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经济发展论文

2022-04-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具有密切关系。经济系统的演化不仅决定了职业教育形式的变化,而且决定了职业教育的层次、规格和数量的变化。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信息技术与经济发展论文 (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信息技术与经济发展论文 篇1:

信息技术与经济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不断取得突破,信息化已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这项发源于20世纪下半叶的信息化运动,有人称之为“第三次产业革命”。它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生活的方式,并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增长。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或在历史发展的某一关节点上,信息技术越来越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是不容忽视的事实。然而,以信息技术作为引擎的新经济的魔力在哪里呢?

一、信息技术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

(一)信息技术使知识和信息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战略资源

信息技术,尤其是微计算机革命和数字化革命使信息资源计算机化,把浩如烟海、杂乱无章的信息变成有序、有用、有经济价值的信息。人们可以以任何方式进行加工处理,以任何方式按用户的要求进行检索和利用,并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任何信息,真正意义上和使用价值上把信息变成资源,进而成了现代国民经济的主要经济资源。信息技术的应用使经济中的知识性日益明显,知识已经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企业中最关键的资产并不是资本而是智力。由于创意、信息和技术越来越成为产品的构成成分,产品和服务中的知识含量增大。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繁荣在很大程度上将不依赖于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的数量与价格,而取决于所拥有的创造知识的能力和技术水平。

在新经济的客观现实面前,许多专家学者都提出了把信息作为独立于资本、劳动之外的生产要素。一般说来,经济活动过程中有三股流:即由生产资料等组成的物流;由劳动力和其他能源组成的能量流以及由组织、计划、指导、协调、控制、管理等组成的为达到一定目标的信息流。信息在这里发挥着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的作用,因为人们可以通过信息流中的反馈信息调节物流和能量流的数量、方向、速度和目标。在同样的物质和能量的输入情况下,不同的信息输入会引起不同的经济效果,创造出不同的价值,经济系统中的信息可以转变为价值增值的一种手段。

(二)信息技术促进传统产业的更新与改造,进而优化产业结构

信息技术已成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强大动力,它正在创立新的产业,全面改造和提升传统工业。设计、制造和营销管理都已经或正在实现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由计算机控制的机械和生产线代替或减少了劳动者的工作量,提高了效率。计算机虚拟技术的应用加速了产品的设计和生产过程,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可靠性,降低了成本。网络技术使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超越了时空的限制,实现跨行业、跨地域、跨国界的合作与集成,逐步走向全球化。工农业和服务业的生产方式和组织形式也相应发生了重大变化,从而导致国家实力的增长、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

(三)信息技术显著提高国民经济效率与效益

在信息时代,由于知识的大量产生、创新的不断进行、信息的迅速传递、经济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因而技术与产品的生命周期愈益缩短。在信息技术领先的美国,30年来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一直居世界首位,但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的比例却由30年前占劳动人口总数的33%减少到17%。再过10年,还将降到12%。到了2020年将只占不到2%。现在一些自动化程度高的工厂,几乎已经不使用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了。美国联邦政府商业部发表的关于信息技术革命及其对美国经济影响的年度报告称:信息技术产业是推动美国目前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动力,在过去5年中,虽然信息技术产业的规模只占整个经济的8%,但美国经济增长的1/3归功于该行业的发展。信息技术产业的惊人发展已从根本上改变了美国人的生产、消费、通信和娱乐方式。

(四)信息技术改造着经济与社会的技术基础,对整体技术进步具有重大推动作用

信息技术渗透性很强,某个产业一旦与信息技术结合,就会产生革命性的变化,大大提高效率和效益,因此人们称它为国民经济的“倍增器”。同时,信息技术还是先导性很强的高技术,对技术体系中的各个门类的发展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信息技术广泛采用,将推动整个技术体系向前发展,使整个经济与社会活动的技术基础焕然一新。在工业时代,信息是模拟的或有形的;在信息时代,信息以数字形式传递。由于信息数字化并通过数字网络传送,大量的信息可被浓缩并以光速传递,信息的质量也比模拟传递好得多。信息的数字化传递对经济生活各方面都会产生重大影响。电子邮件仅是人们协作的全新方式的开端,以书信为基础的电子邮件系统将被多媒体邮件替代。信息不仅包含文字,还包括声像,对人类超时空的沟通能力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二、信息产业的建设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点

