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大监督机制的完善

2024-09-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人大监督机制的完善(共8篇)

论人大监督机制的完善 篇1

摘要:本文就当前我国在会计监督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思考,并结合市场经济、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要求,提出了完善会计监督机制的建议。

关键词: 会计监督 弱化 完善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我国会计工作发生了巨大变化,会计监督体系也逐渐完善,并逐步与国际接轨。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会计监督仍有弱化的趋势。具体表现为:受社会风气和自身素质的影响,会计人员对某些违法行为,很难识别其真实性与合法性;会计人员面对“合理与不合法、企业利益与国家利益”等矛盾,在承办经济业务时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违心回避矛盾;一些企业搞两套账或账外账,以逃避有关部门对资金的宏观管理监督;不少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账目不清、数据不实,偷漏税严重;个别单位或个人要求财会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提供虚假财务报告;当国家利益和企业利益发生冲突时,个别会计人员往往受制于经营者,不能坚持原则,使企业经营业绩不能得到真实的反映,影响了国家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因此,建立健全会计监督机制,是企业正常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一、会计监督机制弱化的原因

纵观会计监督弱化的现象,会计监督职能的弱化,有其深层次的原因。

(一)会计监督法律约束机制的缺陷

一方面法制建设滞后,许多经济活动没有相应的制度规范,有些急需的法律迟迟不能出台,一些已经出台的法律、法规与现实要求有很大的距离,由此产生了对一些违法和违规事件定性难的问题;另一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行力度不足,在很大程度上使法律法规所应具有的威慑力打了折扣。

(二)现行的会计管理体制的缺陷

现行的会计管理体制使会计人员在经济管理中的角色很尴尬,会计人员作为企业的员工要服从于企业领导的安排,而作为经济管理人员又要执行国家有关财经法律的规定,当在企业的局部利益与国家整体利益不相协调时甚至出现冲突,会计人受企业领导的影响就很难做出正确的抉择,很难承担起监督者这个角色。

(三)监督的职能界定不清使监督脱节

我国的会计监督体系是由国家会计监督、社会会计监督和内部会计监督共同构成完整统一体,但各监督主体之间的职责、承担的责任等还有很大差异。一些相关的法规对这三种监

督的范围界定不够清晰,甚至模凌两可,使得这三种监督职能混同。同时,在实际的工作中,各主体监督职能相互割裂,多头监督,再加上分散管理,使得会计监督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完整的、行之有效的机制。

(四)企业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目前,在庞大的会计从业人员队伍中,还存在着会计人员业务水平和各方面综合素质不高,法制观念淡薄,在某些物质利益的诱导下,丧失了会计人员从业的基本原则,提供失真的会计信息,弄虚作假,损害企业的利益的现象,导致会计监督长期在低层次水平上徘徊。

(五)现有的会计监督手段、方法不适应现代经济生活的要求

当前,企业会计监督的手段和方法主要集中于事后稽核和会计检查阶段,这种监督手段已不适应现在市场经济的要求。会计检查主要针对企业财务会计结果的监督,或者是检查处理已发现的严重问题,而在稽核中也是定性检查多、定量检查少,工作缺乏规范,对会计行为的过程缺乏有效制约。

三、完善会计监督机制的对策

针对会计监督职能弱化的具体原因,笔者认为,完善会计监督职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快法律法规建设,进一步完善会计法律体系,为会计监督提供法律保障

在会计法律建设方面,应充实和完善以《会计法》为龙头的一整套会计法规体系,制定《会计法》实施细则,明确违法处罚的定量、定性标准,加强会计监督的“刚性”;同时,对会计人员职责条例、会计工作规范等会计法规要加以修改完善;建立和完善统一的会计制度和准则,满足企业多元化经营的需要;从制度上明确会计监督、审计监督的职责和权限;加强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加大处罚和执行力度,对违规违纪的企业及其连带责任人给予处罚;大力宣传财经法规,使绝大多数公众了解、掌握国家的有关法规,形成遵纪守法的良好氛围;各单位领导要带头执行财经法规和会计制度,做懂法、守法的表率。

(二)明确会计责任主体,加强企业负责人在会计监督中的责任

明确企业负责人的会计责任主体地位,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的关键。作为企业负责人,应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合理性和完整性负责,应当保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这样就加强了企业负责人为企业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的地位,为会计从业人员明确行使会计监督职能提供了保障。为了适应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要求,企业负责人作为会计责任主体,还必

须要懂管理、懂业务、懂财务、懂会计,熟悉有关经济法规,对自己负责,对企业负责,对法律负责。

(三)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会计监督的主体之一是会计人员,因此,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强化会计监督的根本途径。首先要通过多种形式强化会计人员的法制观念,使会计人员在国家会计法律体系下严格履行其职责;其次要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使他们树立实事求是和依法办事的思想,培养客观、真实、公正的工作作风,这是会计职业本身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障;再次要努力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及时更新知识,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最后还要提高会计人员的风险意识。随着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会计人员面临的经济事项将会越来越复杂,这要求会计人员能够在保持职业的谨慎性和规范性的同时,能从整体的角度,用准确的判断力和科学的分析方法,找出解决的办法和思路。只有熟练掌握会计知识,及时了解最新法规,充分把握风险,才能做出理性判断,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做好会计监督。

(四)创新会计监督手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会计监督也要跟随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时俱进,不断的创新,以促进会计监督工作的快速进步。

首先,要建立社会公共会计信息平台。充分利用计算机和互联技术,探索建立单一来源报表体系,促成社会公共会计信息平台的建设,这样就不仅可以为财政、审计、银行、税务、注册会计师等各监督主体提供单一来源的企业财务报表体系,而且可以很好地解决监管信息利用不充分、财务报表使用者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并从根本上杜绝企业出于不同目的编制多套报表的现象,也有利于降低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成本,从而全面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其次,要重构会计监督机制使会计监督主体独立化。以往的会计监督机制使会计监督主体和客体存在从属和利益关系,使得监督主体与监督对象很难分离开来,这也正是重构会计监督机制的关键。所以新的监督机制必须使监督主体和监督对象具有实质上的分离,让会计监督主体具有独立的组织、独立的人格和独立的行为。目前看,建立独立的会计事务公司可以更有效地进行会计监督。会计事务公司以独立法人实体的组织形式,既独立于各单位,也独立于政府部门,可以不受外来经济、人事等方面的强制约束而独立、公正地发挥会计监督职能。会计事务公司一方面为全社会提供会计事务服务,保证了会计监督事务的独立组织依托、独立人格和独立经济利益来源等问题,另一方面使会计事务组织由单位内在化形式转变为外在性的社会组织,降低了会计事务社会成本。

最后,要加强会计监管的国际合作。自从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国际会计监管问题受到各国政府和会计界高度重视,开展国际会计监管合作也成为我国会计监管工作的一项越来越重要的内容。随着我国国际趋同和等效会计准则的全面实施,与有关国家和地区的会计监管合作与互认就显得更加重要。这一方面有利于我国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实施“走出去”战略,另一方面也是我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前提。开展会计监管的国际合作,就要了解国际组织在会计监管方面的作用和运作方式,把握国际间会计监管的发展动向,借鉴其成熟的做法,为己所用。

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也是我国会计理论多年来研究的焦点。会计监督机制的完善,是企业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必然的选择,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同时是我国企业面对投资主体多元化和经济全球一体化,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地位的需要。参考文献:

[1]张蕾.会计监督弱化成因分析及对策[J]北方经贸,2008.5

[2]胡宝亮,张慧鑫,王静.浅谈新形势下的会计监督职能[J].管理科学文摘, 2008.3

[3]全承相.会计监督乏力的法制原因及其强化与创新[J]现代财经,2010.7

[4]孙玉香.浅谈会计监督机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9.15

论人大监督机制的完善 篇2

一、健全预算监督的法律法规体系

(一) 、树立预算即法的观念, 提升预算的法律性

一个国家政府预算的透明度越高, 法治性越强, 预算控制力越强。在西方发达国家, 议会通过的预算是作为法律必须得到严格执行的, 任何人都无权擅自、变更和修改的。许多国家是直接通过宪法来对预算的法律属性进行规定。比如巴西宪法第167条就明文规定违背预算的几项行为, 而法国、以色列荷兰都由宪法直接规定预算即为法律。而在我国, 各级人大通过的预算计划是全国人大常委监督政府预算执行活动的依据, 我国预算的全过程反映的就是我国经济的走向。我国宪法虽然设定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预算执行监督权, 但是并没有通过宪法文本对预算的法律属性做明确的设定。故在我国, 也应该将预算的法律属性写进宪法文本, 确立预算的法律属性, 提升预算的法律性。

(二) 修订预算法律

针对我国预算法律出现的一些问题, 可以从以下几点对预算法律进行修订:对预算收支范围进行扩充, 对预算编制的时间进行延长, 对预算责任进行划分, 明确各预算主体的责任。同时也应该明确预算改革的法律地位。1998年以来我国实行了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等预算改革, 预算法律也应该肯定这类改革, 明确其合法地位。建立健全程序性的预算监督法律法规体系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根据目前我国预算监督法律法规“重实体轻程序”的现状, 我国的预算监督法律法规应该不仅停留在法律授权, 还应该限制自由裁量权, 建立完善的监督责任制度。应该进一步细化预算监督的内容和程序, 加强程序性立法。对全国人大常委会监督的提起条件、时间、程序、保障及责任各方面都做到有法可依, 以此来解决监督机制的动力及压力问题。

二、完善人大常委会对预算执行的监督机制

(一) 加强日常监督

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 要重点了解财政资金的拨付进度以及是否按照预算来进行拨付。目前, 主要是由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来了解和追踪预算的执行情况, 由其负责预算执行的日常监督。但是, 由于日常监督对相关机构及人员的专业性、技术性要求很高, 而财政经济委员会的工作范围也较为宽泛, 难以深入细致地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日常监督。这就需要建立一个专门的机构来实施日常监督, 且有专职人员来完成日常监督工作, 对预算执行和财政管理中的某些事项进行专门的监督。从实际来看, 可以通过设立一个专门的预算委员会来承担预算执行的日常监督的职责。这就有利于人大及其常委会对预算执行日常监督往的专业化、科学化及高效化方向发展。

(二) 严格控制预算调整。

预算调整是预算执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 但是我国法律对于预算调整的规定很笼统, 使得各地对于预算调整的标准不一, 这就造成了预算调整的不规范、使得许多资金脱离了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必须严格控制预算调整, 使其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监督之下规范操作。第一、要对预算调整的范围做出明确的规定。将原本由政府自行决定的财政增收支所出现的超收、财政资金项目也纳入预算调整的范围, 降低预算调整的随意性。应该明确规定无论是由于增收减支还是增收增支所导致的预算不平衡, 都应向人大履行预算调整报批程序。第二, 对预算调整时间进行合理化设定。可以设定两个时间段, 根据总预算的变化, 调整和安排预算项目。第三, 也可以通过规定预算调整的基本事项与最高上限, 以此来防止政府的裁量权过大。

(三) 建立预算绩效评价机制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惩戒机制。

应当建立和健全完整的绩效评价制度, 为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预算监督权创造条件。成立专门的绩效评价工作小组, 明确相关单位及责任人, 把项目绩效的目标管理和部门预算编制相结合, 使绩效评价的理念渗透到预算执行的各个阶段。美国1993年《政府绩效与结果法案》是首部专门为政府绩效而制定的法律, 它主要是为了通过设定政府财政支出的绩效目标对绩效进行评价, 以此来提高政府的责任心及工作实效。在我国地方上, 2007年, 上海市预工委以推进项目绩效考核为重点, 对10个单位的项目支出进行了跟踪及绩效考核, 也推动了政府使用资金的“问责制”。在全国范围内, 对财政违规、违法的行为也需要建立权威、有效的处罚机制。要将财政立法, 设定可操作性的法律规范, 建立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政府的问责机制, 将监督落入实处。

三、加强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自身能力建设

(一) 完善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机构设置, 设立专门的预算委员会。

预算委员会的工作职责主要在于预算的审查和监督, 审查政府的预算报告、预算调整情况及预算执行情况, 并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意见报告。原来的预算工作委员会可以变更为预算委员会的工作机构, 主要负责预算委员会的具体工作, 为预算委员会提供信息、收集资料, 帮助其实施预算监督工作。为了更好更高效地实施预算监督工作, 预算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可主要考虑从经济、法律方面的专家及人大代表中产生。

(二) 提高委员的预算执行监督能力, 增加专职委员的比例。

首先, 应当逐步提高委员的预算监督意识。常委会组成人员只有提高监督意识, 不断的深入学习研究预算相关相关行为, 才能卓有成效地开展好预算执行监督工作。常委会应当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培训班、以会代训等形式, 为委员提供更多的财政预算知识的专题讲座。同时常委会也应当给予委员能更多的参与财政预算方面调研检查的机会, 注重业务知识学习。其次, 要逐步实现委员的专职化、专业化。通过专职化给委员设定职责门槛, 提高委员任职标准和要求, 提高专职委员的比例, 通过专业化提高委员的业务水平和监督实效, 最终使委员职务由“虚职”向“实职”转变。最后, 完善委员联系代表制度, 会见选民制度、激励机制。委员要深入群众, 反映群众诉求。通过以上制度来保障全国人大常委会在预算执行监督中, 公正审查, 提高监督的实效, 树立全国人大的权威。

(三) 审计机关划归全国人大。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行政型审计, 审计机关隶属于政府, 主要强调政府的内部约束。但是由于行政性的审计模式缺乏独立性、预算审计流于形式, 审计部门对全国人大常委会协助作用也没有得到有力发挥。不少国家正是通过将审计机构划归议会来实现议会对政府的监督的。如墨西哥和西班牙就在宪法中直接规定审计机关隶属于议会, 从宪法层次上肯定了审计机关对于议会监督预算行为的价值。故应该在我国推行立法型审计, 审计署隶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 对全国人大负责。这样不仅能够充实目前我国人大常委会对预算执行监督缺乏专业支持, 弥补专业技术的弱势, 也能强化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作用。也能解决审计机关于行政机关之间监督同体的效应, 增强审计的震慑力。

(四) 借助“外脑”提高监督能力

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必要建立预算监督的专家咨询工作, 吸收一些精通预算、财政、审计、法律的专家来为预算执行监督提供专业性的意见。在美国, 国会预算局每年会聘请大量专家来辅助其工作, 这些专家主要由政策分析家及经济学组成, 很少又在国会从事的经验。这些辅助机构主要帮助国会预算局预测报告、审查预算, 为国会预算局提供了专业性的意见。不仅是国外, 在我国地方上也积极地通过“外脑”来辅助人大常委会进行监督。浙江舟山已经连续多年从会计师事务所、工会、高等院校等非官方机构聘请经济、财务专家组成人大财政经委的专家顾问组, 辅助人大常委会对预算执行的监督。

四、改进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方式

1、建立规范而透明的报告和信息披露制度。

公共财政应当是公共意志的体现,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故国家的财政行为更应充分体现人民的意志。财政的透明程度关系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实效, 尤其代议机关作为公共意志和利益的代表, 其对财政信息的知晓程度就是衡量财政透明度的主要标志。在我国, 也应当建立规范的财政信息披露制度, 降低全国人大常委会获取信息的成本, 使其更好的对预算执行行为实行监督。首先, 全国人大要通过立法的形式对政府的信息披露义务进行规范, 通过法律程序的设定来防止预算执行报告的随意性。其次, 要规范政府及相关部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的内容, 使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实现监督。再次, 要规范报告和披露的方式。政府向全国常委会报告信息应具有定期性和及时性。而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内也应该设立专门的预算研究组织, 负责对预算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以供全国人大常委会参考。结合我国实际, 可以通过扩充预算委员会及相关部门的研究职能。

