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监督机制的现状

2024-07-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行政监督机制的现状(精选9篇)

行政监督机制的现状 篇1

近年来,随着法制的不断完善以及监督制约机制的大力运行,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新的形势下,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利用行政权力进行腐败的案件屡屡发生,纠而不止,使加强监督制约工作显得尤为突出和紧迫。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是一项系统工程,实现有效的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和制约,需要从机制和体制等多方面努力加以完善,形成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整体合力,这样才能把行政权力的运行置于有效的监督制约之下,做到依法行政。

一、进一步强化行政机关内部的机制制约,科学制定行政程序,做到分权、限权。分权,就是通过合理设置机构,适度分解领导干部的权力。限权,就是细化标准,最大限度地限制行政执法人员的自由裁量权。建立监督制约机制离不开改革,应依据权力制约原理,科学制定行政程序,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减少个人因素对权力运行的不当干预,从而规范权力运行。

(一)科学设置行政程序,形成衔接紧密、相互制约的行政执法流程。行政程序对权力运行中自由裁量部分具有制约规范作用,有利于避免职权的滥用。各部门必须进一步完善从政行为规范,明确职责范围、办事程序,形成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责权分明、监督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防止权力过于集中。譬如我们地税机关税收执法中的征、管查(即税款征收、税源管理、税务稽查)“三分离”以及税务稽查的选案、审理、检查、执行“四分离”,还有稽查透视征管质量、税收执法大检查等机制,都是在将权力进行分解和限定,做到了各个执法流程环环相扣、相互制约、相互透视,强化了监督和制约。

(二)最大限度缩小自由裁量权,限制权力空间。

自由裁量权越大越容易造成腐败。因此,要以法制化的规则和程序细化并缩减自由裁量权,使掌握权力的人员只能在法律限定的范围、程序、程度上行使职权,最大限度的制约每个行政执法人员手中的权力。一般来说,法律规定的自由裁量权,都是个上限与下限有着较大差别的空间额度,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规定对纳税人未按照规定办理税务登记证件验证或者换证手续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2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那么2000元以下是多少,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又是多少,怎么界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中也没有具体规定。我们地税机关结合执法实践经验对此进行了细划,将处罚额度具体划分为若干个处罚等级标准,处罚标准提高,批准权限相应提高,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有力推进了机关的廉政建设。

二、进一步强化行政机关外部的法制监督,充分发挥监督机构作用,做到有力、有序。外部法制监督是相对于行政部门内部监督而言,它是指各级人大、政协、司法部门依法对行政部门行政工作进行的法律监督。如果说内部监督侧重于执法程序的制约,那么外部监督则侧重于法制监督,更具有威慑力。因此,在做好内部监督制约的同时,必须进一步加强外部的法制监督,做到内外监督并举,相互结合。

(一)进一步加大纪检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部门的工作力度,发挥专门监督部门的专职监督作用。纪检监察、审计等专门机关要加大监督工作力度,加强对行政权力和行政违纪的监控,尤其是对容易发生以权谋私、权钱交易部门和环节要进行重点监督检查,形成日常检查与定期检查或联合检查相结合的工作机制,严密防止权力越轨和滥用。加大对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工作力度,首先应解决好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纪检监察干部要做懂得行政执法业务的行家里手。纪检监察干部如果不懂得相关行政执法部门的重点业务知识和主要执法操作流程,就会由于不了解其有关程序和规定,想监督而不会监督,或者由于自己是门外汉容易被“忽悠”,让浅层次的问题蒙蔽双眼,不能深入的发现某些行业的“潜规则”,也就不能主动、深入的开展好监察工作。因此,纪检监察干部要进一步加强相关业务的学习,尤其是要学习和掌握相关行政执法部门的重点业务知识和主要执法操作流程,对那些重点环节的业务知识和执法程序要深入研究,善于发现腐败的蛛丝马迹。二是要从行政体制上解决派驻监察干部的身份。当前行政部门的纪检监察组织和监察干部都是派驻的,纪检监察干部的人选及其人事、工资等都归所在单位管辖,受制于人,这就使得某些纪检监察干部在工作中不得不考虑自己职位升迁、福利待遇等一些现实问题,开展纪检监察工作就会缺少原则性,或者怕遭打击报复、“引火烧身”而不愿监督;或者怕“拔出萝卜带出泥”而不敢监督,导致一些地方和单位好人主义盛行,明哲保身吃香。实际上,这种被弱化了的监察和预防其危害远不止于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就等于是对腐败行为的纵容。因为,别人如果看到腐败分子受不到应有的处罚就会失去对监察、监督工作的信任,有的人就会放松警惕,转而效仿,形成更大的危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从体制上解决纪检监察干部的人事关系等,使其编制、工资、调动、职务晋升和福利等划归纪检监察部门统一管理,可以垂直到省,这样也便于对各级纪检监察干部开展考核和任用。

(二)进一步强化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司法机关的司法监督职能,依法严格履行法制监督职责。人大要依法实行质询制、问责制和罢免制。人大代表要发挥自身优势,深入调研,就行政执法中发现的问题多提交提案。政协要依法对行政执法部门和单位加强视察,做好议案工作。司法机关要就行政不作为、行政乱作为等职务犯罪案件该立案的立案,该严惩的从快从严惩处。“法善而不循法,法亦虚器耳”。近年来,我们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日趋重视,有关法律法规日渐增多,但令人遗憾的是,腐败等权力运行的不法现象却呈现蔓延和加剧之势。究其原因,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是其中最重要因素。法律的生命和权威都在于严格执行,有力、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既是对权力滥用者的有力惩处,也是对潜在权力不法的严重警示。如果我们弱化了监督和制约,离开了严格执行,法律就会失去其一切功效而成为一纸空文。因此,我们固然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加强监督和制约的有关法律制度,更应该重视和加强现有法规制度的执行和落实。只有在真正落实现有法规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发现权力监督的盲点、空白和薄弱环节,为行政权力监督的法规建设提供充分的实践依据。

三、进一步强化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拓宽监督渠道,做到通畅、便捷。

我们党是执政党,党员领导干部手中掌握着大大小小的权力资源。因此,加强对行政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必须加强党内监督,要把党内监督与国家专门机关监督、民主党派监督和社会监督结合起来,形成监督的整体合力。近些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十七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内制度建设,积极探索和实践加强党内监督的有效形式和办法,颁布实施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重要的党内法规,坚持并完善了巡视、派驻等重要的监督形式,逐步实现以权制权和依法治权的有机结合。

