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的结课艺术论文

2024-06-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的结课艺术论文(共12篇)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的结课艺术论文 篇1

为了设疑激趣,引导学生不断思维,课终时紧紧结合教学内容,环绕课堂主题,顺理成章地提出几个供思考或尚未解决的问题。也可设置一些必要的悬念,做到收中寓展,为学习后续课程埋下伏笔。像古典章回小说那样,“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使学生欲罢不能,听了这一课,还想听下一课。设疑不同一般的课堂提问,它不是让学生马上回答,而是设法造成思维上的悬念,使学生处于暂时的困惑状态。所设悬念要恰当适度,不“悬”,学生不思即解,达不到激发学习热情的目的;太“悬”,学生望而生畏百思不得其解,也会挫伤学习积极性,只有不思不解,思而可解,才能使学生兴味盎然,收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一堂课行将结束时,解决课前提出的问题,前呼后应,形成对照,使学生豁然开朗。

犹如游人在悠游览胜之后,重又回到原来的出发点,使人重温游迹,倍感亲切,颇有余音绕梁之妙。

一堂课行将结束时,归结全篇,深化题旨,可使学生在认识上产生一个飞跃。

唐代诗人白居易提出的“卒章显其志”的观点,对于做课终结尾颇有借鉴。为了使学生对所听课程留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课程结束时,应总结全篇,突出重点,画龙点睛,深化主题,使学生认识产生一个飞跃。也可将各个层次的内容串起来,打个结。由博返约进行必要的概括浓缩,像压缩饼干一样,看起来一点点,泡起来却是一大碗。看来记得不多,实能以点带面所得不少。

一堂课行将结束时,启导引申,以趣促思,使学生兴味盎然,迸发出强烈的志趣。

启导,就是在一堂课结尾时,对如何进行复习,提出些要求,对有一定难度的作业给以必要的启发,对新课的预习给以点拨指导等。引申,就是根据所授内容,用各种方法把问题不断引向深入,由表及里地揭示其内涵和真谛。总结时还要善于寓理于趣,趣中长智。引导学生顺着“有趣——乐趣——志趣”这条环环相扣的“兴趣链”,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进而热爱自己的事业,迸发出强烈的志趣。

一堂课行将结束时,熔德育智育于一炉,使学生思想升华,激情奋进。

教师讲课除了给人以知识外,还应有思想的启示。这种思想启示不是附加于科学内容之外,而是提炼、升华于内容本身。教师讲课要善于发掘教材内在的思想因素,熔德育智育于一炉。同时,根据课程特点,用具有鼓动力的语言使学生的情绪感奋起来,推向浪尖;或用含蓄深沉的话语促人深思,耐人寻味,使学生对学习内容反复回味中得到美的享受。总之,结尾无定法,妙在巧用中。绝妙精彩的结尾,可使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的翅膀,留下无穷的余味,久久不能忘怀。

归纳式结课。

课堂教学的重、难点解决后,教师结合课文,对所学内容作一概括总结,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使学生对课文的主要内容有明晰的了解和牢固的把握,增强教学的效果。

朗读式结课。

进入结课阶段,教师可设计一段朗读。朗读的内容可以是课文中的精彩片断,也可以是课外精选的,还可以是教师自编的等多方面内容,但要以课文内容为主。这样才能体现出大纲、课文精神。朗读的人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朗读的方式可以是一个人的朗读,也可以是一个人的领读,还可以是分角色的朗读。结课的朗读意在加深对课文的感受,这对强化整体认知、培养语感能力、陶冶美好情操等都有重要意义。

拓展式结课。

课堂教学进入结课时,教师除应对课堂上所学内容作出概括总结外,还要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向纵深。教师可以提出一个或几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思考。这种方法能引起学生阅读和思考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的联想、想像和创造能力。

任务式结课。

这是语文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方法之一。当课堂教学进入结课时,教师可给学生布置一定数量的任务。这样可以促使学生把知识理解得更透彻,掌握得更牢固,技能更熟练。当然,任务的布置应和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布置任务时,教师要向学生讲清楚所布置任务的内容、具体要求、做法、注意事项、完成任务的时间等。

联系式结课。

课堂教学进入结课时,教师可把课文学习内容与以前学过的、内容有内在关联的课文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够更全面、深入地理解问题。如《伤仲永》一课结课时可这样设计:人的成长的关键在于后天接受学习以提高自身素质。像方仲永这样天赋高的神童,不学习,最终也变成了普通人。而《孙权劝学》中的吕蒙,大字不识几个,通过学习,也具有了军事和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美国的海伦凯勒,出生才19个月,就失去了视听能力,不久又变哑了,但她没有屈服于命运,通过顽强学习,这个残疾儿童最终成长为一名作家、教育家。吕蒙和海伦凯勒与方仲永,正好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后天的重要性。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的结课艺术论文 篇2

1. 归纳式。

课堂教学的重、难点解决后, 教师结合课文, 对所学内容作一概括总结, 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使学生对课文的主要内容有明晰的了解和牢固的把握, 增强教学的效果。如《变色龙》一课的结课可这样设计:先用折线板书, 简洁地表示奥楚蔑洛夫对狗的态度5次大起大落的变化, 再归纳出这一人物形象的意义及本课的主题思想——见风使舵、趋炎附势、媚上欺下的丑恶嘴脸, 从而揭露了沙皇统治下警察制度的反动、腐朽和虚伪。

2. 朗读式。

进入结课阶段, 教师可设计一段朗读。朗读的内容可以是课文中的精彩片断, 也可以是课外精选的, 还可以是教师自编的等多方面内容, 但要以课文内容为主。这样才能体现出大纲、课文精神。朗读的人可以是教师, 也可以是学生。朗读的方式可以是一个人的朗读, 也可以是一个人的领读, 还可以是分角色的朗读。结课的朗读意在加深对课文的感受, 这对强化整体认知、培养语感能力、陶冶美好情操等都有重要意义。如《安塞腰鼓》一课的结课, 可安排全班齐读, 让学生从文章铿锵的语句、明快的节奏、连贯的语气中感受安塞腰鼓那强健的舞姿、沉重的响声及震撼人心的力量。

3. 拓展式。

课堂教学进入结课时, 教师除应对课堂上所学内容作出概括总结外, 还要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向纵深。教师可以提出一个或几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思考。这种方法能引起学生阅读和思考的浓厚兴趣, 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和创造能力。如《七根火柴》结课时可提这样一个问题:文章为什么不写主人公无名战士的姓名呢?这个问题向来颇多争议, 几句话难以讲清, 留给学生思考, 可引发学生探求的兴趣, 不失为明智之举。再如《皇帝的新装》结课时, 可问:游行结束后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小橘灯》结课时可问:后来小姑娘的爸爸回家了吗?她妈妈的病治好了吗?

