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对策论文

2024-10-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对策论文(通用8篇)

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对策论文 篇1

小学教师特别是小学德育工作者在提高自身网络知识的同时也要教育引导小学生正确看待网络时代,学会利用网络,因势利导,积极规范青少年的上网活动。我们学校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1、教师首先主动学习网络知识,了解网络,同时提高自身的网络道德修养,做小学生的表率。教育者应当受教育。这种教育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网络知识的学习问题;另一个是教师网络道德素养的提高问题。只有掌握了网络工具,教师才能与学生共用同一的网络平台进行交流,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小学生上网的指导。自从去年以来,我校已对全部教师进行了数次网络知识的培训,同时为每个办公室配备了电脑,学校还花费20多万元组建了的学校电脑室,并和江山广电网连接。由于采取了这些措施,目前,我校教师100%都会上网,其中不少人会利用网络制作课件或主页。在了解网络的同时,教师为人师表,也必须率先垂范,做好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模范。所谓“先莫先于修德”,塑造灵魂的工程师必须首先具备高尚的网络道德,从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了规范教师的上网行为,学校还制订了教师上网的若干规定,保证了教师对学生上网的正面导向作用。

2、信息技术课教师在小学生电脑课中普及网络法律知识和有关规定,规范小学生的上网行为,使他们养成道德自律的良好习惯。组织学生学习网上文明公约: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不破坏网络秩序;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鉴于网络世界的特点,我们一方面在三至五年级选拔出三名网络管理员,为他们普及法律知识和有关规定,另一方面则需要用道德这种无形的约束力去引导规定学生的网上行为,使他们养成道德自律的习惯,自觉地遵守网络法规或有关规定,文明上网、依法上网,做一个合格的网络人。

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对策论文 篇2

一、政府及教育部门应抢占当前信仰教育的网络主阵地

“青年是各种信仰争夺的对象, 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去占领, 非马克思主义信仰就会占领”1, 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应多开设创建一些关于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信仰教育的网络平台, 抓好网络这个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并配以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信仰教育, “充分发挥网络媒体和网络场所的宣传优势, 开展富有网络特色的宣传活动”2。创办一些“大学生社区”、“校园生活”等大学生组织, 使青年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交流载体、媒介。教育主管部门也可以借此了解大学生的主流的思想现状, 并及时对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内容、方法做出调整, 使信仰教育更具有针对性, 使信仰教育的内容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并及时在网站论坛更新相关信仰教育的内容, 保持大学生对信仰教育内容的新鲜感。

此外, 大学生也可以凭借政府及教育部门的网络平台多了解一些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现状, 对马克思主义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更深的理解, 进一步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从而自觉地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信仰。

二、互联网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于相关网络信息的监管

当前网络就如同一个大的容器, 里面的内容有精华也有糟粕。为此, 互联网的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于网络信息源头的监管, 保证网络环境的纯净。

首先, 网络监管部门应严格遵守网站建设的审批, 对于涉及封建迷信、反动暴力、不健康内容的网站根据情节进行严厉处罚, 做到违法必究。对家庭、校园、公共图书馆的网络内容进行过滤, 将封建迷信、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进行过滤屏蔽, 为青年大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网络信息环境。

其次, 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网络信息的规范引导。“在网站栏目设计、信息搜集、筛选与发布方面, 要把握好舆论导向。”3对于网络优秀文化, 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奉献精神、红色文化等应当进行鼓励支持。此外要加强对于互联网经营业主的法规教育和思想培训, 使他们真正能够做到诚信经营、守法经营。此外加强对于高校大学生的教育培训, 定期开办宣讲网络信息的活动, 增强大学生对于网络信息的所传播的思想文化的辨别能力。

三、加强信仰教育人才队伍的建设

面对网络的冲击, 传统的信仰教育方式越来越不能适应新的时代要求, 不能满足大学生的心理需求, 因此, “网络时代就必须提高教育者的相关素质, 教育者则应积极地参与网络, 变被动为主动”4, 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 对于教育者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 教育者必须具备较高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及相应的网络知识, 从而抛开以往的说教方式, 建立一个以教育者为主导的互联网平台, 以民主、细致、快捷的方式来开展大学生的信仰教育。真正实现“以理服人, 以情感人”的效果。除此之外, 教育者应树立“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的理念, 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信仰学习, 提高自身的品德素质, 起到榜样示范的作用, 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自觉塑造和培养自身的信仰。

此外, 从事信仰教育的教育者应当加强对于互联网信息的关注与了解。因为大学生作为网络信息交流的主要参与者, 其思想心理现状可以透过网络信息交流得到充分体现。通过这种途径, 一方面教育者可以更加充分地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 掌握第一手的资料, 有助于及时准确地把握大学生的心理动态, 从而更好地开展对于青年大学生的信仰教育。另一方面, 教育者也可以把青年学生当做普通朋友与他们平等交流, 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告诉学生, 同学生加强交流探讨, 通过这种方式青年学生更容易敞开自己的内心世界。

四、鼓励大学生在信仰教育上主动性的发挥

教育者是信仰教育的引导者、发起者, 大学生自身则是信仰教育的主导因素。在网络时代条件下, 大学生更加应当主动自觉地利用网络来加强自身的信仰教育。

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不仅要注重创新“服务式”教育方法, 也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动性, 只有这样, 信仰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信仰教育工作归根结底是做人的工作, 必须把教育学生与服务学生结合起来。以人为本运用于大学生信仰教育上来, 就是要站在大学生的立场和角度来思考和解决问题, 关心和保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 尊重大学生的人格尊严, 倾听青年学生的意见建议, 在此基础上教授信仰教育的相关理论知识, 只有才能更好地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更好地发挥信仰教育在大学生中积极作用。因此, 服务意识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是培养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因素, 也是自觉发挥大学生自主性的关键。

其次, 马克思主义理想信仰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的主要渠道。在这个信息时代条件下, 我们大学生用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来自觉加强信仰修养。大学生可以在网络世界中自觉的感受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国所发生的翻天覆地巨大变化, 从而提高自身对于社会主义的了解与认识, 坚定社会主义的信仰, 并能能够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中来, 为祖国的繁荣与富强自觉的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摘要: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 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融, 当前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信仰教育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加强大学生的信仰教育则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网络环境,信仰教育,对策

参考文献

[1]、陈大鹏.对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思考[J].跨世纪, 2008 (10) :84.

[2]、徐云峰.网络伦理[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 (1) :188.

[3]、王绍芳.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实践形式[J].牡丹江大学学报, 2008 (11) :145.