随着全球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国家经济的重头戏,先进的IT产业将带动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这已是世界各国的共识。日本将信息化的成败、IT产业的兴衰与日本经济竞争力的强弱紧密联系,订下信息化立国目标,力争在5年之内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IT国家。韩国认为,21世纪是知识和信息决定国际竞争力的时代,信息化、网络化不是一个选择的问题,而是决定国家兴衰存亡的根本大计。欧盟则把建立信息社会与统一欧洲市场和推行欧元等重大项目并列,当作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来抓。

虽然信息化已成为各国的普遍需要,但是各国的信息化战略仍然有各自鲜明的特色。事实证明,立足本国或本地区的历史和实际情况,扬长避短,不随波逐流,才能在滚滚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我国信息技术的产业战略

(一)推行工业与信息化相结合的方针,研究信息产业与信息经济的发展规律,处理好信息产业发展过程中统一决策、多层次分级管理、多元化和多样化经营的关系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过渡的发展阶段,又面临着全球信息化的挑战和机遇。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决不能埋头工业化而置信息化于不顾,也不能脱离工业化现状盲目追求信息化,而应实施“机遇战略”,把工业化与信息化结合起来,用信息化促成工业化,引导新世纪的工业向高增值、高竞争力、高信息含量的方向发展,用工业化支持信息化,为信息产业的发展和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物资、能源、资金、人才以及市场。

(二)分析国内外环境,注重研究和开发,抓好大型企业集团和放活中小企业相结合,运用市场机制与依靠政策法规相结合,加强协调,及时调整产业发展方向与结构

收集技术、市场等信息,分析国际国内影响信息产业发展的环境变化,捕捉机遇,供宏观决策和微观经营参考。增加研究和开发费用,加强研究和开发力量,使企业逐步成为研究和开发的主体。

在信息产业中既有竞争性产业又有基础性产业。对前者而言,引入竞争机制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对后者而言,近几年来的国际经验表明,适度引入竞争机制也是提高服务质量、抑制价格上涨的有效手段。过去被认为是“天然垄断”的行业,由于技术变革和市场变迁,现在已开始不同程度地加入竞争行列。所以,运用市场机制对发展信息产业来说是绝对必要的。但反映市场规律的政策法规同样是不可缺少和十分重要的。政府在信息产业发展全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没有政府的干预和协调,市场是不会自行发挥正面作用而无负面效应的。当然,政府的干预必须合理,协调必须恰当。同时,这种干预和协调要及时、灵活,并富于弹性。任何盲目指挥的后果不会亚于市场的失败。政府是帮助而不是代替企业,解决企业不能解决的问题。

(三)从领导、规划、管理、政策等各方面,积极加强信息产业的薄弱环节,即信息服务业的发展,使其与信息产业其他部分发展相适应,并逐步发挥它对信息产业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信息服务业包括数据库服务、软件服务、网络服务、系统集成服务等行业,它们在整个信息产业中的地位和作用,至今未被我国社会各界所充分认识。信息产业的其他部分都有相应的管理部门,唯有这一部分处于多头分散管理以至无人管理的状态。由于信息产业各个部分的相互渗透和融合,电子工业和邮电事业等部门开始把业务范围向信息应用服务或信息增值服务延伸,出现“电子信息产业”和“信息通信产业”等新称谓,而且这两个部门在数据联网服务的领域相互交叉重叠,有所争夺。事实上,信息服务业同电子工业和邮电事业既有密切联系又有明显差别。为了遵循信息服务业的发展规律,推进信息服务业的发展,理应有单独的管理部门,还应加强组织领导和统一规划。虽然国家在规划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我国信息协会也对加快信息服务业发展问题多次呼吁和写报告,但是由于没有对口的管理部门,全国性的业务协调和规范化管理以及有关投资、财税、信贷、资费(价格)等等政策扶植,迟迟难于落实而告吹。信息服务业滞后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短期内似乎不甚明显,但时间越长后果的严重性将越来越清晰。因此,需及早解决信息服务业的管理和发展问题。

