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的成因及其理解机制(共6篇)
隐喻的成因及其理解机制
从认知语言学研究中的隐喻问题出发,论证隐喻性语言的产生是隐喻这种人类共有的`认知模式和人们普遍遵守的语用经济原则使然,而非填补语言表达空白的需要使然,也非源于人们思维的不发达;在对隐喻的理解机制的语用学研究中,关联理论的阐释优于以合作原则为基础的语用学阐释.
作 者:王颖 WANG Ying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重庆,400715刊 名: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ONGQ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年,卷(期):21(12)分类号:H05关键词:隐喻 理解机制 认知模式 关联性
一、数学模型的含义及其表现形式
数学研究的核心对象是各种模型的结构、特征和关系.数学模型指的是经过数学抽象的具有数量关系和空间结构的直观对象,具有可观察、可描述、可操纵(分拆、组合和变换)等特征,本质上,模型是一个集合,它是人们对客观对象的结构、特征及其关系进行抽象、分拆、重组和逻辑思辨的对象和产物.
现代数学研究的三大基本结构(序结构、拓扑结构和代数结构)中,序结构是由序关系公理(①∀x,y∈A,x#y,有xCy或yCx;②Vx,y,z∈A,如果xCy,yCz,则xCz;③如果xCy,yCx,则x=y)确立的元素关系的集合,是基于实数集中大小关系研究对象泛化后进一步抽象得到的新模型;拓扑结构研究指的是由系列集合经过分拆、重组后得到的新的集类的拓扑特征(拓扑变换下的不变性)的研究,拓扑结构是对实数集上极限连续微分等无穷小研究方法的基于研究对象泛化后进一步抽象而得到的新的模型;而代数结构则是基于数集中运算特征的研究对象泛化后进一步抽象而产生的新的模型.
当代数学的研究对象是来自于广泛领域的大范围复杂系统的高度抽象的数学模型及其系统.例如,动力系统是当代数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动力系统中所研究的对象是由微分方程组所确定的时空空间结构和相空间结构;在非线性动力系统(混沌系统)研究中,几何分析和函数叠代是重要的研究方法,微分方程(组)所确定的模型(动力系统的“流”)的特征研究(如相图、不动点、极限集、吸引子、周期轨)就构成了动力系统研究的主要内容.
在初等数学中,考虑到学生的可学习性和知识经验形成的心理特点,初等数学的学习不是以模型结构为线索进行的,但仍然可见数学模型和结构思想的雏形.如数系的扩展和数的运算学习及其在此基础上通过数的抽象形成式的运算的学习;从式子的运算结果到运算元素的逆向研究就构成了方程和方程组的模型;在不等关系的抽象和特征研究中形成了不等式学习的内容;在数集之间的对应关系模型研究中产生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具体函数模型,经过进一步抽象后形成了抽象的函数模型;从三维空间中的元素分拆和现实图形的抽象形成了几何研究的基本模型:点、线、面、体,再通过这些基本模型的重组和变换就构成了初等几何学习与研究的丰富多彩的图形和图形关系.
数学模型的本质形式是集合与集合系统,基本的表现形式有:公理化形式、数量关系形式、图形形式和程序形式.在初等数学中,基本的表现形式是:“数—式”形式、图形图象形式、表格形式、程序与框图形式.在具体模型中,可能是以上述四种基本形式的若干种结合和交叉的形式出现,而其中最重要的是“数—式”与图形图象基本形式的结合与交叉,这是产生“数形结合思想”的生长点.
二、理解与建构数学模型的心理机制
1. 模型理解
所谓理解数学模型指的是知道给定的数学模型的由来,会以典型数学模型为载体,解析相关的数学概念、事实和原理,知道属于不同数学概念的数学模型之间的相互关系,会在变化背景的情况下辨别数学模型并利用该模型有关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1)数学模型的理解是从整体到部分的过程,是从拓扑到度量的过程.对模型的知觉是理解数学模型的基础阶段,数学模型的知觉主要是视知觉.我国学者陈霖提出了著名的“拓扑性质知觉理论”,他认为:“知觉的组织应该是从变换和变换中的不变性知觉的角度来理解.两个方面是,第一方面强调形状知觉中的拓扑结构,这就是知觉的组织的大范围性质能够用拓扑不变性来描述;第二方面进一步强调早期拓扑性质知觉,这就是拓扑性质知觉优先于局部特征性质(几何度量特征)的知觉.现代数学建模中,往往需要经历从实际模型的拓扑描述到度量描述的过程,如Kaplan和Glass考察了Liotta和Delisi实验:他们把恶性肿瘤细胞注入实验鼠的血液中,血液携带这些细胞到达肺部毛细血管,其中一部分进入肺组织,通过放射线透视测量到癌细胞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首先用拓扑图描述这种转移关系,如图1所示.
再用变量描述这种转移关系:用x1表示毛细血管中癌细胞的数量;用x2表示肺组织中癌细胞的数量.假设癌细胞从毛细血管到肺组织的转移速度为β2x1;被毛细血管排斥以及由血液带走的癌细胞的减少速度为-β1x1;肺组织中癌细胞的减少速度为-β3x2,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微分方程组的模型:,.
在初等数学中,对数学模型的理解也是从整体到部分,从拓扑到度量的过程.例如,对于圆的模型的认识,先认识其连通性,幼儿模仿圆的图形画圆往往画成椭圆甚至是用弯弯扭扭的曲线画出“不太像”的“圆”,如图2所示.
到了初中阶段,学生知道了圆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并能用圆规或者用线段的旋转画出一个圆,能从总体上感知圆的轴对称性,旋转不变性,了解圆与其他模型(如直线、点、角、多边形、圆)的关系,这是对圆的整体度量特征的初步认识;到高中阶段,则把圆看成点集,放在坐标平面上,用直角坐标方程、参数方程、向量方程、复数方程表示圆,并联系椭圆模型理解圆的特征,这是对圆的度量特征的深化认识.
(2)对于一个给定的数学模型,先是通过在模型上加注数学意义的方式来理解的,如在图形上加注图形特征后形成图3的图形与特征捆绑的形式.
(3)通过建立当前模型与已有模型的联系或与现实中对象的联系来理解数学模型.例如,可以通过生活中的拉门活动来理解菱形的变化特征,把图形分解成点、线、角等基本元素分析这些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还可以把菱形分解成三角形来考查三角形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建立模型之间的相互关系来理解模型,如可以通过分析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之间的相互关系来理解菱形——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的一般化,与矩形有对偶关系;还可以用轴对称性和中心对称性来理解菱形的特征;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来理解菱形,如用周长、面积、对角线与边长关系(勾股定理)理解菱形,用向量描述菱形的边、角、对角线的特征等.
模型理解的不同方式及其相互关系可以用以下模式进行描述,如图4.
在这个模型理解的模式图中,展示了模型理解的四个基本层次:第一层次是从整体上感知模型的拓扑结构和度量结构,并用语言、符号、式子、图形、表格、程序等多种方法描述模型;第二层次是把模型分拆成更基础的、熟悉的模型,明确基础模型之间以及基础模型与当前模型之间的结构特征之间的关系,并重新组合成当前模型产生对当前模型的新的理解;第三层次是通过模型的变化、交叉和结构隐含建立同一抽象层次的不同模型之间的关系,通过类比理解当前模型与其他模型的横向联系,从而加深对当前模型的理解;第四层次是通过抽象和具体化理解当前模型与上下相邻抽象层次模型的纵向关系.