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对策论文 篇3

关键词:网络;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9-022-01

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日益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网络在为中学生提供信息资源、增长知识和技能、扩大人际交往的范围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网络上充斥的虚假信息、色情信息、暴力恐怖信息、网上犯罪等对处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阶段的中学生带来相当严重的负面影响,致使网络道德问题凸现。因此,加强中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势在必行。

一、加强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中学生作为中国网民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在网络时代形成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水平,将对中国的现在乃至未来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因此,加强对中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刻不容缓。加强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主要是网络自身特点及中学生自身特点决定的。

1、网络自身特点决定必须加强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网络的开放性特点导致了信息的庞杂多样、良莠不齐。既有有益、健康、进步的信息,又有反动、迷信、淫秽、庸俗的信息。在网上反科学、伪科学、不健康的甚至十分有害的信息垃圾泛滥,这会对价值观念还不成熟的中学生产生误导,引发行为偏差。同时,由于网络无国界,西方发达国家在借助网络连续不断地传递文化信息的同时,倾销西方文化,宣扬西方的民主、自由和人权观念,将其意识形态、价值观、伦理道德观念传入我国,企图对上网者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据统计,在互联网的总内容中,英语内容占68.4%,而汉语内容只有4%。 中学生表示对西方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观点表示崇拜。西方文化的不断渗透,对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尚未成型的中学生,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2、中学生自身特点决定必须加强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中学时期是人生最重要的发展期,也是道德品质定型的关键时期。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时期,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较强,而且对新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易于被新鲜事物所吸引。网络上纷繁复杂的信息,既有学术信息、经济信息、政治信息等宝贵的信息资源,又有色情、恐怖、暴力等负面信息,而这些信息经常混存在一起,强烈地吸引着中学生的眼球,使他们很容易对网络产生依赖感。

由于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形成时期,身心发展不成熟,对网络上的各种观点、说法,容易不假思索地采用。部分中学生曾在网上抄袭作业,而且中学生的道德防范意识不强,对一些不健康的网站常常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浏览,结果却身陷泥潭难以自拔,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必须加强中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

二、加强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基本对策

1、提高教育者素质

中学教师往往具备较高的道德水准和较好的个人素质,具有较高的威信,易受到教育对象的尊重,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必须重视学校教育在网络道德教育中的作用。目前,中学教师虽然具有更多的技能和学识,但因受年龄、经历等因素所限,网络方面的知识却相当缺乏,甚至与学生们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无法给学生正确的引导。因此,教育者要适应时代要求,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这样培养一支既懂得思想政治工作,又懂得网络技术的教育队伍已非常必要也非常迫切。加强教育者网络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他们掌握和运用网络技术,熟悉网络文化的特点,熟悉网络法规、网络理论。同时,教育者还要熟练运用聊天软件与学生进行讨论,并接触学生喜爱的网站。通过亲身体验,了解学生的行为特点、内心感受及表达方式,有的放矢地解决学生中产生的问题。教育者要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深厚的政治理论水平,对网上信息要能够及时地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提高网络道德素养,以身作则,做好学生的表率,以高尚的网络道德影响学生。

2.开展网络道德教育课程

在我国,中学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了网络道德教育,只注重网络技能的传授。学校应该把对学生们的网络道德教育纳入到正规教育轨道。学校应该开设专门的网络道德教育课程,全面系统地讲授有关网络道德的知识。例如美国计算机伦理协会所制定的十条戒律:①不利用计算机去伤害别人。②不应干扰别人的计算机工作。③不应窥探别人的文件。④不用计算机进行偷窃。⑤不用计算机作伪证。⑥不使用或拷贝没有付钱的软件。⑦未经许可不使用别人的计算机资源。⑧不盗用别人的智力成果。同时,学校还应在原已开设的课程中增补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如在中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中增加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来教育中学生建立正确的网络道德。

3、提高中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辨别能力

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对策论文 篇4

课题研究报告

朱蕴丽

摘要:生态道德教育是作为道德主体的人对自然、对生态、对环境追求一种和谐相处的认同或认知教育。当前加强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又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需要。为此,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该有序地把生态道德教育融入到大学教育中去,鼓励大学生做生态道德的实践者、宣传者和推动者,在全社会营造一个实施生态教育工程的社会环境。

[关键词]生态道德;环境道德;大学教育;科学发展观 基金项目:该课题为江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课题名称为“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对策研究”,课题编号:06YB185。

课题主持人朱蕴丽为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课题组成员由卢忠萍(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吕昕阳(南昌航空学院副教授)、江天桥(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肖小丽(南昌高专副教授)等人组成。经过一年多来的研究,业已完成预期的各项任务,取得了预期的研究成果,其题为《生态道德教育:大学教育新理念》的论文发表在2007年第11期《江西社会科学》,且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复印。

现就该课题的有关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一、文献综述

对生态、对环境恶化的焦虑和担忧已经引起世人的瞩目,且这类课题的研究在国内外早已引起了相当的重视,但目前国内对大学生的 1

生态道德教育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有一种观点总是错误地认为大学生只要通过大学四、五年系统地学习,可能水到渠成地或天然地形成对生态道德的认知或认同,自发地会形成一种生态道德的理性自觉。实则不然,现在大学里普遍出现的种种蔑视生态、忽悠环境和浪费能源的奢侈现象是比比皆是,有的还是触目惊心,生态道德并没有在大学生的心目中自觉地“生根开花”,生态道德教育也未真正引起足够的重视,对这方面的研究更是一鳞片爪,就是有,也只是零星散见在有关报刊杂志点评式的小论文或随笔类的小文章当中,系统性、宏观性、规范性和理论性的论著不多。当然,值得庆贺的是,目前经中央审定的新出版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教材中也涉及到了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这说明在世界范围内和全社会都在倡导科学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绿色GDP的大趋势下,加强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已势在必行,且已引起中央高层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了。

就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具体文献来说,目前我们学术界对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到目前为止,国内研究很难见到比较深入系统的相关论述,大多以短篇论文的形式或者散见于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人与生态思想的研究中,如何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灌输生态道德和如何去构建生态文化却是凤毛麟角。具有代表性的参考论文和论著有:

从国外的情况看,我们主要参考的文献有美国女作家莱切尔·卡逊1962年出版的《寂静的春天》,这本书的问世标志着人类首次关注环境问题,促使环境保护问题提到了各国政府面前,各种环境保护组织纷纷成立,从而促使联合国于1972年6月12日在斯德哥尔摩召开 2

了“人类环境大会”,并由各国签署了“人类环境宣言”,开始了环境保护事业。中国的环境保护事业也是从停止沙城农药厂的DDT生产开始的,而后全面禁止了DDT的生产和使用。

美国经济学家麦多斯1972年出版的《增长的极限》(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一书中提出的。该书认为,在以往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只要人口增长和经济增长的正反馈回路继续产生更多的人和更高的人均资源需求,这个系统就会被推向它的极限—耗尽地球上不可再生的资源”。提出如果实际上自然的、经济的和社会的关系不发生重大变化,由于粮食短缺,资源耗竭,污染严重,世界人口和工业生产能力等因素的变化,人类社会将要发生非常突然的和无法控制的崩溃,这无疑给人类社会的传统发展模式敲响了第一声警钟,从而掀起了世界性的生态环境保护热潮。

