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模糊艺术管理论文

2022-04-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语文教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讲究的是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以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目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在語文教学的同时把艺术设计融入其中,才能使教师与教育融于一体,这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教育也就更加深刻。本文就艺术设计方式、技巧等几个方面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进行简单的研究。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学模糊艺术管理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学模糊艺术管理论文 篇1:

模糊视域下语文教师素养的建构

【摘要】新时期语文教学对语文教师提出更高要求。语文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素养,才能应对素质教育的挑战。本文从语言文学模糊性特点入手,倡导教师积极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从有效整合教学资源、提高自身综合素养等方面来建构语文教师的模糊素养

【关键词】语文教师 素养 模糊

语文教育,既古老又年轻的职业, 说其古老,是因为语文教育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渠道,和人类本身一样古老;说其年轻,是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及知识的日新月异,要求语文教育创新的呼声越来越高。语文教师如何传承人类文明,如何在潜移默化的言传身教中影响学生。这就须追溯到语文教师自身所具备的模糊素养。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应该具备哪些模糊素养?

一、模糊素养的涵义

素养是人们在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修养,由各种品质和能力构成,教师的素养决定着国家与民族的素养,决定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步伐。所谓模糊,在《现代汉语大词典》中就是“不分明,不清楚”。这种“不分明,不清楚”包含着两个方面意思:一是贬义的。经常形容不辨是非,混淆不清;而另一个意思与之相反,认为“模糊概念比清晰概念更富于表现力”两者可以相辅相成,相互转化的,这里我们说阐释的“模糊”,当然指的是第二种意思。语文教学作为一门艺术,存在着模糊性。那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我们探究的所谓“模糊素养”,绝不是素养模糊,更不是可有可无的素养,而是指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以适应课程改革发展需要,落实语文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提高学生语文素质为核心,以遵循语文学科的基本特征和教学规律为则,通过对传统教学活动的行为取向,实施过程等环节的固有模式和国定程序加以模糊,创设富有弹性的模糊性的教学空间,可以变通的实施手段,含蓄温婉的表达方式,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二、语文教师模糊素养的建构

那么作为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特别是在新的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师应该具备那些方面的模糊素养呢?要追问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寻根溯源,首先必须明白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具备哪些最基本的素养,笔者认为应该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养:

1、身体素养:体质健康、精力充沛、反应敏捷、声音洪亮、耳聪目明

2、心理素养:爱护学生、循循善诱、学而不厌、以身作则

3、人格素养:勤劳勇敢、诚实正直、淡泊名利、为人师表

4、知识素养:专业知识、教育知识、相关学科知识

5、专业素养:听话能力、语言艺术、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练一手好字、创一套好教法

6、情感素养:激情—对党国满腔热血、热情—对职业的崇敬之情、真情—对学生的理解关爱之情

7、品德素养:善良、公正、责任感

8、能力素养:加工能力、传导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调控能力

9、合作素养:教师与教师的合作、教师与学生的合作、教师与教学资源的合作

10、人文素养:德、情、识、趣

11、创新素养:批判能力、反思能力、终身学习能力、教育科研能力

12、信息素养: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科学知识、信息能力

13、审美素养:美的发现能力、美的感知能力、美的欣赏能力、美的表达能力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语文教师具备的素养中有的是具体素养,比如身体素养、知识素养、专业素养、能力素养等,但有的却是难以用具体的量和标准来衡量的,比如心理素养、人格素养、情感素养等,所以我们探讨的就是这些难以用量和标准衡量的“模糊素养”。那么作为新时期语文教师应具备那些模糊素养?

