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德育教育案例: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2024-10-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班主任德育教育案例: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通用7篇)

班主任德育教育案例: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篇1

姬培冉

当教师苦,当班主任更苦,这是不言而喻的。但苦中之无穷之乐,乐中之无穷之趣,却不是每一位班主任都能体会得到的。明代学者章溢早就说过:“乐与苦,相为倚伏者也,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乐。”

我常听到一些班主任抱怨:“我整天都围着学生转,从催促早操到检查晚寝,还要找人谈心„„忙死了!”是的,如此披星戴月的确比一般任课老师辛苦,但这何尝不是班主任特有的幸福源泉之一呢?与学生朝夕相伴之迹,师生感情就更为深厚;与学生促膝谈心之时,师生心灵便更加贴近。下面是我们班的一些德育教学案例,希望与大家共享。

【案例1】 今年我作为二年级的班主任,在开学第一课,我给学生播放一首《朋友》的歌,然后深情地说:“天底下最难得的是知心朋友,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份快乐;你把忧愁告诉一个朋友,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我希望从今天开始,我们能够成为可以共享快乐,共担忧愁的朋友。”掌声响起。我接着说:“因为咱们还不太熟悉,同学们还不了解我,还不一定敢当着我的面说心里话,因此我公布我的QQ号码和电子信箱地址,欢迎大家随时随地给我发‘伊妹儿’,或者在QQ上留言”。我的话立竿见影,第二天我的QQ上的小喇叭在不断的闪,原来很多学生都申请加我为好友,我很开心,并一一通过,过一段时间后,我的QQ上已经有24个学生,哈„..有些还是我教的其他班的学生。在QQ上我和学生可以开心的聊天,因为在QQ上我不是老师的角色,而是以朋友的身份去和他们聊天。谈班里发生的事情,让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谈生活,和他们一起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引导学生合理的利用网络;谈理想,鼓励他们努力学习!特别是快会考的这段时间,更重要。

令我最意外的是我班的亚,一个被所有老师认为是无药可救的学生。最奇怪的是第一个加我QQ的就是他,在QQ的聊天中,我慢慢发觉他其实很聪明,很有想法,但是逆反心理非常重。他也很乐意说自己的过去,也明白自己的不足,知道自己的错误,所以他很想去改变,但是现实中,他感到很辛苦„„在网络上我适时的帮他分析,并且给与引导和鼓励。虽然成果不是很大,但是现在他有什么心事都会和我谈。还有一次,记得4月12号下午去看考场,那天晚上在QQ上,他说了一件很惊讶的是事情给我听,就是我们学校的几个学生想和其他学校的学生打架„„说了很多。我问他,不怕我和学校领导说吗?他却说了一句话:“我信你!你不会!”。他的话虽然很简单,但是我感到很有满足感,同时也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及时和他做思想工作,分析事情发展的后果,后来使他取消的考完试后再打的念头。第二天他们那帮人,乖乖的去考试了„„

现在我特意开了一个组叫“2006届学生”。在QQ上,我还经常保持和他们联系,他们也把我视为知心的大姐姐,经常谈谈心,使我对学生的了解加深,班主任工作变的更主动了。【感想】现在的学生喜欢上网,玩QQ,但是怎么去引导学生正确的运用网络功能呢?是我们一个很头疼的问题。社会在变化,我们也不可以用以前的老方法去教育学生,学生会很难接受。因此我在模拟生活中进行德育教育,既做到寓教于乐,又可以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德育工作过于严肃的“面孔”,往往使学生产生一种压抑感,而苦口婆心的说教又容易使学生两耳生茧,产生厌倦心理。但是学生学习时间紧,要充分保证这些活动的开展,难度较大。利用电脑技术模拟生活中的德育情景,结合学生的爱好、兴趣,让学生在虚拟的社会生活中开展道德实践,既具有强烈的娱乐性,又有着相对的真实性,而且学生在活动中所花的时间较少,收到的效果很明显,既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也便于进行德育教育。

【案例2】 赵帅,个性倔强,看问题有自己独立的见解,看似较一般同学来得成熟、深刻。但在初中人生观初步形成时期,较多地接触到社会上的阴暗面,并受类似韩寒小说的负面影响,逐渐滋生了对人生、对社会特别是对现行教育制度的不满情绪,认为它扼杀了有个性的人才。进入高中以来,因学习任务的加重,成绩不如人意,思想就越来越偏激,老师、家长一次又一次的教育疏导在他眼里却都扭曲成了对他个性的压制,以至与学校、老师、家长的对立情绪愈演愈烈,上课似听非听,作业爱做不做,时常迟到。到高二下学期,就自作主张退学了。进入高二后,赵帅的情绪一直不太稳定,想法偏执。老师、家长多次联手,耐心做工作,但始终收效甚微。今年开学不久,他内心更加压抑、焦虑、烦躁。在后来给我的信中写到:“慢慢地,这种感觉加剧了,以至于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学校、老师、家长身上,觉得自己只是一个受害者。上课时,我一个字也听不进;课后,虽然仍和以前一样与同学讲话、玩乐,但这时的目的是不一样的。这时的我在课间与同学玩乐已成为支撑我上学的主要动力。”就这样,迷迷糊糊的日子一直混到了3月25日。

这天早上刚出门,他的自行车就爆胎了。赵帅心想:迟到反正无所谓,不如定定心心地修车。迟到进教室时,老师没说什么,但他坐在教室里思前想后,觉得再呆下去也没什么意思,于是一下课,向班主任讲了一声就离开了学校。

我立即与他父亲联系,告知了情况。第二天,他父亲拽着他来到学校,让他继续读书。但他死活不肯,且态度、言辞非常激烈,就在办公室里与父亲大吵大闹,差点动手。在他父亲说出气话“要断绝父子关系”时,他竟然说:“断绝就断绝。你们给我的钱,我都记着,以后一定会还给你们的!”一旁的政教主任当即驳斥道:“经济帐暂不算,你父母养育你十几年的感情,你还得清吗?”赵帅不吭声了,但仍执意退学,说要去打工挣钱,并转身就走。