2、建立预算信息共享机制、形成监督网络体系。

对预算信息共享的目的就是通过预算信息的共享能够降低全国人大常委会获取预算信息的成本及搜寻成本。通过现代化的技术, 建立起全国人大常委会与政府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 使监督更具有现代化、高智能的监控功能。“金财工程”是我国政府部门于2001年引进的, 通过运用信息化手段, 将财政收支的全过程都用网络记录并覆盖的现代化预算管理基本模式。它对于减少预算的随意性、防止财政资金的体外运行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预算监督的过程中, 全国人大常委会也应当与政府部门及国库实现信息共享, 形成与“金财工程”相配套的网络监督体系, 充分利用信息网络进行数据分析, 发现问题及时跟踪检查。这也能使全国人大常委会提高对预算信息资源利用率, 避免在对预算相关信息的采集、存贮和管理上重复浪费的一个重要方式。2005年, 四川省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与财政厅国库集中支付计算机系统实现联网, 人大常委会能够监督一切被纳入系统的省级预算资金, 人大常委会能基本实时掌握各部门的集中支付情况, 人大常委会实现了“实时”为人民守着“钱柜子”。2007年, 深圳市的财政局国库资金系统就与人大预算网相联, 人大常委会能够监督预算的每一笔资金动向。四川与深圳的预算信息工商模式也值得全国人大常委会学习和借鉴。

3、建立听证制度与旁听制度

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预算执行的监督应当体现的是公众的意志, 监督过程其实就是公共选择的过程, 故采取听证、旁听、信息公开的民主、公开的方式是必须的。建立听证制度使人们有机会表达不同的观点, 各种信息也有利于财政决策者做出更为准确的判断。这也使得全国人大常委更能贴近人民, 不再“高高在上”, 更能代表人民对政府的预算执行行为进行监督。因此, 应当不断的围绕预算问题开展听证制度, 将预算执行过程中的每个部门、每项资金都经过听证程序, 直至把听证制度作为一种稳定的财政分配制度。同时, 也应该推广人代会及常委会的旁听制度, 邀请一些群众代表旁听会议, 并可以针对预算执行监督问题提出建设性发言。这也能提高人大代表监督活动的透明度, 便于人民群众实现民主监督的权利, 便于人民群众监督人民代表的工作。

加强预算信息公开, 有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能够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预算执行的监督提供更加清晰的信息。这对于高效廉洁政府的建立以及提高政府执政能力和办事效率有着重大的意义。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做好预算信息公开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就充分认识做好预算信息公开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要求各行政机关积极做好预算信息主动公开工作, 明确预算公开主体, 要求相关部门单位主动公开预决算, 积极推动部门预算公开, 大力推进重大民生支出公开。通过预算信息的公开能够提升预算管理水平, 提高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预算监督能力, 这对于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促进依法理财、民主理财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献勇.预算权研究[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8.

[2].政府预算的立法监督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3.

论检察机关侦查监督机制的完善 篇3

关键词:侦查监督;缺陷;完善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法律的保护,如今,我国正在构建法治社会,这就要求每一个执法部门都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侦查监督工作是直接体现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的重要支撑力量。应当说,随着《刑事诉讼法(修正案)》的实施,侦查监督部门工作重点也应从传统的审查批捕案件转移到引导侦查取证,加大监督力度,保障侦查活动依法进行上来。结合《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对侦查监督的规范性要求,笔者认为检察机关应对《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进行修改完善,在理顺侦检关系的基础上,建立健全高效的侦查监督机制。

一、完善刑事强制侦查措施的司法审查制度

建立对刑事强制措施司法审查制度最为重要的是应扩大监督范围,使其不仅仅限于审查批捕,大量的强制性侦查措施都应被纳入监督范围之内。侦查机关采取的限制或者剥夺公民人身自由、财产或者其他权利的强制性侦查行为都应事先得到检察机关批准,检察机关应在一定时限内审查完毕,并将决定及理由通知侦查机关。而对于情况紧急,必须立即采取上述侦查措施的,应当在采取措施的法定期限内报告同级检察机关,由其进行审查,以加强事后审查,检察机关有权作出撤销或同意继续采取上述措施的决定。同样,侦查机关认为需要变更强制措施或者拟撤销案件的,也应事先提请检察机关审查批准。同时应明确规定侦查机关执行检察机关所作出的有关刑事强制措施的决定(如批捕决定、不批捕决定等)的法定期限,并应赋予检察机关在侦查机关拒不执行或擅自变更相关决定时的实体处分权。只有将侦查机关在整个侦查活动中使用刑事强制侦查措施的情况都纳入检察机关司法审查范围之中,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公民合法权利不受侵害,也是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的法律地位的体现。

二、建立并规范适时介入、引导侦查机制

侦查监督应当是对侦查活动全过程、全方位、全视角的监督,现行侦查监督方式的滞后性、被动性、有限性已成为完善侦查监督机制必须解决的问题。高检院明确提出要“建立和规范适时介入侦查、引导侦查取证、强化侦查监督的工作机制”,笔者认为,从当前司法实践出发,可循序渐进地建立起相关制度。首先要明确适时介入的案件类型:①重大复杂疑难案件;②管辖区域内有重大影响的突发性恶性案件;③司法解释不明确、法律适用争议较大案件;④边沿性“跨线”类型疑难案件。而要保障该项制度的落实,应与侦查机关建立联系制度,以确保检察机关能及时介入案件侦查。一要定期召开公检联席会议,协调相关工作;二要完善受案、立案备案制度,及时掌握案情信息。此外,还应赋予提前介入及引导侦查的检察人员拥有查阅案卷、文书,参与案件讨论以及发表意见的权力,除应引导侦查机关及时、准确、全面地收集和固定证据外,还应全面履行好侦查监督职责,以实现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一是要预防、纠正侦查机关在侦查活动中出现的非法取证、超期羁押、违反程序等有悖于程序原则的行为,保证侦查活动依法有序进行;二是要对侦查人员在侦查活动中因疏忽大意、怠于职责或徇私枉法而导致对犯罪事实避重就轻、对关键证据视而不见以及出现漏捕、错捕的情况进行监督,从而保证依法、准确、及时惩罚犯罪,保护公民合法权益。

三、完善侦查监督保障权。增强侦查监督条款的可操作性

高检院明确提出要“强化检察机关的侦查监督权,赋予检察机关对违法的立案活动、侦查活动的纠正权和处分权”。监督的结果不能仅是一种意见,还应具有强制拘束力和制裁手段。这就首先要明确《说明不立案理由通知书》、《通知立案书》、《纠正违法通知书》、《检察建议书》的法律效力,同时赋予检察机关对拒不接受监督的单位和个人的建议处分权和实体处分权。

司法实践中,必须赋予检察机关对违法侦查行为的纠正撤销权和对违法侦查人员的处分建议权,完善纠错机制。公安机关违反刑事诉讼程序规定实施侦查行为的,检察机关应当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检察建议书》等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公安机关应当在法定期限内将处理结果通知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在法定期限内拒不接受检察机关监督意见的,经检察长批准,检察机关可以向违法办案人员所在公安机关提出批评、警告、纠正和制止违法行为、停止侦查、改变案件管辖、更换承办人、给予行政处分的建议,被监督机关接到意见后,应当对违法人员给予相应的处罚;对于公安机关违法实施的侦查措施,经检察长批准,检察机关可以予以撤销,公安机关应当立即执行。对于侦查人员多次违法的或违法造成严重后果已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赋予检察机关对违法活动的实体处分权。首先,对于侦查机关拒不立案以及消极侦查的案件应有机动侦查权。在侦查上赋予检察机关一定的机动权,以适应某些难以预测的特殊情况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更有利于国家追诉权的正确行使。其次,对于违法侦查活动,如通过刑讯逼供、诱供等违法行为取得的证据,检察机关通过监督一旦发现便有权认定该侦查行为违法、该份证据无效不予采纳,以警戒其后的侦查活动。再者,对于侦查人员多次违法或违法造成严重后果已构成犯罪的,应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四、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相结合