例如,函数概念形成过程中,函数概念的理解水平是随着函数模型的理解水平发展的.
2. 模型建构
数学新模型的产生,来源于现实中的客观事物的数学抽象和已有模型的进一步数学抽象,来源于对已有模型的分拆、重组和变换.数学模型的不断产生和发展过程形成了具有一定层次关系的模型链和许多模型链组成的模型系统.模型之间有抽象关系、组合与分拆关系、映射与交叉关系
(1)模型建构的基本方式.
①数学模型的抽象.数学模型抽象有强抽象、弱抽象和广义抽象.强抽象指的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抽象,如把一般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函数表示、函数变化趋势(如单调性、最值、奇偶性、周期性)等系列概念应用到具体的函数模型中;弱抽象指的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抽象,如物理学中的速度、力、加速度等,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既有数量特征又有几何特征的量中抽象出向量模型;广义抽象指的是从一个领域中的模型通过联想和类比产生另一个领域中的模型,如从这个代数模型中抽象出以(-1,0)和(1,0)为焦点的双曲线左支这一几何模型.强抽象过程与演绎推理相联系,弱抽象过程与归纳推理相联系,而广义抽象过程与类比推理相联系.强抽象过程中的目标模型集合是原始模型集合的子集,弱抽象过程中的目标模型集合包含原始模型集合,而广义抽象中原始模型与目标模型之间存在着某种对应关系.
在模型抽象过程中,往往是由多个下一抽象层级的模型抽象后得到上一抽象层级的模型,这种层级抽象系统中模型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由模型层级抽象形成的模型链、由不同的但相交的模型链组成的模型网络和具有等价关系的模型所组成的模型域.其模型链如图6所示.
如果两条数学模型链有公共模型,则称这两条模型链相交,所有相交的模型链组成模型系(或模型网络);
②数学模型的映射.所有具有等价关系模型的集合叫做模型域,在一个模型域中,可以用其中的任一模型作为模型域中模型的代表.
③数学模型的交叉与组合.数学模型交叉的基本方式有三种:直积、对偶空间和交叠.直积的意义是:A、B是两个模型,则C={(x,y)|x∈A,y∈B}叫做模型A和模型B的直积,如用两条互相垂直的数轴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用两个线性无关的向量的线性组合构成平面上的任何向量等;而对偶空间指的是建立泛函空间到实数(复数)域之间的线性映射,如代数中的多项式a0+a1x+a2x2+…+anxn=,可以看作是数和字母(抽象数)空间的对偶空间,这也是两个模型交叉的基本方式;模型交叠指的是若干个模型A1,A2,…,An的交集非空,而这个交集是当前研究的新模型.在模型交叉形成新模型的研究过程中,往往需要从交叉的模型中分离出模型,对于直积型交叉,只要用投影方法(即忽略其中一个坐标)即可分离出模型;对于对偶型的交叉,则可以用逆变换或分离系数法分离出模型;对于模型交叠,则只要去除不需要的模型背景即可.如在几何中,图形交叠普遍存在,只要分别研究各个基本图形再根据图形交叠特征讨论各基本图形的共同性质就可以发现交叠图形的性质,这也是交轨思维方式的生长点.
数学模型的组合指的是若干个模型通过一定的结构原理组成一个新的模型,这种过程可以表示为:设A1,A2,…,An是n个数学模型,可以用这些模型的并集组成一的模型.
(2)数学模型建构的过程本质上是拓扑和拓扑变换的过程,这是基于人类大脑的网络拓扑结构和数学模型形成机制而得到的结论.脑科学研究表明,人类大脑的神经网络具有拓扑特征,另一方面,客观事物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拓扑的:包含集合A的子集X的集族τ,(1)X∈τ,Φ∈τ;(2)∀α∈J(下标集),;(3);则称τ是集合X上的拓扑空间τ中的每一个元素叫做一个开集;事实上,如果,则τ就是所有xa的有限交的可能并所组成的集族.这包含下面三个过程:第一步,把X分割成一些子集;第二步,作Xα所有Xα可能的有限交;第三步,作这些有限交的所有可能并,则所有这些并集组成的集族就是X的拓扑.这就像把一车石头X先打碎,再重新组合成各种各样形状的物体一样.事实上,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是由分子、原子等基本粒子经过适当的拓扑组合组成了万千世界中物质结构和形态各异的客观事物,构成各种物质的原子的拓扑结构是相同的(电子围绕着原子核旋转).数学模型是对客观世界事物的结构、特征和关系的反映,因此,数学模型建构过程的本质是由已知模型集合形成新的拓扑的过程,是对已有模型通过分拆、交叉、组合和映射产生新模型的过程.例如,我们可以用两个全等的三角形组合成平行四边形;可以通过矩形集合和菱形集合的交集产生正方形模型集合;我们可以用一个平面去截圆锥而得到圆锥曲线的模型;我们还可以把一个正方体先进行分拆,并可以用分拆后得到的部分材料重新组合成新的几何体,如图7所示.
(3)数学模型的建构是目标导引、环境启发、多元分拆重组和变换的产物.模型建构需要认知内驱力的支撑和注意加工.个体在内源或外源需求的驱动下产生模型建构的需要和目标体系,并在目标体系的引导下产生从上到下和从下到上的注意加工,产生合理的注意选择,在此基础上搜索经验中的已有数学模型,并在内在目标评价和环境启发中对已有的模型进行反复分拆、重组和变换,直到形成符合目标体系的新的模型,并用适当的方法对新的模型进行数学解析,形成新的知识经验.例如,在探究方程ax2+bx+c=0(a≠0)的Δ=b2-4ac<0情况下解的存在性时产生了扩展实数系的需求,在引入虚数i后,产生了建立z={x+yi|x,y∈R}几何模型的需要,通过搜索已有的实数几何模型—数轴,类比坐标平面上的点与有序实数对之间具有一一对应关系,而复数z=x+yi与有序实数对(x,y)之间一一对应,这样就可以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与复数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z=x+yi⇔(x,y)⇔坐标平面上坐标为(x,y)的点P.这样就产生了复数系的几何模型——复平面,如图8所示.
初中阶段学习的锐角三角函数,是以直角三角形为背景,建立了锐角与实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从初等数学的角度看,它还不是实数集到实数集之间的映射,因此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函数.到了高中阶段,既要考虑把角从锐角推广到任意角,需要把这种泛函关系转化成实数集到实数集之间的映射—函数,需要构建把任意角度转化成实数的几何模型和实数之间反映角度与实数之间对应关系的模型.这个模型能反映下面的关系:
建立角度与实数之间的对应关系f(x)(x是任意角),实数集R(f(x)的值域)到实数集R之间的函数g(f(x)):角度弧度(实数)(实数).
在初中锐角三角函数的基础上推广到任意角三角函数,需要突破直角三角形这个模型.先把直角三角形放到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角的终边上一点的坐标来描述三角函数,这样通过旋转终边可以突破“锐角”的限制把角推广到任意角,把直角三角形的背景转化成平面上一条射线上一点绕坐标原点旋转的背景,进一步转化成过原点的线段绕坐标原点旋转过程中端点坐标与线段长度以及坐标之间的比值;由于线段长短与三角函数的比值无关,因此通过把线段长度归1就构成了单位圆,而且通过用单位圆上点的运动的有向路程来刻画角度的大小,于是就完成了刻画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单位圆模型,如图9所示.