《只有一个地球》(中译本,石油化学工业出版社1976年版)的副标题是“对一个小小行星的关怀和维护”,这是一本讨论全球环境问题的著作。该书是英国经济学家B.沃德和美国微生物学家R.杜博斯受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秘书长M.斯特朗委托,为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提供的背景材料,材料由40个国家提供,并在58个国家152名专家组成的通信顾问委员会协助下完成的。全书从整个地球的发展前景出发,从社会、经济和政治的不同角度,评述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对不同国家产生的影响,重点提醒人类的世界“只有一个地球”,呼吁人类要懂得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提出了生态伦理方面的意蕴。

从国内研究的状况看,为了解决生态环境恶化和人类共同面临的气候变暖问题,涉及生态道德教育方面的文献,我们主要参考有:陶 3

良虎主编的《中国的低碳经济》(面向未来的绿色产业革命)第八章的“倡导低碳生活与文化”中,阐明了低碳文化主张重新恢复和实现生物圈的碳平衡,从而抑制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专门阐述了低碳文化的内涵与本质,设计了低碳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这极大地丰富了生态道德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是社会进步的文化标杆,反过来也有利于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对本课题的研究也有启迪意义。

熊焰的《低碳之路——重新定义世界和我们的生活》(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年出版)这本书的核心逻辑在于:过去的发展模式已经到了尽头,比如美国式的高消耗、高耗能的模式,以及中国的“两低两高”模式等(低技术、低劳动力、高成本、高污染和高耗能),这种发展模式已经该调整了,再不调整就可能耗尽我们子孙后代的资源和环境空间,它是不可持续的一个模式。此外,认为通过人类社会的共同努力,会有应对这些问题的办法存在,通过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的改变,一定会产生积极效应,人类共同拯救地球的行动一定会开花结果。这也是这本书希望向读者传达的一个生态思想。

蒋兆雷、程平《恩格斯的“生态警告”及其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理论与改革》2009年)。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一文的后半部分提出著名的“生态警告”。即“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作者从劳动的视角诠释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人类改造自然的两个基本条件,即认识到自身与自然界的一体性和变革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及社会制度,对于我们今天建设生态环境、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绿色崛起具有生态道德的意蕴。

刘本炬在《论实践生态主义》一书中认为,马克思、恩格斯是当之无愧的最早的生态哲学家。该书从二个方面肯定了恩格斯 的生态 4

思想:一是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了新的历史观之后,以实践的唯物主义为基本思路,对人类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实践辩证关系进行了研究,抓住了生态哲学的根本。二是认为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反杜林论》和《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著作中深刻分析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并对人类盲目征服自然提出了警告,这些思想都与生态哲学、生态道德、生态文化都密切的关联性。

总之,不论是国外的生态学者,还是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以及国内从事生态环境研究的学者,就生态伦理、生态道德教育来说,如何将其融入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这方面系统论述的文章或论著还真不多,更没有达到理论化、系统化的梳理和阐述,因此,有待于我们生态理论界进一步从生态理论研究和生态教学实践两个方面去创新去探索。

二、研究假设

据英国《每日邮报》、《每日快报》、《泰晤士报》、路透社2006年11月29日报道,富有争议的英国著名科学家詹姆斯·拉夫洛克教授28日在伦敦化学工程师协会进行演讲时,对全球变暖问题发出了惊人的警告:拉夫洛克宣称,随着地球温度继续升高,到下个世纪,地球上至少90%的人类都将死亡,幸存的人类最多不会超过5亿人。甚至拉夫洛克还敦促科学家要将“全球变暖”的术语改为“全球变热”,因为“全球变暖”听起来太温和。这绝不是耸人听闻,作为一位著名科学家能作出这样的判断,至少这是有一定的理论论据的,不是信口开河毫无依据的揣测。因此,我们这个课题也是基于从宏观的角度思考人类自身生存的需要和从本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来考量的,人与环境、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自然、环境的不和谐最终 5

要波及社会)的问题,是整个人类社会都共同面临的和需要思考的问题,不仅仅是大学生,而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口、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压力就显得更为紧张、更为厚重和更为急迫。我国是个人口大国,但绝不是资源大国、生态大国,人均资源极其匮乏和对外依存度高是我们的国情,因此可以说,对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仅仅是我们找到了一个可以扩张或泛化开来的切入点,更重要的是希冀通过这个切入点的教育引发开来,引起起全社会、全体国民的警觉,从而对整个社会所有成员产生一种生态道德的洗礼教育。

(一)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应该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道德,通俗地说应当是对待生态环境的一种文明尺度或文明准则。而生态道德意识,就是人们对待自然环境的一种悲天悯人、苍生大爱的情怀,一种对待生态脆弱的焦虑和忧患意识。生态道德教育是作为道德主体的人追求对自然、对生态、对环境的一种和谐相处的认同或认知教育。生态文明已成为人们追求的比物质文明更高层次的文明。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不光要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培养他们的正确伦理道德、社会公德,更应该从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等关系上培养他们的生态道德、环境道德意识。其目的是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了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和新领域,使培养出来的大学生能够成为生态型的复合性人才,当他们一走向社会就能意识和正视目前世界普遍存在的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不均衡的突出矛盾,自觉地为解决或缓解这一矛盾去遵循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这也是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题中之义。

(二)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也是当前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需要。6

我们认为本课题主要特色就在于从加强当代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入手,着重从科学发展观、资源压力、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考量和大学生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分析,然后再寻找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依据,最终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对策和方法。更重要的是本课题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大学生可以从生态道德教育当中感受到它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使大学生从周围和身边种种生态道德缺失的现象中去认同和感知这种具有现实和长远意义的道德规范教育,这也是一项能够给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活力的非常鲜活的内容。

(三)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假设主要依托于五个方面内容。主要是:一是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和理论的引领;二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环境友好型思想的支撑;三是中华几千年优秀生态道德文化的内在呼唤;四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现实启迪;五是人类对人口、资源、环境等自然与社会综合因素忧患意识的考量。

三、研究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站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运用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首先通过文献分析法对国内外已涉及到的生态道德教育研究成果进行了文献梳理、归纳和综述,从整体上阐述了对当前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其次,本课题对有关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整理、甄别和筛选,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课题进行整体把握。具体来说主要是:

(一)理论上我们运用了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和系统科学研究等方法。课题组成立以来,按照课题研究计划开展了积极的研究工作。截止到2007年4月,我们认真研读《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有关生态道德方面的教学内容,科学确定生态道德教育所要

达到的教学目标,充分占有现有的有关生态道德教育方面的论述和文献,了解生态道德教育学术研究的发展趋势。我们还从《人民日报》、《环球资讯》、《经济日报》、《江西日报》、《人民网》、《中国环境资源网》、《中国环境报》、《中国科学报》、《中国林业报》、《中国绿色时报》等报刊、网站中阅读、收集或下载了许多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涉及环境、生态方面的资料和数据。此外我们还掌握了有关《生态道德教育读本》、陶良虎主编的《中国的低碳经济》、陈寿朋教授撰写的题为《生态道德建设浅议》、熊焰的《低碳之路——重新定义世界和我们的生活》、《增长的极限》等论著论文和《环境保护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文件,并正在着手对所掌握的资料进行分析、梳理、分类、鉴别、消化吸纳,初步拟写出了课题研究的进程和大致方向。