要实现侦查监督机制的构建和完善,就要避免监督工作中存在的漏洞,而要避免漏洞,就不能只依赖于事后监督一种监督模式,必须要把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三方面相结合。首先,对于事前监督,要保证检察机关的决策得到落实,没有经过检察机关批准的工作,侦查机关坚决不能进行。其次,对于事中监督,就是要检查机关对侦查工作的每一个步骤都进行严格的监督,保证侦查工作的每个环节都具有规范性。最后,对于事后监督,就是要检查机关对案件负责到底。在我国,案件结束后如果犯罪嫌疑人或者其家属、律师认为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不当,有权向检察机关上诉,这时,检查机关必须及时的调查取证,有效的处理案件后期出现的争议和纠纷。

五、健全执法考评制度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刑事侦查工作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尽管如此,在实际的侦查工作中依然缺乏规范性,要进一步规范侦查机关的侦查活动,可以通过执法考评制度对侦查机关实施约束。健全的执法考评制度需要有明确的执法标准、全面的考核方式、严格的赏罚制度,这样才能科学系统的对侦查机关的侦查工作做出评价。同时,严格的赏罚制度把执法人员的工作情况与自身利益结合起来,可以促使他们规范的开展工作。

浅谈如何创新人大监督机制 篇4

进和加强监督工作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创新人大监督机制的必要性

监督权贯穿于人大工作的始终,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通过行使监督权,一方面能够促进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另一方面能够发现和纠正执法机关违犯法律、法规的行为。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行使监督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离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和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人大的监督并没有真正到位,有的人大及其常委会还没有很好地行使这个职权。究其原因,归结于人大监督机制尚不健全,为此,人大监督机制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从制度的层面与行为规范的角度进行设计创新,以适应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需要,促进依法治国,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

健全和创新人大监督机制是确保监督职能充分发挥的前提和基础。人大监督权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力,人大监督工作能否有效开展,直接关系到人民当家做主权利的落实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目标的实现。而这种权力的运行,离不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和这种制度机制的有效运作,其中最重要的是完善和创新人大监督机制。人大监督机制的健全和完善就是要正确处理好国家权力机关和“一府两院”关系。这些关系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整个机制的有机构成,无论哪一个环节疏忽或者遗漏了,都会影响整个机制功效的正常发挥。只有不断完善和创新人大监督机制,严格依法行使监督权,才能保证人大其它职权得到落实,才能保证人民在国家中的主人地位得以实现。

二、分析创新人大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监督法律制度的缺失

人大监督机制的健全和完善的关键在于监督法律制度的“刚性”,而正是监督法律制度的缺失使人大监督的应有的效能不能得以发挥。

首先,监督法律制度的不完备使监督不能到位。目前我国还没有出台监督法,有关监督的法律分散在宪法和法律法规中,这样所产生的后果是:其一,造成监督制度缺乏系统性,各种监督形式法律联系差、层次性不清,模糊了民意机关监督的法律权威;其二,有关人大监督的法律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形成监督中的空白地带。

其次,法律对监督权规定的非刚性化。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监督权,就是为了对行政权和司法权进行制约,确保其不被滥用。但是如何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权进行有效的控制,以确保监督权不被滥用或搁置,我国宪法和法律却没有刚性规定。虽然法律也提到各级国家权力机关要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但这种监督并不具有可操作性,更缺乏必要的刚性,它实质上是建立在各级国家权力机关自觉自愿的基础之上,因而很难落到实处。由于法律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权的规定没有相应的法律责任与其对应,使其成为一种缺少法律责任的特殊的“超级”权力。也就是说,各级国家权力机关是否行使监督权、监督权行使质量的高低,都不需要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而没有法律责任的权力,其权力运行的结果或者被滥用、或者被束之高阁,这是被历史和实践证明的。这种制度设计模式,不仅影响到权力机关监督权的运行效果,同样也削弱了其他职能如立法、重大事项决定以及人事任免等的运行效果。

(二)代表制度的欠缺

完善监督机制加大监督力度 篇5

加强对单位“三重一大”事项实施的监督

目前,普遍存在对各单位“三重一大”事项监督难,难监督情况,如何落实中央关于对单位“三重一大”事项进行有效监督?是摆在各级面前大的问题,也是有效防止腐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大事,同时纪工委能否有效履行监督职能?直接关系纪工委监察分局的工作成效和职能的发挥。努力破解对监管单位“三重一大”事项监督工作中存在的范围界定难、监督执行难、责任追究难等问题是目前重要课题和工作,经过调研,吸取外地经验,结合本地实际,现提出以下对监管单位“三重一大”事项实施有效监督,破解监督难题的粗浅认识。

一、明确监督范围,破解“三重一大”范围界定难题 “三重一大”范围界定是监管工作的基础工程,于整个监管过程至关重要。县纪委统一或各单位结合自身实际要制定《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实施办法》,让“三重一大”事项的范围标准和监督机制细化、量化。

一是明确内容。针对所辖管单位实际,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单位“三重一大”事项的内容予以明确,使监督者与被监督者能够准确把握某项工作是否属于“三重一大”范畴。

二是明确标准。根据各单位性质,划分为几个档次和类别。比如,按有无专项资金分类可分为有项目资金分配职能的单位和 1

党政部门无项目资金分配职能的单位,或按有无收入等性质划分单位类别,并按类别制定相应档次标准。

三是明确规则。各单位要将“三重一大”事项的讨论决策权纳入本单位党政领导班子会议的议事范围,并制定科学合理的议事规则,对讨论、决策、审批等程序严格进行规范。针对各单位重大决策的内容和大额资金使用的标准各不相同的情况,规定各单位可结合实际适时予以调整,调整后必须书面报纪工委监察分局备案,以便议事规则与“三重一大”配套。规定所管辖和联系单位除依法应当保密的事项外,重大决策事项、依据和结果都要公开,纪工委定期对决策执行情况进行跟踪监督。

二、明确监督程序,破解“三重一大”监督执行难题 纪工委、监察分局为使监督检查不走过场,要制定《关于“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办法》,注重从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强化对所属部门“三重一大”事项实施过程的有效监督。

一是抓好决策环节的监督。实行部门党组(党委)会议提前报告制度,所辖部门在召开党政领导班子会议研究涉及“三重一大”事项时,须提前报告纪工委监察分局并提交会议相关资料供审核。纪工委监察分局在列席会议时,重点针对重大决策是否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重要干部任免是否经有关职能部门核准、重大项目安排是否按主管部门审查要求依法进行、大额度资金使用是否符合政策规定等内容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二是抓好实施环节的监督。在重大决策方面,重点抓好是否存在不执行、乱执行或擅自改变集体决定等问题的监督。在重要干部任免方面,重点抓好对资格审查、考试、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组织考察、党组(委)研究决定及任前公示等环节执行情况的监督。在重大项目安排方面,重点抓好招投标、政府采购、产权交易是否按规定程序实施,是否存在串标、围标等违规行为,主管部门是否进行严格审查,项目质量及资金使用是否按法定程序报经有关部门审查核准等情况的监督。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实行增加和变更固定资产备案制度,对增加的固定资产,纪工委监察分局主动对其是否经相关部门批准、资金来源是否正当、政府采购及公开招投标程序是否完备等情况进行审核。对变更的固定资产,所属部门必须主动将经有关部门审核后的方案报纪工委监察分局备案。在大额度资金使用方面,纪工委监察分局会同财政、审计部门重点抓好纳入预算的罚没收入、行政性收费、基金,以及应缴入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是否坚持“收支两条线”,是否存在“小金库”,政府投资项目资金、专项资金使用情况是否符合相关规定等内容的监督。

