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三步作文教学论文

2022-04-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学生在进入到初中以后才算真正接触到正规的写作,而写作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初中作文教学正好处于学生写作的打基础阶段,因此其意义就显得更加重要。笔者认为虽然当前我们已经有一套系统的作文教学方法,但这套方法还有待提高。需要我们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初中语文三步作文教学论文 (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中语文三步作文教学论文 篇1:

“三维五步教学法”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摘要】“三维五步教学法”是在传统五步学习法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对传统五步学习法的完善和发展。本文以七年级(下)第一单元的写作训练“写出人物的精神”为例,具体展示“三维五步教学法”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实际操作和应用。

【关键词】三维五步教学法 初中语文 作文教学

科學的学习习惯,是有效学习的重要保证。学生成绩起伏不定,或停滞不前,很大程度上是学习习惯出了问题。为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保证课堂教学效果,厦门实验中学结合互联网时代背景,在传统五步学习法(即“预习”、“上课”、“复习”、“作业”和“总结”五个环节)的基础上,提出更为完善、全面的“三维五步教学法”。

所谓“三维”,是指管理者、教师、学生三个维度。管理者对校园教学活动进行指导督查,教师依照教学大纲组织教学活动,学生发挥自我主动性开展自主学习。所谓“五步”,它将日常教学过程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其中,“课前”分两个部分同时进行:教师明确教学目标,根据学情大胆预设,设计课堂教学方案;学生提前预习,上网获取各类学习资源,做好预习准备。“课中”具体包括“知识提炼”、“作文练习”、“探究讨论”、“释疑点评”和“小结反思”五个步骤,环环相扣,层层推进,以教师适时点拨、学生主动学习为基本特征。“课后”则让学生及时复习课堂所学内容,教师就学生课后提交作业的反馈情况,做好教学反思。

本文结合语文学科性质,以七年级(下)第一单元的写作训练“写出人物的精神”为例,依照“三维五步教学法”具体要求,尝试探讨“三维五步教学法”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1. 课题:写出人物精神——让笔下的人物活起来

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以本单元三篇现代文《邓稼先》《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回忆鲁迅先生》为例,在上学期已学习人物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等的基础上,借鉴课文新出现的人物描写手法,掌握更多展现人物性格特征或品质精神的写作技巧。

(2)过程与方法:“三维五步教学法”和“阅读写作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在文中渗透或表达自己的褒贬爱憎,展现身边人物的真善美或假恶丑,传递社会正能量。

3.课时安排:1个课时

4.课型:新授课

5.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6.教学难点和重点:温习借鉴本单元课文所示范的刻画人物手法(如对比、议论、典型情节、引入诗歌),学以致用,有意识地在写作练习中加以实践运用。

7.教学过程:

学生课前准备阶段

学生提前上网搜集有关介绍人物描写手法的学习资料,并按导学案要求,完成如下课前预习作业:

(1)回忆我们刚刚结束的课文《邓稼先》《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回忆鲁迅先生》。思考:这三篇课文的主人公各有什么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作者是通过运用什么写作手法,向我们展现他们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的?请将思考的结果填入下表。

(2)在上学期已学人物描写的基础上(提示:如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等),借鉴上述三篇课文展现人物品质精神的写作手法,调动你的生活经验,选择你所熟悉的一个人,写一篇有关他或她的小短文。

要求:①有意识地运用你所学到的有关刻画人物的基本手法,尽可能地突显你所介绍人物的性格特点或品质特征;②字数为 500 字左右。

教师课前准备阶段

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及本单元教学要求,预设学生在写作训练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于布置作业的第二天,及时收齐、批阅学生习作。批阅的目的,在于通过对照本单元的写作训练要求,发现学生在刻画人物方面存在的缺失与不足,进而对学生的人物写作提出更富针对性的指导与帮助。教师批阅学生习作,需完成如下四项课前准备工作:①在字句通畅的基础上,以描写人物手法运用的多少为标准,将学生交上的习作大致分为ABC三个等级;②选出三种等级的代表作品,提前分析它们优良差的原因;③针对A等级典型范文,提出使之更为完善的修改建议(如有可能);④就BC等级典型范文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修改建议。作文批阅完成后,将习作发还给学生,以备课堂之用。教师只给作文评定等级,但不指出习作存在的具体问题,也不提供相应的修改意见。

