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德育

2024-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谈“如何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德育(共15篇)

浅谈“如何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德育 篇1

文/刘迎新

加强和改进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党中央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从推进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做出的重大决策。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之中,与其他各育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骑着主导作用。因此,如何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是一个班主任必须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德育教育,这将关系到学生一生的发展。因此,我每学期都会认真贯彻《小学生德育纲要》,在严格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绳的基础上,严格抓好学生的安全教育、纪律教育及法制教育。具体做法如下:

一、严格抓好常规训练。

学校生活,要求学生们树立严格的时间观念,遵守纪律。低年级的孩子年龄小,有许多道理道理根本不懂,有的道理即使懂一点,如不经常强调,也不一定能记住。因此,从开学起,我就严格抓好常规教育,大到尊敬师长、团结同学,遇见客人要主动问好,小到上下课师生的问候,回答问题要举手,与老师说话要以站立的姿势交谈……然后及时对做得好的同学给与表扬,随时随地树立“小榜样”,使全班同学随处在身边就能发现自己学习的榜样。同时,在教育学生时做到:耐心、细心;对犯错的学生鼓励为主,引导他们树立一定能做的更好更优秀的信心。

二、坚持正面教育,寓教育于讲故事之中。

对低年级的学生进行教育仅凭单纯的讲道理是行不通的,孩子们都喜欢听故事。即使是最顽皮好动的孩子一听讲故事,马上会静下来。抓住低年级学生这一年龄特点,我经常借助故事教育他们。为了让他们养成谦虚的品质,我给他们讲了“孔融让梨”的故事;为了教育学生珍惜时间,我给他们讲“闻鸡起舞”的故事。

三、联系实际,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恰当的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身边触手可及的事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是对学生的预计碍于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如:个别学生对别人精美的文具特别感兴趣,就趁人不注意时顺手牵羊,遇到这样的时候,我就会先找几个“拾金不昧”的故事讲给学生听,然后过渡班中的现象:有的学生可能装错了别人的文具,想在就在书包里找一下,如果发现了不是你的东西请主动交到老师这来……结果那件学具真的“完璧归赵”了!全班同学也受到了教育,从此,班中拾金不昧的事屡见不鲜。

四、耐心教育,表扬为主。

爱听表扬是儿童的心理特点,表扬运用得恰到好处,学生的积极因素就会在班中蔓延开来,进而产生不可估计的力量。如:上课铃响了,一些同学还在吵嚷,没做好上课的准备,如果泛泛的批评,收效甚微;如果点名批评,别人也许还会幸灾乐祸;倘若从乱哄哄的学生中找个做得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其他同学就会效仿,一会就秩序井然了。人人都有自尊心,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也不例外,表扬兼具批评的作用,是不上海学生自尊的批评,这样寓批评于表扬之中,这样利于学生间互相促进,取长补短。

五、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

低年级的学生模仿能力强。教师的言行举止时刻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工作中,我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我首先做到。如:要求学生不迟到,我首先每天至少提前半小时到班;要求学生讲话要有礼貌,我就带头使用礼貌用语。

浅谈“如何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德育 篇2

一、教师要树立新的德育观和学生观

教师不再是道德先知者、道德完美者, 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两者只是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共同学习、共同发展。现在我担任二年级的班主任, 班里学生年龄较小。每上完一节课后, 班上的课桌总是歪歪扭扭。从一年级开始, 我就多次强调这个问题, 并安排专人排放, 可是效果都不明显。于是, 现在我每天进班里的第一件事就是和他们一起排课桌, 并对学生阐明道理:桌子整齐, 人坐得正, 上课也精神, 学习就好。慢慢地, 我发现孩子们渐渐养成了上午和下午一到校先摆正桌子的习惯。每一节课后, 桌子也没有再出现歪歪扭扭的情况了, 摆放得井井有条。可见, 要让学生养成一个好习惯, 应带领孩子们一起做, 比单纯的说教管用得多。教师应树立与孩子一同成长的师生观念, 不仅要以身作则, 更要在学习和实践中反思, 和孩子一起感受生活中的道德问题, 体验道德感情, 发展道德行为, 成为孩子道德成长道路上的同路人, 在教学相长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

二、教师要从生活中开发德育课程, 育人于生活之中

新课标指出:“本课程的教科书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供教师讲授的, 它是教师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 是儿童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作为班主任, 要善于发现和利用身边的教育资源, 把德育课堂扩展到无限丰富的大自然和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前几天, 我的班上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下午的大课间, 学生跳绳回到教室里, 有一女同学徐惠泽突然喊起来:“老师, 老师, 刘磊磊拿了我的橡皮。”平时班里孩子们的铅笔、橡皮掉在地上都没有人捡, 一般都是由值日生扫地时捡起来放到讲桌上。听到徐惠泽这么一喊, 我认为大概也就是同样的情况:她的橡皮掉到地上了, 被刘磊磊捡到了而已。我就随口说道:“刘磊磊, 把捡到的橡皮给徐惠泽。”哪知听我这么一说, 刘磊磊站起来, 用手举着那块粉色的橡皮说:“老师, 这块橡皮是我的, 是前几天我姐姐送给我的。”徐惠泽一听到刘磊磊这么说, 着急得一边哭, 一边说橡皮是她的。看到这些, 我愣住了, 徐惠泽的橡皮找不到了, 在哪里丢的?刘磊磊手里有一块一模一样的橡皮, 会是徐惠泽丢的那块吗?想到这里, 我就说:“你们不要争了, 咱们一起让橡皮自己找主人吧。”于是我把那块橡皮放到实物投影机上, 和学生们一起用大屏幕来观察这块橡皮, 让徐惠泽和刘磊磊背对大屏幕, 面对学生们说出自己橡皮的特点, 大家一起来判断, 谁才是这块橡皮的主人。经过仔细辨认, 大家最后一致认为这块橡皮是刘磊磊的, 徐惠泽也意识到这块橡皮不是自己丢失的那块, 是自己没有看清楚。看到这个结果, 我顺势教育了孩子们平时要保管好自己的物品, 也要爱护他人的物品。以后班里也再没有学生争同一样东西的情况发生了, 也再没有人来“告状”了, 他们学会了怎样去处理类似问题。孩子们年龄较小, 对自己的东西保管不好, 丢失后看到相似的, 就认为是自己的, 这种情况也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但作为班主任要引导、教育他们, 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随便拿, 这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

三、教师要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开始教育学生

我国著名作家、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能造就人才, 助人成功, 而不良的生活习惯则可能埋没人才, 毁人一生。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要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并进行正确的行为习惯教育。我平时要求学生自觉遵守《小学生手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结合《每天十个道德好习惯》来严格要求自己, 规范自己。从平时在家按时起床、睡觉, 在班里当值日生、课前准备这些具体做法开始, 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教育, 并要求学生做到礼貌待人, 团结同学, 尊敬师长, 助人为乐。营造“我为人人, 人人为我”的良好班风。并结合校本课程《弟子规》严格进行学生的行为教育活动, 利用班级评比栏“我攀登, 我快乐”在学生中间树立竞争激励意识, 相互监督, 互评互学。这样, 在短期内可使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风尚蔚然成风, 进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益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德育 篇3

