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写作教学

2024-06-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谈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推荐10篇)

浅谈初中语文写作教学 篇1

单位:西和县汉源初中 姓名:王増禹

详细地址: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汉源初中

联系手机:*** 邮箱:416745498@qq.com

浅谈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方法 西和县汉源初中 王增禹

写作水平的高低是语文综合能力的表现,而初中阶段是培养写作能力的关键时期,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肩负着非常重要的任务。现实中,很多教师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写作教学上,但效果并不理想,不少学生仍然谈“文”色变,惧怕、厌恶写作文,写出的文章枯燥乏味,无病呻吟,缺乏真情实感。面对现状,初中语文教师必须重新审视以往的教学方法,从培养学生的热情和兴趣入手,对写作教学进行系统化的研究。

一、培养学生真情实感,倡导真情写作

学生的作文之所以出现千篇一律,枯燥乏味的情况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真情实感,而缺乏真情实感的原因是学生远离了生活。繁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奔波于学校和家庭,单调的直线生活导致他们无暇观察和体验生活,无法从生活的土壤里吸取养料。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必须让作文回归生活。

首先,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生活。一直以来,很多初中语文教师为了应付升学考试,只是一味地强调写作的技巧、章法,更有甚者竟然要求学生背诵范文,这样的教育模式很容易导致学生的厌学情绪,从而出现大同小异、苍白呆板的文章。“情感是文章的生命”,写作灵感正是来源于生活,所以教师要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四季轮回和生命的力量;走进社会,体验人情冷暖和生活的真谛。教师要经常带领学生进行实践调查,深入社区,深入农村,并把观察到的新鲜事物一一记录下来,丰富自己的经历,这样写出的作文才能细腻、详实,有真实的生活,有真挚的情感。

其次,加强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往往集自然之美、生命之美、人性之美于一体,无一不是作者真情实感的结晶,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时,将整个身心融入作品中,身临其境感受作者的喜怒哀乐,将“作者情感”与“自我情感”自然融合,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

二、合理利用博客,弥补传统教学方式之不足

初中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易于理解和接受新鲜事物,喜欢追赶潮流,尤其是现代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改变了学生以往的交流方式和学习方式,因此语文教师应针对学生热衷网络的特点,将博客引入写作教学中,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时下博客作为一种流行的网络写作方式,越来越成为现代社会理想的写作工具。博客内容可谓包罗万象,能够给读者带来方方面面的文化知识,它开放性强,能够有效地实现资源共享,同时让作者与读者的交流更加便捷。因此将博客引入写作教学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诸多不足:首先,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写作的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往学生的作文之所以空洞枯燥,很大原因是他们对写作没有兴趣,怕写作文,厌写作文,为了应付而不得不“无病呻吟”,而博客的运用迎合了学生热衷网络的特点,他们可以随时把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发表在博客上与别人分享,也可以通过阅读别人的博客来丰富自己的思想和知识,久而久之不仅能够激发写作兴趣,还能养成写作习惯。其次,将博客引入写作教学还能为师生的互动搭建一个平台,以往学生的写作训练都是通过周记、命题作文的形式进行的,师生之间的沟通也仅仅是通过老师对纸质作业统一批改进行的,反馈信息滞后,交流渠道单一,师生很难尽情地交流,而在博客平台这样一个开放的环境下,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情绪随时书写,教师作为参与者可以随时阅读与评论,双方的交流完全不受时空的限制,形成良好的互动;再次,将博客引入写作教学能使学生获得丰富的课外知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阅读、转载和评论,在这个开放、共享、互动的环境里获取课本里没有的信息,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高写作能力。

三、运用同伴评价,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同伴评价,就是同学之间互相批改作文,写评语,给成绩,让每一位同学都参与到作文评改活动中来,这既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相互激励的过程。比如写作能力稍差一点的学生通过批改写作能力较高同学的作文可以得到一个学习的机会,对于自己写作水平的提高起到一定积极作用。另外初中阶段的学生都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很多同学不愿意让别人看自己的作文,尤其是写作能力不好的同学,他们往往觉得难为情、丢面子,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运用同伴评价,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激励这部分同学,为了保住“面子”,不被同学笑话,他们会尽最大的努力写好作文,而不只是应付,久而久之就会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在批改作文的时候都比较细致,尤其是对错别字的修改和近义词的选择比较准确,可见通过同伴评价还能加深学生的语文基本功。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运用同伴评价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个有效方法,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作文评改活动中,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相互学习,相互激励中调动起学生对写作的积极性。

四、加强教师修养,分享写作经验

除了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训练之外,语文教师加强自身的修养也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写作文不单单是学生的事,也是老师的事。当老师给学生出了一个作文题目之后,应该与学生一起思考如何构思,如何行文,老师不但要发号施令,还身体力行,只有这样,才能和学生分享写作的经验与乐趣。如果教写作的老师不会写文章就如同教游泳的老师不敢下水一样,是无论如何都教不好学生的,所以,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老师不仅要“言传”还要“身教”。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的做法颇具借鉴价值:如平时经常在个人博客上练笔,当学生作文出现较多问题的时候,就自己动手,并且同一题目写好几篇,跟学生的作文放在一起进行讨论评析。

浅谈初中语文写作教学 篇2

针对上述问题, 本人经过详细分析, 找到了学生写作之所以会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

第一, 教师教导学生作文方法不当, 导致学生对作文兴趣缺缺, 而当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时, 又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返回到正轨上去, 以致学生在作文路上越行越远, 渐渐滑向深渊。

