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机制的会计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目前,我国国有企业进行的会计监督机制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主要是对改变国有企业会计监督机制的相关工作进行研究与分析。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监督机制的会计论文 (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监督机制的会计论文 篇1:

小议强化内部监督机制的会计核算手段

摘要: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是通过会计核算进行的,实行会计核算是深化会计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产物,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强化内部监督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内部监督

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是通过会计核算进行的,内部会计监督包括会计核算的全过程。监督的内容是对单位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理性、合法性、有效性进行全面监督,而重点是合法性的监督。经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也明确提出建立单位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和国家监督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对于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提高经济效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将起到重要的保证作用。可以说,对单位实行会计核算是深化会计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产物,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强化内部监督的重要手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会计核算,严格财务管理,强化内部监督。

一、把好内部会计监督的第一关口——对原始凭证的审核监督

原始凭证是记录和反映经济业务的最基本证据。取得和审核原始凭证是会计核算工作的起点,也是保证会计数据的合法、真实、准确、完整的关键。因此对原始凭证的审核监督,是各单位经济活动依法进行的重要环节。

《会计法》第十七条规定:“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不予受理;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要求更正、补充。”这是讲了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原始凭证,应依法加以区别:

1、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不予受理。所谓不其实的原始凭证,是指原始凭证记录的事项与实际经济业务不符,是一种虚假的凭证;所谓不合法的原始凭证,是指原始凭证所表述的事项与经济业务是相符的,但经济业务本身不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规定。会计人员应通过监督原始凭证,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制止、纠正和揭露经济业务的违法违纪行为。

2、对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要求更正、补充。所谓不准确的原始凭证,是指原始凭证没有准确的表述经济活动真相,或在文字上、数字记录上发生差错等。所谓不完整的原始凭证,是指凭证上的文字说明、有关数字没有按会计制度的要求填写齐全。所以《会计法》对于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只要求退回进行更正、补充,而不是不予受理。

我们在审核监督原始凭证时不要因为第二种情况出现的问题较普遍,而忽略了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的审核监督,在审核原始凭证时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点:

(1)《会计法》第四条明确规定了单位领导人对会计资料的合法、真实、准确、完整负有责任。这对于审核监督原始凭证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即要坚持单位领导人“一支笔”审核签字制度。

(2)大项经济业务要审核监督审批程序,是否经主管财务的领导批准,是否是单位正常业务工作的需要,有无超出单位业务范围之外的经济活动。

(3)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不予受理,是法律赋予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的一项重要权力,要明确权力与责任的关系,不能讲情面或有后顾之优,应坚决依法制止和纠正。

二、加强对财务收支的审核监督

对财务收支的监督是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又一项重要内容,财务收支也是会计核算的主要内容。对财务收支监督的内容包括:资金来源、资金管理渠道、资金支出管理范围和支出标准项目等。《会计法》第十九条规定:“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违法的收支,不予办理”。对财务收支监督的重点是合法性问题。行政事业单位除按预算计划核拨经费外,一些单位还有行政事业性收费,此项收费是按国家规定的收费项目和标准收取的,而且对收人管理有明确的规定,在对收入监督审核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超越国家规定的收费项目,巧立名目收费的;

2、不按国家规定的标准收费,提高收费标准的;

3、收入不按国家规定管理,挪用、截留、转移资金性质、设账外账和设“小金库”的。

财务支出是会计核算的重要内容,也是会计审核监督的重点。在对支出审核监督时应从以下几点考虑:

1、审核财务支出的内容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和制度;

2、审核是否有扩大开支范围、提高开支标准的问题;

3、审核支出金额与实际需要量是否相符;

4、审核行政事业性收费有无挪用、截留或改变资金使用性质的问题;

5、审核财务支出的内容有无变通、虚报冒领的问题。

加强对财务收支的监督是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的一项重要任务和职责,只有依法履行职责,认真对单位收支活动的合法性进行监督,才能赌塞漏洞,防止违法违纪现象发生。

三、实施全过程控制的会计核算

会计核算将单位财务收支全过程置于财政监督之下,增加了单位财务收支的透明度和自我约束力,杜绝了白条收付、假发票入账、坐收坐支、多头开户和做假帐等违纪违法行为,铲除了私设“小金库”温床,有效地控制了滋生腐败的源头。因此要加强对财务的全过程管理。

财务与会计是属于两种不同层次的活动,它们应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财务管理就是组织单位资金运动、处理资金运动中所体现的经济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

1、以事前控制与事中控制为主。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财务管理的重点由资金管理转向财务会计监督,进而转向以事前控制与事中控制为主形成的控制系统。通过对经济活动过程的控制与管理,确保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促使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

