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下的创业教育论文

2024-10-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校德育下的创业教育论文(精选11篇)

高校德育下的创业教育论文 篇1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指导理念

在高级教育机构进行创业教育的过程中,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创业教育是否能够满足大学生的需要,并为之努力,也就是说要认识到大学生是创业教育主体位置,要以此为标杆来进行培训和教育。而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以人为本的体现。研究人员表示,人的主体地位就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基于实践活动的人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承认大学生作为创业教育的主体,是非常必要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让每一位大学生都感受到自身被平等对待,并根据每个人不同的需要设置合理的培训课程,将相关的工作重点转移到发挥大学生自主能动性上来。在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的每一个节点,都要认识到每位大学生身上存在的个体差异,而有这些差异而衍生出来的各种创业需要也是不同的。所以说,在进行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过程中,需要认真对待这些不同的个体差异,通过对不同大学生对待创业的心理以及对创业工作的认识能力甚至大学生背后的家庭条件影响,都要进行深入的了解,从而制定出适合不同学生的具有个体差异特色的培训课程,实现分级教学、分层服务,让每一名大学生都能够感受到创业教育的独特魅力,从而确保大学生能够健康成长,并在这种环境中找到独立创业的精神力量。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施原则

1.积极调动,教育引导与主体自觉相结合

中国目前的创业教育受到历史因素的影响,开展并不普遍,由此导致的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现象也不多件,因而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很多学生还是接受了传统的应试教育,没有进行自主创业的准备以及相关的专业技能,往往都是自毕业之后就去寻找工作,缺乏明确的目标与奋斗激情。所以说,在现阶段的高等教育机构创业教育开展过程中,一定要对创业教育接受的主体大学生进行全面和完善的引导,不断地强化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的信心,想成他们自主创业的理念,吸引他们主动地思考未来的出路;同时,要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是他们对自身有一个准确的定位,明确自己下一步应该如何开展工作;最重要的是,让接受教育的学生都能够掌握一定水平的专业技能,只有基础工作做好,学生才有能力和自信去开展创业。

2.注重实效,理论教育与实践锻炼相结合

坚持知行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论和人的发展论以及教育基本规律的内在要求所规定的,对于大学生创业教育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仅仅具有相应的技术能力,并不一定能够掌握好该门技能,可能仅仅只是形成了一种固定的习惯。某些行为习惯,需要在实践中通过不断的接触和了解,才能在脑海中形成比较形象的思维,只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才能最终形成具有实战能力的工作技能。

3.因材施教,共性指导与个性辅导相结合

所谓因材施教,也就是按照不同的学生接受能力或者其他能力而采取的差异化的教学方法。因为每个人作为独立的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面对的事情不同,所获得的经历不同,也就拥有不同的能力。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一定要根据学生个人情况,深入研究适合相对个体的教学手段,才能最大程度的趋利避害,使每一个学生都具备独立创业的水平和能力,反之,如果仅仅采取统一的培训方式,学生就无法根据教育内容选择适合自身的发展轨迹,在自主创业的过程中非常容易走弯路。所以说,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不应该仅仅包含统一的就业指导,还应该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手段。

三、德育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探索

1.大学生创业教育环境陶冶模式

开展多形式的科技创新活动,突显创业教育文化主题。活动是校园文化中最具特色的东西,既承载和体现校园文化的内涵,也传承和发展着校园文化的内涵。要在高校中广泛开展高品位的科技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大学生的业余生活,促进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要使校园文化活动不能仅仅停留在一般的趣味性与感官的愉悦上,应结合科学特色、专业特色开展较高层次的学术文化活动,提倡有品位、高格调的科技创新活动,突显创业教育文化主题,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使校园文化活动更多地体现学术性、创造性和娱乐性的统一。一要以创业计划大赛为龙头,广泛开展各种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如开展“科技作品竞赛“、“数学建模比赛”、“创业创意竞赛“、“电子设计大赛”、“商业计划大赛”、“企业管理案例分析大赛"等活动,集中展示学生的创造成果,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学习创业知识,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分析问题、沟通交流和组织管理能力,完善大学生的创业综合素质。这不仅以活动展现了学生们的创新力更制造了鼓励创业的舆论环境。

2.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体验模式

首先,正确认识勤工助学。由于勤工助学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位置,导致了部分学生和学校对其社会属性的误读。当前,随着高等教育机构的不断发展,服务功能日趋完善,而此时勤工俭学的属性也有扶助贫困学生的单一属性转化为了社会实践以及提升学生工作经验、锻炼自我的一种手段,这对于高等教育机构的创业教育是一种有益的补充。所以说,高等教育机构需要不断地拓宽学校内部和外部勤工助学的渠道,挖掘合适的资源,搭建校园内部的信息沟通网络,为更多有进行社会锻炼的学生提供更有有价值的岗位。其次,良好的社会实践机会能够成为高等教育机构德育教育的课堂,对学生的培训和教育也较为有针对性,参加社会实践的大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获得创业以的灵感和技能。同时,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大学生可以全程参与到活动中去,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在这个结合的过程中把之前所学知识找到合适的实验地点。再次,目前在各地广泛建立的大学生创业基地,在有效维护了国家资产不收损失的同时,也避免了投资方在组建基地时的资金投入面临风险。另一方面,基础设施良好的创业基地为大学生提供了较为集中的创业辅导服务设施以及优越的师资力量,使得集群化的效果得到放大化,投资者经营风险进一步降低。最后,国家和各级政府为支持大学生创业出台了许多涉及融资、开业、税收、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诸多方面的优惠政策。对打算创业的大学生来说,通过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了解这些政策,才能走好创业的第一步。

3.大学生创业教育课堂教学模式

目前广泛采用的德育教育进入大学生创业培训教育的趋势,是将大量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方式带入其中,以求得到最为理想的教学结果。比如东北地区的吉林大学,他们就采用了与跨国公司合作的方式,邀请了很多大型外企的企业高管来到大学进行演讲。而这些企业的高管从第一线带来了创业、事业等方面的经验,同时与大学生分享了自身发展的轨迹,成功者的说教永远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正能量,这些不可多得的财富在演讲的过程中都可以被有心的同学所吸收接纳。其次课程设计要根据培养目标物化为课程计划和教材。编写适合本校学生实际和提高学生创业素质的形成、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的需要的校本教材,用以指导创业教育活动。这些手段为大学生的创业之旅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经验和理念。同时,在这些充满了实践性的.课程中,教师会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增加具有互动性、交融性的课程,使得大学生的能动性以及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展示。大学生通过自身所学理论以及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的经验,独立或者组成团队形成活动策划方案,在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的过程中,将所学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和递进,通过合作过程中的交流,使单一的思考融入更加丰富和多元化的理念,从而激发出更加合理和富有创造性的创业思路。

