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勘探的监理机制论文(共10篇)
摘要:面对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在现代化管理体制中引入了监理的概念,有效的发挥监理机构的监督管理作用。用科学系统的方式对现代化企业全面进行管理控制。地质勘探作为一门严谨的调查研究工作,工程勘探的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后期工程项目的设计、建设和生产。将现代化科学管理方式融入地质勘探研究工作中来。推动地质勘探市场进入良性循环发展的阶段,也是对地质探勘基础工程的有效保障。
关键词:地质勘探 监理机制 工程 质量 a
一、地质勘探引入监理机制的意义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汪民指出:“开展地质勘探项目监理工作不仅是保证地勘项目质量和提高国家投资效益的需要,也是探索建立地质勘查运行新机制的需要;它对加强我国地勘单位队伍建设、提高勘查质量和效益,都将具有明显推动作用。”因此在综合规模化的勘探项目中。出现了施工单位多,分项、分部工程繁杂等局面,现在的工程项目工期要求紧,跨阶段性施工。如此重叠、烦乱的项目组织必须依靠监理机构,通过专业、科学的管理才能为项目方带来稳定、安全的项目收益。
另外市场对地质勘探需求的增加,导致各种不同性质的地质勘探组织纷纷涌入市场,导致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施工水平降低,出现以进度为主要指标,存在安全、质量等潜在隐患,勘探、研究结果限于形式化,导致浪费大量财力物力而未能得到预期的研究成果。因此,监理机制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正是为了更科学化、正规化的进行行业监督管理,保证地质勘探行业的健康稳定的发展。
二、地质勘探监理机制的运用
在地质勘探中实施监理机制是为了有效的控制地质勘探中的各个环节,保证规划的专业性、保障工程施工的质量、安全和进度,确保能得到最可靠、完整、科学的地质勘探资料。以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内蒙古锡林浩特市胜利煤田东区二号露天矿为例的监林理机制的运用,分析该地质勘探工程中监理机智的运用。
胜利煤田东区二号露天矿位于内蒙古锡林浩特市东北10km。面积42.4km2,设计钻探总工程量169500m,以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地质测绘和地质填图等工作。该项目投资近亿元,是在原普查基础上的跨阶段综合性勘探项目。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提交可靠、完整的地质资料,河北省煤田地质局第四地质队负责对该工程的设计、施工和地质资料的提交进行全程监理。
首先参考相关资料及甲方要求,制定监理工程实施细则,并将地勘行业相关技术要求、质量标准和行业规范汇集成册,成为监理工作指导标准。随后由总工程师负责,地质、钻探、测量、水文、物探等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设计审查小组,参照技术规范,对该工程设计进行审查。该工程中审查结果:设计钻孔量由原设计403个调整为259个,工程量由169500m,减为121600m。在进入野外勘探施工阶段,重点对进场钻机进行审查,要求钻机及配套设施符合钻探深度要求和技术要求。实际中查出2台钻机不符合要求,对其下达监理工程师通知单清除出场,保证施工技术和能力。监理过程中,重点依据的相关技术规程、规范及标准。现场监理人员必须做好监理工作日记和每次会议内容。有利于对掌握整个工程的进展情况提供详细的详细的资料。在东区二号露天矿的实际施工情况分析中,先期开采区以200×200网距钻孔施工,保证钻孔布局的合理,同时严格控制无效进尺,按设计要求控制钻孔打到终孔层位15m内终孔,通过掌握现场第一手材料,及时的通知钻机及指挥部终孔测井,保证更加合理的使用工程量,为投资方节约了资金。根据《工程监理实施细则》,坚持按时编写监理旬报,对每旬中关于施工质量、生产进度及发现的问题及时向投资方和施工方进行通报。为保证整个工程施工质量,监理人员在施工现场进行巡查,对未按要求和不符合技术规范的施工方下发监理工程师通知书,要求整改停钻,整改达标后经监理人员验收后方能复工。在案例的野外施工中,共编写通报监理旬报8期,对施工井队下达监理工程师通知书18项,对指挥部下达建议书2项,保证了工程施工质量得到了有效的监控。
三、地质勘探工程的监理机制
通过该工程对监理机制的应用可以发现,监理的目的在于提高工程水平,规范工程。监理机构对建设的工程质量、造价、进度进行全面的管理和控制。在施工准备阶段,参考专业的技术、规范、标准对工程设计进行审核,提出修改建议,建立完善的管质量、技术理和质量保障体系。在施工过程中,重点对于进场施工的钻机等设备进行严格的审查,对现场的实际问题提出具体要求,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的进行停钻整改,对现场问题和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监理机构要根据设计的施工情况制定相应的工程计划表和工程进度表,进行整体控制。根据地质勘探监理机制的运用过程来看,地质勘探监理机制的主要是:施工前期准备,对工程质量、造价、进度的控制工作。
四、结 语:
1 建筑工程勘察市场的问题及分析
目前, 我国的建筑工程勘察市场已经完全放开, 勘察单位数量也比较多, 它们直接参与市场化竞争, 也在某种程度上提升了我国的地质勘察行业的发展。但总的来说, 人们对于勘察工作的不理解和其行业本身的特点也造成了一些问题。
1.1 勘察单位素质参差不齐
依据我国的勘察单位位分类办法, 将勘察单位分为综合甲级、专业甲级、专业乙级与专业丙级。由于勘察市场巨大, 许多单位都开始发展勘察业务, 市场上一些勘察单位缺乏必要的勘察经验, 相关技术人员与仪器配备也不齐全就承接勘察业务, 使得部分勘察成果质量较差。
1.2 业主单位的操作不规范
由于许多业主单位对勘察工作的重要性及工作方法不是很了解, 在勘察招标与进度安排时, 往往忽视勘察工作的客观规律, 人为造成管理不规范地操作。比如, 业主单位往往在招标时采用低价中标, 忽略勘察工作的技术要求, 同时, 任意压缩勘察工作的工期, 使得勘察单位在利润率低, 工期要求紧的情况下开展工作, 往往造成勘察成果的不精确, 影响工程的质量。
1.3 勘察成果质量不过关
其于勘察单位内在与外在的不利因素, 为了保证利润与工期, 勘察单位不得不采取偷工减料, 牺牲勘察成果的质量, 来换取苛刻的要求。在野外勘察作业时, 经常会出现, 钻孔数量减少, 钻探深度不够, 取样及检验操作不规范;而在编制勘察报告时, 只罗列原始数据, 并未系统地对工程地质情况作出分析和评价, 结论没有说服力。有时, 为了拼凑数量, 将不必要的数据加入勘察成果报告中, 还有的勘察单位为了保险, 盲目地增加基础深度建议, 使勘察报告的成果不符合实际。
目前, 我国建筑工程地质勘察市场的恶性竞争直接导致了勘察成果质量的下降, 这里面既有勘察单位本身的原因, 也有业主的不规范操作的原因。而最终承受低质量勘察成果的受害人还是业主单位, 给施工和投资都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严重的还有可能导致工程事故。笔者认为, 解决勘察市场中存在的这一系列的问题, 还需要完善勘察市场的竞争机制, 提高勘察单位的入门门槛, 并在勘察领域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 才能保证勘察市场的有序和健康发展。
2 建筑工程勘察监理的工作方法
2.1 前期准备工作
1) 编制监理纲要。接受勘察监理任务后, 监理单位应及时成立项目小组, 并安排人员与业主进行必要的沟通, 了解项目的背景情况和具体要求。针对项目的特点, 监理人员还应提前编制监理工作纲领, 将监理工作的重点、方法及要求写入监理工作纲领, 以便指导监理工作的进行。2) 对勘察单位编制的勘察方案进行审核, 分析其方案的可行性, 主要审查其技术方法、工具、人员配置是否合理, 并检查上岗人员的持证情况。对于勘察中的重点及风险性较大的部分应作专题研究, 避免带来人员及器材发生意外, 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2 野外勘察作业的监理
1) 技术交底。野外勘察作业前, 监理单位应及时组织技术交底会, 明确地将勘察工作的监理程序和具体内容告知相关人员。对于勘察作业中的重点及难点, 应明确技术操作细节, 必要时, 要做好书面记录。2) 勘察质量控制。对建筑工程的勘察作业质量控制, 应先复核勘探孔位置, 检测仪器的精度和标定证书的有效性, 控制点的精确度。由于勘探孔的位置将对勘察成果产生较大的影响, 监理人员应对探孔的位置作必要的核准。地下情况的多变往往会造成放线偏差, 监理人员应证探孔位置的准确性。监理过程中应重点检查钻探取芯情况、地质编录质量, 根据岩芯排序检查地层分层情况、旁站原位试验结果, 从源头抓起, 保证原始资料的可靠性。当遇到异常情况时, 可根据规范要求, 进行多孔探测。探测仪器的精准度会对探测结果造成很大影响, 监理人员应及时监理施工人员对仪器的准确性进行标定, 保证原始资料的可靠性与准确性。3) 勘察工作的监理重点。监理人员应能把把握勘察工作中的关键点, 只有保证关键点不出问题, 才能得出质量可靠的勘察成果。根据《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 (JGJ87-92) 的相关规定, 勘察中的所有钻孔应全断面取芯, 回次进尺应控制在2m之内, 完整岩层取芯率不宜小于80%, 破碎岩层取芯率不宜小于65%。监理人员应对这些关键点进行旁站监督, 并对钻孔的岩芯采取拍照记录的方式进行资料留存, 对于钻孔达不到要求的坚决不在验收记录上签字。在取样和原位测试时, 应遵循《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 (JCJ89-92) 中的相关规定, 要求勘察单位操作时, 必须用取土器, 以保证原状土的各种参数与事实相符。监理还应对勘察单位的机台编录人员的检测过程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 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1) 的规定, 对土样及时和规范地进行试验, 对地层的描述应准确, 对于关键参数应详细说明, 保证资料的可准确性。
2.3 勘察资料整理及报告审查