2、实施对资金运动过程的监控。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实施对经营资金运动过程中的监控,包括有计划地筹集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参与经营决策,实行事前控制,对生产经营活动实行财务监督,按照规定正确处理好投资者、企业和职工之间的关系等。

3、抓好一系列相关的基本环节。实现财务管理任务的关键是要抓好一系列相关的基本环节,包括进行财务预测。制订财务计划、组织财务控制、开展财务分析和财务信息反馈、实行财务考核等等,保证各环节的衔接,保证经济活动的连续性。

4、培养高素质的财务主管人员。做好财务管理工作需要有合格的总会计师、财务科长等财务主管人员,内部会计监督的有效实施离不开财务主管人员积极性的发挥。应做好对财务主管人员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业务理论能力和处理问题能力的考核和培养,达到全方位的综合性素质。

四、规范的会计管理

1、注重岗位之间相互牵制作用。会计岗位设置中应注意横向与纵向关系上的相互牵制作用,以便相互监督、相互制约,从而预防发生错误和弊端,做到防患于未然,以保证会计记录的真实与完整。

2、建立完善的会计处理程序。完善的会计处理程序应包括会计科目的设置、会计凭证的审核传递、会计核算的方法、会计帐簿设置与记帐要求等内容。通过会计处理程序控制、手续控制和复核控制等措施,确保会计信息质量达到真实、及时和完整。

五、独立行使监督权的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是由单位独立于财会部门之外的专职审计人员进行的审计,主要对本单位及其所属单位的财务收支和有关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进行内部审计监督。建立内部审计制度有助于单位加强内部监督和管理,自觉遵守财经法纪,促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高资金使用效果,提高经济效益。

作者:王春丽

监督机制的会计论文 篇2:

国企会计监督机制的优化与完善路径探索

摘 要:目前,我国国有企业进行的会计监督机制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主要是对改变国有企业会计监督机制的相关工作进行研究与分析。先是对现阶段国有企业的会计监督机制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之后对相关的问题制定有效的检测工作,主要是对会计监督、国戚内部制度、法制制度等问题制定完善的解决方案,之后再从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等方面制定完善的解决方面。依次为国有企业会计监督机制创造优质的的发展环境,促使会计监督制度工作可以在国有企业得到有效的应用。

关键词:国有企业;会计监督机制

现代化的企业制度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国,企业相应的会计制度不在传统意义上的工作之中,融入了更多高科技的管理工作,关系到的工作也有很多,操作能力很强也很复杂。其变化有效的改善了以往的经济模式,由以往的单一模式向多样化模式发展。这种模式的变化促使其市场经济变化得到有效的变化,结合了多方面的力量,促使国有企业的发展,同时也激发了实际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使会计监督的多方面工作得到转变。因此,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对国有企业的会计监督制度有一定的认知,深刻理解相应的含义,从而完善其工作机制,优化监督职能。同时,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国有企业的会计监督、真实度不高成为机制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主要的原因就是国有企业的内部管理工作不完善和工作人员的素质能力不足够等原因导致的,在会计监督机制中的信息不完善成为国有企业发展会计监督制度中重要的问题。国有企业中进行会计监督制度的工作十分重要,直接影响到国有企业的经济发展和利益损失等问题,现阶段国有企业中存在的问题需要依据相应的分析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从而改善国有企业的会计监督机制的问题。

一、现阶段国有企业会计监督机制

1.社会监督不足

从整体的发展情况来看,会计师事务所工作质量不高,公信力也需要得到提升,其主要分为以下几点:第一,没有序列的竞争存在。社会会计事业现阶段逐渐受到了注重,在保护公共利益、促进经济和谐发展等工作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影响意义。但是在现阶段的市场发展中存在着无序竞争问题,尤其是在注册会计师行业中,很多时候事务所是依据低价竞争的方式获取有效的市场,甚至有的事务所不顾虑市场会计之灵,以此导致业务出此案混乱的情况。第二,对于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的工作不完善。目前,注册会计师的工作虽然也有较大的发展,但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依旧存在很多制约的因素,以此影响国有企业的快速发展,这主要是受到相关管理工作的能力不完善,促使注册跨级师职责权利等问题影响着我国会计监督制度的构成。第三,虽然相关的法律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完善,但从全面的发展情况来看,注册会计师领域执法等工作根本没有得到改变,因此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依据实际需要制定完善的对策,以此改变问题的出现。