4.大学生创业教育激励保障模式

高校德育下的创业教育论文 篇2

创业胜任力的研究起源于人们对创业者特质的关注。一些研究者认为创业的成功同创业者的特质有关, 完善的人格特质能够保证创业的成功性。企业家个人特质包括独特性、创新性、人格与心理特征、开拓新事业和谋求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创业的效果 (李君, 2010) 。创业胜任力作为研究创业者特质的一个视角, 在20世纪70年代受到学者的关注与重视。Mc Clelland (1973) 首先提出了“胜任力” (competent) 概念, 他把创业胜任力定义为识别、预见并利用机会的能力, 认为这是创业者的核心能力。创业胜任力能够帮助人们认识成功创业者的特质, 从而为高校创业教育提供参考和依据。为此, 本研究将以创业胜任力为视角, 探究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策略。“胜任力” (competent) 概念由哈佛大学Mc Clelland教授提出。创业胜任力反映的是个体识别、预见并利用机会的能力, 是创业者的核心能力 (苗青, 王重鸣, 2003) 。学者们对创业胜任力模型及特征维度进行了分析, 讨论了高绩效创业者所应具备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特质。同时, 他们还从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等角度分析创业者的个体心理特征和认知行为。研究者发现自信和创新意识、不确定性容忍、风险承担倾向、内控倾向、成就动机等被认为是创业者一般应具有的能力和素质 (Shane, 2000) 。在创业胜任力研究中, Thomas (2002) 综合了前人的研究, 并结合自身研究成果, 提出了创业胜任力模式。他认为这一模式包括机遇把握、人际交往、市场决策、组织管理、战略实施和业务推广等六个维度。根据这一理念, 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可以以这些内容作为基点, 并以此形成完善与科学的教学策略。

2 创业胜任力视角下高校创业教育

2.1 构建三级创业教育体系

根据创业者胜任力模型, 创业者所需要的能力是多维的。这就要求高校在开展创业教育的时候, 应该建立多层次的体系。高校可以建立“知识教育—实践训练—实体操作”的三级创业教育体系。

知识教育体现为创业课程与创业知识宣传。创业知识教育能够丰富大学生的知识结构, 为其市场决策、组织管理与战略实施提供理论支撑。为此, 高校应该建立完善的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 为学生创业知识的学习提供重要的条件。在国外来看, 国外开展创业课程教育较早, 许多大学已经形成了完善的课程计划, 这些课程覆盖了本科生和研究生阶段, 创业教育课程也已经细分为数十门课程。课程涵盖市场营销、企业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促进学生形成系统的创业知识结构。为此, 我国高校可以借鉴外国的经验, 建立相应的创业课程体系, 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胜任力。同时, 高校还可以积极开展创业知识宣传。学校应该依托各种知识传播平台, 对创业的理念、特点、风险与技巧进行全面的介绍。这对于优化高校创业教育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实践训练体现为创业比赛与创业活动。在创业教育中, 创业比赛与创业活动能够对学生的机遇把握、人际交往与市场决策进行有益的训练。在参与这些活动中, 学生不仅需要对市场机遇进行把握与利用, 而且还需要同其他成员进行合作与协调。为此, 高校在创业教育中应该关注与重视创业训练, 并促进学生将创业知识迁移到创业实践之中。比方说, 高校应该认真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组织与管理工作。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是国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的一项重要措施。在这一活动中, 国家将向立项的学生团队提供一万元的项目资金, 保证项目顺利进行。高校应该充分利用这一平台, 做好项目的宣传与申报工作, 并在立项之后做好相应的指导与扶持工作。这可以推动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

实体操作体现为创业企业的运行。组织管理、战略实施和业务推广等方面的能力难以通过知识的宣传与简单的创业实践获得。创立学生创业园, 指导学生进行创业企业的实体操作是训练这方面能力的关键措施。基于此, 高校可以在校园中成立学生创业园, 为大学生的创业实体操作提供平台。同时, 高校还可以设立创业基金, 帮助学生解决创业初期的资金问题。这些措施能够激发学生的创业动机, 并促使他们在创业实体操作中实现创业胜任能力的提高。

2.2 打造“双师型”创业教师队伍

个体创业胜任力要受到创业者能力的影响 (Bird, 1995) 。创业教育师资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创业教育的水平。创业学是管理教育中学科跨越最多、最具综合性的学科, 也是一门实践性最强的学科, 课程以行动为导向, 经验引导的体验多于概念规则的讲授, 对创业教育的师资要求较高。创业胜任力模式提出了满足创业需求的六种能力, 这六种能力的形成不仅要求创业教育者具有一定的创业理论知识, 而且还要求他们拥有相应的创业实践。但是, 我国不少高校的创业教育老师主要是商学院或者学生事务工作的老师。这些老师绝大部分缺乏创业方面的实践经验, 这影响了他们指导创业实践的效果。为此, 高校在开展创业教育中, 需要建立一支“双师型”创业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指同时具备教师资格和职业资格。建立一支“双师型”创业教师队伍, 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努力。一方面, 在校教师应该增强自身创业实践能力。创业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创业实践活动。这能够丰富创业教师的实践经验, 为他们开展创业教育提供事实性的支撑。另一方面, 高校可以聘请创业者担任创业兼职教师。高校可以聘请具有丰富创业经验的个人担任兼职教师。这一群体积累了大量的创业经验。他们可以将自身的创业经验植入创业教育之中, 对大学生创业胜任力的培养提供更多的帮助。基于此, 学校应该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和校友网络, 聘请具有丰富创业和经营管理经验的社会人士, 真正实现创业教育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推动大学生创业胜任力水平的提高。

2.3 建立创业扶持机构

创业胜任力其不仅仅强调的是内在因素, 同时也强调创业环境与创业过程的相关性 (木志荣, 2008) 。因此, 除了创业者内在的综合素质以及创业文化素养的不断提升之外, 学校同样也应该不断优化创业环境, 通过合理的创业教育理念的灌输与职能的转变服务于创业学生。这便要求高校建立专门的创业扶持机构, 并依托这一机构实现高校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但是, 我国不少高校将创业教育工作归属于就业指导中心, 并没有设置专门的创业教育机构和配备专门的人员。这极大限制了创业教育资源的优化。为此, 高校应该根据大学生创业胜任力的发展需求, 重构创业教育管理机构。

高校应该建立专门化的创业扶持机构, 并将其居于创业工作机制的核心。这一机构可以协调与整合全校的创业教育资源, 强化同创业专业教师与团委、就业机构等相关机构的联系, 同其形成合力, 共同促进学生创业胜任力的提高。同时, 创业扶持机构应该配备相应的专职人员, 保证工作开展的人力基础。专职人员能够将工作重点聚焦于创业教育工作, 并依据创业教育需求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这可以提升创业教育工作的专业化程度。另外, 学校应该对创业扶持机构提供充分的物质基础。学校可以在每年进行预算的时候, 对创业扶持机构的经费进行单列, 这可以保证该机构具有充分的资金保证, 为大学生创业胜任力的培养与提高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2.4 发展学生创业社团

目前, 不少高校已经成立了学生创业社团, 这些社团的成立对营造良好的校园创业氛围与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提供了重要的平台。高校应该积极依托学生创业社团, 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学校可以依托学生创业社团培养学的人际交往与组织管理能力。学生创业社团管理所需要的人际与协调能力也是创业成功的必要条件。为此, 学校可以积极发挥学生创业学生社团的作用, 将其打造成培养学生人际交往与组织管理能力的重要平台。另外, 学校还可以依托学生创业社团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的把握机遇、市场决策、战略实施与业务推广等方面的能力。学生创业社团的构成是学生, 其对学生喜欢的创业活动类型具有更为深刻的理解。为此, 高校可以积极支持学生创业社团开展各项创业实践与创业比赛, 丰富创业的教育主体, 推动学生创业胜任力的形成与发展。基于此, 学校可以从资金与专业指导两个方面对学生创业社团进行扶持。资金支持能够解决学生创业社团的资金问题, 使活动的开展具有更为稳固的经济基础。专业指导则能够保证活动的方向与效率, 增强活动实效, 为学生创业胜任力的培养提供更为专业的机会与条件。

参考文献

[1]李君, 陈寒松.我国创业环境研究的文献综述[J].市场周刊 (理论研究) , 2010.6:2-6.