4. 任务式。

浅谈初中语文课教学的结课艺术 篇3

【关 键 词】课堂教学 结课 方法

我国传统艺术很讲究结尾处的余音韵味。所谓“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讲的就是这样一种境界。教学也是这样,要注重课堂教学结尾的设计。苏联教育家尼洛夫·叶希波曾说:“通过总结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主要事实和基本思想来结束一节课是很有好处的”。如写文章,一堂课如能做到“虎頭——驼峰——凤尾”,即由精彩夺人的导课、引人入胜的高潮、耐人寻味的结课三部分组成有机的整体,是最好不过的了。一位高明的教师,常常把最重要的,最有趣的东西放在“末场”,越是临近“终场”,学生的注意力越是被情节吸引,的确,一个恰到好处的结课能起到画龙点睛。承上启下,提炼升华、乃至发人深思的作用;它可以给学生留下难忘的回忆,激起学生对下一次教学的强烈渴望。

初中语文课教学的结课形式与其他教学方法一样也是多种多样的。而且有较高的艺术性,下面就简要谈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几种常用的结课方法。

一、归纳总结法

一堂课结束时,教师用准确简炼的语言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小结归纳,使学生从中学精华、得方法、找规律、受启发。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其综合概括能力。

归纳总结也要抓重点,分主次,不是简单地把教学内容复述一遍,而要让学生在原先学习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再学习,再提高。进而完全理解,牢固掌握。因此,要用简明扼要的概括性的语言归纳总结,归纳总结的内容与课文的内容一致。

例如,《故乡》一课的收束

现在我们看看作者是怎样塑造闰土这个形象的,塑造了这个形象的目的是什么,反映了怎

样的现实。从刚才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闰土是一个典型的旧中国农村的贫苦农民。他靠出卖苦力谋生。在军阀混战的年月间,他辛苦操劳,却终因身受天灾、苛税、兵、匪、绅的多重压榨,加上多子的负担,陷入饥寒交迫之中。作者通过对他外貌、语言、神情前后的对照描写,满怀同情地描写了他从一个活泼,天真、聪明、伶俐的“小英雄”变成了一个麻木、迟钝、苦不堪言的“木偶人”,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反映出当时旧中国农村的破产和农民生活的极度贫困以及精神上麻木愚味的共有特征。

二、承先启后法

在课的结尾时,把本节课的主要知识有联系的进行串联,把旧课同新课联系起来。这不是简单的旧课连新课,而是抓住旧课与新课的内在联系点,在总结旧课的基础上提起新课,这就是承先启后的收束方法。

例如,《中国石拱桥》的收束

这一课主要以赵州桥卢沟桥为例来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与成就。但有的说明文却主要地

不用举例法,而采用概括说明的方法。下一节课我们将学习《祖国的大豆》如果把两篇课文作一番比较,就会明白各自不同的说明特点。

这种结课方式多用于同一单元的前后课之间或单元即将结束之时,其特点是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知识结构,有利于新课的学习。

三、情感激励法

一般在讲述文学作品课结束时,教师以充满激情的语言对主题、人物、情节加以引申性的总结,创设一种诗一般的意境,激发学生感情,让学生陶醉于“压轴戏”的艺术氛围之中。

例如《孔乙己》的结课

孔乙己就这样在人们的笑声中死去了。孔乙己静悄悄地死去了。他的死一点也没惊动这个

社会,他的死就像树上无声地落下一片叶子,就像荒野中枯死了一棵无名小草。他在笑声中出场,在笑声中度日,最后在笑声中死去。他活着的时候,封建社会公开地侮辱他,损害他,封建意识毒害他,麻醉他。他盲目地挣扎了一辈子,被别人践踏,也自己践踏自己。这个可悲的下层小知识分子啊,他的人格、尊严、价值被剥夺得干干净净,成了封建教育制度下的牺牲品。

执教者以饱满的感情,诗一样的语言,对全文作了总结性讲解,昭示哲理,形象感染,晓之以情,喻之以理,能激起学生的共鸣。

四、设置悬念法

课堂结尾时,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不作解答,以造成悬念,预示新课,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渴盼“且听下回分解”,这样这课的“尾”就成了彼课的“头”,使新,旧课之间有了衔接,把一次次的课堂连贯起来。例如,《故乡》一课结尾时,可以这样总结:“今天我们讲了闰土的外貌描写,那么闰土的外貌变化之大是什么原因形成的?这与本文的主题有何关系?”这样学生一定很想知道这里的答案,急切地等待下一节课,并为上好一节课做好了铺垫。

叶圣陶先生说:“结尾是文章完了的地方,但结尾最忌的却是真的完了。”所以,优秀的教师在教学结课时常常使用设置悬念的方法,使学生在“欲如后事如何”时戛然而止,从而给学生留下一个有待探索的未知数,激起学生学习新知识强烈愿望。

这种结课方式一般可运用在同一课文内容的上下课时之间。

五、发散思维法

在课堂教学收束时,教师概据发散思维寻求变异的特点,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从不同角度,用多种方法去思考新问题,探求新知识,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例如《卖炭翁》的结课

课将结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卖炭翁卖炭是为了“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是他的炭被太监们抢

走了,他该怎么办?

学生讨论,气氛活跃。正在学生畅所欲言时,教师如截奔马,戛然而止,请学生将自己的想法以《卖炭翁的炭被抢之后》为题写在作文本上。

这一结尾“言已尽而意无穷。”刺激学生主动探求,让他们对所学内容充分想象,积极思考。这种结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训练他们的多向思维;有利于把听、说、读、写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结课有法,然无定法。一切因人,因境而定,课堂教学的艺术性也体现在这里,教师只有在实践中探索,并不断提高设计课堂教学结课的水平,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教学与管理》 2004.12

2、蔡高才 袁光华编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的结课艺术论文 篇4

的艰苦奋斗,我成长了很多,转眼大学又过去一个学期了。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比以前更加成熟。

以前听说上政治课是为了给人的,但在我看来,经过这么多年的政治学习我认为,我并没有所谓的被人怎样,我还是我自己,没有被别人牵着鼻子走的感觉。我们都是一个有思想的人,一个正常的的人,有自己的思维,遇事有自己的见解,不要随大流。

进入了大学,我们开始了新的征程,这是我们的新起点,一个崭新的舞台。

一个学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学习,我们从如何适应大学开始,懂得了我们肩负的新使命,所以我们应该提高我们的独立生活能力,首先要树立新的学习理念,这样才能使我们更快的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更好的学习。

从第一次作业讲师让我们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开始,我们就意识到,我们需要一些规划,不可再盲目了,正所谓有目标才有动力。要有远大的理想,坚定崇高的信念。

课堂上同学们常常讨论的很激烈,很活跃,我也偶尔跟着谈论一些自己的见解。我认为这样的课堂才能让我们的到更多的知识,只有知识的碰撞才能迸发出绚烂的火花,才能懂得更多的知识。

浅谈初中生物课堂的结课艺术 篇5

归纳总结这一方法, 是很多教师喜欢的结课方式, 在生物课堂中非常常见。这种结课方法要求教师把整堂课的教学内容简单明了、有顺序地总结归纳出来, 以便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这种方法看似简单, 其实不然。它并不是简单地将知识点罗列总结, 而是要求结课的内容要特别准确, 简明扼要, 不能出现一丝一毫纰漏, 不然会影响学生的思路, 不仅达不到提高教学效果的要求, 还会出现反作用。

例如, 《人体的神经调节》这一课, 内容杂, 知识点多, 对于学生来讲比较难懂。所以, 在这堂课的最后, 我将知识点总结出来, 并利用多媒体在学生们面前进行展示。面对多媒体, 学生一目了然, 混乱的思绪瞬间变得清晰起来。教学内容的重点之处, 我还做了特殊的符号加以强调;学生不懂的地方, 我又再次进行了讲解;这样, 整堂课的内容由模糊变清晰, 学生不仅容易听明白, 课下也容易记忆。