第二, 学生写作素材的缺乏, 与学生的生活经验、阅历不丰有很大的关系。直接经验固然影响了学生的写作素材的多寡, 但是间接经验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间接经验来自书本、来自他人的生活经验感悟。学生课外阅读的稀少浅薄, 也是学生缺乏写作素材的重要原因。

第三, 学生的写作基本功太差, 是学生的语文基础没有夯实好的缘故。这是学生受到的语文教育的历史原因。正视历史, 吸取经验教训, 以免重蹈覆辙。

第四, 学生作文不生动, 缺少文采, 究其原因, 一是学生对发生在身边的生活缺少细致深入的观察, 缺乏真实的个人感悟。二是语言积累不够, 更谈不上语言创新。如此, 学生在写作时就不可避免犯了淡乎寡味的毛病。

第五, 学生写作时容易偏题, 跟审题、立意、组织材料有关。在写作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选取、组织材料来为中心思想服务, 写的文章自然而然就不能主题鲜明, 给人的感觉自是离题很远了。

本人在写作教学过程中, 针对学生在写作中出现的上述“病症”, 在分析出“病理”之后, 特意开出了以下几个“药方”。

一、改善教学, 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乐于学习的动力源泉, 表现自我、展示自我是每个学生都愿意并积极去做的事。“留心观察事物, 养成勤于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不拘形式, 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下来。”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对作文指导要从兴趣入手。在作文教学中, 学生有了兴趣, 就可以形成一种强烈的乐于动笔的愿望。在这种愿望驱使下, 他们乐意主动地、自由地写出自己的见闻和想象, 不把作文当成一种苦差事, 而看成是一种快乐的享受、美好的倾诉。有了兴趣做基石, 然后指导学生写出自己的文章, 渐渐地使学生的作文水平得以提高。针对于中学生的作文心理, 我们可以对症下药, 试着从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入手, 努力改善自己的写作教学。

二、指导学生广泛阅读, 获取大量信息从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要提高学生写的能力, 必须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每一个人, 凭直接经验, 对社会的了解总是有限, 要积累素材, 也不可能样样亲历, 这就必须学会积累间接经验。而获取间接经验的最有效途径便是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是获取写作范例的重要途径。“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劳于读书, 逸于作文”这是前人在读写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读书是吸收、积累的过程, 思想、素材、感受以至语言的表达方法都在不知不觉中储存起来。一旦需要, 这些储存就会蜂拥而至, 跳出来供你应用;你可以很自然地随手拈来, 不费思索而顺理成章, 进而推陈出新, 把自己的情意表达得生动、完美。多读的确是一条通向学好写作的成功之路。把阅读获得的信息转化为创造能力, 从而产生不吐不快的写作欲望。

三、较重视学生的语言文字基础, 强调语言文字的训练

让学生把字写清楚、工整是最起码的要求, 在此基础上, 尽可能不写别字、不用错句。我通过对学生作文的逐字逐句的批改, 给予学生一定程度的纠正。但是我发现, 这种效果并不很好。我便采取了一些措施, 比如组织书法比赛, 展示学生习作 (起初全体同学的习作都要展示, 只为了能督促一部分同学把字写工整;后来才展示优秀习作) , 让学生互相批改作文。这些方法, 很好地起到了就纠偏的作用, 让学生的写作基础逐渐夯实起来。

四、感悟生活, 获取素材

就目前来看, 学生的作文往往是空话、套话、假话, 文章缺少个性, 语言缺少少年的生动、活泼, 学生脱离实际, 生编硬套, 凑成一篇应付交差。作文水平如何提高?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

叶圣陶说过:“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 正如同说话一样, 胸中有所积蓄, 不吐不快。同时写作是一种技术:有所积蓄, 是一回事;怎样用文字表达所积蓄的, 是它恰到好处, 让自己有如量倾吐的快感, 人家有情感心通的妙趣, 又是一回事……这样说来, 从有所积蓄而打算发表, 从打算发表而研求技术, 都不妨待学生自己去理会好了。”怎样才能发表自己的看法?这离不开生活。走近生活, 感悟生活, 从而让自己有话可说, 有东西可写。

五、开放作文评改方式, 师评、自评、互评相结合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 语文教师是学生作文的唯一阅读者和评价者, 教师个人主观性特别强, 而且往往很不及时, 不利于学生对自己作文的正确认识。新《课标》指出:实施评价, 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新《课标》还强调“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我们在习作评改教学实践中将师评、自评、互评相结合, 使全体学生参与了评价别人、评价自己和被别人评价的活动, 使每一位学生既是评价者, 又是被评价者。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始终处于主动的地位。如把自己的作文读给全班同学或组内同学或同桌同学听, 请同学打分或评级, 并谈谈为什么得分又为什么扣分。在班内举行作文展览, 让学生阅读自己的, 欣赏他人的等等。并且让学生人人办了自己的文学小报, 把自己的作文发在上面, 完了以后全班进行交流, 实现了更加充分共赏互评的效果。这样, 学生通过自我诊断、共赏互评, 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不足, 学习别人的长处, 使写作能力不断进步。

浅谈初中语文写作教学 篇3

【 关键词 】初中语文 语文教学 写作教学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孔子有句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这句话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怎样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秘密,那就是对学习的热爱。不同的人在同样的学习环境下学习效果不一样,自身的素质固然是一个方面,更加重要的还在于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态度或感觉。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你对一门科目产生了兴趣之后,自然会学得比别人好。因此,要想解决学生怕写作文的难题,首先要解决“知”的问题。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写作文,彻底打消他们为考试而写作的思想,要让他们明确写作是现代生活的需要。 美国学者认为:“写作技能是未来公民生存的第一技能,也是每一个人必须具备的技能。”再说,我们的作文教学目的,也不是为了培养少数的几个作家,而是千千万万普通的劳动者,他们所需要的并非创造文学作品的技巧,而是具有广泛意义的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和创造能力。

