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教学设计

2024-06-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教学设计(共8篇)

《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教学设计 篇1

关键词:阅读教学,创造思维,训练

一、当前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

陆机在《文赋》中说:“观古今于须臾, 抚四海于一瞬”、“笼天地于形内, 挫万物于笔端。”刘勰在他的《文心雕龙》中则说:“训之思也, 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 思接千载;悄焉动容, 视通万里;吟阅读咏之间, 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 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这都说明了想象与创造在阅读教学和写作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当前阅读教学困扰语文教师的问题有两个:一是作品分析模式, 每一篇课文都要围绕主题思想、人物性格、写作特点, 从头至尾分析一遍, 这种多年形成的固有模式, 积习甚深;久而久之, 学生也按这个套路去学语文, 教师讲得十分吃力, 学生学得索然无味, 大量宝贵的教学时间被无端地耗费掉, 学生对文章的感知、体验、感悟乃至与作者、与主人公等对话等被忽视了;二是学生没有真正认识和掌握好学习语文的规律和特点, 过于追求语文学科知识体系的完备, 错误地认为系统地掌握语文知识就能形成语文能力。这在很大程度上违背了培养人的全面发展的方针, 尤其是忽视了学生创造思维的开发, 应当引起中学语文教学的高度重视。

二、如何解决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 阅读教学中为学生营造创新思维培养的氛围与条件

1.以人为本, 张扬学生个性。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 而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 就必须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要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 就必须给学生自主活动、自由创造的条件, 就如美国的心理学家马斯洛等人认为的那样:“只有在真诚、理解的师生关系中, 学生才敢于、勇于发表见解, 自由想象和创造, 从而热情的汲取知识, 发展能力, 形成人格。”而且, 语文教材是情感和思想的载体, 所以语文课又很注重感性和理性的训练, 要求学生情感的真正参与, 要求学生真切地以我口讲我心, 而这首先就需要一个轻松、民主、和谐、诚信的课堂范围。

2.整合课程资源, 构建开放课堂。

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 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提供贴近生活、灵活多样、为学生所关注的材料, 让他们有更广阔的空间发展自己的才能。

传统语文教育混淆了语文课程内容、教材内容与教学内容三者的界限。这种理解把课程与教材、教案完全等同, 认为执行教案内容、完成教材内容就是语文教育的全部。其实, 书本之外的语文课程资源十分广泛, 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这一切与语文教材合起来构成了完整的语文课程体系。基于这样的课程观, 我们就不会把读解文本教材当作课程的唯一任务, 教学的唯一对象;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 有关文本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情感、态度等才是课程的内容, 而阅读文本只是学习以上方面内容的途径之一。为此, 要具备一种开放的理念, 打破原来的照本宣科, 提倡“用教科书教”, 而不是“教教科书”, 这是教学中的基本任务。

3.转换师生角色, 培养自主创新精神。

转换师生角色是培养学生自主精神、创新能力的重要突破口。目前的阅读教学是:串讲串听, 串问串答;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课堂教学的双方发生严重错位。这种现状必须改变。一方面教师要成为学生课堂学习的平等参与者, 把提出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 使他们有足够的机会去发现、去研究、去创造。另一方面, 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之路上“把机会留给学生, 把苦难留给自己”的陪伴者。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只是课文的解说员, 而要把任何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发展的机会都留给学生, 将学生无法解决的“苦难”留给自己。

教学中, 教师要十分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鼓励学生敢于对教材及教师的讲解提出异议, 大胆发表独立见解, 积极寻求其它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等。如通常我们进行小说分析, 都会着眼于人物性格, 这固然没错, 人物性格是我们理解人物、把握小说主题的重要方面, 但仅仅停留在人物性格、尤其是思想性格分析上, 似乎就显得简单了些, 也概念化了一些。深入一步, 走进人物心灵, 探寻人物的心灵历程, 得到的可能是比人物性格分析更鲜活也更宝贵的东西。因为, 文学就是人学, 人的心灵是最为复杂的。走进人物心灵, 才可能对人物性格有更准确的把握, 对小说主旨有更深切的体悟, 对作品有更深刻的理解。再如要重视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的独特体验, 对于同一段内容, 不同生活经历、不同个性特征的学生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 要“蹲下身来”充分尊重他们的见解与观点, 切不可强求统一。

一位老师指导学生朗读《夜宿山寺》, 一个学生把“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这句读得非常响亮高昂;另一个学生却读得低沉轻缓。当问及他们为什么这样读时, 他们都各执一词, 据理力争。前者说, 登上这样高的楼, 诗人心里一定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自然会高声地吟诵诗句。后者说, 连高声说话都担心惊动了住在天上的仙人, 所以读的时候必须把声音压低, 这样才能把诗里的感情表达出来。这两种截然相反的理解, 一种从自身感受出发, 另一种则从诗的感情而言;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 但讲得都有道理, 这位教师都充分地给予肯定, 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

4.引导畅抒己见, 构建和谐课堂。

课堂不是教师展露才华的地方, 学生也不是坐“冷板凳”的看客。课堂不是平展着展开的, 不是教师讲几分钟学生学练几分钟的技术操作;而是教师与学生的对话, 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文本与生活的对话, 课堂是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交叉地、立体地向前推进的。课堂上, 如果我们不能关注互动中生成的资源, 如果我们仅仅满足于学生能回答出问题, 如果我们不能切实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独立思考, 课堂教学将永远波澜不惊。只有做到以上几点, 才会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这是一位真心为他真心着想的引路的教师, 是学习之路上不可或缺的陪伴者。否则, 就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 切断了学生自主探索的道路, 人为地拉开了学生和语文阅读课的距离。

在阅读教学中, 应尊重学生思维活跃、思想创新的权利, 让他们的心灵在语文课堂上飞翔。与其煞费苦心地“引导”学生找这个“关键词”, 寻那个“关键句”, 不如让学生各抒己见;宁肯让阅读课成为学生精神交流的论坛, 也不要让它成为教师传授阅读心得的讲座。尽管在课堂教学中, 受教学等因素的影响, 不可能使语文课成为纯文学课, 但可把阅读还原为生活的过程, 把阅读课堂还原为生活需要, 把阅读活动还原为生命活动, 为学生发展“打精神的底子”;通过引入生活事件, 设计丰富多样的阅读活动, 营造逼真的阅读环境, 使学生在特定的阅读情境、角色、任务中展开阅读, 变狭小的课堂为广阔的交际场所, 使阅读不再是孤立绝缘的操作, 变成活生生反复经历体验的过程, 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 提升其素养。

(二) 阅读教学中学生创造思维培养的训练与技巧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要求阅读教学从着重对课文内容的分解性讲析转化到对阅读材料的整体感受上来。学生通过熟读以至背诵课文, 积累语言材料, 培养语感, 使优美的语言和文章本身的逻辑思维规律“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和思维, 从而提高自身的语言素质、语言能力、思维经验和审美情趣;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克服学习中的各种疑难问题的自主精神。