(四)加大对信息产业的宣传力度,使人们认识到这一战略产业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长远的全面影响

信息产业不只是以信息资源的发展和利用为内容的“小口径”的信息服务业,而是包括信息设备制造和通信在内的“大”信息产业。然而受现行管理体制的影响,对信息产业的认识往往局限于它的个别部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种观念上的狭隘性往往阻碍信息产业的总体发展。因此,要大力宣传大信息产业的重大作用,使人们从综合集成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信息产业的发展,从产业渗透的广度来推动和促进信息产业的发展。对我国来说,还应当从全球竞争的角度来抓紧和强化信息产业的发展,从持续发展的要求来培育和扶植信息产业的发展。

(五)人才为本,教育为先,为发展信息产业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的工业化初期,曾大规模培养工业化所需的人才,并源源不断地从其他战线向工业战线输送人才。当时的一个口号是“要造就一支产业大军”。那么,在现今信息化启动时期,我国同样需要高瞻远瞩,培养和造就一大批为信息化发展所需要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在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上,应适当增加信息科技、信息工程、信息经济、信息管理等院系。在信息产业的各部门和单位内,应大力加强从业人员的在职培训。在企业实践中,应物色和造就一批信息企业家。同时,还应创造条件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归国工作,使他们致力于信息产业的发展。合理规范信息产业领域各类人才的流动,让他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发展信息产业效劳。

信息产业是21世纪的战略产业,它的发展关系到一国在世界经济、政治乃至军事中的能力和地位。我们应当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加速培育自己的信息产业,发展信息经济,使我国经济保持健康快速增长,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唐彦庆

信息技术与经济发展论文 篇2:

基于分工与经济系统演化视角下的职业教育研究

[摘 要]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具有密切关系。经济系统的演化不仅决定了职业教育形式的变化,而且决定了职业教育的层次、规格和数量的变化。本文根据研究的角度界定了职业教育的内涵,从社会分工与经济系统演化的角度出发,历史地考察了社会分工、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的相互关系,指出职业教育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历史产物,并随着经济系统的演化不断变化发展,发展职业教育是由社会分工与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

[关键词]社会分工;经济系统演化;职业教育

1 引 言

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快速推进工业化及城市化、融入全球经济的过程中,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被纳入我国的国民教育体系。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颁布与实行标志着发展职业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国家意志。在我国职业教育的理论研究过程中,虽然对于“什么是职业教育?”等一些问题,目前学界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但是有一点可以形成共识,那就是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直接的关系。基于此,本文从社会分工与经济系统演化的角度出发,历史地考察职业教育,希望弄清它的“前世今生”和未来发展,为我国的职业教育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2 职业教育的内涵

虽然我们对于“什么是职业教育?”这样的问题没有统一的认识,但这不妨碍我们对它进行研究和交流。这类例子在社会科学领域比比皆是。职业教育是一种人文社会现象,与多种复杂因素相互联系。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的根本区别就是社会现象是人的活动。人们在认识社会现象时,认识的主体与客体是很难分离的,他既是“导演”又是“演员”。人不是在准确无误地反映社会现象,而是在社会实践中建构他们对社会现象的认识。所以在方法论方面,我们应该考虑到职业教育属于人文社会现象,具有非线性、不可逆性、混沌性的特征,不能运用研究自然现象的理性主义思维模式来对它进行研究,应以复杂性、开放性、多元性、发展性和非线性的观念来看待复杂的职业教育现象。作为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对“职业教育”这一概念的把握不能简单地从字面上去望文生义,把它笼统地理解为“与职业有关的教育”。笔者认为“职业教育”这一术语所指称的对象只能是一个原始性概念,其定义应该在归纳的基础上用描述的方法得到,不能用演绎的方法得到。通过考察职业教育现象的历史演变及国内外职业教育现象的共性,笔者认为:职业教育是在分工的基础上,在社会经济系统的演化过程中,为满足经济领域各种产业发展的需要,培养生产、服务及管理第一线具有专门技术技能劳动者的一种教育活动。由于经济系统内产业体系与结构是发展变化的,不断有旧的产业淘汰,有新的产业出现,所以职业教育的外延是不断变化的,具有复杂性和开放性。下文就是基于职业教育的这一定义而展开的。