关键词:小学生;德育;教学策略

一、应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渗透德育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有利时机。教材,就其本身而言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在教学时,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内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针对我校五年级学生不爱惜粮食,把吃剩的馒头随地乱扔的现象,我在课堂中设计了这样一道应用题:“山丹小学四年级同学平均每人每天扔掉0.2个馒头,全班同学一天扔掉多少个馒头?全校同学一年扔掉多少个?若一个人一天吃3个馒头,全班同学一年内扔掉的馒头够一个人吃多少天,全校同学一年内扔掉的馒头呢?”学生由读题时的傻笑,继而到计算后的惊讶。然后,我又告诉学生:目前我国一些贫困山区有2000多万儿童失学,学生都惭愧地低下了头。课后,全体学生一致表示,从今以后再不浪费粮食,并且自觉地承认了自己在家的一些浪费行为,从而改正了这一缺点。

二、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教师的言传身教

教师要为人师表,自己的言行举止、举手投足都可能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在平时要尽量严格要求自己,衣着大方、整洁,上课铃响,准时出现在教室,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无论课堂内外,都以平等姿态与学生交流,即使在批评他们时,也注意不使用过激的言语和动作,以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在幼小的心灵中留下阴影。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可以说是潜移默化的,要时刻注意不要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德育则是教育中的重中之重,不容忽视,让我们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抓住一切有利时机,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德育,塑造他们美好的心灵,使他们成为知识丰富、道德高尚的人。

三、让学生懂得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健康积极地做人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教会学生了解自己的特点,并将自己的特点完全展示出来,帮助其建立信心。我们也应该通过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客观地认识自我,肯定自己的优点,发现自己的缺点,并且要让学生认识到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所代表的都是一个新的、从来没有过的生命。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组织一些活动,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并且对学生的优点给予充分的肯定,对学生的缺点进行及时的纠正,由此增强学生走向成功的信心和勇气。与此同时,我们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竞争,教会学生积极乐观地面对竞争中遇到的挫折和失败,培养学生坚韧的性格,教会学生初步掌握情绪的自我调节,培养其乐观的生活态度。

四、对学生进行胸怀大志的理想教育

平时让学生阅读毛泽东、周恩来、鲁迅等古今中外名人的书籍,从名人的成长经历中汲取力量、感受心灵、时刻对比,从而使学生幼小的心灵受到震撼,得到勉励和启示,平时要教育学生特别注意理想和实际相结合,切不可好高骛远、华而不实。让学生在逐步实现自己远大理想的大目标中不断设立相应的阶段性小目标,让他们懂得只有一步一个脚印地扎扎实实地去做,才能不断克服许多外在困难,不断战胜自私、骄傲、懦弱等内在“障碍”,不断地超越自我,才能真正体会到成功的“内涵”。

儿童是21世纪的主力军,肩负着历史的重任,只有从小注重学生的德育,使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优秀的道德品质,树立远大的理想,才能让学生真正健康地成长,成为祖国的栋梁。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班级管理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柳斌,舒达.21世纪素质教育实施全书.长城出版社,1999.

浅谈如何对小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篇4

常宁市柏坊煤矿完全小学 谢铭杰

环境是一切自然资源的宝库,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而当前生态环境日趋恶劣,一次又一次给人类敲响了警钟,为了我们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已经成为人类一个紧迫的目标。对小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了。那么,如何对小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呢?

一、与学科整合,渗透环保意识

学校是传授环保知识的主渠道。对学生进行生态环境危机的教育,就是要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树立新型的自然观。要让学生们清楚地认识到:人也是一种动物,是自然过程的一部分,是地球进化运动的产物。人与自然之间应当是和谐平等的关系,而不应当是掠夺和被掠夺的关系,更不应当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自然环境与人类的命运息息相关。人类必须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必须转变观念,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惟有此举,才能拯救地球,才能继续人类的自身发展。

二、组织学生观看录像、图片,阅读资料

要想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首先要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长篇大论的空洞说教收效甚微,只有直观形象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迫切性,我变枯燥乏味的环境保护知识为直观形象,使学生乐意接受。组织学生观赏录像、图片不乏为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之一。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迫切性,我变枯燥乏味的环境保护知识为直观形象,使学生乐意接受。组织学生观赏录像、图片不乏为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之一。我先让学生观看98抗洪抢险那惊心动魄的战斗录像,告诉学生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水和土地正遭受着严重的破坏,森林资源日益减少,土壤的过分流失沙化„„给人类带来了许多灾难。我国长江流域,由于原始植被大量丧失,因此导致了98年夏了这场小雨量、高水位、大水灾的惨痛场面。我还让学生通过看图片,分发一些资料让学生阅读,从中了解环保知识及其重要性。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教育活动,加深环保意识

通过开展环保主题课,是渗透环保意识的有效途径。让学生更能各抒已见,各展才华,在这样的氛围下,展开环保主题活动,往往能使队员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教育。我们可以通过开展小队、班级,甚至全校师生参与的少先队大队主题活动,让学生加深对环境保护的理解。

对小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也要有针对性,要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当今的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聪明活泼同时也好奇调皮,凡事有个新鲜感,常常有些同学有事无事地去踩脚踏式水笼头来玩水,这样无意中就浪费了珍贵的水资源,面对这一情况,严厉的批评只能一时凑效,解决问题的根本还需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宝贵,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于是我把环境保护教育有机地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如在学习完《我爱环保》一文之后,让学生谈谈学了课文后的感受,懂得了什么,然后让学生展开讨论:我们应该怎样珍惜每一滴水,保护水资源和水环境。学生从中受到了教育,玩水笼头现象自然消失了。

这些活动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以科技实践活动为突破口, 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活动在校园内外蓬勃开展,达到大家共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地球。

四、家校结合,强化环保意识

学生的启蒙教育在家庭,家长的任何点滴环保活动和教育都能给子女留下最初的环保意识,如不在公共场所吐痰、乱扔纸屑,不使用含磷洗衣粉,节约用水,不食用青蛙、蛇等野生动物,教育自己的孩子不攀折小树,不随便摘花,不践踏草坪等等。如果再经学校的积极引导,学生很可能成为环保的积极分子。总之,要在学生的文化生活中,营造一个热爱大自然的“绿色”文化氛围,使每个学生都能主动“从我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共同成为绿色和平的使者!