(二)实践中综合运用了观察研究、案例讨论、定量定性分析法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生态道德缺失方面存在的问题。至2007年7月,课题组成员在此基础上归纳出了校园中生态道德缺失的各种现象,从中探寻出其原因所在,拟写出一个论文的大致提纲,期间经过多次座谈讨论、分析、梳理和修改提纲,经碰撞产生了许多新观点新思维,文章数易其稿,最终得出了加强当前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观点并进行整合应用,产生适合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生态道德意识培育的理论思维成果,以论文的形式向学术刊物投稿,得以在《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11期以《生态道德教育:大学教育新理念》为题予以公开发表,该论文也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四、研究内容

(一)加强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内在要求。过去,人们往往以为只要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发展就可以无休止地,自然界似乎是难以穷尽的百宝库,现在猛然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原来自然界也是相当脆弱的。若无休止地发展下去,人类欲求的无限性必然与自然供给人类欲求的稀缺性产生极大的矛盾。这些矛盾最终必然打破发展与生态、科技与生态、消费与生态、人口与生态之间的平衡。人类与其他社会领域的平衡发展,特别是与自然“众生”的和谐发展几乎关系到生态安全与人类本身的存亡,自然生态的兴衰似乎决定着其他一切文明的兴衰。而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以人为本,但以人为本在与自然关系的层面上是有前提条件的,作为后于自然的人类毕竟是自然的产物,也是自然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类族群的发展最终必须依赖于自然、依赖于生态、依赖于环境,实际上科学发展观除了强调社会意义的以人为本的同时,已经蕴含了以自然为本、以生态为本和以环境为本的内容,加强这方面的生态道德教育,最终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二)加强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是缓解资源压力的必然选择。由于我们以往对生态道德教育的缺失,总认为地球是一个取之不尽的资源库或聚宝盘,经济与科技迅猛发展似乎可以解决人类所面临一切问题。随着资源短缺的压力增大,人们猛然回头,原来经济社会、科技发展也是一把利弊摇摆的双刃剑,地球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资源库或聚宝盘,也像生命体自身一样脆弱和有局限。现今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就是毫无节制地对大自然进行掠夺性开发,所造成的直接恶果是生态链的失衡、生物多样性的毁灭和自然资源的日益枯竭。如果人类不幡然悔悟,那将无异于“自掘坟墓”。如果再不遏制这种现象,保持生态的基本平衡,任其下去就会把我们这个生态脆弱、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推向绝境。

(三)强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需要。现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几乎已经发展到不是共生就是共灭的态势。自然界的每一生物链、每一物种都有各司其职的明确职能,生物链的完整和物种的多样性才能保证整个生态系统的安全与平衡。作为自然界重要部分的人类,从来就离不开自然界的庇护,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无不每时每刻与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进行交换,自然生态的和谐必然促进人类自身的和谐,自然生态的恶化也必然导致人类生存的恶化。事实上生态安全和国家安全一样,也是一个民族持续发展的生命线。生态道德教育目的就在于唤起人们养护生态、善待生命、尊重自然、遵循规律的良知良觉,这是人类处理自身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最高准则,特别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自觉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走科学发展之路,最终是为了人类自身生存和延续的需要。

(四)加强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整个地球生物圈是生命的母系统,人类只不过是母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只有母系统整体延生下去了,子系统才有持续延生的可能。现在看来没有任何技术可以替代母系统或逆转这种母子关系,如果某个强势物种为了满足自己单个物种的利益,而大规模地灭绝其他物种,导致生物多样性和生物量的严重耗减,使生物调控生态系统的能力严重削弱,那么生态系统早晚就会发生突变使得原有生物难以生存,这个强势物种也就随之不可逆地要走向绝境。因此作为强势的自然之子的人类,不仅需要一个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社会环境,更需要一个持续稳定能不断满足人类需求的自然环境,翘望人类与自然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不可逆的发展方向。可持续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人类社会对自然界的依赖性和社会历史连续性理论的运用和阐发,体现了在发展问题上的长远眼光和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崇高追求,是遵循发展的代际公平关系原则的必由之路。

(五)加强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是培育健全人格或良好心理素质的一种重要途径。生态道德教育是一种善的和更加理性的教育,它不仅要求大学生寻求自心的和谐、自身与他人的和谐、自身与社会的和谐,更要求寻求自心、自身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不仅要求关爱自身、关爱他人、关爱社会,更要求关爱自然、关爱环境、关爱任何生命、关爱整个生物界“众生”,真正达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把自己煅造和培育成一种阳光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

(六)加强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依托主要有: 1.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和理论的引领。马克思、恩格斯曾经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所导致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异化”作出过精辟阐述,并且提醒人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于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马克思指出,社会是人与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这一论述把人、社会、自然统一起来,说明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和自然的支撑,而人也对社会和自然负有重大使命。”这也是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动力。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环境友好型思想的支撑。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和环境友好型思想的前出,在当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认为构建生态和谐和自然和谐是第一位,这也是前提条件。特别当前,我们正全力以赴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我们更加应该在大学校园里大力推进生态道德建设,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建设、思想道德建设总体规划之中,促使大学生能自觉地以高尚、文明的道德情操去对待大自然、对待山川大地、对待各类生物,真正实现人与

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友好相处、全面和谐发展。

3.中华几千年优秀人文文化的内在呼唤。可以说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主张。从道教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外师造化,无为而为,遵循自然法则;到佛教“众生平等”,不戕害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或有依于地水风火而生住者和“六道众生”,也就是不杀害一切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下游、洞里钻的物命,且还要“普度”这些“众生”,甚至把人和自然看成一个生命的有机体,强调人类要做大自然的朋友,要善待环境,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国儒家也是这样,《礼记》中说得好:爱草木,惜砍伐,早春抓起,不可懈怠。

4.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现实启迪。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是有限的,如果当代人为了眼前的利益对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采取急功近利式的掠夺性开发,竭泽而渔,杀鸡取卵,那么留给子孙后代的只能是一个满目疮痍的地球,生态危机的“因果报应”不仅会出现“现世报”,更会产生“后世报”的隔代影响。可持续发展理论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运用而生的,它在空间上要求实现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五大要素的协调发展,在时间上要求既考虑当代人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后代人发展的需要,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可持续发展理论确认了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强调实现自然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正是体现了面向未来的价值观展望。

5.人类对人口、资源、环境等自然与社会综合因素忧患意识的考量。最近“联合国有关机构最新报告预测,假若全球温室气体减排计划得不到有效的实施,21世纪全球的平均气温将上升1.8至4摄氏度。如此下去,人类总有一天会掉进自掘的热陷阱里而不能自 12