1.孕育高潮, 激励创新, 突破一点带动全文。

阅读课堂最易引起高潮, 或在动情处, 或在人物形象评价处, 或在情理交融处, 这些点蕴藏着无限的解读契机, 也能够使学生见仁见智。高明的教师能敏锐地发现并安排高潮, 尤其是对那些极具高潮之处, 教师在设计时可以做大文章,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这些凝聚点上激发学生思考, 消除学生的思维障碍, 成功实现师生思路的对接。

突破一点即要抓住要害的地方带动全文。譬如教《祝福》, 有的老师就从对祥林嫂称呼的三个相似的句子中来突破:第一句, “大家都叫她祥林嫂”;第二句, “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 第三句, “镇上的人们也仍然叫她祥林嫂”, 通过这三句对称呼的不同描写, 带动全文, 揭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女人的悲剧命运。这最能引起学生深思, 让学生充分展示创造思维和创造才能。

2.突破僵化的思维模式, 进行求异训练。

求异思维训练法。任何事物总有其两面性, 我们往往只重视其中一面, 忽视了另一面。如果我们突破僵化的思维模式, 从另一个角度、另一个方位、另一个侧面来考虑事物, 致力于达到一种新的境界, 往往能独辟蹊径、发现新结果, 从而进入求异思维。

同样, 突破僵化的思维模式, 还可以进行发散思维训练, 鉴赏苏轼的《题西林壁》可用此法。它是对事物各个侧面、不同层次的形象阐释。这种训练法能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使学生能够敏感地发现同一对象随着立足点不同鉴赏方法也随之不同。

3.展开想象的现代技巧。

想象是作者对自己心中已有的记忆表象进行整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活动过程。它是阅读教学中也是写作中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思维活动, “再造”就是想象的技巧之一。“再造”是根据一定的语言文字、图画、图样、符号等对事物的已有描绘, 这些描绘也许未直接感知过, 只是在头脑中想象为这种事物, 并把它描绘下来, 便成了从未见过的事物的形象。这样的想象要靠推测, 即根据已知想象未知, 要着眼于可能发生的事情。

教学中,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象或别出心裁的念头, 让学生知道他们的观念是有价值的, 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还要善于引导, 抓住阅读材料中最能“借题发挥”、“见仁见智”的地方做足文章。比如教学小说《孔乙己》, 可以让学生续写结尾;教学《祝福》, 鲁四老爷听说祥林嫂被婆家抢走以后愤愤地说:“可恶!然而……”“然而”什么呢?作者没有说, 可安排学生揣测, 同时可以让学生想象祥林嫂死去的情景;教《药》时可让学生改写夏瑜的故事, 把暗线写成明线, 而作者又未到过现场, 这主要靠推测来进行再造想象。

加强思维训练的想象技巧还有扩展、补充、接续、夸张、对比等。

4.创新思维的意境再现。

“意境再现”是一种常用的创造性鉴赏诗歌的方法。它“通过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在原作的基础之上进行再创造;或者借古人‘东风’, 来催开自己园中之花。这是一种在前人基础之上的创新, 是种‘站在巨人肩上’的创造, 是一种富有创意的‘取巧’, 体现出的正是一种可贵的创新的思维品质”。[1]

余秋雨就惯常使用“意境再现”法, 如《阳关三叠》中他这样写道:王维实在是温厚到了极点。对于这么一个阳关, 他的笔底仍然不露凌厉惊骇之色, 而只是缠绵淡雅地写道:“劝君更进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他瞟了一眼渭城客舍窗外青青的柳色, 看了看友人已打点好的行囊, 微笑着举起了酒壶。再来一杯吧, 阳关之外, 就找不到可以这样对饮畅谈的老朋友了。这杯酒, 友人一定是毫不推却, 一饮而尽的。

“这里, 余先生依据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一诗的意境, 通过大胆的想象和联想, 再现了豪迈放达的唐人风范和原作的诗情画意, 像影视中的特写镜头一样, 把豪放的饮酒场面一下子推到读者面前, 使读者如身临其境, 耳目为之一新, 也使文章显得意境高远, 耐人品读, 让人陶醉于其文化文学意蕴之中。”[2]

5.变阅读的过程为文本再创作过程。

语文教育名家刘建松老师开设的《流泪的滕王阁》公开课, 从“流泪的滕王阁”出发, 以它的流泪讲述了王勃的不幸:怀才不遇、仕途坎坷、英年早逝, 最后把悲剧归源于王勃对生命的态度与选择上, 从而得出一种与我们一般观念不同的人生哲理:选择的, 放弃不合适的, 学会选择是一种生命的成熟, 并用文中作者的话“所有的风景都会拒绝一部分人, 偏爱一部分人;所有人, 生来属于不同的风景”来佐证。刘老师在课文的结尾, 联系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明星, 牛群与施瓦亲格的鲜明对比, 使这篇文章多了一份生活的气息, 也让学生在喜闻乐见之时与时代和社会更贴近了一点, 这引起了听课教师的强烈共鸣。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同一文本, 不同的老师给予学生的也总是不同的人生体悟。如果老师给学生带来的是充满思维冲击的震撼与教学方式的突变, 把学生的视野无限地拓展, 从而把他们从文学的范畴抵达生活的层面, 这必是个大胆创新的教学实践问题:在原有的基础上提升一个高度而又不落窠臼。”“我们的语文教学除了带给学生文化知识和审美感受外, 还应该给学生指向一种如何选择人生道路的方法。教育应该是使人幸福的事业。这种幸福是使他们懂得接近生活, 辨别生活, 评价生活, 驾驭生活。生活是棵长满可能的树, 文学又何尝不是, 谁又说得清, 对学生的将来有价值的是文学知识, 还是生活体悟?”[3]

6.读写结合, 培养学生创造力。

“语文教育人文性、实践性很强, 对学生语文素质的形成与发展起着多重功能的作用。”[4]《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学生读写结合, 重视积累、感悟, 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 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读写口语交际活动中, 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感受、体味、揣摩、把握, 培养良好的语感, 提高阅读与表达的能力。如阅读《宇宙里有些什么?》一文后, 再以《记我的一次宇宙航行———太空遐想》为题, 让学生进行大胆的创造想象, 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所以, 必要的语文知识须掌握, 但要强主干、删繁枝、去烦琐、除重复。学习的内容应眉清目新;如果藤攀枝蔓, 胡子拉碴一大片, 学生就会被缠绕其中, 难以脱身, 学习的主动权也就不知不觉地受到抑制。

参考文献

[1]何贤寿.语文学习.具体厚质的语言怎么表述, 2005, 02.

[2]高天友.创新作文.一种富有文化底蕴和文学色彩的写作方法, 2004, 07.08.

[3]从文学走向生活——评刘建松老师的公开课《流泪的滕王阁》.新浪“文苑采撷”博客论文, 2007, 03.