(4)数学模型的建构过程是直观与逻辑相结合的过程,与模型特征的多元表征紧密联系.在对已有数学模型进行反复地分拆、交叉、重组和变换的过程中,丰富和有条理的图形图式化的数学模型的存储,有助于个体对这些模型进行直观的分拆、交叉、重组和变换(这是由人类视觉与情感神经系统具有优势地位所决定的),有助于新的数学模型的建构.数学模型的建构过程是遵循先直观后逻辑的顺序进行的.直观的图形操作和想象是平行加工的,而逻辑的理性思考是在遵循逻辑规则的前提下进行因果关系搜索的过程,这种加工是系列加工;平行加工迅速高效且占用注意资源少,平行加工的神经同步激活机制能产生更广泛的神经激活,产生更广泛的模型迁移;数学逻辑的程序化能检验产生的新模型的合理性,保证模型与目标的匹配性.因此,在模型建构活动中,既要充分利用直观产生数学直觉,又要用逻辑检验驾驭数学直觉,使数学模型建构既能高效多元,又具有合理明确的指向性.
数学模型的建构活动,与数学模型的有向多元表征紧密联系.一方面,对已有模型的有向多元表征是实现高效合理的模型建构的基础,另一方面,对建构的新模型进行有向多元表征是在新模型建构的过程和结果中产生新知识和新观念的基础.例如,在初中函数概念的学习过程中,首先从式子、图象、表格等不同表现形式下的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感知中感悟两个变量之间存在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这些变量之间关系的共同特征的抽象产生函数这种对应关系的图式模型,如图10所示.
在此基础上对模型特征进行理性思考:(1)有两个变量x,y;(2)x在某一范围内变化,x的变化导致变量y的变化;(3)对于在这一范围内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的值与之对应.
应该说,在感悟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阶段,学生主要经历计算和观察,直观地感受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把变量x所代表的实数集和变量y所代表的实数集通过直积方法产生数对集合F={(x,y)|x,y∈R},通过用箭头表示变量关系,用小圆圈表示变量范围产生直观的函数关系模型,最后,通过对这个直观模型的对应特征的理性思考和有向表征得到函数概念.如果把这种对应关系通过表格、式子、图形的具体化多元表征,则产生了函数关系的三种基本表示法和表示方法相互转化的相关知识;如果把变量关系直接表征为数集之间的映射关系,从变化范围、对应法则角度进行重点表征,则就产生了高中阶段函数、函数的定义域、函数的值域等知识.
(5)数学模型的建构过程中,新模型与原有模型之间往往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使数学模型成为数学推理的支撑点.“相似性”普遍存在于客观现实中,如宇宙中星际之间的相对运动与微观的粒子运动具有相似性,动植物的基因结构具有相似性,生长过程具有相似性.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往往具有自相似的特征:部分与整体的相似性,这是建立在部分与整体具有相同基因结构的基础上的.这种相似性也体现在人脑的神经网络结构中:人脑的神经网络中,部分与整体具有结构的相似性,在此基础上,才有经验与知识的传承与学习,才有建立知识之间联系的可能性.认知心理学中的视觉格式塔原理(如人们倾向于把曲线看成封闭的、把两条直线看成平行的或垂直的,等等)的神经基础就是这种神经网络的自相似性.每一种数学新模型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与已有的数学模型一定存在着某种相似性,这是进行数学归纳、类比和逻辑推理的基础.对于任何建构的新模型M,一定存在着已有的一个或若干个模型A1,A2,…,An,使Ai(i=1,2,…,n)与M具有下列关系中的一种:(1) M∈∪∩Ai,(2) M∈U∩f(Ai).
第一种情况,新模型是原有模型的交叠与组合,因此新模型的特征是原有模型特征的强抽象、弱抽象或广义抽象的产物,第二种情况,新模型是原有模型经过变换(重新描述表征)后的交叠与组合的产物,它的特征是原有模型的共同特征的新的描述.无论哪种情况,新的数学模型必与原有的模型之间具有某种相似性,这种模型相似性是进行数学归纳、类比和演绎推理的基石.
三、数学模型理解与建构的心理机制对数学教育的启示
1. 在数学教育中应重视数学模型的理解与建构活动的开展
数学模型承载数学信息,对数学模型的结构、特征和关系的观察、归纳、类比和逻辑思考构成了数学学习的核心活动.数学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发展学生的模型理解、模型建构和与之相联系的数学思维水平.根据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水平,设计适合于学生认知水平的数学模型理解、表征、建构和相互联系等数学操作和数学推理活动,是促进学生数学素养长远发展的有效途径.
2. 数学模型的理解与建构活动应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循序渐进地开展
数学模型的理解和建构活动,具有思维发展的高度价值,其思维发展的高度价值是基于活动中需要数学直觉与逻辑并用,数学合情推理与逻辑推理相融合,是高层次的思维活动.高思维参与的数学活动需要学生的深度参与和积极思考,这就要求设计的模型理解与建构活动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匹配.另一方面,数学模型的理解和建构活动需要个体具有比较丰富的基础模型作为支撑,这是理解和建构新模型的基础.数学模型的学习活动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从理解模型走向建构模型;从对模型的经验与直观的理解走向逻辑与关系的理解;从以合情推理为主、逻辑推理为辅走向合情推理与逻辑推理的综合运用.
3. 数学模型理解与建构活动应注意数学直觉与逻辑的有机结合
数学模型的理解和建构活动中,需要数学直觉与逻辑、数学合情推理与逻辑推理相结合.数学直觉主要体现在对模型的直观想象、分拆、重组和变换的过程中,这是平行加工过程,而数学逻辑则是体现在对形成的模型进行逻辑检验和建立模型与特征、模型之间关系的活动过程中.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对模型进行充分地直观感知、分拆重组和变换操作,在此基础上通过观察、归纳、类比产生模型特征和模型之间关系的猜想;然后引导学生对产生的模型进行合乎逻辑的理性思考与检验,对模型进行修改,并建立模型与特征、模型与模型之间的联系.
4. 数学模型的理解与建构活动应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合理的引导
学生学习中的模型理解和建构活动,是有计划、有组织、有帮助系统的活动,在模型理解和建构中能够系统寻求帮助,是学生学习中的探究与数学专家探究的根本区别,这是由学习的特征所决定的.在模型理解和建构活动中,环境启发与活动效果具有高度相关.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设置合理的学习任务和提供学生所需要的系统帮助,创设适合学生需求的环境启发.合理的引导能帮助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模型的理解与建构活动,减少不必要的失误,提高模型理解与建构的效率,使学生在合理的知识生长点(已有模型特征)上产生新观念和新知识(形成新模型和模型新特征),促进学生模型建构和理解水平更快更好地发展,从而提高课堂数学探究活动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英汉语 “吃” 隐喻 成因分析
一、引言
自Lakoff和 Johnson出版了《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隐喻研究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密切关注。而据1999年版《辞海》的定义“隐喻是比喻的一种,本体和喻体的关系比明喻更为紧切。明喻在形式上只是相类的关系,隐喻在形式上却是相合的关系”。语言学家王寅 (2007)曾指出:隐喻由认知而起,又是认知的结果,同时又推动了认知的发展,揭示出隐喻在人类认知和推理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它对于人类认识世界、形成概念、发展知识、进行思维、作出推理有重要作用。鉴于隐喻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本文从认知与文化的双视角来研究英汉语中与“吃”有关的隐喻及其差别的成因。
二、英汉语中与“吃”有关的隐喻
1.英语中与“吃”有关的隐喻。根据《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柯林斯英语学习词典》及《韦氏新世界大学词典》的释义,现代英语“eat”的基本含义是“to put food in the mouth, chew it and swallow it”(把食物放进嘴里吞咽下去)。随着时间的推移,“eat”由其基本含义衍生出了种种其他隐喻含义,英语中与“eat”有关的隐喻大致有以下几类。
(1)Eat is 消耗 eg. All these bills are eating into our savings.