1、较高的综合素养

语文教师的模糊素养通过什么体现?众所周知,教学是语文教师日常业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语文教师的模糊素养可以通过其教学活动体现。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对教学目标设计从清晰走向适度模糊,这样更有利于他们临场发挥,以学生为主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课堂教学日趋成熟,达到教学过程行云流水,因此不管是模糊教学目标的设立,师生角色模糊的转换,还是模糊教学艺术的运用,都是教师对学生心理的认识和对教学内容领悟能力的考验,没有较高的模糊素养是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2、较好整合教学资源的能力。

模糊教学是对各种教学环节中各要素的综合运用,只有把各种教学资源有效整合,从中提取可以提高教学效率的有用信息。这里所说的语文教学资源主要包括人和物两个方面,“人”,主要是教师、学生、管理人员、家长等;“物”主要有课本、课外读物、活动场地、教学设备等。整合资源的目的是要把人的思想统一到模糊教学的目标和原则上来,把物的用途集中到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上来。在实践中,要求教师要加强与学校和教师、家长的沟通,争取最大限度的理解、支持。

3 、要求教师要有较强驾驭局面能力。

模糊教学是一种开放式的多方互动的教学机制,教师应有较强的组织协调、驾驭局面的能力,无论在课内,还是课外,都要做到目的明确、调控有力、有条不紊、收放自如。如在课堂教学中,虽倡导畅所欲言,各抒已见,但决不意味着学生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那样就会导致放任自流、适得其反。总之,模糊教学所能提供的仅仅是一种思路、方法,它的适用对教师来说,重在体验、摸索,得其神而活其形,求其实而虚其表。

【参考文献】

[1]黄全愈·素质教育在美国[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

[2]王明居·模糊美学[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

[3]李如密·模糊教学中模糊艺术运用[J]中国教育学刊,2002(05).

[4]管颖晖·试论语文教学的模糊评价机制[J]·湖北师范学报,2003(03).

[5]刘琳·语文写作教学中的模糊艺术运用探析[J]·江西教育学报,2008(02). [6]严萍·中学语文中的模糊教学[J]·玉溪师范学报,2008(1).

[7]李宇明·语文现代化与语文教育[J]·语言文字应用,200(01).

[8]韩雪屏·呼唤语文教育本体研究的回归[J]·阴山学刊,2003(05).

[9]周波·语文教育与文化人格的培养[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2(05)

作者简介:胡萌(1982-),女,土家,酉阳二中教师

罗璐(1982-),女,土家,酉阳二中教师

作者:胡萌 罗璐

语文教学模糊艺术管理论文 篇2:

多种艺术设计形式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摘要:语文教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讲究的是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以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目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在語文教学的同时把艺术设计融入其中,才能使教师与教育融于一体,这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教育也就更加深刻。本文就艺术设计方式、技巧等几个方面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进行简单的研究。

关键词:艺术设计、语文教学

【中国分类法】:G633.3

引言:传统的语文教学,主要是老师讲,学生听,很少有互动。教学内容很死板,而且课堂大都是老师主宰一切,学生被动接受。这样的语文教学,学生怎能会喜欢?在国家广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如果教育工作者不改变教学方式,必然会被社会所淘汰。为了改变这一状况,艺术设计这个概念,广泛的被教育工作者运用到教学当中,而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下面,让我们一起去揭开艺术设计的神秘面纱。

一、艺术与语言教学相结合,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语言的艺术可谓是博大精深,掌握这门艺术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涉及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

在现代语文教学中,课堂教育一方面起着传授知识的作用,另一方面起着启迪人智慧的权力,而且后者的作用更为重要。孩子们是学习的主动者,并不是被动填充知识的机器,他们是充满活力的个体,具有主观能动性。因此在语文课堂中教学语言的多样化更显其重要性。语文教学语言与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有密切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规范优美的课堂教学语言展现语言教学的艺术之美。

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语言艺术对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个,是不能被忽视的,应该加以利用。教师要想让学生的注意力全部在自己的授课上,就必须使授课的语言具有生动的艺术性。因此,教师应该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力,将枯燥乏味的课本知识用艺术的语言表现出来,化抽象为具体,变说教为艺术,从而让学生能饱含着兴趣去听课,这样课堂效率自然高了。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讲课的语言。如果一个教师能够把模糊的事情讲清楚:把枯燥无味内容讲生动;把静态的现象讲活起来。那么他的讲课已经成功了一半了。如果教师自己的表达不准确,就很难表达出蕴含于课文中的情感,甚至会引起歧义,造成学生理解的偏差或产生新的疑点。