(一)要从严抓好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有关制度的落实。当前,从中央到地方,都制定了一系列关于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制度和规定。但是,总的来看,落实情况还不够好,有章不循、守章不严、违纪不纠的现象时有发生,削弱了制度的约束力和权威性。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从领导干部抓起,要通过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形成落实制度的强大推动力。要合理分解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最大限度的制约“个人说了算”;要加强检查督促,严格执行纪律。一是建立和完善巡视制度。上级党组织要定期、深入的开展对下级党组织和主要领导干部的巡视,认真落实谈话诫勉、责任追究等制度,以加强和改进对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二是建立健全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推动这一制度的落实。三是建立健全述职述廉制度、民主评议制度、和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使组织监督、专门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结合。监督制约等相关制度出台一项,就要落实一项,见效一项,对有章不循,违反制度的,要抓住典型,严肃处理,决不能徇情枉法、姑息迁就。

党员领导干部要强化监督意识。一是要自觉接受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监督。要正确对待群众的信访举报和批评建议,不能因为信访举报和群众批评意见中有不实之词,甚至有错误之处,就拒绝接受批评和监督。二是要引导党员和群众正确行使民主权利,开展好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每个党员领导干部既是被监督者,同时又是监督者。作为监督者,对其他党员干部包括领导干部的行为都有权利、有义务进行监督。

(二)进一步做好政务公开工作,拓宽渠道便于社会监督。社会监督主要包括新闻媒体、人民团体和人民群众的舆论监督、举报监督。近年来,社会监督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很多大案、要案的发现都来源于信访举报、网络曝光等。行政部门要深入开展政务公开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为人民群众开展监督活动创造必要的条件和环境。行政机关要将行政执法的执法依据、执法内容、执法标准、执法程序、执法机构、执法监督方式方法、最新开展的执法活动情况以及执法收益(执法结果)等通过政务公开展示板、门户网站、服务大厅显示屏、政务公开手册等展示出来;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报道出来;通过行政服务热线、执法宣传站等讲解出来,让社会团体和人民群众积极参与进来,知道怎样去监督,找到对行政监督的把手。同时,行政部门要积极畅通监督渠道,公布举报电话、举报信箱,并完善举报内容的处置和处理结果信息反馈程序。发动好社会监督,还要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要切实加强对检举人、控告人特别是对署真实姓名人员的保密、保护措施,依法依纪严肃处理打击报复行为。二是要加强与新闻媒体的配合,发挥新闻舆论监督公开性、快捷性的特点,对各级领导干部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纪违法行为进行及时揭露。三是要进一步健全特邀监察员制度,注意多从被管理者中聘请监督员。

行政监督机制的现状 篇2

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是确保政府勤政、廉政和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及效率的至关重要的措施。我国的行政监督体制还不够健全和完善,导致行政权运行失控、失衡,甚至发生了权力的私有化、关系化、商品化、资本化,以及行政人员寻租腐败、假公济私。这些都标示着监督体制的无能低效,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目前,我国行政监督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过多的监督主体,使监督工作流于形式,难以真正落实。

我国在构架行政监督体制时的出发点是要形成全方位的立体监督体制,从而使行政权不能“绝对化”。但同时造成了重复监督现象的产生,即过多的监督主体对同一监督对象或同一监督对象的同一行为实行监督,导致监督主体之间相互推诿、扯皮,致使监督工作流于形式,难以真正落实。

(2)监督形式与内容的单一化,使监督机构陷于被动状态。

行政监督按时序可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对于一个完整的监督体系,三类监督都是有必要的。但如果考虑到一旦发生违法或不当行为给国家、集体和公民造成的巨大损失,则应该把监督的逻辑重点放在事前和事中监督上。但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把监督工作的重点放在事后监督上,忽略了行政行为发生前的预防和行政行为过程中的控制。

(3)权力机关的监督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

在我国,作为人民代表的机构人民代表大会应享受至高无上的权力,对一切国家机关实施监督。但在实际政治生活中,人大一年一次会议对政府的监督作用十分有限,缺乏经常性监督,监督的力度也不够,难以真正体现人大作为最高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所应有的监督权。

2. 当前处于社会转型期中的我国监督行政机制的特征

(1)异质性。

所谓“异质性”,是指我国监督行政机制在同一时间里存在着不同的规则、行为观点,而且有可能极不协调,表现出强烈的反差。在我国监督行政的实践中突出表现为:

(1) 监督行政主体的利益追求失范与价值偏好离散。

现实中监督行政机关的设置及规范与现实要求联系不紧密,缺乏整体目标等不完善之处,使得少数监督行政机关为了自身利益各自为政,脱离了为人民服务的组织价值,而追求自身利益的实现。这种现象称之为组织利益追求失范。有的监督官员在行使监督权力时,为了个人利益得到实现而偏离了公平、公开和公正的价值取向。这种拥有权力不作为或寻租而失去公正、公平的现象,称为个人价值偏好离散。

(2) 监督行政权力制约的悖论。

政府内部的监督行政机关具有双重身份:从权力而言,它是一级政府权力机关,对政府及其行政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督和制约;从机构设置而言,它是政府行使监察职能的机关,必然受制于,甚至从属于政府机关,受政府机关管理和控制。其双重身份的矛盾态势可能导致为了维护权势者和自身的利益,监督行政机关及其成员会自觉不自觉地产生消极监督的行为。

(2)重叠性。

监督行政的异质性使得公共行政受到各种冲突的行政与非行政因素的影响,进而造成了监督行政的重叠性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监督行政体系整合不力,各自为政,欠缺协调。

目前我国监督行政体系中虽然监督主体多,方式和渠道多,但在监督实践中,由于政府机关内外各种监督之间的关系未理顺,各监督主体又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监督权限、方式、程序、范围不够明确等具体问题,彼此又缺乏联系与沟通,工作中往往各自为战,尚未形成一个严密有序、分工合理、协调互动、运行高效的有机整体,缺乏监督合力。

(2) 监督行政方式的单一。

监督行政是一项经常性工作,应当贯穿于监督行政主体监督行为的全过程。但长期以来,我国监督行政方式与重点较单一。监督主体一直将工作的重点放在“查错纠偏”上,偏重于追惩性的事后监督,忽略了行政行为发生前的预防和行政行为过程中的控制。