叶圣陶也说过:写文章不是生活上的一种点缀,一种装饰,而是生活本身。一般人都要认识文字,练习写作,并不是为着给自己一个“读书人”或者“文学家”的头衔,而是使自己的生活更见丰富、更见充实。既然写作是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就有责任把生活的激情引向作文教学,让学生像热爱生活一样去热爱作文。十几岁的孩子对生活的激情可以用大海来形容,如果生活的激情能成为他们作文的源头活水,那么作文的快乐是可以想见的。

二、鼓励学生的写作自信

自信是成功的一半,写作之前如果能激起学生的写作自信,那么学生将会如鱼得水。怎样鼓励学生的写作自信呢?从消除学生畏难情绪入手,鼓励学生的自信心,引导学生从优秀的作文中模仿,因为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学生的心理特点之一。学生的模仿性很强,先仿写范文对逐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是非常有益的。老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便可训练学生从仿写句子、仿写片段到仿写范文,让学生从范文体会各种写作方法的技巧和语言。同时要告诉学生,仿写,不是机械的照搬,而是调动学生已有的积累,仿照范文立意、构架、选材的方法去进行写作。例如, 在学《端午的鸭蛋》这篇范文时,我让学生与课本对话,与编者对话:为什么会编排这篇课文?让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是什么?通过同学们的讨论,我的引导,最后大家达成共识。其中有一点就是:我们生活中平凡朴实的风土人情 ,看似没有写的,却也可以被作者写一篇美文,别具韵味,引起大家的强烈共鸣。接着我问同学们:如果让大家来写我们家乡的风俗人情,你们又该如何来写呢?很自然就引导同学们到课文的学习中去找答案了。课后让大家再来仿写一篇有关家乡风土人情的文章,同学们果然就能把平凡的事写得意趣横生了。

有一位同学在发表写作感言的时候说:“原以为只有写不平凡的事才能写出好作文,没想到生活中我们熟视无睹的平常小事也能写出风采,那今后可写的内容就多了,写作原来并不是那么难啊!”从学生的话语中,我们深深体会到仿写带给同学们的那份快乐和自信。

三、培养积累的习惯

语文学习离不开积累,摘抄名言佳句,背诵名篇,写读后心得,是积累语言材料,学习文章写法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感悟作品神韵的有效方法。看的书多了,记的东西多了,到一定程度,语文能力也就增强了。在初中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培养积累语言材料的习惯,这样,就把阅读、写作、感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具体可以这样来操作:学生人手一本摘抄本,要求学生把自己阅读中遇到的好词佳句,摘抄并背诵下来,把自己读后的感悟、启发、收获、看法写下来。教师定期检查,设计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交流积累成果。

在这样的课堂上,让学生读读或背诵优美的句、段,谈谈读书的心得体会,一定要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这样,学生的听、说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培养。一个学期至少应组织六次这样的课,学生的这种习惯才会在教师的督促指导下逐渐养成,如果教师仅是告诉学生要养成摘抄、作读书笔记、背诵的习惯,而没有定期的检查、指导及督促,习惯是不会养成的。

四、培养善思勤写的习惯

初中生思想活跃,读一本书,看一部影视、听一首流行歌曲,他们都爱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行大胆的评价。他们一般不缺乏灵感,但稍纵即逝。他们不善于以适当方式记录灵感,疏于动笔,这是初中生作文能力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培养他们善于思考,勤于动笔的习惯。勤于动笔,能记录下许多灵感、素材,能训练写作和书写的速度。

我们可以用让学生坚持写日记的方式来培养其勤于动笔的习惯。布置学生写日记一定要先激发其写作兴趣,再讲清楚具体要求。每接一个班,就让学生准备好日记本,并且让学生在扉页上抄下类似这样的句子:“写吧!写天上的云彩,写水中的波光;写清晨的霞光,写月夜的美景;写春的生机,夏的热情,秋的豪迈,冬的冷峻。记吧!记下曾经的欢笑、流泪、感动、伤心、懊悔及委屈;记下每一次收获、成功、失落、失败的经历。写一写我熟悉而感动的人,我的亲人、朋友、同学及师长;记一记那些令我感动的事情、文章及歌曲。记下生活中的每一朵浪花,记下成长历程中的每一次感动。

勤于动笔的习惯一旦养成,写作兴趣及写好文章的欲望就会产生,写作能力就会逐渐提高。

浅谈初中语文写作教学 篇4

写作教学是初中语文老师最头痛的问题,它往往花去语文老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收效甚微。因此,寻求比较科学的写作教学方法来指导学生写作,是一个急需要解决的问题。近几年来,一些老师采用了分类教学的作文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第一类,优秀型。这类学生在班内往往只有几个。我对他们采用鼓励法和竞争法。我首先把一些优秀的作文给他们阅读,并给他们讲解这些作文的写作思路和作文中的亮点,指出只有用心去体会生活,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写出更好的作文,并要求他们一定要坚持勤写日记。然后我把他们写得好的作文或日记及时推荐给其他同学,同时还在语文课上组织学生们来共同欣赏其写得精彩之处。

这样,不但有力地激发了该生的写作兴趣,还使他对写作过程的成功之处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使他的写作水平得到提高。另外,我用的这种成功鼓励法并不集中在一个优秀生身上,这次鼓励了甲,下次则鼓励乙,再下次则鼓励丙……这样就把这些尖子引入了竞争之中,促使这些写作尖子的水平不断提高。我所教的初一的几个学生竞无师自通的写出了观点鲜明、论证有力的议论文来,叫我校的许多老师惊讶不已。这些正是我对优秀型学生采用了上面两种写作教学方法的结果。