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网友来稿) 篇2

王志海

教学目的:

1、理解“诗歌欣赏活动是一种再创造”的理论意义和作者所阐发的诗歌欣赏的方法;2、学习作者以“诗歌特点”“欣赏诀窍”为两个相关系统,研究、阐释诗歌欣赏问题的方法。

重点难点:

目的之2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步骤和安排

一、阅读课文,领略内容

1、简介:本文是一篇关于诗歌欣赏的通信。诗歌欣赏活动是由诗歌特点决定的。作者根据诗歌的特点给我们谈了诗歌欣赏的要求及方法,并且举了许多例子详加阐释。

2、根据练习第一题的要求,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二、精读理解课文阐述的`观点

1、“诗歌欣赏是一种再创造,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想象活动”怎样理解?用哪些例子阐明的?

明确:诗人通过想象创造出了诗的形象,读者就要通过想象正确地把握住诗人的艺术构思,并且丰富地再现诗人创造的形象。课文举了《我爱这土地》、《长干曲》、《沙扬娜拉一首》三个例子阐述的。

2、“诗歌欣赏要善于寻找并判断诗背后所孕含的情思和韵味”是怎么回事?如何寻找判断?举了哪些例子说明?

概括:诗歌的特点在抒情。一般来说,优秀的诗篇总是避开了直说,诗人只是含蓄地点拨,给你以天女散花般的想象的自由;语言又极精练,以少量字词包孕着丰富的含义。诗需要咀嚼再三,寻求真味。方法是四个字:“泡”、找、进、“猜”,说明例子分别是《老马》、《祖国啊,祖国》、《枫桥夜泊》、“问君能有几多愁”、《口供》。

3、“诗歌欣赏时,要对不连贯的诗句进行‘加工’填补,以利于‘综合性思考’”为什么?好处在哪?例说是什么?

明确:诗歌的语言就是不连贯,跳跃性大,这也是诗歌的特点之一。诗中跳跃的奥妙被我们理解关连起来时,我们因创造性的艺术欣赏所获得的愉悦是难以形容的。例说有《启明星》、《夜雨寄北》。

板书设计:

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诗歌欣赏

观点方式诗歌特点诗歌欣赏例子

读者把握构思〈我爱这土地〉

&nbs

关于天地和人的创造 篇3

天地和人的创造

奥丁、威利和维三位神的祖先在杀掉了庞大的巨人伊米尔以后,开始计划创造一个舒适而美丽的世界。

三位最早的神祗在一片阴暗冰冷的世界上苦苦地思考着怎样创造世界,不断寻找着可供创造的材料。但是,他们的面前除了冰雪就是溪水,力大无穷的众神为此煞费脑筋。终于有一天,奥丁对着眼前正在腐烂的伊米尔的庞大尸体失声喊叫起来:

“用伊米尔的尸体做新世界的材料!”

其他两位神祗也有茅塞顿开之感,纷纷称赞奥丁的好主意。于是,众神一起动手,把伊米尔的巨大身躯肢解开来。他们把伊米尔的肉体放在了金恩加鸿沟的正中间,把填满了鸿沟的肉体作为大地。众神又用他的血造成海洋和湖泊,用他的骨骼造成丘陵和山脉,牙齿和零碎的腭骨造成岩崖和卵石,头发和胡子造成树木和青草。

在大地造成以后,众神又把伊米尔的脑壳抛在上面,形成了天空,又把他的脑浆抛散到天空上面,形成云彩。为了不让天空从上方掉下来,众神派了四个侏儒分别到东南西北四个角落,用他们的肩膀支撑住天空的四角。这四个扛着天空的侏儒,他们的名字就分别为东、南、西和北。

在创造了大地和天空以后,奥丁、威利和维又从南方的火焰国中采来了许多火星,把它们随意抛散到天空上。这些火星就停留在天空上,成为满天的繁星,照亮了整个世界。

早在众神还没有想到要用伊米尔的尸体创造世界的时候,从伊米尔腐烂的肉体中生出了许多蛆虫。这些蛆虫攫取巨人之祖身上的精华,竟都是一些富有灵性的生物。在奥丁等神的裁决下,他们都有了类似人类的形体和智慧。从尸体受光一面生长出来的蛆虫变成了精灵或者叫光明精灵,从尸体背光一面生出来的则变成了黑暗精灵,人们一般把他们叫做侏儒。支撑天空的东南西北四个侏儒就是从伊米尔的尸体中生发出来的。

精灵们通体发亮,光明耀眼,长得非常美丽。他们通常性情温良,开朗热情,能和树木花草、游鱼飞鸟彼此沟通,因此众神就把他们作为神的朋友。他们也经常帮助众神管理世界,特别是日月星辰等一类事务。

语文教学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创造性 篇4

语文教学要达到最佳效果,不能靠死板的教学资源,也不能靠名家的教学经验,靠的是教学的艺术性,而语文教学艺术的生命力在于教师的创造性。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深深体会到了这一点,浅谈如下。

首先,这是由于新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坚定的。新课改促进基础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对我们广大教师提出过高的要求,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我们广大教师之间更加紧密的合作,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学会开发利用课程资源,而且还要更加广泛的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面临这些挑战,我们教师怎么办,才能适应新的时代的需要呢?唯有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才能使我们的语文教学真正发掘新课程的潜力资源,才能最大限度的追求语文的艺术性,才能更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其次,这是由语文教学本身的艺术性决定的。我们知道,任何艺术都是依赖于创造主体的生命激情,人格魅力并使用技巧来表现的,语文教学也具有艺术性,所以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除了追求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科学化以外,我们还要追求教学的个性化,要用动态的语言激活课程中的静态资源,让活化了的作者的生命力气息进入学生的心灵深处,让飞扬着作者的灵性在教师艺术地引导下活灵活现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真切地感觉作者的脉搏的跳动。这样就使的我们的教学真正在训练学生品味语言,运用语言,发展个性,培养人格,这就是我们语文教学的艺术性才能达到的教学效果。

那么,我们教师怎么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最大限度追求教学的艺术性呢?