拔。„„科学家们估计,每天都有若干个物种消失,再由于生物链的作用,地球上每消失一个物种,往往会引起与之相关的更多物种的消亡。人类如不尽快采取措施加以遏制,地球上近1/4的物种在未来50年内将可能遭受灭绝之灾。生物多样性是由生物及其生存环境共同构成的一个大生物圈系统,倘若它的平衡被严重打破,人类恐怕就难逃与恐龙一样的厄运了。”[5]可见这是人类共同面临的忧患,不是哪个地区哪个国家的事情,而是必须携手去应对的问题。无论人类多么聪明多么智慧,人类对自然的影响只能改变自然浅层的演化形式而已,实际上人类已经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对自然生态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和破坏,如果再不顺应自然规律,人类将无异于自掘坟墓,自然的反作用已经或正在不断地造成人类生存的危机,甚至可能毁灭人类。所以,人在改造利用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自然、呵护自然、化育自然,这是人类处理自身与自然界关系的必须遵循的法则。

五、研究结论

(一)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可以产生宏观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潜效应。众所周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人口、资源和环境恶化的压力也必然随之增大,人与社会、人与环境或人与自然等方面的和谐研究已成为现阶段学术界的一大发展趋势,而现今大学校园的部分大学生中的确也存在生活奢侈、能源浪费和不爱护生态环境等生态道德意识缺失的现象,为此,加强当代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既是现实的选择,也是基于长远发展的考量;既有宏观的潜移默化的社会效应,更具有巨大的潜在的经济效益。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有助于深化人们对生态道德教育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培育大学生对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加深对生物多样性和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理解,从而树立大学生正确和科学的消费意识、节能意识与和谐意

识,促使大学生养成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进而使之走向社会成为生态道德的先行者、宣传者、播种者,真正示范开来以期达到全社会都觉悟起来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我们赖依生存的家园的目的。鉴于此,这就可以起到宏观的社会效应、经济效应和生态效应。

(二)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也是推动当前绿色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途径。因为生态道德教育问题既涉及到人口与资源问题、经济问题,又涉及到社会问题、生态伦理问题,而且还是政治问题、国际问题。本课题的研究可持续生态发展理论确认了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强调实现自然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正是体现了面向未来的价值观展望;是人类对自身生存延续的一种现实焦虑和一种超前的理性思考,能够有效地降低人类未来走向可能遇到的意想不到的各种灾难或风险;也是全人类共同携手应对可能出现的“温室效应”的重要举措。生态文明是比物质文明更高层次的文明,生态道德又是生态文明的基础。本课题把生态道德教育问题放在比较大的背景下加以剖析和思考,以大视野、大境界来研究生态道德或生态伦理问题,使研究出来的理论成果具有道德的影响力、感染力和说服力,能不断推动生态道德教育逐渐成为我国高等学府中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使生态伦理道德尽快融入到大学生的理性思维中去,强化生态建设的实践意义和实际功用,是目前全社会提倡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绿色GDP的重要的教育载体。

(三)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具有现实的和实践的生态教育的指导意义。本课题研究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树立了新的理念,特别是提出了必须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价值观和科学发展观中去寻找生态教育的理论支撑,也是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题中

之义。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要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又要正视目前我国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各种不均衡的矛盾问题,积极主动地去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特别提出的具体应对策略是:一是要尽快把生态道德教育融入到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去。二是鼓励大学生做生态道德的实践者、宣传者和推动者。三是要在校园里营造和倡导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的良好氛围。四是采取多种形式提高校园生态教育的实效性。五是各级政府和社会要为大学生生态道德实践提供便利。

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对策论文 篇5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正在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当代大学生,成为了他们学习、生活和交往的重要方式,并对其生活模式、思想道德和价值现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阐述了网络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负面效应,以及对高校思政工作及大学生的价值观念、身心健康产生的负面影响,进而从加强理论研究、组织保障、文化建设、队伍建设几方面提出了对策,并总结了网络时代高校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途径。

关键词:网络大学生道德教育

前言: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互联网和手机通信为代表的现代传媒工具正在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当代大学生,也给当前的高校道德教育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网络作为大学生接受和传播信息的主要途径,已经成为学习、生活和交往的重要方式,对其生活模式、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高校学生道德教育工作来说,如何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文化引领当代大学生,防止错误思想和不良信息的传播,是每一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面临的一项严肃而又急迫的课题。诚然,网络对大学生道德教育有着积极作用,它拓展了道德教育的时间和空间,改进了道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丰富了道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促进了道德教育的效果和影响。但与此同时,网络对大学生道德教育也产生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

一、网络对大学生道德教育工作的挑战

(一)网络的应用对道德教育模式提出了挑战

传统模式下,教育者多采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向受教育者进行思想灌输。随着当代民主意识的不断提高,大学生不再像以往那样被动的接受教育者的灌输和安排,而是会将各种信息观点用自己的是非观、判断力加以分析,选择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再转化为行动,进而使得教育者的权威受到冲击。网络的主体性、虚拟性使得外界不易对其进行有效监督,势必造成道德教育对象道德责任意识的削弱和自由主义意识的泛滥。

(二)网络的应用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产生了冲击

大学生求知欲比较强,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强,长期浸染到网络世界里,难以避免会受到多元化的网络信息的影响。目前,网络信息所具有的开放性、共享性、自由性的特点,导致大学生随时都会接触到五花八门的各类网站,这些网站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不乏有误导青年树立错误道德观的内容存在。面对不同国家、民族、宗教或学术立场的网络信息,尚未建立健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大学生很容易出现思想的混乱、迷茫和困惑,对传统教育形成的价值体系产生质疑、颠覆甚至坍塌。

(三)网络的应用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影响

在网络的世界里,大学生以各种身份、角色进行交流,这种迥异于现实交流的人际关系,具有神秘性和安全性。由于大学生年龄、阅历和教育的不足,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很容易沉溺于虚拟世界里,尽情、随意地发表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诉求,逃避学业、情感、就业等方面的压力,从而获得内心的某种满足感。一些大学生对网络的迷恋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时间、金钱和精力,而且影响其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引起人际关系的冷漠与疏远,给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危害。

二、应对网络对大学生道德教育冲击的对策

(一)深入网络环境下道德教育工作的理论研究

目前,高校已经充分认识到网络环境下道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但是如何有效开展相关工作还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持。高校思政工作者要积极行动起来,从理论高度探索网络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特点、规律,目前存在或即将出现的问题,分析和探讨问题产生的根源,以及如何构建一整套适应网络的道德教育体系。只有建立了科学有效的理论,才能对日常的思政工作实践提供有力支撑,并最终实现思政工作的目标。

(二)完善网络环境下道德教育工作的组织保障

高校要从历史的、战略的角度看待网络环境下的道德教育工作,校党委要加强对该项工作的核心领导,从全校思政工作的布局中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把道德教育工作落实到具体的责任部门和个人,加大资金投入,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和院系加强交流、联系,推动网络应用与道德教育工作的良性协调发展。学生处、校团委等有关部门应当进一步加强对思政网站的管理力度,鼓励学生干部组织、社团等积极参与网站的建设与维护,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教育氛围。