2.企业内部监督弱化

其问题的出现主要分为以下几点:第一,领导者没有以身作则,带头违法、促使监督管理工作没有得到完善。通过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我国的国有企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存在领导者违法乱纪的情况。有可能是领导者的地位过高,以此制约了其他工作者的能力。而会计工作人员无法进行有效的控制。第二,管理制度并不完善,内在的监督机制也不完善。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以后,有的企业过于驻中国形式的开发,而忽视了企业的管理工作,促使其责任不明确等问题的出现,促使会计监督工作的没有构成完善的法律规章制度,促使其责任不明确,相应的会计监督工作没有得到落实。第三,会计原始工作的凭证造假,这一问题的出现非常严重,会为企业的发展造成负面的影响,促使其信息难以得到辩论,也使得国有企业出现会计监督制度难以控制的情况。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也就是为了掩饰不合法的行为,促使原始凭证出现合法问题,或是经济内容出现虚构。

3.政府监督功能问题

其出现主要体现在内容交易而出现的重叠问题。对全面的发展情况而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提升的空间,会计法规在制定的过程中没有与之相配的工作,同时法律规定工作过于粗糙,工作性能不高。例如,会计信息存在虚假问题,法律法规在制定的过程中存在相关的规定,但是与之相符的惩罚工作却体现的不够完善。除此之外,我国会计法肯定了会计、税务等部门进行权利没那个却,在会计工作中进行职责明确,但这些部门的具体监督工作没有进行详细的明确,导致各部门的权利不明确,从而减少了政府监督能力。

二、国企会计监督机制的内部优化及外部调整

1.制度环境的优化

对于国有企业的会计监督制度的优化和完善,起重工主要分为以下几点:第一,从企业管理机制的工作人员进行工作。因为会计监督不是单独存在的,其需要与企业的管理机制相互融合,利用企业管理机制的完善、合理的监督机制以此来实现其职责。也就是说,会计监督工作不但是监督工作,还需要有效的结合监督和激励工作,以此促使其监督系统和激励得到有效的结合,以此构成有效的委托关系,减少经济双方的问题。因此,优化企业内部的制度环境对优化会计监督制度工作有一定的影响意义。

但如何对制度环境光进行优化,其中主要分为以下几点:第一,应该制定建立健全的企业内部的法人管理工作,同时也是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在国有企业中有效实施的根治工作,优化法人管理结构为会计监督工作提供有效的依据。在国有企业实施的过程中,需要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例如企业的管理者进行全面的掌控权利,董事会负责向股东回报工作,并对企业中的重要事件做出决策等。只有确保企业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权利的有效分配,才能促使企业内部权利得到有效的均衡,促使法人治理构成工作得到优化,从而引导企业整体工作进行协调工作。

2.法制环境的优化

随着社会法制观念的不断提升,国家制定了相关的会计监督制度,以此明确了会计监督职责,对会计秩序、优质的会计法律法规等工作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促使其发挥出会计监督在经济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但是面净化对造假、失真等存在的问题,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净化工作,具体的实施的工作是建立在相关法律法规上的,以此完善相关的规律,促使相应的法律法规在工作中得到正确的落实。同时,还要促使会计的相应法律和国家刑法进行连接,以此构建优质的法制环境。

3.建立披露制度

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国有企业的会计监督工作经常出现信息造假的问题,因此为实现国有企业的会计监督机制的整体优化,以此对会计信息进行有效的披露是重要的工作。建立披露制度先需要制定有效的规章制度,在国有企业进行信息披露的相关工作等工作情况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约束。其次,需要制定专业的网站,为信息的披露工作提供有效的平台和渠道。之后需要建立专业的数据瓶体进行会计信息的整合。当然,也可以开辟出相应的研讨区域,引导工作人员对会计信息进行有效的了解和认知。依据相应的工作强化会计监督工作,也可以有效的抑制会计报表的更改情况,其中主要分为以下几点:第一,协作全面的监督制度。为了更好的发挥出会计监督责任,不但需要从企业内部、法律法规和会计监督工作灯进行全面工作,还需要协作其他的全面监督机制,促使其和会计监督制度之间构成优质的力量,建立有效的连接,以此实现会计监督责任的能力。第二,完善政府监督制度。有效的政府监督制度需要发挥出监督能力,需要建立专业的审计工作,并且与政府进行分权工作,以此防止出现监督过于形式化。需要明确其权利的分化规定。完善相应权利的分化程度的激励和约束能力。需要重新构成监督管理制度,特别是在财政监督制度工作来说,需要依据有效的管理工作促使其职责得到有效的发挥。也就是需要制定有效的制度以此改变以往的权利构成。例如,增加相应的投资和更改经营者进行的企业财务,实现调控的目标。需要提升税收的建设工作,特别是在税源等工作,实现其业务工作的规范性,同时进行有效的监督机制。第三,优化社会监督机制。其工作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有效的整顿工作,规范会计工作的市场,需要注重会计工作者的业务能力和素养。同时,还需要优化注册会计师的管理模式,不仅要进行有效的创新管理工作,促使注册会计师的监督机制得到提升,从而对注册会计师的工作得到约束,而且还需要依据相应的监管制度进行创造有效的工作氛围,促使会计师事务所全力配合国有企业的相应监管工作。在现代化的企业制度发展过程中,提升会计监督工作已经成为重要的发展工作,在面对现阶段我国国有企业的会计监督机制在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对会计监督工作进行深入的认识,完善会计监督机制上可以提升会计监督的职责,以此提升国有企业的发展效率。