(2)Eat is 腐蚀 eg. The acid has into the metal.
(3)Eat is 遭遇 eg. Hes eaten up with jealousy.
(4)Eat is 烦恼 eg. Hes been in a bad temper all day; I wonder whats eating him.
(5)Eat is 吸收 eg. They were angry at first, but she soon had them eating out of her hand.
2.汉语中与“吃”有关的隐喻。从古到今,“吃”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如人们常说“民以食为天”、《国语·晋语》中有:“公食贡, 大夫食邑, 士食田,庶人食力”等等。根据《汉语大词典》、《新世纪现代汉语词典》和《现代汉语辞海》可以归纳出汉语“吃”字的基本含义是“用嘴吞食,吃东西”。然而,随着语言的不断发展,“吃”的义项不断发展丰富,其隐喻含义也越来越丰富,笔者将汉语“吃”的隐喻归纳总结为以下几类。
(1) 吃—依赖 如:吃荤饭(靠包揽词讼和勒索为生);吃生意饭(靠经商为主);吃批评饭;吃自在饭(吃现成饭);吃老本;吃救济;吃回扣;吃劳保;吃青春饭;吃利息等。
(2) 吃—遭遇 如:吃一堑,长一智;吃官司;吃苦;吃闭门羹;吃枪子;吃拳头;这场球赛,他们吃了经验不足的亏等。
(3) 吃—消灭 如:拿车吃他的炮;吃掉敌人一个连等。
(4) 吃—获得 如:吃豆腐;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吃豹子胆等。
三、两种隐喻的类比
“吃”是一个表基本动作的动词, 是汉语中的高频使用词,也是英语中的常用词。在汉语中,“吃”的基本含义是指将食物放到嘴里经过咀嚼咽下去(包括吸、喝),如:吃水果、吃饭、吃糖、吃药等等。在英语中,“eat”的基本含义是“to put food in the mouth, chew it and swallow it”。虽然,两者在基本意义方面差别并不大,但在其他具体运用时,二者仍然存在明显差别。
首先,汉语中关于“吃”的隐喻数量远多于英语;其次,二者关于“吃”的隐喻都仍与日常生活中的吃穿住行有一定联系,即无论英语还是汉语大多关于“吃”的隐喻都是在基本意的基础上稍作延伸、拓展,这使得有一定相关文化背景的人们理解起来并不困难,但汉语中的拓展相对英语而言更广阔些,包含内容更丰富,与英语相比较而言,理解起来稍微困难些;此外,由于汉语中关于吃的隐喻数量远多于英语,涵盖范围也更为广泛,致使汉语关于“吃”的隐喻比英语关于“吃”的隐喻更为活跃、更易发展出新的隐喻含义。
四、两种隐喻差别的成因
通过对比,我们发现英汉语中关于“吃”的隐喻既存在某些共性,也存有诸多差异。而导致英汉语中关于“吃”的隐喻差异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英汉语言本身特性导致其各自在吃的隐喻方面的不同。英语表达一般倾向于直接、简单、概括,而汉语表达则形象、生动、具体。由于其各自的语言特性,使得英语中关于Eat的隐喻数量少于汉语中与“吃”有关的隐喻。此外,由于英汉语言不同的特性,还使得汉语中与“吃”有关的隐喻更具活性,更易发展出新的与“吃”有关的隐喻。
2.英汉“吃”文化的不同。众所周知,中国“吃”文化历史更悠久,且对吃讲究较多,如一道成功的菜肴要“色”、“香”、“味”俱全;此外,根据不同的地理位置,中国有不同你的菜系,如湖南有湘菜,四川有川菜,广东有粤菜,山东有鲁菜等等,由此可见,中国人吃文化更注重“味觉的盛宴”。而相比较而言,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吃方面并不特别讲究“味觉的享受”,他们所追求的更多的是营养的搭配,科学饮食。这是导致英汉语中关于“吃”的隐喻差异形成的重要原因。
3.价值观不同。中国人由于受到中庸思想的影响,大多追求舒适、稳定的生活,这就使得中国人会花几个小时来吃一顿“大餐”,以满足其对“味觉的享受”;而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人并不注重“味觉的享受”,他们追求的是其他方面的享受,一般他们都会将大量的时间用来工作,以达到自我实现。
五、结语
综上所述,英汉语中与“吃”有关的隐喻既存在某些共性,也存在诸多差异,如在数量上,汉语中与“吃”有关的隐喻相对更多;汉语中与“吃”有关的隐喻涵盖范围更广、内容更丰富;此外,汉语中与“吃”有关的隐喻更活跃,更易形成新的与“吃”有关的隐喻。英汉语中与“吃”有关的隐喻存在差异的原因有:英汉语语言本身的特性及中西方文化价值差异。正如王守仁(2003)所言, 隐喻的文化性质有三个方面:1.隐喻本身是文化的构成部分, 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文化的内容, 如信念、态度 、行为方式等;2.隐喻具有文化传承功能;3.隐喻随社会文化变化产生、发展和消亡。 可见,隐喻不仅与文化密切相关; 而且隐喻的跨文化研究不仅必要,而且非常重要。不同文化间的隐喻对比研究不仅有利于不同文化的相互了解,更使人们在了解的基础上理解彼此文化的不同,加强国际间交流与合作。
参考文献:
[1]季静.从原型义项看汉英“吃”的认知语义文化差异[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06,(10):2.
[2]王守仁,刘振前.隐喻与文化教学[J].外语教学,2003,(1).
[3]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国语出版社,2007.
[4]杨春生.英汉语中与“吃”有关的隐喻比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12).