第二类,良好型。这类学生在班内稍多一些,他们混杂在写作水平中间的学生里面,由于没有受到语文老师的重视而未露头角。每逢新学年初,我抓住学生们都喜欢在新老师面前表现自我的心理特点,要求全班同学都写日记、写作文给老师批改,因而很快就发现这类被埋没了的学生。

我用培养优秀生的同样方法来培养他们,同时要求他们勤写日记、认真写好每次作文,指导他们去涉猎课外读物,有意识地组织他们积极参加讲故事比赛、背诵诗歌比赛等,促进他们的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得到同步提高。去年春季,我校举行了作文比赛,要求每班选出三名代表参加,在初二年级十一名选手中选前十名进行奖励,结果我派出的六名选手全部获奖,分别排在第四、六、七、名的位置,在这些学生中,有二名是新培养出来的新秀。这一事实说明,语文老师发现被埋没了的学生是何等重要。我认为对优良型学生的培养,关键是善于发现班内的写作人才,否则语文老师会面对着有培养的人才而说没人才可培养。

第三类,中间型。这类学生占班内一半以上,他们怕写作文,一到作文时就往往拿作文书来抄写。我曾用下水作文来引导学生写作,结果大多数人都依葫芦画瓢,不但照搬下水作文中的语言词汇和题材,还有许多句子出现语病。这与那些一、二类学生的作文相比,真有天壤之别,优秀生作文不但不模仿,而且句子流利、词汇丰富、语意连贯,还能写出真情实感。

我反复琢磨制约这类中间型学生写作难以进步的原因,原来是这类学生平时很少涉猎课外读物,因而阅读能力低下,词汇积累少,视野狭窄。我曾在初二学生中多次开展讲故事比赛活动,结果有过半的学生不敢参加,这类学生阅读能力低下得真叫人不敢相信。针对这些问题,我一方面组织他们学写日记,一方面教导他们要主动去涉猎课外读物,并组织他们参加背诵诗歌比赛、查字典比赛、剪报比赛,平时的作文批改则尽量找出他们的优点并加以鼓励。经过一个学年的教学,这类学生的写作才稍有提高。我深深体会到;这类学生的写作教学的收效期实在大长,老师们往往辛苦了半年、一年,还收效甚微,非有二年、三年的连续工作不能根除这类学生怕写作文的心理,而山区中学不跟班教学的模式,又把这一大部分学生推进了写作教学被遗忘了的角落,这正是造成山区中学的学生写作水平特别低下的原因之一。

第四类,后进型。这类学生占班内学生的 20%左右,是近几年来新出现的群体。他们阅读能力较低,积累的词语很少,大多懒惰、自卑,平时连背一首诗、写一篇日记也不肯做。对这类学生,我便主动地亲近关心他们,引导他们从背诵、默写一首诗开始,使他们慢慢地从懒惰与自卑中解脱出来,从而对学习写作渐渐有了一些欲望。我把他们的写作要求放到最低的起点上,教他们从每天学造句、写一篇日记或抄一首短诗开始,只要他们肯认真去做,有一点进步,我就肯定他们,表扬他们,使他们树立起写作的信心。经我的长期努力,也曾转化了不少这类型学生。在转化这种低下型学生的教学工作中,又影响了班内写作水平中间的大多类同学,他们会感到既被优秀生所压抑,又被后进生所追赶的压力,因而产生一定要写好作文的强烈愿望。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情景教学设计 篇5

摘 要:语文教育一直是教育的灵魂所在,而随着社会对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语文教学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化社会对于学生素质的要求。本文以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情景教学设计为话题,对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情景教学设计做出一些阐述和谈论,提出几点思考和探索意见,希望可以为做出一点点的帮助和贡献。

关键词:情境教育 语文教育 写作教学 教学模式

为了能够合理开展初中作文教学,让学生的语文作文能力得到显著提高,情景教学法应时而生,情景教学法在初中语文中的应用大大的改善了当下语文教学中的一些困境,为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通过情景教学,学生可以更好的对写作进行感知和学习,从而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考能力。正因如此,研究如何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应用情景教学是一件十分有价值的事情。[1]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景教学模式的内涵和意义

所谓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景教学的应用,追根溯源,就是指教师可以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当中,去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创造一个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从而加以引导。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景教学模式就是一个与现实相连的枢纽,他让语文写作知识体系和现实生活有机的联系在了一起,让学生丰富了想象的空间,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共鸣和学习的兴趣。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模式的具体作用如下:1.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景教学的应用可以让学生充满学习积极性。2.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景教学的应用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质量。3.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景教学的应用要注重情景的建立。

在情景教学课堂中,教师应该有目的性的选择建立情景,不能忽视了人文课堂语言的学习和要素。选择的文章应该涉及责任感,爱国主义,奉献精神,善意等重要精神,道德修养。[2]

二、初中语文情景创建的实践运用。

1.情景教学中的悬念设计。

情景教学最重要的就是情境导入,如何无法让学生融入进去,情境教育法便不成立,只有好的、精妙的场景导入,才能让学生深入其中,感受到教师所感,获得好的学习效果。而情境导入的方法最直接的就是悬念设计,通过学习材料中教师主观性的设计悬念,例如在“山的那边”一文中,教师通过栩栩如生的语言引导,让学生去设想、去想象,设计好悬念,然后让学生去自主写出来。这样的数学情景模式教学,可以让学生自然地融入课堂环境当中,同时教学环境不枯燥,内容丰富,学生有兴趣和积极性,在求知欲和学习兴趣的双重引导下,大大增强数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3]