(3)形式主义。

过渡社会中监督行政的异质性和重叠性特征必然会导致其整个监督行政系统的“形式主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监督行政主体地位“应然”与“实然”的差距。

我国宪法规定了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由同级人大选举产生,对其负责并受其监督,具有最高的监督行政权力。但目前人大监督是法律地位高而实际地位低,理论上应有的权力与现实中拥有的权力存在差距,监督工作依然是人大工作的薄弱环节。在行政机关内部监督体系中,行使监督权的专门机构如行政监察部门,设置在政府系统内部,且在领导体制上,行政监察机关实行双重领导。

(2) 监督行政法规付之阙如。

从总体上讲,我国监督行政立法还不完善,许多应该制定的法律仍然付之阙如,尤其是缺乏专门监督法规,如《监督法》《监督行政程序法》《公职人员财产申报法》等,致使具体的监督活动缺乏可操作性。

3. 基于行政生态理论视角下的监督行政机制完善对策

为有效解决上述监督行政机制存在的问题,提高监督行政效能,可以借鉴行政生态理论中所蕴涵的系统论、权变论和生态论的研究方法,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和完善监督行政机制。

(1)完善社会主义监督法制,为监督行政机制规范运行奠定制度基础。

我国监督行政机制的运行无法回避法规不完善,监督缺乏可操作性的事实。现在工作的重心应该是加快监督行政立法进程,制定一系列专门监督法律、法规,如《监督法》《行政监督程序法》《新闻法》《公职人员财产申报法》等,尤其是制定一部符合国情的《监督法》是重中之重。

(2)构建监督整合机制,为监督行政机制协调运行汇聚监督合力。

过渡社会的监督行政工作是一项浩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建立监督行政体系内部协调机制,使各监督主体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形成监督合力,充分发挥监督行政机制的整体功能。现阶段应着重从以下两方面入手:第一,整合监督主体,建立多方互动的综合协调机构。第二,推进监督活动信息化,建立统一的监督行政情报信息网络,以强化统一和协调作用。

(3)重塑伦理道德,实现价值聚合,为监督行政机制和谐运行赢得道义支持。

监督行政主体的伦理道德水平直接决定了监督行政的实际效果,制约着监督行政机制的有效运作。以伦理道德制约行政权力,旨在通过学习和教育的方法使得监督官员、人大代表将人民群众的要求内化为自身的道德信念,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监督观和责任观。实践证明,伦理道德的重塑与价值聚合作为一种柔性的监督制度设计和道义基础,以其监督效果的预防性、长效性和经济性等特点,将有效地辅助治理过渡社会中监督行政主体道德失范与价值离散现象。

参考文献

[1]高秦伟.中国监督行政体制的思考与重构[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 2002 (3) .

[2]宋世明.体制转轨期加强公共监督行政的路径选择[J].理论探讨, 2001 (5) .

[3]唐兴霖.里格斯的行政生态理论述评[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00 (3) .

[4]李红, 朱静.行政文化创新与行政生态优化[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2) .

[5]缪家福.论行政生态价值观与政府职能转变[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4 (5) .

[6]程艳新.行政生态视野下我国行政改革的可行性分析[J].行政论坛, 2004 (6) .

“行政监督机制”逻辑关系考辩 篇3

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行政监督”的两个行为主体,一是被监督者,二是监督者。

一、对被监督者的理解

被监督者,一般笼统地讲是指政府,而政府又是一个庞大的“机构”,这个机构的组成部分叫“机关”,“机构”与“机关”是相对而言的。在一个政府机构中不是所有的政府机关都是“被监督者”,只有其中“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才是“被监督者”,如县政府的工商局、税务局、公安局、林业局、农业局、教育体育局等,这些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包括作为或不作为)指向或针对的是公民、法人的权利义务关系,对公民、法人产生直接的利益影响。其他行政机关,如审计局、司法局、监察局等,它们的行政执法行为不是处理公民、法人之间的关系,而是监督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监督者而不是被监督者;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的上级行政机关,如市一级的工商局、税务局、公安局、林业局、农业局、教育体育局等,要对它的下级即县级行政机关进行监督,因此也是监督者。

因此,严格说来,作为“行政监督对象”的被监督者,是指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既包括行政机关,也包括实施行政行为的工作人员。

二、对监督者的理解

从根本上讲,我国实施行政监督的主体是人民,这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和政府性质所决定的。从具体实施行政监督的主体来看,则是行政监督体系内的各种政治力量,如中国共产党、人民政协、社会与公民等这些非国家机关主体,以及国家权力机关、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内的监督机关等这些国家机关主体。

在明确监督主体的基础上,我们再来讨论行政监督机制的问题。怎样有效地制约和监督政府权力,关键是“建立健全行政监督机制”。这是—个总的指导原则,不能把它降低到或归结为“监督方式”或“具体做法”之列。

行政监督机制作为一个总的指导原则、思想,它存在于行政监督的实践形式和具体运行的过程之中,不是独立于政治实践之外而单独存在或运作的“机制”,它属于理论原则层面的问题。建立健全行政监督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具体说来,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就要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的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使人民能够有效地监督政府权力的运行。加强法制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就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

行政监督机制是理论原则,是进行行政监督的指导思想和准则;而行政监督的方式或形式则是具体的实践模式,是进行行政监督的现实架构和探索。教材在行文的表述上,也区分“理论”和“实践”,充分突出了这一逻辑关系,如“目前我国已经依据宪法和法律,初步建立起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我国政府为了方便人民群众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建立了信息公开制度和公开办事制度”。这就由此进入到行政监督的政治实践活动中,开始了对如何贯彻行政监督机制这一理论原则的阐释。

行政监督的实践模式,即行政监督的方式或形式,包括“行政监督体系”和“政务公开制度”即“阳光工程”,它们在充分发挥民主与法制的作用方面,目标是一致的,有着共同的追求。这些方式都是有效进行行政监督的、正在发展和完善的政治实践,教材把它们分而述之的标准在于,这些监督方式相对于行政监督的对象(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而言,是外在的还是内在的、是被动的还是主动的、是强制的还是自觉的。

那些外在的、被动的、强制的监督方式,就是指“行政监督体系”;而内在的、主动的、自觉的监督方式,则是指政务公开制度即政府的“阳光工程”。

在这两种监督方式中,被监督者即行政监督的对象始终没有改变,依然是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监督者也没有改变,依然是被监督者以外的其他行政机关、国家机关和其他政治力量。