我认为:教学艺术性体现在驾驭整个课堂的教学进程中,将教师,教材,学生的智慧和创造意识生动地组织在一起。

第一,精心打造课堂结构的艺术性,使课堂教学程序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并与学生的心理和认知规律和谐共振,最大限度地发挥艺术的感染力。我们的教学可以创造性地进行设计和演示。开讲激趣。如同电影的开篇,一开始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诱发学生与课文相应的感情,激起学生的兴趣,或渲染气氛,或直观道具,或风光导游,或描绘精彩场面,或让学生自述体验等。让学生获得与课本情绪相似的感知,进入情景。这是一节课的开端。随后,我们教师围绕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精心选择能突破阅读能力的几个关键问题让学生反复感知课文,理清作者的思路,整体把握主旨,品味语言,弄清写作技巧。教师要用自己的学识,智慧,人格魅力参与其中,或用微笑表示肯定,或以简洁的语言点拨启发,或用热情的表扬及时鼓励,或用委婉的疑问促进深入思考。这时充分展现教师个性和创造力的时候。这是一堂课的发展。此时,教师应该抓住“动情点”进行尽情的渲染或是艺术的再加工,让课堂进入高潮。随后,教师不能让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停滞不前,而要进一步向课外延伸,纵深拓展课堂的艺术效果,让学生有回味无穷的感受。

第二,语文教学的艺术性还体现在教师具有创造性的个性化课堂语言。我们知道,课堂上声音传播信息的数量和速度是任何一种教学工具无法比拟的,所以我们要高度重视教师课堂语言的艺术性,以提高学生感受文本的能力,增强学生用运语言的操作能力和灵活性,达到词能达意的功效。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上追求语言的意美,形美,音美。同时,我们还要注重教学的态势语言,因为它是我们教师的思想观点,知识储备,教学技巧,个人修养,心理素质综合表现,给学生是一种形象直观的感受,对教学效果具有决定作用。教师的创造力充分展现可以最大限度发挥教学的艺术性。

第三,语文教学的艺术性还体现在教师的独具匠心的板书上。我们常说,文章有“文眼”,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既然是个过程,是一种艺术,也有“课眼”之说,他要用最简明扼要的形态提炼出最大的教学容量和复杂的教学思维流程,这是教师运用创造力以简驭繁的用武之地:或以凝练的字词概括内容,或以图析文,或多媒体形象再现精髓,总之,新鲜活泼的板书设计会给学生视觉带来审美愉快的,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创造灵活的课堂教学艺术 篇5

据此, 强调从学生朗读、答问、质疑中获取反馈信息, 因势利导, 适时点拨, 尤为重要。

如学习《饲养员赵大叔》一文, 学生阅读课文后能指出“赵大叔喂牲口真有意思”是文中的总起句, 教师就可因势利导, 加以点拨, 指导学生理解“真有意思”是指“特别有趣”。在分析其喂牲口的情况时, 始终抓住“赵大叔喂牲口特别有趣”, 进而引导学生理解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思想, 这比只为完成教案定出的教学任务而“以朗读铺路, 提问点缀, 不管懂与不懂, 照样完成教案任务”的实际收效不是会好得多吗?

三、从学生的书面练习中获取反馈信息, 及时攻缺补弱

教师经过一个教学环节或整节课的辛勤劳动, 想知道学生掌握有多少, 缺弱在哪里。学生的书面练习是一个重要的反馈信息, 我们应该学会获取和正确利用这一反馈信息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我们所说的书面练习, 当然包括课外的, 但我这里特别强调堂上的。现在, 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书面练习 (如:抄写、组词、造句、特别是作文) 都安排到课外去了 (尤其是高年级) , 这不但加重了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 就从及时获取课堂反馈信息角度来看, 也是不科学的。所以, 我们既应从语文课堂教学提倡“精讲多练”的角度去加大堂上书面“练”的分量, 也需要为从学生的书面练习中获取反馈信息的角度去增加课堂“练习”的机会。而当学生进行书面练习时, 教师进行巡视引导是十分重要的。就目前的情况来看, 许多教师尽管也注意经常布置一定的课堂练习, 但他们所要得到的反馈信息还往往要等到一两天后的批改作业时。因反馈信息来得迟, 攻缺补弱就不能及时, 教师的课堂教学自然会被动多了。我们不是经常可以从学生作业中看到“重做”的批语吗?但老师可曾想到“重做”二字不但反映学生做了“无用功”, 而且也说明教师本身也付出了不少无效劳动呢!

反之, 如若教师在学生进行书面练习时, 能做到经常巡视, 认真了解情况, 善于发现问题, 借以反省自己的课堂教学, 并及时攻缺补弱;对个别差生加强引导;对带有共通性的存在问题集中加以评点, 那么, 学生抄写中的错字、造句中的病句、作文中的离题等问题不是可以得到及时纠正吗?教师在一些学生作业本上加的特别显眼的“重做”二字不是也可以逐步“卸免”了吗?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实在值得在此问题上多花心思。

四、课后征询学生意见, 从中获取反馈信息, 认真加强“教”与“学”的协调性

课后与学生交谈, 了解其对课堂教学的反响, 是教师获取反馈信息的又一途径。但这种征询意见的方式忌问卷式的一问一答, 而应在教师与学生轻松而随和的交谈中进行, 只有这样, 教师才会获得真正的有价值的信息。

当你了解到学生觉得这节课特别有趣, 学得既轻松又愉快, 不知不觉就到下课时间了, 那么, 这节课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便应该说已基本达到协调一致, 教学的效果自然会是好的。

一个学生在学习了《拔苗助长》后问:“老师, 我真不信有像那个农夫这样愚蠢的人。”教师便能意识到, 学生只把主要的注意力集中在农夫愚蠢可笑的情节上, 而教师临下课前匆匆分析的什么寓意, 学生其实就没听下去。这说明,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未能达到协调一致。这一反馈信息, 对教师今后如何改进课堂教学不是大有裨益吗?

其实, 但凡成功的教育者, 必有强烈的信息反馈意识, 并会想方设法及时获取教学的反馈信息, 予以储存, 为我所用。本文则仅从课堂教学的角度, 对加强信息反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谈谈个人的看法。 (哈尔滨市香安小学)

纵观当前语文课堂教学, “灌、抱、喂”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还普遍存在, 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学思想尚难以落实, “双基”落实和学法指导有待提高, 目标意识和训练意识尤需加强。学生似听非听、似答非答、似练非练的情况普遍存在, 教师有目标, 但落实不够;有训练, 但力度不够;有提问, 但设计不够;有导读, 但指导不够。课堂上, 学生累、教师也累;如果有人听课, 那就更累。原因何在?受传统课堂教学观的负面影响, “实”有余而“活”不足。

那么, 怎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语文课堂教学的这种沉闷状况呢?这就要求我们创造灵活的课堂教学艺术。

一、教学方法的选择因内容而异

倘若总是用诸如根据小说的特点指导学生阅读小说, 根据议论文的特点指导学生阅读议论文, 学生岂能不腻?若能从每一篇课文的主要特点入手, 然后拟定相应的读文方法, 设计有新意的形式, 学生会因“新”而“奇”, 因“乐”而生“趣”, 因“趣”而又生“新”。

同样采用“诵读法”, 如学习《花未眠》, 我可以让学生屏息默读, 去聆听, 去想象:寂静的夜里, 在日本精致的榻榻米上, 面朝“古伊贺”里盛放的海棠, 凝视着它轻轻地慢慢地舒展。在那凝眸的一瞬间, 人同花, 花同人, 花的心和人的心一样在舒展, 人和花一样在呼吸。一点一滴, 一丝一缕, 缓缓的, 柔柔的, 血液开始流动了。一个声音从远方传来, 挟着雷诺阿和米开朗琪罗, 他们说, 死神啊, 如果靠近你就多一份美, 我相信我还在靠近。“美是邂逅所得, 是亲近所得。美是需要反复陶冶的。”一朵花说。一个人, 在时间的荒漠里, 诉说着花开的故事……