归纳总结这样的结课方式非常实用, 它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杂乱的思绪, 使脑海中的知识网络更加清晰;也可以突出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 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分出主次。基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对学生要进行启发式教学, 所以, 课堂中的归纳总结也可以由学生自己完成, 以便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对于学生点不到的知识, 教师还可以进行适当的补充。

二、设置悬念, 引出下堂课的知识点

在生物课堂上, 学生才是主题, 而教师只是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 所以, 教师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引导, 想办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让他们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而悬念的设置, 就是一种很好的手段, 学生的好奇心, 急于了解知识本质的迫切心态, 都会激起学生对后面知识的渴望。所以, 在一堂课的结尾之处, 教师设置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 造成悬念, 对学生学习生物是有帮助的。

比如, 我在讲完“人的生殖”以后, 就做了这样的总结:“在我们了解了人的生殖系统之后, 个体是怎样发育的呢?人体的发育过程是什么样的呢?青春期的发育特点是什么样的?我们该怎样正确地面对青春期的变化?怎样健康地生活?想要了解这些问题, 我们下堂课将会详细地介绍。”这种悬念式的结尾, 似乎说出了下堂课的内容, 又突然间止住不讲了, 就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 激发了学生对下堂课内容的兴趣。尤其是针对青春期的问题, 学生更加敏感, 所以学生就非常期待下堂课的内容了。

其实, 在生物教学中, 设置悬念的方式还有很多种, 可以设置几个问题, 也可以在故事中设置疑问等, 只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状态, 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可以。教师要认真分析上下两堂课内容之间的联系, 问题的设计也要符合教学内容的实际, 不能毫不相干;最好能体现出下堂课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让学生在预习的时候省时有效, 以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课堂小测验, 巩固所学的知识点

课堂小测验是优化生物课堂的主要环节, 是检验学生课堂效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物课堂中, 教师适当地设计一些小测验、知识反馈等内容, 会使课堂的教学效果更加明显。一堂严谨的生物课, 会让学生所学的知识及时得到巩固, 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从而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在进行测验的过程中, 教师会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学生也会明白本堂课的重点和难点, 所以, 教师要认真设计课堂小测验、巩固习题等, 以加强学生对所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比如, “人体的组成”这一课, 我在课前就为学生们准备好了一些小测验。在课讲完以后, 让学生进行自我检测。学生做得很认真, 都想把所有的题目做对。然后, 我先让学生自己对照答案, 有疑问的地方我再进行指点。这样, 学生不仅知道了自己这一堂课的不足之处, 也便于老师了解学生的上课情况, 学生在进行课下复习的时候就有了针对性, 知道了新知识中的重点和难点。

可见结课的时候适当安排一些实践活动、习题小测验, 对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是有好处的。课堂小测验可以是多样化的, 并不单单只是一些练习题, 教师也可以设计一些实验步骤的操作、达标巩固等, 方式也不要仅仅限于单独答题, 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比较、抢答、小组竞赛等, 还可以让学生到台上为大家讲解, 只要能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标, 就都可以应用。

浅谈中学物理教学中的结课艺术 篇6

一、结课的方式

1.归纳式结课

归纳式结课就是在课堂教学即将结束时,教师或者学生用简练、准确的语言或图表等,提纲挈领地对本堂课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等进行梳理和概括。这种结课方式言简意赅、中心突出,可以给学生以系统、完整的印象,促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例如,在讲授“自由落体运动”这一课时我是这样归纳总结的:

通过这样简洁明了而又系统完整的总结归纳,使学生对“自由落体运动”知识有了全面、系统的了解,既将本堂课的基本知识加以高度概括,又有利于学生的记忆和物理方法的应用。归纳式结课是我们教师平时用得最多的一种结课方式。但许多教师结课时“眉毛胡子一把抓”,力求全面完整,无一遗漏,殊不知事无巨细、面面俱到之后,就突出不了重点了,学生也不知道哪些是必须掌握的知识点。所以,归纳式结课应该对教学重点、学习难点、重要思想和方法等进行归纳,使其更加显豁突出,让学生在听课的基础上,再理解,再提高。

2.悬念式结课

悬念式结课是指教师通过设置疑问、留下悬念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启发学生思考的一种结课方式。有经验的教师常使用这种方式结课,使学生在“欲知后事如何”时戛然而止,给学生留下一个有待探索的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继续思考的热情,让“且听下回分解”成为学生的学习期望和探索动力。

例如,我每次在讲授完“电流的磁效应”时都设置了这样一个疑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电流能够产生磁场,那反过来,磁场能不能产生电呢?我们将在下一章节‘电磁感应’中揭开谜底,同学们可以先预习一下那部分的内容。”这个悬念就是学生去自学的强大动力,学生一定很想知道其中的答案,急切地等待下一章节的课,并愿意在课后去预习,为上好下一章节的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3.激励式结课

激励式结课是指教师结合本堂课的教学内容用准确精练并富有激励性的语言对学生进行生动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而结束课堂教学的方式。中学生青春年少,他们满怀激情、豪情万丈,并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如果能恰到好处地结合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对他们进行激励,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我在讲完“万有引力与航天”后是这样做最后陈述的:“探索宇宙奥秘,奔向广阔而遥远的太空,是人类共同的理想,人类总有一天会走出自己的摇篮。我国神舟系列载人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人在征服宇宙的进程中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精神,努力将探索宇宙的理想一步步变为现实。期望同学们能在不久的将来,也能积极投身到宇宙探索这一具有光辉前景的事业中去。”这种极富激励性的收尾极大地升华了学生为民族复兴、为科学献身的情感,激励了学生努力学习的意志。这种结课方式能够起到“言已止而情未收”的效果。

二、结课的注意事项

1.结课忌比例失衡

平时听课观摩中,有些教师非常重视课堂教学的导入,而对教学结课却并不在乎。他们往往是上到哪儿算哪儿,临近课堂结束,就紧急刹车,马上结课,草率收尾。也有一些教师由于课堂教学节奏过快,留给结课的时间过多,所以结课时就信口开河、胡拉乱扯、无话找话。甚至有些教师是为了结课而结课,本来没有必要再多讲了,却非要再讲上一会儿,以至于到了下课时间还意犹未尽,实施“拖堂”结课。这些结课都会使学生产生非常厌恶的情绪,产生不良的逆反心理。因此,课堂教学必须做到新课教学与课堂结课的比例适当,不能虎头蛇尾,也不要画蛇添足,而应是画龙点睛,恰到好处。

2.结课忌淡而无味

平淡无味的教学结课,达不到启发思维、激励学习的效果,反而很容易使学生在平淡中淡忘了所学的知识内容。因此,教师的课堂教学应力求做到在有限的教学中去追求无限的效果,从而突破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在一堂课结束时,应注意浓郁的色彩和艺术的含蓄,使学生感到“言已尽而意无穷”,课后能回味无穷、联想万千,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增强剂。

例谈小学数学的结课艺术 篇7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0A-0083-01

一节成功的课,不仅要有好的导入、成功的教学过程,同时也要重视结课的艺术。那么,如何提高数学课堂结课的艺术呢?