关键词:认知语境,隐喻理解,语言语境,情境语境,文化语境,百科语境
20世纪80年代, Lakoff和Johnson合著一篇Metaphors We Live By, 引起了学术界对隐喻的关注, 并且人们对隐喻无处不在这一事实基本达成共识。隐喻是人们用某一经验来说明或者理解另外某一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本文试着从认知语境的四个角度来入手, 理解隐喻的认知过程, 对我们的句子和篇章中的隐喻理解都有很大的帮助, 让认知语境推动隐喻理解。
1 认知语境
认知语境是Sperber和Wilson在《关联:交际与认知》中提出来的概念。传统上认知语境包括很多, 比如:语言的上下文, 交际的时间、地点、话题, 说话的方式, 交际者的地位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彼此的了解程度, 人的世界知识, 交际的文化, 社会, 政治背景等等。但是本文中的认知语境和传统相比又有差别, 这种认知语境不是在交际之前就已经设定好了的, 它是随着交际的需要会不断被选取、创造和激活的, 即这种因素是不断变化着的。现代许多的研究表明, 语境对我们的认知具有很大的作用。语用学家越来越重视认知语言在交际中的作用, 语境是通过静态到动态研究的一个过程。认知语言学家认为, 认知是我们心理活动的一部分, 与我们的情感、动机、意志等心理活动相关, 因此人的认知分为两个部分:对客观事物进行感知, 形成表象和意象、概念、范畴的过程和对事物关系进行的分析, 判断和推理的过程。 (赵艳芳, 1998) 。认知语境是对人的语言使用的有关知识, 是与语言使用有关的、已经概念化了的知识结构状态。
隐喻的生成和理解都离不开认知语境, 当人脑对复杂事物进行感知和加工时, 总是以最有效的方式进行储存, 随着认知语境的不断扩大与发展, 人们在记忆中寻找已经存在的事物来建立相关的联系。当我们认识新事物时, 我们通常在头脑中搜索以前存在的事物, 并不断建立联系, 形成一个新的概念范畴, 从而形成新的隐喻。随着我们认知的发展, 概念不断地在扩充。人脑通常是以简单的方式在进行认识新的事物, 人脑总是在寻求某种事物的特征, 通过寻求然后建立新的联系并与之发生关系, 从而形成新的概念。比如我们的手, 原本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 那么当人们随着认识的逐渐发展, 逐渐发现手可以发展成, 如“下手, 满手”等等这些隐喻表达方式, 于是把现在已有的认识通过认识的不断深化就逐渐发展成新的隐喻。
2 认知语境促进隐喻的理解
胡壮麟教授在《语篇的衔接和连贯》一书中指出语境分为语言语境、情境语境、文化语境和百科知识语境, 认知语境就是这些具体语境因素的结构化的结果。由于这些语境本身就具有不同的特点, 因此我们把语境又可以分为语言认知语境、情境认知语境、文化认知语境和百科认知语境。在隐喻的认知过程中这些不同的认知语境在理解的过程中体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功能。认知语境储存的信息和知识只有通过参与到话语中才能够与某个事物或者场景相联系, 才能被激活, 才能理解当前的任何语境。在隐喻中, 我们利用认知语境来理解隐喻, 从而推导出说者的真正意图, 这种方法可以运用到我们的篇章阅读中去, 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 更好的有利于外语教学。
1) 基于语言语境中的概念隐喻理解
语言语境分成单词语境和上下文语境, 孤立的词严格上来看是不能成为隐喻的, 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中我们才能够判断这个词是否使用了隐喻, 因此仅仅从语义的角度我们是难以辨别是否运用了隐喻, 要研究隐喻, 必须从文中适当的语境中去研究, 即必须考虑语用因素。比如:Internet is highway.Highway是属于交通领域的, 我们仅仅使用了语义是难以理解这个词在这句话中表达的具体含义。但是我们结合语境, 如前文说明了我们的互联网像高速公路一样四通八达, 快速传递, 也就是有关网络的概念可以通过高速公路的概念来表示出来。以我们所知, 人们对于高速公路的认识更加的直观并且能够让人们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 那么互联网在人们中是比较常用的, 在我们的概念隐喻中我们可以将互联网比作高速公路, 进而更加好的理解高速公路这个概念。在中文中有这样一个句子如:一颗蒲公英小小的种子, 被草地上那个女孩轻轻一吹, 神奇地落在这里便不再动了……——谢冕《永远的校园》, 在理解这句话中我们需要读懂全文才能理解这一隐喻, 作者就像一粒种子, 在北大生根、发芽、成长、经历了风雨洗礼, 体验了北大人为精神抗争以及对自由的执着追求。用一颗小小的种子的各种动态映射出北大人为精神抗争以及自由的追求, 两者之间通过文中的语境来构建隐喻理解过程, 让我们更能明白篇章的意思, 所以要理解篇章中的隐喻, 我们必须基于一定的语境才能更加深刻的理解。
2) 基于情境语境中的概念隐喻理解
情境认知是基于具体的言语行为发生时的具体的情景, 其中包括时间、地点和参与者等等, 那么在一篇阅读中具体的语境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这涉及情景分析, 在情景分析中我们必须了解时间、地点和参与的人的相关信息。因此一句话是不是隐喻表达我们都需要根据当时的情境来分析。比如:在中文中我们有一首诗是大家所共识的,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这首诗就是以情境为中心语言, 其他的语言则称为是以人称、主体、自我为中心的语言, 如果这首诗没有情境, 我们难以理解它的意思, 但是若加上情境在文中的话我们理解起来就很容易了。这首诗用实词堆出来的完美意境, 相信每位中国人都能理解其中的含义。因此对某种隐喻的向往也会导致我们对特定意境的向往, 这首诗用这些常见的情境来勾画出了作者对某种隐喻的向往, 即思乡的情感。当然我们远不是以这种情境为中心的来表达我们某种隐喻的向往, 在生活中我们更是有很多的语境必须通过情境来理解, 比如:在不同的情境中我们会穿不同的衣服, 用不同的心情和不同的人在一起, 说不同的话, 并且用特定的服装和语言乃至表情来进一步情调这个特定的情境。例如去上钢琴课, 意味着我们一般要穿古典娴静的衣服, 心要更加沉浸才行。这些例子都说明了在生活中我们会对某种隐喻是有向往的, 通过语境我们更加容易理解这些情境。
3) 基于文化语境的概念隐喻理解
文化是我们了解一个地方或者一个群体的社会生活、民俗习惯、民族心理、民族历史等等, 在世界上,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 甚至相同的地区的人也有不同的文化, 归根结底是由于他们所处的历史背景、地理位置等有些不尽相同, 因此他们认识世界的方式和结果也有差别。文化语境是指说话人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 包括上面所说的社会生活、民俗习惯等等。语言是我们思维在一定程度的反映, 因此隐喻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与我们接触文化背景有关系。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隐喻的理解也是有不同的理解, 即使相同的隐喻含义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也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比如:He is a monkey.在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 如果是中国人的文化来看这里是说这人活泼聪明, 然而在西方来看这句话就是对这人的侮辱, 把他比作猴子, 象征这人的调皮捣蛋, 对人是一种奇耻大辱。因此, 文化语境对隐喻理解具有巨大的影响。
4) 基于百科知识语境中的概念隐喻理解
百科知识语境是指人们掌握的各种专业知识和各种社会常识, 它虽然没有文化语境那样拥有强烈的民族性, 但是对我们的理解也是非常的重要, 因为很多隐喻都会涉及这些知识, 如果我们无法从始发域建立起目标域的映射关系, 我们将难以理解一些隐喻句子。如:龙涎香是黄金。这句子我们如果不了解龙涎香, 我们难以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比喻。龙涎香是抹香鲸肠道的分泌物, 也是一种珍贵的香水原料, 因此用我们熟知的黄金这个作为源域映射龙涎香这个目标域, 人们便在两者之间建立起了隐喻关系。所以, 百科知识对于隐喻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没有百科知识, 是很难对这些句子加以正确的理解。
3 结论
认知语境对我们隐喻的理解是非常的重要, 不同的认知语境可以引起不同的隐喻理解。本文从四个方面:基于语言语境中的概念隐喻理解, 基于情境语境中的概念隐喻理解, 基于文化语境的概念隐喻理解, 基于百科知识语境中的概念隐喻理解, 这四个方面揭示了认知语境如何在隐喻理解中作用于认知的主体, 不同的人对不同的隐喻理解是不一样的, 源域和目标域之间存在着一些相似之处, 所以让人们能够理解客观世界和人的主观思维的不同, 对现在的研究具有一些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Lakoff G, 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2]Halliday M A K, Hasan R.Language, Context and Text.Victo-ria:Deakin University Press, 1985.