1) 隐蔽工程记录。根据建筑工程地质勘察隐蔽工程较多的特点, 监理人员应加强对隐蔽工程验收的资料管理。验收内容包括钻孔、分部分项验收以及总体验收。对钻孔验收时, 应仔细检查验收单上关于探孔的钻进方泽、水位、地层及封孔情况的记录, 保证审核无误后, 方可签字验收。验收记录应同时交由业主留存。2) 勘察报告审查。勘察作业成果集中体现在勘察报告中, 因此, 做好勘察报告的审查工作是监理人员的重要工作。建筑工程地质勘察多位于地下, 情况较为复杂, 数据往往比较片面, 不能完全说明问题。这就要求勘察报应从多方面综合分析, 对工作中的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与处理。勘察报告的初审完成后, 应报送业主和勘察单位争求相关技术负责人的意见, 并对意见进行跟踪修改。当确认勘察报告没有问题后, 再由监理工程师签发给业主单位。
3 结语
关键词:地质勘查 监理机制 质量保障
一、地质勘查引入监理机制的目的和意义
由于市场对地质勘查需求的增加,各种不同性质的地质勘查队伍纷纷涌入市场,勘查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追求进度为主要指标,工程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勘查、研究结果限于形式化,导致浪费大量财力物力而未能得到预期的研究成果。因此,监理机制在地质勘查中的开展正是为了科学化、正规化而进行行业监督管理,同时也能够有效地保证地质勘查行业健康而稳定发展。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汪民指出:“开展地质勘查项目监理工作不仅是保证地勘项目质量和提高国家投资效益的需要,也是探索建立地质勘查运行新机制的需要;它对加强我国地勘单位队伍建设、提高勘查质量和效益,都将具有明显推动作用。”因此在综合规模化的勘查项目中。出现了施工单位多,分项、分部工程繁杂等局面,现在的工程项目工期要求紧,跨阶段性施工。如此重叠、烦乱的项目组织必须依靠监理机构,通过专业、科学的管理才能为项目方带来稳定、安全的项目收益。
二、地质勘查监理机制的应用
在地质勘查中实施监理机制是为了有效的控制地质勘查中的各个环节,保证规划的专业性、保障工程施工的质量、安全和进度,确保能得到最可靠、完整、科学的地质勘查资料。以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内蒙古锡林浩特市胜利煤田东区二号露天矿为例的监林理机制的运用,分析该地质勘查工程中监理机智的运用。
胜利煤田东区二号露天矿位于内蒙古锡林浩特市东北10km。面积42.4km2,设计钻探总工程量169500m,以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地质测绘和地质填图等工作。该项目投资近亿元,是在原普查基础上的跨阶段综合性勘查项目。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提交可靠、完整的地质资料,河北省煤田地质局第四地质队负责对该工程的设计、施工和地质资料的提交进行全程监理。
首先参考相关资料及甲方要求,制定监理工程实施细则,并将地勘行业相关技术要求、质量标准和行业规范汇集成册,成为监理工作指导标准。随后由总工程师负责,地质、钻探、测量、水文、物探等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设计审查小组,参照技术规范,对该工程设计进行审查。该工程中审查结果:设计钻孔量由原设计403个调整为259个,工程量由169500m,减为121600m。在进入野外勘查施工阶段,重点对进场钻机进行审查,要求钻机及配套设施符合钻探深度要求和技术要求。实际中查出2台钻机不符合要求,对其下达监理工程师通知单清除出场,保证施工技术和能力。监理过程中,重点依据的相关技术规程、规范及标准。现场监理人员必须做好监理工作日记和每次会议内容。有利于对掌握整个工程的进展情况提供详细的详细的资料。在东区二号露天矿的实际施工情况分析中,先期开采区以200×200网距钻孔施工,保证钻孔布局的合理,同时严格控制无效进尺,按设计要求控制钻孔打到终孔层位15m内终孔,通过掌握现场第一手材料,及时的通知钻机及指挥部终孔测井,保证更加合理的使用工程量,为投资方节约了资金。根据《工程监理实施细则》,坚持按时编写监理旬报,对每旬中关于施工质量、生产进度及发现的问题及时向投资方和施工方进行通报。为保证整个工程施工质量,监理人员在施工现场进行巡查,对未按要求和不符合技术规范的施工方下发监理工程师通知书,要求整改停钻,整改达标后经监理人员验收后方能复工。在案例的野外施工中,共编写通报监理旬报8期,对施工井队下达监理工程师通知书18项,对指挥部下达建议书2项,保证了工程施工质量得到了有效的监控。
三、地质勘查工程的監理机制
通过该工程对监理机制的应用可以发现,监理的目的在于提高工程水平,规范工程。监理机构对建设的工程质量、造价、进度进行全面的管理和控制。在施工准备阶段,参考专业的技术、规范、标准对工程设计进行审核,提出修改建议,建立完善的管质量、技术理和质量保障体系。在施工过程中,重点对于进场施工的钻机等设备进行严格的审查,对现场的实际问题提出具体要求,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的进行停钻整改,对现场问题和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监理机构要根据设计的施工情况制定相应的工程计划表和工程进度表,进行整体控制。根据地质勘查监理机制的运用过程来看,地质勘查监理机制的主要是:施工前期准备,对工程质量、造价、进度的控制工作。
四、结束语
地质勘查监理是一个新兴行业,需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的发展和探索、逐步的完善,为提高地质勘查工程质量提供了保障。在市场经济下,需要对监理工作和市场进一步的规范化、制度化。加强质量、进度、资金和安全控制等监理工作,使监理工作更加科学、全面。才能让地质勘查工程监理在规范的范围内。合理的使用资金、控制质量和安全、实现项目的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续有关问题的公告
2011年 第27号
2011-10-31 | 作者: | 来源: 地质环境司 | 【】【】【】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29号)、《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施工单位资质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30号)、《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单位资质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31号)的规定,资质证书有效期满继续从业的资质单位应办理资质延续申请。为做好甲级资质证书延续换发工作,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申请材料
1.甲级资质延续申请报告(内容包括对注册资金、人员、业绩、设备、工作质量、业务培训、业务手册和管理制度等的说明)。
2.国土资源部第29号令、第30号令和第31号令规定的甲级资质要求提交的相关材料。
3.申请资质所列技术及管理人员需附有参加地质灾害业务培训的培训证书。
4.资质延续申请表、报盘软件、电子文档报送要求请在国土资源部门户网站(http://)下载。
二、审查内容
审查内容主要是:国土资源部第29号令、第30号令和第31号令规定的甲级资质单位应具备的注册资金、人员、业绩、设备、工作质量、业务培训、业务手册和管理制度等条件。
三、报送时间和地点
需延续甲级资质证书的单位应在证书有效期届满前三个月内,将延续申请材料提交到国土资源部政务大厅。
四、联系人及方式
环境司:卓弘春(010)66558322
政务大厅:王兆丰(010)66558748
软件技术:曾建鹰(010)66558761
邮政地址:北京阜内大街64号国土资源部政务大厅
地质勘查单位92%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从事着野外技术工作,其工作环境比较艰苦,工作压力比较大。而在目前地质勘查单位实行的岗效薪级工资制中,从事一线野外技术人员没在福利及其他补贴上予以考虑,影响了野外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前,面对地质条件复杂、自然环境恶劣的客观因素,在外的地质技术人员一次又一次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商业经济在中国经济社会的影响,技术人员工作环境的艰苦性却没有在收入分配上充分体现出来,造成技术人员心理不平衡,阻碍了地勘工作的顺利开展。
2.2 薪酬分配上没有体现绩效业绩
由于单位领导与技术人员思想意识本身的原因,特别是作为从浓厚的计划经济背景下走出来不久的地勘类事业单位,平均主义思想尤为深刻,表现为:一是技术人员相互之间的`平均分配,薪酬的差别基本只体现在野外工作时间与项目的工期长短上,而与技术人员的工作能力、工作业绩没有太大关系;二是反映在岗位工资制度的标准差距非常小,虽然在工资改革过程中引入效益工资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但效益工资也仅与职位和职称有关联,而与实际绩效挂钩不够明显。
2.3 技术人员的个人理想与用人现实存在差距
任何一名从事地勘事业的技术人员都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他们都有自己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但在地勘事业单位中传统的“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造成一些技术骨干从主观上不愿留下从事艰苦的技术工作。这种技术人才的职业生涯规划与组织目标之间相互矛盾,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技术人才资源的浪费和内耗。同时从地勘单位的干部用人的实际情况来看,管理干部与技术干部之间存在着错位现象,使技术人才产生错误的职业生涯规划,不利于技术人才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2.4 对专业技术人才的人力资本投入不够
煤炭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能源性资源, 在国家能源战略中处于主体地位。为了加强对煤炭地质勘查的管理, 控制勘查工程质量, 保证野外施工合理有序进行, 进行煤炭地质勘查监理成为当前形势下的迫切需要[1]。监理工作的运行能够促进煤炭地质勘查工作各个方面之间相互协作、相互制约, 增强项目实施的保障力度, 这一制度的建立必将对煤炭地质行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具有重要的现实社会意义[2,3]。