3 经济系统的演化与职业教育的发展

作为培养人的社会现象,教育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与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人类社会最基本且将伴随人类始终的活动是经济活动。人类社会经济系统的演化是产业体系越来越复杂及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的动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分工广度与深度的变化扮演了重要角色。到目前为止,人类社会经济系统的演化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五种社会经济制度,经历了原始经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知识经济四種经济形态。职业教育是随产业的产生而产生、随产业的发展而发展的,这是职业教育产生与发展的原始动因和持续动力,也是我们考证职业教育何时形成的重要判断依据。

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低,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劳动分工与产业,人们的产生劳动只能维持最低限度的生存。此时处于原始经济形态,社会生活的内容极其单一,教育的内容及形式也比较简单,主要是通过长者的口授来传授产生经验。这种带有随机性、偶然性、分散性的教育与劳动融为一体,教育的手段仅限于言传身教,还没有专门的教育场所和专职教育人员。从职业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来说,这就是最原始的职业教育,同时也是最原始的教育。

经历了原始社会晚期的三次社会大分工,经济系统演化到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生产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出现了剩余产品与劳动分工,产生了阶级对立。整体而言这两个社会处于农业经济形态,产业结构中农业处于支配地位,生产力水平仍然比较低,劳动分工与商品经济不发达,产生的组织以家庭作坊为主,管理者同时又是产生着,没有“第一线”之分,劳动对象与劳动资料都比较简单。但与原始社会相比,这一时期社会生活的内容变得较为复杂,主流教育是为阶级统治服务的,教育的内容以人文为主,基本上与产生脱离。为经济与产生服务的职业教育只能以“师徒制”的形式自发地存在于底层的劳动阶层中。广义的教育活动包括职业教育与非职业教育;狭义的学校教育却排斥了职业教育。我国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就是很好的佐证。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经济系统演化到资本主义阶段,产业结构中工业处于支配地位,形成工业经济形态。在18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40年代近200年的发展过程中,资本主义社会经历了两次科技革命(蒸汽机动力与电力)。产生力的发展一方面使社会分工程度越来越高,经济系统内产业体系变得纷繁复杂;另一方面企业产生的组织形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内部分工进一步细化,管理者与产生者分离。科技革命使得劳动的复杂程度不断提高,工业化大规模生产成为主要的生产组织形式,企业对第一线的劳动者提出了质与量的双重要求,传统的职业教育难以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现代意义下的职业教育应运而生。这一点,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Alfred Marshall)也有所论述,他说:“劳动者的能力通常分为一般能力与专门技能,前者是整个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具有巨大的外溢效应;后者是个人潜在素质和能力的标志,更加专业化和职业化。与此对应,教育分为普通教育与工业教育;前者侧重一般能力的培养,后者侧重专门技术的培养。”“普通教育与特定行业细节无关,后者属于工业教育的范围。”他所讲的工业教育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下所理解的职业教育。与此同时,工业革命也带来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巨大变化。正如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刘易斯(W.Arthur Lewis)所描述的:“经济的发展对各层次的教育设施产生了巨大的需求。……需要一整套教育设施来培养手艺人、农业助理员、教师、护士、秘书、技师。”这就说明,在社会劳动分工及经济系统演化的过程中,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源的多样化需求导致教育的多样化,从而导致教育系统内部的分工,使职业教育逐步成为一种独立的教育类型,而且其发展始终与经济系统的演化形影相随。20世纪下半叶至今,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的变革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点。