(三)加强网络环境下道德教育工作的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的网络应用提供了丰富素材,也为思政工作输入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高校要积极利用网络技术及资源,大力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将两课的理论教育与网络道德教育相结合,将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与网络应用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建设党建、团建、理论、学术、心理健康等不同主题的网站,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网络文化资源,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实际需求参与到网站的建设中来,起到为学生答疑惑、帮助成才的教育效果。

(四)提高广大政工队伍利用网络的技能

网络的普及对新时期的政工队伍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能够熟练利用网络是检验新时期高校政工人员工作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高校应当建立一支具备良好信息素质的网络政工队伍。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政工队伍的信息素养和网络技术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应变能力,能够熟练运用网络的资源和工具开展道德教育,增强网络环境下思政工作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三、网络时代高校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途径

(一)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在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中,要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邓小平理论,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教育,让大学生通过对革命理论的学习和对我国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认识,形成深厚的爱国情感,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通过网络吸收各种积极向上的思想,拓展自己的视野,自觉地抵制网络中不良的信息:总书记提出,为中国梦凝聚有力道德支撑。他强调道德模范是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旗帜,要深入开展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活动,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激励人民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鼓励全社会积善成德、明德惟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的道德支撑。道德模范是有形的正能量,通过向全社会弘扬道德模范精神,可以增强大学生抵御网络中不良信息侵害的能力,让大学生在网络世界中明辨是非,在虚拟的世界中也有强大的精神正能量。

(二)建立和完善网络规范体系,加强网络监管

1.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法制、网络道德的教育,使其具备网络法制意识,树立正确的网络伦理道德观念

学校应特别重视新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将计算机及网络基础教学与网络法律、网络道德教育相结合,从新生入学起就要通过讲授知识、学生座谈、主题班会、团员或党员活动、请专家作报告、开展有关上网的专题讨论或辩论等形式多样的方式进行网络知识教育、网络道德规范教育,帮助他们认识网瘾的危害,自觉远离网瘾。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有效引导和教育,使广大学生充分地意识到网络是新的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手段,而不是单纯的娱乐工具。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还可以在“两课”教学和考试中添加网络法制和道德有关内容,让每一个大学生在入学之初就具备基本的网络法制和道德素质。

学校的常设机构和社团组织要引导大学生自觉抵制网络垃圾的侵蚀,做“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不转接垃圾信息、不搞网络侵权、不看黄毒”的文明网员,自觉维护遵守网络秩序。一方面,要加强对学生在网络环境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网络辨识能力,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从而自觉地对网络不良影响进行抵制;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在校园内广泛地开展网络法制观念及网络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培养学生在开展网络活动时的法制意识、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既要做到有效预防大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违法犯罪行为,也要帮助他们在面对网络时形成良好的自我保护观念,避免犯罪分子利用网络对他们造成不法侵害。

2.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对网络行为的监控和管理

请求相关主管部门配合,严格控制学校周围网吧的数量,规范校园周围网吧经营者的行为,坚决杜绝“包夜网”,以及提供色情电影、暴力网游等不良竞争行为:晚上严格门卫制度,外出学生请假条出入,辅导员和宿舍管理员晚上抽查宿舍,有效地控制外出“通宵网”的现象。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很多大学生都拥有自己的电脑,而大学生上网的地点也逐渐由网吧转变为学校的宿舍。一方面,要对校园网络基础设施进行优化,引入和采用较为先进的监控软件和监控技术,通过技术手段,对校园网络的色情、暴力、反动等非法数据包进行过滤,有效防范外部不法分子和不良信息的入侵,净化学生的上网环境;另一方面,要加强学生课堂出勤情况的管理,严抓旷课上网的行为,教育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控制上网时间,严格规定和执行晚上断电和断网的时间,保证学生白天上课,晚上按时就寝,减少学生网络成瘾的可能。

学校应建立和完善一套科学、有效的校园计算机网络管理机制,结合实际制定相关管理制度与规范,规范校园网络的管理和运作,全面、及时地掌握学生的网络行为动向,从中分析大学生的思想动向和心理机制,掌握舆论主导权,通过网络评论员引导舆论、解析真相、拆穿阴谋、指明陷阱,帮助大学生回避危险,引导大学生自我约束。

(三)因势利导,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往往具有逆反心理,一味的说教和严格管制有时效果不会太好,我们可以根据大学生的特点,根据网络的特点,因势利导,培养大学生优良的思想道德。

1.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一些大学生迷恋上网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校园文化活动不够丰富,学业压力增

大,人际关系紧张。许多大学生为了逃避现实,上网寻找一个可以释放自己内心情感的虚拟世界,进而沉迷其中不能自拔,长此以往,极易导致人格异化、心理扭曲、情感缺失、道德滑坡。学校应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和设施,将课堂教育与课下教育、网上教育和网下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组织发动基层党组织、学生社团组织积极建设以思想、文艺、体育、娱乐、文化、学术为基本内容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努力营造一个互助、和谐、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校园人文环境,使大学生在身体、思想、性格、情感、人际关系各方面都得到健康发展,将沉溺于网络的大学生吸引到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当中.实现健康成才的预期目标。

2.研发和推广新的思想道德教育软件

新的思想道德软件是通过开发包含有思想道德教育内容的实用软件,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潜在的教育,从而达到潜移默化地教育和影响大学生,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目的。例如,北大2010年在发放的录取通知书中,附赠了一款名为“北大英雄”的游戏光盘,玩家在游戏中扮演一名北大新生,游戏制作者用四个学期模拟四个学年,并设计了相应的学分。游戏还设置了多种不同的能力属性:逻辑能力主要通过理科学习增长;文采主要在文科学习中获得;政治属性通过团委、学生会和党校来塑造等。这是一个巧妙的创举,北大利用了信息网络,在学生还没有入学的时候,就让他们提前进入了角色,让他们提前获得入学教育,树立远大的理想。这种游戏光盘符合青年学生的心理特点,所起的效果应该远远好于入学报告,远远好于简单的说教。

思想道德教育软件的开发者如果能够分析当前热门的网络游戏的特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采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网络游戏中最基本的练级和任务系统与大学生校园学习生活紧密结合,相信一定能够受到学生的欢迎,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巾玩,寓教于乐。大学生在反复使用软件的过程中,必然会接受和认可软件中所包含的各种信息和观念,接受着游戏中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熏陶和教育。

3.创新德育技术,抢占网络思想教育主阵地

在网络背景下,大学生倾向于具有时代感的现代传媒,乐于从中获取信息和交流,这样,大学德育工作就更不能回避网络。事实上,网络必将给德育工作带来全方位的深刻的变革。充分利用网络,积极构建网络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已刻不容缓。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和学生开展平等对话,使用多种网络技术,占领网上思想教育阵地。通过QQ聊天,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通过QQ空间或思政博客,引导学生健康成长;通过E—mail,帮助学生突破心理障碍。通过在网络建立的沟通平台,充分交流与沟通,使德育工作在潜移默化中完成,真正实现“润物细无声”。