同意他退学,省却了学校、老师很多麻烦,这是部分老师的意见,但这不是我们教育的目的。本着不放弃一个学生的信念,政教处会同老师、家长一起分析研讨对策,决定:第一,暂时满足他的要求,让他自己去找工作;第二,家长跟亲朋好友讲好,若赵帅去他们处找工作,要他拿出高中毕业文凭来;第三,这期间,不再逼他,给他时间、空间自己去想、去做。

两个星期过去了,学生反映赵帅回学校来了,但没来找老师,只是在门卫室坐坐,聊聊天。我们也不去找他。那一个星期中,他天天如此。到第四周,他背着书包,在父亲的陪同下,终于走进了办公室,要求复学。我心中一喜,不过考虑到他的情况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想再看看他复学的决心有多大,毅力有多强,便严肃地告诉他:学校不是任他随意进出的,不能想走就走,想来就来。若他真心悔过,再给他一个机会——用一周时间深刻反省,写一份思想认识;将开学以来的各科作业补起来,交给任课老师,等所有老师都认可了,才能进教室。第五周,他回到了熟悉的教室。

到底是什么改变了他?在他交来的思想认识中,我看到了他心灵的震动:“退学后,我丝毫没有后悔。当然,父母不会让我在家什么也不做的。我必须要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最好能有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第二天,我出去找,但是待遇不错的工作基本门槛是高中毕业,否则只能去做苦力。几天下来,一无所获。我病倒了,医院出来,已经过去一个星期。这一天,我上街买东西,感觉气氛有些异样,看着周围行人,才发现是星期四,难怪路上没有学生。买了东西正要付钱,老板娘忽然问了句:‘你是学生吧,为什么不上课?’我一时回答不上,但还是编了个谎:‘今天我有事。’‘难怪,哪有学生不上学的。’我不敢多留,提起东西就走。”

这些经历对他触动很大,他的思绪不再平静,心头升起了一丝暖意。晚上一直睡不着觉,干脆坐起,将自己的所作所为所想反复思量,逐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下决心要改正。“尤其补作业的这几天里,悔恨的感觉从来没有减弱过,反而一天天地增强。趁着补作业的间隙,想着同学们在学校里认真听讲,老师们辛勤耕耘,而自己却在为自己造的孽买单。更重要的是,我舍本逐末,在人生最美好的时刻,最适宜学习的时刻,却做出了如此愚蠢、幼稚可笑的行为„„至此我已深深忏悔,对于老师、家长,我无以回报,只有发奋努力,刻苦钻研,争取在学业上有所成就。”

尽管他是自己主动要求复学的,但我们担心他能坚持多久,会不会反复,所以一直密切关注着。果然,一星期后,上课时一些老毛病开始复发。这时,我及时找他谈话,敲敲警钟;任课老师也都经常给他提个醒;同学们鼓励他、督促他。慢慢地,他的心定下来了,行为规范起来了,学习成绩稳步上升,期末考试中,竟然考到了班级第一名。

鉴于他缺课时间太多,学校给了他一个留校察看的处分,他虚心接受了,并表示要力求上进,好好表现,争取早日撤消。政教处把他的案例作为典型,由他现身说法,对全校学生进行了一次生动的思想教育,反响很大,尤其是高二学生,触动更大。【感想】信息的时代,开放的社会,学校不再是封闭的象牙塔,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得到的影响、教育可能比书本知识、老师的说教来得更直接、更生动、更丰富。赵某因受到社会上过多的不良影响而使自己的人生出现了偏差,但同样是现实生活教育了他、纠正了他,令他回到了正常的人生轨道。因而,我们现时期的学校思想品德教育要建构基于生活、社会的开放型活动德育模式,借鉴、运用陶行知先生的“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教育思想,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面向社会,拓展教育时空,以生活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构筑校内外相互沟通、结合的“大教育”格局,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案例3】城同学是我班中学习成绩较好的一个同学,入学成绩为485分,排班内第六位,期末考试得502分,排班内第六位,平时喜欢问问题,并且一问到底,特别是有关竞赛方面的题目,喜欢看竞赛方面的书籍,在课堂上,当所授内容是副科或其认为已掌握,则容易开思想小差说话,搞小动作,特别是自习课,搞小动作,说话现象更多,甚至在自习课上打游戏机,和同学的关系也不太好,自我中心意识太强,纪律观念,集体观念都比较淡泊,贪小便宜,对值日工作不认真负责,却是应付了事,我从他的初中同学也了解到,他在初中时,学习成绩可以,但纪律太差,一次因为在自习课上大声说话,出位,搞小动作,我叫他到办公室谈话,他不去。私下还对同学说:“我学习成绩好,看你能把我怎样”,这是一种典型的一好摭百丑的思想,也是一种幼稚而又偏颇的思想,以为学习成绩好了,就是一个人才,就是一个好学生,看不到好的标准应是综合的,而不是单一的,更没有作为学校的一分子就应遵守学校纪律的意识,因而认为老师对他的管教是有意为难他,认为侵犯了他的自由,只考虑自己,不顾别人和集体,自私自利思想严重。对于这种学生的违纪行为,单靠批评是收不到什么效果的。来到本班后,批评过两次,但收效也不大,没过几天又重犯了,后来,当我了解到过去的情况后,觉得应首先改变他的一些价值观念和自私观念,才能使其正直改变他的行为。一天晚自习课上,他用文曲星玩电子游戏,我从后面走到他的身旁,他仍浑然不觉,我没收了文曲星并把他叫到了辅导室,他一副莫然的神态站在那里,似乎对此已司空见惯,无非是一通臭骂,然而,我并没有骂他,我搬了一张椅子叫他坐下,他不情愿地坐下了,我就电子和他聊了起来,问他是滞很喜欢玩电子游戏,从什么时候喜欢的,班上喜欢电子游戏的人多不多,他们都用什么时间去玩等等,也问他过学的学习情况,以及取得过什么成绩,问他现在学习上有什么困难,来实验班有什么感受,有什么理想和目标,最后我抓住他喜欢来问问题这一点说,你是来问问题最多的一个学生,给我的印象是,你是十分好学而要求上进的学生,因而我很喜欢你来问问题,对你也寄予了较高的期望,但你的古怪行为与你好问这点又是如此的矛盾,这是为什么呢?致此,他哭了,哭得很伤心的样子,他并没有正面回答我的问题,最后说了一句,我错了,从他哭着说出这句话时,我感到了他的心是诚恳的,我鼓励他说,知道自己错了,就应下决心改过来,改过来了,用功搞好学习,我相信,你一定是我们班的一个佼佼者,本来你的成绩就不错,我坚信这点,知道了吗?他默默地点了点头。【感想】 学生违犯了学校纪律,当然要批评教育,批评教育,目的是使学生纠正其错误行为,使其上进,但看法不同,效果就会不一样,但是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对学生都应该出于一种爱心,有了爱心,就会选择恰当的方式,使在批评中,学生感到的是老师对他的关心和爱护,而不是仅仅是指责,这样,学生就易于接受,易于错误行为的改正,由于惯性,虽然不一定批评教育一两次就能把其彻底改变,但是,只要出于爱护学生,相信学生一是为不断改进,不断进步的,李明同学后来虽然也还有些说话现象,但已越来越少了,电子游戏可以说再没有见过他玩了,学习也比过去勤奋多了。

