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专业实体化研究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高职院校的专业不仅是一个培养学生的专门领域,也是院校内部系统中的一个实体性组织。在当前经济社会变革加剧的时代背景下,相对于技术进步、社会分工、职业变迁、知识生产、学生需求而言,高职院校专业表现出发展滞后、调整缓慢的特征。而且作为一种资源配置的管理方式,专业组织一经固化,开放性、共享性与灵活性也大大降低,从而阻碍了高职院校的发展。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高职专业实体化研究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高职专业实体化研究论文 篇1:

福建省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的谱系研究

摘 要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存在一定的谱系关系。两者均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进行动态变化调整,且相辅相成,共生发展。通过从横向和纵向两个层面探讨福建省高职专业建设和产业发展的谱系关系,发现福建省高职院校在对接产业方面存在专业设置不够合理、专业规模亟待控制、专业群建设缺乏针对性等问题。据此提出福建省促进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对策:建立人才数据平台,研究产教谱系关系;实施“一市一策”措施,调整优化专业布局;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建设高水平专业群;依托产教融合平台,探索校企育人机制;积极深化“三教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高职院校;谱系;专业建设;产业发展;福建省

区域经济发展,尤其是产业的转型升级,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就业择业等重要环节;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的匹配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行业企业的发展。谱系是依托客观事物类型而产生的一种隐含的内在相互关系[1]。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的谱系关系进行研究,有助于高职院校更好地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对产业的良性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从横向和纵向两个层面探讨福建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和产业发展的谱系关系,探究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面临的困境和优化对策。

一、福建省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的横向研究

福建省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的横向研究主要考虑谱系关系的宽度,即对福建省产业总体发展情况以及其与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匹配度进行研究。

(一)福建省产业转型升级趋势

“十三五”期间,福建省提出建设先进制造业大省、推动现代服务业大发展、加速发展互联网经济、建设海洋經济强省四个全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举措,指出要加快提升电子信息、石油化工、机械装备三大主导产业的技术水平,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和新医药、海洋高新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2]。2021年颁布的《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行动计划》提出要全面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构建“六四五”现代产业新体系,做大做强电子信息和数字产业、先进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现代纺织服装、现代物流、旅游六大主导产业;提档升级特色现代农业与食品加工、冶金、建材、文化四大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与新医药、海洋高新五大新兴产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3]。从“十三五”到“十四五”,福建省的产业体系更加完善,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地位更加明确,从三大主导产业增至六大主导产业,表明现代纺织服装、现代物流、旅游三大产业将在福建省产业体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福建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谱系关系研究

1.福建省高职院校概况

福建省现有50所高职院校(含1所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其中,国家“双高计划”建设院校5所,省级高水平高职院校12所。截至2020年,招生数约15.6万人,在校生约41万人。其中,福州、厦门、泉州的高职院校分别有16所、9所和12所,三地市的高职院校数占福建省高职院校总数的74%,省级以上高水平高职院校数占全省总数的70.59%。可见,作为福建省GDP最高的三个地市,福州、厦门、泉州的高职教育发展水平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基本是相匹配的。

2.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的谱系关系

截至2020年,福建省高职院校共开设19个专业大类中的363个专业,设置1644个专业点,其中财经商贸类专业数量和专业点数居所有专业大类之最。此外,电子信息大类、装备制造大类、文化艺术大类、土木建筑大类的专业点数也超过150个,公安与司法大类的专业点最少,只有1个。分析2017-2020年的招生数据可以发现,除了公安与司法大类以外,其他大类的招生人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见表1。其中,文化艺术大类、公共管理与服务大类、能源动力与材料大类、装备制造大类四年招生人数增长率超过200%。轻工纺织大类、农林牧渔大类、旅游大类、新闻传播大类招生人数的增幅较小,增长率均不超过150%。

从专业设置情况来看,福建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基本能够对接福建省“六四五”产业发展的需要。对接数字产业的电子信息大类的专业点和对接现代服务产业的财经商贸大类、公共管理与服务大类的专业点设置基本符合福建省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接先进制造业的装备制造大类专业点设置虽然也不少,但仍有提升的空间,尤其是轻工纺织、生物化工等制造类专业数量还有待增加。

从招生情况来看,对接电子信息和数字、现代物流产业的电子信息大类和财经商贸大类近两年招生人数均超过20000人,招生增长率超过150%;对接先进装备制造产业装备制造大类的招生人数从2019年开始超过10000人,招生增长率居各大类的前列。但是对接现代纺织服装和旅游产业的轻工纺织大类和旅游大类,历年招生人数均不足5000人,且增长率较低,与产业发展趋势不相适应。对接石油化工产业的生物与化工大类年招生人数不足1000人,增长率在各专业大类中仅处于中等水平,远远不能满足石油化工产业人才需求。此外,对接四大优势产业和五大新兴产业的专业大类中,只有建材、文化、生物与新医药相关的专业大类招生人数超过10000人,其他产业相对应的专业招生规模较小。

3.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与产业的谱系关系

福建省现有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6个,其中有2个属电子信息大类,其他4个分属交通运输大类、轻工纺织大类、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以及食品药品与粮食大类。从2021年“福建省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立项建设情况看,其中立项的58个高职专业群里涉及16个专业大类。从表2可以看出,省级以上高水平高职专业群中医药卫生大类的专业群最多,共立项9个;电子信息大类、装备制造大类、财经商贸大类相关的高水平专业群较多,均有7个。

从对接福建省“六四五”产业体系的情况来看,福建省现有的高水平高职专业群虽然能够紧密对接电子信息和数字产业、先进装备制造等传统主导产业,但对接现代物流、建材、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的高水平高职专业群很少,对接旅游、冶金、节能环保、海洋高新等产业的专业群基本没有。可见,福建省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针对性还不足,对接产业的高职专业群内涵亟需加强。