三是抓好后续监督。主要通过信访和开展检查进行监督。纪工委监察分局建立信访初核制度,在其所管辖单位设立举报箱,向社会公布信访举报电话,及时受理涉及所属部门“三重一大”的举报,采取倒查的方式组织初核。认真抓好日常和专项报告工作,每年开展一次党风廉政、纠风、专项资金治理、收支两

条线、五费一票、执法执纪等综合检查,定期对所属部门的“三重一大”事项进行专项督查。对群众反映属实和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和处理,并督促其整改。

三、明确监督责任,破解“三重一大”制度执行难题 制度发挥作用关键在于有力地执行。纪工委要紧紧抓住制度执行不力这一难题,明确监督责任,有力推进“三重一大”制度的落实。

一是建立监督纪实档案。实行“一事一记”,对“三重一大”事项进行全过程纪实监督,将时间、地点、责任人、参与监督的过程或环节、结果等真实详细地记录,形成专门的监督纪实档案,为检查、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提供可靠依据。对监督者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监督职责,被监督者规避监督、不配合监督和干扰监督的,都必须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促使监督者和被监督者有效配合、全面履职。

二是健全监督制度。建立“三重一大”事项责任考核制、预报告制、票决制、备案制四项制度。即将执行“三重一大”监督规定的情况纳入各单位年终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进行严格考核;各单位在研究“三重一大”事项之前,必须以书面形式向纪工委报告,纪工委根据报告的内容及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列席会议;各单位研究决定“三重一大”事项时,实行党政“一把手”未位发言制和无记名票决制,只有应到会班子成员三分之二以上投票赞成的决策事项才能付诸实施。而且票决情

况必须在5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报纪工委备案。

论人大监督机制的完善 篇6

随着近些年来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工作的深入开展,人大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的思路也越来越宽阔,成效越来越显著,越来越为社会所关注。特别是党中央提出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举措后,围绕“东北大振兴、沈阳要先行”这一历史机遇,我市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的质量普遍提高,重要建议和提案大量涌现。由此所涉及的社会深层次问题日益增多,办理的难度也进一步加大。而代表和委员们对建议提案办理的要求和期望值也越来越高,不再仅仅满足于所提意见和建议的被认同和吸纳,以及一般意义上的办理结果答复。代表和委员们尤其更为关注的是社会反响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和落实。面对这一新的形势,我们本着“求是崇真”的原则,深入研究和解决提案办理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办理机制问题,就成为承办单位必须积极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笔者结合沈阳市法院系统的实际,仅就办理工作机制问题,谈几点粗浅看法。

一、完善和创新工作机制是提高建议和提案办理质量和效率的关键之举

人大代表对法院工作提出议案包括批评意见和建议等,是法律赋予人民代表的一项重要职权,是人大实施司法监督的一个重要途径。政协提案是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三大职能的重要方式,是政协委员和政协组成单位建言立论的主要载体,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促进党和国家机关实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一条重要渠道。做好代表建议和委员提案办理工作,对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推进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实践证明,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既是一项民心工程,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带有全局性的工作。作为承办单位,就要紧紧抓住这一务实工程,从建立和完善办理工作机制入手,把办理方案、办理过程、办理质量、办理效率、办理结果以及办理工作的组织领导等诸多方面,均纳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唯有此,才能使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真正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强化法定性,增强实效性。

建立和完善代表建议和委员提案办理工作机制的地位和功能主要表现在:一是有利于把建议和提案办理工作落到实处。办理工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除了一般意义上的组织机构,领导挂帅,督办回复等内容外,还包括办理工作的运行规则和相关制度措施,这些均是提案办理工作所必备的条件和基本保证。从当前此项工作存在的问题看,个别单位往往由于机制不健全不到位,而形成“会上一阵风、会后细无声”现象,最终导致办理工作不落实,代表委员们不满意。因此,建立比较完备可靠的运行机制,是解决办理工作不落实的一项带有根本性的措施和手段。用机制规范办理工作,就会使我们克服随意性、增强自觉性。二是有利于提高办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没有高质量高效率的办理,即使建议和提案本身再好也无济于事。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的最终目的是解决问题,取得实际效果,如果缺乏一整套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建议和提案就不能得到认真办理和落实,同时也会挫伤代表和委员们的积极性。所以,用工作机制来保证办理质量和效率是承办单位的当务之急。三是有利于整合工作效能,推动承办单位的全面建设。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具有明显的群众性、实践性、针对性和操作性,对承办单位来说,无论是落实建议提案本身还是全面工作,都将起到推进作用。所以,有了好的工作机制,就可以促使承办单位举一反三,以点带面,办理一案,带动其它,更好地改进自身工作。四是有利于推进软环境建设。从一定意义上讲,认真办理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是改善和优化我市软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建立和完善办理工作机制是促进软环境建设的迫切需要。作为一种机制它体现的是服务功能,同时又是一个桥梁,承办单位只有树立服务为本的理念,工作求实,精益求精,并通过行为规范、运转协调、便捷高效的工作机制,做好提案办理工作,为我市软环境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由上可见,建立和完善科学有效的建议提案办理工作机制是办理工作的基础。以机制保质量,以机制促落实,以机制促发展,应该成为承办单位特别是各级领导的共识和高明之举。

二、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机制的基本构成与完善

办理工作机制是指办理建议和提案工作的基本运行规范,是其所构成的各个环节上较为完善、紧密衔接、互为依托、富有成效的工作体系。从实践论和系统论的角度看,任何一项工作机制的形成,都应建立在科学、规范、讲求实效的基础之上,根据实践的总结和发展而确定,而不是那种脱离实际的主观臆断。例如,近几年来,特别是2001年市法院新的党组班子组建后,院领导高度重视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把这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从落实司法为民,接受人大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服务全党工作大局出发,积极抓好建议及提案办理工作。几年来,我院共承办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228件,按时办结率达94.7%,解决问题或基本解决的比例为95%,代表委员满意率为93.7%。两级法院在工作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建议提案办理工作体系,并努力做到规范化、制度化,促进了承办工作的全面开展。主要做法是:

一是强化领导机制,切实加强对建议和提案办理工作的领导。两级法院普遍实行了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一把手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并精心组织办案的全过程。在每年的“两会”召开期间,由院长亲自带领各部门负责人到会场征求代表委员意见;会议结束后,市法院领导亲自组织召开建议和提案办理工作会议,进行周密部署,把每件建议和提案落实到具体的承办单位,并由分管院长具体抓好落实。今年以来,两级法院又实行了“重点建议提案院长督办制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二是建立办理机构,发挥职能作用。市法院为落实代表建议和委员提案,专门设立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联络室,统一负责全系统的办理工作。15个基层法院也设立了相应机构或配备专人负责,形成了两级法院上下联动的工作网络。实行办理工作流程管理,从交办、承办、到报告、回复等各个环节,实施不间断的督办催办,为保证建议和提案按时办结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