2.情景教学中感情共鸣和思考。

文学创造大都来源于人的情感,教师在创建情景时,最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有感情与文中的内容产生共鸣。例如在《我的信仰》一文,居里夫人的文字清晰,主题明显。其中居里夫人的生平和简单纯粹语言特征的列举是正是学生应该学习的语言元素。可是一旦教师和学生在课堂里咬文嚼字,课堂氛围就变得沉闷和无趣。因此让学生自己找到感兴趣的文字,并且获取信息进行讨论,最后写出情绪来展示交流,学生了解的内容会更深入,思索的内容更深刻,例如学生会询问了居里夫人不申请专利的原因。并且通过访问互联网上的相关信息,从而意识到居里夫人的选择是她对科学的热爱和祖国的表现,同时也是居里夫人淡泊名利的象征。

例如《我的母亲》、《背影》等此类文章,都是以人文为核心的文章,都是学生阅读好的材料,将理论融入进教学,以论教文,不仅让学生真正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而且培养了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的自主能力,培养了理性思维。

三、初中语文教育中的思考。

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认识到,教育并非是万能的。传授给学生知识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而强化语文写作能力,就是为了能够永久性的影响孩子一生的学习和思考方向。语文教学当中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地方在于对文章的理解和思考,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强化语文写作能力,就可以说是掌握了语文知识的半壁江山。学生能够通过语文写作能力获得良好思维模式和独立品格来讲语言知识有效的传达和表达出来。因此语文写作能力是从根本上解决学生没有写作灵感和写作时无从下笔的一个良好助手。此外,语文写作能力是主要培养方向是以学生为主,建立学生自主的思考方向和意识形态,让学生有独立的人格,这是一种“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也正因如此,强化语文写作能力已经是所有教育工作者所放眼的事情了。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发展,当下的人们对于教育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语文教育包含的有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化以及文学知识,其中最难的就是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通?^情景教育来全方面的催发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提升。因此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多加学习情景教学的实际应用,紧随新课件标准的要求,从思想、教学内容各方面全面改革,为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做出努力。本文通过从初中语文情景教育法的内涵谈起,从各方面讨论了如何培养语文写作能力,希望能为相关语文教育工作者提供帮助。[4]

参考文献

初中语文《议论文写作》教学设计 篇6

一、设计意图:

针对学生初次接触议论文,对议论文写作缺乏整体

认识的现状,又考虑到大多数学生不会使用道理论据,他们大多会用事实作为论据的情况,以学生的原有记叙文写作能力为基础,探讨记叙文与议论文的区别,进行议论文写作方法得初步指导,指导学生就是论理,学会写作议论文。

二、教学目标:

1、了解议论文三要素,并在作文中予以明确。

2、了解议论文与记叙文的区别,掌握议论文写作方法,在作文中合理运用事实论据,提高议论文写作能力。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积极求真表达见解,不随波逐流的生活态度。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记叙文和议论文中叙事的区别,以及议论文写作的方法。难点:事实论据在作文中的合理运用。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人都是有思想的,一个人对人、对事总会有自己的看法、主张,把这种看法、主张说出来,便是发议论。如果写成文章,便是议论文了。议论文是人们生活中常用的一种文体,我们要学会写作这种文体,必须先了解这种文体的基本要求和这种文体写作所必需要有的内容。

(二)复习议论文的三要素

1、论点: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

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的句子。

2、论据:事实和道理是论据的两种基本形式。

3、论证: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纽带。

常见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

注意:论点是解决“需要证明什么”,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论证是解决“怎样证明”。

(三)结合所学课文,比较议论文与记叙文的区别。

1、比较阅读《我的老师》(魏巍)和《纪念白求恩》 [《我的老师》(魏巍)可在课前进行介绍。]

2、总结归纳:

(1)从题目上看:

记叙文以人或事作题,议论文的题目表现为谈论的话

题或人们的观点。

(2)记叙文侧重记叙,以写人记事为主,通过具体完整的事件叙述,生动形象的人物描写表现一定的中心。议论文则侧重分析议论,以阐明见解,让人信服为目的。

(3)记叙文中有时也用议论,即在叙述中穿插议论,议论的作用是:第一,表达作者的观点;第二,抒发作者的情感;第三,表现人物形象;第四,深化文章主题;第五,严密文章结构;第六,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如《我的老师》中,写蔡老师处理学生间的纠纷一事后,议论“在一个孩子的眼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公平、伟大的人啊!”高度赞扬了中心人物的品质,有助于刻画人物的形象。

而议论文中有时也用叙述,但议论文中的叙事,是为议论提供事实论据,为议论服务,叙事要简洁明了。如《纪念白求恩》一文开头对白求恩的介绍只用了两个句子共80多字,却提供了白求恩的国籍、身份、年龄、来中国的目的、派遣到中国的时间、工作地点和去世的原因等各方面的信息,概括性极强,行文非常简洁。

(4)记叙文中议论着重用在文章最动人出,作者感情最激动的时候,点示全文主旨时。常常采用“泼墨法”和“点示法”。“泼墨法”一般在文章结尾处,集中一大段语言文字进行议论,给人以“泼墨如雨”的感觉。

[此处可举平日练习中学生熟悉的文章为例] “点示法”即用很少、很精粹的关键语句,在文章结尾点一下,人们常称这一点为“画龙点睛之笔”。[此处可举平日练习中学生熟悉的文章为例] 而议论文中议论应是文章的主体,针对事情谈见解,重在把事分析清楚,把道理说透。