[2]苗青, 王重鸣.基于企业竞争力的企业家胜任力模型[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3 (3) :18-24.

[3]毛翠云.创业胜任力综合测评研究[D].镇江:江苏大学, 2003.

[4]Shane, S.Prior knowledge and the discovery of 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ies[J].Organizational Science, 2000.11 (4) :448-469.

[5]Thomas W.Y.Man.The competitiveness of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A conceptualization with focus on entrepreneurial competencies.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2.17:123-142.

[6]Bird, J.B.Time and entrepreneurship[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1995.22 (2) :5-10.

高校德育下的创业教育论文 篇3

关键词:主体性德育模式;高校创业教育;建构

中图分类号:G641

主体性德育是高校创业教育的重要动力,其理论基础和来源是主体性教育理论。对主体性德育模式的探索研究能够提高大学生的自觉性,同时也能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培养德才兼备的创新型人才。

1.主体性德育的内容和意义

主体性德育作为一种教育模式,主要指的是通过教育者的引导,使受教育者能够具备一定的创造性以及自觉性,最终受教育者可以实现个人主体性人格。从教育内容来看,主体性德育有利于形成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的和谐统一,使个体的个性得到发展,同时也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社会化的要求。从教育理念来看,主体性德育强调学生的主动性以及创造性的发展,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社会理念。从实际操作来看,主体性德育有利于德育教育的创新发展,主体性德育教育有别于传统德育教育,能够培养主体的创造能力,使受教育者实现主体性人格,具有开放性、创造性和发展性。

2.主体性教育和创业教育的关系

1.1主体性教育和创业教育的区别和联系

主体性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和对教育的接受能力,其研究对象是培养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以及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所形成的规律,而创业教育主要以培养受教育者的创业素养,增强受教育者的创业能力为目标。

从培养人格这方面来看,主体性教育和创业教育具有相同点,两者都属于培育主体精神和个人人格的教育体系。两者都比较重视学生的人格培养,主体性德育教育看重对学生主体性人格的培养,创业教育在师生平等交流理解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的事业心、责任感以及创新精神。

1.2主体性德育在创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创业教育的实施离不开科学思想理论的指导,创业教育首先要符合社会主导思想。高校创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和素养,使其能够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创业教育在内容上要以大学生的自身发展和实际情况为依据和出发点。主体性德育恰恰以个人的发展为中心,所以,可以作为创业教育的指导理论。主体性精神会指导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主体性德育能培育人的主观能动性。大学生在创业的道路上,不可避免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阻碍,如果缺乏自主能力,没有勇气正视自己的主导地位,就不会积极探索和追求新的发现,那么就会导致创业精神的缺失。大学生在创业中,应该勇于开拓进取,面对困难不退缩,勤奋追求,探索创新。

创业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就是培育大学生的自主创业精神和能力,提高他们的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实践创新能力。创新思维有利于个体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创新思维会激励大学生寻求突破并追求新事物。主体性德育旨在发展个性,通过摆脱被动和保守的思想束缚,充分发掘学生的发展潜力,从而使受教育者逐步建立起完善健全的个体人格,实现主体人格。人格的定义是性格特点以及个人气质的总和,自我修养的水平以及文明程度构成了人格体系。创业人格对创业人才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创业人格影响甚至决定着创业行为,只有通过主体性德育教育的作用才能为创业人格的形成打下基础。创业人格具体化为人的思想、行为以及感知能力等,要想成为成功的创业者,就要树立自觉性和创新意识,不断克服困难,勇敢前进,最终培养出创业人格,为创业成功铺路。在德育教学实践中,教师首先要尊重和理解学生,通过引导来激发受教育者的创新和创造能力。课堂上采用平等对话的形式,在民主轻松的氛围中,教会学生树立自主意识,勇于挑战权威,不随波逐流,而是敢于大胆讲出自己的观点。

3.高校创业教育实现主体性德育教育

3.1教学理念

主体性德育教育首先要遵循的理念就是以人文本,运用于高校创业教育,也就是把大学生当做整个教育过程的主体。在传统的德育教学中,德育活动普遍简单化,由于教学内容单一乏味,失去了感染力和吸引力,课堂形式只是一味地政治理论的说教,脱离了以人文本的教学理念。在高校创业教育的实施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教育者要正确认识并在实践中突出大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德育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离不开主体性德育的指引作用。

3.2教学模式

将主体性德育运用于高校创业教育中,教师一般采用的是探究性教学模式。具体来讲,探究性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先设立问题,且问题具有实际意义,可供学生讨论,以此为切入点进行教学。同时,为增加课堂氛围,可以在教室中进行创业情境的模拟表演,使大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在情境中分析问题,说出自己如果遇到类似的情况,会如何运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由此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自觉性和能力,同时,让学生的创业能力也能有所增强,在创业的过程中面对困难阻碍能够积极去解决。教师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认知创业教育这门课程,并且能够使学生认识到创业道路的艰辛,做好面对困难的准备,养成坚韧不拔的精神。

在实行高校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对大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应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积极组织创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中得到锻炼,培养他们的创业思维。创业教育需要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多多实践,而不能只一味的依赖于讲授的方法来传播教学内容和知识。可以通过举办创业大赛和创业演讲比赛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同时让学生能够主动参加,在竞争中激发自己的创业潜力,培养一定的创业能力,真正做到在实践中求发展,加强创业意识。

结束语:

主体性德育在高校创业教育中发挥着重大作用,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以及创业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发展潜力,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性人格。

参考文献:

[1]钱美玲. 主体性德育模式在高校创业教育中的建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创业教育 篇4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创业教育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适应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开展创业教育是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选择.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深化高教改革,加强创业教育势在必行.