一、“省略号”型结课——余味犹浓

数学课可以结束,但孩子们的学习不应结束,课堂是有限的,但孩子们的学习是无限的。省略号式结课方法,就是要通过结课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使他们把学习和探究活动延伸到课外更广阔的空间,实现知识的不断延伸和拓展。要实现这样的结课目标,就需要教师发挥教学智慧、提高教学技巧,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开放式的课堂小结,使学生在结课过程中,感觉到余味犹浓,欲罢不能,产生主动学习的意愿。

例如,教学《加法交换律》一课,在小结过程中,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在加法算式中加数位置变换,和不变”的规律,我让同学们尝试下面的加法计算:

63+55+37=125+46+75=

43+59+1=22+79+78=

我告诉同学们,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很多同学都采用按顺序一个个相加最后得出结果,但是也有的同学先把能凑整的加数相加,这样计算的过程就简单多了,我及时进行了表扬,对这种敢于大胆创新的行为给予积极的肯定,但是我还要求他们去检验这样的方法是不是正确的。大家通过检验,证明了这种简便方法是正确的。

于是,我乘机对教学的内容进行了深化,指导孩子们得出结论:在三个加数连续相加的算式中,改变各个加数的位置,和不改变。

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通过课堂的小结,有效地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加深了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并不断延伸拓展,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感叹号”型结课——趣味无穷

小学生学习的热情是建立在感性的基础上的,学生因快乐而喜欢上学习。在课将结束之际,孩子们已经是精神疲惫了,但教师如果能采用有趣味的结课方式,将会给同学们留下意犹未尽的感觉。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一课,我创设了以下游戏作为课堂的小结:

1.为更好地掌握长方体的面的关系,我指导孩子们做“玩转太极掌”游戏:全体同学站在座位前闭眼,设想长方体的样子,伸出双手,将手掌掌面相对,如抱太极球。由老师喊出一组相对的面,同学们就抱住相应的两个面,看谁又快有准确地做出动作。

2.为掌握长方体的12条棱,并形成空间概念,我指导孩子们玩“弹指神通”游戏:同桌两位同学为一组,每人分别伸出两手食指,一起把长方体的相对的四条棱演示出来。游戏开始,老师喊出相应位置的棱,同学们开始合作演示,看哪组做得又快又标准。

在这样的游戏中,孩子们把长方体的面和棱的形象深深地映入脑海中了,直到下课,同学们还觉得意犹未尽。这样的课堂,学生获得了开心的体验,直到下课仍然保持着很浓的学习兴趣。

三、“问号”型结课——思考无垠

教师在结课中,还可以留下问题,让学生去思考或让学生主动产生问题,以激发他们自我探究的欲望。

例如,在教学《角的认识》一课,我是这样结课的:

1.课件展示第一幅图:人在楼梯上往上走,走得很轻松。让学生说说这幅图片上的数学知识。孩子们结合本课知识,指出图中楼梯形成的角,大概是30度。以此让孩子们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到处都存在。

2.展示第二幅图:把楼梯做成20度或10度,会出现什么情况?同学们思考分析,好处是走起来更省力,缺点是楼梯要占很多的空间。

3.展示第三幅图:风景区中的近乎垂直的登山台阶。我让孩子们说说这样的登山台阶有什么特点。学生一般能说出太危险,很难走,要紧紧拉住栏杆等。从中感受到角度太大的阶梯在生活中使用存在的危险。

在这样的课中,教师通过把课堂上的知识,向课外、生活中延伸,把生活的大课堂开辟为学生主动探究的课堂。通过结课启发孩子们主动观察、思考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提高学习的兴趣。

总之,课无定律,结课方式也不能一成不变。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具体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结课方式,以激发孩子们更浓厚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去主动探究知识。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的结课艺术论文 篇8

关键词:小学音乐,结课,引导,情感

课堂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动态的呈现, 课堂中的各个环节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不管是在课堂导入环节还是教学过程中, 都凝结着教师无尽的智慧, 而课堂结课环节常常会被忽视。在小学音乐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如果把握好结课环节, 不仅可以使课堂教学得到有效的深化, 而且还可以在这个环节向学生传达深厚的音乐情感。小学生对于音乐的欣赏力和创造力要通过教师的课堂艺术进行深入的发展。结课环节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 可以带给学生不一样的课堂体验, 教师要将这个教育中空缺的地方充分地利用起来, 以结课来使课堂变得余味无穷。

一、引导启发, 结课中体现学生主体

音乐这门艺术需要教师用心去体会, 引导启发式的结课方式对于小学生的艺术思维能力的发展着实有效。小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性时期, 在价值体系的构建中, 音乐学习更容易激发学生美好的情感, 启发学生对于音乐情感的感受力会使学生获得心灵上的成长。小学音乐课本中蕴藏着很多陶冶学生心灵的内容, 比如说对于自然的热爱, 对于美好的生活的憧憬。教师在结课的时候向学生渗透情感方面的教育, 深化学生对于音乐本身的情感体验。课堂结束前学生已经对音乐本身有了一定的了解, 这个时候继续引导、启发, 有助于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深化。

《春之歌》旋律非常的优美, 这首歌曲中寄寓着一种对于美好自然景观的赞颂。这节课中学生徜徉在音乐的世界中逐渐地产生了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在快要结课的时候我便与学生进行音乐情感上的交流, 我们的交流围绕着旋律和情感进行, 我们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集中表现了一个热爱自然的主题。我引导同学们感悟, “我们听到的关于春天的歌曲有很多, 而且我们也亲眼所见了春天的美丽, 那么你们对于春天的感悟能否通过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呢?”由于音乐是抽象化的艺术呈现形式, 我先让孩子们去描绘出春天的图景, 在直观形象的画面中去感受春天, 然后再让孩子们用乐器去表达对于春天的热爱。乐器可以自己选择, 只要是能够发出声音的都可以, 鼓励学生自主性的在想象中开启音乐之旅。这样以一个课程作业的形式引导学生再次的去感受音乐, 给予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 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展示自己想法、技艺的舞台, 学生们因此也有了完成的动力。这样的结课方式不仅深化了课堂教学, 而且能够让音乐更好地伴随学生的生活。

引导启发式的结课方式对于学生再次感受音乐具有重要的作用, 这样的方式充分地考虑到了学生的自身实际, 使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逐渐的增强, 培养起学生热爱音乐的情感。

二、归纳总结, 结课中引发学生深思

归纳总结是一种常用的结课形式, 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还不是很强, 教师对课堂环节中的重点、难点进行归纳总结有助于学生深化、掌握这节课的教学内容, 并引发学生在课后的深思。而且可以进一步弥补课堂上存在的不足之处, 帮助学生对于整节课的内容进行有效的梳理, 增强孩子们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例如在《顽皮的小杜鹃》的教学中, 这是一首富有童趣的歌曲, 整首歌曲的旋律非常欢快美好, 符合孩子们的心理, 深得孩子们的喜爱。在结课的同时我向孩子们传达了这节课学习的主要信息“:小杜鹃是自然界中的一种鸟, 它给我们带来了美妙的歌声和千姿百态的舞姿, 鸟儿们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许多色彩, 我们要去保护它们。听到这首歌曲的时候, 我们仿佛跟随着杜鹃走在草地上, 走进树丛中, 走到小河旁, 跟随着它走向远方……它还可以飞到我们的身边与我们友好的歌唱, 让我们为鸟儿们营造一个优美、舒适的环境, 让它们自由的飞翔。”这样的结课方式不仅深化了本次的教学主体, 也很好地对学生们展开了环保教育。