(四)写作前练习

选一学生喜欢的话题,如“我看‘追星’现象”引导学生谈自己的观点作为论点,然后在引导学生寻找实例作论据,接下来让学生把自己的例子写出来,然后看看是否适合放在议论文中,如果过于详细就要指导学生对主要内容进行概括,使之适用于议论文中。

五、参考题目

1、以“我看‘追星’现象”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谈谈自己的见解。

2、电视上有这样一条饼干广告,画面上是几个中国小孩嚼着饼干,喜滋滋地舔着嘴唇说:“真正美国口味,我们都爱吃!” 请你以“由‘口味’想到的”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谈谈自己的见解。

[选这两个题目主要是因为它们更接近学生的生活,而且从第二 个题目中可以看出中国当代教育的缺失——祖国自豪感,引导 学生对这种习以为常的现象去思考有助于他们独立思维习惯的培养,不随波逐流,更可以通过他们的思考让他们重新审视自己日常的言行,重新找回属于自己的自豪——祖国]

附例文

谈骨气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的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我国经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每个时代都有很多这样有骨气的人,我们就是这些有骨气的人的子孙,我们是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民族。

当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这一点必须认识清楚。但是,就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来说,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南宋末年,首都临安被元军攻入,丞相文天祥组织武装力量坚决抵抗,失败被俘后,元朝劝他投降,他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他选取了后者,要把这片忠心纪录在历史上。文天祥被拘囚在北京一个阴湿的地牢里,受尽了折磨,元朝多次派人劝他,只要投降,便可以做大官,但他坚决拒绝,终于在公元1282年被杀害了。

孟子说的几句话,在文天祥身上都表现出来了。他写的有名的《正

气歌》,歌颂了古代有骨气的人的英雄气概,并且以自己的生命来抗拒压迫,号召人民继续起来反抗。

另一个故事是古代有一个穷人,饿得快死了,有人丢给他一碗饭,说:“嗟,来食!”(喂,来吃!)饿人拒绝了“嗟来”的施舍,不吃这碗饭,后来就饿死了。不食嗟来之食这个故事很有名,传说了千百年,也是有积极意义的。那人摆着一副慈善家的面孔,吆喝一声“喂,来吃!”这个味道是不好受的。吃了这碗饭,第二步怎样呢?显然,他不会白白施舍,吃他的饭就要替他办事。那位穷人是有骨气的:看你那副脸孔、那个神气,宁可饿死,也不吃你的饭。

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

还有个例子。民主战士闻一多是在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枪杀的。在这之前,朋友们得到要暗杀他的消息,劝告他暂时隐蔽,他毫不在乎,照常工作,而且更加努力。明知敌人要杀他,在被害前几分钟还在大声疾呼,痛斥国民党特务,指出他们的日子不会很长久了,人民民主一定得到胜利。毛主席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高度赞扬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浅谈初中语文写作教学 篇7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由“主动读”到“主动写”

培养兴趣。爱读,爱写,主动去读,主动去写。这里可从三方面尝试:1.创设阅读氛围。要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教师需要做的就是为学生创设轻松自由的阅读环境,适时指导学生真切地去感受和分析作品,从中得到美的享受。2.指导阅读方向。教师要引导学生知道“读什么、为什么读、怎么读”,多读书,读好书,扩大阅读视野,只有广泛阅读,才能在写作时有话可说,素材取之不竭。3.写读后感受。让学生读有所获,读有所思。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读后感写作,让学生写出自己的读书感想和体会;无形之中既巩固了学生读书的收获,又锻炼了书面表达能力。

二、增强学生阅读积累的主动性,打好写作基础

要增强学生的阅读积累,在语言表达方面,既有语感表达方面的养成,又有词句表达技巧的学习,这符合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把积累的语言材料运用到写作之中”的要求,也是实践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对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起到促成的作用。想要写好作文,唯有多读书,读好书,经过漫长时期的吸收、沉淀,最终化为学生骨子里的东西,如此才能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所以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耐心”和勤练笔的“写作耐心”。

三、传授方法,兼顾能力培养

语文教师要教授学生学会高效阅读的方法,哪怕偶尔看到的文章也要留心,迅速获取自己想要的写作信息,同时将这些内容及时进行整理、加工,记到本上,积少成多,逐渐形成将阅读自觉转化为写作的能力。具体方法如下:1.精读、略读、浏览三法并驾齐驱,提高效率。语文教师要教会学生懂得对一本经典文学作品或很重要的文章要通过精读的方式来消化吸收,对于只需了解内容的著作要学会略读,对于只需摘录只言片语或作了解的内容则通过浏览的方式完成阅读,让学生在习惯养成中自然选择阅读方法,进而提高阅读效率,为写作打下基础。2.圈画评点不能少,提高读书效率的最好办法就是写读书笔记。教师要教会学生在读书时尝试将精彩之处进行圈画,同时有所选择、有所分类地记录下不同的内容,比如可按精彩语句描写、名人名言、好开头、好结尾等进行分类;尝试写旁批、眉批或总评更是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写旁批、眉批和总评,可以锻炼了心手合一的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注意力和记录整理的能力,更有利于积累习作素材,最终在写作练习时将这些内容运用到作文之中,使学生有话可说。3.结合实际,拟定读写计划。当学生读完一本书时,可以提醒学生尝试去写有关这本书的内容梗概,而写一本书的内容梗概对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很有帮助,进而非常直接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而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接受到人文思想的熏陶。

四、爱写则爱读,以写促读

当学生通过阅读而促使写作能力得到提升后,会产生反作用力,即爱上阅读。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经常性的练笔来发现自身的不足,促使他们主动去翻阅书籍,寻求答案,激发阅读欲望和对知识的渴求,进而补充自身知识和写作积累的缺陷。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进行恰切的方法指引,指导学生如何通过阅读来解决在实际写作中产生的问题,比如写作技巧、语言锤炼等问题,反过来对提高阅读兴趣又起到促成作用。