因此,无论是分析课文、评讲习题、或者归纳总结,教师都应该注意组织自己的语言,使其达到凝练、准确。这样的语言才会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才能够像春雨一样流入学生的心田,同时把美好的思想和科学的知识一道带进去。如而要做到这点,语文教师必须对所讲的内容有精辟的见解,对知识点有深入的研究,不断提到自己的语言修养和文化素养。

二、艺术链接课堂

语文教学中,课堂讲课内容的衔接很重要。这就要求教师要再备课的时候要根据课堂的45分钟时间来合理安排课堂的内容,以致使课堂教学闲的衔接而自然。

语文教学中的过度衔接艺术,不仅能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还便于学生理清思路。教师可由以下方面进行课堂内容的衔接设计。

(一) 由一句名言引入话题

一句名言或者谚语引出授课主要内容,只是当今语文工作者在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此时的这句名言,就起到了一个桥梁的作用。然后教师在将一些要点板书在黑板上,这样一堂课的框架就出来了。这样就算那些没有提前预习的学生,也能很快跟上老师的授课脚步。

(二) 改变授课方式

语文教学如果一直是由老师来讲,那么课堂会显得很死板,学生没有学习的热情,这样的教学也是失败的。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教师可以通过把课堂的主权交给学生,来让每个学生都畅所欲言,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有重要作用。此种方式,可以做到很好的衔接课堂内容的作用。师生互动,还主权给学生,良性的循环。

(三) 发散思维

教师在语文课堂中可以通过一些提问来发散学生思维,从而衔接出更深刻的内容。而且可以将课文重点内容,一环扣一环的引出来。这种过度,需要教师选好切入点、突破口,同时可以通过举例等,从不同的角度让学生来理解重难点。这种衔接过度要求教师深入浅出、有的放矢的进行授课。

三、使用电子设备等科技产品让语言教学与艺术链接,易于提高教育质量

传统的语文教育,主要有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学生来阅读。这样不仅影响了课堂效率,而且教师长期使用粉笔,容易得职业病。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运用,多媒体技术也越来越多的被运用到语文教学中。下面我们就媒体的艺术性设计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进行简要的探讨。

(一)、用电子教学产品播放音乐,活跃课堂气氛,刺激学生的神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音乐是一种美的艺术,健康的音乐不仅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还能陶冶情操。有研究表明,音乐可以通过听觉作用于人的大脑,使人产生或紧张或轻松、或低沉或激昂、或喜悦或忧伤等多种情绪体验。语文也是一种美的艺术,语文教学能给人心灵的启迪。将语文与音乐结合起来,更能激发学生思想的火花,达到育人的目的。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以一段优美的音乐开始。不仅能使学生浮躁的心平静下来,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再者,教师可以根据本次教学的情感基调选择合适的音乐,来营造一种好的意境,为新课的教学奠定基础。如在教一些描写自然风景的课文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对自然赞美的音乐在课前放给学生听,可以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有好的开头,当然也少不了好的结尾。一个好的课堂,结尾同样重要。教师可以在课程快结束的时候,以一段与本次课有关的文章来结束此次课程。这样可以让此次课程在学生心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如在教一些写父爱、母爱的课文时,结尾以一段歌颂父母的音乐结束课堂,无疑是一种很不错的选择。在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能育人,莫忘父母恩。

(二)用电子科技产品偶尔播放一部影视,吸引学生的眼球。

影视的运用,对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具有极高的价值,已经被广大教师广为接受与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影视的运用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研究表明,影视作品本身对学生的吸引力,远高于语文作品本身。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往往从在语文阅读本身的内涵变为浅显易懂的影视。因此在教师可根据教学计划安排,适量的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一些与语文学习有关的视频,教育,娱乐身心,两不误。如在学习文言文涉及三国演义时,教师可选一些改编的三国电视剧给学生看,这样能使教学更加生动。