学习《荷塘月色》可采用情境诵读法。语言也是有肌肤的, 让学生反复诵读, 用声音, 用口唇来抚摸语言的肌肤, 从中感受汉语言的魅力, 并获得语言创造的冲动。课堂上, 师生变化着读:小组分读、领读、分读、男领读、女领读……学生在自己的随笔里写道:“读着, 读着, 竟觉得香味从我口中溢出。”他的感觉多好啊!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因人而异

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 要根据自身特点, 扬长避短。长于朗读的, 在“听取蛙声一片”中让学生汲取信息, 体会感悟, 获得美的享受;精于写作的, 写下水作文, 现身说法, 给学生当好示范;善于诱导的, 巧设疑问, 引生入胜。

最重要的依据, 是自己的学生。例如, 读《荷塘月色》, 布置作业:“学完后你有哪些感受?跟一两个同学一起聊聊, 有什么说什么。”感受是主观的, 可此可彼, 没有标准, 不求统一, 方法也因之不同。当然感受越丰富越细腻越好。比如, 用体验法, 你可以感受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太美了, 自然景物那么美, 使人更加热爱生活。用比较法, 你可以感受朱自清的性格和气质是很正直很清真的, 当然跟李大钊、鲁迅那样的学者兼战士的性格相比, 他是很柔弱的, 阳刚气不足, 阴柔性有余。用对比法, 你可以感受动荡年代人生多难, 即使置身象牙之塔的学者文人心境也是不得宁静的, 我们今天赶上盛世享太平真幸福。用想象法, 你也可以感受古人生活有古人的情趣, 尤其是少有封建腐烂之气的民间百姓, 并不像有人想象得那么古板、僵化。

课堂上可能发生的一切, 不是都能在备课时预测的。教学过程的真实推进及最终结果, 更多地是由课的具体行进状态, 以及教师当时处理状态的方式决定的。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 一个教师尽管教同一门课, 面对同一批学生, 但他在每节课上所处的具体情况和经历的过程都并不相同, 每一次都是唯一的、不可重复的、丰富而具体的综合。教师的创造才能、主导作用, 正是在处理这些活的情境中得到发挥, 这些活的情境向教师的智慧与能力提出一系列的挑战:你能否创

劳动技术学科的特点是实践性、项目性和作品的多样性。而以往劳技课重模仿轻思维, 学生只能被动地模仿教师提供的成品, 依样画葫芦, 作品千篇一律, 忽视了学生学习过程中个性的发挥, 忽视了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 教学中如何围绕学科的基本特征, 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性学习,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下面, 就如何更好地在劳技课堂教学中进行探究性学习, 谈谈我在这几年教学中的思考与实践。

一、教学设计中注重创设探究性学习的因素

现代教学的目的是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学习, 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学习状态, 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上, 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性学习环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重新调整自己的角色, 尊重学生的想法, 与学生平等合作, 为学生创设宽松、自由的活动空间。这是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保证。

1. 注重情感、营造氛围

教师应以一个平等的研究者、促进者的身份, 参与到学生的设和谐的情境?你能否用不同的语言方式让学生感受关注?你能否使学生觉得你的精神脉搏与他们一起欢跳?你能否让学生的争论擦出思维的火花?你能否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合作, 感受和谐的欢愉、发现的惊喜?……我们可以列出许多这样的问题, 但却不可能穷尽一个真正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可能发生的一切。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要因时而异

人之所以为人, 是因为他是活的, 因而时时受心理、身体、环境等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如一节课的前十五分钟和后十五分钟, 第一节课和最后一节课, 上午和下午, 上半周和下半周, 考试前和考试后, 学生的内在情绪不一样, 教学方法就应该有所区别。用不断变化的活动, 让学生在既竞争又合作的气氛里产生对学习的向往, 就能使其于最佳的心理状态中学习。如果我们依据每篇课文的具体个性确定阅读方法, 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设计不同的活动, 在学生不同心理的学习时段采取不同的方法, 就形成不同的课型, 如专题课、朗诵课、鉴赏课、辩论课、语言实践课等, 就能在适当的时候形成高潮。就会避免重复, 提高学习绩效。

如《荷塘月色》的教学。整体感知时, 采用“点评法”。因为这篇课文语言美、景色美、意蕴美, 于是我带着学生边读, 边体验, 边评点。田田的叶子, 缕缕的清香, 脉脉的流水, 薄薄的青雾, 淡淡的云影, 荷塘上的淡淡月色和月色下淡淡的荷景, 经朱自清先生的细笔渲染, 便寓意深刻, 竟成了人们心中一道挥之不去的忧伤风景。

教学文章重点时, 采用“想象法”。朱自清在描述他构想的生活意象时, 是以绘画的线条、色调作为框架或基点的。这样, 散文便达到“有声画”的目标。《荷塘月色》有如一幅淡墨水彩, 精于着色, 巧于比喻, 唤起读者种种联想, 我们完全可以根据散文所提供的语言符号加以绘画性的想象和描述。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出浴的美人”是“近景”, “高处丛生的灌木……画在荷叶上的”是●金建丹

探究活动中, 以自己对学生的深厚情感去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 促成师生情感交融, 以发展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学生与学生之间愉快的合作关系。如果学生精神高度紧张, 处于惧怕教师、厌恶教师等情境下, 何以谈学习?更不用说进行较高层次的探究学习。

2. 转变观念、做好引领者

在劳技课堂教学中进行探究性学习, 由于受教学设备、材料教材以及组织形式的限制, 尚有一定困难。但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此, 而是在于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从探究性学习的理念出发, 不应过分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 应强调教师是探究性学习的组织者和协助者, 向学生提供的是帮助和支持。我们应该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想方设法为学生创设探究环境。

3. 扩展内容、人人都是成功者

探究性学习在内容上是开放的。不应把学习内容限制在某些方面, 海阔天空, 只要学生想到而且力所能及的, 都可以成为探究的内容。通过探究性学习, 希望学生获得一种关于社会的、自然的、生活的综合知识, 而不仅仅是学科知识。这是因为今天学生所面对的许多问题, 都是综合性问题。解决这些综合性问题, 所需要的知识远远超出某一学科的范围。在探究过程中, 不论是关于生活、社会、还是自然的知识, 只要需要, 就应该用上。因此, 就需要的知识而言, 探究性学习是开放性的。