20世纪40年代后,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为标志开启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大量新兴产业(信息技术,新材料、空间技术,生物工程,海洋科技,太阳能等)发展迅猛。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站在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层面,思考教育与职业教育问题,突出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例如德国早在1969年的《职业训练法》中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双元制”;美国在1968 年的《职业教育修正案》中确立了职业教育具有终身教育和以促进个人发展的价值取向;日本“二战”后的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逐渐结合,设立综合制高中、综合选修制高中。历史已经证明,这一时期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的内涵与形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给各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红利。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给各国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新的国际产业分工在不断演化,以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知识经济形态正在逐步形成。经济系统中高端服务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越来越大,科学与技术、技术与技能的融合度越来越高。以英、法、美、德等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纷纷调整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职业教育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西班牙于1990 年,分别将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纳入普通中学的教学内容。1995 年英国政府决定将教育部和就业部合并,成为在澳大利亚之后第二个把教育和就业两项事业由一个中央部门来领导的发达国家。发达国家的教育发展趋势中还有一个显著变化,即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学生在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之间的流动越来越自由。

我国自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既面临繁重的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任务,又要迎接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挑战。我国的经济形态具有明显的混合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全球经济的竞争迫使我们不得不考虑整个教育结构的调整。发展职业教育是调整教育结构的突破口,我国相继出台了以《职业教育法》为代表的一系列政策法规,职业教育取得长足发展。特别是,根据我国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2012年10月教育部出台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2—2020),站在科学配置教育资源的战略层面,确立了我国的教育体系基本框架,理顺了职业教育与其他类型教育的關系和衔接方法,从战略定位、基本框架、基本制度、保障措施等方面对我国的职业教育做出了全面规划。

综上所述,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历史及现实都有力地说明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与经济系统的演化密不可分。

4 结 论

经济活动是人类最根本的活动。分工与专业化生产无疑是生产力能得以发展的重要原因。分工促进了经济系统的演化,经济系统的演化导致人类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使得教育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活动;分工与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教育提出了多样化的要求,从而导致教育系统内部的再分工,使得职业教育演变成为一种独立的教育类型。从经济系统演化的历史进程中可以看出,教育始于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地位是历史形成的,也是其他类型教育不可替代的,其存在价值决定于经济与教育矛盾运动的客观规律。知识经济形态下,“经济的知识化与知识的经济化”决定了职业教育必定向高端移动,这也是未来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我们应根据我国目前的特殊经济结构,从制度设计与管理体制入手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引导全社会科学认识职业教育,促进我国的职业教育与其他类型教育共同发展,顺利推进我国的新型工业化,应对知识经济的新挑战。

参考文献:

[1]蓝洁.职业教育本质观的学术生态困境及其超越路向[J].职教论坛,2012(16):4-8.

[2]刘学良,路荣平.从产业经济发展的角度考证我国古代职业教育的发源[J].管子学刊,2006(3):61-64.

[3][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彭逸林,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115-117.

[4][英]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M].周师铭,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221.

[5]李长华.五国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历史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2001(6):34.

[6]杨学义.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趋势与职业教育[J].陕西经贸学院学报,2000(8):80.

作者:蔡新

信息技术与经济发展论文 篇3:

关于推进吉林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摘 要:生态文明建设既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和社会转型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实现吉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当前,吉林省生态文明建设还存在着与经济发展、能源消费结构、产业发展以及现行的法律法规、政策和制度体系不协调等问题,为此,应在明确吉林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与目标的基础上,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生态技术创新研发体系和具有吉林特色的生态产业体系,以期推进吉林省生态文明建设。

关 键 词:吉林省; 生态文明建设; 经济发展方式

收稿日期:2015-08-10

作者简介:吴秀红(1969—),女,吉林九台人,中共吉林省委党校(吉林省行政学院)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仅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当中,而且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了关系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和人民福祉的重要地位。为贯彻落实这一重要精神,吉林省委省政府把生态省建设作为总体部署,将绿色发展融入到了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以期实现吉林省科学发展的新突破。

一、推进吉林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迫切需要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调结构、扩总量,转方式、促发展”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本质内涵。目前,在吉林省的产业结构中,仍然以第二产业为主,重化工业占比高,传统的“三高一低”的发展模式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转变,这种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式导致了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的压力不断增大。而当前正值吉林省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加速期,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资源和环境问题仍将十分突出,因此,必须通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对这一严峻形势。一方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基础。具体而言,应通过优化国土资源布局、保护生态环境,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丰富的资源;通过建设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政策保障;通过打造绿色品牌,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确立目标,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具有吉林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与生态省建设之间的桥梁,让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另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能够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不竭的动力。具体而言,应通过树立生态文明发展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之中,将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转移到生态产业领域,将发展重点融入世界生态产业发展主流,在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推动新技术、新材料应用的基础上,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引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引擎。