三、国企应当加强会计监督机制的对策

1.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防止国有企业会出现不必要的损失、社会的公共财产存在不必要的浪费,因此才构成了会计监督机制,这就是为了避免出现违反事件的出现而制定的。因此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完善了解会计监督机制的根本。完善会计的管理系统也是为了全面认识会计工作者的相应信息,对于国有企业来说需要先依据现阶段的会计制度进行改革,从而向政府职能和会计的相关工作进行全面发展,并且依据法律规定来约束相应工作的职能,同时也需要建立全新的会计管理制度因此实现会计的法制化,要对国有企业的会计监管机制的工作人员进行管理和教育工作。同时,需要制定完善的会计制度独立制度。会计工作者的独立性和管理性,致使委托的会计工作人员站在公众的角度解决问题,以此将受到的干扰得到降低。

2.领导的会计监督职责

其主要是依据制定的规章制度提升企业的文化公信度,因此企业的管理者需要付出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不但要求国有企业的工作人员严格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工作,并且以身作则,严谨依据自身的职责进行有效的工作,以此起到表率。最后,国有企业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要做到惩处分明,依据有效的规范工作,对严格依据规章制度进行工作的人员给予一定的奖惩工作,对于违反规章制度的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的惩处,避免这种情况的再次出现。同时,注意管理者的违规工作更需要严重处理,以此才能更好的进行管理工作。

3.会计委派制度是提升会计监督机制的有效手段

减少国有企业会计监督的成本计算、提升会计监督工作的质量。企业为了获取更多的信息资源,需要进行有效的工作,也就是监督成本的逐渐提升,所有的工作者进行的监督时间也会逐渐减少,以此提升监督成本的指出。如此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促使会计监督制度得到减少。因此在实施会计监督的委派制,企业的会计工作人员从小受到管理理念的影响认为自身属于企业,会计工作者经营企业的过程中难以做到真正的无私奉献,以此促使企业要想获取会计监督制度的有效信息,又想减少会计监督机制的成本。这对于提升会计的监督机制和提升国有企业会计工作者信息真实度的重要选择。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促使现代化的企业在进行改革工作的过程中更为注重委托代理关系并对其进行协调工作,也就是完善会计监督制度,以此提升监督职能减少委托代理的关系,促使双方的利益降低分歧。但就现阶段的发展情况来看,国有企业会计监控能力不完善,监督制度不足够,相应的制约性能还需要增强,因此就需要依据其相应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改革,从而提升国有企业会计监督机制的工作效率,促使国有企业的会计共监督工作可以有效的改善未来的发展道路,为国有企业会计监督机制的构成提供有效的依据。

参考文献:

[1]王坤锋.国企会计监督机制的现状及其解决策略[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07.

[2]周辉.国企会计监督机制的完善对策[J].中国商贸,2015,03.

[3]林力维.国企会计监督机制完善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34.

作者简介:杨帆(1989- ),男,汉族,北京人,中国人民大学,在职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作者:杨帆

监督机制的会计论文 篇3:

浅谈会计管理体制改革

【摘要】自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会计管理体制经过了一系列的发展和改革,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符合我国国情的会计管理体制。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与世界经济交流合作的日益加强,会计管理体制的弊端和缺陷也不断暴露。在此背景下,加快我国会计管理体制问题的改革创新步伐,就具有了现实的紧迫性。

【关键词】会计;管理体制;创新

引言

会计管理体制创新一直是会计界乃至经济界关注的重要问题。然而,由于它说道政府政策的影响太大,会计管理体制通常并不由市场主导,尤其是对于我国而言。

自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会计管理体制经过了一系列的发展和改革,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符合我国国情的会计管理体制。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與世界经济交流合作的日益加强,会计管理体制的弊端和缺陷也不断暴露,比如会计监督机制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会计人员专业化素质相对较低、会计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会计从业人员培养体系不合理等。在此背景下,加快我国会计管理体制问题的改革创新步伐,就具有了现实的紧迫性。