浅谈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 篇8

【关键词】初中语文 微写作 教学方法

随着微时代的来临,微写作更加广泛地进入初中语文的教学实践,教师在进行微写作教学的时候,要根据微写作的特点,通过科学的教学方式和原则帮助学生实现自我写作能力的提升。

一、微写作定义及概念

微写作是一种用简练的语言文字表达出丰富内容的写作方式。随着互联网时代的飞速发展,繁琐的表达方式已经被许多人抛弃。要在快速的生活节奏里挑选出有用的信息,也需要眼疾手快。为了提供给人们阅读上的便利,微写作方式应运而生。微写作最初起源于微博,微小说、微影评、微剧本等都是微写作,如今,微写作已经渐渐成为一种全民写作文学样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也逐步渗透。

二、微写作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原则

第一,精微性。微写作的精微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写作目标要集中;二是写作过程要简洁;三是写作批改要精细。由于微写作应用文字是“以短见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其特点有的放矢进行教学。微写作教学不是面面俱到,仅集中于一个方面,例如议论、记叙、抒情,就针对一个点进行发散。同时,教师对于学生的指导不可一概而论,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顺势而为。最后教师及时反馈,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微写作训练的速度和质量。

第二,生活化。再次强调,微写作要从实际出发,在现实生活中找寻题材。要将微写作的教学同课本以外的世界相联系,课外实践、兴趣活动等都值得一写。当然,不能跳过课堂的训练,课堂学习、学校经历,通过对细微的观察培养学生敏感度和观察能力。

三、初中语文微写作的教学方法

(一)打破思维,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微写作抛开了固定的写作模式,崇尚自由写作。不论是随笔、诗歌还是小说、议论,都可以将学生的个人体验和情感表达出来,体现出学生的个人特点和文学积累。当学生把思维中最想写的、最想说的在微作文中呈现出来后,一定是令人惊艳和瞩目的。因为他们用了自己的思维、自己的性格阐述,里面包含着他们真实的情感。例如,用《偶像》为题目写一篇100-200字的微作文:“在这个几乎人人追星的时代,我也有我自己的偶像。她不是歌手,也不是演员,但她是我心目中的英雄。她是一名人民警察。她,是我的妈妈。她是我的英雄,她任劳任怨、她的一言一行将永远影响着我。”这个微作文虽然短小,但是体现了作者对“妈妈”的敬佩,也告知了读者“妈妈”的身份,是一篇完整的微作文。学生打破了固定思维,将自己的感受写了下来,这样的文字不管是多还是少,都是值得鼓励的。

(二)开展微写作实践活动

写作与其他科目不同的地方在于,写作更加注重实践,只有在实际操作中才可能进步。许多学生握着笔不知道该写什么,无从下手。原因在于积累太少,思维太狭窄,总认为生活中没有什么可记录的,缺乏实践活动。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帮助学生创造可写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发散思维,积极创新。也就是说,开展拟题微写作实践活动,从而引导学生对生活产生感悟,进而学会观察记录生活。比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当季的季节《夏》为题,作一篇100-300字的微作文。学生可以根据题目联想到自己夏日的生活,“夏”可以是季节,可以是一种感受,可以是任何能够想到的一种心情,学生可以由多种联想写出微作文:1:“春、夏、秋、冬,我独爱夏天。夏日的炎热总是让我汗流浃背,但正是有了火热的夏天,才能让我体会到冰水淌进喉咙那一刻的舒爽。我独爱夏天,因为它将它的温度全都献给了我们。”2:“夏,有着婀娜的身姿。夏,跳着火热的舞蹈。夏是什么颜色的?夏是火红色,它染红了天空。夏是翠绿色的,它染绿了荷叶和柳枝。夏天,你为什么哭泣呢?一颗颗晶莹的泪珠点缀在草地上,停下你的抽泣吧,来,让我们一起迎接硕果累累的秋。”第一个微作文是学生的个人感受,描述了夏天对于学生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第二个微作文则是一篇赞美夏天的诗歌。由此可见,一个题目是可以有多种形式的,不同的学生可以写出不同的形式和内容。教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多多拟题,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开阔的同时,能够结合自身实际对题目进行诠释和写作。

结束语:

在这个写作教学模式化的时代,微写作的写作方式仿佛一股清流,让写作这件事也变得轻松、有趣了起来。不必在意字数的多少,不拘泥于题目中心思想必须要表达什么,甚至可以不局限在课堂上,不用必须写在纸上,这些开放性都是让学生爱上写作的原因。在微写作教学被大力推广的同时,也需要教师给予学生们更加完善的辅导。微写作是创新的写作方式,但不是没有规章、胡乱杂写,教师需系统、完善地指引学生进行写作,促使学生写作能力更进一步。

【参考文献】

[1]钟翠莉.浅谈初中语文微写作的教学策略[J].初中生优秀作文,2015,17:7.

浅谈初中语文写作教学 篇9

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深得列宁的喜爱和推崇,也被历年来的文人学者所钟爱。《海燕》的可贵之处,不仅仅在于文章的结尾富有深意: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这是作为预言家的海燕的振臂高呼,更是作者吧海燕作为一种象征物而寄予了它开创美好的未来。

除此之外,还在于作者描写了海燕的活动的背景。海燕生活在苍茫的大海上,与乌云、狂风、巨浪、雷声和闪电相伴。它没有一个安逸的休憩场所,没有一片宁静的 港湾,甚至连一块落脚之地也没有。然而,面对大自然的一切灾难,海燕却像一个勇敢的战士,真的猛士一样搏击长空,与狂风、巨浪搏斗,敢于与风云雷电相争。这种像战士一样的勇敢地高傲地飞翔的英姿,真的猛士一样的像箭一般地直冲云霄热情似火的高大的形象,是一种何等的坚不可摧的力量啊!