2 监理项目概况
河南省宝丰县贾寨—唐街煤详查监理项目是河南省政府投资的第一个煤炭地质勘查监理项目, 工作区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西北部。监理的主要任务是对各种野外施工如测量工作、二维地震勘探、钻探、数字测井、抽水试验、水工环地质测量等进行监督检查。质量控制目标是在经批准的施工设计和施工合同的要求范围内, 确保该煤炭地质勘查项目野外验收质量等级为“良好”级以上。
3 监理机构构成
监理机构的合理设置是开展好监理工作的重要前提。本项目监理部岗位职责明确, 能够充分发挥监理工作人员作用。监理部设置总监、总监代表、副总监、监理工程师、监理员和技术顾问多个岗位。其中总监全面负责整个勘查项目的监理工作, 签署重要的工作文件;总监代表由总监授权负责监理部日常工作, 总监不在工作现场时, 行使总监职责;副总监协助总监工作, 主要进行质量控制;监理工程师是专业负责特定地质勘查方向的野外监理工作;监理员主要任务是在施工现场进行监督;技术顾问主要进行专业技术指导。
4 质量控制重点分析
本次煤炭地质勘查监理项目工作的方面多, 任务杂, 但是重点在于二维地震施工和钻探施工、物探测井三个方面, 这三个勘查施工质量的高低对整个项目的野外验收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监理过程中, 主要针对这三个部分要进行重点控制。
地震勘探的监理重点有:测线位置和点位准确性、成孔深度、激发层位、检波器的耦合和位置、环境噪音压制情况等方面。
钻探工程的监理重点有:钻孔放样测量、开孔设备验收、简易水文观测、岩芯采取率、岩芯力学取样、取煤样、瓦斯解吸、丈量钻具、水文孔的抽水试验、封孔、岩芯保存等。
物探测井的监理重点有:1:50曲线图和煤层质量控制表等。
5 质量控制程序分析
质量控制是煤炭地质勘查监理的三大控制之一, 也是确保项目野外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的核心环节[4]。根据本次煤详查监理的实践, 可以把对煤炭地质勘探的质量控制分为事前预控、事中控制和事后验收三个程序[5]。这三个程序以设计和相关标准为依据, 以事实和数据为基础, 在监理过程中对重点部位、关键施工环节进行动态控制, 做到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监控, 从而有效地提高野外勘查工作的质量 (见图1) 。
5.1 事前预控
事前预控就是煤炭地质勘查施工前的质量预控制, 是一种主动行为。主要包括制定监理实施细则、技术交底和野外施工计划审查三个方面。
5.1.1 制定监理实施细则。
监理实施细则是监理单位针对勘查项目的设计及其他相关资料而制定得, 是指导监理人员开展监理工作的基本性文件, 也是控制施工质量的重要文件之一, 是事前预控的核心环节。地质监理实施细则制定水平的高低, 直接影响监理工作的总体质量。因此, 做好监理实施细则的编写工作是实施质量控制的基础和前提。
本次煤详查项目监理实施细则的主要内容有:监理目标、监理阶段及任务、监理依据、质量控制程序、质量控制方法与措施、质量监理工作制度等。
5.1.2 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是保证和提高施工质量的重要的前期保障工作。本次工作应在第一次工地例会上完成。交底过程中监理方对已经通过专家验收的设计中有关环节提出疑问, 项目承担单位应充分进行解释。另外监理单位需要检查有关地质资料、设计、标准规范及质量手册等是否齐全;野外施工承担单位人员情况 (人员资质、上岗证、培训情况等) ;野外施工的后勤保障情况以及生产安全的应急预案等。
5.1.3 野外施工计划审查。
事前预控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督促项目承担单位制定各个专项施工计划。特别是关键施工工序, 如控制测量、地质钻探、抽水试验和地震勘探等野外施工前应根据地质勘查总体设计制定专项施工计划。只有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 才能在野外地质勘查过程中有效地提高生产质量。
5.2 事中控制
事中控制就是在野外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监督控制。监理员现场监督勘查施工的各个专项是否按设计、规范、计划进行施工, 如果这些工作不到位, 很可能造成总体勘查质量等级降低。从整体上看事中控制就是在监督过程中及时发现质量问题而采取补救措施, 把这些质量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5.2.1 建立施工质量汇报制度
监理部制定了一套野外施工质量汇报制度, 做好质量动态监控记录。要求野外施工单位每天定时向监理部汇报项目进展情况, 每一月向监理部报送月报。这样监理部能够系统的了解整个项目的施工进度和质量水平。以便科学合理的安排监理人员现场去监督检查, 及时解决出现的质量问题。
5.2.2 现场监督
现场监督包括旁站监理、巡视检查、平行检查和现场拍照等方式, 是事中控制的一个重要手段, 也是监理部了解现场施工质量状况的最直观印证。
(1) 旁站监理。旁站监理是现场监督野外施工的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监理员在旁站监理过程中应及时填报相关记录表, 需经各方签字认可, 其中发现质量问题以及采取的整改处理措施都要如实记录备案, 作为质量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留存归档。地震施工中旁站监理重点有成孔深度、测线位置和激发层位等检查;地质钻探过程中的旁站监理重点有:岩芯力学取样过程、打煤过程、取煤样过程、瓦斯解吸过程、水文孔抽水试验、钻探封孔过程;物探测井的旁站监理重点有现场打印1:50煤层质量曲线图等。
(2) 巡视检查。巡视检查是监理人员对正在施工的工序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检查活动。主要内容有:施工过程是否按设计、规范及批准的施工计划进行;生产设备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工作人员履行岗位职责情况;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等。在巡视检查过程中如果发现质量问题就以书面形式通知施工单位, 要求施工单位对质量问题不能遮掩, 及时处理, 以避免出现更严重的质量状况。
(3) 平行检测。平行检测指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同时对生产施工的某个程序进行记录检查, 也是对施工单位进行最直接的监督, 起到了现场抽查的作用。通过平行检查, 可以有效地控制关键生产环节, 对保障勘查的整体质量起到重要的作用。平行检查在地质钻探过程中主要涉及钻具丈量、取煤芯长度丈量等;地震施工过程中涉及成孔深度检查和测线准确度检查等。
(4) 现场拍照摄像。现场拍照摄像就是把重要野外施工环节以影像资料保存下来, 有利于在后续的工作中进行质量对比和检查施工程序的合理有效性, 也是信息管理的重要实物资料, 是控制煤炭地质勘查施工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
5.3 事后验收
事后验收是指监理部在野外施工的某个工序结束后对相关资料进行检查验收。事后验收是在施工单位对野外施工资料进行“三级验收”合格的基础上进行的。监理人员在事后验收过程中发现没有经过“三级验收”的资料, 及时下发监理通知书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整改并经自检合格后再次进行验收。
通过事后验收发现的质量缺陷或存在着重大质量隐患, 由总监下达整改通知书要求施工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整改, 并提出解决方案及时处理, 达到既保证整体勘查质量又不影响工作进度的目的, 从而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6、存在的质量问题及调控措施
6.1 质量问题
在河南省宝丰县贾寨—郏县唐街煤详查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主要在地震勘探和地质钻探两个部分, 其他地质勘查方面没有出现重大质量问题。
地震勘探方面质量问题主要有:炮孔井深不足, 不能达到潜水位以下激发;人工钻具满足不了山区的施工要求, 造成记录质量不高; (下转第8页) 在山区地形较为复杂地带, 山地钻无法成孔时采用坑炮激发能量不足, 致使个别单炮记录质量不太高。
地质钻探主要存在的质量问题有:打煤过程中个别回次采取率不高, 煤柱受到污染现象;个别钻孔回次岩芯采取率较低;个别钻孔存在煤层打丢现象。
6.2 调控措施
对于出现的质量问题, 主要的调控措施有两种, 一是召开工作会议, 二是下发监理通知。
(1) 监理部组织召开工作会议, 监理单位、投资单位和设计施工单位把近期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讨论, 提出解决方法。如对地震勘探数据采集时不能达到设计的孔深采用双井或三井组合;山地区人工钻不能达到的井深及时换用山地钻;在山地钻施工也受影响的山区利用可靠三维震勘探资料进行替代等。钻探过程中出现煤层打丢现象要求按照规范进行人工补斜;要求施工单位在钻探过程中调节好泥浆黏稠度避免煤柱受污染等。
(2) 通过向施工承担单位下发监理通知, 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及时提出纠正方法, 并及时向监理部备案。如钻探施工过程中出现岩煤芯采取率较低现象, 要求施工单位整体上提高工作人员素质, 提高岩煤芯采取率。
7、结论
(1) 河南省宝丰县贾寨—郏县唐街煤详查监理项目是河南省首次进行的煤炭地质勘查监理项目, 对河南省地质勘查监理市场运作是一次有意义的探索和尝试, 具有重要推广意义。
(2) 通过监理部的稳健工作, 施工结束后经专家组验收, 野外相关资料质量达到优秀级, 超过了原来设计为良好级的标准, 从而印证了进行煤炭地质勘查监理工作的有效性和必要性。
(3) 煤炭地质勘查施工单位性质、人员素质、技术实力等直接影响着勘查工作的质量。因此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应加强煤炭地质勘查队伍准入的控制力度, 即可以确保地质勘查工程质量, 又有利于监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康社庄, 李艳华.煤炭地质勘查项目监理工作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意义[J].内蒙古煤炭经济, 2009, 6:7-8.