1会计管理体制概述

1.1会计管理体制的内涵

会计管理体制是指特定的国家组织和管理会计事务的各种方式、形式以及各种制度的总和,它包括会计机构的设置、会计工作的组织、会计法规的制订、会计人员的管理、会计行为的监督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在我国,国务院财政部门作为全国会计工作的主管机关,对会计工作进行全面的管理。

在经济发达国家,会计管理体制一般又称为会计监管,他主要体现为政府与会计职业之间在有关会计会计报告的生成与披露方面的权力分配,其核心内容是两个问题:第一,谁掌握作为会计报告编制依据的会计准则的制定权;第二,会计职业由政府监管还是行业自律管理。在这两个问题上,英法美系国家与大陆法系国家呈现出两种不同的模式。

1.2会计管理体制的类型

从世界范围来看,会计管理体制大体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集中与立法型,另一种是自我管理型。所谓集中与立法型管理,是指政府积极参与会计活动的管理,这种管理主要通过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来进行,而会计职业团体在会计活动的管理中不占据主导地位,只是起到协助政府管理会计活动的作用。法国和日本是集中与管理型国家的代表。

所谓自我管理,是指政府对会计活动的干预较少,除了一些必要的立法外,对会计活动的管理完全交给会计职业团体自行管理。英国和美国是自我管理型国家的代表。

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公有制占据主导地位,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到主导作用,证券市场尚不发达,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逐步发展完善之中,人们崇尚集体主义,因此我国的会计偏向于集中与立法型。

1.3会计管理体制的构成

体制构成一般可以按照正式约束、非正式约束和实施机制组成。作为一项管理体制,会计管理体制也同样由这三个部分构成。

非正式约束包括对正式约束的扩展、细化和限制。作为会计管理体制的非正式约束部分,会计、审计职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饿时不可忽视的环节。

这些正式约束既包括企业内部会计运行的各种规章制度,也包括作为企业外部经济行为(包括行为经济行为主体之一的国家)之一的国家对企业及会计的各种约束;既包括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和审计独立准则,又包括国家税务机构、证券监管机构对企业的各种明文规定。会计管理体制构成的第三个方面是会计管理体制的实施机制。

1.4会计管理体制的影响因素

(1)经济体制因素

不同的经济体制取决于政府对经济不同的干预程度。政府在经济中的力量和作用越大,则政府在会计管理体制中所担当的角色也越重要;相反,则政府的作用力便较弱。

美国实行的是竞争性的市场经济,共有企业少,生产资料私有制是美国市场经济的基础,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弱。另外,美国证券市场高度发达,股份公司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而美国对会计工作的管理具有间接的行政,民间会计团体领导和管理会计工作。而法国则有较大的区别。法国实行的是具有计划的市场经济,公有制比重高,政府的集中决策对私营企业的经营决策起着决定性的影响,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着主导作用。同时,法国证券市场不发达,企业借款筹资比例高。因而法国的会计管理严格地由政府掌握,民间会计团体的力量则较小。(2)法律因素

不同的法律环境也会给会计管理体制带来差异。就美国而言,法律对会计管理体制方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法律间接地对会计施加影响,但有关法规,无论是证券法还是证券交易法都没有对会计实务做出十分明确的规定;第二,会计实务处理程序及方法往往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寻则型,注重会计惯例,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会计处理程序或者方法。相比之下,法国和德国等实施大陆法系的国家,其会计模式则表现出如下特征:第一,会计往往受到政府的严格管制,会计人员所运用的会计原则,一般都体现于政府的法律、法规之中;第二,会计准则以法律的形式颁布,具有指令性、强制性和统一性特点。

(3)政治环境因素

政治环境因素对会计管理体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会计管理体制的运行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政治过程,任何国家的会计管理体制必然体现本国政治的要求,体现本国某些经济利益集团的要求。当然,有些政治因素可能对会计的影响不是直接的,而只是通过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行为或最终导致国家政权的变革,才会对会计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4)社会文化环境因素

一般而言,考量社会文化环境因素对会计管理体制的影响,可以利用何思德所创立的文化模式,即从个人主义相对集体主义、权距的大小、对不明朗因素反应的强弱以及阳刚相对阴柔等四个方面来反映。