[3]Jose Stern.Metaphor in Context[M].Massachusetts: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ology, 2001.
[4]胡壮麟, 语篇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4.
[5]胡壮麟, 认知隐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6]林茹.试论认知语境与隐喻理解[J].科技信息, 2012 (7) .
[7]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8]熊学亮.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提到框架理论, 国内学者主要把其运用于英语语言方面, 主要包括英语语言教学研究和翻译研究两个大的方向。运用概率论做翻译研究的学者比较多, 如潘艳艳、周红民、汪立荣、李福印、肖坤学和程琪龙等学者。后来也有研究听力教学的邓亮, 研究写作教学的朱晓莉, 研究词汇教学的周庆芳, 阅读教学的杨玉英等把框架理论运用于英语语言教学研究。
2 框架及框架语义学理论
框架理论是在《框架语义学》一书中由Fillmore系统地提出的, 他认为应该把框架看作一种认知结构方式;框架是一种与一些经常反复发生的情景有关联的知识或观念;是事件或某个物体的典型, 同时也是纯语言知识和概念知识之间的一个接面, 人们需要特定的框架知识来理解语句。 (Fillmore, 1982:111- 137)
框架语义学看来:如果要理解词汇意义, 使用语言的人必须在其大脑中先构建一个概念结构, 其中包含了词汇在语言中存在的背景和动因, 从而构成一种意义框架。一般说来, 框架语义还包括语义框架原型背景框架视角转换和句法框架等。在实际语言交际中, 人们很多时候都是通过被激活的认知框架来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意义的。 (汪立荣, 2005:27)
3 框架语义理论与英语阅读教学
语言学习者的阅读文章的过程就是他们借助头脑中已经存在的知识框架, 下意识地完成对文章解读的过程。这样一来, 能被具体词语 (key word) 所激活的框架是理解该词语的必要知识结构 (程琪龙, 2006:93) 。教师在英语阅读的教学工程中, 要注意培养学生建立起英语阅读理解的框架意识, 再进行语言知识学习。
一篇层次分明、主题明了、结构合理的英语文章都有一定的框架结构:即主题的结构、语言的表达和文化背景知识。因此, 在英语的阅读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注意去引导学生掌握其三个层面的信息及其特点, 理清该三个层面, 以达到理解篇章主要内容的目的。具体的阅读教学时, 这三个层面不要同时进行, 要有序地进行, 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 对篇章的三个层面分别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这就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反复的阅读文章, 每读一遍都要有明确的阅读任务和阅读要求。
框架理论中必然会涉及文化内容, 而中西方国家的文化背景不同, 所构成的文化框架必然会存在着相似和差异。阅读者碰到类似的文化框架时则容易引起共鸣。中西方所处的环境, 生活经验和文化的底蕴不同, 所以对同一词语含义的界定肯定会有所不同, 所激发的框架概念知识也会存在很大差异, 有的时后甚至会截然相反, 就会造成了框架的冲突 (邹少先, 2009:25) 。 这样一来, 教师讲课时就要设法让学生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之下有着不同的文化框架。语言中所包含的文化背景及百科知识就很有必要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渗透, 达到帮助学习者积累和建构起文化背景框架的目的。
4 隐喻在篇章中的体现
隐喻作为一种语言的修辞手法, 它不光是一种语言现象, 也是人类的思维方式, 换句话说, 人们的日常生活里充斥各种各样的隐喻。教材是语言学习的重要材料, 因而大学英语教材所选用的文章中也充斥着大量的隐喻, 这就需要教师培养学生隐喻意识。阅读教学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主要内容也需要不断改进。
此外, 隐喻还能使学生摆脱机械、单一地记忆英语单词表, 改变词汇学习的枯燥性、乏味, 从而系统化、生动化、形象化地进行词汇的学习。通过隐喻, 学生们可以合理地把这些看似毫无关联的词归类, 从而使自己的词汇概念系统建构及更新, 一段时间下来, 词汇学习便不是枯燥而是有趣, 不是低效而是高效了。
目前, 含有许多生动隐喻的文章已经引入了新的大学英语教材中,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如果文章包含了隐喻, 教师就应该帮助并引导学生找出, 从而鼓励他们构建对各种隐喻存在感受的能力, 教会学生通过隐喻来进行抽象概念的思考和理解。
5 隐喻与句意, 框架语义理论与篇章
以下的句子出自Cameron (2002:20) , 它们均摘自于一篇关于“The Heart”的文章, 在这个文章中, “Blood is a transport system”这个概念隐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构成了The heart is a pump的隐喻。这个隐喻把整个语篇系统地连接起来并推动着文章内容的发展:
The Heart
a. Blood is the body’s transport system.
b. At the center of this system is your heart.
c. The blood is pushed around your body.
d. You can feel blood surging through the artery in your wrist.
e. Each surge or“pulse”is one heart beat.
f. So your“pulse rate”tells you how fast your heart is beating.
g. No man-made pump is as reliable as your heart.
h. It can beat for 100 years or more without a rest.
i. This pumping, which we call a heart beat, happens every second of everyday, for as long as you live.
j. The adjustments are controlled by nerves from your brain and by hormones.
k. When you are resting your heart might beat 60 to 70 times a minute, and pump about 70 milliliters (one- eighth of a pint) of blood each time.
l. When you run a race it beats over twice as fast and pumps three times as much blood with each beat.
仔细分析一下就可以看出, 第一个句“ Blood is the body’s transport system.”就使用了隐喻的手法来表达, 在该句中, 源域transport system (运输系统) 被映射到了目标域blood (血液) 上, 而该句中的system (系统) 一词又拓展出heart这个概念, 后面的句子进一步延伸并且发展了这个隐喻所包含的信息。文中用来形容pump的词汇都出现在同一文章中, 它们的使用都来源于概念隐喻The heart is a pump, 而关于pump的信息都被映射到了heart上, 这些关于heart & pump的词汇在文中就可以在被放在同一个框架中来理解。The heart is a pump这个隐喻连接全文, 全文中用来形容水泵的运行机制的单词偏多, 文章中对心脏 (heart) 的描述显得更形象易懂, 隐喻中的源域-水泵的工作模式人们很熟悉, 所以借助这个熟悉的经验人们去理解文章的主题就会很容易了。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 文章作者所选择的隐喻反映了他对所描述的客观事实的认识和观点, 因此学生如果理解了篇章的隐喻性语言, 便有助于他们理解作者的态度和思想, 正确地把握作者所要传达的信息, 更好地体会文章的内涵与主旨。在进行英汉两种语言对比中, 我们同样可以通过理解文章中的隐喻, 把篇章中的相关词汇置于同一个或者几个框架中, 利用框架语义理论, 从整体上把握全文主旨和大意, 进而提高阅读能力。
6 结束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在隐喻理解基础上的, 利用框架语义理论知识对英语阅读理解教学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但教师不可以直接把这些理论直接传授给学生, 因为理论过于抽象并且难以理解。所以教师应先自身学习并且理解框架语义理论后, 把它简单化, 通俗化, 具体化,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做到符合具体的实际情况, 再运用于日常教学当中。同时, 教师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要不断地积累自身的语言学知识, 讲解文章时多尝试建立框架意识, 这样才能有效地在阅读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 进而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的综合能力。
摘要:在英语知识运用中, 阅读能力占据了相当很高的比例, 而往往部分学习者在有限时间内不能快速高效地阅读英语文章, 在平时考试中, 有很多学生因为自身的阅读理解能力弱而大量丢分.为了深化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文章, 该文以大学生为分析对象, 尝试运用认知语言学的框架理论, 结合认知隐喻相关知识对英语阅读理解教学展开分析, 最终达到帮助艺术类学习者提高英语阅读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框架语义学,隐喻,英语阅读
参考文献
[1]Fillmore, Charles.Frames and the Semantics of Understanding[J].Quaderni di Semantica, 1985 (2) :222-254.