(二)实现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吉林省资源相对短缺,生态基础比较脆弱,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着重视经济建设,轻视环境保护;重视资源开发,轻视环境治理;重视短期利益,忽视长远发展等问题,导致经济增长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不协调,给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为此,吉林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使环境保护在服务经济发展、改善发展质量和维护环境安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性任务,重点流域污染防治,重金属污染防治,农村和生态环境保护,年度节能减排任务等环境保护难题并不是在短期内就能够得到有效解决的。只有不断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 将生态保护、环境治理与经济发展统一起来,使吉林省在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的过程中花费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发展,才能满足生态保护服务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三)实现吉林老工业基地振兴迫切需要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2003年以来,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使东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经济实力得到了增强,但在2014年以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有所下降,如吉林与辽黑两省GDP增速下落到了全国后五名。为此,吉林省只有在保护生态资源的基础上,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善于利用生态资源并将其作为后发优势,才能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例如:借助吉林省独特的农业资源优势打造以“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以及地理标志农产品”为主导的生态农业,使其成为发展生态经济最具竞争优势的品牌,并且通过发展生态农业,把吉林省建设成为全国食源性绿色安全农产品生产基地;借助当前已初步形成的以新能源汽车、绿色化工、生态旅游、清洁能源、环保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产业体系,通过整合生态技术、科研资源、产业基础、 生态自然资源等优势,抢占生态产业发展的制高点。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吉林省生态资源的优势和竞争力,走绿色发展之路,实现吉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二、吉林省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困境

(一)生态文明建设与能源消费结构不协调

⒈生态文明建设与资源约束之间的矛盾仍然突出。一方面,产业结构中的重化工业比重过大,气候条件对化石能源过度依赖。吉林省工业能耗占总能耗的70%,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气候因素也成为影响吉林省能耗的主要因素之一。吉林省冬季较长,每年供暖消耗就需上千万吨煤炭。另一方面,吉林省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原煤、原油占总能源消费的80%,而以生物质能、天然气、风电和水电为主的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所占比重则较低。

⒉能源消耗引发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目前,以一次能源为主的消耗结构已经成为环境污染的首要来源。能源消耗与扬尘、颗粒污染物增加等使吉林省大气环境污染向复合型污染转变,也使生态环境改善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而当前吉林省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加速发展阶段,对能源的需求仍呈现出增长的态势,如何降低能源消耗,改善能源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面临的任务十分艰巨。

(二)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不协调

⒈经济活动影响生态环境。吉林省的经济活动、生产力布局、人口分布以及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随着人口结构、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的变化,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长期以来,由于一些地区无节制地开发,使当地生态系统功能正处于退化的边缘甚至已经严重退化,而有些地区已经接近或者达到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最大极限。特别是西部和东部重点生态功能区,由于尚未建立起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可能导致这些地区未来生态功能继续退化。

⒉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冲突不断加剧。生态脆弱已成为影响吉林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因素。从历史传统来看,吉林省生态环境优良,但近年来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生态脆弱程度加剧。一些地区开始出现生态中度脆弱和轻度脆弱的状况,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例如:中部粮食主产区由于土壤环境变化出现了中度脆弱和重度脆弱的趋势。一直以来,以长春、四平和松原为代表的中部粮食主产区以土壤结构良好、土质肥沃著称,但随着以生化技术为主要增产模式的推广,加之土地长期连续作业, 导致黑土地有机质含量明显下降。

(三)生态文明建设与产业发展不协调

生态产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生态产业在吉林省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同时,生态文明建设又为生态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目前,吉林省在绿色和有机农产品种植与加工、新能源汽车、绿色化工、生态旅游、清洁能源与环保产业等方面已形成了体现吉林特色的产业体系,也推出了一系列适应生态经济发展需求的产品,但受技术与推广应用等政策体系建设方面的制约,生态产业发展还不能完全达到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一些对吉林省生态环境保护有利的产业还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与现行法律法规不协调