网络给了大学生和老师平等交流的平台,一些不方便面对面或者通过语言交流的内容,学生可以通过E—mail或者QQ与老师交流。一些很隐私的心理、道德 问题,甚至可以通过匿名E—mail或者匿名QQ与老师交流。老师要重视学生的这些信息,通过细心的沟通与正确的疏导,来帮助学生化解心理上的矛盾及压力,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使他们的负面情绪得到引导和宣泄,纠正他们不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此外,老师要紧跟学生的潮流,从班级QQ群中的聊天信息,学校的BBS,学生经常访问的网站、论坛等内容中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状态,或积极参与到学生对热点问题看法的讨论中,或通过其他方式纠正学生的错误观点,引导学生不受网络虚假信息和不良信息的影响,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网络使师生间的交流变得更畅通,能够使老师及时发现学生心理和道德上存在的问题,通过心理辅导减少学生出现心理和道德上的问题,尽量避免学生因心理或道德原因自杀或者走上犯罪的道路。

四、小结

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对策论文 篇6

3G网络文化传播与青年大学生教育对策研究

本文研究了3G网络文化传播的特点,分析了3G网络文化对青年大学生价值观、道德观等方面的影响,提出了丰富网上教育资源、教育工作者进网络及加强网络管理等加强青年教育的对策及建议.

作 者:唐孝云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重庆,400044 刊 名:科技资讯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35) 分类号:G642 关键词:高校   网络文化   大学生   教育  

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对策论文 篇7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学生,网络道德,思想政治教育

在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社会背景下, 大学生群体的思想道德素质不仅仅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有所体现, 还开始向约束性相对较差的虚拟网络世界延伸, 网络信息环境开始对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形成产生相当大的影响。特别是近几年, 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对网络世界的控制, 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对我国实施了一定的西化政策, 致使部分大学生受到大量鱼龙混杂信息的刺激, 在网络世界中迷失了自己, 道德认知逐渐模糊, 出现了一系列行为失范现象, 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因此, 新时期必须对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途径进行探索和创新, 强化教学效果, 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相应的教育支持。

一、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出现的原因

任何一个社会现象的产生都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内因对事物的发展产生决定性影响, 外因作为主导因素指明了事物的发展方向。当前我国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也是如此, 这一问题的产生受到内外部双重因素的影响。

1.内部因素

(1) 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一生中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渐趋于稳定的重要时期, 影响着人的未来发展方向。[1]从当前我国大学生的性格和心理两个层面进行分析, 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大胆, 但比较单纯, 有些人遇到一些社会问题时极易产生偏激心理:对当前现实世界持怀疑和否定的态度, 却又极其渴望得到社会的认同;既希望能够从相应的群体中独立出来, 又不由自主地依赖周围的人;好奇心强, 自制力差;性格张扬, 希望能够突显自身个性, 在生活中不自觉地模仿新鲜事物。因此, 在限制和约束能力相对较差的网络世界里, 大学生受到自身性格缺陷的影响一般会变得散漫, 无所顾忌, 在网络空间中宣泄在现实社会遇到的压力, 甚至违背社会公共道德做出一些不当的行为。以上这些都会对学生健康成长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产生不利影响。

(2) 高校大学生的家庭背景。新时期高校大学生以“90后”为主, 多为独生子女, 从小到大生活较为顺利, 一般没有遇到过大的挫折或逆境, 导致生活中过于依赖父母, 独立能力相对较差, 也无法对社会中的相关问题进行理性的分析和正确的判断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某些学生在进入高等教育阶段后, 我行我素, 一旦遇到问题, 往往不会和周围的人沟通, 而是在网络中寻求帮助, 而在这一过程中, 一旦学生受到不良网络信息的影响, 就会产生错误的价值判断, 不仅会影响到正确价值观的确立, 严重者甚至还会产生人格异化问题, 对学生的发展造成限制。

2.外部原因

(1) 网络自身性质。因为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全世界成为一个巨大的虚拟社会。互联网以极其丰富的信息资源和相对简单的操作方式和便捷的信息传输渠道等优势, 成为社会大众特别是大学生群体获取信息、进行思想交流的主要渠道。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网络本身具有虚拟性、开放性和隐蔽性的特点, 网络信息鱼龙混杂, 质量得不到保证, 大量垃圾信息充斥其中, 极易对辨别能力相对较差、心理尚未发育成熟的大学生造成不利影响, 使其沉溺于虚拟世界中, 甚至个别学生受到不良网络信息的影响进行违法犯罪, 影响社会稳定。

(2) 传统德育功能逐渐弱化。长时间以来, 在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下, 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普遍较为重视对学生进行知识理论方面的灌输和专业技能的培养, 对德育有所忽视, 科学合理的德育体系尚未全面建立起来。这种传统落后的教育观念已经无法适应网络时代下学生德育的实际需求, 不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 再加上社会中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蔓延, 某些学生受到社会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 逐渐开始产生不讲信用、相互欺骗等不良行为, 威胁着社会的和谐稳定。而其中,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就是现实社会道德问题在虚拟网络中的真实写照。所以, 要想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十分有必要对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进行改进和创新, 提升网络道德教育的实际效果。

(3) 家庭教育缺失。我国绝大多数学生在大学就业阶段远离原有生活环境, 到外地求学, 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与父母及时沟通和交流的机会, 导致家庭教育缺失, 父母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指导。[2]相关调查研究显示, 当前我国高校学生的父母一般会满足学生对于电脑的需求, 并且不会在意学生购买电脑的实际目的, 实际上这从侧面为学生沉迷于虚拟网络社会创造了条件, 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这样, 当家庭教育无法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时, 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产生也在所难免。所以, 高校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工作时应该督促家长加强对家庭教育的重视。

二、高校逐渐改进和完善网络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

1.推进网络普法建设, 规范大学生上网行为

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 我国针对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 如《互联网安全条例》《计算机系统安全规范》等, 对网络安全管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近几年, 随着互联网对大学生群体的影响逐渐加深, 高校也应该加强对这些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视, 通过对教育方式进行改进和创新, 大力向学生宣传和推广互联网法律规范, 提升学生对于互联网安全的认识, 进而逐步增强自身法制意识, 在现实社会和虚拟网络环境中都将法律作为自身行为准则, 降低互联网对学生的不良影响, 切实强化学生的网络道德素质, 为和谐社会的构建贡献力量。