学生们对于学过的内容进行回顾的过程其实就是思想不断深化的过程。尤其是那些渗透着情感因素的教学知识点, 必须要用心去体会、总结, 而这样的归纳总结既可以采取教师自己总结的形式, 也可以采取学生自我总结的形式来进行。教师在总结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语言上的艺术, 让枯燥的理论变得充满趣味性, 引发学生们对下一节课内容的期待。

三、情感深化, 结课中丰富学生体验

情感深化也是一种有效的结课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对于那些情感性特别强的作品, 教师要努力让学生对于音乐情感有发自内心的感悟, 让学生们在学会唱歌的同时, 音乐欣赏能力和鉴赏能力都能得到有效的提升, 这才是教学目标的真正实现。

《森吉德玛》是一首富有特色的民族乐曲, 在学习这首歌曲时, 要让学生感受草原的风情和草原民族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了解歌曲中寄寓的民族色彩, 弘扬祖国优秀民族音乐文化, 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在结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结课语:大家都知道, 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 每个民族都有他们自己的歌曲。我们今天只是感受了草原歌曲的魅力, 而在以后希望我们可以接触到更多的民族音乐。学唱这些优美的民族乐曲, 体味各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让它们代代相传下去。最后, 让我们一起再次聆听《森吉德玛》, 结束本课。

结课的时候进行情感的深化, 让学生再次感悟乐曲所表达的情感, 这也是对音乐作品内涵理解的一种升华。把握好这样的时机, 让学生对于音乐的体会更加的深入。

俗话说“编筐织篓, 全在收口;描龙绘凤, 重在点睛。”明朝谢榛也说“凡起句当如爆竹, 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 清音有余。”这些说充分说明结尾的重要作用。在小学音乐的教学过程中, 结课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 教师要选择适合本节课的结课方式, 提升学生的音乐感受力。不管是引导启发, 归纳总结, 还是情感深化, 都要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 让音乐浸润学生的心灵。

参考文献

[1]胡琼.加强互动构建生动的音乐课堂[J].中小学音乐教育.2016 (01)

[2]田金凤.浅谈贯穿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几个有效因素[J].黄河之声.2008 (21)

高中化学的结课艺术 篇9

一、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设计小结的必要性

精心设计结课这一教学环节, 对于良好教学效果的巩固, 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 强化记忆.结课时, 教师可以将本节课的中心内容以突出重难点的形式加以总结归纳, 提纲挈领地加以强调、梳理或浓缩, 使学生将学到的新知识技能理解得更加清晰、准确, 记忆更牢固; (2) 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教师可以以练习、回答问题、改错评价等活动进行结课, 从而及时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消化吸收情况, 以便改进教学. (3) 知识系统, 承前启后.结课时, 教师可在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系统化、形成知识网络的同时, 也为新课的学习埋下伏笔, 使前后内容衔接严密, 过渡自然. (4) 质疑问难, 发展智力.结课时, 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 提出一些有争议的问题或在课堂上学生未能及时解决的问题, 让学生课后观察思考探讨, 可培养学生的自我探究能力, 发展学生智力.

二、高中化学结课的设计原则

虽然课堂小结只有3-5分钟的时间, 但如果能精心设计、巧妙安排, 可以使课堂教学的结构严密、紧凑、融为一体.笔者认为设计好的结课应符合以下原则: (1) 准确性原则.结课时, 一定要以语言和操作的准确性为前提, 不能信口开河, 更不能出现操作的不规范而误导学生; (2) 灵活性原则.一成不变的结课形式会让学生产生审美疲劳, 所以, 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 教师要采用不同的结课形式, 使结课更具灵活多样性; (3) 启发性原则.在结课语的设计上应尽可能多的具有启发性, 从而营造出耐人寻味、课已尽而意无穷之感.

三、高中化学结课的艺术形式

1. 口诀式小结——教学效果再次“升华”

不难想象, 一堂课中, 学生经过约40分钟的紧张学习, 大部分学生的思维已开始趋于松散、疲惫状态.而且, 笔者在多年的化学教学实践中发现, 学生在理解化学知识的基础上, 全面、准确的记忆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而口诀式小结具有通俗易懂、精炼、形象、富有韵味的特点, 教师如果能把知识点穿成一个小故事、把规律概括成几个字的口诀, 或者编一段顺口溜, 能再次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恰到好处的使教学效果再次“升华”.例如, 在做“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时, 可编制口诀如下:“试管被夹向下倾, 实验开始先通氢, 空气排尽再点灯, 冷至室温再停氢;先点灯, 会爆炸, 先停氢, 会氧化, 由黑变红即变化, 云长脸上笑哈哈.”通过用一段生动形象、简明扼要的口诀式小结来概括本堂课的主要内容, 让学生喜闻乐见, 大大提高记忆效率.

2. 概括总结式小结——给学生认知系统而完整的印象

这是一种最常用的结课方式.一堂课结束时, 教师用准确简练的语言, 提纲挈领地把整节课的主要内容加以概括总结, 既能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构建知识网络, 又能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教师可以利用黑板、投影仪或多媒体等手段用文字、图示或表格的形式加以概括, 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例如, 在学习“元素周期表”这节内容中对“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进行总结时, 利用表格的形式给学生清晰的印象:

3. 练习式小结——及时反馈教学效果

化学学习成绩的优与劣, 学生的练习是其中的一个关键因素.课堂结束或部分教学内容结束时, 都可以适时安排学生的实践活动, 如, 习题训练、实验操作、讲台练习、解题竞赛等, 使学生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得到强化和应用, 还可以起到及时反馈教学效果的目的.例如, 在讲授“化学平衡的计算”时, 教师可选择练习题的形式, 使学生在做练习过程中记住“化学平衡计算三步曲”.

4. 交流式小结——增进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与情感交流

这是一种适应于新课标要求, 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机会的一种结课方式.在课尾, 教师可以让学生把本堂课上所学到的知识在小组内或在全班进行交流,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然后由教师指出学生错误之处加以纠正, 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也能有效增进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与情感交流.例如, “促进身心健康”一章中“合理选择饮食”、“正确使用药物”都可以采用交流心得的小结形式, 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浅谈生物课堂结课艺术 篇10

关键词 生物课堂 结课艺术 结果功能

良好的开头虽然是成功的一半,但完善精要的结尾,犹如“画龙点睛”,会使课堂教学再起波澜,从而使教学活动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因此,精心设计结课这一教学环节,对于良好教学效果的巩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生物学教学中结课的功能

课堂结课是新授结束时,以精炼的语言,通过归纳总结、实践活动、转化升华和设置悬念等方式,对所学知识和技能及时地进行系统巩固和运用,使新知识有效地纳入学生的认识结构中的过程。完善、精要的结尾,可以使课堂教学锦上添花,余味无穷。

1、加深印象,增强记忆。

结课可以将本节课的中心内容加以“画龙点睛”,总结归纳,提纲挈领地加以强调、梳理或浓缩,使学生将学到的新知识技能理解得更加清晰、准确,抓住重难点,记忆更牢固。

2、知识系统,承前启后。

知识间有严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新旧知识有必然的内在联系。通过结课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系统化,形成知识网络。在总结中为新课创设教学意境,埋下伏笔,使前后内容衔接严密,过渡自然。