[2]赵克荣.关于煤炭地质勘查监理体系与模式的探讨[J].中国煤炭, 2013, 39 (6) , 15-18.
[3]张威, 宋振江.地质勘查监理探析[J].中国煤田地质, 2004, 16 (2) , 59-60.
[4]王勤旺, 等.煤炭地质勘查监理方法及发展趋势的初步探索与分析[J].煤炭工程, 2011, 11:79-81.
【关键词】水利工程;监理工作;现状;解决措施
1、引言
水利工程的监理工作和其他的监理工作是一样的,都是指监理单位接受业主的委托,根据相关的工程建设法律法规、经过批准的工程项目建设文件以及建设工程的委托监理合同,合理运用一定的技术、经济和合同手段,监督管理工程项目的建设,使工程项目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质量、投资和进度等方面达到预期的目标。水利工程本身具有外部环境复杂、面广的特点,尤其是对于田间工程和小型的渠道工程,这些工程交通运输条件差、工程战线长、水电通信设备也不完善,同时涉及较多的乡村,外部协调工作十分复杂。这些特点要求监理工程师必须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为了使工程项目质量最好、工期最优、成本最低、效益最好,监理工程师需要及时发现问题,完美的解决问题,避免外界不利因素對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和质量造成影响。由此可见,监理工程师在工程质量的控制、计量支付、执行合同以及工程施工工期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然而,水利工程监理工作中也不乏很多不如人意的地方,工程监理的工作仍有未充分发挥的地方。
2、水利工程监理中存在的问题
2.1不规范的监理业务承接方式
目前监理业务的承接方式中还存在有待改进的问题:第一,很多监理单位依靠本身的相关关系跳开招投标环节、或在招标文件中加入不合的条件排斥竞争对手来承揽工程,避免了和同行业在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方面的竞争。第二,个别公司因为跟业主或者领导关系比较好,通过挂靠其他监理企业资质证来进行承揽监理业务。第三,有的业主跟监理单位经过协商,由业主方利用监理单位的资质进行监理工作。这三个行为造成的结果是,监理企业不把主要精力放在加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上,而是放在走后门、拉关系上。有监理资质的,没有监理水平,有监理任务时,临时拼凑一拨人,没有监理任务时就解散。由业主直接进行监理工作已经对我国监理市场的正常运行起了很不好的影响,也违背了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好在从去年开始以上情况有了明显的改善。
2.2不规范的监理服务价格
我国工程监理行业本身收取的服务费用标准就比较低,加上很多建设单位认为聘请监理单位既花费了钱,还给自己找毛病,故而对监理费用不断砍减,长此以往,监理单位没有足够的利润积累,企业发展没有后劲。监理人员的待遇低,也就不能吸引高素质人才,只是监理行业发展缓慢。另一方面,监理单位为了揽包工程,不惜以降低监理费用来跟同行业竞争。中标之后,却通过减少用人数量来保证企业利润,比如几个工程共用一个总监理工程师,有的建设工程至始至终就没有见过总监理工程师到场。
3、不准确的自我定位
3.1人才定位
人才定位指的是水利监理工作内部的人员应该具有的两种素质:有关领域专业的知识和职位链接网。后者的意思是同一个部署机构内,不论是上下级还是职位分工,所有的工作流程都能科学合理的进行编排。只有在满足了上述两种素质的前提下,才能担负的起监理行业基本的职责。我国水利监理行业在借鉴了国际上通行的惯例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水利建设实际进行水利监理,不管是在技术方面还是在管理方面都是存在问题的。比如监理人员工作水平不到,难以让人信服。因此对于人才的定位,需要再提高一些。
3.2立场定位
对于监理行业本身而言,作为一个主体来定位自身在整个工程建设中的立场和位置是非常有必要的。最初,监理行业被定义为单独的独立第三方,但是因为这样的定义缺少刚性的明确性和约束性,使得一些监理单位对自身的定位偏离了正确轨道,在施工单位和项目法人之间做徘徊。现在这个问题已经受到了重视,对其中的不妥之处也从合同的委托方和被委托方协议上做了相关的修改解决。
4、解决措施
4.1强化监理意识,加强建立队伍的发展
监理单位需要全面认清自己在水利建设之中的地位,提高责任意识。对于监理行业中存在的问题,应发动探讨工作,并准确找到影响着监理工作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进而以全面优良的服务,提高自身竞争力,争取市场份额。除此之外,要加强监理人员自身的业务训练,使得自身素质和监理规范化能够得到双方面的提高。目前在水利监理领域内,监理环节存在着人员严重不足的情况,尤其是总监理工程师这样的高级管理人才,所以利用监理单位有限的人才资源,对监理队伍实施综合素质培养,同时加强检查监督方面的业务培训,在保证了上述方面都是在符合规范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之后,对监理人员的工作力度实施加强,进而满足工作需求。
4.2根据水利工程监理的实际发展情况,灵活运用政策措施
众所周知,水利工程是点多面广的一类工程,政策方针上采取的是抓大放小的方式,对于大型的工程,必须满足总监理工程师和项目一对一的政策,在不偏离主体的前提下是可以进行进一步细化分工的,比如可以允许大型工程的总监理工程师兼任一些小型的工程,小型的工程项目的监理工作可以由工程师负责,这里所说的工程师是指那些已经获得了注册监理的工程师。目前水利工程的工程项目比总监理工程师多很多,所以需要这样灵活化运用政策。
4.3适当提高监理费用的收取标准
水利工程的发展节奏决定了水利监理的收费标准,水利监理费用的变革也能够满足水利工程的发展需求。费用标准的提升包含很多比较深层次的问题,比如基础项目的管理成本、利益策划问题、行政管理的方式问题和市场的价格变动等,所有这些问题都应该得到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为了监理行业的长足稳定发展,必须把制定一个完善合理的监理收费标准作为目标。
4.4加强和业主方的沟通
监理工作的出色完成离不开上级领导和业主方的支持与引导,同时还需要承包方对其工作能够深入的理解和积极的配合,当然也离不开设计单位的协作,综合上述所有的方面,才能实现监理工作的顺利完成。其中业主方和设计单位是否配合是至关重要的,一项符合要求并且可行性比较高的施工方案,如果得不到业主方和设计单位的支持,那么贯彻执行工作就会得到限制,监理工作就不会以优异的成绩结束。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监理单位的监理人员需要充分表现自己单位和个人的良好形象,争取获得业主的信赖,进而能够使业主充分配合监理工作的进行,充分落实好“三控两管一协调”的监理理念。
5、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水利监理行业目前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我们必须重视监理行业的重要性,尤其是水利工程的监理工作,使监理行业这个意义重大、极具独立性的管理制度透明化。管理并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水利监理管理和其他管理一样,对该领域实现奋斗目标有着明显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郭永刚.水利工程建设中监理工作的现状与思考[J].山西科技,2010(04):50,56.