作 者:杨剑 作者单位:河南,商丘师范学院刊 名:中国成人教育 PKU英文刊名:CHINA ADULT EDUCATION年,卷(期):“”(22)分类号:G72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 创业教育 启示

高校德育下的创业教育论文 篇5

【内容提要】结合我校实施小班化教育的实践,探究如何转变教育理念,贯彻以人为本,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氛围。构建平台,以班级文化建设为重点,通过多元化形式进行班级管理,让学生自我教育,民主管理班级,从而进步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管理水平。

【关键词】小班化教育 班级管理 班级文化

成长记录袋 自主管理 民主管理

“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发展”是新课程最核心的理念,随着教学结构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中小学实施小班化教育是现代化教育发展的趋势。今年,我校按照上级部署,积极开展小班化教育实验探索,注重以班主任建设为龙头,以校园文化和班集体建设为载体,以学生思想教育为核心,以对学生的常规管理和习惯养成教育为抓手,狠抓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取得明显成效。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努力提升小班化教育的班级管理水平

小班化教育中,班主任处于班级管理的核心地位,是班级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沟通家长和社区的桥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是学校教育中重要的育人工作,它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班主任对班级管理工作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一个班级的建立和学生的成长,也是关系到学校全局的大事。

对此,我们注重以人为本,把尊重人、关心人、培养人贯穿在教育的全过程,高度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始终把班主任队伍建设放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根据小班化教育的特点,认真抓好班主任的选拔、聘任、培训、指导工作,着力营造有利于班主任工作成长的环境和氛围。一是严格筛选,择优聘任,精心组建班主任队伍。把师德好、热爱学生、热心做班主任工作、业务水平高、组织能力强的教师选择到班主任队伍;二是加强培训,注重实践,促进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成熟。首先坚持班主任学习和例会制度,将《班主任》、《班级管理学》、《盐阜大众报教育版》、《德育报》等刊物上有实际指导作用的优秀文章印发给班主任。其次 建立和健全班主任拜师结对子制度。再次组织开展优秀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将优秀班主任经验作为宝贵资源加以开发利用,通过交流,激发了青年班主任对工作的热情,对事业的追求,从而自觉加强师德修养,不断完善自我;三是积极创造条件,为班主任搭建成长的舞台。开展优质班会课观摩活动,提高全校的班会课质量,班会课的形式多种多样,如:答辩式、演讲式、文艺式、辩论式、师生互动式等等。我们给每个年级制定一个大的主题,如通过“树中学生形象、为班集体增光”、“知荣辱、树新风、别陋习”、“是否以成败论英雄”、“我从这里起飞”等主题,然后由班主任和班委会共同研究确定班会的形式和活动方案,这些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展示了班主任和学生的智慧,受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四是完善考核机制,强化班主任工作职责。为了全面综合地考查班主任的工作实绩,我们修改完善了“班主任职责”、“班级量化管理考核暨奖励办法”等,逐步提高班主任的待遇,提高了班主任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强化管理的过程中,对青年班主任压担子不忘关心,有了成绩及时表扬,遇到挫折及时鼓励。校领导经常与青年班主任谈心,从生活、学习、工作、思想上关心他们,使每一位班主任工作安心、舒心、静心。

二、以创建班级文化为重点,精心打造育人氛围

班级文化是指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共同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的总和。班级文化构成了班集体形成和发展最稳固、最有活力的基础,体现了一个班级特有的风格。它是以班级为主要活动空间,以师生为主体,以班级物质环境、价值观念和心理倾向等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这种群体文化能将学生个体行为融入班级集体行为,产生并升华为集体意志,从而建立起健康的、积极的班级文化。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学生每一个学习过程都将得到重视,每一个成长体验都将得到珍惜,每一次情感的波动都将得到关注。

(一)精心设计--构建班级物质文化。

班级物质文化是指通过对所在班级环境的设计、布置以及在此过程中的相关要求而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它是一个班级精神面貌的具体反映,也是衡量班级文化的最基本尺度。能使学生不知不觉、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班级物质文化建设一般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开学前夕,直接由班主任对教室进行布置。如:利用黑板写上几句热情洋溢的班主任寄语,把课程表、作息时间表等张贴在布告栏中,把教室里 的桌椅摆放整齐,窗子、地板擦扫干净,创造一个舒适、整洁的学习环境。还可以在教室里布置一些绿色的花草,给初来乍到的学生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让学生一进教室就能体会到大家庭的温暖。

第二阶段:开学后,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设计、布置、改善、保护教室环境,力争创设一种温馨的特色,让班级环境成为学生表现创造力、体现个性化的舞台。如师生共同讨论“班级口号”,共同开辟“班级兴趣角”、“图书角”、“生物科技角”等。

第三阶段:把班队干部名单公布于壁报,职责分明;定期更换班报、壁报,设立专栏“班主任寄语”、“学习园地”、“名人名言”、“趣味角”、“作文世界”、“表扬栏”等等,使班级环境成为学生获取新知、陶冶情操、表现才能的天地,成为建设勤学乐读、团结友爱班集体的无声力量,让墙壁真正会“说话”。

(二)自主管理――创立班级制度文化。

班级制度文化是指那些以规章制度、公约、纪律等为内容的,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形态。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使每个学生时时都按一定的准则规范自己的言行,朝着符合班级群体利益和教育目标的方向发展。因此,我们在制订规章制度时不仅要注意制度本身的科学完善,还要赋予制度以文化色彩,使其具有浓厚的人文气息。

1、交给学生选举权和调整权。

交给学生选举权和调整权,给学生以充分的民主,是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的保障。班委会成员和其他小干部应通过推荐、自荐,再由全体同学民主选举产生。班委会有权通过评分、考核、调整小组长和科代表。班干部的产生要体现出班级管理的“民主”与“集中”,才能为班级管理带来生机。

2、交给学生《班规》的制订权。

《班规》是建立自主教育的标杆。被学生接受的《班规》才会真正起到引导、调整、规范学生行为的目的。所以,要交给学生制订权,放手让学生自己制订《班规》,使它成为班级集体意志的体现,成为学生进行自主教育的依据,成为规范自己言行的准绳。比如:开学初让每位学生至少制订一条上学期做得不够好,这学期须约束的制度;确定班委会例会制度;采用“值日班长制”“班干部轮换制”等。又如,《值日班长日记》记录学生的出勤情况、好人好事,记录学生学习的苦与乐、喜与忧、得与失、勤与惰,成为见证班级成长的文字相册,成为联系师生情感的 纽带和桥梁。再如,“活动记载本”里栩栩如生的描绘,点点滴滴的渲染,会使班级文化拓展、升华。

3、交给学生品行考核权。

“民主量化管理制度”是本着民主的原则,在《班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所谓“量化管理”即依据《班规》进行品行量化考核,并实行奖励制。我们把考核权交给学生,并为每一个学生设立了“成长记录袋”,及时记录评价学生成长轨迹,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把管理自己、教育自己的权利还给学生。

(三)营造氛围――焕发班级精神文化

班级精神文化是指班级所形成的价值观、道德观、行为方式、人际关系、集体舆论以及各种认同意识所表现出的文化形态。它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和深层结构要素,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班级精神文化的主体是班风,优良的班风能在班级成员的心里产生一种内在的激励因素,从而增强班集体的向心力。良好的班风是无声的命令,是不成规章的行为准则,它能使学生自觉地约束自己的思想言行,抵制和排除不符合班级利益的各种行为。班风巨大的激励作用还能使班级中的每个人都精神振作,身心愉快,使大家紧紧地团结在一起,相互信任,关系和谐。

1、人际氛围的营造。

这里的人际氛围实际是指班级内在的精神环境。轻松、愉悦的精神环境是孩子们接受教育的前提,只有在这样一种精神状态下才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1)重新定位教师。我们认为,在现代教育观念中,对教师的定位不再是单一的施教者,而是一个与学生平等的引领者。因此,要求教师不仅平日与学生交流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更要在处理具体事情时把握自己的言行与情绪。班级内设立“师生对话箱”,让老师成为孩子们的知心人,或者定期开一个茶话会,畅所欲言,让老师成为孩子心声的倾听者,等等。