(三) 使用幻灯片教学,教学效率高。

语文教学大都抽象,难以理解。仅用语言教学已略显单调,可将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作为手段,在语文教学领域里使用,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语言。如图片、图表、、幻灯、、投影等,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的智慧成长,多样的对话方式,使语文课更加生动形象,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首先要明确使用幻灯片是一种新的教学手段,与传统板书教学相比,有很大的优势。在制作幻灯片时,一定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及训练的要求,决定制作、使用什么样的幻灯片。

使用幻灯片要得法。什么时候用比较合适,怎么用才能收到好的效果,都要考虑周密。根据教学的要求,确定使用幻灯片的时间。有的是在讲解重点、突出难点时用,有的是在指导朗读、复述、背诵时用。

未来语文教育趋向于现代化、科技化的方向发展。媒体艺术的时代气息,对语文教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极大方便了语文教学的过程,而且可以使单调的课堂教学变得多姿多彩。

四、感情艺术

俗话说,感情是人类的又一灵魂,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中起了一个纽带的作用。感情艺术可以说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一门艺术,也是最复杂的一门艺术。感情艺术的合理运用,对语文这个富含文字色彩的课程的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下面我们就感情艺术的运用做简要的说明。

中国传统的语文教育,比较侧重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过程,而忽略了情感过程。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大都很死板,而且缺乏创造力。要知道情感是建立学生与教师之间沟通的纽带,巧妙的运用情感因素,可以是语文教学变得亲切而富有生命活力。将情感贯穿于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是当今每个语文教育工作很有必要去做的一件事,它将影响语文教學的效率和质量。

语文教科书中,多是情与景的交融,充满着诗情画意,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其中蕴含的情感充满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所以说,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的将这些引人入胜的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元素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教师可以用教学语言美的形式、美的内容,将文本与情感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让学生能够从心灵深处引发与文本内容的对话与交流,最终达到与作者情感的共鸣。除此之外,教师应该运用语言的艺术,生动形象地表达文本的内容,充分表现出教学的语言的美,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那么怎样才能达到情感与教育的完美结合呢?首先我们要明白一点,语文教学就是一个情感教学的过程,通过感情的渗入,从而达到师生情感的共鸣。教师在语文教学时,可以把文章中渗透的情感结合自身的发挥,完美的表达出来,并通过自己的情感作用形成巨大的感染力,从而把知识与思想巧妙的结合起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唯美的语言表达方式,多样的语言表现形式,多种途径的触及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审美的过程中,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激发学习的乐趣,得到美的享受。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语文教学中获得情感的交流与对话,从而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获得知识,提高语文素养,达到心与心的交融,灵魂与灵魂的交汇。

有研究表明,在语文教学中善于运用感情艺术的教师,一般都善于通过自己积极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他们以自身丰富的情感,挥洒自如地创设一个又一个巧妙的情境,强烈的感染学生的心灵,点燃学生内心深处情感、思想的火花,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课堂气氛也会因此高涨。而且这样的教师也都非常受学生欢迎。

结语:教育,这个永恒的话题,一直被人们所重视。特别是我们的母语语文的教学,显得更加重要。在语文教学中,艺术设计的合理运用,不仅能使语文教育变得多姿多彩,而且对于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本文就艺术设对语文教育的作用的几个方面进行了浅层次的研究,存在很多不完备的地方。在目前终身教育的大环境下,艺术设计对语文教育的作用也会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

参考文献:

[1]李成龙;;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九次年会交流论文论文集[C];2004年

[2] 祝建军;潘革新;;让文化互动植根于语文教学[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3] 王建军;;对语文教学中“文”“道”关系的再反思[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4] 李仁琼;钟富彬;;探寻语文教学本真,促进教师自我反思提高[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5]郭玉群;;“三结合”对语文教学的影响及对策研究[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6] 石丽;;语文教学中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

作者:朱华东

语文教学模糊艺术管理论文 篇3:

浅论职业院校语文教学的四种新导向

从当前大部分职业院校语文教学实践来看,存在着教学目标模糊、评价标准单一、作用不明显等问题,所以,语文教学必须进行改革。本文结合职业院校的固有特点和管理方式,简要阐述了职业院校语文教学应该坚持的四种新导向,希望以此能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对劳动者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职业院校必须注重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才能使其走向社会后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适应日益激烈的职场竞争,而作为中等职业学校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的语文课程,对于促进职业院校学生学好各科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新时期的语文教育必须追随时代的脚步,担负起自身的责任,构建新的适应时代和社会需要的教育教学体系,这个体系应当是以素质教育为宗旨、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总的看,职业院校语文教学必须形成四种新的导向。

一、美育导向

语文是一门充满美的学科,总览语文教材,就是一个琳琅满目的美的世界,每一篇课文都是一颗闪光的珍珠。好的文学作品能陶冶人的性情,潜移默化,培养美好的情操。比如像教材中一些古典诗歌,积聚着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情感,具有丰富的感觉美、意象美、情感美,和难以超越的语言美。所以,朱绍禹教授说道:“语文教育是一种科学现象,又是一种艺术现象,作为科学与艺术统一体的语文教学,其复杂的程序中能超过我们己经认识到的。”语文教育作为人文学科的魅力和价值的体现更在于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情感力、独特的思考力、深刻的理解力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因此,语文探究式教学除了指导学生对某个问题做深入的研究,探求学问,探求真理,探求本源,立足于“是什么”,还要按照美的规律,为学生提供文本中美的信息,从而激发、引导学生的审美心理和情感,培养学生符合人类崇高理想的审美意识,使他们在语文学习中逐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审美品质,学会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最终将外在的美内化成为学生自身美好的情感、高尚的情趣和良好的道德修养。

二、德育导向

当今时代是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思想观念的多元化,尤其是在许多貌似先锋实则庸俗甚至腐朽的思想冲击着校园的净土,现在,各级各类学校已把德育推到了显著的地位,职业院校也不例外。而语文这一学科无疑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它是众多学科中最利于德育渗透的学科之一,仅语文教材中就包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具有较强的思想性、趣味性和形象性,所以,职业院校语文教学必须时刻注重其德育导向,坚持让学生在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中,在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上,注重“渗透”,不露痕迹,达到“随风潜入”的境界,与语文训练水乳交融地结合起来,一点一滴地逐步加深和提高学生道德观念和思想,实现语文“文道统一”的教学目的。

三、人文导向

人文性是指语文学习的过程是人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激发人创造力与生命力的过程,语文教学活动是在特定的时空中,教师与学生展开的双向的积极的生命运动过程,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精神价值。所以,强调语文的工具性是毋庸置疑的,我们不仅要使学生学会做事,还要使学生“学会做人”,会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以及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和价值,发展人性,完善人格。这种人文教育涉及的是一种主观精神和客观精神,个性与传统,教化与创造相统一的精神过程,它体现在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通过多种探究活动,了解生活,崇尚科学,关注社会,能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及生活体验领悟文学作品中流露的人文精神,学生的探究学习过程不仅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更是获得对人生价值的感情,获得精神的自由从而获得崇高的人文精神的过程。因此,职业院校语文教学必须以人文精神为指向,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洋溢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

四、实践导向

职业教育坚持的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而对于职业院校开设的一门课程——语文来说,也应围绕着这根指挥棒来转,所以,这就决定了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必须是以实践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实用性特点。教学内容上紧紧抓住时代的脉搏,贴近经济,贴近就业岗位,贴近社会生活,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活动和多姿多彩的生活;教学上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动手能力、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同时注重引导学生贴近生活,参与生活,感悟生活,在生活中扩大视野,增进积累,激励思考,发展学生未来的适应能力、继续学习能力、接受挑战和改造环境的能力。

作者:张 云

上一篇:县志办上半年工作总结下一篇:管理半年工作总结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