三是完善建议提案办理工作制度,规范办理程序。2002年,我院依据上级有关规定,制定了《关于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工作的规定》,从建议提案的收接、登记、研究、交办、会办、反馈、检查等方面,都规定了较为具体的工作程序和制度要求,使办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对提高本系统办理工作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是强化办理责任,建立奖惩激励机制。市法院专门制定了《代表建议委员提案办理工作考评办法》,并依据该办法对每年的承办工作进行检查考核验收。把办理工作纳入到法院目标管理系统,使办理工作与法院其他各项工作同步安排、同步检查、同步考评。这一做法,不仅强化了承办部门和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而且通过对先进承办单位和优秀个人的表奖,有力调动了承办单位和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从以上主要做法看,在建议和提案办理工作机制的形成和基本框架中,领导是关键,制度是保证,督办是手段,落实是根本。只有把点子打在落实上,真正作到求真务实,才能不断提高建议和提案办理工作水平。如今年3月,我院办理市政协庄严等10名委员联名提出的“关于长期积压的案件应明确结案时效建议”的提案,院领导对此非常重视,责成民三庭和立案一庭迅速办理。与此同时,在全系统采取了加强审判管理严格审限制度的五项措施;一是加强对法官进行审判效率教育,使大家认识到“迟到的公正非公正”,在审限内结案是法官应具备的基本业务素质,更是法官的法定义务,作为法官必须牢固树立审限意识,必须克服“重实体轻程序”的不良作风。二是规范管理,上下联动,建立预防,控制超审限案件的长效机制。严格案件流程管理,对一、二审案件的上诉移送,发回重审等中间环节进行有效监管。三是加大对超审限案件的查处力度,完善了对超审限案件的责任追究。去年以来,市法院对各类超审限案件进行了通报批评,对无故拖延审判,造成案件超审限的法官分别给予行政记过和经济处罚,在全系统引起极大震动。四是全面清理超审限案件,杜绝新的超审限案件。今年“五一”前,两级法院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清理排查,进一步明确了时限标准和延长审限审批权限。五是消化积案,减少存案,确保收结案平衡,并把此作为全年工作的第一目标。经过努力,今年上半年全系统共消化历年存案六千余件,诉讼案件审限内结案率为91,7%,执行案件结案率为79,9%,合理存案比上年同期减少38,9%,达到了收结案的基本平衡。我院承办单位向庄严委员汇报了办理情况,庄严委员表示满意。

三、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一定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工作发展到今天,已逐步形成了内容广泛、制度规范、作用显著的特点和优势,但时代在前进,形势在发展,建议和提案的办理运行机制也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推动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进程。可以说,创新是建议提案办理工作不竭的力量源泉和发展动力。从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要求看,办理工作机制决不是一成不变的定式,而需要不断注入新的内涵,要随着形势和工作任务的新变化去求得新的发展。

这种工作机制的创新,应该包括观念更新、制度创新、方式方法创新等在内的全方位,立体式的创新。但它的基本标准应该定位在科学、先进、规范、高效上,并且应该是一种科学的长效机制。创新工作机制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为了全面提高建议提案办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在机制创新上,我们应该善于探索,善于总结,善于吸纳,一切好的经验、做法、举措、方式方法都应该从中借鉴并大力提倡,从而以新的思考、新的探索、新的方式不断开拓办理工作的新途径,开创出新的局面。为此,笔者认为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思想观念上更新,就是要坚持与时俱进,深化认识,增强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建议和提案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集中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呼声,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提出的,是社情民意的反映。认真办理好这些建议和提案,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因此,要从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出发,增强做好建议提案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承办单位和承办人员要牢固树立“建议提案无小事”的观念,进一步提高对办理建议和提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始终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办理工作,始终把办理建议提案作为大事去办,直到代表和委员们满意为止。

(二)在工作制度和工作方式方法上创新,就是要不拘一格,大胆尝试,力求多样化。俗话说“水无常态,兵无常势”。办理工作机制也是一样。所以要敢于跳出承办工作的常规思路,寻找出更符合当前实际、更符合全党工作大局需要的、更加有效的办理措施。最近笔者亲身参与了全国政协提案工作条例的修改征求意见活动,并认真学习了中办国办转发的《全国政协办公厅关于办理政协提案的意见》等有关文件,深受启发,主要有以下几点思考。

1.应切实加强办理制度建设,修改和完善好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工作条例等规章制度。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规程性和法定性,有了强有力的工作制度,才能保证办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机制创新的首要环节应当是制度创新。从全国人大政协到地方各级人大政协都曾制定了一些议案和提案工作条例或规定,现在看确有必要对原有的规章制度进行修改。所以笔者建议,从中央到地方各级人大政协都应尽快适应形势和任务的发展需要,加快修订步伐,完善建章立制体系。另一方面,作为各承办单位,也应该审时度势,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从实际和实效出发,制定科学规范的操作规程,达到具体可行,便于操作,注重实效。

2.改革承办方式,实行开门办案。随着建议和提案工作的深化与发展,建议与提案的内容愈来愈丰富,涉及国家大政方针和经济建设宏观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以及社会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日渐增多,其中涉及法院工作的建议和提案有增无减。广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期望值越来越高,过去你提我答,文来文往的“收发室”办理方式已显然难以适应承办工作的需要和委员的要求。为此,必须对现有的办理方式逐步改革。其方式之一就是“请进来、走出去”,让提案者直接介入办理过程,增加办理工作的广度深度和透明度。比如法院系统,在办理提案中涉及的具体诉讼案件时,如举行听证会,应邀请代表委员参加;在开庭审理时,应主动邀请提出建议和提案的代表委员来院旁听案件庭审,并在庭审后认真征求他们对庭审活动的意见和建议,目的是保证案件依法公正裁决,实现法律效果由于社会效果的统一。承办部门要公开办理程序,公开办理结果,公开答复结果。作为承办单位,应该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变“文来文往”为“人来人往”,以此缩短承办单位与代表委员的距离,增进感情,扩展交流,提高代表和委员们的满意率。

3.实行“究责制”,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办理工作责任体系。办理建议和提案工作是一项社会性、政策性较强的工作,尤其是国家司法机关,承办工作所肩负的责任更加重大。法院系统的承办单位和工作人员一定要明确责任、细化责任、落实责任,而不能职责不明,责任不清,稀里糊涂。对因工作拖拉不负责任,办理不力,严重失误并造成不良影响的责任单位和工作人员,应当视情节追究其相应的责任。这种究责制,本质上是一种惩戒性的措施,其目的是总结教训,引以为戒,把建议和提案办理工作确实做好。4.将人大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与新闻舆论监督相结合,加大对建议提案办理工作的宣传力度。对建议和提案办理工作进行积极广泛的宣传,目的在于提高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仅如此,它又是把人大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与新闻舆论监督相结合的一种办案方式,拓宽了监督的范围和渠道,使监督更加有力。这一做法,不仅可以激发承办人员的积极性,而且通过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进一步调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敢于和善于提案的积极性;同时,也为有关承办单位借鉴其他承办单位的办案经验和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更好地提高本单位的办理质量。5.强调实效,注重成果转化。落实建议和提案的根本标志是建议或提案中所提的意见和建议转化为现实成果。代表委员们满意不满意,关键取决于所提的建议及提案是否落实。所以,在办理工作上,要突破就案办案、就答而办的局限性,同时也不应该局限于对建议和提案的简单答复,而是要切实抓好建议和提案的成果转化。从实践看,把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变成现实,决不是轻而易举或一蹴而就,而需要艰苦的努力,需要下大力气,下一番苦工夫、实工夫才能完成。承办工作一定要注重实效,提高办理质量。要牢固树立解决问题意识,做到迎难而上、锲而不舍。注重成果转化,还要求承办单位一定要充分吸纳建议与提案的本质内核,即对其他工作有关联的建议和意见内容,进行统筹解决,努力改进,使之达到举一反三,推动各项工作的健康发展。

论公安执法监督机制的发展与完善 篇7

社会大众的法律意识和文化素质的提高,群众面对公安执法已经不只是作为“看客”,对执法中出现的问题的意见和建议,直接影响到了执法机关的工作规范和方向。特别是2016年的党中央采取打“虎”行动, 对于各个公安系统的害群之马逐一抓捕,有相当一部分都是由群众举报而查出的。对于公安机关中存在的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贪赃枉法、无视法律的行为和现象,不仅损害了国家机关的形象和声誉,还严重影响到了公安机关的执法力度,破坏法律尊严是坚决不容许的。由此为了让公安机关在今后的执法工作中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加强队伍正规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执法能力和专业素质,承担起更多的国家和社会的责任,为我国依法治国铺平道路,就必须对执法公安机关执法监督机制深入探究,努力完善机制、发展严格制度[1]。