“阳光工程”的实施,不是取代了其他监督方式,而是与其他监督方式协同发挥作用的监督,因而更加方便了监督者对被监督者的监督;不是脱离了“监督体系”的另一个独立的“工程”,而是对“体系”的补充、调动和完善的工程。

行政监督机制的现状 篇4

1、行政伦理监督是指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对行政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行为是否符合有关伦理道德原则与规范所进行的监察和督导。

2、加强行政伦理监督机制是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需求。

(1)加强行政伦理监督有利于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有利于增强行政人员的公仆意识,有利于保障行政机关、行政人员正当的行使权力,有利于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减少现实社会中一定范围内存在的伦理道德失范问题。

(2)在权利和利益面前,某些行政主体由于受到私欲的诱导,在其行政行为的实施

当中置行政伦理的规范和原则于不顾,导致公共利益受到损害。如官商勾结、划地圈地等等,就连本是一个你情我愿的商业行为的征地、拆迁等,都开始出动维护国家政权的警察来对付弱势民众。又如公务员在履行职责的同时,必会受到诸多伦理关系的影响。有些公务员碍于礼仪、人情,对于请托游说、饮宴应酬、赠受财物可谓来者不拒。然而,往往正是这些人情往来,滋生出滥用职权、以权谋私、任人唯亲等贪腐现象。因此,必须加强行政伦理的监督体制。

(3)行政伦理作为对行政人员的约束手段,其本质特征在于行政人员的自律和自觉,但是,行政人员的自律和自觉不会自发形成,除了需要进行行政伦理教育和培训之外,还必须进行强有力的威慑和有利的社会监督,加强行政伦理的监督制度,促使行政主体在行政过程当中做到公正和负责。

总的来说,我国现行行政伦理监督的缺位、滞后以及力度欠缺问题主要反映在监督机制的多元和无序、主体和客体关系错综复杂和行政伦理的法制化程度较低,导致出现“因人而异”“对人不对事”等问题。所以要加强行政伦理监督体制是必要的,且首要就是解决这些阻碍,制法增强监督的独立性、权威性和有效性,学习“香港廉政公署”,建立适合国情的独立监督机构。

3、我认为要加强行政伦理监督机制,可以着手于以下几点:

(1)完善行政伦理监督机制,即是完善监督防范机制、惩治腐败机制、廉洁自律机

制。我国监督机构不独立,造成不少“弱监”“虚监”,以致如今我国腐败现象严重,犯罪金额越来越大,高层腐败迅速增加,群体腐败日益严重,所以必须重视起来严治,另外我国比较重视监督违法违纪,对决策的监督有所疏忽,追惩性的事后监督难以避免决策的重大失误,所以我们要把完善监督防范机制放在首位。最后我认为公务员个人自律是所有防范措施中的第一道防线,是最基本的。

(2)重视公众的监督。一方面,我们需要促使政府工作透明化、公开化。例如,述职

述廉等活动。另一方面,我们还需要广开纳言渠道,建立人民群众考评公务员的长效机制。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是推进行政伦理监督建设的强大动力。

行政监督的价值 篇5

行政监督,必要为使其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突显人民当家做主地位。因此,行政监督在当代社会政治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监督功能。行政监督,直接目的就是防止行政事故的发生,预防行政失职和腐败。通过行政监督,可以有效地使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增强法制观念,提高行政办事效率,建设服务型政府,时刻注意行政行为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减少因行政管理失误造成的损失,防患于未然。

规范教育功能。进行行政监督根本目的并不在于处罚行政违法失职行为,而是在于通过行政监督,对违法违纪行为和不合法现象监督和督察,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起到教育引导作用,依法行政,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亡羊补牢”的功能。“亡羊补牢”,犹未晚矣,也就是平常说的补救。补救是行政监督的主要功能和作用。由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深入和扩展,行政管理的范围和职能也随之扩张和蔓延,在行政管理活动过程中,就会出现某些违法违纪和不合理现象,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直接或间接的损失。通过行政监督,使行政机关及时采取各种补救措施,中止违法违纪行为,维护政府形象,提高信誉度。

关于行政监督情况的汇报 篇6

市纪检、监察部门强化对党员领导干部遵章守纪的宣传教育,开展任前培训考试,把依法行政等内容纳入领导干部培训课程,增强依法行政意识。近两年,市纪检、监察部门没有受理违规行政的投诉。

(一)始终保持查办案件的高压态势。几年来,我们始终把查办案件工作作为纪检监察工作的重中之重,强化查办案件工作,集中人力物力,实施重点攻坚,下大力气查处有影响、有震动的案件。重点查办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经济管理和执法机关及公务人员有法不依、滥用职权,对经济发展环境造成恶劣影响的案件;基层干部严重以权谋私,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完善举报奖励、保护举报人制度。这些综合措施起到了较好的警示和教育作用,两年来纪检监察方面未接到违规行政投诉。

(二)监督检查职能得到充分发挥。几年来,我们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加强对重要工作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确保了政令畅通和党委、政府各项决策的落实。加强了对国债、社保、“爱心助学”等专项资金的检查工作,规范了专项资金管理方式,促进了专项资金规范、合法、高效使用。加大“四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力度,使我市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建设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产权交易等工作在制度上不断完善,在管理上不断规范。加强行政效能监察,制定了《满洲里市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办法》、《满洲里市行政效能监察实施暂行办法》,全市范围内、市区两级建立了24个一站式服务大厅,全面改善了政务服务环境。

(三)软环境建设为发展增添新动力。XX年以来,我们开展了以“民评官”为核心的软环境和机关作风建设活动,制定出台了《满洲里市软环境和机关作风建设日常工作考核办法》,建立了“四条警戒线”、“六条高压线”和特邀监督员制度,坚持开展百名人大代表、百名政协委员和百名特邀监督员参加的“三百”监督活动。严查涉软案件,解决突出问题,下发《整改通知书》和《群众意见反馈书》175份,反馈群众意见496条,全部得到妥善解决。国务院纠风办把满洲里市确定为全国60个纠风工作联系点之一,呼伦贝尔市委、市政府两次在满洲里市召开优化投资环境工作现场会,推广软环境建设的经验。