二、教学过程中关注主体性, 突出探究性

探究性学习的理论思想来源于皮亚杰的认知心理学理论和杜威的新教育思想, 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体现学生的自主“中景”, “荷塘的四面……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是“远景”。学生依据独特的感受, 凭借丰富的想象力, “回到朴素, 回到自然”, 进入如诗如画的意境中去。银辉薄雾中的荷叶荷花那一番新的意境, 润泽、静谧、柔美、朦胧, 似有千种风情, 极富诗意。真是, 月朦胧, 雾朦胧, 月下看荷塘, 叶朦胧, 花朦胧, 光朦胧, 影朦胧。何止是一首抒情诗?这是一首“朦胧诗”。何止是一首小夜曲?这是一支“月光奏鸣曲”。

思考“作者为什么心情‘不宁静’”, 采用“讨论法”。作者的气质是阴柔的平和的纤弱的细腻的, 为什么他在那样一个时代取了这样一种人生态度, 有这样一种精神世界, 有这样一种审美情趣?这可能永远是个谜。有人认为是源于对蒋介石“4.12”反革命政变的愤懑, 联系到朱自清当时的思想背景和这篇文章的写作时间, 这不能说没有道理;也有人认为是源于作者的思乡之情, 因为结尾说“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还有人认为源于作者作为一个正直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他不满现实, 但又看不到出路, 想超脱, 超脱不了, 面对人生十字路口而产生的苦闷、彷徨;甚至还有人根据一些史料, 认为朱自清的“不宁静”是源于家庭生活的不和谐, 如此等等。有必要规定一个权威性的唯一答案?应该允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正因为如此, 《荷塘月色》将成为一首耐读的朦胧诗, 过去、今天和未来的每一位读者会因年龄、阅历、所处时代等等因素, 而从同一篇《荷塘月色》中读出属于自己的一片荷塘月色。正因为这是个谜, 所以, 它为无数读者提供了品味、解读、思考的无限空间。

艺术设计教育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篇6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育,创造性思维,培养

所谓的创造性思维就是具有创造性的思维, 是通过直觉、灵感、实践组成的一系列思维过程, 属于人类智力的高级表现状态。在艺术设计教育活动中,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至关重要, 基于此, 加强对艺术设计教育与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1 艺术设计教育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

在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过程中, 艺术设计逐渐延伸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社会中对设计师的需求量不断增多, 给艺术设计教育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从我国现阶段艺术设计教育实施情况来看, 一方面, 艺术设计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 教育理念与模式上还存在滞后性问题;另一方面, 在艺术设计教育中, 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 往往按部就班, 导致艺术设计人才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同时,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 对技能训练过度重视, 忽视了学生个性化发展。

通过大量实践证明, 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训, 是艺术设计教育实施的关键, 也是艺术设计课程要求, 应该贯穿于整个艺术设计教育过程中。

通过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改变僵化的教学模式, 提升学生创造性思维, 对其今后走向设计师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成为设计领域中有用的人才。可以说, 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是艺术设计教育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2 艺术设计中创造性思维培养策略

2.1 培养学生兴趣广泛性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需要丰富的联想, 在艺术设计过程中, 缺少了创造性的作品必然会失去魅力。为了让设计者具有丰富的想象力, 首先应该增加其见识, 让其具备丰富的知识储量, 这些都是建立这广泛的兴趣基础纸上。可以说, 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是培养其创造性思维的基础。纵观世界级的设计大师, 在很多领域都有涉猎, 都具有及其广泛的兴趣。在艺术设计教育过程中, 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兴趣的培养, 经常性的引导学生对周围事物的观察, 通过各种新奇的事物、造型等勾起学生的兴趣, 让其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 在新时代背景下, 广泛兴趣的培养存在巨大的优势途径, 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工具、移动终端产品等, 为广泛的兴趣买单, 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 提升其创造性, 全面提高学生艺术设计能力。

2.2 注重对学生观察力的培养

观察是人类发现世界的重要途径, 是一种特殊的知觉形式, 能够从一般目的及任务触发, 有组织、有计划的发现知觉过程。在艺术设计教育工作中,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观察自然与社会的能力尤为关键,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在具体培养过程中, 应该引导学生对某一问题的观察, 不要求学生采用常规套路思考, 通过观察和辩证, 辨别观察的真伪。在生活中处处能够体现艺术设计, 印证了艺术来源于生活的理论。指导学生对人们日常生活的观察, 能够帮助其获得更多的设计灵感。例如, 通过观察中国剪纸艺术过程, 不仅能过获得这些方面的知识, 同时在今后的设计中还能够借鉴剪纸中的一些手法、概念, 提升艺术作品整体的视觉感。

2.3 不断提升学生的文化内涵

文化内涵看不到、摸不着, 但是却实实在在的存在于人们生活中, 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宝贵财富。文化具有记录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作用, 是社会风俗习惯、行为规范以及生活方式的集中表现。在艺术设计过程中, 作品是否具有文化底蕴,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作品的层次。

因此, 在艺术设计教育过程中, 应该结合传统文化, 将现代文明融合到教学中, 不断提升学生的艺术品味, 增强其文化内涵。

当然, 我国央央五千载历史, 孕育的文化底蕴十分深厚, 让学生通过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学习, 肯定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化内涵, 设计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作品。此外, 为了迎合社会发展需求, 应该借鉴国外先进教学手法, 让学生感知西方文化, 从中吸取有用的知识、素材等, 保证设计的作品具有浓厚文化底蕴, 同时也不失现代艺术气息。

2.4 培养学生创新、合作的设计理念

在现代化艺术设计教育过程中, 应该挣脱传统教育中的固有模式, 改变师生交流少的问题, 重视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互动, 致力于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培养。创新精神就是在传统思想李处上, 创立新的事物精神。

目前, 我国艺术设计市场中, 存在很大一部分急功近利的设计思潮, 与我国传统艺术设计教育理念有直接的关系。因此, 在具体教育过程中, 应该引入先进的教学模式, 例如, 采用项目教学法, 将学生带入到具体的设计项目中, 让学生通过合作完成设计, 在过程中体会设计师设计作品过程中的各种思想, 为今后走向设计岗位奠定基础。

3 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 创造性思维是艺术设计教育中的核心内容, 关系到艺术设计教育的成败。针对现阶段我国艺术设计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必须深入研究, 抓住问题的根本。同时, 注重培养学生兴趣的广泛性、引导学生注重观察, 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 培养其合作创新意识与能力, 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设计师。

参考文献

[1]向小兵.试论民办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创新思维的培养[J].北极光, 2016, 17 (1) :167-168.

[2]付帅.浅谈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创新思维教育[J].艺术品鉴, 2015, 23 (9) :231-232.

[3]王丹.如何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J].大众文艺:学术版, 2014, 33 (5) :326-327.