二、福建省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的纵向研究——以泉州市为例

泉州是全国公布的第一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经济总量连续22年全省第一,市场活力较强,制造业优势明显。泉州现有12所高职院校,其中国家“双高计划”建设院校1所,省级高水平高职院校3所,本科层次职业学校1所,高职教育发展较好,在省内各地市中具有典型性。故以泉州市为例,对泉州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及地方产业的谱系关系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一)泉州地方产业发展趋势

“十三五”期间,泉州已形成建材家居、纺织服装、石油化工、鞋业、机械装备等九大制造业千亿产业集群,在福建省“十四五”规划的基础上,结合泉州地方产业优势,积极构建“六三五”产业体系,打造“制造强市”,即培优做强纺织鞋服、机械装备、石油化工、电子信息、建材家居、健康食品等六大主导产业,培育壮大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数字服务、商贸物流、文化旅游、健康服务、金融服务等五大现代服务业[4]。

(二)泉州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谱系关系研究

1.泉州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情况

泉州现有12所高职院校,其中公办6所,民办6所。除了作为教育类专业院校的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专业与地方产业匹配度较低以外,其他高职院校大部分专业设置能够紧密对接泉州地方产业,省级以上高水平专业群大多也与地方产业相关。

2.泉州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的谱系关系

为了更好地探讨泉州地方产业和专业设置的适应情况,从“六三五”产业体系入手,将对应的行业门类、专业大类、专业设置情况进行归并处理,从而分析泉州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对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 4754-2017),把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为20个类别,与“六三五”产业相关的行业共有13个类别。福建省高职院校现开设的19个专业大类中,与泉州产业体系相关的专业大类共有15个。

从泉州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行业对接情况可以看出,见表4,泉州的产业和专业设置匹配情况参差不齐。一是泉州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生物医药、文化旅游、商贸物流、健康服务、金融服务、新材料等6个产业的联系比较紧密,相关专业数量和高水平专业群数量都比较均衡,在校生数量也比较可观。但是,旅游大类和公共管理与服务大类均没有省级以上高水平专业群。二是泉州高职院校与机械装备、电子信息、数字服务相关的专业虽然不少,但整体发展水平较低,没有省级以上高水平专业群。同时,在校生人数均不超过万人,目前还未能满足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三是泉州高职院校与纺织鞋服、建材家居相关的专业和高水平专业群数虽然都不少,但在校生数较少,根本无法满足行业和市场的需求。而与建材家居相关的专业大多是土建工程类专业,和建材家居行业所需人才的契合度还不够高。四是泉州高职院校与石油化工、健康食品、新能源产业相关的专业数均不足10个,在校生不足5000人,专业发展整体水平不高,产业人才缺口较大。

三、福建省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对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通过从横向和纵向两个层面分析福建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和产业发展之间的谱系关系,可以发现福建省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在与产业对接的过程中存在三个问题。一是专业设置不够合理。个别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的过程中未能结合所在地区的产业发展举办具有区域特色的专业,也不愿举办资金投入较大的装备制造类专业、就业岗位较辛苦的能源化工、冶金等专业,而更愿意增设近年来招生分数高、就业前景好的教育、医学类专业,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专业定位不清、专业设置重复、专业与区域产业匹配度欠缺等问题[5]。二是专业规模亟需控制。个别高职院校对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工作存在应付了事的思想。由于与行业部门联系不足,难以拿到第一手的人才需求资料,在专业规模的控制方面难免存在“拍脑袋”“循惯例”等现象,导致有些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而有些专业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三是专业群建设缺乏针对性。专业群建设是一个长期积累、不断调整的过程,可个别高职院校未能立足于地方产业的转型升级,有针对性地建设专业群,而是从学校办学和专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存在“建老牌”“走捷径”等现象。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对策。

(一)建立人才数据平台,研究产教谱系关系

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应主动协调人社、工信、统计等省级职能部门,建立省、市两级产业人才数据平台,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化信息手段,实时采集产业发展和行业企业人才需求数据,动态呈现人才需求特征。省级主管部门之间要主动进行信息共享,从各专业领域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同时将全国职业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管理平台与产业人才数据平台之间的数据进行比对研究,深入探索产教融合发展的谱系关系,厘清产业链、人才链和专业链之间的内部数据逻辑,进而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招生规模审定、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等提供实证依据,促进校企精准对接、精准育人。

(二)实施“一市一策”措施,调整优化专业布局

聚焦福建省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围绕产业链布局专业链。针对各地市产业发展差异,采取“一市一策”措施,根据地方产业的特点设置不同的“正面”清单专业。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鼓励各高职院校增设与新材料、新能源、海洋高新、现代农业与食品加工、冶金等产业相关的专业,并扩大先进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现代纺织服装、旅游等专业的招生规模;同时,指导高职院校优化专业结构,撤消和淘汰市場供给过剩、就业率或对口率低、职业岗位需求不大的专业,形成“全省一盘棋”发展态势,进一步优化专业布局。此外,要鼓励高职院校建立健全专业动态调整的“红黄绿”机制,形成“招生—人才培养—就业”等多环节考核闭环,增强专业设置的科学性。

(三)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建设高水平专业群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指导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与省市产业体系发展相关的专业群,并在资金、资源等方面予以支持。鼓励高职院校根据地方产业发展趋势和专业群发展现状进行分级发展,即以孕育省级高水平专业群为目标,做优做特旅游、冶金、海洋高新、节能环保等专业群;以建设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为目标,做大做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等发展趋势较好的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同时要持续推进“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项目建设,指导高职院校创新产教融合运行机制,探索混合所有制实体办学,深化“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和现代学徒制改革,不断提升专业群建设内涵,为产业转型升级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四)依托产教融合平台,探索校企育人机制