浅谈“如何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德育 篇5

内容摘要:

感恩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小学德育的主要内容之一。重视感恩教育,培养小学生的感恩意识和良好习惯,重树传统美德,对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实现育人目标尤为重要。本文从“开展感恩教育活动”“搭建感恩教育平台”“充分利用感恩教育资源”三大方面,对本班小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方法进行了探索。关键词:

小学生 感恩 教育 正文:

“感恩”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对别人所给予的帮助表示感激。”中国的感恩文化源远流长,“知恩不报非君子”“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等古训更是代代相传。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人的基本品德。感恩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起码的修养,是人之常情。

感恩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小学德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如今的小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被家庭视为“小公主”,“小皇帝”,许多家长对孩子的物质要求"有求必应",导致很多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认为长辈的付出理所当然,感恩意识淡薄。因此重视感恩教育,培养小学生的感恩意识和良好习惯,重树传统美德,对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实现育人目标尤为重要。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古诗词传承着中华民族对感恩的认同和崇尚,感恩是一种文明,感恩是一种品德,感恩更是一种责任。古语说“百善孝为先”,如果一个孩子懂得孝顺父母,他一定懂得尊敬长辈,一定能体谅他人的辛苦,一定会珍惜别人的劳动果实。人人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会懂得付出和回报.社会才更和谐美好。

那么怎样对小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呢?在工作实践中我开展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活动推动了感恩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也总结了一些经验。

1、开展“感恩教育活动”,让感恩教育从课堂走向生活。我分别进行了下列教育活动:

(1)利用升旗仪式时“国旗下的讲话”,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我们学校每周一晨会时,都要安排学生进行国旗下讲话。我在学校的配合下,充分利用晨会时间,让学生以“感恩”为主题,进行国旗下的讲话,让学生接受感恩教育。

(2)组织召开“感恩”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我积极探索“主题班会”这一感恩教育活动形式,定期召开“学会感恩”的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让学生联系学习、生活实际,班级举办感恩演讲。认真组织“感谢爸妈养育恩”、“学会感恩”等感恩演讲比赛,在演讲中升华学生思想,激发学生的感恩父母及老师教育之情;

(3)组织学生出黑板报、手抄报,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我充分利用“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等节日,组织学生出“庆祝节日,感恩父母”为内容的黑板报、手抄报,引导学生感受父母的辛勤养育之恩,老师的谆谆教导之情,同学的无私帮助之恩,以此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让感恩成为一种习惯,根植在每一位学生心中。

(4)组织学生制作“感恩卡”,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感恩卡,写上感谢和祝福的话语,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老师及社会的关心、教育和培养。表达自己对父母爱和师爱的深深的感谢。一张张设计精巧、色彩艳丽的感恩卡,表达了学生一颗颗感恩的心,感恩卡展示现场洋溢着温暖的感恩之情。通过感恩卡制作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设计和写作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感恩之情。

2、搭建“两大平台”,让感恩教育走进家庭。(1)“感恩家庭作业”平台。

为让学生的感恩行为常态化,我不定期的在班级中布置“我为父母洗洗脚”、“我的家务劳动日志”等家庭“感恩作业”,让学生通过具体行为,落实感恩行动。孩子在“感恩家庭作业”中体验到了父母的不易,培养了爱心,懂得了感恩。同时也激发了孩子的主动性、实践性,比被动式教育要强许多。许多家长反映:孩子变得懂事多了,会体贴人了。一位家长说:“看着孩子变乖了,自己整理好东西、帮大人盛饭、洗碗„„,比他考试考一百分还高兴啊。”还有一位家长说:“布置的这些“感恩家庭作业”很有意义,希望老师多搞这样的活动,并能坚持下去。”是的,看到孩子的进步家长高兴我更欣慰,很有成就感,成人比成才更重要啊。(2)“青云分校五(4)班学生家长QQ群”平台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言传身教胜过老师的万语千言。课题研究期间,我建立了班级学生家长QQ群,利用这一信息化的平台,定期向家长发布友情提醒:敬爱的家长,让孩子有颗感恩的心,离不开你的言传身教!在与学生家长进行交流时,也经常提醒家长不要忘记让学生多做些家务活,监督并配合完成老师布置的感恩家庭作业,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践行感恩行动。

3、充分利用“感恩教育资源”,净化学生心灵。

我充分利用亳州新闻网上的“药都好人——好人在身边”栏目中的“敬老爱亲”板块中的事例和发生在同学们身边的感恩小故事,比如:最美母亲——许张氏等,讲述给学生听;让学生自己动手搜集感恩名言及小故事,并汇编成册,学唱《感恩的心》,并在每天课前齐唱,营造感恩氛围,以此感染学生。利用这些身边的“感恩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净化了学生的心灵。

通过一系列的感恩教育活动,加上自己不懈的坚持和努力,学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家里更懂事了,知道关心父母,理解父母了。在学校,比以前更听老师话了,能积极主动学习了,课下见到老师主动问好也已成为了他们的习惯,这正是家长和老师所期待的答案,所追求的目标,还有什么比这更令人满意的呢? 结语:

社会的进步是建立在感恩、善念、包容、奉献的基础上——悠悠赤子心,浓浓感恩情,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家庭、学校共同努力营造感恩环境,才能让学生从小领悟感恩的道理。教师的任务也不光是教书,更要育人,以后我会继续探索,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栋梁。让我们在每一位学生的心中播撒感恩的种子,让孩子学会关心他人,热爱集体,热爱祖国,学会感恩,学会做人,让感恩真正走进学生心间。

参考文献:

浅谈“如何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德育 篇6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科学推理和创新思维方面的功能。”学生全面发展,是德智体美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中小学生的主要任务,不仅仅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的道理。我们的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培养出来的学生必须德才兼备,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和实现伟大中国梦振兴中华的需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促进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这是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也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更是党和国家赋予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任务。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呢?

一、营造良好德育教学氛围,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良好的德育教学氛围,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醒学生的思维,激励学生的求学信心,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程改革,特别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我们小学数学教师,在营造德育教学氛围时,要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例如,在四则运算教学中,我讲一些数学家的故事,像陈景润如何攻克哥德巴赫猜想夺取数学桂冠,赢得全国人民的骄傲。在教学圆时,我则讲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推算圆周率,居世界之首。使学生懂得我国不但古老文明,我国人民也富有聪明才智。在原始落后的时代,便有如此伟大的科学家,而今科学这样高度发达,我们若不努力学习,将会愧对古人。这样不但把学生引导到本堂课的教学内容上来,而且学生的注意力也更加集中了。

二、挖掘教材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具有的与因素的内容非常多。我们教师要深入挖掘气的与因素,结合教学过程抓住德育因素有机自然、适时适量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在“认识东南西北”后,介绍一些北极星、树的年轮、指南针的相关知识,使学生知道指南针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结合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不仅限于一词一句、一题一例、一图一表,也可以是一个教学环节,一个教学过程。例如,教学“质量单位”时,补充“每人节约一粒米,全国13亿人可以节约13亿粒米,重量是3218000克,合多少千克?”的习题。学生算出合3218千克的结果后,教师马上告诉学生这些米大约可以供31人吃一个月。以此教育学生要节约一粒米、一滴水,养成节俭的良好习惯。再如,在教学“年、月、日”时,则注意引导学生在日历上找出重大纪念日,如“国庆节”、“八一建军节”、“香港回归日”等,以增加学生的社会常识,培养学生爱国意识。在应用题教学中,选用的题材要尽量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如小朋友做好事、绿化种树,人们节约用电用水、积极锻炼,我国改革开放前后人民收入对比等事例,使学生在解题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德育教育。