课堂正式授课阶段

(1)课堂导入。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习了有关人物描写的几种基本写法,例如: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等。这一学期的第一单元,我们在原有人物表现手法的基础上,通过学习三篇课文《邓稼先》《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回忆鲁迅先生》,又接触到了一些新的、有助于展现人物性格特征或品质精神的写作手法。

这些写作手法的巧妙运用,使得作者笔下的主人公一个个个性鲜明,栩栩如生:忠厚朴实、身先士卒、富有国家使命感的邓稼先先生;“说做合一”、废寝忘食以及满腔爱国热情的闻一多先生;爱笑爱抽烟、幽默风趣、可亲可敬的鲁迅先生。他们仿佛就出现在我们的眼前,生活在我们的身边,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他们的音容笑貌,以及他们身上散发的特有人格魅力。

为了检查大家在学习完这三篇课文后,描写刻画人物的功力有否大增,老师特地在课前布置了两道预习题:一是让同学们回顾温习杨振宁、臧克家、萧红这些大人物在刻画描写人物时所运用的写作手法;二是尝试有意识地运用大家们的这些写作手法,选择生活中你最熟悉的一个人,写一篇五百字左右的小短文。

(2)知识提炼。本教学环节主要通过课前预习作业的第1题辅助实现。围绕表格,学生重温已学知识,找到人物性格精神与表现手法之间的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有关人物描写的表现手法得到有效梳理,有助于写作知识的系统化和内化,为后面的写作练习讲解做好必要的知识铺垫。

(3)作业练习。向学生反馈课前作文的整体完成情况,并用投影仪展示ABC三个等级的典型例文。限于课堂时间,每个等级的例文至多提供两篇。要求学生结合前面“知识提炼”环节中梳理总结的刻画人物方法,分别对例文进行点评,指出它们的优劣之处,同时给出具体的修改意见。如提示学生:为了让笔下的人物形象更为生动传神,人物的性格特征更为鲜明、富有个性,是否可在原文的基础上,适当地增加对比、夹叙夹议等写作手法;是否可在典型事件或场面的叙述过程中,加入主人公的标志性动作、神情或语言。其中,因A等级范文的修改空间要小于B、C等级的范文,故教师可与学生一起修改A等级的例文,以此示范学生如何修改、完善B、C等级的作文。

在共同修改完B、C等级的例文后,学生反观自己课前习作,参考前面对典型范文的修改意见,形成对自己原作的修改方案。修改的重点,落在习作表现人物手法的丰富与运用。

(4)探究讨论。学生对原文进行修改,并将自己第一次修改后的作文与同桌交换,然后交流彼此建議。如同桌对修改后的文章,进一步提出更好的修改意见,学生可对习作进行二次修改。修改好后,鼓励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作品,尤其是要支持鼓励原本作文等级为B或C的学生上台展示。台下学生认真学习,畅所欲言,就台上同学的习作,补充表达自己的观点或看法。

(5)释疑点评。询问学生是否对本课知识内容尚有不明确或不理解的地方。如有,课堂当场解决。

(6)小结反思。对本节课的授课要点进行归纳总结,强化学习重难点,以便学生明确本节写作课的学习目标,从而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自我评价。

课后教学追踪阶段

课后,学生在复习本课知识内容的基础上,将习作的最终修改稿誊写在作文纸上。教师收齐学生修改完善后的作文。通过对比学生的原作和修改稿,教师自我评估本堂课的教学效果,以及反思教学过程,同时做好教学反思。

“三维五步教学法”的优势在于教学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长期存在的低效、散乱等问题。就学生课后交上作业的反馈情况看,学生也一改往日上课迷茫不知所云的状态:在刻画人物方面,其写作能力得到较大提升。

参考文献:

[1]王俊杰.《写作指导宜“四多四少”》[J]. 语文学习,2014(7)

作者:陈颖彦

初中语文三步作文教学论文 篇2:

提高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质量“三步走”

学生在进入到初中以后才算真正接触到正规的写作,而写作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初中作文教学正好处于学生写作的打基础阶段,因此其意义就显得更加重要。笔者认为虽然当前我们已经有一套系统的作文教学方法,但这套方法还有待提高。需要我们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让学生从模仿开始