应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在高职教育中的主体作用,构建校企协同育人长效机制,促使校、政、行、企等多主体价值融合、功能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创新,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现教育链、创新链、产业链与人才链的深度衔接[6]。依托实体化运作的现代产业学院、产教融合职教集团、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等校企合作项目,实现“产业—行业—企业—职业—专业”的紧密对接,进而形成五业相融的良好发展态势,搭建互惠互利、互动互补、共享多赢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平台。此外,可立足于福建地方经济特色,充分发挥安踏、九牧王、鸿星尔克等优秀民企的示范作用,切实提升民企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五)积极深化“三教”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作为区域人才赋能的重要主体,高职院校担负着培养支撑产业转型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责。因此,高职院校应将产教融合落深落实,深化校企“利益融合”,建立健全校企互聘制度,培养一批教学创新团队,深入探索“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推进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与产业发展需求对接,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教学方式与生产方式对接,使学生进入生产环境能根据所学知识和技能尽快适应生产需要[7]。高职院校应围绕2021年专业目录的变化,认真探讨专业内涵,对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专业课程进行调整,加入数字化、智能化模块,并与企业共同开发校本教材、活页式教材、工作手册式教材,有力提升教材的实用性。

参 考 文 献

[1]宋亚峰.高职专业目录与职业分类目录的谱系变迁研究——基于历年《专业目录》与《职业分类大典》的文本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21(7):25-30.

[2]福建省人民政府.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Z].闽政[2016]12号,2016-02-29.

[3]福建省人民政府.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Z].闽政[2021]4号,2021-03-19.

[4]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泉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Z].泉政[2021]1号,2021-05-17.

[5]杜怡萍.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4(3):19-22.

[6]蒋新革.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内涵辨析与实践[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1):39-44.

[7]鄭雁.优势与发展: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基础实证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28):26-32.

作者:柯璇

高职专业实体化研究论文 篇2:

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发展面临的现实挑战与未来趋势

摘 要 高职院校的专业不仅是一个培养学生的专门领域,也是院校内部系统中的一个实体性组织。在当前经济社会变革加剧的时代背景下,相对于技术进步、社会分工、职业变迁、知识生产、学生需求而言,高职院校专业表现出发展滞后、调整缓慢的特征。而且作为一种资源配置的管理方式,专业组织一经固化,开放性、共享性与灵活性也大大降低,从而阻碍了高职院校的发展。未来,实体化的专业将首先被项目、平台、专业群等形式取代,专业的边界将不断扩大,最终走向无界化。

关键词 高职院校;专业;职业;无界化

专业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载体,高职院校的发展和建设基本上是围绕专业进行的,专业质量表征人才的质量,专业水平代表院校的水平[1]。随着社会变革不断加剧,产业分工不断调整,专业不论是作为知识组织方式,还是资源配置实体,其发展都面临着挑战,呈现出超越专业的新形态。

一、形成:专业是职业高度成熟的体现

(一)专业的定义

教育学上的专业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专业是指高等院校一个培养学生的专门领域,是一系列课程的组织形式。这就是我国教育界将专业与西方教育中的major互译的原因。在西方高校中,major实际上是主修,是一个由某个或多个相关知识领域中的课程组成的课程群。“主修是指在某一个两个及两个以上领域中一定数量的课组成,它试图为学生提供成体系的知识学习(a body of knowledge)或者研究的方法以及适合一门主科或者主科领域(a subject or subject)的实践。”[2]这说明主修只是一个课程群的统称,在这个课程群背后,没有固定的专业教师、固定的班集体、固定的教学资源分配等,但却是一个培养学生的专门领域,其背后是相对成系统的课程体系、知识体系,即遵循一定的组合规律,存在一定的专业边界性。

广义的专业则指院校内部系统中的一个实体性组织。在这个实体性组织的背后,有同一的专业学生组成的班集体,有固定的教师,有固定的教室、实验室、图书资料以及实体场所等,是高校内部一个独立的、固定的资源使用和产出单位[3]。从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实际来看,专业下有教研室,上有系、部,与其他实体性组织共同构成了院校纵向的科层组织,成为职业院校科层制的重要一环。但这种实体性的专业不是中国高等教育传统所固有,也不是近现代大学所普遍流行的。在我国古代,只有科目,而没有专业,在西方大部分高等院校,有院系、课程群,也没有专业。实体性的专业起源于苏联,解放后传入我国并沿用至今,因此,这种实体性的专业实际上是移植苏联的产物。

(二)专业的形成

高校的专业是如何产生的?实际上,专业与一定的职业领域存在密切的关联度。专业从职业中来。正如布朗德士对专业概念的描述:“专业是一个正式的职业。”[4]专业反映一个职业的知识含量和成熟程度,“专业(profession)主要指一部分知识含量较高的特殊职业。”[5]职业的发展成熟即职业的专业化,人在工作中缺乏一定的专业知识便无法从事这些职业。外行无法挑战专业人员经过长期甚至是极其刻苦的学习和实践积累而形成的深厚、广博的知识。这就是职业高度成熟化、专业化的体现。

职业专业化催生高校的专业。为具备深厚、广博的知识以从事某些职业,人们需要一定的中介去整合知识、学习知识以对接职业,而这个重要的中介就是高校。“高校在发展专业知识体系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专业科学知识体系的系统化、结构化、合法化和传承是在高校完成的。”[6]高校设置的专业即社会职业高度专业化后在高校的反映。高校参与了职业专业化的进程,其流程如图1所示。