摘要:为了查明佛山高明区某高边坡近年来屡次遭受的地质灾害的形成机制,就该高边坡坡体工程地质性质及水文地质等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并对地质灾害主要影响因素及诱发因素进行研究,同时对该高边坡的综合治理方案进行比对,提出最优的治理方案。
关键词:高边坡;地质灾害;形成机制;治理方案
1. 工程概况
该高边坡为人工开挖边坡,边坡高度约30m,坡度为40°~50°,局部超过60°,边坡长约225m。该处于2006年6月雨季,发生4处崩塌,导致大量土方(夹带草木)坍塌。2015年至2016年初该边坡先后又发生3次崩塌地质灾害。虽未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发的地灾类型为小型崩塌,但在未来的暴雨作用下,危害范围将会加大,可能再次发生崩塌甚至产生滑坡,造成更大的危害。2016年3月,该项目启动治理工作。
2. 坡体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2.1 工程地质条件
为了查明坡体工程地质条件,在勘查区内布设5个钻孔,据钻孔资料可知该边坡岩土体由人工填土层(Qml,层号1)、第四纪残坡积土层(Qedl,层号2)和石炭纪大赛坝组(C1ds,层号3)中厚层状泥质粉砂岩组成:
(1)人工填土(Qml):成分主要由粉质粘土及少量砂土组成,呈灰褐色,稍湿,经压实,主要分布于坡脚挡土墙的走廊平台上,仅在ZK2钻孔处揭露,其层面埋深为0.00m,厚度为2.25m。
(2)残坡积土(Qedl):土性主要为粉质粘土,呈褐红色,稍湿,硬塑,局部可塑,含少量细砂颗粒,分布广泛,主要分布于丘陵地表上,除ZK2钻孔外其余各钻孔均有揭露,其层面埋深为0.00m,厚度0.80m~4.60m,平均2.10m。
(3)石炭纪大赛坝组(C1ds)基岩:
(3-1)全风化岩层:呈灰褐,岩石风化完全,岩芯呈硬塑——坚硬土状。本层仅在ZK3、ZK4及ZK6处有揭露,揭露层面埋深为1.10m~2.40m,平均1.70m,厚度一般为0.85m~1.90m,平均1.55m。
(3-2)强风化岩层(W3):岩石风化强烈,岩芯多呈土夹岩块状,少量岩块状,岩块手可折断。
(3-3)中风化夹强风化岩层(W2-1):该层岩石风化强烈,岩芯多呈短柱状、碎块状,局部夹半岩半土状、碎块状强风化岩块。取岩样4组,天然抗压强度为1.3MPa~4.0MPa,平均2.0MPa。本层全场均有分布,揭露层面埋深为0.80m~4.60m,平均2.90m,厚度变化大,山顶局部未钻穿,一般揭露厚度为2.85m~20.70m,平均11.65m。
(3-4)中风化基岩(W2-2):呈青灰色,粉砂质结构,层状构造,裂隙发育,岩芯呈碎块——短柱状,岩质稍硬,锤击声较脆。取岩样7组,饱和抗压强度为8.8MPa~23.3MPa,平均值15.0MPa,标准值9.7MPa。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本层除ZK4、ZK5钻孔外其余各钻孔均有揭露,层面埋深为5.10m~21.10m,平均10.10m,揭露厚度3.70m~5.10m,平均4.25m。
2.2 水文地质条件
地表水系不发育,边坡上、下一带无常年性水流,主要为季节性地表滞水。
根据地下水赋存条件及含水岩组特征,将其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两种类型。松散岩类孔隙水分布在第四纪残坡积层和人工填土的颗粒孔隙之中,一般属潜水性质,主要含水层为残坡积粉质粘土和人工填土。基岩裂隙水分布在赋存于基岩的层理和节理裂隙中,分布不均匀,水力性质以潜水为主,局部具承压性质。地下水主要受降雨补给,当降雨较大且持续进行时,雨水入渗量大大超过土体排泄量,岩土体易处于饱水状态,土体容重增大,抗剪强度降低,在自重及地下水的作用下,易产生崩塌或滑坡。
3. 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
根据野外地质灾害调查,该边坡已发生的地质灾害类型为崩塌1种,共7处,其特征详述如下:
(1)BT1:位于边坡西侧,平面近似梯形,后壁较陡直,见有大量坡残积土及土质全——强风化岩裸露。该段崩塌位置距地面高度约27m,边坡倾向220°,坡度呈50°~60°,最大宽度约22m,顺坡长度约20m,厚度2m~3m,崩塌土方约为450m3,属岩质崩塌。
(2)BT2:位于边坡西侧,崩塌位置距地面高度约25m,平面近似弧形,后壁较陡直,高度3.0m~5.0m。该崩塌坡面倾向185°,最大宽度约32m,顺坡长度约24m,厚度0.5m~2.0m,体积约780m3,属岩质崩塌。坡脚可见岩层出露,产状为40°∠35°。
(3)BT3:位于边坡西侧,崩塌位置距地面高度约21m,平面近似梯形,后壁较陡直,高度约13m,见有大量全~强风化岩及少量中风化岩裸露,后壁不新鲜,裂隙发育。该崩塌坡面倾向190°,坡度呈60°~70°,最大宽度约26m,顺坡长度约20m,厚度0.5m~1.0m,体积约580m3,属岩质崩塌。坡脚可见岩层出露,产状为60°∠45°。
(4)BT4:崩塌位置距地面高度约20m,平面近似弧形,后壁较陡直,高度约10m,后壁不新鲜。该崩塌坡面倾向180°,坡度呈30°~40°,最大宽度约25m,顺坡长度约20m,厚度0.5m~2.0m。崩塌体主要为土状全——强风化岩体,体积约410m3,属岩质崩塌。崩塌面后期经雨水冲刷形成一条自东北向西南走向冲沟。坡脚可见岩层出露,产状为75°∠45°。
(5)BT5:崩塌位置距地面高度约20m,平面近似梯形,后壁较陡直,高度约3m,后壁新鲜。该崩塌坡面倾向190°,坡度呈60°~70°,最大宽度约4m,顺坡长度约5m,厚度0.5m~2m,崩塌体散落于坡面,崩塌体主要为残积土和全、强风化岩体,体积约10m3,属小型土质崩塌。
(6)BT6:崩塌位置距地面高度约7m,平面近似梯形,后壁较陡直,高度约2m,后壁新鲜。该崩塌坡面倾向190°,坡度呈60°~70°,最大宽度约2m,顺坡长度约3m,厚度0.5m~1m,崩塌体散落于坡面,崩塌体主要为残积土及少量全风化岩,体积约2m3,属小型土质崩塌。
(7)BT7:崩塌位于BT1中部,该段崩塌位置距地面高度约15m,边坡倾向220°,坡度呈50°~60°,最大宽度约1.5m,顺坡长度约2m,厚度0.5m~1m,崩塌土方约为1m3,属原有崩塌体小型崩塌。
4. 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
综合分析边坡的地质环境条件,对该边坡稳定性相关的主要因素分析如下:
(1)边坡的形态特征:该边坡坡脚呈弧线型,从西北走向东,长约225m。边坡呈上缓下陡的形态,靠近坡顶坡度为20°~30°,靠近坡脚的陡峭边坡为40°~50°,局部超过60°,高差10m~30m。上缓下陡的坡体形态有利于地质灾害的发生。
(2)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由于残坡积土主要成分为粉质粘土,粘结力和抗剪强度较小,遇水易软化、崩解,岩土体强度降低,从而可能导致表层残坡积土沿下部岩面滑动或在临空面的有利地势下崩解,引发崩塌地质灾害;再者由于坡体风化基岩的节理裂隙较发育,将岩体分切为零散的楔形体,这样就给崩塌提供了有利条件。
(3)气象和水文地质条件:该区强降雨时间较长,夏季多台风暴雨,连续降雨期间给地下水提供了丰富的补给来源,增加了坡体水压力,促进坡体岩土体的软化崩解,降低岩土体强度,最终可能导致边坡失稳。
(4)人类的工程建设活动:在坡脚修建建筑物时,坡脚被开挖,原来的岩土层的应力平衡状态被破坏,这样坡体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加大。
根据上述分析,坡脚边坡陡峭且岩土体遇水易软化、崩解是边坡稳定性的主要不利因素,而大气强降雨则是其主要激发因素。上述特征使得坡体陡峭部位容易发生小型崩塌,并随着崩塌的发生,陡峭后壁临空面后移,形成新的临空面,从而为新崩塌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5. 边坡稳定性计算
经上述分析可知,坡体主要不利的岩土层为地表薄层残坡积土和其下全、强风化基岩,在长期暴雨的作用下,可能会发生小型崩塌或浅层滑坡。为进一步确定边坡的稳定性,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根据样品试验结果、反演分析和地区经验,选取合适的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参数,对边坡进行稳定性计算,从数值上反映边坡的稳定性。[2]
5.1 计算方法