四、利用教材中的插图进行思想教育

在九年义务教材中的一些插图,不仅具有形象、直观讲解知识的作用,而且具有一定的德育教育意义。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其内在的德育教育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掌握知识,又受到必要的思想品德教育。从小养成爱科学、爱劳动、热爱和平,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五、结合历史资料学习,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你知道吗?”其中多为数学史料,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对数学研究的突出贡献。例如,“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会计算土地面积”(三年级下册第87页);“我国在2000多年前用算筹记数”(四年级上册第32页);“小数是我国最早提出和使用的”(三年级下册第94页);“大约在2000年前,我国数学名著《九章算数》中的方田章就论述了平面图形面积的算法。”(五年级上册第85页)“约1500年前,中国有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的计算精确到7位小数的人。”(六年级上册第63页)认真组织学生认真阅读以上内容,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六、组织参与操作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劳动技能渗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亲自参与一些数学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劳动技能。如摆一摆,拼一拼,折一折,量一量等大量的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在实践中培养劳动技能,并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七、联系生活实际,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小学生而言,最为有效的教育途径就是从他们身边的生活实际,普遍现象出发,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并获得最直接的品德教育。例如,在教学《统计表》一课,我让学生回家统计生活中水浪费现象,并把它灵活的运用到教学中来,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在生活的周围浪费水资源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同时有许多的地区因为缺水,而生存环境极其恶劣。这样的一个贴近生活的练习设计,使学生的情感发生了碰撞,有力的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

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篇7

一、身正为范,以身作则

教师应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师的精神面貌、道德修养、治学态度是至关重要的。例如体育教师上课时穿皮鞋、牛仔裤、戴墨镜,却要求学生穿运动鞋裤,这怎能使学生信服。育人先育己,育人先正己,教师只有先严格要求自己,才能以自身行为去感染学生。而且体育教师终日在户外坚持上课,不论严寒还是酷暑,不怕苦与累的精神也能使学生受到感染,从而自觉地将文明习惯内化为自身的需求,并使之升华为道德认识。

二、抓住时机,正确处理突发事件

由于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情况在不断地变化,会经常出现一些突发事件。例如:有一娇气的孩子磕破膝盖却不哭,这种情况应在课后小结时,加以表扬,鼓励其他学生也要像他一样坚强;又如,在组织班级郊游时,有个别学生将红领巾扎在腰里,这时就须严厉批评,并针对这一事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再如,有个别学生纠缠打架,要及时处理,处理时一定要分清是非,做到公平公正,以理服人。

三、结合教材的内容进行德育教育

1. 在耐久跑教学中渗透坚强的毅力、勇于拼搏的精神。

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多,生活条件比较优越,多数学生尤其是女生缺乏锻炼,怕长跑、怕吃苦,教师要认真地进行思想教育,深入了解情况,从严要求,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吃苦的精神,让他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如在耐久跑教学时,笔者采用这样的教学手段:按学生的体能分组,每组推荐一个体能较好的学生作为队长,在他的带领下按照不同的方式练习。此时各组学生学习的兴趣被激发,自觉、主动、积极地练习起来,其坚强的毅力、勇于拼搏的精神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培养。

2. 在跳跃、障碍跑或支撑跳跃等项目教学中渗透勇敢果断、不怕困难、不怕失败的精神。

在实践中实例很多,例如,在支撑跳跃教学中,从一些同学的身体素质、技术来看完成动作是没有问题的,而他们就是不敢过器械。在跳高练习中,过较低杆时技术动作很好,但横杆一升高动作就变形了……这是因为精神因素起了作用。通过这些项目的教学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及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

3. 在游戏教学中渗透团队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游戏教学是在一定的组织形式下进行的,游戏教学几乎都是集体活动,这就为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创造了先决条件。体育游戏要求有组织、有纪律、密切合作、互相帮助,共同完成某一活动。对于学生在体育教学中表现出来的个人主义、小团体行为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正确引导,从而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浅谈“如何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德育 篇8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

在思品课的教学过程中,要认真落实“活动引领教学”的理念,恰当地组织一些活动,创设一些情境,设计一些问题,重视教育过程,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体验和感悟,这样就会达到“使学生受到教育并避免学生觉得有人在教育他”这样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意境。如:在教学“珍爱生命”教材内容的过程中,若我们直接谈生命多么可贵、我们要怎样珍惜爱护生命等等,学生可能会觉得很茫然。应组织学生对怎样珍惜爱护生命进行讨论,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假如你能活到一百岁,你要做的事情有哪些?剩下来的时间,你打算干什么?这样学生在思考、讨论或者交流的过程中对珍爱生命的感悟就会更深刻。又如,在学习《我爱我的家》时,可用学生熟悉的歌曲《吉祥三宝》导入,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学生的情绪会不断高涨,听得很投入,甚至还会不由自主地跟在后面轻声哼起来。这时,让学生说出自己对家的感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话匣子打开了,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对家的体会更深刻。再如,小学高年级和中学的课程知识理论性要强一些,我们可通过列举事实,让学生体验感悟。如在学习《走向世界的中国》时,可结合时政热点,运用典型事例(2008北京奥运会的召开、上海世博会的召开等一些时政新闻)让学生体验感悟,省去了我们费尽口舌去说教——效果甚微的劳动。这样通过事实说话,学生就会在交流中体验、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当今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与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教育过程中,儿童越是觉察不到教师的教育意图,教育效果就越好。我认为这条规律是教育艺术的核心。”因此,我们在思品课的教学过程中,要尽量避免直白的说教,而是要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感悟,从而从内心深处得到教育。

二、以身示教,让学生在教师言行中受到感染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对教师职业真实的诠译。教师的一言一行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作为思品课老师,更应该以自己的言行感染学生,以身示教。如:我们偶尔弯腰捡起地面上的碎纸或掉在地上的粉笔,或者拿起拖把把学生没有扫干净的地方再拖一下等等,这些看似简单的一个动作,其实就是我们不露痕迹的“无痕”的教育,学生看在眼里,就会记在心里,进而体现在行动中,比对他们一次又一次的爱护环境的说教更有力、更有效。又如:中小学生在毕业前一段时间,教师都会给学生印发一些复习资料,很多学生不懂得整理和保存,上课要用的时候,要么直接丢了,要么在一堆书本中乱翻乱找,不但耽误时间,而且会影响自己学习的情绪。教师要不厌其烦地嘱咐学生,要求学生按学科、按顺序整理资料,以便使用。但通过几次嘱咐起色仍不大,怎么办呢?可对资料整理得好的学生进行表扬,提倡同学们参观学习;另外,教师还可亲自动手,用订书机给没整理好资料的学生进行整理。学生见此情景,那些没整理好资料的学生就不好意思了,也立马自己整理起资料来。有了好的开头,后边丢失资料的现象也就很少了。这样做,确是一件小事,但是,它渗透了德育“无痕”的有效作用,也证明了老师在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轻轻的一句鼓励、不露痕迹的一个暗示、巧妙的一个手势等等,都会给学生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

浅谈如何对学生进行孝敬父母教育 篇9

浅谈如何对学生进行孝敬父母教育

松原市宁江区实验小学 马秀玲

•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引以自豪的传统美德。我们提倡“孝”、“敬”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家庭道德规范体系的需要,是落实孝老、尊老风尚的需要,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需要。那么如何对学生进行孝敬父母教育呢?结合自己十几年来的班主任工作,浅谈自己的做法。

一、明理法。

利用典故、富有情趣的故事教育学生。我充分利用晨会和班会课,讲述了我国延续了几千年的孝敬父母的典故来教育学生,象羊羔跪乳,乌鸦反哺,张良取履敬老父,李密陈情报祖母等传说和故事,还讲了些名人敬母的故事,象郭沫若教子种“妈妈树”,让孩子寄托一片爱母之情,以祈妈妈早日康复,陈毅敬母为生病母亲洗尿裤之事,老舍的“母亲给我的是生命教育”;还讲了小学生张静贤孝敬父母,获北京市崇文区十佳少先队员的事迹。用从右至今孝敬父母的榜样来教育学生。