从图1中可以看出,任何一个专业的设置都与职业有高度关联,实际上是职业高度专业化的体现。高职院校专业也不例外。《国际教育词典》将职业教育定义为“学校内或学校外为提高职业熟练程度而进行的全部活动”,高职院校专业即为“提高职业熟练程度”而进行的课程集合[7]。因此,高校专业的产生与职业高度相关,实际上是职业高度成熟化后,高校为对接职业而结合一定的知识规律进行的课程设置。

二、挑战:变化加剧与反应滞后

(一)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从专业与职业的联系来看,可以看出直接影响高职院校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职业发展、知识体系等,而影響职业发展的主要是社会分工,社会分工的内在动力又是科学技术的进步。正如沃金斯等描述的“通过一个转化过程或响应商业、社会价值和技术进步的变化,新的专业出现”[8]。因此,社会分工、技术进步构成了影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无形之手”,高职院校设置的专业实际上是对社会分工、技术进步的一种反映。除了宏观层面的影响外,知识生产的方式与内容则在中观层面影响高职院校的专业。因为“每一个专业都有一个科学的知识体系(a scientific knowledge base)”[9]。在高职院校进行知识整合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知识生产规律、科学规律,这种科学的知识体系、知识生产模式是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内在遵循。同时,在微观层面,作为一个实体性的组织,专业的发展还受到学校系统科层组织变革、学生个性化需求等不同因素的影响。总的来说,技术进步、社会分工、职业变迁构成了高职院校专业发展的外在影响力量,而知识生产、科层组织、学生个性化需求等构成了影响高职院校专业发展的内在因素。

(二)专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明确高校专业的影响因素有助于我们理解专业在当前遇到的挑战。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无论是实体化的专业还是作为专门领域的专业,都遇到了一定的困难。

1.相对于技术进步与社会分工而言,高职院校专业的滞后性明显

当前,由新材料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技术、海洋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组成的新技术浪潮正在兴起,人类进入新的技术革命时期。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发展,社会分工进入了新的阶段。新阶段的社会分工呈现出相对化、开放性、跨界性的特点。在旧阶段的社会分工中,职业与职业之间、专业与专业之间壁垒森严,鸿沟明显,在工厂生产中呈现直线型的生产方式,人们被分割在不同的固定岗位,机械式地完成自己的任务部分。精细化、专业化、标准化,是福特制大规模生产的精髓。然而,随着技术的高度进步以及消费需求的变化,小批量、多品种、定制化的产品需求增加,社会生产开始逐步从精细化、专业化、标准化走向自我创意、跨领域或无界化以及非标准化的柔性生产。一些工厂将直线型的流水线改为了U型,一个工人可以照看多个程序,实际上是在强调跨领域、综合性的工作。因此,在新的社会生产模式下,社会分工更为相对化、更具跨界性与开放性,跨专业、跨学科、跨部门从事社会劳动变为常态。

社会分工的相对性、开放性、跨界性,必然要求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发生改变,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劳动力市场。同时从本质上来说,高职教育也是一种跨界教育,教育性质决定了高职院校必须面对市场办学,必须对市场变化做出适时调整。正如姜大源指出的“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本质区别在于,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跨越了传统学校的界域”、“必须关注现代企业与现代教育的融合”[10]。社会分工的跨界性与高职教育的跨界性质,要求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打破专业界限,培养具备跨岗位和跨职业能力,不断适应社会分工变化的人才。但从当前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实践来看,实体性专业的资源配置严重固化,学生、师资仍然被局限于专业内,跨界化理念、跨界流动、跨界学习仍然没有在高职院校内实现,严重背离当前的社会分工趋势,人才培养严重滞后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2.相对于快速的职业变迁,高职院校专业无法迅速调整

技术进步与社会分工的快速变化直接影响职业变迁,体现在职业转型加快。当前的中国实际上进入了职业大变迁时代,麦肯锡全球研究院报告显示,随着自动化技术的运用,到2030年会有近1亿中国人面临职业转型[11]。另外,我国在2015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与1999年第一版职业分类大典相比,2015年的职业分类大典新增347个职业、取消894个职业,共计减少了547个职业,职业数量的增减明显呈加快趋势。职业转型加快、职业数量的增减加速说明劳动者要加快职业生涯调整,不断调整职业选择和规划,掌握跨职业就业的能力。但在高职院校层面,与职业密切联系的高职院校专业却无法迅速跟上社会职业的调整,反映在我国高职高专专业调整的速度上。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每年增补专业的数量较少,个别年份仅增补6个专业,专业调整的速度远远滞后于职业调整的速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专业不能适应职业的发展变化。

3.专业知识组织方式固化,无法适应知识生产的新模式

当前,知识的生产模式呈现出一些新特征:一是异质性。1994年,迈克尔吉本斯等6位学者提出了知识生产的新模式。在旧的知识生产中,知识生产的基础是基于学科的,而新模式是跨学科的;旧模式的知识生产是同质性的,而新模式是异质性的;旧生产模式是等级制的,而新模式是非等级制的,涵盖了范围更广的、临时性的、混杂的从业者[12]。从吉本斯等人的描述来看,新的知识生产模式中,生产者更像一个临时搭建的知识共同体,其人员是混杂的,其组织是非正式的,其边界是模糊的,其本质是异质性的。二是应用性。新的知识生产高度复杂,需要大量资源,有的甚至需要举国之力。而国家或大型的资助组织更倾向于资助那些有广泛应用性而不是出于个人兴趣的项目或课题。因此在当代社会,那些以学科或专业为单位而划分的,具有稳定组织边界的、封闭的、象牙塔式的知识生产方式,已经越来越无法适应知识生产的现代转型[13]。在这个意义上,高职院校如果固守传统的专业边界,固守等级制的、同质化的知识生产模式,必将在新的知识生产模式中被挤出中间区域,从而沦落为知识生产的边缘者。