与边坡稳定性相关岩土体为残坡积土、全和强风化岩,由于强风化岩节理裂隙较发育且岩性成分主要为砂泥质,岩体工程性质较差,可按土质边坡处理,因此可采用规范推荐的圆弧滑动条分法进行计算。
5.2 计算工况
根据边坡在一般状态(非雨季、无地震等)和饱和状态(连降暴雨+地震等不利情况)下的差异,确定以下两种计算工况:
工况一:一般状态(自重)
地下水位以上按天然重度计算,在地下水位以下取饱和重度计算,不考虑地震、地下水的渗流和浮托力作用等其他因素。
工况二:饱和状态(自重+暴雨+地下水)
由于坡体地下水位埋藏较深,坡体破坏为浅层的崩滑破坏,因此可不考虑地下水渗流和浮托力作用。暴雨时,岩土体重度和强度参数都取饱和时的参数,由于场地的地震烈度为VI度,所以可以不考虑地震作用。
5.3 计算剖面
根据拟治理边坡特点,选取两个典型剖面进行边坡稳定性计算,其结果可作为该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参考。计算坡面如图1、图2。
5.4 计算参数
根据本次勘查钻孔和探井的土工试验数据和地区经验,并结合反演分析,选取相关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进行边坡的稳定性计算,具体参数见表1。
5.5 计算结果
采用理正复杂边坡稳定分析软件的瑞典条分法,选取上述计算参数和计算剖面,对边坡在两种工况下的稳定性进行计算。其计算结果见表2
从上表计算结果可以看出,该边坡在一般状态下,处于基本稳定状态;若遇长期暴雨等不利情况时,边坡处于不稳定状态,尤其是坡体陡峭部位(坡体前缘临空面、崩塌后壁等)很容易发生局部崩塌或滑坡;在最危险的情况下,边坡将会沿着潜在危险滑动面产生浅层小型滑坡,对坡脚建筑物和居民造成很大危害,因此建议对其进行治理。
6. 边坡治理方案建议
由于该边坡主要由残坡积土和全、强风化基岩组成,如果遇到长期暴雨,该处发生地灾的可能性很大。坡脚建筑物密集,搬迁困难,无法只采取消极的监测和避让措施,现在应该积极去治理该边坡。其措施主要有如下两种:
方案一:修复原挡土墙+坡面清理+格构锚固+挂网喷砼护面+排水
针对该边坡的特点(坡脚高陡,坡体上部残坡积土松散),采用简单清理坡面后,依据现有坡面进行格构锚固+挂网喷砼护面+排水的综合治理方法。
方案二:修复原挡土墙+分级放坡+格构锚固+植被护面+排水
针对目前坡面较陡的特点,分级放坡,然后再进行格构锚固+植被护面+排水的综合治理方法。
由上述两种方法可知,方案一对山体破坏较小,以人工和机械配合施工,工程量相对较小,工期较长,无法绿化;方案二土方开挖量较大,可机械化施工,工期较短,治理费用也较大,可实现坡面绿化。综合现场条件及勘查资料,建议采用方案二修复“挡土墙+分级放坡+格构锚固+植被护面+排水”方案。[3]
7. 结论
坡脚边坡陡峭且岩土体遇水易软化、崩解是边坡稳定性的主要不利因素,而大气强降雨则是其主要诱发因素。上述特征使得坡体陡峭部位容易发生小型崩塌,并随着崩塌的发生,陡峭后壁临空面后移,形成新的临空面,从而为新崩塌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针对边坡的稳定性及可能的失稳形式,结合当地的经济、社会和地理环境条件,建议采取“保留或修复坡脚挡土墙+坡面清理+格构锚固+植被护面+排水”的综合治理方案。
参考文献:
[1]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2] 杨文鹏.论高边坡的勘察与稳定性[J].地球,2016(2):175.
10余年的扩招政策让中国的高等教育进入几何式发展之路。截至2008年秋季,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从1998年9.8%达到23%, 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达1, 800万, 规模居世界第一。高校规模越来越大, 高校基建也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 从而使得作为高校基建项目业主代表的基建处在高校基础建设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基建处如何成功管理整个校园建设, 引起很多基建管理者的思考。
高校基建管理者指出, 对监理、设计、施工三者进行选择的时候, 监理的选择应该是第一位的, 监理单位越早介入, 对校方越有利, 大学基建部门能否拥有合格的监理工程师以及监理队伍, 可以说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建设项目的成败。同时, 在此过程中, 高校基建部门与监理单位之间的信息分布特征决定了道德风险及其逆向选择的行为, 双方作为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很多的现代管理理论被应用于建设领域, 激励理论就是其中之一。高校基建作为建筑工程, 具有一般建筑工程的特征, 但也具有自身的特性, 本文结合高校基建项目的特征, 从保护高校基建部门的角度出发设计监理激励合同机制。
二、高校基建项目及项目管理特点
高校的中心任务是教学和科研, 高校的基建项目和项目管理不同于企业的投资项目管理, 结合高校的自身特点和行业规律, 具有一些特点。
(一) 高校基建项目特点
1、任务重:
高校的基建项目一般主要是服务于教学和科研, 没有直接的经济收益, 而项目首要就是保证“使用功能”, 同时又要确保质量、节约投资。作为新校区, 建设时间要求紧、建设规模大, 如何对建设项目进行全方位的监督管理, 如何有效控制工程成本和投资规模, 保证建设资金的合理合法使用, 实现新校区建设投入少、消耗低、质量好、功能齐备的目标, 是新校区建设部门及项目管理人员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2、难度大:
原来的老校区一般位于市中心区域, 在原有区域扩建已经不太现实, 新校区的建设地点一般选择在市郊区, 水、电、路、气、通讯等城市配套设施建设比较滞后。因此, 高校新区基建涉及范围广, 包含了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 (水、电、路、气、通讯等) 和教学服务设施 (教室、实验楼、办公用房、体育场馆、学生宿舍、食堂、浴池、景观绿化等) 。同时, 高校新区基建受到周边社会因素影响较大。
3、特殊性:
高校新区建设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校园基建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简单的学习和居住, 同时为了各种知识信息与思想文化交流的场所, 所以建设过程中还要考虑人文内涵;项目工期要求的特殊, 为保证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高校的建设项目一般要求按学期或者按学年交付使用, 其时间要求极其严格, 如果不能按期交付使用, 将影响正常的教学和科研, 其影响不完全可以用经济来衡量。
4、资金缺口较大:
现阶段, 高校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拨款、学费、校办产业收益、资产置换、贷款等。受当前经济发展的制约, 国家财政资金的投入和学费远远不能满足高校基建急需的大量资金, 因此恳求与银行合作贷款就成为高校基建的选择。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显示, 2005年以前, 我国公办高校向银行贷款总额达1, 500亿元~2, 000亿元, 几乎所有的高校都有贷款。
(二) 高校基建项目管理模式特点。
与企业制定综合管理模式类似, 高校的基建管理模式也要根据高校的发展战略和校内外的环境因素, 并结合职能和部门设计来制定。目前, 我国高校的项目管理模式主要有:1、聘请项目管理公司的管理模式;2、职能制项目管理模式;3、项目制管理模式;4、矩阵制项目管理模式;而其中, 以矩阵制项目管理模式在我们国家应用最为广泛。矩阵制项目管理模式是以项目为主导, 部门为协调的管理模式。基建管理部门设有材料、财务、审计、监察、招投标等职能部门, 同时确定具体的项目负责人, 并为项目负责人匹配各种专业工程师。对于现如今建设任务量较大的高校, 这种模式比较理想, 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它的优势。这种管理模式目前在我国高校基建管理中应用较广, 但是突出的缺点是员工内部交流不畅。 (图1)
(三) 监理合同以及激励机制。