[2]程琪龙.概念框架和认知[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3]李福印.认知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4]刘正光.隐喻的认知研究:理论与实践[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7.
[5]汪立荣.从框架理论看翻译[J].中国翻译, 2005 (3) .
一、隐喻的认知机制
1.隐喻产生的认知原因。
对隐喻成因的解释多有哲学意味, 如相互作用说中谈到隐喻创造相似性同时创造了新的视角, 这暗示了创造相似性是个认知问题。Lakoff和Johnson指出“隐喻在人类的语言、思想中。人类概念系统建立基于隐喻。”明确了隐喻的认知特征, 那么隐喻如何产生于人意识中?思维贫困假说指出隐喻的最初使用者因为思维能力的局限或贫困, 把两种实际上不一样的事物当作了同一种事物, 产生了隐喻。隐喻的认知功能。隐喻的功能是以某一领域的经历来理解另一领域的经历, 它是组织概念系统的基础。作为人类概念系统中深层次的核心概念, 隐喻对人类的思维和表达起重要作用。它是组织经验的工具。隐喻为人们利用熟悉或容易把握的经验领域, 来组织不熟悉或难把握的领域经验, 形成某态度, 并为采取相应行动提供可能。它是认识事物的新视角。隐喻的出现提供了一个新的语境, 它可以被看作是一种视角、一种维度, 人们可以以某种独特的方式看待现实。它可用于类推说理。“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道”就是个典型——利用一个隐喻来讲述一个道理。总之, 隐喻是一个观察的新方法, 表达的新途径, 是一种似背离常规的语言现象, 它无处不在, 是人类不可或缺的认知活动。
2.隐喻的工作机制。
在隐喻理论中, 最引人注目的是对隐喻的工作机制的研究, 人们对隐喻也已经提供了很多理论, 隐喻的工作机制是隐喻研究的核心。探究隐喻的工作机制有助于人们更好的理解各个领域所应用的隐喻现象, 提高人们的认知能力, 从而创造出更多的隐喻现象。在认知隐喻的研究史上Lakoff和Johnson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CMT。概念隐喻根植于人脑, 由此生成各类隐喻表达现象, 概念隐喻研究面很广:概念隐喻如何区分基本隐喻和非基本隐喻, 它是否具普遍性, 都是它研究的对象。笔者认为, 概念隐喻多就根隐喻而言, 基本的概念隐喻为根隐喻, 其衍生出来的隐喻为非基本隐喻。例如:“生命是旅程”就是一个根隐喻概念, “生命走到了尽头”就是派生隐喻, 诸如此类“夕阳红”将生命的末尾比作夕阳, 哪么将生命比作一天就是根隐喻概念;“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将生命的青少年期比作初升的太阳, 根隐喻概念也是将生命比作一天, 这些都是这一系列的根隐喻概念。然而理论仅讨论心智经验与感觉经验的并存, 提出跨域映射的存在并未深入分析, 强调从喻体到本体的单方向映射, 不够全面。Lakoff和Johnson后又吸收他人学术成果, 提出了基本隐喻综合理论, 主要论述和解释了隐喻的形成机制和工作机制。包括:a:Johnson的并存理论解释了隐喻映射的起源及习得的过程。b:Grady的基本隐喻理论根据并存解释隐喻的形成。c:Narayanan的隐喻神经理论, 解释了隐喻习得和推理的神经机制。d:Fauconnier和Turner的概念融合理论, 阐述隐喻主要依赖喻体和本体这两个输入空间的跨域映射导致新推理, 生成新信息。融合空间理论又称概念整合理论。Fauconnier指出“概念合成是一种基本的动态的心理运作, 其结构统一, 可应用于思维和行动的许多领域, 包括隐喻。”融合空间理论被列为认知研究的基本理论。融合网络包括四个心理空间:两个输入控件, 一个类属空间以及一个融合空间。喻体和本体为两个输入空间, 从中提取出部分信息, 投射到融合空间。类属空间包括两个输入空间中所共有的轮廓。融合过程中可能生成本体或喻体中所没有的新创意义。概念融合可约定俗成也可全部创新, 此理论钻研后者:将两个输入空间的某信息映射到融合空间, 其共有成分存在于类属空间, 这些信息在融合空间中就生成新信息。如隐喻“The noisy waiter is a lobbyist.”强调了这个服务生的聒噪, 主观色彩的推荐以及引起令人不快的后果。在融合网络中, 两个输入空间只具有“服务”和“游说”的部分结构, 在类属空间基础上, 相互映合, 结果在两个输入空间中 , 一方面餐厅、用餐者和服务生与另一方面游说者煽动的语言和急功近利的方式相互映合, 在融合空间中形成了新创结构。再如“生命走到了尽头”, 在“生命”和“旅程”这两个输入空间, 具有的结构特点“单向性”, 一方面生命不可逆, 另一方面旅程不返途, 互相映合, 在融合空间中形成了新创结构, 从而形成了隐喻。由此可看出:时间和空间这两个基本概念主要通过空间概念来表达时间概念。尽管理论体现了映射过程和映合结果, 并未结合隐喻的发出者及接受者而谈。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学术的进展, 隐喻研究迅猛发展, 逐渐形成更多层次的研究, 进而从更多角度探讨和研究着隐喻的工作机制, 五位一体工作机制应运而生。五位一体的隐喻认知机制:隐喻的一个重要语义特征就是喻体的意义和本体的意义或实际情况之间的冲突, 要消除这种冲突须依靠主体的认知和推理, 借助相关因素做出正确解释。因此隐喻理解过程中的五要素十分重要:认知主体、本体、喻体、喻底和语境。全面分析相关因素才能较好理解隐喻。 (1) 主体:指交际双方, 隐喻可实现其交际价值是因为人类具认知能力、想象力、掌握推理;接受者也正因这认知能力, 一旦发觉语句字面不合逻辑解释不通, 就转向隐喻解释, 识别出隐喻意义。但认知能力因人而异, 概念系统也不尽相同, 隐喻的模糊性特征体现得明显。 (2) 本体和喻体的相互作用: a:映射, 将喻体的影像投射到本体上, 从而提供相关信息和排除不相关特征。b:映合:本体的有关因素会对喻体映过来的影像做筛选, 形成聚集信息。而后融合, 形成注意焦点, 加工认知, 解释出语句真正的隐喻意义。而且隐喻常可以制造出双关效果, 通过认知主体的作用及多重互动的影响, 相关的焦点信息构成了隐喻。例如“Little Tony is a tiger.”既可形容Tony是个勇敢的有进取精神的小男孩, 也可表达小男孩Tony很暴力, 可褒可贬。 (3) 喻底:指构成隐喻的基础——相似性。在喻体本体互动过程中, 主体推理分析它们之间潜在的相似性, 获得隐喻意义。 (4) 语境:人们通过想象力在本体喻体间建立统一, 寻找喻底, 若其适合当下的语境, 与上下文一致, 便获得隐喻义。如上面提到的例子“Little Tony is a tiger.”, 如果Tony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赶上自己因病缺的课或者打跑了穷追他的猎狗, 则是褒奖Tony是个上进的勇敢的孩子;但Tony欺负同学打破了小朋友的头, 则这句话意在责备Tony的凶残。可是通常很多隐喻中可能会缺少某一要素, 要根据语境补全。这过程很重要, 要断定一句话的意义是非, 定要根据其背景来分析, 否则断章取义令概念混淆, 引起理解偏差。五位一体的机制结合实际情况, 解释了隐喻的工作机制, 人们可以更充分地利用其模糊性及双关性, 创造更新奇的隐喻, 在实践中促进人们认知及推理思维的发展, 因而隐喻的工作机制十分重要。