(2)重新认识学生。我们往往把学生看成是一个个孤立的人,实际上,学生之间最容易产生碰撞和摩擦,而正是在这种碰撞与摩擦中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有时是受教育者,有时却成为施教者。更可贵的是,这是一种同龄人之间相互的教育和学生的自我教育。

2、心理环境的营造。

人的各种行为往往都是在一定心理状态的驱动下产生和完成的,健康的心理 状态使人的行为显得理智而积极。孩子的心理是敏感而易变的,这既是我们教育的突破口,往往也是教育失败的根源。

(1)以微笑面对孩子。微笑总给人轻松、温暖和被信任的感觉,真诚的微笑能帮我们打开孩子的心灵。

(2)用理智处理事情。面对孩子,永远都不要是怒火中烧或心急火燎的样子,因为你的言行和表现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行为举止。用理智处理事情,不仅能让事情真相大白,更能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狠抓常规管理,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在推进小班化教育的过程中,我校始终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的办学原则,十分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首先是建立健全德育工作队伍,发挥家庭、社会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实行领导带头,层层落实,形成齐抓共管的德育工作网络,使得人人头上有指标,个个肩上有任务;二是注重加强过程性管理,修改和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制订了《新丰三中章程》、《新丰三中学生管理手册》、《新丰三中班级量化考核细则》,每周分年级设立文明班级流动红旗和文明宿舍的评比,从常规管理、环境管理、宿舍就餐管理、学习、配合中心工作、其它等六个方面分年级对各班实行全面量化考核,成绩每天公布,每周统计一次,每学期综合考评一次,积分较高的班级评为优秀班集体,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充分调动了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集体主义荣誉感。与此同时,各班通过学习讨论学校对班级的量化考核办法,由班集体讨论,制订班规及本班学生的考核办法,让学生学会自主管理,使文明礼貌、勤学守纪、讲究卫生成为学生的一种内在自觉要求和习惯;三是利用校会、法制讲座、国旗下讲话、班会、画廊、板报、广播台等宣传阵地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四是通过各种德育活动陶冶学生思想情操,让学生在体验中成长。如通过国庆文娱会演、扫墓、观看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图片展和红军长征70周年图片展等活动,激发了学生爱国主义热情,用长征精神激励学生,立志发奋,报效祖国。

总之,面对时代的变化与社会的进步,学校教育工作面临着许多问题与挑战,一方面我们要重视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校德育中的渗透,思考社会对未来人才的道德要求,根据时代的发展进行创新;另一方面,我们要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把德育融入学生生活之中,引导学生在体验中成长。小班化教育的实践,充满了新 理论、新观念、新问题、新做法,只要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不断地充实和丰富自己,持续地进行反思、研究与探索,小班化教育一定会在我校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教学创新探索与实践》 主编:刘建发 《班级管理学》 主编:郭 毅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江苏教育周刊》 《班主任杂志2006年第11期》

主编:陈为枞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看法 篇6

摘要:

关键字: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临床医学卓越创新班

卓越工程师

2015年5月4日,针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与实践脱节的现状,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2015〕36号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走向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是实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点。在经济新常态下,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是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与必然选择;而高校可以说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每年高校为社会输送大量的人才,创新创业人员的素质与质量往往决定了创新创业的成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成败关系到整个社会创新创业的成败。

一直以来,对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有诸多不同的理解。从字面上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创新、创业、教育。对于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角色有诸多不同的理解。有的人认为,创业教育是在创新教育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创新创业教育是在创业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概念。有的人认为,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前者是注重内在观念的形成,后者注重外在实践力的培养。而我个人认为不管创新教育还是创业教育,他们的目的与价值取向是一样的,我们需要将他们作为一个完整体进行理解,而不是简单将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叠加。

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正如火如荼进行,高校出台了各种各样的改革方案,许多方案是比较成功的,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大学生创业计划比赛以及各种卓越创新班。大学生创业计划比赛是大学生挑战杯中并列的两个项目之一,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和全国学联共同主办的全国性大学生课外学术实践竞赛;它借用风险投资的运作模式,要求参赛团队提出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产品与服务,并围绕这一技术、产品或者服务,以获取风险投资为目的,完成一份完整、具体、深入的创业计划。这项比赛对于高校大学生培养创新创业思想有巨大的思想启蒙作用;通过比赛,让高校学生带着竞赛的激情投入创业计划的思考中。而各种卓越创新班则从思想与行动两个方面来着手,比如,原第一军医大现南方医科大学建立了临床医学卓越创新班与卓越工程师班,这两个班的特色便是注重学生的创新与实践的能力。临床医学卓越创新班采用淘汰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扎实的实践能力以及团队合作与交流沟通能力。而卓越工程师班采用的是高校与企业合作的方式,注重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让学生更早的了解与掌握生产一线的实用的技术与技能,为今后的就业与创业打下基础。

虽然这些年来,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在不断推进,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仍然存在许多不足。首先,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还是比较薄弱,大部分人还是习惯按部就班,这从根源上限制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推进。其次,高校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引导还是非常不够,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课程体系不健全,创新创业价值观教育有待于加强;同时,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薄弱,大部分老师缺乏创业经验,只是在纯粹传授创新创业相关理论,欠缺实际的操作能力与风险评估能力。现实中,大部分创业是失败的,只有少数一部分人取得成功。仅仅掌握创业的理论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具备强大的实操能力与风险评估能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高校应该更多的从优秀企业聘请创业导师,让大学生获得真正的创业实际经验。另外,国家对于相关创业扶持的政策宣传不够到位,政策支持体系不够完善,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客观上,造成大学生对于创业相关扶持政策了解不够深入,缺乏了解相关政策的有效渠道,或者虽然有相关优惠政策,但是实际过程中遇到各种障碍,优惠政策落实起来难,造成创业实践的流产。综上所述,国家-高校-社会应该构成协同一致的统一体,三方形成合力,共同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推进做出贡献。同时,在当前互联网迅速发展的时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也可以借互联网大发展的东风,构建高校创新创业信息化服务平台,让更多的人接触到相关创新创业信息,满足创业者相关信息的需求,为最大可能获取创业的成功提供支撑。

【参考文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2015〕36号

王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当下困境与路径选择.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第6期

王占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观念变革的整体构想.《中国高教研究》,2015年第07期

许蔚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文献分析的视角.高等教育评论,2016年第5期

高校德育下的创业教育论文 篇7

1. 深刻认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大意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历史上的三次工业革命分别带来了三次创业浪潮。与西方发达国家用两三百年的时间平稳经历三大浪潮不同,中国是将三大浪潮叠加在短短的几十年之中,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快速的冲击。 特别是互联网、大数据的广泛应用,带来了后工业时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经济结构的快速调整和转型升级。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应当主动顺应当前时代发展大势和国家创新创业的战略部署,责无旁贷地举起创新创业的旗帜,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将创新放在“十三五”期间五大发展理念的首位,强调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推动国民创新素质提升,是高校实行众创这一基本国策的时代责任。

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关键举措,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核心, 维系着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未来,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应有之义。高校应当以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契机,推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为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提供坚强保障。