大部分学生都是在初中才接触到正规的写作,因此不少学生都有一定程度的不适应,而且作文的难度相对来说也比较大,不少学生在开始的时候都不能很好的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这个时候教师要做的是让学生先从模仿开始。通过模仿帮助学生慢慢树立起自信。在模仿的过程中,学生会接触大量优秀的作文,他们会逐步掌握一些写作技巧,这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能够产生促进作用。举个例子来讲,笔者教初一的学生并不马上要求他们进行写作,而是先让他们进行模仿。需要强调一点,笔者所说的模仿绝对不是简单的生搬硬套,而是在摸仿基础上有自己的创新。如果单纯进行机械的模仿,那么很容易对学生造成消极的影响,也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长远发展。比如说在进行人物描写的时候,原文描写的人物有着大眼睛、小嘴巴、红扑扑的脸蛋还有高挺的鼻子,在模仿练习之后笔者发现不少学生笔下的人物竟然全都这个模样。因此凡是生搬硬套的笔者都会让学生重写,因为这不是模仿而是抄袭,这是要坚决杜绝的。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写作的热情是学生写作能力提高的前提条件之一。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某一事情具有极高的热情,全身心的投入其中,才能取得好的成绩。一旦对写作产生热情,那么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就会觉得十分轻松,且写作的灵感也会如电光石火般迸发。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在慢慢的训练之后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无形之中得到提高,这样一来,再提笔写作的时候就能够做到“下笔千言”了。

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不能拘泥于传统的形式,而是应该用新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方式。当前不少学生都会对作文产生畏难情绪,因此为了让学生能够对写作产生兴趣并且投入其中,笔者会在刚开始的阶段给学生布置一些比较简单的题目,并且在布置题目的时候尽可能的切合学生的兴趣,这样一来学生对写作就不会感到束手无策了。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笔者也会当堂让学生写一些小随笔,随笔的字数不限,这主要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表达的平台。

三、从生活之中汲取营养

作文讲究的是我手写我心,笔下的内容就是从生活之中来的。不少学生在写作的时候遇到的主要问题就是感觉无事可写,这是因学生的经历太少,这就造成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局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之中汲取营养。

想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需要从学生的写作素材着手,不断的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把每天发生的比较有趣的事情记下来,可以只记一个简单的便签,也可以写一篇小文章,这样一来学生在以后遇到相关题目的时候就能够想到可用的素材了。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学生的遣词造句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知识面也会更加的宽阔,大量的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思维的灵活性,促进学生反应能力的提高。最后,教师也可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从网上获取信息。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传播的速度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时事热点是为作文增彩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以最快的速度获取这些内容。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及其重要的影响,因此广大教师要对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给予高度重视,并且将其落实到教学实践中。相信通过不断的努力,我们一定能够搞好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工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刘耀庭.中学写作教学中学生读者意识培养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

[2]姜学凤.培养中学生创新写作能力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王莉君 江西省铅山县永铜中学 334500)

作者:王莉君

初中语文三步作文教学论文 篇3:

作文教学若干问题的理论辨识和实践反思

摘 要:作文教学是长期困扰语文教学的难题。即便是在经历了十多年的新课程改革之后,作文教学中的诸多问题依然未能得到深刻剖析和根本解决。基于此,试从作文课程的本质性、作文教材的系统性、作文内容的确定性、作文教学的目的性、作文指导的有效性、作文评价的科学性、语文教师的专业性等七个方面进行理论辨识和实践反思,旨在辨识作文教学的理论困惑,反思作文教学的实践误区,追求作文教学的本真境界。

关键词:作文教学;理论辨识;实践反思

我国实施新课程改革已经十多年了,但是很多地方的作文教学依然犹如一辆沉重的老车,在缓慢地碾着自己的那道辙!诚然,《语文课程标准》对于作文教学的核心问题均已制定了原则性标准,并提出了相应的“实施建议”,而且近年来的高考、中考作文命题也在不断优化改革,这些都对作文教学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但是,不得不承认作文教学现状依然不容乐观,特别是在广大农村薄弱学校尤其如此。所以,我们有必要对作文教学的有关理论问题作进一步辨识,对作文教学实践作进一步反思。