二、人大、政协的法律监督与民主监督的基本情况及主要做法

(一)在理念上强化“五个意识”,主动接受人大政协监督

强化“主动接受监督”的意识,找准角色定位;强化“依法行政就要接受监督”的意识,增强法治观念;强化“监督就是支持”的意识,积极配合人大政协监督;强化“监督就是促进”的意识,推进工作督办落实;强化“监督就是保障”的意识,维护人大政协监督权威。

(二)在落实上突出“五个重点”,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近两年来,我们主要突出“五个重点”,在落实上下功夫,全力推进依法行政。

1、认真贯彻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市政府根据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要求,狠抓了贯彻落实。如按照《市人大及其常委会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规则》,进一步完善了市政府的重要政务信息及时向市人大常委会通报制度;把落实人大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和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作为政府工作的主要任务和重要工作职责,做到逐项分解量化,明确工作进度和完成时间,建立了由市政府领导把关协调、职能部门限期办理、市政府督查室跟踪督办、市政府办公厅汇总反馈的责任制,确保各项任务的完成。

2、积极配合人大执法检查。两年来,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市政府执行行政许可法、义务教育法、劳动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情况进行了检查,并对市政府贯彻执行情况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在市人大执法检查活动中,市政府精心准备,积极配合,同时针对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认真研究,制定方案,责成有关部门迅速整改,并按市人大要求报告结果,有效推动和改进了市政府工作。

3、积极配合人大代表的视察和调研。接受人大对“贸游立区、工业强区”战略实施的监督。近两年来,市人大、政协多次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贸游立区、工业兴区”战略实施的视察或调研。对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所提的意见、建议,市政府认真抓了整改落实,促进了区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配合人大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事项和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热点问题的视察。两年来,市人大、政协对市政府关于推进城市建设、劳动社会保障和再就业、社会治安等工作给予极大关注,定期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指导,并积极向市政府提出工作意见和建议。对此,市政府高度重视,积极采取得力措施,解决了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4、认真负责地办理好人大代表的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在办理过程中,我们强化办理工作质量,严格落实“一把手”责任制。市长对办理工作负总责,各位副市长对分管范围内的办理工作负全责,承办部门一把手是本部门承办代表建议和意见的第一责任人。各承办部门都把解决问题作为办理工作的重点和最终目标,对承办单位难以解决的问题,市政府办公厅积极提请市长办公会研究或协调有关部门予以解决。两年来,市政府共承办了人大代表建议259件、政协委员提案329件,办结率、答复率和见面率均为100%。

5、积极配合人大做好人事任免和述职评议工作。积极配合市人大常委会做好政府组成人员拟任人员的提名、法律知识考试等工作。

认真做好领导干部述职的相关配合工作。在市人大开展述职评议前,市政府每年都要对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提出明确要求,确保述职工作取得实效。在评议工作中,被评议人员都能虚心听取代表批评和意见,认真接受监督评议,对代表提出的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措施,抓紧进行整改。

(三)在机制上探索“五个创新”,确保人大、政协监督实效

为了确保人大、政协对政府的监督落到实处,收到实效,我们立足实际,从强化制度建设、狠抓责任落实入手,探索了工作机制上的“五个创新”。

1、高规格交办考核。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我们专门在市政府常务会上予以交办,并把办理工作纳入市政府部门目标管理考核体系。

2、高密度联系沟通。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工作计划、新出台政策、主要统计报表以及重要调查报告、情况通报和发生的重大问题等都及时向市人大常委会及所属工作委员会报送,主动自觉地把各项工作置于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之下。

3、经常性报告工作。对于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事项,如财政预决算执行情况和财政预决算审计情况等工作,市政府一直坚持定期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并接受审议。并坚持先有预算,后有支出的原则,细化编制财政预算草案,定期向人大常委会报告预算执行情况;对改革、发展和建设中的一些重要工作,如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工业发展、城建和社区建设、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重点工作,市政府都坚持及时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情况,听取市人大常委会的意见,使市政府的重要工作都在市人大的支持和监督下完成;对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的贯彻执行情况,人大常委会依法要求报告的重要工作以及市人大常委会要求听取的专题性的工作报告,市政府均明确主要负责人认真准备材料,及时向人大常委会报告,接受审议;对人大常委会审议政府工作和视察政府工作后所形成的审议意见、视察意见,市政府及时组织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形成整改方案,督促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并将落实结果及时向人大作出书面报告。

4、全过程接受监督。第一,事前接受监督。市政府在作出重要工作决策前,都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把征求到的人大意见作为政府决策重要依据,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政府决策的重要资源。

第二,事中接受监督。政府的重大活动、重要会议,均主动邀请人大的同志参加,市政府出台的有关重要政策、措施,都提前报送市人大征求意见。

第三,事后接受监督。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经常主动与人大常委会的领导同志沟通联系,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及时通报工作情况。

5、全方位进行督办。第一,专门负责。市政府专门明确市政府督查室负责与人大办、政协办联系,对各项督办内容,通过电话询问、现场检查、上门督促、《督查通报》催办等形式,加快政府部门的工作进程。

第二,组织协调。对承办单位难以解决的问题,我们采取分层次的办法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凡一般性具体事项,由督查室组织协调;凡涉及几个部门或职能交叉的主要事项,由政府办公厅组织协调;凡涉及全局性的重大问题,由市长或分管市长组织协调。

第三,报告反馈。对重大督查事项的承办单位实行限时办结制度,向市政府督查室反馈情况,并向市政府报告结果。

三、加强依法行政工作,行政执法监督得到扎实推进

满洲里市现有行政执法机关41个,授权执法机构15个,委托执法机构24个,共有行政执法人员992名,行政执法监督员4名,已建立行政执法人员电子档案,实现执法人员信息化管理。市政府下设法制办为副处级二级机构建制。近年来,我市在依法行政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健全了由市长负总责、常务副市长直接抓、法制办组织监督协调、政府各部门共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构建了依法行政工作纵向能贯通,横向能联动的工作格局,有力推动了依法行政工作的全面开展,切实强化了行政执法监督。

城市规划行政法制监督机制研究 篇7

1 城市规划监督机制中存在问题

1.1 监督难度大

由于城市规划工作专业性强、涉及面广的特点决定了对其进行行政监督比一般行政监督难度大, 在城市规划中涵盖建筑、市政、园林、交通及环保等多个学科, 影响到城市市民衣食住行等所有方面, 多个学科的交叉和不同层次要求的特点无疑增大了监督工作的难度, 目前相关部门虽制定了一系列的评判标准, 但往往由于因人、因地、因时不同导致出现不同的评判结果, 致使监督问责等制度只能流于形式, 同时城市规划行为后果滞后性也提高了对其监督的成本和难度[1]。