法律法规的完善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制度保障。目前,我国虽已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生态环境法律法规体系,但从各地执行情况来看普遍存在问题,吉林省也不例外。例如:法律法规的程序性规定不足,仍然存在对相关法律制度的认知不清晰、执行不到位的问题;在实践过程中行政执法与司法之间衔接不足,导致一些违法案件只受到了行政处罚而没有从司法层面予以惩处。在生态法律制度执行过程中,还存在着管理体制不顺畅的问题,部门之间职能交叉和责权不清的现象大量存在,导致在法律法规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不协调、低效率和不作为的现象,也间接影响了执法效果。此外,由于环境保护部门在行政管理体制上是属地管理体制,业务指导是上级部门管理,导致对有关项目的环评和相关的案件处罚极易受到有关部门的干涉,行政执法效能难以得到全面发挥。

三、推进吉林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

(一)转变思维方式,加强顶层设计

吉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长期发展目标。这一目标的内涵非常丰富,不仅要在物质生活领域显著提升吉林省人民的生活质量,更重要的是要显著改善人居环境。要实现上述目标,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加强顶层设计,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即成为吉林省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指导原则。

⒈正确认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矛盾是地方经济利益与生态文明建设全局之间的矛盾。要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关键在于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指导思想的转变。首先,应树立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基本理念。吉林省属于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发展仍是今后和未来一段时间的根本任务,而生态环境保护又是实现吉林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两者同等重要。其次,应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并在实践过程中予以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性任务,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要分清生态文明建设任务的轻重缓急,确定完成任务的路线图。对于当前反映最为强烈的大气、水和土壤等环境生态恶化问题,应制定解决问题的时间表,设立吉林省能源、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的上限和生态质量的红线。

⒉加强顶层设计。随着吉林省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因素越来越复杂,累积的矛盾也越来越多。要努力化解发展过程中不断累积的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在重点领域和群众关心的问题上取得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突破,需要从战略层面进行“顶层设计”。“顶层设计”需要形成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符合吉林省生态文明建设的行政管理体制和有效的政策执行体系。具体而言,一方面,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准确定位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角色,努力减少政府决策行为的盲目性,避免出现市场“失灵”问题,将生态文明建设的风险与成本降到最低。另一方面,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同时,发挥自下而上的能动作用,通过多种渠道使各利益群体表达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诉求并体现在制度设计当中,使“顶层设计”符合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

⒊推进政府绩效考核模式改革。处理好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还要改革传统的绩效考核模式。虽然吉林省在生态地区已经取消了以GDP为主的考核模式,但传统管理体制的惯性仍然存在,因此,必须通过建立完善、科学、规范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制度,详细分解生态文明指标,将实施效果作为政府绩效考核的内容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要改变传统的政府绩效考核方式,需要设计完善的考核方案,包括考核指标体系、实施程序、监督管理制度、奖惩措施等,并根据主体功能区划和不同部门的职责定位,明确差别化的目标,从而建立更为完整、符合吉林省省情的生态文明绩效考核制度,强化对地方政府生态文明建设的激励与约束。

(二)以生态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高效、环保、节能是生态产业发展的主要特征,发达国家已经将生态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吉林省要实现生态经济发展,必须紧跟世界生态产业技术发展的步伐,发挥资源、产业、技术和人才的比较优势,在抢占国内生态产业技术发展制高点的同时,在新能源、新材料等体现吉林省优势的领域实现新的突破并通过科技创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⒈加快建立生态技术创新研发体系。一方面,将再生技术创新、新能源与新材料、清洁生产技术等作为生态技术创新的出发点,明确吉林省生态技术创新的方向、优势并制定战略性、指导性的发展规划;另一方面,按照生态技术创新的要求整合科研力量,发挥政府在生态技术创新中的引导功能、科研机构研发的载体功能和企业的主体作用,增强终端技术创新与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积极抢占生态技术发展的制高点。

