擦掉。这样一来可以展示优秀的教师基本功,增强学生对教师的崇拜心理,吸引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二来可以在课后总结和复习时给学生提供清晰的思路和深刻的印象。

在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方面,我更是下了大工夫。在仪表和衣着上我要让学生成为我的“粉丝”,让他们知道,其实教师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职业。此外,还要用我的旁征博引来增强课堂的艺术色彩和文化氛围,使学生感受到教师是一个全面型人才。

在这次教育实习中我之所以收获丰硕,主要归功于学校为我们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以及学校带队教师和基地指导教师毫无保留的认真指导,这些都为我们实习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上一篇:努力奋斗我的梦作文下一篇:语言的文化烙印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