1.2 监督效率低

城市规划监督效率包括规划监督自身效率和对规划行政行为的效率, 当前国内虽在城市规划监督工作中投入了大规模的人力、物力及财力, 也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效果, 但该效果不明显, 且解决该问题也存在很大差距, 其形成原因主要为监督工作效率低所致。

1.3 权利配置失衡

当前在国内针对城市规划监督权利配置中存在自上而下的监督代替了平行制约的监督和自下而上的监督而导致监督环节中出现空挡和误区, 而规划监督权力受制于执行权, 监督机构没有相应的独立性和地位, 当前国内实施的多元化的监督机制中没有固定的核心, 且未实现规范化, 导致部门间协调性、制约性差, 多存在重复监督的现象, 最终导致部门间相互推诿扯皮现象时有发生。

2 城市规划行政法治监督机制创新措施

2.1 三权分立

一旦权利不受制约则必然会产生腐败, 而对权利实施制约则应实施三权分立的体制。在城市规划监督中可借鉴其将行政权、执行权和监督权分离的模式。当前国内城市机构中没有统一的规划管理机构, 但无论采用何种监督机制其都采用三权一体的模式进行管理, 或仅是在管理机构内设立了相对分离的分支机构, 该种模式势必导致决策同执行难以分开的局面, 因此要实现良好的行政监督则必须对现行的机制进行改革, 并应从内部机制和职能两方面进行改革, 即从内部和外部均分权[2]。

2.2 全方位监督

对城乡规划行为实施行政法治监督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规划管理目标能够得以实现, 而要实现该目标则应从建设人的建设活动、政府的规划行政管理活动、整体规划实施和细部规划实施、以及规划实施的过程和结果等方面进行监督, 同时应对参与人员的工作职能和效果以及政府人员的职权行驶等方面实施全方位监督, 以确保整个监督工作能够处于有效的可控制的情况。

2.3 健全监督体系

城市规划职能的特殊性决定对其进行法制监督应保证有独立于政府的监督机构, 即应建立“当地监督、内部制约、上级监督”等完整的监督体系, 并实现三者各有侧重、相互配合, 从根本上杜绝城市规划行政机构集规划、实施和监督权利于一体的现象, 方可有效的对其实施监督;并应将公众纳入监督体系内以实现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并重, 要实现该目标首先应以法律方式明确公众监督的渠道和程序, 并应采取措施逐步提高公众监督的程度和水平, 便于转变监督主体, 提高监督效率。

2.4 健全公众参与模式

针对国内行政机构模式在城市规划法制监督工作中应形成以人民代表大会、政协以及社区组织等多头参与的公众参与的监督模式, 并应将社区组织作为公众参与的主体, 首先则应改变当前社区组织并非独立的非政府组织的状况, 应将其设立为独立与政府组织的、受法律保护和约束的公众组成的团体, 并应赋予其一定的决策、管理权限, 同时应给予其足够的法律支持, 方可真正实现其代表各个阶层公众利益, 能够从本质上参与城市规划工作的管理和监督[3]。

2.5 提高公众参与水平

城市规划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 因此, 政府部门应加大法规宣传力度, 不应停留在当前每年只进行一次规划法宣传的局面, 并应建立起整套教育体系, 从多个角度、多个渠道对其进行开导及教育, 实现公众具备相关法律知识, 便于能对规划行政真正实施监督。

2.6 完善外部换环境

要完善公众实施监督管理则首先应保证公众参与同政府分权共生, 下放管理权限是为公众参与可能性提供保证, 即从实际上将原属于政府部门包办的部分权利和功能交还社会, 当前国内经济体制的转变要求政府首先应转变职能, 实施简政放权, 将其原来包揽的社会管理权限归还社会方可从本质上保证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和有效性。而要实现该目标则应保证政务的公开和透明, 即在城市规划管理中对公众实施更大的开放性, 并以法律的形式保证公众能够获得公务活动公开的主体权利, 政府部门应提供公众规划技术确保其在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中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管理权, 以吸引更为广泛的公众能够真正的参与城市规划管理, 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人民城市人民管的现状及城市的现代化管理。

3 结语

任何机制的完善应通过对其所有要素优化和协调实现, 既应保证参与主体素质提高, 也要保证规则性要素完善等全方面实施。而在规则性完善方面首先应完善体制, 固应从根本上改变权利、权力和利益的结构, 保证在当前城市规划管理体制改革中取得成效, 才能最终实现管理机制的总体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改善, 从而达到管理效率和效果最优的目的。

摘要:从监督难度大、监督效率低、权利配置失衡等角度论述了当前城市规划行政法制监督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并针对性的从多个角度论述了相应解决措施。

关键词:规划,法制,监督,机制

参考文献

[1]张兵.城市规划实效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223~224.

[2]刘骥.城市规划监督管理体制与方式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 2007, 2.

行政监督机制的现状 篇8

关键词:检察机关;内部监督;现状;对策

一、检察机关内部监督的内涵及特点

检察机关内部监督,是相对于其外部监督而言的,检察机关内部监督包括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检察院、各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对各内设机构及全院干警、班子成员之间、班子成员对分管部门及其人员、各内设机构对自身、各内设机构之间、纪检监察部门对班子成员及干警和各内设机构、干警对班子成员及纪检监察部门履行职责、纪律作风、廉洁从检等情况所进行的监督。

检察机关内部监督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一是监督范围的广泛性。内部监督不仅涉及到执法办案活动,而且还涉及到财物管理、人事安排、车辆管理、检容风纪等方方面面,可以说包罗万象。二是各级检察机关内部监督具有相互性。除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检察院的监督具有单向性外,各级检察机关内部的监督均有相互性。如领导监督干警,也要接受干警监督。三是监督活动具有法定性。监督活动是依法进行的,而不是无水之源、无本之木和随心所欲的。四是监督形式具有多样性。可以通过巡视督察、明察暗访、回访调查、专项检查、检务督察、查处违法违纪举报等等方式进行监督。

二、检察机关内部监督工作现状

检察机关虽然经过多年的探索,已经建立起了一套相对比较完整的内部监督体系,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也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一些问题,致使其内部监督存在着缺漏。