【案例4】 05年5月的一个上午,我在批阅学生周记时,先看到宏在周记中流露出一种极度的伤感,却不愿说出原因,这非同小可!紧接着我又翻阅了同宿舍的其他几位同学的周记,终于在一个同学的周记中了解到了一点情况:“老师,阿杜以为我们都不要她了,您要关心一下,劝劝他”。

对于这种情况,我还从来没有遇到过,这个班是个住宿班,6个人一个宿舍,女孩子在一起,肯定会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斤斤计较,闹小脾气。不知道到底是什么事,让宏那么难过,舍友那么着急。我必需对这件事进行认真分析,还要妥善处理。认真思考许久,我做出如下处理思路:

第一步:分别找她的室友谈心,进一步了解事情真相,找出同宿舍同学关系所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引导和教育。

第二步: 再找宏谈心了解情况,帮助其消除心理障碍。

第三步:利用得到的结论对班上的同学进行教育,同时避免对宏再度造成影响。

小霞因为让宏帮忙到水,宏不管,俩人闹别扭,小霞一急跑了出去,宿舍六个人都出去追她,剩下宏一个人,结果造成宏的误解。【感想】在这件事情的处理上我应重视的便是学生的人际交往。平时教师往往更加重视学生的学习,而忽视对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培养。现在的学生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备受宠爱甚至溺爱。长期以自我为中心,使他们难以客观地认清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在与他人的交往上往往表现得过于敏感或处理不当。因此,作为教师应十分重视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互动的过程、沟通的过程、交流的过程。学生的人际交往是其社会化和人格成熟的关键因素,对于学生的学习、人格的健全发展以及今后成功地走向社会都是至关重要的。

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建立同伴关系是学生们最基本的人际交往过程,通过这次事件我发现,一些学生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障碍。做为教师如果想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应了解学生在同伴交往过程中存在的一些误区或障碍,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事后,全班同学一起讨论《宿舍之内,我们该怎样做?》 宏的舍友都发表了自己的意见:首先要善良和富有爱心,这是一个人幸福的源泉。只有善良和富有爱心的人最终才会是真正幸福的,当你关爱他人时,你获得的是精神上的快乐与动力。其次,要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不欺凌弱者。不能只考虑自己,不能自私,更不能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再次,要学会宽容,要拥有宽广的胸襟,不能过于敏感,不要斤斤计较。凡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我们不要在微小细节上老是影响情绪,分散精力,失去来学校学习的根本目标。最后,要学会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学会和睦相处,共同努力去营造一个温暖的小家,利用集体的温暖来让每个同学都能健康快乐地发展。

爱是春雷,能惊醒迷途的孩子;爱如夏雨,能沁入学生的心脾;爱是秋风,能拂去孩子心灵的尘垢;爱如冬日,能温暖学生的心灵。

只要用“心”执著地去爱那些学生,就能开垦出一片学子们得以成长的沃土,就能为他们创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就能激发他们的潜能和创造力。

只要以爱心相待,以浓浓的师爱激励他们成长,以无私的爱心给他们阳光和雨露,他们就能健康成长。

班主任德育教育案例: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篇2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 学生向老师学习, 接受老师的教育, 甚至模仿老师的某些习惯, 都是极为自然的事。俗话说:“名师出高徒”, “有什么样的老师就会带出什么样的学生”, 可见老师对学生的影响之大。因此, 广大教师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 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 率先垂范、言传身教, 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予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以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水平让学生佩服。把良好的习惯教育融入到中职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 渗透到教学和社会实践中去。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育人资源, 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育人, 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 自觉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二走进学生内心世界, 点燃其心中的希望

虽然中职生很多是双差生, 在初中学习阶段, 形成了一些坏毛病, 但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擅长的技能, 只是应试教育将它们暂时掩盖了。所以, 中职学校的老师应对学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多角度、客观地评价每一个学生, 并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找出他们的闪光点, 进行鼓励和表扬, 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三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首先, 要抓好学生宿舍卫生和作息的管理, 定时认真检查寝室清洁。组织宿舍卫生差的同学参观宿舍卫生好的宿舍, 让他们在对比中提高。抓好作息管理、公共用品管理, 设表扬栏和警示栏, 培养讲卫生、讲秩序、守时间的好习惯。其次, 要加强学生用餐管理, 培养学生珍惜劳动成果的习惯, (1) 引导他们勤俭节约, 对铺张浪费加以教育; (2) 引导他们注意饮食规律, 按时就餐, 不乱吃不卫生的食品、零食。再次, 要加强艰苦朴素的思想教育, 衣着整洁、大方, 不留怪异发型等, 要有正确的时尚观。