2. 加快构建体系完备、 特色鲜明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一是加强创新创业教材编写。根据学生的类型、层级、地域等因素,在基本原则框架下实现“一纲多本”。同时,联合高校、社会、企业层面等多方力量参与到创新创业教材编写中来,提升教材的针对性,突出特色和多元化,推动开发系统完备、层次多元、内容丰富、实践性强的创新创业课程教材。 二是加强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培养。 发挥高校内部师资优势,实现交叉学科优势互补,推动跨学科、多层次创新创业师资结构建设。同时,发挥社会特别是企业家队伍的力量,传授大学生更多创新创业的实战经历。三是强化创新创业实践教学。 要充分整合政府、企业、社会等多方资源,重点依托高新技术园、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创新型企业孵化器等推动建立一批创新创业基地,组织学生深入社会体验创新创业,加强创新创业实践教学。

培育鼓励创新、 人人创新的校园创新创业文化。一是要加强校园创客空间建设。 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者、创新创业项目提供咨询、指导、孵化、对接、互动交流的“一站式、零距离”综合服务。 二是组织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文化活动。 学校要通过举办创新创业竞赛、创新创业沙龙、创新创业交流研习营、创新创业成果展览、创新创业典型事迹分享、创新创业文化节等内容多元、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加强校园创新创业文化培育,让创新创业在校园内蔚然成风。 三是推动形成关爱学生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高校应加强与各地创新科技园、高新企业的合作,作为共同培养人才、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支撑的基地。

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近年来,随着创新创业上升到国家战略,政府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受到各界的关注与支持。高校要整合政府和社会力量,形成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合力。同时,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估,将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成果写进高校教学质量报告,向社会公布。

高校德育下的创业教育论文 篇8

德育教育认知德育大学生心理健康高校德育教育作为一种大学生教育的类型,表现高校对当代大学生不仅仅注重智育教育,同时更加重视德育教育。突出强调提高大学生的主人公地位,完善大学生的自我生存所需要的状态,对学生的日常生活条件及其相关性的保障提供更完备的措施。高等学校中所倡导的德育教育是一种针对人的教育形式。主张以人为本,体现人文精神,抒发人文关怀,此即其本质。它的培养过程包括人的塑造、人的转化、人的发展和人的完善。在当下这种德育教育为主导思想的教育模式下,认知行为训练凸显出它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地位。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已经步入超现代化时代的高校教育理念已然发生着微妙的变化,认知行为训练的核心精神及其赋予的理念润物细无声般悄然渗透到医疗、教育等诸多领域。这种训练方法作为心理咨询师的常用手段用以强化人类心理健康,甚或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延伸。其所蕴含的理解和精神层面的相遇等理念,不但诠释了人文关怀的德育价值,亦对传统德育的灌鸭式知识输送方式提出了反思、进行了超越。因此,高校认知德育教育突破了传统的教育形式,有望成为高校教育模式发展新时期、新阶段的领头军。

一、认知德育背景概论

中国化的德育教育从传统定式转变成现今颇具现代化的模式,需要一个长期而持久的过程,人文关怀、人文认知、认知教育、认知德育等新话题的提出,不断适应了中国德育教育的发展,并结合认知,使德育教育在大学生心理健康层面起到无法比拟的作用。就其理论和实际背景来讲,认知德育的产生并长时间的存在,并不是一个偶然,而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它是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指导,以人文关怀为现实手段,以认知行为训练为推手的方法论。

1.人学理论作为传统教育向认知德育的过渡,起到交互纽带的作用

我们常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包含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分支:人学理论。其中对人的哲学进行了精辟的论述,分别提出什么是人的本质、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以及人应如何发展等几方面的问题。围绕这些议题,该理论以“人”为中心,主张“任何事物的出发点都应从实际的人开始”。那么,“人”即该理论的核心,以人为根本,构成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如此开展认知德育教育更加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更符合当今发展中的中国教育,更能适应大学生的心理状态。

认知德育面向的是广大学生,属“人”的范畴,通过对“人”的理念的共同把握,将学生的位置摆正,以马克思主义人学为理论基础,逐步开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基于人学理论与高校德育教育的不可分割性,认知德育与高校德育教育的渊源性。因此,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采取人文关怀的理念即囊括了认知德育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论的相系性,亦成就了高校德育新范式的更迭。应指出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在当代各论中依然保持着其固有的理论论据,依然起着指导高校德育教育继续发展的指明作用。

2.人文关怀的倡导体现了传统德育向认知德育转变的大环境

多年以来,中国的教育理念大都基于填鸭式的初级教育,对于学生本身的诉求、自我认知理解、接受能力都未提入教学大纲。因此,教师对于学生的教育多受限于知识的强制、封闭的教化过程,教师讲授的权威性与不可推翻性持续了很多年,迫使学生形成特定的社会价值观念、个人价值观念以及道德行为规范。以至于忽略了学生本人对人和人性的解读,失去了本我的状态,这种许多高校所面临的糟糕的现实境遇,正逐步瓦解着学生与生俱来的求知欲、探索欲和发现欲。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的国际化接轨,大学生逐渐意识到,他们需求的教育模式已然需要改变,他们期望能够与教师同地位,平等、公平的交流。而此种诉求即成为了阻碍传统教育、德育教育的填塞式吸纳过程。

认知行为训练,更趋向于大学生自我的能动性,更倾向于教师在与其的平等沟通中,舒缓其紧张的神经,敞开心扉的与教师交流。在现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人文关怀缺失的普遍现象,致使高校德育教育在其功能和价值等方面被弱化,甚至异化。这就造成了千百年来形成的充满魅力色彩的传统德育教育变成了普遍虚幻的存在于高校教育模式中的代名词,使其成为没有道德意义的冗长无味、令人厌烦的灌输与说教。从某种意义上讲,把握住了人文关怀,即是把握住了德育认知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动态平衡。

二、认知德育的内涵及内容涵盖下的认知行为训练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认知德育之于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顺化为一种理念,亦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种教育模式,归属于在德育教育大环境下的认知行为训练。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理解为,认知行为训练正向影响着德育理念,德育理念指导着认知行为的训练。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即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认知德育教育。德育教育下的认知行为训练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和智慧。因此,通过科学的界定,对认知德育进行深层次的剖析,运用科学的方法构建大学生饱含正能量的思想意识形态,在实际教学中注重方式方法的改革与创新,逐步解析大学生精神世界的最深处,以期从根源上改变其认知行为,达到大学生心理的满意状态。

1.认知德育的涵义

就德育范畴而言,认知训练的存在已不是单纯的语言学意义上的行为训练,而是哲学意义上的思维训练。认知德育指的是以中国传统德育文化为中心理念,基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理解、互相尊重、真诚交流为出发点,以话语环境为媒介,通过沟通实践而达成的心理疏导与心理完善,以构建大学生美好精神世界为努力方向的一种教育认知手段。这种训练模式有其固有的特征:平等、尊重。

认知德育的涵义包括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师生两方的关系属民主和等位的间性主体关系。双方需要共同提供面对面的交流机会,认真理解双方所表达内容,剖析深层次的精神状态。其次,在德育教育影响的大环境下,认知理德育亦设定了其终极目标,以视野和心灵相交合,构建无法比拟的美好精神世界。最后,认知德育的本质是认知训练和德育教育的有机结合、交流的一种范式,师生双方在德育理念下进行认知训练,在认知训练中完备德育教育。