高校工程监理制的引进, 目的就是在建设项目行为主体 (业主、承包商和监理) 之间形成均衡关系, 即业主不能完全观察承包商在合同履行中的全部行为, 委托监理这样的专业化组织代为监督。
一是高校监理合同的形式。合同是连接监理和校方业主的纽带, 目前高校的监理委托合同一般采用的是《建设工程委托监理合同》 (GB-2000-0202) , 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制定的格式合同示范文本, 是监理公司为业主提供服务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
除了学校个别项目对该文本稍作改动, 一般都是直接使用该文本, 将工程的具体信息填入空隙, 《标准条件》部分不做改动, 主要签署《专用条件》部分, 对于合同文本中未包含的部分, 可以在《附加协议》条款中予以明确。在专用条件和附加协议条款部分, 一般是对于以下问题予以描述:
1、监理范围和监理工作内容, 明确监理的任务。目前, 学校的监理都是施工监理, 设计监理很少;监理工作内容即为“四控两管一协调”。
2、监理人的失职赔偿, 规定如果监理人在责任期内失职, 承担相应的责任, 赔偿损失:赔偿金=直接经济损失×赔偿率。
3、监理报酬的支付。第三十九条, 该内容是监理合同的核心。目前, 监理合同的取得无非有以下途径: (1) 通过招投标; (2) 通过协商, 高校基建项目采取前者。对于监理的取费问题, 目前我国基本上实行固定费率, 按照工程建设成本的百分比计算。例如, 监理酬金总额=该标段施工结算价×固定比例 (%) 。同时, 会在该部分依据工程的难易程度给出酬金的支付方式。
4、奖励办法。笼统地规定为招标人根据监理机构的工作情况, 适时、适当地给予奖励。
5、附加协议条款部分。要求总监每周在现场的天数, 要求监理人廉洁、公正, 规范各种监理制度以及变更签证的审核工作, 达不到一定的要求将给予罚款。
总的来说, 在监理合同中, 罚款的几率远远大于奖励, 并且可操作性也大于奖励, 即只考虑不满足要求的处罚而不考虑圆满或者超额完成任务的奖励。
二是激励机制。高校基建项目实施监理制度下, 校方业主与工程监理之间的关系, 实际表现为委托-代理关系。由于双方的信息不对称, 可能造成两种后果:一种后果是, 由于业主不了解监理人真实情况, 往往把事情委托给不称职的监理人去办, 即“逆向选择”。另外一种结果监理人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损人利己”, 即“道德风险”。 (表1)
对于监理履约阶段的道德风险, 业主如何不让监理“偷懒”。在建设监理市场上, 当业主和监理单位签订合同之后, “道德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进驻工地的监理工程师数量不够, 难以满足要求;
2、监理工程师的业务能力较差, 迫于监理费用的压力, 委派没有工程经验的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进行监理, 无法胜任工作;
3、监理工程师行为责任风险;
4、监理工程师自身的道德风险———寻租行为等。
由于客观存在的“道德风险”, 对于业主而言, 提高监理人员的积极性就成为必然, 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建立完善激励机制。
(四) 激励合同条款的设计。
对监理的激励应制定出合理的监理取费标准, 使监理取费与其资质及工作业绩相联系。如, 根据造价、工期的突破情况, 承包商索赔次数及索赔金额对监理进行奖惩;对于监理造成的损失, 应进行处罚。
1、激励报酬条款设计。
在工程建设中, 业主面临着两种期望支付, 如图2所示, 一种是监理单位监督不力, 甚至与承包商携手, 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而给业主带来收益损失, 另外一种是业主支付的激励成本。 (图2)
激励成本越大, 监理单位努力工作水平越高, 道德风险造成的收益损失越小;反之亦然。根据经济学理论, 委托人为了监督和约束代理人的道德风险, 采取的主要手段是代理人部分剩余索取权, 目前高校基建项目所采取的“固定费率”, 不利于监理单位努力工作。
业主对监理报酬机制的设计必须考虑多重因素, 考虑信息不对称、外部环境和风险分担等约束条件下, 业主在满足参与约束和激励相容约束的前提下, 尽量使得监理单位承担的监理报酬和其承担的风险相匹配。
在合同中, 校方可以根据自身的工程估算、概算或者心里所设定的投资底线, 把工程成本设定为一个固定目标, 由监理在其现场工作中根据此目标对工程费用进行管理和控制;而在监理费方面, 固定费用部分可以根据中标费率而定, 激励部分视项目实际完成情况而定, 达到质量目标和进度目标的前提下, 将激励部分酬金与项目实际投资额挂钩, 按照合同中约定的投资目标, 节约投资越多, 多得到的奖励越多, 若超过合同中的控制目标, 将进行相应的惩罚。即:
监理报酬总额=正常监理工作报酬+附加工作报酬+激励报酬
2、完善精神激励。
监理工作本身是一种智力服务, 物质激励的同时, 也要注意精神激励。监理合同是建立在业主和监理人双方互相信任的基础上, 其具有严格的人身特性。首先要信任监理人员, 建筑工程质量与监理工作质量密切相关, 校方业主不可能自始至终都在施工现场, 在工作中, 让监理人员感觉到校方的信任, 从而尽职尽责地工作。同时, 要让工作本身具有激励力量, 应考虑如何使工作本身具有意义和挑战性, 给监理人员展示才华的机会。多聆听监理人员的建议, 也是一种精神激励。
3、完善约束机制。
约束机制可以分为内部约束机制和外部约束机制。内部约束主要是通过合同的形式明确监理人的责任和义务, 必须让其承担一部分风险。建议:一是对现行监理委托合同的有关监理人责任和义务进行补充和详细化, 将要完成的各项指标数量化, 比如工期、质量、变更的数量、指派到现场的监理人数等, 使其具有可操作性;二是可以依照土木施工合同条款, 引入履约保证金制度, 当监理人没有完成职责或损害了委托人的利益时, 可以直接追究其责任。
外部约束机制就是完善有关监理的法规、加强政府对监理企业的管理和行业文化建设。政府对监理企业的管理, 包括企业资质和个人执业资格的审查与管理。对现有监理单位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查, 对不够条件的, 该降级的降级, 该撤销的撤销, 实行退出制度。
4、及时激励。激励理论里面, 激励的效果可用这样的函数关系表示:
式中:t0为承诺给予激励的时间;t为实际给予激励的时间。
当t=t0时, 即适时给予激励时, 分母趋于0, 激励效果最好;而当t>t0时, 即管理者延迟给予奖励时, 函数递减, 意味着管理者迟延激励的时间越长, 次数越多, 激励效果就越差, 严重者甚至还可能出现适得其反的结果。因此, 在整个建设过程中, 无论是奖励还是惩罚, 都应该尽可能及时执行。在各个激励或者考核指标详尽量化给出基础上, 严格执行, 并且不要拖延时间, 比如监理人的某项工作给业主带来节余, 按照合同规定立即给予奖励;某一项工作是由于监理人的失职, 立即给予惩罚, 免得时间久了, 不痛不痒, 达不到激励的效果。
5、类似项目实行比赛机制。
对工作性质或者项目类似的监理人的业绩进行比较, 可以获得比其他考察方式更多的关于监理人努力程度的信息。对于高校项目来讲, 监理人所处的工作环境、市场环境、个人能力等都相同的条件下, 实行比赛机制是降低业主风险, 减轻监理人道德危机的最优策略。
三、结论
监理工程的收费按照工程金额的百分比收费, 由于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 使得监理费已经没有任何的上升空间, 对于“僧多粥少”的监理市场就出现了恶意的竞争, 工作不到位, 选派的人员基本上都是刚毕业的学生, 对项目管理没有热情等。而高校的基建管理中, 管理人员配备一般较少, 必须要能够充分发挥监理的作用才能, 监理合同是联系校方和监理方的纽带, 因此必须增加给出相应的激励机制, 以便使整个高校基建管理工作有条不紊。
参考文献
[1]黄远智, 刑毅.论高校基本建设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J].建筑管理现代化, 2006.1.
[2]张雯霞.浅谈监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的应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8.9.
[3]卢永琴, 梁涛.工程监理中的道德风险以及激励机制设计[J].四川建筑, 2006.10.