四加强对学生遵规守纪和礼仪的教育

对违反学校纪律要及时检查纠正。要多谈心、多鼓励, 以正面教育为主, 惩罚教育为辅。要定期开展文娱活动, 给学生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丰富多彩的活动, 既可以陶冶他们的情操, 又可以锻炼他们的意志, 无形中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荣誉感, 培养他们的上进心。在这方面, 班主任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班主任要在班上营造一种民主、积极、向上的氛围, 让每个学生都能受到感染。如抓住运动会、辩论会、歌咏比赛等活动, 让后进生、行为存在偏差的同学多一些积极表现的机会, 从而起到教书育人的效果。

五上好实作训练课, 让学生尽早接触专业知识

中职生的文化基础差, 对文化理论课兴趣相对较低, 但他们的动手能力强, 对此, 教师应鼓励学生多实践, 拉近与书本的距离, 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或观摩实习, 为以后工作奠定基础。因此, 应上好每一节实作课, 少讲多练, 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到成功的乐趣。这样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职业意识, 增强工作责任心, 促进他们主动学好科学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和本领。

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授之以鱼”, 只解一顿之需;“授之以渔”, 则可终生受益;“授之以渔”, 那是培养人的能力, 教给方法。教育的最大功能在于“教是为了不教”。“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 即为了让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好的学习方法其实并不难, 我认为学生只要做到以下几点, 就一定能学好: (1) 课前预习, 提出问题, 促进学习。 (2) 上课专心, 手、眼、耳、心、脑并用, 掌握老师讲课的重难点。 (3) 疑难问题要及时解决, 要向成绩好的同学和老师请教, 还要不耻下问。 (4) 及时完成作业, 不会做的题先看书本、例题、笔记, 实在解决不了再问同学和老师。 (5) 每堂课只能做本堂课的事, 不能上数学课赶其他课的作业等, 这种恶性循环, 结果各科都没学好。 (6) 所有课都要听, 不偏科, 不要对哪个老师有意见就不听他的课, 结果只是害了自己。 (7) 复习要全面, 认真分析错题, 总结知识点。中职生还应养成广泛阅读的好习惯, 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机会组织读书活动, 交流读书心得, 营造读书氛围, 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灵, 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班主任德育教育案例: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篇3

【关键词】班主任 问题学生 内心 帮助 开导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2B-0071-02

班级中总会有一些调皮纪律散漫的学生,或是一些心理比较脆弱比较自闭不善于言谈的学生,或是一些因为心灵受过创伤而不愿意相信别人的学生,等等。这些“问题学生”需要一位智慧型班主任耐心、细心地开导,走进他们的心灵深处,才能有效地给他们提供帮助,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案例分析

高一(4)班学生小慧,性格比较内向,喜欢独处,不善于与人交流,总是独来独往。其舍友向笔者反映,她在宿舍经常有一些莫名其妙的举动,如有时候半夜起来上厕所看见她一个人坐在床上不睡觉,经常说一些莫名其妙的话……作为班主任,笔者觉得对于像小慧这样的孩子如果不多加关注,不多交流了解并改善其问题势必会影响整个班级。所以,笔者单独找她谈话,但是几次下来她都是低着头,不愿意多言语。直觉告诉笔者,小慧还没有完全信任班主任,有点自闭。如何了解其内心世界呢?是不是应该从其家庭,家人那里着手了解呢?

次日,笔者通过开学填写的入学报告找到小慧母亲的联系方式,与其母亲的电话中了解到:小慧上小学五年级时父亲因一次外出拉货发生车祸不在了,很小就生活在单亲家庭中,她还有一个姐姐、一个弟弟。为了维持生计,供孩子上学,母亲不得已下广东打工,孩子只能和年迈的爷爷一起生活。母亲很少回来,平时给他们寄点生活费,姐姐成绩不好选择辍学了,弟弟还在上小学。

从小没有父爱,母爱又得到少,家庭的困难也时常压在这么小的女孩身上,小孩怎么能快乐起来呢?面对这样的情况,班主任应该怎么做才好呢?

笔者将小慧带到家里共进晚餐,告知她人要自立自强,困难只是暂时的,唯有努力拼搏靠自己的双手才能改变现状。私底下笔者又召集班干以及小慧的舍友开会,将相关的情况告诉她们,让他们发挥团结友爱的精神多关心多帮助小慧,多拉她一起参与到班级的活动中来。一段时间下来,同学们反映小慧很难沟通,舍友们都束手无策。

笔者静下来想,老师同学们很难触动她的心灵,那怎样才能走进她的心灵深处呢?笔者想到了她的家庭,想到了她那含辛茹苦的母亲。虽然表面上看,这个孩子与母亲交流并不多,但笔者相信,人不是冷血动物,人都是有感情的,于是决定走亲情路线,打电话给小慧的母亲。

笔者事先将准备好的问题给了小慧的母亲,让她想好后再回答。小慧的母亲在电话中与笔者谈了很多,谈到家庭的不幸,自己的不易,自己不善于表达不善于言谈,谈到孩子现在的样子让她有多心痛,她多么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快乐地成长。谈到激动处,家长哭了起来。经过同意,笔者把上述情况都录了下来。

第二天晚自修,笔者邀请小慧一起去操场散步,我们两个人安静地绕着操场走。笔者跟她说到自己的家庭,并将父母含辛茹苦供自己上学当作一种动力:“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我努力提高自己,如果高考考分足够高我就可以报读免学费免住宿费甚至还有补助生活费的学校,后来,高考我真的如愿地考取了师范大学。四年大学下来,我没花家里的一分钱,还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奖学金,我还给父母寄假期做家教得的家教费。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人穷志不穷,天下的父母亲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快乐,学有所得,尽自己的努力做个有知识有文化的人。你的母亲也希望你快乐。”说完,笔者摁下之前与小慧母亲对话的录音。听到母亲声音的时候,小慧满是惊讶,听着听着,她抱着笔者放声地哭了。