2.认知的人文关怀内涵与大学生心理状态变化

随着社会的进步,多元文化的变革,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亦从最初的简单、单纯,逐渐步入复杂、不可预测的状态,人文关怀渗透到大学生德育教育视野,为了能够培养出心理状态健康、健全的大学生,通过人文关怀,实现关注学生个人合理发展的大目标,全面促进高校认知德育的发展,形成一种新形势的德育教育。因此,从人文关怀的视角审视大学认知德育,其目的在于充分发掘认知德育固有的人文内涵。

三、高校德育教育视野下的认知行为训练的构建

高校德育教育作为一种普遍的大学生思想教育,是教育理念的核心。认知德育概念的提出是教育理念的延伸,它作为高校德育教育的一种创新手段,正逐渐完备,在彰显传统德育的价值内核基础上,充分发掘其本身的特点与优势,并且能够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出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正面推手作用。因此,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德育模式的发展,贯穿人文关怀理念,构建适合大学生心境发展的富有中国教育特色的认知德育,将成为未来几年内,我国德育教育理念的新走向。

1.人本化理念的提出

高校德育教育是在一定的实践为基础指导下开展的,其内涵下的认知德育不但要体现人文化关怀,更应适应人本化的改变。人是客观事物实现的主体,必须要融入人文化关怀的理念,努力做到对学生的教育、引导、鞭策,并从人本化的角度尊重他、理解他、帮助他。“以人为本”不仅要体现在德育教育层面,而且要体现认知德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监管与修复上。传统理念对大学生人本化的认知缺失,忽略了大学生自我、自主的本意,导致德育教育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上的时效性匮乏。因此,就当代大学生认知德育的人本化理念提出,显得尤为重要,而必然形成。

2.伙伴化关系的维系

高校师生关系往往局限于传统的教、授模式,注重学生的应试,而非学生的认知,这种极大压抑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填鸭式教育模式,已经没有了其发展的空间,亟须一种新的模式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开拓新的路径。在认知德育的背后,更强调学生与教师的伙伴化关系,因此更能发挥其在当代大学生心理教育的优势,游刃有余地维系着师生间多重的伙伴关系。德育教育正在演变成互补性交流模式,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师必须与学生一起努力,进行批判性思考,追求双方的人性化。

3.认知训练的场域化

心理健康教育中,师生之间交流必须有其特定的场景,其中必须包括舒适的外环境、安静的内环境及相关保障制度。这几个方面共生出另一个新的词汇“情境共同体”。认知德育在融入了人文关怀后,更体现了心系学生,重视学生自我体验的提法。因此,情境共同体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物质保障,更合乎学生本人的隐私保护权益,学生更愿意接收。这种互动固有的场域,是认知德育彰显其人文关怀的必然诉求。

4.人性化的训练模式

认知德育教育中,如何使用方法,使用什么方法至关重要。教师从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疏导,在德育的范畴内它所涉及的行为学、方法学手段都应满布人性化的元素概念,由于提出德育教育必须顺应人文关怀理念,必然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务必注重大学生的情感和体验,而人性化的认知训练符合人们存在于这个社会上的生活交往习性,符合教育模式发展的规律。教师对学生及人性的尊重,有利于教育主体在愉悦、放松的情境下实现理解、沟通、交流与反馈。从学生的个性差异、思维差异、行为差异等视角出发,开展更平等的交流与对话。

四、结语

德育教育是中国千百年来传统教育的精髓,是中华儿女最应永志不忘的美德。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人学理论的基本维度上讲,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的治学终极目标,是高校教育价值的最终实现。培养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合格大学生不仅应是业务能力超群,更应是具有符合当代时代发展的健康心理的群体,认知德育以人文化关怀为主线,彰显着一种新兴的指导大学生心理的重要方式与方法,这也是提高高校德育教育实效性和针对性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在传统德育逐渐淡化的教育趋势下,认知德育已经开始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与重视,为了提高大学生对认知德育的乐观性自我接受,对浓厚的人文关怀色彩的心理辅导模式的认可,建立这种教育模式的良好口碑,使之成为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然保障。因此,认知德育将是这个时代教育模式的呼唤,亦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必然之途。

参考文献:

[1]钱广荣.“加强和改进”的关键是要创新[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1):17-18.

[2]黎云羲.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及对策研究[J].社科纵横,2007,22(8):160-161.

[3]郑红波,孙红艳等.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10):64-66.

[4]Wei-Chin Hwang,Jeffrey J.Wood,Keh-Ming Lin and Freda Cheung.Congnitive-Behaviroal Therapy With Chinese Americans:Research,Theory,and Clinical Practice[J].Congitive and Behavioral Practice,2006,(13):293-303.

[5]王晋.心理健康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J].理论前沿,2008,(7):281.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8]段涛,郑奎.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分析[J].高教研究,2003,(4):49-51.[9]吴善玉,金贞玉.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3):505-507.[10]段文灵.试论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关系[J].学习与探索,2007,(6):42-46.[11]原玲玲.大学生心理困惑的来源与分析[J].南方医学教育,2006,(1):35-37.[12]宴莉.高校辅导员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高教高职研究,2010,(6):198-199.[13]钱铭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4]Emily,Tung-Hsueh Liu,Wan-Lan Chen.Exporing the Efficacy of Cognitive Bibliotherapy and a Potential Mechanism of Change in the Treatment of Depressive Symptoms Among the Chinese:A Randomized Controlledd Trial[J].Cognitive Therapu and Research,2008,(12):113-119.[15]吴建玲等.短程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影响的分析[J].医学教育探索,2006,5(7):642-659.[16]吴任钢.认知行为治疗中的行为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2003,17(8):574-576.[17]王东平等.认知行为综合干预对青少年情绪障碍的影响[J].新乡医学院学报,2006,23(3):270-271.课题基金:黑龙江省心理科学规划项目(编号:130049)。

高校创业教育通识教育化论文 篇9

高校创业教育通识教育化的进程要以现有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为基础,将相关的展开形式和课程内容与人才培养方案紧密结合,使创业教育的相关课程能够真正的成为本科课程体系的一部分,并与学科专业课程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要通过加强对学生创业教育通识课程的指导,提高学生学习本专业课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鼓励学生深入了解和探索本专业领域的前沿信息和发展趋势,不断地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他们专业技能、创新思维、创新意识的培养和提高.

2.2要面向全体在校学生

一般而言,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创业素质,鼓励学生探索创新的创业项目,以创业带动就业是高校传统创业教育的重要目标.然而创业教育通识教育化除了要完成上述目标之外,更要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及社会责任感等全面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教育部《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中明确指出:“把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面向全体学生广泛、系统开展”.因此,高校创业教育的通识教育化建立在原有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之上,面向在校的全体大学生,通过加强他们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继而激发他们展开创新型创业活动的潜力.

2.3要以整体性教学理念为指导

在高校创业教育通识化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保持教学内容、教学目的、课程设置、教材撰写等方面的整体性,通过不断培养学生创业学习过程中的规律性,学生创造更多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进而避免各种创业教学的重复和缺失.与一般的特色教育不同,高校创业教育的`通识教育化过程并不是只注重对学生某一方面特长的教育,而是要把培养学生的创业素养为出发点和重点,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和发展.因此,通识化的创业教育要在整体性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展开一系列创新的活动.