二、隐喻的应用
Aristotle曾经说:所有的人都是用隐喻来交谈。Richards将隐喻赋为语言中无所不在的原则。Emerson认为整个自然界就是人类的一个隐喻。可见隐喻是各个领域都涉及到的无所不在、普遍存在的。生活中的隐喻。人的思维概念为隐喻性的, 隐喻在生活中比比皆是, 以下简述几则:动物:大量用于谈论动物的词有隐喻用法。如:宠物小猫kitten是逗人的、好玩的, 除字面义, 猫走路及慢慢摇尾巴动作, 体现了猫的曼妙, 这意象映射在女人身上, 再经映合后, kitten就有性感, 乐于调情的女人的隐喻义;猫是走直线的, kitten又已冠以尤物头衔, 这一特点在人类世界里的投射就成了女模特。再如猎狗 (hound) , 为了狩猎或竞赛而特别饲养和训练, 具发达嗅觉, 能长时间跟踪猎物。这个关于坚持追踪某事物的思路被用于动词hound, one person hounds another 指一人跟踪另一人, 使后者受到威胁或恐吓。人体:“人体”本身表示“一个整体”, 即由不同部分组成的群体或组织通力合作执行某特定任务的情况。例如, “a body of information”, “a particular body”。 “头”的隐喻义是指某一特定群体或组织的负责人。“脸”常展现情绪, 作隐喻表示情绪态度或者行为方式, 例如“lose face”指当众出丑而难堪, 而“save face”就是在出丑以后采取补救以求改善处境;“face”作动词则表示遇到问题并着手解决。“眼睛”的功能是观察, “眼睛”传达判断形势与行为的方法及对形势与行为的态度的隐含义, “an eye for”指因具某些经验和知识而善于估价或评判物品。“牙齿”尤其是动物的牙齿, 用于捕食、自卫和保护幼崽, 其隐喻义代表力量、全力和进取精神, 有趣的是, 英语“牙齿”的复数“teeth”才具有这样的隐含意义。“骨骼”起支撑人体的作用, 作隐喻义指事物最重要或最根本的部分, 比如 “skeleton”可以表示文章的“提要”。人体内运动过程也涉及隐喻, 如“消化”本义指胃分解食物, 隐喻义指对得到的信息进行思考直到弄明白为止。文学中的隐喻。隐喻广泛应用于文学作品中作为修辞手法兼认知手段。强烈表现隐喻现象的大致上有三种, 一是谜语:人们在猜谜语的过程中可迅速掌握某事物的特点及谜底与谜面两事物的相似性。——这一隐喻现象容易掌握, 人们在娱乐中认识了它。如“麻屋子, 红帐子, 里面住着两个白胖子”将花生的壳喻成屋子, 皮喻成帐子, 仁喻成白胖子, 从而猜谜人得知了相似性, 经历了隐喻认知的过程。二是俳句:日本传统短诗俳句的结构为五—七—五 (日本音节计算) 。须有至少一个表达或意象代表季节。常用的有表示气候的词语, 如, 雨, 雪;典型季节特征的动植物作为意象出现, 如, 樱花, 蝉, 另外孩子们的压岁钱也常代表春天。这涉及到隐喻, 所有的意象都代表着特殊的意思, 号称隐喻义。三是玄学诗:这种诗歌的特点是奇喻 (看似荒谬的隐喻) 和悖论 (看似矛盾实则隐含哲理的阐述) , 运用巧智连接一些看似矛盾荒诞的理论, 表达出哲理。在玄学派代表人John Donne的代表作《别离辞:节哀》中, 死亡是一种回归宁静的融化, “泪浪也不翻, 叹风也不兴”中其自创的词语就是典型的奇喻和悖论。Richards的“互相作用”理论很适合解释John Donne看似荒诞无理的诗句。由此可见, 隐喻在文学上的应用取决于文学家个人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创造者具独特洞察力, 利用人们对食物统一的认知和思维方式, 来制造意想不到的效果, 表达深刻内涵, 创作出引人思忖的文学作品。综上所述, 我们看到, 隐喻正应用于人类能触及到的各个领域, 在人们生活中至关重要。人们对隐喻的广泛应用, 势必会有更多更新奇的隐喻出现在语言中, 人类的语言则更加丰富多彩。
本文追溯隐喻的概念和形成, 回顾了隐喻从古至今的发展进程, 对其认知成因和认知功能进行了阐述, 分析了隐喻这一认知现象的工作机制, 主要概述了三个理论:LAKOFF AND JOHNSON 的概念隐喻理论, FAUCONNIER的合成空间理论以及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寅提出的五位一体理论, 并将之融入实践, 讨论人类日常生活以及各个领域对隐喻的应用, 从而对隐喻实践以及运用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基础。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语言.认知.隐喻[J].现代外语, 1997 (4) .
[2]林书武.国外隐喻研究综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7 (1) .
[3]束定芳.论隐喻的认知功能[J].外语研究, 2001 (2) .
[4]陈家旭, 秦蕾.汉语基本颜色的范畴化及隐喻化认知[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2) .
[5]王寅, 李弘.中西隐喻对比及隐喻工作机制分析[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 (2) .
[6]王霜梅.汉语定中结构的认知隐喻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 2006.
[7]王勤玲.幽默言语的认知语用研究[D].复旦大学, 2005.
[8]李勇忠.隐喻的语用阐释[J].山东外语教学, 2002 (3) .
[9]李丽生, 马艳.试论语境对修辞的制约[J].山东外语教学, 1998 (4) .
【隐喻的成因及其理解机制】推荐阅读:
英汉视觉动词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07-24
诗歌隐喻翻译07-11
隐喻式解读11-28
隐喻认知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07-27
汉英隐喻式定中结构对比研究06-29
坏账的成因及对策探讨11-21
小学生近视成因的论文10-02
雾霾的成因与治理措施10-08
信访问题的焦点、成因及对策11-02
教师体罚学生现象的成因及对策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