对当代中国行为艺术的重新审视 篇7

1 当代中国行为艺术的发展概况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 我国与国外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社会问题和文化问题也随之而来。现代的艺术家更加渴望自由, 他们用更加直接、激进的艺术表达形式释放自己内心的情感。在此情况下, 行为艺术再次演变成一种艺术的独立展现方式和传达形式。虽然行为艺术所体现的是对前卫的思考, 但由于其表达方式过于极端, 并不符合大众的审美标准。有些行为艺术的表达过激, 甚至是在挑战道德底线和法律底线。这种反差将行为艺术推上了风口浪尖, 使得人们对行为艺术的评价大部分都停留在贬义上。如今的中国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成为了一个大国。随着全球信息的共享和多元化, 艺术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 它的理念、表现形式、表现手法及媒介都更加个性化和多元化。在这样多元的世界环境中, 我国的行为艺术必将处于新的境况。

2 当代中国行为艺术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2.1 当代中国行为艺术中的问题

当前, 很多不同的声音在质疑行为艺术。艺术需要包容不同的声音, 允许艺术家试错与探索, 不断的争论赋予了当代艺术更强的生命力。但是, 有些所谓的“行为艺术”, 为了引起公众的关注, 追求感官刺激, 竟打着“行为艺术”的旗号公开挑衅道德底线和法律底线。比如2006年, 某音乐学院与某美术学院联合上演名为《@41》的行为艺术, 41名在校男女学生露天全裸, 以身体为媒介组成电子邮件符号“@”, 并以多米诺骨牌的方式逐个倒下;同年, 在北京798艺术园区, 4名男女被钢钩丝刺穿背部皮肤, 然后被悬挂于树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事实上, “伤害”“暴力”“血腥”“裸露”不是真正的行为艺术的标签, 行为艺术也不是艺术家简单地以身体为媒介来演绎某种痛苦或愤怒的情感。然后,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为什么“血腥”“暴力”“裸露”成为了公众贴给行为艺术的标签呢?

2.2 问题分析

行为艺术实质上是行为艺术家直接以身体为媒介, 将自己的思想、情感、想说的话以及对生活的感悟、对社会的不满表达出来, 并受到社会大众的关注, 以此引起共鸣或使反映的问题得到解决, 而不是用恶俗、过激的行为来吸引眼球。如果仅是以偏激的行为吸引人们的眼球, 最后只会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不满和谴责, 公众会越来越反感行为艺术, 而行为艺术的发展变得举步维艰。

众所周知, 行为艺术诞生于西方, 并且在西方经过了很多年的发展。同时, 行为艺术的诞生是具有一定的历史原因、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行文艺术自西方传入我国才短短几十年。行为艺术的表现形式, 我国与国外相比相差甚远。因为东、西方文化的“根”不一样, 西方的艺术熏陶氛围与我国的艺术熏陶氛围也不一样。我们不能以过于简单化、照搬照抄式的方式套用国外的行为艺术表现形式。在我国, “礼”的儒家文化占主导地位, 将西方式的行为艺术引入我国时, 行为艺术家们要考虑我国的基本国情、大众对行为艺术表现形式的接受程度, 以及能否与观看者进行愉悦的互动, 给人以美的感受或者引导公众积极思考;要让公众真正接受行为艺术, 与公众在思想上达成共识。行为艺术可以继承或挪用历史资源, 也可以将传统的艺术精神进行现代化的释意。

3 中国行为艺术未来的发展

3.1 还原本真, 将行为美与艺术美相结合

从行为艺术独特的表现形式可以看出, 行为艺术是不受限制的艺术表现形式, 它可以在任何场所、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展现。只要艺术创作者有奇思妙想, 就可以将身体作为媒介将其表演出来, 这是艺术的本真状态。

3.2 加强与公众的互动, 与生活密切结合

一件行为艺术作品成功与否, 是由在社会上产生的反响来评判的。用作品表现社会生活中美好或阴暗的一面, 从而引起共鸣或思考。有时候, 就是因为行为艺术家没有准确地将自己想表达的思想传达给公众, 使得公众没有理解或者误解了作品表达的思想, 双方产生歧义, 导致行为艺术没有得到更好的发展。

3.3 尊重法律和道德

法律和道德是不允许肆意挑衅的。有些行为艺术以“艺术”的名义挑战道德底线和法律底线, 这样的艺术公众是不会去欣赏的, 更不会认同。中国文化部2001年就已发布通知, “坚决抵制以‘艺术’的名义表演或展示血腥、残暴、淫秽的场面。”对于违背社会公德的行为艺术, 必须禁止。这样的艺术是没有发展前景的。

3.4 结合本国文化背景并创新其形式

我国的行为艺术要结合我国的文化背景, 在吸取国外行为艺术创作经验的同时, 要学会“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结合我国的实际文化情况进行行为艺术形式的创新, 带给公众正确的价值导向。只有这样, 行为艺术才能成为一种文化汇入历史长河中。

4 总结

尽管当代中国行为艺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是行为艺术俨然已经成为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 要重新审视行为艺术, 找准行为艺术的定位, 发挥其正确的价值导向作用。只有丢掉非正常的、不道德的表现形式, 行为艺术才能得到好的发展。只有这样, 行为艺术才能在中国立足, 才能得到大众的认可, 才能被大众接受。

参考文献

[1]王晓培.对中国行为艺术的省思[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 2013.

运用构成设计创造陶瓷艺术形式美 篇8

20世纪初在荷兰包豪斯学院,确立了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作为一门学科,这是美术设计领域一件划时代的创举。科学自然形态构成观的形成是科学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美是每一个人追求的精神享受,对于美和丑的感觉大多数人存在着相通的共识,它的依据就是客观存在的美的法则。人类对于构成的形式美各要素如平衡、对称、比例、重心、对比、节奏、韵律的运用和多向度空间的设计,从不自觉地探索积累感性认识到上升为学科理论,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

构成的形式美诸要素主要有:和谐,是一种整体协调的关系,表现为几种要素间具有共通性和融合性。对比,是指使人感受到鲜明强烈的感触而仍具有统一感的现象。对称,又名均齐,创作左右对称、上下对称、四面对称、求心对称、发射对称、旋转对称、逆对称、同心圆对称等形式。平衡,指在衡器上两端承受的重量由一个支点支持,双方获得力学上的平衡状态。平衡是动态的特征表现。比例,指部分与部分或部分与全体之间的数量关系。是构成设计中编排组合的重要因素。重心,器物内部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的作用点就是重心位置,与视觉的安定关系紧密,画面重心的处理是平面构成探讨的重要的方面。节奏,在构成设计上是指以同一要素连续重复时产生的运动感。我们生活在三个向度在空间中扩张,第四向度随着时间而变化的世界,每一个时间段都在体验着三度空间。立体构成设计中,点、线、面、体是处于相对连续的、循环的关系,是把属于概念化的几何学上的点、线、面、扩大为三次元的体来表现的。色彩、肌理以及空间都是构成要素。

2 形式美在古代陶瓷的体现

认识、探讨、研究和运用形式美的法则,是人类自古以来共同的目标。原始社会以来,伴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人对美的法则认识和形式美创造也不断升华。这些探索在陶瓷上得到了最集中的体现。