美国的文化环境主要体现在:一、美国是一个崇尚个人主义的国家,社会结构松散;二、美国社会的权距较小。人们在家庭和机构中皆力争权力平衡,子女希望和自己父母处于平等地位,学生希望和老师彼此尊重,雇员希望上司在做决策时会咨询他们的意见;三、美国人对不明朗因素的反映较弱,大部分人承认人生生来是平等和平常的,因此他们很容易接纳有差异的因素;四、美国是一个阳刚社会,人们注重成就感、英雄感、决断能力及物质上的成功。与此相适应,美国会计管理体制呈现出如下特征:由于美国在法律中对有关会计的规定比较粗略,法律只能对会计作一些宏观上的原则性的指导;在具体运用上,美国强调专业导向,强调行业自身的管理,政府在会计管理方面的作用有限;在会计准则的制定与实施上,美国强调灵活性和可选择性,会计准则知识提供原则性的指导,会计人员会按照个别的情况,运用个人专业判断选择最适合的方法;在会计职业上,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较高,会计职业的地位较高,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在信息披露上,會计强调真实反映,会计核算方法偏向乐观,会计处理方面有较大胆的创新,保守程度较低。

与此相反,法国和德国的社会文化环境却截然不同:一、法国和德国不像美国那样崇尚个人主义;二、两国的社会权距较大,人们接纳社会组织秩序,而不像美国的权力观是一种制约观,法德的权力观是一种完全的等级观;三、法德人民对不明朗因素的反应较强,人们希望社会的机构能够维系社会一般遵循的规律,而在骨子里他们并不一定认为人生而平常,人生而平等,不愿接受有差异的东西;四、两国社会相对阴柔,没有美国阳刚。与文化环境因素相对应,法、德两国会计管理体制呈现出如下的特征:德国强调立法管理,具体由政府和民间会计团体来管理会计工作,法国的会计管理则严格由政府来掌握;在会计准则制定与实施上,两国均强调指令性、强制性和统一性;在会计职业上,两国会计团体规模相对较小,职业地位较美国低;在会计信息披露上,公司一般不超过法律和欧共体指令的最低要求,信息披露偏向保密;在会计核算上,两国均采用保守态度,严格遵守历史成本原则,“准备金”概念被频频使用。

2当前我国会计管理体制现状

2.1会计工作领导责任

根据《会计法》第七条的固定,“国务院财政部门主管全国的会计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财政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工作”。这一规定明确了会计工作由财政部门主管并在管理体制上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无论在全国范围还是在地方各行政区域范围内,由财政部门管理会计工作。

2.2会计制度制定体制

会计制度是指政府管理部门对处理会计事务所制定的规章、准则、办法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包括对会计工作、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人员、会计档案等方面所做出的规范性文件。我国《会计法》第八条规定:“国家实行统一的会计制度。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由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本法制定并公布。国务院有关部门可以按照本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制定对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有特殊要求的行业实施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具体办法或补充规定,包国务院财政部门审核批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可以依照本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制定军队实施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具体办法,报国务院财政部门备案。”这是对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制定权限的规定。

2.3会计人员管理体制

我国会计法规对具体办理会计事务的会计人员的从业资格、职业道德、专业能力等方面做了明确的规定,具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就从业资格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会计人员、会计岗位、会计人员任职要求、会计专业职务的任职条件与基本职责。《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会计法》《会计专业职务试行条例》等对其有详细规定。另外,《会计人员职权条例》规定了会计人员的权限,主要包括:会计人员有权要求本单位有关部门、人员提供真实、可靠的资料;会计人员有权要求本单位有关部门、人员认真执行国家的各项财经纪律和会计制度;会计人员有权监督、检查本单位的会计收支和资金使用情况;会计人员有权参加办单位的生产、经营管理会议,制定本单位的会计预算。

在职业道德方面,《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也有明确的规定,比如爱岗敬业、城市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强化服务等。

另外,《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对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有如下方面的规定:书写计算技能、编制凭证技能、登记账簿技能、编制报表技能等。

3会计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3.1监督机制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在监督方面,当前我国虽然建立了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督相结合的监管制度,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种监督机制往往沦为一种形式,大大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也对很多投资者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从内部控制方面来看,会计人员素质过低、责任心淡漠、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权力过分集中等是导致会计监督机制失效的重要原因。

从外部来看,当前我国会计外部监督主要是社会审计。社会审计又被称为注册会计师审计,它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产生的直接原因是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我国随着改革开发,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司逐渐成为商品社会的重要经济组织。由于所有者主要根据经营者提交的财务报表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因此,需要有一个来自企业外部的持独立、客观、公正立场的第三者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公允性与合法性做出判断,注册会计师审计便应运而生。但是,社会审计也有其局限性。因为社会审计的费用最终还是由被审计单位承担,很多社会审计机构害怕失去这些“大客户”,往往在审计中徇私舞弊、暗箱操作。