二、换位法。

过去有这样一幅对联:“革命方知北京近,养儿才晓父母恩”,是很有哲理的,它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亲自体验,发人深省。现在的小学生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根本不知生活的艰难。因此,我常常利用“换位法”让学生亲自去体会一下当父母的艰难。如:我班开展了“今天我当家”、“假如我是爸爸、(妈妈)”、等活动,学生通过换位体验,受到了深刻教育。有位学生原来花钱大手大脚,结果在“我当一天家”的活动中,12元钱维持不了一家三口人平时一天的生活,第三餐时就没有菜吃了。这项活动之后,不少同学很有感慨地说:“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呀!”从此再不吵着要吃好穿好了。

三、榜样法。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寻找榜样,树立榜样,宣传榜样,学习榜样,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实践活动。我班开展了“访问我身边的共产党员”,“我跟爸爸、妈妈一起上班、上街、做家务等”,结果学生在实践中找到了不少长辈的优秀品质。有位很调皮的学生在日记中写道:“我原来很瞧不起我那环卫大队做清洁工的妈妈,总认为她比别人低下。通过活动我才明白,原来我的妈妈好伟大呀!她那种‘宁脏我一个,干净千万家’的献身精神永远值得我学习”,从此,他处处体贴妈妈,成为一名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四、观察法。

父母工作,孩子不可能亲自直接实践,我就让学生通过眼看耳听去观察,去间接实践。有的学生到医院去看当护士的妈妈给病人打针发药,有的到公共汽车上看当司机的爸爸开车,还有的到建筑工地看当工程师的爸爸一天的工作......通过这种活动,使学生在心灵上受到一次启迪和教育,感受、想象父母的艰辛与伟大,从而激发了情感,教育了学生要孝敬父母。

五、对比法。

通过对比,更能发人深省,更能教育人。如:我班开展了“我和爸爸妈妈比童年”、“一家三代比照片”、“我和爸爸妈比孝心”等活动。通过对比,同学们比出了长辈过去生活的困苦,自己今天生活的幸福;长辈艰苦朴素的精神,自己娇生贯养的不良习气;长辈的仁慈与高尚,自己的糊涂与无知......,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比出了差距,明确了方向,提高了认识,更加理解人间真情。从此,孝敬父母、献爱心的学生越来越多。

六、艺术感染法。

许多事物,一旦插上艺术的翅膀,让人再去实践,将增强感染力,从而使人们提高了认识,调动了情感,增强了意志,指导了行动。如:在班会课上,我组织学生自编自演“把孝心献给父母”系列小品后,演的和看的同学都受到了很大教

育。还有通过不同时期的主题班队会“祝爸爸妈妈生日快乐”、“尊重父母、听从教导”、“向爸爸、妈妈敬礼”等,学生通过歌曲、舞蹈、故事、小品、相声、话剧、知识问答、三句半等多种形式,表达了学生对父母的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决心用实际行动回报父母,班会开得生动,催人泪下,达到了教育人的目的。

除了以上方法外,我班为了使孝敬父母这次活动长期开展下去,取得一定效果。在全体同学讨论倡议下,规定每个学生必须做到以下五条:

一、听从父母的话,接受劝告。不任性、不顶嘴,有事征求父崐母的意见,有事与父母商量,做错了事主动向父母认错,取得谅解。父母暴怒,要躲避,过后再解释。

二、对父母有礼貌。上学或放学,出门或回家时,都要告诉父母一声,以免父母挂念。父母下班回家,要迎上前去,主动接过东西。

三、体贴父母。帮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如打水、扫地、捡碗、放桌子,以减轻父母的负担,使父母欢心。父母生病,要悉心照顾,端水送药。吃东西时,要先想着父母和长辈,不吃独食。

四、珍惜父母劳动成果,不乱花零钱,不吃零食。不向父母要超越家庭经济条件的东西。不要难为父母。买东西要事先征得父母同意。

五、像孝敬父母那样孝敬爷爷、奶奶、外祖父、外祖母。我经常与家长沟通,把学校、家庭、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定期总结,树立典型,及时宣传,以点带面,把孝敬父母教育落到实处。

浅谈“如何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德育 篇10

惠民中心校

曾洪良

加强对小学生环保教育,增强小学生的环境意识和保护环境的能力,是全面提高小学生素质的需要。因此,加强对小学生环保的教育很重要。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对小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缺乏实践经验,如果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时,只讲道理,就无法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因此,教师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参观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例如,教给学生环保知识,同时带学生到公园等美化环境好的地方参观,让学生体验美化环境带来的美好享受,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要保护环境,然后指导学生怎样保护环境,从而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培养学生的环保行为。环境意识提高了,就要将意识转化为环保行为,这才是进行环保教育的目的。环保教育需要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来提高其对保护环境的能力。因此,要通过具体的环保行为影响学生。如教师可倡导学生捡废纸,给校园内的小树浇水,收集废旧物品,利用废旧物品进行模型制作……这些看似芝麻绿豆的小事,却能让学生不知不觉地增强环保的意识。

让学生参与有关环保的活动。小学生喜欢参加活动,教师可以把环保教育精心组织设计到各种活动中,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这样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教育学生为家乡环保作贡献时,开展这样的队日活动:首先,让学生说一说家乡环境的美丽、家乡的特产,让学生感受到家乡的可爱和动人,从而激发学生对家乡环保的兴趣,让学生感到环保就在我身边,我是家乡环保的一员;然后,组织学生表演一些不环保的行为,让学生对照、参考,进行比较;最后,让学生针对家乡环保的现状,说说自己对家乡环保的建议,准备为家乡的环保做哪些事。在这样一个轻松、和谐、自主、参与的氛围中,学生受到了良好的环保教育。

环保教育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应该从小学生抓起,让他们从小就树立环保意识,让他们在美丽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素质教育下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 篇11

关键词:德育;辩论活动;生活情境;多媒体;意义

“一个人没有知识是次品,身体不好是废品,品德不好是危险品。”这是人们常说的一句话,也体现了一个人拥有良好品德的重要性,同时,也说明了德育的重要性。所以,作为初中阶段的班主任,我们要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要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来进行德育,以促使学生获得健康全面的发展。因此,本文就从为什么要在现阶段开展德育,如何开展有效的德育、开展德育的意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期能够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品行和健康的人格。

一、为什么要开展德育

德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仍有一些教师引不起重视,导致德育教学效率严重受损。那么,到底为什么要开展德育呢?