3、指导实践,培养能力。

新课结束后,有针对性地做一些练习或提出具体的课外实践活动,对提高知识的运用巩固、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4、质疑问难,发展智力。

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结课时结合教材内容提出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和一些技能训练,让学生课后观察思考探讨,既可以扩大知识视野,又发展了他们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和观察力。

5、及时反馈教学信息

教师设计一些练习、实验操作、回答问题、改错评价等活动,从中及时了解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和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以便改进教学。

二、生物学课堂教学的结课方法和功效

结课方法有多种,不论哪种方法都必须调动学生积极性,集中注意力,把学生思维吸引到结课环节上来,使他们能在最佳状态下进行学习。

1、归纳总结

新授内容结束后,教师将课堂教学内容有条理地、简明扼要地归纳出来。这样既能理清学生纷乱的思绪,构建知识网络,又能点明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使学生的学习有所侧重。此法可由教师来做,也可引导学生来做或师生共同归纳。

2、布惑置疑,再起波澜。

北宋哲学家张载指出:“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作为一名现代的教师只会“解惑”是很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会“布惑”,并以此激发学生探讨问题的兴趣,使由难变易的教学过程再起波澜。

3、首尾呼应

生物课堂教学,应使首尾衔接自然,前后呼应有序,力争达到首是首,尾是尾,不偏不倚,浑然一体的境界,从而可使授课主题得到升华,也能给学生以不小的惊奇。另外,还应处理好这堂课尾与下节课首的衔接与呼应。

4、讨论比较

将新学知识与原有知识通过分析进行讨论比较,找出它们各自的本质特点和不同点,找出它们之间内在联系和相同点,可使学生对新旧知识的理解更准确深刻,记忆更清晰牢固。

5、达标巩固

课堂结束或部分教学内容结束时,都可以适时安排学生的实践活动。这样既可使学生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得到强化和应用,又可使课堂教学效益得到及时反馈,从而获得下面或下节课教学内容乃至教学方法的调整信息。达标巩固包括实验操作、习题训练,也可以让学生讨论比较、做题组测验、解题竞赛,也可以让学生上讲台练习。

6、设置悬念

好的悬念设置能诱发学生的求知兴趣,能激发学生思维想象的浪花,能使学生产生急于知道下文的迫切心理。为此,教师要仔细分析上下两节课间的联系,在某些课之结尾,设计好富有启发性的问题,造成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7、妙设歌诀

达标巩固练习或布置作业,是生物课堂常用的“收尾”方法。久而久之,学生会厌倦。如果教师设计出富有哲理性、新颖性的歌诀、谜语,则同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收尾”练习使学生产生一种新鲜感,会即刻激发学生探求每句歌诀所蕴含的知识内容。

8、冶情励志

在某些课堂“收尾”时,引用与教学有关的名人生平事迹,赞扬名人的思想品质或推崇名人的治学精神,给学生树立起学习和模仿的样板,巧妙地寓政治思想教育于本课“收尾”教学之中。如讲“探索生物的奥秘”时,联系我国明代杰出植物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的辉煌事迹,还可简介我国现代水稻育种专家袁隆平的业迹。通过实例,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从古至今,任何一项成就的取得都必须付出辛勤劳动,从而激励他们奋发学习,报效祖国。

三、生物结课应注意的问题

结课的方法很多,根据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在结课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科学准确性。

结课要以科学为指导,向学生传授科学的知识和技能,并结合教材自然地进行思想教育,不可信口开河。

2、明确性。

结课应从教材内容出发,紧扣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采用恰当的方法,或从重难点拨,或从智力开发、思想教育予以引导,针对性强,不可面面俱到不分主次。

3、言简意赅富启发性。

结课应重点突出,切中要害,画龙点睛恰到好处,语言精炼干净利落。要给学生以启发,要“点而不透,含而不露,意味无穷”。这样才能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起思维火花,有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才能收效良好,意味隽永。

4、趣味性。

在设计结课时,应重视在“趣”字上下功夫,尽可能设计得生动活泼,有趣味,使学生乐学。切忌从头到尾简单重复。

5、恰当紧凑。

学生实践活动及内容要安排合理恰当,要求明确,作业数量恰当。结课环节的安排要紧凑,不要拖堂。

6、多样性。

结课有法,但无定法。它要求教师匠心独运,既要知常又要晓变。因此,在设计结课时,一定要考虑到教学内容的不同,知识的难易,学生的特点等各方面情况,形式要新颖,多种多样,不拘一格。结课时,各种方法可以综合利用。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的结课艺术论文 篇11

关键词:英语教学,结课方式,激发兴趣

一、引言

结课环节是指“课堂结束前的3~5分钟、教师在课堂上完成教学任务的终结阶段”,是“教师引导学生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再认识、再总结和再升华的教学行为”。它既是本节课的总结和延伸,又是后续教学的基础和准备。

对中学英语课堂教学而言,结课环节的意义非同寻常。然而,目前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普遍存在重导入、轻结课的现象。教师往往花费大量精力设计课堂的导入,以求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却很少花心思琢磨如何结课。然而,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结课环节所起的作用与课堂导入是同等重要的,甚至比后者作用更甚。因为别具匠心的导入虽能扣人心弦、引人入胜,但俗话说得好:“编箩编筐,重在收口;描龙画风,重在点睛。”“收口”之所以是重点,结课之所以能“点睛”,不仅因为能让课堂教学再现波澜,为教学活动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更因为它能使教学活动达到“课虽尽而趣未完”的效果,使学生对本节课余音绕梁、回味无穷,更对下一节课充满向往和期盼,从而有力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且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英语课程的教与学走上一个良性的发展之路。

二、案例解析

笔者通过课堂观摩和自身的教学实践,总结了多种结课方式,并分析了其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

1. 悬念式结课

学生在下课前注意力最容易分散。如何在结课环节激发学生思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巧设悬念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悬念是学生求知欲的动力源”,教师有针对性地准备一些悬念和谜团,使学生见了生疑,疑而求解,就能有效防止注意力分散,并激发好奇心和兴趣,使学生自始至终地全神贯注课堂每一分钟,提高英语课堂学习效率。

[案例1]

笔者在教学《牛津高中英语》模块八第一单元Reading部分Appreciating Literature一课时,在结课环节设置以下悬念“拧紧”学生的“发条”,保持学生英语阅读的热情,激发学生课后阅读的动机。

T:Does Joe forgive Pip?Does Pip get the girl of his dream?Will Pip ever find out who gave him the money?Why did the man give Pip money?

S1:As Joe is a very kind man,he will forgive Pip.

S2:I don’believe Pip will win the love of Estella.Well-educated and rich,what Estella needs is not a vain husband.What she admires is a real gentleman.

S3:In my opinion,Pip’s former rich neighbor gave him the money.

S4:I think Pip’s uncle gave him the money.His uncle had been diagnosed with cancer.Since he had no children,he wanted to give Pip all his money before he died.

T:Really?Very interesting opinions.Boys and girls,if you want to find out about all the answers,you can borrow the novel Great Expectations from the school library.Read it and you will discover the truth.