⒉支持企业实现生态技术创新。加大对企业生态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绿色环保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和产品体系,提升吉林省绿色环保技术的科技研发水平。鼓励中小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实施绿色技术创新工程,鼓励企业在原材料选购、环保设备投资、废弃物再生利用等方面运用生态技术,鼓励企业使用新能源、新材料和生物质能源。实施生态技术创新激励制度,政府应予以政策支持,并通过财政贴息等方式支持企业实现生态技术创新发展。

(三)发展生态产业体系

⒈发展以高效农业示范区为载体的生态农业。建立全国食源性绿色安全农产品生产基地,发展具有吉林特色的生态农业。以高效农业示范区、棚膜蔬菜园区、畜牧业养殖小区为建设食源性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的重要载体,发挥不同地区生态资本的优势,建设区域化生态农产品生产基地。东部地区应充分利用长白山的宝贵资源,以中药材、经济动物、食用菌和长白山特色农产品为重点,着力调控生产规模,增强精深加工能力,创立长白山特色农产品品牌。中部地区应以高产创建示范区建设为主导,发展特色农产品品牌,全面推广绿色、有机生态食品种植业,以科技推广、典型示范相结合推动生态农产品生产科学化和标准化进程。以种养殖业的标准化、科学化和规模化为基础,以专业化生产园区实现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为重点,以食品质量可追溯为保障,实现吉林省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运输全过程的清洁化,形成农业生产基地的清洁生产机制。

⒉推进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以“两型”企业创建试点为基础,推动资源节约利用和环境保护,发展循环经济。重视区域生产布局体系建设,根据区域资源优势,围绕水能、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制定科学的新能源开发利用规划。按照产业类别进行划分,促进企业实现精深加工,延长产业发展链条,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积极探索“2+1”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以企业为主导,推广清洁生产模式,实现微观层面的循环经济发展目标;以产业园区为主体,实现园区内部资源的循环使用;以企业的微循环和产业园区的中循环为基础,推动区域城镇资源的可再生利用和循环发展,构建区域大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⒊发展生态旅游产业体系。充分发挥吉林省生态资源优势,加大“吉林八景”的宣传力度,结合民族文化、历史文化,突出生态优势,建设具有区域特色、民族特色的旅游产业基地,打造吉林旅游生态品牌。在构建具有吉林特色生态旅游基地的基础上,带动会展、交通、物流、旅游纪念品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旅游产业向全产业链条发展,实现旅游业由低端向高端转型升级。

(四)建立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

⒈明确吉林省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及思路。吉林省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在积极推动经济转型的同时,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社会、环境良性互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实现“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发展目标提供生态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思路包括:一是形成以新能源、新材料为主导的科技创新体系。形成以农产品精深加工、新能源汽车、生物技术、光电子信息技术等为核心的产业体系,使生态产业成为吉林省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创新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使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升,能源结构日趋合理,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广泛使用,新能源和再生能源比重不断提升,单位GDP能耗显著下降。三是提升再生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在全省建立比较完善的废旧物品分类收集、处置体系,使废旧物品处置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四是在全社会倡导绿色消费行为和生活观念,将资源集约利用、环境保护和生态安全融入社会发展之中,让公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规范自身行为。

⒉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政策体系。一是加强法制体系建设,制定完善的保障性法律法规。以环保法为主线,结合吉林省的实际,使专项立法与综合立法相结合,加强执法监管,用法制约束和引导绿色发展。二是发挥财政、税收和价格杠杆的作用。积极探索资源型产品的价格改革措施,发挥财政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导向作用,通过税费减免,鼓励节能减排。三是不断创新生态保护机制。以省内自然保护区为基础,积极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率先建立长白山生态补偿机制综合示范区,申请国家财政转移支付和省级财政重点支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建立多层次的生态补偿资金来源体系。

【参考文献】

[1]华雯娜.走绿色发展之路是建立生态省的必然选择[J].新长征,2014,(06).

[2]王儒林.努力实现科学发展的新突破[N].人民日报,2014-04-08.

[3]老工业基地的“绿色发展”之路——吉林省生态建设综述[N].吉林日报,2014-03-11.

[4]郭兆晖.生态文明建设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系论[J].当代经济研究,2014,(06).

(责任编辑:高 静)

作者:吴秀红

上一篇:市政府法制宣传工作总结下一篇:民营经济年终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