首先,初中阶段学生的特点决定我们必须开展德育。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正处在性格塑造期,各方面都不成熟,自控力差,容易被诱惑,是非观念也比较差等等,所以,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率逐渐增多。而开展德育的目的就是要从各个方面入手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培养学生的控制力等,进而,使学生学会与不良诱惑说“NO”,这样才能为学生健全地发展做好基础工作。

其次,独生子女的增多。前段时间,网络上爆出了这样的新闻,“夫妻为生二胎向女儿写保证书”。这样的现象从某种程度反映了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孩子道德情感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也直接体现了溺爱的结果,严重不利于学生健全地发展。所以,在学校、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对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的培养有着密切的联系,进而,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去生活。

当然,除上述的两点之外,教师的责任、学校的责任等也决定了德育的必要性。总之,开展德育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促使学生健全发展的重要方面。

二、如何有效开展德育

1.辩论活动的开展

辩论活动是指让学生对某个话题以正反两个方向来进行讨论、辩论,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课堂活动参与度,凸显学生的个性,进而,使学生在辩论中形成正确的道德思想观念。

例如,在德育教学过程中,我会组织学生以“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为主题来帮助学生认识“尊重的意义”“尊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或者是组织学生以“雷锋精神是不是过时”为辩题进行辩论,以帮助学生树立“乐于助人”的精神。总之,我们要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借助恰当的辩题来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活动,以促使学生在发表自己意见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进而,也逐步提高德育工作的质量。

2.生活情境的创设

生活情境的创设是指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使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找到学习的乐趣,这样的德育教学效果要比教师简单的“命令式”德育教学要好得多,而且,对学生健全地发展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例如,在培养学生的“亲情观”时,我选择的就是生活情境思考的方法,目的是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学会感恩,学会珍惜亲情。情境如下:

情境一:1999年10月3日就在贵州马岭河风景区发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一起缆车车亡事故,父母用双手托举住了自己的孩子,使得孩子得以生还,父母却永远地离开了。

情境二:深圳母亲踩空井盖坠井之前将女儿托出,自己身亡。

……

引导学生对上述的两个案例进行分析,同时,播放歌曲《天亮了》,然后,组织学生说一说自己对上述事件的观点和看法,这样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感受父母对子女无私的爱,进而,使学生在生活情境中能够正确地理解父母对自己的爱,并认识到“严也是一种爱”。

3.多媒体直观展示

近年来,多媒体已经被广泛应用到课堂之中,其直观、形象的特点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所以,在德育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相关的视频或者是观看弘扬主旋律的影视剧等来对学生进行德育,以为学生良好地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为了让学生不再将“爱国”留在口头上,也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在德育教学过程中,我借助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了“苏武牧羊”的故事;向学生展示“圆明园毁灭”前后的对比图片;向学生展示我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如,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研发与应用、“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等等,让学生在直观的展示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促使学生的德育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

三、开展德育的意义

德育是素质教育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关键。那么,开展德育对学生的健全发展有什么意义呢?

德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在应试教育下,不论是哪个学科看重的都是简单进行知识传授,应对考试,导致学生都处在片面发展之中,严重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更不利于学生全面的发展。而德育的加入则能弥补这个过程中的不足,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

德育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素养。素养是一个人必备的,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所以,我们要借助德育来培养学生的思想态度、情感素养等,进而,确保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不言而喻,德育就是要加强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学生的道德意志,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所以,作为新时期的班主任,我们要借助多样化的德育方式来确保德育的价值得以最大化实现,进而,促使学生真正成为有德有才的人。

参考文献:

[1]甄立红.浅谈如何做好德育工作[J].中国校外教育,2011(11).

浅谈“如何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德育 篇12

人是最神秘、最复杂的生物, 有着有别于其它动物的思想、意识和丰富的情感。面对一群有思想有感情的学生, 作为一名教育者, 我们应该如何抓住机遇对他们实施德育教育, 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呢?如何在英语学科中渗透德育呢?在二十多年的英语教学经验中, 我是这样做的:

一、教师在英语课堂中做好学生德育教育的引领者

在教师为学生树立的所有道德榜样中, 教师自身的行为示范对学生最具感染力。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不能仅仅靠说教, 教师只能以某些过程或知识点为依托展开潜移默化的熏陶教育, 即利用活动对人进行教育引导, 实现教育无痕渗透、无痕育人的功能。如:在英语学习的开始阶段教师就应让学生明确英语学习对自身和社会、国家未来发展的意义;教师应满怀豪情地教学“China”和“Chinese”, “We love our mot herland.”等词汇或句型;在学习职业词类时, 教师应侧重关注“t eacher/worker”等词汇的落实, 注意采取机智的方法让学生喜爱应用这些不受人“欢迎”的职业词汇。同时还要让学生在具备文化意识的同时, 学会分析比较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从而客观公正地看世界, 定准自己未来的人生奋斗目标。“润物细无声”应该是德育教育在学科渗透中的最佳描述, 我们应当努力挖掘英语教材中极为丰富的德育资源, 恰当运用各种传统的、现代化的教育媒体,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当好一个设计者、组织者、材料提供者、鼓励者、参与者、评价者。善于捕捉教育契机, 发挥教育机智, 合理开发教学资源, 在组织活动中进行无痕渗透和有目的培养, 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收获人生成长的非智力因素。

二、利用丰富的教学方法教育学生懂礼貌, “sorry、thankyou”不离口

在任何一门学科中都多多少少渗透着德育因素, 英语教学也不例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更好地汲取情感素养的精华, 促进学生情感品质的形成。如教学“I’m sorry”这一礼貌用语时, 由于这个短语在我们生活中出现的频率较高, 所以对于它的读音、意思教师都不需要太多的解释。而如何正确的使用, 什么时候使用成了教师教学的目的。如, 公交车上, A踩了B的脚;饭店里, A打翻了B的汤……通过表演学生们可以知道应用的场合极多, 并大多是用来表达自己做错事时的抱歉心理。由此学生们在情境表演中养成讲礼貌的习惯, 并知道做错了事应该诚恳的道歉, 从而逐步养成理解、关怀的情感品质。

同样对于“Thank you” (谢谢你) 这一更为常用的礼貌用语, 在教学上, 教师也应侧重于学生这一良好习惯的养成, 并时刻加以提醒:如接受别人的帮助时, 要说“Thank you”;接受别人的赞美时, 要说“Thank you”;接受别人的礼物时, 也要说“Thank you”;即使是自己的父母, 也别忘了说“Thank you”, 因为只有对生活时刻怀有感恩之心, 才能真正体验心灵上的满足与快乐。

三、发挥教师“身正为范”的先行作用

教育家加里宁曾经指出:“教师的世界观, 他的言行, 他的生活, 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影响着全体学生。”从这一番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出教师是道德认识环境的创设者, 同时也是道德楷模, 是道德导师。正如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中所划分的, 我们要微笑着面对每个学生, 给予学生充分的关心、接纳和尊重。从点点滴滴当中, 从细节处端正教师的态度, 能够真正做到:宽容学生所犯的语言错误、公正公平多角度地评价学生、关注学生心理的变化, 并积极地创设有挑战性的问题, 引发学生参与的欲望, 使他们在积极主动的参与过程中体会到充实, 情感得到熏陶, 品德得到发展, 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 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 往往教师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课堂中最直接的师生互动、师生沟通莫过于语言的沟通, 因而英语课堂用语的使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要让学生文明礼貌, 老师在讲课过程中措辞就要讲究礼貌, 使用频率比较高的有“Please”、“Excuse me”、“Thank you”、“Sor r y”等, 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坐下时、在得到了学生帮助时、在老师发现自己的板书出现了错误时, 这些用语不会显得老师“没面子”, 对学生来说反而是最好的潜移默化的现身教育, 对培养学生养成讲文明讲礼貌的习惯起到了示范作用。