3.2会计人员专业化素质有待提升

此处的会计人员专业化素质,其实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一个则是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从职业素质来看,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在会计人员培训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这种大环境之下,高等教育对于会计人才的培养,尤其是中、低层的会计人员而言,往往偏重于应付考试,而却忽略了会计专业带有的极强的“职业性”,这种职业不像某些学科那样带有灵活性和较强的创新性,而是要求工作人员必须按照会计准则的刚性来进行操作。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必须按照会计准则来培养其技能。但是,应试教育方式常常使得学生忽略了会计学科操作性极强的特点,导致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较低。从整个社会大环境来看,消费主义、拜金主义蔓延,很多会计人员无法经受起现实诱惑,甚至置会计准则和职业道德于不顾,铤而走险,最终踏入犯罪深渊。

另一方面,长期以来,市场对会计的需求导向趋于单一,甚至形成一种倾向,一旦提起会计,就是“会算账”,而忽视了会计从业人员本身应该具有人文素养和心理素养,忽视了会计作为“人”有实现自我和全面发展的基本需求的一面,对会计人员的培养和使用形成一种“工具化”的倾向。这就导致会计人员的个人整体素质较低,无法促进整个行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3.3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首先,法律规范必须规定相应的法律后果,否则就难以保证法律规范在实际生活中的贯彻实施。现行《会计法》中的部分法律规范就存在着这方面的问题,如《会计法》第三十八条规定:“担任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除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外,还应当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或者从事会计工作3年以上经历。”但在作出这一行为模式之后,却无相应的法律后果条款。又如《會计法》第六条规定:“对认真执行本法,忠于职守,坚持原则,作出显著成绩的会计人员,给予精神的或者物质的奖励。”这条规定既混淆了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的差异,同时也存在法律后果缺位的问题。

其次,个别法律的概念不够准确。法律概念是表达法律规定的基本要素。现代会计在其长期的发展历程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专业概念体系。但是,在会计司法实践中,社会公众、司法界和会计专业人士对会计专业额概念理解方面的分歧也时常出现,如对会计信息“真实性”的理解,一般公众或非会计人员的理解往往是宽泛的、模糊的。而从《会计法》的规定分析,其至少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内容真实,一是结果真实。这种明确界定就使得操作变得容易。但是,当前会计相关法律存在很多这方面的问题。

3.4会计从业人员培养体系待完善

当前,我国会计从业人员的培养,主要依靠两种途径:一种是高校培训,一种是社会培训。但是,这两种模式之间的通道并没有打通,而是彼此独立,这极大地制约了我国会计从业人员素质的提升。

高校培训是当前会计从业人员培训的主要途径。但是,高校培训存在的最明显弊端,就是培训通常与实际相脱节。很多会计专业的学生在学校成绩很好,但是一旦毕业进入单位,却发现属于典型的“高分低能”,学校学习的知识并不能在短时间内顺利应用到实践中,无法对企业做出贡献。

社会培训则主要面向会计从业人员或者即将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这种培训针对性强,实践性强,可以在短期内迅速提升会计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但是也应该看到,这种培训往往只重视会计培训的实际操作,而对于会计学的相关理论、职业道德、法律法规及综合素质方面的培养却明显缺位,不利于会计人员向着更高、根深的层次去发展。

4会计管理体制的改进策略

4.1建立内控和外监相结合的监督机制

会计是企业经营者的眼睛和耳朵。如果会计提供的数据错误,可能导致经营者在错误的基础上,做出更加荒谬的判断,因此,建立严格的会计监督制度,防止会计人员弄虚作假,就显得尤为重要。

新《会计法》指出,会计监督系统具有内部和外部两个层面。内部会计监督系统主要是指单位内部通过内部控制、内部审计等一系列的制度、程序和方法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及所体现的经济活动进行必要的监督。外部会计监督系统主要是指国家有关部门(包括财政、审计、银行、证券等部门)、中介组织(如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等在被授权或者委托的情况下,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或会计资料及所体现的经济活动进行的监督。

具体而言,会计监督机制的构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实施。首先,抓住会计制度设计环节,强调控制的前瞻性并积极容纳内部控制制度的核心内容和环节。具体包括在外币资金业务设计、企业销售业务和生产业务设计、企业投资业务和融资业务设计、材料采购、领发及保管业务等设计中广泛应用内部控制思想。其次,可以在会计机构和人员设计、会计科目设计、会计凭证设计、会计账簿设计、会计报表设计等方面强调基础性控制,彻底贯穿内部控制制度和控制程序的精要。

再次,有效利用企业内部审计的监控职能。包括财会业务的内部审计、绩效内部审计、人力资源内部审计、环保内部审计等。

最后,充分发挥外部会计监督系统的控制功效。包括政府各个职能的审计监督(财政、税务、证券、保险等部门)以及社会中介机构的审计监督两种。

4.2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是公司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保证。首先,加大对财务人员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帮助财务人员树立良好的职业观、权力观和金钱观,从根源上杜绝假账、坏账、虚假会计信息的来源,建立完善的职业道德监督机制,对财务人员的任何违反违纪行为严格处理,绝不放松警惕,保证财务管理健康的开展。