笔者对小慧说:“你应该感到欣慰,你有一位不轻易放弃又勤劳能吃苦耐劳的母亲,她也想能每时每刻都守候在你们姐弟仨的身边,可是迫于无奈,为了生计她却要一个人远赴广东打工赚你们的生活费和学费,有这样的母亲你应该感到骄傲感到自豪。已经长大的你,在学校应该尽自己的努力去学习,放假回家尽自己的能力帮家里做力所能及的事,爱姐姐呵护弟弟。告诉母亲,你们长大了可以帮她分担了,叫母亲在外保重身体,家里不用担心,你们能照顾好爷爷……”

小慧擦拭着眼泪说:“老师,谢谢您,过去我一直悲观地处事,悲观地生活着,却不知我其实很幸福,未来靠双手去争取,我知道该怎么做了,请您放心吧,我也要做一个非常孝顺的女儿,我会记住您说的话的,我也会向您学习,做一个优秀的人。”

随后,笔者也经常通过团队辅导班会课、团体游戏等活动拉动整个班互帮互助的氛围,让每个人都感觉到这个集体是一个温暖的集体,集体里的每一位成员都是兄弟姐妹。笔者也经常给小慧分配一些班级的事务,让她慢慢地活跃起来。一个学期下来,笔者发现她的变化非常大,并将她的变化告知她的母亲,她母亲听后很高兴。

通过小慧的案例可知,班主任工作繁多而细腻,需要班主任多方位多角度地去了解自己的学生。要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她的内心世界,只有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才能发掘根源所在,解决相关的问题。

二、建议

心理研究表明,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每位班主任都应努力探索一些“心理规律”的积极或消极影响,并趋利避害地发挥它们的作用,从而科学地引导孩子。这样才会使教育更有效,孩子更健康。笔者认为,班主任要习得心理学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一)学会倾听。倾听不仅仅是用耳朵去感知来访学生所讲的内容,更是用心去探索、去发现,能在其言语和非言语的表达中“听”出潜台词、话外音。当来访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避重就轻时,咨询教师还要从其谈话中“听”出主要问题。因此,咨询教师必须善于倾听,倾听时必须有言语或非言语方式的反应,鼓励并引导来访学生倾诉。此外,咨询教师还必须表现出有兴趣听、愿意听,做到耐心听、全神贯注地听。

(二)学会团队辅导。团队辅导班会课是个开放的过程,只要充分相信学生,他们会回馈以令人惊艳的创造力。在团队辅导中,最精彩的最感动的部分,是学生的生成。教师的角色是主持人、观察者、引导者和咨询师,还是学生的朋友,需要提高带领团队辅导的综合能力。教师在团队辅导中必须处理好团队发展和个人探索的关系,找好平衡。这样的班会课,让学生亲自参与其中,感悟其中,感受其中的点点滴滴,触动性大,感受往往很难忘。

(三)学会激励策略。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要学会激励策略,抓住时机鼓励学生,往往可以让学生更具动力,让整个班级更具凝聚力。例如,临近段考,给学生一个“目标激励”,让学生自己定一个自己的目标作为鞭策自己的动力;建立班级的目标,力争在年级前茅,作为班级的一分子,每个人都会有荣誉感,为了班级的荣誉,每个人都尽自己的一份力。班级还经常需要“语言激励”,除了班主任经常激励外,还可以设立名人名言激励榜,每位同学每天轮流提供一句激励语,将激励语抄写到名人名言榜上供全班同学读取。此外,还可以通过班会展示一些“榜样激励”,通过一些社会上、生活中的事例展示榜样的力量,让学生不断地充满正能量,对他们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发展都有益处。

综上所述,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突发事件,作为班主任切记不要简单粗暴地处理问题,要多深入学生的内心去寻找现象背后的原因。在发现答案之后,也不要急着马上找学生来进行批评教育,而是多了解多方面的因素,学会一些沟通技巧,制订一个方案,运用心理学知识进行于情于理的教育,这样学生才能虚心接受老师的教育,我们的教育才达到较好的效果。

总之,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的形成影响很大,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心应该努力做到“七要七不要”:一要平等对待,不要居高临下;二要讲知心话,不要空洞说教;三要有耐心,不要计较抱怨;四要选择时机,不要急于求成;五要善于倾听,不要先入为主;六要做好引导,不要事后批评;七要以德感化,不要以势压人。

【参考文献】

[1]章凯.激励理论新解[J].科学管理研究,2003(2)

班主任德育教育案例: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篇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学生与文本对话是基础,是根本,是学生调动自己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运用学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取信息、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初始,是自我感悟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就让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构建意义的动态过程。朗读教学可以促进阅读教学的开展,真正有效的朗读教学是通过朗读让学生直接感受作品的生活气息,唤起他们的情感体验,进而探求隐含在作品中的内涵。体验是学生个性化阅读的特征。阅读体验,它能带领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创设情境,激发情趣,引导体验

师生与文本之间的交流、对话是以情趣为基础的。情趣贯穿了阅读的全过程。只要引发了学生的情趣,唤起强烈的朗读欲望,学生就会兴趣盎然地去读,在阅读中去感悟、体验,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在教学《北京亮起来了》新课导入时,我关掉所有的灯和窗帘,教室里犹如黑夜,请同学们欣赏北京的夜景—整个北京城成了灯的海洋,光的世界。一边利用CAI展示北京的夜景,一边配以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深深地吸引住了同学们。学生的心灵与作者得到了沟通,缩短了学生与课文的心理距离,产生了强烈的阅读欲望。于是,孩子们端起书本认认真真地把课文读了起来,走进北京的夜晚,体验北京的夜晚的明亮与辉煌。