2.4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职业胜任力为教育目标

一般而言,目前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寻找具有创新性的项目来创业、促进学生以创业促进就业为创业教育的重要目标.然而,在当前来自各方面的创业支持及我国社会创业文化还不完善的时代背景下,如果一味地鼓励学生在大学期间或毕业之后走上创业的道路,让他们在创业的过程中寻找到自我价值是很难实现的.因此,传统的高校创业教育目标越来越收到社会各界的质疑和批评.另一个角度而言,高效的创业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创业的未来发展和价值的实现.因此,高校的创业教育不应仅局限于教给学生如何创办企业,更重要的是通过加强对学生基本知识、全面素质、专业技能、心理能力、判断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让学生能够真正具备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站稳脚步的本领和担当起创业重任的能力.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职业胜任力的培养和提高,并不是要求所有学生在校期间或毕业后一定要走向创业的道路.而是旨在一通识教育理念为指导,通过充分的创业知识教育、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从业教育等方面的教育和指导,让学生在学习完一系列创业教育的课程之后,能够使全体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职业胜任力得到普遍提高.

2.5以渐进性教学的方式来展开相应课程

在高校创业教育的通识教育化过程中采取渐进性的教学方式,要求在充分研究学生认知水平、思维特征及学习学习渐进等规律的基础上,先对有关创业的理论知识进行系统学习,然后再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实际操作等形式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进而最终达到提高学习效果和质量的目的.高校创业教育要特别注重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和主体性.要根据不同专业学生在专业要求、兴趣爱好、学科背景和知识储备等方面差异性的基础上,通过设置具有不同侧重点的教学内容来对学生进行分阶段、分层次的教学.例如阳光学院的创业教育对一年级、二年级的学生,主要是通过开展有关创业教育的通识课程、职业生涯规划等内容,注重对学生完整人格和创业意识的培养及激发.在大学三年级主要开展慕课或翻转课堂.不同专业的学生都可以依据自身的专业背景和创业需求,来选择满足自己创业需求的网络课程.并在教师组织的翻转课堂中,充分积累丰富知识、锻炼创业能力.在大学四年级要开设具有个性化的创业课程,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创业项目的发展前沿和最新趋势,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提高.

高校创业教育三种模式 篇10

高校创业教育三种模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提出了学习的“第三本护照”,即创业能力的问题,要求把创业能力提高到与目前学术性和职业教育同等的地位。  借鉴国外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的经验,从2002年初教育部高教司在9所高校试点创业教育,它们是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经济学院、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黑龙江大学。  目前,我国创业教育已经形成了三种模式。第一种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强调创业教育“重在培养学生创业意识,构建创业所需知识结构,完善学生综合素质”,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来开展创业教育。鼓励学生创造性地投身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中,通过开展创业教育讲座,以及各种竞赛、活动等方式,形成了以专业为依托,以项目和社团为组织形式的“创业教育”实践群体。  第二种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代表,以提高学生的创业知识、创业技能为侧重点。其特点是商业化运作,建立大学生创业园,教授学生如何创业,并为学生创业提供资金资助以及咨询服务。学校成立了“创业管理培训学院”,专门负责与学生创业有关的事务,学校还设立300万元的创业基金,对学生的`创业计划书经评估后进行种子期的融资。  第三种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代表的综合式的创业教育。即一方面将创新教育作为创业教育的基础,在专业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注重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创业所需资金和必要的技术咨询。学校投入8000多万元建立了若干个实验中心和创新基地,全天候向全校各专业学生开放,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由该校研究生成立的学子创业有限公司,已经入驻上海“慧谷”科技创业基地。    现在未进行试点的高校虽然没有明确的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但是在实践中正逐步渗透创业教育的理念。如复旦大学以育人为中心,形成了一套“在校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培养――毕业生创业指导――创业团队创业过程扶植”的模式。目前该校已经有四五百个项目得到了资助,现在每学期也有100多个学生科研项目提出资助申请。(文汇报蔡慧 )

 

德育教学中创业教育的有效教学 篇11

德育教学中创业教育的作用

德育课属于思想政治品德教育,在其中贯穿创业教育,其主要的教学任务是培养创业意识与创业精神,增强学生对创业的认识,主要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创业精神。创业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创业过程中会有艰辛、风险、失败。而现在独生子女的抗挫折能力比较弱。德育教学就是要加强创业心理教育,帮助学生认识不良心态对创业的危害,调适自身存在的不良心态,养成独立性、合作性、敢为性、克制性、坚韧性、适应性等心理品质。

2、提升创业素质。创业教育为社会培养的是既能就业又能创业、既有专业特长又有经营管理等综合性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工商税务、金融保险、人际交往、公共关系等知识,是创业者必须具备的知识。在德育教学中安排《职业道德与就业创业指导》、《职业生涯设计》、《法律基础知识》等课程,运用案例分析、角色表演、音像资料等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掌握各类创业基础知识,而且在活动中能锻炼学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提升学生创业的综合素质。

3、宣传创业政策。我国现行的就业方针已从主要以安置性的被动就业,转变为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积极就业政策,大力实施创业教育,鼓励有志青年自主创业。作为德育课教师,不仅自己要关注国家采取的政策措施,还要及时向学生广泛宣传,让学生了解并体会到国家对自主创业提供的宽松环境,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另一方面,让处于创业过程中的学生,提高学生对国家创业政策的关注度和敏锐度,并充分利用好创业政策,为事业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4、提升信息处理能力。作为创业者,必须要有很强的敏锐度,要能看到发展潜力,善于分析信息并抓住商机。在德育教学过程中,通过系列案例分析,提升学生对信息的认识。通过市场调研、模拟训练等方式,提高学生捕捉信息、选择信息、整理分析信息和使用信息的能力。

德育课在创业教育中的有效教学

就业教育向创业教育的转变,要求德育教育的课程结构和教学模式也应作相应的调整,以有效发挥在创业教育中的作用。

1、课程体系调整。创业教育要求开设的课程能体现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的思想,使创业教育成为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系统地开展创造性思维训练、创造技法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为此,德育课在传统课程基础上要突出创业基础课的开设,如“创业意识”、“创业心理”、“法律法规”等。教学中我们将德育课教学内容作了一些尝试性的调整,围绕创业将教学内容分成了创业时代篇、创业意识篇、创业心理篇、创业能力篇、创业知识篇等九大模块。

2、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的科学性、先进性、合理性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创业素质的条件。根据市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来组织课堂教学,构建具有创业教育特色的教学模式。全体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之中,人人都有成长、拓展、表现潜力的机会,充分展示个体的人格特性和潜能。既考虑专业针对性,又考虑创业的广泛性,既注重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又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创业能力的养成与全面素质的提高。

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将项目化教学模式、“10+35”教学模式引进课堂,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每组5—6人,以组的形式围桌而坐,实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通过讨论、游戏活动、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研讨,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取心、创造力都调动起来。学生既掌握了必要的知识,又培养了综合能力。

上一篇:关于信息化条件下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思考下一篇:九年级寒假生活指导答案青岛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