相比之下,呻吟的海鸥,吓坏了的海鸭和蠢笨的企鹅,它们把自己那“胆怯和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崖底下„„”这里作者用后者来衬托前者,流露了作者对海燕的战斗精神的喜爱和赞美。同时也批判了海鸥、海鸭和企鹅们的畏缩不前,明哲保身的个人主义哲学。对比和衬托尽管只是一种艺术手段和技巧,然而在文艺作品中,作者往往通过这种对比和衬托的描写方法,寄予自己的爱憎倾向。而高尔基的《海燕》正是采用了上 述的方法,加上象征手法的灵活运用,塑造了一个具有战士一样美的海燕形象。作者说:“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里 作者把海燕飞翔的恶劣的气候和极坏的环境作底色,或者说用恶劣的环境来衬托海燕的顽强的战斗精神,胜利的预言家的无所畏惧的高大形象,给读者留下了不可磨 灭的光彩照人的艺术形象之美!

散文诗《海燕》正是通过对比和衬托的艺术手段来谋篇,通过象征手法的运用,拟人化的详细的描写,沙皇时期的各种黑暗势力,各种腐朽的制度,各种丑恶的现象 均暴露在人们的面前。而面对这一切,海燕高傲地像一个精灵一样地叫喊着——它代表了一种社会的进步力量,正是这样一群工人阶级或知识分子的先进代表——像 海燕一样具有顽强战斗精神的人,在与一切黑暗势力、腐朽制度的战斗中,海燕获得了永生!

浅谈初中语文写作教学 篇10

吕桂贞

邮编256220 对于学生来说,为什么不愿意学习语文,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对阅读的无所适从,没有具体的阅读方法和模式可循,教师的方法指导支离破碎,所谓的阅读课只是让学生随意的读自己喜欢读的书籍,至于读书的效果如何无人问津;对于写作更是随心所欲,教师想起什么题目就让学生写什么题目,没有具体的分年级训练计划和要求,什么样的作文是满分,什么样的作文是优秀,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毫不相干,甚至有的学生出口成章,滔滔不绝,而写作却无从下手,还有的学生阅读面极广,却不会写作;更为遗憾的是我的一个学生一直上着古典诗文辅导班,从小学坚持到七年级,而阅读和写作能力却永远卡在瓶颈上。

如此的现状,对于从事语文教学三十几年的我来说,深感痛心,不得不深刻反思,如何真正的达到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同步提高,已经是当务之急。于是我进行了这样一些尝试:

一、分文体分阶段具体指导阅读方法。包括三阶段三板块,即阅读方法指导、方法运用和写作三阶段,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三大板块。初中低年级以记叙文为主,中高年级加入说明文议论文指导,同时结合课本内容穿插其他文体阅读。

以记叙文阅读为例,我上阅读课首先让学生明确具体的阅读要求和达标要求并随时运用于写作。教师指定一篇或学生推荐一篇文体明确的文章大家一起读,第一阶段是教师出示阅读题目让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第二阶段是学生根据阅读方法自己设计阅读题目并解答,第三阶段是把学到的方法运用于写作,三个阶段既有重点又互相渗透,互相检验又互相补充。

第一阶段我先以具体一篇文章为例,把记叙文的阅读知识点梳理出来,系统展示给学生,大约需要八周左右的时间,具体内容包括

(一)记叙文的基础知识(1)所读文章内容是什么,概括方法:人物(事物)+事件+结果+作者感情。(2)梳理出记叙文六要素。(3)文章的体裁是什么,此文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或(记事的记叙文)。(4)多个事件的材料组织特点?分出详略。(5)划分文章层次①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②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③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④总分总(掐头去尾)。

(二)记叙文的结构知识,(1)记叙线索及作用?线索(明线和暗线),分别以核心人物、核心事物、核心事件、时间、地点、作者的情感为线索,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2)文章标题的特点。品味题目可以从A内容上B主题上C线索D设置悬念上等方面进行品味。(3)了解人称的作用。(4)记叙顺序及作用,重点解释顺叙、倒叙、插叙及作用。(5)文章开头结尾的特点及写法,从写法和作用两方面分析。

(三)记叙文的写作知识,包括(1)表达方式及作用.(2)语言特色。(3)记叙顺序及作用。(4)写作手法及作用。

在梳理系统这些阅读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阅读相关文体的文章,根据老师要求侧重不同的重点设计问题并独立解答,目的是检查对知识的掌握理解情况,同时帮助学生真正实现知识和阅读的融合,能够把握不同文体的结构特点、写作特点等等,真正体会文章的写作特点,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动手写作,先是仿写再是独立写作。比如首尾呼应、开门见山、点题等写作技巧梳理之后,我们共同阅读朱自清的《春》,延伸自主阅读他的《荷塘月色》,以此为例文进行景物描写训练。

经过三步训练,我的学生掌握了阅读答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能够把读到的方法运用于写作,并且运用所学方法修改完善自己的作文,升格为发表文章,自然培养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和爱好。在充分吸收优秀作品精华的基础上,学生的写作思路就会扩展,创新能力就会提高,也就可以写出富有特色、新颖生动的作文。

语文的阅读环节与写作环节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密切配合的,教师只有将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才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知识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上一篇:维持课堂纪律的绝招下一篇:情节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