古代并没有提出构成这个名词,但是,新石器时代彩陶,形式多样,比例协调,对称平衡,重心稳定,富有节奏,韵律优美,反映出人类早期的设计理念,体现出很高的美学价值。马家窑文化彩陶水纹瓶,它的瓶型,较长的颈部,腹部宽大,逐渐下收,瓶口外翻,便于装水,外轮廓形成两个完全对称的“s”形,形态十分优美。这种器形经历了千古的历史检验,依然具有永久的魅力,今天依然沿用了这种陶器的形态,而且仍然是现代陶瓷瓶类器型的主流之一。彩陶水纹瓶上有规律地用黑色画了一圈圈的旋纹,线条沿瓶体水平或斜方向延伸,形成多向度地发展,将一个个圆圈包围;多变流畅的线条表示水波纹,圆圈表示被激起的浪花或漩涡,表达了远古的人们对水的崇拜,这种纹饰代表了典型的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的审美特征,原始人已经能将平面上的线条多向度地发展为象征的内容,从而使彩陶展示一种整体的形式美。纹饰是新石器时期最初制陶进程中无意中产生的,如席纹、布纹、绳纹等。随着制陶工艺的发展和人们审美意识的提高,陶瓷上的纹饰逐渐发展为相对稳定的纹样,彩陶上绘制的几何抽象图案纹和连续图案纹,体现了将造型元素按照美的原则多向度设计的立体构成精神和形式美法则,已经初步具备了构成的设计理念。由“陶”发展为“瓷”,是人类生产力的进步和艺术创造力的升华。纵观自先秦原始瓷至宋代各色釉瓷,各种瓶、壶、炉、尊造型变化争奇斗艳,颜色釉肌理丰富多彩,变化而统一于和谐之中,自然形成平面构成中的“密集”设计效果。元青花和明清御窑陶瓷无论在造型设计,还是在图案布局与开光设计、色彩装饰,创造了古代陶瓷艺术形式美的高峰。清乾隆粉彩百花瓶,通体用五彩、粉彩绘制各种花卉,装饰叶枝,纹饰随着陶瓷的曲线变化,呈现出百花烂漫、璀璨无比的效果,是古代陶瓷构成装饰的典范。

3 当代中国陶瓷艺术创作

应该看到,新中国的美术家在陶瓷艺术创作上已注意到构成设计使形式美的魅力更加凸现。如首都机场陶瓷壁画《森林之歌》的作者祝大年将平面构成设计理念指导创作,强调树虬龙般变化的线条,使树木枝干的外轮廓的线在平面中运动,让画面产生很强的视觉冲击力;江西省政府礼品瓷《紫归牡怀图》中线描的牡丹花和紫荆花则成了构成元素并置枝间,在平面中发展、重复、近似、组合,展现出很强的形式感。另一方面,与国际接轨的现代陶艺也在古老的瓷之国萌芽,改变着以往传统陶瓷艺术的思维方式和审美理念,成为独立的崭新艺术形式。富有先锋精神的现代陶艺家勇于创新,创造出百花齐放的崭新格局。著名陶艺家周国桢的现代陶艺《小熊》,全部工艺采用原始传统手法,以泥块泥条作为构成元素,进行立体构成中的多向度塑造,经过高温烧制,通体呈现一种无规则的裂缝,形成构成设计中的密集效果。周国桢用现代的构成观念,体验一万年前祖先的初创,从多个角度表现了似与不似之间的小熊的整体憨态。没有施釉的黄中带绿的涩胎,散发着泥土的芳香,作品在三度空间中体现的形式美,表达了对立体构成规律的巧妙运用。环境陶艺已成为中国当代陶瓷艺术的一个崭新领域,巨大的构成与城市公共建设相映生辉,发挥着很好的协调功能。

还应该清醒地看到,当前陶瓷艺术工作者的构成设计意识还很薄弱。虽然古代陶瓷留下了许多有形式美特征的珍品,但我国古代缺乏对形式美的系统研究和深刻认识,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理论传入我国不长,因此,应在陶瓷艺术领域提倡学习现代构成。而且,当今陶瓷界急功近利、轻视设计、粗制滥造的倾向有发展蔓延趋势。将陶瓷完全作为绘画载体,以绘画代替设计,以笔会取代思考和创作。单纯地在瓷瓶上一面作画,一面题词,显然不符合陶瓷艺术形式美的法则和多向度构成设计的要求。应当改变轻视陶瓷图案研究和设计,改变轻视古代陶瓷图案传承的现象,提倡重视形式美。

4 陶瓷装饰运用构成设计应注重的诸方面

瓶类陶瓷和现代陶艺都不是平面的,它在三维空间中延伸发展。陶瓷装饰运用构成设计应注重以下方面:

(1)要有构成设计的理念。自作品外形选择到作品完成,每个阶段,都要遵循将造型元素按照美的原则多向度设计的立体构成精神,从构成设计的角度出发,自如地运用渐变、近似、重复、对比、韵律、平衡、排列、组合、分割等等手段,追求形式美的创造。

(2)确立和谐整体的目标。统一、和谐是形式美的重要方面,在构成的布局要充分注意呼应,使之协调。

(3)作品内容中的具像图形都可以作为构成元素。以类似的基本形或骨骼渐次地循序渐进地逐步变化,这种渐变在360度和多向度变化中延伸,就会呈现出一种视觉协调的美感。

(4)重视基本形的排列。将基本形水平排列或斜状排列,环状排列,放射状排列,能够分别得到不同形状。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的缠枝纹饰,统一之中富有变化,缠绕之中循环往复,婉转流动,运用这种高雅的装饰方法变化无穷。在纹饰的安排上还可巧妙地运用求心对称、发射对称、旋转对称、逆对称和同心圆对称等各种形式,就会形成变化万千。将有规则变化的形象或色群间以数比、等比处理排列,能够产生音乐、诗歌的旋律美。总之,通过各种艺术手法在陶瓷上表现,构成三次元体新的艺术形态,达到360度装饰和多向度装饰的形式美效果。

5 结语

构成是人类艺术设计思想和实践成果的结晶,对于当代陶瓷装饰继承传统文化实践艺术创新在理论上具有的明显的指导作用;构成作为设计研究的独立学科,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在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已经引入我国设计教育。陶瓷艺术工作者应加强对这方面知识的学习和认识,重视研究,努力实践,运用构成设计,创造富有时代特征的陶瓷艺术形式美。

参考文献

[1]黄刚.平面构成.立体构成.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7年7月

[2]张苏波.陶艺基础教学.天马图书出版公司,2000年12月

[3]朱辉球.中国陶瓷艺术制作大教本.河北美术出版社,2007年6月

上一篇:协议书(建筑工地木工承包)下一篇:关于不快乐心情的句子说说短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