4.专业边界性过强,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

作为一个专门领域,专业有其边界性。选择一个专业,意味着必须在这个专业的边界内进行学习,这样的专业学习虽然有利于接受系统的学习训练,但也过早过紧地将学生进行了分类限制,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制约了学生自我发展的空间。特别是在我国高职院校,专业划分细化、专业口径狭窄、专业人才培养弹性不足的问题更加突出。有资料显示,我国高校专业设置一度达到上千个,而日本高校才设置了70种专业,俄罗斯现有专业80多个[14]。专业的边界性过强,使得学生的知识和技能都局限在特定的狭小专业领域。同时学生在入学之初就已限定专业,转专业机会较少。即使一些高职院校为改善学生受专业所限的情况,设置了转专业的选项,并对学生转专业做出了一些人性化的规定,但由于实体性的专业障碍,转专业仍然非常困难,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仍然无法得到满足。

5.作为一个实体组织,专业的资源利用率不高

专业是高职院校科层制的重要一环,在高职院校内部,通过教研室—专业—系部组成的科层制,其运行呆板而僵化,各個行政部门、院系的人员构成、资源的分配是固定的,活动的开展是程序化的。特别是实体性的专业内部资源分配利益纠葛较多,资源共享困难、资源分化严重。例如一个学校在内部不同院系开设了不同专业,但这些专业之间都要学习共同的基础课程,于是就会出现一种情况,即不同专业都会开设同一课程。有时候会出现多个专业开设同一课程的情况,造成资源浪费。同时,不同专业、院系会建设自己的实验实训室,但却不和其他学科相近的专业进行资源共享等。专业的内部封闭导致了专业资源的利用率不高。通过专业运行起来的高职院校内部呈现制约发展的静态景象。

三、趋势:专业群化与无界化

当前,高职院校专业发展无法适应社会分工加速变革、职业变迁加速以及知识生产等新模式变化的现状已经相当明显,反映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不匹配上。在《2030年的中国:建设现代化和谐有创造力的社会》一书中,专家们对当前中国的技能劳动力市场作出了论断:“低技能人才饱和与高技能人才匮乏并存。雇主们正在经历严重的技能劳动力短缺。”其并提出建议:“中国若要拥有一个创新型的知识经济,无论是私营部门或是政府都需要加大对提高分析和复杂逻辑能力的投入,提高学生们的科技素养和扩大他们的知识面”[15]。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错位实际上反映了以专业为基础的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上已经无法快速跟上社会的需要,专业已经到了变革的节点。实际上一些变革已经在进行,未来的高职院校专业发展必然呈现以下的变化轨迹。

(一)实体性的专业形式率先消亡

近年来高职院校管理者正通过多种途径消解实体专业的影响。其中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构建横向的组织形式,例如各种项目、平台、团队。因为可以自由组合人员以及跨部门共享资源,项目、平台、团队实际上成为高职院校一个新的组织形式。高职院校通过项目激活那些框死在专业内部的人员、资源,从而使各个部门、院系之间增强沟通与联系,使纵向科层的人员实现流动,资源实现共享,实现实体专业无法实现的功能。因此近年来高职院校大力推行项目制以及平台建设、团队建设,试图消解专业的不利影响。另外,还有独立于各个专业之外的各种各样的课程包等。

考察实体性专业的发展轨迹,我们可以对其未来趋势作出预测。即过去职业院校普遍以专業为实体性组织,将专业作为产出单位的模式将逐渐被项目、平台、团队等自由组合的横向组织所消解。专业不再作为职业院校内部唯一的产出单位,其内部的人、事、资源也在逐步被项目、团队等调用,其边界在逐步开放,资源在流动。除了项目、团队的建设之外,一些职业院校还在进行专业群的建设。专业群虽然以专业为依托,但却是在更大范围上整合专业资源的一种努力,实际上是希望专业的界限能够扩大,不再局限于狭小边界的一种努力。未来,实体性的专业可能率先消失,从而被更为柔性的组织替代。实体性专业的趋势如表1所示。

(二)专业的边界不断扩大

未来一段时间内专业的边界可能仍然存在,但其调整的速度将不断加快,即专业的动态性增强。以往在职业变动相对稳定的环境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较为稳定,专业内部的教师、资源、课程体系也随着固定化。但随着职业变迁的加速,对应职业需求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也需要加快进行动态调整,而人才培养目标的动态调整意味着专业无法固守一个特定的边界,其内部的资源流动也随之加速,高职院校内部专业的重新排列组合与调整退出也会急剧加快。这一点从当前许多高职院校进行专业更名、专业重组、专业关停并转中可以看出一定的趋势。另一方面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在高职院校内部将出现更多的个性化专业、自由组合型专业。特别是一些个性化学习、交互式学习的技术出现,使得职业教育不仅可以在空间和时间上实现自由学习,在学习内容上也会出现更多个性化的特征,从而进一步催化专业边界的快速调整。