其次,加强对财务人员业务能力的培训。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才在企业中的主体作用日益凸显。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直接决定着企业财务管理的质量。因此,敏城公司必须加强对于财务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打造一支集约化、现代化的新型财务管理队伍。

再次,提高财务人员的自学能力和自学意识。信息化办公时代,敏城财务工作人员工作过程中,也使用上了一些先进的财务软件。同时,国家财务方面法规制度的逐步完善和健全,使得财务人员必须树立自学意识,提高自学能力,通过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提升自身业务水平,提高工作的效率,促进企业财务管理的有效实施,为企业持续稳定发展铺垫扎实的基础。

加强财务人员的管理,必须从正方两个方面入手。除了不断提升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之外,敏城公司还必须适当的增加会计人员的工作水平和福利待遇。树立典型,加强学习和警示作用。一方面,通过树立廉洁务实的业务典范,对财会人员进行良性引导,增强正面典范对其的影响;另一方面,引入反面教材,注重“腐败典型”对财会人员的警示作用。

4.3完善会计管理相关法律法规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经济交流的加强,会计的职能和权限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必须建立起与市场经济要求、与国外的成熟的会计法规体系相适应的会计法律法规。

首先,坚持《会计法》在我国会计法律法规体系中的母法地位,通过对《会计法》的不断修订使其更加完善,充分发挥其在会计法规体系中的统御作用。从国际社会来看,目前很少有对会计单独立法的。尽管我国会计在专门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由于经济环境的变化和我国立法水平的等方面的局限性,我国现行的《会计法》仍需进一步完善。

其次,增强会计法律制定过程中的公开性和透明性,充分协调利益相关者的权益,提高会计法规的公认度和权威性。当前,我国会计法律、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制定中,政府机构起着成功要作用,民间团体对会计法规的影响较小,这是由我国特殊的经济环境决定的。政府主导的立法体制更多体现的是政府的意志,但是却很少能反映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因此,未来会计法律法规完善健全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提升其透明度,鼓励公民参与。

4.4创新会计从业人员培养模式

建立完善系统的培养机制。在建立会计人员培训模式之前,首先应该明确培养体系构建的两个原则:一、可持续和目的性原则。对于会计人员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因此要做好长期坚持的准备,将培养看作一个系统的工程,这个工程由许多不同的子系统构成,确立每一个阶段的培训目标和收益,从而最终形成持续性、长期性、系统性的培养机制。培养机制构建的目的性,就是会计人员培养要树立明确目标,并以之为导向,构建科学、系统的培养模式。二、客观性和差异性原则。会计人员和其他人力资源一样,彼此之间在学历、个性、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受挫能力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在培养的过程中,必须遵循客观性原则和差异性原则,充分了解员工的所思所想,将培养的普遍性与员工的差异性有效结合起来。

首先,对于高校而言,要改变当前的以应试为导向的培养倾向,而应该与企业建立培养方案,企业“按需定制”,学校“按需生产”,以便培养出企业需要、市场认可的会计人员。

其次,在社会培训方面,应该坚持“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所谓“一个中心”,即是会计人员为中心,它强调的是培训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都应该应会计人员为导向。“两个基本点”,即以“分析培训需求,确定培训目标”和“培训效果的评估和落实”为基本支撑点。

5结束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欣欣向荣,各行业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会计工作的质量就至关重要。但是,当前我国会计管理制度在立法、监督、人员素质、人员培养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而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既有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因素,同时也有会计行业发展以及从业人员自身的因素。未来,只有在充分了解会计管理体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症下药,多管齐下,才能促进我国会计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才能促进会计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勇.探讨如何从企业财务管理中进行成本控制[J].经营管理者.2014(02).

[2]周璟.对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若干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04)

[3]王赵亮.完善我国财务报表分析的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04)

[4]罗京媛.浅析新企业会计准则下的财务报表分析[J].商业界2011(01)

[5]张宁.浅谈财务中的收支管理[J].会计之友,2013(32).

[6]王芳云.吴广山,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成因及预警[J].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2013(3).

[7]李争光.陈桂红.会计报表分析指标体系改进研究[J].2011,02,

[8]吴革.会计舞弊的法律考量[J].财会通讯[J]2012(01)

[9]张先治.会计管理者决策与控制[J].财会月刊.2010(03)

[10]齐寅峰著,会计学(第2版)[M].北京:經济科学出版社,2007

作者:刘红军

上一篇:乡镇民政工作总结(精选2篇)下一篇:幼儿园家长工作总结(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