一、作文课程的本质性——作文是什么

弄清“作文是什么”这一本源问题,是我们探讨作文教学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一般地,写作被解释为“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学生作文包含于这一范畴,同时又具有自身的特性。首先,学生作文的目标主要是学习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情达意;其次,学生作文的体裁范围有所侧重,主要包括记叙文、议论文、散文、说明文及简单的应用文;再次,学生作文的过程有课时限制,学生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写作内容和字数。这三个特点既确定了作文教学的“写作基础训练”的特性,同时又为作文教学明确了目标、任务、方案。然而,在教学实践中,作文教学的目标常常被聚焦于应试作文,作文教学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在中、高考中拿高分,作文教学的方案就是不惜一切地搞应试技法训练。这样的作文教学看似紧密结合考试,学生作文的水平短期内也看似有所提高,但以发展的眼光看,这对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非但无益反而有害。因为,这样的作文教学已经偏离了作文课程的本质性,学生的思维火花没有被点亮,文字功夫没有得到真正训练,情感态度价值观没有得到升华。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是生活,而不是生活的点缀”;“作文同吃饭、说话、做工一样,是生活中间缺少不来的事情。生活中间包含许多项目,作文也是一个”。我们不应该把作文“看作一件特殊的事情”,并且有理由认为,开口说生活、提笔写生活就是作文,作文的本质就是生活的表达与沟通,学生作文就是在练习这种表达与沟通。这就是作文教学的立足点和出发点,脱离这一点必定是南辕北辙。

二、作文教材的系统性——教师依托什么教、学生依托什么学

自近代以来,不少专家学者对此颇有研究,也有过不少“作文教程”问世。但现实的情况是,除人教版高中语文的《文章写作与修改》等作文专门教材外,几乎没有哪一套作文教程被广泛推行。在文选形式的语文教材中,作文教学的内容零散地分布在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模块中。这些训练内容与课程标准的阶段目标要求缺乏对应关系,在生活认知基础、语言表达能力、文体训练方向、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缺乏单元之间、学段之间的层级性和连续性。相对于阅读教学而言,作文教学在总体上一直处于有纲无本的状态。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一线老师来说,仅凭课程标准中的纲领性表述去高效地实施现有语文教材中的作文训练内容是比较困难的,更不必说去开发校本课程了。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2013年5月第3版对作文教学进行了改编。以七年级上册为例,教材将学期写作训练具体化为“从生活中学习写作”、“说真话抒真情”、“文从字顺”、“突出中心”、“条理清楚”、“发挥联想和想象”六个专题,循序渐进,这的确是从教材建设高度对作文教学作出的大力改进。

三、作文内容的确定性——教师教学生写什么

王荣生教授指出,“我国语文教学的问题和困难,主要出在教学内容上,而不仅仅是教学方法上。”如果连“教学内容还没有着落、还稀里糊涂、还有扭曲错漏,还一个劲地‘研究’怎么教”,那么,“即使不是缘木求鱼,也一定是‘越研究越糊涂’,越糊涂越费事”。由于缺乏系统的作文教材,老师不得不自行规划教学内容。对于优秀语文老师来说,作文教学设计或许比较容易。但是,对于大多数的普通语文老师来说,这项工作难度极大。特别是在广大农村薄弱学校,教研组、备课组未能充分发挥组织作用,作文教学事实上处于一种“散兵游勇”状态。一个学期之中的十几次习作、一个学段之内的几年习作,其训练内容常常是教师临时拍脑袋的结果,缺乏层级性和连续性,即作文教学内容的序列性。不少学校尚未实现循环教学,语文老师无法“跟班走”,这也在客观上导致作文教学内容的不连续性。课内作文尚且如此,课外练笔则更是随意、盲目甚至缺失。总之,作文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使得教师难以进行科学有序的教学,作文教学的有效性被大打折扣。因此,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制定明确的作文教学内容序列,是当前许多学校亟待实施的作文教学工程。

四、作文教学的目的性——教师为什么而教、学生为什么而写

从作文的社会功用看,作文是生活和工作的需要,是人们交流思想、抒发情感、表现理想的需要,是生活的表达与交流。从语文教育的角度看,作文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归根结蒂,作文教学应该是以人为本的。遗憾的是,在作文分值占据语文试题“半壁江山”的严峻现实面前,作文教学的目的性被严重功利化。教师为什么而教作文?学生为什么而写作文?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能不能获得能力发展和人格完善?我们对这些关乎“人”的因素考虑得越来越少。作文教学普遍存在着重“短期速成”不重“习惯养成”、重“范式标准”不重“多元个性”、重“应试分数”不重“素养能力”等急功近利的倾向。试想,如果老师所教的作文、学生所写的作文,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考完了也就一无所用,那么,我们的作文教学不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吗?古人说,“文如其人”,这体现了为文与做人的统一。倘若我们不能或不愿坚守纯正的作文目的,那么我们的作文教学最终只会“文害其人”。