(三)无界化成为可能

随着专业边界的不断扩大,高职院校可能最终将走向专业无界化。当前,一些教育机构已经开始了无界化的尝试。一是在校内打破专业边界,推行去专业化的教育教学模式,例如普通高校与部分高职院校在低年级推行的通识教育或文化素质教育。一些学校在通识教育理念下,在低年级推行不分专业的学习,到高年级甚至研究生阶段才会接受专业学习。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在低年级消解了专业的边界,形成了无界化学习。二是一些学校试图从组织的角度消除专业壁垒,形成无界化组织。例如新加坡南洋理工的无界化组织。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虽然有系部等组织的存在,但其组织最大化地实行了无界化理念。任何一个系部组织为了完成教育教学活动,随时可以打破系部中心等组织形式的约束,将师生组成一个临时团队共同完成任务,形成了一种任务驱动式的组织方式,而不是一个按部门功能划分的科层组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还鼓励教师跨专业、跨领域学习,使教师在个人知识、技能和职业能力等方面转向无界化。三是非正式、非组织的无界化知识生产形式逐渐走向前台。如无形学院的存在。无形学院是由知识人通过非正式途径进行的跨学科的信息交流与知识探索,这些知识人组成的一定的交流网络或群体被称为无形学院。在无形学院中,无特定的组织形态,没有条条框框的束缚,知识探索和产出都跨越专业与学科,即无界化是其要点。传统的无形学院交流的形式较为单一,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通过博客、论坛、邮件、网络会议等形式使知识人之间的沟通加大加快,无形学院的交流更为便捷,同时随着知识获得的便利性,人们对知识的兴趣点也变得丰富多样,无形学院也由较为单一的主题形式变为更多样化,人员也变得更加多元,无界化的特点更加突出。未来随着组织上的无界化、教学教育模式与学习的无界化以及无形学院等非正式组织的出现,高校包括高职院校的专业不断走向无界化将成为可能。

四、结语

高职院校专业发展尽管只有几十年时间,但其基本组织形式已经从苏联模式的实体化专业变化到当前的专业、课程群、项目、专业群并举的多样化发展的组织形式,并出现了无界化发展趋势。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职业的快速变迁以及个性化学习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的专业发展必将发生变化,而这变化的速度也许超出人们的想象。深度思考、尽快探明高职院校专业的发展趋势,有利于我们在高职教育的发展进程中握主动权。

参 考 文 献

[1]陈寿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内容与方法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1(11):10-13.

[2]魏明,周琪.论职业教育专业问题研究的理论立场及其建设转向[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3):5-12

[3]卢晓东,陈孝戴.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J].教育研究,2002(7):47-52.

[4][5][6][8][9]赵康.专业、专业属性及判断成熟专业的六条标准[J].社会学研究,2000(5):30-38.

[7]程广文,孟祥仁.专业变迁:社会经济发展视域下的台湾职业教育[J].职业技术教育,2013(22):18-25.

[10]姜大源.双元制是一种“跨界”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2(7):75.

[11]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Jobs Lost,Jobs Gained:Workforce Transitions in a Time of Automation[EB/OL].(2018-12-02)[2019-03-15].https://www.mckinsey.com/global-themes/future-of-organizations-and-work/what-the-future-of-work-will-mean-for-jobs-skills-and-wages#part 2.

[12][13]李志峰,高慧,张忠家.知识生产模式的现代转型与大学科学研究的模式创新[J].教育研究,2014(3):55-63.

[14]蔡荣生.对高校专业建设问题的若干思考[J].北京教育,2007(4):42-44.

[15]世界银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联合课题组.2030年的中国:建设现代、和谐、有创造力的社会[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3:172.

作者:肖冰?冯孟

高职专业实体化研究论文 篇3:

高职专业群建设的五个环节及其特质

摘 要:高职教育要实现“转轨”,在专业建设方面至少要做好包括三大步骤共涉及十三个方面的工作。通过专业群建设与单一专业建设的对比分析发现,在单一专业建设模式下,专业建设的这十三个方面工作较难落到实处。然而,在专业群建设模式下,专业群建设能通过自身特有的五个环节和相应内容,形成合力以及产生特质,使群及群中的各专业真正直接面向经济产业链,并且能够通过群中内部调整,切实地适应其变化。这不仅能使群中各专业建设所涉及的十三个方面工作能较好地落到实处,有利于高职教育实现“转轨”,而且应该也有利于高职教育实现“追高”。

关键词:高职教育;专业群建设;专业群价值与作用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专业群实体化的高职院校产教深度融合运行机制与政策支持研究”(项目编号:XJK014BZY013)

作者简介:谭任绩,男,院长,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交通运输管理;王悠,女,副研究员,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职管理与文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基础工程,并且针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针对高等教育提出了“加快一流大學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发展方向。

高等职业教育需要实现“内涵式发展”,更肩负有“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责任。有专家提出:“仅仅把专业群建设作为高职院校一种资源整合活动,显然是不够的,必须把专业群建设放在高职教育理论创新和高职学院发展定位的高度来认识。”[1]63这样看来,专业群可称为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核武器”。那么,专业群建设是否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完成这样的历史任务呢?我们前后花了十年时间,主持构建了高职智能交通技术专业群,因此,有责任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这一研究就从高职专业群建设与单一专业建设的对比分析开始。

一、研究的前提与基础

(一)研究的前提

选择“职业技术性发展模式”的高职院校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部分,相对应的,这类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等性”与“职业技术性”的关系体现在,在高等性的要求中去发展职业技术性,然后在职业技术性中发展出高等性。[2]这是本研究所遵循的高职教育发展观。在此,将“在高等性的要求中去发展职业技术性”称之为“转轨”;“在职业技术性中发展出高等性”称之为“追高”。

徐恒亮和杨志刚(2010)将“高职教育专业群”定义为:“专业群是职业院校面向职业岗位群,以核心专业为依托而构建的专业和专业方向集群。”[1]62本研究基于这一高职专业群的定义进行。只是,建议将定义中的“专业和专业方向”改成“专业或专业方向”,类似的,原定义的解释中 “专业群内必须包括专业方向”的“必须”,[1]62建议改为“可以”。

(二)研究的基础

1.高职单一专业建设成果。[3]柴福洪(2017)研究员研究了高职教育“由学科知识型向技术技能型高教转轨过程”,在这一研究中,对高职单一专业建设的研究深刻,并将单一专业建设的特征,总结归纳为如下三个大的步骤和十三个方面。这是本研究的基础之一。