一、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现状
我国档案界从20世纪90年代未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档案信息化建设。近年来,在我国政府全面实施信息化强国发展战略的背景下,档案信息化建设如火如荼。然而在这场信息化建设的大潮中,信息系统工程建设中的质量问题也逐渐显露,与信息化建设如火如荼的场面形成鲜明对照。据统计资料显示,已开发的信息系统工程中有80%—90%的信息技术投资并未达到预期目标,80%的投资到位迟缓或超过预算,40%以部分失败告终或最终放弃。只有70%的项目按进度完成,不足25%的工程完全符合质量技术标准,只有10%—20%的符合所有既定标准[1]。档案信息化建设虽然没有做过类似调查,但我们有理由相信档案信息化建设也存在着相同或类似的问题。如项目可行性论证不充分;需求分析不全面、不准确,系统质量不能满足应用的基本需求;重硬件轻软件,重开发轻维护,重建设轻使用;项目资金使用不合理或严重超出预算;项目进度拖后延期;系统存在安全漏洞和隐患等。如何保障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投资效益,提高档案信息化的成功率呢?笔者认为,完善档案信息化管理环节,在信息化项目中引入中立、客观、专业的第三方监理方来监控和管理整个项目,是降低或规避档案信息化风险、提高项目成功率的有效方法。
二、引入信息监理机制的必要性
1. 从整个信息化生命周期角度来分析,档案信息化是一项投资大、周期长、知识密集、高风险的系统工程,因此就应当建立起科学、规范、精细的档案业务流程与管理机制。然而,从当前档案信息化的实际情况看,首先,档案部门本身缺乏对整个档案业务流程的认识,管理构架不明,大多数档案部门在制定信息化方案和实施信息化项目时就遇到了很大障碍,导致信息化建设陷入旷日持久的拖延、拉锯状态。其次,大多数档案部门由于缺乏技术力量和项目管理经验,难以胜任从可行性分析、规划设计、招标、实施、监理、竣工到评价等全过程的管理与组织协调工作,只能任由承建方摆布。因此,档案部门迫切需要信息监理方全程的监理服务。
2. 从地位和信息是否对称的角度来分析,第一,档案部门与项目承建方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技术不对称问题。项目承建方在信息技术方面有着绝对的优势,并且拥有与众多客户打交道的经验,对用户的心理已经做了很好的分析,他们往往不顾自身实力而大胆向档案部门承诺自己根本不可能完成的目标。档案部门在整个信息化建设中处于极其被动的地位。第二,档案信息化建设本身不对称。当前,档案信息化建设存在着三大失衡,一是重硬件轻软件;二是重开发轻维护;三是重建设轻使用。虽然大部分档案部门已建立起计算机与网络系统,却收效甚微,如果引入信息监理方则可有效防止以上现象的发生。
3. 从约束机制角度来分析,当前档案信息化建设在约束力方面存在明显不足。从档案部门本身来看,档案信息化人才还十分缺乏直接导致档案部门难以真正约束档案信息化建设。从信息化项目集成商来看,当前我国信息集成市场比较混乱,缺乏公正、透明的竞争体系,许多信息化项目集成商,在投标、竞标中搅乱正常秩序,采用拼命压低价格等多种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来获取项目。从第三方约束角度来看,在传统的“二元制”项目实施模式下,即项目建设仅由业主单位与承建方组织实施,缺乏真正有效的第三方监理方。虽然在许多档案信息化项目规划之初,有关部门都会聘请一些专家、教授参与项目规划、设计,或在项目竣工时参与项目测评,但由于这些团队基本属于临时团队,无法全程监测项目建设,他们的意见难免会发生一些偏差,甚至与实际情况相距甚远,因此他们在档案信息化建设项目中所起到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所能承担与分担的风险也很有限[2]。而引入信息监理方,充分利用其充足的人力资源和丰富的项目监理实施经验,可以从总体上约束和规范承建方的信息化建设行为。
4. 从国内、国外信息化发展情况来分析,国内方面,2002年国务院制定了《振兴软件产业行动纲要》,明确要求“国家重大信息化工程实行招标制、工程监理制”。信息产业部2002年发布了《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暂行规定》,第三章监理范围和监理内容包括(一)国家级、省部级、地市级的信息系统工程; (三)使用国家财政性资金的信息系统工程;(四)涉及国家安全、生产安全的信息系统工程。将上述条款与档案信息化建设相结合,我们就不难发现,无论是监理范围还是监理内容,事实都已明文规定了档案信息化建设必须引入信息监理制。国外方面,在西方国家信息化工程项目的监理工作更多是以IT审计形式开展,普遍采用技术立法和资质认证方式来推进信息化监理制度的具体落实。目前,一些国际金融机构都把实行监理作为提供建设贷款的条件之一,世界银行在我国投资的工程就全部要求进行监理。这表明,监理制已成为国际上工程建设必须遵循的惯例[3]。
5. 从档案部门与项目承建方各自需求来分析,据权威调查显示,调查中发现有两种人说监理好,一种人是对IT一窍不通的人,这种人需要监理公司的帮助,监理公司的参与能直接降低项目风险;另一种人是对IT非常熟悉的人,他知道仅仅凭借公司内部的力量对于大型信息项目的风险是不容易控制的,规范化信息系统工程的管理对于降低IT项目的风险是显而易见的[3]。从调查中,我们可以得出,引入信息监理机制既是档案部门的需要,也是项目承建方的需要。对于档案部门,虽不能说是对IT一窍不通,但可以说是知之甚少,因而迫切需要第三方监理的帮助。
三、信息监理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作用
1. 优化档案业务管理流程,实现档案信息化建设全过程动态、科学的管理。档案信息化的实质,应该是档案工作业务与管理的精细化。引入第三方监理方,可以实现对档案信息化全过程动态、科学管理。一方面,信息监理方可以运用先进的项目管理理念及软件工程管理思想,帮助档案部门优化档案工作业务与档案管理流程,改变档案业务流程基础薄弱的环节,建立起科学规范的档案业务管理基础。同时,信息监理方还可以帮助和指导档案工作人员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技术、模式,充当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培训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档案信息化人才紧缺的情况。另一方面,信息监理方可利用自身在技术、人才、设备上的优势,紧密监督与管理承建方的信息化行为,确保整个档案信息化建设处于可控、可管的状态。
2. 扭转档案信息化交易的主体,改变信息与地位不对称的局面。信息监理方的加入,可从根本上改变档案部门在信息化交易过程中被动的局面,从过去的“任承建方摆布”转变为“档案部门说了算”,真正扭转档案信息化交易的主体。同时,监理方的加入也大大改善了档案部门与承建方信息与地位不对称的局面。信息监理方了解信息化市场行情,掌握了最新的信息技术与信息设备,可有效防止承建方的欺诈行为;信息监理方信息技术更新换代快,质量监督保证体系完善,可使整个档案信息化建设处于监管的状态;信息监理方有一套完善的信息化监理评估体系,对于硬件和软件、系统开发与维护的费用比例有明确的评估标准,可有效地避免档案信息化建设失衡问题。
3. 建立起利益平衡机制,实现档案部门与承建方的有效沟通。引入信息监理机制,可改变传统的“二元制”项目实施模式,构建起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三角关系,即档案部门、承建方与监理方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档案部门拥有最终的裁决权,委托监理单位对承建方信息化行为进行监理;承建方需规范自己的信息化行为,接受监理方的监理要求,对档案部门负责;监理方向档案部门负责,对承建方信息化建设行为进行约束。这种三角关系,改变了档案部门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被动的局面,可有效避免承建方唯利是图的情况,从而建立起档案部门与项目承建方合理的利益平衡机制。此外,信息监理实现了档案部门与承建方的有效沟通,有利于调动各方积极因素,大大缓解了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矛盾。
4. 减少投资风险,提高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进度与质量。在信息化建设项目过程中,工程质量、进度、预算构成一个三角关系,档案部门与承建方出于各自利益,很难权衡三者之间关系。一方面,档案部门由于受诸如上级领导部门的压力等原因对工程进度提出应急性要求,而又不增加项目预算。另一方面,承建方迫于档案部门压力,盲目加快工期,不经意间影响了档案信息化工程建设质量。引入中立、客观、专业的第三方监理方,能够提出让档案部门与承建方都满意的监理意见,向档案信息化建设各参与方说明工程质量、进度和预算方面存在的问题及问题的责任方,并尽量说服各方完善弥补方案,最终使得档案信息化项目能够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按照预定的进度、成本和质量顺利完成,从而有效地规避或减少投资风险,保证档案信息化建设行为合法、科学又经济。
5. 提供专业化的咨询与监理服务。信息监理方在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扮演着双重角色。一是咨询,二是监理。咨询主要体现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前期,如档案信息化方案论证与选择、档案信息化承建方选择、档案工作业务与管理流程的优化、软硬件技术要求等。信息监理方的咨询不同于一般的第三方咨询,信息监理方的咨询更加专业、全面且切合实际。监理主要是在确定档案信息化承建方后进行,监理最主要的特点是专业化。监理将整个档案信息化建设涉及的内容都纳入了监理体系中,它能够为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较为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实时的进度管理技术、科学的投资监控手段、规范的变更处理程序、标准化的合同管理、系统化的信息管理和高效的安全评测技术,为档案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提供全面的保障。
摘要:本文从项目管理的角度出发, 简述了当前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着重分析了当前档案信息化建设引入信息监理的必要性, 最后讨论了信息监理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作用。
关键词:档案信息化,信息监理,必要性,作用
参考文献
[1]佟芳芳.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发展探讨[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 2004 (11) .
[2]黄力.档案信息化建设呼唤第三方咨询[J].北京档案, 2005 (12) .
【地质勘探的监理机制论文】推荐阅读:
地质勘探论文06-06
地震勘探技术在矿产资源勘探的应用论文07-22
勘探技术论文10-03
地质灾害工程监理规范10-09
地质矿产论文07-13
旅游与地质期末论文11-02
地质学基础论文12-13
有关地质勘察对水利工程的作用分析论文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