课堂质疑,带着问题去体验

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新课程理念指引我们要让学生勇于质疑,主动去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去读,去思,就能体验到作者的内心世界,体验到文章的美妙之处。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是一篇略读课文,是一个十分有趣的儿童故事,它的情节曲折有趣,课文内容虽然较长,但内容通俗易懂,可读性强,出人意料的情节产生的吸引力,能抓住孩子的心。刚出示课题,孩子们就纷纷举起小手,说:“老师,卡罗尔和她的小猫之间怎么啦?”我笑了笑,问:“很想知道吗?”孩子们点点头,“那你们就赶快读读吧!”整体感知后,又有一学生告诉我说:“老师,这篇课文写的真有趣!”我随机问道:“哪些地方有趣?找出来读读,画上线。”于是,同学们又一次进入阅读,边读边勾画文中写得有趣的句子或段落,在读中体会小猫的得与失在卡罗尔内心引起的情感变化,感悟卡罗尔对小猫的喜爱,感受小动物带给人们的生活情趣。

反复朗读,品读体验

“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 古人曾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想让学生“不待解说,自晓其义”,必突出一个“读”字。读的面要广,读的次数要多,读的时间要多。师生能读得入情入境是一种美妙的境界,这样的语文课堂是充满灵气和情趣的课堂。

朗读,不仅是感悟课文内容的重要手段,也是体现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特征。重视朗读,能充分激活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发个性张扬,享受阅读教学的无限乐趣,从而使语文学习变得生气勃勃和灵性跳动。在语文课堂中,我们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读,可以采取自由读,分组读,对读,赛读,以及分角色表演读等多种读书形式,使学生在阅读中获得自己独有的情感体验,并能通过诵读再现情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朗读一旦进入充满情感的表达状态,它就会不断超越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智慧水平、想象能力,形成积极的创造精神,从而促进学生语感能力发展。

积累好词佳句,进一步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部分提出:“具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生在学完一篇课文后,我们可以让他们交流交流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把这些词句声情并茂地读给大家听听,并谈谈自己为什么喜欢,然后积累在自己的笔记本上,也可以让他们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下来。学生能够从文中积累好词佳句,也就体现他们对课文内容有了充分理解,进一步体验作者在写这篇文章时的内心世界。

浅谈如何走进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 篇5

浅谈如何走进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

作者/李萍

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的转型,城市工作需求量增加,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比例越来越高,以致留守儿童的数量剧增,初步统计我校68名学生,居然有51名留守儿童。越来越多的农民外出务工,其留下的这些孩子多数与其祖父祖母或亲属一起生活。由于这些孩子远离父母,正常家庭教育的缺乏,尤其是孩子的情感教育几乎成为空白,致使他们的思想品德,心理健康都存在一些问题。性格孤寂,难以沟通,攻性击强,学习也受到了严重影响。如何让留守儿童走出心里阴影,与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呢?本人认为:

一、首先必须先撑握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

如学生的家庭地址,联系电话,留守的原因,家长务工的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而走进每个孩子的内心世界教师则需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丰富的教育经验,熟悉的教育技能。这些看似简单然而真正做到却很不容易,但这也是作为一名合格教师的开端。多年的教育工作使我深深地感到每个孩子都具有独特的内心世界,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情况。比如,面对纯洁可爱的孩子们,班主任如何才能让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提高呢?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观察、了解、信任、尊重每一个孩子,直至成为他们无话不谈的真心朋友。

二、对留守儿童要确保时间和空间上的有效监管

解决针对留守儿童管理监护不力,管理不到位的实际问题。学校的作用就变得非常重要,学校对学生的教育,生活和安全责任实行全方位管理,班主任既要做教书育人的教师又要扮演“严父慈母”的角色,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较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解决好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直接关心和临时监护人无力辅导功课的.问题。

三、多管齐下,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要解决留守儿童缺乏亲情抚慰,导致出现心理偏差,学习成绩差,缺乏安全意识等问题,一是班主任要与留守儿童结成“一对几”管护对子,多与留守儿童谈心,多开展人文关怀的集体活动。多家访,在生活上细心照顾,学习上悉心辅导,心理上耐心疏导,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二是班主任要多与村支两委的领导联系,要求社区积极营造适合儿童健康成长的环境。三是班主任要在班上成立由优秀学生带动的活动小组,要求每周开展一次有益的集体活动。让留守儿童积极参与集体活动,这样既可以转移他们思念父母的注意力,又可以让他们在集体中成长进步,养成团结同学,热爱集体的良好习惯。

四、班主任要充分发挥心理健康师的作用,教育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一是利用健康教育课,教会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还要教会他们以书信,电话的方式来加强同父母的情感和语言上的交流,以填补他们缺少父母呵护的空白。同时,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比如给他们过生日,让每一个同学都来关心,关怀他们,消除他们的孤独感和自卑感,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总之,留守儿童内心的孤僻,空虚寂寞需要关爱,教师应关爱他们的情感,关爱孩子的需要,让留守儿童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班主任德育教育案例: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篇6

————班主任工作案例 灵宝市豫灵镇希望学校

陈娟丽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这样的话:“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就是被人赏识的渴望。”无论年龄大小,地位高低,人们都希望得到别人的不同,都不会拒绝别人的赞扬,来自别人的赞扬或奖励,都会令被表扬者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那么学生也一定会朝着你引导的方向前进的。

我认为作为一名班主任,工作态度是否认真,教育艺术是否高超,教育方法是否恰当,组织管理能力是否较强,以及班主任本身能否身体力行、成为学生的楷模,就成为班主任工作的关键所在。多年的工作经验中让我真切地感受到:只有用爱心和赏识才能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心灵,才能更好的搞好班级管理。