五、作文指导的有效性——教师怎么教学生写

巴班斯基说过,“是教学目的和内容‘选择’方法,而不是其相反”。如前所述,由于作文教学内容不确定性较大,作文教学目的功利性极强,由此会“选择”出什么样的作文教学方法呢?有两种极端倾向值得注意。一种是不作为的作文指导。主要表现如下:备课缺少优质的作文指导教案,教学设计实际上等于空白;上课缺少指导过程和方法,老师只是把题目往黑板上一写,然后“看堆儿”;批改与评价缺少科学性,恰当的评价和修改建议太少;作文课时、课内作文次数、课外练笔量严重不足;学段之间、学年之间、学年之内的作文训练缺少系统性,无序低效。另一种是应试至上的作文指导。这一类老师擅长并热衷于指导学生对付考场作文,审题迅速、立意高远、取材新颖、构思精巧、表达优美等所谓“考场作文技法”、“秘诀”被广泛推行。于是乎,学生就忙着背范文、套结构、摹开头、仿结尾、搬事例、引名句……希望用这些雕虫小技同命题者和评卷者博弈。再放眼社会,“简快作文”之类的各种辅导班比比皆是,生意火爆。网络上,作文软件更是横空出世,史无前例地实现了作文自动化生产。我们不禁想问,是这些作文指导方法科学先进还是我们的作文教学已误入歧途?我们是否意识到,这种杀鸡取卵、唯利是图的作文教学才是导致学生作文水平普遍较差的症结所在?要除此顽疾,切实提高作文指导的有效性,正确的做法应当是让作文教学回归到指导学生观察感知、阅读吸收、思维建构、语言表达等基本功训练的正道上来。

六、作文评价的科学性——采用什么评价标准和方法

由于作文是一种具有一定创造性的个性化的语言实践活动,所以作文评价的科学性至关重要,科学的评价体系既是对作文教学价值的评判也是对作文教学方向的引领。根据作文性质,姑且将作文评价体系分为考场作文评价和习作训练评价两个子系统。考场作文评价注重测试结果,突出标准性、选拔性。2000年以后,高考作文主要依据“内容”和“表达”设定“基础等级”分,依据“特征”设定“发展等级”分,缺题目、字数不足、错别字、用错标点等相应减分,这些标准较客观地体现了作文好坏的三六九等。机器阅卷后,专家们又规定了误差在5分以内的加权平均确定得分,误差超过5分的由组长重新批阅。这些方法为准确评价、规避风险尽了最大的努力,体现了评价的科学性。当然,具体操作过程中也有一些待改进之处,如评卷者对标准的理解程度、阅读爱好等因素直接影响分数高低,再如评卷者因怕出纰漏而打“保险分”。相比之下,我们对习作训练评价子系统研究很少。习作训练评价应注重能力培养,突出过程性、针对性。由于学段层次、训练目标、学生基础等因素的差异,习作训练评价的标准也必须是相对、具体、动态的。好习作的标准上不封顶,下有底线。这条底线应与具体教学目标相配套,与具体学生作文能力的“最近发展区”相一致,与学生作文能力的提升相互动。在教学中,我们固然应该鼓励学生极力追求文章的完美,但我们更应该为每一个学生量身定制评价标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写出属于自己的好作文,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并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长远发展。然而,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忽视了这一点,或者虽然意识到了但也没有认真做。相反,我们却常常粗暴地把许多不切实际的高标准强加给了学生,把习作训练推向了绝路!

七、语文教师的专业性——教师有多少水平教作文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作文教学对语文教师的专业性要求最高,优秀的语文老师是搞好作文教学最宝贵的人力资源。虽然很多语文教育前辈都不止一次地阐述过这一问题,虽然老师们也都知道自身的写作水平对搞好作文教学的重要性,但是能自觉践行的人不是很多。不少语文老师平时不爱读书,懒得动笔。久而久之,肚子里从前的那点墨水渐渐干涸了,写作素养渐渐枯竭了。阅读课上讲起名篇佳作来似乎还可以滔滔不绝,实在不行也能照本宣科,但一上作文课便不知所云,因为连自己都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了,这样还有什么底气和水平去教学生写好作文呢?所以,在作文教学现状令人堪忧的事实面前,语文教师真的需要尽快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从读书和下水作文做起,在积累生活阅历、磨练文笔功夫的同时,不断学习研究作文教学规律,科学地指导学会生作文。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最大程度地、科学有效地突破客观条件的制约,切实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作者:董杰

上一篇:烟草公司服务客户演讲稿下一篇:高中学校校长竞聘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