一、我国公安执法监督机制的现状

在我国的国家执法机关中,公安机关的队伍是最普遍存在的,工作内容深入基层、涉及范围大,直接关系到百姓的日常生活和切身利益,这是公安机关的执法最鲜明的特点。因而公安执法的问题反应最突出的也在于群众,反应的矛盾也最多、存在的问题也最明显。目前来说最主要的问题在于: 首先是暴力执法和刑讯逼供,更有导致收押人员死亡等问题; 其次是处罚力度过大,处罚次数过于频繁,特别在针对同样的违法行为时还有处理标准不统一的现象,而对于任务式的处罚安排,集中治理又表现出执法过严; 再次是以权谋私,收受贿赂,腐败不公,地方保护等违法犯罪现象也相当严重; 第四是执法人员的法律规定不清,执法规范性不够,或者是执法范围超限; 最后是公安机关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制度涣散,工作积极性不够和工作态度淡漠。

二、公安执法机关出现问题的原因

公安执法机关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亟待解决,否则将会严重损害党和国家形象,特别是对与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的形象,有悖于我国的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的治国方针。虽然从以上所表现出来的问题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有制度问题、也有人员问题,但是归根到底都是执法监督机制的问题,是机制的不完善和监督力度不够引起的。

( 一) 对于公安执法监督的观念存在问题

公安执法机关的监督工作人员对其本身的监督职责和工作内容不明确,思想意识和工作必要性认识不足,不能切实的完成任务和要求。 公安机关执法监督工作是法制建设和执法民主过程中必要的条件,监督管理是不可或缺的,所以加强监督工作对于整个公安执法机关的人员和工作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在实际的工作中,执法与监督相脱节,监督不到位的现象时有发生,许多公安机关执法人员对与执法监督的重要性、规范性和必要性,并不能清楚的认识和对待,观念闭塞和落后。执法工作时抱有侥幸心理、或逃避责任,导致执法监督工作不能顺利开展。 特别是面对有些老同志,对于有些问题不配合、不规范,监督人员在年龄或者经验上的不足,导致监督工作进度迟缓甚至停滞。

( 二) 公安执法的监督范围受限

对于错综复杂的问题,监督工作的条款不能面面俱到,对于一些监督的死角和环节工作人员很难开展工作。目前来说不少地方公安机关的执法监督范围,主要是集中行政治安处罚方面,而对于刑事执法和公安管理方面不能形成很好的有效监督,出现了监督工作的真空地带。这些真空地带主要表现在: 执法单位不作为的监督盲区,刑事执法办案过程中执法不严、办案不力的监督盲区和其他一些不涉猎的机关和部门的监督盲区。这些真空盲区的存在,让公安执法机关的监督人员无法直接或间接的参与到办案中,对于工作中会出现问题的环节也不能触及,处于进退两难的地步[2]。

( 三) 公安执法监督工作不够深入

对于监督工作不深入主要存在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执法工作责任人难以认定,对于存在问题的工作的具体负责人的分责难以把握,对于整个过程中各个环节所涉及的工作人员也不能准确的分摊追责; 二是监督程序混乱,在许多案件中,可能涉及到部门或者机关领导, 但是监督审理过程又需要这些人员参与审查和评定,直接导致监督执法陷入冲突; 三是对于办案的干涉,对于有些复杂的案件的监督工作,由于监督工作的介入可能会制约公安机关的办案程序,而在开展工作时也可能会引起民警或者其他人员的反感,从而影响办案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 四) 公安执法监督与被监督机关单位的定位不清

公安执法监督机关从理论上来说是公安机关部门的上级,但是作为执法监督职能部门又存在于其内部,在法理上讲必须严格、公正、客观的执行,但在情理上又存在着关系上的矛盾,直接导致执法监督工作受到牵绊,工作人员的责任定位不清,不能达成很好的部门合作关系,配合度也受到影响。而监督机关职能部门组成也过于复杂,监督权力分散,难以集中权利,导致容易发生矛盾和力度不够。监督体系内的职责不清, 使得不少公安机关内部的监督部门形同虚设,部门之间分管不到位,互相推诿责任,对上对下的执行和管理都存在着问题,让监督工作大多数时间只能走走过场。

三、公安性质执法监督机制的发展与完善

( 一) 从观念和思想意识出发,健全执法监督制度

过去的公安机关作为地方行政机关和执法机关,长期存在公安机关人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在单位因为人际关系的原因存在包庇、 隐瞒等问题,这既不利于实现执法监督制度的建立,也不利于依法治国的开展。因此,转变机关人员的陈旧的思想观念是最为首要的任务,建立专业和严格的培训制度,有计划有目的的经常对公安系统相关人员进行教育和指导,并且有专门的考核项目。在学习的过程中,强化监督和被监督意识,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让法律的崇高伟大和公平正义常记心中。

( 二) 提高执法和监督的力度

大力推进和完善执法监督力度需要规章、人员和技术上的支持。首先,对于监督的条款和规定把已经存在和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梳理和归纳,按照典型性、特殊性和普遍性三原则进行分类,使得监督人员面对不同情况可以有章可循,才能更好的开展监督工作。其次由于监督部门的工作人员较少,常常不能满足重大案子的跟踪和整理,增加相应的高素质人才为更科学和及时的监督工作可以带来方便,解决不必要的麻烦; 最后是技术设备的补充,增加执法机构的业务经费,独立的开展相关工作,可以更加客观和迅速的保障监督工作的顺利进行。这三者都能大力提高监督工作,最大限度的保证执法监督机构的业务水平和能力[3]。

( 三) 明确监督机构的地位和职责

公安机关设立监督机关的根本目的在于保证公安机关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对工作的合理性和客观性的公平公正的保证。公安机关内部的纪委、检查、督查、法制、审计、信访等部门要互相配合,统一工作目标和任务,从而形成有效的监督体系,在法律适用的规章制度下,全面的对公安机关进行监督管理,明确监督部门的权限、职责、工作程序和方法,严肃工作纪律,规范工作流程。确保执法监督权威,增强监督实效。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监督工作本身的要求和执行如果不能正确对待,加上监督人员的思想意识不够,会直接影响执法监督工作的开展和进行, 而长期不良的工作状态监督人员的业务水平也大大折扣。法律的公平公正的体现就在于对于执法行为的客观与认真的态度,对于政府机关的错误和违法行为的追责能够为执法机关建立良好的公信度和美誉度,是我国构建法制社会的必经之路。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法治进程的推进,为构建和谐社会,国家执行机关的严肃监督体系正在逐步成熟,整顿公安机关内部,建立有效的执法监督机制势在必行。当前我国公安系统中仍然存在内部监督不力的问题,突出表现在管理制度、资源配置、执法环境、思想意识、人员分配和部门设置等环节。要保证公安执法监督机制的有效和完善,就要把握每个环节和因素,努力提高公安执法的整体水平,构筑严格的执法监督体系,分清和认识每个部门的主导地位和任务要求,按照严格的执法流程开展工作,按高度认真的态度监督管理,以客观公正的角度追查责任,再配合适当的考核与审查,打造真正以法制建设为核心目标的高度自制的国家机关。

关键词:公安机关,执法工作,内部监督,发展与完善

参考文献

[1]孟昭阳.论公安执法监督机制的发展与完善[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4(5):67-68.

[2]刘军.论公安行政执法监督机制的完善[J].理论观察,2003(6):76-78.