浅谈“如何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德育 篇13

杜甫川小学

爱国主义教育具有很强的情感性,是认识与情感统一的教育过程。因此,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必须运用具体的艺术形象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对祖国的认识,以艺术形象反映的自然美、生活美和心灵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经过精心挑选的小学语文课文,具有丰富的思想,优美的语言,动人的形象,对学生有极大的感染力,是进行德育的好教材,特别有不少歌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革命英雄,先进人物的文章,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诗篇等,更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精品。我们应通过语文教学,使学生思想素质和语文素质两方面都得到提高。

1、以人物形象渗透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语文教材的课文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写人物的。有写革命领袖的,如《八角楼》、《朱德的扁担》等;有写历史上著名人物的,如《詹天佑》、《李时珍》;有写革命烈士的,如《刘胡兰》、《黄继光》;有写英雄群体的,如《狼牙山五壮士》、《《飞夺泸定桥》。

2、从情感人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如教《瀑布》一课,我们根据诗歌语言凝炼,含意深刻,跳跃性大的特点,教学时运用幻灯,录像,把诗中描写的景象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从“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的颜色和像“珍 1

珠的屏”的形态上感受瀑布的美,想象瀑布声、形、色的具体形象,感知瀑布磅礴的气势,加深对诗的语言的理解,由此产生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感情。

3、以美景感染渗透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课文描绘和赞美了祖国秀丽的自然景观,享受课文中美的内容、美的语言、美的画面、美的情感,对学生无非是一种熏陶感染,会情不自禁的赞叹祖国之美。祖国有这样美的山山水水,有谁又会不去热爱她呢?

4、以深情陶冶渗透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教学中,把课文中的情挖掘出来,表现出来,也就是用课文中蕴含的情感打动学生,使他们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从而发展爱国主义情感。如《草原》、《可爱的草塘》等,读着这诗情画意的文章,学生一定会为这外在的美和内含着更美的东西所陶醉,深深地感受到祖国的美丽和可爱,熔铸成热爱祖国江山的情感。

二、重视升国旗仪式

国旗是我们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象征,人人都要养成对国旗的崇敬和热爱,而学校所进行的升旗仪式正是养成这种心理的重要方式。我们学校很重视每次升旗仪式,担任升旗手的学生是各班推选出的优秀学生代表,国旗下讲话的老师也是准备充分,整个升旗仪式给学生们一次次爱国主义的教育,让学生们感受到飘扬的国旗所带来的振奋和学习动力。

三、高教育于活动之中

活动是一种符合青少年心理、性格特征的动态教育。我们学校每月都要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并开展爱国主义影片观后感的征文比赛。通过教育让学生们重温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爱国热情,知道在国旗下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学校还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组织他们参观江南电缆厂和三木集团,让他们了解祖国科学技术和生产建设的伟大成就。

四、举行各种报告会,陶冶学生的爱国情操

学校以多种形式开展国情教育,陆续举办了“中国历代著名科学家”报告会,从祖冲之的圆周率讲到陈景润的哥德巴赫猜想,认张衡的地震仪讲到李四光的第四纪冰川,从四大发明讲到人造通讯卫星上天,教育学生不能数典忘祖。

五、经常进行形势教育

教育的方式要多样,要广开言路,平等对话,•要置疑解难,点拨诱导。另外班主任还要求学生看报,了解国内外的情况,并让学生在网络上收集最近时间的国家安全方面的新闻,通过班队会进行讨论,时刻关心国家的发展和安全。

浅谈“如何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德育 篇14

薛权开

2012江阴市中小学德育论文评比 二等奖

德育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德育工作不断面临着新的困难和挑战。这要求班主任老师们在开展德育工作中不断地思考、突破和更新,通过改善德育的一系列方式方法,紧跟学生不断成长、变化的身心发展,促使学生在科学文化知识、思想道德素质等方面都能够获得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并自觉地转化良好的行为和习惯。班会课是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主渠道,是学校进行学生德育工作的主阵地,也是班主任针对班级情况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对班集体的发展,对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班主任老师在组织丰富多彩的具有教育意义的班会课过程中,如何发挥班会课的作用、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呢?

一.班会主题要紧扣实际、重视特点。

班会课的主题就是班会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主题的选择,首先,要能让学生感兴趣,适应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激发学生的热情;其次,要有一定的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可以让学生有多种方式表达的机会;再次,要有一定的深度,能逐渐体会;最后,要与时代、学校、班级的当前的情况紧扣,体现时代性与特殊性。唯有如此,班会的主题才更具有针对性和教育性。

班会课的主题一定要结合学生客观实际,具有针对性。具体来说,就是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及身心特点,思想发展的脉络,结合社会、学校、家庭,针对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多方搜集题材,进行比较、选择、提炼、策划、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教育。班主任要对本班的班集体进行深入调查,了解本班学生的精神状态、学习风气、舆论导向、班风学风和存在的哪些问题。班会课做到有的放矢,德育工作的开展就更高效。

一般来讲,可以根据高中三个年级分为三个阶段。高一年级是第一阶段,对于新进高中学习的学生来说,一方面,学生换了一个新环境,真正第一次离开父母独立生活,自理能力、环境适应能力较差;另一方面,据笔者的问卷调查,不少学生对读高中的目的不明确,绝大多数学生缺乏明确的高中生活的规划。这一年的主题班会重点就是以如何提高自理能力、环境适应能力、与人相处能力,以及明确学习目的,做好高中生活的规划等来设计主题。

新生进校一年后,进入第二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主题班会应以培养学习怎么学习和锻炼自己为重点,以引导学生树立集体荣誉感、团队意识、参与意识、自强自信的心理、积极向上的心态为主题,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高三年级是第三阶段,学生面临高考的压力,此阶段的主题班会应以缓解学生学业压力、高考前的心理疏导为重点,围绕高效复习、考前指导、高考心理等方面设计主题。如可以让优秀学生畅谈复习方法、邀请往届毕业生作考前指导,请心理老师作高考心理等方式开展主题班会。学校可以召集经验丰富的学生管理人员和班主任,制定切实可行、主题明确的班会主题,使主题班会有明确的目标和针对性。

二.班会内容要形式灵活、多姿多彩。

班会课不同于日常的知识教学课。它没有相应的教材、没有固定的模式、没有繁重的教学任务。班会课有的应该是符合一个班级特点和要求的道德层次目标,应该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有能打动、感动学生的良好氛围,还有在不知不觉中让精神世界得到的提升。一堂成功的主题班会课肯定不是粗浅的说教,而应该是主题鲜明、重点突出、形式灵活并具有感染力的精神陶冶。

上好班会课,除了要有好的主题之外,还必须注意形式的多样和生动。主题班会可以有学术报告、讲演比赛、辩论讨论、户外活动、新闻调查的成果汇报、文体表演、思想交流、经验介绍等形式。班会的形式是丰富多彩,不能搞一种死板的模式。只有多样化,才能适应青少年学生的特点,为他们所喜爱,满足他们求知、增长才干、抒发情感、关心时政和走向社会等多方面的需要,从而调动其积极性,使他们受到教育和锻炼。需要强调的是,应该根据内容的需要,选最佳效果和最富教育意义的形式,从而对学生人生观的形成、智慧的启迪,人生道路的选择产生正面的、积极向上的影响。