高职单一专业的建设,三个大的步骤是“基本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 “实践领域确定”和“学习领域的设计”。(1)“实践领域确定”依次包括“专业直接面向的经济产业链(或社会行业态、或企业岗位群)的论证与确定” “专业针对的职业岗位或职业岗位群的论证与确定” “职业岗位或职业岗位群所包含的技术技能项目的论证与确定” “技能技术项目重组分类”和“专业对应的技能技术项目的论证与确定”五个方面的工作。(2)“学习领域的设计”包括“专业职业知识结构确定”(又称“实践领域向教学对象转化”)和“专业教学设计”(又称“教学对象向教学内容转化”)等两项工作。(3)“学习领域的设计”中的“专业教学设计”,又主要包括“课程体系设计”“课程设计” “教材设计” “实训设备设施与场所设计” “课堂设计” “实践训练设计”和“实习设计”等七个方面的设计。以上合计有十三个方面的工作。

2.高职专业群建设的经验。目前,在全国高职院校中,已涌现出一批建设较好的专业群。当然,智能交通技术专业群也是其中一个。这些专业群大多数属于选择“职业技术性发展模式”的高职院校构建的专业群。相对应的,有一批专家学者对高职专业群建设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其中,北京汇佳职业学院徐恒亮[4]和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郑广成[5],这两位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以上高职院校在对应的专业群建设方面的经验,以及相应专家的研究成果,是本研究的基础之二。

二、高职专业群建设与单一专业建设的不同点

(一)学校专业群体系构建

专业群是在学校专业群体系之中的专业群。专业群建设,是在学校专业群体系确定后开始建设的,或者说,专业群建设分“学校专业群体系构建”和“专业群建设”两部分。单一专业建设中没有这一环节,或者说不重视这一环节。

学校专业群体系构建分为两个步骤。

1.确定学校培养人才直接服务的对象。选择并确定学校培养人才直接面向的社会实际存在的经济产业链、社会行业态和企业岗位群(本文以“经济产业链”为例)。学校专业群体系中的专业群,有可能全都直接面向其中一种,也有可能分别面向不同的种类。

2.构建学校专业群体系。针对学校培养人才直接服务的经济产业链,确定学校需要建设的专业群,构建全校的专业群体系。

(二)专业群开设专业的确定

这一环节,横跨高职专业开发的“实践领域确定”和“学习领域的设计”中的“专业职业知识结构确定”两个部分。在专业群建设中,应该称高职专业群开发的“实践领域确定”和“学习领域的设计”中的“专业群及专业职业知识结构确定”两个部分。

一个专业群只可能直接面向经济产业链、社会行业态和企业岗位群中的一种,其本质应是为该产业链专业集群培养人才,专业集群为产业链服务。然而,产业链是丰富的,是有长度的。直接面向的这个产业链,在学校所在的区域中有何特征,哪一段对人才的需要及要求高职为之服务最为迫切和重要?这一段上有哪些职业岗位?这些职业岗位中哪些是适合高职为其进行人才培养和为其服务的?相应职业岗位需要哪些技术技能项目?这些技术技能项目需要哪些职业理论知识和哪些操作训练?这些问题都需要一一回答。

通过调研,回答出以上所有问题后,就完成了专业群的“实践领域确定”和“学习领域的设计”中的“职业知识结构确定”两个部分的工作。在此基础上,针对已经确定下来的职业岗位群、技术技能项目和需要的职业理论知识和操作训练,确定应该开设的专业。

由此可见,一个专业群中的专业,是通过一个完善的调研过程最终产生的,是直接面向产业链培养人才及为之服务而内需的专业。

(三)专业群课程体系的确定

高职院校专业群体系下某个专业群的建设,在完成了“专业群实践领域确定”后,与单一专业开发相似,也应进入“学习领域的设计”阶段。其中心任务是完成“实践领域向教学对象转化”和“教学对象向教学内容转化”、完成“职业知识结构确定”和“教學设计”等两项工作(这两项工作名称前都省去了“专业”一词)。

这一阶段工作的思想应该是:在专业群的要求下进行专业的“学习领域的设计”;在专业的“学习领域的设计”初步落实后,归纳出属于“专业群的特质及属于专业群层面上的东西”;在“专业群的特质及属于专业群层面上的东西”的统领下,再次进行专业的“学习领域的设计”。因此,会出现以下结果。(1)在“职业知识结构确定”中,出现了“专业群职业知识结构”,它包含“专业群职业知识结构”和各专业的“专业职业知识结构”。“专业职业知识结构”是在“专业群职业知识结构”统领下的各专业的“专业职业知识结构”。(2)在“教学设计”中,出现了“专业群课程体系设计”,主要包括的设计并不是七个方面,而是八个方面。分别是“专业群课程体系设计” “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课程设计” “教材设计” “实训设备设施与场所设计” “课堂设计” “实践训练设计”和“实习设计”。各专业的“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及其它设计都是在“专业群课程体系”统领下开展的。例如,智能交通技术专业群确定了“底层共享、中层共生、高层互选、循环递进”的专业群课程体系,而其中的各专业在其统领下开发了专业课程体系。

(四)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的确定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通用而内在的培养模式,其不同之处体现在实现途径与方式上。

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的确定与专业群课程体系的确定,是同时进行的。通过整个专业群的教学设计,能够得到各专业及整个专业群工学结合培养人才的途径与方式,最终研究出“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和各专业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统领各专业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确定包括以下四个主要步骤。

1.在专业群的理念下初步确定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1)依据专业与职业岗位对应关系分析,明确各专业培养相应人才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2)明确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3)初步确定各专业的课程体系。(4)初步确定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2.确定专业群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初步确定的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群课程体系和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绘制出专业群课程体系图,定义出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