1.个别检察人员对内部监督制约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基层检察机关业务部门大多存在“人少案多”的矛盾,个别业务部门的检察干警在办理案件的过程中,面对纪检监察部门的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存在抵触心理,特别是要求提供相关材料的时候,认为影响其办案,对检察机关内部监督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2.检察机关内部监督制度缺乏系统性

由于检察机关内部监督的地位、功能、主体、范围、程序以及如何处理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的关系等问题,并没有明确界定,因此,检察机关内部监督制度缺乏系统安排。一是制度的制定往往是针对已经出现的问题,缺乏超前性。二是制定制度的主体大多数是以各部门为主,监督机制运行中存在各自为阵等问题,大局意识和协调配合不够。

三、检察机关内部监督工作机制的特点及价值取向

和外部监督相比,检察机关的内部监督属于自律性的监督而非他律性的监督,本质上讲也属于检察机关的自我管理,因此在尊重法律法规、服从上级检察院强制性规定的前提下,检察机关的内部监督可以因地制宜,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主动性。同时检察机关的内部监督还具有双重性质,在实行内部监察的同时,还对被监督者正当职务行为及合法权益进行保护。

建立健全检察机关的内部监督工作机制应遵循如下的价值理念:一是公正兼顾效率的理念,既要有效监督检察权的运行,又要防止对司法效率的掣肘。二是司法性与行政性平衡的理念,检察机关的内部监督要防止过度强调监督的主动性而破坏检察权司法性与行政性的平衡,要以监督程序的规范化和合法化为原则,以有利于检察职能活动的独立、正常开展为目标。三是事前预防、事中监督为主,实体监督与程序监督并重的理念,检察机关内部监督首先重在事前预防,同时也应重视事中监督,尤其是执法办案监督,要力争做到实时监督、实时纠错,另外还要坚持实体监督与程序监督并重的原则。四是改革创新的理念,检察机关内部监督应当符合当前司法改革的发展趋势。五是“效应互补”的系统化理念,检察机关内部监督的改革应注意各种内部监督制度之间的协调、整合,强调监督的整体性、全面性,实现监督工作的统一性、有序性和协调性,使内部监督工作成为协调统一、有机结合的整体。

四、完善内部监督机制的对策

1.进一步完善检察机关内部的上下级监督

首先是建立健全上级检察院监督下级检察院的相关制度,主要包括加强上级检察院对下级检察院办理案件的业务指导工作、建立健全下级检察院检察长向上级检察院报告工作制度、规范上级检察院交办案件的程序、建立健全案件备案审查制度、完善上级检察院对下级检察院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管理监督机制等等;其次是加强上级检察院对下级检察院监督的刚性,主要是进一步加强上级检察院对下级检察院领导干部的人事管理权,完善上级检察院对下级检察院领导干部的“协管”程序,赋予所有上级检察院对下级检察院检察长任免的提名权。

2.创新检务督察方式,加强检察机关内部制约

检察机关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丰富督察形式,一是针对自侦部门初查未立案件,检务督察委员会定期督查,要求自侦部门定期向检务督察委员会汇报,若有经初查未立案的情况,要求说明未立案理由,督察委员会认为有必要的,可以调取相关材料审阅,核实理由是否成立,同时定期督查自侦部门对犯罪嫌疑人变更强制措施的职务犯罪案件情况,并要求说明变更理由,以便及时纠正。二是针对法警执行看守任务情况,可以严格落实看守分離、双人看守等制度;针对公诉、侦监、监所等业务部门,可以开展执法办案现场督察,可以通过庭审督察、案件搜查、扣押现场等方式,对在执法过程中出现不规范行为,及时向所在部门反馈情况,督促加以改进。

3.加强基层检察机关内部监督的机构建设和人员配备

检察机关要提高内部监督水平,加大检务督察力度,就需要较好地解决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的问题。有条件的基层检察院可以设立单独的督察部门,没有条件的部门要注重整合人力资源,可以考虑在各内设机构设立监察联络员,监察联络员在院党组领导和纪检监察部门的统一指挥下开展工作。还可以聘请人大代表作为监察联络员,让干警在规范执法上受到人民群众的监督,让检察权在阳光下运行。

参考文献:

[1]龚卫平.论侦查监督,法律.云南大学,2006

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篇9

宁吉喆

《 人民日报 》(2014年12月02日 07 版)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时代需要,准确把握人民群众期盼,对依法治国作出全面部署,提出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并明确了具体要求。

充分认识强化对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的重要意义

行政权力是宪法和法律赋予行政机关管理经济、文化、社会事务的权力,是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保障其依法正确行使,是我们党治国理政必须解决好的大问题。我们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强化对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的重要性,依法规范行政权力运行,使行政权力永远体现人民意志,永远接受人民监督,永远为人民服务。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党和政府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基本方略。推进依法治国,必然要求依法行政。而行政权力作为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被滥用,就会对公民合法权益带来损害,从而影响依法治国方略实施。因此,必须加强监督制度建设,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这既是有效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客观需要,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点环节。

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体地位,必须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我国是

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会懈怠;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事实上,由于受诸多因素制约,在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中,绝大部分行政权力是由人民以授权的形式委托行政机关行使的。行政权力的这种间接性、受托性,客观上使行政权力在某种条件下有可能背离人民委托的本意。因此,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促使行政机关真正按照人民意志进行公共事务管理,是坚持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主体地位的必然要求。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完备,实现国家和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对于政府而言,就是要切实增强按制度办事、依法办事意识,善于运用制度和法律管理社会事务。这就要求我们坚持推进依法治国,精心织就行政权力依法运行的“天罗地网”,构建有效的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使行政权力于法有据、依法行使、受法制约,真正做到“法定职权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确保行政权力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必须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法律是调节政府和市场关系的依据。目前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依然较多,不该管的管得过多,影响市场发挥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政府该管的还没有真正管住管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新一届政府把简政放权作为深化改革的“先手棋”和转变政府职能的“当头炮”,下决心把该放的权力放给市场、社会和地方、基层,用好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同时做到放管结合,搞好事中事后监管。在此进程中,必须强化对行政权

力的制约和监督,用好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这样才能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