班会课的形式要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寓思想教育于生动活泼的形式之中。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阶段。他们有一定的思想,好动活跃,精力充沛,喜欢参加新颖新奇、科学性强、文化性多的活动,而对抽象的、简单的说教兴趣不浓,因此主题班会要多开展生动活泼的活动,把思想教育渗透在活动之中。主题班会的策划与实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但更重要的是发动一个个学习的个体,使学生成为班会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班主任的指导思想是通过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出来的,因此,在准备、组织召开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充分信任学生、依靠学生、指导学生,让学生既当主人,又当参谋。

三.班会总结要凝练思想,深化认识。

在主题班会中,学生的认识有时并不是一致的,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有时还有分歧,有的发言往往比较片面性或者有相当的局限性,有的仅凭个人好恶来判别事物的善恶、美丑,有的发言有明显的个人感情色彩,缺乏理性的分析、判断。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就要利用总结来启发、引导和点拨,使学生能认识到事物的本质,认识到召开班会的目的、认识到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要做好总结工作,首先要在主题班会的活动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反映,尽可能多地收集相关信息;其次是在班会课后,调查学生对本次班会课的意见,然后总结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为下一次的主题班会提供经验。

在总结时,要针对学生的认识给以集中、分辨、提炼和升华,使学生的认识有提高,行动有准则,前进有方向。另外,要使主题班会真正起到教育教学作用,绝不能忽略最后一个环节,就是深化主题和巩固成果,也就是在班会后要进行“追踪教育”和“跟进观察”。一节主题班会活动之后,要及时掌握来自学生中的信息反馈,抓住学生思想情感方面的变化,继续加以引导,促其升华,力争在每次活动之后,让学生们的心灵深处留下一点有价值的东西,并使他们在行动上有所表现。或者在一节班会课上所做出的决定,班主任要跟进观察,监督执行。

此外,班主任若想在纷繁无杂的班务与千差万别的学生面前妙语生花、言出即效,必须具备丰富的语言积累和深厚的口语素质。要想一节良好的班会课在老师的引导下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班主任讲话在内容上必须要有的放矢,切合学生实际,站在学生的思维立场上,用学生的语言进行讲解,语言上更应该精炼准确、形象生动、逻辑性强,符合学生口味,且要有鼓励性、甚至是煽动性的语言魅力,让自己的语言能够达到“一世纪起千层浪”的效果。

四.主题班会实效性不强的反思

班会课是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主渠道,是学校进行学生德育工作的主阵地,也是班主任针对班级情况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然而我们也看到,有些班级的主题班会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德育的效果没有得到强化。

不能讳言,当前有少数班主任老师担心开班会太耽误时间,害怕太吸引学生会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其实,如果这些老师不是图省事的话,那么他们的担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甚至是错误的。说没必要,是因为组织主题班会的目的是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问题,而不是搞形势、赶潮流。既然是为了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又怎么会影响学习和生活呢?说它是错误的,是因为这些老师把我们的教育的目的与教育的手段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这与马克思认识论的观点背道而驰的。

有些班主任在组织班会的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自主作用,这也是班会课德育效果不强的因素。学生的创造力是一座采之不尽的金矿。你给他一张纸,他就可以画出最美的图画。你搭起一座舞台,他就能跳出最美的舞蹈。问题是我们有些老师舍不得那一张纸,不愿意为他们的成长搭舞台。班会课上的部分就是展示的过程,这个过程的背后是之前的大量的搜集材料和整理材料。在搜集素材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大量地接触到新的知识,所以,准备的这个过程一定要让孩子们亲身参与,在搜集筛选材料中加强自身的教育,提高自身的能力,还能在合作中摩擦出创新的火花。

毛泽东同志在回答“人的正确认识从哪里来”的时候,明确说过“从实践中来!”我认为人的能力也只能从实践中来,而不是他人所赋予的。组织主题班会,开始可能出现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我们决不能因噎废食,使学生失去锻炼和实践的机会,也使我们班主任老师失去开展德育的重要的机会。

浅谈“如何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德育 篇15

一、激学生爱国之情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是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思想道德之一。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中最浓厚的感情。”要提高民族素质和凝聚力, 就应从小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在教学过程上, 我有意识地收集了一些资料, 例如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记载了200多种植物, 说明我国是研究和利用植物最早的国家。近代, 被国际上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培育出的新型水稻———杂交稻, 已经跨入世界优良稻种的前列等。这些材料让学生了解到我国古今现在生物学研究的巨大成就和对世界的重大贡献, 从中领悟到我国灿烂的历史文化, 激起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

爱国是一种崇高的责任。我国地处寒、温、热三个气候带, 自然条件优越, 生物资源极为丰富, 但人均资源占有率较低, 并由于我们过去对合理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缺乏知识, 使我国的宝贵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通过这些材料的穿插, 让学生既为我国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而自豪, 又增进了他们爱护环境、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意识, 进而培养我们爱国主义的责任感。

二、立学生成材之志

成材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出发点, 也是德育工作的归宿。立志是成材的基矗青少年正是立志的重要时期, 教学中, 通过介绍生物科学家热爱科学, 追求真理, 献身事业的事例, 引导他们树立远大抱负, 刻苦学习, 将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对人类做出贡献。重点介绍了李时珍不顾世俗偏见, 不做举人, 二十七年如一日, 爬山涉水, 不畏艰险, “搜罗百草”“访采四方”, 终于编写出《本草纲目》这部巨著, 对世界产生巨大影响。补充了费莱明发现青霉素的过程以及青霉素的发现对人类产生的巨大影响。大量实例使学生深深感受到生物学在人民生活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性, 科学对人类进步产生的巨大影响, 并从前辈科学家那里获得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和感召力, 激发着同学们从小树立向科学家学习, 探索自然奥秘, 揭示生命本质, 力祖国添光彩, 为人类做贡献的远大志向。

三、引学生实践之路

德育教育是“知”与“行”的结合。生物学是门实验学科, 它的理论来源于实践, 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又反过来指导实践。在教学过程中, 引导学生既从感性入手, 又理论联系实际, 运用已学的生物学知识, 亲身实践, 必将有利于巩固和提高德育效果。如通过分发各种种子让学生课后分组观察、记录“种子萌发过程”, 既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 又从中体会到“粒粒皆辛苦”的道理。指导学生观察中了解和掌握的氮、磷、钾无机盐缺乏时植物出现的病症及抢救措施, 对学生及自家生长的不良花卉进行及时“抢救”, 初步体会到科学知识的力量;组织学生开展“校园植物挂牌”, “悬挂鸟巢”以及走出校门进行“爱鸟周”“环境保护宣传”“植物资源调查”等活动, 将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理论和实践使学生感受到生物是实实在在地存在于我们生活之中, 只要努力学习, 大胆实践, 就可以充分运用, 从而培养学生善于探索、学以致用的科学品质。

【浅谈“如何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德育】推荐阅读:

浅谈美食06-09

《谈音乐》06-22

考官谈面试07-10

谈《四库全书》05-24

浅谈现代物流06-08

浅谈银行服务06-10

浅谈行政处罚06-23

谈骨气学案06-29

浅谈电教媒体06-29

冯仑谈理想07-17

上一篇:电气运行检修常用工具下一篇:《学习机会的策略》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