曾经的栗志强,一个小坏男,有着痞子的习气,每位老师上完课后提起赵士恒的名字直摇头。每天早晨,他总是在座位上打哈欠,甚至趴在桌上睡着了,检查作业时,他的作业不是没完成就是漏做了,好不容易,有精神了吧,他却总是在捉弄前后邻桌的同学,下课喜欢和同学打架闹事,隔三差五有学生家长来校找我处理。在大家心目中,栗志强就是一个“战争犯子”,想想,真头痛。经多方联系了解到他家的情况也有些特殊,父母打工都比较忙,没有时间管孩子,把他留给同村的姑姑代管,姑姑也有一大家子人需要管,对他学习生活管的不很严,久而久之养成了他不写作业,爱打

架、搞恶作剧的坏习惯。在一次与他父母交流时,从他们的话中我知道了他曾经威胁父母离家出走,父母也没法,管不住。

分析原因,我发现他属于那种自暴自弃型的,破罐子破摔,缺乏自信和人生目标。于是,我就在开学的那几天,经常观察他,寻找他的优点,终于有一天,我发现他那天上课比平时较认真,我马上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他今天上课比昨天更认真听讲,第二天,我发现他在做作业时,态度有了些微的改变,我又给予了及时表扬,第三天,他上课注意力比从前大有进步,作业字迹也比较清楚了,在那天晚上,我当着他的面给他的父母打去了电话,告诉他们,孩子已经在进步了,并让他接了电话和家长沟通,然后我又对他提出了新的要求。到了第二天居然发现他已早早地到了教室,并且和同学们一起在早读。我微笑着向他点了点头,以示赞赏。

也就从这一件事中,我发现了他的内心是渴望进步的,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堂课中,我总是下意识地提一些简单的问题让他回答,他总是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还利用课余时间,与他沟通,并对他的学习加以指导,在班级中我还给他指定了一位成绩较好的李菲菲同学,时时帮助他,只要他有不懂的地方,随时为其解惑,而且还要不厌其烦地讲解举例。在班会课上,当讲到学习这一方面内容时,我让同学们总结一周来进步最大的学生名单,结果他的名字也在其中,我借这一机会,对他大大地表扬一番。从此,在课堂上,他一反常态,总是认真地听讲,积极发言,作业按时完成了,到了期中考试他考了51分,成绩虽说还是不及格,可已经前进了一大步。我在班上又大大地表扬了他,鼓励他,课外经常和他聊天,并常常举一些例子鼓励他,让他知道老师和同学们都相信他一定会取得好成绩的。就这样,他的学习兴趣提起来了。同学们也都主动地帮助他,到了期末考试他数学成绩达到优秀,其他各科也有了可喜的进步。有了学习的兴趣栗志强,再也不是从前的他了。看到他的转变,我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从这件事中,我感受到了表扬的力量,每个人都是渴望得到别人的赞赏。学生也是一样,班主任为什么总是要带着挑剔,而不带着赏识的眼光去看他们呢?要知道,学生是渴望赏识的,因为它就像生命中的阳光、空气和水一样,是必不可少的。很难想象一个成天被挑剔的人,会不垂头丧气,会有成就感,会充满信心。我们要培养的是热爱生活,勇于实现自我的人才。我想,今后,无论是在教学上还是在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中,还是多给一点笑脸,多给一点赞赏吧。

每个学生身上都有优点和缺点,都会表现出积极与消极,都可能发生对和错。对后进生来说,他们的心灵深处同样蕴藏着进取奋发的心理需要。当他们有了进步时,最需要得到的是认可;当他们获得成功时,最需要给予的是赞赏;当他们受到委屈时,最需要给予的是安慰;当他们犯了错误时,最需要给予的是宽容;当他们遇到挫折时,最需要得到的是鼓励;当他们有某一兴趣时,最需要得到的是支持……班主任不能只是被动地等待后进生的“闪光点”的出现,而

是应主动地抓住或创设条件,诱发后进生的自尊心和荣誉感,哪怕只是闪电般的那么一瞬间,也往往是后进生转化的最佳时机。班主任要关心学生成长,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和文明习惯,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做人;要多给学生讲做人的道理,讲为人处事的原则,使学生“悟”出做一个高尚人需要具有良好的品德,注意引导使学生获得健康的心理;要多与学生谈心、交心,做学生的知心人,也只有让学生充分信任你,才能了解学生心中的“结”,才能排解学生的不良情绪,引导学生克服心理障碍;要从生活中多关心学生,体贴学生,想办法解决学生生活上的困难,用爱温暖学生。

总之,班主任的工作是琐碎而细致的,又是极具创意和挑战的。用真心换真情是班主任工作的精髓所在。用一颗平等的心与学生交往,尊重学生,讲求沟通的技巧和方法,用一颗宽容的心对待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欣赏学生,真情互动,就能使教育在学生的心底开花、发芽,结出累累硕果。“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同样可以说,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源于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钟爱,对教育事业的挚爱。赏识是一座桥梁,是精神相融、心足交汇的桥梁,班主任老师如果学会尊重,赏识自己的学生,便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在班集体这一方沃土上,培养出绚丽的花朵!

点评:罗丹曾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教育过程中同样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教育方法。赏识教育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它教会我们用智慧的双眼去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用平和的心态去

面对孩子的优缺点,从而使孩子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感受到自身价值的肯定,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学习,面对今后的道路。陈老师能用真心去赏识学生,用挚爱去呵护学生,让学生在爱的雨露中健康成长,一步步走向成功的彼岸。希望这样的赏识教育能带给越来越多优秀班主任成功的体验!