[评析]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案例1中的结课方式拨动了学生的思维之弦,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了学生探索课文内容和文学作品的兴趣,把英语的结课环节变得引人入胜而有实效。

2. 讨论式结课

在下课前的几分钟,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讨论的形式再现本节课的重难点,让学生获得对所学内容系统、完整的印象。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并使课堂圆满地收尾,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积极地参与教学。此方法呈现于结课环节,使结课模式不再单一,课堂气氛不再沉闷。

[案例2]

《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五第二单元的Reading部分The E-conomy or The Environment—Must We Choose?是一场电视辩论的文字稿,探讨了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之间的关系。某教师在梳理完课文内容后,让学生讨论。

T:Some people say they don’t mind a little bit of pollution,as long as it means people have jobs.Personally,I agree.What do you think?Work in groups and discuss with your partners and then present your opinion.

S1:I also agree.If people want a job,they have to get used to more factories being opened and more pollution as a result.

S2:I don’t think it has to be a choice.We should be able to have a clean environment and lots of jobs at the same time.

S3:I agree with S2.If companies and factories are careful,they can provide jobs and at the same time invest in pollution control devices to reduce pollution.Don’t you think that’s the best way to solve this problem?......

[评析]案例2中,由于讨论这种形式没有对错之分,因而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进来。其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在思辨中得到了提高,对辩论主题的理解也加深。课堂讨论这样的自由发言方式能使学生活泼、互动地学习,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我,在思考辨析中探求新知,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学习的氛围宽松和谐,学生的主体意识被唤醒,因而学习的兴趣也被有效地激发出来。

3. 补充式结课

利用下课前的5~10分钟,创造性地补充与教材内容密切相关的广播、影视、录音、录像等课程资源,既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为结课环节带来生机与活力。

补充式结课能使学生状态兴奋,课堂再掀波澜和高潮。

[案例3]

《牛津高中英语》模块六第三单元Reading部分Cultural Differences讲述了几个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习俗差异,旨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但课文的呈现方式略显单调枯燥,不足以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也不能激发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笔者从网上下载了Outsourced这部反映文化差异、幽默诙谐又搞笑的英文电影,编辑了约10分钟长的视频,利用下课结束前的时间播给学生观看。学生在形象生动的画面、幽默风趣的故事情节,以及笑得前翻后仰的乐学环境中,不知不觉地就吸收了跨文化交际知识。

[评析]录像、电影等课程资源,是文字、图画、声音、影像的有机结合。把英文电影作为补充式结课的一种,充分利用了学生的视觉和听觉认知,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真实的场景,使课堂变得有声有色,充满生机和乐趣。通过这种结课方式,教师把学习变成了学生喜爱进行的快乐的事情,于是就自然而然地激发了学生对英语这门语言和课程的兴趣及热爱。同时电影所蕴含的社会文化内涵也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4. 衔接式结课

在一堂课即将结束之际,提出与本堂课和后续内容均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课堂,这无疑对训练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很有价值的;这样的结课同时也为后续的教学打下了基础,做好了铺垫。学生将在深入分析、探究,直至最终解决问题并获得成功的喜悦中,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从知识上和情感上为下一步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案例4]

《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一第二单元的Reading部分Home Alone讲述了一美国家庭的矛盾。笔者利用课文素材,在课堂结尾提出如下问题:

T:What caused the problem in Daniel’s home?

S1:I believe the parents are to blame.Because they scolded Daniel without understanding what happened.

S2:Neither did they give Daniel a chance to explain.

S3:I think Daniel caused the“fight”.He should have controlled himself instead of getting angry with his parents.Besides,as a teenager,he should learn to defend himself.

T:Different people have different opinions.Write down your analysis of the problem after class and offer your solutions.

[评析]案例3中,笔者巧妙利用课文内容,在结课环节启发学生分析这场家庭“战争”的原因,并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学生在课后将笔者布置的作业转化为内在的写作需求,不仅为课后Part E和Part F的Discussion,以及Task部分的Write a Letter of Advice做了良好的铺垫,更使结课环节与后续的学习内容有机联系在一起,使结课环节成为下一节课的有效伏笔和导入。

教师的有效提问和引导使学生对任务产生兴趣,激发潜在的学习欲望,使学生的思维在结课环节仍然处于活跃的状态。同时,内化的写作需求也培养了学生课后积极思维的习惯,保持了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连贯性。

5. 赏析式结课

赏析式的结课能使英语课堂教学的生命力持久绽放。

[案例5]

在讲英语修辞手法时,笔者节选了历史上最著名的演讲、美国第35任总统约翰肯尼迪的就职演说来结课:

We observe today not a victory of party but a celebration of freedom,symbolizing an end as well as a beginning,signifying renewal as well as change.

......

Let us never negotiate out of fear,but let us never fear to negotiate.

My fellow citizens of the world,ask not what America will do for you,but what together we can do for the freedom of man.

先让学生试读、小组合作找出文中的修辞手法。学生很快便找出演讲中大量运用了隐喻、倒装、对比、排比等修辞。再让学生诵读两遍,学生读完后不禁发出了阵阵感叹。是啊,语言的精炼优美、佳句的迭出不穷,不仅使语法讲解变得形象生动,更掀起了学生内心的波澜,引发了他们对美文的强烈欣赏和赞叹。

[评析]短小精悍的英语美文(如散文、诗歌、演讲等),笔法灵活,情文并茂,欣赏价值极高。其极强的语言感染力和艺术魅力能拨动学生的心灵之弦,激起学生内心对美的渴望,使学生从此愿意亲近课本、亲近英语。

6. 启发式结课

课程标准要求英语教师将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渗透到教学中,而启发式结课是情感教育一个极好的方式和机会。教师通过启发学生对照、反思教材中的名人故事等,可以帮助学生将学习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有了稳定的学习动机,学生便能在内部驱动力的影响下,形成自觉主动的学习观。英语课堂教学的凝聚力和魅力也因此而增强。

[案例6]

《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二第三单元的主题是Amazing people,讲述在各行各业取得杰出成就的人士,探讨他们具备的共同品质。笔者在单元收尾之际,引入19世纪英国女诗人Christiana Georgina Rossetti的短诗I’ll try,以升华本单元主题。

I’ll try

The little boy who says“I’ll try”Will climb to the hill-top.

The little boy who says“I can’t”.Will at the bottom stop.

“I’ll try”does great things every day.“I can’t”gets nothing done.

Be sure then that you say“I’ll try”And let“I can’t”alone.