2.加强对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视, 建立相应的教育机制

我国高校在认识到互联网对学生思想道德观念影响的基础上, 应该加强对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视, 开拓创新, 对当前教育力量和相关教育资源进行科学整合, 探索新的教育方法和教育形式, 进而构建网络道德教育的长效机制, 提升网络道德教育的实际效果, 最大限度地避免网络道德教育流于形式, 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3]在具体操作方面, 高校相关德育部门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生动快捷、开放、便利的优势, 通过网上德育学校、青少年在线、校园网络等, 向学生传输积极向上的网络信息, 并及时对网络失范案例进行解析, 让学生认识到网络失范行为的不良影响, 进而提升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3.提供网络心理咨询服务, 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相关调查研究表明, 高校的教育管理固然能够对学生网络行为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但更为重要的是, 学生自身价值观念和思想体系决定其网络行为。所以, 要想提升高校大学生的网络素质, 必须对其进行网络道德教育。[4]在教育实践中, 高校相关部门的教师应该仔细分析学生的日常行为, 准确把握学生的日常心理,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尽可能正确看待网络上传递的相关信息, 并对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 提升网络事件处理能力。基于此, 高校可以构建适当的网络心理咨询平台, 让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及时在网络上与心理专家进行沟通和交流, 在虚拟的世界中坦露自身内心世界, 在教师和专家的指导下转变思想观念, 形成健全的人格, 提升教育实效。

4.加强网络监管, 提升学生的网络维权意识

校园网络是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作为高校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的虚拟网络平台, 能够通过适当的宣传教育, 于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积极影响。所以高校必须保证校园网络环境的可控性和有序性, 为学生网络道德素质的提升创造条件。

首先, 紧跟时代潮流, 为适应当前信息技术发展普及的社会大环境, 高校应该逐渐完善网络教育管理手段和方式, 对不良网络信息加以屏蔽, 防止非法、糟粕信息入侵校园网络, 对学生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5]

其次, 校园网络中心还应该结合高校实际发展情况, 建立大学生网络行为监管机制, 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办法, 对本校学生的上网行为加以引导和监督, 提升青年学生群体网络生活的规范性, 避免道德失范行为的发生。

最后, 高校大学生是校园网络的用户主体, 高校在为学生提供良好沟通交流平台的同时, 还应该注意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如隐私权、诉求权等, 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 进而促使其在使用社会网络过程中能够正确对待自身权益问题, 强化社会责任感, 从侧面逐步提升自己的网络道德素质。

总而言之,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社会背景下,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已经逐渐成为教育界重点关注的问题。新时期, 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切实提升其网络道德意识, 规范大学生上网行为, 能够促使学生在接受道德教育的过程中, 提升自身修养, 最终实现自律与他律的完美统一。同时, 在教育实践中还应该认识到,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是一项相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 不是一蹴而就的, 需要社会、高校和家庭等重要教育因素的共同努力, 形成教育合力, 增强教学效果, 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强化和提升创造条件, 也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 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深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良玉.增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实效性的路径及对策[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2, 33 (6) :155-157.

[2]张元, 丁三青.传统“慎独”思想与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J].广西社会科学, 2015, (8) :212-216.

[3]俞亚萍, 强浩.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协同创新微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下) , 2014, (8) :60-62.

[4]贾友枝.高校德育教师推进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之路径[J].学理论, 2015, (26) :177-178.

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对策论文 篇8

关键词:中职学生;网络;理想信念

网络是信息化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伴随着网络技术对社会生活的全方位渗透,网络正在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青年学生是最早接受网络的群体之一,也是受网络影响最强、最普遍的群体。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中等职业教育,不断加大对中职教育的投入力度,职业教育得到空前的发展,办学条件得到很大的改善,办学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同时,随着网络时代的飞速发展,社会对职业教育有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如何适应这些变化,是摆在中职教育者面前的一个挑战,中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也面临着网络环境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因此,中职学校教育工作者要树立与网络信息时代相适应的教育观,抓住网络传播的

优势,创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的内容和方法,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的网络化。

一、加强家校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网络本是人们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与手段,但为什么对某些学生来说一接触网络就像染上“鸦片”一样上瘾,以至出现不爱学习、甚至触犯法律等现象呢?这其中尤以中职学生更甚,其实原因很简单,中职学生在进入职业学校前饱受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冷漠和家长的训斥,存在着非常严重的自卑心理,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经常遭受伤害,而学校在教育方面,更多地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却忽视了学生的心理成长及心理需求方面的满足,他们希望展示自己的才能,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由于得不到及时的认可,他们便时常处于心理矛盾或冲突的痛苦之中,在无奈、无聊时选择了网上游戏,在虚拟的世界中来达到自己情绪的宣泄,寻求精神上的兴奋和满足。中职学校里这种现象尤为普遍。因为学生自由支配时间相对比较宽松,住宿生又远离家庭束缚,其实,只要我们多给予他们心灵上的关注,对他们所取得的成绩及时予以肯定或表扬,他们的心理问题就会得到很好的化解。作为老师,我们要有效地利用网络这把“双刃剑”,及时做好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工作,积极关注学生上网时的兴趣取向、热点话题,经常向学生灌输正面的上网经验和认识,让学生学习和使用网络中对自身健康成长有益的信息。学生只有养成正确上网的观念,形成健康的心理,才能抵抗网络中不良信息的侵蚀,从网络中获取有益的知识,做到高效地使用网络。

其次,家庭也应提高教育能力。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家庭教育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在上网问题上,父母缺少与孩子的平等沟通,简单、粗暴的干预激发了孩子的逆反心理。所以家长应紧跟时代潮流,及时掌握新兴的科技知识,引导孩子正确判断社会上的善与恶、美与丑,在关心孩子学习、健康的同时,更要关心他们的情感、态度、品德与意志,对孩子要多以平等的方式与之交流,多给孩子一些鼓励,让他们树立自信心,避免他们因得不到理解而沉溺于网络世界不能自拔。

加强家校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强大的教育力量,应来自家校双方的协调一致,良好的教育效果,应得益于家校双方的密切配合。学校、家庭在教育学生的问题上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学校应主动承担起统一认识、统一步调的任务,真正做到同家庭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加强家校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学校要做到督察到位,总结到位,考核到位。只有这样,才能使家校配合真正得到落实,才能使学生不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世界来寻求精神上的刺激和满足。

二、优化社会环境,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社会是一个庞大的群体,而政府是公共权力的代表。所以,社会的责任应该由政府来承担。因此建议要进一步优化社会环境,积极创造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社会条件。建议建立网络化管理体系,加强网络监控与管理,充分发挥网络信息对学生的教育功能,要把网络安全知识列入学校教学内容,提高学生抵御有害信息的能力。同时,建议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社會网络资源,搭建网络平台,组织开展各种对学生有吸引力的文化活动,开辟网络课堂,鼓励志愿者利用网络等现代科技手段,解答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学生建设思想教育和文化艺术教育的网络文化阵地,建设一些让家长放心、社会认可的文化场所。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工人,职业学校的学生必定是社会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综合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产业大军的素质。在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解决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做好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工作,是提高中职学生素质和能力的需要,是促进中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愿我们共同行动,关注学生思想心理健康,整合网络文化资源,使他们健康成长,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之材。

上一篇:高三上政治期中考试卷下一篇:哲学类读书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