论强制性侦查措施监督机制的完善 篇8

关键词:强制性侦查措施;监督机制;检察机关

强制性侦查措施是针对任意性侦查措施而言的,指侦查机关在侦查过程中为了收集或保全犯罪证据、查获犯罪嫌疑人而通过强制方法对相对人采取的侦查措施。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对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和逮捕的适用条件和程序限制都一一进行了规定,而与公民财产权息息相关的搜查、扣押、冻结等只是作为侦查机关在办案过程中的侦查措施进行规定,并没有将其纳入强制措施体系范围。检察机关作为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进一步强化检察机关对强制性侦查措施的监督,是寻求打击犯罪和保障人权之间平衡的有效途径。所以建立以检察机关为主导的对强制性侦查措施的审查机制,可以在保障国家追诉犯罪的同时,最大限度的给予犯罪嫌疑人以权利保障,寻求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之间的平衡,最终保证刑事诉讼目的的实现。

一、强制性侦查措施监督的理论基础

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对侦查机关的侦查行为进行监督是应有之义。虽如此说,仍有必要对强制性侦查措施监督的理论进行梳理,为制度构建提供相应基础。

(一)权力制衡理念

国家权力来源于个人权利,权力行使的目的是为了保障个人自由和公共福祉的最大化。因为国家权力本身天然的扩张性,任何权力都需要监督被视为一条公理,考虑到监督的成本与收益,各国只对那些重要权力设置了监督机制,另外一些权力则依赖于权力者的自律和由相对人启动的救濟机制。侦查机关采取的强制性侦查措施进行监督,不仅是防止权力滥用的必然要求,也是权力制衡理念在侦查过程中的体现。

(二)人权保障理念

现代刑事诉讼不仅仅是一个追究犯罪和惩罚犯罪的过程,而且是一个保护每一个公民基本权利不受政府任意侵犯即“人权保障”的过程。随着诉讼民主、文明的发展,刑事诉讼越来越以一种公开、民主的方式进行,惩罚犯罪程序的合法性、正当性日益受到关注,这背后蕴涵的即是人权保障思想。刑事诉讼中人权保障的理念主要体现在保证处于弱势地位的被告人的人格尊严和赋予被告人在基本权利受到侵犯时进行防御的权利。为了更好的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就需要引入外部监督机制,对强制性的侦查措施进行监督,使公民个人的基本权利在强大的国家机关追诉权力面前得到有效的法律保护,刑事诉讼的人权保障功能才能得以真正发挥。

二、对侦查机关采取强制性侦查措施进行法律监督的不足

(一)监督方式的被动性和滞后性

目前侦查监督的主要形式是检察机关审查侦查机关报送的提请批准逮捕的案卷材料,而侦查案卷的提供均是侦查人员所为,如果侦查中个别侦查人员存在违法搜查、扣押等情形,其势必会不记载或者补办法律手续等方式加以掩饰,变为书面合法。这就使检察机关仅依靠审查案卷难以发现侦查机关违法的事实。这种书面审查无疑体现了检察机关监督程度的有限性和监督方式的被动性。同时侦查机关基于自身判断便可以对公民采取拘传、拘留、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强制措施,无需经过其他监督机关的批准或备案,必然导致检察机关无法在采取强制性侦查措施前进行及时的监督,事前监督机制的缺失,导致无法及时纠正强制性侦查措施的不当适用。

(二)监督范围窄,内容不明确

《刑事诉讼法》第九十八条规定了检察机关的侦查监督权,虽然在理论上,其监督范围必然包括对侦查过程中各种活动的监督,但是除逮捕以外,侦查机关所决定的拘传、监视居住、取保候审等强制措施以及扣押、搜查等强制性侦查措施在法条上没有明确纳入侦查监督的范围。虽然《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把一部分强制性侦查措施纳入了监督范围,但公安机关具体执行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中,并没有如何接受检察机关监督的相应规定。强制性侦查措施完全处于一种封闭运行的状态,检察机关无法介入这些侦查行为,也就无法主动掌握侦查机关侦查中采取这些侦查措施的情况。

(三)监督的权威性不够,手段软弱

根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人民检察院对违法侦查活动的纠正手段主要有三种:一是口头通知纠正,这种监督手段主要适用于较轻的违法行为。二是书面通知纠正,这种监督手段主要适用于情节较重的违法行为。三是移送有关部门追究刑事责任,这种监督手段主要适用于侦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情节严重并构成犯罪的行为。侦查机关往往口头上承认应当接受监督,而另一方面行动上消极对待监督。只要违法侦查行为尚未达到犯罪的程度,检察机关的侦查监督就不会受到重视。以致通常会出现检察机关一而再的口头或者书面的纠正违法,侦查机关同样的违法问题一犯再犯。其根本原因在于检察机关纠正违法意见缺乏一定的法律强制性和执行力。侦查机关是事实权威,而法律监督机关连法律权威都不充分具备。对侦查机关拒不执行的纠正违法意见的,缺乏明确有效的制裁措施。法律既没有规定被监督机关必须根据人民检察院发出的纠正违法通知书的要求纠正违法行为,也没有规定被监督机关不纠正违法行为要承担何种法律责任。

(四)终结程序缺乏确定性和保障性

我国法律中对搜查行为的终结规定不明确,如未对同一个搜查证的使用次数作出限制,在实践中常有持同一搜查证多次反复搜查的现象。而无罪判决后,扣押、冻结的款物应如何处理以及在什么时限内处理也没有规定,以至实践中很多犯罪嫌疑人获无罪判决后却无法讨回被扣押、冻结的款物,导致缠诉缠访。

三、完善强制性侦查措施监督的审查机制

(一)完善提前介入制度

提前介入侦查是检察引导侦查的一个重要的手段,是做好侦查监督工作的重要环节,可以有效的解决监督方式被动性和滞后性带来的弊端。由于法律对检察机关提前介入侦查工作没做出明确规定,现阶段这一工作的开展还存在重配合,轻监督的问题,要予以进一步完善。就是要明确检察机关可以根据案件需要主动提前介人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对采取的强制性侦查措施有权进行适时审查其合法性和适当性,预防和及时纠正侦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

(二)建立强制性侦查措施备案制度

监督主体要对监督对象的情况有较全面的掌握,才能开展监督工作,否则监督权便形同虚设,这就需要建立强制性侦查措施的备案审查制度。凡是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拘留、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搜查、扣押等较严重的强制性侦查措施的案件均要及时送检察机关备案审查。在这一制度完全贯彻实施的基础上,可以通过立法渐渐的把部分重大强制性侦查措施的决定权授予检察机关行使,国外已有类似的立法例,具有一定的借鉴性。从而实现监督权由现在的事后监督向事前监督的转变。

(三)确立检察机关在监督中的调查权

对于诉讼活动中的违法行为也应该有调查权,有调查才有发言权,这是权力体系完整性、有效发挥监督职能要求。检察機关进行调查:可向公安机关调取有关法律文书、证据材料,要求公安机关提供采取侦查措施的事实和法律依据,对案件采取强制性侦查措施的过程进行调查,听取当事人的意见,询问证人和有关知情人等,必要时可以询问侦查人员,要求其作出相应的解释和说明。

(四)明确检察机关在侦查监督中的制裁权与处置权

虽然宪法将检察机关定位为法律监督机关,但是没有赋予检察机关相应的权力,导致了侦查监督缺乏必要的刚性。应赋予检察机关以制裁权和处置权,使检察机关不仅能对侦查行为进行监督,还要有权对实施了违法行为的侦查人员进行惩戒。首先,要赋予检察机关“纠正违法通知书”、“检察建议”等法律文件的法律效力,使其具有实施上的可操作性,明确规定公安机关接到上述法律文书后必须在法定期限内依此办理,以达到检察机关要求的效果为目标。其次,对于拒不执行上述法律文书的,应规定相应的惩戒条款,使得检察机关的法律文书具有保障措施。对于公安机关不按照法定期限办结或者拒不办理法律文书所要求的事项时,一方面可以通过审查逮捕和审查起诉时对侦查结果的否定性评价进行惩戒,即不批准逮捕和不予起诉;另一方面应有权建议侦查机关撤换相关的责任人员,同时要求其所在机关给予其相应的处罚。

参考文献:

[1]侯铮.浅谈侦查措施的结构[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03).

[2]张金成,王进.论我国职务犯罪特殊侦查措施制度的构建[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3(01).

[3]束裕.侦查措施的重新审视[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2(03).

[4]张斯年.论职务犯罪特殊侦查措施适用制度的构建[J].肇庆学院学报,2011(06).

上一篇:幼儿园万圣节活动总结与幼儿园万圣节活动方案下一篇:小学生作文修改能力训练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