个人小传:陈娟丽,女,36岁,小学一级教师,现任教于灵宝市豫灵镇希望学校。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深知教育成功的秘诀是用爱架设心灵的桥梁,用情感去尊重、信任、体贴、关怀每一个孩子。和孩子们心与心的交流是我的工作顺利了很多,我所带的班级曾多次被评为“豫灵镇先进班集体”、灵宝市“文明班集体”,班长于丽亚被评为灵宝市“文明学生”、豫灵镇 “优秀学生”“出彩学生”。而我本人也多次被评为“模范班主任”、“灵宝市优秀教师”等。心中有花,灵魂自香;心中有灯,执着前行。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不断积累经验,对学生充满爱心。只要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对学生关心爱护,耐心细致,定会有丰硕的收获。因为我相信采撷风雨后的彩虹。

用爱心和赏识走进学生的心灵

灵宝市豫灵镇希望学校

班主任德育教育案例: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篇7

20xx的春天,在这个温暖而灿烂的季节里,我又结识了37个天真可爱的孩子。花开的季节,如孩子一般,明亮绚丽,刚刚钻出来的嫩芽,在雨露与阳光的滋润下,也一天比一天翠绿耀眼,万物复苏,一切都充满了生命力,迎接每一个充满希望的明天。

孩子们都知道,春天来了,他们就常在一起讨论自己家里的院子里会开出许多漂亮的花;这里的小树又将重新变绿了,他们喜欢在阳光下做自己喜欢的游戏,我就在一边看着他们玩耍嬉戏,像小鸟一样,自由自在、无忧无虑,透过温暖的阳光,我仿佛也看见了十几年前的自己,孩子,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几米刺眼的阳光将我的目光落到我的左边,只见我们班的小语孤零零地坐在板凳上,看着小朋友们玩游戏,他两手放在衣兜里,表情中流露出一个孩子不该有的忧伤。刚开始地时候,我也早就注意到这个不善言谈,不爱笑,总是两手放在衣服口袋里地小男孩,也听其他老师说过这个孩子有一个特殊的“家庭”。他的妈妈生下他后就离开了家,只有一个几乎麻木的父亲。现在,他已经七岁了,对于家庭地往事,他可能曾经看在眼里,听在耳里,记在心里,有着一般孩子没有的心理特征,看得出,他并不幸福,也应该从小就不懂得撒娇。第一次和他说话时,我问他:“妈妈呢”,他居然流泪了,哽咽着说:“打工”,如此简单地两个字却说的那样吃力,这或许就是心理上的安慰吧!他也许清楚,“妈妈”这两个字与他的世界无关吧,他总是不主动和小伙伴玩,只有在他游戏的时候,不经意间,我才能偷偷看见他微弱而真实地笑容,我怕惊动他,多希望他能一直像那一瞬间一样开心。

这里全托的孩子在园一呆就是十天,除了放假,就是周五的下午,他们的家人才会走很远的路程,来看看他们,给他们洗澡,换衣服,每到这天的时候,别的孩子的家长都会赶来看看宝贝,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人坐在那里,孤独的眼神让人心疼,你相信,他居然只是个幼儿园地孩子吗!?给他爸爸打电话,让他来看看他,他那父亲居然急促地说:“我很忙,没时间,就麻烦老师了”说完便挂了电话。任何人对孩子的关爱都取代不了父母地爱。原来他的父亲在山上做什么小生意,已经失败的婚姻,难道还要注定他是一个失败的父亲吗!?我看得出,每次周一上学时,他那父亲送他来,他都会用一种期待爱地眼神看着他爸爸,他多希望父亲也能像其他父亲一样,温柔的摸着孩子的头,说“周五我来看你”,可惜他连这样一个小小的心愿从未实现过,眼眶盈满了泪水,低头走进教室,刹那间,心就像被坚硬的石头狠狠敲了一下,那种疼,我无法言谈。他的父亲话很少,就像孩子送进园就与他无关了,他从不主动问小语在园的情况,你已经身为人父,怎么可以这样呢。我们都感到很气愤。就算一个男人的婚姻失败,事业失败,哪怕一切都失去希望,你还有孩子啊!他是你最大的希望与寄托!在自己孩子地心目中,父亲永远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你得把母亲流失地那份爱一起给他啊!让他知道,没有妈妈,自己也很幸福!

每次让孩子们画画的时候,一般的孩子都会用非常亮丽的颜色,丰富的画面内容,一个个大大的笑脸,一切都笑得灿烂极了,写照出孩子美好的内心世界。在37幅画中,唯独小语的画让我“眼前一亮”黑色与灰色坚硬的线条,勾勒出一颗歪歪斜斜地小树,两个小人,没有眼泪的哭脸,几个冰冷地月亮和星星都是哭脸,内容简单,但却描述出他深远的内心,他无论画什麽,总是习惯用嘴角朝下地表情,他只是个孩子而已,不应该忧伤的,我问他“去画个笑脸”他没有说话,在我的逼迫下,坚硬的线条勉强画出一个连他自己都看不习惯地笑脸。我好像装满几口袋阳光,走进他的内心深处,再把阳光散出来,洒满他心中的每个角落!

小语地饭量很好,每顿都吃很多,他在家里,几乎不会吃到好吃的,父亲毕竟是男人,怎么可能像妈妈一样细心地照顾好孩子,小语的父亲也很少与他有心灵上的沟通。父母,不只是让孩子不冷不饿就行了的,比起物质上的关心,心灵上更需要得到真实的爱,哪怕是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个口吻,都会让孩子觉得;我好幸福;小语的父亲,这些你给不了给他一个温暖的童年,有那么难吗?

像小语这种情况还有,这些父母,你们曾经也是孩子,孩子的要求并不高,用你们的多爱 他们一点,不行吗、别因为婚姻失败、事业失败、生活上的压力而放弃未来,孩子是你们最大希望和寄托,为人父母,更是一种神圣的责任,用爱来对待孩子,至少,在他长大后,他(她)也会自豪的向所有人说;我有一个幸福的童年,我有一个伟大的爸爸(妈妈),多少年后,他也会为人父母,我相信,他(她)一定会用爱来灌溉孩子的成长之路,你 会感到很欣慰,自己原来把爱给了他,他又将这份爱一直延续下去。

上一篇:描写自然环境的好句子下一篇:大学生推荐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