先让学生齐读、思考,然后师生一起总结:“With no ambi-

tion one will achieve nothing.Only when you dare to think and ac can you accomplish your goals。”这样的结课引发了深思,点燃

了梦想;这样的结课出于课本,却高于课本,它升华了对单元主题的理解,激励了学生要像这些伟人学习,要志存高远、勇闯勇试、努力拼搏,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评析]启发式结课不仅能给课堂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更能传达教育要表达的正能量;朗读、解析和总结的过程充满情感的交流与碰撞,使学生获得领悟→同感→共鸣等递进式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获。

三、反思和思考

结课方式因具体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具体情况、课堂的动态生成而灵活多变。但无论使用何种结课方式,教师都应以增进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理解、调动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为出发点。

能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结课应把握以下三点原则:

1. 针对性原则

(1)针对课型,提高课堂效率。

结课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不同的课型和课堂的动态生成应采用不同的节课方式。

案例5中,教师节选著名演说辞,使学生从单一的语法讲解和练习中释放出来,通过赏析具有震撼力的美文,把语法课上得形象化、具体化、艺术化,使学生真正享受学英语的乐趣。

(2)针对学生,扩大参与面。

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言能力存在差异,教师在设计结课环节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尽量面向全体学生,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案例2中,教师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要经济还是要环境”。教师让基础较好的学生先发言,为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展示如何运用学过的词组句型自信清晰地表达观点,起示范带头的作用;而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则能通过聆听、模仿,并在小组其他成员的适度帮助下,较为流利地表达出自己的见解。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集思广益,共同分担,互相启发,互相借鉴,取长补短,真正实现了全员参与。

2. 选择性原则

(1)选择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应从多种渠道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材料,如:异国的风土人情、文化习俗、英语短剧、英文诗歌、英语小说、英语幽默笑话、名人故事等,并将它们引入结课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案例3中,教师以观看视频作为结课方式。图片、音频、视频本身就是有效的教学资源,适度使用能使教学锦上添花,使结课变得美妙而生动。

(2)选择时机,巧妙结课。

中学课堂教学时间规定为45分钟,教师应把结课时间安排得恰到好处,做到避免太早或太晚。结课往往安排在下课前的3~5分钟(当然,偶尔根据需要,得安排5~10分钟的时间进行拓展性结课)。教师应在合理安排课堂每个步骤的基础上把握好结课的时机,并通过形式多样的结课方式在课的尾声将气氛再次推向高潮。

3. 启发性原则

(1)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突破思维定式。

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抓住合适的时机和营造良好的氛围,从多个角度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创新性,使其展开思维空间,扩大思维领域,这也是激活学生学习兴奋点的有效途径。

案例1中,笔者在课堂结尾让学生展开想象,猜测Pip会不会赢得女孩的芳心、谁给了Pip那笔钱等,学生的思维得以拓展,想要阅读英文原著以弄清真相的渴望已被点燃。

(2)启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其乐于学习。

情感教育在结课环节的巧妙融入可以提升课堂的层次,唤醒学生潜在的学习动力,使得学生想学、爱学、乐学。

案例6中,笔者让学生总结I’ll try这首小诗要表达的主题,引发学生思考“成功人士应具备哪些品质?”及“敢于拼搏奋进对成功有何重要意义?”使得英语学习与情感态度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启发学生进行情感的体验和反思,使其形成稳定的学习动机和目的,从而能够满怀热情和兴趣地在英语学习的乐园里畅游。

四、结语

一堂课好比一乐曲,结课犹如曲终时留下的袅袅不尽的余音。好的结课,可以实现课堂教学的完美与和谐,更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力。教师应不断创新和反思结课的方式和艺术,使英语学习变得更加有趣、有效且富有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中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赵立龙.教师话语案例分析及改进思考[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9(6):22-28.

[3]李华青.点化与润泽.高中英语评课的审美实践[J].英语教师,2011(1):33-36.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结课 篇12

【关键词】小学语文;结课;目的作用;基本要求

课堂教学中,从导入到新课,再到小结、作业等,各个环节在课堂教学中都至关重要,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小学语文课堂结课就是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最后的收尾环节,包括如下内容:一是课堂教学内容的总结,二是教学组织活动的总结,三是教学审美的总结延伸。

一、结课的主要目的和作用

结课作为小学语文课堂中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对于整堂课的教学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结课作为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必要环节,承担了复习巩固知识的教学作用。结课时,通过对知识系统的整理,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在强化理解的基础上促使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的加强,发展了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在帮助学生建立较为完善的认知结构上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结课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求知。教师运用设疑等类型的结课方式,容易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主动投身到课外自主探索的学习过程中去。教师在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有效地给学生提供了课外学习的动力,让学生在充分地满足自身求知欲的过程中不断增加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自学的能力,同时也为今后的课程学习打下了知识基础。

(3)结课能够增强教学审美,提升艺术品味。小学语文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语文的教学注重通过日积月累和潜移默化来达到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和对审美情操训练,因此,语文课的结课更加注重对美的要求,也更能通过教学审美来提升整堂课的艺术品位,促使学生审美情操的发展。

由此可见,结课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纵观现实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师比较重视导课的教学环节,想方设法地让导课的形式多样,将知识和审美有机结合,但是一旦到了结课,往往就被教师随意带过甚至是忽略为之。具体表现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没有结课,缺少环节。有的教师认为,教学内容完成,一堂课就大功告成,在教学设计中并无结课环节,因此就无法做到善始善终。

二是没有准备,笼统肤浅。因为备课时候没有准备,到了课堂结课时候胸无成竹,或抓不住重点击不中要害,或以不实在的花絮“代替”重点,或把前面的教学内容机械重复,或随心所欲,笼统带过。这样的结课虽然有却似无,平淡肤浅,缺乏深度。

二、结课的基本要求

为了避免以上的问题,充分发挥结课的功能,结课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基本要求:

1.精心设计,细心准备

这里的设计准备不仅仅是行动上的,更体现在教师的心理上。教师要从思想上重视起来,充分认识到结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样才能以最佳的状态付之于行动。在备课时要把结课这一环节设计好,確定采用怎样的结课方式,是教师结课还是学生总结,又或者是师生共同完成。要明确结课的重点放在什么地方,是突出文章主旨的领悟,还是加强内容的理解,是强调文章写作特点应用,还是激发学生语言学习的兴趣。教师应根据文本的特点和本堂教学内容来进行安排,每次结课的侧重点只能放在一个方面。此外要安排好结课的时间。

2.抓准要点,凸显目标

结课和课堂教学的其他环节一样,其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更好地落实好教学目标。因此无论采取怎样的方式,都要紧紧抓牢教学要点,凸显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结课时根据授课教师对文本的理解,在了解所在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后,运用各种方式进行结课,抓住班级学生的特点将教学重难点进行知识的巩固和迁移。结课的时间有限,要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好的发挥其作用,就必须做到有效结课。抓住教学的重难点就显得特别重要了,脱离教学目标的结课设计,形式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

3.形式新颖,讲究艺术

根据小学生课堂注意力的调查与分析,在课堂的结课阶段往往是小学生注意力最容易分散的阶段,千篇一律的结课方式只会让学生觉得厌倦,因此为了能够抓住学生注意力,努力创设新颖多样的结课方式是很有意义的。艺术的结课方式要求教师根据作者的写作目的、编者的选编意图、课文的文体、教学的情况、学生的实际等各种因素的不同,采取不同的结课方式,也积极鼓励灵活机动,在胸有成竹的情况下结合课堂教学实际进行创新的结课,万不可拘泥与一种方法,好的结课是教师尽可能有意识地进行艺术加工,到达彰显事半功倍的效果的结课。

4.控制时间,适度适量

结课讲究水到渠成、自然而至,不可刻板强加,更不能画蛇添足。要发挥结课的重要作用,就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好时间,切不可有下课铃不响,就不结课的想法。另外,结课也要掌握好时间。作为一个总结梳理知识的过程,结课主要作用在于理清学生的思路,因此时间不宜过长,要遵循适度原则,其浓缩的才是精华,过于繁杂只会让学生思路混乱,适得其反。

参考文献:

[1]官鹏程.浅谈课堂教学的结课艺术[J].小学语文教学,2000年05期

上一篇:节水的作文600字下一篇:老年门球比赛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