3.确定各专业最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群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总要求下,确定各专业最终的人才培养模式。包括各专业培养相应人才所确定的知识、能力、素质表,以及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

4.制定出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包括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各课程的教学标准和教学组织形式。

(五)专业群运行模式的确定

“事是自己找的,工作要靠自己完成”,这是专业群建设的最大特征。最主要的“事”有:基于专业群的机构设置与机制建设、团队建设(专业教研室、课程团队、社会服务团队、科研团队)、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理实一体条件及实训条件建设以及资源建设(课程资源建设、社会服务资源建设、科研资源建设、文化传承资源建设)。专业群建设任务大,其运行内容丰富且相互支撑,需要有自己的运行模式。运行模式的核心应该是建立与健全能充分发挥每位教师才华的机构设置与运行机制。机构应扁平化,机制应体现充分依赖教师及全体员工,并能让每一个人展示才华。

三、专业群建设的特质

在与单一专业建设的对比分析中能够发现,通过专业群建设,在单一专业模式下,高职教育原来想做而做不到的工作,变得可做而且能够做到了。

不论是在单一专业建设模式下,还是在专业群建设模式下,高职专业建设都要直接面向实际存在的某个经济产业链、社会行业态和企业岗位群,并以该经济产业链(以“经济产业链”为例)中的一定职业岗位或职业岗位群作为专业基点,再从作为专业基点的职业岗位或职业岗位群中,分析出所需的职业技能技术项目,并围绕这些职业技能技术项目开展教学设计与教学活动,以及进行相应的科研、技术服务等活动。在实际操作时,应尽量做到,在选择直接面向的经济产业链时,选择与新时代新经济相称的产业;在选择职业岗位时,要体现职业岗位定位较高;在相同职业岗位下,选择从事的技术技能项目的难度要较大;等等。这也就是高职教育在实现“转轨”。与此同时,如果还能够在“职业技术性”中发展出来“高等性”,也就在实现“追高”。例如,在自身发展能力方面能提出更高的高等性要求,以及具有向更高的高等性调整的能力,而且这些能力能节节提升。

然而,需要说明的是,在单一专业建设模式下,这只是一种应然状况,并不是实然。在专业群建设模式下,这些才会成为实然。第一,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单一专业建设并没有真正这样做。正如柴福洪研究员所说的一样,“由学科知识型向技术技能型高教转轨……许多学校的示范与骨干专业倒是有一些思考,但仅限教学设计思想层面有所涉及,课程与教材根本性、系统性转向上,只有极少数。”[5]第二,更为重要的是,在单一专业的开发中,专业直接面向的产业链,以及针对的该产业链上的职业岗位,这种“面向”和“针对”是不实的,是很难做到的。对应得太具体了或小了,社会的产业链是变化的,而培养人才的专业应保持相对的稳定性,这种对应显然是不合适的,而且这种对应,通过人才培养为该产业链服务,难于产生社会效果(或效应);对应得抽象了或大了,高职专业又必须从中找到具体职业岗位或职业岗位群作为专业的基点,甚至是用基点中的技术技能项目作为教学的落脚点,这种对应显然又难于实现,而且这种对应,通过人才培养为该产业链服务,培养的人才往往又是空泛的人才,定难产生社会效果(或效应)。事实上,谁也不愿意被淘汰,绝大部分专业应选择了后者。而专业雷同、千校一面、缺乏特色的问题,自然而然就产生了。现实中,高职院校的专业,真的是处在这样一个两难境地。

在专业群建设模式下,专业群及群内专业,能够真正实现直接面向社会实际存在的经济产业链(或社会行业态,或企业岗位群),并能切实地适应其变化。这种“直接面向”和“适应其变化”,是专业群的一种特质。而这种“直接面向”和“适应其变化”主要体现在:通过专业群中的专业分别面向同一经济产业链中的不同具体职业岗位或职业岗位群,群中所有专业有机地实现了面向该经济产业链中的重要的一部分,而且通过群中内部调整(包括专业层面的调整、专业内部面向的职业岗位的调整、专业内部面向职业岗位中的技术技能项目的调整),切实地适应了经济产业链的变化。

有了这种“直接面向”和“适应其变化”的特质,通过专业群建设,不仅能使群中各专业建设所涉及的十三个方面工作较好地落到實处,有利于高职教育实现“转轨”,而且应该也有利于高职教育实现“追高”。

四、结论

在与高职单一专业建设的对比分析中发现,高职专业群通过核心专业的带动和专业之间的依赖、促进,能形成合力和特质;其建设有自己特有的环节和内容;专业群的特质和专业群建设的特有环节和内容,显然有利于高职教育实现“转轨”,也有利于其实现“追高”;当然,实现“转轨”且“追高”有一个过程,需要较长时间。因此,倡议高职教育工作者应该以高职教育成熟之美为理想或目标,紧紧牵牢专业群这个“牛鼻子”,从建设好专业群着手,大力发展高职教育,在追求成熟之美的过程中,更好地享受高职的发展之美和丰富之美。

参考文献:

[1] 徐恒亮,杨志刚.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创新价值和战略定位[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7):62-65.

[2] 查吉德.高职姓“高”还是姓“职”辨析[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2):60-62.

[3] 柴福洪.论高职教育科学本源的理性回归[J].职教通讯,2017(7):1-5.

[4] 徐恒亮.与三业对接 促三链融合 打造首都高职教育特色品牌[J].北京教育(高教),2013(2):74-75.

[5] 郑广成.高职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专业群建设方案[J].计算机教育,2014(4):114-118.

作者:谭任绩 王悠

上一篇:物业公司工作总结(3篇)下一篇:苏教版小学音乐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