加强对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的制度体系建设

《决定》指出,加强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制度建设。这既是强化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的部署和要求,也是对我国加强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实践的总结和概括。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法行政,需要全面制约和监督行政权力。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多年实践发展和制度建设,我国已经形成一套有中国特色且行之有效的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制度体系,包括以下八个方面的监督:一是党内监督。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负有全面责任。党内监督主要是党组织对行政机关贯彻执行党的重大路线方针、行政权力运行以及党员领导干部个人廉政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二是人大监督。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人大通过检查行政工作、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质询政府工作等,对政府进行监督,并有权对同级政府违法违规的行政人员进行撤换和罢免。三是民主监督。政协通过听取政府工作报告、讨论经济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各项重要工作、视察政府工作、对政府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等形式,对行政权力运行和政府工作进行监督。四是行政监督。主要是行政监察机关依法对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行政人员及由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国有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的职务行为和相关个人行为所实施的监督,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对其内设机构依据行政权力隶属关系所实施的监督。五是司法监督。主要是人民法院通过受理行政诉讼、审理行政案件而撤销行政机关作出的违法具体行政行为所实施的监督。六是审计监督。通过审计手段,管住国家的钱,看好行政的权,揭示违法违规行为,可以制约和监督财权、物权。七是社会监督。宪法规定,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从而形成监督。八是舆论监督。舆论监督具有行使方式便捷、传播速度快等优势,在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社会公众传递信息、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的重要渠道。

上述各种力量,分工明确、优势互补,从不同层面、以不同形式对行政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对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构成中国特色行政监督体系的主体框架。但在实际运行中也存在相关制度不完备、监督力量衔接不够、监督针对性不强、监督流于形式等问题,有的监督还存在侵权和违法现象,且对于舆论监督尚无明确的制度规定,一方面行政权力运行的透明度不高,监督容易流于空泛;另一方面又存在舆论嘈杂现象,干扰行政权力的正常运行。

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是实施对行政权力运行有效监督的重要保证。针对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中的种种问题,要努力形成科学有效的行政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科学有效,就是不仅要做到组织严密、结构合理、配置科学、制约有力,把权力牢牢关进制度的笼子,而且要做到权责一致、相互协调、运行顺畅,切实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这就需要整合监督资源,把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等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优势互补、监督有力、富有实效”的监督体系,形成整体监督合力。需要明确监督主体的职责权限,完善各项监督制度,避免在监督过程中各自为战、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同时,加强监督主体之间的协调配合,定期总结交流监督工作,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堵塞漏洞,充分发挥整体监督效能。还需要高度重视运用和规范网络舆论,健全舆情收集、研判和处置机制,及时调查和处理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对反映失实的据实及时澄清,对诬告陷害的依法追究责任,不断增强网络监督的正能量。

健全政府内部权力制约机制

《决定》指出,加强对政府内部权力的制约,是强化对行政权力制约的重点,并从行政部门和岗位权力设置、内部流程控制、完善政府内部层级监督、完善纠错问责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

加强对关键部门和重点岗位的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法行当自贵者始”。对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国有资产监管、政府投资、政府采购、公共资源转让、公共工程建设等权力集中的部门和岗位实行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定期轮岗,强化内部流程控制,防止权力滥用,十分必要。实践证明,权力滥用与政府部门拥有的权力大小以及直接干预微观经济的程度密切相关,在那些掌握大量公共资源和稀缺资源且行政权力干预较深的领域,往往会产生腐败。要从根源上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优化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将权力过于集中的关键部门和重点岗位,按照健全科学权力结构的要求,推进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适度分解与制衡,形成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架构。大力推进分事行权,将重点人物的权力科学分解到多个成员,改变个人说了算的权力结构,探索“一把手”不直接分管行政审批、财务、工程招标等做法,推动管理决策和资源配置规范化。大力推进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将重点岗位的权力科学分解到多个岗位、多个层级。

完善政府内部层级监督和专门监督。“内治未得,不可以正外”。政府内部层级监督,一般是指各级政府及行政机关内部基于隶属关系和组织关系,由上级对下级、政府对部门、行政首长对工作人员等行政主体及其行政行为进行的监督,是包括对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以及制度建设在内的全方位监督,是贯穿于行政行为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督。完善政府内部层级监督,关键是在“三个结合”上下功夫:一是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相结合;二是主动监督与受理

举报投诉监督相结合;三是定期督导与突击检查相结合,从而保证监督频率和覆盖范围,增强监督实效。政府专门监督,一般是指财政、监察、审计等有关职能部门根据法律法规的授权和政府行政命令,对有关事项和人员进行的专门性监督检查。应积极探索层级监督与专门监督结合的机制,改进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的监督,建立常态化监督制度。可由政府负责人牵头,有关部门参加,定期沟通监督情况,总结监督经验,研究处理意见,完善监督网络,形成监督合力。

完善纠错问责机制。“政之大本,在于刑赏;刑赏不明,政何以成”。行政问责的根本目的在于强化行政监督、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要严格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的要求,继续推进行政问责制度化、规范化,进一步明确问责范围、问责程序,加大问责力度,增强行政问责的针对性、操作性和时效性,坚决纠正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要健全责令公开道歉、停职检查、引咎辞职、责令辞职、罢免等问责方式和程序,对负有领导责任、主管责任和直接责任的人员,根据其在违法行政行为中的表现与后果,分别给予程度不同的处理处分,以体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的基本要求。

完善审计制度

审计是国家治理的“免疫系统”,是公共资金的守护神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是行政权力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哪里有公共资金,哪里有财权运行,哪里就应该有审计跟进。进一步完善审计制度,保障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切实加强审计监督,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具有重要意义。

依法实行审计监督全覆盖。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既是审计机关的法定职责,也是深化改革的必 6

然要求。这里的全覆盖,一是有深度的全覆盖,不是浅尝辄止、走马观花,简单地在面上把所有单位走一遍,而是根据线索深入检查;二是有重点的全覆盖,不是所有领域、所有项目平均用力,而是围绕中心工作确定审计的重点领域;三是有步骤的全覆盖,不是一步到位、跳跃式扩展,而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统筹部署,有计划推进,对重点对象可每年审计一次,其他对象争取每若干年审计一次。

进一步完善审计管理体制。当前,审计机关实行双重领导体制,审计业务指导主要以上级审计机关为主,人财物的管理则以地方政府为主。这种管理体制有其道理,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带来地方审计机关独立性不强、对有关问题反映渠道不畅等问题,需要从实际出发妥善解决。要强化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的领导,落实地方审计机关重大事项向地方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报告制度。要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改革审计管理体制,探索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保证审计发挥有效监督作用。

上一篇:联通竞聘店长稿下一篇:中国共产党乌鲁木齐市委员会